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8941B -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 Google Patents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8941B
TWI578941B TW104104291A TW104104291A TWI578941B TW I578941 B TWI578941 B TW I578941B TW 104104291 A TW104104291 A TW 104104291A TW 104104291 A TW104104291 A TW 104104291A TW I578941 B TWI578941 B TW I5789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ve
actuating
pivoting
fixing device
ang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4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8532A (zh
Inventor
de-ju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4104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89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8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8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8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8941B/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Description

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尤指一種可依據使用者需求能將頭枕傾仰角度調整,以提供使用者最舒適之枕靠位置,同時利用向外位移方式形成迫緊來固定頭枕傾仰角度調整後的位置,以提供穩定與安全的使用功效,兼具有結構簡單與操作簡便的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
按,座椅之結構設計是否符合人體工學及舒適性,已受到普遍重視,但,常見之座椅大多著重於椅背部的支撐結構設計,對於頭頸部的支撐結構設計,則較為忽略。
一般具頭枕之座椅,為供使用者乘坐時能讓頭頸部向後躺靠以放鬆肩頸部的肌肉。在一般結構上僅是於椅背上藉一支架以將椅背和頭枕作固定,然,此類型頭枕結構的缺點在於:(a)支架是固定於椅背上,使得頭枕無法作上、下位置之調整,而無法配合不同使用者之身高作調整,因此無法提供有效的頭部支撐及枕靠;(b)頭枕是固定於支架上,使得頭枕之傾仰角度無法調整,而無法適用於每一使用者之不同頭頸型態,使得頸部無法受到頭枕的有效支撐,而無法舒適地長時間枕靠。
已為人所知,如中華民國TW M419482號專利,此類型的頭 枕可以調整傾仰角度,但,其用於頭枕在調整傾仰角度後固定位置的迫緊固定構件,產生之問題中之一者在於其不良之操作設計結構。用於致動該迫緊固定構件之驅動運動的扳動體突出超過夾掣部太遠,特定而言在緊固位置中,此一突出可能是危險的,當使用該迫緊固定構件時,乃因其導致形成障礙及傷害的風險,此外,還存在有迫緊力不足的缺點,因此無法提供確實的固定位置效果。
並且,上述習知技術並未針對提升頭枕之固定構件的迫緊力,以提升整體結構的使用性與使用壽命。
鑑於以上,對於熟悉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對創新的頭枕有需求。本發明針對此技術領域中的此需求以及其他需求,此對於熟悉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
本發明的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使坐在椅上且枕靠於頭枕上之人的頭頸負荷能有效的減輕,並能使體格結構大小或型態不同的人,在長時間坐時都能減輕其頭頸的負荷。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提供一種可依據使用者需求能將頭枕傾仰角度調整,以提供使用者最舒適之枕靠位置。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為高穩定性、耐久性及易於維護的。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構造簡單、經濟且容易操作。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包含一樞接組件以及一緊固組件。
該樞接組件包含有一第一構件及一第二構件。該第一構件之一端設有能安裝固定在椅背之固定部,於對應該固定部之另一端設有一樞接部,該樞接部具有間隔分離之兩個端。該第二構件之一端設有能固定安裝在頭枕之安裝部,於對應該安裝部之另一端設有一對應該樞接部套接之套合部,該套合部具有間隔分離之兩個端且分別與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相對應,該套合部與該樞接部係能活動樞轉,使該第二構件與該第一構件以一致動軸為軸心相對轉動。
