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3865B - Locks improved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ocks improved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3865B
TWI593865B TW105144287A TW105144287A TWI593865B TW I593865 B TWI593865 B TW I593865B TW 105144287 A TW105144287 A TW 105144287A TW 105144287 A TW105144287 A TW 105144287A TW I593865 B TWI593865 B TW I5938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heel
spring
hole
pu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4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3568A (zh
Inventor
Yao-Kun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5144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386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3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38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3568A/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鎖具的改良裝置
本發明一種鎖具的改良裝置,詳指應用於防盜領域之技術,其主要技術是能夠提供給海關人員在進行例行檢查時,在沒有當事人於現場的情況下,能夠以專用鑰匙開啟而檢查行李箱內部,以確保飛航上的安全,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發明。
飛機是現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不論是出國旅遊、洽工、返鄉等,只要是路途遙遠且必須以最短時間抵達的皆可透過飛機予以送抵,因此飛機絕對是最好的選擇,然而畢竟飛機的行動位置處於高空中,不如地面來的方便,所以安全性是百分百的重要,因此在搭飛機前的安全檢查更為顯的重要,且現今社會動盪不安,任何可能會影響到飛機運作的東西都會被嚴厲禁止攜帶、託運等,所以時常在機場內會具有海關的安全檢查人員在進行安檢,除了透過X光機的運作來透視行李箱內的物件以外,還必須打開行李箱以實際觸摸、眼睛觀看、鼻子尋嗅的方式檢查各旅客的行李,深怕X光機有遺漏的地方。
可是旅客再搭飛機出國時,一般來說都會將行李先整齊的收納於行李箱內以方便拖、拉行走,且為了避免小偷或是有意圖者進行偷竊,所以會在行李箱的把手處、拉鍊處多添加有鎖具,透過鎖具的鎖設增加其安全性,雖然此方式對於旅客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對於海關人員來說卻會 造成極大的不便,海關人員在進行檢查的時後,並不會具有此旅行箱的鎖具之鑰匙,以至於無法開啟行李箱檢查,如果沒有危險物品就沒事,倘若有危險物品在行李箱內且X光機沒有檢測出來時,極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所以說該如何讓旅客能夠確實保護自身的行李箱而防止小偷開啟之外,還能夠提供給海關人員開啟進行安全檢查,鎖具領域的相關業者必須審慎的思考,該如何改良現今的鎖具而達到旅客、海關人員雙方的需求。
除此之外,鎖具的使用最怕的就是密碼的遺忘,當密碼遺忘時會造成無法開啟行李箱,使用者就必須以破壞的方式將鎖具破壞,此方式只會平白無故多浪費了一個鎖具的使用,且造成使用者必須耗費金錢再添構,不僅如此再破壞鎖具的當下還有可能不注意而碰撞行李箱,導致行李箱的壞損,完全是得不償失。
有鑑於上述情形,本發明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鎖具的改良裝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發明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給海關人員能夠在無使用者在場的當下,順利開啟行李箱進行安全檢查,以確保飛航時的安全性,而另一目的則是提供使用者能夠找尋遺忘的密碼,以便於使用者的開啟;其改善習知在進行海關安檢時,海關人員無法開啟使用者的行李箱進行安全檢查,而造成飛安問題的發生;另一問題則是使用者在遺忘鎖具密碼時,無法開啟行李箱而必須破壞鎖具, 此方式僅是造成無謂浪費,更有可能會破壞到行李箱的使用等問題的發生。
