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3653B -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3653B
TWI543653B TW102125496A TW102125496A TWI543653B TW I543653 B TWI543653 B TW I543653B TW 102125496 A TW102125496 A TW 102125496A TW 102125496 A TW102125496 A TW 102125496A TW I543653 B TWI543653 B TW I5436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radio resource
resource control
control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5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6184A (zh
Inventor
郭宇軒
歐孟暉
Original Assignee
創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創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創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6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6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involving radio access media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e.g. MIH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無線通訊網路,且特別係有關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隨著在行動通訊裝置上傳輸大量數據的需求迅速增加,傳統行動語音通訊網路進化為藉由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al,IP)數據封包在網路上傳輸。藉由傳輸網際網路協定(IP)數據封包,可提供行動通訊裝置之使用者IP電話、多媒體、多重廣播以及隨選通訊的服務。
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為一種目前正在標準化之網路架構。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系統可以提供高速傳輸以實現上述IP電話、多媒體之服務。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系統之規格係為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規格組織所制定。為了進化和完善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GPP)之規格,許多在目前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GPP)規格及骨幹上的改變持續地被提出及考慮。
本發明揭露一種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在一實施例中,此方法用於一網路節點中。此方法包括傳輸一第一指示至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目前所使用之一組態。此方法也包括傳輸一第二指示至上述使用者設備,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此方法也可包括接收由上述使用者設備所傳送之一第三指示,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在另一實施例中,此方法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此方法包括(i)接收由一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一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目前所使用之一組態;以及(ii)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離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時,不釋放或丟棄上述組態。此方法更可包括接收由上述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二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此方法也可包括傳輸一第三指示至上述網路節點,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
下文為介紹本發明之最佳實施例。各實施例用以 說明本發明之原理,但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之範圍當以後附之權利要求項為準。
100‧‧‧存取網路
104、106、108、110、112、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
118‧‧‧反向鏈路
120‧‧‧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
124‧‧‧反向鏈路
126‧‧‧前向鏈路
210‧‧‧發送器系統
212‧‧‧數據源
214‧‧‧發送數據處理器
220‧‧‧多重輸入多重輸出處理器
222a~222t‧‧‧發送器
224a~224t‧‧‧天線
230‧‧‧處理器
232‧‧‧記憶體
236‧‧‧數據源
238‧‧‧發送數據處理器
242‧‧‧接收數據處理器
240‧‧‧解調器
250‧‧‧接收器系統
252a~252r‧‧‧天線
254a~254r‧‧‧接收器
260‧‧‧接收數據處理器
270‧‧‧處理器
272‧‧‧記憶體
280‧‧‧調變器
300‧‧‧通訊裝置
302‧‧‧輸入裝置
304‧‧‧輸出裝置
306‧‧‧控制電路
308‧‧‧中央處理器
310‧‧‧記憶體
312‧‧‧執行程式碼
314‧‧‧收發器
400‧‧‧應用層
402‧‧‧第三層
404‧‧‧第二層
406‧‧‧第一層
500‧‧‧直方圖
600‧‧‧流程圖
700‧‧‧流程圖
705‧‧‧步驟
800‧‧‧流程圖
805‧‧‧步驟
900‧‧‧流程圖
905‧‧‧步驟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無線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發送器系統(可視為存取網路)及一接收器系統(可視為存取終端或使用者設備)之方塊圖。
第3圖係以另一方式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設備之簡化功能方塊圖。
第4圖係根據此發明一實施例中表示第3圖中執行程式碼之簡化功能方塊圖。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不同裝置傳輸量之一直方圖。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程序之訊號時序圖。
第7、8及9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本發明在以下所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和相關的方法係使用支援一寬頻服務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無線通訊系統廣泛的用以提供在不同類型的傳輸上,像是語音、數據等。這些無線通訊系統根據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分時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3GPP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無線電存取、3GPP長期演進進階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3GPP2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或其它調變技術來設計。
