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1832B -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1832B
TWI631832B TW105125081A TW105125081A TWI631832B TW I631832 B TWI631832 B TW I631832B TW 105125081 A TW105125081 A TW 105125081A TW 105125081 A TW105125081 A TW 105125081A TW I631832 B TWI631832 B TW I6318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device
matrix
interference
distance
acc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5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6329A (zh
Inventor
趙彥丞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5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1832B/zh
Priority to US15/372,408 priority patent/US1008527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806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8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1Determining conditions which influence positioning, e.g. radio environment, state of mo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該方法包括:控制接入裝置向第一終端裝置發出第一讀取請求;第一終端裝置接收到該第一讀取請求項時,獲取多個第二終端裝置的距離資訊,並將該些距離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該接入裝置根據該些距離資訊從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中確定一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請求;該目標裝置接收到該第二讀取請求時,獲取該目標裝置的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並將該些資訊發送給接入裝置;接入裝置根據獲取的上述資訊分析出影響該接入裝置信號傳輸的干擾源,及根據確定出的的干擾源對該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本發明能夠自動檢測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在確定接入裝置受到干擾時進行消噪處理。

Description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無線網路裝置,如接入裝置(Access Point,AP)裝置發射的無線信號常常受到干擾,因而極大影響了無線信號的傳輸。接入裝置的無線信號干擾源主要包括相鄰通道的干擾、障礙物的干擾及其它無線網路裝置之發射功率過大的干擾。現有的無線網路裝置發出信號後無法偵測該信號會受到什麼樣的干擾,因而也無法針對出現的干擾做出適應的調整以改善無線網路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品質。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以檢測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及在確定接入裝置受到干擾時控制接入裝置做出適應的調整以改善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品質。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應用於由接入裝置及多個 終端裝置組成的網路中。其中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終端裝置通信連接,並用於為該些終端裝置提供無線接入及資料訪問服務。該些終端裝置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及多個第二終端裝置。該系統包括:第一請求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發送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第一回應模組,用於使該第一終端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些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分析出該些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多個距離資訊,根據該些距離資訊建立排序表,並將建立的排序表發送給該接入裝置;第一接收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第一回應模組發送的該排序表;第二請求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根據該排序表將該排序表中的一第二終端裝置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第二回應模組,用於使該目標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第二接收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第二回應模組發送的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計算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根據該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狀態資訊對第一矩陣A的元素a mn 進行更新後得到第三矩陣C,並將該第三矩陣C按照第一預定公式計算出計算值ε,其中,該第一矩陣A定義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信號輸送量範圍和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距離範圍的對應關係;干擾源確定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將計算模組計算出的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及控制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根據該干擾源對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應用於由接入裝置及多個終端裝置組成的網路中。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終端裝置通信連接,並用於為該些終端裝置提供無線接入及資料訪問服務。該些終端裝置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及多個第二終端裝置。該方法包括步驟:該接入裝置發送一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至該第一終端裝置;該第一終端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些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分析出該些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多個距離資訊,根據該些距離資訊建立排序表,並將建立的排序表發送給該接入裝置;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第一終端裝置發送的排序表;該接入裝置根據該排序表將該排序表中的一第二終端裝置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一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該目標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目標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該接入裝置根據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對第一矩陣A的元素a mn 進行更新後得到第三矩陣C,並將該第三矩陣C按照一第一預定公式計算出計算值ε,其中,該第一矩陣A定義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信號輸送量範圍和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距離範圍的對應關係;該接入裝置將計算出的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及根據干擾源對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
本發明實現簡單,能夠自動檢測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及在確定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時進一步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並根據確定出的干擾源對該網路 中的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
1‧‧‧接入裝置
2‧‧‧終端裝置
3‧‧‧網路
4‧‧‧互聯網
11、21‧‧‧通信單元
12、22‧‧‧存儲單元
13‧‧‧處理單元
23‧‧‧控制單元
30‧‧‧排序表
100‧‧‧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
101‧‧‧第一請求模組
102‧‧‧第一回應模組
103‧‧‧第一接收模組
104‧‧‧第二請求模組
105‧‧‧第二回應模組
106‧‧‧第二接收模組
107‧‧‧計算模組
108‧‧‧干擾源確定模組
109‧‧‧控制模組
