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8719B -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8719B
TWI608719B TW105118275A TW105118275A TWI608719B TW I608719 B TWI608719 B TW I608719B TW 105118275 A TW105118275 A TW 105118275A TW 105118275 A TW105118275 A TW 105118275A TW I608719 B TWI608719 B TW I6087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symbol
signal
downlink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8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4246A (zh
Inventor
郭宇軒
林克彊
郭豊旗
孫聰敏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4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4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7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本案是關於無線通訊網路,特別是一種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隨著在行動通訊設備上傳輸大量數據的需求迅速攀升,傳統行動語音通訊網路進化成為藉由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數據封包進行通訊之網路。此種IP數據封包通訊可提供IP電話、多媒體、多重廣播以及隨選通訊服務給行動通訊裝置之使用者。
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為一例示之網路架構。E-UTRAN系統可提供高速傳輸以實現上述之IP電話與多媒體服務。用於下一代之新無線電技術(例如,5G)目前正由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組織進行討論。因此,目前許多在原3GPP規格之主幹上的改變持續地被提出並考慮,以進化和完善3GPP之規格。
本案揭露一種在無線通訊系統傳輸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與一細胞中的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複數無線電訊框構成,各無線電訊框包含複數子訊框,且各子訊框包含複數符號。該方法也包含在該細胞中,以複數子訊框其中之一的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一符號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其中網路節點不允許以第一符號傳輸共用訊號。
以下所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和相關方法係應用支援寬頻服務的無線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被廣泛地用以提供在不同類型的通訊上,像是語音、數據等等。這些無線通訊系統可以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分時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無線電存取、3GPP長期演進進階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或LTE- Advanced)、3GPP2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或其他調變技術來設計。
特別地,以下所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和相關方法可被設計以支援各種文件中該之無線電技術,包含日本都科摩有限公司(NTT DOCOMO, Inc)的「都科摩 5G白皮書」(DOCOMO 5G White Paper)以及METIS(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 for the Twenty-Twenty Information Society )文件Deliverable D2.4的「新興無線電存取所提出的解決方案」(“Proposed solutions for new radio access”)。此外,以下該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和相關方法可被設計以支援一或多種標準,例如由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組織所制定之標準,包含文件編號TS 36.300 V12.5.0「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和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總論」(“E-UTRA and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文件編號TS 36.211 V12.5.0「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之實體通道及調變」(“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文件編號TS 36.331 V12.5.0「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之無線資源控制協定規格」(“E-UTRA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文件編號TS 36.321 V12.5.0「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之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規格」(“E-UTRA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以及文件編號TS 36.213 V12.5.0「進化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之實體層程序」(“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上述所列出之標準與文件在此引用,並構成本案之說明書的一部分。
圖1顯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的多重存取無線通訊系統。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100包含複數天線組,其中一組包含天線104和天線106,一組包含天線108和天線110,且另一組包含天線112和天線114。在圖1中,每一天線組僅繪示兩個天線,然而,每一天線組之天線數量實際上可多可少。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116和天線112及天線114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12和天線114藉由前向鏈路(forward link)120發送資訊給存取終端116,且藉由反向鏈路(reverse link)118接收來自存取終端116之資訊。存取終端122和天線106及天線108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06和天線108藉由前向鏈路126發送資訊給存取終端122,且藉由反向鏈路124接收來自存取終端122之資訊。在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統中,通訊鏈路(即反向鏈路118、124以及前向鏈路120、126)可使用不同頻率通信。舉例說明,前向鏈路120可使用與反向鏈路118不同的頻率。
每一天線組及/或它們設計涵蓋的區域通常被稱為存取網路的扇形區塊(sector)。在一實施例中,每一天線組係被設計與位在存取網路100所涵蓋區域內之扇形區塊的存取終端進行通訊。
於使用前向鏈路120與前向鏈路126進行通訊時,存取網路100的傳輸天線可利用波束形成(beamforming)以分別改善存取終端116與存取終端122之前向鏈路的訊雜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再者,相較於使用單一天線與其涵蓋範圍中的所有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利用波束形成技術與在其涵蓋範圍中隨機分散之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可降低對位於鄰近細胞(cells)中之存取終端的干擾。
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用來與終端設備進行通訊的固定機站或基站,且也可稱為接入點、B節點(Node B)、基站、增強型基站、演進式B節點(evolved Node B,eNB),或其他專業術語。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也可稱為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無線通訊裝置、終端、存取終端,或其他專業術語。
圖2顯示一實施例之發送器系統210(可視為存取網路)與接收器系統250(可視為存取終端或使用者設備)應用於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統200中之簡化方塊圖。在發送器系統210中,多個數據串流(data stream)產生的流量數據(traffic data)係由數據源212提供至數據發送處理器(TX Data Processor)214。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數據串流係經由個別的發送天線發送。數據發送處理器214使用特別為此數據串流挑選之編碼法將每一數據串流的流量數據格式化、編碼與交錯處理,以提供編碼後的數據。
每一數據串流產生的編碼後的數據可利用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調變來和引導數據(pilot data)進行多工處理。一般而言,引導數據係為經由已知方法處理過後之已知數據模型,且可用在接收器系統以估算通道響應(channel response)。每一數據串流產生的編碼後的數據與引導數據經過多工處理後,可使用特別為此數據串流挑選的調變方法(例如,二元相位偏移調變(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位偏移調變(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多重相位偏移調變(Multiple Phase Shift Keying,M-PSK)、或多重正交振幅調變(Multipl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進行調變,以提供調變符號。每一數據串流的數據傳輸率、編碼與調變係由處理器230之指令所決定。
之後,所有數據串流產生的調變符號被提供至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以繼續處理調變符號(例如,使用OFDM)。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接續提供NT 調變符號串流至發送器222a-222t。在一些實施例中,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提供波束形成的權重給數據串流之符號以及發送符號的天線。
每一發送器222a-222t接收並處理個別的符號串流以提供一至多個類比訊號,且更調節(例如,放大、過濾與上調)此些類比訊號,以提供適合由多重輸入多重輸出通道(MIMO channel)所發送的調變訊號。之後,發送器222a-222t所產生之NT 調變訊號各自經由NT 天線224a-224t發送。
