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680B -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680B
TWI569680B TW103141279A TW103141279A TWI569680B TW I569680 B TWI569680 B TW I569680B TW 103141279 A TW103141279 A TW 103141279A TW 103141279 A TW103141279 A TW 103141279A TW I569680 B TWI569680 B TW I5696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tru
carriers
base station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1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7681A (zh
Inventor
王萊
羅納爾德 穆里亞斯
愛爾戴德 萊爾
Original Assignee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filed Critical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7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6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主張2009年8月26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No.61/236,912的權益,該申請的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到本申請中。
多載波操作改進了無線存取系統的可實現吞吐量和覆蓋面。在多載波操作中,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可以被配置並且可以啟動上行鏈路(UL)和/或者下行鏈路(DL)中的一種以上的頻率載波。多載波操作允許UL和DL傳送帶寬超過單一載波頻率並且允許可用頻譜更為靈活和更加有效的利用。
為實現對可用頻譜的靈活和有效的使用以及在DL中對非對稱業務負載的有效支援,已提出具有非成對DL載波的多載波配置。非成對DL載波為不具有對應UL載波的DL載波。例如,在頻分雙工(FDD)系統中,DL可以包含第一20MHz的載波和第二10MHz的載波並且UL可以具有20MHz的載波。在此例子中,不具有成對UL載波的第二DL 10MHz載波為非成對DL載波。所述非成對DL載波也可以出現在時分雙工(TDD)系統中。例如,訂戶可以使第一載波在DL和UL上啟動並且使第二載波僅在DL上啟動,其中所述僅使用DL啟動的第二載波為非成對DL載波。非成對DL載波 的另一實例為部分配置的載波,該載波被定義為TDD中僅在DL中傳輸的載波或者在FDD中不具有成對UL載波的DL載波。
公開了用於報告針對多載波操作回饋資訊的方法和設備。為實現對下行鏈路中非對稱業務負載的有效支援,WTRU可被配置多個具有非成對下行鏈路的載波。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為不具有對應活動上行鏈路載波的活動下行鏈路載波。WTRU報告用於多載波操作的回饋資訊,該回饋資訊包括用於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為實現針對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傳輸,回饋頻道可以在上行鏈路載波上的單獨的(distinct)非重疊資源區中分配,從而所述網路可以基於所述資源區域確定接收到的回饋資訊是針對哪個下行鏈路載波。可替換地,不同的回饋頻道可以被分配給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
用於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可以基於回饋頻道上預先確定的模式來傳送。用於非配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可以藉由物理控制頻道來傳送。可替換地,所述回饋資訊可以藉由媒體存取控制(MAC)編碼回饋來傳送,諸如MAC信令報頭、MAC子報頭、MAC擴展報頭、MAC擴展子報頭和/或者MAC管理信息。
100‧‧‧通信系統
102、102a、102b、102c、102d‧‧‧無線發射/接收單元
104、RAN‧‧‧無線電存取網路
106‧‧‧核心網路
108、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110‧‧‧網際網路
112‧‧‧其他網路
114a、114b‧‧‧基地台
116‧‧‧空中介面
118‧‧‧處理器
120‧‧‧收發器
122‧‧‧發射/接收元件
124‧‧‧揚聲器/麥克風
126‧‧‧鍵盤
128‧‧‧顯示器/觸摸板
130‧‧‧非可移動記憶體
132‧‧‧可移動記憶體
134‧‧‧電源
136‧‧‧全球定位系統晶片組
138‧‧‧週邊設備
140a、140b、140c‧‧‧基地台
142‧‧‧存取服務網路(ASN)閘道
144、MIP-HA‧‧‧行動IP家庭代理
146‧‧‧驗證、授權、計費(AAA)伺服器
148‧‧‧閘道
400‧‧‧編碼鏈
401‧‧‧脈衝串CRC附加塊
402‧‧‧隨機發生器
403‧‧‧FEC塊CRC附加塊
DL‧‧‧下行鏈路
PHY‧‧‧物理層
UL‧‧‧上行鏈路
WTRU‧‧‧無線發射/接收單元
從以下描述中可以更詳細地理解本發明,這些描述是以實例的方式給出的,並且可以結合附圖加以理解,其中:第1A圖是示例通訊系統的系統示意圖,其中一個或者多個公開實施例可以被實現;第1B圖是示例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系統示意圖,其中所述WTRU可以在如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 第1C圖為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的系統示意圖,其中所述示例無線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可以在如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第2圖為用於報告針對多載波操作的回饋資訊的示例過程的流程圖;第3圖顯示了傳統資料隨機產生器;第4圖顯示了在發送側的編碼鏈400;第5圖顯示了使用回饋頻道分配用於指示DL載波的示例方案;第6圖顯示了使用回饋頻道使用模式用於指示DL載波的示例方案;以及第7圖顯示了使用回饋區域等級分配報告支援針對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的示例方案。
第1A圖是示例通訊系統100的示意圖,在該通訊系統100中可以實施一個或多個所公開的實施方式;通訊系統100可以是將諸如聲音、資料、影像、消息、廣播等內容提供給多個無線用戶的多存取系統。通訊系統100可以藉由系統資源(包括無線帶寬)的分享使得多個無線用戶能夠存取這些內容。例如,通訊系統100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頻道存取方法,例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正交FDMA(OFDMA)、單載波FDMA(SC-FDMA)等等。
如第1A圖所示,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102a,102b,102c,102d、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4、核心網路106、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STN)108、網際網路110和其他網路112,可以理解的是所公開的實施方式可以涵蓋任意數量的WTRU、基地台、網路和/或網路元件。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每一個可以是被配置成在無線通訊環境中操作和/或通訊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作為示例,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被配置成發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並且可以 包括使用者設備(UE)、行動站、固定或行行動用戶單元、尋呼器、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可擕式電腦、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無線感測器、消費電子等等。
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基地台114a和基地台114b,基地台114a,114b中的每一個可以是被配置成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至少一個無線介面以便於存取一個或多個通訊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網際網路110和/或網路112)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例如,基地台114a,114b可以是基地台收發器(BTS)、節點B、e節點B、家用節點B、家用e節點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無線路由器以及類似裝置。儘管基地台114a,114b每個均被描述為單個元件,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基地台114a,114b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互聯基地台和/或網路元件。
基地台114a可以是RAN 104的一部分,該RAN 104還可以包括諸如基地台控制器(BS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繼節點之類的其他基地台和/或網路元件(未示出)。基地台114a和/或基地台114b可以被配置成發送和/或接收特定地理區域內的無線信號,該特定地理區域可以被稱作胞元(未示出)。胞元還可以被劃分成胞元區段。例如與基地台114a相關聯的胞元可以被劃分成三個區段。由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包括三個收發器,即針對所述胞元的每個區段都有一個收發器。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使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並且因此可以使用針對胞元的每個區段的多個收發器。
