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920B - 等化助聽器 - Google Patents

等化助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920B
TWI613920B TW105121335A TW105121335A TWI613920B TW I613920 B TWI613920 B TW I613920B TW 105121335 A TW105121335 A TW 105121335A TW 105121335 A TW105121335 A TW 105121335A TW I613920 B TWI613920 B TW I6139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qualizer
mixer
signal
equalized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1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5664A (zh
Inventor
陳偉傑
Original Assignee
永嘉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嘉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嘉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5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9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3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translation techniques
    • H04R25/353Frequency, e.g. frequency shift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3Electronic input selection or mixing based on input signal analysis, e.g. mixing or selection between microphone and telecoil or between microphon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4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etween microphone and amplifier or using T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41Detection or adaptation of hearing aid parameters or programs to listening situation, e.g. pub, fore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55Communication between hearing aids and external devices via a network for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61Aspects relating to 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e.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8Remote control, e.g. of amplification, 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一種等化助聽器包含串聯的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以及第一揚聲器,以形成第一訊號路徑。第一混合器用以選擇性地自第一等化器或自第一輔助輸入端接收訊號以輸出訊號至第一揚聲器,或用以混合來自第一等化器及第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以輸出混合的訊號至第一揚聲器。

Description

等化助聽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助聽器,尤指一種具有使用者可設定之等化器的助聽器。
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所定義並正規化的助聽器,是一種被設計用來對其配戴者放大音量的電子裝置,其主要功能是讓談話聽起來能更加的清楚,並使經過聽力測量後而判定為受損的聽力得到校正。
大多數的可校正聽力損失依據聲音的頻率而呈現出不同的特性。舉例來說,某一使用者可能對聽低頻的聲音有困難,而另一使用者則可能對聽高頻的聲音有困難。許多的助聽器致力於在這個問題上,而採取頻率壓縮及/或將輸入頻率平移到較高或較低的頻率的方式來加以改善,而可在不需過多放大處理的情況下,使調整後的頻率對助聽器的使用者來說能聽得更為清楚。然而不幸的是,上述頻率平移的動作會使音質聽起來並不自然。
這樣的助聽器在使用上還有著另一個困難之處,亦即在其在被製造出廠前需反覆地修正,且其對於使用環境變化或是對於使用者所偏愛的不同使用狀況顯得並不容易調整。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等化助聽器(equalized hearing aid),用以提供使用者絕佳的靈活性,而可對不論是單一聲源或是多個聲源的不同聲音頻帶都能輕易地控制其波幅。此外,等化助聽器還可包含一個或多個揚聲器,以提供多聲道。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等化助聽器,其包含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第一揚聲器以及第二混合器。其中,上述的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以及第一揚聲器串聯而形成第一訊號路徑。第二混合器在第一訊號路徑內耦接於第一等化器。上述的等化助聽器可另包含藍牙模組及/或控制介面。藍牙模組耦接於第一等化器,控制介面耦接於第一等化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等化助聽器被設定,而使得藍牙模組可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至第一等化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使得藍牙模組可將來自麥克風的音頻訊號傳送至其他藍牙裝置,及/或使得藍牙模組可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音頻訊號傳送至第二混合器。
