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333B -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與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與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3333B TWI643333B TW106130335A TW106130335A TWI643333B TW I643333 B TWI643333 B TW I643333B TW 106130335 A TW106130335 A TW 106130335A TW 106130335 A TW106130335 A TW 106130335A TW I643333 B TWI643333 B TW I64333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iddle frame
- limiting member
- display device
- frame
- optical film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顯示裝置包含一背板、一中框、一限位件、一光學膜片以及一顯示面板。背板包含一底板以及突出於底板之一側牆。中框包含位於底板上方的一第一框體與覆蓋側牆的一第二框體,第一框體具有相對兩表面以及貫穿兩表面的一開口。光學膜片包含位於中框之開口的一掛耳部。限位件係可拆卸性地連接中框,並且可插拔性地連接光學膜片的掛耳部。顯示面板固定於中框。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係關於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由於液晶顯示面板本身無法發光,因此液晶顯示裝置會設有背光模組以提供光源給液晶顯示面板顯示影像。此外,為了提升背光模組的光線均勻度,顯示裝置還包含光學膜片以均勻化來自導光板的光分佈。
在一些窄邊框式的顯示裝置中,並不包含傳統顯示裝置的前框,而是直接讓中框做為外框而裸露於外。在此類顯示裝置中,顯示面板與光學膜片均係固定於中框上。進一步來說,顯示面板係黏著於中框上,中框具有底座及由底座朝向顯示面板突出的突出物,光學膜片的掛耳部係套在中框的突出物上,而平躺於中框的底座。
然而,由於掛耳部係位於中框的底座與顯示面板之間,若欲維修或更換光學膜片時,必須拆下顯示面板,方可取下光學膜片。這樣的作法可能會損壞顯示面板。
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額外採用了可拆式的限位件來固定光學膜片,此限位件係可拆卸性地連接中框。因此,若欲維修或更換光學膜片,可先將限位件從中框卸下,即可取下光學膜片,而無須將顯示面板與中框分離,故可防止顯示面板損壞。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包含一背板、一中框、一限位件、一光學膜片以及一顯示面板。背板包含一底板以及突出於底板之一側牆。中框包含位於底板上方的第一框體與覆蓋側牆的第二框體。第一框體具有相對兩表面以及貫穿兩表面的一開口。光學膜片包含位於中框之開口的一掛耳部。限位件係可拆卸性地連接中框,並且可插拔性地連接光學膜片的掛耳部。顯示面板固定於中框。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中,一種無前框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包含將中框以底側朝上的方式擺放;將限位件鎖固在中框上;將背板鎖固於中框上;將背板與中框以頂側朝上的方向擺放;將光學膜片的掛耳部對準限位件,再放下光學膜片使限位件穿過掛耳部;以及將顯示面板的邊緣黏貼於中框上。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中,一種無前框顯示裝置的拆卸方法包含將無前框顯示裝置以底側朝上的方式擺放;將背板沿著取下方向自中框上取下;將限位件沿著取下方向自中框上取下;以及將光學膜片的掛耳部自限位件被
取下之處取下,再將光學膜片自無前框顯示裝置上取下,且未取下顯示面板。
10、20、30、40‧‧‧顯示裝置
100‧‧‧背板
110‧‧‧底板
110H‧‧‧貫穿孔
120‧‧‧側牆
200、200a‧‧‧中框
201‧‧‧表面
202‧‧‧表面
203‧‧‧表面
210‧‧‧第一框體
220‧‧‧第二框體
230、230a‧‧‧第一固定結構
240‧‧‧螺孔
300‧‧‧導光板
400‧‧‧光學膜片
410‧‧‧掛耳部
410H‧‧‧孔洞
500‧‧‧反射片
600‧‧‧顯示面板
700、700a、700b、700c‧‧‧限位件
710、710a、710c‧‧‧第二固定結構
720‧‧‧插入部
730‧‧‧抵接部
740‧‧‧底座
750‧‧‧限位凸柱
800‧‧‧遮光結構
900‧‧‧黏著物
1100‧‧‧黏著層
1200‧‧‧輔助限位件
1202‧‧‧孔洞
1204‧‧‧限位孔
A‧‧‧區域
D‧‧‧方向
O‧‧‧開口
OS‧‧‧側壁
R‧‧‧凹陷
S1、S2‧‧‧鎖固件
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繪示第1圖所示之區域A的立體組合圖。
第3圖繪示第1圖所示之區域A的立體爆炸圖。
第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之中框、光學膜片與限位件組裝在一起的立體示意圖。
第5至11圖繪示顯示裝置的例示性組裝流程。
第12圖至15圖繪示顯示裝置的例示性拆卸流程。
第16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第17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第18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瞭解到,在本發明部
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並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另外,為了便於讀者觀看,圖式中各元件的尺寸並非依實際比例繪示。
