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1846B -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 Google Patents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1846B
TWI631846B TW106119423A TW106119423A TWI631846B TW I631846 B TWI631846 B TW I631846B TW 106119423 A TW106119423 A TW 106119423A TW 106119423 A TW106119423 A TW 106119423A TW I631846 B TWI631846 B TW I6318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vice
vehicle control
electronic key
function
cloud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4812A (z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6119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1846B/zh
Priority to US15/989,453 priority patent/US1021730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824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846B/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包含一雲端伺服器、一第一使用者裝置、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及一車控主機。該車控主機設置於一車輛內,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啟動一電子鑰匙分享功能後,傳送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傳送一權限驗證請求與接收到一使用許可確認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操作;藉此,透過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分享,增加操作該車輛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電子鑰匙系統,尤指一種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
傳統為了讓車輛的擁有者(以下簡稱車主)與其車輛在不同地點時,能夠透過他人代為使用該車輛的方式,不外乎該車輛的車主將其實體車用鑰匙交由他人,或者親自陪同到達其車輛停放的位置取車,並且車輛使用完畢後,需再將車用鑰匙交返車主。如此,車用鑰匙交遞的過程,不僅徒增雙方耗費的時間,也對於實體車用鑰匙的保管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存在無法預期的風險。
因此,一種能夠克服現有實體車用鑰匙的使用權限轉換之問題,乃為所冀。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解決現有實體車用鑰匙交遞的過程,不僅徒增雙方耗費的時間,也對於實體車用鑰匙的保管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存在無法預期之風險的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所提出之該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包含一雲端伺服器、一第一使用者裝置、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及一車控主機。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該車控主機設置於一車輛內,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其中,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啟動一電子鑰匙分 享功能後,傳送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傳送一權限驗證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並且該雲端伺服器回覆一使用許可確認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操作。
藉由所提出之該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透過該雲端伺服器以網際網路方式分別與該第一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及該車控主機進行連接,藉此達到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控制與操作,並提高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所提出之該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包含一雲端伺服器、一第一使用者裝置、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及一車控主機。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及近端連線功能,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該車控主機設置於一車輛內,具有近端連線功能,以近端連線方式與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連線,並於該車控主機內建置有一組以上的第一金鑰資訊。其中,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啟動一電子鑰匙分享功能後,傳送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傳送一權限驗證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並且該雲端伺服器回覆一使用許可確認及一第二金鑰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金鑰資訊發送一第二金鑰資訊驗證請求至該車控主機,當該車控主機自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接收該第二金鑰資訊時,將與車控主機預存之第一金鑰資訊進行驗證,若驗證正確後,車控主機將回覆一金鑰使用許可確認,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並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操作。
藉由所提出之該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近端連線方式與該車控主機連線,並且將從該雲端伺服器取得的該第二金鑰資訊與該車控主機內的第一金鑰資訊進行驗證,當驗證正確後,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使用者才可對該車輛進行控制,藉此達到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控制與操作,並提高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方便性與安全性,以及達到在該車控主機無法以網際網路連線該雲端伺服器時,還能讓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達到控制該車輛的目的。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圖式,相信本創作之目的、特徵與功效,當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1‧‧‧第一使用者裝置
12‧‧‧第二使用者裝置
13‧‧‧雲端伺服器
20‧‧‧車輛
21‧‧‧車控主機
15‧‧‧第一顯示螢幕
16,16A‧‧‧第一使用者介面
161‧‧‧電子鑰匙功能
162‧‧‧即時位置功能
163‧‧‧新增功能
164‧‧‧權限分享功能
165‧‧‧名稱設定功能
166‧‧‧有效時間設定功能
167‧‧‧位置資訊分享功能
168‧‧‧備註資訊功能
169‧‧‧分享傳送方式功能
170‧‧‧啟動功能
171A‧‧‧藍牙控制功能
25‧‧‧第二顯示螢幕
26,26A‧‧‧第二使用者介面
261‧‧‧控制功能
262‧‧‧定位功能
263‧‧‧上鎖/引擎啟動功能
264‧‧‧解鎖/引擎熄火功能
265‧‧‧字體縮小功能
266‧‧‧字體放大功能
31A‧‧‧工具列
311A‧‧‧車門上鎖/解鎖工具
312A‧‧‧引擎控制工具
313A‧‧‧功能設定工具
Pc‧‧‧位置資訊