上述等化助聽器可另包含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二等化器、第三混合器、第二揚聲器以及第四混合器,其中麥克風、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二等化器、第三混合器以及第二揚聲器串聯以形成第二訊號路徑。第四混合器在第二訊號路徑內耦接於第二等化器。一第三等化器可用以將訊號饋入第一訊號路徑,而一第四等化器可用以將訊號饋入第二訊號路徑。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等化助聽器,其可包含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第一揚聲器、第二混合器、第二等化器、第三混合器、第二揚聲器、第四混合器、控制介面以及藍牙模組。其中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以及第一揚聲器串聯而形成第一訊號路徑。第二混合器於第一訊號路徑內耦接於第一等化器。此外,麥克風、第二等化器、第三混合器以及第二揚聲器串聯而形成第二訊號路徑。第四混合器於第二訊號路徑內耦接於第二等化器。控制介面耦接於第一等化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並耦接於第二等化器以控制第二等化器。藍牙模組耦接於第一等化器及第二等化器,其中藍牙模組用以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音頻訊號傳送至第一等化器及第二等化器,及/或用以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至第一等化器及/或第二等化器以分別控制第一等化器及/或第二等化器。藍牙模組的一輸出端可耦接於第二混合器及第四混合器。一第三等化器可用以將訊號饋入第一訊號路徑,而一第四等化器可用以將訊號饋入第二訊號路徑。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等化助聽器包含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第一揚聲器、第二混合器、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二等化器、第三混合器、第二揚聲器以及第四混合器。其中,麥克風、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一等化器、第一混合器以及第一揚聲器串聯而形成第一訊號路徑。第二混合器於第一訊號路徑內耦接於第一等化器。麥克風、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第二等化器、第三混合器及第二揚聲器串聯而形成第二訊號路徑。第四混合器於第二訊號路徑內耦接於第二等化器。一控制介面可耦接於第一等化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並可耦接於第二等化器以控制第二等化器。一藍牙模組可耦接於第一等化器及第二等化器,其中藍牙模組用以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音頻訊號傳送至第一訊號路徑及第二訊號路徑當中的至少一個,及/或用以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至第一等化器及第二等化器當中的至少一個,以控制第一等化器及/或第二等化器。一第三等化器可用以將訊號饋入第二混合器,而一第四等化器可用以將訊號饋入第四混合器。藍牙模組可另用以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至第三等化器及第四等化器當中的至少一個,以控制第三等化器及/或第四等化器。
本發明所使用的等化器為一種電路或設備,用以透過調整某些特定頻率之音頻訊號的波幅,而強化或弱化具體頻帶的能量。等化的動作可用以消除不想要的聲音、使特定的聲音更突出、強化聲調的某些面向、對抗迴授、調整各獨立聲的音色,以及將獨立聲混入混合音的整體頻譜中或是將獨立聲從混合音的整體頻譜中移除。
本發明所使用的藍牙(Bluetooth)為一種無線技術標準,其藉由使用頻率介於2.4千兆赫至2.485千兆赫(2.4 GHz至2.485 GHz)之工業科學醫學(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ISM)頻帶內之短波長的特高頻(Ultra high frequency;UHF)的無線電波,以進行短距離的資料交換。藍牙是由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Bluetooth SIG)所管理,其規格的發展亦由藍牙技術聯盟所監督。在此,「藍牙」一詞係指符合藍牙規格的無線科技,而藍牙核心規格4.2(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4.2)可被包含在本發明之說明中,以作為參考。
在本發明之說明中,「較佳地」一詞意指期望但卻是可選擇性的,且可根據設計上的考量而有所取捨。「耦接」一詞意指可根據設計上的考量而具有直接或間接的電性路徑。此外,雖然一條導線本質上可能會改變其中的訊號,但元件A與B之間的直接電性路徑,其意味著元件A與B之間沒有額外元件,而會被用來以意圖造成元件A與B之間的訊號之延遲、儲存及/或變更。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等化助聽器(equalized hearing aid,亦即包含有等化器的助聽器)100的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100包含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20、第一等化器3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其中,第一混合器72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而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20、第一等化器3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串聯而形成一條訊號路徑。第一混合器72用以選擇性自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接收藍牙訊號及/或一般訊號,並將來自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的藍牙訊號及/或一般訊號輸出至第一揚聲器50,及/或用以混合來自第一等化器30及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的訊號並輸出所混合的訊號至第一揚聲器50。第一混合器72也用以依據使用者的偏好,而分流(bypass)來自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的任何藍牙訊號及/或一般訊號,並將來自第一等化器30的訊號輸出至第一揚聲器50。第一等化器30較佳地包含一驅動模組,用以驅動所電性耦接的揚聲器。然而,上述的驅動模組可依據設計上考量,而設置在第一混合器72、第一揚聲器50或其他合適的位置。