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0的立體圖。此顯示裝置10可為電視、顯示器或其他裝置。顯示裝置10包含中框200與顯示面板600。顯示面板600係固定於中框200上。中框200圍繞顯示面板600並抵接顯示面板600的邊緣。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600可為液晶顯示面板、電泳顯示面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其他顯示面板。
第2圖繪示第1圖所示之區域A的立體組合圖。第3圖繪示第1圖所示之區域A的立體爆炸圖。如第2及3圖所示,顯示裝置10還包含背板100。背板100包含底板110以及側牆120。側牆120係突出於底板110。中框200覆蓋側牆120。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中框200可包含第一框體210以及第二框體220。第一框體210係延伸自第二框體220之側壁,並實質上垂直於第二框體220之該側壁。第一框體210可固定於背板100之底板110。舉例來說,底板110可具有貫穿孔(或螺孔)110H,而中框200可具有螺孔240,鎖固件S1可穿過貫穿孔110H而鎖固於中框200的螺孔240中,使得第一框體210固定於底板1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鎖固件S1可為螺絲或螺柱,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中框200之第二框體220可跨在背板100的側牆120上,
以覆蓋側牆120。
顯示面板600可被中框200的第一框體210所支撐,而顯示面板600之側壁可被第二框體220所圍繞而不外露。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600之底面可固定於第一框體210之頂面,舉例來說,顯示面板600的底面可與第一框體210的頂面相黏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600之側壁可固定於第二框體220之內側壁,舉例來說,顯示面板600的側壁可與第二框體220的內側壁相黏著。第二框體220係外露的,而不被其他外框(例如傳統顯示裝置的前框)所覆蓋。也就是說,此顯示裝置10亦可稱為無前框顯示裝置,如此一來,顯示裝置10的邊框厚度與寬度可被縮小,從而助於實現窄邊框與薄邊框的優勢。
顯示裝置10還包含導光板300以及反射片500。反射片500係設置於底板110上。導光板300覆蓋反射片500,而可接收被反射片500所反射的光線。導光板300與反射片500可容置於第二框體220所定義的空間內。位於顯示裝置10至少一側邊內部的光源(未繪示)、導光板300與反射片500可共同形成側光式背光模組,以將光源(未繪示)所射出的光線導向導光板300上方的顯示面板60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射片500的上表面(亦即,最靠近導光板300的表面)係由高反射率的材料(例如:銀或其他適當的材料)所形成的。舉例來說,反射片500的上表面可具有銀塗層,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導光板300係由透光材料所形成的,以使光能從導
光板300上表面(亦即,最靠近顯示面板600的表面)離開導光板300,並能使光從導光板300的其他表面(例如,最靠近光源之表面或最靠近反射片500的表面)進入導光板300中。舉例來說,導光板300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玻璃或其他適當的透光材料所形成的。
顯示裝置10還包含光學膜片400。光學膜片400係位於導光板300與顯示面板600之間。光學膜片400可用以調整導光板300傳遞至顯示面板600之光的光分布或光形。舉例來說,光學膜片400可使離開光學膜片400之光的光分布比進入光學膜片400之光的光分布更為均勻,從而實現勻光效果。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學膜片400可為稜鏡片(Prism Sheet),其具有複數微米級尺寸的光學微結構(未繪示)。這些微結構可分布於光學膜片400的上側(亦即,最靠近顯示面板600的一側)及/或下側(亦即,最靠近導光板300之一側),以助於調整光分布或光形。光學膜片400的數量可為一或多。
顯示裝置10還包含限位件700,其可將光學膜片400固定於中框200上。具體來說,可一併參閱第3及4圖,其中第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之中框200、光學膜片400與限位件700組裝在一起的立體示意圖。中框200之第一框體210包含相對兩表面201及202以及開口O。開口O貫穿此相對兩表面201及202。光學膜片400包含掛耳部410。掛耳部410係位於貫穿中框200之相對兩表面
201及202的開口O內,故掛耳部410與下方的底板110之間沒有中框200的任一部分。限位件700係位於底板110與掛耳部410之間。掛耳部410係可插拔性地連接限位件700,且限位件700係可拆卸性地連接中框200。
舉例來說,在一狀態下,限位件700可組裝於中框200上,在另一狀態下,限位件700可與中框200分離。當限位件700組裝於中框200上時,限位件700與光學膜片400的掛耳部410可以插合的形式固定。當限位件700與中框200分離時,限位件700可拔出掛耳部410外,而與掛耳部410分離。此時,光學膜片400將不受到限位件700及/或中框200的拘束,而可被取下以利維修或更換。進一步來說,由於光學膜片400與底板110之間不存在中框200的任一部分,故當背板100、反射片500、導光板300與限位件700被卸下時,光學膜片400可被取下,而不會受到中框200的阻擋。在這樣的方式中,光學膜片400可在不拆除顯示面板600的清況下被取下。因此,顯示面板600無須與中框200分離,即可允許光學膜片400被取下,故可防止顯示面板600因為光學膜片400的取下過程而受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及4圖所示,中框200與限位件700的可拆卸性連接可由第一固定結構230、第二固定結構710與鎖固件S2所實現。進一步來說,中框200可含兩第一固定結構230。這兩第一固定結構230分別位於開口O的相對兩側。舉例來說,一第一固定結構230、開口O與另一第一固定結構230係沿著中框200的長度方向(如圖
