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9741B -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9741B
TWI579741B TW104113298A TW104113298A TWI579741B TW I579741 B TWI579741 B TW I579741B TW 104113298 A TW104113298 A TW 104113298A TW 104113298 A TW104113298 A TW 104113298A TW I579741 B TWI579741 B TW I5797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hesive
touch
display modul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8739A (zh
Inventor
陳盈同
Original Assignee
詠巨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詠巨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詠巨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97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8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8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741B/zh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尤指一種運用於3D影像顯示的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習知的裸視3D原理係依據聚光及折射原理改變光行進的方向,觀視者左、右眼在影像光線集中的設定區域分別看到不同畫面,以達到3D立體視覺感受。而現有裸視3D液晶顯示器係為一般2D平面顯示的液晶顯示器結合一3D顯示層、3D顯示膜或3D顯示板。其中觀視者在觀視區內雙眼可能會接收到不同的圖像,而這些圖像具有視差,因而可在觀視者的大腦中合成一副3D立體影像。
但是,3D顯示層的柱透鏡例如為直條狀,並且柱透鏡之間緊密排列且與RGB像素結構有序排列設置,有序排列的RGB像素與有序排列的柱透鏡之間產生明顯的干涉條紋。其中,當3D顯示層的柱透鏡與顯示模組的RGB像素之間平行排列及對位時,可能會因3D顯示層與顯示模組的週期性排列結構而產生疊紋(Moire)現象。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透過於基底層 塗覆一膠層,以使3D顯示模組的3D光學構造與觸控模組完全貼合,藉此達到良好的觸控操作與3D顯示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模組、一連接模組及一3D顯示模組。連接模組包括一基底層與一連接基底層的膠層,基底層與觸控模組連接。3D顯示模組與膠層連接,3D顯示模組包括一基底構造及一3D光學構造。基底構造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3D光學構造形成於基底構造的第一面,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其中,各柱狀透鏡的頂部連接膠層,各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膠層。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一基底構造與一3D光學構造的3D顯示模組,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提供一基底層,並於基底層的一面塗覆一膠層以形成連接模組;將膠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且各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膠層,黏膠區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的一第一寬度,第一寬度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及於基底層的另一面塗覆一光學樹脂層,並將一觸控層連接至光學樹脂層。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一基底構造與一3D光學構造的3D顯示模組,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提供一基底層,並於基底層的一面塗覆一膠層以形成連接模組;將膠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且各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膠層,各黏膠區投影至各單根柱狀透鏡的一第一高度,第一高度小於或等於為 各單根柱狀透鏡高度的三分之一;及於基底層的另一面塗覆一光學樹脂層,並將一觸控層連接至光學樹脂層。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模組、一3D顯示模組及一液晶顯示模組。3D顯示模組與觸控模組連接,3D顯示模組包括一基底構造及一3D光學構造。基底構造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3D光學構造形成於基底構造的第二面,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液晶顯示模組具有一顯示面,顯示面透過一透光連接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其中,各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顯示面,各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透光連接層,黏膠區的弧長投影至第二面的一第二寬度,第二寬度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