為提供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的工具,等化助聽器100較佳地可另包含控制介面60,控制介面60以可拆或不可拆的方式耦接於第一等化器30。控制介面60較佳地可控制第一等化器30的參數,並可透過第一等化器30控制聲量。控制介面60可包含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的旋鈕、撥盤、按鈕或其他控制硬體及/或軟體,以藉由第一等化器30調整音頻訊號在特定頻率上的波幅。控制介面60較佳地可為任何使用者定義的介面,例如:內部整合電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²C)介面、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介面、串列周邊介面(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或其他合適的介面。控制介面60較佳地另包含連接器61(如:音頻插座(audio jack)或通用序列匯流排(USB)埠),而使得控制介面60的其中至少一部份當不需要時可自第一等化器去耦合(decoupled)。當連接器61存在且使用者想要調整等化的程度時,控制介面60的其中至少一部份可藉由連接器61耦接於第一等化器30,而使得適當的指令訊號可從上述控制介面60的其中至少一部份傳送到第一等化器30。
在第1圖中,麥克風10接收聲音以產生音頻訊號,而音頻訊號又可被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放大,之後再被送到第一等化器30,以依據使用者藉由控制介面60所選擇的設定,調整上述音頻訊號於特定頻率的波幅。經過等化處理之後,音頻訊號可藉由第一混合器72被送到第一揚聲器50。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將第1圖之等化助聽器10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150之功能方塊圖。在第2圖,以及在本發明的所有圖式中,以相同符號或編號所標示的元件或裝置具有類似的功能。
等化助聽器150可具有第1圖中的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一混合器72、第一揚聲器50以及控制介面60。其中,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一混合器72及第一揚聲器50以串聯的方式形成第一訊號路徑。在第1圖所示的元件之外,等化助聽器150較佳地可再包括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第二等化器35、第二混合器74以及第二揚聲器55。其中,麥克風10、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第二等化器35、第二混合器74以及第二揚聲器55以串聯的方式形成第二訊號路徑。第二混合器74用以自第二輔助輸入端AUX_IN_2接收輸入訊號。第二等化器35亦耦接於控制介面60。
較佳地,在第2圖中,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的功能與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相似,第二等化器35的功能與第一等化器30相似,而第二混合器74的功能與第一混合器72相似。第一揚聲器50及第二揚聲器55較佳地分別對應左聲道及右聲道。左聲道及右聲道可依據設計上的需要或依據使用者的偏好,而負載相同的音頻訊號或是相異的音頻訊號。控制介面60也較佳地用以允許對第一等化器30與第二等化器35的參數進行獨立控制,並對第一揚聲器50及第二揚聲器55各自的聲量進行獨立控制。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將第1圖之等化助聽器10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200之功能方塊圖。
等化助聽器200可包括串聯的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等化助聽器200也較佳地包括控制介面60,以及較佳地包括耦接於第一等化器30的藍牙模組80。藍牙模組80用以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96的控制訊號傳送到第一等化器30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
藍牙模組80可藉由連接線205另耦接於第二混合器70。第二混合器70較佳地在第一訊號路徑中以串聯的方式耦接於第一等化器30和第一混合器72,以混合來自藍牙模組80的音頻訊號以及第一等化器30所輸出的音頻訊號。因此,當藍牙模組80與合適的藍牙裝置96(例如:智慧型手機、電腦或平板電腦)配對時,音頻訊號會由藍牙裝置96傳送到藍牙模組80,再由藍牙模組80傳送到第二混合器70。根據使用者的偏好,第二混合器70所接收到來自於藍牙模組80的音頻訊號可藉由第二混合器70與源自於麥克風10的等化音頻訊號混合,以產生混合的音頻訊號並傳送到第一混合器72。第二混合器70可被使用者選擇性地設定以忽略來自藍牙模組80的音頻訊號並傳送源自於麥克風10的等化音頻訊號至第一混合器72,或是第二混合器70被使用者選擇性地設定以忽略源自於麥克風10的等化音頻訊號並傳送來自藍牙模組80的音頻訊號至第一混合器72。
