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5836B - Power supply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 Google Patents
Power supply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75836B TWI575836B TW104126950A TW104126950A TWI575836B TW I575836 B TWI575836 B TW I575836B TW 104126950 A TW104126950 A TW 104126950A TW 104126950 A TW104126950 A TW 104126950A TW I575836 B TWI575836 B TW I57583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battery
- new secondary
- flywheel
- efficiency variab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尤指涉及一種具備發電與儲能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並將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及電力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整合成一套可多用途應用之可持續發電並儲能之先進多功能再生能源系統。
由於全世界對石化原料之長時間依賴使用下,造成全球之污染嚴重及生態之破壞,二氧化碳之持續增加導致地球產生溫室效應,發生全球暖化現象,並有逐漸惡化之趨勢。全球暖化所造成之氣候變遷已開始威脅到人類及生態,並已在各方面造成重大之損失。有鑑於此,為了解決能源安全、減少環境污染、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目的,各國投入再生能源之開發與應用不餘遺力,目標皆是朝向零排放永續能源之發展方向前進,期待可以取代對石化能源之依賴。隨著再生能源之快速發展,如太陽能、風能已開始在各國有大規模之示範及應用。但由於這些再生能源容易受到氣候之影響而有不穩定及不連續之特性,併入電網時會造成電力品質之下降。因此,儲能技術與系統之開發與應用變成了除了再生能源外,另一個重要之議題與發展。
目前全世界各式之儲能技術仍在持續發展中,一般儲能技術依照儲能方式大致可分成以下幾種類型:機械儲能、化學儲能、電化
學儲能、電場儲能、磁場儲能、及熱儲能。其中飛輪儲能(Flywheel Energy Storage)係屬於機械儲能之其中一種。飛輪儲能係一種短暫之能源儲存系統,其操作係將動能儲存在具先進高強度材料之一個旋轉中的轉子,經由裡面的一個電機變化,在充電時電機以電動機形式運轉,由外部電源驅動電機帶動飛輪高速旋轉;放電時,電機以發電機狀態運轉,轉換動能成電能,在飛輪帶動下對外輸出電能。當飛輪儲能放電後,飛輪轉速會逐漸降低。飛輪具有非常快之反應時間在4毫秒或更短,可持續時間至1小時,且飛輪儲能設備能經由更多之飛輪模組,功率最高可達93%,具有非常高之效能表現,而其壽命預估有20年。
目前飛輪系統之發展主要係以儲能為主,然而,以發電及儲能兼具之飛輪系統尚未有相關論文提出,並且與其他二次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電力轉換系統整合形成一個應用範圍廣泛之兼具發電及儲能之再生能源系統也尚未有相關報告或論文提出。故,一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其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開發一套具備發電與儲能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並將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及電力轉換系統,整合成一套可多用途應用之可持續發電並儲能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依同時具備發電與儲能功能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而發展出多種之應用模式:應用模式一,當有供電需求時,係以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發電裝置,其所產生之電力可直接提供給負載使用,或儲存於任一種新型二次
電池作為備用電源,其後再提供給負載使用;應用模式二,當有儲能需求時,係以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儲能裝置,可與任一種新型二次電池串並聯作為一複合式儲能系統,結合如太陽能或風能等再生能源併網,或應用於電動汽車儲能設備、家用或工廠大樓等之備用電源、電動汽車之太陽能儲能充電站等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利用飛輪慣性之發電與儲能雙重作用,整合新型二次電池之儲能功能,以形成系統發電儲能之將慣性動能有效率轉換為穩定、且供應規模自小型個人不斷電系統,至家用型、社區型自主性供電儲能系統,再至大型儲電站、電網,範圍分布極為廣泛之另一效率化綠能形式,並具有有效整合管理其他能源形式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供電儲能管理方法,適用於一供電儲能管理系統,使其形成一可發電並儲能之支援與調控之智慧型整合電力串並聯應用系統,以提供系統本身與前端電力來源及後端電力輸出整合之核心平台,該供電儲能管理系統主體結構主要包括一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一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以及一電力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其中,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係設於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之前端,且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係由一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與多組新型二次電池構成,而該電力轉換系統係設於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之終端,並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電性連接,該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包括:(A)於運作初始由該電池管理系統管控下具備足以驅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之電力之專
