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6780B - Car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ar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6780B
TWI636780B TW106114270A TW106114270A TWI636780B TW I636780 B TWI636780 B TW I636780B TW 106114270 A TW106114270 A TW 106114270A TW 106114270 A TW106114270 A TW 106114270A TW I636780 B TWI636780 B TW I6367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ir supply
stage
supply unit
ga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4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901A (zh
Inventor
劉恩銓
Original Assignee
劉恩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劉恩銓 filed Critical 劉恩銓
Priority to US15/821,4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180140492A1/en
Priority to JP2017224461A priority patent/JP2018083081A/ja
Priority to CN201711182183.3A priority patent/CN10809594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8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6780B/zh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照護裝置,用於照護一坐、臥、躺置於一載台的人體,包含一輔助件、一移動單元,及一供氣單元,利用該移動單元及該輔助件的支撐,讓該人體的至少部分可與該載台不相接觸形成一透氣間隙,並再配合該供氣單元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調節該人體與該載台接觸位置的乾/溼度及溫度,以減低臥床患者的不適感。

Description

照護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照護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具有氣體調節功能的照護裝置。
一般因為高齡衰弱、受傷不良於行,或是疾病而需長期坐、臥或躺置於輪椅或臥床的患者,因為無法自行移動,所以常會因為引發不同併發症而致命,其中,褥瘡則是一種危險的訊號。褥瘡是指身體局部組織因長期受到壓迫,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組織潰爛害壞死。因此,如何預防臥床患者褥瘡的發生,是照料相關患者基本且重要的事項。而預防褥瘡發生,除了增加患者本身營養的補給,提升抵抗力之外,外界的物理性照護措施則是要避免身體局部長期受壓,要定時翻身,且翻身時要避免推、拖、拉,以防止皮膚擦傷,此外,床鋪要避免潮濕、保持乾燥、乾淨,也可以達到減低褥瘡發生的機率。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照護裝置,用於照護躺或坐置於一載台的人體。
於是,本發明該照護裝置包含一輔助件、一移動單元,及一供氣單元。
該輔助件具有透氣性,且當該人體躺置於該載台時,該輔助件介於該載台與該人體之間。
該移動單元用以移動該載台及該輔助件的至少其中一者,以令該人體與該載台之間產生一透氣間隙。
該供氣單元,可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照護裝置。
於是,本發明該照護裝置,包含一承載座、一輔助件、一移動單元,及一供氣單元。
該承載座具有一可供人體躺置的載台。
該輔助件具有透氣性,且當該人體躺置於該載台時,該輔助件介於該載台與該人體之間。
該移動單元用以移動該載台及該輔助件的至少其中一者,以令該人體與該載台之間產生一透氣間隙。
該供氣單元可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利用該移動單元及該輔助件的支撐,讓該人體的至少部分可與該載台暫不接觸而產生一透氣間隙,並再配合該供氣單元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以減低臥床患者的不適感。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的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照護裝置200是可用於設置在一承載座2,以照護一躺置於該承載座2的載台21上無法自行移動的人體100。該承載座2可為輪椅或是一般的床架或是病床,該載台21則是該輪椅的椅墊或是該床架或是病床的床墊或床板。本實施例中是以該承載座2為病床為例作說明。
該照護裝置200包含一通氣單元3、一供氣單元4、一輔助件5,及一移動單元6。
該通氣單元3可以夾設或是螺鎖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於該承載座2。具有至少一對應該載台21並鄰近該載台21的至少一側邊設置的通氣管31,且該至少一通氣管31具有至少一通孔32。以該載台21為一般單人病床的床墊為例,該載台21會具有相對的兩個長側邊211,該等通氣管31可為鄰近該載台21的至少一長側邊211設置。圖1所示的該第一實施例是以該等通氣管31分別設置於該載台21的兩個長側邊211,且每一個長側邊21設有2根彼此可相連通的通氣管31,且每一根通氣管31有多個朝向該載台21方向的通孔32為例作說明。此外,要再說明的是,本發明該通氣單元3可以是如該前所述可拆卸的組裝於該承載座2,也可以是利用焊接或其它方式固設於該承載座2,並不需特別加以限制。