基地台114a,114b可以藉由空中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者或多者通訊,該空中介面116可以是任何合適的無線通訊鏈路(例如無線電頻率、微波、紅外線(IR)、紫外線(UV)、可見光等)。空中介面116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來建立。
更具體地,如前所述,通訊系統100可以是多存取系統,並且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頻道存取方案,例如CDMA、TDMA、FDMA、 OFDMA、SC-FDMA以及類似的方案。例如,在RAN 104中的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其可以使用寬頻CDMA(WCDMA)來建立空中介面116。WCDMA可以包括諸如高速封包存取(HSPA)和/或演進型HSPA(HSPA+)之類的通訊協議。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和/或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演進型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其可以使用長期演進(LTE)和/或高級LTE(LTE-A)來建立空中介面116。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6(即全球微波互通存取(WiMAX))、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 EV-DO、臨時標準2000(IS-2000)、臨時標準95(IS-95)、臨時標準856(IS-856)、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GSM EDGE(GERAN)之類的無線電技術。
第1A圖中的基地台114b例如可以是無線路由器、家用節點B、家用e節點B或者存取點,並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RAT以便於在諸如公司、家庭、汽車、校園之類的局部區域中促進通訊連接。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1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以建立無線區域網路(WLAN)。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5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以建立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以胞元為基礎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以建立超微型胞元(picocell)和毫微微胞元(femtocell)。如第1A圖所示,基地台114b可以具有至網際網路110的直接連接。由此,基地台114b不必經由核心網路106來存取網際網路110。
RAN 104可以與核心網路106通訊,該核心網路可以是被配置成將語音、資料、應用程式和/或網際協定上的語音(VoIP)服務提供到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類型的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可以提供呼叫控制、帳單服務、基於移動位置的服務、預付費呼叫、網際網路連接、視訊分配等,和/或執行高級安全性功能,例如使用者驗證。儘管第1A圖中未示出,應理解的是RAN 104和/或核心網路106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與其他RAN進行通訊,這些其他RAT使用與RAT 104相同的RAT或者不同的RAT。例如,除了連接到可以採用E-UTRA無線電技術的RAN 104,核心網路106也可以與使用GSM無線電技術的另一個RAN通訊(未顯示)。
核心網路106也可以用作WTRU 102a、102b、102c、102d存取PSTN 108、網際網路110和/或其他網路112的閘道。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一般老式電話服務(POTS)的電路交換電話網路。網際網路110可以包括全球互聯電腦網路系統以及使用公共通訊協定的裝置,所述公共通訊協定例如TCP/IP網際網路協定組的中的傳輸控制協定(TCP)、使用者資料塊協定(UDP)和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提供方擁有和/或操作的無線或有線通訊網路。例如,網路112可以包括連接到一個或多個RAN的另一核心網路,這些RAN可以使用與RAN 104相同的RAT或者不同的RAT。
通訊系統100中的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包括多模式能力,即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包括用於藉由不同無線鏈路與不同的無線網路進行通訊的多個收發器。例如,第1A圖中顯示的WTRU 102c可以被配置成與使用以胞元為基礎的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a進行通訊,並且與使用IEEE 802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b進行通訊。
第1B圖是示例WTRU 102的系統圖。如第1B圖所示,WTRU 102可以包括處理器118、收發器120、傳輸/接收元件122、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顯示幕/觸控版128、非可移除記憶體106、可移除記憶體132、電源134、全球定位系統(GPS)晶片組136和其他週邊設備138。應理解的是,WTRU 102可以在符合實施方式的同時包括上述元件的任何次組合。
處理器118可以是通用目的處理器、專用目的處理器、傳統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電路、其他任何類型的積體電路(IC)、狀態器等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處理器118可以執行信號編碼、資料處理、功率控制、輸入/輸出處理和/或使得WTRU 102能夠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任何其他功能。處理器118可以耦合到收發器120,該收發器120可以耦合到傳輸/接收元件122。儘管第1B圖中將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描述為獨立的元件,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可以被一起集成到電子封裝或者晶片中。
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藉由空中介面116將信號發送到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或者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接收信號。例如,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發送和/或接收RF信號的天線。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發送和/或接收例如IR、UV或者可見光信號的傳輸器/檢測器。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發送和接收RF和光信號兩者。需要理解的是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發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的任意組合。
此外,儘管傳輸/接收元件122在第1B圖中被描述為單個元件,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傳輸/接收元件122。更特別地,WTRU 102可以使用MIMO技術。由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WTRU 102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傳輸/接收元件122(例如多個天線)以用於藉由空中介面116傳輸和接收無線信號。
收發器120可以被配置成對將由傳輸/接收元件122發送的信號進行調製,並且被配置成對由傳輸/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如上所述,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式能力。由此,收發器120可以包括多個收發器以用於使得WTRU 102能夠經由多個RAT進行通訊,例如UTRA和IEEE 802.11。
WTRU 102的處理器118可以被耦合到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和/或顯示器/觸控版128(例如,液晶顯示(LCD)顯示單元或者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並且可以從上述裝置接收用戶輸入資料。處理器118還可以輸出使用者資料至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和/或顯示器/觸控版128。此外,處理器118可以存取來自任何類型的合適的記憶體中的資訊,以及存儲資料至任何類型的合適的記憶體中,所述記憶體例如非可移除記憶體106和/或可移除記憶體132。非可移除記憶體106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硬碟或者任何其他類型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可移除記憶體132可以包括用戶識別模組(SIM)卡、記憶卡、安全數位(SD)記憶卡等類似裝置。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18可以存取來自物理上未位於WTRU 102上(例如位於伺服器或者家用電腦(未示出)上)的記憶體的資料,以及存儲資料至上述記憶體中。