藉此,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鎖具的改良裝置,其包括:一殼體,其內具有一容置室,以及該殼體一側挖設有二穿孔連通容置室;一鎖芯,其設置於容置室內的一側,且該鎖芯一端外露殼體,且該鎖芯外露的一端具有一匙孔,而在該鎖芯的另一端則凸設有一卡榫;一掣動件,其樞設於鎖芯具有卡榫的一端,該掣動件的頂面設有至少一滑槽,另設有一簧件套設於卡榫並位於掣動件下方,該簧件一端彈抵掣動件底面另一端則彈抵鎖芯;;一連動件,其設於容置室內且樞組於掣動件設有卡榫的一端,且該連動件對應卡榫的一端係凸設有一管套,該管套係貫穿掣動件而套接於卡榫,另外在該連動件設有管套的一側進一步凸設有一卡塊,該卡塊係於鎖芯帶動連動件的旋轉而沉入至少一滑槽內;另外,該連動件設有管套的相反端端面進一步設有一斜坡面;一推撥件,其裝設於容置室內且一端係凸露於相對應之穿孔,該推撥件位於容置室內的一端係貼靠於連動件設有斜坡面的一端,而該推撥件位於容置室內的一端具有一組孔,而該殼體對應組孔則凸設有一定位塊插入於組孔內,另設有一第一彈簧設置於組孔內且一端彈抵定位塊,該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則彈抵於組孔的孔壁,該第一彈簧以彈力推抵推撥件貼靠於連動件,而在該推撥件凸露於穿孔的一端進一步凹設有一限位槽;一輪動組件,其設置於殼體的容置室內且相鄰於鎖芯,且該輪動組件包含有一輪芯、至少三輪組及一第二彈簧,該輪芯設置於容置室內且對應另一穿孔,又該輪芯係具有一頭部及一身桿部,該頭部對應穿孔的一端係凹設有一定位槽,而該身 桿部連接於頭部的另一端,各輪組係套設於身桿部,而各輪組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號碼輪盤及一凸軸塊,各凸軸塊係套設於輪芯的身桿部並相互層疊設置,且各凸軸塊進一步包含有一凸套部及一環盤部,而在該凸套部與環盤部的連接處係凸設有至少二嵌塊,另外各號碼輪盤係套設於凸軸塊的凸套部,且各號碼輪盤設有複數數字凸塊並外露於殼體,並於各號碼輪盤中心開設有一結合孔,各結合孔的孔壁係環凸有複數間距設置之卡凸塊,又各號碼輪盤套設於凸套部並以至少二嵌塊插入於各卡凸塊與卡凸塊之間的間距,另外各凸軸塊的環盤部進一步剖設有一缺槽口,又該第二彈簧係套設於鎖芯的身桿部並以一端彈抵最下方的凸軸塊之環盤部,該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則彈抵於容置室;一簧爪片,其設置於容置室內並彈抵於各號碼輪盤的數字凸塊與數字凸塊間所形成的複數尖槽;一定位棘爪,其樞設於掣動件、輪動組件之間並固定於容置室內,該定位棘爪包含有複數對應各環盤部之缺槽口之勾爪,又另設有一作動塊連接於定位棘爪且靠近於掣動件,又該作動塊對應掣動件的一側係凹設有一推口,而該掣動件對應推口則凸設有一抵塊,該抵塊係抵於推口,並於掣動件旋轉時推動作動塊連動定位棘爪擺動,並以各勾爪嵌卡於各缺槽口而限制號碼輪盤的轉動,另外在該作動塊與容置室之間進一步設有一第三彈簧,該第三彈簧的一端彈抵殼體另一端則彈抵作動塊;及一U扣,其裝設於殼體具有二穿孔的一端,且該U扣的一端插入於推撥件另一端則插入穿孔並卡設於輪芯之頭部的定位槽內。
根據上述說明,透過鎖芯、掣動件、連動件、推撥件的配合,讓海關人員能夠以專用鑰匙插入鎖芯後以順時鐘方向旋轉後,讓連動件持 續抵於掣動件頂面,直到斜坡面對應到推撥件後,同時位於推撥件內的第一彈簧係彈性復位而推移推撥件朝連動件方向移動,使得U扣的一端脫離限位槽而解除鎖扣狀態;而使用者能夠以鑰匙插入鎖芯後以逆時鐘方向旋轉後控制連動件,使連動件的卡塊對應滑槽,而讓掣動件因簧件的彈性而向上位移貼抵連動件,使掣動件的抵塊遠離推口,讓使用者能夠旋轉號碼輪盤讓定位棘爪固定凸軸塊的缺槽口,如此當外露於殼體外的數字凸塊即是原本設定的號碼。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連動件的卡塊進一步包含有一主體部及一次體部,該主體部係設置於連動件的底面並與管套呈直角設置,而該次體部係由主體部的側邊所延伸而出;而該掣動件之至少一滑槽則包含有一主槽部及一由主槽部一端凹設之嵌槽部,該主槽部係由掣動件頂面任一區段逐漸下斜設計,該連動件的旋動使卡塊的次體部對應嵌槽部後,該掣動件受到簧件的彈抵而上移,使該連動件貼抵於掣動件。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連動件設有管套的一側另設有一輔助塊,該輔助塊與卡塊為相互對應設置,而該掣動件的頂面則進一步包含有二呈間距設置之滑槽,又該二滑槽之間則形成有二高抵部,各滑槽與各高抵部係交錯並環繞於掣動件的頂面,該連動件的旋動以卡塊及輔助塊沉入相符的滑槽內,使該連動件貼抵於掣動件。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連動件頂面進一步包含有一平抵面,該平抵面連接於斜坡面的一端,該推 撥件在鎖芯尚未樞轉時其一端卡頂於平抵面,而當鎖芯為順時鐘旋轉時,該推撥件受第一彈簧的彈性蓄力而復位並抵於斜坡面,該U扣則能脫離推撥件的限位槽。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作動塊的推口進一步包含有一對應抵塊的掣抵面及一與掣抵面相垂直設置之平底面,而該抵塊對應掣抵面的具有一側抵面,該掣抵面與側抵面於鎖芯尚未旋轉作動時相互貼靠,並限制各勾爪卡合於相對應的缺槽口。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殼體進一步包含有一主殼件及一次殼件,該主殼件與次殼件相互蓋合而形成容置室及二穿孔,又該主殼件及次殼件對應鎖芯、掣動件、連動件、推撥件、輪動組件、簧爪片及定位棘爪的設置而於相對應側延伸複數肋件,各肋件的設置係固定鎖芯、掣動件、連動件、推撥件、輪動組件、簧爪片及定位棘爪於容置室內的安裝。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U扣插入輪芯之定位槽的一端進一步環凹有一限位環槽,而該輪芯的定位槽槽口處對應限位環槽的設置而環凸有一環卡肋,該環卡肋係插入限位環槽內以固定U扣的結合。
