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4776B -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 Google Patents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4776B
TWI604776B TW105140374A TW105140374A TWI604776B TW I604776 B TWI604776 B TW I604776B TW 105140374 A TW105140374 A TW 105140374A TW 105140374 A TW105140374 A TW 105140374A TW I604776 B TWI604776 B TW I6047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y
pivot
accommodating space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2613A (zh
Inventor
石逸群
林彥成
陳信良
呂嘉宸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40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47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47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2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2613A/zh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本發明關於一種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尤指一種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隨著伺服器的規格演進,為迎向市場需求目前伺服器設計上仍朝更高運算效能與支援大量記憶體的方向演進中。一般而言,伺服器是否能以擴充是一種選擇性的配置,若當伺服器系統內部配置已塞滿電子元件,便可將伺服器擴充模組設計架設於原有的伺服器模組上方,並使伺服器模組耦接於伺服器擴充模組以共同運行大型化系統,而當伺服器系統因應小型化系統時,可將伺服器擴充模組拆除,以節省系統資源。
然而,因伺服器擴充模組本身的體積及重量,使操作人員不易架設與拆除伺服器擴充模組,進而導致伺服器擴充模組與伺服器系統的內部零件於組裝時發生碰撞,不僅不利於伺服器擴充模組的組裝,也可能在組裝過程中因碰撞而造成零件的損害。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伺服器系統並可防止伺服器系統的內部零件於組裝過程中發生損害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適用於一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該伺服器系統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模組及一第二模組,該第一模組安裝於該殼體內,該第二模組選擇性地安裝於該殼體內,該組裝機構包含一支架機構、一托盤、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把手件,該支架機構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該第一模組周圍,該托盤結合於該第二模組,該托盤與該支架機構共同將該第二模組支撐於該第一模組上方,該托盤可拆卸地安裝於該支架機構上,該托盤包含一主盤體及一第一樞軸承件,該第一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該第一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該把手件樞接於該托盤,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一凸輪部及一第二凸輪部且包含一第一桿部、一第二桿部、一握把部及一第一樞軸件,該第一桿部的一端及該第二桿部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握把部的相對兩端,該第一桿部經由該第一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一樞軸承件,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二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且該第二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與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該托盤,使該第一桿部、該握把部與該第二桿部彼此相連而構成一ㄇ字型結構,其中該第一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一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耦接於該第一模組,該第二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相反於該第一轉向之一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釋離於該第一模組。
根據本發明其中之一實施方式,該托盤另包含一第二樞軸承件,該第二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該把手件另包含一第二桿部以及一第二樞軸件,該第二桿部的一端連接於該握把部,該第二桿部與該第一桿部對稱於該握把部的幾何中心,該第二桿部經由該第二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二樞軸承件。