處理器118可以從電源134接收電力,並且可以被配置成將電力分配給WTRU 102中的其他元件和/或對至WTRU 102中的其他元件的電力進行控制。電源134可以是任何適用於啟動WTRU 102的裝置。例如,電源134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乾電池(鎳鎘(NiCd)、鎳鋅(NiZn)、鎳氫(NiMH)、鋰離子(Li-ion)等)、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
處理器118也可以耦合到GPS晶片組136,該GPS晶片組136可以被配置成提供關於WTRU 102的當前位置的位置資訊(例如經度和緯度)。除了,或者替代,來自GPS晶片組136的資訊,WTRU 102可以藉由空中介面116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114b)接收位置資訊,和/或基於從 兩個或更多個相鄰基地台接收到的信號的定時來確定其位置。需要理解的是,WTRU 102可以藉由任何合適的位置確定方法來獲取位置資訊,而與本實施方式維持一致。
處理器118還可以耦合到其他週邊設備138,該週邊設備138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徵、功能性和/或無線或有線連接的一個或多個軟體和/或硬體模組。例如,週邊設備138可以包括加速度計、電子指南針(e-compass)、衛星收發器、數位相機(用於照片或者視訊)、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震動裝置、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藍芽○R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視頻遊戲播放器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等等。
處理器118被配置成獨立或者與軟體結合來執行根據此處公開實施例的一種或者任意組合的方法。
第1C圖為根據實施例的RAN 104和核心網路106的系統圖。RAN 104可以為使用IEEE 802.16無線技術的存取服務網路(ASN)從而與WTRU 102a、102b、102c藉由空口介面116進行通訊。如以下將被進一步討論,WTRU 102a、102b、102c、RAN 104和核心網路106的不同功能實體之間的通訊連接可以被定義為參考點。
如第1C圖所示,RAN 104可包括基地台140a、140b、140c以及ASN閘道142,儘管應了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例一致的同時,RAN 10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基地台和ASN閘道。基地台140a、140b、140c可以分別與RAN 104中特定胞元(未示出)相關聯並且可以分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用於與WTRU 102a、102b、102c藉由空中介面116進行通訊的收發器。在一個實施例中,基地台140a、140b、140c可以實現MIMO技術。從而,基地台140a,例如可以使用多個天線來發送無線信號至WTRU 102a中並且從WTRU 102a中接收無線信號。基地台140a、140b和140c也可以提供行動性管理功能,諸如切換觸發、頻道建立、無線電資源管理、業務分類、服務品質(QoS)策 略實施等等。ASN閘道142可以作為業務聚集點並且負責尋呼、訂戶資料的高速存取、路由至核心網路106等等。
WTRU 102a、102b、102c和RAN 104之間的空口介面116可以被定義為實現IEEE 802.16規範的R1參考點。此外,WTRU 102a、102b、102c的每一個可以建立與核心網路106的邏輯介面(未示出)。WTRU 102a、102b、102c和核心網路106之間的邏輯介面可以被定義為R2參考點,其中所述R2參考點可以被用於驗證(authentication)、授權(authorization)、IP主機配置管理和/或者行動性管理。
每一個基地台140a、140b、140c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被定義為R8參考點,所述R8參考點可以包括用於促使WTRU切換以及基地台之間的資料轉換的協議。基地台140a、140b、140c和ASN閘道215之間的通訊連結可以被定義為R6參考點。R6參考點可以包括根據與WTRU 102a、102b、102c每一個相關聯的行動性事件以用於促進行動性管理的協議。
如第1C圖所示,RAN 104可以被連接到核心網路106。RAN 104和核心網路106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被定義為R3參考點,所述參考點包括用於促使諸如資料轉換和行動性管理能力的協議。核心網路106可以包括行動IP家庭代理(MIP-HA)144、驗證、授權、計費(AAA)伺服器146和閘道148。儘管上述每一個元素被描述為核心網路106的一部分,但應了解的是這些元素的任意一個可以被除核心網路運營商之外的實體所擁有和/或操作。
MIP-HA可以負責IP位址管理並且可以使得WTRU 102a、102b、102c能夠在不同ASN和/或者不同核心網路之間漫遊。MIP-HA 144可以使WTRU 102a、102b、102c存取封包交換網路(諸如網路110),從而促使WTRU 102a、102b、102c和IP致能(IP-enabled)設備之間的通訊。AAA伺服器146可以負責使用者驗證並且支援用戶服務。閘道148可以促使與其他網路的互作。例如,閘道148可以使WTRU 102a、102b、102c存取電路交 換網路(諸如PSTN 108),從而促使WTRU 102a、102b、102c和傳統陸線通訊設備之間的通訊。此外,閘道148可以使WTRU 102a、102b存取至網路112,其中所述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提供商所擁有和/或者所運營的其他有線或者無線網路。
儘管在第1C圖中未示出,應了解RAN 104可以被連接到其他ASN並且核心網路106可以被連接到其他核心網路。RAN 104和其他ASN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被定義作為R4參考點,其中所述R4參考點可以包括用於協調RAN 104和其他ASN之間的WTRU 102a、102b、102c行動性的協議。核心網路106和其他核心網路之間的通訊連結可以被定義為R5參考點,其中所述R5參考點可以包括促使家庭核心網路和受訪核心網路之間的互作的協議。
第2圖為用於報告針對多載波操作回饋資訊的示例過程的流程圖。WTRU被配置並且被啟動多個DL載波以及至少一個處於FDD、TDD或者半雙工FDD模式中的上行鏈路載波。WTRU藉由至少兩個包含非成對DL載波(202)的DL載波接收下行鏈路傳輸。非成對DL載波為活動的DL載波,所述活動DL載波不具有對應的活動UL載波。
WTRU之後在被啟動的UL載波上發送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所述回饋資訊具有或者不具有針對用於啟動的UL載波(204)上的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對於多載波DL操作,WTRU需要傳送UL中的用於成對DL載波和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至基地台(或者任何其他網路實體)。回饋資訊可以包括DL物理層(PHY)測量,諸如載波干擾雜訊比(CINR)、MIMO操作相關回饋資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肯定應答/否定應答(ACK/NACK)回饋、訂戶關於DL操作的建議(諸如訂戶優選的DL調製和編碼方式等),或者任何其他資訊。
回饋資訊所關聯的DL載波可以隱式或者顯式地表示出,其將在下面詳細解釋。被啟動的UL載波可以為初級UL載波或者次級UL載波。
回饋資訊可以藉由物理控制頻道(諸如快速回饋頻道、頻道品質指示頻道(CQICH)、HARQ ACK/NAK頻道以及諸如在IEEE 802.16m中指明的頻道)、或者藉由媒體存取控制(MAC)編碼回饋(諸如MAC信令報頭、擴展報頭、子報頭、擴展子報頭以及MAC管理消息等等)、或者可以在不同協議層中實現的任何其他消息機制被發送。
以下描述了用於發送針對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以及用於識別針對所傳送的回饋資訊的DL載波的實施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所述實施例將參考使用IEEE 802.16m專用的術語和頻道類型以及消息的IEEE802.16m系統來解釋,但所述實施例也適用於任何類型的無線通訊系統,包括但不局限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LTE或者高級LTE。
根據一種實施例,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具有或者不具有用於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可以藉由被啟動的UL載波上的物理控制頻道來報告。例如,802.16m中的物理控制頻道可以為快速回饋頻道(諸如頻道品質指示頻道(CQICH))、HARQ頻道等等。傳送所述回饋資訊所通過的被啟動的UL載波可以為初級UL載波或者被啟動的次級UL載波。所述回饋資訊可以為關於任意DL載波的資訊,包括啟動的成對或者非成對DL載波。
與所傳送的回饋資訊相關聯的DL載波可以由DL載波識別符(或者等同的識別符)所識別,其中所述DL載波識別符在所述回饋資訊中隱式或者顯式地編碼。可替換地,DL載波可以由回饋分配隱式地識別。所述回饋分配可以在以下詳細解釋的回饋頻道等級或者回饋區域等級。
參考802.16m解釋了用於藉由物理控制頻道發送針對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的示例實施例。在IEEE 802.16m中,初級快速回饋控制頻道(PFBCH)、次級快速回饋控制頻道(SFBCH)、或者HARQ回饋控制頻道(HFBCH)可以被用於報告回饋資訊。
每個PFBCH傳載提供寬頻頻道品質回饋、MIMO回饋及諸如 此類的六位元資訊。用於PFBCH的物理資源由DL中的回饋分配高級映射(A-MAP)資訊元素(IE)分配給WTRU。PFBCH以在DL廣播控制消息中定義的大小(次級載波和OFDM符號)開始於預先確定的位置(即回饋區域)。
每個SFBCH傳載了提供窄帶頻道品質回饋、MIMO回饋等的7-24位元資訊。用於SFBCH的物理資源由回饋分配A-MAP IE分配給WTRU。SFBCH以DL廣播控制消息中定義的大小開始於預先確定的位置(即回饋區域)。回饋區域為啟動的UL載波上的UL資源分配,所述啟動的UL載波包括多個資源單元,其中一個資源單元為最小的資源分配粒度。在IEEE 802.16m中,一個資源單元包括6個OFDM符號上的18個子載波。