用組數之新型二次電池,作為系統啟動之首發電力來源;(B)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所產生之直流電力,經過該電池管理系統之控管而填充於所有待蓄電之不飽和新型二次電池,且該新型二次電池所蓄得之電力,進一步反覆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需求之電力,直至該新型二次電池受該電池管理系統管理之最高安全水位全然充滿為止;其中一旦該電池管理系統偵測出該新型二次電池電能含量低於最低安全水位之蓄電量,系統即重新啟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再次開啟一個無須外接電力之蓄電循環;以及(C)利用該電力轉換系統接收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儲存之電力,依後端負載需求分配作直流交流電力之電頻、電壓及功率之統合轉換,同時,該電力轉換系統亦接收由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直接產出之交流電力輸出,對其進行直接之利用,並在負載交流電力用量需求不足時,統籌管理最佳化分配前端電力形式來源,轉而利用該些新型二次電池所儲備之蓄電進行DC/AC轉換;其餘時候當後端需求為直流負載時,則直接利用該些新型二次電池直接輸出之直流電力,俾使後端直流、交流負載皆能獲得合理分配並且無虞使用。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係由一直流動力馬達、一飛輪轉動軸及一直流發電機構成,該直流動力馬達接受前端直流電力帶動後端之飛輪轉動軸轉動,該飛輪轉動軸受力後藉由力矩離心慣性作用力,在極小化摩擦耗損下,產生動能之效果,再將此動能驅動後端連接之直流發電機,將動能轉換回電能,而產生直流電力,並通過一DC/DC轉換之整流器,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進行分配,合理充填於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之中,此時該
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係作為飛輪發電裝置。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可進行同類型電池之串並聯,或不同類型之組合設計,其型態可以包含鎳鎘電池、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空氣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超級電池(Ultrabattery)、水溶性離子電池、液態金屬電池、飛輪儲能、及任何具可回充特性之二次電池。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所產生之電力之輸出,係經由一DC/DC轉換之整流器輸出直流電力供予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持續充電,亦或經由一DC/AC轉換之逆變器,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一般市電負載適用之交流電力,直接提供後端負載利用。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首發電力來源亦可源於一般市電經AC/DC轉換成直流電力,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輸出直流電力重新回充於各組新型二次電池間,進一步反覆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需求之直流電力,直至各組新型二次電池受該電池管理系統之最高安全水位全然充滿為止。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電池管理系統偵測出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電能含量低於最低安全水位蓄電量時,係以至少一組以上之新型二次電池或一般市電經AC/DC轉換成之直流電力,立即重新啟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輸出直流電力重新回充於各組新型二次電池間,通過反覆運轉而完成整體系統供電儲能之永續循環。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電池管理系統為整體系統之核心中控,當整體系統進一步整合一前置外接電力來源時,經過該電池管
理系統之支配調整,轉化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儲能裝置,使其與一組以上之新型二次電池整合成一複合式儲能系統,並經由該電池管理系統之管控,將接收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之電力,透過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將電力分配儲存於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整合形成之複合式儲能系統。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係可為太陽能發電發電器、風力發電發電器、地熱發電、水力位能發電、及任何形式之直流電源來源,作為不穩定電源之效率化儲能穩定設備,抑或可為外接市電做AC/DC轉換或外加電池以作緊急狀況之應變,以驅動直流動力馬達。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係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利用一充電控制器,將來源電力首先充入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後,再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合理分配儲存於其管控下之各組新型二次電池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整合形成之複合式儲能系統。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在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發電裝置使用時,該電池管理系統僅在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與該電力轉換系統之間進行偵測、調節與控管,並在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電力水位未滿時,回饋供應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產生電力,以持續供給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電力之充填。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整體系統整合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且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儲能裝置使用時,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受該電池管理系統之管控,而該電池管理系統係針對各組