201‧‧‧第一終端裝置
202‧‧‧第二終端裝置
S801~S809‧‧‧步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的運行環境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接入裝置的功能模組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終端裝置的功能模組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中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的功能模組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排序表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矩陣A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二矩陣B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步驟流程圖。
請參考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的運行環境圖。該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應用於由一接入(AP)裝置1及多個終端(Station,STA)裝置2組成的網路3中。本實施方式中,該接入裝置1及終端裝置2組成的網路3為一無線局域網。該接入裝置1可以為無線路由器,該終端裝置2可以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裝置。該接入裝置1與該些終端裝置2通信連接,用於為該些終端裝置2提供無線接入及資料訪問服務,從而使網路3中的該些終端裝置2通過該接入裝置1訪問互聯網4。該些終端裝置2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201及多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該 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用於控制該接入裝置1向第一終端裝置201發出第一讀取狀態資訊的請求。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201為終端裝置2中任意一裝置。該第一終端裝置201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資訊時獲取該第一終端裝置201外的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的位置資訊並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的位置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1。該接入裝置1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202的位置資訊從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中確定一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資訊。該目標裝置接收到該第二讀取狀態資訊時獲取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狀態資訊發送給接入裝置1。該接入裝置1根據獲取的狀態資訊分析出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及根據該干擾源對該接入裝置1傳輸的信號進行相應的調節以提高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品質及降低或消除干擾源對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影響。
請參考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接入裝置1的功能模組圖。該接入裝置1包括,但不限於通信單元11、存儲單元12及處理單元13。該通信單元11用於供該接入裝置1與該些終端裝置2進行通信連接。本實施方式中,該通信單元11可以為一Wi-Fi模組。本實施方式中,該存儲單元12存儲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該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能夠被該處理單元13調用執行。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為內嵌在該處理單元13中的程式段或固件。本實施方式中,該接入裝置1的存儲單元12中還存儲有第一矩陣A及第二矩陣B(關於第一矩陣A及第二矩陣B的具體內容會在下面的內容中詳細描述)。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存儲單元12可以為該接入裝置1的內部存儲單元,例如該接入裝置1的硬碟或記憶體。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存儲單元12也可以為該接入裝置1的外部存放裝置,例如該接入裝置1上配備的插接式硬碟,智慧存 儲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數位(Secure Digital,SD)卡,快閃記憶體卡(Flash Card)等。本實施方式中,該處理單元13可以為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或其他資料處理晶片。
請參考圖3,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終端裝置2的功能模組圖。該終端裝置2包括,即該第一終端裝置201及第二終端裝置202包括但不限於通信單元21、存儲單元22及控制單元23。該終端裝置2通過該通信單元21與該接入裝置1進行通信連接。本實施方式中,該通信單元21為一Wi-Fi模組。
請一併參考圖4,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中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的功能模組圖。該感知干擾源的系統100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第一請求模組101、第一回應模組102、第一接收模組103、第二請求模組104、第二回應模組105、第二接收模組106、計算模組107、干擾源確定模組108及控制模組109。本發明所稱的模組是指能夠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電腦程式指令段,比程式更適合於描述軟體的執行過程。其中,第一請求模組101、第一接收模組103、第二請求模組104、第二接收模組106、計算模組107、干擾源確定模組108及控制模組109存儲在該接入裝置1的存儲單元12中並能被該接入裝置1的處理單元13調用執行。該第一回應模組102、第二回應模組105存儲在該終端裝置2的存儲單元22中並能被該終端裝置2的控制單元23調用執行。
該第一請求模組101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發送一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至該第一終端裝置201。
該第一回應模組102用於使該第一終端裝置201在接收到該第一請求模組101發送的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時獲取該些第 二終端裝置202的狀態資訊,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202的狀態資訊分析出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多個距離資訊,根據該些距離資訊按照距離的遠近建立一排序表30(參見圖5),並將建立的排序表30發送給該接入裝置1。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終端裝置2的狀態資訊包括物理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MAC)資訊、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資訊及/或鏈路品質指示(Link Quality Indicator,LQI)資訊。請一併參考圖5,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排序表30的示意圖。該排序表30中每一條記錄為一第二終端裝置的MAC位址,該排序表30中的MAC位址用於標識一第二終端裝置202,該排序表30中與該接入裝置1距離越近的第二終端裝置202排序越靠前。
具體的,該第一回應模組102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201開啟嗅探模式(Sniffer Mode)使得該第一終端裝置201偵測該網路3中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202的MAC資訊、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由於網路3中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距離接入裝置1越近,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對應的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越高,所以該第一回應模組102根據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的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對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進行排序後建立該排序表30。其中,該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越高的第二終端裝置202排序越靠前。
該第一接收模組103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接收該第一回應模組102發送的排序表30。