該供氣單元4與該等通氣管31連通並可提供一氣體至該通氣管31,且該氣體可為具有預定濕度或溫度的氣體。
該輔助件5具有透氣性,且當該人體100躺置於該載台21時,該輔助件5介於該載台21與該人體100之間,與該人體100接觸並可用以抬升及/或支撐該人體100。要說明的是,當該載台21上還鋪設其它可增加柔軟或保暖,例如棉墊或毯子(圖未示)等用具時,該輔助件5會位於該等柔軟或保暖用具的最上方,並直接與該人體100接觸。
詳細的說,該輔助件5可藉由結構及/或材料本身的透氣性而達成其透氣性,例如該輔助件5可藉由形成多孔網狀結構而具有透氣性,或是藉由纖維結構設計及構成材料而具有透氣性。此外,因為該輔助件5除了透氣性之外還需要在該人體100與該載台21相互遠離時可支撐該人體100,因此,該輔助件5還需具有足以支撐該人體100的強度。於該第一實施例中,該輔助件5是以具有鏤空結構並位於整個人體100下方的透氣網為例做說明。
該移動單元6可用以移動該載台21及該輔助件5的至少其中一者。詳細的說,該移動單元6可用以拉抬該輔助件5的其中一邊或全部抬升,而令該輔助件5傾斜或全部抬離該載台21;或是該移動單元6也可利用移動該載台21的其中一邊或令該載台21全部下降,而讓位於該輔助件5(載台21)上的該人體100的局部或全部與該載台21暫時不相接觸而釋壓,並讓該人體100與該載台21之間產生一透氣間隙101。
以該移動單元6為移動該輔助件5說明,該移動單元6具有一用於將該輔助件5抬升,以產生該透氣間隙101的移動件61。該移動件61可為氣墊、滾軸或拉繩等,並不需特別加以限制。
具體的說,以該移動件61為氣墊為例說明,該移動單元6具有一位於該輔助件5下方,與該輔助件5連接且可充氣膨脹的氣墊61、一用於容置該氣墊61的框架62,及一與該氣墊61連通可用來抽氣與充氣的馬達(圖未示)。其中,該氣墊61可為環圍該載台21而成口字型設置,或是僅對應設置於該載台21相對的兩長側邊21,於此並無限制,而該框架62則是對應該氣墊61的位置而設置以容納該氣墊61,也就是說,該框架62可以是對應該氣墊61而呈口字型環圍該載台21,或是僅形成於該載台21的兩長側邊21,圖2中是以該氣墊61及該框架62對應設置於該載台21的該兩個長側邊211為例說明。圖3則是該氣墊61及該框架62為呈口字型環圍該載台21,而可進一步增加支撐力。另外,用於提供該馬達電力之方式,可選擇電池或是以直接插電,或是可進一步使用不斷電系統以確保電力的維持。此外,該移動單元6亦可再包括一與該氣墊61連接並用以控制該氣墊61之充/放氣程度的泄壓閥(圖未示),以微調並控制該輔助件5的抬升(例如單邊抬升或雙邊抬升)狀態。
對該氣墊61充氣後,即可利用該氣墊61充氣膨脹而抬升該輔助件5,以令該輔助件5遠離該載台21,從而讓位於該輔助件5上的該人體100可離開該載台21以避免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並同時產生該透氣間隙101。此時,配合該供氣單元4經由該通氣單元3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101,還可進一步利用該氣體調節該人體100與該載台100接觸面的溫度及/或濕度。圖4所示即為該氣墊61充氣膨脹,而抬升該輔助件5(透氣網)的示意圖。
另外,配合參閱圖2、4,及5,圖5是利用滾軸取代如圖2所示之氣墊以作為該移動件61抬升該輔助件5說明。如圖4、5所示,該移動單元6會具有二個具預定高度,分別設置在該輔助件5的相對兩側,與該輔助件5連接並可用以捲動該輔助件5的移動件61(滾軸)、一用於容置該等滾軸61的框架62,及一用以啟動該等滾軸61的馬達(圖未示),該等滾軸61可藉由該馬達驅動而捲動並抬升該輔助件5。
再配合參閱圖2、4,及6,圖6是以利用拉繩取代如圖2所示之氣墊以作為該移動件61為抬升該輔助件5說明。如圖6所示,該移動單元6可為具有一與該輔助件5的相對兩側以扣環等方式連接的移動件61(拉繩),及一可被馬達(圖未示)驅動而用於捲動該拉繩61的卷線器63,該拉繩61可藉由該卷線器63的捲動將該輔助件5抬升,而讓人體100離開該載台21。
要說明的是,前述該移動件61 (氣墊、滾軸、拉繩)可用以控制單邊抬升或是兩邊輪流抬升或是同時抬升該輔助件5,以調整該人體100與該載台21的接觸位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該等通氣管31也可進一步設置於該承載座2未被該載台21覆蓋的位置,可讓氣體除了從該載台21的側邊提供之外,也可從底部提供以增加該載台21周圍氣體的流動性。
再者,參閱圖7,以該移動單元6為移動該載台21,而讓該人體100與該載台21之間產生該透氣間隙101說明,該移動單元6的該移動件61可以是多個設置於該載台21下的氣壓棒,藉由壓縮該等氣壓棒61可使該載台21向下移動,此時,位於該輔助件5上的該人體100(如圖2所示)會被該輔助件5支撐,因此,也可讓該人體100與該載台之間21產生該透氣間隙101。
參閱圖8,本發明照護裝置的一第二實施例其結構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因此不再多加贅述,其與該第一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該第二實施例還包含一偵測單元7及一自動控制單元8。
該偵測單元7可與該供氣單元4及該移動單元6的至少其中一者以有線或無線方式訊號連接,且該偵測單元7可鄰近該人體100與該載台21的接觸處設置,或是設置於該載台21與該人體100的接觸面。
該偵測單元7用以偵測自該人體產生的訊號,可包含一用以偵測該人體100的聲音、溫度、濕度、心跳、脈搏、血壓、體溫、呼吸,及人體呼吸時身體的震動的至少其中一種生理訊號的偵測器,及/或是一可量測因該人體100移動時之壓力變化的壓力偵測器。例如,該人體因長期受壓導致背部溫度/濕度上升、或是因悶熱不適導致呼吸或心跳變化,或是因長期無法移動維持單一姿勢導致局部受壓嚴重,均可藉由該偵測單元7量測並依據該量測單元7的量測結果控制該供氣單元4及/或該移動單元6進行供氣或釋壓,以達到更佳的照護結果。