本發明的具體手段為利用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透過於連接模組的基底層塗覆一膠層,以使各柱狀透鏡的頂部陷入膠層的設計,藉此3D光學構造與觸控模組完全貼合,以及膠層不影響各柱狀透鏡的側部的光滑弧面,並達到良好的觸控操作與3D顯示的效果。再者,液晶顯示模組輸出的光束經由各柱狀透鏡的頂部,光束將產生散射光或折射光的狀況,而使觀視者可裸視觀看到降低或不具疊紋現象的3D影像。藉此降低3D顯示模組輸出一3D影像的疊紋現象,而觀視者可裸視觀看較佳品質的3D影像。
以上之概述與接下來的實施例,皆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技術手段與達成功效,然所敘述之實施例與圖式僅提供參考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1、1a、1b‧‧‧觸控模組
10‧‧‧3D顯示模組
101‧‧‧第一面
102‧‧‧第二面
103‧‧‧柱狀透鏡
12‧‧‧透光層
12s1‧‧‧第一貼合面
12s2‧‧‧第二貼合面
14‧‧‧觸控模組
140‧‧‧觸控層
142‧‧‧光學樹脂層
13‧‧‧連接模組
130‧‧‧基底層
Ad‧‧‧膠層
16‧‧‧液晶顯示模組
18‧‧‧透光連接層
A1‧‧‧黏膠區
A2‧‧‧側部
B1‧‧‧基底構造
B2‧‧‧3D光學構造
C1‧‧‧曲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1‧‧‧空隙結構
h1‧‧‧厚度
h2、ht1、ht2‧‧‧高度
T‧‧‧頂部
P1、PF1、PF2‧‧‧寬度
UPL‧‧‧上偏光片
CF‧‧‧彩色濾光片
TFT‧‧‧TFT片
BL‧‧‧背光片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根據圖1之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圖7為根據圖6之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1。一種觸控裝置1,包括一觸控模組14、一連接模組13及一3D顯示模組10。在實務上,3D顯示模組10可配置於液晶顯示模組(未繪示)上,藉此3D顯示模組10與液晶顯示模組將輸出3D影像。另觸控模組14經由連接模組13可配置於3D顯示模組10上,藉此使用者透過觸控模組14以進行觸控操作。本實施例不限制觸控裝置1的態樣。
詳細來說,觸控模組14包括一觸控層140與一光學樹脂層142。其中,光學樹脂層142連接於觸控層140與連接模組13的基底層130之間,基底層130透過膠層Ad連接3D顯示模組10。在實務上,基底層130例如為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光學樹脂層142例如為光學透明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
進一步來說,觸控層140例如為觸碰導電層,例如透過電容式導電層、電阻式導電層或電磁式導電層來實現,藉此使用者透過觸控層140以進行觸控作業。本實例不限制觸控層140的態樣。
3D顯示模組10與連接模組13的一膠層Ad連接,其中膠層Ad係塗覆在基底層130上。也就是說,連接模組13連接於觸控模組14及一3D顯示模組10之間。在實務上,3D顯示模組10包括一基底構造B1及一3D光學構造B2。其中3D顯示模組10的3D光學構造B2例如為裸視3D的柱狀晶(Lenticular Lens)構造、陣列透鏡(Lens array)或是複眼式(Fly eyes)構造。本實施例不限制3D光學構造B2的態樣。
在實務上,基底構造B1具有一第一面101及一第二面102。3D光學構造B2形成於基底構造B1的第一面101,3D光學構造B2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103,各柱狀透鏡103的頂部T朝向一第一方向D1凸出。其中基底構造B1具有一厚度,且基底構造B1例如為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進一步來說,各柱狀透鏡103的頂部T連接膠層Ad,各柱狀透鏡103頂部T的一黏膠區A1陷入膠層Ad。在實務上,觸控模組14須與3D顯示模組10完全貼合,以達到良好的觸控及3D顯示的效果,其中3D顯示模組10的該些柱狀透鏡103係為產生3D顯示效果的凸透鏡。若觸控模組14有局部未與3D顯示模組10完全貼合時,將造成局部觸控區域產生牛頓環的不良現象。
再者,若該些柱狀透鏡103的凸透鏡完全陷入膠層Ad,則該些柱狀透鏡103喪失3D顯示影像的凸透鏡之特性,將造成3D顯示模組10與液晶顯示模組16降低輸出3D影像的效果。所以,本 發明透過於基底層130上塗覆一層薄薄的膠層Ad,例如膠層Ad的厚度小於5微米。再將基底層130覆蓋並貼合至3D光學構造B2的該些柱狀透鏡103上,以使各柱狀透鏡103頂部T的一黏膠區A1陷入膠層Ad,藉此達到觸控模組14與3D顯示模組10完全貼合,以及不影響3D光學構造B2的該些柱狀透鏡103的3D顯示效果。
一般來說,3D顯示模組10貼於液晶顯示模組(未繪示)的偏光膜後,若透過光學樹脂層142與如觸控面板的觸控模組14進行全貼合製程時,光學樹脂層會覆蓋過3D光學構造B2的柱狀透鏡103,使得柱狀透鏡103失去原有的3D顯示功能。因此這種傳統製程只能使用於3D顯示模組10的周邊進行貼框膠的作業,而貼框膠的作業容易造成觸控模組14與3D顯示模組10的中間產生間隙,產生牛頓環現象並影響3D顯示影像品質。
所以,本發明係透過於基底層130上塗覆一層薄薄的膠層Ad,將基底層130覆蓋並貼合至3D光學構造B2的該些柱狀透鏡103上,以降低觸控模組14與3D顯示模組10的中間產生間隙的機會,藉此達到良好的3D顯示影像品質。其中,膠層Ad可透過一感壓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一透明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一光學透明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來實現,本實施例不限制膠層Ad的態樣。此外,3D光學構造B2的該些柱狀透鏡103例如為直條狀,並且該些柱狀透鏡103之間緊密排列且與RGB像素結構有序排列設置,有序排列的RGB像素與有序排列的該些柱狀透鏡103之間產生明顯的干涉條紋。其中,當3D顯示模組10的該些柱狀透鏡103 與液晶顯示模組的RGB像素之間平行排列及對位時,可能會因3D光學構造B2與液晶顯示模組的週期性排列結構而產生疊紋(Moire)現象。因此,本發明透過於該些柱狀透鏡103上貼附一膠層Ad,以破壞光學有序結構,藉此降低疊紋(Moire)現象。
