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0308B -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 Google Patents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0308B TWI640308B TW106110637A TW106110637A TWI640308B TW I640308 B TWI640308 B TW I640308B TW 106110637 A TW106110637 A TW 106110637A TW 106110637 A TW106110637 A TW 106110637A TW I640308 B TWI640308 B TW I6403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 nerve
- nerve fibers
- columnar electrodes
- electrodes
- huma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包括:複數柱狀電極,複數柱狀電極係分別平行於一人眼視神經的一長度方向,且複數柱狀電極係以沿著一人眼視神經的一圓周方向的方式,設置於人眼視神經的周圍,且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包括一長度;以及一電源裝置,提供電源至複數柱狀電極;其中,一人眼視網膜具有複數視神經纖維,且複數視神經纖維以多層形式連接人眼視神經與人眼黃斑區域,複數柱狀電極以電刺激的方式刺激人眼視神經的周圍的複數視神經纖維。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為一種神經刺激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利用複數電極來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患有眼球疾病的人口超過4500萬,估計至西元2020年,眼球疾病的人口將增加至7600萬人。其中,如果眼睛構造中的視網膜或視神經受到傷害或患有疾病,將會影響到眼睛的視力及對外界色彩的感知。
圖1為一簡易示意圖,用以說明眼睛的特定構造。應了解的是,在圖1中只示出眼睛的眼底部分的構造。請參照圖1,人眼1的眼底部分包括視神經10及視網膜12,視神經10與視網膜12的黃斑區域14之間連接著複數條的視神經纖維(未示出),視神經10可將影像傳到大腦,視神經10外部具有一保護層101。視網膜12位於人眼1的最內層,且佈滿感光細胞及視神經纖維,其血液由脈絡膜及網膜小動脈供應。其中,視網膜12的中心稱為黃斑區域14,黃斑區域14的中央具有一凹陷,稱為中央窩。其中,圖1示出的人眼1為人的右眼。
當眼睛構造中的視網膜或視神經受到傷害或患有疾病而無法正常進行工作時,通常會借助外力來刺激視網膜或視神經,或是直接在人眼中設置人工視網膜,以改善上述傷害或疾病對視網膜或視神經所造成的問題,並讓視網膜或視神經得以重新進行工作。以下將詳細敘述習知技術的實施方式。
圖2a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第一種習知技術的結構。請參照圖2a,圖2a為從圖1中指出的x方向(即為人眼1內部的眼底的正面方向)進行觀看所得到的圖式,在習知技術中,第一種實施方式是在視網膜12的黃斑區域14上設置一視網膜晶片16,視網膜晶片16可以模擬視網膜12中的感光細胞,因此人眼1可藉由視網膜晶片16而重新進行工作。然而,此種實施方式會因為視網膜晶片16的構造複雜而造成製作成本上升,且目前視網膜晶片16的模擬出來的影像解析度較低。
圖2b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第二種習知技術的結構。請參照圖2b,在習知技術中,第二種實施方式是利用電極線18環繞在視神經10的保護層101外,之後藉由電極線18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視神經10,以讓視神經10得以重新進行工作。然而,因視神經10的外部還具有保護層101,電流必須先穿透保護層101才能抵達視神經10,所以此種方式的電刺激的效果有限。
圖2c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第三種習知技術的結構。請參照圖2c,在習知技術中,第三種實施方式是直接將電極柱20插入視神經10,之後藉由電極柱20以電刺激的方式來直接刺激視神經10,以讓視神經10得以重新進行工作。然而,直接將電極柱20插入視神經的設置方式危險性較高,造成設置不易。
因此,鑒於上述習知技術的缺點,在視網膜或視神經的受傷及疾病的改善方式中,需要提供一種具有精簡構造、有效的刺激效果及設置危險性較低的新式刺激裝置。
鑒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包括:複數柱狀電極,複數柱狀電極係分別平行於一人眼視神經的一長度方向,且複數柱狀電極係以沿著一人眼視神經的一圓周方向的方式,設置於人眼視神經的周圍,且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包括一長度;以及一電源裝置,提供電源至複數柱狀電極;其中,一人眼視網膜具有複數視神經纖維,且複數視神經纖維以多層形式連接人眼視神經與人眼黃斑區域,複數柱狀電極以電刺激的方式刺激人眼視神經的周圍的複數視神經纖維。
較佳地,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包括複數側面電極,複數側面電極係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多層形式的視神經纖維中不同層次的視神經纖維。
較佳地,複數側面電極根據長度平均分布於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上。
較佳地,複數柱狀電極在人眼視神經及人眼黃斑區域之間,以一矩形陣列形式或一扇形陣列形式進行排列。
