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4291B -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 Google Patents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4291B
TWI634291B TW106139717A TW106139717A TWI634291B TW I634291 B TWI634291 B TW I634291B TW 106139717 A TW106139717 A TW 106139717A TW 106139717 A TW106139717 A TW 106139717A TW I634291 B TWI634291 B TW I6342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air quality
outer frame
air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9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3290A (zh
Inventor
陳茂林
陳冠百
Original Assignee
建國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國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建國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6139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429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4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429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3290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包括有:一建築物、至少一過濾裝置、至少一吸氣風扇、至少一排氣風扇及一控制器,該控制器連結該吸氣風扇、該偵測器與該排氣風扇,該過濾裝置固定於該建築物外部,並由該座底連接通風管與吸氣風扇而穿入該建築物內部,而該排氣風扇能裝設於建築物牆面,當偵測器偵測空氣品質不佳時,由該控制器啟動該吸氣風扇進行吸氣,將建築物外部空氣由該過濾裝置處吸入,且讓外部空氣穿透該竹炭發泡海棉,藉此有效過濾該外部空氣的不良物質,俾以透過自動循環控制達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功效。

Description

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空氣過濾裝置,尤指一種能自動偵測與循環的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
按,懸浮顆粒或稱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PM))、大氣懸浮微粒(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顆粒(particulates),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顆粒微小甚至肉眼難以辨識但仍有尺度的差異,在環境科學中,人類活動造成的過量顆粒散布與懸浮為空氣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但可能造成生物體不適或影響生態及能量圈循環範圍涵蓋尺度廣泛,從水霧、塵埃、花粉、皮屑、過敏源、霾;人為排放廢氣、灑布農藥、肥料、以及廢棄物如畜牧的糞便遇風揚塵等,其中,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μm)的懸浮微粒稱為懸浮微粒(PM10),而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能夠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並可隨呼吸進入體內,積聚在氣管或肺中,影響身體健康,而常見用於消除懸浮微粒之方式為室內擺放空氣清淨機,但該空氣清淨機難以偵測與淨化整體建築物的室內空間,且該淨化過程是於室內空間內進行內循環,因此空氣品質無法得到根本的改善,其自動循環效率低與改善空氣品質不佳將導致使用者不想使用該空氣清淨機,另一方面,目前市場上對於大型環境的室內空間的空氣淨化多採用屋頂型排風扇或是壁型大型排風扇將室內熱能與污染空氣排出,而被動吸入室內空間的外部空氣仍可能為品 質不佳之空氣或懸浮微粒超標之空氣,因此未能有效將室內空氣品質改善,本發明暨能將熱能排出並且能淨化室內空氣的品質,使處於室內的人員能避免因室內之汙染空氣感染呼吸道的病因,有效提升生活品質或工作效能。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發明。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
一建築物圍設形成有一室內空間,至少一過濾裝置包括有一內框架、一外框架、一竹炭發泡海棉、一底座及一通風管,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皆呈碗體形狀,且該內框架小於該外框架並受到該外框架的罩設,又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之間夾設該竹炭發泡海棉,且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皆呈蜂巢狀開設有複數個導流口,讓外部空氣能穿過該導流口而被竹炭發泡海棉過濾形成淨化空氣,又該底座罩蓋於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未設有該竹炭發泡海棉的一面,且該過濾裝置以該底座固定於該建築物外部,而該通風管連通於該底座,至少一吸氣風扇以一罩體連接該通風管,藉由該吸氣風扇驅動外部空氣通過該過濾裝置而吸入該建築物之該室內空間,又該吸氣風扇於該罩體內部裝設有至少一紅外線殺菌燈,進一步透過該紅外線殺菌燈消除淨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至少一排氣風扇固定於該建築物之該室內空間內,且該排氣風扇能排出該室內空間中的污染空氣,一控制器連 接並用於控制該吸氣風扇與該排氣風扇,又該控制器連結有至少一偵測器。