特別地,以下敘述之範例之無線通訊系統、元件,和相關方法可用以支援一或多種標準,例如由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制定之標準,其中包括了文件號碼RWS-120050“LG對於第12版及之後的長程演進之觀點”(“LG's view on evolution of LTE in Release 12 and beyond”,LG);RWS-120014“朝向長程演進無線接取網路之演進”(“Towards LTE RAN Evolution”,Alcatel-Lucent);RWS-120003“Rel-12之觀點”(“Views on Rel-12”,Ericsson);RWS-120006“長程演進技術及全球行動通訊系統Rel-12及之後的觀點”(“Views on Rel-12 and onwards for LTE and UMTS”,Huawei);RWS-120011“改善REL-12及之後:有希望的技術”(“Where to improve Rel-12 and beyond:Promising technologies”,NEC);TS 36.331 V11.0.0“演進的全球行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無線電資源控制協定規格(第11版)”(“E-UTRA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1)”);以及3GPP TS 33.401 V11.4.0“3GPP系統架構演進;安全架構”(“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Security architecture”)。上述之 標準及文件在此引用並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多重存取無線通訊系統之方塊圖。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100包括複數天線群組,一群組包括天線104和106、一群組包括天線108和110,另一群組包括天線112和114。在第1圖中,每一天線群組暫以兩個天線圖型為代表,實際上每一天線群組之天線數量可多可少。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116與天線112和114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12和114透過前向鏈路(forward link)120發送資訊給存取終端116,以及透過反向鏈路(reverse link)118接收由存取終端116傳出之資訊。存取終端122與天線106和108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06和108透過前向鏈路126發送資訊至存取終端122,且透過反向鏈路124接收由存取終端122傳出之資訊。在一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統,反向鏈路118、124及前向鏈路120、126可使用不同頻率通信。舉例說明,前向鏈路120可用與反向鏈路118不同之頻率。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它們設計涵蓋的區塊通常被稱為存取網路的區塊(sector)。在此一實施例中,每一天線群組係設計為與存取網路100之區塊所涵蓋區域內之存取終端進行通訊。
當使用前向鏈路120及126進行通訊時,存取網路100中的傳輸天線可能利用波束形成(beamforming)以分別改善存取終端116及122的前向鏈路信噪比。而且相較於使用單個天線與涵蓋範圍中所有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來說,利用 波束形成技術與在其涵蓋範圍中分散之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可降低對位於鄰近細胞中之存取終端的干擾。
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用來與終端設備進行通訊的固定機站或基地台,也可稱作接入點、B節點(Node B)、基地台、進化基地台、進化B節點(eNode B)、或其他專業術語。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也可稱作係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無線通訊裝置、終端、存取終端、或其他專業術語。
第2圖係顯示一發送器系統210(可視為存取網路)及一接收器系統250(可視為存取終端或使用者設備)應用在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統200中之方塊圖。在發送器系統210中,數據源212提供所產生之數據流中的流量數據至發送(TX)數據處理器214。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數據流係經由個別之發送天線發送。發送數據處理器214使用特別為此數據流挑選之編碼法將流量數據格式化、編碼、交錯處理並提供編碼後的數據數據。
每一編碼後之數據流可利用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調變來和引導數據(pilot data)作多工處理。一般來說,引導數據係一串利用一些方法做過處理之已知數據模型,引導數據也可用作在接收端估算頻道回應。每一多工處理後之引導數據及編碼後的數據接下來可用選用的調變方法(二元相位偏移調變BPSK、正交相位偏移調變QPSK、多級相位偏移調變M-PSK、多級正 交振幅調變M-QAM)作調變(亦即符元對應,symbol mapped)。每一數據流之數據傳輸率、編碼、及調變係由處理器230所指示。
所有數據流產生之調變符號接下來被送到發送多重輸入多重輸出處理器220,以繼續處理調變符號(例如,使用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FDM))。發送多重輸入多重輸出處理器220接下來提供N T 調變符號流至N T 發送器(TMTR)222a至222t。在某些狀況下,發射多重輸入多重輸出處理器220會提供波束形成之比重給數據流之符號以及發送符號之天線。
每一發送器222a至222t接收並處理各自之符號流及提供一至多個類比訊號,並調節(放大、過濾、下調)這些類比訊號,以提供適合以多重輸入多重輸出頻道所發送的調變訊號。接下來,由發送器222a至222t送出之N T 調變後訊號各自傳送至N T 天線224a至224t。
在接收器系統250端,傳送過來之調變後訊號在N R 天線252a至252r接收後,每個訊號被傳送到各自的接收器(respective receiver,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a至254r將調節(放大、過濾、下調)各自接收之訊號,將調節後之訊號數位化以提供樣本,接下來處理樣本以提供相對應之「接收端」符號流。
N R 接收符號流由接收器254a至254r傳送至接收數據處理器260,接收數據處理器260將由接收器254a至254r傳送之N R 接收符號流用特定之接收處理技術處理,並且提供N T 「測得」符號流。接收數據處理器260接下來對每一測得符號流作 解調、去交錯、及解碼之動作以還原數據流中之流量數據。在接收數據處理器260所執行的動作與在發送器系統210內之發送多重輸入多重輸出處理器220及發送數據處理器214所執行的動作互補。
處理器270週期性地決定欲使用之預編碼矩陣(於下文討論)。處理器270制定一由矩陣索引(matrix index)及秩值(rank value)所組成之反向鏈路訊息。
此反向鏈路訊息可包括各種通訊鏈路及/或接收數據流之相關資訊。反向鏈路訊息接下來被送至發送數據處理器238,由數據源236傳送之數據流也被送至此匯集並送往調變器280進行調變,經由接收器254a至254r調節後,再送回發送器系統210。
在發送器系統210端,源自接收器系統250之調變後訊號被天線224接收,在收發器222a至222t被調節,在解調器240作解調,再送往接收數據處理器242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統250端所送出之反向鏈路訊息。處理器230接下來即可決定欲使用決定波束形成之比重之預編碼矩陣,並處理提取出之訊息。
接下來,參閱第3圖,第3圖係以另一方式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設備之簡化功能方塊圖。在第3圖中,通訊裝置300可用以具體化第1圖中之使用者設備(UE)(或存取終端(AT))116及122,並且此通訊系統以一長期演進技術(LTE)系統,一長期演進進階技術(LTE-A),或其它與上述兩者近似之系統為佳。通訊裝置300可包括一輸入裝置302、一輸出裝置304、一控制電路306、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一記憶體310、一程式碼312、一收發器314。控制電路306在記憶體310中透過中央處理器308執行程式碼312,並以此控制在通訊裝置300中所進行之作業。通訊裝置300可利用輸入裝置302(例如鍵盤或數字鍵)接收使用者輸入訊號;也可由輸出裝置304(例如螢幕或喇叭)輸出圖像及聲音。收發器314在此用作接收及發送無線訊號,將接收之訊號送往控制電路306,以及以無線方式輸出控制電路306所產生之訊號。
