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3753B -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3753B
TWI543753B TW103135717A TW103135717A TWI543753B TW I543753 B TWI543753 B TW I543753B TW 103135717 A TW103135717 A TW 103135717A TW 103135717 A TW103135717 A TW 103135717A TW I543753 B TWI543753 B TW I5437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cclusion
evaluation device
force sensor
electronic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3538A (en
Inventor
彭耀德
蔡東霖
潘柏瑋
曾崇智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to TW103135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3753B/zh
Priority to CN201510087800.6A priority patent/CN10598276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3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3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753B/zh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本發明係為一種評估裝置,特別係一種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臨床上,咬合不正是為國人常見的症狀之一,長期的咬合不正將容易導致齒排移位,甚至對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軟骨造成傷害及破壞顏面美觀等問題。目前,長期咬合不正的患者僅能藉由接受牙齒矯正的方式治療,然而,不論是透過裝戴牙齒矯正器、咬合矯正夾板或矯正牙套等方式進行物理治療,均需要花費六個月以上的治療期,但若患者能提早發現咬合不正之情況,而及早接受物理治療,將可大幅縮短治療期。目前咬合不正病狀的發現大多透過患者自身感覺或使用一種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進行判別。
請參照第1圖所示,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係包含一X光攝影機91、一滑軌92及一感光底片93,該X光攝影機91結合於該滑軌92上,係利用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對一顳顎關節T進行成像。該X光攝影機91在未啟動前係置於被攝影者之右方,當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經啟動後,該X光攝影機91藉由該滑軌92順時鐘方向繞至被攝影者之頭顱後方,並於移動過程中不斷發射出雷射光束,依序為第1圖所示之光束a、光束b、光束c及光束d,該感光底片93經該等光束a、b、c、d之曝光後,分別於該感光片93之感光位置A、B、C、D成像,以此建構該顳顎關節T的影像。醫護人員藉由該顳顎關節T之影像,即可對被攝影者進行是否咬合不正的評估,類似於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的一實施例已揭露於中華民國發 明公告第200711632號「顳顎關節X光攝影方法」專利案之圖1當中。
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雖然可以對被攝影者的咬合狀況進行準確的評估,然而,由於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的結構複雜,不易操作,且涉及放射性X光的操作,需在安全措施較完善的場所進行,使得民眾往往只能前往醫院或較大型的診所進行診斷才能得知自身的咬合狀況,而醫療層級較高的醫院及大診所常需要耗費民眾多餘的心力及時間掛號排隊,讓民眾為之卻步,因此可能造成民眾無法及時被診斷為咬合不正,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另外,對於許多民眾而言,由於使用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9進行評估時,被評估者將會暴露於放射性X光下,使得內心常會有恐懼感而接受度低。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以解決該習用咬合評估裝置因操作複雜而有延誤病情之虞,以及民眾接受度低等問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電子咬合評估裝置,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結構操作簡單,係可供一般民眾輕易操作者。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電子咬合評估裝置,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利用電子訊號上的傳遞及分析以進行咬合評估,避免民眾暴露於高危險性之環境者。
一種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包含:一本體,該本體係包含一處理單元及一輸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與該輸出單元電連接;及一咬合板,該咬合板係結合於該本體,該咬合板係包含互相連接之一第一咬合部及一第二咬合部,該第一咬合部與該第二咬合部共同構成符合人體牙弓之形狀,且該第一咬合部設有一第一力量感測器,該第二咬合部設有一第二力量感測器,該第一咬合部係設有一第一孔洞,該第二咬合部係設有一第二孔洞,該第一力量感測器係結合於該第一孔洞,且該第二力量感測器結合 於該第二孔洞,該第一力量感測器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係電連接於該處理單元。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第一力量感測器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係互相對稱。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咬合板係可拆裝地結合於該本體。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咬合板的材質係為具彈性的高分子材料。