新型二次電池之間進行偵測、調節與控管,並對於各種型式之前置外接電力來源進行統收管理與穩定應用。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係經由一充電控制器之分配,間歇性供應整體系統之電能需求,並利用一逆變器將多餘電力直接供應交流負載利用。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之多餘電力,係透過一匯流箱匯集導入一逆變器集中轉換為交流電力,聯合該電池管理系統終端之電力轉換系統所轉換出之交流電力,串接通入一電網,匯集而成為一般市電交流負載之智慧電網系統。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在該智慧電網系統設計中,經由該電力轉換系統所分配出之直流電力,亦可導回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令其持續作飛輪電力以供應後端負載之大量需求。
10、10a、10b‧‧‧高效可變飛輪系統
11‧‧‧直流動力馬達
12‧‧‧飛輪轉動軸
13‧‧‧直流發電機
14‧‧‧整流器
15‧‧‧逆變器
16‧‧‧交流負載
20‧‧‧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
21‧‧‧新型二次電池
22‧‧‧電池管理系統
30‧‧‧電力轉換系統
31‧‧‧直流負載
32‧‧‧交流負載
40‧‧‧太陽能發電發電器
41‧‧‧充電控制器
42‧‧‧逆變器
43‧‧‧交流負載
45‧‧‧匯流箱
50‧‧‧風力發電發電器
51‧‧‧充電控制器
52‧‧‧逆變器
53‧‧‧交流負載
55‧‧‧匯流箱
60‧‧‧電網
61‧‧‧交流負載
第1圖,係本發明之供電儲能管理流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主體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之供電儲能管理流程示意圖、以及本發明之主體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
明係一種供電儲能管理系統,其主體結構主要區分為一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一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20、以及一電力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30。
上述所提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係設於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20之前端,主要係由一直流動力馬達11、一飛輪轉動軸12及一直流發電機13構成主體。該直流動力馬達11接受前端直流電力帶動後端之飛輪轉動軸12轉動,該飛輪轉動軸12受力後藉由力矩離心慣性作用力,在極小化摩擦耗損下,產生動能之效果,再將此動能驅動後端連接之直流發電機13,將動能轉換回電能,而產生直流電力。
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20係由多組新型二次電池21與一套特化設計之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22建構而成。現代化之電池應用,因考量到環保、能量密度、使用壽命、安全性、充電效率、保電能力及價格需求等因素,新型之二次電池一日千里而有不同之發展形式,本發明所提之新型二次電池21可進行同類型電池之串並聯,或不同類型之組合設計,其型態可以係任何具可回充特性之二次電池,涵蓋早期之鎳鎘電池,其後之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空氣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超級電池(Ultrabattery)、水溶性離子電池、液態金屬電池等,乃至於飛輪儲能均可為此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20中新型二次電池21之應用形式,但不僅限於上述類型之二次電池形式,其餘目前及未來可能之二次電池形式均涵蓋於本發明之應用範圍內。而多組新型二次電池21中,只以其中幾組作為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之電力供給,其餘幾組新型
二次電池21則作為儲能用途,儲存來自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所轉換輸出之電力,其中並經由該電池管理系統22來做供需之分配。該電池管理系統22係管控各組新型二次電池21,以準確估測各組新型二次電池21之剩餘能量與電荷狀態(State of Charge,SOC),除供應後端電力穩定效率化輸出,亦反饋前端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適當充電與分配電力,以維持各組新型二次電池21間之電力分配均衡,並避免過充與過放電對各組新型二次電池21造成損傷,而減損電池壽命。
該電力轉換系統30係設於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20之終端,並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電性連接,係接收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所產生之電力或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21所儲存之電力,將接收到之總體直流交流電力,依後端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需求之電力直流交流形式與用電量,進行智能化電頻、電壓及功率之統合轉換及合理分配,以配適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之需求使用。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結構構成一全新之供電儲能管理系統。
當運作時,步驟S11於運作初始須由該電池管理系統22管控下具備足以驅動該飛輪轉動軸12極佳化運轉效率之電力之專用組數之新型二次電池21(亦或源於一般市電經AC/DC轉換成直流電力),作為系統啟動之首發電力來源。在步驟S12中,當該飛輪轉動軸12開始極速運轉,其驅動之直流發電機13所產生之直流電力,透過一DC/DC轉換之整流器14,並經過該電池管理系統22之統轄分配,快速、均勻而安全地填充該電池管理系統22管控下所有待蓄電之不飽和新型二次電池21。該新型二次
電池21所蓄得之電力,進一步反覆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需求之電力,直至該新型二次電池21受該電池管理系統22管理之最高安全水位全然充滿為止。一旦該電池管理系統22偵測出該新型二次電池21電能含量低於最低安全水位之蓄電量,系統即重新啟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再次開啟一個無須外接電力之蓄電循環。如此反覆運轉,理想則能完成發電與儲電之永續循環。
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之電力輸出,除經由該DC/DC轉換之整流器14輸出直流電力供予該些新型二次電池21持續充電外,為避免儲能過程之能量損耗,另設有一DC/AC轉換之逆變器15,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一般市電負載適用之交流電力,直接提供後端負載利用。