在接收器系統250中,被傳送過來之調變訊號係由NR 天線252a-252r所接收,且各天線252a-252r所接收之訊號會被提供至各自的接收器254a-254r。每一接收器254a-254r調節(例如,放大、過濾與下調)各自接收到的訊號,並數位化經調節之訊號以提供樣本,且更處理樣本以提供對應之「接收」符號串流。
數據接收處理器260使用特別接收處理技術接收並處理來自接收器254a-254r的NR 接收符號串流,以提供「測得」符號串流。 之後,數據接收處理器260對每一測得符號串流進行解調、去交錯與解碼以還原數據串流產生之流量數據。數據接收處理器260所執行之動作和在發送器系統210中之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與數據發送處理器214所執行之動作互補。
處理器270週期性地決定欲使用之預編碼矩陣(留待後述)。處理器270制定反向鏈路訊息,其中反向鏈路訊息包含矩陣索引部分與秩值部分。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各種相關於通訊鏈路及/或接收數據串流的資訊。接續,反向鏈路訊息被送至數據發送處理器238,且來自數據源236之多個數據串流產生之流量數據亦被送至數據發送處理器238進行處理,之後由調變器280進行調變,再經由發送器254a-254r調節後發送回發送器系統210。
在發送器系統210中,來自接收器系統250之調變訊號被天線224a-224t接收後,由接收器222a-222t進行調節,再經由解調器240進行解調後送至數據接收處理器242進行處理,以提取出由接收器系統250所發送出之反向鏈路訊息。接續,處理器230決定欲使用之預編碼矩陣以決定波束形成之權重後,處理被提取出之訊息。
請參閱圖3,圖3顯示以另一方式表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通訊裝置的簡化功能方塊圖。在圖3中,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之通訊裝置300可用以實現圖1中之使用者設備(或存取終端)116、122或圖1中之基站(或存取網路)100,且此無線通訊系統以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為佳。通訊裝置300可包含輸入裝置302、輸出裝置304、控制電路306、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記憶體310、程式碼312以及收發器314。控制電路306透過中央處理單元308執行儲存於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藉以控制通訊裝置300的操作。通訊裝置300可透過輸入裝置302,如鍵盤或數字鍵來接收使用者輸入之訊號,且也可透過輸出裝置304,如螢幕或喇叭來輸出圖像與聲音。收發器314用以接收並發送無線訊號、將接收的訊號傳送至控制電路306,且以無線方式輸出控制電路306所產生的訊號。在無線通訊系統的通訊裝置300也可用以實現圖1中的存取網路100。
圖4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圖3中執行程式碼312的簡化功能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程式碼312包含應用層400、第三層402與第二層404,且耦接於第一層406。第三層402一般執行無線資源控制。第二層404一般執行鏈路控制。第一層406一般執行實體連接。
如3GPP文件編號TS 36.300所揭露,LTE之訊框結構係由複數無線電訊框所構成,且每一無線電訊框(例如,10毫秒(ms))分成十個子訊框。每一子訊框可包含二個時槽(slot):5 E-UTRA 之實體層 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傳輸係由具有10毫秒寬度之複數無線電訊框所構成。被支援之二無線電訊框結構: - 類型1,適用於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 - 類型2,適用於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 類型1之訊框結構如圖5.1-1(已複製為本案之圖5)所示。每一個10毫秒無線電訊框被分成十個相同大小之子訊框。各子訊框由兩個相同大小之時槽組成。對FDD而言,在每一個10毫秒的間隔中,十個子訊框可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且十個子訊框可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在頻域中係被分開的。 類型2之訊框結構如圖5.1-2(已複製為本案之圖6)所示。每一個10毫秒無線電訊框係由二個各5毫秒之半訊框所組成。每一個半訊框包含八個長度為0.5毫秒的時槽,以及三個特別領域(fields):下行鏈路引導時槽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護區間GP(Guard Period,GP)以及上行鏈路引導時槽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下行鏈路引導時槽DwPTS、保護區間GP與上行鏈路引導時槽UpPTS之可配置長度受限於下行鏈路引導時槽DwPTS、保護區間GP、與上行鏈路引導時槽UpPTS之總長度。其中,下行鏈路引導時槽DwPTS、保護區間GP、與上行鏈路引導時槽UpPTS之總長度為1毫秒。皆有支援5毫秒與10毫秒二者之週期性切換點(switch-point periodicity)。在所有配置中之子訊框1以及在具有5毫秒週期性切換點之配置的子訊框6係由下行鏈路引導時槽DwPTS、保護區間GP、與上行鏈路引導時槽UpPTS所組成。具有10毫秒週期性切換點之配置的子訊框6僅由下行鏈路引導時槽DwPTS所組成。其他所有子訊框包含兩個相同大小的時槽。 對TDD而言,保護區間GP係保留用於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之轉態。其他子訊框/領域被指派用於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傳輸。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在時域中係被分開的。
此外,每一下行鏈路時槽Tslot 包含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號如圖7與圖8所示。圖7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圖6.2.3-1的複製圖。圖8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表6.2.3-1的複製圖。
LTE具有多個實體層之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主要訊息區塊(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提供必要的系統資訊,包含下行鏈路頻寬、系統訊框編號以及對於在細胞中之使用者設備的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指示符通道(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配置。 -主要訊息區塊( MasterInformationBlock MIB 主要訊息區塊包含在廣播通道(Broadcast Channel,BCH)上傳輸之系統資訊。 信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不適用(N/A) 無線鏈路控制服務存取點(RLC-SAP):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 邏輯通道(Logical channel):廣播控制通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 方向:進化通用陸面全球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至使用者設備(UE) 主要訊息區塊 -- ASN1START MasterInformationBlock ::= SEQUENCE { dl-Bandwidth ENUMERATED { n6, n15, n25, n50, n75, n100}, phich-Config PHICH-Config, systemFrameNumber BIT STRING (SIZE (8)), spare BIT STRING (SIZE (10)) } -- ASN1STOP
在無線電訊框中,MIB係由第一個子訊框的第二個時槽中之前四個符號承載,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6.4 映射至資源元素( Mapping to resource elements 每一個天線埠的複值符號區塊在從滿足的每一個無線電訊框中開始的四個連續的無線電訊框中被傳輸,並且應當從開始依序映射至資源元素。未預留用於參考訊號傳輸的資源元素的映射應當在子訊框0的時槽1中先按索引k ,再按索引l 最終按無線電訊框號碼升序進行。資源元素之索引由下式給出其中預留用於參考訊號的資源元素應當被排除在外。映射操作應當假定天線埠0-3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存在,而不管真實配置為何。UE應當假設上述映射操作中預留用於參考訊號但未傳輸參考訊號的資源元素不可用於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傳輸。UE不應當對這些資源元素做出其他假設。
在細胞中之同步訊號(例如,主同步訊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與次同步訊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被設計用於在細胞中的使用者設備(UEs),以取得下行鏈路時序,即無線電訊框之邊界和子訊框之邊界。PSS和SSS分別由一個符號承載。舉例說明,對FDD系統而言,PSS係由在時槽0與時槽10中最後一個符號承載,且SSS係由在時槽0與時槽10中倒數第二個符號承載,其中時槽0與時槽10是無線電訊框中之第一個子訊框的第一個時槽以及第六個子訊框的第一個時槽,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11.1.2 映射至資源元素 序列至資源元素的映射取決於訊框結構。使用者設備不應當假定其他下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主同步訊號係在相同的天線埠上傳輸。使用者設備不應當假定主同步訊號的任何傳輸實例係在相同的天線埠或埠上傳輸,其中埠係用於其他主同步訊號的傳輸實例。 序列應當根據下式被映射至資源元素對於類型1之訊框結構,主同步訊號應當被映射至時槽0與時槽10中的最後一個OFDM符號。 對於類型2之訊框結構,主同步訊號應當被映射至子訊框1與子訊框6的第三個OFDM符號。用於主同步訊號之傳輸的OFDM符號中的資源元素,其中被保留者不用於主同步訊號之傳輸。6.11.2.2 映射至資源元素 序列至資源元素的映射取決於訊框結構。在類型1之訊框結構的子訊框中以及類型2之訊框結構的半訊框中,與用於主同步訊號之相同的天線埠應當被用於次同步訊號。 序列應當根據下式被映射至資源元素資源元素,其中被保留者不用於次同步訊號之傳輸。
