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2904B - 對紫外線損傷具低感受性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 - Google Patents

對紫外線損傷具低感受性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2904B
TWI572904B TW104115968A TW104115968A TWI572904B TW I572904 B TWI572904 B TW I572904B TW 104115968 A TW104115968 A TW 104115968A TW 104115968 A TW104115968 A TW 104115968A TW I572904 B TWI572904 B TW I5729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wynne
projection lens
lens element
im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5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4844A (zh
Inventor
培謙 趙
愛密麗 楚
雷蒙 愛力斯
安德魯 漢瑞魯克
Original Assignee
精微超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微超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微超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4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4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9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95Materials, e.g. materials for housing, stage or other support having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weight, strength, conductivity,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 G03F7/70958Optical materials or coatings, e.g. with particular transmittance, reflectance or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92Catadioptric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UV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58Mask illumination systems
    • G03F7/7015Details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216Mask projection systems
    • G03F7/70225Optical aspects of catadioptric systems, i.e. comprising reflective and refrac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對紫外線損傷具低感受性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投射透鏡,特別是使用於光微影中執行於紫外線及深紫外線波長下的Wynne-Dyson投射透鏡,且特別是對於由紫外線輻射所造成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的投射透鏡。
現代的半導體製程技術使用光學微影投影機將光罩圖案成像於半導體晶圓上,以作為製造積體電路之一部分。所述光學微影投影機包含以紫外光照射光罩的照明系統(即,照明器),因紫外光具有較小的波長(相較於可見光)而可應用於較高解析度之成像技術。光學微影投影機使用投射透鏡(亦被稱之為微影透鏡或光學微影透鏡),大部分的投射透鏡包含至少一些玻璃透鏡元件,由於成像解析度於成像區域的高需求量,投射透鏡被設計為了高性能。
一部分的紫外線輻射(光)於穿過特定的玻璃透鏡元件時會與光物質之間產生交互作用,包括光線被吸收,而被吸收的光能轉化為熱能。熱能升高了局部鏡片的溫度而改變局部的折射係數,因此不利地改變投射透鏡的成像性能。而此效應為可逆,舉例而言,當光照終止,玻璃溫度降低而成像性能復原,因此,打開光照(關閉)來提升熱能暫態效應藉以加熱(冷卻)投射透鏡直至溫度穩定。在前述加熱期間(冷卻),熱能引起成像性能的變異。
紫外光與玻璃材料之間的第二種交互作用亦改變玻璃的原子結構,並且使原子結構更為密集,因此,局部地增加玻璃的折射係數並降低投射透鏡的成像性能。此效應被稱為輻射壓縮。此效應為不可逆,且伴隨增加的折射係數正比於曝光的照射量與曝光的照射量的累積時間。
第三種交互作用稱為曝曬,曝曬亦改變玻璃的原子結構,且降低了玻璃的傳導,就像輻射壓縮,曝曬是不可逆的且正比於玻璃內的照光量與照光量的累積時間。
同時,當一投射透鏡長時間暴露於高輻照度的紫外線光時,輻射壓縮與曝曬效應可永久地損傷玻璃元件並導致成像性能顯著地降低,當紫外線輻射量與使用之大成像區域上升,此些不利地效應更為問題,導致大量的輻射等級穿過玻璃元件。更進一步地,成像性能漸增地較高的自由度限制了可接受之成像性能的下降量。
本發明之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用於一紫外線光學微影系統之一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揭露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係設置以對於來自紫外線輻射之損傷具有低感受性。Wynne-Dyson投射透鏡使用由抗由紫外光輻射所引起之損傷之光學玻璃所製成之透鏡元件,亦提供足夠的自由度以校正像差。透鏡元件所使用之玻璃種類係選自由石英(fused silica)、S-FPL51Y、S-FSL5Y、BSM51Y及BAL15Y所組成之光學玻璃之群組。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Wynne-Dyson投射透鏡包含一物件平面、一成像平面及一成像區域,且Wynne-Dyson投射透鏡對於來自紫外線輻射之損傷具有低感受性。