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0503B - 手持式緊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緊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0503B
TWI600503B TW106100749A TW106100749A TWI600503B TW I600503 B TWI600503 B TW I600503B TW 106100749 A TW106100749 A TW 106100749A TW 106100749 A TW106100749 A TW 106100749A TW I600503 B TWI600503 B TW I6005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device
gravity
hand
gravity por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5242A (zh
Inventor
謝智慶
Original Assignee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0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050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5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5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5242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手持式緊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緊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在旋轉緊固作業時可由使用者以握持方式旋緊的手持式緊固裝置。
近年來手工具產品逐漸朝向輕便化發展,因此各種旋轉緊固工具也需對應市場需求輕量化及小型化。然而對於旋轉緊固作業來說,無論是旋轉螺絲、螺帽或其他緊固元件,旋轉緊固都需要一定的扭力進行最終緊固,方能確保緊固效果。習知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如電動扳手配合套筒進行緊固時,受限於電動扳手本身的馬達具有固定的扭力上限,所以現有市場上的電動扳手難以同時在滿足小型化時,又達成保持較佳緊固效果的需求。此外,由於一般的套筒皆設計為具有光滑表面的圓筒狀物體,因此使用者較難以藉由直接握持套筒的方式來旋緊或旋鬆物體。
對此,市面上已有開發出類似TWI520817的一種動力工具之扭力控制機構與扭力控制方法,其大體上包含馬達、變速齒輪組、傳動軸、打擊組(如出力軸、擊座)、控 制系統等構件,變速齒輪組係連接於馬達一端,用以改變馬達輸出之旋轉動力,傳動軸係連接變速齒輪組,出力軸係以可旋轉之方式同軸接設於傳動軸一端,可供連接螺絲起子、套筒等工作接頭,擊座係套設於傳動軸上,而可沿傳動軸之軸向於一打擊及釋放位置間往復位移,出力軸之一端與擊座一端分別對應突設有擊塊,用以當擊座移動至打擊位置時,各擊塊可對應抵接、打擊,使出力軸可受擊打而旋轉產生較大的瞬時扭力,用以進行鎖螺絲或螺帽等動作。
前述習用專利技術雖然可以達成加大緊固扭力的需求,然而其結構複雜且配套機構繁多,不僅無法配合各種類加工機具的操作,且仍然不符合市場需求的輕量化及小型化特性。
另有美國專利公開號US20120255749A1案,提出一種一體成形的套筒,在此套筒上一體成形出環狀的重力環件。此種設計雖然結構已簡化,但是仍然沒有快速拆卸重力構件的功能;此外,此習用套筒上一體成形之重力環件不但製造困難且會因瞬間力量過度而破壞加工物件,一體式的設計也會浪費較多的驅動能源。
依據上述內容,如何在不過於增加套筒體積及製作複雜度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緊固效果,並讓使用者能夠以握持套筒的方式來旋緊或旋鬆物體,係為現今手工具開發者及工具機廠商皆十分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本發明係提供整合輕量化、小型化、增加配搭變化及緊固能力多重效果的手持式緊固裝置。透過緊湊與有效之銜接配置方式,令本發明手持式緊固裝置可以適應安裝在多種機具上操作。並且,本發明的手持式緊固裝置除了產生切線衝擊力用於帶動待旋動件,亦可讓使用者能夠以握持套筒的方式來旋緊或旋鬆物體,從而提升了操作上的便利性。並且,本發明的手持式緊固裝置除了有助於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之外,亦可在旋鬆待旋動件時藉由提供額外的力矩來幫助初始地旋鬆待旋動件。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手持式緊固裝置,其可銜接在驅動工具與待旋動件之間。手持式緊固裝置包含有旋轉座以及衝擊件。旋轉座沿旋轉軸心旋轉,且旋轉座具有驅動端及緊固端。驅動端可拆卸地連接驅動工具,而緊固端則可拆卸地連結帶動待旋動件。衝擊件組接在旋轉座的驅動端外側,而衝擊件外伸凸出至少一重力部。重力部被旋轉座帶動而環繞旋轉軸心產生切線衝擊力。重力部與驅動端形成握持面以供使用者握持,且握持面自旋轉軸心向外凸出延伸。此實施方式可在待旋動件受旋轉座的帶動而達到緊固狀態的瞬間,藉由衝擊件所產生的力矩再對待旋動件提供單向切線衝擊力,進而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並且,由於本發明的手持式緊固裝置上設置了可供握持的握持面,使得使用者可直接握持手持式緊固裝置來旋轉旋緊或旋鬆待旋動件。