第一混合器72亦可被設定為選擇性地分流(bypass)來自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的任何藍牙訊號及/或一般訊號並依據使用者的偏好將來自第一等化器30的訊號輸出至第一揚聲器50,或選擇性地分流來自第一等化器30的訊號並將來自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的任何藍牙訊號及/或一般訊號輸出到第一揚聲器50。等化助聽器200較佳地可包含連接線201,設於麥克風10及藍牙模組80之間,以使麥克風10所接收到的音頻訊號可在需要的時候從藍牙模組80被傳送到藍牙裝置96。
可再次注意到,第一混合器72可被設定為接收輔助訊號及/或藍牙音頻訊號,而第一混合器72所接收到的任何訊號可依據設計上的考量單獨地或合併地被輸出到第一揚聲器50。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將第2圖及第3圖之等化助聽器150及20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250之功能方塊圖。
等化助聽器250可包含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二混合器70、第一混合器72、第一揚聲器50、控制介面60、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第二等化器35、第三混合器74、第四混合器75以及第二揚聲器55,其耦接情形如第4圖所示。藍牙模組80藉由連接線201耦接於麥克風10,以使來自麥克風10的音頻訊號可於需要的時候被傳送到藍牙裝置96。等化助聽器250較佳地可包含連接線205以將第二混合器70及第四混合器75耦接在一起,而連接線205同時也耦接於藍牙模組80。藍牙模組80更可進一步地被設定為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96的控制訊號傳送到第一等化器30及第二等化器35當中的至少一個,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及/或第二等化器35。
第5圖為將等化助聽器100、150、200及25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300之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300可包含串聯的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二混合器7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並可較佳地包含控制介面60以及藍牙模組80,其中藉由連接線201將藍牙模組80與麥克風10的輸出端耦接,藉由連接線210將藍牙模組80與第一等化器30耦接,並藉由連接線205將藍牙模組80與第二混合器70耦接。
因此,當藍牙模組80與藍牙裝置96配對時,藍牙裝置96所傳送的音頻訊號會被藍牙模組80接收,再自藍牙模組80傳送到第二混合器70,並藉由第二混合器70與源自於麥克風10的等化音頻訊號混合在一起,以產生會被傳送到第一混合器72的混合的音頻訊號。可再次注意的,第一混合器72可被設定為接收輔助訊號及/或藍牙音頻訊號,而第一混合器72所接收到的任何訊號可依據設計上的考量單獨地或合併地被輸出到第一揚聲器50。藍牙模組80可進一步地被設定為將來自其他藍牙裝置96的控制訊號藉由連接線210傳送到第一等化器30,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
第6圖為將等化助聽器100、150、200、250及/或30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350之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350可包含串聯的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二混合器7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等化助聽器350也可較佳地包含串聯的麥克風10、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第二等化器35、第四混合器75、第三混合器74與第二揚聲器55,以及控制介面60和藍牙模組80。
等化助聽器350可包含連接線201、204、202、207及205。其中,連接線201用以將麥克風10的輸出端耦接至藍牙模組80及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連接線210用以將藍牙模組80耦接至第一等化器30。連接線204用以將藍牙模組80耦接至第二等化器35。連接線202用以將控制介面60耦接至第一等化器30。連接線207用以將控制介面60耦接至第二等化器35。連接線205用以將第二混合器70耦接至第四混合器75。由於第一等化器30及第二等化器35所接收到的音頻訊號之等化程度可藉由藍牙裝置96得到調整,控制介面60可基於設計上的考量而可被包含於或不被包含於等化助聽器350之中。
第7圖為將等化助聽器100、150、200、250、300及35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400之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400可包含串聯的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二混合器7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並可包含控制介面60、藍牙模組80及第二等化器35。等化助聽器400較佳地也可包含連接線201、210、215、202、206以及220。其中,連接線201用以將麥克風10的輸出端耦接於藍牙模組80。連接線210用以將藍牙模組80耦接於第一等化器30。連接線215用以將藍牙模組80耦接於第二等化器35。連接線202用以將控制介面60耦接於第一等化器30。連接線206用以將控制介面60耦接於第二等化器35。連接線220用以將第二等化器35耦接於第二混合器70。
等化助聽器400提供了一種的功能,而可藉由控制介面60對參數進行調整,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及第二等化器35,其中用以控制第一等化器30及第二等化器35的參數亦可藉由藍牙模組80而使用藍牙裝置96來加以設定。由於不同的音頻訊號來源(麥克風10以及藍牙裝置96)可能具有不同的音頻特性,此可讓使用者得以依據其使用需求輕易地調整由第二混合器70輸出之混合的音頻訊號。
