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2785B -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2785B
TWI612785B TW104116905A TW104116905A TWI612785B TW I612785 B TWI612785 B TW I612785B TW 104116905 A TW104116905 A TW 104116905A TW 104116905 A TW104116905 A TW 104116905A TW I612785 B TWI612785 B TW I6127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allocation
flow control
transceiver interfaces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6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2631A (zh
Inventor
董一志
翁浩耿
黃文吉
何智祥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to TW104116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2785B/zh
Priority to CN201510304580.8A priority patent/CN106302208A/zh
Priority to US14/732,927 priority patent/US973607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4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2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27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04L47/263Rate modification at the source after receiving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種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該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及一處理單元。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網路裝置。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網路裝置接收一回饋資訊。該處理單元根據該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該等收發介面更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

Description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0001】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回饋資訊來更新多個收發介面之分配頻寬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0002】
隨著網路科技之發展,目前已有各種不同型態及規模之網路系統,而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例如:家庭網路系統)為近年來快速發展中之一種。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所包含之網路裝置之數目有限,但往往包含多種不同類型之網路裝置(例如:機上盒、智慧型電視、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數位視頻播放器及筆記型電腦)。此外,該等網路裝置所支援之網路通訊標準並不完全相同(亦即,該等網路裝置之收發介面之介面類型不完全相同),且該等網路裝置中有些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舉例而言,一個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中,可能某些網路裝置同時具有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介面及Wi-Fi介面,而其他某些網路裝置則同時具有乙太網路介面及多媒體同軸電纜聯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MoCA)介面。目前已有將該等不同介面整合之協定(例如:IEEE 1905.1標準、IEEE 1905.1a標準及ITU-T G.hn協定),而這些協定可收集底層各個收發介面之介面類型之傳輸資訊。
【0003】
如前所述,在一個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中,使用者可透過不同網路裝置以不同網路通訊標準連線。隨之衍生的議題便是如何滿足使用者對於一個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中之各種網路傳輸狀態之需求,例如:如何使網路傳輸之服務品質保證(Quality of Service;QoS)滿足使用者所設定之等級。該議題在習知網路系統(亦即,非異質性網路系統)中已被討論。舉例而言,針對如何滿足特定之服務品質保證,目前已有整合服務(Integrated Service)及差分服務(Differentiated Service)等技術。然而,該議題在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之領域仍欠缺討論,其主要原因在於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所包含之網路裝置較為多樣化,且網路裝置間通訊時所採用之協定亦較為多樣化。
【0004】
有鑑於此,如何滿足使用者對於一個小規模異質性網路系統中之各種網路傳輸狀態之需求,仍為本領域亟需解決之問題。
【0005】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聚合(Rendezvous)流量控制裝置。該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及一處理單元,其中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至該等收發介面。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網路裝置。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網路裝置接收一回饋資訊。該處理單元根據該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該等收發介面更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
【0006】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係適用於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一第一網路裝置。該第一網路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且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第二網路裝置,(b)由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第二網路裝置接收一回饋資訊,(c)根據該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以及(d)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第二網路裝置。
【0007】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經由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一第一網路裝置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該第一電子裝置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程式指令,以執行一聚合流量控制方法。該第一網路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且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第二網路裝置,(b)由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第二網路裝置接收一回饋資訊,(c)根據該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以及(d)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第二網路裝置。
