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6828B -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6828B
TWI606828B TW105143880A TW105143880A TWI606828B TW I606828 B TWI606828 B TW I606828B TW 105143880 A TW105143880 A TW 105143880A TW 105143880 A TW105143880 A TW 105143880A TW I606828 B TWI606828 B TW I6068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ncer
disease
fpr1
compound
us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3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2771A (zh
Inventor
黃聰龍
蔡永豐
陳俊宇
郭亮鉾
鄭源斌
王至欣
張芳榮
吳永昌
Original Assignee
長庚大學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長庚大學,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長庚大學
Priority to TW105143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682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6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68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2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2771A/zh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本發明大致是有關於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更特定是關於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以該拮抗劑來製造可治療或預防經由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媒介的疾病之藥物的用途。
一般稱可辨識包含N-甲基甲硫胺酸之胜肽的受體為甲醯胜肽受體(formyl peptide receptor,FPR),其屬於G-蛋白耦合受體(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被大量表現在嗜中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的細胞表面上。人類FPR大致分成三型:分別為FPR1、FPR2和FPR3。雖然經由甲醯基-L-甲硫胺酸基-L-亮胺酸基-L-苯丙胺酸(formyl-L-methionyl-L-leucyl-L-phenylalanine,fMLF)所媒介的化學引誘(chemoattraction),是目前最被廣泛研究的免疫調控訊遞系統之一,但活體內,相對於包括補體和 已知化學激素在內的其他化學引誘物而言,FPR訊遞對健康狀態或疾病狀態之免疫調節的貢獻如何,所知甚少,特別是FPR訊遞可能對引發人類急性或慢性發炎疾病病源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FPR拮抗劑具有能開發成免疫相關疾病治療藥物的潛力。
有鑑於此,本領域亟需一種能透過FPR作用的新藥劑,其可用以開發能治療和/或預防免疫相關疾病和/或異常的醫藥品。
發明內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內容的簡化摘要,以使閱讀者對本揭示內容具備基本的理解。此發明內容並非本揭示內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並非在指出本發明實施例的重要/關鍵元件或界定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是基於意外發現某一單離自菱果石礫(L.synbalanos)的化合物是一種強力的FPR調控劑,特別是FPR1調控劑,其可與FPR1結合並拮抗激活後的FPR1訊遞訊號。因此,此一化合物是一種潛在的先導化合物,可用來開發能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的藥物,例如用來開發能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免疫疾病、感染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或創傷藥物。
據此,本揭示內容的第一目的是關於以具有式(I)結構之化合物來製造可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藥物之用途:
因此,本揭示內容也涵蓋一種用來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一個體投予一藥學有效或預防有效量之上述式(I)化合物,以便能減緩、減輕和/或防止經由FPR1所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病症。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方式,所述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可以是一種免疫失調、感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創傷。
