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530B - 在雙SIM組態中同時的VoLTE及2G/3G/LTE資料 - Google Patents

在雙SIM組態中同時的VoLTE及2G/3G/LTE資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530B
TWI574530B TW104123930A TW104123930A TWI574530B TW I574530 B TWI574530 B TW I574530B TW 104123930 A TW104123930 A TW 104123930A TW 104123930 A TW104123930 A TW 104123930A TW I574530 B TWI574530 B TW I5745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ommunic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voice call
up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3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8851A (zh
Inventor
利 宿
劍雄 史
傑森O 塞班尼
Original Assignee
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8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8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5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在雙SIM組態中同時的VoLTE及2G/3G/LTE資料
本申請案係關於無線裝置,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用於在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之無線裝置中提供改良之效能及/或減少之功率消耗的系統及方法。
無線通信系統之使用情況正快速增長。另外,無線通信技術已自僅語音通信演進成亦包括諸如網際網路及多媒體內容之資料之傳輸。因此,需要在無線通信中做出改良。詳言之,存在於使用者裝備(UE)(例如,諸如行動電話之無線裝置)中之大量功能性可對UE之電池壽命造成顯著壓力。另外,當UE經組態以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時,諸如歸因於其他RAT之調諧偏離操作而在該等RAT中之一或多者上出現某些效能降級。因此,需要在此等無線UE裝置中提供功率節省及/或改良之效能之技術。
除現有RAT之外,有時亦部署新的且改良之蜂巢式無線電存取技術(RAT)。舉例而言,當前正部署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開發且標準化的實施長期演進(LTE)技術之網路。相較於利用諸如各種第二代(2G)及第三代(3G)RAT之舊版RAT之網路而言,LTE及其他較新RAT常常支援更快之資料速率。
然而,在一些部署中,LTE及其他新RAT可能並不完全支援可藉 由舊版網路處置之一些服務。因此,LTE網路常常與舊版網路共同部署於重疊區中,且UE裝置可隨服務或涵蓋範圍所需而在RAT之間轉變。舉例而言,在一些部署中,LTE網路不能夠支援語音通話。因此,例如,當UE裝置在連接至並不支援語音通話之LTE網路時接收或起始電路交換式語音通話時,UE裝置可轉變至舊版網路,諸如使用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RAT或支援語音通話之「1X」(分碼多重存取2000(CDMA2000)1X)RAT之舊版網路,以及其他可能性。
一些UE裝置使用單一無線電來支援多個蜂巢式RAT上之操作。舉例而言,一些UE裝置使用單一無線電來支援LTE與GSM網路兩者上之操作。單一無線電用於多個RAT之使用使得網路之間的轉變(諸如,回應於用於傳入之語音通話或電路交換式服務之傳呼訊息)更複雜。另外,單一無線電用於多個RAT之使用呈現某些功率使用情況及效能問題。
由於此等原因,使用至少一無線電支援多個RAT上之並行操作之現有UE裝置限於針對資料使用第一RAT(例如,LTE,1X)及針對語音僅使用GSM。然而,歸因於用於3G及LTE之GSM頻率重新分類以及LTE涵蓋範圍之快速擴充產生的收縮GSM佔據面積,且更特定言之,LTE語音(VoLTE)使得需要提供額外選項以用於在單一無線電上維持多個並行蜂巢式通信連接。
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用於執行上行鏈路(UL)資料通信及UL封包交換式語音通信之使用者裝備(UE)裝置及相關聯方法。一UE裝置可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用戶識別模組(SIM)。一(或多個)無線電可耦接至該等SIM且可經組態以使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執行上行鏈路(UL)資料通信。第一智慧卡可支援該UL資料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UL資料通信可根據諸如UMTS或演進資料最 佳化(EVDO)之一封包交換式通信協定,以及其他封包交換式協定。應注意,UMTS大體上係指經由(例如)一寬頻CDMA(WCDMA)空中介面之UMTS-FDD及/或經由(例如)一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空中介面之UMTS-TDD。
另外,該(等)無線電可經組態以執行使用一第二RAT進行且為第二智慧卡所支援之一UL語音通話通信。該UL語音通話通信可為一封包交換式通信且可被給予比該UL資料通信更高之一優先權。在一些實施例中,該UL語音通話通信可根據LTE語音(VoLTE)。因此,該UE可並行地維持兩個不同通信連接,每一通信連接藉由一單獨SIM支援。
另外,該(等)無線電可包括在該UL資料通信與該UL語音通信之間共用的共用實體層資源。因此,該UL資料通信可使用一傳輸時間間隔(TTI)之一第一部分,且該UL語音通話通信可使用該TTI之一第二部分。
此外,該UE可包括可在該UL資料通信與該UL語音通信之間共用的一單一傳輸器,且該UL資料通信可使用該單一傳輸器之TTI之一第一部分,且該UL語音通信可使用該單一傳輸器之TTI之一第二部分。另外,該UL資料通信可包括所傳輸位元之一第一部分及丟失位元之一第二部分。該等丟失位元可為在該UL語音通話通信期間未經傳輸之位元。因此,可在該UL資料通信之該等所傳輸位元之該第一部分的傳輸期間應用不用於該等丟失位元之傳輸功率。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不用於該等丟失位元之該傳輸功率可適用於UL控制頻道。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單一傳輸器可經組態以按一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傳輸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且該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可導致該UL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間隙。因此,該單一傳輸器可經組態以在該UL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該等間隙中傳輸該UL語音通話通信。在 一些實施例中,可在用於UL資料頻道之該UL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該等間隙中傳輸該UL語音通話通信。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UE可經組態以監視用於該單一傳輸器之一資料通信UL頻道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因此,若該資料通信UL頻道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高於一臨界值,則該UE可經組態以丟棄一或多個UL語音通話通信子訊框以促進UL資料通信傳輸。
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UE可經組態以監視來自該第一RAT之一上行鏈路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因此,若該上行鏈路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高於一臨界值,則該UE可經組態以丟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子訊框以促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無線電可包括多個傳輸器。因此,該UE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並行地執行使用該第二RAT進行之該UL語音通話通信,及使用該第一RAT進行之該UL資料通信。
出於概述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之目的而提供此發明內容,以提供對本文所描述之標的物之態樣的基本理解。因此,上文所描述之特徵僅為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以任何方式縮小本文所描述之標的物的範疇或精神。本文所描述之標的物之其他特徵、態樣及優點將自以下實施方式、諸圖及申請專利範圍而變得顯而易見。
12‧‧‧外殼
14‧‧‧顯示器
16‧‧‧首頁按鈕
18‧‧‧揚聲器埠
28‧‧‧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
34‧‧‧無線電路系統
40‧‧‧天線
40A‧‧‧天線
40B‧‧‧天線
42‧‧‧控制電路系統
46‧‧‧路徑
48‧‧‧路徑
50‧‧‧路徑
51‧‧‧路徑
52‧‧‧路徑
54‧‧‧路徑
56‧‧‧路徑
57‧‧‧第一無線電/收發器
58‧‧‧基頻處理器積體電路
59‧‧‧收發器鏈
60‧‧‧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
61‧‧‧接收器鏈/接收器
62‧‧‧射頻前端電路系統
63‧‧‧接收器鏈/第二無線電/收發器/接收器
65‧‧‧第一傳輸鏈
67‧‧‧第二傳輸鏈