圖1:為本創作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2A:為本創作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第一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圖2B:為本創作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第二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第一實施例更具體的操作示意圖。
圖4A:為本創作第一使用者介面的第一操作示意圖。
圖4B:為本創作第一使用者介面的第二操作示意圖。
圖4C:為本創作第一使用者介面的第三操作示意圖。
圖4D:為本創作第一使用者介面的第四操作示意圖。
圖5A:為本創作第二使用者介面的第一操作示意圖。
圖5B:為本創作第二使用者介面的第二操作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第二使用者介面的第三操作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的另一架構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第三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車控主機建置第一金鑰資訊的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0A:為本創作第一使用者介面的第五操作示意圖。
圖10B:為本創作第二使用者介面的第四操作示意圖。
圖10C:為本創作第二使用者介面的第五操作示意圖。
圖10D:為本創作第二使用者介面的第六操作示意圖。
茲有關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見圖1所示,本創作係揭露一種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該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裝置11、一第二使用者裝置12、一雲端伺服器13以及一車控主機21。其中,該雲端伺服器13係可為一雲端伺服主機(cloud-based server host)。該車控主機21係裝設(設置)於該車輛20內,惟圖1用以清楚示意該車控主機21與該雲端伺服器13的連接關係,非用以示意該車控主機21設置於該車輛20外。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與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可為可攜式電子裝置(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或穿戴式電子裝置(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例如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筆記型電腦(laptop computer)、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慧型手錶(smart watch)或智慧型眼鏡(smart glass)之任一者,然不以此為限制。只要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並且能夠隨身攜帶或穿戴的電子行動裝置,皆可作為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與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之用。此外,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與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可由內建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與該第二 使用者裝置12具有無線網路連線的Wi-Fi、ZigBee、3G、3.5G、4G或更高行動標準功能的無線網路模組所實現。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或其他連網方式(以下相同,不再贅述)與該雲端伺服器13連線。同樣地,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13連線。
再者,裝設於該車輛20內的該車控主機21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13連線。換言之,該雲端伺服器13係透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或其他連網方式,分別無線連接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以及該車控主機21,可提供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以及該車控主機21三者之間彼此的無線連接通訊(wireless communication),容後配合圖2、圖3詳細說明。
以下,藉由實境為例加以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方案。舉例來說,該車輛20的擁有車(之後簡稱車主)欲請其友人或家人協助將其停放在他處的該車輛20開回指定的地點,其中該車主即為一第一使用者,且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係為該車主(該第一使用者)所持有;該友人即為一第二使用者,且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係為該友人(該第二使用者)所持有。
當該車主(即為該第一使用者)透過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啟動一電子鑰匙分享功能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係傳送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友人(即為該第二使用者)所持有的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並且該友人操作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進一步操作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以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雲端伺服器13,該雲端伺服器13再將該車輛控制信號傳送至該車控主機21,並且該車控主機21控制該車輛20操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配合參見圖2A與圖4A~圖4D所示,該車主(即該第一使用者)透過操作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執行一電子鑰匙應用程式(App)。如圖4A所示,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具有一第一顯示螢幕15,當該車主執行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時,在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的該第一顯示螢幕15產生一第一使用者介面16,其中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係為操作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的介面。當該車主欲分享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給該友人時,該車主則執行顯示於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的一電子鑰匙分享功能(S11),在本實施例中,該電子鑰匙分享功能係顯示於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的右上角處,其標號為160。在本創作的說明中,所執行的功能對應於使用者介面中,係以“按鍵”、“按鈕”、“滑動軸控制項”、“文字欄位框”…等等方式予以實現,即配合操作功能的選擇方式呈現。舉例來說,若欲致能或禁能使用權限分享功能,則對應“滑動軸控制項”的操作元件,若欲變更預設電子鑰匙的名稱,則對應“文字欄位框”的操作元件,…依此類推。因此,在後文皆以“功能”字義表示,惟實際的操作以對應所述“按鍵”、“按鈕”、“滑動軸控制項”、“文字欄位框”…等等方式進行操作,並且不以該等方式為限制。
