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5304B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5304B
TWI565304B TW101122233A TW101122233A TWI565304B TW I565304 B TWI565304 B TW I565304B TW 101122233 A TW101122233 A TW 101122233A TW 101122233 A TW101122233 A TW 101122233A TW I565304 B TWI565304 B TW I5653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coding
component
encoded
binary data
enco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2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6599A (zh
Inventor
世井壽郎
西孝啟
柴原陽司
杉尾敏康
谷川京子
松延徹
Original Assignee
太陽專利信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太陽專利信託 filed Critical 太陽專利信託
Publication of TW201306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5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53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13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 H04N19/521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for estim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termined motion vectors or motion vector field, e.g. for smoothing the motion vector field or for correcting motion v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Adaptive entropy coding, e.g.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 [AVLC] or 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CAB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8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variable length codewo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04N19/43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using parallelised computatio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6Embed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signal during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6Embed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signal during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 H04N19/463Embed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signal during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by compressing encoding parameters befo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13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 H04N19/517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by encoding
    • H04N19/52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by encoding by predictiv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1Entropy coding, e.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or arithmetic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Compression Of Band Width Or Redundancy In Fax (AREA)

Description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的圖像編碼方法。
背景技術
有關於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的圖像編碼方法之技術係包括非專利文獻1及非專利文獻2中所揭示之技術。
先行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ITU-T Recommendation H.264「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2010年3月
〔非專利文獻2〕JCT-VC「WD3:Working Draft 3 of 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JCTVC-E603,March 2011.
發明概要
然而,圖像之無效率編碼會導致處理之延遲,且對於圖像之解碼亦會造成影響。
故,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將構成圖像之資訊有效地編碼的圖像編碼方法。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者,該圖像編碼方法包含有將顯示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之差的差分向量編碼之編碼步驟,且該預測移動向量是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又,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屬於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的第1部分編碼,並將屬於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的第2部分編碼,且將屬於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3部分編碼,且將屬於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4部分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編碼列。
另,該等之全體或具體之態樣亦可藉由裝置、系統、積體電路、電腦程式或電腦可讀取之CD-ROM等之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來實現,且亦可藉由裝置、系統、積體電路、電腦程式及記錄媒體之任意組合來實現。
藉由本發明,構成圖像之資訊可有效地編碼。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習知差分向量解碼方法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習知差分向量解碼方法之動作流程之流 程圖。
第3圖係顯示習知算術解碼方法之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處理之流程圖。
第4圖係顯示習知算術解碼方法之旁路算術解碼處理之流程圖。
第5圖係顯示習知算術解碼方法之正規化處理之流程圖。
第6圖係顯示差分向量之二值化列之例子之模式圖。
第7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解碼裝置之機能構造之方塊圖。
第8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解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9(a)至9(d)圖係用以說明實施形態1中的實行處理之一例之圖。
第10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1A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二值化編碼列之一例之表。
第11B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解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2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編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3圖係顯示資料結構之一例之語法表。
第14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5A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5B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編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6A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6B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解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7圖係顯示對應於差分向量的編碼列之資料結構之一例之語法表。
第18圖係實現內容傳輸服務之內容供給系統之全體構造圖。
第19圖係數位播放用系統之全體構造圖。
第20圖係顯示電視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21圖係顯示於光碟的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讀寫的資訊再生/記錄部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22圖係顯示光碟的記錄媒體之結構例之圖。
第23A圖係顯示行動電話之一例之圖。
第23B圖係顯示行動電話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24圖係顯示多工資料之構造圖。
第25圖係以模式顯示各串流於多工資料中如何多工化之圖。
第26圖係進一步詳細地顯示視訊流如何收納於PES封包列之圖。
第27圖係顯示多工資料中的TS封包與來源封包之結構圖。
第28圖係顯示PMT之資料構造圖。
第29圖係顯示多工資料資訊之內部構造圖。
第30圖係顯示串流屬性資訊之內部構造圖。
第31圖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之步驟圖。
第32圖係顯示實現各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積體電路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33圖係顯示切換驅動頻率之構造圖。
第34圖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並切換驅動頻率之步驟圖。
第35圖係顯示將影像資料之規格與驅動頻率相對應的查找表之一例之圖。
第36A圖係顯示將信號處理部之模組共有化之構造之一例之圖。
第36B圖係顯示將信號處理部之模組共有化之構造之另一例之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構成本發明之基礎的見識)
透過網際網路之視訊會議、數位視訊播放及包含有影像內容之串流的例如隨選視訊形式之服務用的應用數增長,且該等之應用係依靠影像資訊之發送。在發送或記錄影像資料時,相當量之資料係通過有限的頻寬之習知傳送路徑而發送,或記憶在有限的資料容量之習知記憶媒體。為了在習知傳送通道及記憶媒體發送及記憶影像資訊,將 數位資料量壓縮或削減是不可或缺的。
故,為了影像資料之壓縮,開發有複數影像編碼規格。此種影像編碼規格係例如以H.26x表示之ITU-T規格,以及以MPEG-x表示之ISO/IEC規格。目前最新且最先進的影像編碼規格係以H.264/MPEG-4AVC表示之規格(參照非專利文獻1)。
構成該等規格之大部分基礎的編碼法係根據包含有以下(a)至(d)所示之主要階段的預測編碼。(a)為了將影像框分別以區塊層次進行資料壓縮,將影像框分割成像素之區塊。(b)藉由自業已先行編碼的影像資料預測各個區塊,特定時間及空間之冗長性。(c)藉由自影像資料減去預測資料,除去業已特定的冗長性。(d)藉由傅立葉轉換、量化及熵編碼,將剩下的資料(殘差區塊)壓縮。
於前述(a)程序中,在目前的影像編碼規格中,為了預測各巨集區塊而使用的預測模式不同。為了自之前業已編碼及解碼的框預測影像資料,大部分的影像編碼規格係使用移動檢測及移動補償(框間預測)。或,區塊資料亦可自同框的鄰接之區塊外插(框內預測)。
舉例言之,在藉由框間預測將編碼對象圖片編碼時,圖像編碼裝置係依顯示順序將編碼對象圖片之前方或後方的編碼完圖片使用作為參照圖片。又,圖像編碼裝置係進行相對於該參照圖片的編碼對象圖片之移動檢測,藉此,導出各區塊之移動向量。圖像編碼裝置係使用依此所導出的移動向量而進行移動補償,藉此,生成預測圖像資料。 又,圖像編碼裝置係將所生成的預測圖像資料與編碼對象圖片之圖像資料之差分編碼,藉此,削減時間方向之冗長性。
又,檢討在將B圖片或P圖片中的編碼對象區塊之移動向量編碼時,使用預測移動向量指定模式(非專利文獻2)。使用預測移動向量指定模式之圖像編碼裝置係根據與編碼對象區塊鄰接的編碼完區塊,生成複數預測移動向量之候選。又,圖像編碼裝置係自所生成的複數候選中,選擇預測移動向量。
圖像編碼裝置係使用所選擇的預測移動向量而將編碼對象區塊之移動向量編碼。具體而言,將編碼對象區塊之移動向量與所選擇的預測移動向量之差分向量進行可變長度編碼。
又,圖像編碼裝置係將所選擇的預測移動向量之索引(亦稱作預測移動向量索引),追加至編碼位元流。藉此,圖像解碼裝置可於解碼時,選擇與編碼時所選擇的預測移動向量相同的預測移動向量。
另,使用第1及2圖,更具體地說明差分向量之可變長度解碼方法。第1圖係顯示習知差分向量之可變長度解碼方法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第2圖係顯示習知差分向量之可變長度解碼方法之動作流程之一例之流程圖。
又,差分向量值係二值化,並構成二值化列。二值化列係分成顯示正負符號之旗標、對應於差分向量之絕對值之TH值(閾值)以下之部分的前置部及對應於比TH值高之部分的後置部(參照第6圖)。
正負符號係+或-。舉例言之,當正負符號為+時,顯示正負符號之旗標為0。當正負符號為-時,顯示正負符號之旗標為1。又,舉例言之,TH值為8。此時,前置部係於差分向量之絕對值之二值化列中,對應於構成8以下之部分。又,後置部係於差分向量之絕對值之二值化列中,對應於構成9以上之部分。
對正負符號之旗標、前置部及後置部各自而言,算術編碼解碼方法不同。算術編碼解碼方法係如後述。
差分向量可變長度解碼部A00係取得包含有差分向量資訊之位元流BS,並對差分向量復原控制部A01與差分向量0判定部A02輸入。另,在此,差分向量復原控制部A01係依所取得的差分向量資訊之X成分(水平成分)、Y成分(垂直成分)之次序取入,並管理解碼處理中的差分向量資訊是否為X成分或Y成分。
差分向量0判定部A02係自所取得的位元流,將顯示差分向量之X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解碼(步驟SB00)。當差分向量之X成分並非0時(於步驟SB01中為NO),藉由差分向量前置部解碼部A03,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前置部分解碼(步驟SB02)。其次,若有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後置部(於步驟SB03中為YES),則藉由差分向量後置部解碼部A04,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後置部解碼(SB04)。若無後置部(於SB03中為NO),則跳過後置解碼處理。其次,於差分向量正負符號解碼部A05中,進行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正負符號之解碼,且於差分向量復原部A06中,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復原並設定 (SB05)。
另一方面,當差分向量之X成分為0時(於步驟SB01中為YES),於差分向量復原部A06中,將0設定成差分向量之X成分(步驟SB06)。在此,自差分向量復原控制部A01,切換成開關A07係顯示屬於X成分之側(第1圖中上側之端子),並輸出差分向量之X成分。
其次,與X成分相同,將差分向量之Y成分解碼。另,於以後之動作之程序中,步驟SB07係對應於步驟SB00,步驟SB08係對應於步驟SB01,步驟SB09係對應於步驟SB02,步驟SB10係對應於步驟SB03,步驟SB11係對應於步驟SB04,步驟SB12係對應於步驟SB05,步驟SB13係對應於步驟SB06。除了成分不同外,由於該等屬於相同之動作,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在業已結束所有步驟之階段,差分向量之X成分、Y成分會復原。
其次,說明預測圖像資料與編碼對象圖片之圖像資料之差分,以及預測移動向量與移動向量之差分向量等之可變長度編碼。於H.264中,可變長度編碼方法之一係包括上下文感知型算術編碼(CABAC: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以下,使用第3、4、5圖,說明該CABAC。
第3圖係顯示前述習知上下文感知之算術解碼處理之流程圖。另,該圖式係摘錄自非專利文獻1,只要沒有特別說明,會如非專利文獻1所揭示。
首先,算術解碼處理係輸入根據信號類別而決定的上下文(ctxIdx)。
其次,算出自顯示當前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參數codIRange導出的值qCodIRangeIdx,並取得屬於對應於ctxIdx之狀態值的pStateIdx值。藉由利用該2個值而參照表(rangeTableLPS),取得codIRangeLPS。另,該codIRangeLPS係表示下述值,即:對應於發生LPS(符號0及1中發生機率低之符號)時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1參數codIRange者。
又,於codIRange放入目前的codIRange減去前述codIRangeLPS之值(步驟SC01)。其次,比較所算出的codIRange與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2參數codIOffset(步驟SC02)。
當codIOffset等於或大於時(於SC02中為YES),判斷為發生LPS之符號。又,將與valMPS(表示符號0及1中發生機率高之符號的MPS之具體值0或1)不同之值(當valMPS=1時為0,當valMPS=0時為1)設定成屬於解碼輸出值的binVal。又,將業已減去codIRange之值設定成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2參數codIOffset。由於發生LPS,因此,將步驟SC01中所算出的codIRangeLPS之值設定成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1參數codIRange(步驟SC03)。
另,在此,當前述屬於對應於ctxIdx之狀態值的pStateIdx值為0時(於步驟SC05中為YES),表示LPS之機率大於MPS之機率。故,改變valMPS(當valMPS=1時為0,當 valMPS=0時為1)(步驟SC06)。另一方面,當pStateIdx值並非0時(於步驟SC05中為NO),根據發生LPS時之轉換表transIdxLPS,將pStateIdx值更新(步驟SC07)。
又,當codIOffset小時(於SC02中為NO),判斷為發生MPS之符號。又,將valMPS設定成屬於解碼輸出值的binVal,並根據發生MPS時之轉換表transIdxMPS,將pStateIdx值更新(步驟SC04)。
最後,進行正規化處理(RenormD)(步驟SC08),並結束算術解碼。
依此,於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處理中,將屬於二值符號之發生機率的符號發生機率與上下文索引相對應而保持複數,並按照條件(例如參照鄰接區塊之值)而切換。故,必須維持處理之次序。
第4圖係顯示習知旁路處理用之算術解碼處理之流程圖。另,該圖式係摘錄自非專利文獻1,只要沒有特別說明,會如非專利文獻1所揭示。
首先,將顯示當前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2參數codIOffset左移位(2倍),並自位元流讀出1位元。若該讀出位元為1,則於2倍之codIOffset加1。若為0,則設定原來(2倍)的值(SD01)。
其次,當codIOffset等於或大於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1參數codIRange時(於SD02中為YES),將「1」設定成屬於解碼輸出值的binVal。又,將業已減去codIRange之值設定成codIOffset(步驟SD03)。另一方面,當codIOffset 小於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1參數codIRange時(於SD02中為NO),將「0」設定成屬於解碼輸出值的binVal(步驟SD04)。