每個HFBCH傳載了提供用於DL HARQ封包的ACK或者NACK的1位元資訊。所述HFBCH藉由相同DL A-MAP IE中的HARQ回饋分配(HFA)欄位分配給WTRU,其中所述DL A-MAP IE規定了用於DL HARQ封包的DL分配。此DL A-MAP IE包括DL基本分派A-MAP IE、DL單獨持續(persistent)A-MAP IE、DL合成持續A-MAP IE以及DL組資源分配A-MAP IE。
DL載波識別可以為顯式包含在PFBCH或者SFBCH中的編碼回饋資訊中。可替換地,為減少用於專門表示DL載波識別位元數量,壓縮方式可以被實施。例如,基地台可以用信號發送組成載波列表並且WTRU可以將組成載波索引用到列表中以作為針對DL載波識別符的替代物。如果用於任何胞元的載波數量不是很大,2-3位元可能是足夠的。
可替換地,DL載波識別可以藉由修改物理層信號而以允許基地台確定回饋資訊與哪個DL載波相關的方式隱式地表示出。
根據一種實施例,導頻序列可以被修改成指示出回饋資訊所關聯的DL載波識別。在IEEE 802.16m,SFBCH包括三個(3)分佈的回饋微頻道(FMT)並且每個FMT包括兩個導頻符號(例如,每個SFBCH有6 個導頻符號)。SFBCH中的導頻序列為[1 1 1 1 1 1]。根據一種實施例,導頻序列可以被修改成創造其他導頻序列,其中所述其他導頻序列對應于其他DL載波識別字(諸如不同的導頻序列可以被用於針對不同DL載波的回饋資訊)。導頻序列可以或者不可以彼此正交。基地台將SFBCH中所接收到的導頻序列與所有可能的序列相比較從而確定哪個DL載波識別字對應於SFBCH中傳送的回饋資訊。可替換地,接收器可以嘗試使用每種可能的導頻序列來解碼資料,從而校驗資料有效性(使用CRC)。載波識別字可以被用作資料中的CRC遮罩。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可能的遮罩在接收器中被使用直到CRC通過以確定哪個載波識別字在傳輸器中被用來遮罩CRC。
在IEEE 802.16m中,使用如第3圖中所示的資料隨機發生器在每個資料脈衝串上執行資料隨機發生。如第3圖中所示,輸入位元流與隨機發生器所產生的位元序列混合。資料隨機發生被執行以預防長序列的1或者0。隨機發生器以預先確定的序列初始化。根據另一實施例,隨機發生器初始化序列可以根據回饋資訊所關聯的下行鏈路載波來選擇,從而表示出當前回饋資訊與哪個DL載波識別字關聯(即隨機發生器可以被用於針對不同DL載波的回饋資訊的不同序列初始化)。
第4圖示出了傳輸側處的編碼鏈400。當隨機發生器402被載入根據DL載波識別符的序列時,隨機發生器402產生對於資料唯一的隨機流以及預先載入序列。CRC被FEC塊CRC附加塊403添加到隨機發生器402的輸出。隨機發生器402的資料輸入也具有由脈衝串CRC附加塊401所添加的(脈衝串)CRC。在接收器處,FEC塊可以被CRC校驗所檢查,並且之後不同的隨機發生器預載入序列被嘗試直到脈衝CRC校驗通過為止,其中所述不同隨機發生器預先載入序列將提供DL載波識別符。
為確定哪個DL載波識別符正在被參考,基地台可以嘗試用於隨機發生器的每個預先確定的預載入序列。
根據另一實施例,DL載波可以根據回饋分配被隱性地表示 出。回饋分配的兩個等級可以用於以下目的:回饋頻道等級和回饋區域等級。
一種或者多種回饋頻道可以在依賴於回饋頻道結構的資源單元中形成。多個回饋頻道可以被分配至一個回饋區域中。在IEEE 802.16m中,UL快速回饋頻道,包括PFBCH和SFBCH兩者,被回饋分配A-MAP IE(Feedback-Allocation-A-MAP IE)分配或者重新分配到WTRU中。表1顯示了802.16m回饋分配A-MAP IE的基本結構。
DL載波識別字”欄位可以被添加到回饋分配A-MAP IE中從而指示出回饋頻道被分配的所述DL載波被分配用於哪個回饋頻道,因此,獨立(separate)的回饋頻道可以被分配用於每個DL載波。可替換地, DL載波識別字可以被用作用於CRC遮罩的一部分。在802.16m中,CRC欄位被站ID(STID)所遮罩。所述STID為12位元長並且CRC欄位為16位元長。因此,CRC的剩餘4位元被遮罩代碼所遮罩,所述遮罩代碼包括DL載波識別資訊從而指示出回饋頻道分配用於哪個DL載波。
多個回饋頻道可以被分配到WTRU中,並且WTRU可以在對應的回饋頻道中發送專用DL載波的回饋資訊,從而基地台根據回饋頻道來識別接收到的回饋資訊用於哪個DL載波,其中所述回饋資訊在所述回饋頻道上被接收。回饋頻道可以藉由使用回饋分配A-MAP IE多次的方式分配到WTRU中或者藉由使用回饋分配A-MAP IE的修改版本的方式分配多個回饋頻道到相同的WTRU中。
第5圖示出了使用回饋頻道分配用於指示出DL載波的示例方案。在第5圖中,WTRU具有三個啟動的載波,載波1、載波2和載波3。載波1在DL和UL中被啟動,載波2僅在DL中被啟動,並且載波3僅為DL載波。載波2和載波3為非成對DL載波。在第5圖中,在UL載波的回饋區域中,多個回饋頻道被分配到WTRU上,並且所述WTRU分別在對應分配的回饋頻道上發送用於載波1、載波2和載波3的回饋。
可替換地,DL載波資訊可以藉由將回饋頻道映射到DL載波而被隱性地指示出,,而不是顯示地使用回饋分配IE中的DL載波識別字欄位。多個回饋頻道可以藉由使用傳統回饋分配A-MAP多次的方式分配到WTRU中或者藉由使用回饋分配A-MAP IE的修改版本的方式分配多個回饋頻道到相同的WTRU中。所分配的回饋頻道可以具有與DL載波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所述對應關係可以在用於WTRU的多個載波操作初始化期間由MAC信令所指明或者由預先定義的映射方案所指明。例如,回饋頻道的最小頻道索引可以被分配給預設DL載波的回饋,並且剩餘的回饋頻道可以與載波索引相同次序的回饋頻道索引的方式被映射到非成對DL載波。
可替換地,一個回饋頻道可以被分配到WTRU中並且多個 DL載波可以在時域中共用單一的回饋頻道,並且預先達成一致的回饋頻道使用模式可以在基地台和WTRU之間被定義。回饋使用模式隱含指出針對在特定時間的回饋頻道上所發送的回饋的DL載波資訊。第6圖示出了使用回饋頻道使用模式用於指示出DL載波的示例方案。在第6圖中,WTRU具有兩個啟動的載波,載波1和載波2。載波1在DL和UL兩者中啟動,載波2僅在DL中啟動。載波2為非成對的DL載波。在第6圖中,回饋頻道在每2訊框中週期地被分配到WTRU中。WTRU和基地台具有預先達成一致的用於發送針對多個DL載波的回饋頻道使用模式。例如,WTRU可以循環比對(round robin)的方式發送用於DL載波的回饋,(諸如載波1、載波2、載波1、載波2、載波1……)。回饋頻道使用模式可以以標準的規範被預先確定或者指明或者在基地台和WTRU之間協商(諸如在多載波操作初始化過程期間)。
可替換地,獨立的回饋區域可以被分配用於不同的DL載波,並且在對應回饋區域中,所有用於DL載波的回饋頻道可以被分配到WTRU中。在IEEE 802.16m,回饋區域在預先確定的位置以DL控制信號(諸如,超訊框標頭(SFH))中指明的大小被分配。所述基地台可以為每個DL載波的分配獨立的回饋區域(諸如單獨的(distinct)非覆蓋區域),包括成對和非成對DL載波。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控制區域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在DL控制信號中(諸如超訊框標頭或者在MAC管理資訊中)指明。獨立的回饋區域可以在時域和/或者頻域中分配。
第7圖示出了用於支援針對具有回饋區域等級分配的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的示例方案。在第7圖中,WTRU具有三個啟動的載波,載波1、載波2和載波3。載波1在DL和UL兩者中被啟動,載波2僅在DL中被啟動,以及載波3為僅DL載波。載波2和載波3為非成對DL載波。第7圖中,針對載波1、載波2和載波3,三個獨立的回饋區域被分配到WTRU中,所述WTRU在對應分配的回饋區域上的分配的回饋頻道上發送DL載波的回饋。
以上公開的實施例也可以被用作發送HARQ ACK/NACK回 饋。HARQ ACK/NACK回饋在以下方面不同於DL頻道回饋。HARQ ACK/NACK為針對每個HARQ封包,然而DL頻道回饋為針對每個WTRU每個DL頻道。HARQ ACK/NACK通常傳載1位元的資訊然而DL頻道回饋要求更多的資訊位元。分配到HARQ封包的HARQ ACK/NACK通常以隱式或者顯式地結合HARQ封包分配的方式被指明,然而DL頻道回饋通常被回饋頻道分配IE所指明,並且至訂戶的回饋頻道分配可以為週期性的。
在針對非成對DL載波的HARQ ACK/NACK的傳輸中,DL載波資訊可以ACK/NACK頻道等級或者ACK/NACK區域等級的方式在HARQ ACK/NACK分配中隱式或者顯式地被提供。獨立的HARQ ACK/NACK頻道可以被分配用於每個DL載波並且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HARQ回饋可以藉由相應的HARQ頻道來發送。可替換地,獨立的HARQ區域可以被分配用於每個DL載波並且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HARQ回饋可以藉由對應HARQ區域中所分配的頻道來發送。
有關傳載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HARQ ACK/NACK的UL載波和HARQ ACK/NACK區域分配的資訊可以被預先確定(諸如初級UL載波和已知位置),或者由DL PHY控制信令或者MAC控制消息來發送。
可替換地,多個HARQ ACK/NACK可以被集合在一起,(即一個HARQ回饋被傳送用於多個封包)。隨著被集合的ACK/NACK,兩個或者多個HARQ封包的HARQ回饋被一起邏輯與(AND)從而如果所有封包已經成功地解碼時,ACK被產生並且如果至少一個封包未被成功解碼時,NACK被產生。當接收到NACK時,基地台重新傳送所有相關封包。這種方案可以以犧牲偶然(occasional)冗餘下行鏈路重傳的代價來節省上行鏈路資源。
根據另一實施例,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具有或者不具有用於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可以在被啟動的UL載波上經由MAC編碼回饋的方式被報告,(諸如在MAC信號報頭、子報頭、擴展報頭 或者擴展子報頭或者MAC管理訊息等)。所述啟動的UL載波可以為初級UL載波或者啟動的次級UL載波。MAC編碼回饋可以包括用於DL載波的回饋資訊,包括啟動的成對或者非成對DL載波。用於在MAC編碼報頭、子報頭、擴展報頭或者消息中所傳送的專用回饋資訊的DL載波可以由在MAC編碼回饋資訊中所提供的其DL載波識別字或者循環冗餘校驗(CRC)來識別,其中所述循環冗餘校驗(CRC)由DL載波識別字或者其等同物來遮罩。
為了最小化MAC管理或者控制開銷,用於支援非成對DL載波的MAC編碼回饋可以選擇地包括一些回饋資訊。例如,當回饋為用於預設DL載波時,DL載波識別字可以不被包含在MAC編碼回饋中,其中所述預設DL載波為傳送回饋所在的UL載波的對應DL載波。另一示例是考慮到用於成對DL載波的快速回饋頻道提供足夠的回饋資訊,MAC編碼回饋可以不包括用於成對DL載波的回饋資訊。
