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080B -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 Google Patents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080B
TWI569080B TW104134860A TW104134860A TWI569080B TW I569080 B TWI569080 B TW I569080B TW 104134860 A TW104134860 A TW 104134860A TW 104134860 A TW104134860 A TW 104134860A TW I569080 B TWI569080 B TW I5690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esistance
wire
output channel
ch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4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5282A (zh
Inventor
黃宜琳
黃智全
林文聰
Original Assignee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4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9080B/zh
Priority to CN201510954203.9A priority patent/CN106611588A/zh
Priority to US15/292,205 priority patent/US1038096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0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5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528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本發明係與顯示裝置有關,尤其是關於一種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一般液晶顯示系統包含像素矩陣(Pixel matrix)、兩偏光板(Polarizers)及複數個驅動器晶片。該些驅動器晶片通常採用薄膜覆晶封裝(Chip On Film,COF)技術進行封裝並耦接面板周邊電路,使得面板每一行及每一列像素均能受到驅動電壓訊號之驅動。如圖1所示,複數個閘極驅動器晶片IC1~ICN之間係以設置於陣列基板上的導線(Wire On Array,WOA)WOA彼此串接,其中N為大於或等於2之正整數。
然而,隨著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品質與尺寸大小的要求愈來愈高,液晶顯示面板所需之閘極驅動器晶片數量勢必愈來愈多且其所需之WOA導線長度亦勢必愈來愈長。
如圖2所示,若以包含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驅動電路2為例,假設第一驅動晶片IC1所對應之L個輸出通道為CH11~CH1L且第二驅動晶片IC2所對應之L個輸出通道為CH21~CH2L,R1代表第一驅動晶片IC1的內電阻,其為L個輸出通道CH11~CH1L之電阻總和且R3代表第二驅動晶片IC2的內電阻,其為L個輸出通道CH2~CH2L之電阻總和,R2代表耦接於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間的WOA導線之電阻。其中,L為正整數。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驅動晶片IC1的內電阻R1會均勻分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L個輸出通道CH11~CH1L 之間且第二驅動晶片IC2的內電阻R2會均勻分布於第二驅動晶片IC2之L個輸出通道CH21~CH2L之間。因此,從訊號來源端SS至第一驅動晶片IC1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第L輸出通道)CH1L的等效電阻為R1且從訊號來源端SS至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第一輸出通道CH21的等效電阻為(R1+R2)。由於WOA導線相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及第二驅動晶片IC2的內電阻R1~R2具有高阻值,這將會導致第一驅動晶片IC1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第L輸出通道)CH1L與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輸出訊號強度產生明顯的差異,亦將導致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品質變差,甚至其顯示畫面還會在暗帶的中央出現相對較亮的區域,亦即水平帶(H-band)或是水平區塊(H-block)之現象,亟待解決。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以有效解決先前技術所遭遇到之上述種種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驅動電路。於此實施例中,該驅動電路係應用於一液晶顯示裝置。該驅動電路包含N個驅動晶片(Driver chips)、一訊號來源端(Signal source,VGG)、一第一WOA導線及一第一COF導線。該N個驅動晶片均以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每一個驅動晶片均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Output channels),其中N及L均為正整數,且N大於或等於2。訊號來源端(Signal source,VGG)耦接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一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至第L輸出通道,並且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L輸出通道之間具有第一內電阻(Internal resistance)。第一WOA導線之一端耦接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一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至第L輸出通道,並且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L輸出通道之間具有一第二內電阻。第一COF導線之一端耦接至訊號來源端與第一 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第一接點且第一COF導線之另一端耦接至第一WOA導線之另一端。其中,第一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第一內電阻且第一WOA導線之阻值大致等於第一內電阻。