在步驟S13中,該些新型二次電池21中所儲存之電力,係藉由該電池管理系統22終端配置之電力轉換系統30,進行後端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需求電力之直交流形式與用電量之智能化電頻、電壓及功率之統合轉換及合理分配。為達交流電力之穩定供應,並顧及該些新型二次電池21在儲能與直流轉換交流過程中可能之多次耗損,該電力轉換系統30亦接收由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直接產出之交流電力輸出,對其進行直接之利用,並在負載交流電力用量需求不足時,統籌管理最佳化分配前端電力形式來源,轉而利用該些新型二次電池21所儲備之蓄電進行DC/AC轉換;其餘時候當後端需求為直流負載時,則直接利用該些新型二次電池21直接輸出之直流電力,俾使後端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皆能獲得合理分配並且無虞使用,以節省能
源在無謂的轉換中不當耗損。
請參閱『第3圖』所示,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如圖所示:為本發明供電儲能管理系統之創作核心,此時兼具發電與儲能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a係作為飛輪發電裝置,可直接並持續產生電力,所產生之直流電力可經由逆變器15DC/AC轉換後直接提供給交流負載16使用,該電池管理系統22僅在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21與該電力轉換系統30之間進行偵測、調節與控管,並在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21電力水位未滿時,回饋供應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a產生電力,以持續供給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21電力之充填。
本發明整體發電儲能之永續循環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新型二次電池21、電池管理系統22,及後端電力轉換系統30,為本發明之主體核心,而該電池管理系統22亦為整體系統之核心中控,當慮及設置場合與實際電力需求,主體核心亦可進一步外接其他綠能來源,如太陽能發電發電器、風力發電發電器、地熱發電、水力位能發電、及任何形式之直流電源來源,作為統收管理與穩定應用所有不穩定電源之效率化儲能穩定設備,具有消峰填谷、及穩定電力品質之功用;抑或可外接市電AC/DC轉換或外加電池以作緊急狀況應變,進而驅動直流動力馬達,但不僅含於上述所及之電力來源,其餘可能之電力來源均涵蓋於本發明之應用範圍內。
當整體系統進一步整合一前置外接電力來源時,經過該電池管理系統22之支配調整,此時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係轉化作為飛輪儲能裝置(請參第4圖),為該電池管理系統22之其中一
環,與其餘新型二次電池21整合成為一複合式儲能系統,並經由該電池管理系統22之管控,將接收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之電力,透過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作為電力之快速吸收與釋放,而該新型二次電池21則作為長時間之儲能運用,進而安全且合理地分配於該些新型二次電池21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之間。其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無論以何種型式之供電系統,均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22,利用一充電控制器,將來源電力首先充入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後,再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22合理分配儲存於其管控下之各組新型二次電池21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整合形成之複合式儲能系統。
請參閱『第4圖』所示,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如圖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延伸應用,前端來源電力來自前置外接之太陽能發電發電器40與其充電控制器41、風力發電發電器50與其充電控制器51,或可外接任一其他環保綠能來源,此時兼具發電與儲能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係作為另一二次電池之形式-飛輪儲能裝置,來統收管理與穩定應用各種電力之來源供應,並經由該電池管理系統22管理複合式儲能系統之充放電平衡;抑或可於該新型二次電池21緊急消耗殆盡,如:後端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過度、電池管理系統22故障、或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來源電力短路等狀況發生時,以外接市電AC/DC轉換或外加電池以作緊急狀況之應變。此系統應用形式也可應用於家用、工廠或商場之備用電源、孤島之電力運行,或電動車之光儲充電站等。
請參閱『第5圖』所示,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如圖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另一延伸應用,外接之前置綠能來源,如太陽能發電發電器40與風力發電發電器50,除各自藉由其充電控制器41、51之分配,間歇性將電能導入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並由該電池管理系統22管理複合式儲能系統之充放電平衡;並且將多餘電力透過一逆變器42、52直接供應交流負載43、53利用,較佳之應用模式亦是導入電力轉換系統30中統一做後端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之統合分配與轉換。
請參閱『第6圖』所示,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如圖所示:當系統需求超越某一規模程度,如企業整體用電管理,與國家級電力供應與儲備之規模考量時,第5圖所述之整合外接供電來源之型式,則因應智慧電網之整體設計考量,轉換為第6圖之型式規劃。經由本發明之可持續發電並儲能之供電儲能管理系統,將再生能源及市電電網整併時之整合應用,係透過一匯流箱45、55將透過充電控制器41、51導入本供電儲能管理系統後仍多餘之前置綠能來源電力,匯集導入逆變器42、52集中轉換為交流電力,聯合該電池管理系統22終端之電力轉換系統30所轉換出之交流電力,串接通入儲能電網60,匯集而成為一般市電交流負載61之智慧電網。而該電力轉換系統30分配出之直流電力,亦可導回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令其持續作飛輪電力,儲存於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10b與新型二次電池22整合形成之複合式儲能系統,再釋放至電網60中,穩定電網60之供電品質,以供應後端負載61之大量電力與品質之需求,如此以達大幅減少非潔淨能源產出與消峰填谷、穩
