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3383B -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3383B
TWI593383B TW105123931A TW105123931A TWI593383B TW I593383 B TWI593383 B TW I593383B TW 105123931 A TW105123931 A TW 105123931A TW 105123931 A TW105123931 A TW 105123931A TW I593383 B TWI593383 B TW I5933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n
intensity
degree
pain relief
steady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3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3513A (zh
Inventor
朱基銘
王桂芸
王蔚芸
Original Assignee
國防醫學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防醫學院 filed Critical 國防醫學院
Priority to TW105123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338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3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33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3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3513A/zh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Description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特別是有關一種個體自報式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及其裝置。
美國健康照顧組織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指出疼痛應被視為第五生命徵象,應隨時監測並記錄疼痛變化,並將疼痛變化情形視為醫療照護品質之重要指標。然而,疼痛是一個動態、浮動的過程,習知技術透過數字疼痛評估量表、臉譜量表、視覺類比量表、疼痛行為評估表等進行疼痛評估。藉由習知的疼痛評估分數,僅能得到受試者當下的疼痛感受,缺乏詳盡的數據資料以深度了解受試者疼痛變化情形,以及接受疼痛治療後的舒緩狀況。因此無法精確規劃或調整疼痛治療的措施,導致受試者的疼痛情況持續或是得到暫時性緩解的假象,降低醫療照護品質。
目前臨床上瞭解病人疼痛變化情形最重要的基本指標之一為疼痛強度差異〈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其係病人之兩筆疼痛強度分數相減而得。以兩筆疼痛強度差異來評估疼痛變化情形,而如何選擇此兩筆疼痛強度分數評估差異,尚未有定論。舉例來說,可以是疼痛強度分數大減疼痛強度分數小者。又,若以時間序列軸,則是後評估之強度分數減先評估之強度分數。然而,疼痛強度差異雖可瞭解病人疼痛的變化情形,但未選擇固定之兩筆疼痛強度分數、未考量臨床疼痛治療之目標,不具改善或惡化的方向性指示,故無法藉由習知疼痛強度差異得知病人接受疼痛治療後,是否已達治療欲達到之目標。有鑑於此,如何讓疼痛緩解程度適當表示、瞭解疼痛治療是否已達到預期目標是當前重要議題。
有鑑於上述欲解決的課題,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提供一種個體接受疼痛緩解治療後,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包含以一疼痛測量工具測量個體於固定時間內之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以疼痛測量工具測量個體於固定時間內之變化疼痛強度。再以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取得疼痛緩解程度指標,計算方式如下公式〈I〉,且目標強度係指疼痛測量工具之既有數值。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包含疼痛測量單元、記憶單元,儲存複數個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以及計算單元,計算單元自記憶單元讀取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並以計算單元取得疼痛緩解程度指標,計算方式如下公式〈I〉,目標強度係指該疼痛測量單元之既有數值。
藉由本發明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可有效以非侵入、自報式評估個體在接受疼痛緩解治療之後的固定時間內,疼痛緩解程度的變化,以負值或零表現出疼痛緩解程度的改善或未改善指標,將臨床治療疼痛之成果納入個體身心狀態考量的指標之一,並結合護理資訊系統,使臨床評估個體疼痛緩解程度的結果更為準確、方便。
200‧‧‧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
210‧‧‧疼痛測量單元
220‧‧‧記憶單元
230‧‧‧計算單元
240‧‧‧警示裝置
250‧‧‧傳輸單元
260‧‧‧顯示單元
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態樣、特徵及其他優點參照說明書內容並配合附加圖式得到更清楚的了解,其中:【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一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直方圖;以及【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提供之一種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方塊圖。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實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實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實施例,而無須進一步的記載或說明。在以下描述中,將詳細敘述許多特定細節以使讀者能夠充分理解以下的實施例。然而,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本發明之實施例。
本文中「治療」係指對罹患失調症、疾病或病症〈例如,疼痛〉之個體具有調節效應〈其可係例如有利效應〉之任何類型的作用,該調節作用包括〈如相關記憶所熟知〉改善該個體之病症〈例如,一或多個症狀〉,延緩或減少該病症之發展,及/或改變臨床參數、疾病或症狀等。
本文使用之「疼痛」係相關技藝所了解,且一般係定義為特徵係「由真正存在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快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疼痛可係急性或慢性。