當該車主點選執行該電子鑰匙分享功能160時,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所顯示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的畫面(頁面)則為圖4B所示。在圖4B所示的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功能包括一電子鑰匙功能161與一即時位置功能162。當該車主點選執行該即時位置功能162時,在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上則可顯示該車輛20停放位置的座標定位(位置)資訊。舉例來說,在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上,或在該第一顯示螢幕15上另外開啟的介面上,例如網頁(web-based)介面,以數位地圖、街景資訊、衛星圖像或文字方式,呈現該車輛20之即時位置的資訊,然不以上述呈現方式為限制。換言之,當該車主點選執行該即時位置162功能時,即為該車主執行尋車的功能。其中,該車輛20之即時位置的座標定位(位 置)資訊係為裝設於該車輛20內的該車控主機21的座標位置。一種可行的方案如下,然不以此為限制,該車控主機21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13維持連線,該車控主機21係可持續傳送其座標定位(位置)資訊至該雲端伺服器13。因此,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透過向該雲端伺服器13提出取得該車輛20的座標定位資訊的請求時,該雲端伺服器13可傳送該車控主機21的座標位置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使得該第一使用者可得知該車輛20即時位置的座標定位(位置)資訊。
當該車主點選執行該電子鑰匙功能161時,可透過點選執行一新增功能163,建立欲分享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給該友人的電子鑰匙(eKey)。當該車主點選執行新增該電子鑰匙時,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所顯示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的畫面可為圖4C所示。在圖4C所示的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功能包括一權限分享功能164。當該車主點選執行新增該電子鑰匙時,該權限分享功能164預設為致能(開啟)的狀態,並且在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上另可顯示分享給該友人之該電子鑰匙的名稱以及權限分享剩餘的時間。舉例來說,如圖4C所示,當該電子鑰匙建立時,該電子鑰匙的預設名稱可為ekey1,權限分享剩餘的時間預設為一小時,然不以此限制。
再者,若該車主欲取消已分享出去該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可以點選或切換,使該權限分享功能164由致能(enable)狀態轉換為禁能(disable)的狀態,如此該第二使用者將無法再使用該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換言之,即使該第二使用者接收到該電子鑰匙,但已無法操作功能。
此外,若該車主欲再將該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分享給其他人時,該車主可在圖4C所示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點選執行該新增功能163,可再新增該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給該第二使用者之外的其他使用者,在此不再贅述。
然後,若該車主在圖4C所示的該(些)電子鑰匙的名稱上點選,則可對所指定的電子鑰匙進行設定以及傳送權限分享資訊。當該車主點選執行對所指定的電子鑰匙進行設定以及傳送權限分享資訊時,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所顯示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的畫面則為圖4D所示。在圖4D所示的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功能包括一名稱設定功能165、一有效時間設定功能166、一位置資訊分享功能167、一備註資訊功能168、一分享傳送方式功能169以及一啟動功能170。
當該車主點選執行該名稱設定功能165時,可變更預設電子鑰匙的名稱為容易識別的新名稱,特別是當該電子鑰匙同時提供多方的權限分享時。此外,當該車主傳送權限分享資訊給該第二使用者時,該電子鑰匙的名稱則對應地提供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以顯示在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上。當該車主點選執行該有效時間設定功能166時,可變更預設權限分享的時間。舉例來說,該功能可提供剩餘時間的設定,亦可提供指定到期時間的設定,以方便該車主控管與掌握該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分享的使用狀態。
該車主點選執行該位置資訊分享功能167時,可於傳送權限分享資訊給該第二使用者時,將該車輛20停放位置的座標定位(位置)資訊一併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該車主點選執行該備註資訊功能168時,可於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內輸入用以方便使用該電子鑰匙資訊的文字,可配合參見圖5B。該車主於該備註資訊功能168內輸入註解用的文字,並且輸入於該備註資訊功能168內的文字可對應地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讓該第二使用者所接收,藉此,可方便該車主自己,亦方便於該第二使用者清楚使用該電子鑰匙的需求或其他提醒,如圖5B所示。
該車主點選執行該分享傳送方式功能169時,可選擇任一種通訊方式,例如手機簡訊,包括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與SMS(short message service)、電子郵件、通訊軟體,包括LINE、WhatsApp、WeChat、Snapchat、Facebook Messenger、Vessenger、Twitter message…等等,將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分享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以供該第二使用者執行。惟上述該等通訊方式僅為舉例之用,非以限制本創作之實施。
該車主點選執行該啟動功能170時,可進一步地分享該第二使用者進階功能的權限。舉例來說,當該車主開啟該啟動功能170時,可允許分享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啟動該車輛20引擎的功能。相較之下,若該車主沒有開啟該啟動功能170,則該第二使用者僅能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解鎖該車輛20車門的功能,而無法進一步地啟動該車輛20引擎,惟上述進階功能的權限分享不以上述舉例為限制。
復見圖2A、2B,當該車主啟動該電子鑰匙分享功能(S11),對應執行圖4A所示的該電子鑰匙分享功能160,可選擇地執行前述的該電子鑰匙功能161、該即時位置功能162、該新增功能163、該權限分享功能164、該名稱設定功能165、該有效時間設定功能166、該位置資訊分享功能167以及該備註資訊功能168後,透過執行前述的該分享傳送方式功能169,使得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傳送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2)。
舉例來說,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13以手機簡訊、電子郵件或通訊軟體的方式傳送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係在所使用的手機簡訊、電子郵件或通訊軟體的操作介面中載入對應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的網址連結資訊,因此當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傳送到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所接收到的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即為該網址連結資訊。
在本創作中,在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傳送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步驟中,進一步地導入金鑰雜湊(hashing)的功能以進 行資料完整性的保存與身份驗證的識別。舉例來說,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的原始內容,可透過一安全雜湊演算法(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例如SHA-512,但不以此為限制,將其運算與轉換為一固定長度的雜湊值後,再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接收到雜湊值後,並且經由與雲端伺服器13驗證後,若所接收到的與雲端伺服器13所儲存之該雜湊值相同或正確,則表示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在傳送的過程中沒有遭受到不當的竄改或破壞,同時也確保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為正確可使用該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分享的裝置;藉此,達到資料完整性的保存與身份驗證的識別的功效,以提高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分享的安全性。