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另包含兩電線,其一之該電線係用以連接該第一力量感測器與該處理單元,另一之該電線則用以連接該第二力量感測器與該處理單元,且該咬合板內部設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係連通於該本體、該第一孔洞及該第二孔洞,該電線係置於該容置空間。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係包含一類比數位轉換器、一數位單晶片及一訊號傳輸模組,該數位單晶片係電連接於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且該訊號傳輸模組與該數位單晶片電連接。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第一力量感測器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為壓電式力量感測器或壓阻式力量感測器。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另包含一操作單元,該操作單元係設於該本體,且該操作單元與該處理單元電連接。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輸出單元為LCD面板、列印機或揚聲器。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的結構簡單,使用者係可以自行操作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以評估自身的咬合狀況,若有咬合不正的情形亦可以即時得知並就醫,係可以達到免於延誤病情之功效。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利用力感應產生電子訊號的方式進行量測,係可以避免民眾暴露於高危險性的量測環境,增加民眾的安全感及減少安全疑慮,進而達到提升民眾進行咬合評估的意願之功效。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該處理單元係耦接於智慧型手機及雲端資料庫,以長期紀錄該咬合評估結果,並作為牙科診斷、後續之植牙手術及假牙製作等治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進而達到提供臨床醫生進行口腔治療評估之功效。
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該本體及該咬合板係為可拆裝之組合,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牙弓的大小,選擇更換適用尺寸的該咬合板,以減少使用者購置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金錢,進而達到增加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的經濟效益之功效。
〔本發明〕
1‧‧‧本體
11‧‧‧處理單元
111‧‧‧類比數位轉換器
112‧‧‧數位單晶片
113‧‧‧訊號傳輸模組
12‧‧‧輸出單元
13‧‧‧操作單元
2‧‧‧咬合板
21‧‧‧第一咬合部
211‧‧‧第一力量感測器
212‧‧‧第一孔洞
22‧‧‧第二咬合部
221‧‧‧第二力量感測器
222‧‧‧第二孔洞
23‧‧‧容置空間
W‧‧‧電線
〔習知〕
9‧‧‧習用咬合評估裝置
91‧‧‧X光攝影機
92‧‧‧滑軌
93‧‧‧感光底片
T‧‧‧顳顎關節
a、b、c、d‧‧‧光束
A、B、C、D‧‧‧感光位置
第1圖:係習知咬合評估裝置之使用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立體外觀圖。
第3圖:係本發明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平面外觀圖。
第4圖:係第3圖沿A-A線之組合剖視圖。
第5圖:係本發明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方塊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2~4圖所示,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包含一本體1及一咬合板2,該咬合板2係連接於該本體1,並且,該咬合板2較佳係為可拆裝地結合於該本體1。
該本體1包含一處理單元11及一輸出單元12,該本體1還 可以包含一操作單元13。請參照第5圖所示,該處理單元11係電連接於該輸出單元12,並且該處理單元11與該操作單元13電連接,該本體1之處理單元11係可以包含一類比數位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111、一數位單晶片(microcontroller)112及一訊號傳輸模組(signal transmission module)113,該數位單晶片112係電連接於該類比數位轉換器111,且該數位單晶片112與該訊號傳輸模組113電連接,該處理單元11係以該訊號傳輸模組113與該輸出單元12電連接,並且該操作單元13較佳係電連接於該處理單元11之該數位單晶片112。
另外,該訊號傳輸模組113可以耦接於一智慧型手機或一雲端資料庫。該本體1係可以內建電源或外接電源,以提供電能予該本體1之處理單元11、輸出單元12及該操作單元13,使其得以正常運作,此係為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理解,係不多加贅述。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發明所述之「耦接」(coupling),係指二裝置之間藉由有線實體、無線媒介或其組合(例如:異質網路)等方式,而使該二裝置之資料可以相互傳遞,係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
該本體1之輸出單元12係可以為一LCD顯示面板、一列印機或一揚聲器,只要該輸出單元12可以將該處理單元11之訊號輸出即可,輸出的方式可以為螢幕顯示、文字及圖像之具體呈現或聲音呈現,在此係不多做限制;透過與該處理單元11電連接之該操作單元13,係可供使用者控制該處理單元11的運作,例如可以藉由該操作單元13開關該處理單元11,或切換該處理單元11進行數據處理的模式。
請返回參照第2~4圖所示,該咬合板2係具有相互連接之一第一咬合部21及一第二咬合部22,該第一咬合部21及該第二咬合部22皆可以具有弧度,以與人體之牙弓相符,詳言之,該第一咬合部21及該第二咬合部22分別各對應於人體牙弓之左右兩側,使該第一咬合部與該第二 咬合部共同構成符合人體牙弓之形狀。該第一咬合部21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力量感測器211,該第二咬合部22則設有至少一第二力量感測器221,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與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較佳係互相對稱,並且,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電連接於該處理單元11。