中的X軸方向)所排列的。限位件700可包含兩第二固定結構710。這兩第二固定結構710係分別固定至第一固定結構230。舉例來說,第一固定結構230可為螺孔,第二固定結構710可為貫穿孔或螺孔。第一固定結構230與第二固定結構710可藉由鎖固件S2固定在一起,使得限位件700可穩固地組裝於中框200。進一步來說,鎖固件S2可穿過限位件700的第二固定結構710而鎖附於中框200的第一固定結構230中。鎖固件S2可被卸下而離開第一固定結構230與第二固定結構710,使得限位件700可與中框200分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鎖固件S2可為螺絲或螺柱,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及4圖所示,限位件700橫跨中框200的開口O,以使限位件700上的兩第二固定結構710能夠分別固定至開口O兩側的第一固定結構230。限位件700的長度係大於開口O的長度,以利限位件700能夠橫跨中框200的開口O。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圖所示,中框200具有凹陷R。此凹陷R係形成於第一框體210之朝向底板110的表面203。限位件700係可拆卸性地設置於凹陷R中。如此一來,當限位件700組裝於中框200時,此凹陷R可使得限位件700不至於過度地突出第一框體210之表面20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限位件700具有底座740,第二固定結構710為貫穿底座740之相對兩面的貫穿孔或螺孔。底座740的厚度可不大於凹陷R的深度。藉此,當限位件700組裝於
中框200時,限位件700不會突出至中框200的表面203下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及4圖所示,中框200的開口O具有相對兩側壁OS。限位件700包含兩抵接部730。這兩抵接部730係突出於底座740之頂面(亦即,最靠近中框200的表面)。當限位件700組裝於中框200時,限位件700的兩抵接部730分別抵接開口O的兩側壁OS,以助於固定中框200與限位件700的相對位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及4圖所示,光學膜片400之掛耳部410與限位件700的可插拔性連接可由插入部720及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所實現。進一步來說,限位件700具有突出於底座740的插入部720。插入部720係插設於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中,使得插入部720可被掛耳部410所圍繞,並使得底座740位於掛耳部410下方。如此一來,插入部720可拘束掛耳部410在X軸方向與Y軸方向上的自由度,以限制掛耳部410在X軸方向與Y軸方向上的位置。底座740可拘束掛耳部410在Z軸方向上的自由度,以限制掛耳部410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及4圖所示,插入部720係位於兩抵接部730之間,藉此,當兩抵接部730分別抵接中框200之開口O的相對兩側壁OS時,插入部720可位於開口O內,而不會與中框200干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及4圖所示,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的長度(亦即,孔洞410H在X軸方向上的尺
寸)係小於中框200之開口O的長度(亦即,開口O在X軸方向上的尺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插入部720的長度(亦即,插入部720在X軸方向上的尺寸)係小於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的長度,使得插入部720與孔洞410H留有餘隙,以便於插入部720插入孔洞410H中。也就是說,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方式中,插入部720與孔洞410H可以餘隙配合(clearance fit)的形式相固定。然而,於其他實施方式中,插入部720與孔洞410H亦可以過渡配合(transition fit)或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的形式相固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中框200係不透光的,以防止漏光。然而,由於光學膜片400的掛耳部410係位於開口O中,而未被中框200所遮蔽,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圖所示,顯示裝置10還可包含覆蓋掛耳部410的遮光結構800,以防止漏光。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遮光結構800可為聚脂樹脂(mylar)或其他適當材料。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600係黏著於中框200,以與中框200相固定。舉例來說,如第3圖所示,顯示裝置10還可包含黏著物900。黏著物900的相對兩面可分別黏著中框200的表面201與顯示面板600。底座740比插入部720更遠離表面201。也就是說,底座740比插入部720更靠近底板110。藉此,當欲取下限位件700時,可將底座740朝遠離顯示面板600的方向移動,從而帶動插入部720離開光學膜片400的孔洞410H。黏著物900可為雙面膠帶、雙面泡棉膠、液態或固態的黏著劑、或其他適當的黏著材