接下來,進一步來說觸控裝置1的細部構造。
圖2為根據圖1之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2。圖2之3D顯示模組10包括一基底構造B1及一3D光學構造B2。為了方便說明,本實施例之第一方向D1係以約垂直於液晶顯示模組(未繪示)的顯示面(未繪示)上的方向來說明,而第二方向D2係以約與第一方向D1垂直交錯的方向來說明。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的態樣。
在實務上,膠層Ad與該些柱狀透鏡103形成多數個空隙結構G1,各空隙結構G1形成於兩相鄰柱狀透鏡103的側部A2與膠層Ad之間。在實務上,各柱狀透鏡103的側部A2係為光滑弧面,而各柱狀透鏡103頂部T的一黏膠區A1陷入膠層Ad中,其中各柱狀透鏡103的一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一第一寬度PF1,第一寬度PF1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三分之二。
進一步來說,黏膠區A1係用以將顯示模組的RGB像素所輸出的光束散射或折射,使RGB像素所輸出的光束能擴散聚焦範圍至觀視者的眼部,藉此達到光能量的平均分布,並降低3D顯示產生的疊紋干擾現象。反之,側部A2之光滑弧面係用以將顯示模組的RGB像素所輸出的光束聚焦,使RGB像素所輸出的光束能分別聚焦至觀視者的左眼或右眼部,藉此達到3D顯示的功效。
當黏膠區A1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大於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三分之二時,此時2D的顯示效果將大於3D的顯示效果,使觀看者無法清楚觀賞3D的影像。因此黏膠區A1的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第一寬度PF1需要小於或等於三分之二的單根柱狀透鏡103的寬度P1。
一般各柱狀透鏡103的全部曲面C1或頂部T的曲面係為光滑弧面,用以使RGB像素所輸出的光束能分別聚焦至觀視者的左眼及右眼部,藉此觀視者可觀看到3D顯示影像。但是,過多或過少的光束聚焦將使觀視者觀看到具有明顯疊紋現象的3D顯示影像。所以,本實施例係將各柱狀透鏡103頂部T的黏膠區A1陷入膠層Ad之設計,藉此擴散光束聚焦至觀視者眼部的範圍,使得投射到眼睛的光能量能更平均分布。
換句話說,各柱狀透鏡103頂部T的黏膠區A1係例如為2D顯示影像的區域。而各柱狀透鏡103兩側部A2的光滑弧面係例如為3D顯示影像的區域。所以,本實施例之各柱狀透鏡103具有2D顯示影像的黏膠區A1以及3D顯示影像的光滑弧面之光學設計,以達到降低3D顯示的疊紋干擾現象,並達到良好的3D顯示效果。
當然,頂部T之黏膠區A1與側部A2之光滑弧面分別佔據各柱狀透鏡103的全部曲面C1的比例是可調整的。本實施例係以「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第一寬度PF1小於或等於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三分之二」來說明。其中,若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超過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三分之二時,3D顯示模組10反而會降低3D 顯示影像的功效。
在其他實施例中,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可小於或等於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其他數值。本實施例不限制「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佔據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小於或等於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1的三分之二」即大致相似於「黏膠區A1的弧長佔據各柱狀透鏡103的全部曲面C1的比例小於或等於二分之一」。也就是說,黏膠區A1的弧長佔據各柱狀透鏡103的全部曲面C1的比例小於或等於二分之一,即可降低3D顯示的疊紋干擾現象,並達到良好的3D顯示效果。
其中,若黏膠區A1佔據各柱狀透鏡103的全部曲面C1的比例超過二分之一時,3D顯示模組10反而會降低3D顯示影像的功效。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本發明技術手段,可自由設計「黏膠區A1與光滑弧面區分別佔據各柱狀透鏡103的全部曲面C1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各黏膠區A1投影至各單根柱狀透鏡103的一第一高度ht1,第一高度ht1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103高度h2的三分之一。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上述資料可自由設計第一高度ht1,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高度ht1的態樣。
此外,如PSA(或OCA)的膠層Ad之厚度要小於10um,因為膠層Ad的折射率與基底層130的折射率係具有差異。其中太厚的 膠層Ad會造成3D影像有重疊的影像(類似雙折射效果)。所以,如PSA(或OCA)的膠層Ad不可以太厚。此外,如果膠層Ad的折射率與基底層130的折射率越接近,其3D影像重影的效果就會越小,且3D顯示的效果品質會愈佳。例如,如果膠層Ad的折射率與3D顯示模組10的折射率大致一樣,或是膠層Ad的折射率與基底層130的折射率大致一樣,則3D影像品質愈佳。