該第二請求模組104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根據該第一接收模組103接收的該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一第二終端裝置202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一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在 一實施方式中,該第二請求模組104根據該第一接收模組103接收的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排序最靠前的第二終端裝置202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以讀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第二請求模組104根據接收的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任意一第二終端裝置202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確定的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以讀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第二請求模組104還根據接收的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任意兩個第二終端裝置202分別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些確定的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以讀取該些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些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
該第二回應模組105用於使該目標裝置202在接收到該第二請求模組104發送的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1。
該第二接收模組106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接收該第二響應模組105發送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
該計算模組107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根據接收的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對第一矩陣A的元素進行更新後得到第三矩陣C),將該第三矩陣C與該第二矩陣B按照公式計算得出一計算值ε,其中,B為第二矩陣,C為第三矩陣,m為第三矩陣C的行變數,n為第三矩陣C的列變數,ε為待計算的計算值。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第二矩陣B及第三矩陣C均為同階的方陣。 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為預設的初始矩陣,該第一矩陣A定義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信號輸送量範圍T和該接入裝置1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距離範圍D的對應關係。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中的任一元素a mn 的行變數m為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網路3中一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距離範圍D的變化量,該a mn 的列變數n為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網路3中一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輸送量範圍T的變化量。具體的,請參考圖6,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矩陣A的示意圖。該第一矩陣A中的第1行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一距離範圍,第2行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二距離範圍,…,第m行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m距離範圍;該第一矩陣A中的第1列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一輸送量範圍,第2列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二輸送量範圍,…,第n列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n輸送量範圍。其中,該第一矩陣A中為1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3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 一矩陣A中為0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3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為一6行6列的對角方陣:,其中,該6行6列的對角方陣表示網路3中位於第一距離範圍內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處於第一輸送量範圍內,網路3中位於第二距離範圍內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處於第二輸送量範圍內,網路3中位於第三距離範圍內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處於三輸送量範圍內,網路3中位於第四距離範圍內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處於第四輸送量範圍內,網路3中位於第五距離範圍內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處於第五輸送量範圍內,網路3中位於第六距離範圍內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處於第六輸送量範圍內。
請參考圖7,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矩陣A及第二矩陣B的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矩陣B為6行6列的方 陣,該第二矩陣B。其中,該第二矩陣B中為1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3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二矩陣B中為0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3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
該計算模組107根據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對該第一矩陣A進行變更後得到第三矩陣C。具體的,本實施方式中,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包括RSSI資訊,該RSSI資訊為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資訊。該計算模組107根據獲取的目標裝置的第一距離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所處行的位置及根據RSSI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所處列的位置,從而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在第一矩陣A的位置。然後,該計算模組107判斷該第一矩陣A中的元素a mn 值的大小,如果元素a mn 為0則將該第一矩陣A中該元素a mn 變更為1且將第一矩陣A中元素a mm a nn 變更為0,如果a mn 不為0則無需變更。例如,該計算模組107確定該目標裝置的第一距離資訊位於第三距離範圍內及確定該目標裝置的RSSI資訊位於該第二輸送量範圍之內,則該計算模組107確定第一 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為a 32,該計算模組107進一步判斷該第一矩陣Aa 32的值,若a 32的值為0,則將該第一矩陣A中的a 32的值由0變更為1且將第一矩陣A中的a 33由1變為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包括RSSI資訊及LQI資訊,該計算模組107根據獲取的RSSI資訊及LQI資訊將該RSSI資訊及LQI資訊進行加權累加後計算出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資訊。該計算模組107根據獲取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計算出的輸送量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的位置,然後判斷該第一矩陣A中的元素a mn 值的大小,如果元素a mn 為0則將該第一矩陣A中該元素a mn 變更為1且將第一矩陣Aa mm 元素或a nn 變更為0,如果a mn 不為0則無需變更。