此實施方式的手持式緊固裝置之其他可行實施例如後。前述旋轉座具有一長度,且切線衝擊力正比於此長度。 各重力部向外延伸的一方向垂直於旋轉軸心。各重力部可彼此相對設置。前述手持式緊固裝置具有複數個重力部,各重力部可自旋轉軸心向外放射狀地延伸。前述重力部為盤狀,而握持面可為一多邊形或一圓形。各重力部的一表面設置有一防滑紋路。各重力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凹陷部,凹陷部用以容置使用者的一手指。
前述各重力部與旋轉座之間具可調整的一夾角。重力部無段地樞接於旋轉座,並隨著旋轉座在旋轉時提供的一慣性力而漸進張開夾角以提供漸增的單向切線衝擊力,或者,重力部透過一限位結構樞接於旋轉座,限位結構限制重力部相對於旋轉座固定地張開夾角,使重力部在固定地張開夾角的情況下隨著旋轉座的帶動以提供單向切線衝擊力。重力部以一樞接件樞接於旋轉座的一側,重力部藉由樞接件相對於旋轉座張開一夾角,以使重力部因應於旋轉座的帶動而環繞旋轉軸心增加漸進變化的一單向切線衝擊力。藉此,此實施方式可在待旋動件受旋轉座的帶動而達到緊固狀態的瞬間,藉由重力部所產生的力矩再對待旋動件提供單向切線衝擊力,進而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
前述重力部還可相對於旋轉座由一第一夾角外張為一第二夾角,以使重力部因應於旋轉座的帶動而環繞旋轉軸心漸進增加一單向切線衝擊力。藉此,此實施方式不但可以產生有效增加緊固效果的單向切線衝擊力,且手持式緊固裝置可以銜接於一般驅動工具,而單向旋轉的重力部在提供切線衝擊力時,其配合結構簡單且體積小,故本發明可以 達成小型化、輕量化及增加配搭變化的需求。此實施方式的手持式緊固裝置之其他可行實施例如後。前述重力部可隨著旋轉座在旋轉時提供的一慣性力而由第一夾角張開至第二夾角以自一第一單向切線衝擊力改變為一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其中第二夾角大於第一夾角,且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大於第一單向切線衝擊力。前述重力部可受一外力而調整張開至第二夾角,使重力部在固定地張開第二夾角的情況下隨著旋轉座的帶動以提供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
100‧‧‧手持式緊固裝置
400‧‧‧手持式緊固裝置
500‧‧‧手持式緊固裝置
600‧‧‧手持式緊固裝置
110‧‧‧旋轉座
112‧‧‧緊固端
114‧‧‧驅動端
120‧‧‧衝擊件
122‧‧‧重力部
124‧‧‧重力部
410‧‧‧重力部
411~419‧‧‧重力部
510‧‧‧重力部
520‧‧‧重力部
650_1‧‧‧重力部
650_2‧‧‧重力部
130‧‧‧握持面
130_1‧‧‧握持面
130_2‧‧‧握持面
130_3‧‧‧握持面
420‧‧‧凹陷部
515‧‧‧樞接件
525‧‧‧樞接件
640‧‧‧樞接件
CO‧‧‧角部
AN1‧‧‧夾角
AN2‧‧‧夾角
AN3‧‧‧夾角
L‧‧‧長度
X‧‧‧旋轉軸心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優點與其他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的前視圖。
第2A圖至第2C圖分別繪示依據本發明三個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的上視圖。
第3A圖至第3C圖分別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三個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的上視圖。
第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的上視圖。
第5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的前視圖。
第6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的前視圖。
以下將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詳細描述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各圖。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的前視圖。手持式緊固裝置100包含旋轉座110以及衝擊件120。旋轉座110例如是桿狀物,在其二端分別成形出一緊固端112及一驅動端114。前述緊固端112為內六角孔用以可拆卸地連結帶動一待旋動件(例如:螺絲、螺帽及螺桿等元件)。前述驅動端114為具有鋼珠定位功能的內方孔,藉由驅動端114可供電動扳手、氣動扳手或一般扭力扳手驅動。前述旋轉座110沿一旋轉軸心X旋轉。
