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5381B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5381B
TWI605381B TW103100364A TW103100364A TWI605381B TW I605381 B TWI605381 B TW I605381B TW 103100364 A TW103100364 A TW 103100364A TW 103100364 A TW103100364 A TW 103100364A TW I605381 B TWI605381 B TW I6053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result
unit
detection
wireless lan
detec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7738A (zh
Inventor
三宅邦彥
天野翔
山浦智也
Original Assignee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7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5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53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04N21/41265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having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client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Remote control device emulator integrated into a non-television apparatus, e.g. a PDA, media center or smart to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2Additional components integrated i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e.g. timer, speaker, sensor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direction or movement of the remote control, microphone or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4Touch pad or touch panel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17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controlling playback functions for recorded or on-demand content, e.g. using progress bars, mode or play-point indicators or bookma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3Remote input, i.e. interface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signals generated by a pointing device are transmitted to a PC at a remote location, e.g. to a PC in a L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相關申請案之對照
此申請案主張2013年2月13日所申請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JP 2013-025665的權益,該申請案的全部內容將結合於本文以供參考。
本發明有關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近年來,已具有能偵測出複數個操作體之偵測裝置。例如,若使用該偵測裝置時,可直覺地執行各式各樣的操作,例如,放大顯示影像的操作或縮小顯示影像的操作。做為該偵測裝置的實例,可使用能偵測出已在觸控面板上被同時觸控之複數個操作體的各者,且能根據此偵測結果而執行操作之多重觸控面板或其類似者(請參閱PTL1)。
進一步地,亦已具有其中具有能偵測出複數個操作體之複數個偵測裝置的資訊處理系統,其依據藉該複數個偵測裝置之各者的偵測結果而在同一資訊處理裝置中控制操作。
[引列表] [專利文件]
[PTL1]
JP 2012-8676A
惟,具有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該複數個偵測裝置之間不同的可能性。在該情況中,對於偵測裝置,具有無法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提供用以增加可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以供偵測裝置之用的技術係所欲的,即使在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複數個偵測裝置之間不同的情況中。
依據本發明之一觀點,在若干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以比較單元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以便獲得比較結果,該第一數目顯示第一操作物件偵 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該第二數目顯示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以及(b)根據該比較結果而以處理單元執行處理。
依據另一觀點,在若干實施例中,一種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包含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比較部、及處理部。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能偵測出第一數目之操作物件。比較部係組構以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以便獲得比較結果,該第二數目顯示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處理部係組構以根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依據又一觀點,在若干實施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a)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以便獲得比較結果,該第一數目顯示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該第二數目顯示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以及(b)根據該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依據再一觀點,在若干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而接收來自該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之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以及(b)根據該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以該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處理單元處理該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便獲得被 處理的輸出結果。
依據又再一觀點,在若干實施例中,一種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包含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接收資訊取得部、及處理部。操作物件偵測單元,能偵測出操作物件的數目。接收資料取得部係組構以接收來自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之該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之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處理部係組構以根據該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處理該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便獲得被處理之輸出結果。
依據仍一觀點,在若干實施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a)處理所接收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通訊,以獲得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之告知,該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係與該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無線通訊;以及(b)根據該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處理該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便獲得被處理的輸出結果。
依據諸如下文所敘述之本發明的該等實施例,可提供用以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以供偵測裝置之用的技術,即使在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複數個偵測裝置之間不同的情況中。
1‧‧‧資訊處理系統
10‧‧‧偵測結果取得裝置(資訊處理裝置)
20‧‧‧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夥伴裝置)
110,210‧‧‧控制部
111‧‧‧程式執行部
112‧‧‧產生部
113‧‧‧壓縮部
114‧‧‧產生資料提供部
120‧‧‧第一偵測部
121‧‧‧第一偵測結果取得部
122‧‧‧操作控制部
123,213‧‧‧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
124,215‧‧‧接收資料取得部
130,230‧‧‧儲存部
131‧‧‧壓縮部
132,216‧‧‧處理部
140,240‧‧‧通訊部
150,250‧‧‧輸出部
211‧‧‧產生資料取得部
212‧‧‧展開部
214‧‧‧第二偵測結果提供部
220‧‧‧第二偵測部
第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組態實例之圖式;第2圖係顯示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3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功能組態實例之圖式;第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功能組態實例之圖式;第5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一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6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二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7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三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8圖係顯示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藉資訊處理系統之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的顯示實例之圖式;第9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一操作實例之順序 圖;第10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二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11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三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12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四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13圖係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第五操作實例之順序圖;第1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硬體組態實例之圖式;以及第15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硬體組態實例之圖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錄圖式以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請注意的是,在此說明書及附錄圖式中,實質具有相同的功能及結構之結構性元件係以相同的參考符號予以表示,且該等結構性元件的重複解說將予以省略。
在此說明書及附錄圖式中,可具有其中實質具有相同 功能及結構之結構性元件係藉由在相同的參考符號之後表示不同的文字或符號而加以區別之若干情況。惟,若其中無需一定要特別區分實質具有相同功能及結構之結構性元件的各者時,則可僅表示相同的參考符號。
進一步地,〝實施例之說明〞將依據下文所示的項次而予以說明。
1.實施例
1-1.資訊處理系統的組態實例
1-2.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操作實例
1-3.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功能組態實例
1-4.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功能組態實例
1-5.資訊處理系統的功能細節
1-6.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
1-7.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
1-8.硬體組態實例
2.結論
<<1.實施例>>
首先,將敘述本發明之實施例。
(1-1.資訊處理系統的組態實例)
首先,將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 組態實例。如第1圖中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包含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可作用成為資訊處理裝置的一實例。進一步地,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可作用成為能與該資訊處理裝置通訊之夥伴裝置的一實例。在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間的通訊可藉由無線電而予以執行,或可由佈線所執行。
請注意的是,在第1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係由智慧型手機所建構,且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係由電視裝置所建構,但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各者之裝置的類型並未被特別地限制。因此,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各者可係智慧型手機,可係電視裝置,可係平板電腦終端機,或可係PC(個人電腦)。