又本發明根據上述之說明下,其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各凸軸塊進一步各設有一貫穿之束孔,且各束孔包含有一主孔及一次孔,該主孔為圓孔、次孔則為矩形孔,該主孔與次孔相連通,而該輪芯的身桿部位應各凸軸塊之束孔的次孔則於外周凸設有至少三卡合塊,各卡合塊於各凸軸塊的旋轉而對應到次孔而對位時,各勾爪係卡合各凸軸塊的缺槽口。
綜合上述偵對本發明所描述的各項技術特徵之下,其優點具有二點,其一為海關人員可以在使用者不在場的時後,透過專用的鑰匙控制鎖芯的旋轉,當海關人員控制鎖芯朝順時鐘旋轉時一同帶動連動件順時鐘旋轉,連動件的斜坡面會對應到推撥件,且同時間因第一彈簧的壓縮蓄力解除,使得第一彈簧能夠彈推推撥件向下位移,使得U扣脫離推撥件的限位槽,如此一來海關人員即可開啟而檢查行李箱,藉此達到飛航的安全以外,也可以節省使用者必須耗費時間陪同嗨關人員檢查的時間;其二的優點則是方便使用者在遺忘密碼時,能夠快速的尋找正確的密碼,故透過鑰匙控制鎖芯逆時鐘的旋轉,使得掣動件的滑槽對應到卡塊,並藉由簧件的彈力推移掣動件向上貼合連動件,又掣動件的位移使抵塊遠離作動塊的推口,如此一來使用者即可旋轉號碼輪盤,讓凸軸塊的缺槽口對位勾爪,當勾爪卡入缺槽口後位於殼體外的數字凸塊即為當初使用者所設定的號碼,藉此達到快速找尋密碼的目的。因此本發明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發明,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殼體
(11)‧‧‧容置室
(12)‧‧‧穿孔
(13)‧‧‧定位塊
(14)‧‧‧第一彈簧
(15)‧‧‧主殼件
(16)‧‧‧次殼件
(17)‧‧‧肋件
(2)‧‧‧鎖芯
(21)‧‧‧匙孔
(22)‧‧‧卡榫
(3)‧‧‧掣動件
(31)‧‧‧滑槽
(311)‧‧‧主槽部
(312)‧‧‧嵌槽部
(313)‧‧‧高抵部
(32)‧‧‧簧件
(33)‧‧‧抵塊
(331)‧‧‧側抵面
(4)‧‧‧連動件
(41)‧‧‧管套
(42)‧‧‧卡塊
(421)‧‧‧主體部
(422)‧‧‧次體部
(43)‧‧‧斜坡面
(44)‧‧‧輔助塊
(45)‧‧‧平抵面
(5)‧‧‧推撥件
(51)‧‧‧組孔
(52)‧‧‧限位槽
(6)‧‧‧輪動組件
(61)‧‧‧輪芯
(611)‧‧‧頭部
(612)‧‧‧身桿部
(613)‧‧‧定位槽
(614)‧‧‧卡合塊
(615)‧‧‧環卡肋
(62)‧‧‧輪組
(621)‧‧‧號碼輪盤
(622)‧‧‧凸軸塊
(623)‧‧‧凸套部
(624)‧‧‧環盤部
(625)‧‧‧嵌塊
(626)‧‧‧數字凸塊
(627)‧‧‧結合孔
(628)‧‧‧卡凸塊
(629)‧‧‧尖槽
(63)‧‧‧第二彈簧
(64)‧‧‧缺槽口
(65)‧‧‧束孔
(651)‧‧‧主孔
(652)‧‧‧次孔
(7)‧‧‧簧爪片
(8)‧‧‧定位棘爪
(81)‧‧‧勾爪
(82)‧‧‧作動塊
(821)‧‧‧推口
(824)‧‧‧掣抵面
(825)‧‧‧平底面
(83)‧‧‧第三彈簧
(9)‧‧‧U扣
(91)‧‧‧限位環槽
第一圖係本發明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殼體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另一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掣動件與連動件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控制鎖芯順時鐘旋轉,連同連動件旋轉而簧件推移掣動件向上位移貼合連動件,並控制U扣彈起之作動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係第一圖控制鎖芯逆時鐘旋轉,並控制連動件為逆時鐘旋轉之剖面作動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一圖之另一視角剖面示意圖。
第九圖係第八圖掣動件的抵塊脫離推口後,第三彈簧彈推作動塊連動定位棘爪樞擺動作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號碼輪盤與凸軸塊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定位棘爪於號碼輪盤旋轉後之樞擺,並與凸軸塊的缺槽口卡合剖面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發明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本發明一種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主要用於行李箱的保護,而本發明包括:一殼體(1),其內具有一容置室(11),以及該殼體(1)一側挖設有二穿孔(12)連通容置室(11);一鎖芯(2),其設置於容置室(11)內的一側,且該鎖芯(2)一端外露殼體(1),且該鎖芯(2)外露的一端具有一匙孔(21),而在該鎖芯(2)的另一端則凸設有一卡榫(22);一掣動件(3),其樞設於鎖芯(2)具有卡榫(22)的一端,該掣動件(3)的頂面設有至少一滑槽(31),另設有一簧件(32)套設於卡榫(22)並位於掣動件(3)下方,該簧件(32)一端彈抵掣動件(3)底面另一端則彈抵鎖芯(2);一連動件(4),其設於容置室(11)內且樞組於掣動件(3)設有卡榫(22)的一端,且該連動件(4)對應卡榫(22)的一端係凸設有一管 