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8974B - 伺服器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8974B
TWI548974B TW104138246A TW104138246A TWI548974B TW I548974 B TWI548974 B TW I548974B TW 104138246 A TW104138246 A TW 104138246A TW 104138246 A TW104138246 A TW 104138246A TW I548974 B TWI548974 B TW I5489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handle assembly
server
cam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8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9319A (zh
Inventor
莊憲政
謝宗鑫
楊膳瑋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8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897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9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9319A/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伺服器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伺服器,特別是關於一種伺服器,具有防止承載架從機殼內意外脫離的把手組件。
隨著科技的進步,使用者對於伺服器系統的運算能力與資料儲存能力的要求相對提高。一般而言,藉由在伺服器系統中裝設多種電子裝置可有效地提升伺服器系統的運算或儲存能力。在現有伺服器的架構中,係先將電子裝置安裝在一承載架上,再將承載架置入伺服器的機殼內。為了提高安裝或拆卸的便利性,承載架與伺服器的機殼之間的組合通常採用抽拉式的設計,使得使用者可輕易地將電子裝置組裝至伺服器上,或者是從伺服器上取出電子裝置,以進行維修或更換。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一種習知的伺服器10之示意圖。伺服器10包含機殼12和承載架14,其中承載架14的前側為平坦的表面,即承載架14上不具有適當的輔助結構以提供使用者握持,因此,當使用者要將承載架14從機殼12中抽離時,必須藉由抓取機殼12與承載架14交界處的缺口G1,以作為抽取承載架14時的施力點。然而,由於缺口G1過於狹小,故不便於使用者握持或施力。
再者,習知的承載架14還包含具有活動凸塊(未顯示於圖中) 的固定機構16。當承載架14置於機殼12內的特定位置時,藉由輔助工具(如螺絲起子)手動旋轉固定機構16上的旋鈕18以將活動凸塊與機殼12上的開孔(未顯示於圖中)互相卡合,以避免承載架14自動地滑出機殼12。然而,由於必須藉由手動方式才可使固定機構16發揮將承載架14固定在機殼12的功效,而無法在將承載架14推入機殼12內時即時發揮固定功效,因此依然可能有承載架14意外滑出機殼12的風險。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伺服器具有提供使用者握持以將承載架從機殼抽離的機構,以及當承載架推入機殼內之後,可立即發揮阻擋承載架從機殼內意外脫離的功效的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伺服器,具有樞接至承載架的把手組件,其方便使用者握持以將承載架快速取出或推入伺服器的機殼。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伺服器,具有與把手組件協同操作的限位彈片。當承載架推入機殼內且釋放施加在把手組件上的拉力時,利用限位彈片提供的彈力可使限位彈片之一自由端立即自動卡合在伺服器的機殼上,以發揮防止承載架從機殼內意外脫離的固定功效。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伺服器,包含:具有至少一開孔的機殼和用於容置於該機殼中並承載至少一硬碟的承載架。承載架包括把手組件,把手組件可轉動地樞接於承載架之前側並帶動凸輪旋轉,以將承載架推入或抽離機殼;以及限位彈片,具有自由端以及固定端,自由端與固定端之間形成第一端,其中當把手組件相對於承載架朝第一方向 作樞轉時,帶動凸輪旋轉以第一幾何輪廓面面對限位彈片之第一端,進而允許限定彈片產生反彈力以帶動自由端卡合至機殼之開孔;以及當把手組件相對於承載架朝相反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作樞轉時,帶動凸輪旋轉以第二幾何輪廓面壓迫限位彈片之第一端產生位移,進而使自由端脫離與機殼之開孔間的卡合。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把手組件包含第一樞接部,且第一樞接部樞接至承載架以及凸輪的軸心,當把手組件基於第一樞接部相對於承載架作樞轉時,把手組件之第一樞接部帶動凸輪旋轉。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第一幾何輪廓面為平面,第二幾何輪廓面為曲面。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當限位彈片之第一端面對凸輪之第一幾何輪廓面時,使第一端位在第一高度,以及當限位彈片之第一端抵靠在凸輪之第二幾何輪廓面時,使該第一端被壓迫至第二高度,其中第二高度高於第一高度。