定市電品質之目標性,進而達到未來非核家園之理想目標。
本系統各部件設施之建置需求,或串接或並聯,決定於末端整體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所需電力之整體安全性供電評估。原則上,經由飛輪發電裝置或飛輪儲能裝置統合產出電力之速度,應大於末端整體直流負載31、交流負載32所需電力之消耗速度,此乃在系統建置前即應審慎而具體計算、評估,並設定未來使用安全用量之限制。
藉此,本發明利用飛輪慣性電力之發電與儲能雙重作用,整合新型二次電池之儲能功能,利用電池管理系統,準確估測多組新型二次電池之剩餘能量與電荷狀態,維持各組新型二次電池間之電力分配均衡,並避免過充與過放電對電池造成損傷,減損電池壽命;進一步電池管理系統則回報予前端電力產生單元供給發電之充電分配需求,此電力產生單元依主體結構設計為一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如此利用飛輪電力之特性,有效率地將所產生之電力均衡儲存於各組新型二次電池間,再由新型二次電池分配一直流供電予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前端之直流動力馬達,驅動飛輪發電機再次產生電力,完成系統發電儲能之永續循環。而在此電池管理系統終端則配置有電力轉換系統,不只接收各組新型二次電池來源之直流電力,亦接收由高效可變飛輪系統直接生成之交流電力,將接收到之總體直流交流電力,依後端需求分配作直流交流電力之電頻、電壓及功率之統合轉換,以智能化節約化管理來源電力形式之合理分配、轉換與輸出。此一整體系統發電儲能之永續循環,及後端電力控制分配系統,為本發明之主體核心,慮及設置場合、及實際電力需求,主體核心亦可外接其他綠能來源統收管
理與穩定應用所有不穩定之乾淨能源,抑或外接市電AC/DC轉換或外加電池以作緊急狀況應變,此時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則作為飛輪儲能裝置,為電池管理系統之其中一環。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一種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利用兼具發電與儲能之高效可變飛輪系統,當有電力需求時,係作為飛輪發電裝置,可直接並持續產生電力;當有儲能需求時,能轉變成為飛輪儲能裝置,並整合多組新型二次電池,儲存本身所產生之電力或來自市電或再生能源所產生之電力,再經由本發明所整合之電池管理系統之監控,及電力轉換系統將所發或所儲存之電力準確提供給負載所需使用;如此系統能獨立運轉,兼可獨立或連接外界電力發電與儲能,具有廣泛之市場應用價值,進而使本發明之產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發明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几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高效可變飛輪系統
11‧‧‧直流動力馬達
12‧‧‧飛輪轉動軸
13‧‧‧直流發電機
14‧‧‧整流器
15‧‧‧逆變器
20‧‧‧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
21‧‧‧新型二次電池
22‧‧‧電池管理系統
30‧‧‧電力轉換系統
31‧‧‧直流負載
32‧‧‧交流負載
Claims (10)
- 一種供電儲能管理方法,適用於一供電儲能管理系統,使其形成一可發電並儲能之支援與調控之智慧型整合電力串並聯應用系統,以提供系統本身與前端電力來源及後端電力輸出整合之核心平台,該供電儲能管理系統主體結構主要包括一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一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以及一電力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其中,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係設於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之前端,且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係由一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與多組新型二次電池構成,而該電力轉換系統係設於該新型二次電池管理模組之終端,並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電性連接,該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於運作初始由該電池管理系統管控下具備足以驅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之電力之專用組數之新型二次電池,作為系統啟動之首發電力來源;(B)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所產生之直流電力,經過該電池管理系統之控管而填充於所有待蓄電之不飽和新型二次電池,且該新型二次電池所蓄得之電力,進一步反覆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需求之電力,直至該新型二次電池受該電池管理系統管理之最高安全水位全然充滿為止;其中一旦該電池管理系統偵測出該新型二次電池電能含量低於最低安全水位之蓄電量,系統即重新啟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再次開啟一個無須外接電力之蓄電循環; 以及(C)利用該電力轉換系統接收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儲存之電力,依後端負載需求分配作直流交流電力之電頻、電壓及功率之統合轉換,同時,該電力轉換系統亦接收由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直接產出之交流電力輸出,對其進行直接之利用,並在負載交流電力用量需求不足時,統籌管理最佳化分配前端電力形式來源,轉而利用該些新型二次電池所儲備之蓄電進行DC/AC轉換;其餘時候當後端需求為直流負載時,則直接利用該些新型二次電池直接輸出之直流電力,俾使後端直流、交流負載皆能獲得合理分配並且無虞使用。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係由一直流動力馬達、一飛輪轉動軸及一直流發電機構成,該直流動力馬達接受前端直流電力帶動後端之飛輪轉動軸轉動,該飛輪轉動軸受力後藉由力矩離心慣性作用力,在極小化摩擦耗損下,產生動能之效果,再將此動能驅動後端連接之直流發電機,將動能轉換回電能,而產生直流電力,並通過一DC/DC轉換之整流器,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進行分配,合理充填於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之中,此時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係作為飛輪發電裝置。