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7275B - 電控針療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控針療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7275B
TWI547275B TW103122337A TW103122337A TWI547275B TW I547275 B TWI547275 B TW I547275B TW 103122337 A TW103122337 A TW 103122337A TW 103122337 A TW103122337 A TW 103122337A TW I547275 B TWI547275 B TW I5472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module
cover
electromagnetic actuation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0082A (zh
Inventor
潘正堂
吳信誼
顏仲崑
溫志宏
Original Assignee
吳信誼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吳信誼 filed Critical 吳信誼
Priority to TW103122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72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7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7275B/zh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Description

電控針療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針療裝置,尤其是一種電控針療裝置。
按,放血療法是依據不同的病情,用針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穴位和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血液以活血理氣,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效果的一種方法。一般而言,放血療法涵蓋了點刺、挑刺、叢刺等三種刺法。其中,點刺包含了速刺與緩刺等二種手法;所謂速刺是指「對準放血處,迅速地刺入1.5~3毫米,然後迅速地退出,以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其運用處較多,且人體大多數的部位都適用;所謂緩刺是指「緩慢地刺入靜脈1~2毫米,緩慢地退出,以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膕窩、肘窩、頭面部放血。挑刺是指「將針刺入皮膚或靜脈後,隨即令針身傾斜,並挑破皮膚或靜脈,以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則是用集束針在特定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淺,以有血珠滲出為度,適用於扭挫傷、脫髮、皮膚病等症狀的治療。
早期的放血療法乃利用一細針,在患者需加以治療的部位進行扎針動作,隨後施予拔火罐,使廢血從被扎穿處排出。然而,由於細針一次只能扎穿出單一孔洞,使得廢血排出的速度及量相當慢又少;如欲多扎幾針來提升放血的速度及量,則需由醫療人員評估扎針範圍(一個拔火罐所涵蓋的面積約需扎上百針),及控制每針扎下的力道、深度,故相當耗費醫療人員的精神與體力。長時間操作下,因細針不易握持與施力,不僅 易造成醫療人員眼睛及手部肌肉的疲勞或傷害,治療患者的時間也容易因人為因素影響而增加,衍生出其他患者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故整體而言,治療的效率實難以提升。再者,扎針的力道、深度全憑醫療人員的經驗來控制,如控制不當將易傷及患者肌肉,不僅治療效果不佳,甚至還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進而引發醫療糾紛。
請參照第1圖,其係近年來常見的一種針療裝置9,該習知的針療裝置9係於一彈片91的一端連接一握把92,並於該彈片91的另一端結合一錘座93,且該錘座93的端面上設有數個刺針94。據此,醫療人員只要握持該握把92並上下晃動,即可藉由該彈片91的彈性,使該錘座93亦隨之上下晃動,以於該數個刺針94接觸到患者皮膚時,由該數個刺針94扎破患者皮膚,隨後再施予拔火罐進行放血。類似於前述習知針療裝置9的一實施例已揭露於中華民國公告第361255號「放血用七星針錘之結構改良」專利申請案當中。
然而,上述的習知針療裝置9只針對早期細針每次僅做單孔扎穿的問題進行改良;換言之,該習知針療裝置9雖可供醫療人員一次性地在患者皮膚上扎出數個針孔,以提升拔火罐時的放血速度及量,但扎針的力道、深度不易控制的問題仍然存在。尤其該習知針療裝置9是利用該彈片91的彈性,間接控制該錘座93撞擊患者皮膚,以由該數個刺針94扎穿患者皮膚,故該數個刺針94的扎針的力道、深度更是不易控制。再且,該習知針療裝置9的數個刺針94是呈現裸露狀態,不使用時,如不額外加蓋將易因誤觸而受傷,在使用安全性及便利性上均有待改善。又,該習知針療裝置9每次的扎針數為固定(取決於該錘座93上設有多少刺針94),無法減少每次的扎針數,且增加扎針數時需以倍數增加,實難恰巧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患部面積,使用便利性不佳。