其中,該內框架中央凸設有一連結柱,且該連結柱穿過該外框架,並由一螺帽鎖設該連結柱而形成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的結合固定。
其中,該內框架與該底座為一體成型結構。
其中,該底座外緣凸設有一擋環,並由該擋環阻擋該外框架而形成定位與氣密。
其中,該過濾裝置於該外框架的外緣罩蓋有一遮蓋,並由該遮蓋形成防雨或防塵功能。
其中,該控制器以藍牙傳輸方式連接有至少一通訊裝置,且該通訊裝置用於監看室內空氣品質與操作該控制器。
其中,該通訊裝置為行動電話或電腦。
其中,該過濾裝置裝設於該建築物的屋頂,且該排氣風扇裝設於該建築物的牆面。
本發明的第一主要目的在於,該控制器連結該吸氣風扇、該偵測器與該排氣風扇,且該控制器設置於該建築物的室內空間,又該過濾裝置固定於該建築物外部,並由該座底連接通風管與吸氣風扇而穿入該建築物內部,而該排氣風扇能裝設於任意高度的建築物牆面或牆面的窗戶上,當建築物內的偵測器偵測室內空間內的空氣品質不佳,由該控制器啟動該吸氣風扇進行吸氣,將建築物外部空氣由該過濾裝置處吸入,且讓外部空氣穿透該竹炭發泡海棉,藉此有效過濾該外部空氣的不良物質,該控制器同步開啟該排氣風扇,讓該排氣風扇主動將室內空間中的污染空氣排出建築物,即能提高空氣循環之轉換效率,俾以透過自動循環控制達到改 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功效。
本發明的第二主要目的在於,該過濾裝置以該底座架設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且該外框架是套設於該內框架,使該竹炭發泡海棉能夾設固定於內、外框架之間,透過該外框架之碗體形狀能減少外物或粉塵的附著,進而增加過濾裝置的耐用性,又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皆形成有蜂巢狀之導流口,藉此能在相同表面積與結構強度下提供最大的通風面積。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發明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本創作〕
10‧‧‧建築物
11‧‧‧室內空間
20‧‧‧過濾裝置
21‧‧‧內框架
211‧‧‧連結柱
(212)(222)‧‧‧導流口
22‧‧‧外框架
221‧‧‧螺帽
23‧‧‧竹炭發泡海棉
24‧‧‧底座
241‧‧‧擋環
25‧‧‧通風管
26‧‧‧遮蓋
30‧‧‧吸氣風扇
31‧‧‧罩體
32‧‧‧紅外線殺菌燈
40‧‧‧排氣風扇
50‧‧‧控制器
51‧‧‧偵測器
52‧‧‧通訊裝置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過濾裝置與吸氣風扇之剖視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作動流程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5圖係本發明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第6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先請由第1圖、第2圖與第3圖所示觀之,一種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包括有:一建築物10、至少一過濾裝置20、至少一吸氣風扇30、至少一排氣風扇40及一控制器50,一建築物10 圍設形成有一室內空間11,至少一過濾裝置20皆包括有一內框架21、一外框架22、一竹炭發泡海棉23、一底座24及一通風管25,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皆呈碗體形狀,且該內框架21小於該外框架22並受到該外框架22的罩設,又該內框架21中央凸設有一連結柱211,且該連結柱211穿過該外框架22,並由一螺帽221鎖設該連結柱211而形成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的結合固定,又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之間夾設該竹炭發泡海棉23,且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皆呈蜂巢狀開設有複數個導流口(212)(222),讓外部空氣能穿過該導流口(212)(222)而被竹炭發泡海棉23過濾形成淨化空氣,又該底座24罩蓋於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未設有該竹炭發泡海棉23的一面,其中,該內框架21與該底座24能為一體成型結構,且該底座24外緣凸設有一擋環241,並由該擋環241阻擋該外框架22而形成定位與氣密,又該過濾裝置20以該底座24固定於該建築物10外部,且該過濾裝置20能裝設於該建築物10的屋頂,而該通風管25連通於該底座24,另該過濾裝置20於該外框架22的外緣罩蓋有一遮蓋26(配合第6圖所示),並由該遮蓋26形成防雨或防塵功能,至少一吸氣風扇30以一罩體31連接該通風管25,藉由該吸氣風扇30驅動外部空氣通過該過濾裝置20而吸入該建築物10之該室內空間11,又該吸氣風扇30於該罩體31內部裝設有至少一紅外線殺菌燈32,進一步透過該紅外線殺菌燈32消除淨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至少一排氣風扇40固定於該建築物10之該室內空間11內,且該排氣風扇40裝設於該建築物10的牆面,而該排氣風扇40能排出該室內空間11中的污染空氣,一控制器50連接並用於控制該吸氣風扇30與該排氣風扇40,該控制器50連結有至少一偵測器51,且該偵測器51偵測該 室內空間11的空氣品質,又該控制器50以藍牙傳輸方式連接有至少一通訊裝置52,且該通訊裝置52用於監看室內空氣品質與操作該控制器50,而該通訊裝置52為行動電話或電腦,藉由該偵測器51提供該控制器50判斷是否驅動該吸氣風扇30與該排氣風扇40,俾以透過自動循環控制達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功效。