在第1圖中所示的實例中,例如,當程式係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執行時,則程式的執行結果係藉由輸出部150而予以輸出做為影像及聲音。在此,雖然OS(操作系統)的執行結果係由輸出部150所顯示,但所執行的程式可係OS的該者之外的程式(例如,應用或其類似者)。由輸出部150所輸出的影像可係靜止影像,或可係移動影像。
接著,影像及聲音(在下文中,稱作〝影像及聲音資料〞)係依據程式的執行結果,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產生,且該影像及聲音資料係提供至偵測結果提供 裝置20。當影像及聲音資料係由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取得時,影像及聲音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產生的影像可係靜止影像,或可係移動影像。
進一步地,如第1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具有能偵測出複數個操作體之第一偵測部120。同樣地,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具有能偵測出複數個操作體之第二偵測部220。如第1圖中所示,當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使用者使操作體靠近能執行第二偵測部220之偵測的區域時,該操作體係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偵測出。
同樣地,當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使用者使操作體靠近能執行第一偵測部120之偵測的區域時,該操作體係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偵測出。請注意的是,雖然情況係由其中操作體係使用者的手指之第1圖中所示的實例所顯示,但該操作體可係除了使用者的手指之外的某物。進一步地,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使用者及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使用者可係相同的使用者,或可係不同的使用者。
在其中第一偵測結果係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偵測出的情況中,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可執行控制,以致使程式的執行依據第一偵測結果而被執行。進一步地,在其中第二偵測結果係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偵測出的情況中,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可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取得第二偵測 結果,且執行控制,以致使程式的執行依據第二偵測結果而被執行。
然而,具有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第一偵測部120與第二偵測部220之間不同的可能性。在該情況中,對於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具有無法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發明中,係提供用以增加可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以供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之用的技術,即使在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第一偵測部120與第二偵測部220之間不同的情況中。
請注意的是,在此,雖然已敘述其中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執行之程式的執行結果係由輸出部150所輸出成為影像及聲音之實例,但該等影像及聲音的至少一者可自輸出部150而予以輸出。同樣地,雖然已敘述其中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產生的影像及聲音二者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之實例,但該等影像及聲音的至少一者可自輸出部250而予以輸出。
到目前為止,已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資訊處理系1的組態實例。
(1-2.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操作實例)
接著,將敘述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操作實例。第2圖係顯示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操作實 例之順序圖。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2圖中,做為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操作實例。
在諸如第2圖中所示的上述指定之標準中,使用RTSP(即時串流協定)協定的能力協商係在影像及聲音資料將被傳送之前,執行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間。然而,在依據比較實例之資訊處理系統中,應瞭解的是,最大偵測數目的告知並不會被執行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間。
(1-3.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功能組態實例)
接著,將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功能組態實例。第3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功能組態實例之圖式。如第3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包含控制部110、第一偵測部120、儲存部130、通訊部140、及輸出部150。
控制部110對應例如,諸如CPU(中央處理單元)之處理器。控制部110藉由執行儲存於儲存部130或另外儲存媒體中之程式,而執行包含於控制部110中的種種功能。控制部110具有程式執行部111、產生部112、壓縮部113、產生資料提供部114、第一偵測結果取得部121、操作控制部122、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接收資 料取得部124、比較部131、及處理部132。包含於控制部110中之該等功能部的各者將於稍後予以敘述。
第一偵測部120輸出藉偵測操作體所獲得的結果至控制部110,做為第一偵測結果。在本發明中,雖然假定其中第一偵測部120係藉由觸控面板而被組構的情況,但其可藉由除了觸控面板之該者外的感測器而予以組構。例如,第一偵測部120可係偵測操作體之鄰近的感測器。請注意的是,在第3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第一偵測部120係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整合成一體,但第一偵測部12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儲存部130藉由使用諸如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之儲存媒體,而儲存用以操作控制部110的程式。進一步地,例如,儲存部130可儲存由該等程式所使用之種種資料(例如,各式各樣的設定資訊、內容、及其類似物)。請注意的是,在第3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儲存部130係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整合成一體,但儲存部13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通訊部140可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通訊。藉通訊部140之通訊的形式並未被特別地限制,且藉通訊部140之通訊可係藉無線電之通訊,或可係藉佈線之通訊。請注意的是,在第3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通訊部140係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整合成一體,但通訊部14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輸出部150依據藉控制部110之控制而執行種種資訊的輸出。例如,輸出部150可包含LCD(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或者,輸出部150可包含諸如揚聲器或頭戴式耳機之聲音輸出裝置。請注意的是,在第3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輸出部150係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整合成一體,但輸出部15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到目前為止,已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功能組態實例。
(1-4.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功能組態實例)
接著,將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功能組態實例。第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功能組態實例之圖式。如第4圖中所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包含控制部210、第二偵測部220、儲存部230、通訊部240、及輸出部250。
控制部210對應例如,諸如CPU(中央處理單元)之處理器。控制部210藉由執行儲存於儲存部230或另外儲存媒體中之程式,而執行包含於控制部210中的種種功能。控制部210具有產生資料取得部211、展開部212、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213、第二偵測結果提供部214、接收資料取得部215、及處理部216。包含於控制部210中之該等功能部的各者將於稍後予以敘述。
第二偵測部220輸出藉偵測操作體所獲得的結果至控 制部210,做為第二偵測結果。在本發明中,雖然假定其中第二偵測部220係藉由觸控面板而被組構的情況,但其可藉由除了觸控面板之該者外的感測器而予以組構。例如,第二偵測部220可係偵測操作體之鄰近的感測器。請注意的是,在第4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第二偵測部220係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20整合體成一體,但第二偵測部22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儲存部230藉由使用諸如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之儲存媒體,而儲存用以操作控制部210的程式。進一步地,例如,儲存部230可儲存由該等程式所使用之種種資料(例如,各式各樣的設定資訊、內容、及其類似物)。請注意的是,在第4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儲存部230係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整合成一體,但儲存部23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通訊部240可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通訊。藉通訊部240之通訊的形式並未被特別地限制,且藉通訊部240之通訊可係藉無線電之通訊,或可係藉佈線之通訊。請注意的是,在第4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通訊部240係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整合成一體,但通訊部24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輸出部250依據藉控制部210之控制而執行種種資訊的輸出。例如,輸出部250可包含LCD(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或者,輸出部250可包 含諸如揚聲器或頭戴式耳機之聲音輸出裝置。請注意的是,在第4圖中所示的實例中,雖然輸出部250係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整合成一體,但輸出部250可以以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分離之實體予以組構。
到目前為止,已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功能組態實例。
(1-5.資訊處理系統的功能細節)
接著,將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功能細節,且同時,請參閱第1、3及4圖。如上述,在本發明中,技術係提出用以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之可能性以供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之用,即使在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第一偵測部120與第二偵測部220之間不同的情況中。
特別地,比較部131藉由比較能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偵測出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與能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偵測出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而獲得比較結果。而且,處理部132可依據該比較結果以執行處理。惟,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已主要地敘述其中比較部131及處理部132係包含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中的實例,但比較部131及處理部132的各者可被包含在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中,或可予以設置在另外裝置中。
依據該比較結果之處理並未受到特別地限制。依據比較結果的處理將於稍後予以詳細地敘述。進一步地,關於 其中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的各者可被包含之情況,例如,如第1圖中所示,可使第一偵測部120包含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中。進一步地,例如,如第1圖中所示,可將第二偵測部220包含於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中。
首先,程式執行部111控制輸出部150,使得程式被執行且該程式的執行結果係輸出自輸出部150。例如,在其中藉第一偵測部120之第一偵測結果顯示應用之執行開始的情況中,程式執行部111可啟始此應用的執行。或者,在其中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電源被開啟的情況中,程式執行部111可啟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OS的執行。
