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2234B -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二) - Google Patents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2234B
TWI642234B TW106101861A TW106101861A TWI642234B TW I642234 B TWI642234 B TW I642234B TW 106101861 A TW106101861 A TW 106101861A TW 106101861 A TW106101861 A TW 106101861A TW I642234 B TWI642234 B TW I6422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node
access
lin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1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8009A (zh
Inventor
亞歷山大 麥特塞夫
艾里S 薩德里
雷札 阿雷菲
法迪姆 瑟吉葉
艾利克斯 達威朵夫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20761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64223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8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8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2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5Selecting relay station antenna mode, e.g. selecting omnidirectional -, directional beams, selecting polariz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些論證實施例包括經由一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及存取通訊之設備、系統及/或方法。舉例而言,一種設備可包括:一無線通訊單元,其用以控制一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及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進行通訊,該等存取鏈路包括一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無線通訊鏈路,且該等回載鏈路包括該無線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無線通訊鏈路。

Description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二) 發明領域
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經由天線陣列之無線通訊。
發明背景
一些無線通訊系統可在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頻帶(例如,60GHz頻帶)內通訊。mmWave傳播相比於較低頻帶(例如,2.4GHz至5GHz之頻帶)而言具有幾個主要相異特徵。舉例而言,mmWave傳播可具有大於較低頻帶中之傳播損耗的傳播損耗,且可具有準光學傳播性質。
mmWave通訊系統可使用高增益指向性天線來補償大路徑損耗及/或使用波束操控技術。適當天線系統之設計及/或另外信號處理可為mmWave通訊系統開發之重要態樣。
舉例而言,可使用多元件相控天線陣列來產生指 向性天線型樣。相控天線陣列可形成指向天線型樣或波束,指向天線型樣或波束可藉由在天線元件處設定適當信號相位來操控。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包括複數個天線元件的一天線陣列;一記憶體;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配以:致使一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的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執行一或多個第一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的無線通訊節點間的一或多個回載鏈路通訊;致使該天線陣列的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間的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通訊;以及於該回載鏈路與該存取鏈路間處理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訊。
100‧‧‧系統
101、150、202、204、206、400‧‧‧無線通訊節點
102、142、152‧‧‧無線通訊單元
103‧‧‧無線存取鏈路
108‧‧‧天線/天線陣列
119、221、223、225‧‧‧無線回載鏈路
120‧‧‧處理器
122‧‧‧記憶體單元
124‧‧‧儲存單元
130‧‧‧網路介面
140、203、205、207、416、418‧‧‧行動裝置
144、154‧‧‧天線
200‧‧‧多細胞無線通訊系統
208‧‧‧有線或無線鏈路
211‧‧‧第一無線通訊存取鏈路
213‧‧‧第二無線通訊存取鏈路
215‧‧‧第三無線通訊存取鏈路
270‧‧‧第一細胞
271‧‧‧第二細胞
272‧‧‧第三細胞
300‧‧‧有序通訊方案
302‧‧‧第一節點/無線通訊節點
304‧‧‧第二節點/無線通訊節點
306‧‧‧第三節點/無線通訊節點
311、313、315‧‧‧存取鏈路
321、323‧‧‧回載鏈路
402‧‧‧核心網路連接
404、507‧‧‧天線陣列
405‧‧‧指向性波束
406、407‧‧‧回載波束
408、409‧‧‧存取波束
410、412‧‧‧節點
419、500‧‧‧模組化天線陣列
420‧‧‧處理器
422、424‧‧‧基頻(BB)處理器
426‧‧‧回載處理器
428‧‧‧存取處理器
512、513‧‧‧求和器/分裂器區塊
514、515‧‧‧移相器
517、617‧‧‧天線元件
518‧‧‧饋入線
521‧‧‧輸入資料
522、622‧‧‧控制器
527、529‧‧‧基頻資料信號
528‧‧‧控制信號
530‧‧‧第一射頻(RF)鏈
531、541‧‧‧射頻(RF)信號
532‧‧‧降頻轉換器
533、543‧‧‧基頻(BB)至射頻(RF)(BB2RF)轉換器
534‧‧‧分裂器
535‧‧‧第一天線子陣列
536‧‧‧求和器
537‧‧‧第一指向性波束
538‧‧‧增頻轉換器
539‧‧‧第一方向
540‧‧‧第二射頻(RF)鏈
545‧‧‧第二天線子陣列
547‧‧‧第二指向性波束
549‧‧‧第二方向
550、650‧‧‧基頻BB
602‧‧‧平面模組化天線陣列
610‧‧‧控制鏈路
612‧‧‧資料鏈路
630‧‧‧平面天線模組陣列/天線模組
800‧‧‧製造產品
802‧‧‧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804‧‧‧邏輯
為說明之簡單及清晰起見,諸圖中所展示之元件未必按比例繪製。舉例而言,為呈現之清晰起見,可相對於其他元件而誇示一些元件之尺寸。此外,可在該等圖中重複參考數字以指示對應或類似元件。下文列出該等圖。
圖1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系統之示意性方塊圖說明。
圖2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多細胞無線通訊系統之示意性說明。
圖3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用於多個無線通訊 節點之通訊的有序通訊方案之示意性說明。
圖4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節點之示意性說明。
圖5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模組化天線陣列之示意性說明。
圖6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平面模組化天線陣列之示意性說明。
圖7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無線回載及存取通訊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說明。
圖8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製造產品之示意性說明。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在以下詳細描述中,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些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踐一些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未詳細描述熟知之方法、程序、組件、單元及/或電路,以便不混淆論述。
本文中利用諸如「處理」、「計算」、「演算」、「判定」、「建立」、「分析」、「檢查」或其類似者之術語之論述可指電腦、計算平台、計算系統或其他電子計算裝置之操作及/或處理序,該等電子計算裝置操縱經表示為電腦之暫存器及/或記憶體內之物理(例如,電子)量的資料及/或將資料變換成類似地經表示為電腦之暫存器及/或記憶體或可 儲存指令以執行操作及/或處理序的其他資訊儲存媒體內之物理量之其他資料。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多個(plurality及a plurality)」包括(例如)「多個(multiple)」或「兩個或兩個以上」。舉例而言,「多個項目」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
對「一實施例」、「論證實施例」、「各種實施例」等等之參考指示因此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包括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但並非每個實施例必定包括該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另外,片語「在一實施例中」之重複使用未必指同一實施例,但其可指同一實施例。
如本文所使用,除非另有指定,否則用以描述通用物件之序數形容詞「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之使用僅指示提及相似物件之不同例子,且不意欲暗示因此所描述之物件必須呈給定序列(時間上、空間上排序或以任何其他方式)。
一些實施例可結合各種裝置及系統而使用,各種裝置及系統例如個人電腦(PC)、桌上型電腦、行動電腦、膝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UltrabookTM電腦、伺服器電腦、手持型電腦、手持型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裝置、手持型PDA裝置、車載裝置、車外裝置、混合裝置、車輛裝置、非車輛裝置、行動或攜帶型裝置、消費型裝置、非行動或非攜帶型裝置、無線通訊站、無線通訊裝置、無線存取點(Access Point,AP)、有線或無線路由器、有線或無線數據機、視訊裝置、 音訊裝置、音訊-視訊(A/V)裝置、有線或無線網路、無線區域網路、無線視訊區域網路(Wireless Video Area Network,WVAN)、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無線LAN(WLAN)、個人區域網路(Personal Area Network,PAN)、無線PAN(WPAN),及其類似者。
一些實施例可結合以下各者而使用:根據現有無線十億位元聯盟(Wireless-Gigabit-Alliance,WGA)規範(無線十億位元聯盟,Inc WiGig MAC及PHY規範版本1.1,2011年4月,最終規範)操作之裝置及/或網路及/或其未來版本及/或衍生物;根據現有IEEE 802.11標準(IEEE 802.11-2012,IEEE資訊技術標準系統區域網路與都會網路之間的電信及資訊交換特定要求第11部分:無線LAN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與實體層(Physical Layer,PHY)規範,2012年3月29日;IEEE802.11工作組ac(task group ac,TGac)(「IEEE802.11-09/0308r12-TGac頻道模型附錄文件」);IEEE 802.11工作組ad(task group ad,TGad)(IEEE P802.11ad資訊技術標準系統區域網路與都會網路之間的電信及資訊交換特定要求第11部分:無線LAN媒體存取控制(MAC)與實體層(PHY)規範修正3:60GHz頻帶中之極高輸送量之增強))操作之裝置及/或網路及/或其未來版本及/或衍生物;根據現有WirelessHDTM規範操作之裝置及/或網路及/或其未來版本及/或衍生物;為上述網路之部分的單元及/或裝置;及其類似者。
一些實施例可結合如下各者而使用:單向及/或 雙向無線電通訊系統、蜂巢式無線電-電話通訊系統、行動電話、蜂巢式電話、無線電話、個人通訊系統(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PCS)裝置、併有無線通訊裝置之PDA裝置、行動或攜帶型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裝置、併有GPS接收器或收發器或晶片之裝置、併有RFID元件或晶片之裝置、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收發器或裝置、單輸入多輸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收發器或裝置、多輸入單輸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MISO)收發器或裝置、具有一或多個內部天線及/或外部天線之裝置、數位視訊廣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DVB)裝置或系統、多標準無線電裝置或系統、有線或無線手持型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無線應用協定(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裝置,或其類似者。
一些實施例可結合例如以下各者之一或多種類型之無線通訊信號及/或系統而使用:射頻(Radio Frequency,RF)、紅外線(Infra Red,IR)、分頻多工(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正交FDM(OFDM)、分時多工(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分時多重存取(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擴展型TDMA(E-TDMA)、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擴展型GPRS、分碼多重存取(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寬頻CDMA(WCDMA)、CDMA 2000、單載波CDMA、多載波 CDMA、多載波調變(Multi-Carrier Modulation,MDM)、離散多載頻調(Discrete Multi-Tone,DMT)、Bluetooth®、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Wi-Fi、Wi-Max、ZigBeeTM、超寬頻(Ultra-Wideband,UWB)、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第2代(2G)、第2.5代(2.5G)、第3代(3G)、第3.5代(3.5G)、第4代(4G)、第五代(5G)行動網路、3GPP、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進階、GSM演進增強型資料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或其類似者。其他實施例可用於各種其他裝置、系統及/或網路中。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無線裝置」包括(例如)能夠進行無線通訊之裝置、能夠進行無線通訊之通訊裝置、能夠進行無線通訊之通訊站、能夠進行無線通訊之攜帶型或非攜帶型裝置,或其類似者。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裝置可為或可包括與電腦整合之周邊設備,或附接至電腦之周邊設備。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術語「無線裝置」可視情況包括無線服務。
如本文關於無線通訊信號所使用之術語「傳達」包括傳輸無線通訊信號及/或接收無線通訊信號。舉例而言,能夠傳達無線通訊信號之無線通訊單元可包括用以將無線通訊信號傳輸至至少一其他無線通訊單元之無線傳輸器,及/或用以自至少一其他無線通訊單元接收無線通訊信號之無線通訊接收器。
一些論證實施例可結合WLAN而使用。其他實施例可結合任何其他合適之無線通訊網路而使用,任何其他合適之無線通訊網路例如無線區域網路、「微網」、WPAN、WVAN,及其類似者。
一些論證實施例可結合在60GHz之頻帶內傳達之無線通訊網路而使用。然而,其他實施例可利用任何其他合適之無線通訊頻帶來實施,任何其他合適之無線通訊頻帶例如極高頻率(Extremely High Frequency,EHF)頻帶(毫米波(mmwave)頻帶),例如,在20Ghz與300GHZ之間的頻帶內之頻帶、WLAN頻帶、WPAN頻帶、根據WGA規範之頻帶,及其類似者。
如本文所使用之片語「同級間(PTP或P2P)通訊」可關於經由一對裝置之間的無線鏈路(「同級間鏈路」)之裝置至裝置通訊。P2P通訊可包括(例如)經由QoS基本服務集(basic service set,BSS)內之直接鏈路、經穿隧直接鏈路設定(tunneled direct-link setup,TDLS)鏈路之無線通訊、獨立基本服務集(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IBSS)中之站至站(STA至STA)通訊,或其類似者。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天線」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元件、組件、單元、總成及/或陣列之任何合適組配、結構及/或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可使用分離傳輸天線元件及接收天線元件來實施傳輸及接收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可使用通用及/或整合式傳輸/接收元件來實施傳輸及接收功能性。舉例而言,天線可包括相控陣列天線、 單一元件天線、切換式波束天線集合,及/或其類似者。