細胞特定參考訊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用以使用者設備量測細胞的下行鏈路無線狀況。承載CRS的符號取決於CRS埠的數量。舉例而言,對於配置有二CRS埠之細胞,CRS被子訊框中之二時槽的第一個符號以及倒數第三個符號承載,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10.1.2 映射至資源元素 參考訊號序列應當根據下式被映射至時槽中用於天線埠的參考符號的複值調變符號 其中變數和變數定義了不同參考訊號於頻域中的位置,其中由下式給出細胞特定頻率偏移由給出。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令提供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之資源配置,例如,於實體下行鏈路共享傳輸通道(PDSCH)或實體上行鏈路共享傳輸通道(PUSCH)。PDCCH由子訊框中開頭的一或多個符號承載,其取決於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上的信令。舉例而言,當PCFICH指示用於PDCCH之傳輸的子訊框符號數量為2時,PDCCH係由子訊框的前二個符號承載,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8.5 映射至資源元素 資源元素的映射是由複值符號四元組(quadruplets of complex-valued symbols)的操作來定義。 用標示天線埠的符號四元組。 四元組區塊,其中,應當置換成。該置換應當根據3GPP文件編號TS 36.212 [3]章節5.1.4.2.1中的子區塊交織器(interleaver)進行,下列情況除外: - 交織器的輸入和輸出係由符號四元組定義,而非由位元(bits)定義 - 交織是在符號四元組上執行,而非在位元上執行,其中在3GPP文件編號TS 36.212 [3]章節5.1.4.2.1中分別以「符號四元組」、「複數符號四元組」與「符號位元組序列」替換「位元」、「複數位元」與「位元序列」。 當形成時,3GPP文件編號TS 36.212 [3]中該交織器輸出的<NULL>元素應當被移除。需注意的是,<NULL>元素的移除並不影響章節6.8.2中<NIL>元素的插入。 四元組區塊應當進行循環移位,以得到,其中。 四元組區塊的映射係根據下列步驟1-10基於章節6.2.4中規定的資源元素組來定義的: 1) 啟動(資源元素組號碼) 2) 啟動3) 啟動4) 如果資源元素代表一個資源元素組,且這個資源元素組沒有被分配給PCFICH或PHICH時,執行步驟5與步驟6,否則 轉到步驟7 5) 以表示每一天線埠之符號四元組映射至資源元素組 6)增加1 7)增加1 8) 如果,從步驟4重覆,其中對應於在PCFICH上傳輸之序列所指示的OFDM符號之數量,其中OFDM符號用於PDCCH之傳輸。 9)增加1 10) 如果,從步驟3重覆
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指示符通道(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承載用以響應上行鏈路傳輸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回報。PHICH由子訊框中開頭的一或多個符號承載是取決於PHICH之配置期間以及子訊框的類型。舉例而言, 在FDD細胞之非多播廣播單頻網路(non-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non-MBSFN)的子訊框具有延伸PHICH之期間配置的情況下,PHICH係由子訊框的前三個符號承載,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9.3 映射至資源元素 每一個PHICH群組之序列由下式定義其中,總和係基於PHICH群組中所有的PHICH,且代表PHICH群組中第個PHICH的符號序列。 PHICH群組被映射至PHICH映射單元。 對於正常循環字首(normal cyclic prefix),PHICH群組到PHICH映射單元的映射由下式定義其中,且其中由表6.9-1給出。 對於延伸循環字首(extended cyclic prefix),PHICH群組與PHICH群組到PHICH映射單元的映射由下式定義其中, 且其中由表6.9-1給出。 用表示天線埠之符號四元組。資源元素的映射是根據下述步驟1-10基於符號四元組來定義的: 1)對每一個值 2)用表示OFDM符號中未分配給PCFICH的資源元素組之數量 3)從具有最小的頻率索引之資源元素組開始對OFDM符號中未分配給PCFICH的資源元素組進行0到之編號 4)啟動(PHICH映射單元號碼) 5)對每一個值 6)來自PHICH映射單元的符號四元組被映射至如章節6.2.4中定義的資源元素組,其中用以代表資源元素組,索引和索引由下述之步驟7和步驟8給出: 7)時域索引由下式給出8)將頻域索引設置到前述步驟3中分配到號碼的資源元素組,其中由定義如下: 當在MBSFN子訊框中採用延伸PHICH期間時,或在類型2之訊框結構的子訊框1和子訊框6中採用延伸PHICH期間時,由下式給出否則由下式給出9)增加1 10) 從步驟5重覆直到所有PHICH映射單元皆已被分配。 PHICH期間可由高層(higher layers)根據表6.9.3-1(已複製為本案之圖9)進行配置。
解調參考訊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係參考訊號,以幫助使用者設備解調增強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或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DMRS係由子訊框中的四個符號所承載,而此四個符號的位置取決於循環字首(Cyclic Prefix,CP)長度以及子訊框類型。舉例說明,在具有正常CP之FDD細胞的情況下,DMRS係由子訊框中二時槽的最後二個符號承載,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10.3.2 映射至資源元素 對於天線埠,或而言,在一個分配給對應之PDSCH傳輸之頻域索引為的實體資源區塊中,部分參考訊號序列應當根據下式被映射至子訊框中之複值調變符號正常循環字首時:其中 序列由表6.10.3.2-1(已複製為本案之圖10)給出。 延伸循環字首時:其中,序列由表6.10.3.2-2(已複製為本案之圖11)給出。 對於延伸循環字首,天線埠9至天線埠14不支援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在天線埠集合,其中,中的任一個天線埠上用於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至一個使用者設備的資源元素應當 - 不用於相同時槽內任何一個天線埠上的PDSCH傳輸,且 - 不用於相同時槽內在集合外之任一其他天線埠上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到相同的使用者設備。
至於LTE中的下行鏈路數據,下行鏈路數據係在PDSCH上傳輸,且係由子訊框中非為第一個非為或前幾個之符號承載,即排除了可能被實體控制通道占用之符號,如同3GPP文件編號 TS 36.211於下方之揭露:6.4 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有以下補充和例外情況時,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應當被處理且映射至如章節6.3該之資源元素: - 於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未被傳輸之資源區塊中,PDSCH應當與PBCH於相同的天線埠集合上被傳輸,其中天線埠集合為三者之一。 - 於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未被傳輸之資源區塊中,PDSCH應當於一或多個天線埠,或上傳輸,其中係用於傳輸PDSCH的層數。 - 假如PDSCH在3GPP 文件編號 TS 36.213 [4]所定義之MBSFB子訊框中傳輸時,PDSCH應當於一或多個天線埠上傳輸,其中係用於傳輸PDSCH的層數。 - PDSCH不被映射至與PDSCH相關聯之用於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的資源元素。 - 於映射至資源元素中,細胞專用參考訊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的位置係由章節6.10.1.2給出,連同自章節6.10.1.2所述而衍生之天線埠的數量以及細胞專用參考訊號的頻移,除非此些參數的其他值是由3GPP文件編號 TS 36.213[4] 章節7.1.9所提供,在這種情況下,此些值係在由相關之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所指示的資源區塊中使用。 - 假設與PDSCH相關聯之DCI使用細胞無線電網路臨時標誌(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或半持續性細胞無線電網路臨時標誌(semi-persistent C-RNTI)時,未映射至UE所假定之資源元素的PDSCH被用於傳輸: - 零功率(Zero-power)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參考訊號,其中CSI參考訊號之位置由章節6.10.5.2給出。零功率CSI參考訊號(Zero-power CSI-RS)之配置係 - 按章節6.10.5.2所述獲得,除非此些參數的其他值是由3GPP文件編號 TS 36.213[4] 章節7.1.9所提供,在這種情況下,此些值係在由相關之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所指示的資源區塊中使用,及 - 隨著章節6.10.5.2所述之零功率CSI參考訊號的程序,由作為發現訊號配置之一部份的最多五個保留的CSI-RS資源的高層得到。 - CSI報告的非零功率(Zero-power)CSI參考訊號,其中CSI報告之非零功率CSI參考訊號的位置由章節6.10.5.2給出。非零功率CSI參考訊號的配置係按章節6.10.5.2所述獲得。 - PDSCH 不被映射至與PDSCH相關聯之任何一個承載EPDCCH的實體資源區塊對(physical resource-block pair(s))。 - 子訊框中第一個時槽的索引滿足,其中由3GPP文件編號 TS 36.213[4] 章節7.1.9給出。 - 於映射至資源元素中,如果關聯於PDSCH之DCI使用C-RNTI或半持續性C-RNTI,且根據章節6.3.4.3使用傳送分集(transmit diversity)時,由使用者設備假定以包含CSI-RS之OFDM符號中的資源元素應當僅於以下所有條件都滿足時才使用於映射中: -在被分配用於傳輸之每一資源區塊中有偶數個資源元素,及 -複值符號,其中為偶數,可被映射至在相同OFDM符號的資源元素,其中
5G無線存取之概念於都科摩5G白皮書(DOCOMO 5G White Paper)中被揭露。該技術的關鍵點是要有效地整合低頻帶與高頻帶。高頻帶提供了更廣頻譜資源,但因路徑損失較高而具有覆蓋範圍之限制。都科摩5G白皮書提出由覆蓋層(例如,由巨型細胞(macro cell(s))組成)與容量層(例如,由微細胞(small cell(s))或虛擬細胞(phantom cell)組成)所組成之二層架構的5G系統。覆蓋層使用既存之低頻帶以提供基本覆蓋率(coverage)與行動性(mobility)。容量層使用新的高頻帶以提供高資料率傳輸。覆蓋層可被增強型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enhanced LTE RAT)所支援,容量層則可被專用於高頻帶之新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所支援。覆蓋層與容量層的有效率整合係藉由增強型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與新的無線電存取技術之間的緊密互通(雙連結)達成。此外,在5G中之細胞可包含單一發送點(transmission point,TP)/發送與接收點(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多個發送點/發送與接收點,網路節點(例如,eNB)藉由該些發送點/發送與接收點與在細胞中之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
如3GPP文件編號 TS 36.300所述,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係指使用者設備在無線資源控制_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下的操作模式,配置主要細胞群(即,由主要細胞(PCell)與任選的一或多個次要細胞(SCells)所組成之關聯於主演進式節點B(Master eNB,MeNB)的服務細胞群)與次要細胞群(即,由主次要細胞(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與任選的一或多個次要細胞所組成之關聯於次演進式節點B(Secondary eNB,SeNB)的服務細胞群)。配置有雙連結之使用者設備通常意味著使用者設備被配置為使用由兩個不同的調度器(Scheduler)所提供之無線電資源,其中二調度器位於藉由在X2介面之非理想回程線路(backhaul)連結的二演進式節點B(MeNB與SeNB)中。雙連結之更多細節可見於3GPP文件編號TS 36.300。
在雙連結中,隨機存取程序也在SCG附加/修改(如果被指示)時、在RRC_CONNECTED期間內下行鏈路數據抵達且需要隨機存取程序(例如,當上行鏈路同步狀態為非同步時)時、或在RRC_CONNECTED期間內上行鏈路抵達且需要隨機存取程序(例如,當上行鏈路同步狀態為非同步時或當沒有可用之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給調度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時)至少在一PSCell執行。使用者設備發起(UE-initiated)之隨機存取程序只在SCG的PSCell執行。