該緊固組件包含有一接合構件及一致動組件。該接合構件係沿該致動軸配置,用以將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與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連接在一起。該致動組件係用於使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能夠沿該致動軸相對遠離以形成迫緊,該致動組件包含依序套接在該接合構件上之致動件、第一被動件及第二被動件,該致動件為可繞該致動軸樞轉,該致動件經由該第一被動件連接至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中之一端,且再經由該第二被動件連接至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中之一端。
10‧‧‧頭枕
20‧‧‧樞接組件
21‧‧‧第一構件
211‧‧‧固定部
212‧‧‧樞接部
212a‧‧‧端
212b‧‧‧端
213‧‧‧第一容置空間
214‧‧‧第一凸塊
215a‧‧‧第一擋止部
215b‧‧‧第二擋止部
216a‧‧‧第一擋止部
216b‧‧‧第二擋止部
22‧‧‧第二構件
221‧‧‧安裝部
222‧‧‧套合部
222a‧‧‧端
222b‧‧‧端
223‧‧‧第二容置空間
224‧‧‧第二凸塊
225‧‧‧第三凸塊
30‧‧‧緊固組件
31‧‧‧接合構件
311‧‧‧第一接合元件
312‧‧‧第二接合元件
32‧‧‧致動組件
33‧‧‧致動件
33a‧‧‧第一端
33b‧‧‧第二端
331‧‧‧螺旋凸緣表面
332‧‧‧第四凸塊
34‧‧‧第一被動件
341‧‧‧螺旋凸緣表面
342‧‧‧觸抵部
343‧‧‧凹槽
344‧‧‧斜面
35‧‧‧第二被動件
35a‧‧‧第一端
35b‧‧‧第二端
351‧‧‧凹槽
352‧‧‧槽孔
X‧‧‧致動軸
圖1係本發明之外觀立體並表示連接至頭枕。
圖2A及圖2B係依據本發明之側視圖分別表示處於緊固位置中及處於擰鬆位置中之狀態。
圖3係本發明之一立體分解圖。
圖4係依據圖3內容更詳細地表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圖5係依據圖1並表示為縱向剖面圖。
圖6係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第一構件在另一視角之外觀立體圖。
圖7A及圖7B係分別為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致動件在二相反視角之外觀立體圖。
圖8A及圖8B係分別為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第一被動件在二相反視角之外觀立體圖。
圖9A及圖9B係分別為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第二被動件在二相反視角之外觀立體圖。
為使本發明更加明確詳實,茲列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下列圖示,將本發明之結構及其技術特徵詳述如後:圖1係本發明之外觀立體並表示連接至頭枕。圖2A及圖2B係依據本發明之側視圖分別表示處於緊固位置中及處於擰鬆位置中之狀態。圖3係本發明之一立體分解圖。圖4係依據圖3內容更詳細地表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圖5係依據圖1並表示為縱向剖面圖。圖6係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第一構件在另一視角之外觀立體圖。圖7A及圖7B係分別為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致動件在二相反視角之外觀立體圖。圖8A及圖8B係分別為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第一被動件在二相反視角之外觀立體圖。圖9A及圖9B係分別為本發明所揭示實施例的第二被動件在二相反視角之外觀立體圖。
如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 裝置,其係包含一樞接組件20以及一緊固組件30。
該樞接組件20包含一第一構件21及一第二構件22。該第一構件21之一端設有能安裝固定在椅背(圖未示)之固定部211,於對應該固定部211之另一端設有一樞接部212,該樞接部212具有間隔分離且對稱之兩個端212a、212b。該樞接部212之兩個端212a、212b中之其中一端212b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213,該第一容置空間213內設有至少二相互間隔之第一凸塊214。在該端212a的周緣上間隔設有一第一擋止部215a與一第二擋止部215b,如圖6所示。在第二該端212b的周緣上間隔設有一第一擋止部216a與一第二擋止部216b,如圖3、4所示。