有鑑於此,習知的針療裝置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控針療裝置,在使用時,其針頭才會瞬間從握棒中伸出;在非使用狀態時,針頭不會裸露於握棒外,以避免誤觸針頭而受傷。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控針療裝置,可反覆地從握棒中伸出針頭,使用者只要移動握棒,即可準確控制扎針的範圍與扎針數。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控針療裝置,可調整穿刺件從握棒中伸出的頻率、停滯時間、強度及長度,進而控制扎針與拔針的速度,及控制每次扎針的力道與深度,以適用各部位及放血療法的各種刺法。
本發明的電控針療裝置,包含:一握棒,該握棒的一端設有一套蓋,該握棒中設有一彈性件;一穿刺件,該穿刺件具有一針頭,該穿刺件由該彈性件支撐,使該針頭容置於該套蓋中;一電磁致動模組,該電磁致動模組組裝於該握棒,該電磁致動模組通電時致動該穿刺件壓縮該彈性件,使該針頭伸出該套蓋;及一調控模組,該調控模組電連接該電磁致動模組,以控制對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通電模式,其中,該穿刺件具有一套針管,該針頭結合於一針座,該針座結合於該套針管的一端,該套針管的另一端設有一抵接部,該彈性件環套於該套針管的外周,該彈性件的一端抵接該抵接部,該電磁致動模組具有一擊錘,該擊錘抵接於該套針管的抵接部,該電磁致動模組通電時由該擊錘推抵該套針管壓縮該彈性件,以連動該針頭伸出該套蓋,該握棒中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該第一容室連通至該握棒設有該套蓋的一端,該穿刺件設於該第一容室,該電磁致動模組設於該第二容室;該握棒另於該第一容室中設一內管,該內管的內環周面具有一肩部,該彈性件的另一端抵接該肩部;該套針管設於該內管中,該擊錘的一端穿伸入該內管以抵接該套針管的抵接部。
其中,該套蓋的一端呈開放狀並設有一結合部,該套蓋的另 一端具有一抵觸面,該抵觸面位於該握棒外且設有一穿孔;該內管的一端設有一結合部,該內管的結合部與該套蓋的結合部為能夠相互螺合的螺紋。
其中,該調控模組利用脈波寬度調變訊號調整對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通電模式。
其中,該調控模組具有一頻率調整器,以由該頻率調整器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電訊號頻率。
其中,該調控模組具有一振幅調整器,以由該振幅調整器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電訊號振幅。
其中,該調控模組具有一工作週期調整器,以由該工作週期調整器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電訊號工作週期。
其中,該調控模組在該握棒的外表面設有一開關,以控制該電磁致動模組與該調控模組之間的電連接狀態。
據此,本發明的電控針療裝置,可有效避免發生誤觸穿刺件而受傷的情況,使用安全性佳。又,本發明的電控針療裝置可供醫療人員輕鬆操作,並依據不同的患部施予適當的刺法,且能準確控制扎針範圍、扎針數、扎針與拔針的速度、扎針力道及扎針深度,有助提升治療效果及效率。
〔本發明〕
1‧‧‧握棒
1a‧‧‧第一容室
1b‧‧‧第二容室
11‧‧‧套蓋
111‧‧‧結合部
112‧‧‧抵觸面
113‧‧‧穿孔
12‧‧‧彈性件
13‧‧‧內管
131‧‧‧肩部
132‧‧‧結合部
2‧‧‧穿刺件
21‧‧‧針頭
22‧‧‧針座
23‧‧‧套針管
231‧‧‧抵接部
3‧‧‧電磁致動模組
31‧‧‧擊錘
4‧‧‧調控模組
41‧‧‧頻率調整器
42‧‧‧振幅調整器
43‧‧‧工作週期調整器
44‧‧‧開關
S‧‧‧皮膚
〔習用〕
9‧‧‧針療裝置
91‧‧‧彈片
92‧‧‧握把
93‧‧‧錘座
94‧‧‧刺針
第1圖:一種習知針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一實施例進行扎針動作時的實施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一實施例調整扎針深度時的實施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一實施例進行扎淺針動作時的實施示意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2圖,其係本發明電控針療裝置的一實施例,該電控針療裝置大致上包含一握棒1、一穿刺件2、一電磁致動模組3及一調控模組4。該穿刺件2及電磁致動模組3均組裝於該握棒1,該電磁致動模組3通電時可致動該穿刺件2,使該穿刺件2相對於該握棒1產生位移,該調控模組4則可用以控制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通電模式。
請參照第2、3圖,在本實施例中,該穿刺件2及電磁致動模組3均可選擇組裝於該握棒1中。該握棒1中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容室1a及一第二容室1b,該穿刺件2設於該第一容室1a,該電磁致動模組3則設於該第二容室1b。該握棒1的一端設有一套蓋11,該第一容室1a連通至該握棒1設有該套蓋11的一端,使該穿刺件2的一端能容置於該套蓋11中。該套蓋11的一端呈開放狀,並設有一結合部111。該套蓋11的另一端具有用以抵接患者皮膚S的一抵觸面112,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位於該握棒1外且設有一穿孔113。
