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586B -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586B
TWI594586B TW104143010A TW104143010A TWI594586B TW I594586 B TWI594586 B TW I594586B TW 104143010 A TW104143010 A TW 104143010A TW 104143010 A TW104143010 A TW 104143010A TW I594586 B TWI594586 B TW I5945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drx
reception
mobile device
d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3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3283A (en
Inventor
強森 賽畢尼
史劍雄
季竺
奈維德 丹吉
蘇禮
Original Assignee
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3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3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5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優先權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2年9月28日申請且題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RECEIVER MODE SELECTION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共同擁有的同在申請中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631,650號之優先權,該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2年1月16日申請的具有相同標題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87,092號之優先權,前述申請案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與以下共同擁有的同在申請中之美國專利申請案有關:於2012年9月20日申請且題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623,807號,及於2012年9月26日申請且題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 MEASUREMENTS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627,936號,前述申請案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及資料網路之領域。更特定言 之,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揭示用於適應性地調整非連續(例如,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尤其提供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改良的裝置及方法。
揭示一種用於適應性地調整行動器件之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判定一第一傳輸期間之一接收效能;基於該所判定之接收效能調整一或多個接收模式;經由該經調整之一或多個接收模式接收一或多個後續資料傳輸;及更新該接收效能。
揭示一種用於適應性地調整無線接收器之非連續接收(DRX)期間的操作之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無線接收器具有複數個DRX操作模式,且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每一者係根據至少一電力消耗及可靠性而表徵。該方法包括:判定在一第一傳輸期間使用該複數個DRX操作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時的一接收效能;當接收效能不足時,選擇該複數個DRX操作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用於一後續傳輸,該第二模式具有大於該第一模式之可靠性;及更新該接收效能。
在一變體中,該接收效能係基於一實際量測之錯誤。在另一此種變體中,該接收效能係基於一量測之錯誤率。在其他變體中,該接收效能係基於指示錯誤發生的可能性之實體層參數。
在另一變體中,接收模式包括一線上模式及一離線模式。在另一變體中,該等接收模式包括一或多個天線分集方案。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接收模式包括一應用處理模式及一獨立模式。
在其他變體中,該等接收模式係進一步根據一或多個電力消耗來表徵。在其他變體中,該等接收模式係另外根據一或多個可靠性約束來表徵。
揭示一種具有增強之電力管理的行動器件。在一實施例中,該行動器件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與該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進行資料通信之一或多個無線介面;及與該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及該一或多個無線介面進行資料通信之邏輯,該邏輯經組態以:經由該一或多個無線介面接收至少一信號;判定所接收之該至少一信號的一接收特性;及至少部分基於該接收特性修改該行動器件之一操作模式。
揭示一種電腦可讀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該電腦可讀裝置包括複數個指令,該複數個指令經組態以在由一數位處理器執行時:判定一第一傳輸期間之一接收效能;基於該所判定之接收效能調整一或多個接收模式;經由該經調整之一或多個接收模式接收一或多個後續資料傳輸;及更新該接收效能。
揭示一種積體電路(IC)。在一實施例中,該積體電路包含經組態以實施對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適應性調整的邏輯。