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表示第3圖中執行程式碼312之簡化功能方塊圖。此實施例中,執行程式碼312包括一應用層400、一第三層402、一第二層404、並且與第一層406耦接。第三層402一般執行無線電資源控制。第二層404一般執行鏈路控制。第一層406一般負責實體連接。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不同裝置的通訊量之直方圖500。直方圖500可以在3GPP RWS-120050找到。如第5圖所示,裝置數量及每個裝置的傳輸量每年幾乎是指數型增長。此外,在3GPP RWS-120014指出在2020年將有200億機器對機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訊裝置,其中機器對機器傳輸量將會增加500%,且83%的機器對機器收益將從增值服務中產生。此外,如同3GPP RWS-120003中所討論,未來預期將會有廣泛且具有非常不同需求的應用會使用機器類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例如,消費類電子產品、智能電網、監視、電子支付、安全、智能運輸等應用。因此,以下提到幾個改善機器類型通訊的重要方面為:
˙低成本裝置
˙降低功率耗損
˙訊號負載減少
此外,3GPP RWS-120006提出了幾個第12版機器類型通訊的最佳化,如下所示:
˙高效支援大量機器類型通訊裝置使用小數據傳輸
˙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的減少
˙高效的實體層資源使用(例如,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探測參考訊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機器類型通訊裝置的低功率消耗
˙與SA2共同合作優化機器類型通訊裝置
此外,如3GPP RWS-120011所考慮及討論的,多樣資料應用(diverse data applications,DDA)具有與機器類型通訊相似的問題,其問題如下:
˙在第10版及第11版中,已經引進了機器類型通訊及多樣資料應用的增強。而依據應用類型的傳輸/壅塞管理將在第12版中研究。
˙然而,在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無線電資源控制對於不頻繁、少量封包流量應用的管理負載方面仍是低效率的。
因此,3GPP RWS-120011提出以下對於機器類型通訊及不同資料應用的優化:
˙減少狀態和控制平面負載
˙較低的能量消耗
˙較佳的多樣資料應用支援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文檔中改善機器類型通訊及多樣資料應用的共識是減少訊號負載。一種用以減少訊號負擔的可能方案係將所有使用者設備(例如運行機器類型通訊或多樣資料應用的使用者設備)維持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用以減少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及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間轉換所使用之訊號。然而,由於每年有越來越多的裝置,且因為沒有足夠的容量或資源,故在未來,維持所有的使用者設備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可能無法容易實現。因此,其他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替代方案應被考慮。
如目前無線電資源控制規格(3GPP TS36.331 V11.0.0)中所討論,每當一使用者設備由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進入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以傳送使用者平面資料時,需要如第6圖訊號時序圖600中所顯示之順序執行三個程序(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安全模式命令、無線電資源控制重新配置):
˙步驟1-3:在一般情況下,此程序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與訊號無線電承載1(SRB1)建立相關。該程序也可用於由使用者設備傳輸初始的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專用資訊/訊息至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
˙步驟4-5:在一般情況下,此程序的目的係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時,啟動存取層(Access Stratum,AS)安全性。
˙步驟6-7:在一般情況下,這個程序的目的係修改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例如建立/修改/釋放無線電承載、進行換手、建立/修改/釋放測量、增加/修改/釋放次要細胞(secondary cell,SCell)。作為此程序的一部分,非存取層專用資訊可能由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傳輸至使用者設備。
對於一些類型的機器類型通訊裝置或一些特定類型的資料應用中,一使用者設備由閒置狀態執行狀態轉換至一連接狀態,其目的僅為了傳送一小量資料。在此種情況下,由無線電資源控制程序所造成之訊號量與傳送的使用者資料量相比是相當可觀的。若用於由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轉換至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的無線電資源控制程序可以被簡化,則訊號負載將可被減少。
對於一靜止或低移動性且運行機器類型通訊或多樣資料應用的使用者設備而言,無線電條件、所需的資源、和/或正在進行的應用可能不會時常改變。因此,當使用者設備進入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以傳輸資料時,需要的訊號無線電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和/或資料無線電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RB)組態、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組態、實體通道組態、和/或量測組態可能非常相似或(部分)相同。
根據上述,本發明大致的概念係再次使用一使用 者設備前次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所使用之組態,使得前次的組態可用以作為delta訊號的依據,或整個程序將可被省略。
如果使用者設備先前的組態(其應用在使用者設備前次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可以被再次使用時,此組態將不需要被傳輸,因此可減少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程序的訊號負載(舉例來說,將應用於前次的組態當作delta訊號的依據、或省略整個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程序)。此外,如果使用者設備前次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之一安全密鑰,像是在3GPP TS33.401 V11.4.0中所描述的KeNB,和/或安全演算法可以被再次使用時,則安全模式命令程序的訊號負載可以被減少或完全省略。因此,當一特定的使用者設備由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進入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時,訊號負載可以藉由再次使用先前的組態而減少,以及藉由省略安全程序和/或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程序而減少。
一值得關注的議題可能是如何在使用者設備與網路或進化B節點間同步使用者設備的組態。目前來說,如3GPP TS36.331 V11.0.0中所述,如果使用者設備在目前細胞的行蹤區域(Tracking Area,TA)中註冊,系統架構演進臨時移動裝置識符(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S-TMSI)將被包括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請求(RRCConnectionRequest)訊息中。進化B節點可儲存先前使用者設備的組態,並可藉由系統架構演進臨時移動裝置識符識別使 用者設備。因此,將沒有組態同步的問題。