於一實施例中,該N個驅動晶片均為閘極驅動電路。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一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大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與第一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大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內電阻及第二內電阻係分別為整合於第一驅動晶片及第二驅動晶片之可變電阻,致使第一驅動晶片與第二驅動晶片之輸出電壓大致相等。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係用以補償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所造成之訊號差異,可變電阻之阻值大致等於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的阻值,並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調整。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係由金屬導線、輸入/輸出緩衝器、CMOS電路及金屬墊所構成,可變電阻之阻值可透過內部電路設計進行調整。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並可透過COF走線設計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串聯一開關且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邏輯電路及阻值設定輸入接腳,並可透過一輸入邏輯訊號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於一實施例中,訊號來源端與第一驅動晶片之第 一輸出通道及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係透過第一COF導線及第一WOA導線彼此串接。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一內電阻,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一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二內電阻,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二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第一WOA導線之阻值,致使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訊號來源端之間的等效阻值降低。
於一實施例中,驅動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二WOA導線及一第二COF導線。第二WOA導線之一端耦接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一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至第L輸出通道,並且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L輸出通道之間具有一第三內電阻。第二COF導線之一端耦接至第一WOA導線與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第二接點且第二COF導線之另一端耦接至第二WOA導線之另一端。第二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第二內電阻且該第二WOA導線之阻值大致等於第二內電阻。
於一實施例中,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二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大致等於第二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與第二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
於一實施例中,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大致等於第二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內電阻、第二內電阻及第三內電阻係分別為整合於第一驅動晶片、第二驅動晶片及第三驅動晶片之可變電阻,致使第一驅動晶片、第二驅動晶片及第三驅動晶片之輸出電壓大致相等。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係用以補償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所造成之訊號差異,可變電阻之阻值大致等於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的阻值,並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調整。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係由金屬導線、輸入/輸出緩衝器、CMOS電路及金屬墊所構成,可變電阻之阻值可透過內部電路設計進行調整。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並可透過COF走線設計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於一實施例中,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串聯一開關且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邏輯電路及阻值設定輸入接腳,並可透過一輸入邏輯訊號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於一實施例中,訊號來源端與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及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係透過第一COF導線、第一WOA導線、第二COF導線及第二WOA導線彼此串接。
於一實施例中,第三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三內電阻,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三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COF導線及第二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第一WOA導線及第二WOA導線之阻值,致使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訊號來源端之間的等效阻值降低。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係加入低阻值的COF導線之設置取代驅動晶片彼此串聯並透過驅動晶片之內阻值與WOA導線之阻值相互匹配,使得前一驅動晶片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與後一驅動晶片的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輸出訊號強度差異能夠大幅降低, 故能避免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畫面中出現水平帶(H-band)或水平區塊(H-block)等不良現象,以有效提升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品質。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3、5A~5B、6A~6D‧‧‧驅動電路
SS‧‧‧訊號來源端
IC1‧‧‧第一驅動晶片
IC2‧‧‧第二驅動晶片
CH11~CH1L、CH21~CH2L、CH31~CH3L、CHN1~CHNL‧‧‧第一輸出通道~第L輸出通道
R1、R1’‧‧‧第一內電阻
R2、R2’、R(2N-2)‧‧‧WOA導線之阻值
R3‧‧‧第二內電阻
COF‧‧‧COF導線
WOA‧‧‧WOA導線
K‧‧‧第一接點
INSS‧‧‧訊號源輸入端
SW‧‧‧開關
PAD1~PAD4‧‧‧輸入墊
RA~RD‧‧‧電阻
40‧‧‧邏輯電路
42‧‧‧COF封裝體
IC‧‧‧閘極驅動電路
SET‧‧‧阻值設定輸入接腳
PAD‧‧‧輸入墊
SW1~SW2‧‧‧開關
OP‧‧‧放大器
R4‧‧‧第二WOA導線之阻值
R5‧‧‧第三內電阻
IC3‧‧‧第三驅動晶片
COF1~COF2‧‧‧第一COF導線~第二COF導線