衝擊件120組接在旋轉座110的驅動端114外側,而衝擊件120外伸凸出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被旋轉座110帶動而環繞旋轉軸心X產生切線衝擊力。當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用於帶動前述待旋動件朝緊固方向旋轉時,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因應於旋轉座110的帶動而環繞旋轉軸心X產生一單向切線衝擊力。具體而言,相較於未設置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的情況,向外延伸的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可在旋轉座110旋轉時提供額外的力矩。因此,在待 旋動件受旋轉座110帶動而達到緊固狀態的瞬間,上述的力矩可再對待旋動件提供上述的單向切線衝擊力,進而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
此外,重力部122及124與驅動端114形成握持面130以供使用者握持,且握持面130自旋轉軸心X向外凸出延伸。從第1圖實施例還可看出,衝擊件120的一側與驅動端114的一側在握持面130上相互切齊。並且,各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向外延伸的方向垂直於旋轉軸心X。
由於本發明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上設置了可供握持的握持面130,且衝擊件120的一側與驅動端114的一側相互切齊於握持面130,使得使用者可更為便利地握持手持式緊固裝置100。如此一來,在使用者無法取得一般扳手的情況下,使用者可直接以握持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的方式來旋動前述待旋動件,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此外,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應可了解,一般人在以雙手擰乾毛巾時,雙手相距越遠可使得毛巾越容易被擰乾。同理可知,衝擊件120可提供的力矩將正比於旋轉座110的長度L。因此,若欲提升衝擊件120所提供的單向切線衝擊力的話,可藉由將旋轉座110設計為較長的長度L來達成。
在其他實施例中,當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用於受驅動工具的帶動以旋鬆待旋動件時,旋轉座110可卡制帶動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產生慣性力,進而瞬間讓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藉由提供額外力矩來增加旋轉座110的一瞬間旋鬆扭力。也就是說,本發明提出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除了 有助於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之外,亦可在旋鬆待旋動件時藉由提供額外的力矩來幫助初始地旋鬆待旋動件。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可包括以其他態樣實現的重力部,如下列各實施例所示。
請參照第2A圖至第2C圖,其分別繪示依據本發明三個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的上視圖。在第2A至第2C圖中,手持式緊固裝置100可包括複數個重力部,其可分別實現為多種不同的態樣。請參照第2A圖,2個重力部411及412可彼此相對設置。請參照第2B圖,3個重力部413~415可自旋轉軸心X向外放射狀地延伸。相似於第2B圖,第2C圖中的4個重力部416~419亦可自旋轉軸心X向外放射狀地延伸。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上的握持面也可實現為不同的態樣,如下所示。在第3A圖及第3B圖中,各重力部可以是盤狀。請參照第3A圖至第3C圖,其分別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三個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的上視圖。在第3A圖至第3C圖中,握持面130_1、130_2及130_3分別可以是圓形、方形及五邊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手持式緊固裝置100的握持面也可依設計者的需求而呈現其他的多邊形或任意形狀,故本發明握持面的形狀可包括且不限於此。