該自動控制單元8與該供氣單元4及該移動單元6的至少其中一者以有線或無線方式訊號連接,用以程式化控制,例如可定時或重覆啟動,該供氣單元4及該移動單元6的至少其中一者。要說明的是,該偵測單元7及該自動控制單元8可擇一或同時存在,且該供氣單元4、該移動單元6、該偵測單元7及該自動控制單元8之間的訊號連接也可視實際需求設定連接,例如,該偵測單元7與該自動控制單元8可以是分別與該供氣單元4及/或該移動單元6訊號連接,也可以是令該偵測單元7、該自動控制單元8、該供氣單元4及該移動單元6彼此間訊號串連,並不需加以特別限制。
藉由該自動控制單元8可以定時設定方式控制,令該移動單元6定時抬升該輔助件5。又或是可再進一步配合該偵測單元7,當該偵測單元7偵測到一超出預設範圍的設定值時,例如當該偵測單元7量測得到的溫度或濕度超出一預設範圍或是該偵測單元7量得的壓力值在一預設時間範圍內無變化,該偵測單元7會發出訊號至該自動控制單元8,該自動控制單元8也可啟動該移動單元6移動該輔助件5抬升該人體100,並啟動該供氣單元4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101,不僅可避免該人體100局部長期受到壓迫的缺點還可達成調節溫度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該照護裝置還可再包含一可調節該供氣單元4供應之氣體的溫濕度的溫濕度調節單元9。該溫濕度調節單元9可獨立運作或是也可與該偵測單元7及/或該自動控制單元8訊號連接,而可被該偵測單元7及/或該自動控制單元8驅動,以對該供氣單元4之氣體進行溫/濕度調節。
配合參閱圖9,圖9是以該第二實施例中同時設置該偵測單元7與該自動控制單元8,並包含該溫濕度調節單元9。其中,該偵測單元7與該自動控制單元8訊號連接,該自動控制單元8同時與該供氣單元4及該移動單元6訊號連接,且該偵測單元7、該自動控制單元8及該溫濕度調節單元9為依序訊號連接為例,因此,當該自動控制單元8於接收該偵測單元7的偵測訊號後,即可依據該偵測單元7的偵測訊號控制移動該移動單元6,並可進一步依據該偵測訊號控制該溫濕度調節單元9,以調節供應至該等通氣管31之氣體的溫濕度。
參閱圖10,本發明照護裝置的一第三實施例其結構與該第一實施例雷同,不同處在於該第三實施例可不含有該通氣單元3,而是利用該供氣單元4直接提供氣體。
詳細的說,該供氣單元4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設置於該載台21的其中至少一個長側邊211的供氣件41。該供氣件41可以是一般風扇,或是可具有調溫及/或增濕功能的暖風扇、冰風扇等,且當該供氣件41為多個時,每一個該供氣件41均可各自獨立地控制風量、及/或濕度、及/或溫度。當該載台21的其中至少一個長側邊211還設有可相對該載台21上下移動的一安全框架212時,該供氣件41則可以固設在該安全框架212框圍的空間中,而可隨著該安全框架212的移動而移動。圖10是以該載台21的兩個長側邊211均分別設有一可框圍出三個空間的安全框架212,且該供氣單元4於每一個安全框架212框圍出的其中兩個空間分別設置一供氣件41為例說明。
此外,要說明的是,無論該載台21的兩個長側邊211是否有設置如圖10所示的該安全框架212時,該至少一供氣件41也可如圖11所示,獨立設置在該載台21的其中至少一個長側邊211,且較佳地,該至少一供氣件41可以是藉由沿該至少一個長側邊211的長度方向移動,或是沿與該至少一個長側邊211的長度方向垂直及/或平行的方向轉動,而可改變該至少一供氣件41的位置。前述該至少一供氣件41的移動或轉動可藉由滑軌(圖未示)或轉動件(圖未式)等方式達成,由於該滑軌或轉動件的細部機構為技術領域者所週知,因此不再多加贅述。圖11是以該載台21的其中一個長側邊211設有一個安全框架212,而另一長側邊211設置一個供氣件41為例說明。
再者,該第三實施例的該供氣單元4及該移動單元6也可以如同該第二實施例所述,與該偵測單元7及/或該自動控制單元8訊號連接,而可以進一步控制該供氣單元4及/或該移動單元6,以更優化該照護裝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該照護裝置200利用該移動單元6及該輔助件5的支撐,讓該人體100可藉由該輔助件5的支撐而與該載台21之間形成一透氣間隙101,並再配合該供氣單元4調節該人體100與該載台21接觸位置的乾/溼度及溫度,以減低臥床患者的不適感,同時還可進一步藉由該偵測單元7、該自動控制單元8及該溫濕度調節單元9的設置,偵測該人體100並可據以程式化控制該移動單元6及該供氣單元4的作動,並調節該供氣單元4所供應之氣體的溫/濕度,而可更便於使用,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200‧‧‧照護裝置
5‧‧‧輔助件
2‧‧‧承載座
6‧‧‧移動單元
21‧‧‧載台
61‧‧‧移動件
211‧‧‧長側邊
62‧‧‧框架
212‧‧‧安全框架
63‧‧‧捲線器
3‧‧‧通氣單元
7‧‧‧偵測單元
31‧‧‧通氣管
8‧‧‧自動控制單元
32‧‧‧通孔
9‧‧‧溫濕度調節單元
4‧‧‧供氣單元
100‧‧‧人體
41‧‧‧供氣件
101‧‧‧透氣間隙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說明本發明照護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2是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3是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中該氣墊與該框架成口字型態樣設置的一立體圖; 圖4是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產生該透氣間隙的局部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5是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之移動件為滾軸的局部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6是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之移動件為拉繩的局部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7是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之移動件為氣壓棒的局部剖面側視示意圖; 圖8是說明本發明照護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9是說明本發明照護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一訊號方塊示意圖; 圖10是說明本發明照護裝置第三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及 圖11是說明該第三實施例之供氣單元的另一設置態樣。