該咬合板2之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之數量可以為一個或數個,係因應使用者之需求而增減,在此係不對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之數量多做限制,而當其數量為數個時,係可供評估不同牙齒之咬合狀況。於本實施例中,該咬合板2係各設有三個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三個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以供評估第一大臼齒、第一小臼齒及犬齒之咬合狀況,然而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的數目係不以此為限。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可以為電壓式力量感測器或壓阻式力量感測器等,在此不對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的類型多做限制,只要可以偵測到力量改變之力量感測器皆為本發明所涵蓋之範圍。該咬合板2之材質可以為具有彈性之材料,以提供被評估者較舒適的使用感受,較佳地,該咬合板2之材質為高分子聚合物。
另外,請參照第3~4圖所示,該第一咬合部21可以設有至少一第一孔洞212,該第二咬合部22可以設有至少一第二孔洞222,該第一孔洞212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之數量相同,該第二孔洞222之數量係與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之數量相同,以使該第一孔洞212容置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且該第二孔洞222容置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11。該咬合板2之內部另可以設有一容置空間23,該第一孔洞212及該第二孔洞222係各與該容置空間23相連通,並且該容置空間23較佳係可以連通於該本體1,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可以設有至少兩電線W,其一之該電線W係用以連接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處理單元11,另一之該電線W係用 以連接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及該處理單元11。該容置空間23可供放置一電線W,使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12藉由該電線W與該本體1之處理單元11電連接。詳言之,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係與該本體1之處理單元11之類比數位轉換器111電連接。
請再參照第2圖及第5圖所示,當使用者欲使用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時,係將該咬合板2置於口腔中,並進行正常咬合動作,使上牙列與下牙列共同固定該咬合板2,讓牙齒接觸該第一咬合部21及該第二咬合部22。當使用者咬合該咬合板2時會產生一咬合力,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感測到該咬合力時會發出一感測訊號,並將該感測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11。
該感測訊號係可以為類比形態或數位型態,若該感測訊號如本實施例中所示為類比型態,則可以藉由該類比數位轉換器111將該感測訊號轉換為數位型態,接著,呈數位型態之該感測訊號透過該數位單晶片12進行咬合力之計算與咬合型態的評估,以獲得一咬合評估結果,接著,該咬合評估結果則藉由該訊號傳輸模組113傳送至該輸出單元12,讓使用者可以清楚得知該咬合評估結果,於本實施例中,該輸出單元12係為LCD面板,使用者藉由觀看LCD面板即可簡單的獲得該咬合評估結果,該咬合評估結果係可以包含實際的咬合力量測數值(以牛頓為單位)或咬合區域的力量指示分析等,並且,本實施例之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與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互相對稱,使得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可更精確地判斷被評估者為咬合不正與否。
詳而言之,於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咬合該咬合板2時,三個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三個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係與上下牙列之第一大臼齒、第一小臼齒及犬齒互相接觸,使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 二力量感測器221接受到使用者咬合所產生的力量後,便將該感測訊號輸送至該處理單元11中進行分析處理與資料傳輸,並且所得之咬合評估結果係呈現於LCD面板。
另外,由於該處理單元11之訊號傳輸模組113另可以耦接於智慧型手機或雲端資料庫,使該咬合評估結果藉由該訊號傳輸模組113傳送至雲端儲存,以長時間紀錄個人的咬合狀況,並且供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觀察,為牙科診斷、後續之植牙手術及假牙製作等治療提供準確的咬合參考依據。再者,該本體1與該咬合板2係可以為可拆裝地結合,因此,既使牙弓的大小係具有個體化的差異,使用者仍可以根據自身的牙弓大小選擇不同尺寸之該咬合板2,並將該咬合板2結合於該本體上,使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可廣泛的適用於不同牙弓大小之被評估者身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包含具有該處理單元11之本體1及該咬合板2,該咬合板2設有形狀符合人體牙弓之該第一咬合部21及該第二咬合部22,並且,於該咬合板2上係設有相對稱之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被評估者透過正常咬合動作咬住該咬合板2,使該第一力量感測器211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221各自產生該感測訊號,並將該感測訊號藉由電連接傳輸至該處理單元11,該處理單元11經數據處理而獲得之咬合評估結果再透過該輸出單元12呈現,由於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的結構簡單,使用者係可以自行操作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以評估自身的咬合狀況,若有咬合不正的情形亦可以即時得知並就醫,係可以達到免於延誤病情之功效。