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流程圖700。在第7圖的步驟705中,一指示被用以告知一使用者設備是否要再次使用使用者設備前次處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時所使用之一組態。此指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一進化B節點)所傳送。當使用者設備接收到該指示時,可以使用或應用此組態。此組態也可以是該使用者設備前次或先前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時的組態。此外,該組態不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中。在一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中。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訊息中。
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流程圖800。在第8圖的步驟805中,一指示被用以告知一使用者設備在使用者設備進入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RRC_IDLE)狀態後,保留或保持目前所使用之一組態。此指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一進化B節點)所傳送。在使用者設備接收到指示之後,當使用者設備一離開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時,保留且不釋放或丟棄該組態。然而,在下列的至少其中之一條件當中,該組態可被釋放或丟棄:(i)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程序被啟動或完成時、(ii)當使用者設備連接至一細胞或進化B節點或行蹤區域或無線電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其不同於接收該指示之細胞或進化B節點或行蹤區域或無線電存取技 術、或(iii)當使用者設備改變系統架構演進臨時移動裝置識符。在一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中,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訊息或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RRCConnectionRelease)訊息中。
第9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流程圖900。在第9圖的步驟905中,一使用者設備可傳送一指示,以指示該使用者設備使用前次處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所使用一組態之喜好。該指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一進化B節點)所接收。該使用者設備儲存該使用者設備前次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所使用之組態。換句話說,該儲存的組態可以為該使用者設備前次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所使用之組態。在一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請求(RRCConnectionRequest)訊息。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完成(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訊息中。此外,該使用者設備之位置可能與該使用者設備前次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中的位置相同。再者,該使用者設備可能連接至一進化B節點或一細胞,其中該進化B節點或該細胞與該使用者設備前次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連接之進化B節點或細胞相同。此外,該使用者設備可由一應用觸發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其中該應用可與前次觸發該使用者設備進入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之應用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該組態可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之一:(i)一安全組態,例如一安全密鑰、KeNB、加密演算法(ciphering algorithm)、或完整性保護演算法(integrity protection algorithm)、(ii)一量測組態、或(iii)一無線電資源組態,例如訊號無線電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和/或資料無線電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的無線電承載組態、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組態、或實體通道組態。
參考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此裝置300應用於一網路節點(例如進化B節點)中並包括一儲存於記憶體310內之程式碼312。在一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器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傳輸一第一指示至一使用者設備,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目前所使用之一組態。中央處理器308也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傳輸一第二指示至一使用者設備,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一組態。中央處理器308更可執行程式碼312以接收由上述使用者設備所傳送之一第三指示,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此外,中央處理器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上述實施例所述之動作和步驟,或其它在說明書中內容之描述。
回到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此裝置300應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並包括一儲存於記憶體310內之 程式碼312。在一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器308可執行程式碼312(i)以接收由一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一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目前所使用之一組態,以及(ii)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離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時,保留且不釋放或丟棄上述組態。中央處理器308更可執行程式碼312以接收由上述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二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中央處理器308也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傳輸一第三指示至上述網路節點,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使用之上述組態。此外,中央處理器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上述實施例所述之動作和步驟,或其它在說明書中內容之描述。