WOA1~WOA2‧‧‧第一WOA導線~第二WOA導線
J‧‧‧第二接點
ICN‧‧‧第N驅動晶片
COF(N-1)‧‧‧第(N-1)COF導線
WOA(N-1)‧‧‧第(N-1)WOA導線
R(2N-1)‧‧‧第N內電阻
圖1係繪示先前技術之液晶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圖2係繪示先前技術之驅動電路中之第一驅動晶片與第二驅動晶片透過WOA導線串接的示意圖。
圖3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包含第一驅動晶片與第二驅動晶片的示意圖。
圖4A及圖4B係分別繪示可變電阻之阻值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調整之不同實施例。
圖5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包含第一驅動晶片至第三驅動晶片的示意圖。
圖5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5B包含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二驅動晶片IC2、…及第N驅動晶片ICN的示意圖。
圖6A至圖6D係分別繪示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之不同電路架構的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於此實施例中,該驅動電路可以是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一閘極驅動電路並且包含複數個閘極驅動晶片,但不以此為限。
首先,將以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包 含兩個驅動晶片為例來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3,圖3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3包含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示意圖。
如圖3所示,驅動電路3包含訊號來源端SS、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二驅動晶片IC2、WOA導線WOA及COF導線COF。其中,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均採用薄膜覆晶(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第一驅動晶片IC1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11~CH1L且第二驅動晶片IC2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21~CH2L,其中L為正整數。
訊號來源端SS耦接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至第L輸出通道CH1L,並且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與第L輸出通道CH1L之間具有第一內電阻R1。需說明的是,第一驅動晶片IC1之L個輸出通道CH11~CH1L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一內電阻R1,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L個輸出通道CH11~CH1L之間。
COF導線COF之第一端耦接至訊號來源端SS與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之間的第一接點K且COF導線COF之第二端耦接至WOA導線WOA之第一端。WOA導線WOA之第二端耦接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至第L輸出通道CH2L,並且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第L輸出通道CH2L之間具有第二內電阻R3。
需說明的是,第二驅動晶片IC2之L個輸出通道CH21~CH2L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二內電阻R3,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二驅動晶片IC2之L個輸出通道CH21~CH2L之間。此外,COF導線COF之阻值遠小於第一內電阻R1且WOA導線WOA之阻值R2大致等於第一內電阻R1。也就是說,相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內電阻R1及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COF導線COF之阻值非常小,甚至可忽略不計。藉 此可使得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能夠降低。
需說明的是,由於WOA導線WOA之阻值R2大致等於第一內電阻R1且COF導線COF之阻值遠小於WOA導線WOA之阻值R2,因此,若將COF導線COF之阻值忽略不計,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第一接點K之間的等效阻值R2會大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與第一接點K之間的等效阻值R1。此時,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亦會大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於實際應用中,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內電阻R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可以是分別整合於第一驅動晶片IC1及第二驅動晶片IC2之可變電阻,用以補償由於耦接在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間的WOA導線WOA所造成之訊號差異,並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其阻值之調整,使其阻值能夠大致等於WOA導線WOA的阻值,以使得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輸出電壓能夠大致相等。實際上,上述可變電阻可由金屬導線、輸入/輸出緩衝器、CMOS電路及金屬墊所構成,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4A及圖4B,圖4A及圖4B係分別繪示上述可變電阻之阻值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調整之不同實施例。
如圖4A所示,閘極驅動電路IC係採用薄膜覆晶(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為COF封裝體42。上述可變電阻實際上可包含具有不同電阻值的複數個電阻RA~RD。該複數個電阻RA~RD係彼此並聯且該複數個電阻RA~RD之一端係分別耦接至不同的輸入墊PAD1~PAD4,該複數個電阻RA~RD之另一端均耦接至邏輯電路40。需說明的是,訊號源輸入端INSS可根據不同的COF走線設計方式選擇性地透過開關SW 耦接至相對應的輸入墊PAD1~PAD4,藉以選擇具有適合的匹配電阻值之電阻RA、RB、RC或RD。
需說明的是,上述該複數個電阻之數目可視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並不以此例的四個為限,並且上述該複數個電阻亦可視實際需要採用各種具有不同阻值之電阻,並無特定之限制。