如本文所使用之片語「mmWave頻帶」可關於高於20GHz之頻帶,例如,在20GHz與300GHz之間的頻帶。
如本文所使用之片語「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irectional multi-gigabit,DMG)」及「指向性頻帶」(directional band,Dband)可關於頻道開始頻率高於40GHz之頻帶。
片語「DMG STA」及「mmWave STA(mSTA)」可關於具有對在mmWave或DMG頻帶內之頻道操作的無線電傳輸器之STA。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波束成形」可關於可用於傳輸器及/或接收器處以改良一或多個屬性(例如,在吾人所欲之接收器處之接收信號功率或信雜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空間濾波機制。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細胞」可包括網路資源(例如,下行鏈路及(視情況選用之)上行鏈路資源)之組合。可(例如)由無線通訊節點(亦被稱作「節點」或「基地台」)或其類似者來控制及/或分配該等資源。可在於下行鏈路資源上傳輸之系統資訊中指示下行鏈路資源之載波頻率與上行鏈路資源之載波頻率之間的連結。
現在參看圖1,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系統100之方塊圖。
如圖1所展示,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100可包括能夠經由無線媒體(wireless medium,WM)傳達內 容、資料、資訊及/或信號之一或多個無線通訊裝置。舉例而言,系統100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節點(例如,包括節點101及150)及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例如,包括行動裝置140)。無線媒體可包括(例如)無線電頻道、蜂巢式頻道、RF頻道、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頻道、IR頻道,及其類似者。系統100之一或多個元件可視情況而能夠經由任何合適之有線通訊鏈路進行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101、節點150及行動裝置140可形成為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網路之部分及/或作為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網路之部分進行通訊。舉例而言,節點101及行動裝置140可形成為(例如)如下文所描述之無線通訊細胞之部分及/或可作為無線通訊細胞之部分進行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101及/或150可包括以下各者或可執行以下各者之功能性:基地台(Base Station,BS)、巨集BS、微型BS、存取點(Access Point,AP)、WiFi節點、Wimax節點、蜂巢式節點(例如,演進式節點B(eNB))、LTE節點、站、熱點、網路控制器及其類似者。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40可包括(例如)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行動電腦、膝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UltrabookTM電腦、行動網際網路裝置、手持型電腦、手持型裝置、儲存裝置、PDA裝置、手持型PDA裝置、車載裝置、車外裝置、混合裝置(例如,組合蜂巢式電話功能性與PDA裝置功能性)、消費型裝置、車輛裝置、非車輛裝置、攜帶型裝置、行動電話、蜂巢式 電話、PCS裝置、行動或攜帶型GPS裝置、DVB裝置、相對較小計算裝置、非桌上型電腦、「便於攜帶,快意生活」(Carry Small Live Large,CSLL)裝置、超行動裝置(Ultra Mobile Device,UMD)、超行動PC(UMPC)、行動網際網路裝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折紙(Origami)」裝置或計算裝置、視訊裝置、音訊裝置、A/V裝置、遊戲裝置、媒體播放器、智慧型電話,或其類似者。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101、節點150及/或行動裝置140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通訊單元以執行節點101、節點150及/或行動裝置140之間及/或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無線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舉例而言,節點101可包括無線通訊單元102,節點150可包括無線通訊單元152,及/或行動裝置140可包括無線通訊單元142。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152及142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或可與一或多個天線相關聯。在一實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與一或多個天線108相關聯;無線通訊單元152可與一或多個天線154相關聯;及/或無線通訊單元142可與一或多個天線144相關聯。
天線108、154及/或144可包括適合於傳輸及/或接收無線通訊信號、區塊、訊框、傳輸串流、封包、訊息及/或資料的任何類型之天線。舉例而言,天線108、154及/或144可包括任何合適組配、結構及/或配置之一或多個天線元件、組件、單元、總成及/或陣列。舉例而言,天線108、 154及/或144可包括適合於(例如)使用波束成形技術之指向性通訊之天線。舉例而言,天線108、154及/或144可包括相控陣列天線、多元件天線、切換式波束天線集合,及/或其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108、154及/或144可使用分離傳輸天線元件及接收天線元件來實施傳輸及接收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108、154及/或144可使用通用及/或整合式傳輸/接收元件來實施傳輸及接收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101及/或150亦可包括(例如)處理器120、記憶體單元122及儲存單元124中之一或多者。節點101可視情況而包括其他合適之硬體組件及/或軟體組件。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101之組件中之一些組件或全部可圍封於通用外殼或封裝中,且可使用一或多個有線或無線鏈路而互連或操作地相關聯。在其他實施例中,節點101之組件可散佈於多個或分離裝置當中。
處理器120包括(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一或多個處理器核心、單核心處理器、雙核心處理器、多核心處理器、微處理器、主機處理器、控制器、多個處理器或控制器、晶片、微晶片、一或多個電路、電路系統、邏輯單元、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特殊應用IC(ASIC),或任何其他合適之多用途或特定處理器或控制器。處理器120執行(例如)節點101之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及/或一或多個合適應用程式之指令。
記憶體單元122包括(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快閃記憶體、依電性記憶體、非依電性記憶體、快取記憶體、緩衝器、短期記憶體單元、長期記憶體單元,或其他合適之記憶體單元。儲存單元124包括(例如)硬碟機、軟碟機、緊密光碟(Compact Disk,CD)機、CD-ROM機、DVD機,或其他合適之抽取式或非抽取式儲存單元。記憶體單元122及/或儲存單元124(例如)可儲存由節點101處理之資料。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108可包括天線陣列,天線陣列可包括(例如)如下文所描述之多個天線元件。天線陣列之多個天線元件可經組配(例如)以用於產生多個高度指向性天線型樣。該等多個天線元件可包括(例如)約16至36個天線元件,或可以預定義之幾何形狀置放之任何其他數目個天線元件。該等多個天線元件可組配以形成多個高度指向天線型樣或波束,可藉由在天線元件處設定適當信號相位來操控該等多個高度指向天線型樣或波束,(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經組配以控制天線陣列108以產生及操控多個波束,以將該等多個波束引導至多個其他裝置(例如,包括節點150及行動裝置140)。無線通訊單元102可經由由天線陣列108形成之多個波束經由多個無線通訊鏈路與多個其他裝置通訊,如下 文更詳細地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100之一或多個元件可利用mmWave通訊頻帶來提供針對相對較大涵蓋區域之無線連接性。在一實例中,可(例如)在戶外空間(例如,街道、露天大型運動場,及其類似者)及/或大的戶內區域(例如,會議廳,及其類似者)中部署系統100之元件。
舉例而言,系統100可包括可經部署以涵蓋大涵蓋區域之多個小細胞,例如,大量小細胞,(例如)如下文參看圖2所描述。細胞可包括無線通訊節點(例如,BS),無線通訊節點可經組配以涵蓋及/或伺服相對較小數目個使用者,例如,行動裝置(例如,使用者裝備(UE),及其類似者)。小細胞之部署可提供(例如)高速無線存取以供許多使用者(例如)同步地進行通訊。
在一實例中,第一細胞可包括節點101,該節點可伺服一或多個使用者(例如,包括行動裝置140);且第二細胞可包括節點150,該節點可伺服一或多個使用者(圖1中未展示)。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節點101可經由多個無線通訊鏈路(「存取鏈路」)與第一細胞之行動裝置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節點101可經由無線存取鏈路103與行動裝置140通訊。無線存取鏈路103可包括下行鏈路以用於將下行鏈路資料自無線通訊節點101傳達至行動裝置140及/或包括上行鏈路以用於將上行鏈路資料自行動裝置140傳達至無線通訊節點101。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利用回載鏈路來用於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節點101可經由無線回載鏈路119與無線通訊節點150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利用回載鏈路來用於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直接或間接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利用回載鏈路來用於在無線通訊節點與核心網路之間進行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100之至少一無線通訊節點可連接至一核心網路,且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可經由回載鏈路與該核心網路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節點101可包括至少一網路介面130,該至少一網路介面經組配以經由一或多個有線及/或無線連接與至少一核心網路(例如,電話網路、網際網路、區域網路(LAN)及其類似者)通訊。舉例而言,網路介面130可包括調變器-解調變器(數據機)、電纜數據機、路由器,及其類似者。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核心網路可視情況經組配以實現(例如)經由有線連接的在無線通訊網路之一或多個元件之間的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119)可包括在無線通訊節點與核心網路之間傳達高輸送量資料可能需要的高輸送量鏈路。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回載鏈路(例如,無線回載鏈路119)可用於(例如)每單位面積包括相對較高密 度之節點的系統。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在一些態樣中,在系統100之節點處利用分離天線系統以用於存取及回載(例如,專用於經由回載鏈路之通訊之一或多個天線陣列及專用於經由存取鏈路之通訊之一或多個其他天線陣列)可為有益的。舉例而言,在節點處利用分離天線系統以用於存取及回載可限制環境中之干擾,此係(例如)因為指向性天線陣列可用於指向性回載鏈路;及/或可使得能夠使用不同類型之天線(例如)以用於形成不同頻帶中之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
然而,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例如)在mmWave頻帶內實施用於存取及回載之分離天線的節點(例如,mmWave節點)可為龐大的、昂貴的、複雜的及/或效率低的。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100之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無線通訊節點101)可利用通用天線陣列來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119)進行通訊,及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例如,存取鏈路103)進行通訊,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存取鏈路之高輸送量可能需要相當高的輸送量回載鏈路。因此,亦在mmWave頻帶中實施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119)可為有益的。
一些論證實施例在本文中參考例如節點101之裝置予以描述,該節點利用例如天線陣列108之一通用天線陣列(例如,單一通用天線陣列)以用於經由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119及存取鏈路103)兩者進行通訊。然 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例如節點或任何其他合適裝置之裝置可包括多個通用天線陣列,例如,各通用天線陣列經組配以經由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兩者進行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回載鏈路119可包括(例如)用以實現節點101與150之間的直接通訊之直接鏈路(例如,P2P鏈路);及/或無線存取鏈路103可包括(例如)用以實現節點101與行動裝置140之間的直接通訊之直接鏈路(例如,P2P鏈路)。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存取鏈路103可包括點至多點、多播、廣播,及/或用以允許在節點101與兩個或兩個以上行動裝置之間(例如)同時地進行通訊之任何其他合適類型之鏈路。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存取鏈路103及/或無線回載鏈路119可包括在mmWave頻帶(例如,DMG頻帶)內之無線通訊鏈路。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101及/或150及/或行動裝置140可執行mmWave STA(例如,DMG站(「DMG STA」))之功能性。舉例而言,節點101及/或150及/或行動裝置150可經組配以在DMG頻帶內進行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存取鏈路103及/或無線回載鏈路119可包括無線波束成形鏈路。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存取鏈路103及/或無線回載鏈路119可包括無線十億位元(WiGig)鏈路。舉例而言,無線存取鏈路103及/或無線回載鏈路119可包括在60GHZ頻帶內之無線波束成形鏈路。
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存取鏈路103及/或無線回載鏈路119可包括任何其他合適鏈路及/或可利用任何其他合適之無線通訊技術。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控制天線陣列108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例如,包括存取鏈路103)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例如,行動裝置140)通訊;且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包括回載鏈路119)與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150)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控制天線陣列108以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回載鏈路119及存取鏈路103進行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控制天線陣列108以在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回載鏈路119及存取鏈路103進行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控制天線陣列108以根據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經由回載鏈路119及存取鏈路103進行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單元可控制天線陣列108以經由多個波束傳達MIMO通訊,該等多個波束包括經引導至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節點之一或多個第一波束及經引導至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控制 天線陣列108以在第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回載鏈路119及存取鏈路103傳輸通訊,及在第二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回載鏈路119及存取鏈路103接收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2可控制天線陣列108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且控制天線陣列108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能無需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同步地操作,但其可同步地操作。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可使用不同實體(PHY)層設計(例如,不同信號波形)以用於存取及用於回載。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使用相同PHY。