根據本發明其中之一實施方式,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三凸輪部及一第四凸輪部,該第三凸輪部與該第四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該組裝機構另包含一第二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該第三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該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二固定件並在該第二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該第四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該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二固定件並在該第二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其中該第二樞軸件同軸於該第一樞軸件,且該第二固定件同軸於該第一固定件。
根據本發明其中之一實施方式,該托盤與該第二模組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一第二容置空間與一第三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第三容置空間彼此連通,且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第三容置空間於該把手件沿該第一轉向轉動至一收容位置時,分別容置該第一桿部、該第二桿部與該握把部。
根據本發明其中之一實施方式,該組裝機構另包含一雙推鎖閂機構,設置於該握把部,該雙推鎖閂機構選擇性地將該握把部閂鎖於該第三容置空間內,或將該握把部釋離於該第三容置空間。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揭露一種伺服器系統,包含一殼體、一第一模組、一第二模組以及一組裝機構,該第一模組安裝於該殼體內,該第二模組安裝於該殼體內,該組裝機構包含一支架機構、一托盤、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把手件,該支架機構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該第一模組周圍,該托盤結合於該第二模組,該托盤與該支架機構共同將該第二模組支撐於該第一模組上方,且該托盤可拆卸地安裝於該支架機構上,該托盤包含一主盤體及一第一樞軸承件,該第一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該第一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該把手件樞接於該托盤,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一凸輪部及一第二凸輪部且包含一第一桿部、一第二桿部、一握把部及一第一樞軸件,該第一桿部的一端及該第二桿部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握把部的相對兩端,該第一桿部經由該第一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一樞軸承件,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二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且該第二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與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該托盤,使該第一桿部、該握把部與該第二桿部彼此相連而構成一ㄇ字型結構,其中該第一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一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耦接於該第一模組,該第二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相反於該第一轉向之一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釋離於該第一模組。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把手件具有分別連接托盤相對兩側的兩桿部及連接兩桿部的握把部,且本發明的把手件的兩桿部另分別具有可與固定件配合的凸輪部,當把手件沿第一轉向轉動時,把手件的凸輪部與固定件的配合,以分別對托盤相對兩側施力,進而使托盤連同第二模組平穩地朝第一模組靠近,而把手件沿相反於第一轉向的第二轉向轉動時,把手件的凸輪部與固定件的配合,以分別對托盤相對兩側施力,進而使托盤連同第二模組另平穩地離開第一模組。如此一來,本發明的組裝機構便可於托盤連同第二模組朝第一模組靠近或遠離第一模組時,提供托盤相對兩側下壓力或抬升力,以使托盤連同第二模組平穩地朝第一模組靠近或遠離第一模組,進而防止伺服器系統的內部零件於組裝過程中發生損害。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伺服器系統1000的爆炸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伺服器系統1000包含一殼體1、一第一模組2、一第二模組3以及一組裝機構4,第一模組2安裝於殼體1內,組裝機構4用以將第二模組3可拆卸地安裝於殼體1上,藉此第二模組3便可選擇性地安裝於殼體1內,以因應不同的系統使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於此實施例中,殼體1可包含一組裝板及一外主殼,於組裝時,可先將第一模組2、第二模組3及組裝機構4先安裝於該組裝板後,再將第一模組2、第二模組3、組裝機構4連同該組裝板一同安裝於該外主殼。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模組2、第二模組3以及組裝機構4的爆炸示意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模組2、第二模組3以及組裝機構4於另一視角的爆炸示意圖。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組裝機構4包含一支架機構40、一托盤41、一第一固定件42、一把手件43以及一第二固定件44,支架機構40設置於殼體1內且位於第一模組2周圍。在本實施例中,支架機構40包含有一第一支架401、一第二支架402、一第三支架403以及一第四支架404,第一支架401與第二支架402相對,第三支架403連接第一支架401的一端與第二支架402的一端,第四支架404連接第一支架401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架402的另一端,即支架機構40係為第一支架401、第二支架402、第三支架403及第四支架404相連而成的實質呈矩型的框架。托盤41結合於第二模組3,第一固定件42固設於支架機構40的第一支架401上,第二固定件44固設於支架機構40的第二支架402上,即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分別位於支架機構40的相對兩側。把手件43樞接於托盤41上,使把手件43能相對托盤41沿一第一轉向R1轉動,或使把手件43能相對托盤41沿相反於第一轉向R1的一第二轉向R2轉動。