如圖4B所示,閘極驅動電路IC係採用薄膜覆晶(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為COF封裝體42。上述可變電阻實際上可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RA~RB。該複數個電阻RA~RB係彼此並聯且該複數個電阻RA~RB之一端係分別耦接開關SW1~SW2,該複數個電阻RA~RB之另一端均耦接至邏輯電路40。開關SW1~SW2均耦接至同一輸入墊PAD。阻值設定輸入接腳SET耦接至輸入墊PAD與開關SW2之間且阻值設定輸入接腳SET透過放大器OP耦接至輸入墊PAD與開關SW1之間。一輸入邏輯訊號可透過阻值設定輸入接腳SET控制開關SW1~SW2之開啟或關閉,使得訊號源輸入端INSS能夠透過輸入墊PAD選擇具有適合的匹配電阻值之電阻RA或RB。
需說明的是,上述該複數個電阻之數目可視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並不以此例的兩個為限,並且上述該複數個電阻亦可視實際需要採用各種具有不同阻值之電阻,並無特定之限制。
接下來,將以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包含三個驅動晶片為例來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5A,圖5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5A包含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三驅動晶片IC3的示意圖。
如圖5A所示,驅動電路5A包含訊號來源端SS、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二驅動晶片IC2、第三驅動晶片IC3、第一WOA導線WOA1、第二WOA導線WOA2、第一COF導 線COF1及第二COF導線COF2。其中,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三驅動晶片IC3均採用薄膜覆晶(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第一驅動晶片IC1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11~CH1L;第二驅動晶片IC2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21~CH2L;第三驅動晶片IC3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31~CH3L,其中L為正整數。訊號來源端SS耦接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至第L輸出通道CH1L,並且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與第L輸出通道CH1L之間具有第一內電阻R1。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COF導線COF1之第一端耦接至訊號來源端SS與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之間的第一接點K且第一COF導線COF1之第二端耦接至第一WOA導線WOA1之第一端。第一WOA導線WOA1之第二端耦接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至第L輸出通道CH2L,並且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第L輸出通道CH2L之間具有第二內電阻R3。其中,第一COF導線COF1之阻值遠小於第一內電阻R1且第一WOA導線WOA1之阻值R2大致等於第一內電阻R1。也就是說,相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內電阻R1及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第一COF導線COF1之阻值非常小,甚至可忽略不計。
同理,第二COF導線COF2之第一端耦接至第一WOA導線WOA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間的第二接點J且第二COF導線COF2之第二端耦接至第二WOA導線WOA2之第一端。第二WOA導線WOA2之第二端耦接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一輸出通道CH31至第L輸出通道CH3L,並且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一輸出通道CH31與第L輸出通道CH3L之間具有第三內電阻R5。第三驅動晶片IC3之L個輸出通道CH31~CH3L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三內電阻R5,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三驅動晶片IC3之L個輸出通道 CH31~CH3L之間。
其中,第二COF導線COF2之阻值遠小於第二內電阻R3且第二WOA導線WOA2之阻值R4大致等於第二內電阻R3。也就是說,相較於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及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三內電阻R5,第二COF導線COF2之阻值非常小,甚至可忽略不計。由於第一COF導線COF1與第二COF導線COF2之阻值遠小於第一WOA導線WOA1與第二WOA導線WOA2之阻值,這會使得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一輸出通道CH3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降低。
需說明的是,由於第二WOA導線WOA2之阻值R4大致等於第二內電阻R3且第二COF導線COF2之阻值遠小於第二WOA導線WOA2之阻值R4,因此,若將第二COF導線COF2之阻值忽略不計,則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一輸出通道CH31與第二接點J之間的等效阻值R4會大致等於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L輸出通道CH2L與第二接點J之間的等效阻值R3。此時,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一輸出通道CH31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亦會大致等於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L輸出通道CH2L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於實際應用中,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內電阻R1、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及第三驅動晶片IC3之第三內電阻R5可以是分別整合於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二驅動晶片IC2及第三驅動晶片IC3之可變電阻,用以補償由於耦接在第一驅動晶片IC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間的第一WOA導線WOA1及耦接在第二驅動晶片IC2與第三驅動晶片IC3之間的第二WOA導線WOA2所造成之訊號差異,並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其阻值之調整,使其阻值能夠大致等於第一WOA導線WOA1及第二WOA導線WOA2的阻值,以使得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二驅動晶片IC2及第三驅動晶片IC3之輸出電壓能夠大致相等。實際上,上述可變電阻可由金屬導線、輸入/輸出緩衝器、CMOS電路及金屬墊所構成,但不 以此為限。
需特別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兩實施例係分別以包含兩驅動晶片及三驅動晶片之驅動電路為例,但實際上亦可進一步擴展至包含更多驅動晶片之驅動電路亦適用之,並且每一驅動晶片所對應並耦接之輸出通道數目亦可隨著應用的顯示面板尺寸大小不同而改變,並無特定之限制。
因此,接下來將以包含N個驅動晶片之驅動電路為例來進行說明,其中N為正整數。