Wynne-Dyson投射透鏡沿一光軸包含:一凹面鏡,包含一凹面;一正透鏡組,與凹面鏡之凹面相間隔;及一第一稜鏡與一第二稜鏡,係由石英或BSM51Y所製成,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置鄰設於正透鏡組且相對於凹面鏡,且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分別位於光軸之兩側,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分別具有相鄰於物件平面與成像平面之表面;其中正透鏡組係由以下元件所組成:一第一透鏡組具有一雙膠透鏡,雙膠透鏡係由一平凹透鏡元件以及一負新月透鏡所組成,平凹透鏡元件具有與第一稜鏡及第二稜鏡相接觸之一平面,平凹透鏡元件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負新月透鏡係由BAL15Y或BSM51Y所製成;及一第二透鏡組,與第一透鏡組相間隔,第二透鏡係由單或雙透鏡元件所組成,各透鏡元件係由S-FSL5Y、S-FPL51Y或石英所製成;其中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數值光圈,在0.16至0.2之範圍間,Wynne-Dyson投射透鏡實質上具有等倍放大率且具有雙重遠心度,及對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而言,於成像區域具有大於0.95之一斯特列爾比(Strehl ratio)。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成像區域的面積較佳地為40mm乘以20mm,且第二透鏡組較佳地係由S-FSL5Y所製成之單透鏡元件所組成。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成像區域的面積較佳地為68mm乘以28mm,數值光圈較佳地為0.16,且第二透鏡組較佳地係由所述雙透鏡元件所組成,雙透鏡元件具有相間隔之二透鏡元件。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組之最朝向凹面鏡之透鏡元件較佳地具有最朝向凹面鏡之一凹面。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組之最朝向凹面鏡之透鏡元件較佳地具有最朝向凹面鏡之一凹面。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較佳地係為等腰稜鏡。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光學微影系統,用於成像一光罩之圖案於塗佈有光阻劑之一晶圓上,包含:一如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光罩位於物件平面,且晶圓位於成像平面;及一照明器,設置以可操作地以紫外線輻射照射光罩。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物件平面、一成像平面及一成像區域,且Wynne-Dyson投射透鏡對於源自紫外線輻射之損傷具有低感受性。Wynne-Dyson投射透鏡沿一光軸包含:一凹面鏡,包含一凹面;一正透鏡組,與凹面鏡之凹面相間隔;及一第一稜鏡與一第二稜鏡,係由石英或BSM51Y所製成,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鄰設於正透鏡組且相對於凹面鏡,且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分別位於光軸之兩側,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分別具有相鄰於物件平面與成像平面之表面;其中正透鏡組包含:一第一透鏡元件,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一第二透鏡元件,係由BSM51Y或BAL15Y所製成;及一第三透鏡元件L3,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數值光圈,數值光圈在0.16至0.2之範圍間,Wynne-Dyson投射透鏡實質上具有等倍放大率且具有雙重遠心度,及對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而言,於成像區域具有大於0.95之一斯特列爾比(Strehl ratio)。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正透鏡組較佳地更包含一第四透鏡元件,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元件與第二透鏡元件較佳地定義一雙膠透鏡,雙膠透鏡之第一透鏡元件較佳地係為平凹,且第一透鏡元件接觸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光學微影系統,用於成像一光罩之圖案於塗佈有光阻劑之一晶圓上,包含: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光罩位於物件平面,且晶圓位於成像平面;及一照明器,設置以紫外線輻射照射光罩。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物件平面、一成像平面及一成像區域,且Wynne-Dyson投射透鏡對於源自紫外線輻射之損傷具有低感受性。Wynne-Dyson投射透鏡沿一光軸包含:一凹面鏡,包含一凹面;一正透鏡組,與凹面鏡之凹面相間隔;及一第一稜鏡與一第二稜鏡,係由石英或BSM51Y所製成,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鄰設於正透鏡組且相對於凹面鏡,且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分別位於光軸之兩側,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分別具有鄰近於物件平面與成像平面之表面;一第一透鏡元件與一第二透鏡元件定義出一雙膠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元件具有一平面,所述平面接觸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第一稜鏡與第二稜鏡係由S-FPL51Y 或S-FSL5Y所製成,第二透鏡元件係由BAL15Y或 BSM51Y所製成;及一第三透鏡元件,與第二透鏡元件相間隔,第三透鏡元件係由S-FSL5Y或S-FPL51Y所製成;其中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數值光圈係為0.16,成像區域的面積為40mm乘以20mm,Wynne-Dyson投射透鏡實質上具有等倍放大率且具有雙重遠心度,及對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而言,於成像區域具有大於0.95之一斯特列爾比(Strehl ratio)。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前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所述正透鏡組包含一第四透鏡元件,與第三透鏡元件相間隔,第四透鏡元件朝向凹面鏡且係由S-FSL5Y或S-FPL51Y所製成。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概念係揭露一種光學微影系統,用於成像一光罩之圖案於塗佈有光阻劑之一晶圓上,包含:一如請求項12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光罩位於物件平面,且晶圓位於成像平面;及一照明器,設置以紫外線輻射照射光罩。