該握棒1中另設有用以支撐該穿刺件2的一彈性件12,確保該穿刺件2的局部可維持容置於該第一容室1a中,而不會從該握棒1的一端脫離掉出。在本實施例中,可選擇在該第一容室1a中設一內管13,該內管13的內環周面具有一肩部131,該彈性件12的一端抵接該穿刺件2,該彈性件12的另一端則抵接該肩部131。
該內管13的一端設有一結合部132,以供該套蓋11的結合部111結合。該套蓋11可調整在該內管13軸向上與該內管13的結合長度,以調整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舉例而言,該內管13的結合部132可以是數個沿軸向設置的卡塊,該套蓋11的結合部111 則對應為一卡勾(或相反設置),以由該卡勾所卡掣的卡塊位置,決定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或者,也可以如本實施例圖式所示,選擇使該內管13的結合部132與該套蓋11的結合部111為能夠相互螺合的螺紋,使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能夠無段式地調整。此外,該內管13供該套蓋11結合的一端可以凸伸穿出該握棒1的第一容室1a,以便使用者目視調整該套蓋11與該內管13的結合位置,從而更精確地控制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
該穿刺件2具有一針頭21,該彈性件12未受到壓縮時,該針頭21可維持容置於該套蓋11中,以有效避免發生被該針頭21劃傷或刺傷的意外。此外,由於該針頭21無法供不同人使用,為提升更換該針頭21的便利性,本實施例中可選擇將該針頭21結合於一針座22,並將該針座22結合於一套針管23的一端;該套針管23的另一端設有一抵接部231,該彈性件12環套於該套針管23的外周,該彈性件12抵接於該抵接部231及該內管13的肩部131。據此,使用過的針頭21與針座22可直接從該套針管23的一端拆除,並將未使用過的針頭21與針座22組裝至該套針管23即可。
該電磁致動模組3包含螺旋線圈、磁性件及復位簧等構件,當直流電通過螺旋線圈時會產生類似棒狀磁鐵的磁場,使設於該螺旋線圈中心的磁性件被磁化而達到加強磁場的效果;其工作原理類似於電磁鐵,於此不再詳述。在本實施例中,該電磁致動模組3選擇容設於該握棒1的第二容室1b中,該電磁致動模組3設有一擊錘31,該擊錘31的一端穿伸入該內管13以抵接該套針管23的抵接部231,使該彈性件12與該擊錘31分別抵接於該抵接部231的二相對表面。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通電時,可由磁力推動該擊錘31,進而由該擊錘31推抵該套針管23壓縮該彈性件12,使該針頭21穿過該套蓋11的穿孔113,以凸伸穿出該套蓋11的抵觸 面112(如第4圖所示)。不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通電時,該擊錘31可復位回初始位置而不推抵該套針管23,故該套針管23亦可藉由該彈性件12復位回初始位置,使該針頭21再度回到該套蓋11中。
該調控模組4可選擇利用脈波寬度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簡稱PWM)訊號調整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通電模式,該調控模組4具有一頻率調整器41、一振幅調整器42及一工作週期調整器43。該調控模組4電連接該電磁致動模組3,以由該頻率調整器41、振幅調整器42及工作週期調整器43分別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電訊號頻率、振幅及工作週期,從而分別控制該針頭21的伸縮頻率、出針力道大小及出針後的停滯時間。另,該調控模組4還可以在該握棒1的外表面設有一開關44,藉由切換該開關44,可控制該電磁致動模組3與該調控模組4之間的電連接狀態。
請參照第2、4圖,使用本發明電控針療裝置對患者施予放血療法時,醫療人員可手持該握棒1,並由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抵接患者的皮膚S,以於該調控模組4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通電時,由該擊錘31推抵該套針管23壓縮該彈性件12,使該針頭21瞬間穿出該抵觸面112,以穿刺入患者的皮膚S中,並於不通電時使該針頭21縮回該套蓋11中。是以,本發明的電控針療裝置只要由該調控模組4反覆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通電、斷電,即可使該針頭21自動且反覆地伸出或縮入該套蓋11,醫療人員並不需要特別施力,操作容易且使用便利性極佳。
其中,本發明電控針療裝置利用該電磁致動模組3控制該穿刺件2的伸縮,運作時只會發出輕微且間歇式的敲擊聲響,而不會產生噪音與震動,能避免造成醫療人員與患者不適的情況。又,若醫療人員只需對患者的皮膚S扎一針時,只要在完成扎一針後將該握棒1移開即可。若欲在患者皮膚S的特定範圍中扎數針時,醫療人員只要握持該握棒1,並 控制由該套蓋11在該範圍中反覆抵接患者皮膚S及移開,即可輕鬆完成扎數針的動作,且準確控制扎針的範圍與扎針數。
請參照第2、5圖,欲改變扎針深度時,則可調整該套蓋11在該內管13軸向上與該內管13的結合長度,以調整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即,在本實施例中,可轉動該套蓋11,使該內管13的結合部132與該套蓋11的結合部111相互螺合的面積減少,以加長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