揭示一種無線系統。在一實施例中,該系統包括複數個基地台及複數個行動使用者器件。該等行動使用者器件經組態以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
揭示一種節省一行動器件中之電力的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按電力消耗之次序對複數個操作模式排序;以該複數個操作模式中與一第一電力消耗相關聯的一第一模式進行操作;檢查一所接收第一傳輸的一接收錯誤之一指示;及在指示一接收錯誤時改變至該複數個操作模式中與一第二電力消耗相關聯的一第二模式。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在參考所附圖式及如下文給出之例示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時將立即認識到所揭示實施例之其他特徵及優點。
100‧‧‧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一般化方法
200‧‧‧長期演進(LTE)蜂巢式網路
210‧‧‧使用者設備(UE)
220‧‧‧基地台(BS)
230‧‧‧核心網路
300‧‧‧LTE訊框
400‧‧‧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方法
500‧‧‧使用者裝置
502‧‧‧無線電收發器
504‧‧‧電腦可讀記憶體
506‧‧‧處理子系統
圖1為描繪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一 般化方法之一實施例的邏輯流程圖。
圖2為說明可與各種所揭示實施例一起使用的一例示性長期演進(LTE)蜂巢式網路之邏輯方塊圖。
圖3為表示可與各種所揭示實施例一起使用的一例示性LTE訊框之邏輯方塊圖。
圖4為描繪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第一例示性方案的邏輯流程圖。
圖5說明可結合圖1及圖4之例示性方法使用的裝置。
所有圖的版權(2012-2013)屬於蘋果(Apple)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現參考圖式,其中貫穿各圖,相同數字指代相同部分。
概述--
所謂的不連續接收(DRX)技術廣泛用於若干無線網路連接標準(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長期演進(LTE)、無線微波存取(WiMAX),等)中以減小電力消耗且保存電池壽命。在DRX操作期間,諸如使用者設備(UE)之行動器件在實質的時間間隔中對其大多數電路斷電;UE根據DRX循環通電,該DRX循環將資料傳輸排程於僅短暫的DRX開通週期中。藉由減少UE必須啟用其無線電組件之時間量,DRX操作極大地擴展UE待命能力(亦即,在不對器件電池進行充電的情況下可使用器件之時間量)。
在典型DRX操作中,UE必須週期性地通電以接收傳呼指示,以便判定UE是否應建立至網路之連接。現有UE實施經組態以對UE通電且試圖對傳呼指示進行解碼。然而,隨著新接收器技術之出現,許多器件提供多種接收模式;此等接收模式通常具有不同電力消耗及與其相關聯之可靠性特性。因此,如下文更詳細描述的,諸如UE之使用 者器件可智慧地判定適當接收模式以便使成功傳呼接收之可能性最大化,同時亦使電力消耗最小化。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揭示組態之UE基於自無線網路接收之資料傳輸期間的實際錯誤判定適當接收模式。在一些變體中,除了實際錯誤之外,亦可使用量測之錯誤率來判定接收模式。在又一變體中,除了量測之錯誤率之外,亦可使用預測錯誤可能性之實體層參數來判定接收模式。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中,使用者設備(UE)可檢查資料傳輸之循環冗餘檢查(CRC)。若CRC未通過,則調整接收模式以增加接收效能。類似地,若CRC通過,則可調整接收模式以減小電力消耗,或替代地保持接收模式不變。藉由僅要求可成功地解碼資料傳輸之最小接收模式效能,UE可使電力消耗最佳化而不會顯著影響效能。
更直接地,與其他資料通信程序不同,DRX操作並不要求顯著資料輸貫量,而主要關於正確地接收小訊息,且接著立即斷電。因此,儘管現有接收器選擇方案係基於僅指示成功接收的可能性之實體層參數,但各種所揭示實施例係針對基於實際錯誤率之適應性接收器選擇。藉由基於實際錯誤率進行接收器選擇,UE更可能恰當地接收DRX傳輸,同時仍減小電力消耗。
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
現詳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儘管主要在包括(但不限於)第三代(3G)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無線網路、長期演進(LTE)無線網路及其他第四代(4G)或進階LTE(LTE-A)無線網路之蜂巢式網路之內容脈絡中論述此等實施例,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本發明不限於此。實際上,本文中揭示之各種特徵可用於且容易地適於可自如本文所描述之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而受益之任何無線網路。
方法--
圖1說明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一般化方法100之一實施例。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該方法根據先前(例如,歷史或軼事)效能調整接收模式。
參考圖1,在方法100之步驟102處,使用者器件(例如,UE)判定第一資料傳輸期間之接收效能。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依據信號之成功(或者,不成功)解碼來量測效能。舉例而言,UE驗證每一所接收資料傳輸之循環冗餘檢查(CRC)。
如隨後在本文中關於各種實施例所描述,術語「成功」與「不成功」在本文中使用時可包括(但不限於)對一或多個事件或參數進行分級或向其指派變數或分數(score)(例如,成功率、數字分數、模糊邏輯變數,等)之方法。舉例而言,在一個此種狀況下,對信號之解碼可在不同程度上成功,或在統計基礎上成功(例如,在所要準確性水準內,或在較大的總試圖解碼數中有可接受數目的完成解碼)。因此,「二元」(是/否)及非二元(例如,計分)度量皆可用於效能量測。