以下所提出的申請專利範圍係構成實施方式的一部份。
在部分圖式中所示之卡式座標僅為參考而不作為關於方向或方位的限制。
g-line、h-line及i-line一詞意為分別對應至365nm、405nm及436nm,以下使用此些波長之紫外光係稱為「ghi光」、「ghi輻射」,或簡稱為「ghi」,光學微影系統所使用之此些波長稱為「ghi光學微影」,設計以使用於ghi光學微影之投射透鏡稱之為「ghi投射透鏡」,在一實施例中,投射透鏡對於紫外線輻射之低感受性意指ghi輻射。
以下所列舉之專利文獻與專利文件在此係為本發明之參考依據。如下:
J. Dyson, “Unit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without Seidel Aberrations, ”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uly 1959”。
美國專利證號3,748,015;6,879,383;7,166,496; 及7,573,655;美國專利公開號(U.S. Pre-Grant Publication No.)US2014/0049978;歐洲專利證號0779558 A2;EP 206707 A2;及EP 0960074 A1。設計考量
出自有名的工業用光學玻璃之製造業者的大部分標準光學玻璃並不適合用於半導體製程業的高品質投射透鏡,由於標準光學玻璃用於ghi輻射時具有低傳輸率,且特別是i-line輻射。於ghi波長具有良好傳輸率且對紫外線所引起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的三種光學玻璃為石英、S-FPL51Y及S-FSL5Y,可於日本神奈川縣的Ohara玻璃公司取得。
以操作於紫外線波長中的較寬範圍如ghi波長之Wynne-Dyson式等倍放大率投射透鏡來說,其彩色像差(chromatic aberration)需要被校正。由於其系統對稱性,橫向顏色(lateral color)通常無需擔心,另一方面,軸向顏色(axial color)則需要被校正,且此校正需要高色散(dispersion)光學玻璃。然而,前述的石英、S-FPL51Y與S-FSL5Y光學玻璃具有相當低的色散值,因此,在本揭露之投射透鏡的實施例中,使用出自於Ohara玻璃公司的BSM51Y與BAL15Y光學玻璃,因它們具有必需的色散值以校正軸向色差,並且,它們對於由紫外線所引起的損傷亦具有相對低的感受性。
更具體地來說, S-FPL51Y、S-FSL5Y、石英、BSM51Y及BAL15Y光學玻璃具有之阿貝數(Abbe number)分別為81.14、70.35、67.82、60.65及58.68。因此,S-FPL51Y可作為低色散玻璃,石英及/或 S-FSL5Y可作為中色散玻璃,BAL15Y及/或 BSM51Y可適用於高色散玻璃;使用此些玻璃提供足夠的自由度以適當地校正第二光譜且校正於ghi波長之其他像差。
第1圖至第4圖為光學系統之示意圖,分別闡明四種不同的Wynne-Dyson式投射透鏡10(為方便描述,稱之為投射透鏡10)的例示性範例,於此揭露之投射透鏡10實質上具有等倍放大率及雙重遠心度(telecentric),且投射透鏡10被設計為使用在ghi輻射,即,像差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中校正良好。
投射透鏡10包含一光軸A1、一主凹面鏡M、稜鏡PA及稜鏡PB。主凹面鏡M具有一表面MS,稜鏡PA、PB與主凹面鏡M之間具有間隔,且稜鏡PA、PB設置於光軸A1的相反側。在一實施例中,稜鏡PA、PB為等腰稜鏡。稜鏡PA、PB分別具有表面SR及表面SW,表面SR及表面SW分別位在鄰近於一光罩平面RP及一晶圓平面WP處,稜鏡PA、PB亦個別具有表面STIR 於全內反射面(total-internal reflection surface),藉此使光罩平面RP及晶圓平面WP被空間地分隔,光罩平面RP位於一物件平面而晶圓平面WP位於一成像平面。
投射透鏡10包含整體具有正屈光力(optical power)之一折射透鏡組G(即,一正透鏡組),折射透鏡組G位於主凹面鏡M及稜鏡PA、PB之間。折射透鏡組G可被分割為一第一透鏡組G1及一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包含由平凹透鏡元件L1及(名義上地)平凹透鏡元件L2所組成之一雙膠透鏡(cemented doublet),第二透鏡組G2軸向地間隔於第一透鏡組G1且第二透鏡組G2包含一透鏡元件L3或兩透鏡元件L3、L4。在一實施例中,稜鏡PA與稜鏡PB可被視為第一透鏡組G1的一部份。主凹面鏡M為投射透鏡10定義出一孔徑欄(aperture stop)AS。
由於投射透鏡10對稱於孔徑欄AS,失真及橫向顏色大體上校正良好,主凹面鏡M產生大部分的像散(astigmatism )及場曲(field curvature)而沒有任何的顏色像差,因此,投射透鏡10中的其他折射元件是被設計來補償主凹面鏡M所產生的兩種像差,且亦補償其他折射元件可能產生的其他像差,例如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及彗星像差(coma aberration)。稜鏡PA、PB不具有屈光力(optical power),對於此些折射元件而言,提供了相對寬鬆的裝設公差。
在一實施例中,即使當投射透鏡10實質上無法聚焦時(舉例來說,正負5微米於第一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中,正負2.5微米於第二實施例中),投射透鏡10的成像性能(舉例來說,如由Strehl ratio之反射)實質上仍受限繞射於穿越成像區域IF的所有地方。因為投射透鏡10典型地係用以於光阻劑中成像,因此得以在廣泛的聚焦位置中維持成像性能的能力是一重要特性,如以下與第5圖之光微影系統200之相關記載所述。
投射透鏡10的實施例具有三個透鏡元件L1至L3,每個透鏡元件L1至L3可由下列光學玻璃所製成: 透鏡元件L1:S-FPL51Y、S-FSL5Y或石英; 透鏡元件L2:BSM51Y或BAL15Y;及 透鏡元件L3:S-FPL51Y、S-FSL5Y或石英。 就投射透鏡10具有額外的透鏡元件L4的實施例而言,透鏡元件L1至L3可由上述光學玻璃所製成,而透鏡元件L4可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等光學玻璃所製成。第一實施例