如此一來,請參照第2、6圖,當該調控模組4對該電磁致動模組3通電時,由於該穿刺件2被推移的量為固定,而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卻加長,使得該針頭21穿伸凸出該抵觸面112的長度相對變短,故穿刺入患者皮膚S中的深度自然減小。同理,如欲加長該針頭21穿刺入患者皮膚S中的深度,則反向轉動該套蓋11,使該內管13的結合部132與該套蓋11的結合部111相互螺合的面積增加,以縮短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
據由前述結構及操作方法,使用本發明電控針療裝置對患者施予放血療法時,如欲進行放血療法中的「點刺」,可縮短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並調整該調控模組4的頻率調整器41,使該調控模組4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電訊號頻率加快,以加快該針頭21的伸縮頻率,進行「速刺」。相對地,可加長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並調整該調控模組4的頻率調整器41,使該調控模組4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電訊號頻率減慢,以減慢該針頭21的伸縮頻率,進行「緩刺」。
如欲進行放血療法中的「挑刺」,可調整該調控模組4的工作週期調整器43,使該調控模組4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電訊號工作週期加長,令該針頭21穿伸凸出該抵觸面112的停滯時間變長,供醫 療人員可在該針頭21穿刺入患者皮膚S後,將該握棒1傾斜,以同步傾斜該針頭21,從而挑破皮膚或靜脈。
如欲進行放血療法中的「叢刺」,則可加長該套蓋11的抵觸面112至該內管13端部的距離,並調整該調控模組4的頻率調整器41,使該調控模組4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3的電訊號頻率加快,以快速地在患者皮膚S的特定範圍中扎完多數針,且扎針深度淺。
此外,本發明電控針療裝置還可藉由調整該調控模組4的振幅調整器42,使該針頭21的出針力道能受到控制,故可針對不同的施針部位或是患者皮膚的厚度調整適當的出針力道,不僅能減少患者受針時的不適感,還能提升治療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當患者皮膚S需扎針的面積較大時,也可選擇將結合於該套針管23一端的針座22替換成另一個具有數個針頭21的針座22,以更進一步地提升扎針效率。另,該調控模組4也可以在微小化後直接組裝於該握棒1,提升該電控針療裝置的攜帶便利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電控針療裝置,在使用時,其穿刺件的針頭才會瞬間從握棒中伸出;在非使用狀態時,針頭不會裸露於握棒外,可有效避免發生被針頭劃傷或刺傷的意外,使用安全性佳。
本發明的電控針療裝置,其運作時可反覆地從握棒中伸出針頭,醫療人員只要移動握棒,即可準確控制扎針的範圍與扎針數,故醫療人員可輕鬆操作該電控針療裝置;如此一來,該電控針療裝置不僅能提升治療效率,還能有效減緩醫療人員眼睛及手部肌肉的疲勞或傷害。
本發明的電控針療裝置,可調整穿刺件從握棒中伸出的頻率、停滯時間、強度及長度,進而控制扎針與拔針的速度,及控制每次扎針的力道與深度,以適用各部位及放血療法的各種刺法,並符合醫療規範,有助提升治療效果及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握棒
11‧‧‧套蓋
112‧‧‧抵觸面
113‧‧‧穿孔
13‧‧‧內管
2‧‧‧穿刺件
21‧‧‧針頭
22‧‧‧針座
23‧‧‧套針管
231‧‧‧抵接部
3‧‧‧電磁致動模組
31‧‧‧擊錘
4‧‧‧調控模組
41‧‧‧頻率調整器
42‧‧‧振幅調整器
43‧‧‧工作週期調整器
44‧‧‧開關

Claims (7)

  1. 一種電控針療裝置,包含:一握棒,該握棒的一端設有一套蓋,該握棒中設有一彈性件;一穿刺件,該穿刺件具有一針頭,該穿刺件由該彈性件支撐,使該針頭容置於該套蓋中;一電磁致動模組,該電磁致動模組組裝於該握棒,該電磁致動模組通電時致動該穿刺件壓縮該彈性件,使該針頭伸出該套蓋;及一調控模組,該調控模組電連接該電磁致動模組,以控制對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通電模式,其中,該穿刺件具有一套針管,該針頭結合於一針座,該針座結合於該套針管的一端,該套針管的另一端設有一抵接部,該彈性件環套於該套針管的外周,該彈性件的一端抵接該抵接部,該電磁致動模組具有一擊錘,該擊錘抵接於該套針管的抵接部,該電磁致動模組通電時由該擊錘推抵該套針管壓縮該彈性件,以連動該針頭伸出該套蓋,該握棒中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該第一容室連通至該握棒設有該套蓋的一端,該穿刺件設於該第一容室,該電磁致動模組設於該第二容室;該握棒另於該第一容室中設一內管,該內管的內環周面具有一肩部,該彈性件的另一端抵接該肩部;該套針管設於該內管中,該擊錘的一端穿伸入該內管以抵接該套針管的抵接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控針療裝置,其中,該套蓋的一端呈開放狀並設有一結合部,該套蓋的另一端具有一抵觸面,該抵觸面位於該握棒外且設有一穿孔;該內管的一端設有一結合部,該內管的結合部與該套蓋的結合部為能夠相互螺合的螺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控針療裝置,其中,該調控模組利用脈波寬度調變訊號調整對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通電模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控針療裝置,其中,該調控模組具有一 