72‧‧‧GSM邏輯/UMTS協定堆疊
74‧‧‧LTE邏輯/LTE協定堆疊
100‧‧‧核心網路
100A‧‧‧核心網路
100B‧‧‧核心網路
102‧‧‧基地台
102A‧‧‧基地台
102B‧‧‧基地台
106‧‧‧使用者裝備
108‧‧‧外部網路
310‧‧‧用戶識別模組
400‧‧‧系統單晶片
402‧‧‧處理器
404‧‧‧顯示電路系統
406‧‧‧記憶體
410‧‧‧反及(NAND)快閃記憶體
420‧‧‧連接器介面
429‧‧‧短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
430‧‧‧蜂巢式通信電路系統
435‧‧‧天線
436‧‧‧天線
440‧‧‧記憶體管理單元
450‧‧‧唯讀記憶體
460‧‧‧顯示器
504‧‧‧處理器
530‧‧‧無線電
532‧‧‧通信鏈
534‧‧‧天線
540‧‧‧記憶體管理單元
550‧‧‧唯讀記憶體
560‧‧‧記憶體
570‧‧‧網路埠
610‧‧‧資料訊框
620‧‧‧傳輸功率
630‧‧‧語音訊框
當結合以下圖式考慮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時,可獲得對本發明之較好理解。
圖1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實例使用者裝備(UE);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實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UE使用兩個不同RAT與兩個基地台通信;圖3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基地台之實例方塊圖;圖4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UE之實例方塊圖; 圖5A及圖5B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UE中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的實例方塊圖;且圖6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實例VoLTE DRX循環。
雖然本發明易有各種修改及替代形式,但在圖式中藉助於實例展示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且在本文中詳細描述該等特定實施例。然而,應理解,圖式及其詳細描述並不意欲將本發明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形式,而正相反,本發明意欲涵蓋屬於如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的所有修改、等效物及替代例。
縮寫字
以下縮寫字用於本發明中。
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
3GPP2: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
GSM:全球行動通信系統
UMTS:通用行動電信系統
LTE:長期演進
RAT:無線電存取技術
TX:傳輸
RX:接收
DSDA:雙卡雙通
DSDS:雙卡雙待
術語
以下為在本申請案中使用的術語之詞彙表:記憶體媒體-各種類型之記憶體裝置或儲存裝置中之任一者。術語「記憶體媒體」意欲包括:安裝媒體,例如,CD-ROM、軟碟或磁帶裝置;電腦系統記憶體或隨機存取記憶體,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Rambus RAM等;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快閃記憶體、磁性媒體(例如,硬碟機)或光學儲存器;暫存器,或其他類似類型之記憶體元件,等。記憶體媒體亦可包括其他類型之記憶體或其組合。另外,記憶體媒體可位於供執行程式之第一電腦系統中,或可位於經由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連接至第一電腦系統的第二不同電腦系統中。在後一種情況下,第二電腦系統可將程式指令提供至第一電腦以供執行。術語「記憶體媒體」可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記憶體媒體,其可駐留於不同位置中,例如,駐留於經網路連接之不同電腦系統中。記憶體媒體可儲存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之程式指令(例如,體現為電腦程式)。
載體媒體-如上文所描述之記憶體媒體,以及實體傳輸媒體,諸如匯流排、網路及/或遞送諸如電信號、電磁信號或數位信號之信號的其他實體傳輸媒體。
可程式化硬體元件-包括包含經由可程式化互連件而連接之多個可程式化功能區塊之各種硬體裝置。實例包括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場可程式化目標陣列(FPOA),及複合PLD(CPLD)。可程式化功能區塊之範圍可自精細細微度(組合邏輯或查找表)至粗糙細微度(算術邏輯單元或處理器核心)。可程式化硬體元件亦可被稱作「可重組態邏輯」。
電腦系統-各種類型之計算或處理系統中的任一者,包括個人電腦系統(PC)、大型電腦系統、工作站、網路器具、網際網路器具、個人數位助理(PDA)、個人通信裝置、智慧型手機、電視系統、網格計算系統,或其他裝置或裝置組合。大體而言,術語「電腦系統」可經廣泛定義為涵蓋具有執行來自記憶體媒體之指令之至少一處理器的任何裝置(或裝置組合)。
使用者裝備(UE)(或「UE裝置」)-行動或攜帶型且執行無線通信 之各種類型之電腦系統裝置中的任一者。UE裝置之實例包括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例如,基於iPhoneTM、AndroidTM之手機)、攜帶型遊戲裝置(例如,Nintendo DSTM、PlayStation PortableTM、Gameboy AdvanceTM、iPhoneTM)、膝上型電腦、PDA、攜帶型網際網路裝置、音樂播放器、資料儲存裝置、其他手持型裝置以及諸如腕錶、頭戴式耳機、垂飾、耳機等之可穿戴裝置。大體而言,術語「UE」或「UE裝置」可經廣泛定義為涵蓋易於由使用者輸送且能夠進行無線通信之任何電子、計算及/或電信裝置(或裝置之組合)。
基地台-術語「基地台」具有其一般意義之全部廣度,且至少包括安裝於固定位置處且用以作為無線電話系統或無線電系統之部分通信的無線通信台。
處理元件-係指各種元件或元件之組合。舉例而言,處理元件包括諸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之電路、個別處理器核心之部分或電路、整個處理器核心、個別處理器、諸如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之可程式化硬體裝置,及/或包括多個處理器之系統之較大部分。
自動地-係指由電腦系統(例如,由電腦系統執行之軟體)或裝置(例如,電路系統、可程式化硬體元件、ASIC等)執行之動作或操作,而無需直接指定或執行該動作或操作之使用者輸入。因此,術語「自動地」與由使用者手動地執行或指定之操作形成對比,在使用者手動地執行或指定之操作中,使用者提供直接執行操作之輸入。自動程序可藉由由使用者提供之輸入來起始,但「自動地」執行之後續動作並非由使用者指定,亦即,並非「手動地」執行,其中使用者指定待執行之每一動作。舉例而言,藉由選擇每一欄且提供指定資訊之輸入而填寫電子表格(例如,藉由鍵打資訊、選擇核取方塊、選項選擇等)的使用者手動地填寫表格,即使電腦系統必須回應於使用者動作而更新表格亦如此。可藉由電腦系統自動地填寫表格,其中電腦系統(例 如,在電腦系統上執行之軟體)分析表格之欄且在無指定對欄之回答之任何使用者輸入的情況下填寫表格。如上文所指示,使用者可調用表格之自動填充,但在表格之實際填充中並不涉及自動填充(例如,使用者並不手動地指定對欄之回答,而是自動地完成對欄之回答)。本說明書提供回應於使用者已採取之動作而自動地執行之操作之各種實例。
圖1-使用者裝備
圖1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實例使用者裝備(UE)106。術語UE 106可為如上文所定義之各種裝置中之任一者。UE裝置106可包括外殼12,該外殼12可使用各種材料中之任一者建構而成。UE 106可具有顯示器14,該顯示器14可為併有電容式觸控電極之觸控式螢幕。顯示器14可基於各種顯示技術中之任一者。UE 106之外殼12可含有或包含用於各種元件中之任一者之開口,諸如首頁按鈕16、揚聲器埠18,及諸如麥克風、資料埠之其他元件(未展示),及可能的各種其他類型之按鈕,例如音量按鈕、響鈴按鈕等。
UE 106可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舉例而言,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諸如以下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之各種RAT中的任一者進行通信: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分碼多重存取(CDMA)(例如,CDMA2000 1XRTT或其他CDMA無線電存取技術)、長期演進(LTE)、進階LTE及/或其他RAT。舉例而言,UE 106可支援諸如LTE及GSM之至少兩種無線電存取技術。可在需要時支援各種不同的或其他RAT。
UE 106可包含一或多個天線。UE 106亦可包含各種無線電組態中之任一者,諸如一或多個傳輸器鏈(TX鏈)及一或多個接收器鏈(RX鏈)之各種組合。舉例而言,UE 106可包含支援兩種或兩種以上RAT之無線電。無線電可包含單一傳輸(TX)鏈及單一接收(RX)鏈。替代 地,無線電可包含在相同頻率上操作之單一TX鏈及兩個RX鏈。在另一實施例中,UE 106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亦即,兩個或兩個以上TX/RX鏈(兩個或兩個以上TX鏈及兩個或兩個以上RX鏈)。
在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中,UE 106包含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RAT通信之兩個天線。舉例而言,UE 106可具有耦接至單一無線電或共用無線電之一對行動電話天線。天線可使用切換電路及其他射頻前端電路系統而耦接至共用無線電(共用無線通信電路系統)。舉例而言,UE 106可具有耦接至收發器或無線電之第一天線,亦即,耦接至傳輸器鏈(TX鏈)以用於傳輸且耦接至第一接收器鏈(RX鏈)以用於接收之第一天線。UE 106亦可包含耦接至第二RX鏈之第二天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接收器鏈作為一對而操作,且在兩種或兩種以上RAT(諸如,LTE及諸如GSM或CDMA1x之一或多個其他RAT)當中進行時間多工。在本文所描述之主要實施例中,UE 106包含一傳輸器鏈及兩個接收器鏈,其中傳輸器鏈與兩個接收器鏈(充當一對)在諸如LTE及UMTS之兩種(或兩種以上)RAT之間進行時間多工。