較佳地,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具有複數凹槽,複數凹槽的每一個具有一絕緣層,複數側面電極的每一個嵌入至具有絕緣層的複數凹槽的每一個中。
較佳地,複數側面電極的每一個貼附於一絕緣層上,貼附有側面電極的絕緣層進一步貼附於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上。
較佳地,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長度為相同或不相同的其中之一。
較佳地,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長度為不相同時,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長度依據複數視神經纖維的曲線而調整。
較佳地,複數柱狀電極進一步電性連接至一感應器及一控制器,感應器及控制器設置於一人眼中,當感應器接收一外部光源時,感應器傳送一訊號至控制器,並藉由控制器控制複數柱狀電極以進行電刺激。
較佳地,進一步在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上分別設置一感應器及一控制器,感應器及控制器彼此電性連接,感應器感應人眼視神經是否有傳送一視覺訊號,當感應器感知人眼視神經傳送視覺訊號時,感應器傳送一訊號至控制器,並藉由控制器控制複數柱狀電極以進行電刺激。
較佳地,進一步設置一光電轉換模組於一人眼中,且光電轉換模組電性連接至複數柱狀電極,當人眼接收一外部光源時,光電轉換模組將外部光源之光能轉換成電能,並進一步供應電能至複數柱狀電極,以讓複數柱狀電極進行電刺激。
較佳地,電源裝置設置於複數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內部、一人體內部或人體外部。
較佳地,電源裝置為一太陽能驅動電源裝置。
本發明之其它目的、好處與創新特徵將可由以下本發明之詳細範例連同附屬圖式而得知。
現將詳細參照本發明附圖所示之範例。所有圖式盡可能以相同元件符號來代表相同或類似的部份。請注意該等圖式係以簡化形式繪成,並未依精確比例繪製。
圖3a為一正面示意圖,用以說明人眼眼底的結構;圖3b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人眼眼底的剖面結構。圖3a亦為從圖1中指出的x方向(即為人眼1內部的眼底的正面方向)進行觀看所得到的圖式,請參照圖3a及圖3b,人眼1的眼底部分包括視神經10及視網膜12,視網膜12上佈滿視神經纖維22,視神經10與視網膜12的黃斑區域14之間連接著複數視神經纖維22,視神經10用於收集複數視神經纖維22,視神經纖維22用於傳遞訊號,是人眼1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視網膜12的中心稱為黃斑區域14,黃斑區域14的中央為一凹陷,稱為中央窩,而圖3a示出的人眼1為人的右眼。應了解的是,視神經纖維22係分布於視網膜12上,圖3a及圖3b只示出視神經纖維22最重要的部分,即用於連接視神經10與視網膜12的黃斑區域14的複數條視神經纖維22。
由圖3b可看出,複數視神經纖維22是以多層形式連接人眼視神經10與黃斑區域14,即視網膜12中具有不同深度的複數視神經纖維22。本發明即是針對複數視神經纖維22來設計新式的視神經纖維刺激裝置。
圖4a為一正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情形。圖4b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情形。請參照圖4a及圖4b,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複數柱狀電極3係分別平行於人眼視神經10的一長度方向,且複數柱狀電極3係以沿著人眼視神經10的一圓周方向的方式,設置於人眼視神經10的周圍,而複數柱狀電極3的每一個包括一長度L1。複數柱狀電極3與一電源裝置(未示出)相互連接,該電源裝置可提供電源至複數柱狀電極3,以讓複數柱狀電極3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人眼視神經10周圍的視神經纖維22。
由圖4b可看出,複數柱狀電極3的每一個的底部為一尖刺形狀,如此可使複數柱狀電極3順利插入並環繞於人眼視神經10的圓周方向,以設置於人眼視神經10的周圍。本發明係藉由複數柱狀電極3以電刺激的方式刺激複數視神經纖維22,如此一來,受傷或失效的複數視神經纖維22即可因刺激而得以重新進行工作(傳遞訊號)。
圖5a為一正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情形。請參照圖5a,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除了將複數柱狀電極3環繞設置於人眼視神經10的周圍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是在視神經10及黃斑區域14之間,即人眼1(右眼)靠近右邊耳朵的側邊24的方向,進一步將複數柱狀電極3以多排的形式(圖5a中示出的區域30)進行排列,以形成一矩形陣列形式,如此一來,即可增加複數柱狀電極3的刺激面積,以刺激到更多的視神經纖維22。其中,區域30中的複數柱狀電極3係位於同一直行上。
圖5b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情形。請參照圖5b,由圖5b示出的剖面結構可看出,排列成矩形陣列形式的複數柱狀電極3可具有不同的長度,如最靠近視神經10的柱狀電極3,其長度為L1,位於中間的柱狀電極3,其長度為L11,位於最左邊的柱狀電極3,其長度為L13,其中,長度L1大於L11,長度L11大於長度L13。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可以依照複數視神經纖維22的曲線來使用不同長度的柱狀電極3,以讓複數柱狀電極3更有效率地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複數視神經纖維22。應了解的是,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使用長度一致的複數柱狀電極3。