參看圖2,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多細胞無線通訊系統20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200可包括多個無線通訊裝置,該等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經組配以形成多個細胞(例如,小細胞)以用於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100之一或多個元件可利用mmWave通訊頻帶來提供針對相對較大涵蓋區域之無線連接性。在一實例中,可(例如)在戶外空間(例如,街道、露天大型運動場,及其類似者)及/或大的戶內區域(例如,會議廳,及其類似者)中部署系統200之元件。舉例而言,系統200可包括可經部署以涵蓋大涵蓋區域的大量小細胞。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200可包括:無線通訊節點202,其用以與第一細胞270之一或多個行動裝置203通訊;無線通訊節點204,其用以與第二細胞271之一或多個行動裝置205通訊;及無線通訊節點206,其用以與第三細胞272之一或多個行動裝置207通訊。
在一實例中,節點101(圖1)可執行節點202、204及206中之一節點之功能性;節點150(圖1)可執行節點202、204及206中之另一節點之功能性;及/或行動裝置140(圖1)可執行行動裝置203、205及207中之一行動裝置之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可經組配以經由一或多個第一無線通訊存取鏈路211與細胞270內之行動裝置203通訊;節點204可經組配以經由一或多個第二無線通訊存取鏈路213與細胞271內之行動裝置205通訊;及/或節點206可經組配以經由一或多個第三無線通訊存取鏈路215與細胞272內之行動裝置207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或206可經組配以形成一或多個無線通訊回載鏈路以用於在節點202、204及/或206之間無線地傳達資訊(例如,回載資訊)。
在一實例中,節點202可經由形成於節點202與節點204之間的無線回載鏈路221與節點204通訊;節點202可經由形成於節點202與節點206之間的無線回載鏈路225與節點206通訊;及/或節點204可經由形成於節點204與節點206之間的無線回載鏈路223與節點206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200之至少一節點可 (例如)經由有線或無線鏈路208連接至核心網路。
在如圖2所展示之一實例中,節點204可連接至代碼網路。根據此實例,節點202可經由節點202與節點204之間的回載鏈路221與核心網路通訊,及/或節點206可經由節點206與節點204之間的回載鏈路223與核心網路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或206可經組配以在mmWave頻帶內(例如,在60GHz頻帶內)形成存取鏈路211、213及215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或206可經組配以在mmWave頻帶內(例如,在60GHz頻帶內)形成回載鏈路221、223及225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206中之至少一者可經組配以利用通用天線陣列來用於經由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共同地進行通訊。
在一實例中,節點202可利用通用天線陣列來用於經由存取鏈路211與細胞270之行動裝置203通訊,以及用於經由節點202與節點204之間的回載鏈路221與節點204通訊,及/或用於經由節點202與節點206之間的回載鏈路225與節點206通訊。
在另一實例中,節點204可利用通用天線陣列來用於經由存取鏈路213與細胞271之行動裝置205通訊,以及用於經由節點204與節點202之間的回載鏈路221與節點202通訊,及/或用於經由節點204與節點206之間的回載鏈路223與節點206通訊。
在另一實例中,節點206可利用通用天線陣列來用於經由存取鏈路215與細胞272之行動裝置207通訊,以及用於經由節點202與節點206之間的回載鏈路225與節點202通訊,及/或用於經由節點204與節點206之間的回載鏈路223與節點204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206中之至少一節點可包括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該天線陣列具有增加之孔隙(例如,極大孔隙),該孔隙可具有增加之增益及/或可經組配以按不同角度操控窄波束。在一實例中,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可經組配以在至少二維中(例如,高度及方位兩者中)以不同角度操控窄波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可經組配以產生攜載不同資訊之多個波束。因此,節點202、204及/或206可經組配以(例如)利用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訊模式與多個站(例如,包括行動單元以及節點兩者)同時地通訊。在一實例中,天線陣列可包括模組化相控天線陣列,(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200之節點(例如,節點202、204及/或206)可利用天線陣列來執行自回載小細胞BS之功能性,(例如)以促進(例如)如上文所描述之大區域中之mmWave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200之節點(例如,節點202、204及/或206)可實施分時方案以在無線通訊節點之 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之通訊之間進行分離。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分時方案可為有益的,(例如)以便避免需要無線通訊節點同時地執行接收操作及傳輸操作兩者之情形,例如如下情形:其中在需要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202)經由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221及/或回載鏈路225)接收通訊時,同時需要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202)經由存取鏈路(例如,存取鏈路211)傳輸通訊;及/或如下情形:其中在需要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202)經由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221及/或回載鏈路225)傳輸通訊時,同時需要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202)經由存取鏈路(例如,存取鏈路211)接收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分時方案可允許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202)每次僅支援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中之一者。因此,分時方案可有益於(例如)將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202)之(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之整個天線增益用於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221及/或225)或存取鏈路(例如,鏈路211)。因此,可達成存取鏈路之增加之細胞涵蓋範圍。增加之細胞涵蓋範圍可允許增加之小細胞間距離(例如)而不影響回載鏈路效能。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系統200可經組配以使得節點202、204及/或206中之節點能夠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兩者同時地進行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舉例而言,可允許節點202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經由存取鏈路211以及回載鏈路221及/或225兩者 同時地進行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或206可實施一有序通訊方案,該有序通訊方案可定義關於由各無線通訊節點執行之通訊之指向性的排序。
舉例而言,可對節點202、204及/或206之通訊排序,使得可允許節點(例如,節點202)經由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例如,存取鏈路211及回載鏈路221及/或225)兩者傳輸通訊,或經由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例如,存取鏈路211及回載鏈路221及/或225)兩者接收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202、204及/或206可包括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及/或無線通訊單元(例如,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其經組配以(例如)根據MU-MIMO方案執行存取鏈路及回載鏈路之空間多工。
在一實例中,節點202可產生多個指向性波束,該等多個指向性波束包括:用於經由存取鏈路211進行通訊(例如,用於將存取訊務傳達至行動裝置203及/或自行動裝置203傳達存取訊務)之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及用於經由回載鏈路進行通訊之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例如,用於經由回載鏈路221及225與節點204及206通訊之兩個指向性波束)。
在另一實例中,節點204可產生多個指向性波束,該等多個指向性波束包括:用於經由存取鏈路213進行通訊(例如,用於將存取訊務傳達至行動裝置205及/或自行動裝置205傳達存取訊務)之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及用於 經由回載鏈路進行通訊之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例如,用於經由回載鏈路221及223與節點202及206通訊之兩個指向性波束)。
在另一實例中,節點206可產生多個指向性波束,該等多個指向性波束包括:用於經由存取鏈路215進行通訊(例如,用於將存取訊務傳達至行動裝置207及/或自行動裝置207傳達存取訊務)之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及用於經由回載鏈路進行通訊之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例如,用於經由回載鏈路225及223與節點202及204通訊之兩個指向性波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例如)相比於上文所描述之分時方案而言,空間多工方案可提供縮減之細胞涵蓋範圍,且因此提供縮減之小細胞間距離,此係(例如)因為空間多工天線信號處理可能對干擾及/或雜訊更敏感。
然而,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空間多工方案可提供每一小細胞的增加之聚集輸送量,此係(例如)因為可藉由小細胞之無線通訊節點使用MU-MIMO方案經由所有鏈路(例如,包括存取鏈路中之一或多者以及回載鏈路中之一或多者)來同時地傳達資料。
亦參看圖3,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用於第一節點302、第二節點304及第三節點306之通訊的有序通訊方案300。在一實例中,節點302、304及/或306可執行節點202、204及/或206(圖2)之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分配第一預定義週期, 在第一預定義週期期間,可允許節點302、304及306中之一或多者經由存取鏈路及/或回載鏈路僅傳輸通訊,且可允許節點302、304及306中之一或多個其他節點經由存取鏈路及/或回載鏈路僅接收通訊。
舉例而言,如圖3所展示,在第一預定義時間段期間,可允許節點302利用節點302之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來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311及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節點302與304之間的回載鏈路321)僅接收通訊;可允許節點304利用節點304之天線陣列來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313及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321及/或節點304與306之間的回載鏈路323)僅傳輸通訊;且可允許節點306利用節點306之天線陣列來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315及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323)僅接收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分配第二預定義時間段(例如,接續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可經組配(例如)以允許無線通訊節點(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允許該無線通訊節點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傳輸通訊)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接收通訊,及/或允許無線通訊(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允許該無線通訊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接收通訊)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傳輸通訊。
舉例而言,可(例如)在上文所論述之第一週期之後分配至少一其他時間段,在該時間段期間,可允許節點302利用節點302之天線陣列(例如,天線陣列108(圖1))來經 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311及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節點302與304之間的回載鏈路321)僅傳輸通訊;可允許節點304利用節點304之天線陣列來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313及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321及/或節點304與306之間的回載鏈路323)僅接收通訊;及/或可允許節點306利用節點306之天線陣列來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315及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323)僅傳輸通訊。
現在參看圖4,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節點400。舉例而言,節點400可執行節點101(圖1)、節點150(圖1)、節點202(圖2)、節點204(圖2)、節點206(圖2)、節點302(圖3)、節點304(圖3)及/或節點306(圖3)之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經組配以經由核心網路連接402連接至核心網路。舉例而言,節點400可執行節點101(圖1)或節點204(圖2)之功能性。
在其他實施例中,節點400可能不連接至核心網路。舉例而言,節點400可執行節點150(圖1)、節點202(圖2)或節點206(圖2)之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包括至少一天線陣列404以共同地形成多個指向性波束405,例如,包括n個指向性波束,其中n等於或大於2。n個指向性波束405可包括一或多個回載波束及一或多個存取波束。舉例而言,指向性波束405可包括k個回載波束及(n-k)個存取波束,其中k等於或大於1。在一實例中,k可大於1。
