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9734B -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apparatus,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 decod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apparatus,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 decod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9734B
TWI559734B TW101140782A TW101140782A TWI559734B TW I559734 B TWI559734 B TW I559734B TW 101140782 A TW101140782 A TW 101140782A TW 101140782 A TW101140782 A TW 101140782A TW I559734 B TWI559734 B TW I5597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vector
block
candidate
decoding
predi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2369A (zh
Inventor
Toshiyasu Sugio
Takahiro Nishi
Youji Shibahara
Kyoko Tanikawa
Hisao Sasai
Toru Matsunobu
Kengo Terada
Original Assignee
Tagivan Ii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19168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5973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givan Ii Llc filed Critical Tagivan Ii Llc
Publication of TW201332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2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9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97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6Motion estimation with initialisation of the vector search, e.g. estimating a good candidate to initiate a sear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5Selection of the reference unit for prediction within a chosen coding or prediction mode, e.g. adaptive choice of position and number of pixels used for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7Filters, e.g. for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04N19/42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13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13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 H04N19/517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by encoding
    • H04N19/52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by encoding by predictiv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73Motion compensation with multiple frame prediction using two or more reference frames in a given prediction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77Motion compensation with bidirectional frame interpolation, i.e. using B-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Description

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動態圖像編碼裝置、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動態圖像解碼裝置、及動態圖像編碼解碼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動態圖像編碼裝置、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裝置。
背景技術
動態圖像編碼處理中,一般是利用動態圖像具有的空間方向及時間方向之冗餘性來進行資訊量之壓縮。在此一般利用空間方向之冗餘性的方法是使用頻率區域之轉換。 又,利用時間方向之冗餘性的方法是使用圖片間預測(以下稱為「間預測」)編碼處理。間預測編碼處理在將某個圖片編碼時,是將相對於編碼對象圖片在顯示時間順序上為前方或後方的某個已編碼圖片作為參考圖片來使用。且,藉由對該參考圖片之編碼對象圖片之移動檢測來導出移動向量。且,算出根據所導出之移動向量進行動態補償所獲得的預測圖像資料與編碼對象圖片之圖像資料的差分,藉此去除時間方向之冗餘性。
先行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ITU-T H.264 「8.4.1 Derivation process for motion vector components and reference indices」,2010年3月,(8-174)(8-175)式
【非專利文獻2】JCTVC-F803_d2「WD4:Working Draft 4 of 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6th Meeting,Torino、IT、2011年7月,14-22
惟,上述習知技術中,期望可使利用了間預測之動態圖像編碼及解碼之處理速度高速化。
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利用了間預測之動態圖像編碼及解碼之處理速度高速化的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
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將位元流所含的解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解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解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者,包含有:候補取得步驟,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解碼步驟,係將索引解碼,該索引係附加於前述位元流之已編碼索引,且用以從前述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特定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者;及,選擇步驟,係根據經解碼之前述索引,從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可用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解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前述候補取得步驟具有:第一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 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具有:判定步驟,係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縮放步驟,係當前述判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本發明可提供可使利用了間預測之動態圖像編碼及解碼之處理速度高速化的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說明用於生成預測圖像之移動向量與預測移動向量之差分移動向量之關係的概念圖。
圖2係顯示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係說明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之例子的流程圖。
圖4A係顯示編碼區塊單位CU(Coding Unit)與預測區塊單位PU(Prediction Unit)之關係的圖。
圖4B係顯示coding unit樹與pred_type之關係的圖。
圖4C係顯示關於pred_type值之解釋表的圖。
圖5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和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之鄰 接區塊之位置關係的圖。
圖6A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0的圖。
圖6B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1的圖。
圖7係顯示包含於候補清單mvpListLX之預測移動向量之各候補關係的概念圖。
圖8係顯示比較例之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流程圖。
圖9A係顯示圖8步驟S4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9B係顯示圖8步驟S43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0A係顯示圖8步驟S5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0B係顯示圖8步驟S53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1係顯示圖3步驟S24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2係顯示圖3步驟S25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3係說明mvpListLX生成處理之課題的圖。
圖14係說明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mvpListLX生成方法的圖。
圖15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構成的方塊圖。
圖16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流程圖。
圖17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流程圖。
圖18係序列地顯示實施形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圖。
圖19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為PU0時之步驟S620及S820 之判定結果的圖。
圖20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為PU1時之步驟S620及S820之判定結果的圖。
圖21係說明變形例1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部分流程圖。
圖22係顯示變形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流程圖。
圖23係序列地顯示變形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圖。
圖24係實現內容配送服務之內容供給系統之全體構成圖。
圖25係數位廣播用系統之全體構成圖。
圖26係顯示電視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7係顯示對光碟之記錄媒體進行資訊讀寫之資訊再生/記錄部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8係顯示光碟之記錄媒體之構造例的圖。
圖29A係顯示行動電話例之圖。
圖29B係顯示行動電話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0係顯示多工資料構成之圖。
圖31係顯示各串流在多工資料如何多工的示意圖。
圖32係更詳細顯示PES封包列如何儲存視訊流之圖。
圖33係顯示多工資料之TS封包與源封包之構造的圖。
圖34係顯示PMT之資料構成的圖。
圖35係顯示多工資料資訊之內部構成的圖。
圖36係顯示串流屬性資訊之內部構成的圖。
圖37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之步驟的圖。
圖38係顯示實現各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之積體電路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9係顯示切換驅動頻率之構成的圖。
圖40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並切換驅動頻率之步驟的圖。
圖41係顯示使影像資料規格與驅動頻率對應之查找表之一例的圖。
圖42A係顯示共有訊號處理部之模組之構成例的圖。
圖42B係顯示共有訊號處理部之模組的其他構成例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作為本發明基礎之見解)
H.264為了資訊量之壓縮,係使用了I圖片、P圖片、B圖片等3種類之圖片類型。
I圖片不以間預測編碼處理編碼。換言之,I圖片會以圖片內預測(以下稱「內預測」)編碼處理編碼。P圖片係參考在顯示時間順序上位於編碼對象圖片前方或後方之已編碼的1個圖片來進行間預測編碼。B圖片係參考在顯示時間順序上位於編碼對象圖片前方(例如預測方向0)或後方(例如預測方向1)之已編碼的2個圖片來進行間預測編碼。
針對動態圖像之間預測編碼處理所用的移動向量之 導出方法已有各種檢討。移動向量之導出方法有例如以下2個方法。
第1個移動向量之導出方法,是從已編碼(已解碼)資料中,在不獲得來自碼列之資訊下直接導出移動檢測向量(移動向量)之H.264直接模式。
第2個移動向量之導出方法,是對預測移動向量p加上從碼列取得之差分移動向量d,藉此導出用於間預測之移動向量v(移動向量)的方法(參考非專利文獻之(8-174)(8-175)式等)。而,差分移動向量d為移動向量v與預測移動向量p之差分向量。
在此,圖1係說明H.264的第2個移動向量之導出方法的移動向量v(mvLX)、預測移動向量p(mvpLX)、與差分移動向量d(mvdLX)之關係的概念圖。而,圖1之例中,按照第一分量(例如水平分量)及第二分量(例如垂直分量)進行運算。
解碼時,移動向量mvLX係按照分量來執行以下算式1及算式2之運算而復原。
對第一分量:mvLX[0]=mvpLX[0]+mvdLX[0]...(算式1)
對第二分量:mvLX[1]=mvpLX[1]+mvdLX[1]...(算式2)
編碼時,首先,根據編碼效率之觀點(與特定參考圖像之refIdxLX一起),移動向量mvLX(mvLX[0]、mvLX[1])會藉由探索來決定。再者,為了求取代表復原移動檢測向量mvLX所必要之資訊的差分移動向量mvdLX,會進行以下算式3及算式4所示之運算。
對第一分量:mvdLX[0]=mvLX[0]-mvpLX[0]...(算式3)
對第二分量:mvdLX[1]=mvLX[1]-mvpLX[1]...(算式4)
編碼時,將上述運算所求出之2維差分移動向量mvdLX(mvdLX[0]、mvdLX[1])編碼。
以下,根據圖2~圖5來說明比較例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編碼裝置。
[EX1:比較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成]
圖2為顯示比較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如圖2所示,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具有差分部101、轉換部102、量化部103、熵編碼部110、反量化部104、反轉換部105、加法部106、記憶體109、內/間預測部107、及編碼控制部108。
差分部101對每一區塊從輸入圖像訊號減去預測圖像訊號,藉此生成殘差訊號(residual signal)。差分部101將殘差訊號輸出至轉換部102。
轉換部102對殘差訊號進行從圖像區域至頻率區域之轉換。量化部103對已轉換為頻率區域之殘差訊號進行量化處理。量化部103將代表量化處理後之殘差訊號的已量化殘差訊號輸出至反量化部104及熵編碼部110。
熵編碼部110對已量化殘差訊號及解碼控制訊號等進行熵編碼處理,藉此生成已編碼位元流。解碼控制訊號包含例如預測方向旗標、圖片類型資訊、及差分移動向量d等控制參數。
反量化部104對已藉由量化部103量化處理之已量化殘 差訊號進行反量化處理。反轉換部105對已反量化處理之已量化殘差訊號(殘差訊號)進行從頻率區域至圖像區域之轉換,並輸出已復原殘差訊號。
加法部106對每一編碼對象區塊加算已復原殘差訊號與預測圖像訊號,藉此生成重組圖像訊號。
記憶體109中,重組圖像訊號係以訊框單位來保存。
內/間預測部107將重組圖像訊號以訊框單位或區塊單位等所定單位儲存於記憶體。又,內/間預測部107根據來自後述編碼控制部108之指示,生成預測圖像訊號(根據再構成圖像訊號與移動向量所導出之像素值)。內/間預測部107將所生成之預測圖像訊號輸出至差分部101及加法部106。
編碼控制部108在試行圖片(輸入圖像訊號)要以何種控制參數來編碼後,決定圖片(輸入圖像訊號)要以何種控制參數來編碼。編碼控制部108將複數控制參數中編碼所需之控制參數(編碼控制資訊)輸出至內/間預測部107。詳而言之,如圖1中之虛線所示,編碼控制部108取得已編碼位元流,並決定複數控制參數(例如間預測、內預測之區別等),使其短於所取得之已編碼位元流之位元長。
又,編碼控制部108從複數控制參數中,抽出解碼所需控制參數(解碼控制資訊)並輸出至熵編碼部110。解碼控制資訊有例如pred_type、mvp_idx_lx、mvdLX等。pred_type係按照每一編碼區塊單位CU來設定,並針對預測模式(prediction mode、間預測及內預測之區別)、及編碼區塊單 位CU之區分形式(partitioning type)而規定。pred_type之細節將於後述。mvp_idx_lx表示預測移動向量索引,其係用於從候補清單指定作為預測移動向量使用之候補。mvdLX如上所述表示差分移動向量。
[EX2:比較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處理動作]
接著,根據圖3及圖4A來說明以上述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執行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