第1圖為投射透鏡10之第一實施例之一光學圖。第一實施例之投射透鏡10之一設計區域半徑為50mm,數值光圈(numerical aperture;NA)為0.16,以及整體長度為800mm。稜鏡PA、PB係由石英光學玻璃所製成,而透鏡元件L1、L2、L3及L4分別由S-FPL51Y、BAL15Y、S-FSL5Y及石英光學玻璃所製成。BSM51Y及BAL15Y光學玻璃於ghi波長具有非常相近的折射係數(因此具有相近的色散),且亦對於由紫外線所引起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因此,透鏡元件L2之設計中所使用的光學玻璃BAL15Y經微小修正之設計而替換為光學玻璃BSM51Y而仍可得到相似的成像性能。
下表1列舉了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準則,其中S表示表面號碼(S0、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TH表示厚度,CA/2表示通光孔徑(clear aperture)的一半,或特定元件的半徑。並且,r表示半徑,k表示錐形常數(conic constant),c表示在先前技術中所熟知之為非球面使用標準方程式描述非球面之非球面係數。
在第一實施例中,透鏡元件L4朝向主鏡面之表面S11為非球狀,且表面S11為補償來自主凹面鏡M之像散及場曲之主要元件。透鏡元件L4具有新月型(meniscus shape),且幾乎不具有屈光力,投射透鏡10大部分的屈光力是由主凹面鏡M及透鏡元件L2所控制,非球狀透鏡元件L4主要是用於控制整體長度及主要的光像差(ray aberrations)以及高階像差(high order aberrations)。值得一提的是非球狀透鏡元件L4的非球面表面S9並不限於朝向主凹面鏡M彎曲,此非球面表面S9亦可朝遠離主凹面鏡M的方向彎曲。
投射透鏡10的第一實施例包含下列兩種設計考量;第一種考量包含將非球面表面S9盡可能地遠離光罩平面RP與晶圓平面WP設置,這使得於非球面表面S9之製造期間發生的高頻表面錯誤(high-frequency surface error)於遠心度與失真產生之影響力下降。第二種考量是因表面MS的折射天性使任何的表面錯誤加乘而避免將主凹面鏡M之表面MS製作為非球面,且測試非球面之鏡面更為困難且成本提高。第二實施例
第2圖為本揭露之投射透鏡10的光學圖。第二實施例的投射透鏡10具有四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玻璃種類的透鏡元件L1、L2、L3及L4。第二實施例之設計具有:半徑為50mm之成像區域,面積為68mm乘上28mm之可用成像區域,0.2之NA,802mm之整體長度。如同第一實施例,透鏡元件L4之表面S11為非球面且為校正了由主凹面鏡M所引起的像散與場曲的主要元件。透鏡元件L4具有整體為負之屈光力,且透鏡元件L4之表面S8、S9朝遠離主凹面鏡M的方向彎曲。透鏡元件L4的主要功能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即良好地控制整體長度與遠心度。
在第二實施例之設計中,透鏡元件L3與L4顯著地薄於第一實施例中所使用的透鏡元件L3與L4,如此供以降低光徑(optical path)之長度,以降低光之吸收而降低不利地熱能暫態效應。
表2如下以表示於第二實施例中所述之光學準則。 第三實施例
第3圖為本揭露之投射透鏡10的光學圖。第三個實施例之投射透鏡10之設計具有:半徑為36mm之成像區域,面積為40mm乘上20mm之可用成像區域,0.16之NA,投射透鏡10之整體長度為691mm,當成像區域之尺寸實質上小於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時,折射透鏡元件的數量較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減少1。稜鏡PA、PB係由石英所製成,透鏡元件L1、L2及L3分別由S-FPL51Y、BAL15Y及S-FSL5Y所製成。透鏡元件L2亦可由BSM51Y所製成,透鏡元件L3具有一非球面表面S9,且表面S8、S9係設置以校正由主凹面鏡M所引起的像散與場曲。
表3如下以表示於第三實施例中所述之光學準則。 第四實施例
第4圖為本揭露之投射透鏡10的光學示意圖。第四實施例之投射透鏡10之設計具有:半徑為50mm之成像區域、面積為68mm乘上26mm之可用成像區域,0.16之NA。表面S11為非球狀的。相異於其他實施例,稜鏡PA、PB係由BSM51Y所製成,而透鏡元件L1是由S-FPL51Y所製成,透鏡元件L2、L4是由S-FSL5Y所製成,透鏡元件L3是由石英所製成。因此,稜鏡PA、PB並非僅能由石英製成。
表4如下以表示於第四實施例中所述之光學準則。 光學微影系統
第5圖為使用本揭露之投射透鏡10之微影系統200的實施例之功能示意圖。所述微影系統200沿光軸A0依序包含照明器202、被一光罩平台220於一光罩平面RP所支援之一光罩210(舉例來說,一圖案化光罩),一投射成像透鏡230及被一晶圓平台250於一晶圓平面WP所支援之一晶圓240,光罩210包含一圖案化區域211,圖案化區域211包含圖案元件212且定義光罩區域RF。光罩240包含一外緣241(如第7圖所示),光罩平面RP及晶圓平面WP顯示為相互平行且位於一相同軸上以利示例,第1A圖顯示光罩平面RP及晶圓平面WP實際的方向。
晶圓240包含以位於照明器202中之光源310產生的光線320(即,化學光線)來激活之晶圓表面上之一感光性塗層242(舉例來說,一光阻劑),光線320包含ghi輻射,所述照明器202包含孔徑欄330。在一實施例中,光源310包含發光元件314之一陣列312。
光微影系統200亦包含一控制器260可操作地連接於照明器202、光罩平台220及晶圓平台250。控制器260係設置以控制光學微影系統200之操作,一示例性之控制器260包含一電腦例如一個人電腦或工作站。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器260包含可以裝置控制之軟體,前述軟體包含指令,可以一電腦可讀媒介來實現,以控制數個光學微影系統200之元件。
照明器202係設置以產生一照明區域ILF(請參閱第6A圖)於相對光罩平面RP之物件平面,照明區域ILF包含均勻化學光線320’並於一晶圓曝光時間照光於光罩區域RF之一部分,使得投射透鏡10經晶圓曝光時間後於晶圓平面WP形成對應的成像區域IF。晶圓平台250為可移動而(舉例來說,經由來自控制器260之控制訊號SCW)使得成像區域IF可被放置於晶圓240的不同部分來形成晶圓240上之數曝光區域EF,特別是在感光塗層242中。在一實施例中,光罩平台220藉由來自控制器260之控制訊號SCR而可移動。
因此,來自照明器202之均勻化學光線320’是用以照光於定義光罩區域RF之圖案化區域211的一部份,光罩區域RF的照光部分接著經由投射成像透鏡230成像於晶圓240的感光塗層242上,在一示例性的實施例中,光罩240與晶圓240被聚集在一起掃描成像區域IF於晶圓240如照明區域ILF掃描於光罩區域RF,如第1圖所示的箭號AR,且示於第6A圖及第6B圖。此操作形成一掃描的曝光區域EF是大於照明區域ILF或成像區域IF,此步驟接著重複於晶圓240之不同區域(未被曝光的),此印刷方法在先前技術中被指稱為「步進掃描」。