第5圖係用以詳細地說明第3圖之步驟SC08所示之正規化處理(RenormD)之流程圖。該圖式係摘錄自非專利文獻1,只要沒有特別說明,會如非專利文獻1所揭示。
算術解碼處理中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1參數codIRange小於0x100(16進位:256(10進位))時(於步驟SE01中為YES),將codIRange左移位(2倍),並將顯示算術解碼裝置內之狀態的第2參數codIOffset左移位(2倍)。又,自位元流讀出1位元。若該讀出位元為1,則於2倍之codIOffset加1。若為0,則設定原來(2倍)的值(SE02)。
於該處理中,最後在codIRange構成256以上之階段(於步驟SE01中為NO)結束。
藉由進行前述第3、4及5圖所示之處理,進行差分向量之算術解碼。
然而,以往,於預測移動向量與移動向量之差分向量算術編碼時,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與Y成分依次序編碼。即,於編碼流上分別收納差分向量之X成分與差分向量之Y成分。即,於編碼時為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與旁路編碼,於解碼時為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與旁路解碼,針對X成分及Y成分各自交互地實行。依此,會有無法充分地進行屬於旁路編碼及旁路解碼之優點的並列處理之課題。
故,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移動 向量而將圖像編碼者,該圖像編碼方法包含有將顯示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之差的差分向量編碼之編碼步驟,且該差分向量是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又,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屬於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的第1部分編碼,並將屬於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的第2部分編碼,且將屬於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3部分編碼,且將屬於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4部分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之一部分。舉例言之,於編碼列中組合水平成分中使用旁路解碼之部分與垂直成分中使用旁路解碼之部分時,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即,藉由組合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垂直成分之一部分,差分向量可有效地編碼。
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將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3部分編碼,並將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4部分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水平成分之正負符號與垂直成分之正負符號。典型而言,於該等正負符號之解碼中使用旁路解碼。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將包含有顯示前述第1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1部分編碼,並將包含有顯示前述第2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2部分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顯示水平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與顯示垂直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典型而言,於該等旗標之解碼中使用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藉由於編碼列中組合該等旗標,而於編碼列中組合使用旁路解碼之其他複數部分。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將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3部分編碼,並將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大於前述閾值時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4部分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水平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及垂直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典型而言,於該等差之 解碼中使用旁路解碼。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藉由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將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編碼,且該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係使用業已根據編碼完資料而更新的變動機率之算術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使用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之複數部分。此時,於編碼列中組合使用旁路解碼之其他複數部分。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藉由旁路編碼,將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編碼,且該旁路編碼係使用業已預先決定的固定機率之算術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使用旁路解碼之複數部分。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將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同時進行編碼。
藉此,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垂直成分之一部分係同時進行編碼。故,差分向量可有效地編碼。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編碼步驟中,亦可將編碼處理 切換成依據第1規格之第1編碼處理或依據第2規格之第2編碼處理,並生成包含有顯示業經切換之前述編碼處理所依據的前述第1規格或前述第2規格之識別資訊的位元流,又,當前述編碼處理切換成前述第1編碼處理時,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並生成包含有顯示前述第1規格之前述識別資訊與前述編碼列的前述位元流。
藉此,通知解碼側是否於編碼列中組合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之一部分。故,可進行解碼處理之適切之切換。
又,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解碼方法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解碼者,又,亦可為以下圖像解碼方法,即:包含有將差分向量解碼之解碼步驟,且該差分向量係顯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之差,又,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取得依(i)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的第1部分、(ii)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的第2部分、(iii)屬於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3部分及(iv)屬於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編碼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 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取得業已組合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之一部分的編碼列。舉例言之,於編碼列中組合水平成分中使用旁路解碼之部分與垂直成分中使用旁路解碼之部分時,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即,藉由業已組合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垂直成分之一部分的編碼列,差分向量可有效地解碼。
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取得依(i)前述第1部分、(ii)前述第2部分、(iii)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3部分及(iv)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取得業已組合水平成分之正負符號與垂直成分之正負符號的編碼列。典型而言,於該等正負符號之解碼中使用旁路解碼。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取得依(i)包含有顯示前述第1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1部分、(ii)包含有顯示前述第2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2部分、(iii)前述第3部分及(iv)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 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取得業已組合顯示水平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與顯示垂直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編碼列。典型而言,於該等旗標之解碼中使用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藉由於編碼列中組合該等旗標,而於編碼列中組合使用旁路解碼之其他複數部分。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取得依(i)前述第1部分、(ii)前述第2部分、(iii)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3部分及(iv)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大於前述閾值時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取得業已組合水平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及垂直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的編碼列。典型而言,於該等差之解碼中使用旁路解碼。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取得依(i)藉 由使用根據解碼完畢資料而更新的變動機率之算術解碼的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而解碼的前述第1部分、(ii)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而解碼的前述第2部分、(iii)前述第3部分及(iv)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並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取得業已組合使用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之複數部分的編碼列。此時,於編碼列中組合使用旁路解碼之其他複數部分。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取得依(i)前述第1部分、(ii)前述第2部分、(iii)藉由使用預先決定的固定機率之算術解碼的旁路解碼而解碼的前述第3部分及(iv)藉由前述旁路解碼而解碼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前述編碼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藉由前述旁路解碼,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藉由前述旁路解碼,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取得業已組合使用旁路解碼之複數部分的編碼列。故,會有提升解碼處理之並列度之可能性。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將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同時進行解碼。
藉此,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垂直成分之一部分係同時進行解碼。故,差分向量可有效地解碼。
又,舉例言之,於前述解碼步驟中,亦可取得包含有顯示第1規格或第2規格之識別資訊的位元流,並根據前述識別資訊,將解碼處理切換成依據前述第1規格之第1解碼處理或依據前述第2規格之第2解碼處理,又,當前述解碼處理切換成前述第1解碼處理時,自前述位元流取得前述編碼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解碼。
藉此,按照是否於編碼列中組合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之一部分,解碼處理可適切地切換。
再者,該等之全體或具體之態樣亦可藉由裝置、系統、積體電路、電腦程式或電腦可讀取之CD-ROM等之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來實現,且亦可藉由裝置、系統、積體電路、電腦程式及記錄媒體之任意組合來實現。
以下,使用圖式,詳細地說明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方法及圖像解碼方法。另,以下說明的實施形態皆顯示本發明之一具體例。即,以下實施形態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及連接形態、步 驟、步驟之順序等為一例,主旨並非限制本發明。又,以下實施形態中的構成要素中,顯示最上位概念之獨立項中未揭示的構成要素係作成任意之構成要素來說明。
(實施形態1)
第7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之機能構造之方塊圖。
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係藉由前置部解碼部110、後置部解碼部120、差分向量復原控制部101及差分向量復原部106所構成。其中,前置部解碼部110係藉由差分向量0判定部102及差分向量前置部解碼部103所構成。又,後置部解碼部120係藉由差分向量後置部解碼部104及差分向量正負符號解碼部105所構成。又,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係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MVDX與Y成分MVDY之資訊自位元流BS復原。
使用第8圖,詳細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之動作。第8圖係顯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之動作流程之一例之流程圖。
首先,差分向量0判定部102係自所取得的位元流,將顯示差分向量之X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解碼(S200)。在此,當差分向量之X成分並非0時(於S201中為NO),藉由差分向量前置部解碼部103,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前置部解碼(S202)。另一方面,當差分向量之X成分為0時(於S201中為YES),將0設定成差分向量之X成分(S203)。
其次,回到循環,差分向量0判定部102係將顯示差分 向量之Y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解碼(S204)。在此,當差分向量之Y成分並非0時(於S205中為NO),藉由差分向量前置部解碼部103,將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前置部解碼(S206)。另一方面,當差分向量之Y成分為0時(於S205中為YES),將0設定成差分向量之Y成分(S207)。另,到目前為止之處理係差分向量前置部解碼部103之動作(S280)。
其次,藉由解碼完的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資訊,判定為X成分並非0(於S208中為NO),且有後置部時(於S209中為YES),差分向量後置部解碼部104係自位元流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後置部解碼(S210)。另,若無後置部(於S209中為NO),則跳過後置部之解碼處理。在此,後置部之有無係例如藉由如第6圖之二值化列區分前置部與後置部,因此,當前置部皆為1時,判斷為有後置部。
其次,差分向量正負符號解碼部105係自位元流將差分向量之正負符號之解碼,並藉由差分向量復原部106,將差分向量之X成分復原(S211)。另一方面,當X成分為0時(於S208中為YES),由於差分向量之X成分已可復原,因此,跳過X成分之後置部之解碼處理。
其次,藉由解碼完的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資訊,判定為Y成分並非0(於S212中為NO),且有後置部時(於S213中為YES),差分向量後置部解碼部104係自位元流將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後置部解碼(S214)。另,若無後置部(於S213中為NO),則跳過後置部之解碼處理。在此,後置部之有無可與X成分相同地判斷。其次,差分向量正負符號解碼部105係 自位元流將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正負符號之解碼,並藉由差分向量復原部106,將差分向量之Y成分復原(S215)。另一方面,當Y成分為0時(於S212中為YES),由於差分向量之Y成分已可復原,因此,跳過Y成分之後置部之解碼處理。
另,前置部分係由於差分向量之資訊之偏差大(有0向量增多之傾向),因此,藉由前述藉由上下文感知之算術編碼,提高編碼效率。故,解碼時係實行藉由上下文感知之算術解碼處理(第3圖)。
另一方面,後置部分係對應於大的差分向量之下位位元。故,可採取值之範圍大(例如9至1024),二值化列之符號之發生頻率係偏差小。故,將符號發生機率視為50%,並進行旁路編碼,藉此,削減處理量。即,於後置部分之解碼中,實行旁路解碼(第4圖)。另,當差分向量包含有正負符號時,由於對此亦進行旁路編碼,因此,實行旁路解碼。
在此,使用第9圖,說明第8圖所示之解碼處理之動作例。
第9圖係用以說明實施形態1中的實行處理步驟之例子之圖。第9(a)圖係將實施形態1之實行處理以1並列來實施時之例子。依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前置部分之解碼(MVDX_PREFIX)、Y成分之前置部分之解碼(MVDY_PREFIX)、X成分之後置部分之解碼(MVDX_SUFFIX)、X成分之正負符號之解碼(MVDX_SIGN)、Y成分之後置部分之解碼(MVDY_SUFFIX)、Y成分之正負符號之解碼(MVDY_SIGN)之順序進行處理。
然而,所利用的圖像解析度之擴大,以及高速度之即時通信正在擴展中,必須構成高速處理,因此,進行將處理並列化之安裝。然而,由於前置部分係進行上下文感知之算術編碼處理,因此,必須逐次地進行符號發生機率之讀入處理及更新處理。故,無法並列化。然而,旁路處理部分則可如第9(b)圖所示,以位元單位並列化。
另一方面,第9(c)及9(d)圖係習知構造中的實行處理之並列化之例子。第9(c)圖係對應於第9(a)圖,第9(d)圖係對應於第9(b)圖。同樣地,前置部分,即,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處理部分係構成逐次處理,後置部分,即,旁路處理部分可並列化。然而,由於X成分與Y成分會弄錯,因此,可並列之部分會中斷。故,無法充分地高速化(第9(d)圖)。又,由於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與旁路解碼之切換多,因此,處理之負荷及延遲亦大。
另,有關實施形態1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係圖像解碼裝置所具備,且該圖像解碼裝置係將業經壓縮編碼的編碼圖像資料解碼。第10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圖像解碼裝置400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像解碼裝置400係將業經壓縮編碼的編碼圖像資料解碼。舉例言之,編碼圖像資料係每區塊地作成解碼對象信號而輸入至圖像解碼裝置400。圖像解碼裝置400係對所輸入的解碼對象信號進行可變長度解碼、反量化及反轉換,藉此,將圖像資料復原。