圖3係顯示以上述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所執行之間預測編碼進行的預測圖像之生成方法(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之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而,預測圖像之生成係以預測區塊單位PU來進行。在此,以預測區塊單位PU之大小較編碼區塊單位CU小的情形為例來說明。
圖4A係顯示編碼區塊單位CU與預測區塊單位PU之關係的圖。圖4A中,實線框表示編碼區塊單位CU,虛線框表示預測區塊單位PU。切片(圖片)之類型為B。圖4A中,1個切片分割為4個相等大小之區塊。右上之區塊進而4分割。這些區塊為編碼區塊單位CU。
再者,圖4A中,對各編碼區塊單位CU,按照稱為Coding tree之樹狀階層之每一深度,以0、1、2、..之順序賦予號碼。該號碼係對應於編碼之處理順序。具體而言,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之區塊係標示CU0、CU10~CU13、CU2、CU3。
圖4B係針對圖4A所示之編碼區塊單位CU,顯示藉由Coding tree syntax從碼列求取之coding unit樹與pred_type 之關係的圖。pred_type可依據例如圖4C所示之表來決定意思。
圖4C係對於pred_type值之解釋表。例如,切片類型為P或B,pred_type值為2時,編碼區塊單位CU之預測模式為MODE_INTER,該編碼區塊單位CU之區分形式為Nx2N。例如圖4A之編碼區塊單位CU12便相當於此。又,例如切片類型為P或B,pred_type值為8時,編碼區塊單位CU之預測模式為MODE_INTRA,該編碼區塊單位CU之區分形式為2Nx2N。例如圖4A之編碼區塊單位CU0便相當於此。
以下,以編碼對象區塊為CU12之情形為例來說明。如上所述,編碼對象區塊CU12之預測模式為MODE_INTER,編碼對象區塊CU12包含PU0及PU1之2個預測區塊單位PU(Nx2N)。而,圖4B中,虛線所包圍之區域係在對編碼對象區塊CU12之預測區塊單位PU0編碼的時間點,已具有“available”之資訊的區域。如圖4B所示,該比較例中,編碼區塊單位CU2及CU3在進行編碼對象區塊CU12之編碼的時間點,並非“available”。
參考圖3,在步驟S200中,編碼控制部108藉由移動檢測來導出預測對象區塊之移動向量mvLX。
步驟S210中,編碼控制部108生成包含於現在編碼對象區塊(Curr_Blk)之預測區塊單位(PU單位)的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X)(mvpListLX生成步驟)。而,候補清單mvpListLX係以預測區塊單位PU生成。又,針對各預測區塊單位PU,生成對應於預測方向0之候補清單 mvpListL0、及對應於預測方向1之候補清單mvpListL1的2個候補清單。
圖5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currentPU,現在預測區塊單位PU)與鄰接區塊之位置關係的圖。圖5中,複數鄰接區塊分類為2個區塊群A及B(以下在圖式中,適當地簡稱為「A群」及「B群」)。區塊群A包含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左側之鄰接區塊A0、及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左下之鄰接區塊A1。區塊群B包含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左上之鄰接區塊B2、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上側之鄰接區塊B1、及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右上之鄰接區塊B0。
而,圖4A中,包含於編碼區塊單位CU12之預測區塊單位PU0為預測對象區塊時,對應於鄰接區塊A1之區塊,為包含於編碼區塊單位CU0之預測區塊單位PU3,對應於鄰接區塊A0之區塊,則為包含於編碼區塊單位CU2之預測區塊單位PU。
參考圖6A及圖6B,說明藉由編碼控制部108生成之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圖6A係顯示用以將預測方向0之預測移動向量編碼之候補清單mvpListL0的圖。圖6B係顯示用以將預測方向1之預測移動向量編碼之候補清單mvpListL1的圖。N為顯示區塊群之指標。
圖6A及圖6B中,顯示候補清單之大小為2,從圖5所示之區塊群A及區塊群B的各個區塊群導出1個候補之情形。但,並非將不從區塊群A、B導出候補之情形排除。候補清單之導出方法將之後詳述。
再次參考圖3,步驟S230中,編碼控制部108進行對mvpListLX之更新處理(更新步驟)。編碼控制部108會進行例如登錄之追加、清單所含的候補之複製、候補之刪除等來作為更新處理。更新處理之規則可在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及後述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共有。
步驟S240中,編碼控制部108對於各預測區塊單位PU,決定包含mvp_idx_lx值之編碼控制資訊(決定步驟)。
mvp_idx_lx為顯示用以將預測方向X之移動向量編碼的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預測移動向量索引。在此,圖7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X的各候補、移動向量mvLX、與差分移動向量mvdLX之關係的圖。而,圖7中,記載了未決定為預測移動向量mvpLX之mvpListLX[n_mvp_idx]來作為參考。移動向量mvLX在步驟S200中,係編碼控制部108藉由移動檢測所求得之移動向量。編碼控制部108在本實施形態中,從2個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將與移動向量mvLX之差最小的預測移動向量候補,決定為預測移動向量。mvpListLX[mvp_idx]之mvp_idx值係決定為索引mvp_idx_lX之值。
步驟S250中,內/間預測部107根據編碼控制資訊,將各預測區塊單位PU內/間編碼(預測步驟)。
[EX2-1:比較例之候補清單mvpListLX之生成方法]
接著,參考圖8~圖10B來說明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X的生成方法細節。
圖8係顯示mvpListLX生成步驟S2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 流程圖。在以下處理之前,編碼控制部108會將各旗標(availableLXA、isScaled、availableLXB等)初始化為0。
首先,編碼控制部108進行生成mvpListLX之第1個候補的處理(S400)。步驟S400中,編碼控制部108執行用以從區塊群A所含的區塊A0、A1中導出候補之處理。而,在區塊A0及A1兩者使用內預測時等等,有可能有無法從區塊群A導出候補之情形。
步驟S410中,編碼控制部108從區塊群A中,搜尋具有在無縮放處理(Scaling)下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的區塊。詳細將於後述。搜尋是以A0、A1之順序來進行。編碼控制部108在搜尋成功時,將旗標availableLXA設定為1。又,編碼控制部108會將搜尋出之區塊的移動向量追加至候補清單mvpListLX。
步驟S420中,編碼控制部108會判定availableLXA是否為0(是否搜尋失敗)。
當搜尋失敗時(在S420為true),編碼控制部108會從區塊群A(A0、A1)搜尋可利用移動向量之區塊。搜尋是以A0、A1之順序進行。當搜尋成功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對搜尋出之區塊的移動向量執行縮放處理,並將縮放處理後之移動向量追加至候補清單mvpListLx。再者,編碼控制部108會將旗標isScaled設定為1。旗標isScaled為顯示是否已在區塊群A進行縮放處理之旗標。縮放處理係指將移動向量放大或縮小之處理。而,縮放處理可利用非專利文獻2之(8-130至134式,參考圖23(A))等。
接著,編碼控制部108進行mvpListLX之第2個候補的處理(S500)。步驟S500中,編碼控制部108執行用以從區塊群B(B0、B1、B2)導出候補之處理。而,在區塊B0、B1、B2皆使用內預測時等等,有可能有無法從區塊群B導出候補之情形。
詳而言之,步驟S510中,編碼控制部108從區塊群B中,搜尋具有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的區塊。搜尋是以B0、B1、B2之順序進行。當搜尋成功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將旗標availableFlagLXB設定為1。又,編碼控制部108會將搜尋出之區塊的移動向量追加至候補清單mvpListLX。
步驟S420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是否availableLXA==0、且availableLXB==0、且isScaled==0。
當步驟S420之判定結果為True時,編碼控制部108從區塊群B(B0、B1、B2)中搜尋可利用移動向量之區塊。搜尋是以B0、B1、B2之順序進行。當搜尋成功時,編碼控制部108對搜尋出之區塊的移動向量執行縮放處理,並將縮放處理後之移動向量追加至候補清單mvpListLx。而,縮放處理可利用例如非專利文獻2之(8-135乃至139式,參考圖23(B))等。
而,步驟S420之判定中,係判定是否區塊群A是否已進行縮放處理(isScaled==0)。這是為了減少縮放處理之處理次數。由於縮放處理為一負擔大的處理,因此宜減少處理次數。在此,縮放處理之次數為1次。當區塊群A已進行縮放處理時,由於已於候補清單追加了有效之候補,因此對區 塊群B便不進行縮放處理。
<區塊群A(A0、A1)>
首先,根據圖9A來說明圖8之步驟S410(從區塊群A中,搜尋具有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的區塊之步驟)。圖9A為顯示圖8步驟S4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9A中,A[k](k=0、1)為顯示區塊群A所含的各區塊的值。具體而言,A[0]表示區塊A0,A[1]表示區塊A1。圖9A中,步驟S412~步驟S415之處理係對區塊A0及A1執行(步驟S411、S416)。
步驟S412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包含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之預測方向0的移動向量,是否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
具體而言,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包含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是否: (i)為“available”,且, (ii)非MODE_INTRA,且, (iii)predFlagL0為1,且, (iv)refIdx與Current區塊之PU之refIdx相等(全部成立)。
在此,(i)的“available”表示對應於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為可利用。而,“not available”表使對應於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非可利用而未編碼。在此,“not available”之情形係包含預測區塊單位PU不具有移動向量等資訊之情形,例如為位於圖片或切片之邊界外等的區塊之情形、或為尚未編碼的區塊之情形。(ii)的MODE_INTRA表示內預 測。內預測時,無法作為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來利用。(iii)的predFlagL0為表示是否使用預測方向0之預測移動向量的旗標,“1”表示使用預測方向0之預測移動向量。換言之,(iv)的判定係判定對應於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的參考圖片,是否與編碼(解碼)對象區塊之參考圖片相同。這等同於判定是否具有無縮放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
步驟S412之判定結果非true時(otherwise時),進行步驟S413之判定。
步驟S413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包含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之預測方向1的移動向量是否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這表示,對區塊A[k]之預測方向0的移動資料(移動向量、參考索引,以下同)所進行之判定,對A[k]之預測方向1的移動資料也會進行判定。
步驟S412之判定結果、或步驟S413之判定結果為true時,換言之,當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在步驟S414將availableFlagLXA設定為1,並在步驟S415將區塊A[k]之mvLX以不進行縮放處理的原狀追加至候補清單mvpListLX。之後,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416。
另一方面,步驟S413之判定結果非true時(步驟S412及步驟S413兩者之判定結果為otherwise時),換言之,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416。
步驟S416中,編碼控制部108在availableFlagLXA==1 個或k==1時,會結束步驟S410之處理。
接著,根據圖9B來說明圖8之步驟S430(對區塊群A之移動向量進行縮放處理之步驟)之處理順序。圖9B為顯示圖8步驟S43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圖9B中,步驟S432~步驟S437之處理係對區塊A0及A1執行(步驟S431、S438)。
步驟S432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包含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之預測方向0的移動向量是否為可縮放處理之移動向量。
更詳言之,編碼控制部108進行步驟S412之(i)~(iv)判定中的(i)~(iii)判定。本處理由於是縮放之處理,因此不需要(iv)之條件。故,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包含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是否為「(i)“available”、且(ii)非MODE_INTRA、且(iii)prefFlagL0為1」。
步驟S432之判定結果非true時(otherwise時),進行S433之判定。
步驟S433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包含A[k]之預測區塊單位PU之預測方向1的移動向量是否為可縮放處理之移動向量。步驟S433係將對步驟S432之移動資料進行的判定,也對A[k]之預測方向1之移動資料執行。
步驟S432之判定結果、或步驟S433之判定結果為true時,換言之,當搜尋出可縮放處理之移動向量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取得用以導出縮放比之資訊(refIdx、List等)(S434)。再者,編碼控制部108對mvLXA設定A[k]之移動向量mvLX之值,並對refIdxLX設定A[k]之參考圖片索引。
步驟S435中,編碼控制部108導出縮放比,並進行縮放處理。步驟S436中,編碼控制部108將表示已用對區塊群A之處理進行了縮放處理之旗標isScaled設定為1。步驟S437中,編碼控制部108將availableFlagLXA設定為1。接著,編碼控制部108前往步驟S438。
另一方面,當步驟S433之判定結果非true時(步驟S432及步驟S433兩者之判定結果為otherwise時),換言之,當未搜尋可縮放處理之移動向量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438。
步驟S438中,編碼控制部108在availableFlagLXA==1或k==1時,會結束步驟S430之處理。
<區塊群B(B0、B1、B2)>
首先,根據圖10A來說明圖8之步驟S510(從區塊群B中,搜尋具有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的區塊的步驟)。圖10A係顯示圖8步驟S5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而,圖9A所示之處理與圖10A所示之處理,除了處理對象區塊不同外,其餘相同。圖9A中,處理對象區塊為A0、A1,相對於此,圖10A中,處理對象區塊為B0、B1、B2。 圖10A之步驟S512~S515分別對應於圖9A之步驟S412~S415。
接著,根據圖10B來說明圖8之步驟S530(對區塊群B之移動向量進行縮放處理之步驟)的處理順序。圖10B為顯示圖8步驟S53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而,圖9B所示之處理與圖10B所示之處理,除了處理 對象區塊不同、不進行步驟S436之isScaled旗標之記録以外,其餘相同。圖9B中,處理對象區塊為A0、A1,相對於此,圖10B中,處理對象區塊為B0、B1、B2。圖10B之步驟S532~S536分別對應於圖9B之步驟S432~S435、S437。
[EX2-2:編碼控制資訊之決定]
圖11係顯示決定圖3步驟S240之編碼控制資訊之步驟的詳細處理順序之流程圖。圖3之步驟S240中,編碼控制部108會算出各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編碼效率,並將編碼效率佳的預測移動向量候補決定為用於間預測之移動向量。藉此,決定1個用於間預測之mvp_idx_l0之值及mvp_idx_l之值。
詳言之,步驟S301中,編碼控制部108對mvp_idx_l0設定0。再者,編碼控制部108在執行後述步驟S302~S308後,將mvp_idx_l0加1。編碼控制部108會重複執行步驟S302~S308。
步驟S302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availableFlagL0[mvp_idx_l0]是否為1。
步驟S302中判定availableFlagL0[mvp_idx_l0]非1時(在S302為FALSE),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9。
另一方面,步驟S302中判定availableFlagL0[mvp_idx_l0]為1時(在S302為TRUE),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3。
步驟S303中,編碼控制部108對mvp_idx_l1設定0。再者,編碼控制部108在執行後述步驟S304及S305後,將 mvp_idx_l1加1。編碼控制部108會重複執行步驟S304及S305。
步驟S304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availableFlagL1[mvp_idx_l1]是否為1。
步驟S304中判定availableFlagL1[mvp_idx_l1]非1時(在S304為FALSE),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8。
另一方面,步驟S304中判定availableFlagL1[mvp_idx_l1]為1時(在S304為TRUE),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5。
步驟S305中,編碼控制部108利用現在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mvp_idx_l0、mvp_idx_l1)所示的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mvpListL0[mvp_idx_l0]、mvpListL1[mvp_idx_l1])(以下適當稱為「現在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來試行間編碼。