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當把手組件相對於承載架朝第二方向作樞轉時,限位彈片發生彈性撓曲。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限位彈片進一步具有一第二端位於自由端及固定端之間,用於增加限位彈片的彈性。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承載架具有第二樞接部以對應把手組件的第一樞接部,把手組件進一步包含復位彈簧,至少一復位彈簧設置在承載架的第二樞接部與把手組件之第一樞接部中,用於對把手組件之第一樞接部施加彈性回復力,使把手組件自動樞轉以回復至抵靠 在承載架之前側的位置。
於本發明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當把手組件受拉力相對於承載架朝第二方向樞轉之後,復位彈簧發生彈性形變,當釋放拉力時,復位彈簧發生彈性回復,驅使把手組件自動地回復至抵靠在承載架之前側的位置。
10‧‧‧伺服器
12‧‧‧機殼
14‧‧‧承載架
16‧‧‧固定機構
18‧‧‧旋鈕
100‧‧‧伺服器
110‧‧‧機殼
112‧‧‧開孔
120‧‧‧承載架
130‧‧‧復位彈簧
140‧‧‧第二樞接部
122‧‧‧把手組件
1202‧‧‧前側
1222‧‧‧握持部
1224‧‧‧第一樞接部
1226‧‧‧凸輪
124‧‧‧限位彈片
1242‧‧‧自由端
1244‧‧‧固定端
1246‧‧‧第一端
1248‧‧‧第二端
G1‧‧‧缺口
R1‧‧‧第一方向
R2‧‧‧第二方向
S1‧‧‧第一幾何輪廓面
S2‧‧‧第二幾何輪廓面
F1‧‧‧反彈力
F2‧‧‧推力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D1‧‧‧推入方向
D2‧‧‧抽離方向
A-A’‧‧‧對應至第4圖的截線
B-B’‧‧‧對應至第6圖的截線
第1圖顯示一種習知的伺服器之部份示意圖。
第2圖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伺服器之部份示意圖。
第3圖和第4圖分別顯示第2圖之伺服器之第一動作示意圖和沿A-A’線的立體剖面視圖,其中承載架之把手組件相對於承載架朝第一方向樞轉。
第5圖和第6圖分別顯示第2圖之伺服器之第二動作示意圖和沿B-B’線的立體剖面視圖,其中承載架之把手組件相對於承載架朝第二方向樞轉。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將特舉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圖,其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伺服器100之示意圖。伺服器100包含機殼110和承載架120,其中機殼110底部形成有一對開孔112,承載架120容置於機殼110內並且用於將至少一個硬碟(未顯示於圖中)承載於其上。承載架120包括把手組件122,可轉動地樞接在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把手組件122包括用於供使用者握持的ㄇ形握持部1222,握持部1222設於承載架120外部,藉此使用者可握持把手組件122之 握持部1222以將承載架120依照推入方向D1推入機殼110或依照抽離方向D2抽離機殼110。此外,把手組件122兩側還具有一對第一樞接部1224,每一第一樞接部1224與承載架120之相應第二樞接部140(請參照第5圖)之間形成可樞轉的連接。
請參照第2圖至第4圖,其中第3圖和第4圖分別顯示第2圖之伺服器100之第一動作示意圖和沿A-A’線的立體剖面視圖。於第2圖至第4圖中顯示,把手組件122之握持部1222相對於承載架120朝第一方向R1樞轉以至抵靠在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上。如第3圖所示,把手組件122還包含設於承載架120內部的凸輪1226,凸輪1226與第一樞接部1224相鄰且兩者的軸心相連(未顯示於圖中),藉此當把手組件122基於第一樞接部1224相對於承載架120作樞轉時,把手組件122之第一樞接部1224會帶動凸輪1226一起旋轉。
請進一步參考第3圖所示,凸輪1226的外周圍表面包含位於頂部的第一幾何輪廓面S1和位於旁側的第二幾何輪廓面S2,由於第一幾何輪廓面S1和第二幾何輪廓面S2兩者到凸輪1226的軸心的距離不同,故能產生不同的作動行程(待後詳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幾何輪廓面S1可為削切平面,以及第二幾何輪廓面S2可為曲面,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3圖所示,承載架120還包含限位彈片124設於承載架120內部並鄰近凸輪1226,限位彈片124具有自由端1242、固定端1244、第一端1246和第二端1248,其中第一端1246和第二端1248係位於自由端1242和固定端1244之間。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由於具有自由端1242的限位彈片124係採用一體成型的單件式結構,且限位彈片124之固定端1244係固定於承載架120上,這使限位彈片124整體形成如同懸臂樑的力學結構,進而 讓限定彈片124受壓時具備彈性以及解除受壓時具備反彈力F1。此外,由於限位彈片124之固定端1244旁形成有第二端1248,其係經由兩次垂直彎折而形成的階梯狀結構,可用以增加限位彈片124的彈性。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係由彎折角度差360度的彎折形成,接著朝遠離限定彈片124的方向垂直彎折,進而形成自由端1242。應當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採用多件式的結構組合形成限位彈片124,惟不局限於此。