此外,為了提升使用者握持時的穩固性,本發明提出第4圖的另一手持式緊固裝置400之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400的上視圖。在本實施例中,重力部410的一側設置有凹陷 部420,而凹陷部420用以容置使用者的手指。如此一來,使用者即可藉由將手指置於凹陷部420的方式來更為穩固地旋動前述待旋動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凹陷部420也可依據重力部410的長度或是欲容置的手指數量而設計為其他態樣,但本發明包括且不限於此。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500的前視圖。在本實施例中,重力部510及重力部520可分別透過樞接件515及樞接件525連接至旋轉座110,以供使用者調整重力部510及重力部520與旋轉座110之間具可調整的夾角AN1及夾角AN2。如此一來,使用者即可依需求調整夾角AN1及夾角AN2,進而將重力部510及重力部520調整至更適於握持的位置。換言之,第5圖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500提供了更佳的操作自由度。
此外,為了讓使用者能夠更為穩固地握持,第1圖的重力部122及重力部124、第2A圖至第2C圖中的各重力部411~419、第3A圖至第3C圖中的握持面130_1、握持面130_2及握持面130_3、第4圖中的重力部410及凹陷部420、第5圖的重力部510及重力部520的表面還可設置有防滑紋路(例如:斜紋或格紋等)。
在其他實施例中,重力部還可設計為其他的態樣,以有助於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及初始地旋鬆待旋動件。
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手持式緊固裝置600的前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座110 例如是T字型桿狀物,且手持式緊固裝置600可包含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其分別例如是條狀配重塊。在其他實施例中,手持式緊固裝置600亦可包含其他數量或其他態樣的重力部。在本實施例中,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的特性及作動方式完全相同。因此,為了便於理解,以下將針對重力部650_1進行說明,而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應可對應推得重力部650_2的特性及作動方式。
如第6圖所示,重力部650_1可透過樞接件640樞接於旋轉座110的一側,而重力部650_1可藉由樞接件640相對於旋轉座張開一夾角AN3。
在一實施例中,當手持式緊固裝置600未被使用時,重力部650_1可收合並緊貼於旋轉座110的側邊(即,夾角AN3為0度)。同時,旋轉座110上可另設置有可扣住重力部650_1的扣緊件(例如:扣環),或是可與重力部650_1卡合的機構,以將重力部650_1固定地收置於旋轉座110的側邊,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當手持式緊固裝置600用於帶動前述待旋動件朝緊固方向旋轉時,重力部650_1相對於旋轉座110所張開的夾角AN3可使重力部650_1因應於旋轉座110的帶動而環繞旋轉軸心X增加一單向切線衝擊力。具體而言,相較於重力部650_1收合於旋轉座110側邊的情況,張開夾角AN3的重力部650_1可在旋轉座110旋轉時提供額外的力矩。因此,在待旋動件受旋轉座110的帶動而達到緊固狀態的瞬間,上述的力矩可再對待旋動件提供上述增加的單向切線衝 擊力,進而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重力部650_1相對於旋轉座110所張開的夾角AN3可以是隨著旋轉座110旋轉帶動而自然地張開的夾角,也可以是由限位結構所限制的固定夾角,以下將分別以第一及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
在第一實施例中,重力部650_1可無段地樞接於旋轉座110,並隨著旋轉座110在旋轉時提供的慣性力而漸進地張開夾角AN3,以提供漸增的單向切線衝擊力。換言之,重力部650_1可隨著旋轉座110的帶動而自由地開合。大致上而言,只要旋轉座110旋轉的速度還未能讓夾角AN3達到重力部650_1可張開的最大夾角之前,旋轉座110旋轉的速度越高,重力部650_1張開的夾角AN3就越大。反之,旋轉座110旋轉的速度越低,重力部650_1張開的夾角AN3就越小。
上述最大夾角可基於旋轉座110的結構而決定。以第6圖為例,當重力部650_1張開至抵住角部CO的幅度時,由於旋轉座110的結構可能無法允許重力部650_1再進一步張開,因此重力部650_1當下所張開的夾角AN3即為重力部650_1可張開的最大夾角。在其他實施例中,若旋轉座110中未設置如角部CO或其他可在重力部650_1張開時將其抵住的結構的話,則在旋轉座110進入等速旋轉的狀態之後,重力部650_1可張開的最大夾角應約略為90度,但本發明的可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在第一實施例中,由於重力部650_1為無段地 樞接於旋轉座110,因此所張開的夾角AN3可能會因重力而改變。舉例而言,當重力部650_1在藉由提供前述單向切線衝擊力而進一步旋緊待旋動件之後,旋轉座110可能會因無法再旋緊待旋動件而停止作動。此時,重力部650_1可能會受重力的影響而收合於旋轉座110側邊,或因重力而自然地往下張開。