以上實施例使用多種角度描述。顯然這裡的教示可以多種方式呈現,而在範例中揭露之任何特定架構或功能僅為一代表性之狀況。根據本文之教示,任何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應理解在本文呈現之內容可獨立利用其他某種型式或綜合多種型式作不同呈現。舉例說明,可遵照前文中提到任何方式利用某種裝置或某種方法實現。一裝置之實施或一種方式之執行可用任何其他架構、或功能性、又或架構及功能性來實現在前文所討論的一種或多種型式上。再舉例說明以上觀點,在某些情況,併行之頻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所建立。又在某些情況,併行之頻道也可基於脈波位置或偏位所建立。在某些情 況,併行之頻道可基於時序跳頻建立。在某一些情況,併行之頻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脈波位置或偏位、以及時序跳頻建立。
熟知此技藝之人士將了解訊息及訊號可用多種不同科技及技巧展現。舉例,在以上描述所有可能引用到之數據、指令、命令、訊息、訊號、位元、符號、以及碼片(chip)可以伏特、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光場或光粒、或以上任何組合所呈現。
熟知此技術之人士更會了解在此描述各種說明性之邏輯區塊、模組、處理器、裝置、電路、以及演算步驟與以上所揭露之各種情況可用的電子硬體(例如用來源編碼或其他技術設計之數位實施、類比實施、或兩者之組合)、各種形式之程式或與指示作為連結之設計碼(在內文中為方便而稱作「軟體」或「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為清楚說明此硬體及軟體間之可互換性,多種具描述性之元件、方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在以上之描述大致上以其功能性為主。不論此功能以硬體或軟體型式呈現,將視加注在整體系統上之特定應用及設計限制而定。熟知此技藝之人士可為每一特定應用將描述之功能以各種不同方法作實現,但此實現之決策不應被解讀為偏離本文所揭露之範圍。
此外,多種各種說明性之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以及在此所揭露之各種情況可實施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存取終端、存取點;或由積體電路、存取終端、存取點執行。積體電路可由一般用途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編程閘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編程邏輯裝置、離散閘(discrete gate)或電晶體邏輯(transistor logic)、離散硬體元件、電子元件、光學元件、機械元件、或任何以上之組合之設計以完成在此文內描述之功能;並可能執行存在於積體電路內、積體電路外、或兩者皆有之執行碼或指令。一般用途處理器可能是微處理器,但也可能是任何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可由電腦設備之組合所構成,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及一微電腦之組合、多組微電腦、一組至多組微電腦以及一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或任何其他類似之配置。
在此所揭露程序之任何具體順序或分層之步驟純為一舉例之方式。基於設計上之偏好,必須了解到程序上之任何具體順序或分層之步驟可在此文件所揭露的範圍內被重新安排。伴隨之方法權利要求以一示例順序呈現出各種步驟之元件,也因此不應被此所展示之特定順序或階層所限制。
本發明之說明書所揭露之方法和演算法之步驟,可以直接透過執行一處理器直接應用在硬體以及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結合上。一軟體模組(包括執行指令和相關數據)和其它數據可儲存在數據記憶體中,像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抹除可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暫存器、硬碟、可攜式硬碟、光碟唯讀記憶體(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數位視頻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在此領域習之技術中任何其它電腦可讀取之儲存媒體格式。一儲存媒體可耦接至一機器裝置,舉例來說,像是電腦/處理器(為了說明之方便,在本說明書以處理器來表示),上述處理器可透過來讀取資訊(像是程式碼),以及寫入資訊至儲存媒體。一儲存媒體可整合一處理器。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包括處理器和儲存媒體。一使用者設備則包括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換句話說,處理器和儲存媒體以不直接連接使用者設備的方式,包含於使用者設備中。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適合電腦程序之產品包括可讀取之儲存媒體,其中可讀取之儲存媒體包括一或多個所揭露實施例相關之程式碼。而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腦程序之產品可以包括封裝材料。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700‧‧‧流程圖
705‧‧‧步驟

Claims (22)

  1. 一種用於一網路節點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傳輸一第一指示至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上述使用者設備目前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所應用之一組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一網路節點中用以減少訊號負擔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指示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訊息、或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RRCConnectionRe1ease)訊息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一網路節點中用以減少訊號負擔的方法,更包括:傳輸一第二指示至上述使用者設備,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一網路節點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更包括:接收由上述使用者設備所傳送之一第三指示,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 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用於一網路節點中用以減少訊號負擔的方法,其中上述組態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一項:(i)一安全組態、(ii)一量測組態、或(iii)一無線電資源組態。
  6.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網路節點,上述網路節點包括:一控制電路,用以實現上述網路節點之功能;一控制處理器,耦接至上述控制電路,用以執行一程式碼以操作上述控制電路;以及一記憶體,耦接至上述控制處理器,用以儲存上述程式碼,其中上述程式碼包括:傳輸一第一指示至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上述使用者設備目前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所應用之一組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網路節點,其中上述第一指示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訊息、或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RRCConnectionRelease)訊息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 少訊號負載的網路節點,更包括:傳輸一第二指示至上述使用者設備,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網路節點,更包括:接收由上述使用者設備所傳送之一第三指示,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9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網路節點,其中上述組態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一項:(i)一安全組態、(ii)一量測組態、或(iii)一無線電資源組態。
