TWI644050B -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4050B
TWI644050B TW106116065A TW106116065A TWI644050B TW I644050 B TWI644050 B TW I644050B TW 106116065 A TW106116065 A TW 106116065A TW 106116065 A TW106116065 A TW 106116065A TW I644050 B TWI644050 B TW I6440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joint
protrusion
joint port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6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1076A (zh
Inventor
蘇永俊
黃凱暐
Original Assignee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6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405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4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40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1076A/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支撐架用以連接在顯示器。支撐架包括本體、連接部、第一結合部及第二結合部。本體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連接部設置於本體上且用以連接顯示器。第一結合部配置在本體的第一端面,而第二結合部配置在本體的第二端面。本體用以藉由第二結合部結合底座的第三結合部,以與底座組合。第一結合部與第三結合部的結合結構相同。當本體與底座分離時,本體以第二結合部結合於另一支撐架之本體的第一端面的第一結合部

Description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結合部的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傳統顯示裝置包含一個顯示螢幕及一個支撐架,顯示螢幕裝設在支撐架上。當需要更大的顯示螢幕時,通常需要再購買新的一組顯示裝置,分離地配置在原有的顯示裝置旁邊。然而,這樣除了需要額外的費用外,還占據更多空間。
本發明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可改善前述習知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支撐架。支撐架用以連接在一顯示器。支撐架包括一本體、一連接部、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本體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連接部設置於本體上,且用以連接顯示器。第一結合部配置在本體的第一端面。第二結合部配置在本體的第二端面。本體用以藉由第二結合部結合一底座的一第三結合部,以與底座組合,第一結合部與第三結合部的結合結構相同。 當本體與底座分離時,本體以第二結合部結合於另一支撐架之本體的第一端面的第一結合部。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及一支撐架。支撐架用以連接在顯示器。支撐架包括一本體、一連接部、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本體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連接部設置於本體上,且用以連接顯示器。第一結合部配置在本體的第一端面。第二結合部配置在本體的第二端面。本體用以藉由第二結合部結合一底座的一第三結合部,以與底座組合,第一結合部與第三結合部的結合結構相同。當本體與底座分離時,本體以第二結合部結合於另一支撐架之本體的第一端面的第一結合部。支撐架以連接部連接在顯示器。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0‧‧‧顯示裝置
110、110’‧‧‧顯示器
120、120’‧‧‧支撐架
121‧‧‧本體
121s1‧‧‧第一本體側面
121s2‧‧‧第二本體側面
121e1‧‧‧第一端面
121e2‧‧‧第二端面
122‧‧‧連接部
123‧‧‧第一結合部
123r‧‧‧凹部
123r1‧‧‧第一側壁
123r2‧‧‧第二側壁
123r3‧‧‧第三側壁
123a‧‧‧第一卡孔
123b‧‧‧第二卡孔
123c‧‧‧限位孔
124‧‧‧第二結合部
1241‧‧‧突塊
1241s1‧‧‧第一突塊側面
1241s2‧‧‧第二突塊側面
1241s3‧‧‧第三突塊側面
1242‧‧‧第一卡勾
1243‧‧‧第二卡勾
1244‧‧‧第一可撓桿
1244a‧‧‧第一固定端
1244b‧‧‧第一自由端
1245‧‧‧第二可撓桿
1245a‧‧‧第二固定端
1245b‧‧‧第二自由端
1246‧‧‧限位塊
130‧‧‧底座
131‧‧‧第三結合部
140‧‧‧裝飾件
141‧‧‧第四結合部
X、Y、Z‧‧‧方向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裝置的分解圖。
第3圖繪示第2圖之支撐架的示意圖。
第4圖繪示第2圖之底座的示意圖。
第5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裝置沿方向5-5’的剖視圖。