在其他實施例中,照明區域ILF同時照光於整個光罩區域RF,因此於單次之曝光中形成一個曝光區域EF,接著光罩240被移動,且重複前述之單次靜態曝光,此印刷方法被稱為「步進重複」。第6C圖與第6A圖相似,且第6C圖顯示用於步進重複之印刷方法的全區域的照光區域ILF之範例。第6D圖與第6B圖相似,且第6D圖顯示全區域之成像區域IF的尺寸對應於步進重複印刷方法中所使用的曝光區域EF的範例。
請參閱第7圖,形成於晶圓240上之感光性塗層242中的曝光區域EF用以依序經由標準光微影及半導體製程技術來形成積體電路晶片。
對於本揭露的投射透鏡10來說,相較於在相同的操作環境且在相同的光學微影系統200中所使用的習知投射透鏡,對於紫外線所引起的損傷具有較低的感受性使投射透鏡10預估可持久使用較習知的投射透鏡長於7至10倍。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專利申請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投射透鏡
200‧‧‧光微影系統
202‧‧‧照明器
210‧‧‧光罩
211‧‧‧圖案化區域
212‧‧‧圖案元件
220‧‧‧光罩平台
230‧‧‧投射成像透鏡
240‧‧‧晶圓
241‧‧‧光罩之外緣
242‧‧‧感光性塗層
250‧‧‧晶圓平台
260‧‧‧控制器
310‧‧‧光源
312‧‧‧陣列
314‧‧‧發光元件
320‧‧‧光線
320’‧‧‧均勻化學光線
330‧‧‧孔徑欄
A0‧‧‧光軸
A1‧‧‧光軸
AS‧‧‧孔徑欄
AR‧‧‧箭號
EF‧‧‧曝光區域
G‧‧‧折射透鏡組
G1‧‧‧第一透鏡組
G2‧‧‧第二透鏡組
IF‧‧‧成像區域
ILF‧‧‧照明區域
ILP‧‧‧照明平面
L1‧‧‧平凹透鏡元件
L2‧‧‧平凹透鏡元件
L3‧‧‧透鏡元件
L4‧‧‧透鏡元件
M‧‧‧主凹面鏡
MS‧‧‧主凹鏡面之表面
PA‧‧‧第一稜鏡
PB‧‧‧第二稜鏡
RF‧‧‧光罩區域
RP‧‧‧光罩平面
SCW‧‧‧控制訊號
SCR‧‧‧控制訊號
SR‧‧‧第一稜鏡之表面
SW‧‧‧第二稜鏡之表面
S0、S1、S2、S3、S4、S5、S6‧‧‧透鏡元件之表面
S7、S8、S9、S10、S11、S12‧‧‧透鏡元件之表面
STIR‧‧‧表面
WP‧‧‧晶圓平面
[第1圖] 為根據本揭露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圖,Wynne-Dyson投射透鏡係設置以對於源自紫外線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 [第2圖] 為根據本揭露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圖,Wynne-Dyson投射透鏡係設置以對於源自紫外線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 [第3圖] 為根據本揭露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圖,Wynne-Dyson投射透鏡係設置以對於源自紫外線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 [第4圖] 為根據本揭露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示意圖,Wynne-Dyson投射透鏡係設置以對於源自紫外線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 [第5圖] 為本揭露之使用對於源自紫外線的損傷具有低感受性的Wynne-Dyson投射透鏡之光學微影系統的實施例之功能示意圖。 [第6A圖] 為定義出光罩區域之顯示光罩圖案之範例光罩之前視圖,並顯示一被掃描之照光區域之範例。 [第6B圖] 為一例示掃描照明區域以及與例示掃描照明區域關聯之一例示曝光區域之一功能示意圖。 [第6C圖] 相似於第6A圖,顯示一全區域的照光區域之一範例。 [第6D圖] 相似於第6B圖,顯示一全區域之成像區域的尺寸對應於曝光區域之一範例。 [第7圖] 為藉由第5圖之光學微影系統形成曝光區域於一半導體晶圓上之一平面圖。
10‧‧‧投射透鏡
A1‧‧‧光軸
AS‧‧‧孔徑欄
G‧‧‧折射透鏡組
G1‧‧‧第一透鏡組
G2‧‧‧第二透鏡組
L1‧‧‧平凹透鏡元件
L2‧‧‧平凹透鏡元件
L3‧‧‧透鏡元件
L4‧‧‧透鏡元件
M‧‧‧主凹面鏡
MS‧‧‧主凹鏡面之表面
PA‧‧‧第一稜鏡
PB‧‧‧第二稜鏡
RP‧‧‧光罩平面
SR‧‧‧第一稜鏡之表面
SW‧‧‧第二稜鏡之表面
S0、S1、S2、S3、S4、S5、S6‧‧‧透鏡元件之表面
S7、S8、S9、S10、S11、S12‧‧‧透鏡元件之表面
STIR‧‧‧表面
WP‧‧‧晶圓平面

Claims (14)

  1. 一種Wynne-Dyson投射透鏡,包含一物件平面、一成像平面及一成像區域,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對於源自紫外線輻射之輻射壓縮具低感受性,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沿一光軸包含:一凹面鏡,包含一凹面;一正透鏡組,與該凹面鏡之該凹面相間隔;及一第一稜鏡與一第二稜鏡,係由石英或BSM51Y所製成,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鄰設於該正透鏡組且相對於該凹面鏡,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分別位於該光軸之兩側,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分別具有相鄰於該物件平面與該成像平面之表面;其中該正透鏡組係由以下元件所組成:一第一透鏡組,具有一雙膠透鏡,該雙膠透鏡係由一平凹透鏡元件以及一負新月透鏡所組成,該平凹透鏡元件具有與該第一稜鏡及該第二稜鏡相接觸之一平面,該平凹透鏡元件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該負新月透鏡係由BAL15Y或BSM51Y所製成;及一第二透鏡組,與該第一透鏡組相間隔,該第二透鏡組係由單或雙透鏡元件所組成,各該透鏡元件係由S-FSL5Y、S-FPL51Y或石英所製成;其中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數值光圈,該數值光圈係在0.16至0.2之範圍間,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實質上具有等倍放大率且具有雙重遠心度,及對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而言,於該成像區域具有大於0.95之一斯特列爾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成像區域的面積為40mm乘以20mm,且該第二透鏡組係由S-FSL5Y所製成之該單透鏡元件所組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成像區域的面積為68mm乘以28mm,該數值光圈為0.16,且該第二透鏡組係由該雙透鏡元件所組成,該雙透鏡元件具有相間隔之二透鏡元件。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組之最朝向該凹面鏡之透鏡元件具有最朝向該凹面鏡之一凹面。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組之最朝向該凹面鏡之透鏡元件具有最朝向該凹面鏡之一凹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係為等腰稜鏡。