第8圖為將等化助聽器100、150、200、250、300、350及/或40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450之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450可包含用以形成第一訊號路徑之串聯的麥克風1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0、第一等化器30、第二混合器70、第一混合器72以及第一揚聲器50。等化助聽器450較佳地可另包含用以形成第二訊號路徑之串聯的麥克風10、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第二等化器35、第四混合器75、第三混合器74及第二揚聲器55,並可另包含控制介面60及藍牙模組80。等化助聽器450內部新的加強之處較佳地可包含第三等化器90及第四等化器95。
等化助聽器450較佳地可包含連接線201、215、210、202、206、208以及220。其中,連接線201用以將麥克風10與藍牙模組80及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25耦接。連接線215用以將藍牙模組80與第三等化器90耦接並用以將藍牙模組80與第四等化器95耦接。連接線210用以將藍牙模組80與第一等化器30耦接並用以將藍牙模組80與第二等化器35耦接。連接線202用以將控制介面60與第一等化器30耦接。連接線206用以將控制介面60與第二等化器35、第三等化器90及第四等化器95耦接。連接線208用以將第四等化器95與第四混合器75耦接。連接線220用以將第三等化器90與第二混合器70耦接。
等化助聽器450的結構允許藍牙裝置96的使用者可分別地對第一等化器30、第二等化器35、第三等化器90以及第四等化器95當中的至少一個等化器的控制參數進行設定。控制介面60亦允許使用者分別地對第一等化器30、第二等化器35、第三等化器90以及第四等化器95當中的至少一個等化器的控制參數進行設定。四個等化器(即第一等化器30、第二等化器35、第三等化器90及第四等化器95)中每個等化器的參數可依據使用者的考量而彼此相同或不同。這樣的安排讓使用者得以對第一揚聲器50及第二揚聲器55所分別輸出的兩聲道之任一聲道,決定於音頻來源(如:麥克風10、藍牙裝置96、第一輔助輸入端AUX_IN_1及第二輔助輸入端AUX_IN_2)之間其所要且可能的分離平衡(desired and possibly separate balance)。
等化助聽器150、250、350與450的特別優點在於其可獨立地對左右兩聲道之每一聲道的音頻特性進行控制,而這優點頗受到左右耳聽力不同之使用者的欣賞。
第9圖為將等化助聽器200、300及/或40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500之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500的不同點在於,第二混合器70基於設計上的考量而串聯於麥克風10與第一等化器30之間,以取代串聯於第一等化器30與第一混合器72之間的方式。
在麥克風10與第一等化器30之間所設置的第二混合器70,讓來自藍牙模組80的音頻訊號在被傳送到第一等化器30之前得以與源自於麥克風10的音頻訊號進行混合。
第10圖為將等化助聽器150、250及/或350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550之功能方塊圖。等化助聽器550的不同點在於,第二混合器70基於設計上的考量而串聯於麥克風10與第一等化器30之間,且第四混合器75串聯於麥克風10與第二等化器35之間。
在麥克風10與第一等化器30和第二等化器35之間所分別設置的第二混合器70及第四混合器75,分別讓源自於麥克風10的音頻訊號在被傳送到第一等化器30及/或第二等化器35之前得以與來自藍牙模組80的音頻訊號進行混合。這樣的安排提供了當有需要時,可獨立地分別控制左右聲道之音頻特性的功能。
本發明之等化助聽器包含了等化器。其中,可藉由控制介面60及/或藉由藍牙裝置96,而依據使用環境的變化或使用者在不同狀況下的偏好,對等化器進行調整。等化助聽器可選擇性地包含藍牙模組80,而允許從麥克風10所取得的聲音被傳送到藍牙裝置96,及/或允許來自藍牙裝置及/或來自輔助輸入端的聲音或音頻訊號可被傳送到第一揚聲器50以產生聲音,或是藉由第一揚聲器50及第二揚聲器55產生各自獨立的左右聲道以複製出立體聲。本發明所揭露的等化助聽器提供使用者極大的操作彈性,而可不管是對來自單一聲源或同時來自多個聲源之不同音訊頻帶的波幅進行控制,並可藉由使用控制介面60或是使用藍牙裝置96,讓使用者可輕易地基於其使用環境之變化或是使用上的偏好來進行調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麥克風
2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
25‧‧‧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
30‧‧‧第一等化器
35‧‧‧第二等化器
50‧‧‧第一揚聲器
55‧‧‧第二揚聲器
60‧‧‧控制介面
80‧‧‧藍牙模組
90‧‧‧第三等化器
95‧‧‧第四等化器
96‧‧‧藍牙裝置
201、202、204、205、206、207、208、210、220‧‧‧連接線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方塊圖。 第2圖為將第1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3圖為將第1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4圖為將第2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5圖為將第3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6圖為將第4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7圖為將第5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8圖為將第6圖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進行強化後本發明的另一種等化助聽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9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方塊圖,其繪示了第1圖、第3圖、第5圖及第7圖的等化助聽器之變化。 第10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等化助聽器的功能方塊圖,其繪示了第2圖、第4圖、第6圖及第8圖的等化助聽器之變化。
10‧‧‧麥克風
20‧‧‧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
30‧‧‧第一等化器
50‧‧‧第一揚聲器
60‧‧‧控制介面
61‧‧‧連接器
72‧‧‧第一混合器