舉例來說,一般如PET的基底層130的折射率例如為1.57。3D顯示模組10的折射率例如為1.55。而相互連接的膠層Ad、基底層130與3D顯示模組10的折射率差異需在0.1以內。如果折射率差異太大,會造成3D影像有重疊的影像(類似雙折射效果)。所以,本實施例之膠層Ad、基底層130與3D顯示模組10的折射率差異於一預設誤差範圍內,藉此達到良好的3D顯示效果。
由此可知,柱狀透鏡103的頂部T與膠層Ad之接觸面積,若接觸面積小於單根柱狀透鏡103圓弧週長的1/2,也就是黏膠區A1弧長投影至第一面101的第一寬度PF1小於或等於單根柱狀透鏡103之寬度P1的三分之二。當柱狀透鏡103的R弧很大時,如R弧之頂部T幾乎可視為平的。因此接觸面積小於單根柱狀透鏡103圓弧週長的1/2時,對3D顯示模組10的整個3D顯示效果影響有限。但當柱狀透鏡103頂部T陷入膠層Ad深度太深時,膠層Ad幾乎會填滿R弧角所產生的空隙結構G1,因此就不會有3D顯示效果了。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3。一種3D顯示的觸控裝置1,包括一觸控模組14、一3D顯 示模組10及一液晶顯示模組16。在實務上,3D顯示模組10更包括一透光層12,透光層12具有一第一貼合面12s1及相對於第一貼合面12s1的一第二貼合面12s2。第一貼合面12s1連接3D顯示模組10的第二面102,且第二貼合面12s2連接於液晶顯示模組16的顯示面。
在實務上,透光層12例如為一感壓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或為一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因此,液晶顯示模組16透過RGB像素所輸出的光束經由透光層12而進入3D顯示模組10。之後,光束經由3D顯示模組10折射、散射而被觀視者的眼睛所接收。所以,觀視者可裸視而看見或欣賞3D影像。
進一步來說,透光層12連接於3D顯示模組10與液晶顯示模組16之間。其中,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模組16係以一液晶顯示模組(LCD Module,LCM)來說明,而3D顯示模組10例如透過一3D顯示面板或一3D顯示膜片來實現。其中,3D顯示模組10須與液晶顯示模組16的RGB像素對位貼合,以達到良好的3D影像顯示效果。
在他實施例中,液晶顯示模組16例如為LCD面板、數位電視的觸控顯示器、筆記型電腦的顯示器或觸控顯示器、ATM提款機的顯示器或觸控顯示器、遊戲機的觸控顯示器、商業廣告機或是其他家用設備的顯示器或觸控顯示器。本實施例不限制3D顯示模組10及液晶顯示模組16的態樣。
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流程圖。請 參閱圖4。一種觸控裝置製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於步驟S401中,提供一具有一基底構造與一3D光學構造的3D顯示模組,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
接下來,於步驟S403中,提供一基底層,並於基底層的一面塗覆一膠層以形成連接模組。在實務上,基底層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係屬硬性材料的一層。因此,於基底層的一面可均勻塗覆一層膠層,而不是直接於3D光學構造的該些柱狀透鏡上塗覆膠層。其中,膠層係屬軟性材料,若於3D光學構造的該些柱狀透鏡上塗覆膠層,則膠層會填滿空隙結構,或是膠層會影響各柱狀透鏡側部的光滑弧面。
於步驟S405中,將膠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且各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膠層,黏膠區的弧長投影至第一面的一第一寬度,且第一寬度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在實務上,本實施例係透過基底層塗覆一層薄薄的膠層,再將具有膠層的基底層貼合至3D光學構造的該些柱狀透鏡,以使3D光學構造的該些柱狀透鏡的頂部陷入膠層,藉此基底層與3D光學構造達到良好的貼合作業,以避免局部觸控區域產生不良的觸控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該些柱狀透鏡的頂部陷入膠層的第一寬度,第一寬度係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藉此不影響各柱狀透鏡側部的光滑弧面,或是使膠層與兩相鄰柱狀透鏡之間仍保存空隙結構,藉此達到良好的3D顯示效果。
於步驟S407中,於基底層的另一面塗覆一光學樹脂層,並將 一觸控層連接至光學樹脂層。在實務上,觸控層透過光學樹脂層以連接至基底層。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層可先透過光學樹脂層以連接基底層,再將已塗覆一層膠層的基底層,以進行步驟S405的作業。本實施例不限制圖4的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流程步驟。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流程圖。請參閱圖5。圖5與圖4中之觸控裝置製作方法具有相似的3D顯示影像以及降低3D顯示疊紋干擾現象的功效。但是,圖5與圖4中之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間的差異在於:步驟S505。
於步驟S505中,將膠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且各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膠層,各黏膠區投影至各單根柱狀透鏡的一第一高度,第一高度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高度的三分之一。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上述圖4之流程步驟,應知道步驟S505所達成的功效相似於上述圖4步驟S405所達成的功效。本實施例不限制圖5的觸控裝置製作方法之流程步驟。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剖面示意圖。圖7為根據圖6之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之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6及圖7。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圖1及圖2之觸控裝置1b、1a具有相似的3D顯示影像以及降低3D顯示疊紋干擾現象的功效。但是,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圖1及圖2之觸控裝置1b、1a之間的差異在於:3D顯示模組10的該些柱狀透鏡103形成於基底構造B1的第二面102,且該些柱狀透鏡103的頂部T朝向顯示面,並各柱狀透鏡103之頂部T的一黏膠區A1陷入透光連 接層18。