進一步地,托盤41包含一主盤體410、一第一樞軸承件411以及一第二樞軸承件412,第一樞軸承件411與第二樞軸承件412均設置於主盤體410上,把手件43具有一第一凸輪部430、一第二凸輪部431、一第三凸輪部437及一第四凸輪部438,且把手件43包含一第一桿部432、一握把部433、一第一樞軸件434、一第二桿部435以及一第二樞軸件436,第一桿部432的一端連接於握把部433,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二凸輪部431設置於第一桿部432的另一端,且第一桿部432經由第一樞軸件434樞接於第一樞軸承件411,第二桿部435的一端連接於握把部433,第三凸輪部437與第四凸輪部438設置於第二桿部435的另一端,第二桿部435經由第二樞軸件436樞接於第二樞軸承件412。換句話說,第一桿部432的一端及第二桿部435的一端分別連接於握把部433的相對兩端,第一桿部432的另一端與第二桿部435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托盤41的第一樞軸承件411與第二樞軸承件412。
如此一來,當使用者提握握把部433以轉動把手件43時,握把部433便可同時帶動第一桿部432經由第一樞軸件434相對第一樞軸承件411旋轉以及帶動第二桿部435經由第二樞軸件436相對第二樞軸承件412旋轉。在本實施例中,把手件43可為第一桿部432、握把部433與第二桿部435彼此相連而構成一ㄇ字型結構。值得一提的是,托盤41與第二模組3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45、一第二容置空間46與一第三容置空間47,第一容置空間45、第二容置空間46與第三容置空間47彼此連通,因此當把手件43沿該第一轉向轉動至如第1圖所示的一收容位置時,第一容置空間45、第二容置空間46與第三容置空間47分別容置第一桿部432、第二桿部435與握把部433。
除此之外,組裝機構4另包含一雙推鎖閂機構48,雙推鎖閂機構48設置於把手件43的握把部433。當把手件43沿第一轉向R1旋轉至該收容位置時,雙推鎖閂機構48可將握把部433閂鎖於第三容置空間47內,以將把手件43固定於該收容位置,而當把手件43固定於該收容位置後,可進一步推壓雙推鎖閂機構48,藉此雙推鎖閂機構48便可將握把部433自第三容置空間47內釋鎖,使把手件43能沿第二轉向R2離開該收容位置。換句話說,雙推鎖閂機構48可選擇性地將握把部433閂鎖於第三容置空間47內,或將握把部433釋離於第三容置空間47。
請參閱第1至第11圖,第4圖為第1圖所示的組裝機構4沿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第5圖為第1圖所示的組裝機構4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組裝機構4處於一中間狀態的示意圖,第7圖為第6圖所示的組裝機構4沿剖面線C-C的剖面示意圖,第8圖為第6圖所示的組裝機構4沿剖面線D-D的剖面示意圖,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組裝機構4處於一釋離狀態的示意圖,第10圖為第9圖所示的組裝機構4沿剖面線E-E的剖面示意圖,第11圖為第9圖所示的組裝機構4沿剖面線F-F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至第11圖所示,當組裝機構4處於如第1圖所示的一耦接狀態時,組裝機構4的托盤41與支架機構40共同將第二模組3支撐於第一模組2上方,把手件43的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三凸輪部437分別抵接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如第4圖以及第5圖所示),且第一模組2的一第一連接器20係耦接於第二模組3的一第二連接器30,使伺服器系統1000的第一模組2與第二模組3能共同運行大型化系統。而當使用者欲將托盤41連同第二模組3自支架機構40上拆卸下來時,可提握把手件43的握把部433,以將把手件43相對托盤41沿第二轉向R2轉動,此時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三凸輪部437會分別開始相對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滑動並逐漸離開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
當把手件43沿第二轉向R2轉動至如第6圖所示的位置時,把手件43的第二凸輪部431與第四凸輪部438會分別開始抵接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如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而當把手件43由第6圖所示的位置繼續沿第二轉向R2往第9圖所示的位置轉動時,第二凸輪部431與第四凸輪部438會分別開始在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上滑動,以使把手件43能藉由第二凸輪部431與第一固定件42的配合以及第四凸輪部438與第二固定件44的配合,帶動托盤41沿一第一方向X1(即向上的方向)離開第一模組2。進一步地,當把手件43轉動至如第10圖所示的位置時,第二模組3的第二連接器30便會釋離於第一模組2的第一連接器20,以使托盤41連同第二模組3能自支架機構40上拆卸,以適用小型化系統並節省系統資源。
另一方面,當使用者欲將第二模組3耦接於第一模組2時,可將第二模組3連同托盤41置於如第10圖所示的位置,此時第二凸輪部431與第四凸輪部438係分別抵接於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上(如第10圖以及第11圖所示),接著將手件43相對托盤41沿第一轉向R1轉動,此時第二凸輪部431與第四凸輪部438會分別開始相對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滑動並逐漸離開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