以下解釋了藉由IEEE 802.16m多載波操作中的MAC編碼回饋的用於提供針對非成對DL載波的回饋的實施例。MAC管理資訊(報告請求和報告回應消息)可以被定義用於基地台來請求WTRU從而提供DL頻道回饋報告並且用於WTRU報告DL頻道回饋給基地台以用於多載波操作。來自WTRU的報告回應可以被發送以作為對基地台請求的回應或者以主動的方式被發送。表2顯示出802.16 MAC管理消息格式。
為支援具有非成對DL載波配置的多載波操作並且允許單一報告請求和報告回應消息以請求以及報告用於針對MAC控制效率的多DL載波的回饋,所述DL載波資訊可以被包含在報告請求或者報告回應消息中。表3和表4分別顯示出報告請求和具有DL載波資訊的報告回應消息的示例。在表3和表4中,2個1位元的指示符可以被用於指示出預設DL載波和/或者非預設DL載波的內涵物。所述預設DL載波為與所述報告回應將被傳送的UL載波成對的DL載波。
在表3的報告請求消息中,指示符“包括預設DL-載波-報告-請求(Default-DL-carrier-report-request-included)”指示出此報告請求消息是否包括用於預設DL載波的報告請求,並且指示符“包括非預設-DL載波-報告-請求(Non-default-DL-carrier-report-request-included)”指示出所述報告請求是否包括用於非預設DL載波的報告請求。所述報告請求包括“DL載波索引”欄位,所述欄位指示出用於被請求內容的DL載波。
在表4中的報告回應消息中,指示符“包括預設-DL載波報告”以及“包括非預設DL載波報告”分別指示出用於預設DL載波的報告和用於非預設DL載波的報告是否包括在此報告回應消息中。所述報告回應消息可以包括指示出用於報告內容的DL載波的“DL載波索引”欄位。
所述報告請求和報告回應消息可以被用來報告非預設DL載波,當針對預設DL載波,快速回饋頻道被分配在UL中時,所述報告請求和報告回應消息為有用的。可替換地,所述報告請求和報告回應消息可以被用來報告預設DL載波,當成對DL載波被要求具有回饋資訊時,所述報告請 求和報告回應消息為有用的。當多於一個非預設DL載波被包括在報告響應中,DL載波識別符列表和對應的報告內容可以被包括在所述報告回應消息中。
可替換地,MAC回饋信令報頭可以被用於報告請求以及用於非成對DL載波的頻道回饋的報告回應。表5顯示了802.16mMAC信令報頭的基本格式。無有效載荷跟隨MAC信令報頭。MAC信令報頭包括用於信令報頭內容的位元。
表6顯示了示例802.16m MAC信令報頭,所述MAC信令報頭可以由WTRU使用以提供基地台針對DL多載波的回饋(表6中的“回饋內容”欄位)。“DL載波索引”欄位被用來指示出與回饋相關的DL載波。
當MAC信令報頭在專門分配給WTRU的UL分配中被傳送時,“站識別”(STID)欄位可以不需要,並且當所述回饋用於傳送所述回饋所在的UL載波的成對DL載波時,“DL載波索引”欄位可以不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所述STID和DL載波索引可以各自不被包括在MAC信令報頭。為了指示出STID和DL載波索引的存在,特定標誌(STID包括標誌(STID-inclusion-flag)和DL載波索引包括標誌(DL-carrier-index-inclusion-flag))可以被各自包括在MAC信令報頭中。表7顯示出具有STID包括標誌和DL載波索引包括標誌的示例MAC信令報頭。
DL CINR報告可以被搭載(piggyback)在不具有STID欄位的MAC帶寬請求信令報頭中。表8顯示出在不具有STID的帶寬請求信令報頭中的搭載的CINR報告的示例。在表8中,2個欄位(“DL載波索引”和“CINR”)被添加到帶寬請求信令報頭。所述“DL載波索引”欄位指示出所包括的CINR所針對的DL載波,並且“CINR”欄位指示出由WTRU所測量的CINR。
在802.16m中,MAC編碼回饋可以被包括在MAC擴展報頭中。表9顯示了802.16m MAC擴展報頭的基式。
表10顯示出可以由WTRU用來給DL載波提供回饋的MAC擴展報頭的示例。所述MAC擴展報頭包括用於回饋參數值的“回饋內容”欄位以及“DL載波索引”欄位,以用於指示出與回饋相關的DL載波。
實施例
1、一種用於報告多載波操作的回饋資訊的方法。
2、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經由包括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至少兩個下行鏈路載波接收下行鏈路傳輸,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是不具有對應的活動上行鏈路載波的活動下行鏈路載波。
3、根據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上行鏈路載波上傳送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
4、根據實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經由在所述上行鏈路載波的單獨的非重疊資源區中所分配的回饋頻道而被傳送。
5、根據實施例3-4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經由單獨的回饋頻道而被傳送。
6、根據實施例3-5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 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在回饋頻道上基於預定的模式被傳送。
7、根據實施例3-6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在初級上行鏈路載波或者被啟動的次級上行鏈路載波上被傳送。
8、根據實施例2-7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饋資訊包括下行鏈路物理層測量、多輸入多輸出(MIMO)操作相關回饋資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肯定應答(ACK)、HARQ否定應答(NACK)或者與下行鏈路操作相關聯的用戶建議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9、根據實施例3-8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經由物理控制頻道被傳送。
10、根據實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饋資訊被關聯到的下行鏈路載波由單獨的導頻序列來指示,該導頻序列與所述下行鏈路載波相關聯並且與所述回饋資訊一起被傳送。
11、根據實施例9-10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用隨機發生器來擾亂所述回饋資訊,其中所述隨機發生器以依賴於與所述回饋資訊所關聯的下行鏈路載波的不同的初始化序列而被初始化。
12、根據實施例3-11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饋資訊經由MAC信令報頭、MAC子報頭、MAC擴展報頭、MAC擴展子報頭或MAC管理消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而被傳送。
13、根據實施例2-12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載波識別資訊被包括在所述回饋資訊中。
14、根據實施例2-12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載波識別資訊被包括在回饋分配中。
15、根據實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載波識別資訊被包括在分配 A-MAP資訊元素中。
16、根據實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載波識別資訊藉由用CRC對所述載波識別資訊進行遮罩而被包括在分配A-MAP資訊元素中。
17、一種用於報告針對多載波操作回饋資訊的WTRU。
18、根據實施例17所述的WTRU,包括配置用以經由包括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至少兩個下行鏈路載波接收下行鏈路傳輸的接收器,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是不具有對應的活動上行鏈路載波的活動下行鏈路載波。
19、根據實施例18所述的WTRU,包括配置用以在上行鏈路載波上傳送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的處理器。
20、根據實施例19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經由在所述上行鏈路載波的單獨的非重疊資源區中所分配的回饋頻道傳送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
21、根據實施例19-20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用於經由單獨的回饋頻道傳送針對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
22、根據實施例19-21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在回饋頻道上基於預定的模式傳送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
23、根據實施例19-22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在初級上行鏈路載波或者被啟動的次級上行鏈路載波上傳送用於所述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
24、根據實施例19-23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回饋資訊包括下行鏈路物理層測量、MIMO操作相關回饋資訊、HARQ ACK、HARQ N ACK或者與下行鏈路操作有關的用戶建議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25、根據實施例19-24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經由物理控制頻道傳送用於非成對下行鏈路載波的回饋資訊。
26、根據實施例19-25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根據與所述回饋資訊相關聯的下行鏈路載波發送單獨的導頻序列以及回饋資訊。
27、根據實施例19-26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該WTRU還包括:被配置成擾亂所述回饋資訊的隨機發生器,其中用於所述隨機發生器的初始化序列依賴於與所述回饋資訊關聯的下行鏈路載波。