頻率調整器,以由該頻率調整器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電訊號頻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控針療裝置,其中,該調控模組具有一振幅調整器,以由該振幅調整器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電訊號振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控針療裝置,其中,該調控模組具有一工作週期調整器,以由該工作週期調整器控制提供給該電磁致動模組的電訊號工作週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控針療裝置,其中,該調控模組在該握棒的外表面設有一開關,以控制該電磁致動模組與該調控模組之間的電連接狀態。
TW103122337A 2014-06-27 2014-06-27 電控針療裝置 TWI547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2337A TWI547275B (zh) 2014-06-27 2014-06-27 電控針療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2337A TWI547275B (zh) 2014-06-27 2014-06-27 電控針療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082A TW201600082A (zh) 2016-01-01
TWI547275B true TWI547275B (zh) 2016-09-01

Family

ID=5564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337A TWI547275B (zh) 2014-06-27 2014-06-27 電控針療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727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725U (zh) * 1988-06-17 1989-08-16 王大观 一种可喷药梅花针电灸治疗装置
CN102178538B (zh) * 2011-06-07 2013-05-01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725U (zh) * 1988-06-17 1989-08-16 王大观 一种可喷药梅花针电灸治疗装置
CN102178538B (zh) * 2011-06-07 2013-05-01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082A (zh) 201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5793B (zh) 自动扎针系统、针灸套装和针灸方法
JP5944827B2 (ja) 肌刺激器
KR101071658B1 (ko) 보호 캡을 구비한 마이크로 니들과 전자식 타격기로 구현되는 통증저감장치
CN208003096U (zh) 一种针灸针发针器
CN105434165A (zh) 热针灸贴
CN201394056Y (zh) 一种心包穿刺针固定器
WO2016192416A1 (zh) 一种浮针疗法用针灸针
TWI547275B (zh) 電控針療裝置
CN203815983U (zh) 一种皮试针支撑架
CN102217928B (zh) 电子痛觉测定笔
CN206526087U (zh) 一种训练伤快速放血止痛针具
CN105078744A (zh) 便携式电动穴位埋线器及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具
CN109394517B (zh) 两种操作模式的穴位埋线枪及其工作方法
CN106963639B (zh) 颊针治疗装置
CN204050302U (zh) 一种携带式腕踝针针刺点压迫治疗装置
CN211410148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CN211534566U (zh) 一种消痛针
CN213852009U (zh) 一种新型穴位器
WO2019185581A1 (en) An implantable device
CN205339656U (zh) 医用排毒针刺器具
JP6072860B2 (ja) 光鍼マッサージ器および光鍼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5582612B (zh) 缓释针具
KR200494931Y1 (ko) 무통주사를 위한 통증저감기
CN208942873U (zh) 一种能够自适应控制针长的皮肤针
US11590054B2 (en) Appliance for cardiopulmonary massage and/or resusci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