請參照圖5B,圖5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5B包含第一驅動晶片IC1、第二驅動晶片IC2、…及第N驅動晶片ICN的示意圖。
如圖5B所示,驅動電路5B包含訊號來源端SS、第一驅動晶片IC1~第N驅動晶片ICN、第一WOA導線WOA1~第(N-1)WOA導線WOA(N-1)、第一COF導線COF1~第(N-1)COF導線COF(N-1)。其中,第一驅動晶片IC1~第N驅動晶片ICN均採用薄膜覆晶(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
第一驅動晶片IC1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11~CH1L;第二驅動晶片IC2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21~CH2L;依此類推,第N驅動晶片ICN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CHN1~CHNL,其中L為正整數。
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與第L輸出通道CH1L之間具有第一內電阻R1,並且第一驅動晶片IC1之L個輸出通道CH11~CH1L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一內電阻R1,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L個輸出通道CH11~CH1L之間。同理,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第L輸出通道CH2L之間具有第二內電阻R3,並且第二驅動晶片IC2之L個輸出通道CH21~CH2L的電阻總和即為第二內電阻R3,其係均勻分布於第二驅動晶片IC2之L個輸出通道CH21~CH2L之間。依此類推,第N驅動晶片ICN之第 一輸出通道CHN1與第L輸出通道CHNL之間具有第N內電阻R(2N-1),並且第N驅動晶片ICN之L個輸出通道CHN1~CHNL的電阻總和即為第N內電阻R(2N-1),其係均勻分布於第N驅動晶片ICN之L個輸出通道CHN1~CHNL之間。
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之驅動電路5B中之N個驅動晶片IC1~ICN的內電阻R1、R3、…、R(2N-1)係被設計為可變電阻,並可透過內部電路設計之方式來調整其電阻值。藉此,本發明之驅動電路5B即可透過N個驅動晶片IC1~ICN的可變內電阻R1、R3、…、R(2N-1)來補償由於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所造成之訊號差異。
訊號來源端SS耦接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至第L輸出通道CH1L。第一COF導線COF1之第一端耦接至訊號來源端SS與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之間的第一接點K且第一COF導線COF1之第二端耦接至第一WOA導線WOA1之第一端。第一WOA導線WOA1之第二端耦接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至第L輸出通道CH2L。第二COF導線COF2之第一端耦接至第一WOA導線WOA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間的第二接點J且第二COF導線COF2之第二端會耦接至第二WOA導線WOA2之第一端(圖未示)。
需說明的是,第一COF導線COF1之阻值會遠小於第一驅動晶片IC1的第一內電阻R1。也就是說,相較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內電阻R1及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第一COF導線COF1之阻值會非常小,甚至可忽略不計。藉此,當第一COF導線COF1之阻值忽略不計時,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即會大致等於第一WOA導線WOA1之阻值R2,明顯低於先前技術中之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
此外,由於第一WOA導線WOA1之阻值R2大 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IC1的第一內電阻R1,使得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會大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因此,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亦會大致等於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同理,第二COF導線COF2之阻值會遠小於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第二內電阻R2,甚至可忽略不計。依此類推,第(N-1)COF導線COF(N-1)之阻值會遠小於第(N-1)驅動晶片IC(N-1)的第(N-1)內電阻R(N-1),甚至可忽略不計。當第一COF導線COF1~第(N-1)COF導線COF(N-1)之阻值均忽略不計時,第N驅動晶片ICN之第一輸出通道CHN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即會大致等於第一WOA導線WOA1之阻值R2~第(N-1)WOA導線WOA(N-1)之阻值R(2N-2)的總和,亦明顯低於先前技術中第N驅動晶片ICN之第一輸出通道CHN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
此外,由於第(N-1)WOA導線WOA(N-1)之阻值R(2N-2)大致等於第(N-1)驅動晶片IC(N-1)的第(N-1)內電阻R(N-1),使得第N驅動晶片ICN之第一輸出通道CHN1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會大致等於第(N-1)驅動晶片IC(N-1)之第L輸出通道CH(N-1)L與訊號來源端SS之間的等效阻值,因此,第N驅動晶片ICN之第一輸出通道CHN1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亦會大致等於第N驅動晶片ICN之第一輸出通道CHN1所輸出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綜合上述電路設計可知:本發明之驅動電路中的某一個驅動晶片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與其下一個驅動晶片的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電壓差將會趨近於0,也就是說,本發明之驅動電路可明顯消除傳統的驅動電路中的某一個驅動晶片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與其下一個驅動晶片的第一輸出通道之 間的電壓差。因此,本發明之驅動電路能夠有效避免由於此一輸出電壓差所導致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畫面中之水平帶(H-band)或水平區塊(H-block),藉以大幅提升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品質。
請參照圖6A至圖6D,圖6A至圖6D係分別繪示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之不同電路架構的示意圖。需說明的是,本發明所揭露之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係透過圖6D中之驅動電路6D實現之,至於圖6A~圖6C中之驅動電路6A~6C係作為模擬實驗之對照組。