請參照第1及2圖,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 裝置100的示意圖,而第2圖繪示第1圖之顯示裝置100的分解圖。
顯示裝置100包括二個顯示器110、110’、支撐架120及120’、底座130及裝飾件140。顯示器110與110’的種類可相似或相同,且支撐架120與120’的種類可相似或相同。顯示器110、支撐架120及底座130構成第一顯示模組,而顯示器110’及支撐架120’構成第二顯示模組。第一顯示模組與第二顯示模組可透過支撐架120與120’相接。最底層的顯示模組(如第一顯示模組)可透過底座130配置於載體上,如桌面、牆面或地面等。在另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可更包括相似前述第二顯示模組的其它顯示模組,以拼接出更大的顯示面積。
第1圖的X方向例如是水平方向,Y方向例如是垂直方向,而Z方向垂直於X方向及Y方向。X-Z平面與底座130的底面可大致平行。
如第1圖所示,顯示器110連接在支撐架120上。各支撐架120包括本體121及連接部122。連接部122設置於本體121上,以連接顯示器110。在一實施例中,連接部122可轉動(如繞X軸)且可滑動地(如沿Y軸)配置於本體121。在另一實施例中,連接部122可轉動(如繞X軸)且但不可滑動地配置於本體121。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定連接部122與本體121的連接及/或運動關係。為了符合各種實務需求,連接部122與本體121可以採用各種合適方式連接。
請參照第3~5圖,第3圖繪示第2圖之支撐架120的示意圖,第4圖繪示第2圖之底座130的示意圖,而第5圖繪示第1圖 之顯示裝置100沿方向5-5’的剖視圖。
各支撐架(120及120’)更包括第一結合部123及第二結合部124。本體121具有相對之第一端面121e1與第二端面121e2。第一結合部123配置在本體121的第一端面121e1,而第二結合部124配置在本體121的第二端面121e2。第一結合部123與第二結合部124係二可相配合的結合部。底座130具有類似或相同於第一結合部123的第三結合部131,使本體121可以第二結合部124結合於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當本體121與底座130分離時,本體121可以第二結合部124結合於另一支撐架120’的第一結合部123。
如第3圖所示,各支撐架120的本體121可沿直線方向延伸,使相接合的數個支撐架120沿直線方向,如沿Y方向排列。換言之,透過數個支撐架120結合的數個顯示器110可沿直線方向排列。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數組顯示裝置100可沿該直線方向的垂直方向排列,如沿X方向排列,使數組顯示裝置100的數個顯示器110沿二維方向排列成一大顯示面。
如第3圖所示,第一結合部123包括凹部123r、第一卡孔123a及第二卡孔123b。凹部123r從本體121的第一端面121e1往第二端面121e2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相對之第一側壁123r1與第二側壁123r2。第一卡孔123a從第一側壁123r1往外延伸,而第二卡孔123b從第二側壁123r2往外延伸。如第3圖所示,第二結合部124包括突塊1241、第一卡勾1242及第二卡勾1243。突塊1241突出地配置在第二端面121e2且具有相對之第一突塊側面1241s1與第二突塊 側面1241s2。第一卡勾1242連接於突塊1241且突出於第一突塊側面1241s1,而第二卡勾1243連接於突塊1241且突出於第二突塊側面1241s2。
如第4圖所示,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的結構可與前述第一結合部123的結構相同,於此不再贅述。如此,如第5圖所示,當支撐架120的本體121與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結合時,支撐架120之第二結合部124的第一卡勾1242及第二卡勾1243可分別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類似或相同於第一結合部123)的第一卡孔123a及第二卡孔123b卡合,以接合支撐架120與底座130。此外,另一支撐架120’的結構類似或相同於支撐架120。如此,如第1圖所示,當支撐架120與120’結合時,支撐架120’的第二結合部124的之第一卡勾1242及第二卡勾1243可分別與支撐架120的第一結合部123的第一卡孔123a及第二卡孔123b卡合,以接合支撐架120與120’。
如第3~5圖所示,本體121具有相對之第一本體側面121s1與第二本體側面121s2。第二結合部124更包括第一可撓桿1244及第二可撓桿1245。第一可撓桿1244與第一卡勾1242相連接而構成第一卡勾部,而第二可撓桿1245與第二卡勾1243相連接而構成第二卡勾部。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可撓桿1244與第一卡勾1242為一體成形的結構,且/或第二可撓桿1245與第二卡勾1243為一體成形的結構,然本發明實施例不受此限。
第一可撓桿1244具有第一固定端1244a及第一自由端 1244b。第一固定端1244a固定在突塊1241,而第一自由端1244b從第一本體側面121s1露出或突出。前述第一卡勾1242可配置在第一可撓桿1244的第一固定端1244a與第一自由端1244b之間,且突出於第一突塊側面1241s1。相似地,第二可撓桿1245具有第二固定端1245a及第二自由端1245b,第二固定端1245a固定在突塊1241,而第二自由端1245b從第二本體側面121s2露出或突出。前述第二卡勾1243可配置在第二可撓桿1245的第二固定端1245a及第二自由端1245b之間,且突出於第二突塊側面1241s2。如此,當支撐架120的第二結合部124與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類似或相同於第一結合部123)卡合時,透過按壓支撐架120之突出的第一自由端1244b及第二自由端1245b,可解除底座130與支撐架120的卡合關係。相似地,當支撐架120與120’卡合時,透過按壓支撐架120’之突出的第一自由端1244b及第二自由端1245b,可解除二支撐架的卡合關係。