  11. 一種用於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由一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一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目前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所應用之一組態;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離開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時,不釋放或丟棄上述組態:以及當上述使用者設備連接至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其不同於接收上述第一指示之無線電存取技術時,釋放或丟棄上述組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指示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訊息、或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RRCConnectionRe1ease)訊息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更包括:接收由上述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二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更包括:傳輸一第三指示至上述網路節點,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其中上述組態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一項:(i)一安全組態、(ii)一量測組態、或(iii)一無線電資源組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5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用於一使用者設備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更包括: 在下列的至少其中之一條件當中,該組態可被釋放或丟棄:(i)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程序被啟動或完成時、(ii)當上述使用者設備連接至一細胞或進化B節點或行蹤區域,其不同於接收上述第一指示之細胞或進化B節點或行蹤區域、或(iii)當上述使用者設備改變系統架構演進臨時移動裝置識符(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S-TMSI)。
  17.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上述使用者設備包括:一控制電路,用以實現上述使用者設備之功能;一控制處理器,耦接至上述控制電路,用以執行一程式碼以操作上述控制電路;以及一記憶體,耦接至上述控制處理器,用以儲存上述程式碼,其中上述程式碼包括:接收由一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一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進入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狀態(RRC_IDLE)後記得目前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所應用之一組態;在上述使用者設備離開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_CONNECTED)狀態時,不釋放或丟棄上述組態:以及當上述使用者設備連接至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其不同於接收上述第一指示之無線電存取技術時,釋放或丟棄上述組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使用者設備,其中上述第一指示被包括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訊息、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訊息、或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RRCConnectionRelease)訊息中。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使用者設備,更包括:接收由上述網路節點所傳送之一第二指示,以告知上述使用者設備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使用者設備,更包括:傳輸一第三指示至上述網路節點,以指示上述使用者設備欲使用上述使用者設備前次在上述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狀態(RRC_CONNECTED)中所應用之上述組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使用者設備,其中上述組態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一項:(i)一安全組態、(ii)一量測組態、或(iii)一無線電資源組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1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使用者設備,更包括:在下列的至少其中之一條件當中,該組態可被釋放或丟棄:(i)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程序被啟動或完 成時、(ii)當上述使用者設備連接至一細胞或進化B節點或行蹤區域,其不同於接收上述第一指示之細胞或進化B節點或行蹤區域、或(iii)當上述使用者設備改變系統架構演進臨時移動裝置識符(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S-TMSI)。
TW102125496A 2012-07-17 2013-07-17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TWI5436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2429P 2012-07-17 2012-07-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184A TW201406184A (zh) 2014-02-01
TWI543653B true TWI543653B (zh) 2016-07-21

Family

ID=4887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5496A TWI543653B (zh) 2012-07-17 2013-07-17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20077B2 (zh)
EP (1) EP2688357B1 (zh)
ES (1) ES2673547T3 (zh)