Claims (17)

  1. 一種照護裝置,用於照護一躺或坐於一載台的人體,包含:一輔助件,具有透氣性,且當該人體躺置於該載台時,該輔助件介於該載台與該人體之間;一移動單元,用以移動該載台及該輔助件的至少其中一者,用以令該人體與該載台之間產生一透氣間隙;一供氣單元,可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一偵測單元,與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訊號連接,用以偵測自該人體產生的訊號,以啟動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其中至少一者;一自動控制單元,與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訊號連接,用以定時或重覆啟動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該至少其中一者的作動;及一溫濕度調節單元,用以調節該供氣單元供應之氣體的溫濕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護裝置,還包含一通氣單元,具有至少一設置於該載台的至少一側邊的通氣管,且該至少一通氣管具有至少一通孔,該供氣單元藉由該通氣管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
  3. 請求項2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載台具有至少一設置於該載台的長側邊的框架,該供氣單元具有至少一設置於該框架的供氣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輔助件與該移動單元的一移動件連接,且該輔助件的至少部分可藉由該移動 件往遠離該載台的方向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移動件選自氣墊、滾軸或拉繩。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偵測單元可用以偵測聲音、溫度、濕度、心跳、脈搏、血壓、體溫、呼吸,及人體呼吸時身體的震動的至少其中一種生理訊號。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護裝置,還包含一與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訊號連接的自動控制單元,用以程式化控制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該至少其中一者的作動。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自動控制單元與該偵測單元訊號連接,於接收該偵測單元的訊號後,可程式化控制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該至少其中一者的作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照護裝置,還包含一溫濕度調節單元,該自動控制單元於接收該偵測單元的訊號後還可控制該溫濕度調節單元,以調節該供氣單元供應之氣體的溫濕度。
  10. 一種照護裝置,包含:一承載座,具有一可供人體躺置的載台;一輔助件,具有透氣性,當該人體躺置於該載台時,該輔助件介於該載台與該人體之間;一移動單元,用以移動該載台及該輔助件的至少其中一者,以令該人體與該載台之間產生一透氣間隙; 一供氣單元,可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一偵測單元,與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訊號連接,用以偵測自該人體產生的訊號,以啟動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其中至少一者;一自動控制單元,與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訊號連接,用以定時或重覆啟動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該至少其中一者的作動;及一溫濕度調節單元,用以調節該供氣單元供應之氣體的溫濕度。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護裝置,還包含一通氣單元,具有至少一設置於該載台的至少一側邊的通氣管,且該至少一通氣管具有至少一個通孔,該供氣單元藉由該通氣管提供氣體至該透氣間隙。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承載座還具有至少一設置於該載台的長側邊的框架,該供氣單元具有至少一設置於該框架的供氣件。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輔助件與該移動單元的一移動件連接,且該輔助件的至少部分可藉由該移動件往遠離該載台的方向移動。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移動件選自氣墊、滾軸或拉繩。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護裝置,其中,該偵測單元可用以偵測聲音、溫度、濕度、心跳、脈搏、血壓、體溫、呼吸,及人體呼吸時身體的震動的至少其中一種生理訊號。