隨機存取程序具有二種不同類型:競爭式(contention-based)與非競爭式(non-contention-based)。競爭式隨機存取程序如圖12所示,其中圖12為3GPP文件編號TS 36.300中圖10.1.5.1-1的複製圖。圖12包含以下四個步驟: 1. 映射在上行鏈路中之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的隨機存取通道(Random Access Channel)上的隨機存取前導(Random Access Preamble)。 2.下行鏈路共享通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上由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產生的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 3. 在上行鏈路共享通道(Uplink Shared Channel,DL-SCH)中之第一經調度的上行鏈路傳輸。 4. 在下行鏈路中的爭用解決(Contention Resolution)。
非競爭式隨機存取程序如圖13所示,其中圖13為3GPP文件編號TS 36.300中圖10.1.5.2-1的複製圖。圖13包含以下三個步驟: 0. 專用隨機存取前導(Random Access Preamble)藉由下行鏈路中之專用信令指派。 1. 上行鏈路中的映射在PRACH的RACH上之非競爭式隨機存取前導。 2. 在DL-SCH上之隨機存取回應。
在隨機存取程序中每一步驟的細節可參閱3GPP文件編號TS 36.300以及文件編號TS 36.321。
關於下一世代無線存取技術的訊框結構,METIS文件 Deliverable D2.4中提出一種超密集網路(Ultra-Dense Network,UDN)系統的TDD最佳化實體子訊框結構,如圖14所示,遵循下列設計原則: • 雙向(包含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資源)控制部分被嵌入至每一子訊框之開頭且與數據部分在時間上間隔開(time-separated from data part)。 • 在一子訊框中之數據部分包含用以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符號。解調參考訊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符號用以估測通道,且其共變異矩陣(covariance matrix)可被置於在動態數據部分之第一OFDM符號中,且可與數據用相同的向量/矩陣被預編碼。 • 短的子訊框長度(例如,0.25毫秒的厘米波(centimeter-wave,cmW)頻率於假設60千赫茲(kHz)之子載波間隔(SC spacing)時)係可行的。藉由遵循協調的(harmonized)OFDM概念的原理,訊框數字學(frame numerology)於行動至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時更可進一步按比例縮放,致使更短的訊框長度(例如,在50微秒(μs)之等級)。 在頻率方面,頻譜可被劃分為各自可分派的頻率資源。
此外,在容量層之細胞可使用波束形成。波束形成通常是用在發送和接收指向性訊號之天線陣列的訊號處理技術。這是透過訊號在特定角度遇到建設性干涉,而其他遇到破壞性干涉之方式組合在相位陣列中之元件來實現。波束形成可被用於發送端與接收端以實現空間選擇性(spatial selectivity)。相較於全向性(omnidirectional)接收/發送之改善被稱為接收/發送增益。
波束形成經常應用於雷達系統中。由相位陣列雷達所產生之波束比較窄且相較於行動碟更加靈敏。此特性使得雷達可探測小的、快速的目標物如彈道導彈還有飛行器。
共通道干擾消除(co-channel interference reduction)之益處也使得波束形成對行動通訊系統之設計者具有吸引力。美國臨時申請案號62/107,814,名稱為「無線通訊系統中波束追蹤的方法及其裝置」,概括地揭露基於波束形成技術之波束多重存取(beam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BDMA)概念。在波束多重存取中,基站可藉由窄波束與行動裝置通訊以獲得接收/發送增益。此外,在不同波束之二行動裝置可同時分享相同的無線電資源;因而行動通訊系統的容量可大幅地增加。為了實現此目標,基站應知道行動裝置設置在哪個波束。
為了指向性訊號之發送與接收,細胞、發送點(TP)或發送與接收點(TRP)可使用波束形成。由於節能或硬體限制(例如,收發器之數量不足),細胞、發送點或發送與接收點可能無法產生所有波束以覆蓋在細胞、TP或TRP之覆蓋範圍中之所有方向。換言之,細胞、發送點或發送與接收點可能一次只產生用於指向性訊號之發送與接收的部分波束。舉例而言,細胞、TP或TRP一次可產生之波束的最大數量可少於在細胞中之波束的總數,或TP或TRP之波束的總數。同時,在其他未生成(non-generated)波束上發送與接收指向性訊號係不可能的。因此,細胞、TP或TRP需要多次才能掃描細胞、TP或TRP的所有波束。
下行鏈路控制信令(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一般可被歸類成兩種類型: 類型1:共用信令(週期性地發送)用於在細胞中或連接至TP或TRP之所有或複數使用者設備(例如,系統資訊、PSS/SSS、CRS、廣播訊息之控制信令,等等)。 類型2:使用者設備專用信令(動態地或週期性地發送),例如,PDCCH、PHICH、DMRS,等等。
如果細胞、TP或TRP具有如上所述之波束生成限制,此將假定類型1之信令係在特定時序(例如,一或多個子訊框或一或多個符號)之預定波束上傳輸。因此,在相同的特定時序中,傳輸(例如,類型2控制信令或數據)至未被預定波束覆蓋之使用者設備將是不可能的。所以,網路調度彈性(network scheduling flexibility)係被限制的。應予考慮設計訊框結構以改善網路調度彈性。
網路節點與使用者設備間之通訊可由訊框構成。訊框可包含多個子訊框。子訊框可包含多個符號。子訊框可包含下行鏈路控制域,其中下行鏈路控制域包含一或多個符號且用以承載控制信令。
圖15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子訊框1500的示意圖。一般來說,本案之概念在於子訊框之下行鏈路控制域1505中,有至少一下行鏈路控制域之第一部份(例如,由至少一符號組成)1510用以發送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2),且不用以發送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1)。所以,網路可彈性地使用下行鏈路控制域之第一部份在某一使用者設備之波束上發送信令,且不受限用於類型1之波束。
此外,下行鏈路控制域可包含用以發送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1)的第二部分(例如,由至少一符號組成)1515。如果關聯的使用者設備被用以傳輸類型1信令之預定波束覆蓋時,第二部分也可被用以發送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2)。或是第二部份不可被用以發送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2)。子訊框1500也可包含數據域1520。
再者,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用於一特定使用者設備)可包含下列之至少一訊號或信令: • 分配資源給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傳輸之信令(例如,在PDCCH上); • 響應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傳輸的承載HARQ回報之信令(例如,在PHICH上);及/或 • 用以幫助使用者設備解調下行鏈路傳輸之參考訊號(例如,DMRS)
此外,共用下行鏈路信令(例如,用於多個使用者設備)可包含下列之至少一個訊號或信令: • 指示細胞、TP或TRP之系統訊框編號的信令; • 分配資源給廣播訊息(例如,系統資訊、傳呼、隨機存取回應)的信令(例如,在PDCCH上),廣播訊息是給細胞中或連接至TP或TRP的使用者設備; • 在細胞中或連接至TP或TRP之使用者設備的同步訊號;及/或 • 使用者設備量測下行鏈路狀況之參考訊號(例如,CRS)
再者,具有下行鏈路控制域之每一子訊框可包含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在一實施例中,產生於第一部分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會與產生於第二部分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不同。
此外,本案之一般概念可應用至LTE訊框架購(揭露於3GPP文件編號TS 36.300)。或著,概念可應用至METIS之訊框結構(揭露於METIS 文件Deliverable D2.4)。
本案之另一基本概念係為子訊框之下行鏈路控制域,有至少一個下行鏈路控制域之第一部分(例如,由至少一個符號組成)以及下行鏈路控制區域之第二部分(例如,由至少一個符號組成),其中在第一部分產生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係完全地或部分地與在第二部分產生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部分可被用以發送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1)及/或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2)。同樣地,第二部分可被用以發送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1)及/或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例如,類型2)。
在一實施例中,子訊框包含上行鏈路數據域、下行鏈路數據域,及/或上行鏈路控制域。數據域也可包含符號,其中在不同符號生成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係完全或部分不同。
此外,在子訊框之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一部分傳輸的信令可與子訊框中之數據域的一或多個第一符號中之資源相關聯;且在子訊框之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二部分傳輸的信令可與子訊框中之數據域的一或多個第二符號中之資源相關聯。一或多個第一符號與一或多個第二符號係完全或部分不同。
再者,在第一部分中的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與在第二部分中的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可為具有不同序列的同步訊號。使用者設備可根據同步訊號所使用之序列偵測子訊框邊界。
又,在第一部分中的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與在第二部分中的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可為在不同頻率資源的同步訊號。使用者設備可根據同步訊號所使用之頻率資源偵測子訊框邊界。
又,在第一部分中的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與在第二部分中的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可在不同頻率資源上傳輸。
圖16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用以定義細胞、TP或TRP與使用者設備之通訊的流程圖1600。在步驟1605中,通訊由無線電訊框構成,其中每一無線電訊框包含多個子訊框且每一子訊框包含多個符號。在步驟1610中,下行鏈路控制域被包含於子訊框中。在步驟1615中,第一符號被包含於下行鏈路控制域,其中第一符號用以承載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且不用以承載共用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下行鏈路控制域可包含第二符號,其中第二符號用以承載共用訊號。此外,第二符號用以承載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或者,第二符號不用以承載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