如圖5A所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具有一第二顯示螢幕25,當該第二使用者(即該車主的友人)點選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即該網址連結資訊)時,在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該第二顯示螢幕25產生一第二使用者介面26,其中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係為一網頁(web-based)介面。當在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上開啟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S13),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即該網頁介面上方處顯示該網址連結資訊260。
配合圖2A所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在開啟電子鑰匙資訊連接(S13)之後,進一步對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使用權限進行驗證。詳言之,在步驟(S13)之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傳送一權限驗證請求(如前述可採用金鑰雜湊方式產生)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9)。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權限驗證請求之產生係來自於當第一使用者裝置11啟動電子鑰匙分享功能時,將傳送一要求權限之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13,該雲端伺服器13將根據該要求權限之請求回覆該權限驗證請求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接著,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將該權限驗證請求以及電子鑰匙資訊連結一併傳送至第二使用者裝置12,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時,將傳送該權限驗證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13, 俾與該雲端伺服器13內儲存有提供權限驗證所需的相關資料進行驗證。若該權限驗證請求的內容經該雲端伺服器13確認(驗證)後正確者,該雲端伺服器13則回覆一使用許可確認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A),藉此,當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接收到該使用許可確認時,該第二使用者則確認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具有操作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反之,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未接收到該使用許可確認,或接收到的訊息為不具使用權限的通知時,則表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為無效使用電子鑰匙的裝置。
當完成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驗證後,該第二使用者在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上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S14)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13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5)。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車輛控制信號後,再將該車輛控制信號傳送至該車控主機21(S15')。
當該車控主機21接收到由該雲端伺服器13所傳送的該車輛控制信號後,該車控主機21則輸出控制信號控制該車輛操作(S16)。再者,該車控主機21係回覆一車輛操作資訊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7)。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車輛操作資訊後,再將該車輛操作資訊回覆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7')。藉此,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所接收到該車輛操作資訊,可知道該車控主機21係已對該車輛20進行對應的控制操作。
此外,可選地但不以為限,當該雲端伺服器13回覆該車輛操作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時,亦可同時以網際網路方式,傳送一車輛控制通知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S18),如此,該車主可透過接收到該車輛控制通知,得知該車輛20正處於哪種的控制或使用狀態。
請參見圖2B,其與圖2A最大的差異在於該雲端伺服器13則回覆一使用許可確認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A)之後,在開啟車輛控制功能(S14) 之前,該雲端伺服器13在該雲端伺服器13回覆該使用許可確認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時,亦可同時以網際網路方式,傳送一電子鑰匙開啟通知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S1B),如此,該車主(即該第一使用者)可透過接收到該電子鑰匙開啟通知,得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已完成使用權限的驗證,並且其為有效使用電子鑰匙的裝置。
配合圖3所示,具體揭示在步驟(S14)所開啟的該車輛控制功能,包含一尋車定位功能、一解鎖車門功能以及一啟動引擎功能。換言之,當該第二使用者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S13)時,該第二使用者可視實際狀況執行該尋車定位功能(S141)、該解鎖車門功能(S142)或該啟動引擎功能(S143)。
當該第二使用者未知該車輛20停放的位置時,則可執行該尋車定位功能(S14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13傳送一車輛位置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51)。承前所述,由於該車控主機21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13維持連線,該車控主機21係可持續傳送其座標定位(位置)資訊至該雲端伺服器13,因此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車輛位置請求時,係傳送一車輛定位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61'),如此,該第二使用者可透過接收到該車輛定位資訊,獲得到該車輛20停放位置的座標定位(位置)資訊。
如圖6所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該第二顯示螢幕25所產生的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則可顯示該車輛20的位置資訊Pc。在本實施例中,該車輛20的位置資訊係以數位地圖的方式呈現,然不以此方式為限制,例如街景資訊、衛星圖像或文字方式皆可作為呈現該車輛20的位置資訊之用。
復見圖3,當該第二使用者原本就知悉該車輛20停放的位置或透過該車輛定位資訊找到該車輛20時,可進一步執行該解鎖車門功能(S142),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以網際網路方式,傳送一車門解鎖控制信號至該雲端伺服 器13(S152)。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車門解鎖控制信號時,再將該車門解鎖控制信號傳送至該車控主機(S152')。