順帶言之,上文提及之例示性CRC效能度量為用於偵測對資料之非所欲改變的錯誤偵測機制。將資料區塊(或任何固定資料彙總,例如,「封包」、「訊框」等)附加上短的CRC「檢查」值;該檢查值為藉由對資料內容執行多項式除法函數而產生的數學「餘數」。當UE接收到資料區塊及檢查值時,UE藉由執行相同CRC函數並比較所得檢查值與所接收的檢查值來執行CRC檢查。若該等檢查值匹配,則CRC已「通過」,且假定資料區塊未改變。若該等檢查值不同,則CRC「未通過」(亦即,資料區塊已改變)。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UE對所接收資料傳輸之各個邏輯頻道執行CRC檢查。舉例而言,在DRX循環期間,UE對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及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進行解碼。PDCCH及PDSCH兩者另外格式化有CRC檢查值,以確保安全遞送。因此,UE 可基於PDCCH CRC及/或PDSCH CRC判定其效能。
在一些變體中,UE可另外量測並儲存錯誤率,該錯誤率指示若干資料傳輸之成功(或不成功)接收率。舉例而言,UE可儲存過去CRC值之歷史取樣。錯誤率度量之其他常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位元錯誤率(BER)、封包錯誤率(PER)、區塊錯誤率(BLER),等。
在其他變體中,UE可量測並儲存實體層參數,該等實體層參數並不反映實際錯誤或錯誤率,而是對於錯誤可能性非常有預測性。預測性實體層參數之常見實例包括(例如):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信雜比(SNR)、時序及/或頻率誤差,等。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資料傳輸之接收效能直接影響其後續之接收。舉例而言,在DRX循環期間,UE對PDCCH進行解碼,接著對PDSCH進行解碼,且接著對任何後續傳呼訊息進行解碼;因此,UE可使用PDCCH或PDSCH之CRC來調整後續傳呼訊息之接收模式。在替代實施例中,儲存第一資料傳輸之接收效能以供未來參考(例如,以便改良後續不連續接收(DRX)循環期間的接收效能)。
在方法100的步驟104處,UE基於所判定之效能調整一或多個接收模式。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該等接收模式包括一「線上」模式及一「離線」模式。在線上處理模式期間,基頻處理器即時地處理RF(射頻)樣本,從而在連接模式操作期間提供優越的解碼可靠性。具體而言,基頻處理器能夠主動地追蹤並校正動態改變之參數,諸如:時序漂移、頻率漂移、功率控制,等。然而,線上處理消耗大量電力。相比之下,在離線處理期間,無線電收發器儲存RF樣本,且基頻處理器「離線」(在稍後時間)處理該等樣本。儘管離線處理減少電力消耗,但離線處理之可靠性顯著較低,此係因為基頻處理器未針對時序誤差、頻率誤差、不當增益控制等進行校正。
在替代實施例中,該等接收模式包括一應用處理模式及一獨立 模式。在此種應用處理模式之一實施中,基頻處理器及應用處理器皆被啟用。基頻處理器可將大量處理資源用於處理所接收之資料傳輸,且應用處理器執行其他應用任務。舉例而言,基頻處理器可自由地增大前向錯誤校正(FEC)複雜性以改良效能,例如,增大渦輪解碼迭代之數目,等。
在例示性獨立操作中,應用處理器被斷電,且所有任務必須在基頻處理器中執行。因此,儘管獨立處理減少了總電力消耗,但基頻處理器必須「同時設法進行(juggle)」應用任務以及下行鏈路處理兩者,因此下行鏈路處理必須較簡單,且因此效能將劣化。
此外,前述方案之各種分等級可為可能的。舉例而言,除應用處理器及基頻處理器之外亦包括其他處理元件(例如,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可程式化邏輯元件(例如,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等))之器件拓撲可具有多個處理組態,每一處理組態具有相應的電力消耗及接收能力。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接收模式包括天線分集方案。在一變體中,該等分集方案支援多個天線。舉例而言,具有多個天線之行動器件可提供在以下模式中之操作:SISO模式(單輸入單輸出)、MIMO模式(多輸入多輸出)、SIMO模式(單輸入多輸出)及MISO模式(多輸入單輸出)。
此外,進一步認識到,在一器件具有多個天線之情況下,該器件僅需啟用天線之一子集。舉例而言,在具有三(3)個天線之器件中,該器件可支援限於單一天線之模式、三(3)個天線中之兩(2)者的模式,或所有天線的模式。實際上,初期的器件實施包括四(4)個或四個以上天線,且未來器件可僅進一步擴展天線分集方案。
在其他實施例中,接收模式可包括對其他無線網路之支援。現有器件通常併有蜂巢式、無線區域網路(WLAN)、廣域網路(WAN)及 個人區域網路(PAN)等。舉例而言,現有器件可支援UMTS、LTE、Wi-Fi、WiMAX及藍芽無線協定。先前標準中之各者的並行操作可能增大電力消耗,且減小接收效能。因此,各種實施例可另外將並行操作之效果分類為「接收模式」,此種分類用以實施更有效的操作。
在其他實施例中,接收模式可係關於啟用或停用各種最佳化。舉例而言,如在先前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的於2012年1月10日申請且題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共同擁有且同在申請中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85,207號中所描述,接收器可另外支援用於DRX操作的各種加速基頻追蹤迴路方案。加速基頻追蹤迴路方案至少部分係基於調整時間參數,諸如數位追蹤演算法之喚醒時間(諸如,時序、頻率及功率控制),該調整係基於一或多個先前不連續接收(DRX)循環之成功/錯誤度量(例如,區塊錯誤率(BLER)、位元錯誤率(BER)、封包錯誤率(PER)、循環冗餘檢查(CRC),等)。較短的追蹤迴路時間可改良電力消耗,但將促成較大的時序及頻率誤差。
類似地,在先前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的於2012年1月10日申請且題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 MEASUREMENTS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共同擁有且同在申請中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85,209號中,接收器可跨越多個DRX循環(其可為連續或非連續的)交錯或分佈無線電量測,以便減少收發器活動及電力消耗。儘管在多個DRX循環上交錯無線電量測會改良電力消耗,但UE仍將遭受效能減小,此係因為無線電量測較不準確。
此外,在瞭解了本發明之內容時,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瞭解,接收模式可包括上述模式中之一或多者的各種組合及/或排 列。