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將計算模組107計算出的值ε與一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1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1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其中,該預設值k為根據公式計算得到,其中,A為第一矩陣,B為第二矩陣,m為第一矩陣A的行變數,n為第一矩陣A的列變數,k為預設值。如果該計算值ε大於該預設值k,則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網路3中接入裝置1所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進一步確定該接入裝置1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具體的,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終端裝置2,即該接入裝置1與第一終端裝置201或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時,獲取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覆蓋內所有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WiFi通道,將獲取的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通道與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使用的通道進行比較並判斷兩者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影響網路3中的 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進一步獲取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將獲取的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與一預設功率進行比較,並在確定該獲取的功率大於該預設的功率時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高發射功率干擾。其中,該預設功率為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條件下該接入裝置1發射的功率,該預設功率與該目標裝置與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資訊有關,該目標裝置與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越小,與該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進行比較的預設功率值越大,該目標裝置與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越大,與該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進行比較的預設功率值越小。
當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不是同頻通道干擾並且也不是高發射功率干擾,則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
該控制模組109用於使該接入裝置1根據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的干擾源對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進行消噪處理。具體的,當該干擾確定模組106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時,該控制模組109控制該接入裝置1進行通道切換以變更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進行信號傳輸的通道。當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時,該控制模組109將該接入裝置1的傳輸信號進行相位調整。本實施方式中,該控制模組109可以控制對該接入裝置1的傳輸信號進行90度或180度的相移以實現信號的相位調整。當該干擾源確定模組108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接入裝置1的高發射功率干擾時,該控制模組109降低該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以 降低或消除接入裝置1的高發射功率對接入裝置1所傳輸的信號的干擾的影響。
請參考圖8,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該方法應用在一接入裝置1及多個終端裝置2組成的網路3中。該些終端裝置2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201及多個第二終端裝置202。根據不同需求,該流程圖中步驟的順序可以改變,某些步驟可以省略或合併。該方法包括步驟:
S801:接入裝置1發送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至該第一終端裝置201。
S802:該第一終端裝置201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時獲取網路3中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的狀態資訊。本實施方式中,該終端裝置2的狀態資訊包括MAC資訊、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
S803:該第一終端裝置201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202的狀態資訊分析出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多個距離資訊,並根據該些距離資訊按照距離的遠近建立一排序表30。
具體的,該第一終端裝置201接收到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201開啟嗅探模式(Sniffer Mode)使得該第一終端裝置201偵測網路3中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的MAC資訊、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由於網路3中的第二終端裝置202距離該接入裝置1越近,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對應的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越高,所以該第二終端裝置202根據獲取的網路3中的第二終端裝置202的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對網路3中的第二終端裝置202進行排序後建立該排序表30。其中,該RSSI資訊及/或LQI資訊越高的第二終端裝置202排序越靠前。
S804:該第二終端裝置202將建立的排序表30發送給該接入裝置1。
S805:該接入裝置1接收到發送的該排序表30後根據該接收的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一第二終端裝置202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一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
在一實施方式中,該接入裝置1根據該接收的該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排序最靠前的第二終端裝置202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第二終端裝置202根據接收的排序表30將該排序表30中任意一第二終端裝置202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確定的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以讀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
S806:該目標裝置接收到該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1。
S807:該接入裝置1接收到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後對第一矩陣A的元素a mn 進行更新後得到一第三矩陣C,將該第三矩陣C與第二矩陣B按照公式計算得出一計算值ε,其中,該B為第二矩陣,該C為第三矩陣,m為第三矩陣C的行變數,n為第三矩陣C的列變數,ε為待計算的計算值。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第二矩陣B及第三矩陣C均為同階的方陣。
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定義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信號輸送量範圍T和該接入裝置1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距離範圍D的 對應關係。該第一矩陣A中的元素a mn 的行變數m為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距離範圍D的變化量,該a mn 的列變數n為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輸送量範圍T的變化量。請參考圖6,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矩陣A示意圖。該第一矩陣A中的第1行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一距離範圍,第2行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二距離範圍,…,第m行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m距離範圍;該第一矩陣A中的第1列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一輸送量範圍,第2列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二輸送量範圍,…,第n列對應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之間的第n輸送量範圍。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矩陣A,其中,該第一矩陣A中為1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3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一矩陣A中為0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3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 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