圖5c為一正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情形。請參照圖5c,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複數柱狀電極3進一步排列成一扇形陣列32。排列成扇形陣列32的複數柱狀電極3可進一步增加複數柱狀電極3的刺激面積,以刺激到更多、更外部(遠離黃斑區域14)的視神經纖維22。其中,扇形陣列32中的複數柱狀電極3不會形成如圖5a中示出的區域30(複數柱狀電極3會位於同一直行上)。此外,應了解的是,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亦可以依照複數視神經纖維22的曲線來使用不同長度的柱狀電極3。
圖6a為一簡易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結構。請參照圖6a,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是在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上設置複數側面電極401,以形成一種改良型柱狀電極4,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皆可獨立進行電刺激。此外,複數側面電極401可根據柱狀電極40的長度L2,平均分布於柱狀電極40上,舉例而言,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以相隔一長度L3的間距設置在柱狀電極40上。
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複數側面電極401可藉由不同的方式設置在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上。圖6b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的第一種結構。請參照圖6b,圖6b示出複數側面電極401的第一種設置結構,在第一種結構中,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具有複數凹槽42,且複數凹槽42的每一個中具有一絕緣層44,最後複數側面電極401可嵌入至具有絕緣層44的凹槽42中,絕緣層42可將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與柱狀電極40分隔開來。其中,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與電線4011相互連接,且電線4011與一電源裝置(未於圖中示出)相互連接,電線4011可進一步穿過凹槽42及絕緣層44而連接至複數側面電極401,如此一來,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皆可獨立進行電刺激。
圖6c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的第二種結構。請參照圖6c,圖6c示出複數側面電極401的第二種設置結構,在第二種結構中,是將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貼附在一絕緣層46上,之後再將貼附有側面電極401的絕緣層46貼附於柱狀電極40上,絕緣層46可將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與柱狀電極40分隔開來。其中,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與電線4011相互連接,且電線4011與一電源裝置(未於圖中示出)相互連接,電線4011可進一步穿過柱狀電極40及絕緣層46而連接至複數側面電極401,如此一來,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皆可獨立進行電刺激。
應了解的是,圖6c示出的複數側面電極401突出於柱狀電極40的狀態是為了方便說明複數側面電極401的設置方式,實際上複數側面電極401並非如此突出於柱狀電極40。在本發明一實施中,複數側面電極401可採用厚度非常薄(例如厚度為奈米等極)的貼片電極,如此一來,複數側面電極401的厚度將可以忽略,貼附有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柱狀電極40亦可以順利設置於人眼視神經的周圍。
圖6d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情形,其中,圖6d中示出的柱狀電極40是以圖6a中示出的簡易結構來顯示,應了解的是,圖6d中的柱狀電極40可用圖6b或圖6c中的結構來取代。請參照圖6d,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當每一個柱狀電極40皆包括複數側面電極401後,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每一個皆可以單獨提供電刺激。換言之,包括複數側面電極401的柱狀電極40,相較於圖4b示出的不包括側面電極401的柱狀電極3,每一個側面電極401皆能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加強刺激多層形式的視神經纖維22中,不同層次的視神經纖維22(即刺激不同深度的視神經纖維22),如此能更有效地、更加強力地刺激視神經纖維22,以讓受傷或失效的視神經纖維22能重新進行工作。
應了解的是,亦可將改良型柱狀電極4在視神經10及黃斑區域14之間,將複數柱狀電極40以多排的形式進行排列,以形成一陣列形式,如圖5a及圖5c示出的矩形陣列形式、扇形陣列形式。