  7. 一種光學微影系統,用於成像一光罩之圖案於塗佈有光阻劑之一晶圓上,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光罩位於該物件平面,且該晶圓位於該成像平面;及一照明器,設置以可操作地以紫外線輻射照射該光罩。
  8. 一種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物件平面、一成像平面及一成像區域,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對於源自紫外線輻射之輻射壓縮具低感受性,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沿一光軸包含:一凹面鏡,包含一凹面;一正透鏡組,與該凹面鏡之該凹面相間隔;及 一第一稜鏡與一第二稜鏡,係由石英或BSM51Y所製成,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鄰設於該正透鏡組且相對於該凹面鏡,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分別位於該光軸之兩側,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分別具有相鄰於該物件平面與該成像平面之表面;其中該正透鏡組包含:一第一透鏡元件,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一第二透鏡元件,係由BSM51Y或BAL15Y所製成;及一第三透鏡元件L3,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數值光圈,該數值光圈係在0.16至0.2之範圍間,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實質上具有等倍放大率且具有雙重遠心度,及對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而言,於該成像區域具有大於0.95之一斯特列爾比(Strehl ratio)。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正透鏡組更包含一第四透鏡元件,係由S-FPL51Y、S-FSL5Y或石英所製成。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元件與該第二透鏡元件定義一雙膠透鏡,該雙膠透鏡之該第一透鏡元件係為平凹,且接觸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
  11. 一種光學微影系統,用於成像一光罩之圖案於塗佈有光阻劑之一晶圓上,包含:如請求項8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光罩位於該物件平面,且該晶圓位於該成像平面;及一照明器,設置以紫外線輻射照射該光罩。
  12. 一種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一物件平面、一成像平面及一成像區域,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對於源自紫外線輻射之輻射壓縮具低感受性,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沿一光軸包含:一凹面鏡,包含一凹面;一正透鏡組,與該凹面鏡之該凹面相間隔;及一第一稜鏡與一第二稜鏡,係由石英或BSM51Y所製成,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鄰設於該正透鏡組且相對於該凹面鏡,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分別位於該光軸之兩側,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分別具有相鄰於該物件平面與該成像平面之表面;一第一透鏡元件與一第二透鏡元件,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元件定義一雙膠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元件具有一平面,該平面接觸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該第一稜鏡與該第二稜鏡係由S-FPL51Y或S-FSL5Y所製成,該第二透鏡元件係由BAL15Y或BSM51Y所製成;及一第三透鏡元件,與該第二透鏡元件相間隔,該第三透鏡元件係由S-FSL5Y或S-FPL51Y所製成;其中該Wynne-Dyson投射透鏡具有:0.16之一數值光圈;面積為40mm乘以20mm之該成像區域;等倍放大率;雙重遠心度;以及對於包含ghi輻射之光譜頻寬而言,於該成像區域具有大於0.95之一斯特列爾比。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正透鏡組更包含與該第三透鏡元件相間隔之一第四透鏡元件,該第四透鏡元件朝向該凹面鏡且係由S-FSL5Y或S-FPL51Y所製成。
  14. 一種光學微影系統,用於成像一光罩之圖案於塗佈有光阻劑之一晶圓上,包含:如請求項12所述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其中該光罩位於該物件平面,且該晶圓位於該成像平面;及一照明器,設置以紫外線輻射照射該光罩。
TW104115968A 2014-05-19 2015-05-19 對紫外線損傷具低感受性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 TWI572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81,291 US9436103B2 (en) 2014-05-19 2014-05-19 Wynne-Dyson projection lens with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UV dam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4844A TW201544844A (zh) 2015-12-01