如圖6A所示,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6A包含第一驅動晶片IC1及第二驅動晶片IC2。第一驅動晶片IC1耦接訊號來源端SS。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與第L輸出通道CH1L之間具有第一內電阻R1且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與第L輸出通道CH2L之間具有第二內電阻R3。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間透過WOA導線WOA電性相連,且WOA導線WOA之阻值為R2。於此實施例中,係以L=784,R1=R3=6Ω,R2=44Ω之條件進行各輸出通道之輸出電壓的模擬。
如圖6B所示,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6B與上述驅動電路6A不同之處在於:驅動電路6B進一步包含COF導線COF,且COF導線COF之阻值遠小於WOA導線WOA。COF導線COF之一端電性連接至訊號來源端SS與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輸出通道CH11之間,且COF導線COF之另一端則電性連接至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與WOA導線WOA之間。換言之,第一驅動晶片IC1之兩端均電性連接COF導線COF。於此實施例中,係以L=784,R1=R3=6Ω,R2=44Ω之條件進行各輸出通道之輸出電壓的模擬。
如圖6C所示,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6C與上述驅動電路6B不同之處在於:驅動電路6C中之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L輸出通道CH1L與WOA導線WOA之間並未電性相連,亦即訊號來源端SS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間係依序透過COF導線COF與WOA導線WOA電性相連。換言之,第一驅動晶片IC1之兩端中僅有一端電性連接COF導線COF。於此實施例中,係以L=784,R1=R3=6Ω,R2=44Ω之條件進行各輸出通道之輸出電壓的模擬。
如圖6D所示,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6D與上述驅動電路6C不同之處在於:驅動電路6D中之第一驅動晶片IC1之第一內電阻R1’與第二驅動晶片IC2之第二內電阻R3’係大致等於WOA導線WOA之阻值R2,而不是如同上述驅動電路6A~6C的第一內電阻R1小於WOA導線WOA之阻值R2。因此,於此實施例中,係以L=784,R1=R2=R3=44Ω之條件進行各輸出通道之輸出電壓的模擬。
請參照上面的表一,表一係列出圖6A~圖6D之驅動電路6A~6D的電路模擬結果。根據圖6A~圖6D之驅動電路6A~6D的模擬結果可知:驅動電路6D之第一驅動晶片IC1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CH1L之輸出電壓明顯低於驅動電路6A~6C之第一驅動晶片IC1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CH1L之輸出電壓而趨近於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輸出電壓。藉此,驅動電路6D之第一驅動晶片IC1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CH1L與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間的電壓差趨近於0,亦即驅動電路6D明顯消除了驅動電路6A~6C之第一驅動晶片IC1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CH1L與第二驅動晶片IC2的第一輸出通道CH21之間的電壓差,故能避免在先前技術中的前一驅動晶片之最後一個輸出通道與後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輸出電壓差所導致液晶顯示面板所顯示之畫面中出現水平帶(H-band)或水平區塊(H-block)之現象,藉以有效提升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品質。
綜上所述,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係加入低阻值的COF導線之設置取代驅動晶片彼此串聯並透過驅動晶片之內阻值與WOA導線之阻值相互匹配,使得前一驅動晶片的最後一個輸出通道與後一驅動晶片的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輸出訊號強度差異能夠大幅降低,故能避免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畫面中出現水平帶或水平區塊等不良現象,以有效提升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品質。
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 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3‧‧‧驅動電路
SS‧‧‧訊號來源端
IC1‧‧‧第一驅動晶片
IC2‧‧‧第二驅動晶片
CH11~CH1L、CH21~CH2L‧‧‧第一輸出通道~第L輸出通道
R1‧‧‧第一內電阻
R2‧‧‧WOA導線之阻值
R3‧‧‧第二內電阻
COF‧‧‧COF導線
WOA‧‧‧WOA導線
K‧‧‧第一接點

Claims (24)

  1. 一種驅動電路,應用於一液晶顯示裝置,該驅動電路包含:N個驅動晶片(Driver chips),該N個驅動晶片均以薄膜覆晶(COF)封裝方式進行封裝,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每一個驅動晶片均對應並耦接至L個輸出通道(Output channels),其中N及L均為正整數,且N大於或等於2;一訊號來源端(Signal source),耦接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一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至第L輸出通道,並且該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L輸出通道之間具有一第一內電阻(Internal resistance);一第一陣列基板上(WOA)導線,該第一WOA導線之一端耦接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一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至第L輸出通道,並且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L輸出通道之間具有一第二內電阻;以及一第一薄膜覆晶(COF)導線,該第一COF導線之一端耦接至該訊號來源端與該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一第一接點且該第一COF導線之另一端耦接至該第一WOA導線之另一端;其中,該第一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該第一內電阻且該第一WOA導線之阻值大致等於該第一內電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N個驅動晶片均為閘極驅動電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二驅動 