當把手件43沿第一轉向R1由如第9圖所示的位置轉動至如第6圖所示的位置時,把手件43的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三凸輪部437會分別開始抵接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如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而當把手件43由第6圖所示的位置繼續沿第一轉向R1往第1圖所示的位置轉動時,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三凸輪部437會分別開始在第一固定件42與第二固定件44上滑動,以使把手件43能藉由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一固定件42的配合以及第三凸輪部437與第二固定件44的配合,帶動托盤41沿一第二方向X2(即向下的方向)靠近第一模組2。進一步地,當把手件43轉動至如第1圖所示的位置時,第二模組3的第二連接器30便會插接於第一模組2的第一連接器20。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的把手件43的第二桿部435與第一桿部432對稱於握把部433的幾何中心,第二樞軸件436同軸於第一樞軸件434,且第二固定件44同軸於第一固定件42,以確保第一桿部432上的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二桿部435的第三凸輪部437能同時接觸於第一固定件42或第二固定件44,以及確保第一桿部432上的第二凸輪部431與第二桿部435的第四凸輪部438能同時接觸於第一固定件42或第二固定件44。此外,第一凸輪部430與第一樞軸件434間的距離小於握把部433與第一樞軸件434間的距離,且第二凸輪部431與第一樞軸件434間的距離小於握把部433與第一樞軸件434間的距離,藉由力與力臂的關係得知,上述的結構設計,可達到省力的目的。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把手件具有分別連接托盤相對兩側的兩桿部及連接兩桿部的握把部,且本發明的把手件的兩桿部另分別具有可與固定件配合的凸輪部,當把手件沿第一轉向轉動時,把手件的凸輪部與固定件的配合,以分別對托盤相對兩側施力,進而使托盤連同第二模組平穩地朝第一模組靠近,而把手件沿相反於第一轉向的第二轉向轉動時,把手件的凸輪部與固定件的配合,以分別對托盤相對兩側施力,進而使托盤連同第二模組另平穩地離開第一模組。如此一來,本發明的組裝機構便可於托盤連同第二模組朝第一模組靠近或遠離第一模組時,提供托盤相對兩側下壓力或抬升力,以使托盤連同第二模組平穩地朝第一模組靠近或遠離第一模組,進而防止伺服器系統的內部零件於組裝過程中發生損害。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0‧‧‧伺服器系統
1‧‧‧殼體
2‧‧‧第一模組
20‧‧‧第一連接器
3‧‧‧第二模組
30‧‧‧第二連接器
4‧‧‧組裝機構
40‧‧‧支架機構
401‧‧‧第一支架
402‧‧‧第二支架
403‧‧‧第三支架
404‧‧‧第四支架
41‧‧‧托盤
410‧‧‧主盤體
411‧‧‧第一樞軸承件
412‧‧‧第二樞軸承件
42‧‧‧第一固定件
43‧‧‧把手件
430‧‧‧第一凸輪部
431‧‧‧第二凸輪部
432‧‧‧第一桿部
433‧‧‧握把部
434‧‧‧第一樞軸件
435‧‧‧第二桿部
436‧‧‧第二樞軸件
437‧‧‧第三凸輪部
438‧‧‧第四凸輪部
44‧‧‧第二固定件
45‧‧‧第一容置空間
46‧‧‧第二容置空間
47‧‧‧第三容置空間
48‧‧‧雙推鎖閂機構
R1‧‧‧第一轉向
R2‧‧‧第二轉向
X1‧‧‧第一方向
X2‧‧‧第二方向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伺服器系統的爆炸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模組、第二模組以及組裝機構的爆炸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模組、第二模組以及組裝機構於另一視角的爆炸示意圖。 第4圖為第1圖所示的組裝機構沿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第1圖所示的組裝機構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組裝機構處於中間狀態的示意圖。 第7圖為第6圖所示的組裝機構沿剖面線C-C的剖面示意圖。 第8圖為第6圖所示的組裝機構沿剖面線D-D的剖面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組裝機構處於釋離狀態的示意圖。 第10圖為第9圖所示的組裝機構沿剖面線E-E的剖面示意圖。 第11圖為第9圖所示的組裝機構沿剖面線F-F的剖面示意圖。
1000‧‧‧伺服器系統
1‧‧‧殼體
2‧‧‧第一模組
20‧‧‧第一連接器
3‧‧‧第二模組
30‧‧‧第二連接器
4‧‧‧組裝機構
40‧‧‧支架機構
401‧‧‧第一支架
402‧‧‧第二支架
403‧‧‧第三支架
404‧‧‧第四支架
41‧‧‧托盤
410‧‧‧主盤體
411‧‧‧第一樞軸承件
412‧‧‧第二樞軸承件
43‧‧‧把手件
430‧‧‧第一凸輪部
431‧‧‧第二凸輪部
432‧‧‧第一桿部
433‧‧‧握把部
434‧‧‧第一樞軸件
435‧‧‧第二桿部
436‧‧‧第二樞軸件
437‧‧‧第三凸輪部
438‧‧‧第四凸輪部
44‧‧‧第二固定件
48‧‧‧雙推鎖閂機構

Claims (10)