產生部112根據程式的執行結果而產生影像及聲音的至少一者,做為產生之資料。例如,產生部112可藉由捕獲來自輸出部150所輸出之程式執行結果螢幕而產生影像,做為程式的執行結果。進一步地,例如,產生部112可產生與來自輸出部150所輸出之聲音相同的聲音,做為程式的執行結果。
壓縮部113可壓縮該產生之資料。由於藉壓縮部113之產生之資料的壓縮,通訊量可在其中產生之資料係藉由產生資料提供部114而被提供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情況中,予以降低。藉壓縮部113之產生之資料的壓縮可視需要地加以執行。進一步地,產生之資料的壓縮演算並未受到特別地限制。產生資料提供部114經由通訊部140 而提供產生之資料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
當產生之資料係由產生資料提供部114所提供時,產生資料取得部211可獲得該產生之資料。在其中產生之資料被壓縮的情況中,展開部212可展開該產生之資料。產生之資料的展開可藉由對應由產生資料提供部114所使用之壓縮演算的展開演算,而予以執行。產生之資料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在其中來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所接收的資料係產生之資料的情況中,接收資料取得部215輸出此接收的資料至產生資料取得部211,以及在其中其係除了產生之資料外的資料之情況中,接收資料取得部215輸出此接收的資料至處理部216。
在此,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使用者可感知到由輸出部150所輸出的輸出結果。當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使用者使操作體靠近到能根據此感知的結果而執行第一偵測部120之偵測的區域時,則該操作體係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偵測。然後,藉該第一偵測部120的第一偵測結果係由第一偵測結果取得部121所獲取。
另一方面,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使用者可感知到由輸出部250所輸出的輸出結果。當正打算要操作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使用者使操作體靠近到能根據此感知的結果而執行第二偵測部220之偵測的區域時,則該操作體係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偵測。然後,藉該第二偵測部220的第二偵測結果係由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 213所獲取。
由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213所獲取之第二偵測結果係藉由第二偵測結果提供部214,而被經由通訊部240提供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可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獲取第二偵測結果。操作控制部122執行控制,使得操作係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執行的情況中,根據藉第一偵測部120之第一偵測結果而被執行,以及執行控制,使得操作係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執行的情況中,根據藉第二偵測部220之第二偵測結果而被執行。
更特別地,操作控制部122控制程式執行部111,以致使程式的執行係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執行的情況中,依據第一偵測結果而予以執行。另一方面,操作控制部122控制程式執行部111,以致使程式的執行係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執行的情況中,依據第二偵測結果而予以執行。
例如,操作控制部122可結合由第一偵測結果取得部121所提供之第一偵測結果與由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所提供之第二偵測結果,且輸出結合的結果至程式執行部111。或者,操作控制部122可區分第一偵測結果與第二偵測結果,且輸出區分的結果至程式執行部111。在該情況中,可停止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之其中一者的提供,而提供另一者。
請注意的是,在其中來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所 接收的資料係第二偵測結果之情況中,接收資料取得部124輸出此接收的資料至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在其中其係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接收資料取得部124輸出此接收的資料至比較部131,以及在除此之外的情況中,接收的資料係輸出至處理部132。
(1-6.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
接著,將敘述其中比較結果顯示第二最大偵測數目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處理部132的操作實例。如上述,處理部132可依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特別地,處理部132指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最大偵測數目,以及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不超過此最大偵測數目之指定數目。
首先,將敘述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操作實例。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132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之指定數目。
在其中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之指定數目係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告知的情況中,處理部216可執行處理,用以防止其中包含超過此指定數目的數目之偵測位置的第二偵測結果被提供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各式各樣的處理係假定該處理作為前提。
例如,處理部216可排除複數個偵測位置的一部分,以便不超過指定的數目。在此情況中,第二偵測結果提供部214變成可提供其中已排除該等偵測位置的一部分以便不超過指定數目之第二偵測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而且,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變成可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獲取已排除一部分以便不超過指定數目之第二偵測結果。因而,操作控制部122變成可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以供第二偵測部220之用。
各式各樣的技術係假定排除偵測位置之一部分的技術作為前提。例如,處理部216可依據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而排除複數個偵測位置的一部分。在該情況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獲取已排除該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例如,處理部216可以以鄰近第二偵測部220之中心的順序,自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選擇不超過指定數目之範圍中的偵測位置。此係因為所假定的是,對於較靠近第二偵測部220之中心的偵測位置而言,具有重要偵測位置以供使用者之用的可能性會增加。
進一步地,例如,處理部216可依據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的各者之移動量,而排除複數個偵測位置的一部分。在該情況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獲取已排除該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例如,處理部216可以以從最大移動量起的順序,自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選擇 不超過指定數目之範圍中的偵測位置。此係因為所假定的是,例如,對於諸如由於重擊的偵測位置之具備較大移動量的偵測位置而言,具有重要偵測位置以供使用者之用的可能性會增加。
進一步地,例如,處理部216可依據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的各者之偵測順序,而排除複數個偵測位置的一部分。在該情況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獲取已排除該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例如,處理部216可以以從最早偵測順序起順序,自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選擇不超過指定數目之範圍中的偵測位置。此係因為所假定的是,對於具備最早偵測順序的偵測位置而言,具有重要偵測位置以供使用者之用的可能性會增加。
進一步地,例如,處理部216可依據在當偵測包含於第一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的各者時所提供至第一偵測部220之壓力的大小,而排除複數個偵測位置的一部分。在該情況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獲取已排除該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所提供至第二偵測部220之壓力的大小可藉由例如,壓力感測器,而予以測量。
例如,處理部216可以以從偵測時所提供至第二偵測部220之最大壓力起的順序,自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選擇不超過指定數目之範圍中的偵測位置。此係因為所假定的是,對於具備較大壓力的偵測位置 而言,具有重要偵測位置以供使用者之用的可能性會增加。
進一步地,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以及在其中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之數目的偵測係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執行的情況中,處理部216可控制輸出部250,以致使指定的信息藉由輸出部250而予以輸出。例如,處理部216可設定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為〝m〞,且可控制輸出部250,以致使諸如〝偵測結果取得裝置能回應至m點的觸控操作〞,或〝由於系統的限制,觸控操作僅可被執行直至最大的m點〞之信息由輸出部250所輸出。
請注意的是,雖然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指定數目可以以某種方式予以決定,但例如,處理部132可根據由程式執行部111所執行之程式的類型,而決定該指定數目。此係因為所假定的是,依據所執行之程式的類型而被使用的偵測數目將改變。
第5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一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5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一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2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例如,如第5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 理部132可添加用以質問有關第二偵測部220之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的參數至能力協商之處理M3中的〝GET_PARAMETER request〞。第5圖中所示的實例中,用以質問有關第二偵測部220之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的參數係顯示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number〞。
進一步地,例如,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處理部216可添加第二偵測部220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至處理M3中之〝GET_PARAMETER response〞。在第5圖中所示的實例中,處理部216添加至處理M3中之〝GET_PARAMETER response〞的是,第二偵測部220的最大偵測數目係〝5〞,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number:max=5〞。
進一步地,例如,處理部132可添加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最大偵測數目之數目係設定成為指定的數目。在第5圖中所示的實例中,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係〝4〞,以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5〞。因而,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較小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4〞之數目〝3〞係設定做為指定的數目,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number:use=3〞。
請注意的是,因為標準化係執行使得將不被操縱之參數被忽視,所RTSP變成可藉由添加新的參數而擴展功能,同時,維持與現有系統的相容性。
處理部132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在此方式中,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可瞭解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二者。進一步地,處理部132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該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該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數目。以此方式,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可瞭解其中在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中之操作將無效之偵測數目的限制值。
第6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二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6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二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5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例如,如第6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理部132可添加第一偵測部120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至能力協商之處理M4中的〝SET_PARAMETER request〞。在第6圖中所示的實例中,第一偵測部120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係〝4〞之事實被添加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number:max=4〞。