當該車控主機21接收到由該雲端伺服器13所傳送的該車門解鎖控制信號後,該車控主機21則輸出控制信號控制該車輛20解鎖車門(S162)。再者,該車控主機21係回覆一解鎖車門操作資訊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72)。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解鎖車門操作資訊後,再將該解鎖車門操作資訊回覆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72')。藉此,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所接收到該解鎖車門操作資訊,可知道該車控主機21係已對該車輛20進行解鎖的控制操作。
此外,可選地但不以為限,當該雲端伺服器13回覆該解鎖車門操作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時,亦可同時以網際網路方式,傳送一執行解鎖車門通知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S182),如此,該車主可透過接收到該執行解鎖車門通知,得知該車輛20的車門已被該車控主機21控制為解鎖的狀態。
若當該第二使用者進一步欲發動該車輛20時,可進一步執行該啟動引擎功能(S143),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以網際網路方式,傳送一引擎啟動控制信號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53)。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引擎啟動控制信號時,再將該引擎啟動控制信號傳送至該車控主機(S153')。
當該車控主機21接收到由該雲端伺服器13所傳送的該引擎啟動控制信號後,該車控主機21則輸出控制信號控制該車輛20啟動引擎(S163)。再者,該車控主機21係回覆一啟動引擎操作資訊至該雲端伺服器13(S173)。當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到該啟動引擎操作資訊後,再將該啟動引擎操作資訊回覆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173')。藉此,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所接收到該啟動引擎操作資訊,可知道該車控主機21係已對該車輛20進行啟動引擎的控制操作。
此外,可選地但不以為限,當該雲端伺服器13回覆該啟動引擎操作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時,亦可同時以網際網路方式,傳送一執行啟動引擎通知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S183),如此,該車主可透過接收到該執行啟動引擎通知,得知該車輛20的引擎已被該車控主機所啟動的狀態。
在本創作中,前述對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的通知步驟,例如步驟S1B、步驟S18、步驟S182或步驟S183,可透過推播訊息(push message)的方式,例如該雲端伺服器13所提供的推播服務,可為Google雲端推播(GCM)、Apple雲端推播(APNs)、微軟雲端推播(MPNs)、或者是其他技術人員所開發的推播伺服器,對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進行通知。
前述該第二使用者所執行的步驟,可透過對顯示於圖5A的功能進行執行,說明如下。當在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上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S13),在圖5A所示的該車輛控制功能包括一控制功能261與一定位功能262。當該第二使用者點選執行該定位功能262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執行該尋車定位功能(S141),詳細說明可參見圖3、圖6及其對應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該第二使用者點選執行該控制功能261,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上則進一步提供一上鎖/引擎啟動功能263與一解鎖/引擎熄火功能264。當該第二使用者短時按壓該解鎖/引擎熄火功能264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執行解鎖車門功能(S142),詳細說明可參見圖3及其對應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此外,當該第二使用者長時按壓該解鎖/引擎熄火功能264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執行引擎熄火功能,其中,所述引擎熄火功能係為對車輛的基本操作,在此不再贅述。
當該第二使用者短時按壓該上鎖/引擎啟動功能263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可執行一上鎖車門功能,其中所述上鎖車門功能係為對車輛的 基本操作,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地,當該第二使用者長時按壓該上鎖/引擎啟動功能263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則可執行啟動引擎功能(S143),詳細說明可參見圖3及其對應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前述於備註資訊功能168內輸入註解用的文字,傳送並顯示於圖5B的功能執行,說明如下。當該車主將輸入於該備註資訊功能168內的文字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並且由該第二使用者所接收後,該第二使用者可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上的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讀取對應的文字資訊。進一步地,該第二使用者可透過點選一字體縮小功能265或一字體放大功能266,調整顯示於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上文字的字體大小。
前述內容說明當該車輛20停靠在空曠地方、立體停車場的地面上的樓層、路邊等可順利連結網際網路的場所,使第一使用者將控制車輛20的權限提供給第二使用者,該車控主機21可直接經由網際網路連接該雲端伺服器13,而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經由網際網路連結該雲端伺服器13,以經由該雲端伺服器13控制該車控主機21。
然而,該車輛20有可能停靠在無法連結網際網路的場所如地下停車場,使該車控主機21無法直接連結該雲端伺服器13,讓該第二使用者無法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經由該雲端伺服器13控制該車控主機21,為此,本創作進一步提供一種近端連線的控制方式,讓該車控主機21在無法經由網際網路連結該雲端伺服器13的情況下,依能與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連結,進而受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控制。以下進一步配合圖式說明近端連線的控制方式的內容。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以及該車控主機21個別還具有一近端連線功能,如圖7所示,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可分別透過近端連線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此外,如圖1所示,該車控主機21在有網際網路的環境下,也可透過網際網路與該雲端伺服器13連結。 具體而言,可由內建在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及該車控主機21具有近端連線的藍牙標準功能的藍牙模組實現,因此,所述近端連線功能係指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的所在位置或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所在位置與該車控主機21之間具有一限制距離,為方便說明,以下近端連線皆以藍牙連線說明示之,但不以此為限。
為說明本創作之近端連線的控制方式的技術方案,請參考圖7、8所示,該車控主機21建置有一組以上的第一金鑰資訊。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啟動該電子鑰匙分享功能(S41A)時,如圖10A所示,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的第一顯示螢幕15上呈現一第一使用者介面16A,該第一使用者介面16A上提供電子鑰匙設定功能,如設定電子鑰匙名稱、設定電子鑰匙使用的有效時間、分享電子鑰匙連結、啟動功能和位置資訊外,還提供一藍牙控制功能171A,用以開放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得以透過藍牙連線(近端連線方式)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而控制該車輛20,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設定完成電子鑰匙的資訊後,傳送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42A),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可根據該電子鑰匙資訊取得控制該車輛20的權限。