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當把手組件122之握持部1222相對於承載架120朝第一方向R1樞轉時(即朝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的方向樞轉以抵靠在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上),把手組件122之第一樞接部1224會帶動凸輪1226朝第一方向R1轉動直到以第一幾何輪廓面S1面對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由於第一幾何輪廓面S1接觸不到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無法對第一端1246施加壓力或解除對第一端1246施加壓力,進而允許限定彈片124本身產生向下的反彈力F1並使第一端1246產生向下的位移,一起帶動自由端1242卡合至機殼110之相對應的相應開孔112。因此,當承載架120置入機殼110內的特定位置時,把手組件122之握持部1222能樞轉至抵靠在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並連帶將限定彈片124之自由端1242與機殼110之相應開孔112卡合,進而阻擋承載架120從機殼110內意外脫離。進一步如第3圖所示,當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面對凸輪1226之第一幾何輪廓面S1而未受壓迫時,反彈力F1使第一端1246向下位移至第一高度H1。
請參照第5圖和第6圖,其分別顯示第2圖之伺服器100之第二動作示意圖和沿B-B’線的立體剖面視圖,其中當承載架120之把手組件122之握持部1222相對於承載架120朝第二方向R2樞轉(即朝遠離承載架120之 前側1202的方向樞轉)時,承載架120之第一樞接部1224會帶動凸輪1226朝第二方向R2轉動,直到凸輪1226以其第二幾何輪廓面S2接觸到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並施以向上的推力F2壓迫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產生向上位移(即H2與H1之間的高度差),帶動限定彈片124之自由端1242脫離與機殼110之開孔112(見第2圖)間的卡合。因此,當承載架120置於機殼110內的特定位置時,把手組件122朝第二方向R2樞轉即能使限定彈片124之自由端1242脫離與機殼110之開孔112間的卡合。
請進一步參考第5圖所示,當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從面對把手組件122之凸輪1226之第一幾何輪廓面S1的位置轉變為抵靠在第二幾何輪廓面S2的位置時,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從第一高度H1被逐漸壓迫推升至第二高度H2,其中第二高度H2係高於第一高度H1。再者,當限位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被凸輪1226之第二幾何輪廓面S2壓迫時,限位彈片124整體發生彈性撓曲,以使得限位彈片124位於相對水平面呈現傾斜的位置。因此,通過凸輪1226的第一幾何輪廓面S1和第二幾何輪廓面S2兩者到凸輪1226的軸心之間的距離不同而選擇壓迫或不壓迫限定彈片124之第一端1246,即能使限定彈片124之自由端1242與機殼110之開孔112之間產生脫離或卡合兩種不同作動的行程。
再者,請參照第5圖和第6圖,把手組件122進一步包含復位彈簧130及樞軸(未顯示於圖中),其中復位彈簧130係用於搭配設在把手組件122之第一樞接部1224與承載架120的第二樞接部140之中的樞軸。復位彈簧130能對把手組件122之第一樞接部1224施加一彈性回復力。具體而言,當使用者在把手組件122之握持部1222施予向外拉力而使握持部1222相對於 承載架120朝第二方向R2樞轉時,復位彈簧130因受壓而發生彈性形變;當釋放拉力時,復位彈簧130發生彈性回復,反彈力F1驅使把手組件122之握持部1222自動地相對於承載架120朝第一方向R1樞轉以回復至抵靠在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的位置(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伺服器100中,藉由在承載架120上設置與其樞轉連接的把手組件122可方便使用者握持以將承載架120推入或抽離機殼110。並且,當使用者將承載架120推入機殼110內後,將把手組件122相對於承載架120朝第一方向R1樞轉以平置於承載架120之前側1202上,可連帶使得承載架120之限位彈片124對其自由端1242施加向下的彈力F1移動,以使得自由端1242卡合至機殼110之相對應的開孔112,進而阻擋承載架120從機殼110意外脫離。
雖然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0‧‧‧承載架
130‧‧‧復位彈簧
140‧‧‧第二樞接部
1224‧‧‧第一樞接部
1226‧‧‧凸輪
124‧‧‧限位彈片
1242‧‧‧自由端
1244‧‧‧固定端
1246‧‧‧第一端