如第3~5圖所示,突塊1241更具有一第三突塊側面1241s3。第三突塊側面1241s3延伸於第一突塊側面1241s1與第二突塊側面1241s2之間,例如,第三突塊側面1241s3與第一突塊側面1241s1及/或第二突塊側面1241s2斜交或直交。第二結合部124更包括至少一限位塊1246。限位塊1246突出地配置於突塊1241的第三突塊側面1241s3,且大致上沿第一結合部123與第二結合部124的結合方向延伸,且整個限位塊1246相對突塊1241係固定。第一結合部123更具有至少一限位孔123c,限位孔123c從凹部123r的第三側壁123r3往外延伸。第三側壁123r3延伸於第一側壁123r1與第二側壁 123r2之間,例如,第三側壁123r3與第一側壁123r1及/或第二側壁123r2斜交或直交。當支撐架120的第二結合部124與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結合時,支撐架120的第二結合部124的限位塊1246可與底座130的第三結合部131(類似或相同於第一結合部123)的限位孔123c卡合,以更加固定支撐架120與底座130之間的相對位置。相似地,當支撐架120與120’結合時,支撐架120’的第二結合部124的限位塊1246與支撐架120的第一結合部123的限位孔123c卡合,以更加固定二支撐架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實施例中,如第3及4圖所示,另一限位塊(圖示視角看不到)可突出地配置於突塊1241的第四突塊側面1241s4,其中第四突塊側面1241s4與第三突塊側面1241s3相對。另一限位孔123c可從凹部123r的第四側壁123r4往外延伸,其中第四側壁123r4與第三側壁123r3相對。相似地,當支撐架120與底座130接合時,該另一限位塊與該另一限位孔123c可彼此卡合。
雖然圖未繪示,在另一實施例中,第3圖的限位塊1246可包含數個彼此分離配置的子限位塊,各子限位塊的寬度小於限位塊1246。此些子限位塊大致沿第一結合部123與第二結合部124的結合方向延伸。在此設計下,第4圖的限位孔123c可具有相配合的數個彼此分離配置的子限位孔,以與此些子限位塊配合。
如第5圖所示,突塊121與第一可撓桿1244之間具有第一空間SP1。如此,當第一可撓桿1244的第一自由端1244b受按壓而往突塊121方向移動時,第一空間SP1提供第一可撓桿1244形 變量的容置空間,使第一卡勾1242能夠脫離第一卡孔123a,進而輕易分離支撐架120與底座130。相似地,突塊121與第二可撓桿1245之間具有第二空間SP2。如此,當第二可撓桿1245的第二自由端1245b受按壓而往突塊121方向移動時,第二空間SP2提供第二可撓桿1245形變量的容置空間,使第二卡勾1243能夠脫離第二卡孔123b,進而輕易分離支撐架120與底座130。
如第1及2圖所示,裝飾件140可包括第四結合部141。第四結合部141與第二結合部124的結構相同,使裝飾件140可藉由第四結合部141結合於支撐架120’的第一結合部123。當裝飾件140接合於支撐架120’時,裝飾件140可遮蓋支撐架120’的第一結合部123,可避免外部雜質(如液體、灰塵)侵入支撐架120’的第一結合部123內。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2)

  1. 一種支撐架,用以連接在一顯示器,該支撐架包括:一本體,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一連接部,設置於該本體上,且用以連接該顯示器;一第一結合部,配置在該本體的該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結合部,配置在該本體的該第二端面;其中,該本體用以藉由該第二結合部結合一底座的一第三結合部,以與該底座組合,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的結合結構相同;其中,當該本體與該底座分離時,該本體以該第二結合部結合於另一該支撐架之該本體的該第一端面的該第一結合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本體沿一直線方向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分別具有相配合的二結合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突塊,突出地配置在該第二端面且具有一第一突塊側面;以及一第一卡勾部,連接於該突塊且突出於該第一突塊側面;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包括: 一凹部,從該第一端面往該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且具有一第一側壁;以及一第一卡孔,從該第一側壁往外延伸;其中,當該本體與該底座分離時,該支撐架之該第一卡勾部用以與該另一支撐架之該第一卡孔卡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第一卡勾部包括:一第一可撓桿,具有一第一固定端及一第一自由端,該第一固定端固定在該突塊,而該第一自由端從該本體之一第一本體側面露出;以及一第一卡勾,配置在該第一可撓桿的該第一固定端與該第一自由端之間,且突出於該第一突塊側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突塊具有一第二突塊側面,該第二結合部更包括:一第二卡勾部,連接於該突塊且突出於該第二突塊側面;其中,該凹部更具有一相對該第一側壁之第二側壁以及一第二卡孔,該第二卡孔從該第二側壁往外延伸;當該本體與該底座分離時,該支撐架之該第二卡勾部用以與該另一支撐架之該第二卡孔卡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第二卡勾部包括: 