如第10圖所示,圖像解碼裝置400係具備:熵解碼部 410、反量化反轉換部420、加算器425、解塊濾波器430、記憶體440、畫面內預測部450、移動補償部460及畫面內/畫面間切換開關470。
熵解碼部410係將輸入信號(輸入流)進行可變長度解碼,藉此,將量化係數復原。另,在此,輸入信號(輸入流)係解碼對象信號,並相當於編碼圖像資料每區塊之資料。又,熵解碼部410係自輸入信號取得移動資料,並將所取得的移動資料輸出至移動補償部460。
反量化反轉換部420係將業已藉由熵解碼部410復原的量化係數反量化,藉此,將轉換係數復原。又,反量化反轉換部420係將業已復原的轉換係數反轉換,藉此,將預測誤差復原。
加算器425係加算業已復原的預測誤差與預測信號,藉此,生成解碼圖像。
解塊濾波器430係對所生成的解碼圖像進行解塊濾波處理。業經解塊濾波處理的解碼圖像係作成解碼信號而輸出。
記憶體440係用以收納使用在移動補償的參照圖像之記憶體。具體而言,記憶體440係收納業已施行解塊濾波處理的解碼圖像。
畫面內預測部450係進行畫面內預測,藉此,生成預測信號(畫面內預測信號)。具體而言,畫面內預測部450係參照藉由加算器425所生成的解碼圖像中的解碼對象區塊(輸入信號)之周圍之圖像,並進行畫面內預測,藉此,生成畫面內預測信號。
移動補償部460係根據業已自熵解碼部410輸出的移動資料進行移動補償,藉此,生成預測信號(畫面間預測信號)。
畫面內/畫面間切換開關470係選擇畫面內預測信號及畫面間預測信號中之任一者,並將所選擇的信號作成預測信號而輸出至加算器425。
藉由以上構造,有關實施形態1之圖像解碼裝置400係將業經壓縮編碼的編碼圖像資料解碼。
另,於圖像解碼裝置400中,熵解碼部410係具備有關實施形態1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
如前述,若藉由有關實施形態1之圖像解碼裝置及圖像解碼方法,則可進行高速之差分向量之解碼。
具體而言,如實施形態1所示,統合差分向量值之X成分及Y成分,並將差分向量值分成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部分與旁路處理部分。藉此,延長可並列運算之部分。故,可構成並列處理,即,高速之解碼。
另,於前述說明中,分成X成分、Y成分而說明後置部之解碼處理與正負符號解碼處理,然而,並不限於此。舉例言之,亦可於X成分之後置部解碼處理後,作成Y成分之後置部解碼處理、X成分之正負符號解碼處理、Y成分之正負符號解碼處理。於該構造中,由於進行旁路處理之部分亦連續,因此,可期待效果。又,對前置部分而言,亦可將顯示X成分是否為0之資訊與顯示Y成分是否為0之資訊連續地解碼。此係由於無論作成何者,上下文算術解碼處理部分之制約(必須逐次處理)皆未改變之故。
另,有關第6圖所示之二值化列或進行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之長度係一例,未必要與前述一致。舉例言之,絕對值0、1或2之差分向量亦可作成前置部分,且3以上之差分向量值作成後置部分而進行解碼(當然,於生成該位元流的編碼裝置中亦進行相同之處理)。藉由依此決定二值化列,可提升並列度,更可構成高速之解碼處理。
(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
另,於實施形態1中,不論X成分及Y成分,將差分向量分割成對應於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處理的前置部與對應於旁路解碼處理的後置部。藉此,實現高速處理。保持該點,並考慮如下述之變形例。
使用第11A及11B圖,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第11A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中的差分向量之X成分、Y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對應表。第11B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中的處理流程之一例之流程圖。
於實施形態1中,差分向量之X成分是否為0、差分向量之Y成分是否為0係作成各別的旗標來說明。然而,於實施形態1中,由於業已實現組合差分向量之X成分與Y成分而解碼者,因此,藉由組合該旗標,可進一步地實現編碼效率之提升。
舉例言之,如第11A圖所示,X成分是否為0(MVDX_EXIST)與Y成分是否為0(MVDY_EXIST)之組合係分配符號(MVDXY_EXIST)。
當X成分與Y成分皆為0時賦值「0」,當X成分與Y成分 皆非0時賦值「111」,當X成分為0且Y成分並非0時賦值「110」,當Y成分為0且X成分並非0時賦值「10」。
如前述,差分向量之導出方法係考慮以下方法,即:藉由索引指定自周圍之向量之導出方法者。故,相較於習知圖像編碼,差分向量之成分構成「0」的機率更高。當X成分與Y成分皆構成「0」時,以往,二值化列信號分須為2位元,然而,於本變形例中,以1位元來表現。本變形例之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之處理流程係構成如第11B圖。
於步驟S501中,取得顯示差分向量之X成分、Y成分是否為0之編碼列(S501)。在此,舉例言之,藉由第11A圖之對應表,應用X成分、Y成分是否為0之結果。另,除了第8圖之S200與S204之部分構成步驟S501外,由於與第8圖相同,因此,省略以後之說明。
另,第11A圖所示之對應表為一例。於該例時,一般而言,由於朝水平方向移動之影像多,因此,在差分向量之X成分構成0之可能性低之前提下決定二值化列。舉例言之,差分向量編碼部亦可依照符號之發生頻率,切換該對應表,並將業已藉由何者之對應表進行編碼的索引記錄在位元流中。又,差分向量解碼部100亦可將該索引解碼,藉此,取得第11A圖之對應表。
藉由該變形例,可實現高速處理,並提升編碼效率。
(實施形態2)
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算術編碼方法之概要。本實施形態之算術編碼方法係將差分向量分割成對應於上下文感知算 術編碼的前置部與對應於旁路處理編碼的後置部,而並非是X成分與Y成分。藉此,實現處理之並列化,並實現高速之編碼。
以上為本實施形態之算術編碼方法之概要之說明。未特別說明時,表示亦可採取與習知算術編碼方法相同之方法。
其次,說明進行本實施形態之差分向量編碼方法的差分向量編碼部之處理流程。
第12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差分向量編碼部之處理流程之流程圖。
首先,差分向量編碼部係取得構成編碼對象的差分向量之X成分與Y成分之資訊,並判斷差分向量之X成分是否為0(S601)。當差分向量之X成分並非0時(於S601中為NO),進行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前置部之編碼處理(S602)。另,在此的前置部之編碼處理係藉由後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方法,將第6圖所示之二值化列編碼。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係與第3圖之算術解碼方法成對,並屬於以下算術編碼之一種,即:依照條件切換上下文,並取得符號發生機率,且藉由業已編碼的符號,更新其機率值者(參照非專利文獻1)。另,以後,在未載明時,前置部之編碼係實施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方法。
其次,當差分向量之X成分為0時(於S601中為YES),進行顯示差分向量之X成分為0之旗標之編碼(S603)。其次,判斷差分向量之Y成分是否為0(S604)。當差分向量之Y成分並非0時(於S604中為NO),進行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前 置部之編碼處理(與X成分相同,S605)。另一方面,當差分向量之Y成分為0時,將顯示差分向量之Y成分為0之旗標編碼(S606)。
其次,判斷差分向量之X成分是否為TH值以上,即,是否有後置(S607)。舉例言之,在使用第6圖之二值化列表時,判定為TH=9。另,於本實施形態中,無關該二值化列表,只要判定前置(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部分與後置(旁路處理編碼)部分之送界即可。
在此,若有X成分之後置部(於S607中為YES),則實施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後置部分之編碼(S608)。另,後置部分之編碼係進行算術編碼之旁路處理。具體而言,係藉由固定成機率50%而省略運算之方法,並與第4圖所示之旁路解碼方法成對(參照非專利文獻1)。今後,在未載明時,後置部之編碼係使用旁路編碼。其次,進行差分向量之X成分之正負符號之編碼。另,對該處理亦實施旁路編碼(S610)。另,無後置部分(於S607中為NO),且X成分並非0時(於S609中為NO),亦進行X成分之正負符號之編碼。X成分之後置編碼處理結束後(S610及於S609中為YES),進行對Y成分之後置編碼處理。
其次,判斷差分向量之Y成分是否為TH值以上,即,是否有後置(S611)。由於判定係與X成分相同,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在此,若有Y成分之後置部(於S611中為YES),則實施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後置部分之編碼(S612)。另,後置部分 之編碼係進行算術編碼之旁路處理。其次,進行差分向量之Y成分之正負符號之編碼。另,對該處理亦實施旁路編碼(S614)。另,無後置部分(於S611中為NO),且Y成分並非0時(於S613中為NO),亦進行Y成分之正負符號之編碼。藉此,結束Y成分之後置編碼處理,並結束差分向量之X成分、Y成分之編碼處理。
另,於差分向量之編碼方法中,由於亦可如實施形態1所說明的第9(b)圖般進行處理之並列化,因此,可使編碼裝置高速化。另,作為對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編碼方法,於第12圖之處理流程中,最初實施S601與S604。又,取代S603與S606,以第11A圖之對應表為基礎,將顯示差分向量之X成分、Y成分是否為0之組合之二值化列編碼。另,對此時的編碼亦進行前置編碼,即,上下文感知型之算術編碼方法。藉此,可提升編碼效率,並實現高速之編碼。
另,第13圖係說明顯示資料構造例之語法之模式圖。另,該語法表係引例自非專利文獻2,並屬於藉由實施形態2(及實施形態1)中的差分向量之編碼(解碼)方法生成701、702、703之部分的資料結構例。
如701至703所示,顯示差分向量之mvd_1?係作成顯示X成分及Y成分兩者之參數來表現。另,mvd_1?之?係對應於參照索引,具體而言,為0或1(詳情係參照非專利文獻2)。
以往,差分向量係作成mvd_1?〔x0〕〔y0〕〔0〕及mvd_1?〔x0〕〔y0〕〔1〕來表現。在此,最後之要素之〔0〕係表示X成分,〔1〕係表示Y成分。有關實施形態2(及實施 形態1)之差分向量之X成分及Y成分係組合而揭示於串流中。故,有關實施形態2(及實施形態1)之差分向量係標記成mvd_1?〔x0〕〔y0〕。
藉由生成此種構造之資料,可實現高速之編碼及解碼。
另,有關實施形態2之差分向量編碼部係圖像編碼裝置所具備,且該圖像編碼裝置係將圖像資料壓縮編碼。第14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圖像編碼裝置200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像編碼裝置200係將圖像資料壓縮編碼。舉例言之,圖像資料係每區塊地作成輸入信號而輸入至圖像編碼裝置200。圖像編碼裝置200係對所輸入的輸入信號進行轉換、量化及可變長度編碼,藉此,生成編碼信號。
如第14圖所示,圖像編碼裝置200係具備:減算器205、轉換量化部210、熵編碼部220、反量化反轉換部230、加算器235、解塊濾波器240、記憶體250、畫面內預測部260、移動檢測部270、移動補償部280及畫面內/畫面間切換開關290。
減算器205係算出輸入信號與預測信號之差分,即,預測誤差。
轉換量化部210係轉換空間領域之預測誤差,藉此,生成頻率領域之轉換係數。舉例言之,轉換量化部210係對預測誤差進行DCT(離散餘弦轉換,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轉換,藉此,生成轉換係數。再者,轉換量化部210係將轉換係數量化,藉此,生成量化係數。
熵編碼部220係將量化係數進行可變長度編碼,藉此,生成編碼信號。又,熵編碼部220係將藉由移動檢測部270所檢測的移動資料(例如移動向量)編碼,並包含於編碼信號而輸出。
反量化反轉換部230係將量化係數反量化,藉此,將轉換係數復原。再者,反量化反轉換部230係將業已復原的轉換係數反轉換,藉此,將預測誤差復原。另,業已復原的預測誤差會藉由量化而喪失資訊,因此,並未與減算器205生成的預測誤差一致。即,業已復原的預測誤差係包含有量化誤差。
加算器235係加算業已復原的預測誤差與預測信號,藉此,生成局部解碼圖像。
解塊濾波器240係對所生成的局部解碼圖像進行解塊濾波處理。
記憶體250係用以收納使用在移動補償的參照圖像之記憶體。具體而言,記憶體250係收納業已施行解塊濾波處理的局部解碼圖像。
畫面內預測部260係進行畫面內預測,藉此,生成預測信號(畫面內預測信號)。具體而言,畫面內預測部260係參照藉由加算器235所生成的局部解碼圖像中的編碼對象區塊(輸入信號)之周圍之圖像,並進行畫面內預測,藉此,生成畫面內預測信號。
移動檢測部270係檢測輸入信號與收納於記憶體250之參照圖像間之移動資料(例如移動向量)。
移動補償部280係根據所檢測的移動資料進行移動補償,藉此,生成預測信號(畫面間預測信號)。
畫面內/畫面間切換開關290係選擇畫面內預測信號及畫面間預測信號中之任一者,並將所選擇的信號作成預測信號而輸出至減算器205及加算器235。
藉由以上構造,有關實施形態2之圖像編碼裝置200係將圖像資料壓縮編碼。
(實施形態3)
於本實施形態中,確認地顯示包含於實施形態1或實施形態2之特徵構造及程序。有關本實施形態之構造及程序係對應於實施形態1或實施形態2所示之構造及程序。即,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所示之概念係包含有關本實施形態之構造及程序。
第15A圖係顯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第15A圖所示之圖像編碼裝置800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又,圖像編碼裝置800包含有編碼部801。
第15B圖係顯示第15A圖所示之圖像編碼裝置800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編碼部801係將差分向量編碼(S801)。差分向量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與移動向量之差。預測移動向量係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編碼部801係於將差分向量編碼時,將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編碼。
第1部分係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第2部分係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 與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第3部分係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第4部分係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典型而言,各成分之一部分係對應於該成分的二值資料之一部分。
又,編碼部801係生成依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的編碼列。
藉此,於編碼列中組合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之一部分。又,藉由組合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垂直成分之一部分,差分向量可有效地編碼。
舉例言之,第1部分亦可包含有顯示第1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第2部分亦可包含有顯示第2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第3部分亦可包含有第1成分之正負符號。第4部分亦可包含有第2成分之正負符號。
又,舉例言之,當第1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第3部分亦可包含有第1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當第2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第4部分亦可包含有第2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
又,舉例言之,編碼部801亦可藉由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將第1部分及第2部分編碼。又,編碼部801亦可藉由旁路編碼,將第3部分及第4部分編碼。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係使用業已根據編碼完資料而更新的變動機率之算術編碼。旁路編碼係使用業已預先決定的固定機率之算術編碼。又,編碼部801亦可將第3部分及第4部分同時進行編碼。
又,舉例言之,編碼部801亦可依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之順序,將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編碼。
又,舉例言之,編碼部801亦可將編碼處理切換成依據第1規格之第1編碼處理或依據第2規格之第2編碼處理。又,編碼部801亦可生成包含有顯示業經切換之編碼處理所依據的第1規格或第2規格之識別資訊的位元流。
又,當編碼處理切換成第1編碼處理時,編碼部801亦可生成依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的編碼列。又,此時,編碼部801亦可生成包含有顯示第1規格之識別資訊與編碼列的位元流。
第16A圖係顯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第16A圖所示之圖像解碼裝置900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解碼。又,圖像解碼裝置900包含有解碼部901。
第16B圖係顯示第16A圖所示之圖像解碼裝置900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解碼部901係將差分向量解碼(S901)。預測移動向量係移動向量之預測值。差分向量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與移動向量之差。
解碼部901係於將差分向量解碼時,取得編碼列。又,解碼部901係將包含於編碼列之第1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編碼列之第2部分解碼,並將包含於編碼列之第3部分解碼,且將包含於編碼列之第4部分解碼。
第1部分係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第2部分係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與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第3部分係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第4部分係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典型而言,各成分之一部分係對應於該成分的二值資料之一部分。
編碼列係依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
即,解碼部901係取得業已組合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之一部分的編碼列。又,藉由業已組合水平成分之一部分與垂直成分之一部分的編碼列,差分向量可有效地解碼。
舉例言之,第1部分亦可包含有顯示第1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第2部分亦可包含有顯示第2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第3部分亦可包含有第1成分之正負符號。第4部分亦可包含有第2成分之正負符號。
又,舉例言之,當第1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第3部分亦可包含有第1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當第2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第4部分亦可包含有第2成分之絕對值與閾值之差。
又,舉例言之,解碼部901亦可藉由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將第1部分及第2部分解碼。又,解碼部901亦可藉由旁路解碼,將第3部分及第4部分解碼。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係使用業已根據解碼完資料而更新的變動機率之算術解 碼。旁路解碼係使用業已預先決定的固定機率之算術解碼。又,解碼部901亦可將第3部分及第4部分同時進行解碼。
又,舉例言之,解碼部901亦可依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之順序,將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解碼。
又,舉例言之,解碼部901亦可取得包含有顯示第1規格或第2規格之識別資訊的位元流。又,解碼部901亦可根據識別資訊,將解碼處理切換成依據第1規格之第1解碼處理或依據第2規格之第2解碼處理。
又,當解碼處理切換成第1解碼處理時,解碼部901亦可自位元流,取得依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的編碼列。