套(41),該管套(41)係貫穿掣動件(3)而套接於卡榫(22),另外在該連動件(4)設有管套(41)的一側進一步凸設有一卡塊(42),該卡塊(42)係於鎖芯(2)帶動連動件(4)的旋轉而沉入至少一滑槽(31)內;另外,該連動件(4)設有管套(41)的相反端端面進一步設有一斜坡面(43);一推撥件(5),其裝設於容置室(11)內且一端係凸露於相對應之穿孔(12),該推撥件(5)位於容置室(11)內的一端係貼靠於連動件(4)設有斜坡面(43)的一端,而該推撥件(5)位於容置室(11)內的一端具有一組孔(51),而該殼體(1)對應組孔(51)則凸設有一定位塊(13)插入於組孔(51)內,另設有一第一彈簧(14)設置於組孔(51)內且一端彈抵定位塊(13),該第一彈簧(14)的另一端則彈抵於組孔(51)的孔壁,該第一彈簧(14)以彈力推抵推撥件(5)貼靠於連動件(4),而在該推撥件(5)凸露於穿孔(12)的一端進一步凹設有一限位槽(52);一輪動組件(6),其設置於殼體(1)的容置室(11)內且相鄰於鎖芯(2),且該輪動組件(6)包含有一輪芯(61)、至少三輪組(62)及一第二彈簧(63),該輪芯(61)設置於容置室(11)內且對應另一穿孔(12),又該輪芯(61)係具有一頭部(611)及一身桿部(612),該頭部(611)對應穿孔(12)的一端係凹設有一定位槽(613),而該身桿部(612)連接於頭部(611)的另一端,各輪組(62)係套設於身桿部(612),而各輪組(62)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號碼輪盤(621)及一凸軸塊(622),各凸軸塊(622)係套設於輪芯(61)的身桿部(612)並相互層疊設置,且各凸軸塊(622)進一步包含有一凸套部(623)及一環盤部(624),而在該凸套部(623)與環盤部(624)的連接處係凸設有至少二嵌塊(625),另外各號碼輪盤(621)係套設於凸軸塊(622)的凸套部(623),且各號碼輪盤(621)設有複數數字凸塊(626)並外露於殼體(1),並於各號碼輪盤(621)中心開設有一結合孔(627),各結合孔(627)的孔壁係環凸有複數間距設置之卡凸塊(628), 又各號碼輪盤(621)套設於凸套部(623)並以至少二嵌塊(625)插入於各卡凸塊(628)與卡凸塊(628)之間的間距,另外各凸軸塊(622)的環盤部(624)進一步剖設有一缺槽口(64),又該第二彈簧(63)係套設於鎖芯(2)的身桿部(612)並以一端彈抵最下方的凸軸塊(622)之環盤部(624),該第二彈簧(63)的另一端則彈抵於容置室(11);一簧爪片(7)其設置於容置室(11)內並彈抵於各號碼輪盤(621)的數字凸塊(626)與數字凸塊(626)間所形成的複數尖槽(629),其防止各號碼輪盤(621)旋轉過頭而繁覆操作;一定位棘爪(8),其樞設於掣動件(3)、輪動組件(6)之間並固定於容置室(11)內,該定位棘爪(8)包含有複數對應各環盤部(624)之缺槽口(64)之勾爪(81),又另設有一作動塊(82)連接於定位棘爪(8)且靠近於掣動件(3),又該作動塊(82)對應掣動件(3)的一側係凹設有一推口(821),而該掣動件(3)對應推口(821)則凸設有一抵塊(33),該抵塊(33)係抵於推口(821),並於掣動件(3)旋轉時推動作動塊(82)連動定位棘爪(8)擺動,並以各勾爪(81)嵌卡於各缺槽口(64)而限制號碼輪盤(621)的轉動,另外在該作動塊(82)與容置室(11)之間進一步設有一第三彈簧(83),該第三彈簧(83)的一端彈抵殼體(1)另一端則彈抵作動塊(82);及一U扣(9),其裝設於殼體(1)具有二穿孔(12)的一端,且該U扣(9)的一端插入於推撥件(5)另一端則插入穿孔(12)並卡設於輸芯(61)之頭部(611)的定位槽(613)內;其中,透過鎖芯(2)、掣動件(3)、連動件(4)、推撥件(5)的配合,讓海關人員能夠以專用鑰匙插入鎖芯(2)後以順時鐘方向旋轉後,讓連動件(4)持續抵於掣動件(3)頂面,直到斜坡面(43)對應到推撥件(5)後,同時位於推撥件(5)內的第一彈簧(14)係彈性復位而推移推撥件(5)朝連動件(4)方向移動,使得U扣(9)的一端脫離限位槽(52)而解除鎖扣狀態;而使用者能夠以鑰匙插入鎖芯(2)後以逆時鐘方向旋轉後控制連動件 (4),使連動件(4)的卡塊(42)對應滑槽(31),而讓掣動件(3)因簧件(32)的彈性而向上位移貼抵連動件(4),使掣動件(3)的抵塊(33)遠離推口(821),讓使用者能夠旋轉號碼輪盤(621)讓定位棘爪(8)固定凸軸塊(622)的缺槽口(64),如此當外露於殼體(1)外的數字凸塊(626)即是原本設定的號碼。
前述為本發明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發明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請參閱第三、五、六圖所示,當使用者將行李箱交付給海關人員檢查而準備進行登機作業時,海關人員為了飛航上的安全必須再次的檢查行李箱內的物件,然而使用者在進行貨運時就會將行李箱予以上鎖,防止行李箱內有遺漏的危險物品,因此在海關人員一方具有專用開鎖的鑰匙,海關人員須將鑰匙由匙孔(21)插入鎖芯(2)內並且以順時鐘方向進行旋轉,該鎖芯(2)的旋轉會帶動連動件(4)進行旋轉,當連動件(4)的旋轉使得斜坡面(43)對應到推撥件(5)後,因斜坡面(43)的設計配合第一彈簧(14)在鎖扣狀態下係為壓縮狀態,當推撥件(5)遇到了斜坡面(43)後第一彈簧(14)則會以彈力推移推撥件(5)向下位移,又當推撥件(5)向下位移後則限位槽(52)會解除與U扣(9)的扣合設置,如此一來海關人員即可解開鎖具而開啟行李箱進行檢查,而不須勞煩使用者特意前往海關人員處進行開鎖,且讓海 