【0008】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流量控制機制,一網路裝置(或一聚合流量控制裝置)係透過其所包含之複數個收發介面傳送資料流。概要而言,網路裝置之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分配頻寬,且各收發介面各自地以其分配頻寬傳送所需傳送之資料流。網路裝置會依據各種不同的回饋資訊,來更新其各個收發介面所使用之分配頻寬,再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傳送尚未傳送之資料流。網路裝置在更新其各個收發介面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時,可參酌各種因素(例如:目前傳輸等級與目標傳輸等級間之差異、各收發介面之權重值等)再決定更新後之分配頻寬。如此一來,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流量控制機制能夠以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方式提供網路服務,而異質性網路系統之網路能夠被更有效率地應用。
【0009】
以下結合圖式闡述本發明之詳細技術及較佳實施方式,俾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理解所請求保護之發明之特徵。
【0050】
1‧‧‧異質性網路系統
11、13、15‧‧‧電子設備
12、14、16‧‧‧聚合流量控制裝置
17‧‧‧網際網路
121‧‧‧處理單元
123、125、127‧‧‧收發介面
102、104、106、108、110‧‧‧資料流
102a、102b‧‧‧子資料流
104a、104b‧‧‧子資料流
106a、106b‧‧‧子資料流
108a、108b‧‧‧子資料流
110a、110b‧‧‧子資料流
S31~S39‧‧‧步驟
S371~S377‧‧‧步驟
【0010】
第1A圖係描繪異質性網路系統1之拓墣結構示意圖;
【0011】
第1B圖係描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架構示意圖;
【0012】
第1C圖係描繪收發介面123、125於不同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
【0013】
第2圖係描繪收發介面123、125於不同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
【0014】
第3A圖係描繪本發明之第三實施方式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之流程圖;以及
【0015】
第3B圖係描繪步驟S37之詳細流程圖。
【0016】
以下將透過實施方式來解釋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Rendezvous)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然而,該等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該等實施方式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方式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理解,在以下實施方式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
【0017】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為一異質性網路系統1(例如:一家庭網路),其拓墣結構之示意圖係描繪於第1A圖。異質性網路系統1包含三個電子設備11、13、15及三個聚合(Rendezvous)流量控制裝置12、14、16,其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連接至網際網路17。需說明者,本發明並未限制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中所包含之電子設備之數目及所包含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之數目。
【0018】
電子設備11、13、15各為一需要網路傳輸之電子設備,例如:桌上型電腦、電視、筆記型電腦。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各可為一橋接器(bridge)、一路由器(router)、一閘道器(gateway)或其他具有轉送網路封包功能之裝置。電子設備11、13、15及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各可視為異質性網路系統1中之一網路裝置。於第1A圖中,以直線(包含各種不同粗細及不同型式之實線及虛線)連接之二個網路裝置互為相鄰網路裝置,而不同粗細及不同型式之直線代表採用不同通訊標準之通訊連結(communication link)。
【0019】
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各具有複數個收發介面,且各收發介面具有一介面類型。舉例而言,各介面類型可為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Wi-Fi、乙太網路、多媒體同軸電纜聯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MoCA)或其他具有通訊能力之介面類型。需說明者,本發明並未限制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中之每一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皆需具備複數個收發介面,只要至少有一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所包含之收發介面之數目為複數個,該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即適用本發明之技術。
【0020】
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皆能進行雷同之運作以分配頻寬,進而控制網路傳輸流量。因此,以下將僅詳述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如何分配頻寬。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根據以下針對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描述,理解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16係如何運作以分配頻寬,進而控制網路傳輸流量。
【0021】
第1B圖係描繪第一實施方式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架構示意圖。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包含一處理單元121及三個收發介面123、125、127,其中處理單元121電性連接至收發介面123、125、127。收發介面123、125連接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而收發介面127連接至電子設備11。處理單元121可為各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悉之其他計算裝置其中之任一者。收發介面123、125、127可為任何能有線地或無線地接收及傳送控制訊號或/及資料之介面。舉例而言,收發介面123、125、127可分別電力線通訊介面、乙太網路介面及Wi-Fi介面。
【0022】
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需傳送一網路服務(例如:多媒體影音串流服務)所包含之複數個資料流102、104、106、108、110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舉例而言,此情況可發生於當電子設備11需透過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提供該網路服務至電子設備13時。此外,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需以一目標傳輸等級傳送資料流102、104、106、108、110,其中該目標傳輸等級可為預設、由使用者設定或其他方式設定。此目標傳輸等級可與此網路服務之傳輸速率、服務品質保證(Quality of Service;QoS)或/及其他傳輸資訊相關。