28、根據實施例19-27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經由MAC信令報頭、MAC子報頭、MAC擴展報頭、MAC擴展子報頭或MAC管理消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傳送所述回饋資訊。
29、根據實施例19-28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載波識別資訊被包括在所述回饋資訊中。
30、根據實施例19-29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載波識別資訊被包括在回饋分配中。
31、根據實施例30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載波識別資訊被包括在分配A-MAP資訊元素中。
32、根據實施例30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載波識別資訊藉由用CRC來對所述載波識別資訊進行遮罩而被包括在分配A-MAP資訊元素中。
雖然本發明的特徵和元素以特定的結合在以上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每個特徵或元素可以在沒有其他特徵和元素的情況下單獨使用,或在與其他特徵和元素以各種方式結合使用。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其中所述電腦程式、軟體或固件被包含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中。電腦可讀取媒體的實例包括電子信號(藉由有線或者無線連接而傳送)和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關於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的實例包括但不 局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快取記憶體、半導體儲存設備、諸如內部硬碟和可移除磁片之類的磁介質、磁光介質以及CD-ROM碟片和數位多功能光碟(DVD)之類的光介質。與軟體有關的處理器可以被用於實施在WTRU、UE、終端、基地台、RNC或者任何主電腦中使用的無線頻率收發器。

Claims (24)

  1. 一種在一基地台中使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由該基地台為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分配與一單一上行鏈路(DL)載波相關聯的一UL控制頻道;由該基地台使用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及多輸入多輸出(MIMO)以經由至少兩下行鏈路(DL)載波傳輸複數個資料訊號至該WTRU;以及由該基地台在該UL控制頻道上從該WTRU接收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肯定應答/否定應答(ACK/NACK)資訊以用於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傳輸的該複數個資料訊號,其中該HARQ ACK/NACK資訊包括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是來自不同的DL載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由該基地台向該WTRU傳輸包括用於DL資料傳輸的一組該DL載波的一資訊,其中該組DL載波中的每一個DL載波具有一關聯的三位元指示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由該基地台在該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上從該WTRU接收一回饋資訊,其中該回饋資訊是使用用於該DL載波的該三位元指示符而導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地台是一長期演進(LTE)高級基地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地台是一802.16m基地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由該基地台在該UL控制頻道上從該WTRU接收針對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傳輸的該複數個資料訊號其中之一的一NACK;以及 由該基地台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中的至少一DL載波重傳該資料訊號至該WTRU。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HARQ ACK/NACK資訊包括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以用於該至少兩DL載波中的每一DL載波。
  9. 一種基地台,包括:一處理器,被配置用於為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分配與一單一上行鏈路(UL)載波相關聯的一UL控制頻道;一收發器,與該處理器操作地耦合,該收發器及該處理器被配置為使用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及多輸入多輸出(MIMO)以經由至少兩下行鏈路(DL)載波傳輸複數個資料訊號至該WTRU;以及該收發器被配置為在該UL控制頻道上從該WTRU接收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肯定應答/否定應答(ACK/NACK)資訊以用於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傳輸的該複數個資料訊號,其中該HARQ ACK/NACK資訊包括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是來自不同的DL載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及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向該WTRU傳輸包括用於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組該DL載波的一資訊,其中該組DL載波中的每一個DL載波具有一關聯的三位元指示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在該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上從該WTRU接收一回饋資訊,其中該回饋資訊是使用用於該DL載波的該三位元指示符而導出。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是一長期演進(LTE)高級基地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是一802.16m基地 台。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在該UL控制頻道上從該WTRU接收針對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傳輸的該複數個資料訊號其中之一的一NACK;以及該處理器及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中的至少一DL載波重傳該資料訊號至該WTRU。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HARQ ACK/NACK資訊包括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以用於該至少兩DL載波中的每一DL載波。
  17. 一種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包括:一收發器,被配置為接收與一單一上行鏈路(UL)載波相關聯的一UL控制頻道的一分配以用於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收發器被配置為使用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及多輸入多輸出(MIMO)以經由至少兩下行鏈路(DL)載波接收複數個資料訊號;以及一處理器,與該收發器操作地耦合,該處理器及該收發器被配置為在該UL控制頻道上傳輸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肯定應答/否定應答(ACK/NACK)資訊以用於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接收的該複數個資料訊號,其中該HARQ ACK/NACK資訊包括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是來自不同的DL載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處理器及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接收包括用於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組該DL載波的一資訊,其中該組DL載波中的每一個DL載波具有一關聯的三位元指示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處理器及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在該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上傳輸一回饋資訊,其中該回饋資訊是使用用於該DL載波的該三位元指示符而導出。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是一長期演進(LTE)高級WTRU。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是一802.16m WTRU。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處理器及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在該UL控制頻道上傳輸針對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接收的該複數個資料訊號其中之一的一NACK;以及該收發器更被配置為經由該至少兩DL載波中的至少一DL載波重新接收該資料訊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HARQ ACK/NACK資訊包括一起被與操作的至少兩個HARQ ACK/NACK以用於該至少兩DL載波中的每一DL載波。