復參閱圖3與圖4,在用以定義細胞、TP或TRP與使用者設備間之通訊的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300包含儲存於記憶體310中之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 (i)以無線電訊框構成通訊,其中每一無線電訊框包含多個子訊框,且每一子訊框包含多個符號,(ii) 以在子訊框中包含下行鏈路控制域,(iii)以在下行鏈路控制域中包含第一符號,其中第一符號用以承載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且不用以承載共用訊號。此外,CPU 308 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或其他於此述之動作與步驟。
圖17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從控制細胞、TP或TRP之網路節點角度的流程圖1700。步驟1705包含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與在細胞中之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無線電訊框構成,且每一無線電訊框包含多個子訊框,且每一子訊框包含多個符號。步驟1710包含,在細胞中以多個子訊框之一子訊框的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一符號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其中網路節點不被允許以第一符號傳輸共用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如步驟1715所示,在細胞中,網路節點以下行鏈路控制域之第二符號傳輸共用訊號。此外,如步驟1720所示,網路節點以第二符號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或者,網路節點不被允許以第二符號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
復參閱圖3與圖4,在從控制細胞、TP或TRP之網路節點之觀點的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300包含儲存於記憶體310中之程式碼312。CPU 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使得網路節點(i)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與在細胞中之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無線電訊框構成,且每一無線電訊框包含多個子訊框,且每一子訊框包含多個符號,且(ii)在細胞中,以多個子訊框中之一子訊框的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一符號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其中網路節點不被允許以第一符號傳輸共用訊號。在一實施例中,CPU 308更可執行程式碼312以使得網路節點(i)在細胞中,以下行鏈路控制域之第二符號傳輸共用訊號,及/或(ii)以第二符號傳輸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此外,CPU 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或其他於此述之動作與步驟。
圖18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從使用者設備角度的流程圖1800。在步驟1805中,使用者設在細胞中備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和網路節點進行通訊,其中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無線電訊框構成,每一無線電訊框包含多個子訊框,且每一子訊框包含多個符號。在步驟1810中,在細胞中,使用者設備以子訊框之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一符號監控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且不以第一符號監控共用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如步驟1815所示,在細胞中,使用者設備可以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二符號監控共用訊號。此外,如步驟1820所示,使用者設備可以第二符號監控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或者,使用者設備不以第二符號監控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
復參閱圖3與圖4,在自使用者設備之觀點的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300包含儲存於發送器之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使得使用者設備(i)在細胞中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與網路節點進行通訊,其中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無線電訊框構成,每一無線電訊框包含多個子訊框,且每一子訊框包含多個符號,且(ii)在細胞中,以子訊框的下行鏈路控制域的第一符號監控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且不以第一符號監控共用訊號。在一實施例中,CPU 308 更可執行程式碼312以使得網路節點(i)在細胞中,以下行鏈路控制域之第二符號監控共用訊號,及/或(ii)以第二符號監控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此外,CPU 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或其他於此述之動作與步驟。
就所揭露與討論之多個實施例而言,子訊框在一實施例中可包含上行鏈路數據域、下行鏈路數據域,及/或上行鏈路控制域。此外,網路節點可為基站。
再者,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可為給予特定之使用者設備。此外,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可在對應於使用者設備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上傳輸。又,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可為指示資源配置的信令(例如,PDCCH),指示HARQ回報的信令(例如,PHICH),及/或用以解調之參考訊號(例如,DMRS)。再者,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可與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例如,DMRS)相關聯。此外,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可基於使用者設備專用參考訊號(例如,DMRS)之接收而被解調。
在一實施例中,共用訊號用於多個使用者設備。共用訊號可在細胞、TP或TRP之每一波束上傳輸。此外,共用訊號可為指示系統訊框編號(SFN)之信令,指示廣播訊息(例如,系統資訊、傳呼、隨機存取回應)之資源配置的信令(例如,在PDCCH上)用於在細胞中或在連接至TP或TRP的使用者設備,同步訊號(例如,PSS或SSS),及/或用於下行鏈路無線電狀況量測之參考訊號(例如,CRS)。又,共用訊號可基於共用參考訊號(例如,CRS)之接收而被解調。
在一實施例中,全部之多個子訊框(用於下行鏈路)可具有第一符號。或著,非全部之多個子訊框(用於下行鏈路)具有第一符號。在另一實施例中,全部之多個子訊框(用於下行鏈路)可具有第二符號。或著,非全部之多個子訊框(用於下行鏈路)具有第二符號。
在一實施例中,在子訊框中之第一符號可位在第二符號之前。或著,在子訊框中之第二符號可位在第一符號之前。
在一實施例中,生成於第一符號中之細胞、TP或TRP的波束和生成於第二符號中之波束不同。在一實施例中,該符號可為OFDM符號。
如上所述,在容量層之細胞、TP或TRP可能對於指向性訊號之發送與接收使用波束形成。為了與細胞中或連接至TP或TRP的使用者設備執行波束形成,基站應知道使用者設備在細胞、TP或TRP之哪一個波束上,例如,使用者設備的波束組。在美國專利公開號No. 2010/0165914中提出,使用者設備發送其位置與速度至基站後,基站根據接收到之位置與速度決定給行動裝置之下行鏈路波束的方向。然而,在使用者設備中,位置的資訊與速度並不總是可用且可靠的。因此,較佳地是去尋找另一種方法給基站決定使用者設備之波束組。
如同目前在3GPP文件編號TS 36.300與文件編號TS 36.331中該,隨機存取(RA)程序需要在數據藉由細胞、TP或TRP傳遞之前被使用者設備執行。其一可行方法為基站可在RA程序期間決定使用者設備之初始波束組,例如,波束組可根據經由哪些波束自使用者設備接收到專用隨機存取前導(Random Access Preamble)來決定。然而,用這種方法之基站需要處理細胞、TP或TRP之所有波束,而將導致非常高的系統負載。因此,利用參考訊號(RS)用於波束組之決定將更為簡單,即,使用者設備在細胞中發送參考訊號或發送參考訊號至TP或TRP。RA程序可在初始使用者設備波束組決定後被啟動。在這個情況下,基站將僅需處理在使用者設備波束組中之一或多個波束上的一或多個前導(Preamble(s))。使用者設備波束組之波束數量預期將會比一細胞、TP或TRP之波束總數量(例如,32、64,或更多)更少。因此,訊號處理之複雜度可被大幅地降低。
根據前述概念,隨機存取(RA)程序在使用者設備之波束組決定後將被啟動。啟動RA程序之一可行方法為基站可藉由使用者設備之波束組發送請求至使用者設備以啟動RA程序。然而,當下行鏈路傳輸藉由多個波束被執行時,需要延遲補償(例如,下行鏈路傳輸在至使用者設備之不同波束上)。否則,使用者設備可能無法成功地解碼下行鏈路傳輸(例如,包含啟動RA程序的請求)。此外,對於基站而言,基於用以波束組決定之RS來量測每一波束之延遲似乎並不可行。因此,一種手段或機構使得使用者設備啟動在細胞上之隨機存取程序或在適當程序去存取TP或TRP應被考量。
本案的基本概念為控制一第一細胞、TP或TRP(例如,MeNB)的第一基站可藉由第一細胞、TP或TRP提供計時器(或計數器)之配置。使用者設備將至少基於計時器(或計數器)決定在由第二基站(例如,SeNB)控制的第二細胞或第二TP或TRP啟動隨機存取程序(或傳輸隨機存取前導)的時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配置可包含於信令中。信令為一RRC訊息,例如:3GPP 文件編號TS 36.331該RRC連結重組態訊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message)。信令可配置使用者設備進行雙連結。信令也可用以配置第二細胞、TP或TRP作為使用者設備之服務細胞、TP或TRP。
此外,信令也可配置使用者設備在第二細胞、TP或TRP發送一訊號。此訊號可被週期性地發送。訊號可用以幫助第二基站偵測給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細胞、TP或TRP之波束。在一實施例中,訊號可為參考訊號(RS)。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啟動計時計(i)於收到配置時,(ii)於訊號傳輸時(如果計時器未運作),(iii)於第一次傳輸訊號時,或(iv)於完成同步至第二細胞、TP或TRP時。計數器也可用以計算訊號之傳輸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i)於計時器失效時,啟動隨機存取程序,(ii)響應於計時器失效,發送隨機存取前導,(iii)於達到計數器之最大值時,啟動隨機存取程序,或(iv)響應於達到計數器之最大值,發送隨機存取前導。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之上行鏈路時間在第二細胞、TP或TRP中並未對齊(例如,如3GPP 文件編號TS 36.321所述,關聯於第二細胞、TP或TRP之時間同步計時器(timeAlignmentTimer)並未運作)。
