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8512B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8512B
TWI558512B TW104122428A TW104122428A TWI558512B TW I558512 B TWI558512 B TW I558512B TW 104122428 A TW104122428 A TW 104122428A TW 104122428 A TW104122428 A TW 104122428A TW I558512 B TWI558512 B TW I5585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groove
receiving groove
tooth
wrench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2013A (zh
Inventor
li-qi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li-qi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qing Lin filed Critical li-qing Lin
Priority to TW10412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851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8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85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2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2013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棘輪扳手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棘輪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棘輪扳手結構係設有一限制件,該制齒及限制件係容設於本體之第二容槽處,該限制件係設有第二面,該二面係略靠抵於制齒之第一面處或與第一面間具有一小間隙。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棘輪扳手結構,如第十三圖所示,第十三圖係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其係包括:一本體91,該本體91一端係設有柄部,該本體91係設第一容槽911,該第一容槽911係呈貫穿孔狀,該第一容槽911底部係設有抵緣,該第一容槽911一側近柄部處設有第二容槽912,該第一容槽911與第二容槽912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912之直徑係小於第一容槽911,該第二容槽912之圓心係位於第一容槽911範圍內,該第二容槽912上、下二側係呈封閉狀,該第一容槽911近開口處係設有第一扣環槽913,第二容槽912底部係設有容彈槽914;一棘輪92,該棘輪92係樞設於第一容槽911內,該棘輪92係座落於抵緣處,該棘輪92之外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921,該棘輪92之中央處係設有套合部922,該套合部922係呈多角槽狀以供套合螺合件旋動之,該棘輪92係設有一第二扣環槽923,第二扣環槽923係與第一扣環槽913 相對正;一制齒93,該制齒93係容置靠抵於本體91之第二容槽912內一側,該制齒93前側係設有複數咬合齒931,該咬合齒931係與棘輪92之棘輪部921相嚙合;一彈性元件94,該彈性元件94一端係容設於容彈槽32內,該彈性元件94係彈頂於容彈槽32底端與制齒93間,使該咬合齒931係與棘輪部921相囓合;一扣環96,該扣環96係呈C字型狀之環體且略具彈性,該扣環96係容設於第一扣環槽913及第二扣環槽923內,使該棘輪92係樞設於第一容槽911處。
但此習用棘輪扳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第十四圖至第十六圖所示,第十四圖係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側視圖。第十五圖係第十四圖C-C處之剖視圖。第十六圖係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空轉示意圖。該制齒93之體積係為本體10之第二容槽912體積之十分之六左右,如此該制齒93與第二容槽912間係會形成一空間95,有時棘輪92受限於螺合件,而該螺合件受限於螺孔,使該棘輪92有旋轉阻力時,該本體10逆時針旋動時,即棘輪扳手結構退轉時,棘輪92係會直接帶動制齒93於第二容槽912處移位,該棘輪92與制齒93間係不會產生退齒現象,此狀態業界即俗稱為棘輪扳手之空轉現象,空轉現象之空轉角度係會有五度至十度間。
2、該容彈槽914係呈斜向狀,該容彈槽914鑽孔時受限於第一容槽911,該容彈槽914鑽孔時相對第一容槽911之軸心係會產生X、Y及Z均有之斜角狀態,該本體91置於鑽孔機器下,該本體91之製具即要有X、Y及Z均有之斜角 狀態。