進一步地,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理部132可添加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數目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在第6 圖中所示的實例中,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數目係〝4〞,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number:limit=4〞。
第7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三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7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三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6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例如,如第7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理部132可在UIBC(使用者輸入回應通道)資料被傳送前,就添加至處理M1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最大偵測數目之數目係設定成為指定的數目。在第7圖中所示的實例中,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1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較小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4〞之數目〝3〞係設定做為指定的數目,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number:use=3〞。
到目前為止,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變成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指定數目。以此方式,在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中,變成可提供其中包含並不會超過該 指定數目的第二偵測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因此,對於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可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
特別地,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將具有其中由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提供之第二偵測果無法被立即施加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中的操作之情況。因此,變成可使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中的操作穩定。進一步地,藉由提供其中包含並不會超過指定數目的第二偵測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變成可降低由於資料通訊所發生的通訊量,且可防止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中之不必要的資料列隊。
(1-7.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
接著,將敘述其中比較結果顯示第二最大偵測數目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處理部132的操作實例。首先,將敘述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操作實例。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132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不超過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之指定數目。
在其中不超過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之指定數目係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所告知的情況中,處理部132或處理部216可執行處理,用以防止其中包含超過此指定數目的數 目之偵測位置的第二偵測結果被提供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各式各樣的處理係假定該處理作為前提。
例如,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132可控制輸出部150,使得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由輸出部150所輸出。或者,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132可控制輸出部250,使得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由於此之緣故,對於第二偵測部220,操作控制部122變成可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
第8圖係圖式,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由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之顯示實例。如第8圖中所示,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132可設定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為〝n〞,且可控制輸出部150,使得諸如〝偵測結果提供裝置能回應直至n點的觸控操作〞,或〝由於系統的限制,觸控操作僅可被執行直至最大的n點〞之信息係由輸出部150所輸出。
進一步地,如第8圖中所示,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216可設定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為〝n〞,且可控制輸出部250,使得諸如〝偵測結果提供裝置能回應直至n點的觸控操作〞,或〝由於系統的限制,觸控操作僅可被執行直至最大的n點〞之信息係由輸出部260所輸出。
第9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一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9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一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5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在第9圖中所示的實例中,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係〝5〞,以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3〞。因而,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較小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之數目〝3〞係設定做為指定的數目,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mumber:use=3〞。
進一步地,因為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5〞,所以處理部132可執行控制,使得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更特別地,處理部132可使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多工至由產生部112所產生的影像上,且可輸出指定至產生資料提供部114,以致使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提供多工影像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
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被多工於上的影像係藉由產生資料提供部114而被提供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且係由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輸出部250所輸出。實例係顯示於第9圖中,其中諸如〝由於系統的限制,觸 控操作僅可被執行直至最大的3點〞之信息係藉由被多工至影像上,而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傳送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以及其中此信息被多工於上之影像係顯示於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上。
第10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二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10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二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9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而且,如第10圖中所示,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與第6圖中所示的實例相似地,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理部132可添加第一偵測部120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至能力協商之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在第10圖中所示的實例中,第一偵測部120之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係〝5〞的事實被添加至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mumber:use=5〞。
進一步地,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理部132可添加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數目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在第10圖中所示的實例中,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第一最大偵測數目 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數目係〝3〞,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mumber:limit=3〞。
第11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三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11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三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10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如第11圖中所示,因為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5〞,所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處理部216可控制輸出部250,使得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更特別地,處理部216可使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多工至由產生資料提供部114所產生的影像上,且可控制輸出部250,以致使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被多工於上的影像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
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被多工於上的影像係由輸出部250所輸出。實例係顯示於第11圖中,其中諸如〝由於系統的限制,觸控操作僅可被執行直至最大的3點〞之信息係藉由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而予以多工,且其中此信息被多工於上的影像被顯示出。
第12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 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四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12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四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10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例如,如第12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理部132可在UIBC(使用者輸入回應通道)資料被傳送前,就添加至處理M1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最大偵測數目之數目係設定成為指定的數目。在第12圖中所示的實例中,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1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較小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之數目〝3〞係設定做為指定的數目,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mumber:use=3〞。
第13圖係順序圖,其顯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五操作實例。其係依據指定之標準而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所執行的操作順序係顯示於第13圖中,做為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之資訊處理系統1的第五操作實例。在此,主要地,將敘述與第11圖中所示的順序圖不同之點。
例如,如第13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處 理部132可在UIBC(使用者輸入回應通道)資料被傳送前,就添加至處理M1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的最大偵測數目之數目係設定成為指定的數目。在第13圖中所示的實例中,處理部132添加至處理M14中之〝SET_PARAMETER request〞的是,不超過較小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3〞之數目〝3〞係設定做為指定的數目,而成為〝wfd_uibc_max_touch_mumber:limit=3〞。