在一實例中,如圖4所展示,指向性波束405可包括包括兩個回載波束406及407以及兩個存取波束408及409的四個指向性波束。在其他實施例中,指向性波束405可包括任何其他數目個存取波束及/或任何其他數目個回載波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利用回載波束來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與一或多個其他節點通訊。舉例而言,節點400可經由回載波束406經由回載鏈路與例如BS之節點410(表示為BS1)通訊,及/或節點400可經由回載波束407經由回載鏈路與例如BS之節點412(表示為BS3)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利用存取波束來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與(例如)由節點400控制之細胞之一或多個行動裝置通訊。舉例而言,節點400可經由存取波束408經由存取鏈路與表示為UE1之行動裝置416通訊,及/或節點400可經由存取波束409經由存取鏈路與表示為UE2之行動裝置418通訊。
舉例而言,回載波束406可例如根據在節點400與節點410之間執行的波束成形訓練程序而藉由天線陣列404所形成,回載波束407可例如根據在節點400與節點412之間執行的波束成形訓練程序而藉由天線陣列404所形成,存取波束408可例如根據在節點400與行動裝置416之間執行的波束成形訓練程序而藉由天線陣列404所形成,及/或存取波束409可例如根據在節點400與行動裝置418之間執行的波束成形訓練程序而藉由天線陣列404所形成。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回載網路可包括(例如)至/自核心網路及/或具有節點410及412之無線回載鏈路之連接。節點400可經由存取鏈路408及409在回載網路與行動裝置416及418之間傳達資料。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包括處理器420(「MIMO及波束成形處理器」),以控制天線陣列404以形成波束405且(例如)根據MIMO處理方案處理經由波束405經由經波束成形鏈路之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處理器420及天線陣列404可實施為(例如)如下文參看圖5所描述之模組化天線陣列419之部分。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包括一或多個基頻(baseband,BB)處理器422(例如,表示為BB#1…BB#k之k個處理器422),以處理經由多個回載波束之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包括一或多個BB處理器424(例如,表示為BB#k+1…BB#n之n-k個處理器422),以處理經由多個存取波束之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包括回載處理器426以處理及/或控制經由回載鏈路之通訊;及包括存取處理器428以處理及/或控制經由存取鏈路之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例如)如圖4所展示,存 取處理器428及回載處理器426可實施為節點400之兩個分離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存取處理器428及回載處理器426可實施為通用處理器或控制器(例如,節點400之媒體存取控制(MAC)處理器)之部分。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處理自第一行動裝置(例如,行動裝置416)傳達至另一行動裝置(「目的地行動裝置」)之資料,該第一行動裝置可經由存取波束(例如,存取波束408)連接至節點400。在一實例中,目的地行動裝置可連接至節點400。舉例而言,目的地行動裝置可包括經由存取波束409連接至節點400的UE2。在另一實例中,目的地行動裝置可連接至另一節點,例如,連接至BS1,BS1又可經由回載波束(例如,回載波束406)連接至節點40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經由存取波束408自行動裝置416接收資料信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處理器420可將資料信號與其他信號(例如,經由波束405中之其他波束接收之回載信號及/或存取信號)分離。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BB處理器424中之對應於存取波束408之BB處理器(例如,BB#k+1)可解碼經分離信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存取處理器428可接收經解碼資料,且可控制經解碼資料朝向目的地行動裝置之轉遞。
在一實例中,目的地行動裝置連接至節點400,例如,目的地行動裝置包括經由存取波束409連接至節點400的行動裝置418。根據此實例,存取處理器428可選擇將經解碼資料發送至BB處理器424中之對應於存取波束409之基頻處理器(例如,BB #n)。BB處理器BB#n可編碼資料以用於經由由天線陣列404形成之存取波束409傳輸至行動裝置418。
在另一實例中,目的地行動裝置連接至另一節點,例如,連接至BS1 410,BS1 410可經由回載波束(例如,回載波束406)連接至節點400。根據此實例,存取處理器428可將自UE1接收之資料發送至回載處理器426。回載處理器426可將資料發送至對應於另一節點之回載鏈路之BB處理器422(例如,BB #1)。BB處理器BB#1可編碼及調變資料以用於經由由天線陣列404形成之回載波束406傳輸至節點410。
在另一實例中,目的地行動裝置可連接至可經由核心網路與節點400通訊的遠端節點。根據此實例,存取處理器428可將資料發送至回載處理器426,且回載處理器426可(例如)經由連接402將資料轉遞至核心網路。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例如)藉由顛倒上文所描述之操作而傳達意欲用於UE1之資料。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回載處理器426可經組配以在經由有線(例如,經由核心網路)或無線地(例如,經由回載鏈路)連接至節點400的一或多個其他節點之間散佈訊 務。
在一實例中,節點400可將自第一節點(例如,節點410)接收之訊務轉遞至第二節點(例如,節點412),該第一節點經由第一回載波束(例如,回載波束406)連接至節點400,該第二節點經由第二回載波束(例如,回載波束407)連接至節點400。根據此實例,節點400可經由回載波束406自節點410接收資料信號,且處理器420可將資料信號與其他信號(例如,經由波束405中之其他波束接收之存取信號及/或回載信號)分離。BB處理器422中之對應於回載波束406之BB處理器(例如,BB#1)可解碼經分離信號。回載處理器426可接收經解碼資料,且可將經解碼資料轉遞至對應於回載波束407之BB處理器422(例如,BB #k)。BB處理器422可編碼、調變該資料且經由回載波束407將該資料傳輸至節點412。
在另一實例中,節點400可經組配以將訊務自核心網路轉遞至經由無線回載波束(例如,經由波束406)連接至節點400的節點(例如,節點410)。
舉例而言,回載處理器426可(例如)經由連接402自核心網路接收資料。回載處理器426可轉遞該資料以使該資料由BB處理器422中之對應於回載波束406之BB處理器(例如,BB#1)來處理。BB處理器BB#1可編碼、調變該資料且經由回載波束406將該資料傳輸至節點41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節點400可(例如)藉由顛倒上文所描述之操作而將資料自節點410傳達至核心網路。
以下為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模組化天線陣列之描述,該模組化天線陣列可供圖1、圖2、圖3及/或圖4之節點中之一或多者利用。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任何其他合適之天線陣列。舉例而言,模組化天線陣列可執行天線陣列108(圖1)及/或天線陣列404(圖4)之功能性。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亦可對多個波束執行共用MIMO及/或波束成形處理,例如,模組化天線陣列可執行處理器420(圖4)之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陣列可包括經組配以自較小子陣列天線模組合成較大複合天線陣列之模組化架構。子陣列天線模組中之RF波束成形及子陣列天線模組之間的基頻波束成形之組合可提供(例如)在波束寬度、增益、涵蓋範圍及波束操控方面之增加之波束成形能力。天線陣列可經組配(例如)以在RF頻譜之mmWave區中操作,且詳言之,在與(例如)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及無線區域網路(WLAN)通訊系統之使用相關聯的60GHz區中操作。
現在參看圖5,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模組化天線陣列50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包括多個天線元件517之至少一天線陣列507。該等多個天線元件517可經組配(例如)以用於產生高度指向性天線型樣。該等多個天線元件517可包括(例如)約16至36個天線元件,或可以預定義幾何形狀置放之任何其他數目個天線元件。該等多個天線元件517可組配以形成多個高度指向天線 型樣或波束,可藉由在天線元件517處設定適當信號相位來操控該等多個高度指向天線型樣或波束,(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陣列507可包括多個天線子陣列。舉例而言,陣列507可包括第一天線子陣列535,及第二天線子陣列545。在其他實施例中,陣列507可包括任何其他數目個天線子陣列,例如,兩個以上天線子陣列。
如本文所使用之片語「天線子陣列」可關於可耦接(例如)至通用RF鏈的多個天線元件517之天線元件群組。在一實例中,陣列507可包括可劃分成多個(例如)獨立子陣列(各子陣列能夠獨立地產生一指向性波束)之天線陣列。在另一實例中,陣列507可包括用以產生多個指向性波束之多個不同天線陣列。該等不同天線陣列中之一或多者可劃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子陣列。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子陣列535可包括多個天線元件517中之經組配以形成在第一方向539上引導之第一指向性波束537的第一多個天線元件。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第二天線子陣列545可包括多個天線元件517中之經組配以形成在第二方向549上引導之第二指向性波束547的第二(例如,不同)多個天線元件。
一些論證實施例在本文中關於模組化天線陣列(例如,包括經組配以形成兩個指向性波束之兩個子陣列(例如,天線子陣列535及545)的模組化天線陣列500)予以描述。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可包括用以 形成任何其他多個指向性波束之任何其他多個天線子陣列。舉例而言,天線陣列404(圖4)可包括用以形成n個指向性波束405(圖4)的n個天線子陣列。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經組配以控制天線子陣列535及545之第一多個天線元件及第二多個天線元件的多個射頻(RF)鏈。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該等多個RF鏈可耦接至多個天線子陣列。舉例而言,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連接至第一天線子陣列535之第一RF鏈530,及連接至第二天線子陣列545之第二RF鏈540。在其他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耦接至多個天線子陣列中之任何其他數目個天線子陣列之任何其他數目個RF鏈,例如,連接至兩個以上天線子陣列之兩個以上RF鏈。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RF鏈530及/或540可包括或可包括為射頻積體電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之部分,其可經由多個饋入線518(其可為(例如)微帶饋入線)連接至天線子陣列535及545。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多個RF鏈可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RF信號(例如,攜載不同資料)之處理。舉例而言,RF鏈530可處理RF信號531,且RF鏈540可處理RF信號541。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RF鏈530可包括多個移相器515,該等多個移相器經組配以調整天線子陣列535之天線元件之相位。舉例而言,移相器515中之一移相器可經組 配以調整天線子陣列535之一對應天線元件之相位。
舉例而言,可(例如)藉由移相器515將天線子陣列535之天線元件之相位移位以提供建設性及/或破壞性干擾,該等相位經組配以改變天線子陣列535之波束成形方案且改變指向性波束537之方向。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RF鏈540可包括多個移相器514,該等多個移相器經組配以調整天線子陣列545之天線元件之相位。舉例而言,移相器514中之一移相器可經組配以調整天線子陣列545之一對應天線元件之相位。
舉例而言,可(例如)藉由移相器514將天線子陣列545之天線元件之相位移位以提供建設性及/或破壞性干擾,該等相位經組配以改變天線子陣列545之波束成形方案且改變指向性波束547之方向。
移相器515及/或514可為離散的,例如,經組配以將天線子陣列535及/或545之天線元件之相位旋轉至有限值集合(例如,0、±π/2及π),從而允許僅一相對粗略波束成形用於改變指向性波束537及/或547之方向。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RF鏈530可包括耦接至移相器515之求和器/分裂器區塊513,及/或RF鏈540可包括耦接至移相器514之求和器/分裂器區塊512。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求和器/分裂器區塊513可包括分裂器534(例如,多工器),該分裂器經組配以(例如)在經由波束537傳輸RF信號531時,在天線子陣列535之天線元件之間再生及分裂RF信號531且將RF信號531之經再生 信號耦接至移相器515。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求和器/分裂器區塊513可包括求和器536,該求和器經組配以(例如)在經由波束537接收RF信號531時,將自天線子陣列535之天線元件接收之信號加總至RF信號531中。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RF鏈可實現經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指向性波束傳達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信號(例如,攜載不同資料)之基頻處理。相比而言,利用單一RF鏈可實現僅一個信號之基頻處理(例如,即使利用大量天線元件517亦如此)。
舉例而言,RF鏈530及540可實現經由指向性波束537及547傳達之RF信號531及541之基頻處理(例如,獨立基頻處理)。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RF信號531可包括經由存取鏈路(例如,存取鏈路103(圖1))經由波束537傳達之資料,且RF信號541可包括經由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119(圖1))經由波束547傳達之資料。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RF鏈來執行經波束成形分集通訊,(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如本文所使用之片語「經波束成形分集通訊」可關於利用多個波束之任何通訊。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基頻550,該基頻經組配以控制天線子陣列535及545以形 成經引導至方向539及549之指向性波束537至547以用於傳達MIMO無線傳輸。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基頻550可處理對應於利用MIMO波束成形方案傳達之MIMO無線傳輸之資料521,(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資料521可包括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例如,回載鏈路119(圖1))及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例如,存取鏈路103(圖1))傳達之資料。
舉例而言,輸入資料521可包括由BB處理器422(圖4)處理以用於經由波束406及407(圖4)中之一或多者傳輸之一或多個資料串流;經由波束406及407(圖4)中之一或多者接收且由BB處理器422(圖4)處理之一或多個資料串流;由BB處理器424(圖4)處理以用於經由波束408及409(圖4)中之一或多者傳輸之一或多個資料串流;及/或經由波束408及409(圖4)中之一或多者接收且由BB處理器424(圖4)處理之一或多個資料串流,(例如)如上文所描述。
一些論證實施例在本文中參考經組配以執行MIMO經波束成形通訊之傳輸及接收兩者的無線通訊單元(例如,模組化天線陣列500)予以描述。其他實施例可包括能夠僅執行MIMO經波束成形通訊之傳輸及接收中之一者的無線通訊單元。
一些論證實施例在本文中參考通訊系統(例如,無線通訊系統500)予以描述,其中TX側及RX側兩者利用多個天線子陣列來傳達MIMO傳輸。然而,其他實施例可關於 經組配以傳達任何其他分集通訊之系統來實施,該等系統例如Tx側及Rx側中之僅一者利用多個天線子陣列(例如)來形成單輸入多輸出(SIMO)及/或多輸入單輸出(MISO)波束成形鏈路之系統。舉例而言,Tx側及Rx側中之一者可利用全向天線,且Tx側及Rx側中之另一者可利用多陣列收發器(例如,模組化天線陣列50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介接於多個RF鏈與基頻550之間的多個基頻(BB)至RF(BB2RF)轉換器。舉例而言,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介接於RF鏈530與基頻550之間的BB2RF轉換器533,及介接於RF鏈540與基頻550之間的BB2RF轉換器543。在其他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在基頻550與任何其他數目個RF鏈(例如,兩個以上)之間連接的任何其他數目個BB2RF轉換器。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BB2RF轉換器533可將RF信號531轉換成基頻資料信號527且反之亦然,及/或BB2RF轉換器543可將RF信號541轉換成基頻資料信號529且反之亦然。