步驟S306中,編碼控制部108會將暫時設定為mvp_idx_lx的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之值所示的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mvpListL0[mvp_idx_l0]、mvpListL1[mvp_idx_l1])(以下適當稱為「暫時設定之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的編碼效率、與現在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的編碼效率加以比較。
步驟S306中,若相較於現在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的編碼效率,暫時設定之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的編碼效率較佳時(在S306為N),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8。
另一方面,步驟S306中,若現在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的編碼效率,優於暫時設定之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組的編碼 效率時(在S306為Y),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7,並對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mvp_idx_lx(mvp_idx_l0、mvp_idx_l1)設定現在(mvp_idx_l0、mvp_idx_l1)之值。而,當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mvp_idx_lx(mvp_idx_l0、mvp_idx_l1)未設定有值時,則設定現在(mvp_idx_l0、mvp_idx_l1)之值。
步驟S308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mvpListL1[mvp_idx_l1]是否為候補清單之最後候補(圖11中記載「mvp_idx_l1已全部結束?」)。例如圖6B所示之候補清單mvpListL1時,由於候補清單之大小為2,因此當mvp_idx_l1==1(=候補清單大小-1)時,判定為最後候補。當判定mvpListL1[mvp_idx_l1]並非候補清單之最後候補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回到步驟S303,將mvp_idx_l1加1(S303)。
另一方面,步驟S308中,當判定mvpListL1[mvp_idx_l1]為候補清單之最後候補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9。
步驟S309中,編碼控制部108判定mvpListL0[mvp_idx_l0]是否為候補清單之最後候補(圖11中記載「mvp_idx_l0已全部結束?」)。例如圖6A所示之候補清單mvpListL0時,由於候補清單之大小為2,因此當mvp_idx_l0==1(=候補清單大小-1)時,判定為最後候補。當判定mvpListL0[mvp_idx_l0]並非候補清單之最後候補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回到步驟S301,並將mvp_idx_l0加1(S301)。
另一方面,步驟S309中,當判定mvpListL0[mvp_idx_l0]為候補清單之最後候補時,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10。
步驟S310中,編碼控制部108將mvp_idx_lx(mvp_idx_l0、mvp_idx_l1)決定為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
以下,簡單說明圖6A及圖6B之情形。
執行第1圈之步驟S301時,編碼控制部108對mvp_idx_l0設定0。步驟S302中,如圖6A所示,判定availableFlagLXA為1,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3。
執行第1圈最初之步驟S303時,編碼控制部108對mvp_idx_l1設定0。步驟S304中,如圖6B所示,由於availableFlagLXB為1,因此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5。
步驟S305中,編碼控制部108用現在(mvpListL0[0]、mvpListL0[0])來試行間編碼。步驟S306中,編碼控制部108過去並未執行間編碼之試行,因此會前往步驟S307,對mvp_idx_lx設定(0、0)。
步驟S308中,如圖6B所示,mvp_idx_l1只有1個,已全部結束,因此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9。第1圈的步驟S309中,如圖6A所示,mvp_idx_l0採用0與1的2個值,因此編碼控制部108判定已全部結束,回到步驟S301,對mvp_idx_l0設定1,並開始第2圈。
執行第2圈之步驟S301時,編碼控制部108對 mvp_idx_l0設定1。步驟S302中,如圖6A所示,編碼控制部108判定availableFlagLXB為1,並前往步驟S303。
執行第2圈最初之步驟S303時,編碼控制部108對mvp_idx_l1設定0。步驟S304中,如圖6B所示,availableFlagLXB為1,因此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5。
步驟S305中,編碼控制部108以現在的(mvpListL0[1]、mvpListL0[0])來試行間編碼。步驟S306中,編碼控制部108將過去已試行間編碼之(mvpListL0[0]、mvpListL0[0])的編碼效率、與現在的(mvpListL0[1]、mvpListL0[0])的編碼效率加以比較。在此,若過去的(mvpListL0[0]、mvpListL0[0])的編碼效率較佳,則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8。
步驟S308中,如圖6B所示,由於mvp_idx_l1只有1個,全部都已結束,因此編碼控制部108會前往步驟S309。第2圈之步驟S309中,圖6A所示,由於mvp_idx_l0採用0與1的2個值,且已分別執行處理,因此編碼控制部108會判定已全部結束,並前往步驟S310。
步驟S310中,編碼控制部108將設定於mvp_idx_lx的(0、0)決定為mvp_idx_lx值之組。
[EX2-3:內/間編碼]
圖12為顯示圖3步驟S25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圖3之步驟S250中,利用編碼控制部108所求得之編碼控制資訊及解碼控制資訊等,執行輸入圖像訊號所示之動態圖像的內/間編碼。
詳言之,步驟S252中,內/間預測部107根據移動向量mvLX來生成編碼對象區塊之預測圖像,並輸出顯示所生成之預測圖像的預測圖像訊號。差分部101從輸入圖像訊號減去預測圖像訊號來生成殘差訊號。轉換部102將殘差訊號從圖像區域轉換為頻率區域,量化部103將已轉換為頻率區域之殘差訊號量化來生成已量化殘差訊號。熵編碼部110將已量化殘差訊號編碼。
步驟S254中,熵編碼部110將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mvp_idx_lx(mvp_idx_l0、mvp_idx_l1)編碼。熵編碼部110在例如EX2-2所說明之圖6A及圖6B的情形,將mvp_idx_lx(0、0)編碼。
步驟S256中,熵編碼部110將差分移動向量mvdLX編碼。
熵編碼部110生成包含已編碼之量化殘差訊號、預測移動向量索引組mvp_idx_lx(mvp_idx_l0、mvp_idx_l1)及差分移動向量mvdLX之編碼位元流並加以輸出。
圖13為說明比較例之mvpListLX生成處理(參考圖8~圖10B、EX2-1)之課題的圖。
圖中,雙橫線為並列處理符號,雙橫線間之處理為並列處理。
如圖13所示,上述比較例中,並列地處理從區塊群A求取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處理(圖8步驟S400)、以及從區塊群B求取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處理(圖8步驟S500),藉此可謀求處理時間之縮短。
在此,上述比較例中,如圖13所示,步驟S520中,是以步驟S430中S436之區塊群A是否已執行縮放處理來做為1個判定條件。
這是因為,如上所述,由於將處理負擔較大的縮放處理設為1次,因此當區塊群A已執行縮放處理時,便不會在區塊群B執行縮放處理。
在此,上述比較例有一問題,即,在代表對區塊群B之處理的步驟S500中,為了執行步驟S520之處理,必須等待代表對區塊群A之處理的步驟S400(特別是S436)結束。
因此,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解碼方法,係使用將位元流所含的解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解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解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者,包含有:候補取得步驟,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解碼步驟,係將索引解碼,該索引係附加於前述位元流之已編碼索引,且用以從前述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特定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者;及,選擇步驟,係根據經解碼之前述索引,從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可用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解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前述候補取得步驟具有:第一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 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具有:判定步驟,係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縮放步驟,係當前述判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又,例如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中,可在前述判定步驟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判定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是否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當判定出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時,執行前述縮放步驟。
又,例如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可更具有:決定步驟,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當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執行前述判定步驟。
又,例如可在前述決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各個第二鄰接區塊之參考圖片與解碼對象區塊之參考圖片是否相同,並搜尋判定為參考圖片相同之第二鄰接區塊,作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
又,例如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可具有以下步驟: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當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判定是否已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及,當判定未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當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又,例如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與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可並列地執行。
在此,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將編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編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編碼,藉此生成位元流者,包含有:候補取得步驟,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選擇步驟,係從前述1個或複數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用於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前述移動向量之編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及,編碼步驟,係將用以特定所選擇之前述預測移動向量的索引編碼,並將所編碼之前述索引附加於前述位元流;前述候補取得步驟具有:第一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 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具有:判定步驟,係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縮放步驟,係當前述判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又,例如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中,可在前述判定步驟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判定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是否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當判定出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時,執行前述縮放步驟。
又,例如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可更具有:決定步驟,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當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則執行前述判定步驟。
又,例如在前述決定步驟中,可判定前述複數第二鄰 接區塊之各個第二鄰接區塊之參考圖片與編碼對象區塊之參考圖片是否相同,並搜尋判定為參考圖片相同之第二鄰接區塊,作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
又,例如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可具有以下步驟: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當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判定是否已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及,當判定未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當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又,例如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與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可並列地執行。
在此,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係使用將位元流所含的解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解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解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者,包含有: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解碼部,係將索引解碼,該索引係附加於前述位元流之已編碼索引,且用以從前述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特定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者;及,選擇部,係根據經解碼之前述 索引,從前述2個以上之固定數之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可用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解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執行以下處理:第一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在前述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當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在此,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係使用將編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編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編碼,藉此生成位元流者,包含有: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選擇部,係從前述1個或複數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用於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前述移動向量之編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及,編碼部,係將用以特定所選擇之前述預測移動向量的索引編碼,並將所編碼之前述索引附加於前述位元流;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執行以下處 理:第一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在前述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當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在此,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態圖像編碼解碼裝置,包含有上述動態圖像解碼裝置及上述動態圖像編碼裝置。