  1. 一種組裝機構,適用於一伺服器系統內,該伺服器系統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模組及一第二模組,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安裝於該殼體內,該組裝機構包含:一支架機構,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該第一模組周圍;一托盤,結合於該第二模組,該托盤與該支架機構共同將該第二模組支撐於該第一模組上方,該托盤可拆卸地安裝於該支架機構上,該托盤包含:一主盤體;及一第一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一第一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以及一把手件,樞接於該托盤,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一凸輪部及一第二凸輪部且包含:一第一桿部;一第二桿部;一握把部;及一第一樞軸件;該第一桿部的一端及該第二桿部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握把部的相對兩端,該第一桿部經由該第一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一樞軸承件,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二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且該第二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與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該托盤,使該 第一桿部、該握把部與該第二桿部彼此相連而構成一ㄇ字型結構;其中,該第一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一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耦接於該第一模組,該第二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相反於該第一轉向之一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釋離於該第一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裝機構,其中該托盤另包含一第二樞軸承件,該第二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該把手件另包含一第二樞軸件,該第二桿部與該第一桿部對稱於該握把部的幾何中心,該第二桿部經由該第二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二樞軸承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組裝機構,其中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三凸輪部及一第四凸輪部,該第三凸輪部與該第四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該組裝機構另包含:一第二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該第三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該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二固定件並在該第二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該第四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該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二同定件並在該第二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其中該第二樞軸件同軸於該第一樞軸件,且該第二固定件同軸於該第一固定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裝機構,其中該托盤與該第二模組間具有一第一 容置空間、一第二容置空間與一第三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第三容置空間彼此連通,且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第三容置空間於該把手件沿該第一轉向轉動至一收容位置時,分別容置該第一桿部、該第二桿部與該握把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組裝機構,另包含:一雙推鎖閂機構,設置於該握把部,該雙推鎖閂機構選擇性地將該握把部閂鎖於該第三容置空間內,或將該握把部釋離於該第三容置空間。
  6. 一種伺服器系統,包含:一殼體;一第一模組,安裝於該殼體內;一第二模組,安裝於該殼體內;以及一組裝機構,包含:一支架機構,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該第一模組周圍;一托盤,結合於該第二模組,該托盤與該支架機構共同將該第二模組支撐於該第一模組上方,且該托盤可拆卸地安裝於該支架機構上,該托盤包含:一主盤體;及一第一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一第一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以及一把手件,樞接於該托盤,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一凸輪部及一第二凸輪部且包含:一第一桿部; 一第二桿部;一握把部;及一第一樞軸件;該第一桿部的一端及該第二桿部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握把部的相對兩端,該第一桿部經由該第一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一樞軸承件,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二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該第一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且該第二凸輪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小於該握把部與該第一樞軸件間的距離;該第一桿部的另一端與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該托盤,使該第一桿部、該握把部與該第二桿部彼此相連而構成一ㄇ字型結構;其中,該第一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一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耦接於該第一模組,該第二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相反於該第一轉向之一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並在該第一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以使該第二模組釋離於該第一模組。