關人員能夠以最快速的檢查而確保飛航的安全性;此外,本發明另一特徵則是提供使用者能夠協尋密碼,請參閱二、四及七至十一圖所示,當使用者欲想開起行李箱,但不巧的是遺忘了密碼,故本發明能夠提供使用者找尋先前設定的密碼,使用者僅須將手邊的鑰匙由匙孔(21)插入鎖芯(2)後進行逆時鐘方向的旋轉,該鎖芯(2)的旋轉會一同帶動連動件(4)為逆時鐘旋轉,當連動件(4)為逆時鐘旋轉時,位於連動件(4)下方的卡塊(42)會位移直到對應掣動件(3)的滑槽,由於滑槽(31)的槽口同於卡塊(42),因此當卡塊(42)對位到滑槽(31)槽口時,原本在鎖扣狀態下位於掣動件(3)下方的簧件(32)為壓縮,所以當卡塊(42)與滑槽(31)對位後簧件(32)的蓄力而彈推掣動件(3)向上位移並貼靠連動件,又掣動件(3)的位移同時也讓抵塊(33)遠離作動塊(82)的推口(821),解除了定位棘爪(8)固定各輪組(62)的狀態,如此一來使用者即可開始旋轉號碼輪盤(621),透過號碼輪盤(621)的旋轉帶動了凸軸塊(622)旋動,直到旋轉至各勾爪(81)受第三彈簧(83)的彈性推抵而能夠卡入缺槽口(64)時,顯示於殼體(1)外的號碼輪盤(621)之數字凸塊(626)即為使用者當初所設定的號碼,藉此讓使用者能夠快速的找尋而順利開啟行李箱使用。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描述的基本技術之下,現於下進一步說明各元件的細部技術特徵,首先在連動件(4)的卡塊(42)上其進一步包含有一主體部(421)及一次體部(422),該主體部(421)係設於連動件(4)的底面並與管套(41)呈直角設置,而該次體部(422)係連接於主體部(421)的側邊,該主體部(421)與次體部(422)的連接係呈 「凸」字狀;而該掣動件(3)之至少一滑槽(31)則包含有一主槽部(311)及一由主槽部(311)一端凹設形成之嵌槽部(312),該主槽部(311)係由掣動件(3)頂面任一區段逐漸下斜設計,請參閱第三、五圖所示,故當連動件(4)受到鎖芯(2)的控制而逆時鐘旋轉時,卡塊(42)會逐漸位移而對位到滑槽(31),讓次體部(422)對位嵌槽部(312)、主體部(421)對應主槽部(311),再配合簧件(32)的彈力推移,如此一來即可解除定位棘爪(8)固定各凸軸塊(622),進而讓使用者能夠輪轉號碼輪盤(621)而尋找密碼,請參閱第七至十一圖所示。此外,除了上述說明為單一卡塊(42)的實施例以外,本發明在各圖的示意皆以在連動件(4)設有管套(41)的一側進一步另設有一輔助塊(44)為主要技術說明,該輔助塊(44)與卡塊為相互對應設置,而該掣動件(3)的頂面則進一步包含有二呈間距設置之滑槽(31),又該二滑槽(31)之間則形成有二高抵部(313),各滑槽(31)與各高抵部(313)係交錯並環繞於掣動件(3)的頂面,該連動件(4)的旋動以卡塊(42)及輔助塊(44)沉入相符的滑槽(31)內,使該連動件(4)貼抵於掣動件(3),進而解除定位棘爪(8)嶼各凸軸塊(622)之間的固定關係,又輔助塊(44)的設置係提供連動件(4)與掣動件(3)之間的貼合更穩固,而不會輕易的脫離而影響各號碼輪盤(621)的轉動,請參閱第五、六圖所示。
而本發明在提供U扣(9)的扣鎖是透過了推撥件(5)的限位槽(52),且配合了推撥件(5)以及連動件(4)兩者之間的互抵關係,使得U扣(9)的一端能夠確實的插入於推撥件(5)的限位槽(52)內,而請參閱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在該連動件(4)頂面進一步包含有一平抵面(45),該平抵面(45)係連接於斜坡面(43)的一端,當U扣(9)與 推撥件(5)之間尚未解除扣鎖狀態時,該推撥件(5)的平抵面(45)會與推撥件(5)的一端相互抵頂,而該推撥件(5)對應連動件(4)的一側係由底端朝限位槽(52)方向漸縮成錐狀,當要解除U扣(9)的鎖扣狀態時,透過鎖芯(2)帶動連動件(4)的旋轉,而讓推撥件(5)具有斜面的一端從平抵面(45)位移至斜坡面(43),因斜坡面(43)傾斜的設計而讓推撥件(5)向下位移,此外還依靠了第一彈簧(14)的彈力推移,讓使用者、海關人員能夠如此解開U扣(9)與限位槽(52)之間的限位關係。
接續上述之說明,當使用者要進行密碼的找尋時,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作動塊(82)與掣動件(3)之間的關係,使用者必須先解除作動塊(82)與掣動件(3)之間的關係才可以進行號碼輪盤(621)的旋轉並找尋號碼,又仔細觀看第三、四圖與第七、八、九圖所示,該作動塊(82)的推口(821)進一步包含有一對應抵塊(33)的掣抵面(824)以及一與掣抵面(824)相垂直設置之平底面(825),另外該抵塊(33)對應掣抵面(824)則具有一側抵面(331),該掣抵面(824)與側抵面(331)於鎖芯(2)尚未旋轉作動時相互貼靠,並限制各勾爪(81)卡合於相對應的缺槽口(64);而當掣動件(3)因簧件(32)的彈推而向上位移後,抵塊(33)則一同向上位移而讓側抵面(331)遠離掣抵面(824),也就是說解除了側抵面(331)與掣抵面(824)之間的貼合關係,如此一來該作動塊(82)則會受到第三彈簧(83)的彈力而推移向上,當第三彈簧(83)推移作動塊(82)向上移擺動時,該定位棘爪(8)的各勾爪(81)就會向下樞擺而靠抵於凸軸塊(622)的環盤部(624),接者使用者僅須轉動各號碼輪盤(621)而使各勾爪(81)能夠對位到各環盤部(624)的缺槽口(64)後,讓各勾爪(81)卡合進入各缺槽口(64)後,外露於殼體(1)外的數字凸 塊(626)就是當出使用者所設定的號碼了。