而,這些全面或具體之態様可用系統、方法、集積電路、電腦程式或電腦可讀取之CD-ROM等記録媒體來實現,亦可組合系統、方法、集積電路、電腦程式或記録媒體等任意組合來實現。
以下,參考圖式來具體說明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及動態圖像解碼裝置。
而,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都顯示本發明的其中一具體例。以下實施形態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步驟、步驟順序等都只是例子,主旨並非限定本發明。又,以下實施形態之構成 要素中,對於顯示最上位概念之請求項所未記載之構成要素,乃作為任意之構成要素來說明。
(實施形態1)
根據圖14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及動態圖像編碼方法。
而,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構成與圖2所示之比較例的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構成相同。
又,本實施形態中,為了說明,編碼區塊單位CU與預測區塊單位PU之關係係以和圖4A所示之比較例的編碼區塊單位CU與預測區塊單位PU之關係相同的情形為例來說明。
[1-1: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
根據圖14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的處理動作(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圖6為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之處理順序的圖。
而,圖14中,對區塊群A之步驟S410及步驟S430、對區塊群B之步驟S510及步驟S530的處理係與上述比較例之處理相同(參考圖8~圖10B)。
而,本實施形態之預測圖像生成與比較例相同地,是以預測區塊單位PU進行。又,本實施形態中,與比較例相同地,是以預測區塊單位PU之大小較編碼區塊單位CU小的情形為例來說明。又,本實施形態之編碼區塊單位CU與預測區塊單位PU之關係,和圖4A~圖4C所示之比較例的編碼區塊單位CU與預測區塊單位PU之關係相同。
圖14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相對於圖13所示之比較例,係執行步驟S620之判定處理來代替步驟S520之判定處理。
詳言之,編碼控制部108如圖14所示,在步驟S400中,執行從區塊群A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的處理(S410),當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在S420為True),執行對包含於區塊群A之區塊的縮放處理(S430)。
再者,編碼控制部108如圖14所示,與上述步驟S400並行地執行步驟S600。編碼控制部108在步驟S600中,首先執行從區塊群B中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之處理(S510)。
步驟S620中,編碼控制部108進行(1)是否availableFlavLXB==0之判定(圖14中未標示)、以及(2)「區塊群A的其中一區塊(A0、A1)是否為INTER區塊」之判定。換言之,步驟S620中,當(1)availableFlavLXB==0,且區塊群A包含預測模式為MODE_INTER之區塊時,判定為true。
編碼控制部108在判定之結果為(1)availableFlavLXB==0,且A0(圖5之左下區塊)或A1(圖5之左區塊)為MODE_INTER(在S620為True)時,不執行S530之處理(對區塊群B之縮放處理)並結束步驟S600。
這是基於以下見解,即,考量到「與預測對象區塊左側鄰接之區塊群A的任一者在MODE_INTER時,使用縮放處理的可能性高」,因此當區塊群A的任一者為 MODE_INTER時,對於區塊群B會放棄縮放處理。
如此,步驟S620中,不使用步驟S400之處理結果。亦即,步驟S400與步驟S600並不相互影響。藉此,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中,可並行地執行代表對區塊群A之處理的步驟S400與代表對區塊群B之處理的步驟600,因此可在不使處理負擔增大的情形下(不使縮放處理之處理次數增加),謀求處理速度之提高。
(實施形態2)
根據圖15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係從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接受編碼位元流,將編碼位元流解碼來生成已解碼圖像訊號,並依照顯示順序輸出。
[2-1: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構成]
根據圖15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構成。圖15係顯示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之構成的方塊圖。
如圖15所示,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具有熵解碼部301、反量化部302、反轉換部303、加法部304、內/間預測部305、解碼控制部306及記憶體307。
熵解碼部301對輸入之編碼位元流進行可變長度解碼處理,生成已量化殘差訊號(量化係數)、圖片類型資訊、預測方向旗標、及差分移動向量mvdLX。又,熵解碼部301進行預測移動向量索引之可變長度解碼處理。再者,熵解碼部301對後述之解碼控制部306輸出解碼控制資訊。在此,解碼控制資訊包含預測移動向量索引 mvp_idx_lx(mvp_idx_l0、mvp_idx_l1)、及差分移動向量mvdLX(mvdL0、mvdL1)。
反量化部302對藉由可變長度解碼處理所得之量化係數(已量化殘差訊號)進行反量化處理。反轉換部303將藉由反量化處理所得之轉換係數從頻率區域轉換至圖像區域,藉此輸出已復原殘差訊號(預測誤差資料)。
記憶體307可將從後述之加法部304輸出之解碼圖像訊號所顯示的解碼圖像資料以區塊單位及訊框單位保存。
內/間預測部305利用記憶體307所保存的訊框單位之解碼圖像資料來進行間預測、或利用區塊單位之解碼圖像資料來進行內預測,藉此生成解碼對象區塊之預測圖像訊號。
解碼控制部306導出預測移動向量候補清單mvpListL0、L1,並從所導出之預測移動向量候補清單,根據預測移動向量索引(mvp_idx_l0、mvp_idx_l1)來選擇用於間預測之預測移動向量mvLX。再者,解碼控制部306利用預測移動向量mvpLX及差分移動向量mvdLX(mvdL0、mvdL1)來算出解碼對象區塊之移動向量mvLX。接著,解碼控制部306在預測對象區塊為MODE_INTER時,利用所算出之移動向量mvLX來使內/間預測部305生成間預測圖像。
最後,加法部304將已復原殘差訊號與預測圖像訊號相加,生成解碼圖像訊號。
[2-2: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
根據圖16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 的處理動作(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圖16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之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而,本實施形態中,與實施形態1相同地,預測圖像之生成是以預測區塊單位PU進行。本實施形態中,與實施形態1相同地,是以預測區塊單位PU之大小較編碼區塊單位CU小的情形為例來說明。又,本實施形態之編碼區塊單位CU與預測區塊單位PU之關係,和圖4A所示之比較例相同。
以下,以解碼對象區塊是CU12之情形為例來說明。如圖4B及圖4C所示,解碼對象區塊CU12之預測模式為MODE_INTER,解碼對象區塊CU12包含PU0及PU1之2個預測區塊單位PU(Nx2N)。而,如比較例所說明,圖4B中,虛線包圍之區域在對編碼對象區塊CU12之預測區塊單位PU0編碼之時間點,為已具有代表“available”之資訊的區域。如圖4B所示,該比較例中,編碼區塊單位CU2及CU3在進行編碼對象區塊CU12之編碼的時間點,並非“available”。
參考圖16,步驟S1010中,解碼控制部306進行生成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X的處理。該處理係與實施形態1(比較例1)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的圖3所示步驟S210之mvpListX生成處理對應。更詳言之,細節將於後述,解碼控制部306會進行與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執行之圖14所示之處理相同的處理。
步驟S1020中,解碼控制部306進行對mvpListLX之更新處理(更新步驟)。該處理係與實施形態1(比較例1)之動態 圖像編碼裝置100的圖3所示步驟S230之更新處理對應。
步驟S1030中,熵解碼部301從編碼位元流抽出預測移動向量索引mvp_idx_lx。
步驟S1040中,熵解碼部301將差分移動向量mvdLX從編碼位元流抽出。
步驟S1050中,解碼控制部306將預測方向X之移動向量復原。具體而言,解碼控制部306從步驟S1020所生成之預測移動向量的候補清單mvpListX中,利用熵解碼部301所抽出之預測移動向量索引mvp_idx_lx來特定預測移動向量mvpListX[mvp_idx_lx]。解碼控制部306如算式1所示,將差分移動向量mvdLX與預測移動向量mvpListX[mvp_idx_lx]相加來求取移動向量mvLX。
mvLX=mvpListLX[mvp_idx_lx]+mvdLX...(算式1)
步驟S1060中,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利用已在內/間預測部305復原之移動向量mvLX來生成預測圖像訊號,並於加法部304將已復原殘差訊號與預測圖像訊號相加,藉此生成解碼圖像訊號。
圖17為顯示圖16步驟S1010之mvpListLX作成步驟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步驟S400中,解碼控制部306作成區塊群A(A0、A1)登錄。具體而言,步驟S401中,解碼控制部306從區塊群A(A0、A1)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當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在S420為True),解碼控制部306會搜尋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進行對搜尋出之 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S430)。而,步驟S400之處理為與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之編碼控制部108進行的步驟S400相同之處理。
步驟S800中,解碼控制部306從區塊群B(B0、B1、B2)作成登錄。
詳言之,步驟S510中,解碼控制部306從區塊群B(B0、B1、B2)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該步驟S510之處理為與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之編碼控制部108進行的步驟S510相同之處理。
步驟S820中,解碼控制部306判定availableFlavLXB==0、且區塊群A之其中一區塊為MODE_INTER。更詳言之,解碼控制部306在並列地(序列地)執行步驟S400與步驟S800時,在步驟S510之步驟判定availableFlag是否為樹立之狀態(availableFlagLXB為0)、且代替isScaled判定之判定條件「A區塊群的其中一區塊A0、A1等的任一者為MODE_INTER」是否回覆true。
當availableFlavLXB==0、且區塊群A的其中一區塊為MODE_INTER時(在S820為True),解碼控制部306不進行縮放處理,結束mvpListLX作成步驟。
當availableFlavLXB==0、且區塊群A的其中一區塊不是MODE_INTER時(在S820為false),解碼控制部306會搜尋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進行對搜尋出之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S530)。該步驟S530之處理係與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之編碼控制部108進行的步驟S530相同之處理。
圖18為序列地顯示步驟S1010之mvpListLX作成步驟之圖。而,圖18之各步驟(S410、S420、S430、S510、S820、S530)與圖17之各步驟(S410、S420、S430、S510、S820、S530)相同。
由圖18可知,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中,以對區塊群B之處理進行的步驟S820之判定內容不受對區塊群A之步驟S1010的處理結果影響。故,可並列地執行: ‧S400:根據A區塊群(A0、A1)之登錄生成,以及 ‧S800:根據B區塊群(A0、A1)之登錄生成。
[判定例1(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及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共通)]
圖19係說明預測對象區塊(編碼對象區塊、解碼對象區塊)為PU0時(參考圖4A)之圖14步驟S620及圖18步驟S820的判定結果之圖。如上所述,圖14步驟S620及圖18步驟S820中,判定A區塊群的其中一區塊A0、A1是否為INTER區塊。
在圖19之情況,鄰接區塊A0為not available,不是MODE_INTER。又,鄰接區塊A1雖然是available,但是是MODE_INTRA,不是MODE_INTER。
故,在圖19之情況,鄰接區塊A0及A0兩者都不是MODE_INTER,因此上述判定步驟中,會判定為false。
[判定例2(動態圖像編碼裝置100及動態圖像解碼裝置300共通)]
圖20係說明預測對象區塊為PU1時之圖14步驟S620及圖18步驟S820的判定結果之圖。
在圖20之情況,鄰接區塊A0雖然是CU3,但也是not available。又,鄰接區塊A1為MODE_INTER。
故,在圖20之情況,由於鄰接區塊A1為MODE_INTER,因此上述判定步驟中會判定為true。
(效果等)
依據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編碼裝置、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裝置,生成mvpListLX後(圖14之步驟S620、圖18之步驟S820),在區塊群B是否進行縮放處理之判定中,可減少區塊群A是否已進行縮放運算等的判定。換言之,編碼控制部108及解碼控制部306不使用對區塊群A之處理結果,便可進行區塊群B是否進行縮放處理之判定。
又,作成候補清單mvpListLX前,只要預先判定區塊群A是否為INTER,便可並列地進行區塊群A與區塊群B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算出(圖14、圖18)。
而,步驟S620及步驟S820中,判定區塊群A的其中一區塊A0、A1之預測模式是否為MODE_INTER,但不限於此。步驟S620及步驟S820中,亦可判定是否都不是例如(1)MODE_INTRA之區塊、(2)切片/圖片邊界之區塊、(3)未處理區塊(未編碼區塊或未解碼區塊)的任一者。
又,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中,步驟S620及步驟S820是在步驟S510之執行後執行,但不限於此。步驟S620及步驟S820可例如圖21所示,步驟S840可在並列處理之執行前、亦即步驟S410及步驟S510之執行前執行。而,判定之 順序(AND運算、OR運算之順序)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判定結果相等的邏輯論理運算之順序也包含於本發明。
如上所述,依據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在步驟S620及步驟S820,可在不使用對區塊群A之處理結果的情形下,執行對區塊群B之處理,且並列地處理對區塊群A之處理與對區塊群B之處理。
(實施形態3)
圖23為說明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另一實施形態的流程圖。
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中,是根據區塊群A的其中一區塊(A0、A1)是否為INTER區塊之判定結果,判定對區塊群B之處理中是否許可縮放處理,但本實施形態中,則全面地禁止對區塊群B之縮放處理。
如此一來,藉由不進行步驟S620及步驟S820及步驟S530,亦可解決依附關係。
(實施形態4)
藉由將用以實現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方法)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之構成的程式記錄於記憶媒體,可在獨立之電腦系統上輕易地實施形態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處理。記憶媒體只要是磁碟、光碟、光磁碟、IC卡、半導體記憶體等可記錄程式者即可。
又,在此,說明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方法)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之應用例及使用其之系統。該系統之特徵在於具有由使用了圖像編碼方法之圖像編碼裝置、及使用了圖像解碼方法之圖像解碼裝置所構成之圖像編碼解碼裝置。系統之其他構成可視情形適當地變更。
圖24為顯實現示內容配送服務之內容供給系統ex100之全體構成的圖。將通訊服務之提供區域分割為期望之大小,並於各細胞(cell)內分別設有代表固定無線台之基地台ex106、ex107、ex108、ex109、ex110。
該內容供給系統ex100係於網際網路ex101連接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ex102及電話網ex104、並透過基地台ex106至ex110連接電腦ex111、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ex112、攝像機ex113、行動電話ex114、遊戲機ex115等各機器。
惟,ex100不限於圖24之構成,亦可組合其中的要素來連接。又,亦可從代表固定無線台之基地台ex106不透過ex110,而將各機器直接連接於電話網ex104。又,各機器亦可透過近距離無線等直接相互連接。
攝像機ex113為數位攝影機可進行動態影像撮影之機器,攝像機ex116為數位相機等可進行靜止圖像撮影、動態影像撮影之機器。又,行動電話ex114為GSM(登錄商標)(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方式、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 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方式、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之行動電話機、或是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等皆可。