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免疫失調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濕疹、皮膚炎、牛皮癬、過敏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慢性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過敏性疾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氣喘、花粉熱、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症、風濕性關節炎、和與嗜酸性粒細胞相關之腸胃失調。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與嗜酸性粒細胞相關之腸胃失調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嗜酸性細胞胃腸炎、過敏性結腸炎、嗜酸性細胞食道炎、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和腸胃道逆流。
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感染性疾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細菌、黴菌或病毒所致之感染,敗血症,和敗血性休克。依據一較佳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感染性疾病是敗血症。
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癌症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何傑金氏症(Hodgkin’s disease)、非何傑金氏症淋巴瘤、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多發性骨髓瘤、威爾姆氏瘤(Wilms’ tumor)、骨癌、神經母細胞瘤、視網膜細胞瘤、睪丸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喉癌、子宮頸癌、鼻咽癌、乳癌、大腸癌、胰臟癌、頭頸癌、食道癌、直腸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腦瘤、黑色素細胞瘤、非黑色素細胞皮膚癌和中樞神經系統瘤。
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心血管疾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急性動脈血栓和栓塞、心律失常、動脈硬化、慢性周邊動脈阻塞(chronic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高血壓、發炎性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重新灌流損傷、雷諾症候群(Raynaud’s phenomenon)和血管疾病。
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創傷的實例是出血性休克。
依據本發明所揭示的較佳實施方式,所述式(I)化合物是以約0.01-100毫克/公斤的用量被投予至需要治療的個體上。
依據本發明所揭示的較佳實施方式,所述 個體是人類。
在參閱下文實施方式後,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輕易瞭解本發明之基本精神及其他發明目的,以及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實施態樣。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與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一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繪示之化合物LS-PH對接受fMLF刺激之細胞生成(A)超氧化物,和釋放(B)彈性酶之能力的影響;第二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繪示之化合物LS-PH對接受f-MMYALF刺激之細胞生成(A)超氧化物,和釋放(B)彈性酶之能力的影響;第三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繪示之化合物LS-PH對經fMLF刺激而活化之人類嗜中性細胞產生ROS之能力的影響;第四圖為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所繪示之化合物LS-PH對人類嗜中性細胞之細胞毒性的影響;以及第五圖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所繪示之化合物LS-PH對FPR-專一性配體與FPR結合的影響。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實施方式中涵蓋了多個具體實施例的特徵以及用以建構與操作這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步驟與其順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體實施例來達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與步驟順序。
1. 名詞定義
為便於理解本發明內容,在本揭示內容會使用到的名詞解釋統一在此部分進行定義。此外,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所有本文中用到的技術或科學名詞,均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或慣用的一般含意相同。