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該第一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大致等於該第一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與該第一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大致等於該第一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內電阻及該第二內電阻係分別為整合於該第一驅動晶片及該第二驅動晶片之可變電阻,致使該第一驅動晶片與該第二驅動晶片之輸出電壓大致相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係用以補償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所造成之訊號差異,該可變電阻之阻值大致等於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的阻值,並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調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係由金屬導線、輸入/輸出緩衝器、CMOS電路及金屬墊所構成,該可變電阻之阻值可透過內部電路設計進行調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並可透過COF走線設計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串聯一開關且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一邏輯電路 及一阻值設定輸入接腳,並可透過一輸入邏輯訊號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訊號來源端與該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及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係透過該第一COF導線及該第一WOA導線彼此串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的電阻總和即為該第一內電阻,其係均勻分布於該第一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二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的電阻總和即為該第二內電阻,其係均勻分布於該第二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該第一WOA導線之阻值,致使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該訊號來源端之間的等效阻值降低。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二WOA導線,該第二WOA導線之一端耦接該N個驅動晶片中之一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至第L輸出通道,並且該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第L輸出通道之間具有一第三內電阻;以及一第二COF導線,該第二COF導線之一端耦接至該第一WOA導線與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的一第二接點且該第二COF導線之另一端耦接至該第二WOA導線之另一端; 其中,該第二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該第二內電阻且該第二WOA導線之阻值大致等於該第二內電阻。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該第二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大致等於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與該第二接點之間的等效阻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大致等於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L輸出通道之輸出訊號的電壓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內電阻、該第二內電阻及該第三內電阻係分別為整合於該第一驅動晶片、該第二驅動晶片及該第三驅動晶片之可變電阻,致使該第一驅動晶片、該第二驅動晶片及該第三驅動晶片之輸出電壓大致相等。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係用以補償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所造成之訊號差異,該可變電阻之阻值大致等於耦接在兩驅動晶片之間的WOA導線的阻值,並可透過閘極驅動電路進行調整。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係由金屬導線、輸入/輸出緩衝器、CMOS電路及金屬墊所構成,該可變電阻之阻值可透過內部電路設計進行調整。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並聯 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並可透過COF走線設計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可變電阻包含具有不同阻值的複數個電阻,該複數個電阻串聯一開關且並聯於每一輸出通道之輸出緩衝器、一邏輯電路及一阻值設定輸入接腳,並可透過一輸入邏輯訊號選擇適合的匹配電阻值。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訊號來源端與該第一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該第二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及該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之間係透過該第一COF導線、該第一WOA導線、該第二COF導線及該第二WOA導線彼此串接。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三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的電阻總和即為該第三內電阻,其係均勻分布於該第三驅動晶片之L個輸出通道之間。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COF導線及該第二COF導線之阻值遠小於該第一WOA導線及該第二WOA導線之阻值,致使該第三驅動晶片之第一輸出通道與該訊號來源端之間的等效阻值降低。
TW104134860A 2015-10-23 2015-10-23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TWI569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4860A TWI569080B (zh) 2015-10-23 2015-10-23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CN201510954203.9A CN106611588A (zh) 2015-10-23 2015-12-18 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US15/292,205 US10380962B2 (en) 2015-10-23 2016-10-13 Driving circuit applied to LC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4860A TWI569080B (zh) 2015-10-23 2015-10-23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9080B true TWI569080B (zh) 2017-02-01
TW201715282A TW201715282A (zh) 2017-05-01

Family

ID=5856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4860A TWI569080B (zh) 2015-10-23 2015-10-23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0962B2 (zh)
CN (1) CN106611588A (zh)