100‧‧‧等化助聽器
202‧‧‧連接線
AUX_IN_1‧‧‧第一輔助輸入端

Claims (18)

  1. 一種等化助聽器,包含:一麥克風;一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一藍牙模組,用以自其他的藍牙裝置接收訊號,或傳送訊號至其他的藍牙裝置;一第一混合器;一第二混合器,耦接至該藍牙模組;一第一輔助輸入端;以及一第一揚聲器,其中該麥克風、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該第二混合器、該第一混合器以及該第一揚聲器串聯而形成一第一訊號路徑;其中該第二混合器用以選擇以下三種訊號的其中一種訊號作為該第二混合器輸出至該第一混合器的輸出:來自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訊號、來自該藍牙模組的訊號,以及該第二混合器將來自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訊號以及來自該藍牙模組的訊號混合後所產生的訊號;其中該第一混合器用以選擇以下三種訊號的其中一種訊號作為該第一混合器輸出至該第一揚聲器的輸出:來自該第二混合器的訊號、來自該第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以及該第一混合器將來自該第二混合器的訊號以及來自該第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混合後所產生的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其中該藍牙模組另耦接於該麥克風的一輸出端,並用以將來自該麥克風的音頻訊號傳送到其他的藍牙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 一第一等化器,耦接於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與該第二混合器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一等化器,耦接於該第一混合器與該第二混合器之間。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控制介面,耦接於該第一等化器,用以控制該第一等化器。
  6.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其中該藍牙模組耦接於該第一等化器,並用以將來自其他的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至該第一等化器,以控制該第一等化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二等化器,耦接於該第二混合器,其中該藍牙模組耦接於該第二等化器,並用以傳送來自其他的藍牙裝置的音頻訊號。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一第三混合器;一第二輔助輸入端;以及一第二揚聲器;其中該麥克風、該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該第三混合器以及該第二揚聲器串聯,而形成一第二訊號路徑;其中該第三混合器用以選擇以下三種訊號的其中一種訊號作為該第三混合 器輸出至該第二揚聲器的輸出:來自該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訊號、來自該第二輔助輸入端的訊號,以及該第三混合器將來自該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訊號以及來自該第二輔助輸入端的訊號混合後所產生的訊號。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一等化器、一第二等化器及一控制介面,其中該第一等化器的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輸出端,該第二等化器的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輸出端,而該控制介面耦接於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用以控制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其中該藍牙模組還用以將來自其他的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到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當中的至少一個,以控制該第一等化器及/或該第二等化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四混合器,耦接於該第二等化器及該第三混合器之間,其中該藍牙模組的一輸出端耦接於該第二混合器及該第四混合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三等化器以及一第四等化器,其中該第三等化器用以將訊號饋入該第一訊號路徑,而該第四等化器用以將訊號饋入該第二訊號路徑。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其中該藍牙模組耦接於該第一等化 器、該第二等化器、該第三等化器以及該第四等化器,而該藍牙模組用以將來自其他的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至該第一等化器、該第二等化器、該第三等化器及該第四等化器當中的至少一個。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其中該第一等化器的一輸出端及該第三等化器的一輸出端耦接於該第二混合器,而該第二等化器的一輸出端及該第四等化器的一輸出端耦接於該第四混合器。
  15. 一種等化助聽器,包含:一麥克風;一第一混合器;一第二混合器;一第一揚聲器,其中該麥克風、該第二混合器、該第一混合器及該第一揚聲器串聯而形成一第一訊號路徑;一第三混合器;一第四混合器;一第二揚聲器,其中該麥克風、該第四混合器、該第三混合器及該第二揚聲器串聯而形成一第二訊號路徑;一第一輔助輸入端;一第二輔助輸入端;以及一藍牙模組,耦接於該麥克風的一輸出端,並用於將來自該麥克風的音頻訊號傳送至其他的藍牙裝置;其中該第一混合器用以選擇以下三種訊號的其中一種訊號作為該第一混合器輸出至該第一揚聲器的輸出:來自該第二混合器的訊號、來自該第 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以及該第一混合器將來自該第二混合器的訊號以及來自該第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混合後所產生的訊號。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一等化器、一第二等化器及一控制介面,其中該第一等化器的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輸出端,該第二等化器的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輸出端,該控制介面耦接於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用以控制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而該藍牙模組的一輸出端耦接於該第二混合器及該第四混合器。