「有效量」(effective amount)在此處係指一藥物的用量足以產生欲求的療效反應。對治療目的而言,有效量也是指所用化合物的量所產生的治療效益遠大於其可能的毒性或不利效應。具體的有效量取決於多種因素,如欲治療的特定狀況、患者的生理條件(如,患者體重、年齡或性別)、接受治療的哺乳動物或動物的類型、治療持續時間、目前療法(如果有的話)的本質以及所用的具體配方和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結構。有效量可表示成藥物的總重量(譬如以克、毫克或微克為單位)或表示成藥物重量與體重之比例(其單位為毫克/公斤(mg/kg))。或者,有效量也可用濃度方式來表示,例如莫耳濃度、重量濃度、 體積濃度、重量莫耳濃度、莫耳分率、重量分率或混合比例等方式來表示。此外,相關領域具有普通技藝的人還可基於本發明動物試驗使用的藥物劑量計算出人體相等量(human equivalent dose,HED),例如依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出版的”Estimating the Maximum Safe Starting Dose in Initial Clinical Trials for Therapeutics in Adult Healthy Volunteers”來計算可用於人體的最高安全劑量。
除非另有所指,一化合物的「治療有效量」係指足以對治療或管理一疾病提供治療效益的用量、或延遲或最小化該疾病之一或多個相關病徵的用量。一化合物的治療有效量是指一治療藥劑單獨使用或與其他可治療或管理一疾病提供治療效益之藥物合併使用的用量。「治療有效量」一詞也指一足以提高整體治療效果或降低、防止病徵,或提高其他治療藥劑療效的量。
除非另有所指,一化合物的「預防有效量」係指防止一疾病或狀況、或與該疾病或狀況相關之一或多個病徵發生或再次發生的用量。一化合物的「預防有效量」係指一治療藥劑單獨使用或與其他可預防一疾病發生而提供預防效益之藥物合併使用的用量。「預防有效量」一詞也指一足以提高整體預防效果或提高其他預防藥劑療效的量。
除非另有所指,「治療」(treat,treating,and/or treatment)一詞涵蓋能降低一正受某特定疾病或狀況所苦之個體身上,一或多個與該特定疾病或狀況相 關的病徵或其嚴重程度,或減緩該該特定疾病或狀況進程的作為。
「個體」(subject)或「患者」(patient)兩名詞在本文中可交替使用,其是指可以本發明化合物進行治療的哺乳動物,包含人類在內。「哺乳動物」一詞包含所有哺乳類中的動物,包括人類、靈長類、家禽及家畜,例如兔子、豬、羊和牛;以及觀賞動物、競賽動物或寵物;和齧齒動物,例如小鼠和大鼠。此外,除非只明性別,否則「個體」或「患者」兩名詞在此涵蓋雄性與雌性。因此,「個體」或「患者」包含任何可因本發明方法而受益的哺乳動物。「個體」或「患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人、大鼠、小鼠、天竺鼠、猴、豬、山羊、牛、馬、狗、貓、鳥、和雞。在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患者」是人。
雖然用以界定本發明較廣範圍的數值範圍與參數皆是約略的數值,此處已盡可能精確地呈現具體實施例中的相關數值。然而,任何數值本質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個別測試方法所致的標準偏差。在此處,「約」通常係指實際數值在一特定數值或範圍的正負10%、5%、1%或0.5%之內。或者是,「約」一詞代表實際數值落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標準誤差之內,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的考量而定。除了實驗例之外,或除非另有明確的說明,當可理解此處所用的所有範圍、數量、數值與百分比(例如用以描述材料用量、時間長短、溫度、操作條件、數量比例及其他相似者)均經過「約」的修飾。因此,除非另有相反的說明,本說明書與附隨申請專利範 圍所揭示的數值參數皆為約略的數值,且可視需求而更動。至少應將這些數值參數理解為所指出的有效位數與套用一般進位法所得到的數值。在此處,將數值範圍表示成由一端點至另一段點或介於二端點之間;除非另有說明,此處所述的數值範圍皆包含端點。
此外,在不和上下文衝突的情形下,本說明書所用的單數名詞涵蓋該名詞的複數型;而所用的複數名詞時亦涵蓋該名詞的單數型。
2.治療方法
本發明至少部分是基於意外發現某一單離自菱果石礫植物之特定化合物是強力的FPR調控劑,特別是FPR1調控劑,而發展出來的。已知本發明化合物可與FPR1結合並拮抗激活後的FPR1訊遞訊號。因此,本發明化合物是一種潛在可用來開發能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藥物的先導化合物。
因此,本發明是有關於以FPR1拮抗劑來開發能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藥物,例如經由FPR1媒介之免疫疾病、感染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或創傷。
據此,本揭示內容的第一目的是關於治療或預防一罹患有疑似罹患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之個體的方法。本發明方法包含對上述個體投予一治療有效量或一預防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以減輕、減緩和/或防止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病徵:
本揭示內也涵蓋一種用來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一個體投予一藥學有效或預防有效量之上述式(I)化合物,以便能減緩、減輕和/或防止經由FPR1所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病症。