再進一步根據上述進一步說明使用者在設定及找尋密碼的過程,各凸軸塊(622)進一步各設有一貫穿之束孔(65),且各束孔(65)包含有一主孔(651)及一次孔(652),也就是說各凸軸塊(622)的束孔(65)呈「凸」字狀,而該主孔(651)為圓孔、次孔(652)則為矩形孔,該主孔(651)與次孔(652)相連通,而該輪芯(61)的身桿部(612)位應各凸軸塊(622)之束孔(65)的次孔(652)則於外周凸設有至少三卡合塊(614),各卡合塊(614)於各凸軸塊(622)的旋轉而對應到次孔(652)而對位時,各勾爪(81)係卡合各凸軸塊(622)的缺槽口(64),換句話說當使用者要找尋密碼的時後,U扣(9)應該為鎖扣狀態,而第二彈簧(63)處於壓縮狀態,而各卡合塊(614)也未在次孔(652)內、各勾爪(81)與環盤部(624)之缺槽口(64)為相互對位,如此才可以提供使用者在旋轉各號碼輪盤(621)時,凸軸塊(622)會一起連動而讓各勾爪(81)嘗試卡入相對應的缺槽口(64),當使用者嘗試到勾爪(81)卡入相對應之缺槽口(64)後,各號碼輪盤(621)外露於殼體(1)外的數字凸塊(626)就是原本設定的密碼,請參閱第十一圖所示並配合第四圖為參考;假若使用者所選擇的各號碼輪盤(621)之數字凸塊(626)為正確的話,會讓各凸軸塊(622)的束孔(65)之次孔(652)能夠對應到卡合塊(614)。另外,位了避免U扣(9)脫離輪芯(61)的定位槽(613)內,因此在定位槽(613)靠近穿孔(12)的一端內壁面進一步環凸有一環卡肋(615),而該U扣(9)插入定位槽(613)內的一端進一步對應環卡肋(615)係凹設有一限位環槽(91),該環卡肋(615)係嵌入限位環槽(91)內,如此一來即可防止U扣(9)脫離殼體(1)而維持鎖扣使用,請參閱第四圖所示。
最後,本發明為了防止鎖芯(2)、掣動件(3)、連動件(4)、 推撥件(5)、輪動組件(6)、簧爪片(7)及定位棘爪(8)於容置室(11)內發生偏移問題發生,進而影響操作的順暢,因此該殼體(1)進一步包含有一主殼件(15)及一次殼件(16),該主殼件(15)與次殼件(16)相互蓋合而形成容置室(11)及二穿孔(12),又該主殼件(15)及次殼件(16)對應鎖芯(2)、掣動件(3)、連動件(4)、推撥件(5)、輪動組件(6)、簧爪片(7)及定位棘爪(8)的設置而於相對應側延伸複數肋件(17),各肋件(17)的設置係固定鎖芯(2)、掣動件(3)、連動件(4)、推撥件(5)、輪動組件(6)、簧爪片(7)及定位棘爪(8)於容置室(11)內的安裝,藉此防止各元件在容置室(11)內的移動而影響運作。總結說明,透過本發明的設計下,海關人員能夠在使用者不在現場的當下開啟並檢查行李箱,藉以維持飛航的安全,另一特點則是提供使用者能夠協尋密碼,避免破壞鎖具而造成無謂的浪費,甚至破壞行李箱,改善習知技術中鎖具會產生的問題。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鎖具的改良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發明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殼體
(5)‧‧‧推撥件
(62)‧‧‧輪組
(621)‧‧‧號碼輪盤
(626)‧‧‧數字凸塊
(629)‧‧‧尖槽
(9)‧‧‧U扣

Claims (8)

  1. 一種鎖具的改良裝置,其包括:一殼體,其內具有一容置室,以及該殼體一側挖設有二穿孔連通容置室;一鎖芯,其設置於容置室內的一側,且該鎖芯一端外露殼體,且該鎖芯外露的一端具有一匙孔,而在該鎖芯的另一端則凸設有一卡榫;一掣動件,其樞設於鎖芯具有卡榫的一端,該掣動件的頂面設有至少一滑槽,另設有一簧件套設於卡榫並位於掣動件下方,該簧件一端彈抵掣動件底面另一端則彈抵鎖芯;一連動件,其設於容置室內且樞組於掣動件設有卡榫的一端,且該連動件對應卡榫的一端係凸設有一管套,該管套係貫穿掣動件而套接於卡榫,另外在該連動件設有管套的一側進一步凸設有一卡塊,該卡塊係於鎖芯帶動連動件的旋轉而沉入至少一滑槽內;另外,該連動件設有管套的相反端端面進一步設有一斜坡面;一推撥件,其裝設於容置室內且一端係凸露於相對應之穿孔,該推撥件位於容置室內的一端係貼靠於連動件設有斜坡面的一端,而該推撥件位於容置室內的一端具有一組孔,而該殼體對應組孔則凸設有一定位塊插入於組孔內,另設有一第一彈簧設置於組孔內且一端彈抵定位塊,該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則彈抵於組孔的孔壁,該第一彈簧以彈力推抵推撥件貼靠於連動件,而在該推撥件凸露於穿孔的一端進一步凹設有一限位槽;一輪動組件,其設置於殼體的容置室內且相鄰於鎖芯,且該輪動組件包含有一輪芯、至少三輪組及一第二彈簧,該輪芯設置於容置室內且對應 