本文使用之「個體」係指目前罹患或可能發展任何引起疼痛之病症或失調症、或任何其他失調症之任何個體或病患。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包含以一疼痛測量工具測量一個體於一固定時間內之一穩定狀態疼痛強度。疼痛測量工具係指常見疼痛評估工 具,例如,數字疼痛評估量表、臉譜量表、視覺類比量表及疼痛行為評估表,或利用疼痛測量儀進行測量。舉例來說,臨床常見的紙上疼痛區域定位〈paper pain mapping of the pain area,PPM-VAS〉以及疼痛強度虛擬類比量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of the pain intensity〉,先提供個體身體的前視與後視圖,並提供一個線性量尺,一端標示「無痛」、「表面疼痛」,逐漸遞增,一直到量尺另一端顯示為「極端疼痛」。量尺同時包含疼痛對應之數值,「無痛」對應為羅馬數字「0」,「極端疼痛」則是「10」。數字的變化幅度也可以是從0到100,或其他範圍。有此需要的個體可利用不同疼痛測量工具,量化其疼痛強度,惟其測量標準要使用同一衡量標準,進而計算疼痛緩解程度指標。本發明部分實施例透過數字疼痛評估量表測量個體疼痛強度。數字疼痛評估量表以數值0-10為範圍,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疼痛程度依數值增加而遞增。
固定時間內係指個體依評估疼痛需求所設定的一段時間範圍,例如,6小時、12小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或依評估需求所設定的任意兩端點時間內等。固定時間也可以依個體活動狀況區分,例如,運動、服藥、接受物理治療。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固定時間為個體在每天清醒開始至臨睡前的這一段時間內,並於個體在這一段時間內所測量到的疼痛強度計算疼痛緩解程度指標。
個體於固定時間內測量之疼痛強度,至少包含穩定狀態疼痛強度。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穩定狀態係指個體 處於、符合下列至少一項穩定狀態條件的身體狀態,例如,體溫介於攝氏35.5至37.5度,心跳介於60-100次/分,呼吸16-20次/分,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以及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穩定狀態也可以是指個體臨睡前的狀態。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還包含以疼痛測量工具測量個體於固定時間內之一變化疼痛強度。測量變化疼痛強度之疼痛測量工具可以為任何合適的疼痛測量工具,惟,需與測量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使用同一衡量標準,使得穩定狀態疼痛強度與變化疼痛強度可使用同一單位計算個體之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個體受試時,測量變化疼痛強度需於與測量穩定狀態疼痛強度於同一時間範圍內。舉例來說,假設固定時間為12小時,穩定狀態疼痛強度需於此12小時內一第一時間點測量取得,變化疼痛強度則於相同12小時內一第二時間點測量取得,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不重疊,且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沒有先後順序之分,例如,第一時間點可以為時鐘時間晚間10點鐘,第二時間可以為同日時鐘時間下午4點鐘。同理,如果固定時間為個體每天清醒至臨睡前,變化疼痛強度可以為個體清醒時〈非臨睡前〉測得的數據,而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可以為個體臨睡前測得的數據。測量變化疼痛強度可於固定時間內重複多次,取得多個變化疼痛強度數據,每次測量變化疼痛強度的時間點不重疊。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還包含以變化疼痛強度與穩定狀態疼痛強度計算一疼痛緩解程度指標,所述之疼痛緩解程度指標係透過公式〈I〉計算得到:
目標強度係指疼痛測量工具既有的一數值,此疼痛緩解程度指標係為判斷個體接受治療之後,疼痛之緩解程度。由於多數個體能忍受輕微疼痛,所述之目標強度可以是治療後所欲達成治療目標、個體能承受之疼痛強度。例如,使用0-10範圍間的數字疼痛評估量表,目標強度可以是3或其他數值。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利用個體固定時間內之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以及目標強度視為治療之目標計算出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當變化疼痛強度取樣數目多於1筆,取最大變化疼痛強度計算。個體可藉由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瞭解並紀錄疼痛變化狀態。
固定時間內之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會因個體生理狀態、時間、地點、情緒、心理等而改變。另,隨著疾病好轉,病程變化,個體的疼痛狀況改善,其疼痛強度可能會降低。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利用固定時間內之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將疼痛強度數字轉換為具有方向性的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疼痛緩解程度指標係個體於固定時間內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之差,與個體於 固定時間內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目標強度〈治療目標〉的差值之比值,故可去除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結果為零或負值,零表示疼痛無緩解,負號呈現疼痛得到緩解之意境,數值本身代表疼痛緩解之幅度。因此,藉由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可做不同個體之間的比較。當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小於-100%時,例如,-130%,其中的負號代表疼痛緩解,而數值130%代表個體之疼痛緩解程度高於標準〈即100%〉,疼痛治療發揮超過標準的效果,個體在接受治療後得到大幅度疼痛減輕。當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等於-100%時,代表個體之疼痛緩解恰巧達到臨床訂定之標準。當疼痛變化指數大於-100%時,例如-70%,數值70%代表個體之疼痛緩解未達標準,個體之疼痛狀況在治療後疼痛緩解程度不足。當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為0時,代表個體之疼痛狀況沒有改變。