每一天線可接收廣泛範圍之頻率,諸如自600MHz直至3GHz。因此,(例如)兩個接收器鏈之本端振盪器可調諧至諸如LTE頻帶之特定頻率,其中第一接收器鏈自天線1接收樣本,且第二接收器鏈自天線2接收樣本,兩者處於相同頻率上(例如,若其使用相同的本端振盪器)。取決於用於UE 106之所要操作模式,UE 106中之無線電路系統可經即時組態。
圖2-通信系統
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例示性(及簡化)無線通信系統。應注意,圖2之系統僅為可能系統之一實例,且可在需要時在各種系統中之任一者中實施實施例。
如所展示,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包括基地台102A及102B,該等基地台102A及102B經由傳輸媒體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裝置(表示為UE 106)通信。基地台102可為基地收發器台(BTS)或小區位點,且可包括實現與UE 106之無線通信的硬體。每一基地台102亦可經裝備以與核心網路100通信。舉例而言,基地台102A可耦接至核心網路100A,而基地台102B可耦接至核心網路100B。每一核心網路可藉由一各別蜂巢式服務提供者而操作,或複數個核心網路100A可藉由相同的蜂巢式服務提供者而操作。每一核心網路100亦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外部網路(諸如,外部網路108),外部網路可包括網際網路、公眾交換電話網路(PSTN)及/或任何其他網路。因此,基地台102可促進UE裝置106之間及/或UE裝置106與網路100A、100B及108之間的通信。
基地台102及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各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亦被稱作無線通信技術或電信標準)中之任一者經由傳輸媒體進行通信,諸如GSM、UMTS(包括UMTS分頻雙工(UMTS-FDD)及UMTS分時雙工(UMTS-TDD))、LTE、LTE進階(LTE-A)、3GPP2 CDMA2000(例如,1xRTT、1xEV-DO、HRPD、eHRPD)、IEEE 802.11(WLAN或Wi-Fi)、IEEE 802.16(WiMAX),等等。
基地台102A與核心網路100A可根據第一RAT(例如,LTE)操作,而基地台102B與核心網路100B可根據第二(例如,不同的)RAT(例如,GSM、CDMA 2000或其他舊版技術或電路交換技術)操作。兩個網路可在需要時由相同網路業者(例如,蜂巢式服務提供者或「電信廠商」)或由不同網路業者控制。另外,兩個網路可獨立於彼此操作(例如,若其根據不同RAT操作),或可以略微耦接或緊密耦接方式操作。
亦應注意,雖然兩個不同網路可用以支援兩種不同RAT(諸如, 圖2中展示之例示性網路組態中所說明),但實施多種RAT之其他網路組態亦為可能的。作為一實例,基地台102A與102B可根據不同RAT操作但耦接至相同的核心網路。作為另一實例,能夠同時支援不同RAT(例如,LTE及GSM、LTE及CDMA2000 1xRTT及/或RAT之任何其他組合)之多模式基地台可耦接至亦支援不同蜂巢式通信技術之核心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為封包交換技術之第一RAT(例如,LTE)及為電路交換技術之第二RAT(例如,GSM或1xRTT)。
如上文所論述,UE 106可能能夠使用多種RAT(諸如,3GPP、3GPP2內之彼等RAT)或任何所要之蜂巢式標準進行通信。UE106亦可經組態以使用WLAN、藍芽、一或多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例如GPS或GLONASS)、一個及/或多個行動電視廣播標準(例如,ATSC-M/H或DVB-H)等進行通信。網路通信標準之其他組合亦為可能的。
根據相同或不同RAT或蜂巢式通信標準操作之基地台102A及102B及其他基地台因此可作為小區網路而提供,其可經由一或多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在寬闊地理區域上向UE 106及類似裝置提供連續或幾乎連續之重疊服務。
圖3-基地台
圖3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基地台102之例示性方塊圖。應注意,圖3之基地台僅為可能的基地台之一實例。如所展示,基地台102可包括可執行用於基地台102之程式指令的處理器504。處理器504亦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單元(MMU)540,其可經組態以自處理器504接收位址並將彼等位址轉譯成記憶體(例如,記憶體560及唯讀記憶體(ROM)550)或其他電路或裝置中之位置。
基地台102可包括至少一網路埠570。網路埠570可經組態以耦接至電話網路並對複數個裝置(諸如,UE裝置106)提供對如上文所描述 的電話網路之存取。
網路埠570(或額外網路埠)亦可或替代地經組態以耦接至蜂巢式網路(例如,蜂巢式服務提供者之核心網路)。核心網路可將行動性相關服務及/或其他服務提供至諸如UE裝置106之複數個裝置。在一些狀況下,網路埠570可經由核心網路耦接至電話網路,及/或核心網路可提供電話網路(例如,在由蜂巢式服務提供者服務之其他UE裝置106當中)。
基地台102可包括至少一天線534。該至少一天線534可經組態以作為無線收發器操作且可經進一步組態以經由無線電530與UE裝置106通信。天線534經由通信鏈532與無線電530通信。通信鏈532可為接收鏈、傳輸鏈或接收鏈與傳輸鏈兩者。無線電530可經組態以經由各種RAT(包括但不限於LTE、GSM、WCDMA、CDMA2000等)進行通信。
基地台102之處理器504可經組態以(例如)藉由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上之程式指令而實施本文所描述之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替代地,處理器504可經組態為諸如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之可程式化硬體元件,或組態為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其組合。
圖4-使用者裝備(UE)
圖4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UE 106之實例簡化方塊圖。如所展示,UE 106可包括系統單晶片(SOC)400,該系統單晶片可包括用於各種目的之部分。SOC 400可耦接至UE 106之各種其他電路。舉例而言,UE 106可包括各種類型之記憶體(例如,包括反及(NAND)快閃記憶體410)、連接器介面420(例如,用於耦接至電腦系統、銜接台、充電站等)、顯示器460、諸如用於LTE、GSM等之蜂巢式通信電路系統430,以及短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429(例如,藍芽及WLAN電路系 統)。蜂巢式通信電路系統430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較佳為如所展示之兩個天線435及436。短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429亦可耦接至天線435及436中之一者或兩者(為易於說明,並未展示此連接性)。
如所展示,SOC 400可包括可執行用於UE 106之程式指令的處理器402,及可執行圖形處理並將顯示信號提供至顯示器460之顯示電路系統404。處理器402亦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單元(MMU)440,其可經組態以自處理器402接收位址並將彼等位址轉譯成記憶體(例如,記憶體406、唯讀記憶體(ROM)450、NAND快閃記憶體410)中之位置及/或轉譯成其他電路或裝置(諸如,顯示電路系統404、蜂巢式通信電路系統430、短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429、連接器介面420及/或顯示器460)中之位置。MMU 440可經組態以執行記憶體保護及頁面表轉譯或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MMU 440可作為處理器402之一部分而包括。
UE 106可進一步包含包含用戶識別模組(SIM)功能性之一或多個用戶識別模組(SIM)310。術語「SIM」或「SIM實體」意欲包括各種類型之SIM實施或SIM功能性中之任一者,諸如,抽取式或嵌入式的一或多個通用積體電路卡(UICC)卡、一或多個eUICC、一或多個eSIM等。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6包含至少兩個SIM 310。每一SIM可執行一或多個用戶識別模組(SIM)應用程式及/或以其他方式實施SIM功能性。因此,每一SIM 310可為可嵌入(例如,可焊接至UE 106中之電路板上)之單一智慧卡,或每一SIM 310可實施為抽取式智慧卡。因此,SIM 310可為一或多個抽取式智慧卡(諸如,UICC卡,其有時被稱作「SIM卡」),及/或SIM 310可為一或多個嵌入式卡(諸如,嵌入式UICC(eUICC),其有時被稱作「eSIM」或「eSIM卡」)。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當SIM 310包括eUICC時),SIM 310中之一或多者可實施嵌入式SIM(eSIM)功能性;在此實施例中,SIM 310中之單一SIM可執行多個SIM應用程式。SIM 31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諸如處理器及/ 或記憶體之組件;用於執行SIM/eSIM功能性之指令可儲存於記憶體中且由處理器來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6在需要時可包含抽取式智慧卡與固定/非抽取式智慧卡之組合(諸如,實施eSIM功能性之一或多個eUICC卡)。舉例而言,UE 106可包含兩個嵌入式SIM 310、兩個抽取式SIM 310或一個嵌入式SIM 310與一個抽取式SIM 310之組合。亦預期各種其他SIM組態。