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可進行同類型電池之串並聯,或不同類型之組合設計,其型態可以包含鎳鎘電池、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空氣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超級電池(Ultrabattery)、水溶性離子電池、液態金屬電池、及飛輪儲能具可回充特性之二次電池。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所產生之電力之輸出,係經由一DC/DC轉換之整流器輸出直流電力供予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持續充電,亦或經由一DC/AC轉換之逆變器,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一般市電負載適用之交流電力,直接提供後端負載利用。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首發電力來源亦可源於一般市電經AC/DC轉換成直流電力,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輸出直流電力重新回充於各組新型二次電池間,進一步反覆提供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需求之直流電力,直至各組新型二次電池受該電池管理系統之最高安全水位全然充滿為止。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電池管理系統偵測出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電能含量低於最低安全水位蓄電量時,係以至少一組以上之新型二次電池或一般市電經AC/DC轉換成之直流電力,立即重新啟動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輸出直流電力重新回充於各組新型二次電池間,通過反覆運轉而完成整體系統供電儲能之永續循環。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電池管理系統為整體系統之核心中控,當整體系統進一步整合一前置外接電力來源時,經過該電池管理系統之支配調整,轉化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儲能裝置,使其與一組以上之新型二次電池整合成一複合式儲能系統,並經由該電池管理系統之管控,將接收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之電力,透過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將電力分配儲存於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整合形成之複合式儲能系統。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係可為太陽能發電發電器、風力發電發電器、地熱發電、及水力位能發電之直流電源來源,作為不穩定電源之效率化儲能穩定設備,抑或可為外接市電做AC/DC轉換或外加電池以作緊急狀況之應變,以驅動直流動力馬達。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該前置外接電力來源係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利用一充電控制器,將來源電力首先充入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後,再透過該電池管理系統合理分配儲存於其管控下之各組新型二次電池與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整合形成之複合式儲能系統。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供電儲能管理方法,其中,在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作為飛輪發電裝置使用時,該電池管理系統僅在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與該電力轉換系統之間進行偵測、調節與控管,並在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電力水位未滿時,回饋供應該高效可變飛輪系統產生電力,以持續供給該多組新型二次電池電力之充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26950A TWI575836B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Power supply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26950A TWI575836B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Power supply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9636A TW201709636A (zh) | 2017-03-01 |
TWI575836B true TWI575836B (zh) | 2017-03-21 |
Family
ID=5876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26950A TWI575836B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Power supply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7583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0223B (zh) * | 2023-05-12 | 2024-04-21 | 遠東科技大學 | 充放電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6127B (zh) * | 2021-12-13 | 2022-02-18 | 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修井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42985A1 (en) * | 2001-03-27 | 2007-06-21 | Kumar Ajith K | Hybrid Energy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TWM331839U (en) * | 2007-11-21 | 2008-05-01 | Nat Univ Chin Yi Technology | Control circuit of converter for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
CN102832706A (zh) * | 2012-07-18 | 2012-12-19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层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2882237A (zh) * | 2011-07-15 | 2013-01-16 |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智能型储能机及其工作方法 |