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S43A)後,發送該權限驗證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13(S44A),該雲端伺服器13確認該權限驗證請求正確後,回覆該使用許可確認及傳送一第二金鑰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45A)。反之,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未接收到該使用許可確認,或接收到的訊息為不具使用權限的通知時,則表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為無效使用電子鑰匙的裝置。
此外,該雲端伺服器13在回覆該使用許可確認及傳送一第二金鑰資訊給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時,傳送該電子鑰匙開啟通知給該第一使用者裝 置(S46A),以讓該第一使用者透過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得知該第二使用者已經完成電子鑰匙的權限認證並取得電子鑰匙的使用權限。
由於該車輛20停靠在地下停車場而無法連線網際網路,因此,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透過該藍牙連線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具體而言,該第一使用者在設定電子鑰匙資訊時,已有設定開啟藍牙功能,所以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藍牙連線與該車輛20連結時,不需要特別進行藍牙配對;然,為了安全性,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後,將該第二金鑰資訊傳送至該車控主機21(S51A),該車控主機21將該第二金鑰資訊與儲存於該車控主機21內的該第一金鑰資訊進行驗證,當驗證正確,該車控主機21回覆一金鑰使用許可確認給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52A),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得以透過該車控主機21控制該車輛20。反之,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位接收到該金鑰使用許可確認,或接收到的訊息為不具使用權限的通知時,則表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為無效使用該第二金鑰資訊的裝置。
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取得操控該車輛20的權限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S53A),其中,該車輛控制功能如圖10B至10D所示,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第二顯示螢幕25提供一第二使用者介面26A,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A的下方提供一工具列31A,該工具列31A包括一車門上鎖/解鎖工具311A、一引擎控制工具312A及一功能設定工具313A,以供該第二使用者選擇所需要的功能。
當該第二使用者選擇該車門上鎖/解鎖工具311A時,如圖10B所示,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A上提供一上鎖車門功能、一解鎖車門功能、一定位功能及一備註資訊功能等;當該第二使用者選擇該引擎控制工具312A時,如圖10C所示,該第二使用者介面26A上提供一引擎啟動功能及一引擎關閉功能;當該第二使用者選擇該功能設定工具313A時,如圖10D所示,該第二使用者介 面26A上提供一螢幕常開設定功能、一裝置搜尋時間設定功能及一延遲發送命令時間設定功能,該螢幕常開設定功能用以設定該第二顯示螢幕25常亮,該裝置搜尋時間設定功能用以設定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的藍牙連線搜尋時間,該延遲發送命令時間設定功能用以設定發送命令的時間,避免多次控制(誤觸)而發送多次命令。
覆見圖8,該第二使用者根據所要控制該車輛20對應的部件改變狀態如解鎖車門,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經該車輛控制信號進行加密,並經由藍牙連線發送到該車控主機21(S54A),該車控主機21根據接收到的車輛控制信號輸出控制信號控制該車輛20操作(S55A),該車控主機21控制該車輛20操作後,回覆經過加密後的該車輛操作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S56A),讓該第二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知道該車控主機21已對該車輛20進行對應的控制操作。
藉由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經由該雲端伺服器13取得該第二金鑰資訊後,經由藍牙連線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以傳送該第二金鑰資訊至該車控主機21進行驗證,並在驗證成功以取得控制該車輛20的權限,以達到在該車控主機21無法透過網際網路連結該雲端伺服器13的情況下,該第二使用者還能透過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經由近端連線的方式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而控制該車輛20操作,藉此達到在無網際網路下依然可以讓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控制該車輛20,進而達到方便使用方便的目的。
為此,為了進一步說明該車控主機21建置該第一金鑰資訊的方式,請參考圖9所示: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經由網路與該雲端伺服器13連結,以傳送一第一金鑰資訊更動請求給該雲端伺服器(S61); 該雲端伺服器13判斷是否接收到該車控主機21傳送的一連線請求(S62);其中,當該車控主機21所在的環境能夠連接到網際網路時,該車控主機透過無線網路連線功能連接到網際網路,以發送連線請求給該雲端伺服器13,若所在的環境無法連接到網際網路,則該雲端伺服器13接收不到該車控主機21的連線請求;若是,該雲端伺服器13透過網路直接傳送該第一金鑰資訊給該車控主機21,以更新並儲存該第一金鑰資訊(S63);該車控主機21儲存該第一金鑰資訊後,經由網路回覆一儲存確認給該雲端伺服器13(S64);當上述執行「該雲端伺服器13判斷是否接收到該車控主機21傳送的一連線請求(S62);」的步驟時,若否,該雲端伺服器13將該第一金鑰資訊傳送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S65);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透過近端連線功能與該車控主機21進行配對連線,並將該第一金鑰資訊傳送給該車控主機21(S66);該車控主機21儲存該第一金鑰資訊,並回傳一儲存確認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S67)。
具體而言,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接收到該第一金鑰資訊時,該第一使用者前往停靠該車輛20的樓層,使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經由藍牙連線與該車控主機21進行配對連線,並於配對成功後才與該車控主機21建立連線。
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進一步將該車控主機21回覆的該儲存確認傳送到該雲端伺服器13,以儲存於該雲端伺服器13。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當該車控主機21儲存該第一金鑰資訊後,並且在可以無線網路連線功能連接到網際網路時,則發送一儲存確認給該雲端伺服器13。
根據上述方法,透過將該第一金鑰資訊建置在該車控主機21內,以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要控制該車輛20時,須先將該第二金鑰資訊發送到該車控主機21與該車控主機21儲存之該第一金鑰資訊進行驗證正確後才可操控該車輛20,而達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具有以下之特徵與優點:
1、藉由所提出之該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透過該雲端伺服器13以網際網路方式分別與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以及該車控主機21進行連接,藉此達到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控制與操作,並提高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方便性。