請參考圖7,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二矩陣B的示意圖該第二矩陣B。其中,該第二矩陣B中為1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3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二矩陣B中為0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3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202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1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
S808:該接入裝置1將計算出的計算值與一預設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1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1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其中,該預設值為按照公式計算得到的值,其中,A為第一矩陣,B為第二矩陣,m為第一矩陣A的行變數,n為第一矩陣A的列變數,k為預設值。如果該計算值ε大於該預設值k,則確定網路3中接入裝置1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該接入裝置1進一步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信號傳輸的干擾源。
具體的,當確定網路3中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 置202之間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時,首先,獲取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覆蓋內所有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WiFi通道,將獲取的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通道與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使用的通道進行比較並判斷兩者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確定影響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然後,進一步獲取該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將獲取的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與預設功率進行比較,並在確定該發射功率大於該預設的功率時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高發射功率干擾。其中,該預設功率為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條件下該接入裝置1發射的功率。最後,當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不是同頻通道干擾並且也不是高發射功率干擾,則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
S809:根據確定出的干擾源對該網路3中的接入裝置1進行消噪處理。
具體的,當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時,該接入裝置1進行通道切換以變更該接入裝置1與該第二終端裝置202進行信號傳輸的通道。當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該接入裝置1將傳輸的信號進行相位調整。本實施方式中,該接入裝置1對傳輸的信號的相位調整為進行90度或180度的相移調整。當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1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接入裝置1的高發射功率干擾時,降低該接入裝置1的發射功率以降低或消除接入裝置1的高發射功率對接入裝置1所傳輸的信號的干擾的影響。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以上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 應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Claims (18)

  1.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應用於由接入裝置及多個終端裝置組成的網路中,其中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終端裝置通信連接,並用於為該些終端裝置提供無線接入及資料訪問服務,該些終端裝置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及多個第二終端裝置,其改良在於,該系統包括:第一請求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發送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第一回應模組,用於使該第一終端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些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分析出該些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多個距離資訊,根據該些距離資訊建立排序表,並將建立的排序表發送給該接入裝置;第一接收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第一回應模組發送的該排序表;第二請求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根據該排序表將該排序表中的一第二終端裝置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第二回應模組,用於使該目標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 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第二接收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第二回應模組發送的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計算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根據該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狀態資訊對第一矩陣A的元素a mn 進行更新後得到第三矩陣C,並將該第三矩陣C按照第一預定公式計算出計算值ε,其中,B為第二矩陣,C為第三矩陣,m為第三矩陣C的行變數,n為第三矩陣C的列變數,該第一矩陣A,該第二矩陣B,該第一矩陣A定義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信號輸送量範圍和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距離範圍的對應關係;干擾源確定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將計算模組計算出的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及 控制模組,用於使該接入裝置根據該干擾源對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該第一矩陣A中為1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一矩陣A中為0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二矩陣B中為1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二矩陣B中為0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包括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資訊,該RSSI資訊為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資訊,其中,該計算模組根據獲取的目標裝置的距 離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所處行的位置及根據RSSI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所處列的位置,從而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在第一矩陣A的位置,及判斷該第一矩陣A中的元素a mn 值的大小,如果元素a mn 為0則將該第一矩陣A中該元素a mn 變更為1且將第一矩陣A中元素a mm a nn 變更為0,如果a mn 不為0則無需變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該干擾源確定模組根據第二預定公式計算得到該預設值,其中,A為第一矩陣,B為第二矩陣,m為第一矩陣A的行變數,n為第一矩陣A的列變數,k為預設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當該計算值ε大於該預設值k,則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確定該網路中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確定該網路中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時,獲取該接入裝置的信號覆蓋內所有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WiFi通道,將獲取的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通道與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使用的通道進行比較並判斷兩者是否相同,及,如果相同,則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 擾。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獲取該接入裝置的發射功率,將該發射功率與一預設功率進行比較,並在確定該發射功率大於該預設功率時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高發射功率干擾,其中,該預設功率為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條件下該接入裝置發射的功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當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不是同頻通道干擾並且也不是該高發射功率,則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其中,當該干擾確定模組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時,該控制模組控制該接入裝置進行通道切換以變更該接入裝置進行信號傳輸的通道;當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時,該控制模組將該接入裝置的傳輸信號進行相位調整;及當該干擾源確定模組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 為接入裝置的高發射功率時,該控制模組降低該接入裝置的發射功率。