圖6e為一剖面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的情形。請參照圖6e,現將直接藉由圖6e來說明將複數柱狀電極40設置於人眼中,並形成矩形陣列或扇形陣列形式的剖面結構。如圖6e所示,排列成陣列形式的複數柱狀電極40可具有不同的長度,如最靠近視神經10的柱狀電極40,其長度為L2,位於中間的柱狀電極40,其長度為L21,位於最左邊的柱狀電極40,其長度為L23。在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可以依照複數視神經纖維22的曲線來使用不同長度的柱狀電極40,以讓複數柱狀電極40更有效率地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複數視神經纖維22。應了解的是,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使用長度一致的複數柱狀電極40。
再者,當複數柱狀電極40排列成矩形陣列或扇形陣列形式後,因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上皆設置有複數側面電極401,而每一個側面電極401皆能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加強刺激多層形式的視神經纖維22中,不同層次的視神經纖維22(即刺激不同深度的視神經纖維22),如此能更有效地、更加強力地刺激視神經纖維22,以讓受傷或失效的視神經纖維22能重新進行工作。
另一方面,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亦可藉由數種控制方式來控制本發明於上文中提到的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的開啟與關閉(是否進行電刺激)。第一種控制方式為,設置一感應器(未於圖示出)及一控制器(未於圖示出)於人眼中,且該感應器、該控制器電性連接至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當該感應器接收到外部光源時(意即外部光源入射至該人眼,該人眼獲得一視覺訊號),該感應器會傳送一訊號至該控制器,並藉由該控制器來控制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以進行電刺激。
第二種控制方式為,在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的每一個上分別設置一感應器(未於圖示出)及一控制器(未於圖示出),該感應器及該控制器彼此電性連接,該感應器可感應視神經10是否有傳送一視覺訊號。如此一來,當該感應器感知到視神經10有傳送該視覺訊號時,該感應器會傳送一訊號至該控制器,並藉由該控制器來控制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以進行電刺激。
第三種控制方式為,設置一光電轉換模組(未於圖示出)於人眼中,且該光電轉換模組電性連接至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如此一來,當該人眼接收到外部光源時,該光電轉換模組可將外部光源之光能轉換成電能,並進一步供應該電能至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換言之,第三種控制方式是藉由光電轉換來控制複數柱狀電極3或複數柱狀電極40以進行電刺激。
圖7a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的電源裝置的一種設置方式。請參照圖7a,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若將本發明的複數柱狀電極3設置在一左眼5的視神經50的周圍,則複數柱狀電極3(或是柱狀電極40,未示出)可藉由電線60來連接至一電源裝置6,電線60可埋藏於人體體內,而電源裝置6則可以選擇設置於人體體內或是人體體外。再者,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電源裝置6可直接設置於複數柱狀電極3(或是柱狀電極40,未示出)的每一個的內部。
圖7b為一示意圖,用以說明本發明的電源裝置的另一種設置方式。請參照圖7b,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若將本發明的複數柱狀電極3設置在一左眼5的視神經50的周圍,則複數柱狀電極3(或是柱狀電極40,未示出)可藉由電線70來連接至一電源裝置7,電線70可埋藏於人體體內,而電源裝置7則可為一太陽能電源驅動裝置,並埋藏於人體皮膚底下(圖7b示出將電源裝置7埋藏設置於後背靠近脖子處的皮膚底下,但不限於此處)。如此一來,當人體處在光源底下時(如太陽光、電燈光源等),電源裝置7即可藉由上述光源來產生電源,並提供電源至複數柱狀電極3(或是柱狀電極40,未示出)。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發明成功的提供一種新式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本發明的柱狀電極結構精簡,可有效地刺激視神經纖維,若進一步地將柱狀電極設置成陣列形式,或在柱狀電極上設置複數側面電極,則可增加柱狀電極刺激面積,或是加強刺激效果。此外,本發明的柱狀電極設置方便,只要環繞插入設置於人眼視神經的周圍即可。再者,本發明的柱狀電極不會直接碰觸到視神經,因此危險性較低。
在說明本發明之代表性範例時,本說明書已經提出操作本發明之該方法及/或程序作為一特定順序的步驟。但是,某種程度上該方法或程序並不會依賴此處所提出的特定順序的步驟,該方法或程序不應限於所述之該等特定的步驟順序。如本技藝專業人士將可瞭解,其它的步驟順序亦為可行。因此,在本說明書中所提出之特定順序的步驟不應被視為對於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制。此外,關於本發明之方法及/或程序之申請專利範圍不應限於在所提出順序中之步驟的效能,本技藝專業人士可立即瞭解該等順序可以改變,且仍維持在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內。