到目前為止,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變成可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以此方式,在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中,可顯示出上述之信息。因此,對於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可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的可能性。
特別地,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與用於第一偵測部120之操作相較地,具有第二偵測部220操作將被限制的可能性。然而,藉由使使用者感知到依第二最大偵測數目所輸出的結果,使用者可預先瞭解到用於第二偵測部220之受限的操作。
(1-8.硬體組態實例)
接著,將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硬體組態實例。第1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硬體組態實例之圖式。惟,在第 14圖中所示之硬體組態實例僅顯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硬體組態之實例。因此,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硬體組態並未受限於第14圖中所示之實例。
如第14圖中所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包含CPU(中央處理單元)801、ROM(唯讀記憶體)802、RAM(隨機存取記憶體)803、輸入裝置808、輸出裝置810、儲存裝置811、驅動器812、及通訊裝置815。
CPU 801作用成為操作處理裝置及控制裝置,且依據各式各樣的程式而控制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內的所有操作。進一步地,CPU 801可係微處理器。ROM 802儲存由CPU 801所使用的程式及操作參數。RAM 803暫時地儲存被使用於CPU 801的執行中之程式,以及在此執行中所任意改變之參數。該等部係藉由主匯流排而予以相互連接,該主匯流排係由CPU匯流排或其類似物所組構。
輸入裝置808包含諸如滑鼠、鍵盤、觸控面板、旋鈕、微音器、開關、或控制桿之輸入部,以供使用者輸入資訊之用;以及輸入控制電路,其根據藉使用者的輸入而產生輸入信號,且輸出該輸入信號至CPU 801。藉由操作此輸入裝置808,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使用者可輸入用於該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種種資料,且指示處理操作。
輸出裝置810包含例如,諸如液晶顯示(LCD)裝置、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或燈之顯示裝置。此外,輸出裝置810包含諸如揚聲器或頭戴式耳機之聲音 輸出裝置。例如,顯示裝置顯示所成像之影像或所產生之影像。另一方面,聲音輸出裝置轉換聲音資料且輸出聲音。
儲存裝置811係組構做為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儲存部的實例之用於資料儲存的裝置。儲存裝置811可包含儲存媒體;記錄裝置,其記錄資料至儲存媒體;讀取裝置,其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以及拭除裝置,其拭除儲存媒體中所記錄之資料。此儲存媒體811儲存由CPU 801所執行之程式以及各式各樣的資料。
驅動器812係用於儲存媒體之讀取器/寫入器,且被建立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內或被外部地附加。驅動器812讀取所記錄在諸如安裝之磁碟、光碟、磁光碟、或半導體記憶體的可卸取式儲存媒體71上之資訊,且輸出該資訊至RAM 803。進一步地,驅動器812可寫入資訊至該可卸取式儲存媒體71。
通訊裝置815係例如,由通訊裝置或其類似物所組構之通訊介面,用以連接至網路。進一步地,即使通訊裝置815係適應無線LAN(局部區域網路)或LTE(長期演進)的通訊裝置,該通訊裝置815亦可係藉由佈線而通訊的有線通訊裝置。例如,通訊裝置815可經由網路而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通訊。
到目前為止,已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的硬體組態實例。
接著,將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 20的硬體組態實例。第15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硬體組態實例之圖式。惟,在第15圖中所示之硬體組態實例僅顯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硬體組態之實例。因此,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硬體組態並未受限於第15圖中所示之實例。
如第15圖中所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包含CPU(中央處理單元)901、ROM(唯讀記憶體)902、RAM(隨機存取記憶體)903、輸入裝置908、輸出裝置910、儲存裝置911、驅動器912、及通訊裝置915。
CPU 901作用成為操作處理裝置及控制裝置,且依據各式各樣的程式而控制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內所有操作。進一步地,CPU 901可係微處理器。ROM 902儲存由CPU 901所使用的程式及操作參數。RAM 903暫時地儲存被使用於CPU 901執行中之程式,以及在此執行中所任意改變之參數。該等部係藉由主匯流排而予以相互連接,該主匯流排係由CPU匯流排或其類似物所組構。
輸入裝置908包含諸如滑鼠、鍵盤、觸控面板、旋鈕、微音器、開關、或控制桿之輸入部,以供使用者輸入資訊之用;以及輸入控制電路,其根據藉使用者的輸入而產生輸入信號,且輸出該輸入信號至CPU 901。藉由操作此輸入裝置908,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使用者可輸入用於該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種種資料,且指示處理操作。
輸出裝置910包含例如,諸如液晶顯示(LCD)裝 置、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或燈之顯示裝置。此外,輸出裝置910包含諸如揚聲器或頭戴式耳機之聲音輸出裝置。例如,顯示裝置顯示所成像之影像或所產生之影像。另一方面,聲音輸出裝置轉換聲音資料且輸出聲音。
儲存裝置911係組構做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儲存部的實例之用於資料儲存的裝置。儲存裝置911可包含儲存媒體;記錄裝置,其記錄資料至儲存媒體;讀取裝置,其自儲存媒體讀取資料;以及拭除裝置,其拭除儲存媒體中所記錄之資料。此儲存媒體911儲存由CPU 901所執行之程式以及各式各樣的資料。
驅動器912係用於儲存媒體之讀取器/寫入器,且被建立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內或被外部地附加。驅動器912讀取所記錄在諸如安裝之磁碟、光碟、磁光碟、或半導體記憶體的可卸取式儲存媒體72上之資訊,且輸出該資訊至RAM 903。進一步地,驅動器912可寫入資訊至該可卸取式儲存媒體72。
通訊裝置915係例如,由通訊裝置或其類似物所組構之通訊介面,用以連接至網路。進一步地,即使通訊裝置915係適應無線LAN(局部區域網路)或LTE(長期演進)的通訊裝置,該通訊裝置915亦可係藉由佈線而通訊的有線通訊裝置。例如,通訊裝置915可經由網路而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通訊。
到目前為止,已敘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結果提 供裝置20的硬體組態實例。
<<2.結論>>
如上述,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包含比較部131及處理部132,比較部131藉由比較能由第一偵測部120所偵測出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與能由第二偵測部220所偵測出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而獲得比較結果,以及處理部132依據該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依據該組態,可增加依據使用者之操作而操作可能性,以供第一偵測部120及第二偵測部220之用,即使在其中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將在第一偵測部120與第二偵測部220之間不同的情況中。
進一步地,在其中並未充分考慮到偵測裝置間所能被偵測出之操作體的最大數目差異之裝置的情況中,可被臆測的是,將具有諸如各裝置及裝置間之操作變得不穩定的有害效應。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變成可增加各裝置及裝置間之操作的穩定性。
進一步地,如上述,第二偵測結果可在複數個偵測位置的一部分被排除以便不超過指定數目之後,由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123所獲取。因此,藉由添加比較部131及處理部132,變成可實施依據本實施例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進一步地,若實施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或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以便擴展上述之指定的標準時,則即使在裝置之間尚未被擴展,亦可維持相容性。
熟習本項技藝之該等人士應瞭解的是,各式各樣的修正、結合、子結合、及變化可根據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而發生,只要它們係在附錄的申請專利範圍或其等效範圍之內。
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已主要地敘述其中一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存在以供該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但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的數目並未受限於一。例如,亦可正當地應用依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處理系統1至其中複數個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存在以供該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用的資訊處理系統。
進一步地,可創作程式用以致使所建立至電腦內之諸如CPU、ROM、及RAM的硬體,展現出與包含在上述偵測結果取得裝置10之中的組態相似之功能。進一步地,記錄媒體亦可被提供以記錄該等程式,且能相對於電腦而執行讀取。
進一步地,可創作程式用以致使所建立至電腦內之諸如CPU、ROM、及RAM的硬體,展現出與包含在上述偵測結果提供裝置20之中的組態相似之功能。進一步地,記錄媒體亦可被提供以記錄該等程式,且能相對於電腦而執行讀取。
此外,本技術亦可被組態如下。
(A1)一種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以比較單元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以便獲得比較結果,第一數目顯示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 目,第二數目顯示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以及(b)根據該比較結果而以處理單元執行處理。
(A2)如(A1)之方法,其中:比較單元、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及處理單元係包含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中;以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係包含於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的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中。
(A3)如(A2)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執行步驟(a)之前,以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傳送用以傳送第二數目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請求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且接收來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包含第二數目的通訊。
(A4)如(A2)或(A3)之方法,其中步驟(b)進一步包含:以處理單元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A5)如(A4)之方法,其中,當第二數目係大於第一數目時,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係設定成小於或等於第一數目。
(A6)如(A4)或(A5)之方法,其中,當第一數目係大於第二數目時,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係設定成小於或等於第二數目。
(A7)如(A4)至(A6)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後,以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接收來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操 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該輸出結果已被處理以便不超過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A8)如(A4)至(A7)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經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使用者介面而傳達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A9)如(A8)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包含視頻顯示器。
(A10)如(A4)至(A9)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傳達信息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以指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呈現顯示出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的資訊於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視頻顯示器上。
(A11)如(A2)至(A10)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傳達影像資料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
(A12)如(A1)至(A11)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回應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執行單元根據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執行影像資料處理操作。