此外,在旋轉座110即將被用於將處於緊固狀態的待旋動件旋鬆之前,由於旋轉座110可能處於靜止狀態,因此重力部650_1亦可能會受重力的影響而收合於旋轉座110側邊,或因重力而自然地往下張開。以第6圖為例,由於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分別設置於旋轉座110的兩側,因此當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中的一者(例如:重力部650_2)受重力的影響而收合於旋轉座110側邊時,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中的另一者(例如:重力部650_1)即可能因重力而自然地往下張開。在此情況下,當旋轉座110瞬間朝旋鬆方向旋動待旋動件時,旋轉座110可卡制帶動因重力而自然向下張開的重力部650_1產生慣性力,進而瞬間讓重力部650_1藉由提供額外力矩來增加旋轉座110的一瞬間旋鬆扭力。
也就是說,本發明提出的手持式緊固裝置除了有助於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之外,亦可在旋鬆待旋動件時藉由提供額外的力矩來幫助初始地旋鬆待旋動件。
在第二實施例中,重力部650_1可透過限位結構樞接於旋轉座110。前述限位結構可限制重力部650_1相 對於旋轉座110固定地張開夾角AN3,使重力部650_1在固定地張開夾角AN3的情況下隨著旋轉座110的帶動以提供前述單向切線衝擊力。所述限位結構例如是可防止重力部650_1閉合或進一步張開的齒輪或其他類似的結構,但可不限於此。此外,重力部650_1還可透過連接於限位結構的一復位件來脫離限位結構的限制,進而可再受外力而張開或閉合。
在本實施例中,夾角AN3的大小可由使用者自行施加外力來調整。具體而言,夾角AN3越大可相對於旋轉軸心X而形成越長的力臂,因而可在受旋轉座110帶動時提供更大的單向切線衝擊力。因此,假若使用者覺得固定於第一夾角的重力部650_1所帶來的第一單向切線衝擊力不夠時,使用者可以外力將重力部650_1更調整張開至大於第一夾角的第二夾角。在此情況下,由於重力部650_1可提供的力矩較大,因而可產生大於第一單向切線衝擊力的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
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同樣可藉由提供額外的力矩來幫助初始地旋鬆待旋動件。具體而言,在旋轉座110即將被用於將待旋動件旋鬆之前,使用者可先行依據需求將重力部650_1張開至想要的夾角AN3。在此情況下,當旋轉座110瞬間朝旋鬆方向旋動待旋動件時,旋轉座110可卡制帶動重力部650_1產生慣性力,進而瞬間讓重力部650_1藉由提供額外力矩來漸進增加旋轉座110的瞬間旋鬆扭力。
此外,相似於先前數個實施例,第6圖的手持式緊固裝置600同樣可讓使用者以握持的方式來旋動前述待旋動件,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而為了讓使用者能夠更為穩固地握持,第6圖的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的表面還可設置有防滑紋路(例如:斜紋或格紋等)。再者,重力部650_1及重力部650_2上亦可如第4圖一般地設置有用於容置使用者手指的凹陷部。
本發明提供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可以獲得以下效果。
其一,在待旋動件受旋轉座的帶動而達到緊固狀態的瞬間,衝擊件所產生的力矩可再對待旋動件提供單向切線衝擊力,進而提升待旋動件的緊固程度。
其二,當旋轉座瞬間朝旋鬆方向旋動待旋動件時,旋轉座可卡制帶動衝擊件產生慣性力,進而瞬間讓衝擊件藉由提供額外力矩來增加旋轉座的一瞬間旋鬆扭力,進而幫助初始地旋鬆待旋動件
其三,由於本發明的手持式緊固裝置上設置了可供握持的握持面,且衝擊件的一側與驅動端的一側相互切齊於握持面,使得使用者可更為便利地握持手持式緊固裝置。
其四,各重力部可依據設計者的需求而實現為各種適於使用者握持的態樣。
其五,在重力部與旋轉座之間的夾角為可調整的情況下,本發明的手持式緊固裝置提供了更佳的操作自由度。
其六,使用者可以因應切線衝擊力的大小需 求,調整重力部張開的夾角,因而更能符合不同領域加工操作的需求。
其七,以較少、較小型的元件產生有效增加緊固效果的單向切線衝擊力,不浪費能源的基本要求下,尚且達成小型化、輕量化及增加配搭變化的需求。
100‧‧‧手持式緊固裝置
110‧‧‧旋轉座
112‧‧‧緊固端
114‧‧‧驅動端
120‧‧‧衝擊件
122‧‧‧重力部
124‧‧‧重力部
130‧‧‧握持面
L‧‧‧長度
X‧‧‧旋轉軸心

Claims (17)

  1. 一種手持式緊固裝置,銜接在一驅動工具與一待旋動件之間,該手持式緊固裝置包含有:一旋轉座,沿一旋轉軸心旋轉,且該旋轉座具有一驅動端及一緊固端,該驅動端可拆卸地連接該驅動工具,而該緊固端則可拆卸地連結帶動該待旋動件;以及一衝擊件,組接在該旋轉座的該驅動端外側,而該衝擊件外伸凸出至少一重力部,該重力部被該旋轉座帶動而環繞該旋轉軸心產生一單向切線衝擊力;其中,該重力部與該驅動端形成一握持面以供一使用者握持,且該握持面自該旋轉軸心向外凸出延伸,該重力部與該旋轉座之間具可調整的一夾角;其中該重力部無段地樞接於該旋轉座,並隨著該旋轉座在旋轉時提供的一慣性力而漸進張開該夾角以提供漸增的該單向切線衝擊力,或者,該重力部透過一限位結構樞接於該旋轉座,該限位結構限制該重力部相對於該旋轉座固定地張開該夾角,使該重力部在固定地張開該夾角的情況下隨著該旋轉座的帶動以提供該單向切線衝擊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旋轉座具有一長度,且該單向切線衝擊力正比於該長