在一實例中,(例如)在模組化天線陣列500經由波束537及/或547接收MIMO無線傳輸的情況下,BB2RF轉換器533可將RF信號531轉換成基頻資料信號527,及/或BB2RF轉換器543可將RF信號541轉換成基頻資料信號529。
在另一實例中,(例如)在模組化天線陣列500經由波束537及/或547傳輸MIMO無線傳輸的情況下,BB2RF 轉換器533可將基頻資料信號527轉換成RF信號531,及/或BB2RF轉換器543可將基頻資料信號529轉換成RF信號541。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BB2RF轉換器533及/或543可包括降頻轉換器,該等降頻轉換器經組配以(例如)在模組化天線陣列500接收MIMO無線傳輸的情況下,將RF信號轉換成基頻資料信號且將基頻資料信號提供至基頻550。
舉例而言,BB2Rf轉換器533可包括降頻轉換器532,該降頻轉換器經組配以將RF信號531降頻轉換成資料信號527且將資料信號527提供至基頻55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基頻至RF轉換器533及/或543可包括增頻轉換器,該等增頻轉換器經組配以(例如)在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傳輸MIMO無線傳輸的情況下,將基頻資料信號轉換成RF信號且將RF信號提供至RF鏈。
舉例而言,BB2RF轉換器533可包括增頻轉換器538,該增頻轉換器經組配以將資料信號527增頻轉換成RF信號531且將RF信號531提供至RF鏈530。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經組配以執行混合波束成形。舉例而言,混合波束成形可包括(例如)使用移相器539及/或549執行RF鏈530及/或540中之粗略波束成形;及基頻550中之精細波束成形,(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實例中,可(例如)作為用於設定經波束成形鏈路之波束成形程序之部分執行粗略波束成形。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精細波束成形可包括基頻 550處之分集處理,例如,MIMO處理、MISO處理及/或SIMO處理。舉例而言,MIMO處理可包括(例如)封閉迴路(closed-loop,CL)MIMO處理、開放迴路(Open Loop,OL)MIMO處理、空間區塊碼(Space-Block Code,SBC)MIMO處理(例如,空間時間區塊碼(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MIMO處理、空間頻率區塊碼(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FBC)MIMO處理),及其類似者。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包括控制器522,該控制器經組配以控制RF鏈535及545以及基頻550以執行粗略波束成形及/或精細波束成形。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控制器522可利用控制信號528來控制天線子陣列535及/或545,該控制信號攜載待施加至移相器515及/或514中之一或多個移相器之相移的量。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對移相器515之相移調整可判定及/或控制由天線子陣列535形成之指向性波束537之波束寬度、增益及/或方向。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對移相器514之相移調整可判定及/或控制由天線子陣列545形成之指向性波束547之波束寬度、增益及/或方向。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子陣列535及/或545之天線元件之各移相器可對信號執行局部相位調整以產生跨越天線元件之相位分佈以按所要方向操控波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控制信號528可包括可自 控制器522產生及/或導出之加權係數,其經組配以操控指向性波束537及/或547。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控制器522可經由控制信號528將第一加權係數集合提供至移相器515,該等移相器經組配以形成對天線子陣列535之一或多個天線元件之局部相位調整,從而導致將波束537引導至方向539。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控制器522可經由控制信號528將第二(例如,不同)加權係數集合提供至移相器514,該等移相器經組配以形成對天線子陣列545之一或多個天線元件之局部相位調整,從而導致將波束547引導至方向549。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可供節點(例如,節點400(圖4))利用以形成多個獨立指向性通訊波束(例如,波束405(圖4)),該等多個獨立指向性通訊波束包括一或多個存取波束(例如,波束408及409(圖4))及一或多個回載波束(例如,波束406及407(圖4))。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可經由由多個經波束成形波束形成之多個經波束成形鏈路來傳達多個不同信號(例如,對應於BB處理器422及424(圖4)之信號)。對應於多個天線子陣列中之一天線子陣列之各經波束成形鏈路可(例如)經由該天線子陣列之多個天線元件傳達信號。
舉例而言,第一信號(例如,信號527)可經由由天線子陣列535產生之指向性波束537形成的第一經波束成形鏈路而傳達,且第二(例如,不同)信號(例如,信號529) 可經由由天線子陣列545產生之指向性波束547形成的第二經波束成形鏈路而傳達。
現在參看圖6,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平面模組化天線陣列602。舉例而言,平面天線陣列602可執行模組化天線陣列500(圖5)之功能性。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平面天線陣列600可包括(例如)以二維陣列形式配置之平面天線模組陣列630。舉例而言,天線模組630可配置於一或多列(例如,兩列)及一或多行(例如,兩行)中。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30可包括多個天線元件617(例如,包括天線元件517(圖5))。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30之天線元件617可以二維陣列形式配置。舉例而言,天線模組630之天線元件617可配置於一或多列(例如,兩個或兩個以上列)及一或多行(例如,兩個或兩個以上行)中。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30亦可包括RF鏈(例如,RF鏈530(圖5)或RF鏈540(圖5))以控制天線元件617,(例如)如上文參看圖5所描述。
舉例而言,天線模組630可由控制器622經由控制鏈路610來控制。控制器622可(例如)實施為BB 650之部分。舉例而言,控制器620可執行控制器522(圖5)之功能性,及/或BB 650可執行BB 550(圖5)之功能性。資料鏈路612可在BB 650與模組630之間傳送資料信號。舉例而言,控制鏈路610可傳送控制信號528(圖5),及/或資料鏈路可傳送資料信 號527及/或529(圖5)。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30之平面配置及天線元件617之平面配置可為有利的,例如,用於在兩個維度(例如,方位及高度)及/或任何其他維度中之波束操控。
現在參看圖7,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無線回載及存取通訊之方法。舉例而言,圖7之方法之操作中之一或多者可由以下各者來執行:無線通訊系統(例如,系統100(圖1));無線通訊節點(例如,節點101(圖1));及/或無線通訊單元(例如,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
如區塊702處所指示,方法可包括控制無線通訊節點之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存取鏈路進行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可控制天線陣列108(圖1)以形成指向性波束,以用於經由無線通訊節點101(圖1)與行動裝置140(圖1)之間的存取鏈路103(圖1)進行通訊,(例如)如上文所描述。
如區塊704處所指示,方法可包括控制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回載鏈路進行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可控制天線陣列108(圖1)以形成指向性波束,以用於經由無線通訊節點101(圖1)與行動裝置140(圖1)之間的回載鏈路119(圖1)進行通訊,(例如)如上文所描述。
如區塊706處所指示,方法可包括經由回載鏈路 及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如區塊708處所指示,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可包括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進行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可控制天線陣列108(圖1)以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鏈路103及119進行通訊,(例如)如上文所描述。
如區塊710處所指示,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可包括在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回載鏈路及存取鏈路進行通訊。舉例而言,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可控制天線陣列108(圖1)以在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鏈路103及119進行通訊,(例如)如上文參看圖3所描述。
參看圖8,該圖示意性地說明根據一些論證實施例的製造產品800。產品800可包括用以儲存邏輯804之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儲存媒體802,該邏輯可用以(例如)執行無線通訊節點101(圖1)、無線通訊單元102(圖1)、無線通訊節點202、204及/或206(圖2)、無線通訊節點302、304及/或306(圖3)及/或無線通訊節點400(圖4)之功能性之至少部分,及/或執行圖7之方法之一或多個操作。片語「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媒體」係有關包括所有電腦可讀媒體,其中唯一例外為暫時性傳播信號。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產品800及/或機器可讀儲存媒體802可包括能夠儲存資料之一或多種類型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括依電性記憶體、非依電性記憶體、抽取式或非抽取式記憶體、可抹除或非可抹除記憶體、可寫入 或可重寫記憶體,及其類似者。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802可包括RAM、DRAM、雙資料速率DRAM(DDR-DRAM)、SDRAM、靜態RAM(SRAM)、ROM、可規劃ROM(PROM)、可抹除可規劃ROM(EPROM)、電可抹除可規劃ROM(EEPROM)、緊密光碟ROM(CD-ROM)、可記錄緊密光碟(CD-R)、可重寫緊密光碟(CD-RW)、快閃記憶體(例如,反或(NOR)或反及(NAND)快閃記憶體)、內容可定址記憶體(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CAM)、聚合物記憶體、相變記憶體、鐵電記憶體、矽-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矽(silicon-oxide-nitride-oxide-silicon,SONOS)記憶體、磁碟、軟碟、硬碟機、光碟、磁碟、卡、磁卡、光學卡、磁帶、卡帶,及其類似者。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包括涉及將由體現於載波或其他傳播媒體中之資料信號攜載的電腦程式經由通訊鏈路(例如,數據機、無線電或網路連接)自遠端電腦下載或傳送至請求電腦之任何合適媒體。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邏輯804可包括指令、資料及/或程式碼,該等指令、資料及/或程式碼在由機器執行時可使得機器執行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處理序及/或操作。機器可包括(例如)任何合適之處理平台、計算平台、計算裝置、處理裝置、計算系統、處理系統、電腦、處理器或其類似者,且可使用硬體、軟體、韌體及其類似者之任何合適組合來實施機器。
在一些論證實施例中,邏輯804可包括或可實施為以下各者:軟體、軟體模組、應用程式、程式、次常式、 指令、指令集、計算程式碼、字、值、符號,及其類似者。指令可包括任何合適類型之程式碼,諸如,原始程式碼、編譯程式碼、解譯程式碼、可執行程式碼、靜態程式碼、動態程式碼,及其類似者。可根據預定義之電腦語言、方式或語法來實施指令,以用於指示處理器執行某一功能。可使用任何合適之高階、低階、物件指向性式、視覺、編譯及/或解譯程式設計語言(諸如,C、C++、Java、BASIC、Matlab、Pascal、Visual BASIC、組合語言、機器碼,及其類似者)來實施指令。
實例
以下實例關於其他實施例。
實例1包括一種無線通訊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無線通訊單元,其用以控制一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及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進行通訊,該等存取鏈路包括一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無線通訊鏈路,且該等回載鏈路包括該無線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無線通訊鏈路。
實例2包括實例1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3包括實例1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在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4包括實例3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根據一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5包括實例3或4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在一第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傳輸通訊,及在一第二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接收通訊。
實例6包括實例1至5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用於在該等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之間傳達訊務之鏈路。
實例7包括實例1至6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控制器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一波束,及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二波束。
實例8包括實例1至7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經波束成形鏈路。
實例9包括實例1至8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在一毫米波(mmWave)頻帶或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內之鏈路。
實例10包括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其包含:至少一 無線通訊節點,其用以與一無線通訊細胞之一或多個行動裝置通訊,該無線通訊節點包含:一天線陣列;及一無線通訊單元,其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及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回載鏈路進行通訊,該等存取鏈路包括該無線通訊節點與該無線通訊細胞之該等行動裝置之間的無線通訊鏈路,且該等回載鏈路包括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細胞之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無線通訊鏈路。
實例11包括實例10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12包括實例10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在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13包括實例12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根據一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14包括實例12或13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在一第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傳輸通訊,及在一第二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接收通訊。