  10.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應用於由接入裝置及多個終端裝置組成的網路中,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終端裝置通信連接,並用於為該些終端裝置提供無線接入及資料訪問服務,該些終端裝置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及多個第二終端裝置,其改良在於,該方法包括步驟:該接入裝置發送一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至該第一終端裝置;該第一終端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一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些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根據獲取的各個第二終端裝置的狀態資訊分析出該些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多個距離資訊,根據該些距離資訊建立排序表,並將建立的排序表發送給該接入裝置;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第一終端裝置發送的排序表;該接入裝置根據該排序表將該排序表中的一第二終端裝置確定為目標裝置,並向該目標裝置發送一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該目標裝置在接收到該第二讀取狀態請求信號後獲取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第一距離資訊及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並將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發送給該接入裝置;該接入裝置接收該目標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 訊;該接入裝置根據該第一距離資訊及狀態資訊對第一矩陣A的元素a mn 進行更新後得到第三矩陣C,並將該第三矩陣C按照一第一預定公式計算出計算值ε,其中,B為第二矩陣,C為第三矩陣,m為第三矩陣C的行變數,n為第三矩陣C的列變數,該第一矩陣A,該第二矩陣B,該第一矩陣A定義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信號輸送量範圍和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距離範圍的對應關係;該接入裝置將計算出的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及根據干擾源對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矩陣A中為1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 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一矩陣A中為0的元素a mn 表示該網路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二矩陣B中為1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中有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的該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該第二矩陣B中為0的元素b mn 表示該網路中沒有一個第二終端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距離位於第m距離範圍內且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位於第n輸送量範圍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目標裝置的狀態資訊包括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資訊,該RSSI資訊為該目標裝置與該接入裝置之間的輸送量資訊,其中,該方法根據獲取的目標裝置的距離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所處行的位置及根據RSSI資訊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所處列的位置,從而確定該第一矩陣A中需要變更的元素a mn 在第一矩陣A的位置,及判斷該第一矩陣A中的元素a mn 值的大小,如果元素a mn 為0則將該第一矩陣A中該元素a mn 變更為1且將第一矩陣A中元素a mm a nn 變更為0,如果a mn 不為0則無需變更。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該接入裝置將該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中包括:根據第二預定公式計算得到該預設值,其中,A為第一矩陣,B為第二矩陣,m為第一矩陣A的行變數,n為第一矩陣A的列變數,k為預設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該接入裝置將該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中包括:當該計算值ε大於該預設值k,則確定該網路中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該接入裝置將該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中包括:當確定該網路中該接入裝置與該些第二終端裝置之間傳輸的信號存在干擾時,獲取該接入裝置的信號覆蓋內所有其他的接入裝置使 用的WiFi通道,將獲取的其他的接入裝置使用的通道與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使用的通道進行比較並判斷兩者是否相同,及,如果相同,則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該接入裝置將該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中包括:獲取該網路中的接入裝置的發射功率,將獲取的接入裝置的發射功率與一預設功率進行比較,並在確定該獲取的功率大於該預設的功率時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的傳輸的干擾源為高發射功率干擾,其中,該預設功率為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條件下該接入裝置的發射的功率。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該接入裝置將該計算值ε與預設值k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該接入裝置所傳輸的信號是否受到干擾,並確定該接入裝置傳輸的信號的干擾源”中包括:當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不是同頻通道干擾並且也不是高發射功率干擾,則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的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感知干擾源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根據該干擾源對該接入裝置進行消噪處理”中包括:當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同頻通道干擾時,則將該接入裝置進行通道切換以變更該接入裝置進行信號傳輸的通道;當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障礙物干擾時,則將該接入裝置的傳輸信號進行相位調整;及當確定影響該接入裝置的信號傳輸的干擾源為高發射功率時,則降低該接入裝置的發射功率。
TW105125081A 2016-08-06 2016-08-06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TWI631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081A TWI631832B (zh) 2016-08-06 2016-08-06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US15/372,408 US10085271B2 (en) 2016-08-06 2016-12-08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erference source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terference sour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081A TWI631832B (zh) 2016-08-06 2016-08-06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329A TW201806329A (zh) 2018-02-16
TWI631832B true TWI631832B (zh) 2018-08-01

Family

