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194B - 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09194B TWI609194B TW103138523A TW103138523A TWI609194B TW I609194 B TWI609194 B TW I609194B TW 103138523 A TW103138523 A TW 103138523A TW 103138523 A TW103138523 A TW 103138523A TW I609194 B TWI609194 B TW I60919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end surface
- image
- imaging
- curva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鏡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成像鏡頭。
先前智慧型手機一般包括成像鏡頭,且消費者對成像鏡頭的要求逐漸提升,不僅希望成像鏡頭具有高畫素,同時也希望成像鏡頭輕薄化,滿足低高度的要求。所述低高度是指從鏡頭的第一面到成像面的距離(即成像系統的總長)要短。但是現在的成像鏡頭不能同時滿足上述兩種要求。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同時滿足高畫素、低高度等條件。
一種成像鏡頭,沿其光軸方向從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鏡、一個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二透鏡、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鏡、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鏡、一個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五透鏡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鏡包括一個第一物端表面及一個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鏡包括一個第二物端表面及一個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鏡包括一個第三物端表面及一個第三像端表面;所述第四透鏡包括一個第四物端表面及一個第四像端表面;所述第五透鏡包括一個第五物端表面及第五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R1F>0,R1R<0,R2F>R2R>0,R3F>0,R3R<0,R4F<0,R4R<0,R5F<0,R5R>0,其中,R1F為第一透鏡的第一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1R為第一透鏡的第一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2F為第二透鏡的第二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2R為第二透鏡的第二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3F為第三透鏡的第三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3R為第三透鏡的第三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4F為第四透鏡的第四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4R為第四透鏡的第四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
R5F為第五透鏡的第五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5R為第五透鏡的第五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
滿足上述條件的成像鏡頭,同時具有高畫素、低高度等特點。
100‧‧‧成像鏡頭
101‧‧‧光圈
10‧‧‧第一透鏡
S11‧‧‧第一物端表面
S12‧‧‧第一像端表面
20‧‧‧第二透鏡
S21‧‧‧第二物端表面
S22‧‧‧第二像端表面
30‧‧‧第三透鏡
S31‧‧‧第三物端表面
S32‧‧‧第三像端表面
40‧‧‧第四透鏡
S41‧‧‧第四物端表面
S42‧‧‧第四像端表面
50‧‧‧第五透鏡
S51‧‧‧第五物端表面
S52‧‧‧第五像端表面
60‧‧‧紅外線濾光片
61‧‧‧成像面
圖1係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的色差圖。
圖3係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的畸變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成像鏡頭100,沿其光軸方向從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個光圈101、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鏡10、一個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二透鏡20、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鏡30、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鏡40、一個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五透鏡50、一紅外線濾光片60、及一成像面61。所述紅外線濾光片60以玻璃製成。取像時,光線是先經過所述光圈101、所述第一透鏡10、所述第二透鏡20、所述第三透鏡30、所述第四透鏡40、所述第五透鏡50及所述紅外線濾光片60,成像於所述成像面61上。
所述第一透鏡10包括一個第一物端表面S11及一個第一像端表面S12。所述第二透鏡20包括一個第二物端表面S21及一個第二像端表面S22。所述第三透鏡30包括一個第三物端表面S31及一個第三像端表面S32。所述第四透鏡40包括一個第四物端表面S41及一個第四像端表面S42。所述第五透鏡50包括一個第五物端表面S51及一個第五像端表面S52。所述第一物端表面S11、所述第一像端表面S12、所述第二物端表面S21、所述第三物端表面S31、所述第三像端表面S32、所述第四像端表面S41均為凸面。所述第二像端表面S22、所述第四物端表面S41均為凹面。所述第五透鏡50為彎月型鏡片,在靠近光軸處,所述第五物端表面S51、所述第五像端表面S52均為凹面。所述第一透鏡10、所述第二透鏡20、所述第三透鏡30、所述第四透鏡40、所述第五透鏡50均為非球面透鏡。
所述成像鏡頭100滿足下列條件式:
(1)R1F>0,R1R<0