請參考第1圖。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將固定時間訂為個體每日清醒時至臨睡前。於固定時間內,利用數字疼痛評估量表〈量尺範圍0-10,4分以上為具有臨床意義之疼痛,10分表示最大的疼痛〉,測量個體之疼痛強度,單位為分。每日臨睡前測量個體之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並從每日清醒時段重複測量變化疼痛強度,取其最大變化疼痛強度計算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多數個體均能接受輕度疼痛〈疼痛強度分數3分〉,於本實施例中為達臨床疼痛治療之目標,目標強度訂為3。此外,亦可使用疼痛偵測儀,進行客觀的疼痛偵測。
請復參考第1圖。第1圖的縱座標包含疼痛測量工具〈數字疼痛評估量表〉既定的疼痛強度分數0-10分,以及疼痛緩解程度指標0%至-140%。橫座標為4次疼痛強度〈包含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以及最大變化疼痛強度〉取樣,每次取樣皆於固定時間範圍內〈個體清醒時至臨睡前〉。
第1筆資料顯示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最大變化疼痛強度為7分,穩定狀態疼痛強度為2分。而本實施例之目標強度為3分。將得到的數據帶入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公式〈I〉,可以計算得到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為-125.0%。此疼痛緩解程度指標代表個體疼痛緩解超出預期標準。第2筆資料顯示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最大變化疼痛強度為9分,穩定狀態疼痛強度為3分。計算得到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為-100.0%,恰巧達到標準。換句話說,當個體於固定時間內穩定狀態疼痛強度與目標強度相同,即達到臨床治療疼痛之目標。例如,於本實施例中,目標強度為3分,個體於固定時間之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也為3分,計算得到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為-100.0%,即代表個體達到臨床治療疼痛之目標。
第3筆資料顯示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最大變化疼痛強度為9分,穩定狀態疼痛強度為4分。計算得到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為-83.3%,顯示個體在接受治療後,疼痛緩解未達標準。但數值83.3%仍反應個體得到相當程度的疼痛緩解,因為個體之最大變化疼痛強度已由9分,降至穩定狀態疼痛強度4分。第4筆資料顯示個體於固定時間內最大變化疼痛強度為4分,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同樣為4分。計算得 到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為0.0%,顯示個體之疼痛於固定時間內未有變化。
若將此疼痛緩解程度指標運用於臨床治療,病人和醫護人員可藉由疼痛緩解程度指標得知病人疼痛變化程度,並可作為醫護人員給予疼痛治療時判斷病人疼痛變化程度是否可以達到治療標準,並評估疼痛治療之成效。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200。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200包含一疼痛測量單元210、一記憶單元220以及一計算單元230。
疼痛測量單元210可以是例如,數字疼痛評估量表、臉譜量表、視覺類比量表及疼痛行為評估表,或利用疼痛測量儀測量。疼痛測量單元210可本身具備測量個體之體溫、心跳、呼吸、血壓之功能,或與其它測量工具透過網路或其它合適的電子通信路徑得到個體的基礎醫療資料,並於固定時間內測量個體的變化疼痛強度與穩定狀態疼痛強度。疼痛測量單元210將多筆疼痛強度或基礎醫療資料數據傳送、儲存至記憶單元220。
計算單元230自記憶單元中提取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穩定狀態疼痛強度,進行疼痛緩解程度指標計算。計算單元230可以配備有合適的作業系統〈或平台,或其他適當的軟體〉,計算單元230也可以聯合其他醫療資料到一聯合集中資料庫中,匯總醫療資料,把醫療資料從不同的格式轉換成一種統一的格式,並把醫療資料儲存在合適的資料儲存區中。該作業系統可以包含數個自給自足的互連模組和服務層級,用以 把不同的系統連接在一起,並從各個系統中提取和轉換資料,以使它們可在一軟體生態系統中一起合作,同時允許與現有的和新的應用做靈活的連接。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200還包含一警示裝置240。當計算單元230得到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等於0或大於-100%時,例如,-70%,警示裝置發出一警示訊號。警示訊號可以為聲響、閃爍燈號、震動、語音等。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200與一傳輸單元250電性相連。傳輸單元250可以是網路,該網路拓撲可以包含有任何數量的伺服器、路由器、閘道、以及相互連接的其他節點形成一個大型、複雜的網路。一節點可以是任何的電子裝置、客戶端、伺服器、同儕、服務、應用程式、或能夠在一網路中透過通信通道來發送、接收、或轉送資訊的其他物件。第2圖中的元件可以彼此偶合,該偶合係透過使用任何合適連接〈有線或無線〉的一個或多個介面,其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電子通信路徑。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傳輸單元250與一顯示單元260形成電子通信路徑。顯示單元260包括例如,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印表機、穿戴式電子裝置等等。顯示單元260配備有合適的介面〈例如,網頁瀏覽器〉,呈現疼痛緩解程度與基礎醫療資料等。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200可以與護理資訊系統整合,使臨床偵測病人之疼痛變化更為周全及靈敏。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判斷疼痛緩解程度裝置
210‧‧‧疼痛測量單元
220‧‧‧記憶單元
230‧‧‧計算單元
240‧‧‧警示裝置
250‧‧‧傳輸單元
260‧‧‧顯示單元

Claims (12)