TW103141279A 2009-08-26 2010-08-26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TWI5696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691209P 2009-08-26 2009-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7681A TW201517681A (zh) 2015-05-01
TWI569680B true TWI569680B (zh) 2017-02-01

Family

ID=429833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8678A TWI552640B (zh) 2009-08-26 2010-08-26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方法及裝置
TW103141279A TWI569680B (zh) 2009-08-26 2010-08-26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8678A TWI552640B (zh) 2009-08-26 2010-08-26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5) US9264177B2 (zh)
EP (1) EP2471209A1 (zh)
JP (5) JP2013503567A (zh)
KR (1) KR101325869B1 (zh)
CN (2) CN102511143B (zh)
AR (1) AR077968A1 (zh)
BR (1) BR112012004235B1 (zh)
RU (1) RU2517191C2 (zh)
TW (2) TWI552640B (zh)
WO (1) WO20110258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5779B2 (en) * 2008-10-31 2012-10-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US8620334B2 (en) 2009-03-13 2013-12-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ssignment,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ing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094252B2 (en) * 2009-07-31 201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2004235B1 (pt) * 2009-08-26 2021-08-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reportar informações de retorno para operação multiportadora
CN102014496B (zh) * 2009-10-16 2013-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10103269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US9584290B2 (en) * 2009-12-08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carrier activation/deactiv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621319B2 (en) * 2009-12-14 2013-12-3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terative determination of MIMO iterative receiver
US9100897B2 (en) * 2010-01-12 2015-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station identification
CN106788903A (zh) * 2010-01-15 2017-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ue支持多载波能力的方法和系统
KR101656293B1 (ko) 2010-02-23 2016-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비대칭 밴드 조합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65646B1 (ko) * 2010-02-24 2013-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캐리어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피드백 채널을 통해 캐리어의 하향링크에 대한 상향링크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649282B2 (en) * 2010-04-19 2014-02-11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ed MAC level message with CQI channel control message for channel feedback report
CN103036660B (zh) 2010-04-30 2015-09-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EP2398176B1 (en) * 2010-06-18 2013-05-15 Alcatel Lucent Multi carrier network configuration
US8547884B2 (en) * 2010-09-28 2013-10-01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use of frequency bands
EP2662993A2 (en) * 2011-01-03 2013-1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multicast data in m2m device includ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2m device therefor
WO2012108804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HUE039040T2 (hu) * 2011-03-15 2018-1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ljárások és eszközök visszacsatolási információ idõzítésének meghatározására
US9019850B2 (en) 2011-04-11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porting for multiple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system configurations
KR101961807B1 (ko) 2011-05-31 2019-07-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tdd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의 송수신 타이밍 및 자원 할당을 정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68843A1 (en) * 2011-06-06 2012-12-13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Control of cell search procedure
KR20120140000A (ko) * 2011-06-20 2012-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US8908504B2 (en) * 2011-07-01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greed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channel sequence
US8891402B2 (en) 2011-09-30 2014-11-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reporting uplink information
KR101169285B1 (ko) * 2011-12-08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지속적 스케줄링 정보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12693B2 (en) 2012-03-16 2015-08-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form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JP6134381B2 (ja) * 2012-05-10 2017-05-2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に対する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反復要求の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271895B2 (ja) * 2013-07-22 2018-01-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MX360754B (es) * 2014-02-06 2018-11-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anal de control mejorado para una tecnología de acceso de radio.