【0023】
若該網路服務來自於電子設備11,則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收發介面127會自電子設備11依序地接收資料流102、104、106、108、110。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收發介面123、125會依序地將資料流102、104、106、108、110傳送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在傳送資料流102、104、106、108、110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之過程,收發介面123、125會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接收回饋資訊(未繪示)。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會依據回饋資訊來更新收發介面123、125所使用之分配頻寬,再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傳送尚未傳送之資料流。於本實施方式中,回饋資訊可包含至少一子回饋資訊,且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可為主觀之回饋資訊或客觀之回饋資訊。舉例而言,主觀之回饋資訊可包含用戶評分資訊,而客觀之回饋資訊可包含一實際頻寬消耗(actual bandwidth consumption)資訊、一封包遺失率(Packet Loss Rate;PLR)或/及一服務品質保證(Quality of Service;QoS)參數。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處理單元121可根據回饋資訊決定一目前傳輸等級(未繪示)。需說明者,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可對應至一權重值,於此種情況下,處理單元121可根據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及相對應之權重值,決定目前傳輸等級。之後,處理單元121再根據目前傳輸等級及前述目標傳輸等級,決定收發介面123、125於下一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
【0024】
茲以一具體的範例進行說明。假設本實施方式將傳輸等級區分為第一等級、第二等級及第三等級,其中第一等級代表優於平均,第二等級代表平均且第三等級代表低於平均。另外,假設電子設備13之使用者所要求之目標傳輸等級為第一等級。需說明者,本發明並未限制傳輸等級之數目,且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態樣不一定需對傳輸狀態進行分級。
【0025】
請一併參閱第1C圖,其係描繪收發介面123、125於不同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亦即,傳送不同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首先,為了傳送資料流102,處理單元121會各別地指定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10 Mbps及10 Mbps)。接著,處理單元121再將資料流102分配為子資料流102a、102b以分別透過收發介面123、125傳送。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處理單元121如何進行前述分配,故不贅言。接著,於一第一階段,收發介面123、125以分配頻寬(亦即,前述10 Mbps及10 Mbps)傳送資料流102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具體而言,收發介面123以分配頻寬(亦即,前述10 Mbps)傳送子資料流102a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而收發介面125以分配頻寬(亦即,前述10 Mbps)傳送子資料流102b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
【0026】
接著,收發介面123、125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接收回饋資訊,處理單元121根據此回饋資訊指定收發介面123、125於接下來之一第二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亦即,傳送資料流104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茲假設處理單元121根據回饋資訊決定出目前傳輸等級為第三等級(亦即,低於平均)。由於目前傳輸等級較目標傳輸等級為差,因此處理單元121增加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15 Mbps及20 Mbps)。接著,處理單元121再將資料流104分配為子資料流104a、104b。於第二階段,收發介面123、125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例如:前述15 Mbps及20 Mbps)分別傳送子資料流104a、104b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
【0027】
由於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尚有其他資料流(亦即,資料流106、108、110)需要傳送,故會重複前述之運作(亦即,再次地根據回饋資訊,指定收發介面123、125於接下來之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茲以第1C圖之範例簡要地續行說明。在傳送子資料流104a、104b後,收發介面123、125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接收另一回饋資訊,並據以決定出目前傳輸等級為第三等級(亦即,低於平均)。由於目前傳輸等級較目標傳輸等級為差,因此處理單元121再次地增加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18 Mbps及27 Mbps)。接著,處理單元121再將資料流106分配為子資料流106a、106b。收發介面123、125於下一階段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亦即,前述18 Mbps及27 Mbps)分別傳送封包106a、106b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 在傳送子資料流106a、106b後,收發介面123、125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接收另一回饋資訊,並據以決定出目前傳輸等級為第二等級(亦即,平均)。 由於目前傳輸等級較目標傳輸等級為差,處理單元121再次地增加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20 Mbps及30 Mbps)。接著,處理單元121再將資料流108分配為子資料流108a、108b。收發介面123、125於下一階段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亦即,前述20 Mbps及30 Mbps)分別傳送子資料流108a、108b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在傳送子資料流108a、108b後,收發介面123、125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接收另一回饋資訊,並據以決定出目前傳輸等級為第一等級(亦即,優於平均)。由於目前傳輸等級與目標傳輸等級一致,因此處理單元121未變更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接著,處理單元121再將資料流110分配為子資料流110a、110b。收發介面123、125於下一階段以同樣的分配頻寬(亦即,前述20 Mbps及30 Mbps)分別傳送子資料流110a、110b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
【0028】