如上文所提及,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6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SIM。UE 106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SIM 310之包括可允許UE 106支援兩個不同電話號碼且可允許UE 106在對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各別網路上通信。舉例而言,第一SIM 310可支援諸如LTE之第一RAT,且第二SIM 310可支援諸如UMTS之第二RAT。其他實施及RAT當然係可能的。在UE 106包含兩個SIM 310之情況下,UE 106可支援雙卡雙通(DSDA)功能性。DSDA功能性可允許UE 106在相同時間同時地連接至兩個網路(且使用兩個不同RAT),或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RAT在相同的或不同的網路上同時維持藉由兩個不同SIM支援之兩個連接。DSDA功能性亦可允許UE 106在任一電話號碼上同時接收語音通話或資料訊務。在某些實施例中,語音通話可為封包交換式通信。換言之,可使用LTE語音(VoLTE)技術接收語音通話。在另一實施例中,UE 106支援雙卡雙待(DSDS)功能性。DSDS功能性可允許UE 106中之兩個SIM 310中之任一者處於待命狀態,等待語音通話及/或資料連接。在DSDS中,當在一SIM 310上建立通話/資料時,另一SIM 310不再為作用中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執行用於不同載波及/或RAT之多個SIM應用程式之單一SIM(例如,eUICC)來實施DSDx功能性(DSDA或DSDS功能性)。
如上文所提及,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無線地通信。如上文進一步提及,在此等情況下,蜂巢式通信 電路系統(無線電)430可包括在多種RAT之間共用之無線電組件及/或經排他地組態以根據單一RAT使用之無線電組件。在UE 106包含至少兩個天線之情況下,天線435及436可為可組態的以用於實施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
如本文所描述,UE 106可包括用於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RAT實施特徵以用於通信之硬體及軟體組件,諸如本文所描述之彼等特徵。UE裝置106之處理器402及/或無線電430可經組態以(例如)藉由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上之程式指令而實施本文所描述之特徵的部分或全部。替代地(或另外),處理器402及無線電430中之一或多者可經組態為可程式化硬體元件,諸如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組態為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替代地(或另外),UE裝置106之處理器402結合其他組件400、404、406、410、420、430、435、440、450、460中之一或多者可經組態以實施本文所描述之特徵的部分或全部。
圖5A及圖5B-UE傳輸/接收邏輯
圖5A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UE 106之一部分。如所展示,UE 106可包含控制電路系統42,該控制電路系統42經組態以儲存及執行控制碼以用於實施UE 106中之控制演算法。控制電路系統42可包括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例如,微處理器、記憶體電路等),且可包括基頻處理器積體電路58。基頻處理器58可形成無線電路系統34之部分且可包括記憶體及處理電路(亦即,可考慮基頻處理器58形成UE 106之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之部分)。基頻處理器58可包含用於處置各種不同RAT(諸如,GSM邏輯72及LTE邏輯74)之軟體及/或邏輯,以及其他組件。
基頻處理器58可經由路徑48將資料提供至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例如,微處理器、非揮發性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其他控制電 路等)。路徑48上之資料可包括與UE蜂巢式通信及操作相關聯之原始及經處理資料,諸如蜂巢式通信資料、用於所接收信號之無線(天線)效能量度、關於調諧偏離操作之資訊、關於傳呼操作之資訊,等等。此資訊可藉由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及/或處理器58來分析且,作為回應,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或,在需要時,基頻處理器58)可發出用於控制無線電路系統34之控制命令。舉例而言,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可在路徑52及路徑50上發出控制命令,及/或基頻處理器58可在路徑46及路徑51上發出命令。
無線電路系統34可包括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諸如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及射頻前端電路系統62。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可包括一或多個射頻收發器。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包含收發器(TX)鏈59、接收器(RX)鏈61及RX鏈63。如上文所提及,兩個RX鏈61及63可為主RX鏈61及分集RX鏈63。兩個RX鏈61及63可連接至相同的本端振盪器(LO),且因此可以相同頻率一起操作以用於MIMO操作。因此,TX鏈59及兩個RX鏈61及63可連同其他必要電路系統一起被視為單一無線電。當然預期其他實施例。舉例而言,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可包含僅單一TX鏈及僅單一RX鏈,亦作為單一無線電實施例。因此,術語「無線電」可經定義為具有其一般且可接受之含義之最廣泛範疇,且包含通常可見於無線電中之電路系統,包括但不限於(例如)連接至相同LO之單一TX鏈及單一RX鏈或單一TX鏈及兩個(或兩個以上)RX鏈。術語無線電可涵蓋上文所論述之傳輸鏈及接收鏈,且亦可包括耦接至與執行無線通信相關聯之射頻電路系統(例如,傳輸鏈及接收鏈)之數位信號處理。作為一實例,傳輸鏈可包括諸如放大器、混頻器、濾波器及數位轉類比轉換器之組件。類似地,接收鏈可包括(例如)諸如放大器、混頻器、濾波器及類比轉數位轉換器之組件。如上文所提及,多個接收鏈可共用一LO,但在其他實施 例中,該等接收鏈可包含其自身之LO。無線通信電路系統可涵蓋一較大組組件,例如,包括UE之一或多個無線電(傳輸/接收鏈及/或數位信號處理)、基頻處理器等。術語「蜂巢式無線通信電路系統」包括用於執行蜂巢式通信(例如,與本質上不為蜂巢式之其他協定形成對比,諸如藍芽)之各種電路系統。當單一無線電(亦即,具有單一TX鏈及單一RX鏈之無線電;或具有單一TX鏈及兩個RX鏈之無線電,其中該兩個RX鏈連接至相同LO)支援多種RAT時,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可操作以改良效能。
如圖5B中所展示,根據一些實施例,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亦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TX鏈及兩個或兩個以上RX鏈。舉例而言,圖5B展示具有包含TX鏈59及RX鏈61之第一無線電57及包含第一TX鏈65及第二TX鏈67之第二無線電63的實施例。亦預期以下實施例:其中,額外TX/RX接收鏈可包括於圖5A之實施例中,亦即,除所展示之一TX鏈59及兩個RX鏈61及63之外。在具有多個TX鏈及RX鏈之此等實施例中,當僅一無線電當前為作用中的時(例如,關閉第二無線電以節省電力),當該單一作用中無線電支援多種RAT時,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可操作以改良該單一作用中無線電之效能。
基頻處理器58可接收待自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傳輸之數位資料,且可使用路徑46及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傳輸對應射頻信號。射頻前端62可耦接於射頻收發器60與天線40之間,且可用以將由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產生之射頻信號遞送至天線40。射頻前端62可包括用於在天線40與射頻收發器60之間形成介面之射頻開關、阻抗匹配電路、過濾器及其他電路系統。
藉由天線40接收之傳入之射頻信號可經由射頻前端62、諸如路徑54及56之路徑、射頻收發器60中之接收器電路系統及諸如路徑46之路徑而提供至基頻處理器58。路徑54可(例如)用於處置與收發器57相 關聯之信號,而路徑56可用於處置與收發器63相關聯之信號。基頻處理器58可將所接收信號轉換成提供至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之數位資料。基頻處理器58亦可自所接收信號中提取指示收發器當前經調諧至之頻道之信號品質的資訊。舉例而言,控制電路系統42中之基頻處理器58及/或其他電路系統可分析所接收信號以產生各種量測結果,諸如位元錯誤率量測結果;關於與傳入之無線信號相關聯之功率量、強度指示符(RSSI)資訊、接收信號碼功率(RSCP)資訊、參考符號接收功率(RSRP)資訊、信號干擾比(SINR)資訊、信雜比(SNR)資訊的量測結果;基於諸如Ec/Io或Ec/No資料之信號品質資料之頻道品質量測結果等。
射頻前端62可包括切換電路系統。切換電路系統可藉由自控制電路系統42接收之控制信號(例如,經由路徑50來自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28之控制信號及/或經由路徑51來自基頻處理器58之控制信號)來組態。切換電路系統可包括用以將TX及RX鏈連接至天線40A及40B之開關(開關電路)。射頻收發器電路系統60可藉由經由路徑52自儲存及處理電路系統接收之控制信號及/或經由路徑46自基頻處理器58接收之控制信號來組態。