2、該第一使用者,即該車主可透過對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的分享與取消,以及權限分享時間的設定,以提高電子鑰匙使用的安全性。
3、透過使用安全雜湊演算法,對所傳送的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進行運算與轉換,以達到資料完整性的保存與身份驗證的識別的功效,進而提高電子鑰匙之使用權限分享的安全性。
4、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執行該車輛控制功能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進一步傳送相對應操作的通知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1,以提高該第一使用者,即該車主對於該車輛20的掌握度。
5、當該車輛20停放在地下停車場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還可透過近端連線方式與該車控主機21連結,以達到在該車控主機21無法經由網際網路連接該雲端伺服器13時,還能讓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控制該車輛20,進而提高使用便利性。
6、藉由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取得該第二金鑰資訊,並與該車控主機21內的第一金鑰資訊進行驗證,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2與該車控主機21在近端連線下,還需要進行金鑰資訊的驗證,而保持操作安全性。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圖式,惟本創作之特徵並不侷限於此,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本創作之所有範圍應以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凡合於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與其類似變化之實施例,皆應包含於本創作之範疇中,任何熟悉該項技藝者在本創作之領域內,可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可涵蓋在以下本案之專利範圍。

Claims (14)

  1. 一種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包含: 一雲端伺服器; 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 一第二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及 一車控主機,設置於一車輛內,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 其中,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啟動一電子鑰匙分享功能後,傳送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傳送一權限驗證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並且該雲端伺服器回覆一使用許可確認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操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包含一電子鑰匙應用程式,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執行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在該第一使用者裝置的一顯示螢幕產生一第一使用者介面,該第一使用者介面係為操作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的介面;其中該電子鑰匙應用程式提供該電子鑰匙分享功能,提供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接收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並且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在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一顯示螢幕產生一第二使用者介面,該第二使用者介面係為顯示該車輛控制功能的介面;其中該車輛控制功能提供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車輛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透過該雲端伺服器以手機簡訊、電子郵件或通訊軟體的方式傳送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第二使用者介面為一網頁(web-based)介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車輛控制功能包含一尋車定位功能、一解鎖車門功能或一啟動引擎功能。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執行該尋車定位功能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尋車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車輛定位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執行該解鎖車門功能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車門解鎖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解鎖車門。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執行該啟動引擎功能時,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透過該雲端伺服器傳送一引擎啟動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啟動引擎。
  10.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當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執行該車輛控制功能時,該車控主機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進一步傳送相對應操作的通知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
  11. 一種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包含: 一雲端伺服器; 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線功能,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 一第二使用者裝置,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及近端連線功能,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以網際網路方式與該雲端伺服器連線;及 一車控主機,設置於一車輛內,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及近端連線功能,該車控主機以近端連線方式與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連線,該車控主機建置一組以上的第一金鑰資訊; 其中,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啟動一電子鑰匙分享功能後,傳送一電子鑰匙資訊連結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該電子鑰匙資訊連結後,傳送一權限驗證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並且該雲端伺服器回覆一使用許可確認及一第二金鑰資訊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金鑰資訊發送一第二金鑰資訊驗證請求至該車控主機,該車控主機將該第二金鑰資訊與該第一金鑰資訊驗證正確後,回覆一金鑰使用許可確認,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開啟一車輛控制功能,並傳送一車輛控制信號至該車控主機,並且該車控主機控制該車輛操作。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還包括一近端連線功能;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向該雲端伺服器發送一第一金鑰資訊更動請求,該雲端伺服器判斷是否透過無線網路連線功能接收到該車控主機傳來一連線請求,若是,將該第一金鑰資訊傳送到該車控主機進行儲存;若否,則該雲端伺服器將該第一金鑰資訊傳送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進行儲存,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透過該近端連線功能與該車控主機配對連線後,將該第一金鑰資訊傳送到該車控主機進行儲存,使該第一金鑰資訊建置在該車控主機內。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車控主機儲存該第一金鑰資訊後,回傳一儲存確認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智慧型車用電子鑰匙系統,其中,該車控主機儲存該第一金鑰資訊後,回傳一儲存確認給該雲端伺服器。