詳細來說,一種觸控裝置1b包括一觸控模組14、一3D顯示模組10及一液晶顯示模組16。其中,觸控模組14、及液晶顯示模組16分別如同上述實施例的各模組,在此不予贅述。在實務上,3D顯示模組10大致相似於上述實施例的3D顯示模組10。但是,本實施例之3D顯示模組10的基底構造B1的第一面101連接觸控模組14的142:光學樹脂層,而該些柱狀透鏡103形成基底構造B1的第二面102,且該些柱狀透鏡103的頂部T朝向一與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凸出。
為避免液晶顯示模組16之各RGB像素所輸出光的路徑產生雙折射現象,本實施例以3D顯示模組10的該些柱狀透鏡103貼附在液晶顯示模組16的顯示面上。其中,3D顯示模組10與液晶顯示模組16的中間需放置一層如雙面膠的透光連接層18,例如於液晶顯示模組16的顯示面上貼膠,再將3D顯示模組10的該些柱狀透鏡103貼附在顯示面上。但於貼膠時,要避免填滿該些柱狀透鏡103之間的空隙結構G1,而導致失去3D顯示效果。
詳細來說,液晶顯示模組16具有一顯示面,顯示面透過一透光連接層18連接該些柱狀透鏡103。其中,各柱狀透鏡103的頂部T朝向顯示面,各柱狀透鏡103之頂部T的一黏膠區A1陷入透光連接層18,黏膠區A1的弧長投影至第二面102的一第二寬度PF2,第二寬度PF2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103寬度P2的三分之二。在其他實施例中,各黏膠區A1投影至各單根柱狀透鏡103的一第二高度ht2,第二高度ht2小於或等於為各單根柱狀透鏡103高度h2的三分之一。簡單來說,本實施例不限制各柱狀 透鏡103之頂部T陷入透光連接層18的態樣。
值得注意的是,透光連接層18例如為無基材單一層的一感壓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或一透明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在其他實施例中,透光連接層18例如為中間為有基材PET,且有基材PET上下兩層各塗覆PSA的感壓膠的三層結構;或是為中間為有基材PET,且有基材PET上下兩層各塗覆OCA的透明光學膠的三層結構;或是為中間為有基材PET,且有基材PET上下兩層分別塗覆OCA或PSA的透明光學膠的三層結構。本實施例不限制透光連接層18的態樣。其中,大尺寸面板之液晶顯示模組16,例如超過19吋以上的面板,因為最佳可視距離(OVD)需要較遠的距離,必須把3D顯示模組10的結構厚度增厚以增加最佳可視距離,這時可在3D顯示模組10與液晶顯示模組16之間可加一塊透光材料層。其中,透光材料層例如透過玻璃、壓克力(PMMA)、PC、PET、PP、PE等透光材料來實現。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利用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透過於連接模組的基底層塗覆一膠層,以使各柱狀透鏡的頂部陷入膠層的設計,藉此3D光學構造與觸控模組完全貼合,以及膠層不影響各柱狀透鏡的側部的光滑弧面,並達到良好的觸控操作與3D顯示的效果。此外,液晶顯示模組輸出的光束經由各柱狀透鏡的頂部,光束將產生散射光或折射光的狀況,而使觀視者可裸視觀看到降低或不具疊紋現象的3D影像。藉此降低3D顯示模組輸出一3D影像的疊紋現象,而觀視者可裸視觀看較佳品質的3D影像。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以「頂部之黏膠區投影至第一面的寬度」 佔據各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比例、或是「頂部之黏膠區投影至各單根柱狀透鏡的高度」佔據各單根柱狀透鏡高度的比例,來降低3D顯示模組產生3D影像的疊紋以及達到良好的3D視覺效果。
以上之概述與接下來的實施例,皆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技術手段與達成功效,然所敘述之實施例與圖式僅提供參考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1‧‧‧觸控裝置
10‧‧‧3D顯示模組
101‧‧‧第一面
102‧‧‧第二面
103‧‧‧柱狀透鏡
A1‧‧‧黏膠區
B1‧‧‧基底構造
B2‧‧‧3D光學構造
14‧‧‧觸控模組
140‧‧‧觸控層
142‧‧‧光學樹脂層
13‧‧‧連接模組
130‧‧‧基底層
Ad‧‧‧膠層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模組;一連接模組,包括一基底層與一連接該基底層的膠層,該基底層與該觸控模組連接;及一3D顯示模組,與該膠層連接,該3D顯示模組包括:一基底構造,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3D光學構造,形成於該基底構造的該第一面,該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該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其中,各該柱狀透鏡的頂部連接該膠層,各該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該膠層,該膠層與該些柱狀透鏡形成多數個空隙結構,各該空隙結構形成於該兩相鄰柱狀透鏡的側部與該膠層之間。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各該黏膠區投影至各該單根柱狀透鏡的一第一高度,該第一高度小於或等於為各該單根柱狀透鏡高度的三分之一。