此外,由於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利用力感應產生電子訊號的方式進行量測,係可以避免被評估者暴露於有害的量測環境(如X光幅射)下,增加被評估者的安全感,進而達到提升民眾進行評估的意願之功效。
又,由於本發明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該處理單元11係可以連接於智慧型手機及雲端資料庫,被評估者將獲得之該咬合評估結果儲存於雲端空間中,方便供專業醫護人員觀察並分析該咬合評估結果,長期紀錄該咬合評估結果係可以作為牙科診斷、後續之植牙手術及假牙製作等治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進而達到提供臨床醫生進行口腔治療評估之功效。
再者,該本體1及該咬合板2係可以為可拆裝之組合,故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牙弓的大小,選擇更換適用尺寸的該咬合板2,一個家庭僅需備有一個該本體1,及符合自身牙弓大小之數個該咬合板2,即可供多人使用,並且,當該咬合板2因使用時日增長而遭損傷時,被評估者僅需更換該咬合板2即可繼續使用,如此一來,係可以減少被評估者購置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之金錢,以達到增加該電子咬合評估裝置的經濟效益之功效。
1‧‧‧本體
11‧‧‧處理單元
12‧‧‧輸出單元
13‧‧‧操作單元
2‧‧‧咬合板
21‧‧‧第一咬合部
211‧‧‧第一力量感測器
212‧‧‧第一孔洞
22‧‧‧第二咬合部
221‧‧‧第二力量感測器
222‧‧‧第二孔洞
23‧‧‧容置空間

Claims (9)

  1. 一種電子咬合評估裝置,係包含:一本體,該本體係包含一處理單元及一輸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與該輸出單元電連接;及一咬合板,該咬合板係結合於該本體,該咬合板係包含互相連接之一第一咬合部及一第二咬合部,該第一咬合部與該第二咬合部共同構成符合人體牙弓之形狀,且該第一咬合部設有一第一力量感測器,該第二咬合部設有一第二力量感測器,該第一咬合部係設有一第一孔洞,該第二咬合部係設有一第二孔洞,該第一力量感測器係結合於該第一孔洞,且該第二力量感測器結合於該第二孔洞,該第一力量感測器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係電連接於該處理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第一力量感測器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係互相對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咬合板係可拆裝地結合於該本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咬合板的材質係為具彈性的高分子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另包含兩電線,其一之該電線係用以連接該第一力量感測器與該處理單元,另一之該電線則用以連接該第二力量感測器與該處理單元,且該咬合板內部設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係連通於該本體、該第一孔洞及該第二孔洞,該電線係置於該容置空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係包含一類比數位轉換器、一數位單晶片及一訊號傳輸模組,該數位單晶片係電連接於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且該訊號傳輸模 組與該數位單晶片電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第一力量感測器及該第二力量感測器為壓電式力量感測器或壓阻式力量感測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另包含一操作單元,該操作單元係設於該本體,且該操作單元與該處理單元電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子咬合評估裝置,其中,該輸出單元為LCD面板、列印機或揚聲器。
TW103135717A 2014-10-15 2014-10-15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TWI543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717A TWI543753B (zh) 2014-10-15 2014-10-15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CN201510087800.6A CN105982761A (zh) 2014-10-15 2015-02-26 电子咬合评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717A TWI543753B (zh) 2014-10-15 2014-10-15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538A TW201613538A (en) 2016-04-16
TWI543753B true TWI543753B (zh) 2016-08-01

Family

ID=5636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717A TWI543753B (zh) 2014-10-15 2014-10-15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2761A (zh)
TW (1) TWI543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188B (zh) * 2017-07-19 2020-03-3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力传感器的多方向咬合力测量装置
CN109009177B (zh) * 2018-07-17 2021-07-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单颗牙咬合力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1186A (en) * 1983-05-17 1985-06-04 Harold Wodlinger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first prematurity contact of dental occlusion