在內容供給系統ex100,攝像機ex113等透過基地台ex109、電話網ex104連接於串流伺服器ex103,藉此可進行實況發送等。實況發送中,對使用者以攝像機ex113拍攝之內容(例如,音樂實況之影像等),如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地進行編碼處理(即,作為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並傳送至串流伺服器ex103。另一方面,串流伺服器ex103串流發送對有要求之用戶端傳送之內容資料。用戶端有可將上述編碼處理之資料解碼的電腦ex111、PDAex112、攝像機ex113、行動電話ex114、遊戲機ex115等。收到所發送之資料的各機器會將收到的資料進行解碼處理並再生(即,作為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
而,所拍攝之資料的編碼處理可在攝像機ex113進行,亦可在傳送處理資料之串流伺服器ex103進行,亦可互相分擔進行。同樣地,所發送之資料的解碼處理可在用戶端進行,亦可在串流伺服器ex103進行,亦可互相分擔進行。又,不限於攝像機ex113,攝像機ex116所拍攝之静止圖像及/或動態圖像資料亦可透過電腦ex111傳送至串流伺服器ex103。此時之編碼處理可在攝像機ex116、電腦ex111、串流伺服器ex103的其中一者進行,亦可互相分擔進行。
又,這些編碼/解碼處理一般是在電腦ex111或各機器所 具有的LSIex500處理。LSIex500可為由單晶片或複數晶片組成之構成。而,亦可將動態圖像編碼/解碼用之軟體組入電腦ex111等可讀取之其中一記錄媒體(CD-ROM、軟碟、硬碟等),並以該軟體進行編碼/解碼處理。再者,行動電話ex114具有攝像機時,亦可傳送該攝像機所取得之動態影像資料。此時之動態影像資料為以行動電話ex114所具有的LSIex500進行編碼處理之資料。
又,串流伺服器ex103可為複數伺服器或複數電腦,而將資料分散處理、記錄或發送。
如此一來,內容供給系統ex100可由用戶端接收經編碼之資料並再生。如此,內容供給系統ex100中,用戶端可即時地接收使用者所傳送之資訊並加以解碼、再生,即使是不具特別權力或設備之使用者亦可實現個人廣播。
而,不限於內容供給系統ex100的例子,如圖25所示,數位廣播用系統ex200亦可組入上述各實施形態之至少動態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裝置)或動態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的其中一者。具體而言,廣播台ex201透過電波將已於影像資料多工音樂資料等的多工資料傳送至通訊或衛星ex202。該影像資料為已藉由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編碼之資料(即,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所編碼之資料)。收到資料之廣播衛星ex202會發出廣播用電波,並由可接收衛星廣播之家庭之天線ex204來接收該電波。收到的多工資料會由電視(接收機)ex300或機上盒(STB)ex217等裝置解碼並再生(即,作為 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
又,讀取並解碼DVD、BD等記錄媒體ex215所記錄之多工資料、或於記錄媒體ex215編碼影像訊號、甚至視情形與音樂訊號多工並寫入的讀取器/記錄器ex218,亦可安裝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或動態圖像編碼裝置。此時,再生之影像訊號會顯示於螢幕ex219,可藉由記錄有多工資料之記錄媒體ex215於其他裝置或系統中再生影像訊號。又,亦可於與有線電視用之纜線ex203或衛星/地面廣播之天線ex204連接之機上盒ex217內安裝動態圖像解碼裝置,並將此以電視之螢幕ex219來顯示。此時亦可不於機上盒,而是於電視內組入動態圖像解碼裝置。
圖26為顯示使用了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之電視(接收機)ex300之圖。電視ex300具有:調諧器ex301,透過接收上述廣播之天線ex204或纜線ex203等來取得或輸出已於影像資料多工有聲音資料之多工資料;調變/解調部ex302,將收到之多工資料解調、或調變成傳送至外部之多工資料;以及多工/解多工部ex303,將解調之多工資料解多工為影像資料與聲音資料、或將訊號處理部ex306所編碼之影像資料、聲音資料多工。
又,電視ex300包含:訊號處理部ex306,具有將聲音資料、影像資料分別解碼或將各資訊編碼的聲音訊號處理部ex304與影像訊號處理部ex305(作為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或圖像解碼裝置);以及輸出部ex309,係具有 輸出已解碼之聲音訊號的揚聲器ex307,及顯示已解碼之影像訊號的顯示器等顯示部ex308。再者,電視ex300具有介面部ex317,該介面部ex317具有接受使用者操作輸入之操作輸入部ex312等。再者,電視ex300具有可整合控制各部之控制部ex310、及對各部供給電力之電源電路部ex311。介面部ex317除了操作輸入部ex312以外,亦可具有與讀取器/記錄器ex218等外部機器連接的橋接器ex313、用以安裝SD卡等記錄媒體ex216的插槽部ex314、用以連接硬碟等外部記錄媒體的驅動器ex315、以及與電話網連接的數據機ex316等。而,記錄媒體ex216為可藉由收容之非依電性/依電性半導體記憶體元件來電性進行資訊記錄者。電視ex300之各部透過同步匯流排相互連接。
首先,說明電視ex300將藉由天線ex204等從外部取得的多工資料解碼並再生的構成。電視ex300接受來自遙控器ex220等之使用者操作,根據具有CPU等的控制部ex310之控制,將調變/解調部ex302所解調之多工資料以多工/解多工部ex303解多工。再者,電視ex300以聲音訊號處理部ex304將已解多工之聲音資料解碼,並以影像訊號處理部ex305將已解多工之影像資料用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解碼方法來解碼。解碼之聲音訊號、影像訊號會分別從輸出部ex309輸出至外部。輸出時,可將這些訊號暫時儲存於緩衝器ex318、ex319等,以使聲音訊號與影像訊號同步再生。又,電視ex300亦可不是從廣播等,而是從磁/光碟、SD卡等記錄媒體ex215、ex216讀出多工資料。接著,電視 ex300將聲音訊號或影像訊號編碼,並傳送至外部或寫入至記錄媒體等之構成。電視ex300接受來自遙控器ex220等之使用者操作,根據控制部ex310之控制,以聲音訊號處理部ex304將聲音訊號編碼,並以影像訊號處理部ex305將影像訊號用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編碼方法編碼。經編碼之聲音訊號、影像訊號會在多工/解多工部ex303多工並輸出至外部。多工時,可將這些訊號暫時儲存於緩衝器ex320、ex321等,以使聲音訊號與影像訊號同步。而,緩衝器ex318、ex319、ex320、ex321可如圖所示具有複數個、亦可為共有1個以上緩衝器之構成。再者,如圖所示外,例如調變/解調部ex302或多工/解多工部ex303之間等,亦可於緩衝器儲存資料來作為避免系統溢位(over flow)、虧位(under flow)之緩衝方式。
又,電視ex300除了從廣播等或記錄媒體等取得聲音資料、影像資料外,亦可具有接受麥克風或攝像機之AV輸入的構成,而對從該等取得之資料進行編碼處理。而,在此雖說明了電視ex300可進行上述編碼處理、多工、及外部輸出之構成,但亦可為無法進行這些處理,而僅可進行上述接收、解碼處理、外部輸出之構成。
又,以讀取器/記錄器ex218從記錄媒體取出或寫入多工資料時,上述解碼處理或編碼處理可在電視ex300或讀取器/記錄器ex218的其中一者進行,亦可由電視ex300與讀取器/記錄器ex218互相分擔進行。
舉例言之,圖27顯示從光碟讀取或寫入資料時之資訊 再生/記錄部ex400的構成。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具有以下說明之要素ex401、ex402、ex403、ex404、ex405、ex406、ex407。光學頭ex401對代表光碟之記錄媒體ex215的記錄面照射雷射光點來寫入資訊,並檢測來自記錄媒體ex215之記錄面的反射光來讀取資訊。調變記錄部ex402電性驅動光學頭ex401所內藏之半導體雷射而根據記錄資料進行雷射光之調變。再生解調部ex403將藉由光學頭ex401所內藏之光檢測器而電性檢測出來自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再生訊號加以放大,並將記錄於記錄媒體ex215之訊號分量分離、解調,以再生必要之資訊。緩衝器ex404暫時保存用以記錄於記錄媒體ex215之資訊及從記錄媒體ex215再生之資訊。碟片馬達ex405使記錄媒體ex215旋轉。伺服控制部ex406一面控制碟片馬達ex405之旋轉驅動一面使光學頭ex401移動至預定之資訊軌,進行雷射光點之追蹤處理。系統控制部ex407進行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全體之控制。上述讀取或寫入處理係藉由系統控制部ex407利用緩衝器ex404所保存之各種資訊,或視需要進行新的資訊的生成/追加,使調變記錄部ex402、再生解調部ex403、伺服控制部ex406進行協調動作,並透過光學頭ex401進行資訊之記錄再生而實現。系統控制部ex407係以例如微處理器構成,並執行讀取寫入之程式來執行這些處理。
以上說明了光學頭ex401照射雷射光點,但亦可為用近接場光來進行高密度之記錄的構成。
圖28顯示代表光碟之記錄媒體ex215的示意圖。記錄媒 體ex215之記錄面螺旋狀地形成有引導溝(凹溝),資訊軌ex230藉由凹溝形狀之變化而預先記錄有顯示光碟上之絶對位置的位址資訊。該位址資訊包含用以特定代表記錄資料之單位之記錄塊ex231的位置資訊,可在進行記錄或再生之裝置再生資訊軌ex230並讀取位址資訊來特定記錄塊。又,記錄媒體ex215包含資料記錄區域ex233、內周區域ex232、外周區域ex234。用於記錄使用者資料之區域為資料記錄區域ex233,配置於資料記錄區域ex233內周或外周的內周區域ex232與外周區域ex234則用於使用者資料之記錄以外的特定用途。資訊再生/記錄部ex400對上述記錄媒體ex215之資料記錄區域ex233,進行已編碼之聲音資料、影像資料或已將該等資料多工之多工資料的讀取。
以上係以1層的DVD、BD等光碟為例來說明,但不限於此,亦可為多層構造而表面以外亦可記錄之光碟。又,亦可為於碟片之相同處以各自不同波長之顏色的光來記錄資訊、或從各個角度記錄不同資訊之層等,進行多維記錄/再生之構造的光碟。
又,數位廣播用系統ex200中,亦可在具有天線ex205之汽車ex210從衛星ex202等接收資料,並於汽車ex210所具有之汽車導航ex211等顯示裝置再生動態影像。而,汽車導航ex211之構成可例如於圖26所示之構成中,加上GPS接收部之構成,而在電腦ex111或行動電話ex114等亦可考慮相同作法。
圖29A為顯示使用了上述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動態圖像 解碼方法及動態圖像編碼方法的行動電話ex114之圖。行動電話ex114具有用以在與基地台ex110之間傳送接收電波之天線ex350、可拍攝影像、靜止圖像之攝像機部ex365、以及顯示攝像機部ex365所拍攝之影像與天線ex350所接收之影像等已解碼資料之液晶顯示器等的顯示部ex358。行動電話ex114更包含具有操作鍵部ex366之本體部、代表用以輸出聲音之揚聲器等的聲音輸出部ex357、代表用以輸入聲音之麥克風等的聲音輸入部ex356、保存所拍攝之影像、靜止圖像、所錄音之聲音或收到的影像、靜止圖像、郵件等已編碼資料或已解碼資料的記憶體部ex367、或代表與同樣地保存資料之記錄媒體間的介面部的插槽部ex364。
接著,以圖29B說明行動電話ex114之構成例。行動電話ex114係於整合地控制具有顯示部ex358及操作鍵部ex366之本體部各部的主控制部ex360,透過匯流排ex370互相連接有電源電路部ex361、操作輸入控制部ex362、影像訊號處理部ex355、攝像機介面部ex363、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控制部ex359、調變/解調部ex352、多工/解多工部ex353、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插槽部ex364、記憶體部ex367。
電源電路部ex361藉由使用者之操作來結束通話及使電源鍵呈開啟狀態,會從電池組對各部供給電力來將行動電話ex114啟動至可動作狀態。
行動電話ex114根據具有CPU、ROM、RAM等之主控制部ex360的控制,以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將聲音通話模式 時聲音輸入部ex356所收音之聲音訊號轉換為數位聲音訊號,將該數位聲音訊號以調變/解調部ex352進行頻譜擴散處理,並於施以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及頻率轉換處理後以傳送/接收部ex351透過天線ex350加以傳送。又,行動電話ex114將聲音通話模式時透過天線ex350接收之接收資料放大並施以頻率轉換處理及類比數位轉換處理,且於以調變/解調部ex352進行頻譜反擴散處理、以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轉換為類比聲音訊號後,將該類比聲音訊號從聲音輸出部ex357加以輸出。
接著在資料通訊模式時傳送電子郵件時,藉由本體部之操作鍵部ex366等操作所輸入之電子郵件的本文資料會透過操作輸入控制部ex362送出到主控制部ex360。主控制部ex360將本文資料以調變/解調部ex352進行頻譜擴散處理,並以傳送/接收部ex351施以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及頻率轉換處理後,透過天線ex350傳送至基地台ex110。接收電子郵件時,則對收到的資料進行大致相反的處理,並輸出至顯示部ex358。
在資料通訊模式時傳送影像、靜止圖像、或影像與聲音時,影像訊號處理部ex355將從攝像機部ex365供給之影像訊號以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進行壓縮編碼(即,作為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編碼裝置),並將經編碼之影像資料送出至多工/解多工部ex353。又,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將以攝像機部ex365拍攝影像、靜止圖像時聲音輸入部ex356所收音之聲音訊號編碼,並將經編碼之聲 音資料送出至多工/解多工部ex353。
多工/解多工部ex353將從影像訊號處理部ex355供給之經編碼影像資料與從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供給之經編碼聲音資料以預定方式加以多工,並將結果所得之多工資料以調變/解調部(調變/解調電路部)ex352進行頻譜擴散處理,在以傳送/接收部ex351施以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及頻率轉換處理後透過天線ex350加以傳送。
在資料通訊模式時接收連結於首頁等之動態圖像檔案之資料時,或接收附加有影像及/或聲音之電子郵件時,為了將透過天線ex350接收之多工資料解碼,多工/解多工部ex353會將多工資料解多工來分為影像資料之位元流與聲音資料之位元流,並透過同步匯流排ex370將經編碼之影像資料供給至影像訊號處理部ex355,且將經編碼之聲音資料供給至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影像訊號處理部ex355利用與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對應的動態圖像解碼方法解碼來將影像訊號解碼(即,作為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圖像解碼裝置),並透過LCD控制部ex359從顯示部ex358顯示例如連結於首頁之動態圖像檔案所含的影像、靜止圖像。又,聲音訊號處理部ex354會將聲音訊號解碼,並從聲音輸出部ex357輸出聲音。
又,上述行動電話ex114等終端與電視ex300相同地,除了具有編碼器/解碼器兩者之傳送接收型終端外,還有只有編碼器之傳送終端、只有解碼器之接收終端等3種安裝形式。再者,數位廣播用系統ex200已說明了接收、傳送影像 資料中多工有音樂資料等的多工資料,但除了聲音資料外多工有與影像相關之文字資料等的資料亦可,且不是多工資料而是影像資料本身亦可。
如此,可將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用於上述任一機器/系統,如此一來,可獲得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效果。
又,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下可進行各種變形或修正。
(實施形態5)
藉由將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與依據MPEG-2、MPEG4-AVC、VC-1等不同規格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視需要來加以適當切換,亦可生成影像資料。
在此,生成各個分別依據不同規格之複數影像資料時,在解碼時,必須選擇對應各個規格之解碼方法。惟,由於無法識別解碼之影像資料是依據哪個規格,因此會產生無法選擇適當之解碼方法的課題。
為了解決該課題,乃將影像資料中多工有聲音資料等的多工資料構造成包含一顯示影像資料是依據哪個規格的識別資訊。以下說明包含藉由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的多工資料之具體構成。多工資料為MPEG-2傳輸串流形式之數位串流。
圖30為顯示多工資料之構成的圖。如圖30所示,多工資料可藉由從視訊流、音訊流、演示圖形流(PG)、互動 圖形流中多工1個以上而獲得。視訊流表示電影之主影像及副影像,音訊流(IG)表示電影之主聲音部分及與該主聲音混合之副聲音,演示圖形流表示電影之字幕。在此,主影像表示顯示於畫面之一般影像,副影像表示在主影像中以小畫面顯示之影像。又,互動圖形流表示於畫面上配置GUI零件而作成之對話畫面。視訊流係以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或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來編碼。音訊流係以杜比AC-3、Dolby Digital Plus、MLP、DTS、DTS-HD、或LPCM等方式來編碼。
多工資料所含的各串流係以PID來識別。例如,用於電影之影像的視訊流分配有0x1011,音訊流分配有0x1100至0x111F,演示圖形分配有0x1200至0x121F,互動圖形流分配有0x1400至0x141F,用於電影之副影像的視訊流分配有0x1B00至0x1B1F,用於與主聲音混合之副聲音的音訊流分配有0x1A00至0x1A1F。
圖31為顯示多工資料是如何多工之示意圖。首先,將由複數視訊框構成之視訊流ex235、由複數音訊框構成之音訊流ex238分別轉換為PES封包列ex236及ex239,並轉換為TS封包ex237及ex240。同樣地將演示圖形流ex241及互動圖形ex244之資料分別轉換為PES封包列ex242及ex245,再轉換為TS封包ex243及ex246。多工資料ex247係將這些TS封包多工為1條串流而構成。
圖32更詳細地顯示PES封包列中是如何儲存視訊流。 圖32之第1段顯示視訊流之視訊框列。第2段顯示PES封包列。如圖32之箭頭yy1、yy2、yy3、yy4所示,代表視訊流之複數Video Presentation Unit的I圖片、B圖片、P圖片會依照每一圖片分割,並儲存於PES封包之酬載。各PES封包具有PES標頭,PES標頭可儲存代表圖片顯示時刻之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或代表圖片解碼時刻之DTS(Decoding Time-Stamp)。
圖33顯示最後寫入多工資料之TS封包的形式。TS封包為188Byte固定長之封包,由具有識別串流之PID等資訊的4Byte之TS標頭、及儲存資料的184Byte之TS酬載構成,上述PES封包會分割並儲存於TS酬載。以BD-ROM而言,TS封包會附加4Byte之TP_Extra_Header,構成192Byte之源封包而寫入至多工資料。TP_Extra_Header可記載ATS(Arrival_Time_Stamp)等資訊。ATS顯示該TS封包對解碼器之PID過濾器的傳送開始時刻。多工資料係如圖33下段所示排列源封包,從多工資料之前頭遞增之編號稱為SPN(源封包號碼)。