另一習用之棘輪扳手結構,如美國專利申請號:11/928197,專利號US7444903B1,台灣專利案申請號:096215809,專利名稱:棘輪扳手之結構改良,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棘輪扳手之結構改良,其是由一扳手本體50、一卡結棘塊60、一棘輪70及一限位環80所組成,其中,扳手本體60一端設置有一貫通之棘齒孔槽51,該棘齒孔槽51之一邊周緣設有一圈限位環肋52,另一邊周緣設有一圈卡結環槽53,而於棘齒孔槽51往柄部處還設有一內埋之弧形狀容置槽室55;卡結棘塊60是一弧彎之香蕉形,於內弧凹處之一邊段設有佈滿之棘齒61,內弧凹處另一邊段則設有較低且平整的滑動面62,而設有棘齒61之一邊外弧端緣處另設有一擋止面63上,再者卡結棘塊60外之弧凸處靠滑動面62方向設置有一向棘齒61方向彈出之彈簧64;棘輪70之外周緣設置有棘齒71,內部設有掣動孔槽72,兩端緣並均設置有限位環槽73;限位環80之外周緣設有一圈卡結溝槽81;藉由上述結構,卡結棘塊是於外弧凸處設置彈簧,卡結棘塊60是與彈簧64一同容置入扳手本體60之容置槽室55,棘輪70是容置於扳手本體60之棘齒孔槽51內,棘輪70下方以限位環槽73跟扳手本體60之限位環肋52配合限位,扳手本體60之棘齒孔槽51另一邊以限位環80配合卡結環槽53封閉固定,令棘輪70上方限位環槽73以限位環80配合限位。
但此專利案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公報之第4圖及第5圖所示,為使卡結棘塊60不於容置槽室55處亂移位,該卡結棘塊60之體積係僅略小於容置槽室55之體積,如此而限制卡結棘塊60之移位空間,因此該卡結棘塊60之體積即相當大,一般而言現今 之卡結棘塊60已由粉未壓出而漸改為射出成型,射出成型工法所製之卡結棘塊60會有更佳之結構密度及強度,但該射出成型工法中係為體積越大時,製造成本價格係越高,該卡結棘塊60有越大體積,該卡結棘塊60製造成本係較高。
2、專利案結構之棘輪扳手結構將卡結棘塊60體積設成較大,使該空轉現象之空轉角度可大幅減少,但卡結棘塊60體積較大卻有成本較高之另一缺失。
有鑑於上述習用專利案棘輪扳手結構,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棘輪扳手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棘輪扳手係會有空轉現象之空轉角度或係有制齒成本較高之缺失,本發明係與一棘輪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棘輪扳手結構係設有一限制件,該制齒及限制件係容設於本體之第二容槽處,該限制件係設有第二面,該二面係略靠抵於制齒之第一面處或與第一面間具有一小間隙,該限制件係可使該空轉現象減少且具制齒成本低之雙重優點。
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第一容槽、抵緣、第二容槽及容彈槽;一棘輪係樞設於第一容槽內,該棘輪係設有棘輪部及套合部;一制齒係容置靠抵於第二容槽內一側,該制齒前側係設有複數咬合齒,該咬合齒係與棘輪部相嚙合,該制齒係設有第一面;一彈性元件一端係容設於容彈槽內,該彈性元件係彈頂於容彈槽 底端與制齒間,使該咬合齒係與棘輪部相囓合;一限制件係容設於本體之第二容槽處,該限制件係設有第二面,該二面係略靠抵於制齒之第一面處或與第一面間具有一小間隙,該限制件係設有三面,該第三面係略靠抵於棘輪之棘輪部處,該限制件係設有靠抵面,該靠抵面係靠抵於第二容槽周面上。
該限制件係容設於本體之第二容槽內,該限制件係可限制制齒於第二容槽內之位移範圍,藉此該制齒之體積僅約為第二容槽之十分之六左右,本發明之制齒與習用結構之制齒間均使用射出成型工法製造而具有相同成本,且可與習用專利第USB的棘輪扳手間空轉現象之空轉角度係可減少而具二全其美之優點。該本體之第一容槽係設有一中軸線,該制齒之第一面與中軸線間係設有第一角度,該限制件之第二面亦有第一角度,該制齒退齒時,該制齒係受限制件所限制,基本上該制齒係會延著第二面路徑所退齒,該制齒之退齒路徑係為呈較固定路徑狀。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11‧‧‧抵緣
12‧‧‧第二容槽
13‧‧‧第一扣環槽
14‧‧‧容彈槽
20‧‧‧棘輪
21‧‧‧棘輪部
22‧‧‧套合部
23‧‧‧第二扣環槽
30‧‧‧制齒
31‧‧‧咬合齒
32‧‧‧第一面
33‧‧‧凸塊
40‧‧‧彈性元件
50‧‧‧限制件
51‧‧‧第二面
52‧‧‧第三面
53‧‧‧靠抵面
60‧‧‧扣環
71‧‧‧中軸線
72‧‧‧第一角度
91‧‧‧本體
911‧‧‧第一容槽
912‧‧‧第二容槽
913‧‧‧第一扣環槽
914‧‧‧容彈槽
92‧‧‧棘輪
921‧‧‧棘輪部
922‧‧‧套合部
923‧‧‧第二扣環槽
93‧‧‧制齒
931‧‧‧咬合齒
94‧‧‧彈性元件
95‧‧‧空間
96‧‧‧扣環
第一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限制件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限制件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側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五圖A-A處之剖視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退齒剖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前視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八圖B-B處之剖視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十三圖、係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四圖、係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側視圖。
第十五圖、係第十四圖C-C處之剖視圖。