實例15包括實例10至14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用於在該等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之間傳達訊務之鏈路。
實例16包括實例10至15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控制器係用以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一波束,及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二波束。
實例17包括實例10至16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經波束成形鏈路。
實例18包括實例10至17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在一毫米波(mmWave)頻帶或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內之鏈路。
實例19包括實例10至18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形成多個無線通訊細胞之多個無線通訊節點,該等多個無線通訊節點用以經由由該等多個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多個無線回載鏈路形成之一回載網路進行通訊。
實例20包括實例10至19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無線通訊節點包含一基地台(BS)。
實例21包括一種包括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之產品,該非暫時性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機器執行時導致:控制一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該無線通訊節點 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及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回載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22包括實例21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指令導致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23包括實例21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指令導致在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24包括實例23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指令導致根據一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25包括實例23或24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指令導致在一第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傳輸通訊,及在一第二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接收通訊。
實例26包括實例21至25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用於在該等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之間傳達訊務之鏈路。
實例27包括實例21至26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指令導致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一波束,及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二波束。
實例28包括實例21至27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經波束成形鏈路。
實例29包括實例21至28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在一毫米波(mmWave)頻帶或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內之鏈路。
實例30包括一種無線通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控制一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存取鏈路進行通訊;及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回載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31包括實例30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32包括實例30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在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33包括實例32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根據一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
實例34包括實例32或33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 在一第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傳輸通訊,及在一第二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接收通訊。
實例35包括實例30至34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用於在該等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之間傳達訊務之鏈路。
實例36包括實例30至35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一波束,及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二波束。
實例37包括實例30至36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經波束成形鏈路。
實例38包括實例30至37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在一毫米波(mmWave)頻帶或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內之鏈路。
實例39包括一種無線通訊之設備,該設備包含:用於控制一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以用於經由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存取鏈路進行通訊且控制該天線陣列以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波束以用於經由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一或多個無線回載鏈路進行通訊的構件。
實例40包括實例39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用於在分離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之構件。
實例41包括實例39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用於在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之構件。
實例42包括實例41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用於根據一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進行通訊之構件。
實例43包括實例41或42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用於在一第一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傳輸通訊之構件,及用於在一第二通用時間段期間經由該等回載鏈路及該等存取鏈路接收通訊之構件。
實例44包括實例39至43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用於在該等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之間傳達訊務之鏈路。
實例45包括實例39至44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包含用於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一波束且控制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以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二波束的構件。
實例46包括實例39至45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經波束成形鏈路。
實例47包括實例39至46中任一項之標的物且視 情況,其中該等存取鏈路及該等回載鏈路包含在一毫米波(mmWave)頻帶或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內之鏈路。
本文參考一或多個實施例所描述之功能、操作、組件及/或特徵可與本文參考一或多個其他實施例所描述之一或多個其他功能、操作、組件及/或特徵組合,或可結合與本文參考一或多個其他實施例所描述之一或多個其他功能、操作、組件及/或特徵加以利用,或反之亦然。
雖然本文中已說明及描述本發明之某些特徵,但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可發生許多修改、替換、改變及等效者。因此,應理解,附加申請專利範圍意欲涵蓋如屬於本發明之真正精神內的所有此等修改及改變。

Claims (23)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記憶體;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配以:致使一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的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的無線通訊節點間的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之通訊;致使該天線陣列的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間的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之通訊;以及處理於該回載鏈路與該存取鏈路上之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訊,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包含:一波束成型處理器元件,其經組配以致使該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一指向性波束,以及用以致使該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形成該一或多個第二指向性波束;一回載處理器元件,其經組配以處理於該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之通訊;以及一存取處理器元件,其經組配以處理於該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之通訊。
  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包含: 一第一複數個基頻處理器元件,其經組配以在該回載處理器元件與該波束成型處理器元件之間實行基頻處理;以及一第二複數個基頻處理器元件,其經組配以在該存取處理器元件與該波束成型處理器元件之間實行基頻處理。
  3. 如請求項2之設備,其中,該第一複數個基頻處理器元件的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元件經組配以解碼來自該波束成形處理器元件的該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之通訊,以及編碼來自該回載處理器元件的該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之通訊。
  4. 如請求項2之設備,其中,該第二複數個基頻處理器元件中的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元件經組配以解碼來自該波束成形處理器元件之該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之通訊,以及編碼來自該存取處理器元件的該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之通訊。
  5.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配以致使該無線通訊節點於一或多個第一時段期間內,實行在該回載鏈路上之通訊,以及於不同於該第一時段期間的一或多個第二時段期間內,實行在該存取鏈路上之通訊。
  6.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配以觸發該無線通訊節點於一第一時段期間中,在該回載鏈路上發射傳輸,以及在該存取鏈路上發射傳輸,以及於 與該第一時段期間不同的一第二時段期間內,處理於該回載鏈路上經接收通訊以及於該存取鏈路上經接收通訊的接收。
  7.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配以致使該無線通訊節點在一相同時段期間中同時地在該回載鏈路以及在該存取鏈路上實行通訊。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回載鏈路包含用以在該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間傳遞訊務之鏈路。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存取鏈路與該回載鏈路包含在一毫米波(mmWave)頻帶或在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的鏈路。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該天線陣列。
  11.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一網路介面,該網路介面經組配以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核心網路之間通訊。
  12.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該無線網路節點。
  13. 一種包含非暫態儲存媒體之產品,該非暫態儲存媒體具有指令儲存於其中,當該等指令被一機器執行會導致在一無線通訊節點實行一或多個操作,該等操作包含下列動作:藉由一波束成形處理器,致使該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 訊節點之間的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之通訊;藉由該波束成形處理器,致使該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之通訊;以及處理在該回載鏈路與該存取鏈路上之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訊,該處理包含在該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之通訊實行第一基頻處理,並且在該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之通訊實行第二基頻處理。
  14. 如請求項13之產品,其中當該等指令被執行會導致實行與該第二基頻處理分離之該第一基頻處理。
  15. 如請求項13之產品,其中當該等指令被執行會導致使得該無線通訊節點於一或多個第一時段期間中,實行在該回載鏈路上之通訊,以及於不同於該第一時段期間的一或多個第二時段期間中,實行在該存取鏈路上之通訊。
  16. 如請求項13之產品,其中當該等指令被執行會導致使得該無線通訊節點於一第一時段期間中,在該回載鏈路上發射傳輸以及在該存取鏈路上發射傳輸,以及於與該第一時段期間不同的一第二時段期間內,處理於該回載鏈路上經接收通訊以及於該存取鏈路上經接收通訊的接收。
  17. 如請求項13之產品,其中當該等指令被執行會導致使得該無線通訊節點在一相同時段期間中同時地在該回載鏈路以及在該存取鏈路上實行通訊。
  18. 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之產品,其中該回載鏈路包含用以在該行動裝置與一核心網路之間傳遞訊務之鏈路。
  19. 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之產品,其中該存取鏈路以及該回載鏈路包含於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上或一指向性數十億位元(DMG)頻帶上的鏈路。
  20. 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之產品,其中當該等指令被執行會導致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核心網路之間的通訊。