本揭示內容的式(I)化合物可以本發明操作實施例中所揭示的方法自菱果石礫的乾燥葉或枝條中分離出來。此外,本揭示內容的式(I)化合物包含一或多個立體中心,因此本揭示內容的式(I)化合物可以鏡像化合物的消旋混合物或是非鏡像化合物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因此,本發明也包含以純的立體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這類化合物,以及其之混合物。立體異構物可以利用非對稱方式合成出來,或是利用結晶、色層分析或是分離劑(resolving agent)使其彼此分開而加以純化。一種較佳用以分離鏡像化合物的方法是製備性高效能液體色層分析(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PLC)法。或是,在適當溶劑下,讓消旋混合物與具光學活性的分離劑反應而使鏡像化合物彼此分離。視分離劑的光學活性而定,可將兩鏡像化合 物之一變成具高光學活性的不溶性鹽類而分離出來,另一鏡像化合物則仍留在溶液中。
因此,本發明更涵蓋所揭示化合物的立體化合物的混合物;同時也包含在此所揭示化合物的組態異構物(即,順式或反式異構物),無論其是以純的化合物型態或是以立體異構物之混合物型態存在皆然。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方式,所述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可以是一種免疫失調、感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創傷。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免疫失調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濕疹、皮膚炎、牛皮癬、過敏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慢性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過敏性疾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氣喘、花粉熱、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症、風濕性關節炎、和與嗜酸性粒細胞相關之腸胃失調。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與嗜酸性粒細胞相關之腸胃失調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嗜酸性細胞胃腸炎、過敏性結腸炎、嗜酸性細胞食道炎、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和腸胃道逆流。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感染性疾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細菌、黴菌或病毒所致之感染,敗血症,和敗血性休克。依據一較佳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感染性疾 病是敗血症。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癌症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何傑金氏症(Hodgkin’s disease)、非何傑金氏症淋巴瘤、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多發性骨髓瘤、威爾姆氏瘤(Wilms’ tumor)、骨癌、神經母細胞瘤、視網膜細胞瘤、睪丸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喉癌、子宮頸癌、鼻咽癌、乳癌、大腸癌、胰臟癌、頭頸癌、食道癌、直腸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腦瘤、黑色素細胞瘤、非黑色素細胞皮膚癌和中樞神經系統瘤。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心血管疾病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急性動脈血栓和栓塞、心律失常、動脈硬化、慢性周邊動脈阻塞(chronic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高血壓、發炎性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重新灌流損傷、雷諾症候群(Raynaud’s phenomenon)和血管疾病。
依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實施方式,可經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創傷的實例是出血性休克。
本發明方法也可搭配使用其他已知對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有效的藥劑一起使用,因此本發明也涵蓋在對該亟需治療的個體投予式(I)化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予另一可用來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習知藥劑。所述習知藥劑可以是一已知的FPR1拮抗劑(如,環孢靈A、環孢靈H等)、 抗發炎藥(如,膽固醇)、抗生素(如,盤尼西林)、抗新生劑或是一心血管藥物。舉例來說,若是欲治療氣喘,除了對亟需治療個體投予本發明式(I)化合物外,本發明方法更包含對該個體投予一已知可減輕、降低或延緩與氣喘相關的支氣管狹窄或支氣管痙攣的藥物。