該第二構件22之一端設有能固定安裝在一頭枕10之安裝部221,於對應該安裝部221之另一端設有一對應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套接之套合部222,該套合部222具有間隔分離之兩個端222a、222b,在本發明之意義上,該套合部222之兩個端222a、222b適合於沿一致動軸X移動而相對遠離,以便形成一擴張狀態。該套合部222之兩個端222a、222b係分別與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的兩個端212a、212b相對應,該套合部222與該樞接部212係能活動樞轉,使該第二構件22與該第一構件21以致動軸X為軸心相對轉動。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之兩個端222a、222b中的其中一端222b設有一第二容置空間223,該第二容置空間223內設有至少二相互間隔之第二凸塊224。該第二構件22還設有一第三凸塊225,該第三凸塊225係對應該第一擋止部216a與該第二擋止部216b並能抵接至第一擋止部216a與第二擋止部216b,且該第三凸塊225係位在該樞接部212之兩個端212a、212b中之一者的該端212b的第一擋止部216a與第二擋止部216b的旋轉路徑上。 因此,當該第二構件22相對該第一構件21旋轉時,藉由第一擋止部216a與第二擋止部216b,可使該第二構件22之第三凸塊225於第一擋止部216a與第二擋止部216b之間限位移動,用以限制該第二構件22相對該第一構件21旋轉角度。
該緊固組件30係包含一接合構件31及一致動組件32。在此實例中,該致動軸X與接合構件31及致動組件32之軸重合。該緊固組件30係裝設在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的兩個端212a、212b及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222a、222b之間。在一擰鬆位置中(如圖2B所示),使用者可調整該第二構件22相對該第一構件21樞轉角度位置之定位,且接著將該第二構件22鎖定於所期望位置中(亦即,在一緊固位置中(如圖2A所示)之所期望角度位置)。
該接合構件31係沿該致動軸X穿過該致動組件32,且通過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的兩個端212a、212b及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222a、222b,以將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的兩個端212a、212b與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222a、222b連接在一起。如圖3、4所示之實施例中,該接合構件31包含:一第一接合元件311(如螺絲),其一端通過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的兩個端212a、212b與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222a、222b而連接;及一第二接合元件312(如螺帽),其藉由螺帽螺接於至該第一接合元件311的一該端。在此非限制性實施例中,在本發明的意義上,致動軸X與第一接合元件311(如螺絲)及第二接合元件312(如螺帽)的軸重合。由上可知,該接合構件31係為可調整長度的。
該致動組件32用於使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 222a、222b能夠沿該致動軸X軸向相對遠離以形成迫緊。該致動組件32包含致動件33、第一被動件34及第二被動件35,該致動件33、該第一被動件34及該第二被動件35係依序套接在該接合構件31上,且與該接合構件31形成同軸。更詳細地,該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使用藉助於該接合構件31而係同軸之該致動組件32,該致動件33、該第一被動件34及該第二被動件35之間的間距經設計以使得在致動該致動件33、該第一被動件34及該第二被動件35時能夠置於充足張力下或充足牽引力下,以將張力(或牽引力)施加至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222a、222b。
請配合參考圖7A、7B所示,該致動件33為可繞該致動軸X樞轉且相對該第一被動件34樞轉,該致動件33具有二端,該致動件33之第一端33a用於觸抵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之該端212a,該致動件33之第二端33b用於觸抵該第一被動件34並經由該第一被動件34連接至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之該端212b,且再經由該第二被動件35連接至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該端222b。該致動件33之第二端33b(即,朝向該第一被動件34的一端)設有一螺旋凸緣表面331。此外,在該致動件33的第一端33a還設有一第四凸塊332,該第四凸塊332係對應於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的該端212a上的該第一擋止部215a與該第二擋止部215b,且該第四凸塊332係位在該樞接部212之該端212a的第一擋止部215a與第二擋止部215b的旋轉路徑上。因此,當該致動件33相對該第一構件21旋轉時,藉由第一擋止部215a與第二擋止部215b,可使該致動件33之第四凸塊332於第一擋止部215a與第二擋止部215b之間限位移動,用以限制該致動件33相對該第一構件21旋轉角度。