(A13)如(A12)之方法,其中執行資訊處理操作的步驟包含產生影像資料。
(A14)如(A1)至(A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各包含觸控感測單元,且第一數目係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 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以及第二數目係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
(B1)一種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包含: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能偵測出第一數目之操作物件;比較部,組構以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以便獲得比較結果,第二數目顯示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以及處理部,組構以根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B2)如(B1)之裝置,其中: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比較部、及處理部係包含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中;以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係包含於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的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中。
(B3)如(B2)之裝置,進一步包含:接收資料取得部,組構以在比較部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之前,傳送用以傳送第二數目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請求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且接收來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包含第二數目的通訊。
(B4)如(B2)或(B3)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B5)如(B4)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致使當第二數目係大於第一數目時,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係設定成小於或等於第一數目。
(B6)如(B4)或(B5)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致使當第一數目係大於第二數目時,指定之操 作物件偵測數目係設定成小於或等於第二數目。
(B7)如(B4)至(B6)中任一項之裝置,進一步包含:執行部,組構以處理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其已被處理以便不超過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B8)如(B4)至(B7)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經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使用者介面,而傳達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B9)如(B8)之裝置,其中使用者介面包含視頻顯示器。
(B10)如(B4)至(B9)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傳達來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信息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而指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呈現顯示出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的資訊於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視頻顯示器上。
(B11)如(B2)至(B10)中任一項之裝置,進一步包含產生資料提供部,組構以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傳達影像資料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
(B12)如(B1)至(B11)中任一項之裝置,進一步包含:執行單元,組構以回應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而執行根據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的影像資料處理操作。
(B13)如(B12)之裝置,其中執行單元係進一步組構以回應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而產生影像資料。
(B14)如(B1)至(B13)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各包含觸控感測單元,且第一數目係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以及第二數目係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
(C1)一種電腦可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該至少一處理部執行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a)比較第一數目與第二數目,以便獲得比較結果,第一數目顯示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第二數目顯示第二操作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以及(b)根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C2)如(C1)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至少一處理器係包含於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中;以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係包含於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的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中。
(C3)如(C2)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執行步驟(a)之前,致使用以傳送第二數目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請求被傳送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以及處理所接收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通訊,以獲得第二數目。
(C4)如(C2)或(C3)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步驟(b)進一步包含:致使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C5)如(C4)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係執行以致使當第二數目係大於第一數目時,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係設定成小於或等於第一數目。
(C6)如(C4)或(C5)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係執行以致使當第一數目係大於第二數目時,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係設成小於或等於第二數目。
(C7)如(C4)至(C6)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告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後,處理來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通訊以獲得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輸出結果,該輸出結果已被處理以便不超過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C8)如(C4)至(C7)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致使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將經由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使用者介面而被傳達。
(C9)如(C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致使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將被傳達的步驟包含:致使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被傳達至視頻顯示器。
(C10)如(C4)至(C9)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致使信息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而被傳達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以指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呈現顯示出指定之操作物件偵測數目的資訊於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視頻顯示器上。
(C11)如(C2)至(C10)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 媒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致使影像資料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而被傳達至偵測結果提供裝置。
(C12)如(C1)至(C11)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回應第一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及第二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根據指定之操作體偵測數目而執行影像資料處理操作。
(C13)如(C12)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執行資料處理操作的步驟包含產生影像資料。
(D1)一種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與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而接收來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之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以及(b)根據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處理單元處理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便獲得被處理的輸出結果。
(D2)如(D1)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執行步驟(a)之前,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接收來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請求,且根據請求而傳送包含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之通訊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該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識別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
(D3)如(D2)之方法,其中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係觸控感測單元,且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識別觸控制感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
(D4)如(D1)至(D3)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 包含以下步驟:傳送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之被處理的輸出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
(D5)如(D1)至(D4)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以偵測結果提供裝置顯示所接收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之影像資料。
(D6)如(D1)至(D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進一步包含: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由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偵測出之一或多個偵測位置,使得被處理的輸出結果不超過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D7)如(D6)之方法,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鄰近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之偵測部的中心之偵測位置,而予以執行。
(D8)如(D6)或(D7)之方法,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在偵測位置處的操作物件之所偵測出的移動量,而予以執行。
(D9)如(D6)至(D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其中操作物件出偵測位置被處偵測出的順序,而予以執行。
(D10)如(D6)至(D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所施加在偵測位置處之壓力的數量,而予以執行。
(D11)如(D1)至(D10)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處理單元的致使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經由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使用者介面,而被傳達。
(D12)如(D11)之方法,其中使用者介面包含頻頻顯示器。