JPH05277136A (ja) * 1992-04-03 1993-10-26 Toyo Kako Kk 圧力式咬合力計測センサーおよび計測装置
JP4240224B2 (ja) * 2004-03-30 2009-03-18 株式会社モリタ東京製作所 歯科用咬合圧測定・調整システム
JP2012065941A (ja) * 2010-09-27 2012-04-05 Gc Corp 咬合圧測定手段、及び咬合圧測定装置
CN202020563U (zh) * 2011-03-31 2011-11-02 王慰 牙齿压力检测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538A (en) 2016-04-16
CN105982761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h et al.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n orthodontics
Gibbs et al. Maximum clenching force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loss of posterior tooth support: a pilot study
Sathyanarayana et al. Assessment of maximum voluntary bite force in adul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and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s
Dmitrienko et al. Modern x-ray diagnostics potential in study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temporal bone mandibular fossa
Gonzalez et al. Reliability of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vs. bite‐force from human masticatory muscles
KR102267197B1 (ko) 디지털 치아 영상에 치아 진료 데이터를 기록 및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Mohl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diagnostic procedures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JP2011177451A (ja) 歯科診断システム及び歯科治療システム
JP7068713B2 (ja) 歯科用の画像処理装置、歯科用の撮影システム、歯科用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Sforza et al. Soft tissue facial planes and masticatory muscle function in skeletal Class III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rthognathic surgery treatment
KR101573747B1 (ko) 덴탈 정보 제공방법, 덴탈 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Pativetpinyo et al. Immediate effects of temporary bite-raising with light-cured orthodontic band cement on the electromyographic response of masticatory muscles
Röhrle et al. A novel computational method to determine subject-specific bite force and occlusal loading during mastication
Yamasaki et al.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mastication predominance in healthy dentate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posterior missing teeth
TWI543753B (zh) 電子咬合評估裝置
Mitrirattanakul et al. Accuracy of the intraoral scanner for detection of tooth wear
Sudhir et al. Digital cephalometric tracings by PRO-CEPH V3 software for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vertical dimension in edentulous patients
Figueredo et al.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periodontium complex: a reliability study
Ranjan et al. A novel indigenously developed device to measure bite force
Amid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device to measure maximum bite force
Lee et al. The evaluation for oral examination by using of intra-oral camera
Gopakumar et al. Diagnostic aids in pediatric dentistry
Liu et al.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a new technique with pressure algometry applied to teeth in healthy Chinese individuals
KR20130132038A (ko) 맞춤형 치아 교정 시스템 및 그의 치아 교정 방법
Kazokoğlu et al. Strain characteristics of Marburg double crown-retained implant overdentures compared with bar and ball-retained implant overdentures, with and without a rigid major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