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伺服器系統,其中該托盤另包含一第二樞軸承件,該第二樞軸承件設置於該主盤體上,該把手件另包含一第二樞軸件,該第二桿部與該第一桿部對稱於該握把部的幾何中心,該第二桿部經由該第二樞軸件樞接於該第二樞軸承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伺服器系統,其中該把手件具有一第三凸輪部及一第四凸輪部,該第三凸輪部與該第四凸輪部均設置於該第二桿部的另一端,該組裝機構另包含:一第二固定件,固設於該支架機構,該第三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該第一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二固定件並在該第二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靠近該第一模組,該第四凸輪部於該把手件相對該托盤沿該第二轉向轉動時,抵接於該第二固定件並在該第二固定件上滑動,以帶動該托盤離開該第一模組,其中該第二樞軸件同軸於該第一樞軸件,且該第二固定件同軸於該第一固定件。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伺服器系統,其中該托盤與該第二模組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一第二容置空間與一第三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第三容置空間彼此連通,且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第三容置空間於該把手件沿該第一轉向轉動至一收容位置時,分別容置該第一桿部、該第二桿部與該握把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伺服器系統,其中該組裝機構另包含:一雙推鎖閂機構,設置於該握把部,該雙推鎖閂機構選擇性地將該握把部閂鎖於該第三容置空間內,或將該握把部釋離於該第三容置空間。
TW105140374A 2016-12-07 2016-12-07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TWI604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374A TWI604776B (zh) 2016-12-07 2016-12-07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374A TWI604776B (zh) 2016-12-07 2016-12-07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4776B true TWI604776B (zh) 2017-11-01
TW201822613A TW201822613A (zh) 2018-06-16

Family

ID=6102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374A TWI604776B (zh) 2016-12-07 2016-12-07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4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402B (zh) * 2021-08-30 2023-07-01 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助推拔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2613A (zh) 2018-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3435B1 (en) Locking mechanism, lock assembly, quick-swap support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ic vehicle
US7430115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removably a disk driv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TWI488180B (zh) 伺服器
JP5363189B2 (ja) ガイドレール装置
JP5175146B2 (ja) データファイル固定装置
CN108700251B (zh) 云台
US8842428B2 (en) Docking station
CN102262892A (zh) 托盘组合
TW201306679A (zh) 筆記型電腦
EP3992757A2 (en) Docking station
TWI604776B (zh) 適用於伺服器系統的組裝機構及伺服器系統
CN108121407B (zh) 适用于伺服器系统的组装机构及伺服器系统
TWM478982U (zh) 承載架及機箱
TWI536143B (zh) 可調性基座裝置及顯示裝置
TWI586245B (zh) 用於承載電子裝置之承載結構
US7359187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removably a disk driv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8335067U (zh) 具有辅助拆卸机构的电子装置
TW202131567A (zh) 利用槓桿作動退出抽取式模組之電子裝置及其相關的槓桿機構
TWM505777U (zh) 把手及應用此把手之電子裝置
CN201465008U (zh) 刀片服务器的拆装结构
CN209755217U (zh) 巡检机器人
TW201238700A (en) Clamp mechanism
CN101662007A (zh) 电池盖结构
US20070190837A1 (en)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case
TWI433636B (zh) 門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