又,舉例言之,圖像編碼裝置800及圖像解碼裝置900亦可構成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又,舉例言之,對應於差分向量之編碼列的資料結構亦可為第17圖所示之資料結構。
第17圖係顯示對應於差分向量之編碼列的資料結構之一例之語法表。第17圖之〔0〕係表示水平成分,〔1〕係表示垂直成分。
abs_mvd_greater0_flag係顯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或垂直成分之絕對值是否大於0之旗標。abs_mvd_greater1_flag係顯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或垂直成分之絕對值是否大於1之旗標。abs_mvd_minus2係藉由使 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或垂直成分之絕對值減去2所獲得之值。mvd_sign_flag係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或垂直成分之符號。
abs_mvd_greater0_flag及abs_mvd_greater1_flag係對應於前置部。abs_mvd_minus2係對應於後置部。典型而言,於abs_mvd_greater0_flag及abs_mvd_greater1_flag之編碼(解碼)中使用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解碼)。又,於abs_mvd_minus2及mvd_sign_flag之編碼(解碼)中使用旁路編碼(解碼)。
另,於前述各實施形態中,各構成要素亦可藉由專用之硬體來構成,或是藉由實行適合於各構成要素的軟體程式來實現。各構成要素亦可藉由下述來實現,即:CPU或處理機等之程式實行部讀出業已記錄在硬碟或半導體記憶體等之記錄媒體的軟體程式並實行者。在此,實現前述各實施形態之圖像編碼裝置等的軟體係如下述之程式。
即,該程式係使電腦實行圖像編碼方法,且該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者,該圖像編碼方法包含有將顯示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之差的差分向量編碼之編碼步驟,且該預測移動向量是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又,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屬於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的第1部分編碼,並將屬於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的第2部分編碼,且將屬於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的第3部分編碼,且將屬於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與前述第2部分不 同之部分的第4部分編碼,並生成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包含有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的編碼列。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說明有關本發明之一或複數態樣之圖像編碼方法,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該實施形態。只要未脫離本發明之旨趣,對本實施形態施行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思及之各種變形者,或組合不同之實施形態中的構成要素而構築的形態亦可包含於本發明之一或複數態樣之範圍內。
(實施形態4)
藉由將用以實現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方法)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之構造的程式記錄在記憶媒體,而可於獨立之電腦系統中,簡單地實施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處理。記憶媒體可為磁碟、光碟、磁光碟、IC卡、半導體記憶體等可記錄程式者。
再者,在此,說明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方法)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之應用例及使用其之系統。該系統之特徵係具有圖像編碼解碼裝置,且該圖像編碼解碼裝置係由使用圖像編碼方法之圖像編碼裝置及使用圖像解碼方法之圖像解碼裝置所構成。系統中的其他構成可依情況適切地變更。
第18圖係顯示實現內容傳輸服務之內容供給系統ex100之全體構造圖。將通信服務之提供區域分割成所期望 之大小,並於各單元內分別設置屬於固定無線台的基地台ex106、ex107、ex108、ex109、ex110。
該內容供給系統ex100係透過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ex102及電話網ex104,以及基地台ex106至ex110,使電腦ex111、PDA(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ex112、攝影機ex113、行動電話ex114、遊戲機ex115等之各機器與網際網路ex101連接。
然而,內容供給系統ex100並不限於如第18圖之構造,亦可組合任一者之要素而連接。又,各機器亦可不透過屬於固定無線台的基地台ex106至ex110而直接與電話網ex104連接。又,各機器亦可透過近距離無線等而直接相互地連接。
攝影機ex113係數位視訊攝影機等可進行活動圖像拍攝之機器,照相機ex116係數位相機等可進行靜止圖像拍攝、活動圖像拍攝之機器。又,行動電話ex114係GSM(註冊商標)(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方式、CDMA(碼分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W-CDMA(寬頻-碼分多重存取,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或LTE(長期演化,Long Term Evolution)方式、HSPA(高速封包存取,High Speed Packet Access)之行動電話機或PHS(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等,且可為任一者。
於內容供給系統ex100中,攝影機ex113等係經由基地台ex109、電話網ex104而與串流伺服器ex103連接,藉此, 可構成實況傳輸等。於實況傳輸中,對使用者使用攝影機ex113拍攝的內容(例如音樂實況之影像等),如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般進行編碼處理(即,作成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機能),並發送至串流伺服器ex103。另一方面,串流伺服器ex103係將對有要求的用戶端發送的內容資料進行串流傳輸。用戶端係包括可將前述業經編碼處理的資料解碼的電腦ex111、PDAex112、攝影機ex113、行動電話ex114、遊戲機ex115等。在接收所傳輸的資料之各機器中,將所接收的資料進行解碼處理而再生(即,作成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機能)。
另,所拍攝的資料之編碼處理可於攝影機ex113進行,亦可於進行資料之發送處理的串流伺服器ex103進行,且亦可互相分擔而進行。同樣地,所傳輸的資料之解碼處理可於用戶端進行,亦可於串流伺服器ex103進行,且亦可互相分擔而進行。又,並不限於攝影機ex113,亦可透過電腦ex111,將藉由照相機ex116所拍攝的靜止圖像及/或動態圖像資料發送至串流伺服器ex103。此時的編碼處理可於照相機ex116、電腦ex111、串流伺服器ex103中之任一者進行,且亦可互相分擔而進行。
又,該等編碼.解碼處理一般會在電腦ex111或各機器所具有的LSIex500中處理。LSIex500可為單晶片,亦可為由複數晶片所構成的構造。另,亦可將動態圖像編碼.解碼用之軟體,裝入可藉由電腦ex111等讀取的某些記錄媒體(CD-ROM、軟碟、硬碟等),並使用該軟體而進行編碼.解 碼處理。再者,當行動電話ex114係附有照相機時,亦可發送藉由該照相機所取得的活動圖像資料。此時的活動圖像資料係業已藉由行動電話ex114所具有的LSIex500進行編碼處理的資料。
又,串流伺服器ex103係複數伺服器或複數電腦,且亦可為將資料分散而處理、記錄或傳輸者。
依前述作成,於內容供給系統ex100中,用戶端可接收業已編碼的資料而再生。依此,於內容供給系統ex100中,用戶端可即時地接收使用者所發送的資訊而解碼並再生,且即使是未具有特別的權利或設備之使用者,亦可實現個人播放。
另,並不限於內容供給系統ex100之例子,如第19圖所示,於數位播放用系統ex200中,亦可裝入前述各實施形態之至少動態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裝置)或動態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中之任一者。具體而言,於播放台ex201中,音樂資料等業已與影像資料多工化的多工資料係透過電波而通信或傳送至衛星ex202。該影像資料係業已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編碼的資料(即,業已藉由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編碼的資料)。收受其之播放衛星ex202係發送播放用電波,可接收衛星播放的家庭之天線ex204係接收該電波。電視(接收機)ex30()或轉頻器(STB)ex217等之裝置係將所接收的多工資料解碼而再生(即,作成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機能)。
又,於讀取業已記錄在DVD、BD等之記錄媒體ex215的多工資料並解碼,或將影像信號編碼再依情況之不同與音樂信號多工化而寫入記錄媒體ex215的閱讀機/記錄器ex218中,亦可安裝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或動態圖像編碼裝置。此時,業已再生的影像信號係顯示於監視器ex219,且可藉由記錄有多工資料之記錄媒體ex215,於其他裝置或系統中將影像信號再生。又,亦可在與有線電視用之纜線ex203或衛星/地面波播放之天線ex204連接的轉頻器ex217內,安裝動態圖像解碼裝置,且將其藉由電視之監視器ex219來顯示。此時,亦可將動態圖像解碼裝置裝入電視內而並非是轉頻器。
第20圖係顯示使用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之電視(接收機)ex300之圖。電視ex300係具備:選道器ex301,係透過接收前述播放的天線ex204或纜線ex203等,取得或輸出聲音資料業已與影像資料多工化的多工資料者;調變/解調部ex302,係將所接收的多工資料解調,或調變成發送至外部之多工資料者;及多工/分離部ex303,係將業已解調的多工資料分離成影像資料與聲音資料,或將業已藉由信號處理部ex306編碼的影像資料、聲音資料多工化者。
又,電視ex300係具有:信號處理部ex306,係具有將聲音資料、影像資料分別解碼或將各自之資訊編碼的聲音信號處理部ex304、影像信號處理部ex305(作成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或圖像解碼裝置之機能)者;及輸 出部ex309,係具有輸出業已解碼的聲音信號之揚聲器ex307、顯示業已解碼的影像信號之顯示器等之顯示部ex308者。再者,電視ex300係具有介面部ex317,且該介面部ex317係具有接受使用者操作之輸入的操作輸入部ex312等。再者,電視ex300係具有:控制部ex310,係統括地控制各部者;及電源電路部ex311,係將電力供給至各部者。除了操作輸入部ex312外,介面部ex317亦可具有下述等,即:橋接器ex313,係與閱讀機/記錄器ex218等之外部機器連接者;槽部ex314,係用以作成可裝設SD卡等之記錄媒體ex216者;驅動器ex315,係用以與硬碟等之外部記錄媒體連接者;數據機ex316,係與電話網連接者。另,記錄媒體ex216可藉由收納的非揮發性/揮發性之半導體記憶體元件,以電方式進行資訊之記錄。電視ex300之各部係透過同步匯流排而互相連接。
首先,說明電視ex300將業已藉由天線ex204等自外部取得的多工資料解碼並再生之構造。電視ex300係收受來自遠程控制器ex220等之使用者操作,根據具有CPU等的控制部ex310之控制,將業已藉由調變/解調部ex302解調的多工資料,藉由多工/分離部ex303來分離。再者,電視ex300係藉由聲音信號處理部ex304,將業已分離的聲音資料解碼,並藉由影像信號處理部ex305,將業已分離的影像資料使用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解碼方法來解碼。業已解碼的聲音信號、影像信號係分別自輸出部ex309朝外部輸出。在輸出時,為了使聲音信號與影像信號同步地再生,可於緩衝 區ex318、ex319等一次累積該等信號。又,電視ex300亦可自磁/光碟、SD卡等之記錄媒體ex215、ex216讀出多工資料而並非自播放等。其次,說明電視ex300將聲音信號或影像信號編碼並發送至外部或寫入記錄媒體等之構造。電視ex300係收受來自遠程控制器ex220等之使用者操作,根據控制部ex310之控制,藉由聲音信號處理部ex304將聲音信號編碼,並藉由影像信號處理部ex305將影像信號使用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編碼方法來編碼。業已編碼的聲音信號、影像信號係藉由多工/分離部ex303多工化,並輸出至外部。在多工化時,為了使聲音信號與影像信號同步,可於緩衝區ex320、ex321等一次累積該等信號。另,緩衝區ex318、ex319、ex320、ex321可如圖示般具備複數個,亦可為共有一個以上之緩衝區之構造。再者,除了圖示之外,亦可作成在例如調變/解調部ex302或多工/分離部ex303之間等亦作成避免系統之溢位、欠位之緩衝材而將資料累積在緩衝區者。
又,除了自播放等或記錄媒體等取得聲音資料、影像資料外,電視ex300亦可具備接受麥克風或攝影機之AV輸入之構造,並對取得自該等之資料進行編碼處理。另,在此,電視ex300係作成可進行前述編碼處理、多工化及外部輸出之構造來說明,然而,亦可為無法進行該等處理而僅可進行前述接收、解碼處理、外部輸出之構造。
又,在藉由閱讀機/記錄器ex218自記錄媒體讀出或寫入多工資料時,前述解碼處理或編碼處理可於電視ex300、閱 讀機/記錄器ex218中之任一者進行,且電視ex300與閱讀機/記錄器ex218亦可互相分擔而進行。
作為一例,第21圖係顯示自光碟進行資料之讀入或寫入時的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之構造。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係具備以下說明的要素ex401、ex402、ex403、ex404、ex405、ex406、ex407。光學磁頭ex401係於光碟的記錄媒體ex215之記錄面照射雷射光點而寫入資訊,並檢測來自記錄媒體ex215之記錄面之反射光而讀入資訊。調變記錄部ex402係以電方式驅動業已內建於光學磁頭ex401之半導體雷射,並按照記錄資料進行雷射光之調變。再生解調部ex403係將業已藉由內建於光學磁頭ex401之光檢器以電方式檢測來自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再生信號放大,並將記錄在記錄媒體ex215之信號成分分離而解調,且再生必要之資訊。緩衝區ex404係暫時地保持用以記錄在記錄媒體ex215之資訊及再生自記錄媒體ex215之資訊。碟片馬達ex405係使記錄媒體ex215旋轉。伺服控制部ex406係一面控制碟片馬達ex405之旋轉驅動,一面使光學磁頭ex401移動至預定之資訊磁軌,並進行雷射光點之跟隨處理。系統控制部ex407係進行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全體之控制。前述讀出或寫入之處理係依下述來實現,即:系統控制部ex407係利用業已保持於緩衝區ex404之各種資訊,並且依需要進行新的資訊之生成.追加,同時一面使調變記錄部ex402、再生解調部ex403、伺服控制部ex406協調動作,一面經由光學磁頭ex401,進行資訊之記錄再生。系統控制部ex407係例 如藉由微處理機來構成,且藉由實行讀出寫入之程式,實行該等處理。
以上,光學磁頭ex401係作成照射雷射光點來說明,然而,亦可為以下構造,即:使用近場光而進行更高密度之記錄者。
第22圖係顯示光碟的記錄媒體ex215之模式圖。於記錄媒體ex215之記錄面,導引溝(凹槽)係形成為螺旋狀,且於資訊磁軌ex230上,預先記錄有藉由凹槽之形狀之變化而顯示碟片上之絕對位置的位址資訊。該位址資訊係包含用以特定記錄塊ex231之位置之資訊,且該記錄塊ex231係記錄資料之單位,又,於進行記錄或再生之裝置中,藉由將資訊磁軌ex230再生並讀取位址資訊,可特定記錄塊。又,記錄媒體ex215包含有資料記錄領域ex233、內周領域ex232、外周領域ex234。用來記錄使用者資料用之領域係資料記錄領域ex233,配置在比資料記錄領域ex233內周或外周之內周領域ex232與外周領域ex234係使用在使用者資料之記錄以外之特定用途。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係對此種記錄媒體ex215之資料記錄領域ex233,進行業已編碼的聲音資料、影像資料或將該等資料多工化的多工資料之讀寫。
以上,列舉一層之DVD、BD等之光碟為例來說明,然而,並不限於該等,亦可為屬於多層結構且於表面以外亦可記錄之光碟。又,亦可為以下結構之光碟,即:在碟片相同之地方,使用各種不同波長的顏色的光記錄資訊,或自各種角度記錄不同之資訊層等,進行多維之記錄/再生者。
又,於數位播放用系統ex200中,亦可藉由具有天線ex205之汽車ex210,自衛星ex202等接收資料,並於汽車ex210所具有的汽車導航ex211等之顯示裝置將活動圖像再生。另,汽車導航ex211之構造可考慮例如於第20圖所示之構造中加上GPS接收部之構造,且於電腦ex111或行動電話ex114等中亦可考慮相同者。
第23A圖係顯示使用前述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動態圖像編碼方法的行動電話ex114之圖。行動電話ex114係具備:天線ex350,係用以在與基地台ex110間收發電波者;照相機部ex365,係可拍攝影像、靜止圖像者;液晶顯示器等之顯示部ex358,係顯示藉由照相機部ex365所拍攝的影像、藉由天線ex350所接收的影像等業已解碼的資料者。行動電話ex114更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操作鍵部ex366者;聲音輸出部ex357,係構成用以輸出聲音之揚聲器等者;聲音輸入部ex356,係構成用以輸入聲音之麥克風等者;記憶體部ex367,係保存所拍攝的影像、靜止圖像、業已錄音的聲音或所接收的影像、靜止圖像、郵件等之業已編碼的資料或業已解碼的資料者;或槽部ex364,係構成與同樣地保存資料之記錄媒體之介面部者。
再者,使用第23B圖,說明行動電話ex114之構造例。行動電話ex114係對統括地控制顯示部ex358及具備操作鍵部ex366之本體部各部之主控制部ex360,透過匯流排ex370互相連接電源電路部ex361、操作輸入控制部ex362、影像信號處理部ex355、照相機介面部ex363、LCD(液晶顯示器, Liquid Crystal Display)控制部ex359、調變/解調部ex352、多工/分離部ex353、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槽部ex364、記憶體部ex367。
若藉由使用者之操作而構成終話及電源鍵呈開啟狀態,則電源電路部ex361係自電池組對各部供給電力,藉此,將行動電話ex114起動成可動作之狀態。
行動電話ex114係根據具有CPU、ROM、RAM等的主控制部ex360之控制,將聲音通話模式時藉由聲音輸入部ex356收音的聲音信號,藉由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轉換成數位聲音信號,並將其藉由調變/解調部ex352進行頻譜擴散處理,且藉由發送/接收部ex351施行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及頻率轉換處理後,透過天線ex350發送。又,行動電話ex114係將聲音通話模式時透過天線ex350接收的接收資料放大,並施行頻率轉換處理及類比數位轉換處理,且藉由調變/解調部ex352進行頻譜反擴散處理,並藉由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轉換成類比聲音信號後,將其自聲音輸出部ex357輸出。
再者,於資料通信模式時發送電子郵件時,藉由本體部之操作鍵部ex366等之操作而輸入的電子郵件之正文資料係透過操作輸入控制部ex362而送出至主控制部ex360。主控制部ex360係藉由調變/解調部ex352將正文資料進行頻譜擴散處理,且藉由發送/接收部ex351施行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及頻率轉換處理後,透過天線ex350朝基地台ex110發送。在接收電子郵件時,會對所接收的資料進行該大致相 反之處理,並輸出至顯示部ex358。
於資料通信模式時發送影像、靜止圖像或影像與聲音時,影像信號處理部ex355係將供給自照相機部ex365之影像信號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壓縮編碼(即,作成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機能),並將業已編碼的影像資料送出至多工/分離部ex353。又,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係將在藉由照相機部ex365拍攝影像、靜止圖像等中藉由聲音輸入部ex356收音的聲音信號編碼,並將業已編碼的聲音資料送出至多工/分離部ex353。
多工/分離部ex353係以預定方式,將供給自影像信號處理部ex355之業已編碼的影像資料與供給自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之業已編碼的聲音資料多工化,並藉由調變/解調部(調變/解調電路部)ex352,將其結果所獲得之多工資料進行頻譜擴散處理,且藉由發送/接收部ex351施行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及頻率轉換處理後,透過天線ex350發送。