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黏膠區的弧長投影至該第一面的一第一寬度,該第一寬度小於或等於為各該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基底構造具有一厚度,且該基底構造為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而該膠層的厚度小於5微米。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3D顯示結構,其中該3D顯示模組更包 括一透光層,該透光層具有一第一貼合面及相對於該第一貼合面的一第二貼合面,該第一貼合面連接該第二面該透光層為一感壓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或透明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該透光層的該第二貼合面連接於一液晶顯示模組的一顯示面。
  6. 如請求項第1~5項其中之一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模組包括一觸控層與一光學樹脂層,該光學樹脂層連接於該觸控層與該基底層之間,該光學樹脂層為一光學透明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
  7. 如請求項第1~5項其中之一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基底層為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該膠層為一感壓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一透明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一光學透明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
  8. 一種觸控裝置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一基底構造與一3D光學構造的3D顯示模組,該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該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提供一基底層,並於該基底層的一面塗覆一膠層以形成一連接模組;將該膠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且各該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該膠層,該黏膠區的弧長投影至該第一面的一第一寬度,該第一寬度小於或等於為各該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及 於該基底層的另一面塗覆一光學樹脂層,並將一觸控層連接至該光學樹脂層。
  9. 一種觸控裝置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一基底構造與一3D光學構造的3D顯示模組,該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各該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提供一基底層,並於該基底層的一面塗覆一膠層以形成一連接模組;將該膠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且各該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該膠層,各該黏膠區投影至各該單根柱狀透鏡的一第一高度,該第一高度小於或等於為各該單根柱狀透鏡高度的三分之一;及於該基底層的另一面塗覆一光學樹脂層,並將一觸控層連接至該光學樹脂層。
  10.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模組;一3D顯示模組,與該觸控模組連接,該3D顯示模組包括:一基底構造,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3D光學構造,形成於該基底構造的該第二面,該3D光學構造包括多數個柱狀透鏡;及一液晶顯示模組,具有一顯示面,該顯示面透過一透光連接層連接該些柱狀透鏡;其中,各該柱狀透鏡的頂部朝向該顯示面,各該柱狀透鏡頂部的一黏膠區陷入該透光連接層,該黏膠區的弧長投影至 該第二面的一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小於或等於為各該單根柱狀透鏡寬度的三分之二。
TW104113298A 2015-04-24 2015-04-24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I579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3298A TWI579741B (zh) 2015-04-24 2015-04-24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3298A TWI579741B (zh) 2015-04-24 2015-04-24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739A TW201638739A (zh) 2016-11-01
TWI579741B true TWI579741B (zh) 2017-04-21

Family

ID=57850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3298A TWI579741B (zh) 2015-04-24 2015-04-24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974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3681A1 (en) * 2011-04-12 2014-02-13 Matsunami Glass Ind., Ltd. Lens array sheet