TW (1) TWI543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4301B2 (en) * 2011-06-15 2014-09-02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20077B2 (en) * 2012-07-17 2016-04-19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993098B2 (ja) * 2013-01-11 2016-09-1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セキュリティ情報を適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3496495B1 (en) * 2013-10-31 2020-11-25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292200B2 (en) * 2014-09-27 2019-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erminal managing configur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D2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WO2016192757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connecting a user equipment, ue, to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113895B (zh) 2015-08-04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EP3351031B1 (en) 2015-09-14 2019-10-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access nodes and terminal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7202375A (zh) * 2018-08-09 2023-12-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rrc空闲态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20200137760A1 (en) 2018-10-31 2020-04-3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56141B2 (en) 2019-05-03 2022-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US11616528B2 (en) 2019-05-03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US11515907B2 (en) * 2019-05-03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CN114850397B (zh) 2022-03-28 2023-04-25 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单晶空心导向叶片再结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0455B2 (en) * 2001-11-28 2006-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curity reconfiguration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70153793A1 (en) * 2006-01-04 2007-07-05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difying integrity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in a mobile user equipment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916277B2 (ja) * 2006-10-31 2012-04-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で使用される方法
KR101299287B1 (ko) 2008-01-04 2013-08-2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Hspa에서 wtru 상태 이행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161375B2 (ja) * 2009-01-30 2013-03-13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物理個別チャネル確立および監視手順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60609B2 (ja) * 2009-06-22 2011-03-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GB2474077B (en) * 2009-10-05 2013-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adio access functionality of a wireless commumication unit
KR101674221B1 (ko) 2010-01-28 2016-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그된 측정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96573A (zh) * 2010-03-10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cch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无线资源管理器
WO2011118998A2 (ko) * 2010-03-24 2011-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그된 측정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EP2381713A1 (en) * 2010-04-26 2011-10-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security mod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33308B2 (en) * 2010-04-30 2013-04-30 Htc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pdating configurations of radio resources with system information
US8971848B2 (en) * 2010-06-24 2015-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UE-based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US9220029B2 (en) * 2010-07-27 2015-12-22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473120B1 (ko) * 2010-08-12 2014-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그된 측정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9480098B2 (en) * 2010-08-16 2016-10-25 Htc Corporation Handl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2034580A1 (en) * 2010-09-13 2012-03-2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duc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vity
WO2012050323A2 (ko) * 2010-10-10 2012-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그된 측정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8594671B2 (en) * 2010-11-02 2013-11-2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 i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hange