依據本發明所揭示的較佳實施方式,所述式(I)化合物是以約0.01-100毫克/公斤的用量被投予至需要治療的個體上,例如約0.01、0.05、0.1、0.2、0.3、0.4、0.5、0.6、0.7、0.8、0.9、1.0、2.0、3.0、4.0、5.0、6.0、7.0、8.0、9.0、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和100毫克/公斤;較佳是以約0.1-90毫克/公斤的用量被投予至需要治療的個體上,例如約0.1、0.2、0.3、0.4、0.5、0.6、0.7、0.8、0.9、1.0、2.0、3.0、4.0、5.0、6.0、7.0、8.0、9.0、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和90毫克/公斤;更佳是以約1-80毫克/公斤的用量被投予至需要治療的個體上,例如約1.0、2.0、3.0、4.0、5.0、6.0、7.0、8.0、9.0、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和80毫克/公斤。
可視許多因素,例如欲治療、防止或管理的疾病和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病況來調整本發明式(I)化合物的用量、施用途徑和劑量療程。上述這些因素和調整方式都是本領域中具有普通技藝的人所孰知並常用的方式。
3. 藥學配方
本揭示內容也涵蓋提供一種用以治療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藥物或組合物。所述藥物或組合物包含一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以及一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
一般來說,若以藥學組合物的總重量當100%,則式(I)化合物在藥學組合物中的含量約在 0.01-99%(重量%);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在藥學組合物中的含量為至少0.1%(重量%),在特定實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在藥學組合物中的含量為至少5%(重量%);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在藥學組合物中的含量為至少10%(重量%);在另外的實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在藥學組合物中的含量為至少25%(重量%)。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藥學組合物更包括一種已知FPR1的拮抗劑。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所述藥學組合物更包括一種抗發炎藥物。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所述藥學組合物更包括一種抗生素。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所述藥學組合物更包括一種心血管疾病藥物。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所述藥學組合物更包括一種抗新生藥物。
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乃是那些可與配方中其他成分相容且生物可接受的成分。
包含式(I)化合物的藥學組合物可以做成適合口服、粘膜(如,鼻腔、舌下、頰內、陰道內或直腸內)、注射(如,皮下、靜脈內、肌肉內或動脈內)或穿皮式使用的劑型。劑型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藥錠、半藥錠、膠囊(如軟式明膠膠囊)、藥包(cachet)、潤喉片(lozenges)、懸浮液、栓劑、軟膏、藥膏、藥泥、藥粉、敷料、膏藥(plasters)、溶液、貼布、噴霧(鼻噴劑或吸入劑)、凝膠;適合口服或黏膜使用的液體劑型(包括懸浮液(水性或油性懸浮液)、油在水中或水在油中的乳化物)、 溶液及甘香酒劑);適合注射用的液體劑型;和可被重組成適合注射用之液體劑型的無菌固體(如,結晶或非晶型固體)。
本發明配方適合以多種不同路徑來施用。舉例來說,可利用已知技術在藥錠外包覆可延緩在腸胃道中崩解及吸收的塗層(或腸衣),以達成可於較常時間內持續釋放的效果。舉例來說,可加入單硬脂酸甘油酯或二硬脂酸甘油酯這類可延遲釋放的物質。或是在藥錠外包覆適當的塗層以形成滲透性治療藥劑。類似的,也可將本發明化合物製成脂質體,以防止其被降解型酵素破壞,幫助其在循環系統中傳輸及有效的將藥物穿過細胞膜並遞送到細胞內。
也可利用溶解劑、乳化劑、和表面活性劑(如環糊精(α-環糊精或β-環糊精))以及非水性溶劑(包括但不限於乙醇、異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苯甲醇、苯甲酸苯甲酯、乙二醇、1,3-丁基二醇、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砜、生物可相容性油(如棉花籽油、堅果油、玉米油、橄欖油、菜子油、和芝麻油)、甘油、四氫呋喃醇、聚乙二醇、山梨糖醇的脂肪酸酯類及其之混合物(如,DMSO與芝麻油的混合物))將於水溶性差的藥物包入液態劑型中
劑型的組成、形狀和形式可視其施用途徑而有所不同。舉例來說,用來治療急性病症的劑型中可能包含較用以治療慢性病症更高量的活性藥劑;類似的,透過注射使用的劑型會較口服劑型包含較少量的活性藥劑。這些因應不同劑型所應進行的藥量或腐劑的調整,均是本 領域中具有普通技藝人士所孰知的知識。
3.1 口服劑型
本發明藥學組合物的口服劑型可以是藥錠(可嚼式)、半藥錠、膠囊和液體(如,糖漿)劑型。這類劑型包含預定量的活性成分,且可由此領域中孰知的方法來製造,例如以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8th ed.,Mack Publishing,Easton,PA(1990)一書中描述的方法來製造。’
典型的口服劑型是依照傳統製藥方式,將活性成分與至少一種輔藥混合來製造。輔藥的選擇視製備形式來決定。
由於口服是最容易使用的方式,又以藥錠和膠囊為最常見的形式。必要的話,還可以標準的溶液或非溶液塗層方式在其外面包覆適當塗層。一般來說,透過將活性成分與液態載體、固態載體、或兩者彼此均勻地混合後,再塑造成適合的形狀來製造。也可在其中加入崩散劑,以幫助其快速溶解;或是加入潤滑劑,以幫助其製造。