於資料通信模式時接收與首頁等鏈接的動態圖像檔案之資料時,或接收附加有影像及或聲音之電子郵件時,為了將透過天線ex350接收的多工資料解碼,多工/分離部ex353係將多工資料分離,藉此,分成影像資料之位元流與聲音資料之位元流,並透過同步匯流排ex370,將業已編碼的影像資料供給至影像信號處理部ex355,同時將業已編碼的聲音資料供給至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影像信號處理部ex355係藉由對應於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的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來解碼,藉此,將影像信號解碼 (即,作成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機能),並透過LCD控制部ex359,自顯示部ex358顯示例如包含於與首頁鏈接的動態圖像檔案之影像、靜止圖像。又,聲音信號處理部ex354係將聲音信號解碼,並自聲音輸出部ex357輸出聲音。
又,前述行動電話ex114等之終端係與電視ex300相同,除了具有編碼器.解碼器兩者之收發型終端外,可考慮僅編碼器之發送終端、僅解碼器之接收終端之3種安裝形式。再者,於數位播放用系統ex200中,作成接收、發送音樂資料等業已與影像資料多工化的多工資料來說明,然而,亦可為以下資料,即:除了聲音資料外,與影像相關聯之文字資料等業已多工化者,又,亦可為影像資料本身而並非是多工資料。
依此,可將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使用在前述任一者之機器.系統中,且藉由依此作成,可獲得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效果。
又,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種前述實施形態,可於未脫離本發明之範圍構成各種變形或修正。
(實施形態5)
亦可依需要,適當地切換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與依據MPEG-2、MPEG4-AVC、VC-1等不同規格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藉此,生成影像資料。
在此,在生成分別依據不同規格之複數影像資料時, 於解碼時,必須選擇對應於各自之規格之解碼方法。然而,由於無法識別解碼之影像資料係依據何種規格,因此,會產生無法選擇適切之解碼方法之課題。
為了解決該課題,業已將聲音資料等與影像資料多工化的多工資料係作成以下構造,即:包含有顯示影像資料係依據何種規格之識別資訊者。以下說明包含有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之多工資料之具體構造。多工資料係MPEG-2傳輸流形式之數位流。
第24圖係顯示多工資料之構造圖。如第24圖所示,多工資料係藉由在視訊流、聲頻流、演示圖形流(PG)、互動圖形流中將一個以上多工化而獲得。分別地,視訊流係顯示影片之主影像及副影像,聲頻流(IG)係顯示影片之主聲音部分及與該主聲音混合之副聲音,演示圖形流係顯示影片之字幕。在此,所謂主影像係表示畫面中所顯示的一般影像,所謂副影像係主影像中以小畫面顯示的影像。又,互動圖形流係顯示藉由將GUI零件配置於畫面上而作成的對話畫面。視訊流係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來編碼。聲頻流係藉由杜比AC-3、杜比數位+(Dolby Digital Plus)、MLP、DTS、DTS-HD或線性PCM等之方式編碼。
包含於多工資料之各串流係藉由PID來識別。舉例言之,分別地,利用在影片之影像的視訊流會分配到0x1011, 聲頻流會分配到0x1100至0x111F,演示圖形會分配到0x1200至0x121F,互動圖形流會分配到0x1400至0x141F,利用在影片之副影像的視訊流會分配到0x1B00至0x1B1F,利用在與主聲音混合之副聲音的聲頻流會分配到0x1A00至0x1A1F。
第25圖係以模式顯示多工資料如何多工化之圖。首先,將由複數視訊框所構成的視訊流ex235、由複數聲頻框所構成的聲頻流ex238分別轉換成PES封包列ex236及ex239,並轉換成TS封包ex237及ex240。同樣地,將演示圖形流ex241及互動圖形ex244之資料分別轉換成PES封包列ex242及ex245,再轉換成TS封包ex243及ex246。多工資料ex247係藉由將該等TS封包多工成一條串流而構成。
第26圖係進一步詳細地顯示視訊流如何收納於PES封包列。第26圖中的第1段係顯示視訊流之視訊框列。第2段係顯示PES封包列。如第26圖之箭頭記號yy1、yy2、yy3、yy4所示,視訊流中複數構成視訊演示單位(Video Presentation Unit)的I圖片、B圖片、P圖片係每個圖片地分割,且收納於PES封包之酬載。各PES封包係具有PES標頭,且於PES標頭收納有構成圖片之顯示時刻的PTS(演示時間戳記,Presentation Time-Stamp),或構成圖片之解碼時刻的DTS(解碼時間戳記,Decoding Time-Stamp)。
第27圖係顯示最後寫入多工資料的TS封包之形式。TS封包係由以下所構成的188位元組(Byte)固定長度之封包,即:具有識別串流之PID等之資訊的4位元組之TS標頭;及 收納資料的184位元組之TS酬載,又,前述PES封包會分割並收納於TS酬載。在BD-ROM時,於TS封包會賦予4位元組之TP_Extra_Header,且構成192位元組之來源封包,並寫入多工資料。於TP_Extra_Header揭示有ATS(Arrival_Time_Stamp)等之資訊。ATS係顯示該TS封包朝解碼器之PID濾波器之轉送開始時刻。如第27圖下段所示,於多工資料會排列來源封包,且自多工資料之前頭增量的號碼被稱作SPN(來源封包號碼)。
又,除了影像.聲音.字幕等之各串流外,包含於多工資料之TS封包亦包括PAT(節目群叢表,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PMT(節目映射表,Program Map Table)、PCR(節目時鐘參考依據,Program Clock Reference)等。PAT係顯示多工資料中所利用的PMT之PID為何,且PAT本身之PID係以0來登錄。PMT係具有包含於多工資料中的影像.聲音.字幕等之各串流的PID與對應於各PID的串流之屬性資訊,又,具有關於多工資料之各種描述符。描述符係包括指示允許.不允許多工資料之複製的複製控制資訊等。為了取得構成ATS之時間軸的ATC(到達時間時鐘,Arrival Time Clock)與構成PTS.DTS之時間軸的STC(系統時間時鐘,System Time Clock)之同步,PCR係具有對應於該PCR封包轉送至解碼器之ATS的STC時間之資訊。
第28圖係詳細地說明PMT之資料結構圖。於PMT之前頭配置有PMT標頭,且該PMT標頭記錄有包含於該PMT的資料之長度等。於其後方配置有複數關於多工資料的描述 符。前述複製控制資訊等係作成描述符來揭示。於描述符後面配置有複數關於包含於多工資料的各串流之串流資訊。為了識別串流之壓縮編碼解碼器等,串流資訊係由流描述符所構成,且該流描述符揭示有串流類型、串流之PID、串流之屬性資訊(框速率、縱橫比等)。流描述符係僅以存在於多工資料之串流數存在。
當記錄在記錄媒體等時,前述多工資料係與多工資料資訊檔案一同記錄。
如第29圖所示,多工資料資訊檔案係多工資料之管理資訊,且與多工資料對應成一對一,並由多工資料資訊、串流屬性資訊與登錄映射所構成。
如第29圖所示,多工資料資訊係由系統速率、再生開始時刻、再生結束時刻所構成。系統速率係顯示多工資料朝後述系統標的解碼器之PID濾波器之最大轉送率。包含於多工資料中的ATS之間隔係設定成構成系統速率以下。再生開始時刻係多工資料前頭之視訊框之PTS,再生結束時刻係設定多工資料終端之視訊框之PTS加上一框份之再生間隔者。
串流屬性資訊係如第30圖所示,有關包含於多工資料的各串流之屬性資訊係每個PID地進行登錄。屬性資訊係每個視訊流、聲頻流、演示圖形流、互動圖形流皆具有不同的資訊。視訊流屬性資訊係具有下述資訊,即:該視訊流係藉由何種壓縮編碼解碼器來壓縮;構成視訊流之各個圖片之解析度為多少;縱橫比為多少;框速率為多少等。聲頻流屬性資訊係具有下述資訊,即:該聲頻流係藉由何種 壓縮編碼解碼器來壓縮;包含於該聲頻流之頻道數為何;對應於何種語言;抽樣頻率為多少等。該等資訊係利用在播放機再生前的解碼器之初始化等。
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前述多工資料中,利用包含於PMT之串流類型。又,當多工資料係記錄在記錄媒體時,利用包含於多工資料資訊之視訊流屬性資訊。具體而言,於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中,設置以下步驟或機構,即:對包含於PMT之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設定顯示乃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之固有資訊者。藉由該構造,可識別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與依據其他規格的影像資料。
又,第3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中的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之步驟。於步驟exS100中,自多工資料取得包含於PMT之串流類型或包含於多工資料資訊之視訊流屬性資訊。其次,於步驟exS101中,判斷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是否顯示乃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多工資料。又,當判斷為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係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時,於步驟exS102中,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進行解碼。又,當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係顯示乃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者時,於步驟exS103中,藉由依據習知規格的動態圖像解碼方法進行解碼。
依此,藉由於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設定新的固有值,於解碼時,可判斷可否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或裝置來解碼。故,即使是在輸入依據不同規格之多工資料時,亦可選擇適切之解碼方法或裝置,因此,可進行解碼而不會產生錯誤。又,亦可將本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或是動態圖像解碼方法或裝置使用在前述任一者之機器.系統中。
(實施形態6)
典型而言,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裝置、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裝置係藉由屬於積體電路的LSI來實現。作為一例,第32圖係顯示業已單晶片化的LSIex500之構造。LSIex500係具備以下說明的要素ex501、ex502、ex503、ex504、ex505、ex506、ex507、ex508、ex509,且各要素係透過匯流排ex510而連接。電源電路部ex505係於電源呈開啟狀態時對各部供給電力,藉此,起動成可動作之狀態。
舉例言之,在進行編碼處理時,LSIex500係根據具有CPUex502、記憶體控制器ex503、串流控制器ex504、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等的控制部ex501之控制,藉由AV I/Oex509,自麥克風ex117或攝影機ex113等輸入AV信號。所輸入的AV信號係一次累積在SDRAM等之外部之記憶體ex511。根據控制部ex501之控制,所累積的資料係作成按照處理量或處理速度而適當地分成複數次等,並傳送至信號處理部ex507,且於信號處理部ex507中,進行聲音信號 之編碼及/或影像信號之編碼。在此,影像信號之編碼處理係前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編碼處理。於信號處理部ex507中,更依照情況之不同,進行將業已編碼的聲音資料與業已編碼的影像資料多工化等之處理,並自串流I/Oex506輸出至外部。該輸出的多工資料會朝基地台ex107發送,或是寫入記錄媒體ex215。另,於多工化時,為了同步,可於緩衝區ex508一次累積資料。
另,於前述中,記憶體ex511係作成LSIex500之外部之構造來說明,然而,亦可為包含於LSIex500之內部之構造。緩衝區ex508亦不限於一個,且亦可具備複數緩衝區。又,LSIex500可單晶片化,亦可複數晶片化。
又,於前述中,控制部ex501係作成具有CPUex502、記憶體控制器ex503、串流控制器ex504、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等,然而,控制部ex501之構造並不限於該構造。舉例言之,亦可為信號處理部ex507更具備CPU之構造。藉由於信號處理部ex507之內部亦設置CPU,可進一步地提升處理速度。又,作為其他例子,亦可為CPUex502具備信號處理部ex507,或是屬於信號處理部ex507之一部分的例如聲音信號處理部之構造。於此種情形時,控制部ex501會構成具備包含有信號處理部ex507或其一部分的CPUex502之構造。
另,在此係作成LSI,然而,依照積體度之不同,亦包括被稱作IC、系統LSI、S(super)LSI、U(ultra)LSI者。
又,積體電路化之手法並不限於LSI,亦可藉由專用電路或通用處理機來實現。LSI製造後,亦可利用可程式的 FPGA(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是可重建LSI內部之電路單元之連接或設定的可重組態處理機。
再者,若藉由半導體技術之進步或衍生的其他技術而出現代替LSI之積體電路化之技術,則當然亦可使用該技術,進行機能區塊之積體化。生物技術之適應等能有可能性。
(實施形態7)
在將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解碼時,相較於將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的影像資料解碼者,一般認為處理量會增加。故,於LSIex500中,必須設定成以下驅動頻率,即:高於在將依據習知規格的影像資料解碼時的CPUex502之驅動頻率者。然而,若提高驅動頻率,則會產生消耗電力提高之課題。
為了解決該課題,電視ex300、LSIex500等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係作成以下構造,即:識別影像資料係依據何種規格,並按照規格而切換驅動頻率者。第33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中的構造ex800。當影像資料係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時,驅動頻率切換部ex803係提高設定驅動頻率。又,指示實行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ex801,以將影像資料解碼。另一方面,當影像資料係依據習知規格的影像資料時,相較於影像資料係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降低設定驅動頻率。又, 指示依據習知規格的解碼處理部ex802,以將影像資料解碼。
更具體而言,驅動頻率切換部ex803係由第32圖之CPUex502與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所構成。又,實行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ex801及依據習知規格的解碼處理部ex802係相當於第32圖之信號處理部ex507。CPUex502係識別影像資料乃依據何種規格。又,根據來自CPUex502之信號,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係設定驅動頻率。又,根據來自CPUex502之信號,信號處理部ex507係進行影像資料之解碼。在此,影像資料之識別可考慮利用例如實施形態5所揭示之識別資訊。關於識別資訊方面,並不限於實施形態5所揭示者,只要是可識別影像資料乃依據何種規格之資訊即可。舉例言之,當可根據識別影像資料乃利用在電視或利用在碟片等之外部信號,識別影像資料乃依據何種規格時,可根據此種外部信號來識別。又,舉例言之,CPUex502中的驅動頻率之選擇可考慮根據如第35圖將影像資料之規格與驅動頻率相對應的查找表來進行。可將查找表收納於緩衝區ex508或LSI之內部記憶體,且CPUex502係參照該查找表,藉此,選擇驅動頻率。
第34圖係顯示實施本實施形態之方法之步驟。首先,於步驟exS200中,在信號處理部ex507中,自多工資料取得識別資訊。其次,於步驟exS201中,在CPUex502中,根據識別資訊,識別影像資料是否乃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當影像資料係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時,於步驟exS202中, CPUex502係將提高設定驅動頻率之信號傳送至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又,於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中,設定成高驅動頻率。另一方面,當顯示乃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的影像資料時,於步驟exS203中,CPUex502係將降低設定驅動頻率之信號傳送至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又,於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中,相較於影像資料係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設定成低驅動頻率。
再者,藉由與驅動頻率之切換連動而變更賦予LSIex500或含有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可進一步地提高省電力效果。舉例言之,當降低設定驅動頻率時,可考慮相較於提高設定驅動頻率者,隨之降低設定賦予LSIex500或含有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
又,驅動頻率之設定方法只要在解碼時的處理量大時提高設定驅動頻率,在解碼時的處理量小時降低設定驅動頻率即可,且並不限於前述設定方法。舉例言之,當將依據MPEG4-AVC規格的影像資料解碼之處理量,大於將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解碼之處理量時,可考慮將驅動頻率之設定作成與前述情形相反。
再者,驅動頻率之設定方法並不限於降低驅動頻率之構造。舉例言之,亦可考慮在識別資訊係顯示乃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時,提高設定賦予LSIex500或含有LSIex500之裝置的 電壓,在顯示乃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的影像資料時,降低設定賦予LSIex500或含有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又,作為其他例子,亦可考慮在識別資訊係顯示乃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時,不讓CPUex502之驅動停止,在顯示乃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的影像資料時,由於處理有餘裕,因此讓CPUex502之驅動暫時停止。亦可考慮即使是在識別資訊係顯示乃藉由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的影像資料時,若處理有餘裕,則亦讓CPUex502之驅動暫時停止。此時,相較於顯示乃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的影像資料者,可考慮縮短設定停止時間。
依此,藉由按照影像資料所依據的規格而切換驅動頻率,可達成省電力化。又,在使用電池而驅動LSIex500或含有LSIex500之裝置時,伴隨著省電力化,可延長電池之使用壽命。
(實施形態8)
於電視或行動電話等前述機器.系統中,有時會輸入依據不同規格的複數影像資料。依此,為了作成在輸入依據不同規格之複數影像資料時亦可解碼,LSIex500之信號處理部ex507必須對應於複數規格。然而,若個別地使用對應於各自之規格的信號處理部ex507,則LSIex500之電路規模會變大,又,會產生成本增加之課題。
為了解決該課題,作成以下構造,即:將用以實行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與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之規格的解碼處理部局部共有化者。第36A圖之ex900係顯示該構造例。舉例言之,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與依據MPEG4-AVC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在熵編碼、反量化、解塊.濾波、移動補償等之處理中,處理內容會局部共通。可考慮以下構造,即:在共通的處理內容方面會共有對應於MPEG4-AVC規格的解碼處理部ex902,在未對應於MPEG4-AVC規格的本發明之一態樣特有的其他處理內容方面會使用專用的解碼處理部ex901者。特別是由於本發明之一態樣在熵解碼具有特徵,因此,舉例言之,可考慮在熵解碼方面使用專用的解碼處理部ex901,在除此以外的反量化、解塊.濾波、移動補償中之任一者或全體之處理方面共有解碼處理部。關於解碼處理部之共有化方面,亦可為以下構造,即:在共通的處理內容方面會共有用以實行前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在MPEG4-AVC規格特有的處理內容方面會使用專用的解碼處理部者。