請配合參考圖8A、8B所示,該第一被動件34具有呈相反方向的二端,該第一被動件34之一該端(即,朝向該致動件33之螺旋凸緣表面331的一端)設有一螺旋凸緣表面341,使得該第一被動件34之螺旋凸緣表面341與該致動件33之螺旋凸緣表面331對稱且經設計以與該致動件33之螺旋凸緣表面331配合,相反的另一該端設有觸抵部342用以觸抵於該第二被動件35的一端。此外,該第一被動件34對應該樞接部212之該端212b之第一容置空間213上的第一凸塊214沿該第一被動件34的軸向(即,致動軸X方向)設置有至少二可與所述第一凸塊214相互配合的凹槽343,以便第一凸塊214能沿凹槽343的長度方向(即,致動軸X方向)移動。可理解,該第一被動件34限位於該樞接部212之該端212b之第一容置空間213內且經由接納於第一容置空間213上之第一凸塊214的凹槽343以防止那裏相對轉動,但可使第一凸塊214沿凹槽343的長度方向(即,致動軸X方向)移動。
請配合參考圖9A、9B所示,該第二被動件35具有呈相反方向的二端,該第二被動件35之第一端35a用於觸抵該第一被動件34之觸抵部342,該第二被動件35之第二端35b用於觸抵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的兩個端222a、222b中之一端222b。此外,該第二被動件35對應該第二構件22之套合部222之該端222b之第二容置空間223上的第二凸塊224沿該第二被動件35的軸向(即,致動軸X方向)設置有至少二可與所述第二凸塊224相互配合的凹槽351,以便第二凸塊224能沿凹槽351的長度方向(即,致動軸X方向)移動。可理解,該第二被動件35限位於該套合部222之該端222b之第二容置空間223內且經由接納於第二容置空間223上之第二凸塊224的凹槽351以防止那裏相對轉動,但可使第二凸塊224沿凹槽351的長度方向(即,致動軸X 方向)移動。
另外,在該第一被動件34之觸抵部342包含一斜面344,通過該斜面344能在該第一被動件34與該第二被動件35接觸時增進其接觸穩定性。在該第二被動件35之第一端35a還設有一向內的槽孔352供可接納該觸抵部342。藉此,該第一被動件34與該第二被動件35通過該觸抵部342與該槽孔352相抵接後,以獲得較佳的連接效果。
可理解,當致動該致動件33時,該致動件33之螺旋凸緣表面331藉由接觸該第一被動件34之螺旋凸緣表面341來嚙合該第一被動件34,同時沿致動軸X推動該第一被動件34向外,再經由該第一被動件34推動該第二被動件35同步向外,再經由該第二被動件35推動該第一接合元件311同步向外,此時該第一接合元件311即同軸拉動該第二接合元件312朝同一方向移動以使該套合部222之端222a迫緊在該樞接部212之一端212a之外面上,由於此時該致動件33之端33a是迫緊在該樞接部212之一端212a之內面上,藉此使該套合部222之兩個端222a、222b相對迫緊在該第一構件21之樞接部212之兩端212a、212b上,以使該第二構件22無法相對該第一構件21樞轉,藉此,緊固該樞接組件20。
因此,在此實例中,向下致動該致動件33以用於緊固(如圖2A所示),且向上致該致動件33以用於擰鬆(如圖2B所示)。
為維持連接至該第一被動件34之該致動件33之端上之螺旋凸緣表面331與第一被動件34上與螺旋凸緣表面331對稱之螺旋凸緣表面341之間的接觸,第一被動件34與第二被動件35之間及第二被動件35與第二構件22之間的餘隙係經由該接合構件31佔據。
因此,以此方式產生之致動件33能夠傳輸大的力,且致動驅動運動時能夠藉助更直觀的操作來調整該第二構件22相對第一構件21的樞轉位置。
因此,該緊固組件30係繞該致動軸X致動,藉此減小需要施加之致動力,同時亦相對於該樞接組件20(第一構件21與第二構件22)根本不突出或僅突出一小程度,藉此減小傷害之風險。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較之下,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藉由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以致動軸為中心作樞轉活動,使得頭枕可同時具有上下升降調整高度以及調整傾仰角度之功效,有效提供不同體型使用者之枕靠需求,使頭枕能以最為舒適之位置提供頭頸部依靠支撐,以減少使用者因頭枕位置不佳導致枕靠的不舒適性。
本發明藉由緊固組件以相對旋轉方式,對於第二構件施以一擴張迫緊動作來固定頭枕傾仰角度調整後的位置,結構簡單且操作簡便,符合市場的需要及消費走向。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而言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本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變更,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20‧‧‧樞接組件
21‧‧‧第一構件
211‧‧‧固定部
212‧‧‧樞接部
212a‧‧‧端
212b‧‧‧端
213‧‧‧第一容置空間
214‧‧‧第一凸塊
216a‧‧‧第一擋止部
216b‧‧‧第二擋止部
22‧‧‧第二構件
221‧‧‧安裝部
222‧‧‧套合部
222a‧‧‧端
222b‧‧‧端
223‧‧‧第二容置空間
224‧‧‧第二凸塊
225‧‧‧第三凸塊
30‧‧‧緊固組件
31‧‧‧接合構件
311‧‧‧第一接合元件
312‧‧‧第二接合元件
32‧‧‧致動組件
33‧‧‧致動件
33a‧‧‧第一端
33b‧‧‧第二端
332‧‧‧第四凸塊
34‧‧‧第一被動件
341‧‧‧螺旋凸緣表面
342‧‧‧觸抵部
343‧‧‧凹槽
344‧‧‧斜面
35‧‧‧第二被動件
35a‧‧‧第一端
35b‧‧‧第二端
351‧‧‧凹槽
352‧‧‧槽孔
X‧‧‧致動軸

Claims (11)