3.2 注射用劑型
注射用劑型可以下列路徑來施用:皮下、靜脈內、肌肉內、和動脈內等方式。由於一般施用方式會繞過患者天然的防禦系統,因此注射劑型在使用前會需要經無菌處理。注射用劑型包括,但不限於,即用注射溶液、可即刻被溶解在藥學可接受的注射用載體(如,生理食鹽水)的固體或粉末,或是乳化液。
在藥學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載體是本領域中 具有普通技藝人士所孰知的,其實例包括水、等張氯化鈉溶液、林格氏液和葡萄糖;與水互溶的載體,如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非水性溶劑,如玉米油、棉仔由、花生油、芝麻油、油酸乙酯、肉荳蔻酸異丙酯和苯甲酸苯甲機酯。
3.3 穿皮式、表面塗抹和穿黏膜式劑型
穿皮式、表面塗抹和穿黏膜式劑型包括,但不限於,眼用溶液、噴劑、乳霜、乳液、軟膏、凝膠、溶液、乳化液、和其他已知的劑型。參見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8th ed.,Mack Publishing,Easton,PA(1990)。
可用於穿皮式、表面塗抹和穿黏膜式劑型的輔藥乃是本領域中具有普通技藝人士所孰知的。此外,視所欲治療的特定組織,還可與其他的穿皮促進劑(即,用來幫助傳送活性藥劑穿過皮膚或黏膜的藥劑)同時、或先後使用。
此外,還可視即將施用的組織來調整藥學組合物的pH值、溶劑載體的極性、離子強度或張力,以改善其傳輸效果。例如,可利用添加硬脂酸酯來改變活性成分的親脂或疏水性,以幫助藥物傳輸。
4. 套組
本內容也涵蓋一種製造物或套組,其包含用以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材料。
依據一實施方式,所述套組包含一個容器, 其內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化合物。所述套組適合用來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例如用來治療或預防免疫失調、感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創傷。適當的容器可以是瓶、小管、注射筒、吸塑包裝(blister pack)等。容器材質可以是玻璃或塑膠。該容器可以裝載本揭示內容的化合物或是其之藥學組合物,其量是足以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且可能包含一個無菌口,例如,該容器可能是一靜脈注射溶液袋或是小管,該小管上有一可被針頭刺穿的塞子。套組還可包含有標籤貼在容器上或是說明書置入在容器內。或是,套組還可包含有裝有藥學上可接受緩衝液(如,生理食鹽水、磷酸鹽緩衝液、林格氏液或葡萄糖溶液)的第二容器。也可包含從商業或使用角度而言必要的其他材料,如其他類緩衝液、稀釋劑、充填劑、針頭或注射筒等。
所述套組還可包括指導使用者如何使用本發明化合物的說明書和指引,或是,必要的話,第二種用來治療或預防經由FPR1媒介之疾病和/或失調的藥學配方。舉例來說,如果套組包含有第一配方(其包含本發明化合物)和第二配方,則還可更包含指導使用者如何同時、依序或分別使用該第一和第二配方的說明書和指引。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套組適合用來傳送本發明化合物的固體配方,這類套組會包括數個單一劑量。這類套組也會包括紙卡,其上有預先配置好使用順序的劑量。這類套組的典型實例是以吸塑包裝呈現的套組。吸塑包裝是製藥界常用的包裝方式。必要的話,也可一併 提供其他輔助使用的工具,例如提供諸如數字或日曆之類的標號,指明使用日期及應何時服用的說明。
依據一實施方式,所述套組至少包括:(a)第一容器,其內包含本發明化合物;及非必要的(b)第二容器,其內包含第二治療藥劑,其可以是已知的FPR1拮抗劑、抗發炎藥、抗生素、抗感染藥或是心血管用藥;和(c)一份使用說明,指導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套組。該使用說明可以是摺頁、影帶、CD、VCD或DVD。
以下實施例目的是闡明本發明目的並幫助習知技藝人士理解發明內容。本發明範疇不限於所揭示的實施例,且一般深信習知技藝人士可依據所揭示實例及說明完整地製造並使用本發明。
實施例
材料與方法
製備嗜中性細胞
人類嗜中性細胞大致是在無脂多醣的情況下,依據公開方法以葡聚醣沉降和Ficol離心方式製備而成。
測量O2 .-產量
O2 .-的產量是依據可被SOD抑制的細胞色素c氧化酶下降程度來決定。簡言之,在37℃下,先在培養基中加入細胞色素c氧化酶(0.5毫克/毫升)和1mM鈣離子後,再以各種濃度的LS-PH(0.03-3μM)處理嗜中性細胞5分鐘。先以細胞鬆弛素B(CB,1微克/毫升)處理細胞約3分鐘,接著以甲醯基-L-甲硫胺基-L- 亮胺酸基-L-苯丙胺酸(fMLF,0.1μM)活化約10分鐘。在雙束、6槽定位光譜儀中連續監控細胞色素c氧化酶在550nm波長下的吸收值下降程度,以有或無添加SOD(100單位/毫升)的差異除以細胞色素c氧化酶還原態的消光係數(ε=21.1mM-1/10mm)來計算。
測量彈性酶釋出量
以甲氧琥珀醯基-丙胺酸-丙胺酸-輔胺酸-纈胺酸-對-硝基苯胺(Ms-Ala-Ala-Pro-Val-pNA)為基質,來測量彈性酶釋出量。簡言之,先在培養基中加入Ms-Ala-Ala-Pro-Val-pNA(100μM),並讓嗜中性細胞(6x105細胞/毫升)在其中平衡約2分鐘,再與不同濃度的LS-PH作用約5分鐘。先以細胞鬆弛素B(CB,0.5微克/毫升)處理細胞約3分鐘,接著以fMLF(0.1μM)活化細胞約10分鐘,測量405波長下的吸收值變化。結果以彈性酶釋出百分比來表示。
測量總ROS釋出量
先在培養基中加入對苯二酚(dihydrorhodamine 123,2μM),並讓嗜中性細胞(1x106細胞/毫升)在其中平衡約12分鐘,再與不同濃度的LS-PH作用約5分鐘。先以細胞鬆弛素B(CB,0.5微克/毫升)處理細胞約3分鐘,接著以fMLF(0.1μM)活化細胞約5分鐘。細胞內ROS含量,以流式細胞儀測定。
細胞存活分析