料,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黏著物900可沿著表面201延伸而跨過光學膜片400的掛耳部410。也就是說,黏著物900可覆蓋掛耳部410。因此黏著物900也可幫助防止漏光。在這樣的實施方式中,由於掛耳部410的漏光問題可被黏著物900所克服,故遮光結構800可被省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黏著物900可不位於掛耳部410上方。也就是說,黏著物900可不覆蓋掛耳部410。藉此可避免掛耳部410與黏著物900發生不必要的黏著而增加取下光學膜片400的困難。
第5至11圖繪示前述顯示裝置10的例示性組裝流程。如第5圖所示,首先,讓中框200以底側朝上的方式擺放。接著,將限位件700放置於中框200的凹陷R中。然後,可藉由鎖固件S2將限位件700與中框200鎖固在一起。
接著,如第6圖所示,將背板100擺放於中框200上,使得背板100之側牆120插入中框200之第二框體220的凹槽中,並使得背板100之底板110疊置於中框200之第一框體210上,而覆蓋已鎖固於中框200的限位件700。然後,可藉由鎖固件S1將背板100之底板110與中框200之第一框體210鎖固在一起。
接著,如第7圖所示,將第6圖所示的半成品翻過來,使得背板100以頂側朝上的方向擺放。然後,如第8圖所示,先將反射片500放置於底板110上,接著將導光板300放置於反射片500上,再將光學膜片400放置於導光板
300上。當放置光學膜片400時,可先將掛耳部410之孔洞410H對準限位件700之插入部720後,再放下光學膜片400,使得插入部720可穿過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藉此,掛耳部410可置於中框200的開口O中。
接著,如第9圖所示,將遮光結構800覆蓋掛耳部410以防止漏光。然後,如第10圖所示,將黏著物900黏貼於中框200之第一框體210的表面201上。接著,如第11圖所示,放置顯示面板600使得顯示面板600的邊緣覆蓋並接觸黏著物900。藉此,顯示面板600與中框200可藉由黏著物900所固定。
第12圖至15圖繪示依據前述顯示裝置10的例示性拆卸流程。如第12圖所示,首先,讓顯示裝置以底側朝上的方式擺放。接著,將鎖固件S1沿著取下方向D取下,然後將背板100沿著取下方向D取下,而露出顯示裝置的內部零件,如第13圖所示。
接著,如第13圖所示,將鎖固件S2沿著取下方向D取下,然後將限位件700沿著取下方向D取下,使得限位件700從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中拔出,而露出光學膜片400的掛耳部410,如第14圖所示。
接著,如第14圖所示,依序沿著取下方向D取下反射片500、導光板300與光學膜片400,而取下後的結構係如第15圖所示。由第13至15圖可知,當限位件700取下後,掛耳部410在取下方向D上已無拘束,故可沿著取下方向D自限位件700被取下之處取下掛耳部410,再將光學
膜片400取下,而無須額外地將顯示面板600與中框200分離。因此,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可在維持顯示面板600與中框200相黏著的情況下,取下光學膜片400。換句話說,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可在不取下顯示面板600的情況下,取下光學膜片400。
第16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20的立體爆炸圖。顯示裝置20與前述顯示裝置10之間的差異至少在於:第16圖所示的限位件700a係固定於背板100上的。舉例來說,限位件700a可黏著於背板100之底板110之頂面。舉例來說,顯示裝置20可包含黏著層1100,黏著層1100係位於限位件700a與底板110之間,以將限位件700a與底板110黏著在一起。
此外,在第16圖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限位件700a的第二固定結構710a為凸柱,中框200a的第一固定結構230a為孔洞。此凸柱與孔洞可以餘隙配合、過渡配合或干涉配合的形式相固定。第16圖所示之其他元件已敘述於前文中,故不重複敘述。
第17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30的立體爆炸圖。顯示裝置30與前述顯示裝置10之間的差異至少在於:顯示裝置30還包含輔助限位件1200。輔助限位件1200可拆卸性地連接限位件700b,且掛耳部410係位於限位件700b與輔助限位件1200之間。舉例來說,限位件700b可包含限位凸柱750。限位凸柱750係突出於抵接部730的頂面。輔助限位件1200可包含孔洞1202及限位孔
1204。當顯示裝置30於組裝完成之狀態時,限位凸柱750係插設於限位孔1204中,限位件700b的插入部720係穿過掛耳部410的孔洞410H與輔助限位件1200的限位孔120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限位件700b的限位凸柱750與輔助限位件1200的限位孔1204可以餘隙配合、過渡配合或干涉配合的形式相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限位件700b的插入部720與輔助限位件的孔洞1202可以餘隙配合、過渡配合或干涉配合的形式相固定。
第18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40的立體爆炸圖。顯示裝置40與前述顯示裝置30之間的差異至少在於:第18圖所示的限位件700c係固定於背板100上的。舉例來說,限位件700c可黏著於背板100之底板110之頂面。舉例來說,顯示裝置40可包含黏著層1100,黏著層1100係位於限位件700c與底板110之間,以將限位件700c與底板110黏著在一起。
此外,在第18圖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限位件700c的第二固定結構710c為凸柱,中框200a的第一固定結構230a為孔洞。此凸柱與孔洞可以餘隙配合、過渡配合或干涉配合的形式相固定。第18圖所示之其他元件已敘述於前文中,故不重複敘述。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8)