本案之另一概念為控制第二細胞、TP或TRP(例如,在容量層中)之第二基站(例如,SeNB)決定用於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細胞、TP或TRP的波束(例如,用於使用者設備之波束組)。第二基站選擇波束組中之(單)一波束(例如,第一波束),且在第一波束上發送請求(例如,如3GPP 文件編號TS 36.321所述之PDCCH命令)至使用者設備以啟動在第二細胞或第二TP或TRP之隨機存取程序。
在一實施例中,波束組包含多個波束,其中在第二細胞或第二TP或TRP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訊號已被偵測到。第一波束是在訊號被偵測到具有最大接收功率之處。訊號在第一波束之接收功率係大於一閥值。訊號在波束組之多個波束的接收功率係大於閥值。訊號可為參考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波束組中之波束的延遲補償於傳輸要求時並未被決定。換言之,在波束組中之波束的延遲補償被決定之前,第二基站選擇波束組中單一波束用於傳輸至使用者設備。在波束組中之波束的延遲補償決定後,第二基站可選擇波束組中多個波束用以傳輸至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設備之上行鏈路時間在第二細胞、TP或TRP中並未對齊(例如,如3GPP 文件編號TS 36.321所述,關聯於第二細胞、TP或TRP之時間同步計時器(timeAlignmentTimer)在傳輸要求時並未運作)。
圖19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訊息序列圖1900。在步驟19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指示關於計時器或計數器之配置的信令。在步驟1910中,使用者設備基於計時器或計數器啟動隨機存取程序。在一實施例中,隨機存取程序在第二細胞上或第二TP或TRP被啟動。此外,隨機存取程序可在計時器失效時或達到計數器之特定值時被啟動。
圖20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訊息序列圖2000。在步驟20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指示關於計時器或計數器之配置的信令。在步驟2010中,使用者設備基於至少一計時器或計數器發送隨機存取前導。在一實施例中,隨機存取前導在第二細胞上或第二TP或TRP被發送。此外,隨機存取前導可響應於計時器之失效或響應於達到計數器之特定值而被發送。
對於在圖19與圖20中所示之實施例以及上述之討論,配置狀態可指示計時器之一值或計數器之最大值。此外,第二細胞、TP或TRP可由第二基地站控制。再者,信令可在第一細胞中傳輸或者由第一TP或TRP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信令可藉由第一基地站傳輸以控制使用者設備啟動隨機存取程序之時間或傳輸隨機存取前導之時間。第一細胞、TP或TRP可由第一基地站控制。此外,第一基地站可為eNB(例如,MeNB)。
在一實施例中,計時器可由使用者設備來維護。此外,計時器可於信令之接收時、專用訊號之傳輸時(如果計時器未運作),或在專用訊號之第一次傳輸時被啟動。
在一實施例中,計數器由使用者設備來維護。此外,計數器關係到專用訊號之傳輸次數。計數器於信令之接收時或專用訊號之第一傳輸時可被設置成0。
在一實施例中,信令可指示關於專用訊號之配置,例如,資源及/或週期。此外,信令可告知使用者設備去進行雙連結。再者,信令可指示增加第二細胞、TP或TRP作為使用者設備之服務細胞、TP或TRP。在一實施例中,信令可為RRC訊息或RRC連結重組態訊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message)。
圖21為根據一實施例從第二細胞、TP或TRP之第二基站角度的訊息序列圖2100。在步驟2105中,決定用於使用者設備之波束,其中波束組包含多個波束。在步驟2110中,第一波束(Bx )係選自波束組。在步驟2115中,用以請求使用者設備去啟動在第二細胞上或第二TP或TRP之隨機存取程序的請求僅在第一波束(Bx )上傳輸至使用者設備。在一實施例中,請求可為PDCCH命令。
在一實施例中,波束組中之波束可位於接收來自使用者設備之專用訊號的位置。此外,波束組中之波束可位於接收來自使用者設備之專用訊號的位置,其中專用訊號之接收功率大於第一閥值。
在一實施例中,波束組可基於從在第二細胞或第二TP或TRP之使用者設備接收到之至少一專用訊號而被決定。此外,專用訊號可以從在具有最大接收功率的第一波束上的使用者設備被接收到。再者,第一波束可基於來自使用者設備之專用訊號的接收功率自波束組中選出。來自在第一波束上之使用者設備的專用訊號之接收功率可大於一第二閥值。又,來自在波束組中之多個波束上之使用者設備的專用訊號之接收功率可大於第二閥值。此外,第二閥值可大於第一閥值。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波束組之波束的下行鏈路傳輸至使用者設備的延遲補償並未被決定。
對於在圖19、圖20與圖21中所示之實施例以及上述之討論,隨機存取程序可為非競爭式。此外,隨機存取程序可響應於接收定時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而成功地完成(例如,如在3GPP文件編號TS 36.321中所述之MAC控制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細胞、TP或TRP使用波束形成。此外,,第二細胞、TP或TRP可具有多個波束。再者,使用者設備可執行雙連結以連接至多個細胞、TPs、TRPs或基站。
在一實施例中,專用訊號可被週期地發送。此外,專用訊號可為參考訊號(例如,如3GPP文件編號TS 36.213中所述之探測參考訊號(SRS))。再者,專用訊號可被發送至第二細胞,或可被發送至第二TP或TRP。
在一實施例中,專用訊號用以識別使用者設備之波束組。此外,使用者設備之上行鏈路時序並未對齊(例如,在第二細胞、TP或TRP)。
本案之各層面已揭露如上。顯而易見的是,本案之教示可以各種形式來實現,而在本案中所揭露之任何特定的架構及/或功能僅為代表例示。基於本案之教示,任何熟習此技藝者應理解在本文所呈之內容可獨立利用其他某種型式或綜合多種型式來實現。舉例而言,裝置之實施或方法之執行可利用前文中所提到之任何方式來實現。此外,該裝置之實施或方法之執行可利用其他任何架構及/或功能性或和本案於前述所揭之一或多個層面來實現。再舉例說明以上觀點,在某些情況,共通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所建立。在某些情況,共通道可基於脈衝位置或偏移量所建立。在某些情況,共通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脈衝位置或偏移量,以及時序跳頻所建立。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將了解資訊及訊號可用多種不同科技與技巧來展現。例如,在以上敘述中所有可能引用到的數據、指令、命令、資訊、訊號、位元、符號以及碼片(chips)可以伏特、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光場或光粒、或以上任何組合所呈現。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更將了解關於本案所揭露之各種例示性之邏輯區塊、模組、手段、電路與演算步驟可以電子硬體(例如,利用來源編碼或其他技術設計之數位實施、類比實施或兩者之組合)、各種形式之程式或與併入指令之設計碼(為了方便,於此可稱為「軟體」或「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來實現。為清楚說明硬體與軟體之間的可互換性,上述之多種例示的元件、方塊、模組、電路以及步驟大體上以其功能為主。不論此功能性以硬體或軟體來實現,將視加注於整體系統的特定應用及設計限制而定。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可為每一特定應用以各種作法來實現所述之功能性,但此種實現決策不應被解讀為偏離本案所揭露之範圍。
此外,關於本案所揭露之各種例示性的邏輯區塊、模組以及電路可實現在或由積體電路(IC)、存取終端或存取點來執行。積體電路可包含一般用途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discrete gate)、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元件、電子元件、光學元件、機械元件、或任何以上之組合之設計已完成本案所述之功能,並且可執行存在於積體電路內及/或積體電路外之碼或指令。一般用途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也可能是任何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由電腦設備之組合來實現,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與微處理器之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結合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的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類似的配置。
須了解的是,在本案所揭露之程序中的任何具體順序或步驟分層純為例示方法的一實施例。基於設計上之偏好,程序上之任何具體順序或步驟分層可在本案所揭之範圍內重組。伴隨之方法項以一範例順序呈現出各步驟之元件,且不應被限制至具體順序或步驟分層。
本案所揭露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以硬體、由處理器所執行的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來實現。軟體模組(例如,包含執行指令與相關數據)和其他數據可儲存在數據記憶體,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EPROM)、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EPROM)、暫存器、硬碟、可攜式硬碟、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或其他本領域所熟知的電腦可讀取之儲存媒體的格式。一例示儲存媒體可耦接至一機器,舉例來說,如電腦/處理器(為了方便說明,於此以「處理器」稱之),該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或寫入資訊至儲存媒體。一例示儲存媒體可整合於處理器。處理器與儲存媒體可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中。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可在使用者設備中。換句話說,處理器與儲存媒體可如同離散元件存在於使用者設備中。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合適的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電腦可讀媒體,其中電腦可讀媒體包含與本案所揭露之一或多個層面相關的程式碼。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封裝材料。
本案之技術內容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述,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所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案之範疇內,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存取網路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
118‧‧‧反向鏈路