第十六圖、係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空轉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第一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發明限制件之立體圖。第三圖係本發明限制件之立體圖。第四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10,該本體10一端係設有柄部,該本體10作用端係設 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係呈貫穿孔狀,該第一容槽11底部係設有抵緣111,該第一容槽11一側近柄部處設有第二容槽12,該第一容槽11與第二容槽12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12之直徑係小於第一容槽11,該第二容槽12之圓心係位於第一容槽11範圍內,該第二容槽12上、下二側係呈封閉狀,該第一容槽11近開口處係設有第一扣環槽13,該第二容槽12底部係設有容彈槽14;一棘輪20,該棘輪20係樞設於第一容槽11內,該棘輪20係座落於抵緣111處,該棘輪20之外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21,該棘輪20之中央處係設有套合部22,該套合部22係呈多角槽狀以供套合螺合件旋動之,該棘輪20係設有一第二扣環槽23,該第二扣環槽23係與第一扣環槽13相對正;一制齒30,該制齒30係容置靠抵於第二容槽12內一側,該制齒30前側係設有複數咬合齒31,該咬合齒31係與棘輪20之棘輪部21相嚙合,該制齒30係設有第一面32,該第一面52係呈平面狀,該制齒30後側之弧面係凸設有一凸塊33,該制齒30之體積約為第二容槽12之體積之二分之一至十分之七,該制齒30之體積係為第二容槽12之體積之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請輔以第六圖所示,該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係設有一中軸線71,該制齒30之第一面31與中軸線72間係設有第一角度72,該第一角度72係配合第二容槽12之周面,該第一角度72係為二十度至三十度間,該第一角度72係為二十度至二十五度間;一彈性元件40,該彈性元件40一端係容設於容彈槽32內,該彈性元件40係彈頂於容彈槽32底端與制齒30間,使該咬合齒31係與棘輪部21 相囓合;一限制件50,請輔以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該限制件50係容設於本體10之第二容槽12處,該限制件50係設有第二面51,該第二面51係略靠抵於制齒30之第一面31處或與第一面31間具有一小間隙,該第二面51與中軸線71間亦為第一角度72,該限制件50係設有第三面52,該第三面52係略靠抵於棘輪20之棘輪部21處,該限制件50係設有靠抵面53,該靠抵面53係靠抵於第二容槽12周面上,該限制件50係呈四方形圈形彈簧狀,該限制件50係為略具彈性之各元件,該限制件50係為略具軟性之各元件,該限制件50係為圈形彈簧;一扣環60,該扣環60係呈C字型狀之環體且略具彈性,該扣環60係容設於第一扣環槽13及第二扣環槽23內,使該棘輪20係樞設於第一容槽11處。
請繼續參閱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第五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側視圖,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五圖A-A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棘輪20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內,該制齒30係容設於第二容槽12處,該彈性元件40係抵於本體10之容彈槽14處,該彈性元件40另端係抵於制齒30後側,使該制齒30之咬合齒31與棘輪部21相囓合,該制齒30之弧面係抵於第二容槽12之左側壁面上,該限制件50係容設於第二容槽12處且接近制齒30之第一面32,當逆時針旋動本體10時,該咬合齒31與棘輪部21係呈相囓合狀態。
請繼續參閱第七圖所示,第七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退齒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當退轉時,該本體10係順時針轉動,該制齒 30之咬合齒31係與棘輪部21相脫開,該制齒30退齒時係往右後側移位,該限制件50係限制制齒30位移空間,該咬合齒31即與棘輪部21相脫開而完成退齒狀態。
請繼續參閱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第八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前視圖,第九圖係本發明第八圖B-B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本體10之第一扣環槽13係與棘輪20之第二扣環槽23位置相對正,該扣環60係容設於第一扣環槽13與第二扣環槽23間,使該棘輪20樞設於第一容槽11內。
請繼續參閱第十圖所示,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二容槽12上側係呈開放狀,該棘輪20係無第二扣環槽23,設有一蓋體70,該蓋體70係設於棘輪20上,該蓋體70之開口係與棘輪20之開口處呈相齊平,該蓋體70係容置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及第二容槽12上,該扣環60係容設於蓋體70上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扣環槽15處。