另一穿孔,又該輪芯係具有一頭部及一身桿部,該頭部對應穿孔的一端係凹設有一定位槽,而該身桿部連接於頭部的另一端,各輪組係套設於身桿部,而各輪組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號碼輪盤及一凸軸塊,各凸軸塊係套設於輪芯的身桿部並相互層疊設置,且各凸軸塊進一步包含有一凸套部及一環盤部,而在該凸套部與環盤部的連接處係凸設有至少二嵌塊,另外各號碼輪盤係套設於凸軸塊的凸套部,且各號碼輪盤設有複數數字凸塊並外露於殼體,並於各號碼輪盤中心開設有一結合孔,各結合孔的孔壁係環凸有複數間距設置之卡凸塊,又各號碼輪盤套設於凸套部並以至少二嵌塊插入於各卡凸塊與卡凸塊之間的間距,另外各凸軸塊的環盤部進一步剖設有一缺槽口,又該第二彈簧係套設於鎖芯的身桿部並以一端彈抵最下方的凸軸塊之環盤部,該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則彈抵於容置室;一簧爪片,其設置於容置室內並彈抵於各號碼輪盤的數字凸塊與數字凸塊間所形成的複數尖槽;一定位棘爪,其樞設於掣動件、輪動組件之間並固定於容置室內,該定位棘爪包含有複數對應各環盤部之缺槽口之勾爪,又另設有一作動塊連接於定位棘爪且靠近於掣動件,又該作動塊對應掣動件的一側係凹設有一推口,而該掣動件對應推口則凸設有一抵塊,該抵塊係抵於推口,並於掣動件旋轉時推動作動塊連動定位棘爪擺動,並以各勾爪嵌卡於各缺槽口而限制號碼輪盤的轉動,另外在該作動塊與容置室之間進一步設有一第三彈簧,該第三彈簧的一端彈抵殼體另一端則彈抵作動塊;及一U扣,其裝設於殼體具有二穿孔的一端,且該U扣的一端插入於推撥件另一端則插入穿孔並卡設於輪芯之頭部的定位槽內; 其中,透過鎖芯、掣動件、連動件、推撥件的配合,讓海關人員能夠以專用鑰匙插入鎖芯後以順時鐘方向旋轉後,讓連動件持續抵於掣動件頂面,直到斜坡面對應到推撥件後,同時位於推撥件內的第一彈簧係彈性復位而推移推撥件朝連動件方向移動,使得U扣的一端脫離限位槽而解除鎖扣狀態;而使用者能夠以鑰匙插入鎖芯後以逆時鐘方向旋轉後控制連動件,使連動件的卡塊對應滑槽,而讓掣動件因簧件的彈性而向上位移貼抵連動件,使掣動件的抵塊遠離推口,讓使用者能夠旋轉號碼輪盤讓定位棘爪固定凸軸塊的缺槽口,如此當外露於殼體外的數字凸塊即是原本設定的號碼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該連動件的卡塊進一步包含有一主體部及一次體部,該主體部係設置於連動件的底面並與管套呈直角設置,而該次體部係由主體部的側邊所延伸而出;而該掣動件之至少一滑槽則包含有一主槽部及一由主槽部一端凹設之嵌槽部,該主槽部係由掣動件頂面任一區段逐漸下斜設計,該連動件的旋動使卡塊的次體部對應嵌槽部後,該掣動件受到簧件的彈抵而上移,使該連動件貼抵於掣動件。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該連動件設有管套的一側另設有一輔助塊,該輔助塊與卡塊為相互對應設置,而該掣動件的頂面則進一步包含有二呈間距設置之滑槽,又該二滑槽之間則形成有二高抵部,各滑槽與各高抵部係交錯並環繞於掣動件的頂面,該連動件的旋動以卡塊及輔助塊沉入相符的滑槽內,使該連動件貼抵於掣動件。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該連動件頂面進一步包含有一平抵面,該平抵面連接於斜坡面 的一端,該推撥件在鎖芯尚未樞轉時其一端卡頂於平抵面,而當鎖芯為順時鐘旋轉時,該推撥件受第一彈簧的彈性蓄力而復位並抵於斜坡面,該U扣則能脫離推撥件的限位槽。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該作動塊的推口進一步包含有一對應抵塊的掣抵面及一與掣抵面相垂直設置之平底面,而該抵塊對應掣抵面則具有一側抵面,該掣抵面與側抵面於鎖芯尚未旋轉作動時相互貼靠,並限制各勾爪卡合於相對應的缺槽口。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該殼體進一步包含有一主殼件及一次殼件,該主殼件與次殼件相互蓋合而形成容置室及二穿孔,又該主殼件及次殼件對應鎖芯、掣動件、連動件、推撥件、輪動組件、簧爪片及定位棘爪的設置而於相對應側延伸複數肋件,各肋件的設置係固定鎖芯、掣動件、連動件、推撥件、輪動組件、簧爪片及定位棘爪於容置室內的安裝。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該U扣插入輪芯之定位槽的一端進一步環凹有一限位環槽,而該輪芯的定位槽槽口處對應限位環槽的設置而環凸有一環卡肋,該環卡肋係插入限位環槽內以固定U扣的結合。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具的改良裝置,其中,各凸軸塊進一步各設有一貫穿之束孔,且各束孔包含有一主孔及一次孔,該主孔為圓孔、次孔則為矩形孔,該主孔與次孔相連通,而該輪芯的身桿部位應各凸軸塊之束孔的次孔則於外周凸設有至少三卡合塊,各卡合塊於各凸軸塊的旋轉而對應到次孔而對位時,各勾爪係卡合各凸軸塊的缺槽口。
TW105144287A 2016-12-30 2016-12-30 Locks improved device TWI593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4287A TWI593865B (zh) 2016-12-30 2016-12-30 Locks improv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4287A TWI593865B (zh) 2016-12-30 2016-12-30 Locks improved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3865B true TWI593865B (zh) 2017-08-01
TW201823568A TW201823568A (zh) 2018-07-01

Family