所使用之天線之數目可取決於用於UE 106之操作模式。舉例而言,如圖5A中所展示,在正常LTE操作中,天線40A及40B可與各別接收器61及63一起使用以實施接收分集方案,諸如用於MIMO操作。藉由此類型之配置,可使用基頻處理器58同時接收及處理兩個LTE資料串流。當需要監視用於傳入之UMTS傳呼之UMTS傳呼頻道時,該等天線中之一者或兩者可臨時用於接收UMTS傳呼頻道信號。
控制電路系統42可用以執行用於處置一種以上無線電存取技術之軟體。舉例而言,基頻處理器58可包括用於實施諸如UMTS協定堆疊72及LTE協定堆疊74之多個協定堆疊之記憶體及控制電路系統。因 此,協定堆疊72可與諸如UMTS(作為一實例)之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且協定堆疊74可與諸如LTE(作為一實例)之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在操作期間,UE 106可使用UMTS協定堆疊72處置UMTS功能且可使用LTE協定堆疊74處置LTE功能。在需要時,可在UE 106中使用額外協定堆疊、額外收發器、額外天線40及其他額外硬體及/或軟體。圖5A及圖5B之配置僅為說明性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協定堆疊中之一者或兩者可經組態以實施以下流程圖中所描述之方法。
在圖5A(或圖5B)之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以下配置實施圖5A(或圖5B)之無線電路系統而使UE 106之成本及複雜度最小化:其中,基頻處理器58及無線電收發器電路系統60用以支援LTE及UMTS訊務兩者。
執行並行封包交換式語音通信及資料通信
如上文所論述,UE可並行地維持兩個不同通信連接,每一連接藉由兩個SIM中之一者來支援。換言之,每一通信連接可藉由一單獨SIM來支援。舉例而言,第一連接可用於資料通信,且第二連接可用於語音通信。語音通信可為封包交換式通信。
舉例而言,藉由第一SIM支援之封包交換式資料通信可與藉由第二SIM支援之封包交換式語音通信同時地傳輸。在具有單一傳輸器之無線電之情況下,術語「同時」可指以時間多工方式在相同傳輸時間間隔中執行之資料通信及語音通信,但實際上並非並行地,亦即,實際上並非以時間重疊方式(因為單一傳輸器一次僅可傳輸一個事物)。在具有兩個傳輸器之無線電之情況下,術語「同時」可指並行地執行資料通信及語音通信,亦即,以時間重疊方式(因為在具有兩個傳輸器之無線電中,每一傳輸器可與另一傳輸器同時傳輸一各別通信)。
在一實例中,封包交換式資料通信可根據UMTS及演進資料最佳 化(EVDO)協定中之一或多者,且封包交換式語音通信可根據LTE語音(VoLTE)協定。UMTS係指(例如)經由寬頻CDMA(WCDMA)空中介面之UMTS-FDD及/或(例如)經由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空中介面之UMTS-TDD。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同時允許VoLTE語音通信與資料通信之同時傳輸(如上文所定義),其中VoLTE語音通信插入至資料通信中,具有減少或最少資料損失問題。
應注意,VoLTE為UE與LTE網路之間的互動式資料串流。週期性地每隔20或40毫秒(ms),在一上行鏈路(UL)子訊框中傳輸UL語音訊框,且在一下行鏈路(DL)子訊框中接收DL語音訊框。UE在介於DL語音訊框之接收之間進入不連續接收循環(DRX)模式。換言之,在20/40ms視窗中之非作用中時間期間,UE進入DRX模式。取決於UE與LTE網路(基地台)之間的無線電信號之品質,再傳輸速率可小於10%,因此,視窗之大部分可在DRX模式中用於UE。然而,若無線電信號具有不良品質(諸如,處於小區邊緣),則語音訊框之再傳輸可利用整個20/40ms視窗。另外,當使用傳輸時間間隔(TTI)集束時,可重複一UL語音訊框達4次,且在每一20/40ms視窗中每一UL傳輸需要4個連續子訊框,以用於進一步減少UE在DRX模式中花費之時間。
舉例而言,UE可藉由時間共用或時間多工至少一無線電而同時傳輸根據VoLTE之語音通信及根據UMTS之資料通信。舉例而言,UL語音訊框或LTE子訊框可被給予比UMTS UL頻道更高之優先權,且可使用20/40ms視窗之一部分。當UE通常將進入DRX模式以用於UMTS資料通信時,UMTS UL頻道可使用視窗中之剩餘時間。
應注意,UMTS UL實體頻道可包括控制頻道及資料頻道兩者,諸如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專用實體資料頻道(UL-DPDCH)、增強型專用實體控制頻道(UL-E-DPCCH)、增強型專用實體資料頻道(UL-E-DPDCH)及高速專用實體控制頻道(UL-HSDPCCH)。
UL-DPCCH主要包括上行鏈路導頻信號及層1發信資訊,而UL-DPDCH大體上攜載UL資料,該UL資料可經碼擴展於多個10ms W-CDMA訊框(TTI 10ms/20ms/40ms)上。另外,可使用輸送格式組合指示符(TFCI)選擇程序基於可用擴展碼因子及UL功率計算適合一TTI之UL資料大小。UL-E-DPCCH為用於增強型資料頻道之控制頻道,其攜載用於E-DPDCH頻道之TFCI資訊。
UL-E-DPDCH攜載UL資料,該等UL資料經碼擴展於10ms增強型資料頻道訊框或2ms增強型資料頻道訊框上。因此,可使用增強型TFCI(E_TFCI)選擇程序基於可用增強型資料頻道擴展碼因子及增強型資料頻道UL功率計算適合一增強型資料頻道TTI(2ms/10ms)之UL資料大小。
UL-HSDPCCH在2ms子訊框中攜載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ACK/NACK及頻道品質指示符(CQI)資訊。另外,其可為用於HSDPA之反饋頻道。
因此,因為LTE子訊框可被給予更高優先權,因此對於LTE子訊框傳輸可每隔20/40ms循環以變化之時間量中斷UMTS UL頻道,從而導致丟失位元。換言之,UMTS UL頻道傳輸可含有間隙。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UMTS UL控制頻道(UL-DPCCH、UL-E-DPCCH及UL-HSDPCCH),可將原本用於丟失之位元之傳輸(TX)功率添加至可用於控制頻道中之剩餘位元的TX功率上。將TX功率添加至剩餘位元可允許用於特定控制頻道之網路接收平均功率保持在相同位準且,另外,允許特定控制頻道位元錯誤率保持恆定。
此外,如圖6中所展示,在VoLTE DRX循環期間,如上文所描述,根據一些實施例,UMTS UL資料頻道(UL-DPDCH及UL-E-DPDCH)之資料訊框610可藉由語音訊框630而中斷。藉由資料訊框610中之中斷形成之間隙可導致如上文所論述的位元損失。為了減輕 位元損失,TFCI選擇及E-TFCI選擇可藉由以下操作計算待於TTI上傳輸之資料大小:基於間隙減小輸送區塊大小以使得每位元TX功率及位元錯誤率保持恆定,或維持相同輸送區塊大小但增加每位元TX功率,如同將丟失之位元上之TX功率添加至剩餘位元一般。因此,如所展示,在任一種情況下,對於針對VoLTE具有或不具有間隙之UMTS UL資料頻道,TX功率620可保持相同。
然而,隨著無線電信號之品質劣化,可能需要將語音訊框再傳輸多次,從而導致增加之間隙、更多丟失之位元及在VoLTE DRX循環期間用於UMTS UL傳輸之更少時間。在此等情況下,UE可監視UE經調諧至UMTS UL-DPDCH之時間量。換言之,UE可監視UMTS UL-DPDCH之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若UE經調諧至UMTS UL-DPDCH之時間量減小至低於臨限值,或,若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增加至高於臨限值,則UE可在語音通信與資料通信之間逆轉優先權。以另一方式闡述,若UE判定太多時間專用於語音通信,則UE可選擇丟棄若干LTE子訊框以促進UMTS子訊框。在一些情況下,除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之外,UE可進一步監視來自網路之UL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在某些情況下,若LTE傳輸在指定時間量內未被中斷,則UE可僅選擇丟棄LTE子訊框。
在不良無線電條件之某些情況下,歸因於TTI集束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再傳輸,LTE傳輸可在完整DRX循環內繼續。在此等情況下,可暫時中止UMTS資料傳輸以便維持用於根據VoLTE之語音通信之高品質信號。在此等情況下,一旦UE判定無線電條件已得以改良,便可恢復執行UMTS資料傳輸。在一實例中,UE可監視LTE UL之區塊錯誤率,且當LTE UL之區塊錯誤率相比於UMTS資料傳輸最初暫時中止時之情形而言減少達10%時,可判定無線電條件已得以改良。
可以各種形式中之任一者來實現本發明之實施例。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可按電腦實施方法、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或電腦系統之形式來實現。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諸如ASIC之一或多個專門設計之硬體裝置來實現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諸如FPGA之一或多個可程式化硬體元件來實現本發明。
在一些實施例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可經組態以使得其儲存程式指令及/或資料,其中程式指令在由電腦系統執行之情況下使得電腦系統執行方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或,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之任何組合,或,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的任何子集,或,此等子集之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例如,UE)可經組態以包括處理器(或一組處理器)及記憶體媒體,其中記憶體媒體儲存程式指令,其中處理器經組態以讀取及執行來自記憶體媒體之程式指令,其中程式指令可執行以實施本文所描述之各種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或,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之任何組合,或,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的任何子集,或,此等子集之任何組合)。可以各種形式中之任一者來實現裝置。