TWI572904B true TWI572904B (zh) 2017-03-01

Family

ID=5453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5968A TWI572904B (zh) 2014-05-19 2015-05-19 對紫外線損傷具低感受性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36103B2 (zh)
JP (1) JP6159754B2 (zh)
KR (1) KR102205062B1 (zh)
SG (1) SG10201503346RA (zh)
TW (1) TWI5729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1533B2 (en) * 2015-06-16 2018-02-13 National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ies Conjugate common optical path lithography lens
US10785394B2 (en) * 2015-08-28 2020-09-22 Kla Corporation Imagi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inspection
DE102017202802A1 (de) * 2017-02-21 2018-08-23 Carl Zeiss Smt Gmbh Objektiv und optisches System mit einem solchen Objektiv
CN107064016B (zh) * 2017-04-14 2019-11-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栅色散成像光谱仪
US11143965B2 (en) 2019-04-30 2021-10-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Optical lithography system for pattern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352A1 (en) * 2002-12-27 2004-07-01 Mercado Romeo I. Large-field unit-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system
US20060158615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Williamson David M Catadioptric 1x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877454A (zh) * 2006-07-04 2006-12-13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
EP1959289A1 (en) * 2007-02-13 2008-08-20 Carl Zeiss SMT AG Unit 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objective
US20130321935A1 (en) * 2012-05-30 2013-12-05 Ultratech, Inc. Unit magnification large-format catadioptric lens for microlithograph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01345A (en) 1921-09-02 1921-12-27 Mechau Emil Motion-picture-projection apparatus
US1783998A (en) 1927-03-09 1930-12-09 Tech D Optique Et De Photograp 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 objective with two diaphragms and its application as in printing positives for black and white cinematography, color cinematography, or cinematography in relief
US2742817A (en) 1953-05-29 1956-04-24 Eastman Kodak Co Unit magnification catadioptric lens system
US4171871A (en) * 1977-06-30 1979-10-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hromatic unit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US4391494A (en) * 1981-05-15 1983-07-05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jecting a series of images onto dies of a semiconductor wafer
US5559629A (en) * 1994-08-19 1996-09-24 Tamarack Scientific Co., Inc. Unit 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H08211294A (ja) 1995-02-02 1996-08-20 Nikon Corp 投影露光装置
US5969803A (en) 1998-06-30 1999-10-19 Nikon Corporation Large NA projection lens for excimer laser lithographic systems
US6381077B1 (en) * 2000-04-05 2002-04-30 Ultratech Stepper, Inc. Scanning micro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jecting a large field-of-view image on a substrate
US6813098B2 (en) 2003-01-02 2004-11-02 Ultratech, Inc. Variable numerical aperture large-field unit-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system