LP-SH對嗜中性細胞的細胞毒性是以其造成乳醣去氫酶(LDH)釋出的量來評估。因LDH是細胞 內的酵素,只有當細胞死亡時才會釋出,因此可作為代表細胞存活率的指標物。LDH量可用市售商業套組來測量,透過測定LDH將NAD還原成NADH時在450nm下的吸光值變化來決定LDH的量。細胞存活率則以無細胞時的LDH量除以細胞總LDH量所得百分比來表示。
FPR1結合試驗
在4℃下,讓嗜中性細胞(2x106細胞/毫升)與各種濃度的LS-PH(0.03-3μM)或是fMLF(10μM)作用約5分鐘,再以FPR1專一性配體FNLFNYK(4nM)標定30分鐘,以流式細胞儀測定結合。
實施例1 分離並鑑別式(I)化合物(LS-PH)
將風乾的菱果石櫟(L.synbalanos)的葉子和枝條磨碎後,在室溫下以甲醇萃取(15公升,3次),可得粗萃物。接著,以水和乙酸乙酯分餾成兩層,將乙酸乙酯層進一步以己烷和75%的甲醇分餾,再將75%甲醇分餾層(123.4克)載入矽膠管柱中,以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洗提成9部份。將第7部分(17克)以二氯甲烷溶解後產生第7A部分(1.1克)。將第7A部分(1.1克)載入 LH-20管柱,再以甲醇:二氯甲烷=1:1沖洗可得第7A1部分(360.7毫克)。以HPLC來純化第7A1部分可得式(I)化合物LS-PH(59.8毫克),再以TLC、質譜和NMR確認結構。
1H NMR(400MHz,CDCl3)δ4.73(1H,br s,H-29),4.61(1H,br s,H-29),4.84(1H,br s,H-23),4.65(1H,br s,H-23),1.72(3H,s,H-30),1.69(3H,s,H-24),0.99(3H,s,H-26),0.98(3H,s,H-25),0.83(3H,s,H-27).
HRMS(MALDI-TOF)m/z 493.25[M+Na]+,C30H46O4.
實施例2 化合物LS-PH特性分析
2.1 化合物LS-PH抑制人類嗜中性細胞生成O 2 .- 、釋出彈性酶、及生成ROS
此試驗探究了LS-PH抑制人類嗜中性細胞生成超氧化物陰離子、釋出彈性酶及形成ROS的能力,結果示於第一至三圖。
如第一圖所示,LS-PH可抑制經fMLF活化之人類嗜中性細胞生成超氧化物陰離子及釋出彈性酶的能力,其IC50分別是0.26±0.11μM和0.71±0.18μM。類似的結果也見於以FPR1拮抗劑f-MMYALF活化的人類嗜中性細胞中(第二圖)。
此外,還發現LS-PH可抑制經fMLF誘發的人類嗜中性細胞之細胞內ROS量(第三圖)。
2.2 化合物LS-PH不影響細胞存活率
化合物LS-PH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是以可測得的LDH量來表示,結果顯示無論細胞有無經過化 合物LS-PH(0.03-3μM)的處理,可測得的LDH量相去不遠,表示化合物LS-PH沒有細胞毒性(第四圖)。
2.3 化合物LS-PH可與FPR1結合
為了解LS-PH的作用機制,因此測試LS-PH是否會與FPR1結合。結果示於第五圖。
由第五圖結果發現,LS-PH(0.03-3μM)會明顯抑制另一FPR1專一性配體(FNLFNYK)與FPR1結合,代表LS-PH極可能是經由FPR1發揮作用。
雖然上文實施方式中揭露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悖離本發明之原理與精神的情形下,當可對其進行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附隨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1. 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的用途,其係可用以製備一種能經由抑制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FPR1)而治療之疾病的藥物,以減輕或減緩與該疾病相關的症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經由抑制FPR1而治療之疾病是一種免疫失調、感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創傷。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免疫失調是濕疹、皮膚炎、牛皮癬、過敏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或慢性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用途,其中該過敏性疾病是氣喘、花粉熱、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症、風濕性關節炎、或與嗜酸性粒細胞相關之腸胃失調。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用途,其中該與嗜酸性粒細胞相關之腸胃失調是嗜酸性細胞胃腸炎、過敏性結腸炎、嗜酸性細胞食道炎、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或腸胃道逆流。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途,其中該感染性疾病是細菌、黴菌或病毒所致之感染,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用途,其中該感染性疾病是敗血症。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癌症是何傑金氏症(Hodgkin’s disease)、非何傑金氏症淋巴瘤、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多發性骨髓瘤、威爾姆氏瘤(Wilms’ tumor)、骨癌、神經母細胞瘤、視網膜 細胞瘤、睪丸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喉癌、子宮頸癌、鼻咽癌、乳癌、大腸癌、胰臟癌、頭頸癌、食道癌、直腸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腦瘤、黑色素細胞瘤、非黑色素細胞皮膚癌或中樞神經系統瘤。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心血管疾病是急性動脈血栓和栓塞、心律失常、動脈硬化、慢性周邊動脈阻塞(chronic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高血壓、發炎性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重新灌流損傷、雷諾症候群(Raynaud’s phenomenon)或血管疾病。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創傷是失血性休克。