熟習此項技藝者應即瞭解可對上述各項範例進行變化,而不致悖離其廣義之發明性概念。因此,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本揭之特定範例,而係為涵蓋歸屬如後載各請求項所定義之本發明精神及範圍內的修飾。
1 人眼 10 視神經 101 保護層 12 視網膜 14 黃斑區域 16 視網膜晶片 18 電極線 20 電極柱 22 視神經纖維 24 側邊 3 柱狀電極 30 區域 32 扇形陣列 4 改良型柱狀電極 40 柱狀電極 42 凹槽 44、46 絕緣層 401 側面電極 4011 電線 5 左眼 50 視神經 6、7 電源裝置 60、70 電線 x 方向 L1、L11、L13 長度 L2、L21、L23 長度 L3 長度
當併同各隨附圖式而閱覽時,即可更佳瞭解本發明較佳範例之前揭摘要以及上文詳細說明。為達本發明之說明目的,各圖式中繪有現屬較佳之各範例。然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所繪之精確排置方式及設備裝置。
圖1為說明眼睛的構造的簡易示意圖; 圖2a為說明第一種習知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b為說明第二種習知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c為說明第三種習知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說明人眼眼底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3b為說明人眼眼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a為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正面示意圖; 圖4b為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5a為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正面示意圖; 圖5b為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5c為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正面示意圖; 圖6a為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b為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的第一種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6c為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的第二種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6d為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6e為說明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設置於人眼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7a為說明本發明的電源裝置的一種設置方式;以及 圖7b為說明本發明的電源裝置的另一種設置方式。
Claims (10)
- 一種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包括:複數柱狀電極,該等柱狀電極係分別平行於一人眼視神經的一長度方向,且該等柱狀電極係以沿著該人眼視神經的一圓周方向的方式設置於該人眼視神經的周圍,且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具有一長度;以及一電源裝置,提供電源至該等柱狀電極;其中,一人眼視網膜具有複數視神經纖維,且該等視神經纖維以多層形式連接該人眼視神經與人眼黃斑區域,該等柱狀電極以提供電流刺激訊號的電刺激的方式刺激該人眼視神經的周圍的該等視神經纖維,其中,該等柱狀電極進一步電性連接至一感應器及一控制器,該感應器及該控制器設置於一人眼中,當該感應器接收一外部光源時,該感應器傳送一訊號至該控制器,並藉由該控制器控制該等柱狀電極以進行電刺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包括複數側面電極,該等側面電極係以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多層形式的該視神經纖維中不同層次的視神經纖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側面電極根據該長度平均分布於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柱狀電極在該人眼視神經及該人眼黃斑區域之間,以一矩形陣列形式或一扇形陣列形式進行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具有複數凹槽,該等凹槽的每一個具有一絕緣層,該等側面電極的每一個嵌入至具有該絕緣層的該等凹槽的每一個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側面電極的每一個貼附於一絕緣層上,貼附有該側面電極的該絕緣層進一步貼附於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該長度為相同或不相同的其中之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該長度為不相同時,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該長度依據該等視神經纖維的曲線而調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電源裝置設置於該等柱狀電極的每一個的內部、一人體內部或該人體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於刺激視神經纖維的裝置,其中,該電源裝置為一太陽能驅動電源裝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10637A TWI640308B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10637A TWI640308B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6562A TW201836562A (zh) | 2018-10-16 |