(2)R2F>R2R>0
(3)R3F>0,R3R<0
(4)R4F<0,R4R<0
(5)R5F<0,R5R>0
其中,R1F為第一透鏡10的第一物端表面S11的曲率半徑;R1R為第一透鏡10的第一像端表面S12的曲率半徑;R2F為第二透鏡10的第二物端表面S11的曲率半徑;R2R為第二透鏡10的第二像端表面S12的曲率半徑;R3F為第三透鏡10的第三物端表面S11的曲率半徑;R3R為第三透鏡10的第三像端表面S12的曲率半徑;R4F為第四透鏡10的第四物端表面S11的曲率半徑;R4R為第四透鏡10的第四像端表面S12的曲率半徑;R5F為第五透鏡10的第五物端表面S11的曲率半徑;R5R為第五透鏡10的第五像端表面S12的曲率半徑。
條件式(1)是為了使得第一透鏡10的正屈光力強度加強,可以縮短整個成像鏡頭10的系統總長;條件式(2)可使得第二透鏡20達到負屈光力以平衡第一透鏡10所產生之色像差、球差、慧差;條件式(3)可使得第三透鏡30達到正屈光力,以幫助第一透鏡10分攤系統所需的正屈光力;條件式(4)可使第四透鏡40像側面達到正屈光力,可平衡第五透鏡50產生的像差、畸變。
進一步,所述成像鏡頭100還滿足以下條件式:(6)0.60<R1F/F<0.62
其中,F為成像鏡頭100的有效焦距。
條件式(6)可助於修正成像鏡頭100之球差、慧差。
進一步,所述成像鏡頭100還滿足以下條件式:(7)-10<1/(|R4R|-R5R)<-4
條件式(7)可助於修正畸變相差與像散像差(8)4.05<F1/F+F3/F<4.2
其中,F1為第一透鏡10的有效焦距,F3為第三透鏡30的有效焦距。
條件式(8)可助於修正多數像差尤其是球面像差,並達成低高度之要求,若小於下限則容易引進高階之球面像差,若大於上限則不容易達到低高度之要求。
(9)2<Vd1/Vd2<2.5
其中,Vd1為第一透鏡10的阿貝數,Vd2為第二透鏡20的阿貝數。
條件式(9)藉由第一、第二透鏡10、20的阿貝數搭配可有效控制色像差之條件,尤其為倍率色差。
通過將表1-2(請參閱下文)的資料代入上述運算式,可獲得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100中各透鏡表面的非球面形狀。
下列各表中分別列有由物端到像端依序排列的光學表面,其中,R為各透鏡的光學表面的曲率半徑、D為為對應的光學表面到後一個光學表面的軸上距離(兩個光學表面截得光軸的長度)、Nd為對應透鏡組對d光(波長為587納米)的折射率,Vd為d光在對應透鏡的阿貝數(Abbe number)。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提供的成像鏡頭100的各光學元件滿足表1-2的條件。
本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100的色差、畸變分別如圖2到圖3所示。圖2中,所述成像鏡頭100分別為針對f線(波長為470納米(nm)),g線(波長為510nm),h線(波長為550nm),j線(波長為610nm),k線(波長為650nm)而觀察到的色差值曲線。總體而言,本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100對可見光(波長範圍在400nm-700nm之間)產生的色差值控制在(-0.5um,1.2um)範圍內。
圖3中,曲線為畸變特性曲線。由圖可知,本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100的畸變量被控制在(0,2.5%)範圍內。
本發明的成像鏡頭,通過上述公式的限制,使得所述成像鏡頭具有高畫素、及低高度等特點,從而提高所述成像鏡頭的成像品質。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成像鏡頭
101‧‧‧光圈
10‧‧‧第一透鏡
S11‧‧‧第一物端表面
S12‧‧‧第一像端表面
20‧‧‧第二透鏡
S21‧‧‧第二物端表面
S22‧‧‧第二像端表面
30‧‧‧第三透鏡
S31‧‧‧第三物端表面
S32‧‧‧第三像端表面
40‧‧‧第四透鏡
S41‧‧‧第四物端表面
S42‧‧‧第四像端表面
50‧‧‧第五透鏡
S51‧‧‧第五物端表面
S52‧‧‧第五像端表面
60‧‧‧紅外線濾光片
61‧‧‧成像面
Claims (8)
- 一種成像鏡頭,沿其光軸方向從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鏡、一個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二透鏡、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鏡、一個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鏡、一個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五透鏡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鏡包括一個第一物端表面及一個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鏡包括一個第二物端表面及一個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鏡包括一個第三物端表面及一個第三像端表面;所述第四透鏡包括一個第四物端表面及一個第四像端表面;所述第五透鏡包括一個第五物端表面及第五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R1F>0,R1R<0,R2F>R2R>0,R3F>0,R3R<0,R4F<0,R4R<0,R5F<0,R5R>0,其中,R1F為第一透鏡的第一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1R為第一透鏡的第一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2F為第二透鏡的第二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2R為第二透鏡的第二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3F為第三透鏡的第三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3R為第三透鏡的第三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4F為第四透鏡的第四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4R為第四透鏡的第四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5F為第五透鏡的第五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徑;R5R為第五透鏡的第五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徑,其中,所述成像鏡頭還需滿足以下條件式:0.60<R1F/F<0.62,其中,F為成像鏡頭的有效焦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成像鏡頭還需滿足以下條件式:-10<1/(|R4R|-R5R)<-4。