120‧‧‧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
124‧‧‧反向鏈路
126‧‧‧前向鏈路
200‧‧‧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系統
210‧‧‧發送系統
212‧‧‧數據源
214‧‧‧數據發送處理器
220‧‧‧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
222a-222t‧‧‧發送器/接收器
224a-224t‧‧‧天線
230‧‧‧處理器
232‧‧‧記憶體
236‧‧‧數據源
238‧‧‧數據發送處理器
240‧‧‧解調器
242‧‧‧數據接收處理器
250‧‧‧接收器系統
252a-252r‧‧‧天線
254a-254r‧‧‧接收器/發送器
260‧‧‧數據接收處理器
270‧‧‧處理器
272‧‧‧記憶體
280‧‧‧調變器
300‧‧‧通訊裝置
302‧‧‧輸入裝置
304‧‧‧輸出裝置
306‧‧‧控制電路
308‧‧‧中央處理單元
310‧‧‧記憶體
312‧‧‧程式碼
314‧‧‧收發器
400‧‧‧應用層
402‧‧‧第三層
404‧‧‧第二層
406‧‧‧第一層
1500‧‧‧子訊框
1505‧‧‧下行鏈路控制域
1520‧‧‧數據域
1510‧‧‧使用者設備專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
1515‧‧‧共用下行鏈路控制信令
1600、1700、1800‧‧‧流程圖
1605~1615、1705~1720、1805~1820‧‧‧步驟
1900、2000、2100‧‧‧訊息序列圖
1905~1910、2005~2010、2105~2115‧‧‧步驟
[圖1]為本案一實施例之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案一實施例之發送器系統(可視為存取網路)與接收器系統(可視為存取終端或使用者設備)的方塊圖。 [圖3]為本案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的簡化功能方塊圖。 [圖4]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圖3中執行程式碼的簡化功能方塊圖。 [圖5]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300中圖5.1-1的複製圖。 [圖6]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300中圖5.1-2的複製圖。 [圖7]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圖6.2.2-1的複製圖。 [圖8]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表6.2.3-1的複製圖。 [圖9]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表6.9.3-1的複製圖。 [圖10]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表6.10.3.2-1的複製圖。 [圖11]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211中表6.10.3.2-2的複製圖。 [圖12]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300中圖10.1.5.1-1的複製圖。 [圖13]為3GPP 文件編號TS 36.300中圖10.1.5.2-1的複製圖。 [圖14]為METIS(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 for the Twenty-Twenty Information Society )文件Deliverable D2.4中圖3-2的複製圖。 [圖15]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子訊框的示意圖。 [圖16]為本案一實施例之用以定義細胞、TP或TRP與使用者設備之通訊的流程圖。 [圖17]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從控制細胞、TP或TRP之網路節點角度的流程圖。 [圖18]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從使用者設備角度的流程圖流程圖。 [圖19]為本案一實施例之訊息序列圖。 [圖20]為本案一實施例之訊息序列圖。 [圖21]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從第二細胞、TP或TRP之第二基站角度訊息序列圖。
100‧‧‧存取網路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
118‧‧‧反向鏈路
120‧‧‧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
124‧‧‧反向鏈路
126‧‧‧前向鏈路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控制一細胞的一網路節點的方法,包含: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與該細胞中的一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該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複數無線電訊框構成,各該無線電訊框包含複數子訊框,且各該子訊框包含複數符號,其中該複數子訊框中之一子訊框至少包含一下行鏈路控制域和一數據域;及在該細胞中,以該子訊框之該下行鏈路控制域的一第一符號傳輸一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並以該下行鏈路控制域的一第二符號傳輸一共用訊號,其中該網路節點不允許以該第一符號傳輸該共用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網路節點以該第二符號傳輸該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子訊框包含一上行鏈路數據域、一下行鏈路數據域,及/或一上行鏈路控制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為一指示資源配置之信令、一指示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報之信令,及/或一用以解調之參考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共用訊號為指示一系統訊框編號之信令、一指示用於廣播訊息之資源配置之信令、一同步訊號,或一用於下行鏈路無線電狀況量測之參考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產生於該第一符號之該細胞之波束不同於產生於該第二符號之波束。
  7. 一種用於與一網路節點進行通訊的一使用者設備的方法,包含:在一細胞中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和該網路節點進行通訊,其中該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複數無線電訊框構成,各該無線電訊框包含複數子訊框,且各該子訊框包含複數符號,其中該複數子訊框中之一子訊框至少包含一下行鏈路控制域和一數據域;及在該細胞中,以該子訊框之該下行鏈路控制域的一第一符號監控一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並以該下行鏈路控制域的一第二符號監控一共用訊號,且不以該第一符號監控該共用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以該第二符號監控該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子訊框包含一上行鏈路數據域、一下行鏈路數據域,及/或一上行鏈路控制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為一指示資源配置之信令、一指示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報之信令,及/或一用以解調之參考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共用訊號為指示一系統訊框編號之信令、一指示用於廣播訊息之資源配置之信令、一同步訊號,或一用於下行鏈路無線電狀況量測之參考訊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產生於該第一符號之該細胞之波束不同於產生於該第二符號之波束。
  13. 一種用以與一網路節點進行通訊之一使用者設備,包含:一控制電路;一處理器,設置於該控制電路中;及一記憶體,設置於該控制電路中,且操作地耦接至該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用以執行儲存於該記憶體之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含:在一細胞中藉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和該網路節點進行通訊,其中該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傳輸由複數無線電訊框構成,各該無線電訊框包含複數子訊框,且各該子訊框包含複數符號,其中該複數子訊框中之一子訊框至少包含一下行鏈路控制域和一數據域;及在該細胞中,以該子訊框之該下行鏈路控制域的一第一符號監控一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並以該下行鏈路控制域的一第二符號監控一共用訊號,且不以該第一符號監控該共用訊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以該第二符號監控該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專用訊號為一指示資源配置之信令、一指示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報之信令,及/或一用以解調之參考訊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共用訊號為指示一系統訊框編號之信令、一指示用於廣播訊息之資源配置之信令、一同步訊號,或一用於下行鏈路無線電狀況量測之參考訊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產生於該第一符號之該細胞之波束不同於產生於該第二符號之波束。
TW105118275A 2015-06-12 2016-06-08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TWI608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74716P 2015-06-12 2015-06-12
US201562183460P 2015-06-23 2015-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4246A TW201644246A (zh) 2016-12-16
TWI608719B true TWI608719B (zh) 2017-12-11

Family

ID=5619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275A TWI608719B (zh) 2015-06-12 2016-06-08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4658B2 (zh)
EP (1) EP3104533B1 (zh)
JP (1) JP6406528B2 (zh)
KR (1) KR101845903B1 (zh)
CN (1) CN106254048B (zh)