如前所述,本發明並未限制傳輸等級之數目。依據上述內容,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當傳輸等級之數目不同時,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能如何根據回饋資訊來調整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故茲不贅言。此外,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不一定需對傳輸狀態進行分級,且可不設定目標傳輸等級。於該等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可僅根據回饋資訊(例如:與一門檻值相比),直接調整傳送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
【0029】
需說明者,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單元121根據回饋資訊指定收發介面 123、125 於接下來之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時,可一併地考慮其他的因素。具體而言,處理單元121可根據目前傳輸等級及目標傳輸等級,列舉(enumerate)複數個候選分配頻寬組合,其中各候選分配頻寬組合包含多個分配頻寬,各個分配頻寬對應至收發介面123、125其中之一。針對各候選分配頻寬組合,處理單元121計算一預估頻寬分配總量。另外,於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使收發介面123、125個別地對應至一權重值,而處理單元121係根據該等權重值計算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該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之後,處理單元121再根據該等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中最小者所對應之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決定收發介面123、125於接下來之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
【0030】
需說明者,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中,收發介面123、125可自其他網路裝置(例如: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16,甚至進一步地包含電子設備11、13、15)接收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一已分配頻寬,且各該已分配頻寬對應至收發介面123、125其中之一。處理單元121則會根據回饋資訊及該等已分配頻寬,指定各收發介面123、125於接下來之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此外,為使其他網路裝置(例如: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16,甚至進一步地包含電子設備11、13、15)亦能瞭解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之收發介面123、125之使用狀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亦會透過收發介面123、125傳送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其中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處理單元121指定給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
【0031】
由上述說明可知,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欲傳送多個資料流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時,會透過與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相連之複數個收發介面(亦即, 收發介面123、125)來傳送該等資料流。收發介面123、125 各自地以其分配頻寬傳送所需傳送之資料流。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會依據各種不同的回饋資訊,來更新收發介面123、125 各自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收發介面123、125再各自地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傳送尚未傳送之資料流。此外,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中的每一個在更新其各個收發介面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時,可進一步地考慮各種因素(例如:目前傳輸等級與目標傳輸等級間之差異、各收發介面之權重值等)再決定更新後之分配頻寬。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16欲傳送多個資料流時,亦可採取雷同之運作方式。如此一來,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能夠以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方式提供網路服務,而異質性網路系統1之網路能夠被更有效率地應用。
【0032】
關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請參第1A圖、第1B圖及第2圖。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之運作大致雷同。此二實施方式之主要差異在於第二實施方式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需傳送二個網路服務所包含之資料流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為便於說明,該二個網路服務分別稱為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舉例而言,此情況可發生於當電子設備11需透過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提供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至電子設備13時。此外,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需以一第一目標傳輸等級提供第一網路服務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且需以第二目標傳輸等級提供第二網路服務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
【0033】
茲以一具體的範例進行說明。假設本實施方式亦將傳輸等級區分為第一等級、第二等級及第三等級,其中第一等級代表優於平均,第二等級代表平均且第三等級代表低於平均。另外,假設第一目標傳輸等級為 第一等級,而第二目標傳輸等級為第二等級。
【0034】
第2圖係描繪收發介面123、125於不同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亦即,傳送不同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於第一階段,處理單元121會各別地指定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10 Mbps及10 Mbps)以傳送第一網路服務之資料流,且各別地指定收發介面123、125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20 Mbps及20 Mbps)以傳送第二網路服務之資料流。接著,收發介面123、125自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接收與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相關之回饋資訊。茲假設處理單元121根據該等回饋資訊決定出第一網路服務之目前傳輸等級為第三等級(亦即,低於平均),而第二網路服務之目前傳輸等級為第一等級(亦即,高於平均)。由於第一網路服務之目前傳輸等級較目標傳輸等級為差,因此處理單元121增加第一網路服務使用收發介面123、125傳輸時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15 Mbps及20 Mbps)。此外,由於第二網路服務之目前傳輸等級優於目標傳輸等級,因此處理單元121減少第二網路服務使用收發介面123、125傳輸時之分配頻寬(例如:分別為10 Mbps及15 Mbps)。
【0035】