返回至圖1,在方法100之步驟106處,經由經調整之一或多個接收模式接收一或多個後續資料傳輸。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一資料傳輸之後即刻接收到一或多個隨後接收之傳輸。或者,實質上較遲地接收該一或多個後續傳輸。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後續資料傳輸包含不連續接收(DRX)循環之後續循環。在其他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後續資料傳輸包含DRX循環之後續階段(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此等階段可包括接收DRX傳輸之反覆嘗試,及/或接收關於DRX傳輸或傳呼之進一步資訊的嘗試)。
在方法100的步驟108處,UE例如在處理該一或多個後續資料傳輸之後更新其效能度量。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UE可另外重複先前程序以反覆地改良電力消耗。例如,如圖1中所示,可用經更新之效能度量重複步驟104、106及108。
蜂巢式網路中之電力消耗及管理--
在以下論述中,描述例示性蜂巢式無線電系統,其包括無線電小區之網路,每一無線電小區由一傳輸台伺服,該傳輸台稱為小區站點或基地台(BS)。該無線電網路為複數個使用者設備(UE)收發器提供無線通信服務。協同工作之BS之網路允許實現大於由單一伺服BS提供之無線電涵蓋的無線服務。個別BS連接至核心網路,該核心網路包括用於資源管理且在一些情況下用於對其他網路系統(諸如,網際網路、其他蜂巢式網路,等)之存取的額外控制器。
圖2說明一例示性長期演進(LTE)蜂巢式網路200,其中使用者設備(UE)210在由若干基地台(BS)220提供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涵蓋範圍內操作。LTE基地台通常稱為「增強型節點B」(eNB)。無線電存取網路(RAN)為eNB連同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之集合體。使用 者經由UE介接至RAN,該UE在許多典型使用情況下為蜂巢式電話或智慧型手機。然而,於本文中使用時,術語「UE」、「用戶端器件」及「使用者器件」可包括(但不限於):蜂巢式電話、智慧型手機(諸如由本發明之受讓人製造之iPhone TM)、個人電腦(PC)(諸如iMac TMMac Pro TMMac Mini TMMacBook TM)及小型電腦(不管為桌上型、膝上型或是其他),以及行動器件(諸如手持型電腦)、PDA,個人媒體器件(PMD)(諸如iPod TM),或前述各者之任何組合。
eNB 220中之每一者例如經由寬頻存取而直接耦接至核心網路230。另外,在一些網路中,eNB可經由次級存取彼此協作。核心網路提供路由及服務能力兩者。舉例而言,連接至第一eNB之第一UE可經由通過核心網路之路由而與連接至第二eNB之第二UE通信。類似地,UE可經由核心網路存取其他類型之服務,例如網際網路。
如前所述,為了減少電力消耗且改良無線使用者設備(UE)之電池壽命,某些無線技術實施所謂的「不連續接收」(DRX)及「不連續傳輸」(DTX)。在DRX及DTX操作期間,UE在無封包將被接收或傳輸時對大多數無線電收發器電路斷電。以指定時間間隔對被斷電的組件(「睡眠模式」)通電(「喚醒」、「暖機」),以(例如)自網路接收資料(「聽取」)。
可在不同網路連接狀態下啟用DRX;此等網路連接狀態包括當UE具有無線電資源連接(RRC)時的狀態,以及當UE閒置時的狀態。在連接模式DRX操作期間,UE聽取下行鏈路(DL)封包,該等封包遵循已由基地台(BS)判定之特定識別型樣(例如,封包標頭,等)。相比之下,在閒置模式DRX操作期間,UE週期性地查找來自BS之傳呼訊息,以判定UE是否需要連接至網路及獲取上行鏈路(UL)時序。在LTE網路之例示性內容脈絡中,規定了DRX模式操作的兩種相異狀態:(i)RRC_CONNECTED,及(ii)RRC_IDLE。在RRC_CONNECTED狀態 中,在下行鏈路(DL)封包到達之閒置週期期間啟用DRX模式。在RRC_IDLE狀態中,為了進行DL訊務必須傳呼UE(根據傳呼排程),或UE必須藉由請求與伺服eNB之RRC連接而起始上行鏈路(UL)訊務。
當前,DRX及DTX技術用於若干無線技術中,包括(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LTE(長期演進)及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初期技術將藉由使用在操作期間消耗大量電力之技術來支援極高資料率。因此,減少收發器在不活動期間的使用將極大地改良總體收發器電力消耗。現有DRX方案由BS控制,亦即,BS判定將DRX傳輸自BS發送至UE之時間。
接收器技術之當前進展已產生廣泛多種接收模式。此等接收模式大體上允許實現較大及較小程度的接收效能,同時具有相關聯的不同電力消耗。舉例而言,接收模式通常使改良之接收效能與較多電力消耗平衡,且反之亦然。通常,依賴於較大處理增益或增大接收增益(例如,經由較多天線、較大天線增益,等)之接收模式消耗較多電力。然而,通常,接收模式選擇之先前技術解決方案係基於依據資料輸貫量使接收器效能最大化。
此外,儘管使電力消耗最小化對於UE設計為關鍵的,但接收效能與使用者體驗直接相聯繫。無線電條件極大地影響接收效能,因此,不良的無線電條件要求有更好的接收能力,而可用較不複雜的更具功率效率的模式來適當地處置良好的無線電條件。現有的接收器調適解決方案係基於頻道品質量測(諸如信雜比(SNR)),頻道品質量測可預測效能,但可能要求進行顯著的微調來使效能最佳化。
然而,與其他資料通信程序不同,DRX操作不要求顯著的資料輸貫量。實情為,DRX操作主要關於正確地接收小訊息,且接著立即斷電。因此,理想的DRX操作解決方案應針對電力消耗而非資料輸貫量加以最佳化。在此內容脈絡內,需要方法及裝置適應性地調整接收 模式,以便實施提供最低電力消耗但仍正確地接收DRX傳輸之接收模式。
例示性適應性接收器模式操作--
因此,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係針對量測資料傳輸(例如,資料有效負載)內之實際錯誤及/或錯誤率,以便判定接收器操作之適當模式。具體而言,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揭示一種接收器模式選擇方案,其基於前一資料傳輸內之實際量測錯誤或錯誤率而適應性地調整資料傳輸之接收模式。舉例而言,使用者設備(UE)基於前一不連續接收(DRX)循環期間的量測之錯誤而判定DRX循環之接收器模式。
在陳述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的細節之前,現較詳細地論述可結合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使用的各種組件及程序。