又,多工資料所含的TS封包中,除了影像/聲音/字幕等各串流以外,尚有PAT(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PMT(Program Map Table)、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等。PAT顯示用於多工資料中之PMT的PID為何,PAT本身之PID係登錄為0。PMT具有多工資料中所含的影像/聲音/字幕等各串流之PID及與各PID對應之串流的屬性資訊,且具有與多工資料相關之各種描述符。描述符中有指 示許可/不許可多工資料之複製的複製控制資訊等。PCR為了取得代表ATS之時間軸的ATC(Arrival Time Clock)與代表PTS/DTS之時間軸的STC(System Time Clock)之同步,具有與將PCR封包傳送至解碼器之ATS對應的STC時間之資訊。
圖34為詳細說明PMT之資料構造之圖。於PMT之前頭配置記載了包含於該PMT之資料長度等的PMT標頭。在PMT標頭之後,配置複數與多工資料相關之描述符。上述複製控制資訊等係作為描述符記載。於描述符之後配置複數與包含於多工資料之各串流相關的串流資訊。串流資訊由記載了串流類型、串流之PID、串流之屬性資訊(畫面更新率、寬高比等)之串流描述符構成,以識別串流之壓縮編解碼器等。串流描述符的數量與存在於多工資料之串流的數量相當。
記錄於記錄媒體等時,上述多工資料會與多工資料資訊檔案一起記錄。
如圖35所示,多工資料資訊檔案為多工資料之管理資訊,與多工資料1對1地對應,由多工資料資訊、串流屬性資訊與登錄圖構成。
如圖35所示,多工資料資訊由系統率、再生開始時刻、再生結束時刻構成。系統率顯示多工資料之傳送到後述系統目標解碼器之PID過濾器的最大傳送率。包含於多工資料中的ATS之間隔係設定為低於系統率。再生開始時刻為多工資料前頭之視訊框的PTS,再生結束時刻可設定為將 多工資料末端之視訊框的PTS加上1訊框分的再生間隔。
如圖36所示,串流屬性資訊係將關於多工資料所含的各串流之屬性資訊登錄於每一PID。屬性資訊按照每一視訊流、音訊流、演示圖形流、互動圖形流而具有不同資訊。視訊流屬性資訊具有視訊流是以何種壓縮編解碼器壓縮、構成視訊流之各個圖片資料的解析度為何、寬高比為何、畫面更新率為何等資訊。音訊流屬性資訊具有音訊流是以何種壓縮編解碼器壓縮、音訊流所含的頻道數為何、對應於什麼語言、取樣頻率為何等資訊。這些資訊可用於播放器再生前之解碼器的初始化等。
本實施形態係利用上述多工資料中,包含於PMT之串流類型。又,記錄媒體記錄有多工資料時,則利用包含於多工資料資訊之視訊流屬性資訊。具體而言,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中,係設置一對包含於PMT之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設定固有資訊之步驟或機構,該固有資訊係顯示表示是由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藉由該構成,可識別由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及依據其他規格之影像資料。
又,將本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步驟顯示於圖37。步驟exS100中,從多工資料取得包含於PMT之串流類型、或包含於多工資料資訊之視訊流屬性資訊。接著,步驟exS101中,判斷是否顯示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 之多工資料。接著,當判斷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時,在步驟exS102中,利用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來進行解碼。又,當顯示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為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時,在步驟exS103中,利用依據習知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來進行解碼。
如此,藉由於串流類型或視訊流屬性資訊設定新的固有值,在解碼時,便可判斷是否可用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或裝置來解碼。故,即使輸入了依據不同規格之多工資料時,亦可選擇適當之解碼方法或裝置,因此可在不產生錯誤下進行解碼。又,亦可將本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或動態圖像解碼方法或裝置,用於上述任一機器/系統。
(實施形態6)
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裝置、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及裝置典型上可以積體電路之LSI來實現。舉例言之,圖43顯示單晶片化之LSIex500的構成。LSIex500具有以下說明之要素ex501、ex502、ex503、ex504、ex505、ex506、ex507、ex508、ex509,各要素透過匯流排ex510連接。電源電路部ex505在電源為開啟狀態時,對各部供給電力而啟動至可動作之狀態。
進行例如編碼處理時,LSIex500根據具有CPUex502、記憶體控制器ex503、串流控制器ex504、驅動頻率控制部 ex512等的控制部ex501之控制,藉由AV I/Oex509從麥克風ex117或攝像機ex113等輸入AV訊號。輸入之AV訊號會暫時儲存於SDRAM等外部記憶體ex511。根據控制部ex501之控制,已儲存之資料會依照處理量或處理速度適當地分為複數次並送到訊號處理部ex507,在訊號處理部ex507進行聲音訊號之編碼及/或影像訊號之編碼。在此,影像訊號之編碼處理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編碼處理。在訊號處理部ex507,進而視情況進行將已編碼之聲音資料與已編碼之影像資料多工之處理,從串流I/Oex506輸出至外部。該輸出之多工資料會傳送至基地台ex107,或寫入至記錄媒體ex215。而,多工時可暫時於緩衝器ex508儲存資料以進行同步。
而,上述已說明記憶體ex511為LSIex500之外部構成,但亦可為包含於LSIex500內部之構成。緩衝器ex508也不限於1個,亦可具有複數緩衝器。又,LSIex500可單晶片化,亦可複數晶片化。
又,上述中,控制部ex501具有CPUex502、記憶體控制器ex503、串流控制器ex504、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等,但控制部ex501之構成不限於該構成。例如,訊號處理部ex507亦可為更具有CPU之構成。藉由於訊號處理部ex507之內部也設置CPU,可更提高處理速度。又,其他例子可為CPUex502具有訊號處理部ex507、或訊號處理部ex507之一部份的例如聲音訊號處理部之構成。此時,控制部ex501之構成為包含訊號處理部ex507、或具有其一部分之 CPUex502。
而,在此雖為LSI,但根據積體度之差異,有時亦可稱為IC、系統LSI、超級LSI、終極LSI。
又,積體電路化之手法不限於LSI,亦可用專用電路或通用處理器來實現。亦可利用可在LSI製造後編程之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可再構築LSI內部之電路元件之連接或設定的可重組態處理器。
再者,若出現因半導體技術之進步或衍生之其他技術而替換為LSI之積體電路技術,當然亦可利用該技術來進行功能塊之積體化。也有生物技術之應用等的可能性。
(實施形態7)
將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解碼時,相較於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之影像資料解碼時,處理量會增加。故,在LSIex500,必須設定為較將依據習知規格之影像資料解碼時的CPUex502之驅動頻率高的驅動頻率。惟,若提高驅動頻率,會產生消耗電力增加的課題。
為了解決該課題,電視ex300、LSIex500等動態圖像解碼裝置係構造成識別影像資料是依據何種規格,並依據規格來切換驅動頻率。圖39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構成ex800。驅動頻率切換部ex803在影像資料是由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時,會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高。且,對執行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之解碼處理部ex801,指示將影像資料解 碼。另一方面,當影像資料為依據習知規格之影像資料時,相較於影像資料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時,會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低。且,對依據習知規格之解碼處理部ex802,指示將影像資料解碼。
更具體而言,驅動頻率切換部ex803係由圖38之CPUex502與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構成。又,執行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ex801、及依據習知規格的解碼處理部ex802,相當於圖38之訊號處理部ex507。CPUex502可識別影像資料是依據何種規格。且,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根據來自CPUex502之訊號來設定驅動頻率。又,訊號處理部ex507根據來自CPUex502之訊號來進行影像資料之解碼。在此,影像資料之識別可利用例如實施形態5所記載之識別資訊。識別資訊不限於實施形態5所記載者,只要是可識別影像資料是依據何種規格之資訊即可。例如,當可根據可識別影像資料是用於電視者、或是用於碟片者等之外部訊號來識別影像資料是依據何種規格時,亦可根據該外部訊號來進行識別。又,CPUex502之驅動頻率選擇可根據例如圖41之影像資料規格與驅動頻率對應之查找表來進行。將查找表預先儲存於緩衝器ex508或LSI之內部記憶體,並由CPUex502參考該查找表,藉此可選擇驅動頻率。
圖40顯示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之方法的步驟。首先,在步驟exS200,訊號處理部ex507從多工資料取得識別資訊。接著,在步驟exS201,CPUex502根據識別資訊來識 別影像資料是否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影像資料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時,在步驟exS202,CPUex502會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高的訊號送到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且,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會設定為較高的驅動頻率。另一方面,當顯示是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的影像資料時,在步驟exS203,CPUex502會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低的訊號送到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且,驅動頻率控制部ex512會設定為相較於影像資料為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者時較低的驅動頻率。
再者,與驅動頻率之切換連動地來變更施加於LSIex500或包含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藉此可更提高省電效果。例如,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低時,相較於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高的情形,可將施於LSIex500或包含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設定的較低。
又,驅動頻率之設定方法在解碼時之處理量大的情況下,可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高,而在解碼時之處理量小的情況下,則可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低,並不限於上述設定方法。例如,若將依據MPEG4-AVC規格之影像資料解碼的處理量,大於將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解碼的處理量時,可使驅動頻率之設定與上述情況相反。
再者,驅動頻率之設定方法不限於將驅動頻率設定的較低之構成。例如,識別資訊顯示是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 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時,亦可將施加於LSIex500或包含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設定的較高,而當顯示是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之影像資料時,則將施於LSIex500或包含LSIex500之裝置的電壓設定的較低。又,舉例言之,當識別資訊顯示是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時,不使CPUex502之驅動停止,而當顯示是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之影像資料時,由於處理上有餘裕,因此可使CPUex502之驅動暫時停止。即使當識別資訊顯示是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或裝置所生成之影像資料時,若處理上有餘裕,亦可使CPUex502之驅動暫時停止。此時,相較於顯示是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之影像資料時,可將停止時間設定的較短。
如此,藉由按照影像資料所依據之規格來切換驅動頻率,可謀求省電化。又,以電池來驅動LSIex500或包含LSIex500之裝置時,隨著省電化,可增長電池之壽命。
(實施形態8)
有時會對電視或行動電話等上述機器/系統輸入依據不同規格之複數影像資料。如此,為了在輸入了依據不同規格之複數影像資料時亦可解碼,LSIex500之訊號處理部ex507必須對應複數規格。惟,若個別地使用對應各個規格之訊號處理部ex507,會產生LSIex500之電路規模變大,且成本增加之課題。
為了解決該課題,可構造成將用以執行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與依據習知MPEG-2、MPEG4-AVC、VC-1等規格的解碼處理部一部份共有化。將該構成例顯示於圖42A之ex900。例如,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與依據MPEG4-AVC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在熵編碼、反量化、解塊/過濾、動態補償等處理上,處理內容為一部份共通。共通之處理內容可共有對應MPEG4-AVC規格之解碼處理部ex902,而不對應MPEG4-AVC規格之本發明其中一態樣所特有的其他處理內容則使用專用的解碼處理部ex901。解碼處理部之共有化亦可構造成共通之處理內容是共有用以執行上述各實施形態所示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解碼處理部,而MPEG4-AVC規格所特有的處理內容則使用專用的解碼處理部。
又,將處理一部份共有化之其他例子顯示於圖42B之ex1000。該例中,構造成使用與本發明其中一態樣所特有的處理內容對應的專用解碼處理部ex1001、與其他習知規格所特有的處理內容對應的專用解碼處理部ex1002、以及與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和其他習知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共通的處理內容對應的共用解碼處理部ex1003。在此,專用解碼處理部ex1001、ex1002不一定是特別針對本發明其中一態樣或其他習知規格所特有的處理內容者,而是可執行其他通用處理者亦可。又,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亦可在LSIex500安裝。
如此,藉由對於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與習知規格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上共通之處理內容共有解碼處理部,可縮小LSI之電路規模,且可降低成本。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可適用於所有多媒體資料,且可在不增加處理負擔的情形下,使動態圖像編碼及解碼之處理高速化。本發明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對於使用了例如行動電話、DVD裝置及個人電腦等之儲存、傳送、通訊等的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很有用。
100‧‧‧動態圖像編碼裝置
101‧‧‧差分部
102‧‧‧轉換部
103‧‧‧量化部
104‧‧‧反量化部
105‧‧‧反轉換部
106‧‧‧加法部
107‧‧‧內/間預測部
108‧‧‧編碼控制部
109‧‧‧記憶體
110‧‧‧熵編碼部
300‧‧‧動態圖像解碼裝置
301‧‧‧熵解碼部
302‧‧‧反量化部
303‧‧‧反轉換部
304‧‧‧加法部
305‧‧‧內/間預測部
306‧‧‧解碼控制部
307‧‧‧記憶體
ex100‧‧‧內容供給系統
ex101‧‧‧網際網路
ex102‧‧‧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
ex103‧‧‧串流伺服器
ex104‧‧‧電話網
ex106、ex107、ex108、ex109、ex110‧‧‧基地台
ex111‧‧‧電腦
ex112‧‧‧PDA
ex113‧‧‧攝像機
ex114‧‧‧行動電話
ex115‧‧‧遊戲機
ex116‧‧‧攝像機
ex500‧‧‧LSI
ex200‧‧‧數位廣播用系統
ex201‧‧‧廣播台
ex202‧‧‧衛星
ex203‧‧‧纜線
ex204、ex205‧‧‧天線
ex210‧‧‧汽車
ex211‧‧‧汽車導航
ex212‧‧‧再生裝置
ex213‧‧‧螢幕
ex215‧‧‧記錄媒體(光碟等)
ex216‧‧‧記錄媒體(SD卡等)
ex217‧‧‧機上盒(STB)
ex218‧‧‧讀取器/記錄器
ex219‧‧‧螢幕
ex230‧‧‧資訊軌
ex231‧‧‧記錄塊
ex232‧‧‧內周區域
ex233‧‧‧資料記錄區域
ex234‧‧‧外周區域
ex300‧‧‧電視(接收機)
ex301‧‧‧調諧器
ex302‧‧‧調變/解調部
ex303‧‧‧多工/解多工部
ex304‧‧‧聲音訊號處理部
ex305‧‧‧影像訊號處理部
ex306‧‧‧訊號處理部
ex307‧‧‧揚聲器
ex308‧‧‧顯示部
ex309‧‧‧輸出部
ex310‧‧‧控制部
ex311‧‧‧電源電路部
ex312‧‧‧操作輸入部
ex313‧‧‧橋接器
ex314‧‧‧插槽部
ex315‧‧‧驅動器
ex316‧‧‧數據機
ex317‧‧‧介面部
ex318、ex319、ex320、ex321‧‧‧緩衝器
ex350‧‧‧天線
ex351‧‧‧傳送/接收部
ex352‧‧‧調變/解調部
ex353‧‧‧多工/解多工部
ex354‧‧‧聲音訊號處理部
ex355‧‧‧影像訊號處理部
ex356‧‧‧聲音輸入部
ex357‧‧‧聲音輸出部
ex358‧‧‧顯示部
ex359‧‧‧LCD控制部
ex360‧‧‧主控制部
ex361‧‧‧電源電路部
ex362‧‧‧操作輸入控制部
ex363‧‧‧攝像機介面部
ex364‧‧‧插槽部