若第一網路服務或及第二網路服務尚有資料流需要傳送,則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可重複前述運作以更新收發介面123、125傳輸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時之分配頻寬,直到所有資料流皆傳送完畢。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第一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二實施方式之敘述內容,應可理解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如何更新該等分配頻寬,故不贅言。
【0036】
需說明者,由於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為多個不同的網路服務傳送資料流,因此,於任一階段,收發介面123所對應之該等分配頻寬之總和不大於收發介面123之頻寬容量,且收發介面125所對應之該等分配頻寬之總和不大於收發介面125之頻寬容量。舉例而言,若收發介面123之頻寬容量為30 Mbps,則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於任一階段指定收發介面123用來傳送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之分配頻寬之總和不能大於30 Mbps。再舉例而言,若收發介面125之頻寬容量為40 Mbps,則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於任一階段指定收發介面125用來傳送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之分配頻寬之總和不能大於40 Mbps。
【0037】
除了上述運作,第二實施方式亦能執行第一實施方式所描述之所有運作,具有同樣之功能,且達到同樣之技術效果。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二實施方式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以執行此等運作,具有同樣之功能,並達到同樣之技術效果,故不贅述。
【0038】
由上述說明可知,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欲傳送多個網路服務所包含之資料流至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時,亦會透過與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相連之複數個收發介面(亦即,收發介面123、125)來傳送該等網路服務所包含之該等資料流。針對各網路服務,收發介面123、125各自地以其分配頻寬傳送所需傳送之資料流。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會依據各種不同的回饋資訊,針對各網路服務來更新收發介面123、125各自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收發介面123、125再各自地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傳送尚未傳送之該等網路服務所包含之資料流。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4、16亦可採取雷同之運作方式。如此一來,當有多個網路服務所包含之資料流需要傳送時,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亦能夠以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方式提供網路服務,而異質性網路系統1之網路能夠被更有效率地應用。
【0039】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方式為一種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流程圖係描繪於第3A圖。此聚合流量控制方法適用於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一網路裝置(例如:第一實施方式中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之任一者)。該網路裝置包含一處理單元及複數個收發介面,且該網路裝置需傳送至少一網路服務之資料流。
【0040】
首先,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執行步驟S31,由處理單元指定各網路服務在透過各收發介面傳送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之後,執行步驟S33,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階段以該等分配頻寬傳送各網路服務之一資料流至另一網路裝置。接著,執行步驟S35,由該等收發介面自該另一網路裝置接收至少一回饋資訊。於本實施方式中,回饋資訊可包含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可為主觀之回饋資訊或客觀之回饋資訊,且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可對應至一權重值。舉例而言,主觀之回饋資訊可包含用戶評分資訊,而客觀之回饋資訊可包含一實際頻寬消耗資訊、一封包遺失率或/及一服務品質保證參數。之後,於步驟S37,由該處理單元根據該至少一回饋資訊重新地指定各網路服務在透過各收發介面傳送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需說明者,於某些實施方式中,步驟S37可進一步地參考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及相對應之權重值來決定分配頻寬。接著,於步驟S39,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下一階段以該等重新分配之分配頻寬傳送各網路服務之另一資料流至該另一網路裝置。
【0041】
於本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方法會重複地(例如:週期性地)執行步驟S35至步驟S39,以使網路裝置能根據最新的回饋資訊,重新地指定各網路服務在透過各收發介面傳送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再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下一階段以該等重新分配之分配頻寬傳送各網路服務之另一資料流至該另一網路裝置。惟,需說明者,本發明並不限制聚合路徑選擇方法執行步驟S35至步驟S39之次數,只要步驟S35至步驟S39至少被執行過一次即可。
【0042】
需說明者,各該收發介面具有一頻寬容量。倘若該網路裝置需傳送多個網路服務之資料流,且各收發介面之頻寬會分配予不同網路服務之資料流,則於每一階段,各收發介面所對應之分配頻寬之總和不大於其頻寬容量。
【0043】
需說明者,於某些實施方式中,步驟S37可藉由第3B圖所繪示之步驟來完成。具體而言,於步驟S371,由該處理單元根據回饋資訊決定一目前傳輸等級。接著,根據該目前傳輸等級及一目標傳輸等級,決定各網路服務在下一階段透過各收發介面傳送資料流時所使用之分配頻寬。舉例而言,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可執行步驟S373,由該處理單元根據該目前傳輸等級及該目標傳輸等級,列舉複數個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後,可執行步驟S375,由該處理單元計算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一預估頻寬分配總量。需說明者,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各收發介面對應至一權重值。於該等實施方式中,步驟S375係根據該等權重值計算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之後,可執行步驟S377,根據該等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中最小者所對應之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決定下一階段各收發介面之分配頻寬。
【0044】