US9301182B2 (en) * 2010-11-02 2016-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measurement resul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18452B2 (en) * 2011-03-28 2015-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signal, method for receiving an uplink signa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9265087B2 (en) * 2011-03-31 2016-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setting security with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2154325A1 (en) * 2011-04-01 2012-11-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nnectivity to a network
KR20140010027A (ko) * 2011-04-27 201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측정 결과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RU2563803C2 (ru) * 2011-07-22 2015-09-2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Перемещени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в сеть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с отличающейся технологией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CN102448174B (zh) * 2012-01-09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320077B2 (en) * 2012-07-17 2016-04-19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BR112015003973A2 (pt) * 2012-08-23 2017-07-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eração com múltiplos agendadores em um sistema sem fio
US9241365B2 (en) * 2012-12-05 2016-01-1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8357B1 (en) 2018-03-14
ES2673547T3 (es) 2018-06-22
US20140022990A1 (en) 2014-01-23
US9320077B2 (en) 2016-04-19
US20160192431A1 (en) 2016-06-30
US10064235B2 (en) 2018-08-28
TW201406184A (zh) 2014-02-01
EP2688357A1 (en)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3653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減少訊號負載的方法及裝置
US10986692B2 (en)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transition between idle and connected modes
US11006429B2 (en) Antenna panel switching and beam indication
CN11043177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
EP3272158B1 (en) Procedures to provision and attach a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to a cloud service provider
US10897776B2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with shorter TTI
RU2633392C1 (ru) Структуры сигнала для d2d субкадров
US105880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for a termi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1781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wake-up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03133A1 (en) DESIGN OF SCHEDULING REQUEST FOR FURTHER ENHANCED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feNB-IoT)
TWI504300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避免無線存取網路過載的裝置
TW201304585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提供重新配置輔助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TW201414346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進化b節點間載波聚合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TW201412160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指示省電偏好指示的方法及裝置
CN1162103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处理小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56557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dci for v2x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TW201431422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執行鄰近服務的方法及裝置
CN11430340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不连续接收通知
TW201521492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裝置間搜尋的方法及裝置
TW202112163A (zh) 用於決定用於傳輸無線通訊的資源的技術
WO2022000455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ultiplexing for multi-slot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with transport block size (tbs) scaling
WO2023272411A1 (en) Sidelink feedback enhancement
EP343405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splitting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6746217A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1742605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上行链路波束成形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