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成像鏡頭還需滿足以下條件式:4.05<F1/F+F3/F<4.2,其中,F1為第一透鏡的有效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有效焦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成像鏡頭還需滿足以下條件式:2<Vd1/Vd2<2.5,其中,Vd1為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d2為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成像鏡頭還包括一個光圈,所述光圈位於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成像鏡頭還包括一個紅外線濾光片,所述紅外線濾光片位於所述第五透鏡與所述成像面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第一物端表面、所述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物端表面、所述第三物端表面、所述第三像端表面、及所述第四像端表面均為凸面,所述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四物端表面均為凹面,所述第五透鏡為彎月型鏡片,在靠近光軸處,所述第五物端表面和所述第五像端表面為凹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所述第一物端表面、所述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物端表面、所述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物端表面、所述第三像端表面、所述第四物端表面、所述第四像端表面、所述第五物端表面及所述第五像端表面均為非球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8523A TWI609194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成像鏡頭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8523A TWI609194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成像鏡頭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7670A TW201617670A (zh) | 2016-05-16 |
TWI609194B true TWI609194B (zh) | 2017-12-21 |
Family
ID=5650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8523A TWI609194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成像鏡頭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091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07287B (zh) * | 2018-12-17 | 2023-07-21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紫边红外共焦镜头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21064A (zh) * | 2012-11-26 | 2014-06-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廣角成像鏡頭 |
TWM486776U (zh) * | 2013-03-29 | 2014-09-21 | Fujifilm Corp | 攝像透鏡及包含攝像透鏡的攝像裝置 |
TWI457590B (zh) * | 2013-04-08 | 2014-10-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系統鏡片組 |
-
2014
- 2014-11-06 TW TW103138523A patent/TWI60919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21064A (zh) * | 2012-11-26 | 2014-06-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廣角成像鏡頭 |
TWM486776U (zh) * | 2013-03-29 | 2014-09-21 | Fujifilm Corp | 攝像透鏡及包含攝像透鏡的攝像裝置 |
TWI457590B (zh) * | 2013-04-08 | 2014-10-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系統鏡片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7670A (zh) | 2016-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35332B2 (ja) | 超広角レンズ | |
TWI439752B (zh) | 光學影像拾取透鏡組 | |
TWI437311B (zh) | 影像拾取鏡組 | |
JP5566560B1 (ja) | 内視鏡対物光学系 | |
WO2015020006A1 (ja) | 広角レンズ | |
JP2018523141A (ja) | 接眼レンズ | |
JP2016057562A (ja) | 広角レンズ | |
JP2012177852A5 (zh) | ||
JP2018141825A5 (zh) | ||
CN102455486A (zh) | 超广角镜头 | |
TW202004252A (zh) | 透鏡模組 | |
JP2015118212A5 (zh) | ||
JP2015172655A5 (zh) | ||
JP6301506B2 (ja) | テレセントリックレンズ | |
TWI446058B (zh) | 變焦成像鏡頭 | |
JP2013092774A (ja) | レンズシステム | |
JPWO2014041773A1 (ja) | 接眼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
TWI463172B (zh) | 變焦鏡頭 | |
JP6099840B2 (ja) | 撮像レンズ | |
TWI444655B (zh) | 變焦成像鏡頭 | |
JP2016166968A (ja) | 接眼光学系 | |
TW201626038A (zh) | 成像鏡頭 | |
JP2014048342A5 (zh) | ||
TWI443406B (zh) | 變焦成像鏡頭 | |
TWI609194B (zh) | 成像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