  21. 一種要在一無線通訊節點實行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一波束成形處理器,致使該無線通訊節點之一天線陣列的一或多個第一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節點之間的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的通訊;藉由該波束成形處理器,致使該天線陣列的一或多個第二子陣列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指向性波束,來允許在該無線通訊節點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之間的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的通訊;以及處理於該回載鏈路與該存取鏈路上之多使用者(MU)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訊,該處理包含在該一或多個回載鏈路上之通訊實行第一基頻處理,並且在該一或多個存取鏈路上之通訊實行第二基頻處理。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包含實行與該第二基頻處理分離的該第一基頻處理。
  23. 如請求項21或22之方法,包含致使該無線通訊節點於一或多個第一時段期間中,實行在該回載鏈路上之通訊, 以及於與該第一時段期間不同的一第二時段期間內,實行在該存取鏈路上之通訊。
TW106101861A 2013-01-21 2014-01-14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二) TWI642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54708P 2013-01-21 2013-01-21
US61/754,708 2013-01-21
US13/869,541 2013-04-24
US13/869,541 US9231681B2 (en) 2013-01-21 2013-04-24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and access communication via a common antenna arra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8009A TW201728009A (zh) 2017-08-01
TWI642234B true TWI642234B (zh) 2018-11-21

Family

ID=5120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1265A TWI578620B (zh) 2013-01-21 2014-01-14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
TW106101861A TWI642234B (zh) 2013-01-21 2014-01-14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二)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1265A TWI578620B (zh) 2013-01-21 2014-01-14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9231681B2 (zh)
EP (2) EP2946486B1 (zh)
KR (1) KR20150087376A (zh)
CN (2) CN108631850B (zh)
ES (1) ES2892373T3 (zh)
PL (1) PL2946486T3 (zh)
TW (2) TWI578620B (zh)
WO (1) WO20141137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31681B2 (en) * 2013-01-21 2016-01-05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and access communication via a common antenna array
CN104010361B (zh) * 2013-02-22 2018-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系统和方法
WO2015175725A1 (en) 2014-05-13 2015-11-19 Parallel Wireless, Inc. Multi-egress backhaul
US10541744B2 (en) * 2014-11-14 2020-01-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ulti-spectrum access node
WO2016143917A1 (ko) * 2015-03-09 2016-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밀리미터 웨이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스캐닝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10004032B2 (en) * 2015-03-13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 millimeter wave networks
EP3277014B1 (en) * 2015-03-24 2019-12-04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KR102109606B1 (ko) 2015-07-16 2020-05-12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빔포밍 기반 무선 백홀 형성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674312B1 (ko) * 2015-08-12 2016-11-08 동원티앤아이 주식회사 다중대역을 이용한 무선 백홀 장치와, 무선 백홀 장치의 운용 방법
CN106454691A (zh) * 2015-08-12 2017-02-22 奉加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双模网络协调器、双模路由器、双模mesh组网系统及其方法
US10782385B2 (en) * 2015-09-23 2020-09-22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accuracy distance and orientation measurement
CN106658515B (zh) * 2015-10-29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708084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保护套、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US9948368B2 (en) * 2016-04-29 2018-04-17 Sony Corporation Proactive MIMO relay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116349B2 (en) 2016-05-26 2018-10-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ed multiplexing in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to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connectivity
US20170367099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Laurent Cariou Bandwidth and primary channel indication
CN109690960B (zh) * 2016-07-21 2022-07-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毫米波(mmW)WLAN系统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设置
US10172071B2 (en) 2016-10-21 2019-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ional synchronization in assisted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CN106452535B (zh) * 2016-11-24 2019-06-0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盲信道下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及装置
US10848218B2 (en) * 2017-02-06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beam refinement phase for periodic beamforming training
US10257769B2 (en) 2017-02-28 2019-04-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ccess point group transmissions
JP2018152728A (ja) * 2017-03-13 2018-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7104289A (zh) * 2017-04-19 2017-08-29 四川嘉义索隐科技有限公司 高信噪比的优化天线结构
US10721669B2 (en) * 2017-04-27 2020-07-21 Airspan Network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connectivity for items of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277195B2 (en) 2017-04-27 2022-03-15 Airspan Ip Holdco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cover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674351B2 (en) * 2017-06-16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port compatibility signaling
US10355762B2 (en) * 2017-07-07 2019-07-1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US20190021084A1 (en) * 2017-07-12 2019-01-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In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911303B2 (en) 2017-07-20 2021-02-02 Airspan Networks Inc. Access node configuration in a network
US10742490B2 (en) * 2017-07-20 2020-08-11 Airspan Networks Inc. Network access sub-node configuration by a proxy
US10736166B2 (en) * 2017-08-04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sted node-to-node communication link oper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347361B1 (ko) * 2017-09-06 2022-01-04 프라운호퍼-게젤샤프트 추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제반텐 포르슝 에 파우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다중 연결 사용자 장치
CN109495153B (zh) * 2017-09-13 2022-02-1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训练与跟踪的异构网络、移动装置及方法
US11510193B2 (en) 2017-09-13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stablishing a beam pair link
US10681564B2 (en) * 2017-10-20 2020-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nod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line of sight channel
FR3074987B1 (fr) * 2017-12-11 2021-02-19 Orange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 avec systeme d'antennes massive-mimo pour un lien backhaul sans fil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US10419138B2 (en) 2017-12-22 2019-09-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adio-based channel sounding using phased array antennas
EP3766185A1 (en) * 2018-03-16 2021-0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array operation control
US10432798B1 (en) 2018-05-25 2019-10-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grouping of users to different speed t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419943B1 (en) 2018-06-15 2019-09-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Overlay of millimeter wave (mmWave) on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CBRS) for next generation fixed wireless (NGFW) deployment
US10798537B2 (en) 2018-07-09 2020-10-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xt generation fixed wireless qualification tool for speed-tier based subscription
US11044617B2 (en) 2018-07-11 2021-06-22 Kevin Ros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wireless mesh networks
BR112021000436A8 (pt) * 2018-07-11 2023-04-25 Ahsan Naim Muhammad Primeiro nó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US11258164B2 (en) * 2018-07-31 2022-02-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Antenna arrays
WO2020097243A1 (en) * 2018-11-07 2020-05-14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th reliable backhaul between access points
US11169382B2 (en) * 2019-01-25 2021-11-09 Valve Corporation Wireless data transport system for head-mounted displays
US11043742B2 (en) 2019-07-31 2021-06-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hased array mobile channel sounding system
CN112751593B (zh) * 2019-10-29 2022-08-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11432197B1 (en) * 2020-05-05 2022-08-30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Preserving mobile backhaul bandwidth in concurrent mode
CN113676920B (zh) * 2020-05-13 2023-09-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220102857A1 (en) * 2020-09-29 2022-03-31 T-Mobile Usa, Inc. Multi-band millimeter wave (mmw) antenna arrays
WO2023082276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能力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1754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69687A1 (en) * 2009-07-20 2011-03-24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Broadband Deployment
CN102265530A (zh) * 2008-12-24 2011-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向中继器分配资源的方法