其實際使用之功效,再請由第1圖連續至第5圖所示觀之,該過濾裝置20以該底座24架設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而該內框架21不限制是與該底座24一體成型或焊接固定,又該外框架22是套設於該內框架21,使該竹炭發泡海棉23能夾設固定於內、外框架(21)(22)之間,透過該外框架22之碗體形狀能減少外物或粉塵的附著,進而增加過濾裝置20的耐用性,又該內框架21與該外框架22皆形成有蜂巢狀之導流口(212)(222),藉此能在相同表面積與結構強度下提供最大的通風面積,又該座底24固定於該建築物10外部,並由該座底24穿入該建築物10內部,再透過該通風管25連接該底座24與該吸氣風扇30之該罩體31,使該過濾裝置20與該吸氣風扇30形成導通狀態,而該通風管25的長度依據建築物10結構與使用設計而調整,亦透過該通風管25能彎曲將過濾裝置20與吸氣風扇30設置於非同一直線上,又該控制器50連結該吸氣風扇30、該偵測器51與該排氣風扇40,且該控制器50設置於該建築物10的室內空間11,而該排氣風扇40能裝設於任意高度的建築物10牆面或牆面的窗戶上,當建築物10內的偵測器51偵測室內空間11內的空氣品質不佳,例如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過度時,該偵測器51將數據值傳送至控制器50,並由控制器50判斷超出設定可接受的空氣品質時,由該控制器50啟動該吸氣風扇30進行吸 氣,該吸氣風扇30透過該通風管25將建築物10外部空氣由該過濾裝置20處吸入,且讓外部空氣穿透該竹炭發泡海棉23,藉此有效過濾該外部空氣的不良物質,其中,該竹炭發泡海棉23能有效的阻擋細懸浮微粒(PM2.5),使該吸入室內空間11為淨化空氣,同時亦能選擇開啟該紅外線殺菌燈32,使該紅外線殺菌燈32能進一步消除該淨化空氣中的微量有害物質,俾以透過自動循環控制達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功效,同時該控制器50亦會開啟該排氣風扇40,讓該排氣風扇40主動將室內空間11中的污染空氣排出建築物10,即能提高空氣循環之轉換效率,俾以節省運作時間與降低電力消耗,再進一步說明,該控制器50能以藍牙傳輸方式連線有一台或多台通訊裝置52,讓使用者能於通訊裝置52處直接監控目前室內空間11的空氣品質,以及吸氣風扇30、紅外線殺菌燈32與排氣風扇40的運作情況,更能手動開啟與自定義該吸氣風扇30、紅外線殺菌燈32與排氣風扇40的啟動時機,俾以提高其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發明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發明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8)

  1. 一種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包括有:一建築物,該建築物圍設形成有一室內空間;至少一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包括有一內框架、一外框架、一竹炭發泡海棉、一底座及一通風管,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皆呈碗體形狀,且該內框架小於該外框架並受到該外框架的罩設,又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之間夾設該竹炭發泡海棉,且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皆呈蜂巢狀開設有複數個導流口,讓外部空氣能穿過該導流口而被該竹炭發泡海棉過濾形成淨化空氣,又該底座罩蓋於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未設有該竹炭發泡海棉的一面,且該過濾裝置以該底座固定於該建築物外部,而該通風管連通於該底座;至少一吸氣風扇,該吸氣風扇以一罩體連接該通風管,藉由該吸氣風扇驅動外部空氣通過該過濾裝置而吸入該建築物之該室內空間,又該吸氣風扇於該罩體內部裝設有至少一紅外線殺菌燈,進一步透過該紅外線殺菌燈消除淨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至少一排氣風扇,該排氣風扇固定於該建築物之該室內空間內,且該排氣風扇能排出該室內空間中的污染空氣;一控制器,該控制器連接並用於控制該吸氣風扇與該排氣風扇,又該控制器連結有至少一偵測器,且該偵測器偵測該室內空間的空氣品質,藉此提供該控制器判斷是否驅動該吸氣風扇與該排氣風扇,俾以透過自動循環控制達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功效。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 置,其中,該內框架中央凸設有一連結柱,且該連結柱穿過該外框架,並由一螺帽鎖設該連結柱而形成該內框架與該外框架的結合固定。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中,該內框架與該底座為一體成型結構。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中,該底座外緣凸設有一擋環,並由該擋環阻擋該外框架而形成定位與氣密。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中,該過濾裝置於該外框架的外緣罩蓋有一遮蓋,並由該遮蓋形成防雨或防塵功能。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中,該控制器以藍牙傳輸方式連接有至少一通訊裝置,且該通訊裝置用於監看室內空氣品質與操作該控制器。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為行動電話或電腦。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其中,該過濾裝置裝設於該建築物的屋頂,且該排氣風扇裝設於該建築物的牆面。