1248‧‧‧第二端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S2‧‧‧第二幾何輪廓面
R2‧‧‧第二方向
F2‧‧‧推力
B-B’‧‧‧對應至第6圖的截線

Claims (8)

  1. 一種伺服器,包含:一機殼,具有至少一開孔;以及一承載架,用於容置於該機殼中並承載至少一硬碟,包括:一把手組件,包括一握持部及一凸輪,該把手組件可轉動地樞接於該承載架之一前側並帶動該凸輪旋轉,以將該承載架推入或抽離該機殼;以及一限位彈片,具有一自由端以及一固定端,該自由端與該固定端之間形成一第一端,其中當該把手組件相對於該承載架朝一第一方向作樞轉時,帶動該凸輪旋轉以一第一幾何輪廓面面對該限位彈片之該第一端,進而允許該限位彈片產生一反彈力以帶動該自由端卡合至該機殼之該至少一開孔;以及當該把手組件相對於該承載架朝一相反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作樞轉時,帶動該凸輪旋轉以一第二幾何輪廓面壓迫該限位彈片之該第一端產生位移,進而使該自由端脫離與該機殼之該開孔間的卡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把手組件包含一第一樞接部,且該第一樞接部樞接至該承載架以及該凸輪的一軸心,當該把手組件基於該第一樞接部相對於該承載架作樞轉時,該把手組件之該第一樞接部帶動該凸輪旋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一幾何輪廓面為一平面,該第二幾何輪廓面為一曲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當該限位彈片之該第一端面 對該凸輪之該第一幾何輪廓面時,使該第一端位在一第一高度,以及當該限位彈片之該第一端抵靠在該凸輪之該第二幾何輪廓面時,使該第一端被壓迫至一第二高度,其中該第二高度高於該第一高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當該把手組件相對於該承載架朝該第二方向作樞轉時,該限位彈片發生彈性撓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限位彈片進一步具有一第二端位於該自由端及該固定端之間,用於增加該限位彈片的彈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承載架具有一第二樞接部以對應該把手組件的該第一樞接部,該把手組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復位彈簧,該至少一復位彈簧設置在該承載架的該第二樞接部與該把手組件之該第一樞接部中,用於對該把手組件之該第一樞接部施加一彈性回復力,使該把手組件自動樞轉以回復至抵靠在該承載架之該前側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當該把手組件受一拉力相對於該承載架朝該第二方向樞轉之後,該復位彈簧發生彈性形變,當釋放該拉力時,該復位彈簧發生彈性回復,驅使該把手組件自動地回復至抵靠在該承載架之該前側的位置。
TW104138246A 2015-11-19 2015-11-19 伺服器 TWI548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8246A TWI548974B (zh) 2015-11-19 2015-11-19 伺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8246A TWI548974B (zh) 2015-11-19 2015-11-19 伺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8974B true TWI548974B (zh) 2016-09-11
TW201719319A TW201719319A (zh) 2017-06-01

Family

ID=57445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8246A TWI548974B (zh) 2015-11-19 2015-11-19 伺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89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376B (zh) * 2021-06-11 2022-08-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動式側架之伺服器機殼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0539Y (zh) * 1995-11-13 1997-03-26 吴清修 抽取式硬碟架
CN2251744Y (zh) * 1995-03-31 1997-04-09 陈登均 抽取式硬碟转换架
CN2323401Y (zh) * 1997-08-20 1999-06-09 张成君 硬碟抽取盒把手固定保护装置及内盒面板
TWM339882U (en) * 2008-01-29 2008-09-01 Lanner Electronics Inc Machine housing and server use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00284145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Retain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TWM492461U (zh) * 2014-08-22 2014-12-21 Lanner Electronic Inc 一種無風扇防水電腦結構