儘管上文已相當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但一旦完全瞭解上述揭示內容,眾多變化及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變得顯而易見。意欲將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解譯為涵蓋所有此等變化及修改。
610‧‧‧資料訊框
620‧‧‧傳輸功率
630‧‧‧語音訊框

Claims (20)

  1. 一種使用者裝備裝置(UE),其包含:一第一用戶識別模組(SIM);一第二SIM;及一無線電,其耦接至該第一SIM及該第二SIM,其中該無線電經組態以:在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執行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藉由該第一SIM支援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在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一第二RAT執行一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其中藉由該第二SIM支援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且其中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為一封包交換式通信;其中該無線電包含在該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與該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之間共用的共用實體層資源;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包含經傳輸位元之一第一部分及丟失之位元的一第二部分,該等丟失之位元在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期間並未經傳輸;且其中並未用於該等丟失之位元之傳輸功率係在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該等經傳輸位元之該第一部分的傳輸期間應用。
  2. 如請求項1之UE,其中使用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部分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且其中使用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部分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
  3. 如請求項1之UE, 其中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具有比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更高之一優先權。
  4. 如請求項1之UE,其中該資料通信為UMTS;且其中該封包交換式語音通話通信為LTE語音(VoLTE)。
  5. 如請求項1之UE,其中該UE之該無線電包含在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與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之間共用的一單一傳輸器;其中使用該單一傳輸器之該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部分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且其中使用該單一傳輸器之該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部分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
  6. 如請求項1之UE,其中該UE經組態以在用於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之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的該等經傳輸位元之該第一部分的傳輸期間應用並未用於該等丟失之位元的該傳輸功率。
  7. 如請求項5之UE,其中該單一傳輸器經組態以按一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傳輸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其中該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導致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間隙;且其中該單一傳輸器經組態以在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該等間隙中傳輸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
  8. 如請求項7之UE,其中該單一傳輸器經組態以按一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傳輸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且在用於上行鏈路資料頻道之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該等間隙中傳輸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 信。
  9. 如請求項5之UE,其中該UE經組態以監視一資料通信上行鏈路頻道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且其中若該資料通信上行鏈路頻道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高於一臨限值,則該UE經組態以丟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子訊框以促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傳輸。
  10. 如請求項5之UE,其中該UE經組態以監視來自該第一RAT之一上行鏈路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且其中若該上行鏈路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高於一臨限值,則該UE經組態以丟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子訊框以促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傳輸。
  11. 如請求項1之UE,其中該無線電包含至少兩個傳輸器;其中該UE至少部分地與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並行地使用該第二RAT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
  12. 一種儲存可由一使用者裝備裝置(UE)之一處理器執行之程式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該等程式指令被執行以進行以下操作:在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執行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藉由該UE之一第一SIM支援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在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一第二RAT執行一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其中藉由該UE之一第二SIM支援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且其中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為一封包交換式通 信;其中該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與該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共用該UE之實體層資源;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包含經傳輸位元之一第一部分及丟失之位元的一第二部分,該等丟失之位元在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期間並未經傳輸;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進一步由該處理器執行以將並未用於該等丟失之位元之傳輸功率應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該等經傳輸位元的該第一部分之傳輸。
  13. 如請求項1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包括用於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之上行鏈路資料通信。
  14. 如請求項1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進一步由該處理器執行以進行以下操作:按一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傳輸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其中該減小之輸送區塊大小導致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間隙;及在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傳輸之間的該等間隙中傳輸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