又,第36B圖之ex1000係顯示將處理局部共有化之其他例子。於該例中,作成以下構造,即:使用對應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特有的處理內容之專用的解碼處理部ex1001;對應於其他習知規格特有的處理內容之專用的解碼處理部ex1002;及對應於在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動態圖像解碼 方法與其他習知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中共通的處理內容之共用的解碼處理部ex1003者。在此,專用的解碼處理部ex1001、ex1002未必是特化成本發明之一態樣或其他習知規格特有的處理內容者,亦可為可實行其他通用處理者。又,亦可於LSIex500安裝本實施形態之構造。
依此,在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與習知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中共通的處理內容方面會共有解碼處理部,藉此,可縮小LSI之電路規模,並減低成本。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圖像編碼方法及圖像解碼方法係例如可利用在電視接收機、數位視訊記錄器、汽車導航、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或數位視訊攝影機等。
100‧‧‧差分向量解碼部
101,A01‧‧‧差分向量復原控制部
102,A02‧‧‧差分向量0判定部
103,A03‧‧‧差分向量前置部解碼部
104,A04‧‧‧差分向量後置部解碼部
105,A05‧‧‧差分向量正負符號解碼部
106,A06‧‧‧差分向量復原部
110‧‧‧前置部解碼部
120‧‧‧後置部解碼部
200,800‧‧‧圖像編碼裝置
205‧‧‧減算器
210‧‧‧轉換量化部
220‧‧‧熵編碼部
230,420‧‧‧反量化反轉換部
235,425‧‧‧加算器
240,430‧‧‧解塊濾波器
250,440,ex511‧‧‧記憶體
260,450‧‧‧畫面內預測部
270‧‧‧移動檢測部
280,460‧‧‧移動補償部
290,470‧‧‧畫面內/畫面間切換開關
400,900‧‧‧圖像解碼裝置
410‧‧‧熵解碼部
801‧‧‧編碼部
901‧‧‧解碼部
A00‧‧‧差分向量可變長度解碼部
A07‧‧‧開關
BS‧‧‧位元流
ex100‧‧‧內容供給系統
ex101‧‧‧網際網路
ex102‧‧‧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
ex103‧‧‧串流伺服器
ex104‧‧‧電話網
ex106,ex107,ex108,ex109,ex110‧‧‧基地台
ex111‧‧‧電腦
ex112‧‧‧PDA(個人數位助理)
ex113‧‧‧攝影機
ex114‧‧‧行動電話
ex115‧‧‧遊戲機
ex116‧‧‧照相機
ex117‧‧‧麥克風
ex200‧‧‧數位播放用系統
ex201‧‧‧播放台
ex202‧‧‧衛星
ex203‧‧‧纜線
ex204,ex205,ex350‧‧‧天線
ex210‧‧‧汽車
ex211‧‧‧汽車導航
ex215,ex216‧‧‧記錄媒體
ex217‧‧‧轉頻器(STB)
ex218‧‧‧閱讀機/記錄器
ex219‧‧‧監視器
ex220‧‧‧遠程控制器
ex230‧‧‧資訊磁軌
ex231‧‧‧記錄塊
ex232‧‧‧內周領域
ex233‧‧‧資料記錄領域
ex234‧‧‧外周領域
ex235‧‧‧視訊流
ex236,ex239,ex242,ex245‧‧‧PES封包列
ex237,ex240,ex243,ex246‧‧‧TS封包
ex238‧‧‧聲頻流
ex241‧‧‧演示圖形流
ex244‧‧‧互動圖形
ex247‧‧‧多工資料
ex300‧‧‧電視(接收機)
ex301‧‧‧選道器
ex302,ex352‧‧‧調變/解調部
ex303,ex353‧‧‧多工/分離部
ex304,ex354‧‧‧聲音信號處理部
ex305,ex355‧‧‧影像信號處理部
ex306,ex507‧‧‧信號處理部
ex307‧‧‧揚聲器
ex308,ex358‧‧‧顯示部
ex309‧‧‧輸出部
ex310,ex501‧‧‧控制部
ex311,ex361,ex505‧‧‧電源電路部
ex312‧‧‧操作輸入部
ex313‧‧‧橋接器
ex314,ex364‧‧‧槽部
ex315‧‧‧驅動器
ex316‧‧‧數據機
ex317‧‧‧介面部
ex318,ex319,ex320,ex321,ex404,ex508‧‧‧緩衝區
ex351‧‧‧發送/接收部
ex356‧‧‧聲音輸入部
ex357‧‧‧聲音輸出部
ex359‧‧‧LCD控制部
ex360‧‧‧主控制部
ex362‧‧‧操作輸入控制部
ex363‧‧‧照相機介面部
ex365‧‧‧照相機部
ex366‧‧‧操作鍵部
ex367‧‧‧記憶體部
ex370,ex510‧‧‧匯流排
ex400‧‧‧資訊再生/記錄部
ex401‧‧‧光學磁頭
ex402‧‧‧調變記錄部
ex403‧‧‧再生解調部
ex405‧‧‧碟片馬達
ex406‧‧‧伺服控制部
ex407‧‧‧系統控制部
ex500‧‧‧LSI
ex502‧‧‧CPU
ex503‧‧‧記憶體控制器
ex504‧‧‧串流控制器
ex506‧‧‧串流I/O
ex509‧‧‧AV I/O
ex512‧‧‧驅動頻率控制部
ex800,ex900,ex1000‧‧‧構造
ex801,ex802,ex901,ex902,ex1001,ex1002,ex1003‧‧‧解碼處理部
ex803‧‧‧驅動頻率切換部
exS100,exS101,exS102,exS103,exS200,exS201,exS202,exS203,S200,S201,S202,S203,S204,S205,S206,S207,S208,S209,S210,S211,S212,S213,S214,S215,S501,S502,S503,S504,S505,S506,S507,S508,S509,S510,S511,S512,S513,S514,S515,S601,S602,S603,S604,S605,S606,S607,S608,S609,S610,S611,S612,S613,S614,SB00,SB01,SB02,SB03,SB04,SB05,SB06,SB07,SB08,SB09,SB10,SB11,SB12,SB13,SC01,SC02,SC03,SC04,SC05,SC06,SC07,SC08,SD01,SD02,SD03,SD04,SE01,SE02‧‧‧步驟
MVDX‧‧‧X成分
MVDY‧‧‧Y成分
S801‧‧‧編碼步驟
S901‧‧‧解碼步驟
yy1,yy2,yy3,yy4‧‧‧箭頭記號
第1圖係顯示習知差分向量解碼方法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習知差分向量解碼方法之動作流程之流程圖。
第3圖係顯示習知算術解碼方法之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處理之流程圖。
第4圖係顯示習知算術解碼方法之旁路算術解碼處理之流程圖。
第5圖係顯示習知算術解碼方法之正規化處理之流程圖。
第6圖係顯示差分向量之二值化列之例子之模式圖。
第7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解碼裝置之機能構造之 方塊圖。
第8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解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9(a)至9(d)圖係用以說明實施形態1中的實行處理之一例之圖。
第10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1A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二值化編碼列之一例之表。
第11B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解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2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編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3圖係顯示資料結構之一例之語法表。
第14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5A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5B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編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6A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解碼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方塊圖。
第16B圖係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圖像解碼裝置之處理動作之流程圖。
第17圖係顯示對應於差分向量的編碼列之資料結構之一例之語法表。
第18圖係實現內容傳輸服務之內容供給系統之全體構造圖。
第19圖係數位播放用系統之全體構造圖。
第20圖係顯示電視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21圖係顯示於光碟的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讀寫的資訊再生/記錄部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22圖係顯示光碟的記錄媒體之結構例之圖。
第23A圖係顯示行動電話之一例之圖。
第23B圖係顯示行動電話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24圖係顯示多工資料之構造圖。
第25圖係以模式顯示各串流於多工資料中如何多工化之圖。
第26圖係進一步詳細地顯示視訊流如何收納於PES封包列之圖。
第27圖係顯示多工資料中的TS封包與來源封包之結構圖。
第28圖係顯示PMT之資料構造圖。
第29圖係顯示多工資料資訊之內部構造圖。
第30圖係顯示串流屬性資訊之內部構造圖。
第31圖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之步驟圖。
第32圖係顯示實現各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積體電路之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33圖係顯示切換驅動頻率之構造圖。
第34圖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並切換驅動頻率之步驟圖。
第35圖係顯示將影像資料之規格與驅動頻率相對應的查找表之一例之圖。
第36A圖係顯示將信號處理部之模組共有化之構造之一例之圖。
第36B圖係顯示將信號處理部之模組共有化之構造之另一例之圖。
S801‧‧‧編碼步驟

Claims (31)

  1. 一種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者,該圖像編碼方法包含有將表示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的差分向量予以編碼之編碼步驟,且該預測移動向量是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又,於前述編碼步驟中,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算術編碼的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第1部分,該第1部分是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第2部分,該第2部分是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算術編碼的旁路編碼來編碼第3部分,該第3部分是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藉由前述旁路編碼來編碼第4部分,該第4部分是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並生成一編碼列,其包含有依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的前述第1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的前述第2部分、藉由前述旁路編碼來編碼的前述第3部分及藉由前述旁路編碼來編碼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3部分編碼,並將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4部分編碼,生成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包含有表示前述第1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1部分予以編碼,並將包含有表示前述第2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2部分予以編碼,並生成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於前述編碼步驟中,當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閥值時,將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3部分予以編碼,當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大於前述閾值時,將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4部分予以編碼,並生成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前述第1部分、前 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同時進行編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將編碼處理切換成依據第1規格之第1編碼處理或依據第2規格之第2編碼處理,並生成包含有識別資訊的位元流,該識別資料係表示已切換之前述編碼處理所依據的是前述第1規格或是前述第2規格,又,當前述編碼處理切換成前述第1編碼處理時,生成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並生成包含有表示前述第1規格之前述識別資訊與前述編碼列的前述位元流。
  7. 一種圖像解碼方法,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解碼者,該圖像解碼方法包含有將表示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的差分向量予以解碼之解碼步驟,且該預測移動向量是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又,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取得一編碼列,其包含有依(i)第1部分,係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算術解碼的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來解碼的部分,並且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 第1成分之一部分、(ii)第2部分,係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來解碼的部分,並且為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iii)第3部分,係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算術解碼的旁路解碼來解碼的部分,且為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及(iv)第4部分,係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來解碼的部分,且為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的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數解碼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數解碼來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來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來解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取得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i)前述第1部分、(ii)前述第2部分、(iii)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3部分,及(iv)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正負符號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予以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 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予以解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取得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i)包含有表示前述第1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1部分、(ii)包含有表示前述第2成分是否為0之旗標的前述第2部分、(iii)前述第3部分及(iv)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予以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予以解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取得一前述編碼列,其包含有依(i)前述第1部分、(ii)前述第2部分、(iii)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大於閾值時包含有前述第1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3部分,及(iv)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大於前述閾值時包含有前述第2成分之絕對值與前述閾值之差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予以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予以解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0項中任一項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將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同時進行解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0項中任一項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取得包含有表示第1規格或第2規格之識別資訊的位元流,並根據前述識別資訊,將解碼處理切換成依據前述第1規格之第1解碼處理或依據前述第2規格之第2解碼處理,又,當前述解碼處理切換成前述第1解碼處理時,自前述位元流取得前述編碼列,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予以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予以解碼。
  13. 一種圖像編碼裝置,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編碼者,包含有將差分向量予以編碼之編碼部,該差分向量係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前述編碼部係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算術編碼的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將第1部分予以編碼,該第1部分是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將第2部分予以編 碼,該第2部分是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一部分,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算術編碼的旁路編碼將第3部分予以編碼,該第3部分是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藉由使用前述旁路編碼將第4部分予以編碼,該第4部分編碼是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生成一編碼列,其包含有依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所編碼的前述第1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所編碼的前述第2部分、藉由前述旁路編碼所編碼的前述第3部分及藉由前述旁路編碼所編碼的前述第4部分之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