  17. 一種等化助聽器,包含:一麥克風;一第一混合器;一第二混合器;一第一揚聲器,其中該麥克風、該第二混合器、該第一混合器及該第一揚聲器串聯而形成一第一訊號路徑;一第三混合器;一第四混合器;一第二揚聲器,其中該麥克風、該第四混合器、該第三混合器及該第二揚聲器串聯而形成一第二訊號路徑;一第一輔助輸入端;一第二輔助輸入端;以及一藍牙模組,耦接於該第二混合器及該四混合器當中的至少一個;其中該第一混合器用以選擇以下三種訊號的其中一種訊號作為該第一混合 器輸出至該第一揚聲器的輸出:來自該第二混合器的訊號、來自該第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以及該第一混合器將來自該第二混合器的訊號以及來自該第一輔助輸入端的訊號混合後所產生的訊號。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等化助聽器,另包含一第一等化器、一第二等化器、一控制介面、一第三等化器以及一第四等化器,其中該第一等化器的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一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輸出端,該第二等化器的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二可調式增益放大器的輸出端,該控制介面耦接於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用以控制該第一等化器及該第二等化器,而該第三等化器用以將訊號饋入該該第二混合器,該第四等化器用以將訊號饋入該第四混合器,而該藍牙模組更用以將來自其他的藍牙裝置的控制訊號傳送到該第三等化器及該第四等化器當中的至少一個,以控制該第三等化器及/或該第四等化器。
TW105121335A 2016-03-28 2016-07-06 等化助聽器 TWI6139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81,961 US9843874B2 (en) 2016-03-28 2016-03-28 Equalized hearing aid system
US15/081,961 2016-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5664A TW201735664A (zh) 2017-10-01
TWI613920B true TWI613920B (zh) 2018-02-01

Family

ID=59897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335A TWI613920B (zh) 2016-03-28 2016-07-06 等化助聽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43874B2 (zh)
TW (1) TWI6139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989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升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修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11290829B2 (en) 2019-08-19 2022-03-29 Compal Electronics, Inc.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3139B2 (en) * 2016-03-28 2018-11-06 Ubdevice Corp. Equalized hearing aid system
US11253193B2 (en) * 2016-11-08 2022-02-22 Cochlear Limited Utilization of vocal acoustic biomarkers for assistive listening device utilization
EP3677996B1 (en) * 2019-01-07 2022-03-23 Goodix Technology (HK) Company Limited Audio-haptic signal generator
TWI750565B (zh) * 2020-01-15 2021-12-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真無線多聲道揚聲裝置及其多音源發聲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5283A1 (en) * 2001-09-06 2003-03-06 Hagedoorn Johan Jan Bluetooth enabled hearing aid
US20040196998A1 (en) * 2003-04-04 2004-10-07 Paul Noble Extra-ear hearing
WO2015109002A2 (en) * 2014-01-17 2015-07-23 Okappi, Inc.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8117A1 (en) * 2002-01-22 2003-07-24 Goff Eugene F.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reduction of multi-channel acoustical feedback
US7551942B2 (en) * 2004-07-30 2009-06-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earing aid compati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90074206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Bionica Corporation Method of enhancing sound for hearing impaired individuals