TW105143880A 2016-12-29 2016-12-29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TWI606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880A TWI606828B (zh) 2016-12-29 2016-12-29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880A TWI606828B (zh) 2016-12-29 2016-12-29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6828B true TWI606828B (zh) 2017-12-01
TW201822771A TW201822771A (zh) 2018-07-01

Family

ID=6123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3880A TWI606828B (zh) 2016-12-29 2016-12-29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6828B (zh)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劉志揚,臺灣海域雪花珊瑚與橙鈍角珊瑚所含化學成份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國圖上架日期:2012/02/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2771A (zh) 201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0953B2 (en) Novel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
AU2020203246A1 (en) Polymorphs of selinexor
AU2017202625A1 (en) Targeted therapeutics
US20170319537A1 (en) Novel methods for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
JP6262225B2 (ja) オキサビシクロヘプタン類、および再灌流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オキサビシクロヘプタン類
EP3108750B1 (en) Novel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
JP2002500233A (ja) 抗−クリプトコッカルペプチド類
JPH10511080A (ja) 哺乳類細胞の増殖を治療するためのハロゲン化芳香族の使用
TWI473802B (zh) 新穎鹽類及醫藥用途
US9717718B2 (en) Anti-inflammatory compounds
US9895329B1 (en) 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 ant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AU2015218436B2 (en) Novel Methods For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
JP2010533166A (ja) シロスタゾールを含むカルボスチリル誘導体の脂肪肝治療剤
TWI606828B (zh) 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EA022988B1 (ru) Соединения фенилкетонкарбоксилата и их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ое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8261416B (zh) 第i型甲酰胜肽受体拮抗剂的用途
JP2002509532A (ja) アルグラビン(arglabin)およびアルグラビン誘導体の薬学的組成物
WO2024002058A1 (en) Plectranthus amboinicus extract for use in allevi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skin disorders
TW202402321A (zh) 一種第i型甲醯胜肽受體拮抗劑及其用途
US20180215703A1 (en) Stearoyl amino acid sal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2023500406A (ja) 新規な製剤および方法
CN111138282A (zh) 绿原酸l-精氨酸盐及其用途
CN111511359A (zh) 非甾体选择性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调节剂(segram)及其用途
JP2021028301A (ja) 皮膚炎治療剤
TW201546086A (zh) 新穎的三萜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