TW201515363A (zh) * | 2013-10-01 | 2015-04-16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混合型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供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527413A (zh) * | 2015-01-06 | 2015-04-22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具有飞轮储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装置 |
-
2015
- 2015-08-18 TW TW104126950A patent/TWI57583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42985A1 (en) * | 2001-03-27 | 2007-06-21 | Kumar Ajith K | Hybrid Energy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TWM331839U (en) * | 2007-11-21 | 2008-05-01 | Nat Univ Chin Yi Technology | Control circuit of converter for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
CN102882237A (zh) * | 2011-07-15 | 2013-01-16 |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智能型储能机及其工作方法 |
CN102832706A (zh) * | 2012-07-18 | 2012-12-19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层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
TW201515363A (zh) * | 2013-10-01 | 2015-04-16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混合型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供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527413A (zh) * | 2015-01-06 | 2015-04-22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具有飞轮储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0223B (zh) * | 2023-05-12 | 2024-04-21 | 遠東科技大學 | 充放電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9636A (zh) | 2017-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56544B2 (en) |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 |
KR100704963B1 (ko) | 태양광-풍력 발전 시스템의 제어장치 | |
EP3207579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ies battery charging and forming | |
US4315163A (en) | Multipower electrical system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energy to a house or the like | |
KR101097265B1 (ko) | 전력 저장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3907259A (zh) | 控制包括至少一个发电机和储能器的联合设备的方法 | |
ES2432890A2 (es) | Conjunto generador eléctrico híbrido | |
PL210291B1 (pl) | Sposób sterowania pracą wyspowej sieci elektrycznej i wyspowa sieć elektryczna | |
CN105811458A (zh) | 微电网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 |
CN204669070U (zh) | 风光油互补智能发电控制系统 | |
CN207603229U (zh) | 基于飞轮储能系统的电网调频装置 | |
CN105932704A (zh) | 一种基于光伏直流侧储能的电网智能调控系统 | |
CN111641230A (zh) | 基于自然能量采集的全天候供电系统 | |
CN103166220B (zh) | 一种离网式斯特林供电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 | |
CN117999187A (zh) | 电动车辆太阳能充电系统 | |
US8525369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mizing the use of solar electrical power | |
CN109636254B (zh) | 一种考虑短时供电需求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 |
TWI575836B (zh) | Power supply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 |
TWM521845U (zh) | 供電儲能管理裝置 | |
CN107332278A (zh) | 光储联合发电系统 | |
Gucın et al. | Design and power management of a grid-connected Dc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solar and wind power | |
CN106160162A (zh) | 供电系统 | |
Sobamowo et al. | Solar power applications and integration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ies in off-grid photovoltaic system | |
US20170136915A1 (en) | Power System Using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as Power Transformer | |
CN112865106A (zh) | 一种考虑荷电状态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功率调度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