  1. 一種個體接受治療後,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包含:以一疼痛測量工具測量該個體於一固定時間內之一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以該疼痛測量工具測量該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之一變化疼痛強度;以及以該變化疼痛強度以及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取得一疼痛緩解程度指標,計算方式如下公式〈I〉: 其中該目標強度係指疼痛測量工具之一既有數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其中以該疼痛測量工具測量該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之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係於該個體至少符合穩定狀態之任一條件,該穩定狀態條件包含:體溫介於攝氏35.5至37.5度;心跳介於60-100次/分;呼吸16-20次/分;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以及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其中該以該疼痛量測工具測量該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之該變化疼痛強度更包含:重複以該疼痛量測工具測量該個體於該固定時間內之該變化疼痛強度至少一次以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其中以該變化疼痛強度以及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取得該疼痛緩解程度指標更包含:取一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該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取得該疼痛緩解程度指標。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方法,其中該疼痛緩解程度指標0。
  6. 一種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包含:一疼痛測量單元;一記憶單元,儲存複數個變化疼痛強度以及一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以及一計算單元,自該記憶單元讀取一最大變化疼痛強度以及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並以該計算單元取得一疼痛緩解程度指標,計算方式如下公式〈I〉: 其中該目標強度係指該疼痛測量單元之一既有數值。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其中該記憶單元係於一固定時間內儲存該複數個變化疼痛強度以及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其中該穩定狀態疼痛強度係指一個體至少符合穩定狀態之任一條件,穩定狀態條件包含:體溫介於攝氏35.5至37.5度;心跳介於60-100次/分;呼吸16-20次/分;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以及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更包含一警示裝置。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其中該疼痛緩解程度指標等於0或大於-100%時,該警示裝置發出一警示訊號。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更包含一傳輸單元。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判斷疼痛緩解程度的裝置,更包含一顯示單元,該傳輸單元傳送該疼痛緩解程度指標至該顯示單元。
TW105123931A 2016-07-28 2016-07-28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TWI593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3931A TWI593383B (zh) 2016-07-28 2016-07-28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3931A TWI593383B (zh) 2016-07-28 2016-07-28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3383B true TWI593383B (zh) 2017-08-01
TW201803513A TW201803513A (zh) 2018-02-01

Family

ID=6018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3931A TWI593383B (zh) 2016-07-28 2016-07-28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338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0564A (zh) * 2017-12-29 2018-05-08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智能疼痛尺
CN110916617A (zh) * 2019-12-05 2020-03-27 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量化评估疼痛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6110539A (zh) * 2023-02-14 2023-05-12 苏州睿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缓解疼痛的虚拟现实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7617B1 (en) * 2004-03-31 2006-08-29 Wallace Lynn Smith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pain relief probability through medical treatment
CN203133861U (zh) * 2013-02-01 2013-08-1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观疼痛度量化评估装置
CN104825135A (zh) * 2015-05-15 2015-08-12 新乡医学院 一种新型疼痛评估系统的建立方法
US20160034664A1 (en) * 2014-08-01 2016-02-04 The Travelers Indemnity Compan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acilitating health car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tential chronic pain in patients
CN105718730A (zh) * 2016-01-15 2016-06-29 黄鹏 对受试者的疼痛量化评估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7617B1 (en) * 2004-03-31 2006-08-29 Wallace Lynn Smith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pain relief probability through medical treatment
CN203133861U (zh) * 2013-02-01 2013-08-1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观疼痛度量化评估装置