不連續接收及不連續傳輸(DRX/DTX)--
增強型節點B(eNB)使用各種計時器及/或傳達至使用者設備(UE)之參數來控制DRX操作。順帶言之,根據包括訊框、子訊框及時槽之時間排程來進行LTE通信。一個此種例示性LTE訊框300說明於圖3中。
當UE具有無線電資源連接時,UE可被分配一或多個時槽以進行通信。若啟用了UE在RRC連接模式中的DRX操作,則UE將根據其資源分配而喚醒及睡眠。在RRC閒置模式期間,UE並不具有無線電資源連接。UE將週期性地喚醒以查看其是否正在一資料訊框中被傳呼。若訊框不具有對UE之傳呼,則UE將返回至睡眠。
在連接模式DRX(在RRC_CONNECTED狀態期間執行之DRX)中,DRX不活動計時器以連續子訊框之數目來指示在啟用DRX之前要等待的時間。另外,DRX操作被分裂為短循環及長循環。短DRX循環及長DRX循環允許eNB基於正在進行的應用活動來調整DRX循環。舉例而言,UE可最初在短暫活動間歇期間置於短DRX循環中。DRX短 循環計時器判定何時轉變至長DRX循環;亦即,若DRX短循環計時器逾期而無任何UE活動,則UE轉變至長DRX循環,此進一步減小電力消耗。
若在成功接收封包(不成功封包接收指示衰落/斷開連接,其藉由恢復/重新連接程序來處置)之後的延長的時間段中未傳輸新封包,則eNB可釋放RRC連接。一旦UE轉變至RRC IDLE狀態,閒置模式DRX即被啟用。
在閒置模式DRX(在RRC_IDLE狀態期間執行之DRX)中,開啟持續時間計時器判定在讀取下行鏈路(DL)控制頻道之前UE可在其中睡眠之訊框數目。開啟持續時間計時器之常用值為1、2、3、4、5、6、8、10、20、30、40、50、60、80、100及200。在閒置模式DRX期間,UE僅需要每個DRX循環監視一個傳呼出現時刻(PO),該傳呼出現時刻(PO)為一子訊框。
實例操作--
現參看圖4,描述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方法400之一例示性實施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接收器具有N個操作模式,其中每一模式(引述為「j」)係根據電力消耗(PCj)及可靠性(Rj)之性質而進一步表徵。在此範例中,進一步根據最高可靠性及最低電力消耗而排序該等接收模式(亦即,不考慮具有低可靠性及高電力消耗之低效接收模式)。
在方法400之步驟402處,將該等操作模式按電力消耗之遞升次序排序。可在(例如)操作時、製造時、銷售點等執行此排序。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排序包含用模式清單及其相關聯之特性(PCj,Rj)來程式化內部記憶體或資料結構。該等操作模式可按DRX操作模式(DOM)清單或其他資料表格結構製成表格。
舉例而言,諸如UE之使用者器件可支援兩種接收模式:例如,線上模式,及離線模式。在線上處理中,收發器接收資料並在接收到時處理該資料,其消耗較多電力但改良接收效能。在離線處理中,收發器接收並儲存資料;該資料係以離線方式進行處理,其消耗較少電力但亦減小接收效能。在瞭解本發明揭示內容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一致的其他方案。
在步驟404處,UE將DRX操作模式(DOM)初始化為具有最低電力消耗之接收模式(在此實例中,離線處理)。
在步驟406處,在每一DRX循環中,UE檢查實際錯誤。舉例而言,UE執行對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之循環冗餘檢查(CRC)。
若UE識別出實際錯誤,則UE將其當前DOM遞增至線上處理模式(其增大可靠性及電力消耗)(步驟408)。
若UE並未識別到實際錯誤,則UE不改變當前DOM(步驟410),且UE保持處於離線處理操作。
一旦DRX循環已結束,UE就重新初始化其DOM值。
裝置--
現參看圖5,說明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例示性使用者器件500。於本文中使用時,術語「使用者器件」包括(但不限於)蜂巢式電話、智慧型手機(諸如iPhone TM)、個人電腦(PC)(諸如iMac TMMac Pro TMMac Mini TMMacBook TM)及小型電腦(不管為桌上型、膝上型或是其他),以及行動器件(諸如手持型電腦)、PDA、視訊攝影機、機上盒、個人媒體器件(PMD)(諸如iPod TM)、具無線功能之平板器件,或前述各者之任何組合。儘管本文中展示且論述一特定器件組態及佈局,但應認識到,在瞭解本發明揭示內容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容易地實施許多其他組態,圖5 之裝置500僅說明本文論述之較廣泛原理。
圖5之裝置500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收發器502、一電腦可讀記憶體504,及一處理子系統506。
處理子系統506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中央處理單元(CPU)或數位處理器(諸如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場可程式化閘陣列、RISC核心或安裝於一或多個基板上之複數個處理組件。該處理子系統耦接至電腦可讀記憶體504,該電腦可讀記憶體504可包括(例如)SRAM、FLASH、SDRAM及/或HDD(硬碟機)組件。於本文中使用時,術語「記憶體」包括經調適用於儲存數位資料之任何類型之積體電路或其他儲存器件,包括(但不限於)ROM、PROM、EEPROM、DRAM、SDRAM、DDR/2 SDRAM、EDO/FPMS、RLDRAM、SRAM、「快閃」記憶體(例如,NAND/NOR),及PSRAM。該處理子系統亦可包含額外共處理器,諸如專用圖形加速器、網路處理器(NP),或音訊/視訊處理器。如圖所示,處理子系統506包括離散組件;然而,應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離散組件可合併或以SoC(系統單晶片)組態形成。
處理子系統506經調適以自無線電收發器502接收一或多個資料串流。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該無線電收發器通常包含蜂巢式無線電收發器。該無線電收發器包含具有一或多個接收模式之一或多個組件,每一接收模式具有一相應的特性電力消耗及可靠性。
在瞭解本發明揭示內容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眾多其他方案。
將認識到,儘管根據方法之步驟的特定順序來描述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但此等描述僅說明較廣泛方法,且可根據特定應用之需要來加以修改。在某些情境下,某些步驟可為不必要或可選的。另外,可將某些步驟或功能性添加至所揭示之實施例,或置換兩個或兩個以 上步驟之執行次序。所有此等變化皆應視為包含於本發明內且在本文中加以主張。