  14. 一種圖像解碼裝置,係使用移動向量而將圖像解碼者,包含有將差分向量予以解碼之解碼部,該差分向量係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前述解碼部係取得一編碼列,其包含有依(i)第1部分,係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算術解碼的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所解碼的部分,且是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及垂直成分中的第1成分之一部分、(ii)第2部分,係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所解碼的部分,且是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中與前述第1成分不同的第2成分之 一部分、(iii)第3部分,係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算術解碼的旁路解碼所解碼的部分,為前述第1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1部分不同之部分及(iv)第4部分,係藉由前述旁路解碼所解碼的部分,為前述第2成分之一部分,並且是與前述第2部分不同之部分的順序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1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2部分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予以解碼,並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3部分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予以解碼,且將包含於前述編碼列之前述第4部分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予以解碼。
  15. 一種圖像編碼解碼裝置,係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圖像編碼裝置;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圖像解碼裝置。
  16. 一種編碼方法,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編碼至位元流者,其包含:導出步驟,係導出差分向量,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二值化步驟,係將前述差分向量二值化成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該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分別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與垂直成分;編碼步驟,將包含於前述第1二值資料的第1部分與 不同於前述第1部分之第2部分,以及包含於前述第2二值資料的第3部分與不同於前述第3部分之第4部分分別編碼成已編碼之第1部分、已編碼之第2部分、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已編碼之第4部分;及配置步驟,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依此順序配置於前述位元流中,其中在前述編碼步驟中,判斷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是否各自在預定值以上,當前述水平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2部分之編碼,當前述垂直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4部分之編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編碼方法,其中前述第1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的水平成分是否為0,前述第3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的垂直成分是否為0,前述第2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正負,前述第4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正負。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編碼方法,其中於前述編碼步驟中,對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3部分進行使用變動機率的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對前述第2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分別進行使用固定機率的旁路編碼。
  19. 一種編碼方法,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編碼至位元流者,其包含:導出步驟,係導出差分向量,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二值化步驟,係將前述差分向量二值化成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該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分別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與垂直成分;編碼步驟,將為前述第1二值資料之前置(prefix)資料的第1部分與為前述第1二值資料之尾置(suffix)資料的第2部分,以及為前述第2二值資料之前置資料的第3部分與為前述第2二值資料之尾置資料的第4部分,分別編碼成已編碼之第1部分、已編碼之第2部分、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已編碼之第4部分;及配置步驟,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依此順序配置於前述位元流中。
  20. 一種編碼裝置,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編碼至位元流者,其具有:導出部,係導出差分向量,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二值化部,係將前述差分向量二值化成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該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分別 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與垂直成分;編碼部,將包含於前述第1二值資料的第1部分與不同於前述第1部分之第2部分,以及包含於前述第2二值資料的第3部分與不同於前述第3部分之第4部分分別編碼成已編碼之第1部分、已編碼之第2部分、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已編碼之第4部分;及配置部,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依此順序配置於前述位元流中,其中前述編碼部判斷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是否各自在預定值以上,當前述水平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2部分之編碼,當前述垂直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4部分之編碼。
  21. 一種編碼裝置,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編碼至位元流者,其具有:處理電路;及可從前述處理電路進行存取的記憶裝置,前述處理電路使用前述記憶裝置,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編碼方法。
  22. 一種解碼方法,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予以解碼者,其包含:取得步驟,係取得依照第1二值資料中已編碼之第1部分、第2二值資料中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第1二值 資料中不同於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的已編碼之第2部分以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不同於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的已編碼之第4部分的順序來配置的位元流,其中該第1二值資料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二值資料,該第2二值資料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二值資料,而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解碼步驟,係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分別解碼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及導出步驟,係從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導出前述差分向量,再從前述差分向量與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導出前述移動向量,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判斷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是否各自在預定值以上,當前述水平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2部分之解碼,當前述垂直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4部分之解碼。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解碼方法,其中前述第1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的水平成分是否為0,前述第3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的垂直成分是否為0,前述第2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正 負,前述第4部分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正負。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解碼方法,其中於前述解碼步驟中,對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3部分進行使用變動機率的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對前述第2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分別進行使用固定機率的旁路解碼。
  25. 一種解碼方法,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予以解碼者,其包含:取得步驟,係取得依照第1二值資料之前置資料的已編碼之第1部分、第2二值資料之前置資料的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第1二值資料之尾置資料的已編碼之第2部分以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之尾置資料的已編碼之第4部分的順序來配置的位元流,其中該第1二值資料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二值資料,該第2二值資料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二值資料,而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解碼步驟,係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分別解碼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及導出步驟,係從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導出前述差分向量,再從前述差 分向量與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導出前述移動向量。
  26. 一種解碼裝置,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予以解碼者,其具備:取得部,係取得依照第1二值資料中已編碼之第1部分、第2二值資料中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不同於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的已編碼之第2部分以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不同於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的已編碼之第4部分的順序來配置的位元流,其中該第1二值資料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二值資料,該第2二值資料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二值資料,而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解碼部,係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分別解碼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及導出部,係從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導出前述差分向量,再從前述差分向量與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導出前述移動向量,其中前述解碼部判斷前述水平成分及前述垂直成分是否各自在預定值以上,當前述水平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2部分之解碼,當前述垂直成分小於前述預定值時,跳過前述第4部分之解碼。
  27. 一種解碼裝置,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予以解碼者,其具有:處理電路;及可從前述處理電路進行存取的記憶裝置,前述處理電路使用前述記憶裝置,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解碼方法。
  28. 一種編碼方法,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編碼至位元流者,其包含:導出步驟,係導出差分向量,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二值化步驟,係將前述差分向量二值化成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該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分別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與垂直成分;編碼步驟,將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的第1部分、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旁路編碼來編碼的第2部分、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的第3部分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旁路編碼來編碼的第4部分,分別編碼成已編碼之第1部分、已編碼之第2部分、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已編碼之第4部分;及配置步驟,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之編碼第3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 部分依此順序配置於前述位元流中。
  29. 一種編碼裝置,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編碼至位元流者,其具有:導出部,係導出差分向量,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二值化部,係將前述差分向量二值化成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該第1二值資料與第2二值資料分別表示前述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與垂直成分;編碼部,將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的第1部分、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旁路編碼來編碼的第2部分、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編碼來編碼的第3部分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旁路編碼來編碼的第4部分,分別編碼成已編碼之第1部分、已編碼之第2部分、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已編碼之第4部分;及配置部,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之編碼第3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依此順序配置於前述位元流中。
  30. 一種解碼方法,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予以解碼者,其包含:取得步驟,係取得依照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1部 分、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旁路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2部分以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4部分的順序來配置的位元流,其中該第1二值資料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二值資料,該第2二值資料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二值資料,而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解碼步驟,係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分別解碼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及導出步驟,係從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導出前述差分向量,再從前述差分向量與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導出前述移動向量。
  31. 一種解碼裝置,係將用於預測圖像的移動向量予以解碼者,其具有:取得部,係取得依照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變動機率之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1部分、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上下文感知算術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3部分、前述第1二值資料中藉由使用固定機率之旁路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2部分以及前述第2二值資料中藉由前述旁路解碼來解碼的已編碼之第 4部分的順序來配置的位元流,其中該第1二值資料為差分向量之水平成分的二值資料,該第2二值資料為前述差分向量之垂直成分的二值資料,而該差分向量為表示屬於前述移動向量之預測值的預測移動向量與前述移動向量間之差;解碼部,係將前述已編碼之第1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2部分、前述已編碼之第3部分及前述已編碼之第4部分分別解碼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及導出部,係從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3部分及前述第4部分導出前述差分向量,再從前述差分向量與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導出前述移動向量。
TW101122233A 2011-06-24 2012-06-21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TWI565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00805P 2011-06-24 2011-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599A TW201306599A (zh) 2013-02-01