US6863403B2 (en) 2003-05-27 2005-03-08 Ultratech, Inc. Deep ultraviolet unit-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US7148953B2 (en) * 2004-11-01 2006-12-12 Ultratech, Inc. Apochromatic unit-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CN100388056C (zh) * 2006-06-02 2008-05-14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物镜光学系统
EP1912098B1 (en) * 2006-10-12 2012-04-25 Carl Zeiss SMT GmbH Unit 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obje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352A1 (en) * 2002-12-27 2004-07-01 Mercado Romeo I. Large-field unit-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system
US20060158615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Williamson David M Catadioptric 1x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877454A (zh) * 2006-07-04 2006-12-13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
EP1959289A1 (en) * 2007-02-13 2008-08-20 Carl Zeiss SMT AG Unit 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objective
US20130321935A1 (en) * 2012-05-30 2013-12-05 Ultratech, Inc. Unit magnification large-format catadioptric lens for microlithograph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0201503346RA (en) 2015-12-30
TW201544844A (zh) 2015-12-01
JP6159754B2 (ja) 2017-07-05
US20150331326A1 (en) 2015-11-19
JP2015219522A (ja) 2015-12-07
KR102205062B1 (ko) 2021-01-19
US9436103B2 (en) 2016-09-06
KR20150133139A (ko) 2015-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3655B2 (en) Unit magnification projection objective
JP5106858B2 (ja) 高開口数と平面状端面とを有する投影対物レンズ
JP4717974B2 (ja) 反射屈折光学系及び該光学系を備える投影露光装置
JP5487110B2 (ja) マイクロリソグラフィ投影露光装置
US7403262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exposure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572904B (zh) 對紫外線損傷具低感受性之Wynne-Dyson投射透鏡
US7301707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TWI420249B (zh) 投影曝光裝置、投影曝光方法及投影物
US8830590B2 (en) Unit magnification large-format catadioptric lens for microlithography
KR20090018918A (ko) 4개의 렌즈 그룹을 구비하는 마이크로리소그래피용 대칭 대물렌즈
JPH11214293A (ja) 投影光学系及び該光学系を備えた露光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06309220A (ja) 投影対物レンズ
JP2001343582A (ja) 投影光学系、当該投影光学系を備えた露光装置、及び当該露光装置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5189850A (ja) 液浸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屈折性投影対物レンズ
JPH1079345A (ja) 投影光学系及び露光装置
JP5105743B2 (ja) 浸漬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屈折性投影対物レンズ
JP2013250556A5 (zh)
TWI781927B (zh) 用於投射透鏡的衰減濾光器、用於投射曝光裝置之具有衰減濾光器的投射透鏡以及具有投射透鏡的投射曝光裝置
TWI397781B (zh) Optical system, exposure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90316256A1 (en) Chromatically corrected objective and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4046189A (ja) リソグラフィシステムの照明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リレーレンズ
JP2006078592A (ja) 投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露光装置
TW202334759A (zh) 投影透鏡、投影曝光裝置及投影曝光方法
TW202333001A (zh) 投影透鏡、投影曝光裝置及投影曝光方法
JP2009162951A (ja) 反射屈折型投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露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