  1. 一種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包含:一樞接組件,包含:一第一構件,於其一端設有能安裝固定在一椅背之固定部,於對應該固定部之另一端設有一樞接部,該樞接部具有間隔分離之兩個端;及一第二構件,於其一端設有能固定安裝在一頭枕之安裝部,於對應該安裝部之另一端設有一對應該樞接部套接之套合部,該套合部具有間隔分離之兩個端且分別與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相對應,該套合部與該樞接部係能活動樞轉,使該第二構件與該第一構件以一致動軸為軸心相對轉動;以及一緊固組件,包含:一接合構件,其係沿該致動軸配置,用以將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與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連接在一起;及一致動組件,用於使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能夠沿該致動軸相對迫緊在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上,該致動組件包含依序套接在該接合構件上之致動件、第一被動件及第二被動件,該致動件為可繞該致動軸樞轉,該致動件經由該第一被動件連接至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中之一端,且再經由該第二被動件連接至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中之一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緊固組件之致動件、第一被動件及第二被動件之間距適合於使得在致動該致動件、該第 一被動件及該第二被動件時能夠將牽引力施加至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連接至該第一被動件之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之兩個端中的其中一端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內設有至少二相互間隔之第一凸塊,該第一被動件對應該第一容置空間內的第一凸塊沿該第一被動件的軸向設置有至少二可與該第一凸塊相互配合的凹槽。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連接至該第二被動件之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之兩個端中的其中一端設有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內設有至少二相互間隔之第二凸塊,該第二被動件對應該第二容置空間的第二凸塊沿該第二被動件的軸向設置有至少二可與該第二凸塊相互配合的凹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中的第二該端間隔設有一第一擋止部與一第二擋止部,該第二構件設有一對應該樞接部之第二該端之第一擋止部與第二擋止部的第三凸塊,且該第三凸塊係位在該樞接部之兩個端中之第二該端的第一擋止部與第二擋止部的旋轉路徑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致動件具有相反的二端,該致動件之第一端用於觸抵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中之第一該端,該致動件之第二端設有一螺旋凸緣表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中的第一該端間隔設有一第一擋止部與一第二擋止部,該致動 件之第一端設有一對應該樞接部之第一該端之第一擋止部與第二擋止部的第四凸塊,且該第四凸塊係位在該樞接部之兩個端中之第一該端的第一擋止部與第二擋止部的旋轉路徑上。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被動件具有相反的二端,該第一被動之一端設有一螺旋凸緣表面,該第一被動件之螺旋凸緣表面與該致動件之螺旋凸緣表面對稱且經設計以與該致動件之該螺旋凸緣表面配合,該第一被動件之另一端設有觸抵部用於觸抵該第二被動件之一端。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被動件係具有二端,該第二被動件之第一端用於觸抵該第一被動件的觸抵部,該第二被動件之第二端用於觸抵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中之一端。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在該第二被動件之第一端還設有一向內的槽孔供可接納該第一被動件的觸抵部。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椅具頭枕角度調整固定裝置,其中該接合構件係包含:一第一接合元件,其一端通過該第一構件之樞接部的兩個端與該第二構件之套合部的兩個端而連接;及一第二接合元件,其藉由螺帽螺接於該第一接合元件的一該端。
TW104104291A 2015-02-09 2015-02-09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TWI578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4291A TWI578941B (zh) 2015-02-09 2015-02-09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4291A TWI578941B (zh) 2015-02-09 2015-02-09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532A TW201628532A (zh) 2016-08-16