-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背板,包含一底板以及突出於該底板之一側牆;一中框,該中框包含位於該底板上方的一第一框體與覆蓋該側牆的一第二框體,該第一框體具有相對兩表面以及貫穿該兩表面的一開口;一光學膜片,包含位於該中框之該開口的一掛耳部;一限位件,可拆卸性地連接該中框,並且可插拔性地連接該光學膜片的該掛耳部;以及一顯示面板,固定於該中框。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中框之該開口具有相對兩側壁,該限位件包含兩抵接部,分別抵接該兩側壁。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限位件包含一插入部,位於該兩抵接部之間,該插入部係插設於該掛耳部之一孔洞中。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限位件包含一插入部,位於該兩抵接部之間,並被該掛耳部圍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係黏著於該中框之該兩表面之其中一者。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限位件包含一底座以及突出於該底座之一插入部,該插入部係插設於該掛耳部之一孔洞中,且該底座比該插入部更遠離被該顯示面板所黏著之該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限位件包含一底座以及突出於該底座之一插入部,該插入部係插設於該掛耳部之一孔洞中,且該底座比該插入部更靠近該底板。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限位件橫跨該中框之該開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中框更包含兩第一固定結構,分別位於該開口之相對兩側,且該限位件包含兩第二固定結構,分別固定至該兩第一固定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遮光結構,覆蓋該掛耳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黏著物,黏著該中框之該兩表面之其中一者與該顯示面板。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黏著物覆蓋該掛耳部。
- 一種無前框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該無前框顯示裝置包含一背板、一中框、一光學膜片、至少一限位件與一顯示面板,該組裝方法包含:將該中框以底側朝上的方式擺放,將該至少一限位件鎖固在該中框上;將該背板鎖固於該中框上,包含:將該中框之一部份框體覆蓋該背板之一側牆;將該背板與該中框以頂側朝上的方向擺放;將該光學膜片的至少一掛耳部對準該至少一限位件,再放下該光學膜片使該至少一限位件穿過該至少一掛耳部;以及將該顯示面板的邊緣黏貼於該中框上。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無前框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更包含:在將該至少一限位件鎖固在該中框之前,將該至少一限位件放置於該中框的一凹陷中。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無前框顯示裝置的組裝方法,其中將該背板鎖固於該中框的步驟更包含:將該背板疊置於該中框上,使得該背板覆蓋已鎖固於 該中框的該至少一限位件。
- 一種無前框顯示裝置的拆卸方法,該無前框顯示裝置包含一背板、一中框、一光學膜片、至少一限位件與一顯示面板,該拆卸方法包含:將該無前框顯示裝置以底側朝上的方式擺放,將該背板沿著一取下方向自該中框上取下,包含:將該背板的一側牆脫離覆蓋該側牆的該中框之一部分框體;將該至少一限位件沿著該取下方向自該中框上取下;以及將該光學膜片的至少一掛耳部自該至少一限位件被取下之處取下,再將該光學膜片自該無前框顯示裝置上取下,且未取下該顯示面板。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無前框顯示裝置的拆卸方法,其中將該至少一限位件取下係使得該至少一限位件從該光學膜片的該至少一掛耳部中拔出。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無前框顯示裝置的拆卸方法,更包含:在將該至少一限位件取下前,取下鎖固著該限位件與該中框的一鎖固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30335A TWI643333B (zh) | 2017-09-05 | 2017-09-05 |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與拆卸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30335A TWI643333B (zh) | 2017-09-05 | 2017-09-05 |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與拆卸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3333B true TWI643333B (zh) | 2018-12-01 |
TW201913997A TW201913997A (zh) | 2019-04-01 |
Family