US20160034664A1 (en) * 2014-08-01 2016-02-04 The Travelers Indemnity Compan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acilitating health car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tential chronic pain in patients
CN104825135A (zh) * 2015-05-15 2015-08-12 新乡医学院 一种新型疼痛评估系统的建立方法
CN105718730A (zh) * 2016-01-15 2016-06-29 黄鹏 对受试者的疼痛量化评估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0564A (zh) * 2017-12-29 2018-05-08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智能疼痛尺
CN110916617A (zh) * 2019-12-05 2020-03-27 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量化评估疼痛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6110539A (zh) * 2023-02-14 2023-05-12 苏州睿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缓解疼痛的虚拟现实系统和方法
CN116110539B (zh) * 2023-02-14 2024-03-26 苏州睿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缓解疼痛的虚拟现实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3513A (zh)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3854B2 (ja) 評価装置
McCarthy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calibration intervals required for accurately tracking blood pressure using pulse transit time algorithms
Chen et al. Continuous and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y one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the same model parameters and two separate pulse wave velocities
EP3117766B1 (en) Processing biological data
JP6799536B2 (ja) 加速度計を用いるウェアラブル痛みモニタ
KR101656611B1 (ko) 무구속적으로 측정한 생체신호를 이용하여 산소탈포화지수를 획득하는 방법
Kevat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novel technology for monitoring infant and newborn heart rate
WO2018099426A1 (zh) 心电监测装置及其血压监测系统
CN102238906A (zh) 急性中风的诊断
van Velzen et al. Increasing accuracy of pulse transit time measurements by automated elimination of distorted photoplethysmography waves
MX2020005042A (es) Sistema para monitorizar pacientes que padecen de enfermedad respiratoria que comprende un dispositivo medico portatil y metodo basado en el uso de este sistema.
TWI593383B (zh) 判斷疼痛緩解程度之方法及其裝置
WO201916661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asuring a stress indicator, and for determining a level of stress in an individual
JP2014193349A (ja) 生理状態を監視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Panerai et al. The upper frequency limit of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Kario et al. Simultaneous self‐monitoring comparison of a supine algorithm‐equipped wrist nocturnal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device with an upper arm device
JP2008173160A (ja) 心拍のゆらぎの解析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健康状態の判断方法
Ng et al.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Watc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 and related devices
US20210106254A1 (en) Techniques for quantifying respiration using a wearable devi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Bestbier et al. Development of a vital signs monitoring wireless ear probe
Critchley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 in the year 2012
Cernat et al. Recording system and data fusion algorithm for enhancing the estim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rate from photoplethysmogram
Vowden Common problems in wound care: wound and ulcer measurement
Suzuk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leep apnea event detection method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y
Gilliam III et al. In-ear infrasonic hemodynography with a digital health device for cardiovascular monitoring using the human audio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