需說明者,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可執行另一步驟(未繪示)以由該等收發介面自其他網路裝置接收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一已分配頻寬,且各該已分配頻寬對應至該等收發介面其中之一。於該等實施方式中,步驟S37則會根據回饋資訊及該等已分配頻寬,指定各收發介面於接下來之階段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此外,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中,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可執行另一步驟(未繪示)以由該等收發介面傳送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其中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各收發介面之分配頻寬。如此一來,其他網路裝置亦能瞭解該等收發介面之頻寬使用狀態。
【0045】
除了上述步驟,第三實施方式亦能執行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所描述之所有運作及步驟,具有同樣之功能,且達到同樣之技術效果。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三實施方式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以執行此等運作及步驟,具有同樣之功能,並達到同樣之技術效果,故不贅述。
【0046】
在第三實施方式中所闡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可由具有複數個指令之一電腦程式產品實現。各電腦程式產品可為能被於網路上傳輸之檔案,亦可被儲存於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針對各電腦程式產品,在其所包含之該等指令被載入至一網路裝置(例如: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12、14、16之任一個)之後,該電腦程式執行如在第三實施方式所述之聚合路徑選擇方法。該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可為一電子產品,例如一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一快閃記憶體、一軟碟、一硬碟、一光碟(compact disk;CD)、一隨身碟、一磁帶、一可由網路存取之資料庫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且具有相同功能之任何其他儲存媒體。
【0047】
需說明者,於本發明專利說明書中,第一等級、第二等級及第三等級中之「第一」、「第二」及「第三」僅用來表示這些等級為不同等級而已。第一網路服務及第二網路服務中之「第一」及「第二」僅用來表示該等網路服務為不同網路服務而已。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中之「第一」及「第二」僅用來表示該等階段為不同階段而已。第一目標傳輸等級及第二目標傳輸等級中之「第一」及「第二」僅用來表示該等目標傳輸等級為不同目標傳輸等級而已。
【0048】
由上述各實施方式之說明可知,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具有複數個收發介面。當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欲傳送一網路服務所包含之多個資料流時,該等收發介面各自地以其分配頻寬傳送所需傳送之資料流。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可依據各種不同的回饋資訊,來更新其各個收發介面所使用之分配頻寬,再以更新後之分配頻寬傳送尚未傳送之資料流。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在更新其各個收發介面所使用之分配頻寬時,可參酌各種因素(例如:目前傳輸等級與目標傳輸等級間之差異、各收發介面之權重值等)再決定更新後之分配頻寬。當聚合流量控制裝置需傳送多個網路服務所包含之資料流時,則會針對各網路服務進行前述運作。如此一來,本發明所提供之聚合流量控制機制能夠以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方式提供網路服務,而異質性網路系統之網路能夠被更有效率地應用。
【0049】
上述實施方式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部分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而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及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而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聚合(Rendezvous)流量控制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其中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網路裝置,且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網路裝置接收一第一回饋資訊;以及一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至該等收發介面,且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其中,該等收發介面更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其中,該第一回饋資訊包含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為一用戶評分資訊、一實際頻寬消耗(actual bandwidth consumption)資訊、一封包遺失率(Packet Loss Rate;PLR)及一服務品質保證(Quality of Service;QoS)參數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對應至一權重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各該收發介面更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三分配頻寬,該等收發介面於該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三分配頻寬傳送一第二網路服務之一第三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網路裝置接收一第二回饋資訊,該處理單元更根據該第二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四分配頻寬,且該等收發介面更於該第二階段以該等第四分配頻寬傳送該第二網路服務之一第四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各該收發介面具有 一頻寬容量,各該收發介面所對應之該第一分配頻寬及該第三分配頻寬之一總和不大於該頻寬容量,且各該收發介面所對應之該第二分配頻寬及該第四分配頻寬之一總和不大於該頻寬容量。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更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決定一目前傳輸等級,且該處理單元係根據該目前傳輸等級及一目標傳輸等級,決定該等第二分配頻寬。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更根據該目前傳輸等級及該目標傳輸等級,列舉(enumerate)複數個候選分配頻寬組合,該處理單元更計算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一預估頻寬分配總量,該處理單元係根據該等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中最小者所對應之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決定該等第二分配頻寬。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各收發介面對應至一權重值,該處理單元係根據該等權重值計算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該預估頻寬分配總量。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該等收發介面更傳送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其中之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裝置,其中該等收發介面更接收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一已分配頻寬,各該已分配頻寬對應至該等收發介面其中之一,該處理單元係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及該等已分配頻寬,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