儘管以上詳細描述已展示、描述且指出適用於各種實施例之新穎特徵,但將理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內容的情況下對所說明的器件或程序之形式及細節進行各種省略、替換及改變。以上描述為當前所預期之最佳模式。此描述決非意欲為限制性的,而應被視為說明本文中體現之一般原理。應參考申請專利範圍來判定本發明之範疇。
100‧‧‧用於適應性地調整不連續接收期間的接收器操作之一般化方法

Claims (20)

  1.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元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元件係經組態以:判定在一第一傳輸之期間操作於複數個不連續接收(DRX)操作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的一無線接收器之一接收效能,其中該第一傳輸與一第一不連續接收循環有關,其中該複數個DRX操作模式包含該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其中該第一模式包含一離線模式,其中該第二模式包含一線上模式,其中該線上模式包含在該DRX操作之一連接部分之期間該接收效能之即時判定,且其中該離線模式包含儲存已分析之該第一傳輸之經接收資料以在該DRX操作之該連接部分之後的一稍後時間執行該接收效能之該判定;及當接收效能不足時,選擇該複數個DRX操作模式中之該第二模式用於一後續傳輸,該第二模式具有大於該第一模式之一可靠性,其中該第二傳輸與該第一不連續接收循環有關。
  2.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接收效能之該判定包含:量測在該第一傳輸期間一或多個所接收信號之錯誤。
  3. 如請求項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接收效能之該判定進一步包含:比較該一或多個所接收信號之錯誤的一當前量測(a current measurement of errors)與錯誤的一或多個先前量測。
  4.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選擇該第二模式包含:調整一或多個處理元件之操作。
  5.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判定該接收效能係經執行用於在一第一DRX循環之期間的一PDCCH及/或一PDSCH頻道,其中該第二模式係經選擇用於該第一DRX循環之一傳呼。
  6.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離線模式經組態以比該線上模式消耗較少電力。
  7.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選擇該第二模式包含:至少調整該無線接收器之一天線分集方案操作。
  8. 一種具有增強之電力管理的行動器件,該行動器件包含:一或多個天線;耦接至該一或多個天線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係經組態以與該一或多個天線操作以:使用該一或多個天線接收至少一信號,其中該至少一信號與一第一不連續接收循環有關;判定該經接收之至少一信號的一接收特性;及在該第一不連續接收循環期間至少部分基於該接收特性修改該行動器件之一操作模式,其中修改該操作模式包含從使用一離線不連續接收(DRX)模式切換至使用一線上DRX模式,其中該線上DRX模式包含在該DRX操作之一連接部分之期間該接收效能之即時判定,且其中該離線DRX模式包含儲存已分析之該第一傳輸之經接收資料以在該DRX操作之該連接部分之後的一稍後時間執行該接收效能之該判定。
  9. 如請求項8之行動器件,其中該行動器件包含複數個處理器,其中修改該操作模式包含啟用或停用該複數個處理器之一者。
  10. 如請求項9之行動器件,其中當該所判定之接收特性低於一臨限值時,該處理器經停用;當該所判定之接收特性不低於一臨限值時,該處理器經啟用。
  11. 如請求項8之行動器件,其中該至少一信號係包含於在該第一DRX循環之期間的一PDCCH及/或一PDSCH頻道中,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使用該線上DRX模式在該第一DRX循環之期間接收一傳呼。
  12. 如請求項8之行動器件,其中該所判定之接收特性包含關於該所接收之至少一信號的接收錯誤之資訊。
  13. 如請求項12之行動器件,其中接收特性之該判定進一步包含:比較該經接收之至少一信號的錯誤的一當前量測與錯誤的一或多個先前量測。
  14. 如請求項8之行動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使用該一或多個天線接收一或多個後續信號;及至少部分基於該所接收之一或多個後續信號更新該接收特性。
  15. 如請求項8之行動器件,其中該操作模式包含:調整該一或多個天線之適應性分集操作。
  16. 一種儲存複數個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該複數個指令可由一行動器件之一處理器所執行以:按電力消耗次序對複數個不連續接收(DRX)操作模式進行排序,其中該複數個操作模式包含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其中該第一模式包含一離線模式,其中該第二模式包含一線上模式,其中該線上模式包含在該DRX操作之一連接部分之期間該接收效能之即時判定,且其中該離線模式包含儲存已分析之在該DRX操作之一連接部分之期間所接收之資料以在該DRX操作之該連接部分之後的一稍後時間執行該接收效能之該判定;在與一第一電力消耗相關聯之該複數個DRX模式的該第一模式中操作;檢查在一第一DRX循環之期間一所接收第一傳輸之一接收錯誤之一指示;及 當指示一接收錯誤時,在該第一DRX循環之期間改變至與一第二電力消耗相關聯之該複數個DRX模式的該第二模式。
  17. 如請求項1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第二模式係至少部分基於所指示之該接收錯誤之一量值而判定。
  18. 如請求項17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第二模式比該第一模式消耗較多電力。
  19. 如請求項17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行動器件包含至少兩個處理元件;及其中第一模式停用該等處理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20. 如請求項19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第二模式啟用該至少一被停用之處理元件。