一第二可撓桿,具有一第二固定端及一第二自由端,該第二固定端固定在該突塊,而該第二自由端從該本體之一第二本體側面露出;一第二卡勾,配置在該第二可撓桿之該第二固定端與該第二自由端之間,且突出於該第二突塊側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突塊,具有相對之一第三突塊側面;一限位塊,突出地配置於該第三突塊側面,整個該限位塊相對該突塊係固定;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具有一凹部及一限位孔,該凹部具有一第三側壁,該限位孔從該第三側壁往外延伸;當該本體與該底座分離時,該限位塊用以與該另一支撐架之該限位孔配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更包括:一裝飾件,包括一第四結合部,該第四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的結合結構相同;該裝飾件用以藉由該第四結合部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連接部可轉動且可滑動地配置於該本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架,其中該連接部可轉動且但不可滑動地配置於該本體。
  12.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器;以及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之任一項所述之該支撐架,以該連接部連接在該顯示器。
TW106116065A 2017-05-16 2017-05-16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644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6065A TWI644050B (zh) 2017-05-16 2017-05-16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6065A TWI644050B (zh) 2017-05-16 2017-05-16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4050B true TWI644050B (zh) 2018-12-11
TW201901076A TW201901076A (zh) 2019-01-01

Family

ID=6543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6065A TWI644050B (zh) 2017-05-16 2017-05-16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405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6945A (zh) * 2016-10-12 2017-04-0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6945A (zh) * 2016-10-12 2017-04-0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1076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7664B (zh) 支撐架及具有該支撐架的電子裝置
TW201310991A (zh) 折疊式蓋體
TWI540950B (zh) 固定機構及具有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TW201604466A (zh) 支撐架與電子裝置
TWM494249U (zh) 一種嵌合結構之置放座
TWM487548U (zh) 迷你串行連接小型電腦系統介面高密度連接器
TW201545634A (zh) 滑動支架組件
TW201506596A (zh) 散熱器
TW201820294A (zh) 可摺疊顯示裝置及其承載結構
US20130333111A1 (en) Top frame of crib and method for folding the top frame
TWI644050B (zh) 支撐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672083B (zh) 影像擷取裝置
CN105474080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10907344B2 (en) Lightweight wall body frame
TWI536373B (zh) 硬碟固定裝置
TWI781393B (zh) 光學連接器插座之固定結構及其光學連接器插座模組
CN107061943B (zh) 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JP3217422U (ja) スタンド
TWM526257U (zh) 螢幕支撐裝置
KR20200001050U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M507535U (zh) 電子裝置
TWI508563B (zh) 顯示器支撐機構
US20070041155A1 (en) Fixing frame for hard disk
KR200490337Y1 (ko) 액자 프레임
JP3226251U (ja) 額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