  9. 一種聚合流量控制方法,適用於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一第一網路裝置,該第一網路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第二網路裝置;(b)由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第二網路裝置接收一第一回饋資訊;(c)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以及(d)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第二網路裝置;其中,該第一回饋資訊包含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為一用戶評分資訊、一實際頻寬消耗資訊、一封包遺失率及一服務品質保證參數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對應至一權重值。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中各該收發介面更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三分配頻寬,該聚合流量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由該等收發介面於該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三分配頻寬傳送一第二網路服務之一第三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由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網路裝置接收一第二回饋資訊;根據該第二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四分配頻寬;以及由該等收發介面於該第二階段以該等第四分配頻寬傳送該 第二網路服務之一第四資料流至該網路裝置。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中各該收發介面具有一頻寬容量,各該收發介面所對應之該第一分配頻寬及該第三分配頻寬之一總和不大於該頻寬容量,且各該收發介面所對應之該第二分配頻寬及該第四分配頻寬之一總和不大於該頻寬容量。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步驟(c)包含下列步驟:(c1)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決定一目前傳輸等級;以及(c2)根據該目前傳輸等級及一目標傳輸等級,決定該等第二分配頻寬。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步驟(c2)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目前傳輸等級及該目標傳輸等級,列舉複數個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以及計算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一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以及根據該等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中最小者所對應之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決定該等第二分配頻寬。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其中各收發介面對應至一權重值,各該候選分配頻寬組合之該預估頻寬分配總量係根據該等權重值而被計算。
  15. 如請求項9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由該等收發介面傳送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其中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其中之一。
  16. 如請求項9所述之聚合流量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由該等收發介面接收複數個頻寬分配記錄,其中各該頻寬分配記錄記載一已分配頻寬,且各該已分配頻寬對應至該等收發介面其中之一;其中,該步驟(c)係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及該等已分配頻寬,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
  17.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經由一異質性網路系統之一第一網路裝置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該第一電子裝置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程式指令,以執行一聚合流量控制方法,該第一網路裝置包含複數個收發介面,各該收發介面各自地被指定一第一分配頻寬,該聚合流量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一階段以該等第一分配頻寬傳送一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一資料流至一第二網路裝置;(b)由該等收發介面自該第二網路裝置接收一第一回饋資訊;(c)根據該第一回饋資訊指定各該收發介面之一第二分配頻寬;以及(d)由該等收發介面於一第二階段以該等第二分配頻寬傳送該第一網路服務之一第二資料流至該第二網路裝置;其中,該第一回饋資訊包含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為一用戶評分資訊、一實際頻寬消耗(actual bandwidth consumption)資訊、一封包遺失率(Packet Loss Rate;PLR)及一服務品質保證(Quality of Service;QoS)參數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各該至少一子回饋資訊對應至一權重值。
TW104116905A 2015-05-27 2015-05-27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TWI612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6905A TWI612785B (zh) 2015-05-27 2015-05-27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N201510304580.8A CN106302208A (zh) 2015-05-27 2015-06-04 聚合流量控制装置及方法
US14/732,927 US9736078B2 (en) 2015-05-27 2015-06-08 Rendezvous flow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tangibl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6905A TWI612785B (zh) 2015-05-27 2015-05-27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2631A TW201642631A (zh) 2016-12-01
TWI612785B true TWI612785B (zh) 2018-01-21

Family

ID=5739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6905A TWI612785B (zh) 2015-05-27 2015-05-27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36078B2 (zh)
CN (1) CN106302208A (zh)
TW (1) TWI612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1932B2 (en) * 2021-01-26 2023-10-17 Fortinet, Inc. SD-WAN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4279A1 (en) * 2001-05-01 2002-11-21 Wynne John M. Fair weighted queu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system for network switch port