US20100057471A1 (en) * 2008-08-26 2010-03-04 Hongwei Ko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udio signals via separate input and output processing paths
US9161131B2 (en) * 2010-03-25 2015-10-13 K&E Holdings, LLC Stereo audio headphone apparatus for a user having a hearing los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088841B2 (en) * 2011-01-04 2015-07-21 Stmicroelectronics S.R.L. Signal processor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loudspeaker aging phenomena
CN102404672B (zh) * 2011-10-27 2013-12-18 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 数字化扬声器阵列系统的通道均衡与波束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5283A1 (en) * 2001-09-06 2003-03-06 Hagedoorn Johan Jan Bluetooth enabled hearing aid
US20040196998A1 (en) * 2003-04-04 2004-10-07 Paul Noble Extra-ear hearing
WO2015109002A2 (en) * 2014-01-17 2015-07-23 Okappi, Inc.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989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升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修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11290829B2 (en) 2019-08-19 2022-03-29 Compal Electronics, Inc.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43874B2 (en) 2017-12-12
US20170280254A1 (en) 2017-09-28
TW201735664A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920B (zh) 等化助聽器
US9992591B2 (en) Arranging an audio signal based on the number of loudspeakers
EP1532749B1 (en) Portable audio playback device with bass enhancement
CN104284003B (zh) 移动设备
US10558424B1 (en) Speaker device with equalization control
JP2002159096A (ja) 内容の無線ダウンロードを許容する非接続パーソナル・オンディマンド・オーディオ・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デバイス
US8391535B1 (en) Active crossover for use with multi-driver headphones and in-ear monitors
US10915292B2 (en) Bluetooth speaker configured to produce sound as well as simultaneously act as both sink and source
US20110046954A1 (en) Portable audio control system and audio control device thereof
US20210120509A1 (en) Bluetooth speaker configured to produce sound as well as simultaneously act as both sink and source
US1121005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dependently variable audio outputs
US10123139B2 (en) Equalized hearing aid system
US20170164109A1 (en) Speaker arrangement
US10506340B2 (e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for audio, in-vehicle audio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510007B2 (en) Microphone adapter for wireless audio systems
TWM526241U (zh) 聲音調整裝置
US9179245B1 (en) Proximity-based audio sharing system
TWI641269B (zh) 音訊播放裝置及其音訊控制電路
US20170013384A1 (en) Remote control and audio a2dp for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40301576A1 (en) Adjustable audio splitter
CN204733348U (zh) 具蓝牙收发装置的播放设备
TWM517965U (zh) 具藍牙輸入的擴大機
CN205693875U (zh) 声音调整装置
CN118104240A (zh) 音频扬声器协同系统
Dawson In review: Sonos arc-sub-one surround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