TWI565304B true TWI565304B (zh) 2017-01-01

Family

ID=4736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2233A TWI565304B (zh) 2011-06-24 2012-06-21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7) US8855207B2 (zh)
EP (6) EP4220966B1 (zh)
JP (9) JP5362129B2 (zh)
KR (2) KR102258753B1 (zh)
CN (3) CN107396107B (zh)
AU (1) AU2012274765B2 (zh)
BR (1) BR112013002450B1 (zh)
CA (1) CA2806796C (zh)
ES (2) ES2952761T3 (zh)
MX (1) MX2013001167A (zh)
PL (2) PL3309969T3 (zh)
TW (1) TWI565304B (zh)
WO (1) WO2012176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6239B2 (en) 2009-04-30 2015-07-07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ethod and systems for thumbnail generation,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BR112013002450B1 (pt) * 2011-06-24 2022-10-25 Velos Media International Limited Método de codificação de imagem, método de decodificação de imagem, aparelho de codificação de imagem, aparelho de decodificação de imagem, e aparelho de codificação e decodificação de imagem.
US10536701B2 (en) * 2011-07-01 202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deo coding using adaptive motion vector resolution
CN107197284B (zh) 2011-11-07 2020-03-27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US9088796B2 (en) * 2011-11-07 2015-07-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Video decoder with enhanced CABAC decoding
KR20150116840A (ko) * 2013-01-02 2015-10-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GB2513110A (en) * 2013-04-08 2014-10-22 Sony Corp Data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9225988B2 (en) 2013-05-30 2015-12-29 Apple Inc. Adaptive color space transform coding
US9706229B2 (en) * 2013-06-05 2017-07-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definition VP8 decoder
EP2854405A1 (en) * 2013-09-26 2015-04-01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motion vector representation in interlaced video using progressive video coding tools
WO2015056449A1 (ja) * 2013-10-18 2015-04-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画像復号装置
US20150189321A1 (en) * 2014-01-02 2015-07-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Binarization and 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of Depth Coding Syntax
JP6346445B2 (ja) 2014-01-10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149698A1 (en) * 2014-04-01 2015-10-08 Mediatek Inc. Method of motion information coding
WO2015192779A1 (en) 2014-06-20 2015-12-23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inarization and context-adaptive coding for syntax in video coding
WO2016013571A1 (ja) * 2014-07-23 2016-01-28 株式会社不二越 転がり軸受
EP3270594A1 (en) * 2016-07-15 2018-01-1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vanced cabac context adaptation for last coefficient coding
KR20210115052A (ko) 2017-07-07 2021-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움직임 벡터 해상도로 결정된 움직임 벡터의 부호화 장치 및 부호화 방법, 및 움직임 벡터의 복호화 장치 및 복호화 방법
US11432003B2 (en) 2017-09-28 2022-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9150411A1 (ja) * 2018-01-30 2019-08-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映像符号化装置、映像符号化方法、映像復号装置、映像復号方法、及び映像符号化システム
KR102551363B1 (ko) 2018-02-28 2023-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복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8810553B (zh) * 2018-05-02 2021-01-12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稀疏化处理的移动节点监测数据序列压缩方法
EP3787296A4 (en) * 2018-05-21 2021-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CODING AN IMAGE USING AN MVD DERIVATIVE BASED ON A LUT TABLE IN AN IMAGE CODING SYSTEM
KR20210014094A (ko) * 2018-06-26 2021-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움직임 정보의 부호화 장치 및 부호화 방법, 및 움직임 정보의 복호화 장치 및 복호화 방법
WO2020143643A1 (en) * 2019-01-07 2020-07-16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ontrol method for merge with mvd
WO2020143774A1 (en) 2019-01-10 2020-07-16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erge with mvd based on geometry parti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1818A (en) * 2007-09-27 2009-07-16 Qualcomm Inc H.264 video decoder CABAC cor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W201038081A (en) * 2009-04-10 2010-10-16 Asustek Comp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ulti-format video codec
US20100303147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Sony Corporation Encoding apparatus and en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145A (en) * 1993-02-10 1995-01-10 Ricoh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 decoding and encoding of data
GB2319689B (en) * 1994-02-23 1998-07-15 Ricoh Kk Compression of palletized images
CN1976456B (zh) * 2002-04-19 2011-06-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装置
US8054880B2 (en) * 2004-12-10 2011-11-08 Tut Systems, Inc. Parallel rate control for digital video encoder with multi-processor architecture and picture-based look-ahead window
US7567617B2 (en) * 2003-09-07 2009-07-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dicting motion vectors for fields of forward-predicted interlaced video frames
CN1216496C (zh) * 2003-09-27 2005-08-24 浙江大学 一种视频编解码中的运动矢量预测方法和装置
JP2005184232A (ja) * 2003-12-17 2005-07-07 Sony Corp 符号化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KR100645735B1 (ko) * 2004-10-14 2006-11-15 주식회사 팬택 모바일 플랫폼의 컨텐츠 오동작 통신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WO2007065351A1 (en) * 2005-12-05 2007-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inariz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984336A (zh) * 2005-12-05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进制化方法及装置
JP5025286B2 (ja) * 2007-02-28 2012-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及び復号装置
JP5277180B2 (ja) * 2007-03-23 2013-08-28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符号化ビットストリームの修正
US8891615B2 (en) * 2008-01-08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ntization based on rate-distortion modeling for CABAC coders
EP2319244A1 (en) * 2008-08-19 2011-05-11 Thomson Licensing Cabac/avc compliant watermarking of syntax elements in compressed video
CN102187583B (zh) * 2008-08-19 2013-09-11 汤姆森特许公司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的视频流兼容性
JP2010050697A (ja) * 2008-08-21 2010-03-04 Toshiba Corp 画像圧縮伸張装置および画像圧縮伸張方法
EP2164176A1 (en) * 2008-09-12 2010-03-1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lossless compressing prefix-suffix-codes, method for decompressing a bit sequence representing integers or symbols encoded in compressed prefix-suffix-codes and storage medium or signal carrying compressed prefix-suffix-codes
JP5258664B2 (ja) * 2009-04-14 2013-08-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画像符号化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復号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34148A1 (ja) 2009-09-18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復号装置、および符号化データ
US9060176B2 (en) * 2009-10-01 2015-06-16 Ntt Docomo, Inc.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in video coding
US9591320B2 (en) 2010-07-15 2017-03-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ntext and bypass encoding video
US9532066B2 (en) * 2011-01-21 2016-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US9106913B2 (en) * 2011-03-08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for video coding
LT3343781T (lt) 2011-06-16 2022-03-10 Ge Video Compression, Llc Konteksto inicijavimas entropinio kodavimo metu
BR112013002450B1 (pt) * 2011-06-24 2022-10-25 Velos Media International Limited Método de codificação de imagem, método de decodificação de imagem, aparelho de codificação de imagem, aparelho de decodificação de imagem, e aparelho de codificação e decodificação de imagem.
US10536701B2 (en) * 2011-07-01 202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deo coding using adaptive motion vector resolu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1818A (en) * 2007-09-27 2009-07-16 Qualcomm Inc H.264 video decoder CABAC cor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W201038081A (en) * 2009-04-10 2010-10-16 Asustek Comp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ulti-format video codec
US20100303147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Sony Corporation Encoding apparatus and en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09970A1 (en) 2018-04-18
US11743490B2 (en) 2023-08-29
JP2019047517A (ja) 2019-03-22
CN107396107A (zh) 2017-11-24
US11991388B2 (en) 2024-05-21
US20190349600A1 (en) 2019-11-14
EP2725796A1 (en) 2014-04-30
PL3309970T3 (pl) 2023-09-25
US10382779B2 (en) 2019-08-13
CN103004207A (zh) 2013-03-27
JP5362129B2 (ja) 2013-12-11
BR112013002450B1 (pt) 2022-10-25
KR102258753B1 (ko) 2021-05-31
JP5415648B2 (ja) 2014-02-12
EP3522377A1 (en) 2019-08-07
JP6821766B2 (ja) 2021-01-27
AU2012274765A2 (en) 2013-03-28
JP5390727B1 (ja) 2014-01-15
EP3309970B1 (en) 2023-06-07
CN107371025A (zh) 2017-11-21
EP2725796A4 (en) 2014-11-12
ES2944949T3 (es) 2023-06-27
KR20200067219A (ko) 2020-06-11
US9681130B2 (en) 2017-06-13
TW201306599A (zh) 2013-02-01
US20140029674A1 (en) 2014-01-30
JPWO2012176450A1 (ja) 2015-02-23
JP6229909B2 (ja) 2017-11-15
JP2014014130A (ja) 2014-01-23
JP2020018013A (ja) 2020-01-30
CN107396107B (zh) 2021-02-02
US20230353775A1 (en) 2023-11-02
US9648324B2 (en) 2017-05-09
JP2014014146A (ja) 2014-01-23
EP3309969B1 (en) 2023-04-19
EP4383723A2 (en) 2024-06-12
US11330292B2 (en) 2022-05-10
EP3309969A1 (en) 2018-04-18
AU2012274765B2 (en) 2016-06-30
ES2952761T3 (es) 2023-11-03
JP2017229103A (ja) 2017-12-28
AU2012274765A1 (en) 2013-02-07
MX2013001167A (es) 2013-02-15
EP4220966B1 (en) 2024-06-05
JP6612416B2 (ja) 2019-11-27
JP2014003698A (ja) 2014-01-09
CA2806796C (en) 2020-08-25
CN107371025B (zh) 2020-04-14
CA2806796A1 (en) 2012-12-27
BR112013002450A2 (pt) 2018-01-23
JP7033675B2 (ja) 2022-03-10
JP2016226026A (ja) 2016-12-28
JP6443847B2 (ja) 2018-12-26
CN103004207B (zh) 2017-09-29
US20170230681A1 (en) 2017-08-10
US20220329848A1 (en) 2022-10-13
WO2012176450A1 (ja) 2012-12-27
US8855207B2 (en) 2014-10-07
JP2021069124A (ja) 2021-04-30
US20140029673A1 (en) 2014-01-30
KR20140032930A (ko) 2014-03-17
US20120328022A1 (en) 2012-12-27
PL3309969T3 (pl) 2023-09-18
EP4220966A1 (en) 2023-08-02
JP5999563B2 (ja)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3675B2 (ja) 復号方法、復号装置、符号化方法及び符号化装置
JP6238215B2 (ja) 復号方法および復号装置
JP6168452B2 (ja)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動画像復号方法、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復号装置、および動画像符号化復号装置
CN107087188B (zh) 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