  15. 如請求項1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進一步由該處理器執行以監視一資料通信上行鏈路頻道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且其中若該資料通信上行鏈路頻道調諧偏離間隙百分比高於一臨限值,則該等程式指令可進一步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丟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子訊框以促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傳 輸。
  16. 如請求項1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進一步由該處理器執行以監視來自該第一RAT之一上行鏈路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且其中若該上行鏈路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指示高於一臨限值,則該等程式指令可進一步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丟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子訊框以促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傳輸。
  17. 如請求項1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係使用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部分被執行;且其中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使用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部分被執行。
  18. 如請求項1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資料通信為UMTS;且其中該封包交換式語音通話通信為LTE語音(VoLTE)。
  19. 一種用於上行鏈路通信之方法,其包含:藉由一使用者裝備裝置(UE),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部分中使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執行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藉由該UE之一第一SIM支援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部分中使用一第二RAT執行一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其中藉由該UE之一第二SIM支援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且其中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為一封包交換式通信;其中該傳輸時間間隔之該第一部分與該傳輸時間間隔之該第二部分交錯; 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包含經傳輸位元之一第一部分及丟失之位元的一第二部分,該等丟失之位元在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期間並未經傳輸;且其中並未用於該等丟失之位元之傳輸功率係在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之該等經傳輸位元之該第一部分的傳輸期間應用。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執行該上行鏈路資料通信與該執行該上行鏈路語音通話通信共用該UE之實體層資源。
TW104123930A 2014-07-25 2015-07-23 在雙SIM組態中同時的VoLTE及2G/3G/LTE資料 TWI574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29389P 2014-07-25 2014-07-25
US14/795,104 US10412591B2 (en) 2014-07-25 2015-07-09 Simultaneous VoLTE and 2G/3G/LTE data in dual SIM configu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8851A TW201608851A (zh) 2016-03-01
TWI574530B true TWI574530B (zh) 2017-03-11

Family

ID=5378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3930A TWI574530B (zh) 2014-07-25 2015-07-23 在雙SIM組態中同時的VoLTE及2G/3G/LTE資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2591B2 (zh)
TW (1) TWI574530B (zh)
WO (1) WO20160143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7521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St-Ericsson S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for dual-sim card-dual-call terminal, and dual-sim card-dual-call terminal
US10728911B2 (en) * 2015-06-26 2020-07-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29806B2 (en) 2016-03-10 2018-11-13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to assign IP traffic to desired network elements based on packet or service type
EP3261401B1 (en) * 2016-06-24 2018-10-31 Intel IP Corporation Using a shared radio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RU2663355C1 (ru) 2016-08-03 2018-08-03 Бейдзин Сяоми Мобайл Софтвэр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ля услуги
WO2018031649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Accessing legacy technologies by a user equipment
CN107734622B (zh) * 2016-08-12 2020-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58254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18063200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and method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18063567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single transmission chain
GB2556090B (en) * 2016-11-18 2019-07-17 Bluwireless Tech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45940A1 (en) * 2017-06-13 2023-03-08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022473A (zh) * 2017-10-09 2022-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时支持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方法和终端
WO2019125508A1 (en) * 2017-12-22 2019-06-27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resource sharing
CN112425252A (zh) * 2018-07-17 2021-0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具有en-dc能力的用户设备中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JP7070318B2 (ja) 2018-10-16 2022-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Simルータ装置、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11385788B (zh) * 2018-12-29 2022-08-19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KR20210133009A (ko) * 2020-04-28 2021-1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 심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1288216B1 (en) * 2020-09-30 2022-03-29 Dell Products L.P. Priority reversing data traffic for latency sensitive peripherals