  16.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護裝置,還包含一與該偵測單元訊號連接的自動控制單元,該自動控制單元於接收該偵測單元的訊號後,可程式化控制該供氣單元及該移動單元的該至少其中一者的作動。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照護裝置,還包含一溫濕度調節單元,該自動控制單元於接收該偵測單元的訊號後還可控制該溫濕度調節器,以調節該供氣單元供應之氣體的溫濕度。
TW106114270A 2016-11-24 2017-04-28 Care device TWI636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21,453 US20180140492A1 (en) 2016-11-24 2017-11-22 Health-care device
JP2017224461A JP2018083081A (ja) 2016-11-24 2017-11-22 介助装置及び介助システム
CN201711182183.3A CN108095945A (zh) 2016-11-24 2017-11-23 照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5138668 2016-11-24
TW105138668 2016-1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901A TW201818901A (zh) 2018-06-01
TWI636780B true TWI636780B (zh) 2018-10-01

Family

ID=6325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4270A TWI636780B (zh) 2016-11-24 2017-04-28 Care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6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314B (zh) * 2019-05-16 2020-04-11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病床翻身裝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63464U (zh) * 2015-09-29 2016-04-20 上海伟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护理床
TWM521231U (zh) * 2015-11-27 2016-05-01 劉恩銓 安全照護系統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63464U (zh) * 2015-09-29 2016-04-20 上海伟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护理床
TWM521231U (zh) * 2015-11-27 2016-05-01 劉恩銓 安全照護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901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3202B2 (en) Inflatable mattress and control methods
EP1987806B1 (en) Low air loss moisture control mattress overlay
AU2006269277B2 (en) Patient support
US9597244B2 (en) Air mattress
US10314752B2 (en) Self-powered microclimate controlled mattress
US9987181B2 (en) Portable elevating seat
US20200268163A1 (en) Mattress with valve system
US20180140492A1 (en) Health-care device
US2022034702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to Help Prevent Decubitus Ulcers
TWI636780B (zh) Care device
JP2023511509A (ja) 制御可能なベッド
CN204951422U (zh) 一种卧床病人助力翻身装置
TWM536537U (zh) 照護裝置
EP2520200A1 (en) Temperature and moistrure regulating topper for non-powered person-support surfaces
CN209884590U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理疗床垫
KR101248685B1 (ko) 욕창방지용 장치
EP14323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ight adjustment of a support surface
DK2664315T3 (en) Inflatable mattress with integrated gyroscope
JP2987544B2 (ja) 療養用ベッド
CN215131910U (zh) 一种医疗用可抬高肢体的功能架
CN216628060U (zh) 一种抗菌除螨升降可调床垫
US20240148152A1 (en) Expandable bed
CN202446408U (zh) 一种患血液病病人用下肢充气垫高装置
WO2018170782A1 (zh) 一种防爆可调充气褥疮垫
WO2020110147A1 (en) Multiside tilt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