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向外延伸的一方向垂直於該旋轉軸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具有複數個該重力部,各該重力部彼此相對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具有複數個該重力部,各該重力部自該旋轉軸心向外放射狀地延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凹陷部,該凹陷部用以容置該使用者的一手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為盤狀,該握持面為一多邊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為盤狀,該握持面為一圓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的一表面設置有一防滑紋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以一樞接件樞接於該旋轉座的一側,該重力部藉由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旋轉座張開該夾角,以使該重力部因應於該旋轉座的帶動而環繞該旋轉軸心漸進增加 該單向切線衝擊力。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重力部為一條狀配重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為一套筒。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相對於該旋轉座由一第一夾角外張為一第二夾角,以使該重力部因應於該旋轉座的帶動而環繞該旋轉軸心漸進增加該單向切線衝擊力。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為一條狀配重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隨著該旋轉座在旋轉時提供的一慣性力而由該第一夾角張開至該第二夾角以自一第一單向切線衝擊力改變為一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其中該第二夾角大於該第一夾角,且該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大於該第一單向切線衝擊力。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中該重力部受一外力而調整張開至該第二夾 角,使該重力部在固定地張開該第二夾角的情況下隨著該旋轉座的帶動以提供該一第二單向切線衝擊力。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手持式緊固裝置,其為一套筒。
TW106100749A 2017-01-10 2017-01-10 手持式緊固裝置 TWI600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0749A TWI600503B (zh) 2017-01-10 2017-01-10 手持式緊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0749A TWI600503B (zh) 2017-01-10 2017-01-10 手持式緊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0503B true TWI600503B (zh) 2017-10-01
TW201825242A TW201825242A (zh) 2018-07-16

Family

ID=6101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0749A TWI600503B (zh) 2017-01-10 2017-01-10 手持式緊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050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0786A (en) * 1986-11-13 1989-01-31 Easco Hand Tools, Inc. Elastomeric sleeve for wrench sock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TW200716332A (en) * 2005-10-18 2007-05-01 Kabo Tool Co A multi-function hand tool
US20090014193A1 (en) * 2005-04-13 2009-01-15 Gualtiero Barezzani Impact Mechanism for an Impact Wrench
CN102357864A (zh) * 2011-10-20 2012-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顶销的装拆工具
US20120255749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Ingersoll-Rand Company Rotary impact device