請繼續參閱第十一圖及第十二圖所示,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限制件50係呈一彈片狀。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棘輪20之套合部22係可為凸伸之四角頭狀。
本發明之棘輪扳手結構係具有下述之優點:
1、請輔以第六圖所示,該限制件50係容設於本體10之第二容槽12內,該限制件50係可限制制齒30於第二容槽12內之位移範圍,藉此該制齒30之體 積僅約為第二容槽12之十分之六左右,本發明之制齒30與習用結構之制齒93間均使用射出成型工法製造而具有相同製造成本,且可與習用專利第US7444903B1的棘輪扳手間空轉現象之空轉角度係可減少而具二全其美之優點。
2、請輔以第六圖所示,該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係設有一中軸線71,該制齒30之第一面31與中軸線72間係設有第一角度72,該限制件60之第二面51亦有第一角度72,該制齒30退齒時,該制齒30係受限制件50所限制,基本上該制齒30係會延著第二面51路徑所退齒,該制齒30之退齒路徑係為呈較固定路徑狀。
3、該制齒30係受限制件50所限制,藉此該制齒30一定會往左後側移位而退齒,該容彈槽14相對於第一容槽11之中軸線71即可設為X及Y即可,亦即該容彈槽14即可設於中軸線71上,該容彈槽14鑽孔時,該本體10之製具即有X及Y即可,該本體10之製具即較為簡單結構,該容彈槽14鑽孔時係較為省時。
因此本發明之棘輪扳手結構深具產業利用價值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11‧‧‧抵緣
12‧‧‧第二容槽
13‧‧‧第一扣環槽
14‧‧‧容彈槽
20‧‧‧棘輪
21‧‧‧棘輪部
22‧‧‧套合部
23‧‧‧第二扣環槽
30‧‧‧制齒
31‧‧‧咬合齒
32‧‧‧第一面
33‧‧‧凸塊
40‧‧‧彈性元件
50‧‧‧限制件
60‧‧‧扣環

Claims (13)

  1. 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一端係設有柄部,該本體作用端係設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呈貫穿孔狀,該第一容槽底部係設有抵緣,該第一容槽一側近柄部處設有第二容槽,該第一容槽與第二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之直徑係小於第一容槽,該第二容槽之圓心係位於第一容槽範圍內,該第一容槽近開口處係設有第一扣環槽,該第二容槽底部係設有容彈槽;一棘輪,該棘輪係樞設於第一容槽內,該棘輪係座落於抵緣處,該棘輪之外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該棘輪中央處係設有套合部,該棘輪係設有一第二扣環槽,該第二扣環槽係與第一扣環槽相對正;一制齒,該制齒係容置靠抵於第二容槽內一側,該制齒前側係設有複數咬合齒,該咬合齒係與棘輪之棘輪部相嚙合,該制齒係設有第一面,該制齒之體積係為第二容槽之體積之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一端係容設於容彈槽內,該彈性元件係彈頂於容彈槽底端與制齒間,使該咬合齒係與棘輪部相囓合;一限制件,該限制件係容設於本體之第二容槽處,該限制件係設有第二面,該第二面係略靠抵於制齒之第一面處或與第一面間具有一小間隙,該限制件係設有第三面,該第三面係略靠抵於棘輪之棘輪部處,該限制件係設有靠抵面,該靠抵面係靠抵於第二容槽周面上;一扣環,該扣環係呈C字型狀之環體且略具彈性,該扣環係容設於第一扣環槽及第二扣環槽內,使該棘輪係樞設於第一容槽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容槽上、下二側係呈封閉狀。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套合部係呈多角槽狀以供套合螺合件旋動,或該棘輪之套合部係為凸伸之四角頭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面係呈平面狀,該本體之第一容槽係設有一中軸線,該制齒之第一面與中軸線間係設有第一角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制齒後側之弧面係凸設有一凸塊。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角度係配合第二容槽之周面。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角度係為二十度至三十度間。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角度係為二十度至二十五度間。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面與中軸線間亦為第一角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限制件係呈四方形圈形彈簧狀。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限制件係為略具彈性之各元件,或該限制件係為略具軟性之各元件,或該限制件係為圈形彈簧。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容槽上側係呈開放狀,該棘輪係無第二扣環槽,設有一蓋體,該蓋體係設於棘輪上,該蓋 體之開口係與棘輪之開口處呈相齊平,該蓋體係容置於第一本體之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上,該扣環係容設於蓋體上與第一本體之第一扣環槽處。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限制件係呈一彈片狀。