TW (1) TWI6087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1263B (zh) * 2017-01-24 2022-01-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Harq進程的配置方法、裝置及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4607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Intel IP Corporation Inter-beam mobility control i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7183780A1 (ko) * 2016-04-22 2017-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645784A (zh) * 2016-07-22 2018-01-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选择用户签名矢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70836B (zh) * 2016-08-17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信息广播、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EP3503612A4 (en) * 2016-12-23 2019-08-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848238B1 (en) 2017-02-13 2020-11-24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Evolved packet system over non-LTE radio access network
NZ759178A (en) * 2017-04-21 2022-09-30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ime-frequency resource, and apparatus
US10044403B1 (en) * 2017-05-04 2018-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beam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for 5G-NR system
US10506632B2 (en) 2017-05-25 2019-12-1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0454B (zh) * 2017-06-16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0536313B2 (en) * 2017-07-14 202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CN109474955B (zh) * 2017-09-08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资源位置的方法和确定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88564B (zh) * 2017-09-20 2023-03-2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决定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70146A (ko) * 2017-12-12 2019-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3503650B1 (en) * 2017-12-21 2020-07-22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backhaul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64031B2 (en) * 2018-03-22 2024-01-02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failure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203186A1 (ja) * 2018-04-17 2019-10-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CN110474740B (zh) 2018-05-11 2022-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3109B (zh) * 2019-01-04 2024-04-12 苹果公司 具有多传输接收点(trp)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US11751253B2 (en) 2021-02-25 2023-09-05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for broadband 4G and 5G over satellite
GB2610377A (en) * 2021-08-18 2023-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ultibeam Multicas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0323A1 (en) * 2009-04-10 2012-0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83987A1 (en) * 2012-01-16 2013-07-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PDCCH Design for Reducing Blind Decoding
US20130201925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with Efficient Control Sign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4881B1 (ko) * 2009-04-10 2016-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사용자 기기의 위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KR20110027533A (ko) 2009-09-09 2011-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605433B1 (en) * 2010-08-11 2019-02-27 GoldPeak Innov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ting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channel state using same
JP5842453B2 (ja) * 2011-08-10 2016-0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S2410680B1 (es) * 2011-08-22 2014-07-30 Telefónica, S.A. Método para facilitar la minimización de interferencia intercelular aprovechando sus características conocidas
JP6219018B2 (ja) * 2012-01-30 2017-10-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065420B1 (ko) * 2012-03-01 2020-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검출하기 위한 검색 영역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105211B2 (ja) 2012-05-11 2017-03-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905914B1 (en) * 2012-10-04 2018-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by considering antenna port relationshi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24504B2 (en) * 2013-10-07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t PDCCH/PDSCH scheduling techniques to enhance PDSC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866299B2 (en) * 2014-09-24 2018-01-09 Mediatek Inc. Synchronization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US9935807B2 (en) * 2014-09-26 2018-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covery signal desig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0323A1 (en) * 2009-04-10 2012-0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83987A1 (en) * 2012-01-16 2013-07-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PDCCH Design for Reducing Blind Decoding
US20130201925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with Efficient Control Signal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1263B (zh) * 2017-01-24 2022-01-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Harq進程的配置方法、裝置及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46553A (ko) 2016-12-21
US20160366687A1 (en) 2016-12-15
TW201644246A (zh) 2016-12-16
EP3104533A1 (en) 2016-12-14
JP2017005707A (ja) 2017-01-05
CN106254048B (zh) 2020-01-03
CN106254048A (zh) 2016-12-21
KR101845903B1 (ko) 2018-05-18
US10104658B2 (en) 2018-10-16
EP3104533B1 (en) 2018-12-05
JP6406528B2 (ja) 2018-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8719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US114314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95400A1 (en) Method by which d2d terminal forms communication link with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10268777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59357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s of low cost user equipment
US109250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