TW106119423A 2016-12-30 2017-06-12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TWI631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9423A TWI631846B (zh) 2016-12-30 2017-06-12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US15/989,453 US10217304B2 (en) 2017-06-12 2018-05-25 Intelligent vehicul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5144113 2016-12-30
TW105144113 2016-12-30
TW106119423A TWI631846B (zh) 2016-12-30 2017-06-12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812A TW201824812A (zh) 2018-07-01
TWI631846B true TWI631846B (zh) 2018-08-01

Family

ID=6364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423A TWI631846B (zh) 2016-12-30 2017-06-12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1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45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权确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0130B (en) * 2002-09-27 2005-04-01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electronic key system
US20100231351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smar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5083218A (zh) * 2015-07-16 2015-11-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辆启动方法
CN105554105A (zh) * 2015-12-14 2016-05-04 安徽大学 一种面向多服务与隐私保护的车联网组密钥管理方法
TWI535590B (zh) * 2012-04-06 2016-06-01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車用智慧鑰匙裝置、車輛遙控駕駛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0130B (en) * 2002-09-27 2005-04-01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electronic key system
US20100231351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smar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TWI535590B (zh) * 2012-04-06 2016-06-01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車用智慧鑰匙裝置、車輛遙控駕駛系統及方法
CN105083218A (zh) * 2015-07-16 2015-11-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辆启动方法
CN105554105A (zh) * 2015-12-14 2016-05-04 安徽大学 一种面向多服务与隐私保护的车联网组密钥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812A (zh) 201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7304B2 (en) Intelligent vehicul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JP7178729B2 (ja) 共有されたキーを使用する無線デバイスの選択的ペアリング
JP6571847B1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車両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US11330429B2 (en) Vehicle digital key sharing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CN108944794A (zh) 智能型车用电子钥匙系统
JP7066366B2 (ja) 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10575347B2 (en) Delivery of shared WiFi credentials
CN105491080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50310685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ssociated lock device and administration server
CN105612464B (zh) 与用户环境中的嵌入式设备交互
US20160189151A1 (en) Distributed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EP2785939A1 (en) Electronic wireless lock
US9432344B2 (en) Secure storage and sharing of user objects
KR20200034091A (ko) 자동차 이력 정보 관리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장치
KR20220103090A (ko) 모바일 디지털 잠금 기술
TWI631846B (zh) Smart car electronic key system
KR102110046B1 (ko) 지능형 차량 전자 키 시스템
US11970134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execution device
KR20180098738A (ko) 가상키를 이용한 차량 제어방법
US11907356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of creating, accessing, and recovering a user account with single sign on password hidden authentication
WO2015142964A1 (en) Wi-fi tile transfer
JP6837864B2 (ja)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RU2703659C1 (ru) Система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го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ключ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16095740A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変更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変更制御プログラム
EP42035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dentials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