TW104122428A 2015-07-10 2015-07-10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558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428A TWI558512B (zh) 2015-07-10 2015-07-10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428A TWI558512B (zh) 2015-07-10 2015-07-10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8512B true TWI558512B (zh) 2016-11-21
TW201702013A TW201702013A (zh) 2017-01-16

Family

ID=5785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428A TWI558512B (zh) 2015-07-10 2015-07-10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851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03401U (en) * 2010-10-26 2011-05-11 Cheng-Pu Yang Structure of ratchet wrench
TWM454900U (zh) * 2012-06-28 2013-06-11 Cheng-Pu Yang 棘輪扳手結構
TWM487182U (zh) * 2014-06-27 2014-10-01 yu-ting Hong 棘輪扳手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03401U (en) * 2010-10-26 2011-05-11 Cheng-Pu Yang Structure of ratchet wrench
TWM454900U (zh) * 2012-06-28 2013-06-11 Cheng-Pu Yang 棘輪扳手結構
TWM487182U (zh) * 2014-06-27 2014-10-01 yu-ting Hong 棘輪扳手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2013A (zh) 201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97300A1 (en) Hand tool adapter capable of increasing output torque or rotational speed
TWM576088U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83144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5907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41928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686269B (zh) 扭力扳手結構
TWI558512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54900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11928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87182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315575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632028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8449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7460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45665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17232U (en)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83150U (zh) 用於手工具的棘輪驅動機構
TWI529034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506679U (zh) 扳手結構
TWM501332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5020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38864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217106A (en) having better rotational torque and the efficacy of smooth tooth release
TWM509703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03401U (en) Structure of ratchet wren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