ID=60189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4287A TWI593865B (zh) 2016-12-30 2016-12-30 Locks improved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386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0353B (en) * 2005-11-08 2007-01-11 Chun-Te Yu A lockable luggage easy for custom inspection
TW200824596A (en) * 2006-12-06 2008-06-16 Chun-Te Yu A lockable suitcase and method of checking a locking status of the same
TW201207212A (en) * 2010-08-06 2012-02-16 Chun-Te Yu Dual lock with double shackles
CN202220500U (zh) * 2011-07-27 2012-05-16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海关查验的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0353B (en) * 2005-11-08 2007-01-11 Chun-Te Yu A lockable luggage easy for custom inspection
TW200824596A (en) * 2006-12-06 2008-06-16 Chun-Te Yu A lockable suitcase and method of checking a locking status of the same
TW201207212A (en) * 2010-08-06 2012-02-16 Chun-Te Yu Dual lock with double shackles
CN202220500U (zh) * 2011-07-27 2012-05-16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海关查验的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3568A (zh) 201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6625B2 (en) Padlock with fully integrated dual unlocking system
US8919155B2 (en) Padlock with fully integrated dual locking system
US10047541B2 (en) Dual locking system with user controllable plate
US7159422B1 (en) Combination and key operated padlock with indicator
US7562545B2 (en) Padlock with fully integrated dual locking systems
US8511118B2 (en) High security, dual-mode padlock construction
US6877345B1 (en) Combination and key operated padlock with indicator
US8096150B2 (en) Padlocks for holding and securing zipper pulls
TWI510701B (zh) 鎖具機構
GB2505541B (en) Anti-zipper sliding device
US20150322692A1 (en) Padlock with fully integrated dual locking mechanism with a lost code defining system
US20080236212A1 (en) Zipper lock
US20110100074A1 (en) Safe with dual locking mechanism
KR101836620B1 (ko) 차량용 씬칭래치 조립체
US20080011026A1 (en) Combination and key operated padlock with indicator for advising that the clock has been opened with a key
US7363782B1 (en) Combination and key operated padlock with indicator
JP2005139895A (ja) 二重のロックモードを有するパッドロック
US20210189766A1 (en) Hook lock with dual locking function with key captive design
US20050155397A1 (en) Woven strap lock structure
TWM593454U (zh) 多鑰匙鎖心
TWI592557B (zh) 用鈕復位的掛鎖
TWI593865B (zh) Locks improved device
TWI262234B (en) Door handle lock device
US20140338406A1 (en) Combination lock
US9810002B2 (en) Rotary cable la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