(E1)一種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包含:操作物件偵測單元,能偵測出操作物件的數目;接收資料取得部,組構以接收來自與偵測結果提供裝置有線或無線通訊之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之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以及處理部,組構以根據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處理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便獲得被處理之輸出結果。
(E2)如(E1)之裝置,進一步包含:通訊部,組構以接收來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請求,且根據請求而傳送包含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之通訊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操作物件偵測數識別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
(E3)如(E1)或(E2)之裝置,其中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係觸控感測單元,且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識別觸控感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
(E4)如(E1)至(E3)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通訊部係進一步組構以傳送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之被處理的輸出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
(E5)如(E1)至(E4)中任一項之裝置,進一步包含:輸出部,組構以顯示所接收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影像資料。
(E6)如(E1)至(E5)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處理輸出結果,用以排除由操作物件 偵測單元所偵測出之一或多個偵測位置,使得被處理的輸出結果不超過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E7)如(E6)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根據鄰近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偵測部之中心的偵測位置,而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
(E8)如(E6)或(E7)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根據在偵測位置處的操作物件之所偵測出的移動量,而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
(E9)如(E6)至(E8)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根據其中操作物件在偵測位置處被偵測出的順序,而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
(E10)如(E6)至(E9)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處理部係進一步組構以根據在偵測位置處所施加之壓力的數量,而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
(E11)如(E1)至(E10)中任一項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使用者介面,組構以傳達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做為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輸出。
(E12)如(E11)之裝置,其中使用者介面包含視頻顯示器。
(F1)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該至少一處理器執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a)處理所接收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通訊,以獲得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之告知,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係與偵 測結果提供裝置無線通訊;以及(b)根據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而處理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操作物件偵測單元的輸出結果,以便獲得被處理的輸出結果。
(F2)如(F1)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之進一步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以下之進一步的步驟:在執行步驟(a)之前,處理所接收自偵測結果取得裝置的請求,且傳送包含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之通訊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識別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數目。
(F3)如(F2)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係觸控感測單元,且操作物件偵測數目識別觸控感測單元所能偵測出之操作物件的最大數目。
(F4)如(F1)至(F3)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之進一步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以下之進一步的步驟: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傳送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之被處理的輸出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
(F5)如(F1)至(F4)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之進一步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以下之進一步的步驟: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顯示所接收自偵測結果取裝置之影像資料。
(F6)如(F1)至(F5)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 體,其中步驟(b)進一步包含: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由操作物件偵測單元所偵測出之一或多個偵測位置,使得被處理的輸出結果不超過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F7)如(F6)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鄰近操作物件偵測單元之偵測部的中心之偵測位置,而予以執行。
(F8)如(F6)或(F7)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在偵測位置處的操作物件之所偵測出的移動量,而予以執行。
(F9)如(F6)至(F8)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其中操作物件在偵測位置處被偵測出的順序,而予以執行。
(F10)如(F6)至(F9)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處理輸出結果以排除一或多個偵測位置的步驟係根據所施加在偵測位置處之壓力的數量,而予以執行。
(F11)如(F1)至(F10)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被編碼於上之進一步的指令,當藉由至少一處理器而予以執行時,其致使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以下之進一步的步驟: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經由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的使用者介面而傳達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
(F12)如(F11)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傳達指定的操作物件偵測數目之步驟包含:致使偵測結果提供裝置經由視頻顯示器而傳達指定的操作 物件偵測數目。
(1)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包含:比較部,其藉由比較能由第一偵測部所偵測出的第一最大偵測目與能由第二偵測部所偵測出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而獲得比較結果;以及處理部,其依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2)如(1)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資訊處理裝置包含第一偵測部。
(3)如(1)或(2)之資訊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其自能與資訊處理裝置通訊的夥伴裝置獲取藉包含於夥伴裝置中之第二偵測部為工具的第二偵測結果。
(4)如(1)至(3)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告知夥伴裝置不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指定數目。
(5)如(1)至(4)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自夥伴裝置獲取已排除一部分後,以便不超過指定數目的第二偵測結果。
(6)如(1)至(5)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自夥伴裝置獲取,已依據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而被排除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
(7)如(1)至(5)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自夥伴裝置獲取,已依據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的各者之移動量而被排除一部分之 後的第二偵測結果。
(8)如(1)至(5)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自夥伴裝置獲取,已依據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的各者之偵測順序而被排除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
(9)如(1)至(5)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自夥伴裝置獲取,已依據在偵測所包含於第二偵測結果中之複數個偵測位置的各者時所施加至第二偵測部之壓力的大小,而被排除一部分之後的第二偵測結果。
(10)如(1)至(9)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告知夥伴裝置不超過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的指定數目。
(11)如(1)至(10)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小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情況中,處理部以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由輸出部所輸出之方式控制輸出部。
(12)如(1)至(11)之資訊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程式執行部,其以其中執行程式且自輸出部輸出程式之執行結果的方式控制輸出部,其中處理部根據程式的類型而決定指定數目。
(13)如(1)至(12)之資訊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操作控制部,其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一偵測部所執行的情況中,以其中操作係根據由第一偵測部所偵測出之第一偵 測結果而予以執行的方式執行控制,且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二偵測部所執行的情況中,以其中操作係根據由第二偵測部所偵測出之第二偵測結果而予以執行的方式執行控制。
(14)如(1)至(13)之資訊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程式執行部,其以其中執行程式且自輸出部輸出程式之執行結果的方式控制輸出部;產生部,其根據程式之執行結果而產生影像及聲音的至少一者,做為產生之資料;以及產生資料提供部,其提供產生之資料至夥伴裝置。
(15)如(1)至(14)之資訊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操作控制部,其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一偵測部所執行的情況中,以其中程式之執行係依據第一偵測結果而予以執行的方式控制程式執行部,且在其中偵測係由第二偵測部所執行的情況中,以其中程式之執行係依據第二偵測結果而予以執行的方式控制程式執行部。
(16)如(1)至(15)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處理部告知夥伴裝置第一最大偵測數目。
(17)如(1)至(16)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處理部告知夥伴裝置第一最大偵測數目及第二最大偵測數目當中之較小數目。
(18)如(1)至(17)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在其中第二最大偵測數目係大於第一最大偵測數目,且超過第一最大偵測數目的數目係由第二偵測部所偵測出的情況中,處理部以其中指定信息係由輸出部所輸出之方式控制輸出部。
(19)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包含:藉由比較能由第一偵測部所偵測出的第一最大偵測數目與能由第二偵測部所偵測出的第二最大偵測數目,而獲得比較結果;以及依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20)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包含第一偵測部;以及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包含第二偵測部,其中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包含第二偵測結果提供部,其提供由第二偵測部所偵測出之第二偵測結果至偵測結果取得裝置,且其中偵測結果取得裝置包含:第二偵測結果取得部,其獲取來自偵測結果提供裝置之第二偵測結果;比較部,其藉由比較能由第一偵測部所偵測出之第一最大偵測數目與能由第二偵測部所偵測出之第二最大偵測數目,而獲得比較結果;以及處理部,其依據比較結果而執行處理。
10‧‧‧偵測結果取得裝置(資訊處理裝置)
20‧‧‧偵測結果提供裝置(夥伴裝置)
120‧‧‧第一偵測部
150‧‧‧輸出部
220‧‧‧第二偵測部
250‧‧‧輸出部

Claims (9)