ex365‧‧‧攝像機部
ex366‧‧‧操作鍵部
ex367‧‧‧記憶體部
ex370‧‧‧匯流排
ex400‧‧‧資訊再生/記錄部
ex401‧‧‧光學頭
ex402‧‧‧調變記錄部
ex403‧‧‧再生解調部
ex404‧‧‧緩衝器
ex405‧‧‧碟片馬達
ex406‧‧‧伺服控制部
ex407‧‧‧系統控制部
ex500‧‧‧LSI
ex501‧‧‧控制部
ex502‧‧‧CPU
ex503‧‧‧記憶體控制器
ex504‧‧‧串流控制器
ex505‧‧‧電源電路部
ex506‧‧‧串流I/O
ex507‧‧‧訊號處理部
ex508‧‧‧緩衝器
ex509‧‧‧AV I/O
ex510‧‧‧匯流排
ex511‧‧‧記憶體
ex512‧‧‧驅動頻率控制部
ex800‧‧‧實施形態8之構成
ex801‧‧‧本發明之解碼處理部
ex802‧‧‧依據習知規格之解碼處理部
ex803‧‧‧驅動頻率切換部
ex901‧‧‧本發明專用之解碼處理部
ex 902‧‧‧本發明及習知規格共有之解碼處理部
ex 1001‧‧‧本發明專用之解碼處理部
ex 1002‧‧‧習知規格專用之解碼處理部
ex 1003‧‧‧本發明及習知規格共 有之解碼處理部
圖1係說明用於生成預測圖像之移動向量與預測移動向量之差分移動向量之關係的概念圖。
圖2係顯示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係說明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之例子的流程圖。
圖4A係顯示編碼區塊單位CU(Coding Unit)與預測區塊單位PU(Prediction Unit)之關係的圖。
圖4B係顯示coding unit樹與pred_type之關係的圖。
圖4C係顯示關於pred_type值之解釋表的圖。
圖5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和鄰接於預測對象區塊之鄰接區塊之位置關係的圖。
圖6A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0的圖。
圖6B係顯示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清單mvpListL1的圖。
圖7係顯示包含於候補清單mvpListLX之預測移動向量 之各候補關係的概念圖。
圖8係顯示比較例之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流程圖。
圖9A係顯示圖8步驟S4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9B係顯示圖8步驟S43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0A係顯示圖8步驟S51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0B係顯示圖8步驟S53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1係顯示圖3步驟S24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2係顯示圖3步驟S250之詳細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13係說明mvpListLX生成處理之課題的圖。
圖14係說明實施形態1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之mvpListLX生成方法的圖。
圖15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構成的方塊圖。
圖16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流程圖。
圖17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流程圖。
圖18係序列地顯示實施形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圖。
圖19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為PU0時之步驟S620及S820之判定結果的圖。
圖20係顯示預測對象區塊為PU1時之步驟S620及S820之判定結果的圖。
圖21係說明變形例1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 的部分流程圖。
圖22係顯示變形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流程圖。
圖23係序列地顯示變形例2中候補清單mvpListLX之作成順序的圖。
圖24係實現內容配送服務之內容供給系統之全體構成圖。
圖25係數位廣播用系統之全體構成圖。
圖26係顯示電視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7係顯示對光碟之記錄媒體進行資訊讀寫之資訊再生/記錄部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8係顯示光碟之記錄媒體之構造例的圖。
圖29A係顯示行動電話例之圖。
圖29B係顯示行動電話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0係顯示多工資料構成之圖。
圖31係顯示各串流在多工資料如何多工的示意圖。
圖32係更詳細顯示PES封包列如何儲存視訊流之圖。
圖33係顯示多工資料之TS封包與源封包之構造的圖。
圖34係顯示PMT之資料構成的圖。
圖35係顯示多工資料資訊之內部構成的圖。
圖36係顯示串流屬性資訊之內部構成的圖。
圖37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之步驟的圖。
圖38係顯示實現各實施形態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之積體電路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9係顯示切換驅動頻率之構成的圖。
圖40係顯示識別影像資料並切換驅動頻率之步驟的圖。
圖41係顯示使影像資料規格與驅動頻率對應之查找表之一例的圖。
圖42A係顯示共有訊號處理部之模組之構成例的圖。
圖42B係顯示共有訊號處理部之模組的其他構成例的圖。

Claims (15)

  1. 一種動態圖像解碼方法,係使用將位元流所含的解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解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解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者,包含有:候補取得步驟,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解碼步驟,係將索引解碼,該索引係附加於前述位元流之已編碼索引,且用以從前述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特定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者;及選擇步驟,係根據經解碼之前述索引,從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用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解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前述候補取得步驟具有:第一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具有:判定步驟,係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縮放步驟,係當前述判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 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中,在前述判定步驟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對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判定是否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當判定出前述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時,執行前述縮放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更具有:決定步驟,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當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則執行前述判定步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在前述決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各個第二鄰接區塊之參考圖片與解碼對象區塊之參考圖片是否相同,並搜尋已判定為參考圖片相同之第二鄰接區塊,作為無縮放 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具有以下步驟: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中,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當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判定是否已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及當判定未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當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動態圖像解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與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並列地執行。
  7. 一種動態圖像編碼方法,係使用將編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編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編碼,藉此生成位元流者,包含有:候補取得步驟,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選擇步驟,係從前述1個或複數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用於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前述移動向量之編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及 編碼步驟,係將用以特定出所選擇之前述預測移動向量的索引編碼,並將所編碼之前述索引附加於前述位元流;前述候補取得步驟具有:第一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具有:判定步驟,係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縮放步驟,係當前述判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中,在前述判定步驟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對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接區塊,判定是否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當判定出前述已判定為經間預測之區塊的全部第一鄰 接區塊為位於圖片邊界或切片邊界之區塊時,執行前述縮放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更具有:決定步驟,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當未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則執行前述判定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在前述決定步驟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各個第二鄰接區塊之參考圖片與編碼對象區塊之參考圖片是否相同,並搜尋已判定為參考圖片相同之第二鄰接區塊,作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具有以下步驟: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當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將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決定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之一個;判定是否已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及當判定未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搜尋出無縮放處理 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時,從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當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候補生成步驟與前述第二候補生成步驟係並列地執行。
  13. 一種動態圖像解碼裝置,係使用將位元流所含的解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解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解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者,包含有: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解碼部,係將索引解碼,該索引係附加於前述位元流之已編碼索引,且用以從前述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特定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者;及選擇部,係根據經解碼之前述索引,從前述2個以上之固定數之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用於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解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執行以下處理:第一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 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解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在前述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當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前述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14. 一種動態圖像編碼裝置,係使用將編碼對象區塊的移動向量編碼時所用的預測移動向量來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編碼,藉此生成位元流者,包含有: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取得1個或複數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預測移動向量候補為前述預測移動向量之候補;選擇部,係從前述1個或複數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中,選擇用於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前述移動向量之編碼的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及編碼部,係將用以特定出所選擇之前述預測移動向量的索引編碼,並將所編碼之前述索引附加於前述位元流;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取得部係執行以下處理:第一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一鄰接區塊 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一方向鄰接;及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係根據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來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該第二鄰接區塊係與前述編碼對象區塊之第二方向鄰接,又,在前述第二候補生成處理中: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是否包含經間預測之區塊;及當判定前述複數第一鄰接區塊不含經間預測之區塊時,從前述複數第二鄰接區塊之複數移動向量,搜尋藉由縮放處理而可利用之移動向量,並於搜尋出移動向量時,執行對於搜尋出之移動向量的縮放處理,藉此生成前述預測移動向量候補。
  15. 一種動態圖像編碼解碼裝置,包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動態圖像解碼裝置;及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動態圖像編碼裝置。
TW101140782A 2011-11-02 2012-11-02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apparatus,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 decoding apparatus TWI559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4598P 2011-11-02 2011-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2369A TW201332369A (zh) 2013-08-01
TWI559734B true TWI559734B (zh) 2016-11-21

Family

ID=4819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782A TWI559734B (zh) 2011-11-02 2012-11-02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apparatus,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a moving pictur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a moving picture coding / decod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9) US8942288B2 (zh)