TWM496914U (zh) * 2014-11-14 2015-03-01 Lanner Electronic Inc 一種用於抽取式硬碟的導軌
TWM506354U (zh) * 2015-04-08 2015-08-01 Lanner Electronic Inc 一種硬碟抽取裝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1744Y (zh) * 1995-03-31 1997-04-09 陈登均 抽取式硬碟转换架
CN2250539Y (zh) * 1995-11-13 1997-03-26 吴清修 抽取式硬碟架
CN2323401Y (zh) * 1997-08-20 1999-06-09 张成君 硬碟抽取盒把手固定保护装置及内盒面板
TWM339882U (en) * 2008-01-29 2008-09-01 Lanner Electronics Inc Machine housing and server use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00284145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Retain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TWM492461U (zh) * 2014-08-22 2014-12-21 Lanner Electronic Inc 一種無風扇防水電腦結構
TWM496914U (zh) * 2014-11-14 2015-03-01 Lanner Electronic Inc 一種用於抽取式硬碟的導軌
TWM506354U (zh) * 2015-04-08 2015-08-01 Lanner Electronic Inc 一種硬碟抽取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376B (zh) * 2021-06-11 2022-08-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動式側架之伺服器機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9319A (zh)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8305B1 (en) Handle structure and server using the same
TWI548331B (zh) 可用來拆裝擴充卡模組的固定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US8477482B2 (en) Touch control panel sec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touch control panel securing device
US20160295736A1 (en) Housing having a carrier device
US9583151B2 (en) Locking device
TWI507855B (zh) 電子裝置的擴充座
US11337343B2 (en) Mount assembly for add-in car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ssis
US7391615B2 (en) Clip for heat sink
TW201401982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擴充平台
TWI461887B (zh) 電子裝置之固定機構及包含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TW201421464A (zh)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裝組件
TWI533781B (zh) 鎖扣機構
TWI548974B (zh) 伺服器
TW201824257A (zh) 伺服器與硬碟組件
TW201315040A (zh) 連接器插拔輔助裝置及連接器組合
US8422211B2 (en) Assembling/disassembling keyboard structure for a portable device
US7606037B2 (en) Fastener and heat-dissipating device having the fastener
TWI715430B (zh) 利用槓桿作動退出抽取式模組之電子裝置及其相關的槓桿機構
TWI693598B (zh) 硬碟托架
TW202103541A (zh)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TWM450180U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I477225B (zh) 止動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386559B (zh) 夾持機構
TWI554182B (zh) 握把組件與具有該握把組件的伺服器
US84568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nner holder for functional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