  1. 一種第一無線局部區域網路(LAN)裝置,用以傳送移動影像至第二無線LAN裝置,包含:電路,組構以:設定第一參數,用以請求傳送於能力協商之處理M3中的GET_PARAMETER請求中的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最大偵測數目,該第一參數不同於generic cap list參數;接收表示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該最大偵測數目的第二參數,以回應該GET_PARAMETER請求;以及設定小於或等於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該最大偵測數目及該第一無線LAN裝置之最大偵測數目之兩者的多觸控數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係更組構以通知該多觸控數目的該第二無線LAN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係更組構以處理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輸出結果,該輸出結果已被該第二無線LAN裝置處理以不超出該多觸控數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係更組構以經由該第一無線LAN裝置之視頻顯示器而傳達該多觸控數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係更組構以傳達信息至該第二無線LAN裝置, 該信息指示該第二無線LAN裝置展示代表該多觸控數目之資訊於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視頻顯示器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係更組構以傳達影像資料至該第二無線LAN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係更組構以:執行影像資料處理操作以回應偵測操作物件的第一數目;以及基於該多觸控數目輸出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結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一無線LAN裝置,其中該電路包含觸控感測電路。
  9. 一種用以傳送移動影像之方法,其中由第一無線局部區域網路(LAN)裝置傳送移動影像至第二無線LAN裝置,包含以下步驟:設定第一參數,用以請求傳送於能力協商之處理M3中的GET_PARAMETER請求中的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最大偵測數目,該第一參數不同於generic cap list參數;接收表示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該最大偵測數目的第二參數,以回應該GET_PARAMETER請求;以及設定小於或等於該第二無線LAN裝置之該最大偵測數目及該第一無線LAN裝置之最大偵測數目之兩者的多觸控數目。
TW103100364A 2013-02-13 2014-01-06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TWI605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5665A JP6117562B2 (ja) 2013-02-13 2013-02-13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738A TW201447738A (zh) 2014-12-16
TWI605381B true TWI605381B (zh) 2017-11-11

Family

ID=4995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0364A TWI605381B (zh) 2013-02-13 2014-01-06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763279B2 (zh)
EP (2) EP2957105A1 (zh)
JP (1) JP6117562B2 (zh)
KR (1) KR102110005B1 (zh)
CN (2) CN104969559B (zh)
TW (1) TWI605381B (zh)
WO (1) WO20141255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7562B2 (ja) 2013-02-13 2017-04-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170039076A1 (en) * 2014-04-30 2017-02-09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Adjusting tap position on touch screen
EP3253066B1 (en) * 2015-01-30 2021-06-09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6213613B2 (ja) * 2015-05-25 2017-10-18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09459B2 (en) 2016-05-19 2019-12-17 Scenera, Inc. Scene-based sensor networks
US10693843B2 (en) * 2016-09-02 2020-06-23 Scenera, Inc. Security for scene-based sensor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2959B2 (en) * 2005-11-30 2011-04-26 Broadcom Corporation Parallel television docking adapter
US8031175B2 (en) * 2008-04-21 2011-10-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Touch sensitive remote control system that detects hand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and adapts mapping to screen display
CN102171637B (zh) * 2008-08-07 2015-08-12 拉普特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检测光学触摸敏感装置中的多触摸事件的方法和设备
KR101591552B1 (ko) * 2008-09-04 2016-02-03 사반트 시스템즈 엘엘씨 시스템을 원격으로 제어하기 위한 터치 감지형 무선 장치 및 온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KR101503835B1 (ko) * 2008-10-13 2015-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터치를 이용한 오브젝트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5217982B2 (ja) * 2008-12-04 2013-06-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989786B1 (ko) * 2008-12-11 2010-10-29 (주)코아리버 터치 스크린의 멀티 터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32057B1 (ko) 2009-11-02 2017-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v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입력 백 채널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기기
US20110205169A1 (en) * 2010-02-24 2011-08-25 Primax Electronics Ltd. Multi-touch input apparatus and its interface method using hybrid resolution based touch data
JP2012008676A (ja) 2010-06-23 2012-01-12 Panasonic Corp 電子書籍表示装置
US9092089B2 (en) * 2010-09-15 2015-07-28 Advanced Silicon S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arbitrary number of touches from a multi-touch device
JP5693729B2 (ja) * 2010-09-15 2015-04-01 アドヴァンスト・シリコン・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マルチタッチ装置から任意の数のタッチを検出する方法
EP2625591A4 (en) * 2010-10-05 2014-04-30 Citrix Systems Inc TOUCH SUPPORT FOR REMOTE APPLICATIONS
EP2664994B1 (en) * 2011-01-14 2021-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ser input from a sink device to a source device in a wi-fi dir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28524B2 (en) * 2011-01-18 2015-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livering user input, and device using same
US8677029B2 (en) * 2011-01-21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for wireless displays
JP5884282B2 (ja) * 2011-03-29 2016-03-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839451B2 (ja) * 2011-07-22 2016-01-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コンテンツ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44094B2 (en) * 2012-10-29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display session between a computing device and a vehicle head unit
US20140168094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Robin Duncan Milne Tangible alphanumeric interaction on multi-touch digital display
JP6034709B2 (ja) * 2013-01-30 2016-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外部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と外部表示装置とからなる情報システム
JP6117562B2 (ja) 2013-02-13 2017-04-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54095A (ja) 2014-08-25
EP3059971A1 (en) 2016-08-24
CN104969559B (zh) 2019-01-18
TW201447738A (zh) 2014-12-16
WO2014125547A1 (en) 2014-08-21
KR20150120347A (ko) 2015-10-27
CN109831686A (zh) 2019-05-31
EP2957105A1 (en) 2015-12-23
JP6117562B2 (ja) 2017-04-19
CN104969559A (zh) 2015-10-07
KR102110005B1 (ko) 2020-05-12
CN109831686B (zh) 2021-07-06
EP3059971B1 (en) 2019-09-11
US10602558B2 (en) 2020-03-24
US20150363018A1 (en) 2015-12-17
US9763279B2 (en) 2017-09-12
US20170329445A1 (en)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381B (zh)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系統
KR102281233B1 (ko) 화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84108B1 (ko) 전자 장치가 외부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화면을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1008890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860857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video thumbnail 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101609A (ko) 전자장치의 터치패널과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339026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ultimedia system thereof
EP314789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US20150234461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2215178B1 (ko) 전자장치에서 사용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100306A (ko) 휴대 기기 및 이의 외부 기기 제어 방법
US2019001212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KR20170034543A (ko) 사용자 단말, 전자 장치 및 이들의 제어 방법
KR2016014481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포인팅 장치, 포인팅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353498B1 (ko) 기능 제공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05653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20220300704A1 (en) Pictur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JP646262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32261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KR20130134785A (ko) 유저 입력 리스폰스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홈 디바이스
CN112506384A (zh) 基于激光信号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3107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15115003A (ja)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5329874A (zh) 平台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