TWI578941B true TWI578941B (zh) 2017-04-21

Family

ID=5718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4291A TWI578941B (zh) 2015-02-09 2015-02-09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89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5045U (en) * 2007-07-31 2008-01-11 Iou Jia Ind Co Ltd New structure of head rest for office chair
US7832308B2 (en) * 2008-04-17 2010-11-16 Master Air Tool Corp. Tire-patching tool and its patching method
US7914079B2 (en) * 2008-02-13 2011-03-29 Interstuhl Bueromoebel Gmbh & Co. Kg Head and/or neck support
TWM419482U (en) * 2011-08-01 2012-01-01 Iou Jia Ind Co Ltd Structure of multi-angle-adjustable cushion pillow of office chai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5045U (en) * 2007-07-31 2008-01-11 Iou Jia Ind Co Ltd New structure of head rest for office chair
US7914079B2 (en) * 2008-02-13 2011-03-29 Interstuhl Bueromoebel Gmbh & Co. Kg Head and/or neck support
US7832308B2 (en) * 2008-04-17 2010-11-16 Master Air Tool Corp. Tire-patching tool and its patching method
TWM419482U (en) * 2011-08-01 2012-01-01 Iou Jia Ind Co Ltd Structure of multi-angle-adjustable cushion pillow of office chai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532A (zh) 201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36887A1 (en) Back support for a seat
JPS6257519A (ja) 作業椅子
US20050035644A1 (en) Portable massage chair
US8172315B2 (en) Device for a reclining chair
AU2017300789B2 (en) Improved biomechanical and ergonomical adjustable crutch
US9380878B1 (en) Chair headrest
US20170151121A1 (en) Walker
US7823976B2 (en) Chair
JP2012019831A (ja) 歩行補助器
KR102141589B1 (ko) 의자용 등받이 회전장치
TWI578941B (zh) Chair headrest angle adjustment fixture
US9173499B2 (en) Adjustable armrest apparatus
US20180021205A1 (en) Rollator braking system
KR200490892Y1 (ko) 체압 연동형 의자 등받이 경사 조절기구
CN108113326A (zh) 夹住式儿童垫高椅
JP7198051B2 (ja) 椅子
JP2012527945A (ja) 背もたれ角度調整可能な椅子
KR200342421Y1 (ko) 의자용 헤드레스트의 각도조절장치
JP2017538557A (ja) 座席支持家具
AU2019100879A4 (en) Chair seat slid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JP2007151738A (ja) 椅子
TWI805209B (zh) 避震器
US10820702B1 (en) Chair seat slid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CA3060300C (en) Chair seat slid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KR102210240B1 (ko) 탄성력 조절이 가능한 의자 등받이 경사 조절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