TW (1) TWI5690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5098B2 (en) 2019-05-03 2023-01-03 Egis Technology Inc. Driv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having selection circuit for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driving voltag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072A (zh) * 2016-10-20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CN111679520A (zh) * 2020-06-01 2020-09-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9246B2 (en) * 2005-11-14 2009-10-27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repair lines structure thereof
TWI391730B (zh) * 2009-02-11 2013-04-01 Au Optronics Corp 平面顯示器
US8624813B2 (en) * 2005-12-08 2014-01-07 Lg Display Co., Ltd. Gate driver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same
TW201516815A (zh) * 2013-10-25 2015-05-01 Wintek Corp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6317B1 (ko) * 1999-12-15 200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구동 신호 인가시점 결정모듈,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패널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패널 어셈블리의 구동 방법
CN101995676A (zh) * 2009-08-10 2011-03-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电路及使用该基板电路的液晶显示系统
TWM493149U (zh) * 2013-08-26 2015-01-01 Great Team Backend Foundry Inc 場效應電晶體(fet)封裝之結構改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9246B2 (en) * 2005-11-14 2009-10-27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repair lines structure thereof
US8624813B2 (en) * 2005-12-08 2014-01-07 Lg Display Co., Ltd. Gate driver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same
TWI391730B (zh) * 2009-02-11 2013-04-01 Au Optronics Corp 平面顯示器
TW201516815A (zh) * 2013-10-25 2015-05-01 Wintek Corp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5098B2 (en) 2019-05-03 2023-01-03 Egis Technology Inc. Driv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having selection circuit for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driving volt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5282A (zh) 2017-05-01
CN106611588A (zh) 2017-05-03
US20170116944A1 (en) 2017-04-27
US10380962B2 (en)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198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set having the same
US10885865B2 (en) Drive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KR101217177B1 (ko)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US9035927B2 (en) Gate driv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EP1414013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901338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20060114209A1 (en) Gate lin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isplay device
TWI569080B (zh) 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
US9805684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buffer circuit to compensate for RC delay of a clock signal
US9343029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related LCD device capable of separating time for each channel to turn on thin film transistor
US990514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est circuit thereof
KR100674919B1 (ko) 팬-아웃 라인 저항에 무관하게 개선된 화질을 제공하는lcd용 게이트 구동 집적 회로
US20060125743A1 (en) LCD panel driving device and conductive pattern on LCD panel therefore
TW201939232A (zh) 觸控顯示面板
WO2016206143A1 (zh) 基于ltps的传输门多路复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TW201926308A (zh) 顯示裝置及電子機器
TWI656522B (zh) 顯示裝置之驅動模組及驅動方法
KR2010007436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5007757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GB2535675A (en) Circuit structure in gate side fan-out region
JPH04217295A (ja) 平面表示装置
KR10100644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KR102245997B1 (ko) 화질이 향상된 액정표시소자
US9306557B2 (en) Circuit arrangement of gate side fan out area
KR2005000887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