EP (5) EP3174299B1 (zh)
JP (6) JPWO2013065308A1 (zh)
KR (5) KR102257961B1 (zh)
CN (4) CN107071467B (zh)
BR (5) BR122020014549B1 (zh)
CA (5) CA2825761C (zh)
ES (5) ES2698560T3 (zh)
HU (4) HUE064621T2 (zh)
LT (4) LT3416387T (zh)
MX (1) MX2013008533A (zh)
MY (1) MY165702A (zh)
PL (5) PL3413567T3 (zh)
TW (1) TWI559734B (zh)
WO (1) WO20130653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567855T3 (da) * 2009-03-23 2023-01-30 Ntt Docomo Inc Billedforudsigelseskodningsindretning, billedforudsigelseskodningsfremgangsmåde, billedforudsigelseskodningsprogram, billedforudsigelsesafkodningsindretning, billedforudsigelsesafkodningsfremgangsmåde og billedforudsigelsesafkodningsprogram
LT3416387T (lt) 2011-11-02 2024-01-10 Tagivan Ii Llc Vaizdo kodavimo būdas ir vaizdo kodavimo įrenginys
US9392268B2 (en) * 2012-09-28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base layer motion information
JP5983430B2 (ja) * 2013-01-25 2016-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及び動画像復号装置ならびに動画像復号方法
US10904551B2 (en) * 2013-04-05 2021-01-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Video coding using intra block copy
JP6986721B2 (ja) 2014-03-18 2021-1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復号装置及び符号化装置
US20150271514A1 (en) * 2014-03-18 2015-09-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ediction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image coding method,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prediction image generation apparatus
JP6345805B2 (ja) * 2014-05-06 2018-06-20 寰發股▲ふん▼有限公司HFI Innovation Inc. Intraブロックコピーモード符号化のブロックベクトル予測の方法
TWI565302B (zh) * 2014-10-01 2017-01-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解碼器、編碼器、解碼方法、編碼方法與編解碼系統
JP6918661B2 (ja) * 2017-09-22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066325B (zh) * 2017-09-26 2023-08-2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
WO2019082318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動画像処理装置、動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動画像処理方法
CN109922336B (zh) 2017-12-12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帧间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1542858B (zh) * 2018-01-04 2023-09-08 株式会社索思未来 动态图像解析装置、系统、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WO2019194436A1 (ko) * 2018-04-02 2019-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움직임 벡터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2204980B (zh) 2018-04-24 2023-07-21 Lg电子株式会社 视频编码系统中用于帧间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US10701384B2 (en) * 2018-08-01 2020-06-30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ment on decoder side motion derivation and refinement
CN112565753B (zh) * 2020-12-06 2022-08-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运动矢量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4326A (en) * 2006-05-26 2007-12-01 Ind Tech Res Inst Pattern-search based method for context-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decoding
JP2009290889A (ja) * 2009-08-07 2009-12-10 Ntt Docomo Inc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復号化装置、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動画像復号化方法、動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及び動画像復号化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1341A (en) 1970-12-23 1972-08-01 Hoffmann La Roche Process for preparing 1-lower alkyl-1,4-benzodiazepin-2-ones
JPS5531150A (en) 1978-08-28 1980-03-05 Natl Res Inst For Metals Manufacture of molybdenum-coated material hav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at high temperature
US6438254B1 (en) * 1999-03-17 2002-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tion vector detection method, motion vector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data storage media
US20020057739A1 (en) * 2000-10-19 2002-05-16 Takumi Haseb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video
CN101431681B (zh) * 2002-03-04 2011-03-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装置
EP3324623B1 (en) * 2002-04-19 2019-06-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otion vector calculating method
PT3525464T (pt) * 2002-04-19 2021-04-06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Método e sistema de codificação e descodificação de imagem
US8064520B2 (en) 2003-09-07 2011-1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vanced bi-directional predictive coding of interlaced video
JP4166781B2 (ja) * 2005-12-09 200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および動きベクトル検出方法
CN100576919C (zh) * 2006-08-08 2009-12-30 佳能株式会社 运动矢量检测设备及运动矢量检测方法
AU2007202789B9 (en) * 2007-06-15 2011-08-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igh-fidelity motion summarisation method
KR101742992B1 (ko) * 2009-05-12 2017-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131903A2 (en) * 2009-05-12 2010-11-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video signal
US8462848B2 (en) * 2009-12-17 2013-06-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ra-mode selection without using reconstructed data
US9420308B2 (en) 2009-12-18 2016-08-16 Vixs Systems, Inc. Scaled motion search section with parallel processing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US20110242427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Timothy Ramsdale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1080P Video With 32-Bit Mobile DDR Memory
US9300970B2 (en) * 2010-07-09 2016-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motion vector
US8711940B2 (en) * 2010-11-29 2014-04-29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with extended motion vector predictor
CN106878742B (zh) * 2011-01-12 2020-01-07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动态图像编解码装置
LT3416387T (lt) 2011-11-02 2024-01-10 Tagivan Ii Llc Vaizdo kodavimo būdas ir vaizdo kodavimo įrenginy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4326A (en) * 2006-05-26 2007-12-01 Ind Tech Res Inst Pattern-search based method for context-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decoding
JP2009290889A (ja) * 2009-08-07 2009-12-10 Ntt Docomo Inc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復号化装置、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動画像復号化方法、動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及び動画像復号化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74298B1 (en) 2018-09-12
BR122020014537B1 (pt) 2022-09-13
EP3174299A1 (en) 2017-05-31
CN107071462B (zh) 2019-11-19
CN107071467A (zh) 2017-08-18
LT3416387T (lt) 2024-01-10
US9066109B2 (en) 2015-06-23
HUE064456T2 (hu) 2024-03-28
MX2013008533A (es) 2013-08-12
US10291933B2 (en) 2019-05-14
JP2014003708A (ja) 2014-01-09
KR102365524B1 (ko) 2022-02-23
US11570469B2 (en) 2023-01-31
CA3148065A1 (en) 2013-05-10
LT3413567T (lt) 2024-01-10
ES2967129T3 (es) 2024-04-26
KR20140092756A (ko) 2014-07-24
LT3174299T (lt) 2018-11-12
JP5405690B2 (ja) 2014-02-05
CA2825761C (en) 2020-01-14
US20200068219A1 (en) 2020-02-27
KR102257961B1 (ko) 2021-05-28
CN107071462A (zh) 2017-08-18
US20200404322A1 (en) 2020-12-24
BR112013018949A2 (zh) 2017-09-12
EP2775717A4 (en) 2015-04-29
ES2698559T3 (es) 2019-02-05
KR20210062737A (ko) 2021-05-31
KR20220025247A (ko) 2022-03-03
EP3416387A1 (en) 2018-12-19
US20140079130A1 (en) 2014-03-20
US10992953B2 (en) 2021-04-27
CA3056874A1 (en) 2013-05-10
HUE064621T2 (hu) 2024-04-28
JP5521101B2 (ja) 2014-06-11
PL3413567T3 (pl) 2024-03-11
US20140079131A1 (en) 2014-03-20
CA3056869C (en) 2022-05-17
US10798411B2 (en) 2020-10-06
BR122020014528B1 (pt) 2022-09-13
PL3174298T3 (pl) 2019-02-28
PL2775717T3 (pl) 2017-12-29
US10499080B2 (en) 2019-12-03
KR20190133279A (ko) 2019-12-02
US20230133884A1 (en) 2023-05-04
US8942288B2 (en) 2015-01-27
US20190230378A1 (en) 2019-07-25
CN103339941A (zh) 2013-10-02
US20210218988A1 (en) 2021-07-15
JP2017184276A (ja) 2017-10-05
HUE040062T2 (hu) 2019-02-28
PL3416387T3 (pl) 2024-03-11
CA3148063C (en) 2023-08-29
ES2641952T3 (es) 2017-11-14
US20130156106A1 (en) 2013-06-20
LT3174298T (lt) 2018-11-12
EP2775717A1 (en) 2014-09-10
CN107071463B (zh) 2019-11-19
KR102148904B1 (ko) 2020-08-28
CA3148065C (en) 2023-08-29
WO2013065308A1 (ja) 2013-05-10
CN103339941B (zh) 2016-10-19
EP3413567B1 (en) 2023-10-11
MY165702A (en) 2018-04-20
ES2965240T3 (es) 2024-04-11
JP2014017854A (ja) 2014-01-30
BR122020014549B1 (pt) 2022-09-13
HUE040069T2 (hu) 2019-02-28
EP3416387B1 (en) 2023-10-18
CA3148063A1 (en) 2013-05-10
CN107071467B (zh) 2020-03-27
JP2014003709A (ja) 2014-01-09
PL3174299T3 (pl) 2019-07-31
KR102478864B1 (ko) 2022-12-19
ES2698560T3 (es) 2019-02-05
TW201332369A (zh) 2013-08-01
EP3174299B1 (en) 2018-09-12
US10063879B2 (en) 2018-08-28
EP3174298A1 (en) 2017-05-31
US20180332302A1 (en) 2018-11-15
KR102049308B1 (ko) 2020-01-08
CN107071463A (zh) 2017-08-18
JP5531150B2 (ja) 2014-06-25
KR20200103121A (ko) 2020-09-01
BR112013018949B1 (pt) 2022-09-13
CA3056869A1 (en) 2013-05-10
JP6158649B2 (ja) 2017-07-05
BR122020014548B1 (pt) 2022-09-13
EP2775717B1 (en) 2017-07-26
BR112013018949B8 (pt) 2022-10-11
EP3413567A1 (en) 2018-12-12
CA2825761A1 (en) 2013-05-10
CA3056874C (en) 2022-05-17
US11812055B2 (en) 2023-11-07
JPWO2013065308A1 (ja) 2015-04-02
JP6346346B2 (ja) 2018-06-20
JP2014003707A (ja)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65354B2 (ja) 動画像復号化方法、および動画像復号化装置
JP6346346B2 (ja) 動画像復号装置及び動画像復号方法
WO2013057877A1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方法、および、画像復号装置
WO2012160803A1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方法、画像復号装置、および、画像符号化復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