TWM474191U (zh) * 2013-07-25 2014-03-1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感測器及包含此觸控感測器之觸控面板
CN203630446U (zh) * 2013-08-27 2014-06-04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控功能的裸眼3d显示模组
TWI442092B (zh) * 2010-11-08 2014-06-2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TW201435681A (zh) * 2013-03-08 2014-09-16 Innolux Corp 二維/三維可切換之觸控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TW201504883A (zh) * 2013-07-25 2015-02-0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2092B (zh) * 2010-11-08 2014-06-2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US20140043681A1 (en) * 2011-04-12 2014-02-13 Matsunami Glass Ind., Ltd. Lens array sheet
TW201435681A (zh) * 2013-03-08 2014-09-16 Innolux Corp 二維/三維可切換之觸控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TWM474191U (zh) * 2013-07-25 2014-03-1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感測器及包含此觸控感測器之觸控面板
TW201504883A (zh) * 2013-07-25 2015-02-0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3630446U (zh) * 2013-08-27 2014-06-04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控功能的裸眼3d显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739A (zh) 201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7550C2 (ru) Оптическая сборка и автостереоскоп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на ее основе
US9599874B2 (en) Optical component and display
US20160054573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EP3264146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ith laminated optical member.
TWI576614B (zh) 可減少串音之免眼鏡式立體顯示設備
US1064913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US20110249093A1 (en)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ing device
US10129533B2 (en) High quality and moire-free 3D stereoscopic image rendering system using a lenticular lens
JP2017123328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6814496A (zh) 光学膜和包括光学膜的液晶显示器
KR20120061556A (ko) 표시패널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패널 표시장치
JP5493312B2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9259906B2 (en) Optical laminated bod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unit
JP2018136525A (ja) 裸眼3d用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シート及び裸眼3d用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US9864178B2 (en) Reflection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reflection imaging device
JPH0710427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5127705A1 (zh) 显示装置
TWI579741B (zh) 觸控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JP593864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04790925U (zh) 触控装置
CN104808850B (zh) 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202318075A (zh) 基於特殊組件的裸視3d顯示膜片
TWM505616U (zh) 3d顯示層及3d顯示結構
TWM520771U (zh) 3d顯示層及其3d顯示結構
CN208818991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