ID=6107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5081A TWI631832B (zh) 2016-08-06 2016-08-06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5271B2 (zh)
TW (1) TWI631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2627B (zh) 2017-09-11 2024-03-1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599878A (zh) * 2018-03-30 2018-09-28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设备的位置排序方法及装置
CN110545555B (zh) * 2019-09-09 2022-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6709A1 (en) * 2004-06-29 2006-03-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ximity detection using wireless signal strengths
US20060153081A1 (en) * 2005-01-11 2006-07-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based rou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8229368B1 (en) * 2008-08-18 2012-07-24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interference sources
US20160066148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a context-dependent virtual distance using measurements of stigmergic interfer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2876B2 (en) * 2001-12-20 2008-03-11 Sri Internation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adaptive routing in wireless ad-hoc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US7146133B2 (en) * 2003-06-19 2006-12-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on a devic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B2452868B (en) * 2006-04-20 2010-07-28 Wireless Audio Ip B V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and frequency allocation
WO2008012954A1 (fr) * 2006-07-27 2008-01-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système lan sans fil, procédé de détection d'interférence, et procédé d'évitement d'interférence
US8660212B2 (en) * 2010-01-29 2014-02-25 Aruba Networks, Inc. Interference classification with minimal o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US9146285B2 (en) * 2012-02-03 2015-09-2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cting magnetic interference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a magnetome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6709A1 (en) * 2004-06-29 2006-03-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ximity detection using wireless signal strengths
US20060153081A1 (en) * 2005-01-11 2006-07-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based rou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8229368B1 (en) * 2008-08-18 2012-07-24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interference sources
US20160066148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a context-dependent virtual distance using measurements of stigmergic interfere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85271B2 (en) 2018-09-25
TW201806329A (zh) 2018-02-16
US20180042027A1 (en) 2018-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1673B2 (en) Securing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via a chain of trust
US10609537B2 (en) Proximity platform
US988344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KR102072095B1 (ko) 신원 인증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7020654A1 (zh)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US820942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abling access to content in a network service
US20150223013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receive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8606284B2 (en) Terminal having transfer mode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US7941169B2 (en) Automatic network configu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between short-range wireless terminals
TWI631832B (zh) 一種可感知干擾源的系統及方法
US20210328647A1 (en) Location s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305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aware optimal wireless link selection system
US8780828B2 (en) Cognitive radio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occupancy
AU2015223377B2 (en) Priority access to a priority access channel
US2023034535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on of optimal access points
US20230016491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alicious ap by using same
US20150049630A1 (en) Smart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alyzer
US9722914B2 (e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rendezvous path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7512417A (ja) 無線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保護帯域の利用
US20150312697A1 (en) Dynamic 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and certification for radio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US10819681B2 (en) Content filtering with temporary privilege escalation responsive to a predetermin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US11743738B2 (en) Evaluation of access point placement
US9692685B2 (e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rendezvous path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690151B (zh) 一种可感知干扰源的系统及方法
EP3318086A1 (en) Network selection based on user feed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