WO2016021994A1 (ko) * 2014-08-07 2016-02-11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KR102346678B1 (ko) * 2014-08-22 2022-01-04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AU2015324750B2 (en) * 2014-10-01 2018-11-08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588149B2 (en) 2014-10-22 2020-03-10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I3251245T3 (fi) 2015-01-28 2023-06-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Nousevan siirtotien palautemenetelmät suuren lukumäärän kantoaaltoja kanssa toimimiseksi
EP3266133B1 (en) * 2015-03-05 2019-1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coding margin based configuration of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EP3462656B1 (en) * 2016-07-27 2022-09-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8077726A1 (en) * 2016-10-24 2018-05-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Fast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9923819B (zh) 2016-11-02 2023-08-2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接收机带宽适配
CN112399606A (zh) * 2016-11-04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7436A (zh) * 2017-02-24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34861A (zh) * 2017-11-15 2023-11-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新型无线电数据传输
CN112889236A (zh) 2018-07-31 2021-06-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供应多载波开关键控信号的方法、发射机、结构、收发机和接入点
EP3834324A1 (en) 2018-08-07 2021-06-16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rq enhancem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4712A1 (en) * 2005-04-28 2006-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20090186613A1 (en) * 2008-01-04 2009-07-23 Ahn Seung Jin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7444B1 (en) * 1997-11-14 2003-07-01 Ericsson Inc. Fixe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duplex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788661B1 (en) * 1999-11-12 2004-09-07 Nikia Networks Oy Adaptive beam-tim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0474689B1 (ko) 2001-08-30 2005-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핸드오프 도중의 전력제어 방법
US20030109284A1 (en) * 2001-12-07 2003-06-12 Dag Akerberg Flexible carrier utilization
JP4069034B2 (ja) 2003-07-31 2008-03-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
AU2005239262B2 (en) * 2004-04-28 2008-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reamble sequence for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5296409B2 (en) 2004-10-18 2009-10-29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n orthogon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OFDM access (OF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081315B1 (en) * 2004-12-27 2015-05-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ing an extended subheader
US7693125B2 (en) * 2004-12-27 2010-04-06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radio access system
US7382394B2 (en) 2005-03-24 2008-06-03 Ecr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scan position errors in an imaging system
CN101247171A (zh) * 2007-02-16 2008-08-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使用约定资源发送控制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EP1965534B1 (en) * 2007-02-27 2016-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rol mess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ing
WO2008112314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an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eedback in evolved utra
US8797889B2 (en) 2007-04-13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L Ericsson (Publ) Multi-carrier CQI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268785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Mccoy James W UE-autonomous CFI reporting
KR101379976B1 (ko) * 2007-07-09 2014-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101410120B1 (ko) * 2007-08-21 2014-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을 지원하는 응답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92110B1 (ko) 2007-09-12 2017-11-02 애플 인크. 업링크 시그널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448309B1 (ko) 2007-09-28 2014-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US8289935B2 (en) * 2008-02-04 2012-10-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to map a cyclic shift to a channel index
KR20090093800A (ko) * 2008-02-29 2009-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신호 전송방법
US8830982B2 (en) * 2008-05-05 2014-09-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uplink control
US8744481B2 (en) * 2008-06-24 2014-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oviding geographical posi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308525B2 (ja) * 2008-07-30 2013-10-0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687545B2 (en) * 2008-08-11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69990B2 (en) * 2008-08-11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design for control and procedures
KR101238564B1 (ko) * 2008-10-15 2013-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48775B1 (ko) * 2008-10-30 2016-08-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확인 응답 전송 및 전송 블록 재전송 방법
US9019902B2 (en) * 2008-11-11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JP5531023B2 (ja) * 2008-11-21 2014-06-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通信でマルチキャリアを利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547989B2 (en) * 2008-12-01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TE-WIMAX coexistence
KR101711864B1 (ko) * 2008-12-23 2017-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환경에서의 상향링크 αck/nack 시그널링
CN101772092B (zh) * 2009-01-06 2012-10-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动态分配上行控制信道预留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EP2406999A2 (en) * 2009-03-12 2012-0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reselecting an uplink primary carrier
US8620334B2 (en) * 2009-03-13 2013-12-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ssignment,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ing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934417B2 (en) * 2009-03-16 2015-01-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731333B1 (ko) * 2009-03-25 2017-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114237A2 (en) * 2009-04-02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ed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2461051B (zh) 2009-04-17 2015-05-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KR101572272B1 (ko) * 2009-04-21 2015-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무선통신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US8514883B2 (en) * 2009-04-24 2013-08-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9209933B2 (en) * 2009-06-11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atching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in multicarrier system
BR112012004235B1 (pt) * 2009-08-26 2021-08-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reportar informações de retorno para operação multiportador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4712A1 (en) * 2005-04-28 2006-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20090186613A1 (en) * 2008-01-04 2009-07-23 Ahn Seung Jin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Release 7)" ; 3GPP TR 25.814, no. V7.0.0, 1 June 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04235B1 (pt) 2021-08-24
CN102511143B (zh) 2016-06-15
JP2021114769A (ja) 2021-08-05
US20190239218A1 (en) 2019-08-01
US20220279508A1 (en) 2022-09-01
CN105915316A (zh) 2016-08-31
JP2015080221A (ja) 2015-04-23
TWI552640B (zh) 2016-10-01
JP7090563B2 (ja) 2022-06-24
TW201119485A (en) 2011-06-01
AR077968A1 (es) 2011-10-05
WO2011025816A1 (en) 2011-03-03
EP2471209A1 (en) 2012-07-04
JP7159376B2 (ja) 2022-10-24
US11277823B2 (en) 2022-03-15
KR101325869B1 (ko) 2013-11-05
US9264177B2 (en) 2016-02-16
JP2019080339A (ja) 2019-05-23
RU2517191C2 (ru) 2014-05-27
RU2012111279A (ru) 2013-10-20
KR20120061915A (ko) 2012-06-13
US10701674B2 (en) 2020-06-30
JP2017063434A (ja) 2017-03-30
US10285164B2 (en) 2019-05-07
US20160165595A1 (en) 2016-06-09
TW201517681A (zh) 2015-05-01
JP6025805B2 (ja) 2016-11-16
CN102511143A (zh) 2012-06-20
US20200329473A1 (en) 2020-10-15
US20110103323A1 (en) 2011-05-05
CN105915316B (zh) 2021-04-20
BR112012004235A2 (pt) 2020-11-10
JP2013503567A (ja) 201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9680B (zh) 報告多載波操作反饋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CN110168986B (zh) 无线系统中的接收机反馈
TWI712284B (zh) 為增強型實體混合自動重複請求指示符通道分配資源的方法和設備
CN109246764B (zh)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和方法
TWI540870B (zh) 載波聚合系統中之上行鏈路控制頻道資源衝突解決方案
TW201933815A (zh) 具低密度奇偶檢驗碼新無線電資料傳輸
TW201725879A (zh) 窄頻lte操作方法及程序
JP2018531538A6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
JP2018531538A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
TW202243506A (zh) 裝置對裝置通訊方法及裝置
TW201401830A (zh) 在lte fdd網路中半雙工fdd操作方法
US20230030642A1 (en) Dai and codebook updating for dci scheduling multiple ccs
US11956082B2 (en) Codebook determination for tri-state HARQ-ACK feedback
JP2020519148A (ja) 確認応答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TW202005439A (zh) Noma之harq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