CN203019315U (zh) * 2013-01-18 2013-06-26 刘哲 快速拆装工具
CN203067468U (zh) * 2012-12-24 2013-07-17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侧销锁紧螺栓
CN203666885U (zh) * 2014-01-08 2014-06-25 索瑞·瑟布 一种滑板车把手折叠装置及滑板车
CN204383683U (zh) * 2014-12-16 2015-06-10 宁波麦威机械有限公司 折叠把手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0786A (en) * 1986-11-13 1989-01-31 Easco Hand Tools, Inc. Elastomeric sleeve for wrench sock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090014193A1 (en) * 2005-04-13 2009-01-15 Gualtiero Barezzani Impact Mechanism for an Impact Wrench
TW200716332A (en) * 2005-10-18 2007-05-01 Kabo Tool Co A multi-function hand tool
US20120255749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Ingersoll-Rand Company Rotary impact device
CN102357864A (zh) * 2011-10-20 2012-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顶销的装拆工具
CN203067468U (zh) * 2012-12-24 2013-07-17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侧销锁紧螺栓
CN203019315U (zh) * 2013-01-18 2013-06-26 刘哲 快速拆装工具
CN203666885U (zh) * 2014-01-08 2014-06-25 索瑞·瑟布 一种滑板车把手折叠装置及滑板车
CN204383683U (zh) * 2014-12-16 2015-06-10 宁波麦威机械有限公司 折叠把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5242A (zh) 201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501B (zh) 旋轉式緊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CA2677166C (en) Screwdriving tool with free wheel gear
US5746298A (en) Adjustable torque-limiting mini screwdriver
TWI603815B (zh) 旋轉式緊固裝置
US8459151B2 (en) Ratcheting socket wrench and sockets
US6006634A (en) Socket wrench with impact drive
JP2005512824A (ja) ドリル/ドライバにおけるサイドハンドル
JP3218145U (ja) 慣性回転締め付け装置
US20150314425A1 (en) Ratchet wrench with handgrip ratchet control
US7958804B2 (en) Screwdriver handle having removable rotating cap
US6742417B2 (en) Socket wrench
US4060115A (en) Handle for hand tools to be rotated during operation
TWM540019U (zh) 扭力扳手
TW201531383A (zh) 微小扭力工具
TWI600503B (zh) 手持式緊固裝置
JP3227383U (ja) 慣性伝達装置
US8516927B1 (en) Socket wrench with an energy-saving function
US20230100705A1 (en) Center Drive Wrench
TWI637823B (zh) 螺旋緊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CA2599722C (en) Adjustable ratchet wrench
TWM474598U (zh) 具有強固裝置的活動扳手
WO2017090376A1 (ja) 電気機器
US11453111B2 (en) Auxiliary handle for a power tool
TWI529040B (zh) Quickly adjust and fix the head angle of the pneumatic tool
TWM527811U (zh) 具快速旋轉且可伸長的棘輪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