WO2022092873A1 (en) * 2020-10-28 2022-05-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data ser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22092805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multi sim ue for managing data se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KR20230074947A (ko) * 2021-11-22 2023-05-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sim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85379A1 (en) * 2022-10-21 2024-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imultaneously facilitating telephone call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82938A1 (en) * 2011-01-14 2012-07-19 Mujtaba Syed A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dual circuit architecture
US20120190362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requests of non-communication time period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314632A (zh) * 2011-01-13 2013-09-18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多模式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互调失真减少
US20130272260A1 (en) * 2006-02-09 2013-10-1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Lte/wi-fi coexist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8376B1 (en) * 1998-05-11 2002-08-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using mobile station position and movement information
US20050281277A1 (en) * 2004-06-22 2005-12-22 Killian Thomas J Establishing traffic priorities in a voice over IP network
KR101124482B1 (ko) 2008-06-17 2012-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모드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8521207B2 (en) * 2009-02-09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US20110217969A1 (en) 2010-03-05 2011-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with multiple subscriptions that utilize a single baseband-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chain
US9705555B2 (en) 2011-07-13 2017-07-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Dual or multiple SIM standby and active using a single digital baseband
US8805375B2 (en) 2012-03-09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to enable simultaneous use of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025576B2 (en) * 2012-11-01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a tune-away operation to communicate simultaneously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JP6094297B2 (ja) * 2013-03-21 2017-03-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50009874A1 (en) * 2013-07-08 2015-01-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propagation of multiple types of data
US20150023230A1 (en) 2013-07-19 2015-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sim dual activ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with a single transmit chain and dual or single receive chain
US20150280880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buffer
US20150334553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protocol data unit handling
US20150350982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373671A1 (en) * 2014-06-18 2015-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 away in multi-sim/multi-standby device
US9351137B2 (en) * 2014-07-14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voice calls using a multi-SIM multi-active device
WO2016008147A1 (en) * 2014-07-18 2016-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hroughput improvement in multi-sim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2260A1 (en) * 2006-02-09 2013-10-1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Lte/wi-fi coexistence
CN103314632A (zh) * 2011-01-13 2013-09-18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多模式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互调失真减少
US20120182938A1 (en) * 2011-01-14 2012-07-19 Mujtaba Syed A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dual circuit architecture
US20120190362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requests of non-communication time period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29222A1 (en) 2016-01-28
TW201608851A (zh) 2016-03-01
US10412591B2 (en) 2019-09-10
WO2016014315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530B (zh) 在雙SIM組態中同時的VoLTE及2G/3G/LTE資料
US9807648B2 (en) Using a frequency error estimate of a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for a second RAT
US9544937B2 (en)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first RAT while performing a voice call using a second RAT
JP6052635B2 (ja) 選択的隣接セル検出を伴うユーザ装置
TWI586198B (zh) 使用雙卡來同時資料通訊及語音通話監視
US9521563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multiple antennas in mobile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SIMs
TWI594654B (zh) 具有用於改善資料漫遊之雙用戶識別模組之分離cs及ps服務之行動電話
CN108683817B (zh) 一种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装置
US20150257099A1 (en) Resolving Cycle Conflicts between Multiple RATs Sharing a Radio of a 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