TW104143010A 2012-01-16 2013-01-16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TWI594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87092P 2012-01-16 2012-01-16
US13/631,650 US9241311B2 (en) 2012-01-16 2012-09-28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receiver mode selection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283A TW201613283A (en) 2016-04-01
TWI594586B true TWI594586B (zh) 2017-08-01

Family

ID=4877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669A TWI520506B (zh) 2012-01-16 2013-01-16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TW104143010A TWI594586B (zh) 2012-01-16 2013-01-16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669A TWI520506B (zh) 2012-01-16 2013-01-16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241311B2 (zh)
EP (2) EP3043605A1 (zh)
JP (1) JP6047176B2 (zh)
KR (2) KR101609499B1 (zh)
CN (1) CN104170476B (zh)
IN (1) IN2014CN04642A (zh)
TW (2) TWI520506B (zh)
WO (1) WO2013109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6232B2 (en) 2016-09-29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itial access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wireless networks
US10644924B2 (en) 2016-09-29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02507B2 (en) 2016-09-29 2020-03-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uplink communication waveform selection
US10158555B2 (en) 2016-09-29 2018-12-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oute optimization for a 5G network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171214B2 (en) 2016-09-29 2019-01-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amework design for 5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s
US20180103437A1 (en) * 2016-10-10 2018-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si decoding using an offline or online mode
EP3530066A1 (en) 2016-10-19 2019-08-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selection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JP2018113630A (ja) * 2017-01-13 2018-07-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エラー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355813B2 (en) 2017-02-14 2019-07-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ink adaptation 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220086756A1 (en) * 2019-01-11 2022-03-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Receiver for Wake Up Signal Reception
CN117941422A (zh) * 2021-09-29 2024-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8508B1 (en) * 2000-02-07 2004-01-13 Ericsson Inc. Power conservation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two receivers
EP1422596A2 (en) * 2002-11-20 2004-05-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1166331A (zh) * 2006-10-16 2008-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选择具有两个接收器的移动终端的接收器模式的方法