TWI640308B true TWI640308B (zh) | 2018-11-11 |
Family
ID=64797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0637A TWI640308B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4030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2207A (zh) * | 2001-12-11 | 2005-03-30 | 法布罗根股份有限公司 | 抑制眼病理过程的方法 |
US20060224212A1 (en) * | 2005-04-01 | 2006-10-05 | Kennedy Philip R | Neural electrode array |
TW201021789A (en) * | 2008-09-05 | 2010-06-16 | Acucela Inc | Sulphur-linked compounds for treating ophthalmic diseases and disorders |
US20160287895A1 (en) * | 2010-03-17 | 2016-10-06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Light-sensitive ion-passing molecules |
-
2017
- 2017-03-29 TW TW106110637A patent/TWI64030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2207A (zh) * | 2001-12-11 | 2005-03-30 | 法布罗根股份有限公司 | 抑制眼病理过程的方法 |
US20060224212A1 (en) * | 2005-04-01 | 2006-10-05 | Kennedy Philip R | Neural electrode array |
TW201021789A (en) * | 2008-09-05 | 2010-06-16 | Acucela Inc | Sulphur-linked compounds for treating ophthalmic diseases and disorders |
US20160287895A1 (en) * | 2010-03-17 | 2016-10-06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Light-sensitive ion-passing molecul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6562A (zh) | 2018-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290566B2 (ja) | ピッチが変化する電極アレー | |
US8666500B2 (en) | Electrode array for even neural pressure | |
KR102152084B1 (ko) | 신경 자극기 | |
JP4130589B2 (ja) | 網膜刺激用電極部材、およびその電極部材を用いた人工網膜装置等 | |
ES2608929T3 (es) | Dispositivo para la calibración de una estimulación cerebral desincronizadora no invasiva | |
US8886329B2 (en) | Retinal prosthesis with separate electrode array and return electrodes | |
US9072888B2 (en) | Visual prosthesis with an improved electrode array adapted for foveal stimulation | |
KR101838150B1 (ko) | 광센서 어레이 기반의 서브형 인공망막 장치 및 인공망막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 |
KR101979994B1 (ko) | 망막 세포의 생리적 기전을 모사한 에피형 인공망막 장치 및 시스템 | |
JP2007050258A (ja) | 神経系部分の電気刺激装置 | |
TWI640308B (zh) |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 |
CN108686301B (zh) | 用于刺激视神经纤维的装置 | |
WO2018184213A1 (zh) | 用于刺激视神经纤维的装置 | |
US10532210B2 (en) | Device for stimulating optic nerve fibers | |
US20100076521A1 (en) |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virtual channels | |
JP2010057588A (ja) | 花粉症低周波治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