US20120069795A1 (en) * 2009-06-08 2012-03-22 Jae Hoon Chung Method in which a relay allocates carriers on a backhaul link and an access link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2175675A (ja) * 2011-02-24 2012-09-10 Hitachi Ltd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
US8300590B1 (en) * 2011-10-11 2012-10-30 CBF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backhau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6313A (en) * 1996-11-07 2000-01-18 Wavtrac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band millimeter wave data communication
US6785510B2 (en) 2000-03-09 2004-08-31 Salbu Resarch & Development (Proprietary) Limited Routing in a multi-station network
US6965575B2 (en) 2000-12-29 2005-11-15 Tropos Networks Selection of routing paths based upon path quality of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7164667B2 (en) 2002-06-28 2007-01-16 Belair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wireless distribution and mesh backhaul networks
US20040162115A1 (en) 2003-02-14 2004-08-19 Martin Smith Wireless antennas, networks, methods, software, and services
US7433332B2 (en) 2003-04-30 2008-10-07 Skypipes Wireless, Inc. Managed microcell wireless mesh network architecture
US7664533B2 (en) * 2003-11-10 2010-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ulti-beam antenna system
GEP20094656B (en) 2004-06-10 2009-03-2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smart antennas in establishing a backhaul network
US7158814B2 (en) 2004-06-10 2007-01-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smart antennas establishing a backhaul network
US8737920B2 (en) 2004-11-10 2014-05-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radio resources
US7688835B2 (en) 2006-03-15 2010-03-30 Motorola, Inc. Dynamic wireless backhaul
US20070218910A1 (en) 2006-03-15 2007-09-20 Motorola, Inc. Dynamic beam steering of backhaul traffic
US7620370B2 (en) 2006-07-13 2009-11-17 Designart Networks Lt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network with wireless backhaul
US7574179B2 (en) 2006-07-13 2009-08-11 Designart Networks Lt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chanism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within a cluster during multipl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US7822064B2 (en) * 2006-10-02 2010-10-26 Cisco Technology, Inc. Backhaul-level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GB0700801D0 (en) 2007-01-16 2007-02-21 Nortel Networks Ltd Shared radio backhaul system
US20110038308A1 (en) 2007-10-04 2011-02-17 Yi Song Forming spatial beams within a cell segment
JPWO2009098788A1 (ja) 2008-02-07 2011-05-26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源の製造方法
WO2010093221A2 (ko) * 2009-02-16 2010-08-19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IL199630A0 (en) 2008-06-30 2010-04-15 Designart Networks Ltd Wireless backhaul
US8780762B2 (en) 2009-03-11 2014-07-15 Sony Corporation Node query in ad hoc home mesh network
US20100234071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Vehicl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484513B (zh) * 2009-06-19 2015-09-16 黑莓有限公司 使用双层波束成形关联过程的透明中继
US9184511B2 (en) 2009-07-10 2015-11-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channel soun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2494706B1 (en) 2009-10-28 2018-10-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of relay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carriers
US8634434B2 (en) 2009-11-06 2014-01-21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Message routing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8954078B2 (en) 2009-12-02 2015-02-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anding over relayed connections in mobile environment
US10244579B2 (en) 2010-01-28 2019-03-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s for millimeter wave mobile communication
US9961701B2 (en) 2010-02-02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 allocation of time in a wireless system
KR101567018B1 (ko) 2010-02-09 2015-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백홀 환경 및 기지국 협력 수준 기반 mimo/dsm 동작 모드 결정 시스템
US8948085B2 (en) 2010-03-1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st-effort radio backhaul among cells on unlicensed or shared spectrum
CN102457321B (zh) * 2010-10-26 2014-06-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sinr预测方法、设备和基站
US8817690B2 (en) 2011-04-04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network traffic in the presence of relays
US20130016648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Connectivity Setup For Dynamic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8676193B2 (en) * 2011-09-19 2014-03-18 PureWave Networks, Inc Wireless roaming with dedicated backhaul
US9078176B2 (en) 2011-09-29 2015-07-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hierarchical cell configuration
US8780943B2 (en) 2011-10-17 2014-07-15 Golb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multiplexing to increase throughput in a network of distributed transceivers with array processing
US20130142136A1 (en) * 2011-10-21 2013-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wireless backhaul and networks
US9094977B2 (en) 2011-11-11 2015-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TWI612773B (zh) 2011-12-08 2018-01-2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高速率雙頻胞元通訊
JP5989798B2 (ja) 2011-12-08 2016-09-07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ミリ波通信システム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30127347A (ko) * 2012-05-10 2013-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날로그 및 디지털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을 통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848083B1 (en) 2012-05-10 2017-09-20 IDAC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ional mesh networks with joint backhaul and access link design
US8644413B2 (en) * 2012-05-29 2014-02-0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Implementing blind tuning in hybrid MIMO RF beamforming systems
US8599955B1 (en) * 2012-05-29 2013-12-03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ntennas in hybrid MIMO RDN systems
US8767862B2 (en) * 2012-05-29 2014-07-0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Beamformer phase optimization for a multi-layer MIMO system augmented by radio distribution network
US10021600B2 (en) 2013-01-02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traffic reliability in unlicensed bands using spectrum sensing and channel reservation
US9231681B2 (en) 2013-01-21 2016-01-05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and access communication via a common antenna array
US9326273B2 (en) 2013-01-24 2016-04-2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s
US8797969B1 (en) * 2013-02-08 2014-08-05 Magnolia Broadband Inc. Implementing multi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 MIMO) base station using single-user (SU) MIMO co-located base st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1754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65530A (zh) * 2008-12-24 2011-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向中继器分配资源的方法
US20120069795A1 (en) * 2009-06-08 2012-03-22 Jae Hoon Chung Method in which a relay allocates carriers on a backhaul link and an access link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69687A1 (en) * 2009-07-20 2011-03-24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Broadband Deployment
JP2012175675A (ja) * 2011-02-24 2012-09-10 Hitachi Ltd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
US8300590B1 (en) * 2011-10-11 2012-10-30 CBF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backhau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8620B (zh) 2017-04-11
CN108631850B (zh) 2022-03-11
PL2946486T3 (pl) 2022-03-07
US20140204846A1 (en) 2014-07-24
US20170180028A1 (en) 2017-06-22
CN108631850A (zh) 2018-10-09
TW201434208A (zh) 2014-09-01
US20160094286A1 (en) 2016-03-31
EP4002708A1 (en) 2022-05-25
EP2946486A4 (en) 2016-08-10
US9231681B2 (en) 2016-01-05
ES2892373T3 (es) 2022-02-04
TW201728009A (zh) 2017-08-01
CN104871439B (zh) 2018-06-12
CN104871439A (zh) 2015-08-26
US10171149B2 (en) 2019-01-01
KR20150087376A (ko) 2015-07-29
EP2946486A1 (en) 2015-11-25
EP2946486B1 (en) 2022-01-12
US9621248B2 (en) 2017-04-11
WO2014113749A1 (en)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2234B (zh) 經由通用天線陣列之無線回載與存取通訊的設備、系統及方法(二)
US9516563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over of a beamformed link
US9362991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949056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s
TWI547012B (zh) 經由天線陣列的無線通訊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US9531450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 selection for beamformed d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