US20050276263A1 (en) * 2004-06-15 2005-12-15 Takahiro Suetsugu Traffic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CN102572946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和装置
TW201234812A (en) * 2011-02-09 2012-08-16 Mitsubishi Elec R&D Ct Europe Optimized dynamic bandwidth scheduler
US8515444B1 (en) * 2008-07-18 2013-08-20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Allocation of signal quality feedback bandwid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2395B2 (en) * 1998-03-09 2006-08-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and routing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network nodes
US7952997B2 (en) * 2006-05-18 2011-05-31 Mcdata Corporation Congestion management groups
US7760643B2 (en) * 2007-04-09 2010-07-20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policy change management scheme for DiffServ-enabled MPLS networks
US20130088955A1 (en) * 2011-10-05 2013-04-11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Prioritized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Networks
EP2817994A4 (en) * 2012-02-21 2016-01-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OCAL NETWORKS
JP5822236B2 (ja) * 2012-07-05 2015-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9391910B2 (en) * 2012-07-20 2016-07-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mart pause for distributed switch fabric system
US10608940B2 (en) * 2014-05-07 2020-03-31 Adtra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network bandwidth across access modul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4279A1 (en) * 2001-05-01 2002-11-21 Wynne John M. Fair weighted queu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system for network switch port
US20050276263A1 (en) * 2004-06-15 2005-12-15 Takahiro Suetsugu Traffic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US8515444B1 (en) * 2008-07-18 2013-08-20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Allocation of signal quality feedback bandwidth
CN102572946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和装置
TW201234812A (en) * 2011-02-09 2012-08-16 Mitsubishi Elec R&D Ct Europe Optimized dynamic bandwidth schedu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52642A1 (en) 2016-12-01
CN106302208A (zh) 2017-01-04
TW201642631A (zh) 2016-12-01
US9736078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1346B (zh)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中一种保障QoS的路由算法
US10148492B2 (en) Data center bridg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Kumar et al. BwE: Flexible, hierarchical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WAN distributed computing
CN105340234B (zh) 在电缆Wi-Fi网络上用于多屏幕视频应用的自适应资源管理
WO2020057261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3044908B1 (en) Service policies for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20160164803A1 (en) Node-based quality-of-service management
WO2019096140A1 (zh) 一种网络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379996B2 (en) Bandwidth virtualization
US11601343B2 (en) Dynamic adaptive network
CN101841487A (zh) 聚合链路服务流的配置方法及包交换装置
CN107846371B (zh) 一种多媒体业务QoE资源分配方法
WO2015039617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EP2135396A2 (en) Network resource negotiation
US10097421B1 (en) Data service policy control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TWI568224B (zh) 異質性網路系統、網路裝置及其聚合路徑選擇方法
CN111194543B (zh) 用于在网络中使用的流控制系统
US20180013659A1 (en) Shaping outgoing traffic of network packets in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EP3443713B1 (en) Qos/qoe enforcement driven sub-service flow management in 5g system
De Schepper et al. Flow management and load balancing in dynamic heterogeneous LANs
TWI612785B (zh) 聚合流量控制裝置、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EP3318011B1 (en) Modifying quality of service treatment for data flows
TWI575908B (zh) 異質性網路系統、網路裝置及其聚合路徑選擇方法
Ho et al. Mobile data offloading system for video streaming services over SDN-enabled wireless networks
WO2016107368A1 (zh) 一种ip网络中业务带宽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