CN101611573A (zh) * 2006-12-13 2009-1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变测量周期的用户设备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US20100255835A1 (en) * 2007-01-09 2010-10-07 Takashi Suzuki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Support of a Long DRX in an LTE_Active Sta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00331019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Supratik Bhattacharjee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in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roces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9921B2 (en) * 2003-06-10 2011-04-19 Motorola Mobility, Inc. Diversity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US9084261B2 (en) * 2009-03-16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uplink transmission operation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or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9603097B2 (en) 2009-06-29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in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rocessing with online triggers in cellular systems
US8654691B2 (en) * 2010-11-15 2014-02-18 Blackberry Limited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8508B1 (en) * 2000-02-07 2004-01-13 Ericsson Inc. Power conservation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two receivers
EP1422596A2 (en) * 2002-11-20 2004-05-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1166331A (zh) * 2006-10-16 2008-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选择具有两个接收器的移动终端的接收器模式的方法
CN101611573A (zh) * 2006-12-13 2009-1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变测量周期的用户设备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US20100255835A1 (en) * 2007-01-09 2010-10-07 Takashi Suzuki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Support of a Long DRX in an LTE_Active Sta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00331019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Supratik Bhattacharjee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in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roces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47176B2 (ja) 2016-12-21
CN104170476B (zh) 2018-05-04
US9241311B2 (en) 2016-01-19
EP2805551A1 (en) 2014-11-26
EP2805551B1 (en) 2016-05-18
TW201613283A (en) 2016-04-01
KR101609499B1 (ko) 2016-04-05
KR20140112077A (ko) 2014-09-22
CN104170476A (zh) 2014-11-26
TW201336242A (zh) 2013-09-01
IN2014CN04642A (zh) 2015-09-18
KR101748098B1 (ko) 2017-06-15
EP3043605A1 (en) 2016-07-13
US9380535B2 (en) 2016-06-28
TWI520506B (zh) 2016-02-01
US20130182587A1 (en) 2013-07-18
WO2013109544A1 (en) 2013-07-25
KR20160033240A (ko) 2016-03-25
JP2015507432A (ja) 2015-03-05
US20160100366A1 (en) 201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4586B (zh) 於不連續接收期間用於適應性接收器模式選擇之方法及裝置
US995542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TWI520640B (zh) 用於在不連續接收期間管理電力消耗之方法及裝置
TWI482513B (zh) 用於在不連續接收期間管理無線電測量之方法及裝置
EP2695315B1 (e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ging for fixed devices
WO2016130216A1 (en) Battery status indication within a wi-fi beacon
US20170070958A1 (en) Using external memory for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power sav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