ID=6543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30335A TWI643333B (zh) | 2017-09-05 | 2017-09-05 |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與拆卸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43333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13588A (en) * | 2009-10-02 | 2011-04-16 | Innolux Display Corp | Flat panel displa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WO2014134841A1 (zh) * | 2013-03-05 | 2014-09-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TWI470311B (zh) * | 2012-04-18 | 2015-01-21 | Au Optronics Corp | 鎖附結構及背光模組 |
US9097936B2 (en) * | 2012-12-26 | 2015-08-04 | Lg Display Co., Ltd. |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9316864B2 (en) * | 2012-12-24 | 2016-04-19 | L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9655258B2 (en) * | 2014-05-30 | 2017-05-16 | Lg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device |
-
2017
- 2017-09-05 TW TW106130335A patent/TWI64333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13588A (en) * | 2009-10-02 | 2011-04-16 | Innolux Display Corp | Flat panel displa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TWI470311B (zh) * | 2012-04-18 | 2015-01-21 | Au Optronics Corp | 鎖附結構及背光模組 |
US9316864B2 (en) * | 2012-12-24 | 2016-04-19 | L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9097936B2 (en) * | 2012-12-26 | 2015-08-04 | Lg Display Co., Ltd. |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WO2014134841A1 (zh) * | 2013-03-05 | 2014-09-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US9655258B2 (en) * | 2014-05-30 | 2017-05-16 | Lg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3997A (zh) | 2019-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52870B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CN110085116B (zh) | 显示设备 | |
TWI589968B (zh) | 背光模組及其應用之顯示裝置 | |
US10156750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2008107782A (ja) | 表示装置 | |
EP4006633B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50062969A1 (en) | Backlight module | |
TW201416775A (zh) | 顯示裝置 | |
KR20070037862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60161667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JP5287415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付き液晶モジュール | |
KR102376821B1 (ko) | 액정표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824603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130005217A (ko) | 평판형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 |
TWI643333B (zh) |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與拆卸方法 | |
KR10121213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812339B1 (ko) | 전자기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10514493B2 (en) | Display device | |
JP2017021228A (ja) | 表示装置 | |
WO2019056667A1 (zh) | 显示设备及其组装与拆卸方法 | |
US2020034132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190041571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1988008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820282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2056668B1 (ko) | 평판형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