TW106139717A 2017-11-16 2017-11-16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TWI634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9717A TWI634291B (zh) 2017-11-16 2017-11-16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9717A TWI634291B (zh) 2017-11-16 2017-11-16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4291B true TWI634291B (zh) 2018-09-01
TW201923290A TW201923290A (zh) 2019-06-16

Family

ID=6445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9717A TWI634291B (zh) 2017-11-16 2017-11-16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4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6345B (zh) * 2020-08-21 2022-06-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運動環境淨化裝置
TWI766346B (zh) * 2020-08-21 2022-06-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運動環境氣體淨化處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2626U (zh) * 2009-10-14 2010-11-24 程广忠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3869155U (zh) * 2014-03-14 2014-10-08 唐耀明 物联网嵌墙新风净化系统
CN204043061U (zh) * 2014-07-11 2014-12-24 刘华荣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系统
TWM558887U (zh) * 2017-11-16 2018-04-21 Chen mao lin 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2626U (zh) * 2009-10-14 2010-11-24 程广忠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3869155U (zh) * 2014-03-14 2014-10-08 唐耀明 物联网嵌墙新风净化系统
CN204043061U (zh) * 2014-07-11 2014-12-24 刘华荣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系统
TWM558887U (zh) * 2017-11-16 2018-04-21 Chen mao lin 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3290A (zh) 2019-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4538B (zh) 高效节能压力式智能空气净化器
TWI634291B (zh) Cycle control system device with improved indoor air quality
CN107166672A (zh) 一种多功能室内环境检测装置
CN106642373A (zh) 一种智能家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05716166A (zh)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02445175U (zh) 新风防尘口罩
CN205516055U (zh) 一种户外用便携式空气循环系统
CN205435258U (zh) 一种新材料空气净化器
TWM558887U (zh) 具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循環控制系統裝置
CN206593221U (zh) 一种带有温湿度探测器的可控温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07928894U (zh) 一种高性能低耗能空气净化器过滤装置
CN206755399U (zh) 一种外挂在空调上的空气净化器
CN208181389U (zh) 一种用于船舶装修的局部排气换气设备
CN205434435U (zh) 一种自体循环空气净化装置
CN209147294U (zh) 一种二级空气净化装置
CN208579417U (zh) 一种吸附甲醛的装置
CN206449739U (zh)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处理器
CN207569995U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吊顶式空气净化器
CN205332363U (zh) 一种卧室空气净化装置
CN206138599U (zh) 车载便携两用空气净化器
CN210159462U (zh) 一种室内有害物质空气净化装置
CN207893940U (zh) 窗式新风机
CN202909334U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TWI684732B (zh) 獨立式雙流道空氣清淨機
CN208282280U (zh) 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