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371B - 鼻腔沖洗導管 - Google Patents

鼻腔沖洗導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371B
TWI542371B TW103135098A TW103135098A TWI542371B TW I542371 B TWI542371 B TW I542371B TW 103135098 A TW103135098 A TW 103135098A TW 103135098 A TW103135098 A TW 103135098A TW I542371 B TWI542371 B TW I5423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catheter
catheter body
mucus
side ho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3661A (en
Inventor
吳麗秋
李慧萱
李蒼牧
Original Assignee
吳麗秋
李慧萱
李蒼牧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吳麗秋, 李慧萱, 李蒼牧 filed Critical 吳麗秋
Priority to TW103135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2371B/zh
Priority to CA2907253A priority patent/CA2907253C/en
Priority to AU2015234393A priority patent/AU201523439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1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3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371B/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Description

鼻腔沖洗導管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鼻腔沖洗導管,特別是指一種可深入鼻腔及鼻咽清洗黏稠分泌物,以改善慢性鼻竇炎症狀之創新設計。
以症狀持續超過12週為診斷條件的慢性鼻竇炎雖不會直接致命,卻是令人困擾的疾病。目前慢性鼻竇炎並無治癒的方法,其症狀包含鼻塞、喉嚨異物感及咳嗽這些主觀上難過的感覺會持續困擾病人,甚至一生。抗生素只是對急性感染之治療,而外科手術則是用以移除阻塞或擴大鼻腔內通路以改善黏液排放,以避免鼻竇炎急性發作之手段。不管做何治療,疾病之機轉並未改變,症狀仍然存在,因此,耳鼻喉科醫師均建議輔以濕潤鼻腔的長期居家治療,一般建議每天至少濕潤鼻腔兩次,因為無法治癒需要終生居家治療。(chronic sinusitis,Medscape,Treatment,Long-term monitoring)
參閱圖1、2,為人體鼻腔內的矢狀剖面與冠狀剖面視圖,與鼻子的外觀相似,鼻腔正面呈現上窄下寬的三角形,鼻腔由鼻中膈分隔成左右兩個空間。在每一個空間中,介於寬闊的前方鼻前庭90及後方鼻咽91之間的鼻腔本體是由三片彎曲的板狀至圓形狀結構隔成三個稍微彎曲的隙縫狀通路,及一個臨中膈空間。此三片由上向下漸大之板狀結構稱為上鼻甲A、中鼻甲B,及下鼻甲C,而三個由上向下漸大之通路則為上鼻通道A1、中鼻通道B1及下鼻通道C1。臨中膈空間以上、中、下鼻甲A、B、C下緣區分為上、中、下臨中膈空間D1、D2、D3。三個 鼻甲,鼻中膈及鼻腔側壁均由骨骼構成骨架,表面再覆被黏膜,以此增加表面積使鼻腔本體之空間成為隙縫狀通路並具有兩個功能:1.增加吸入空氣之濕度及溫度。2.過濾空氣中顆粒狀物質,預防其掉入氣管及肺臟(參閱nasal cavity,wikipedia)。此三個鼻通道除向內與臨中膈空間,向前與鼻前庭90及向後與鼻咽相通外,為彼此獨立的空間。所有黏液都由鼻腔旁邊的四對鼻竇分泌,並從位於上鼻通道A1、中鼻通道B1及鼻咽頂部的幾個開口排出。慢性鼻竇炎病人求診時多已有嚴重鼻塞之症狀,而且無法回復正常狀態,因此難以回憶其發生的過程,但其致病機轉(pathophysiology)可由感冒的過程來說明。
鼻腔的排出物可以由感冒的過程來了解,感冒初期會流鼻水,鼻水是不含黏液的液體會完全蒸發;接下來是容易排出稍具黏性的鼻涕;再來是不易排出且呈濃稠狀的黏液;接著是呈半固態膠質狀的半鼻屎;最後則是可從鼻前庭90挖出的固態的鼻屎,這是黏液的四種型態。慢性鼻竇炎就是黏液及鼻屎堆積在鼻腔本體所造成的症狀。感冒症狀不會超過4星期,慢性鼻竇炎則是不知病因卻不斷分泌黏液的疾病,只有慢性鼻竇炎才會症狀持續超過12星期,如果症狀超過12星期且無其他腫瘤造成鼻塞,即可確定診斷。另外,過敏性鼻炎,雖也有嚴重之鼻塞症狀,但必定伴隨大量的鼻水,不會有喉嚨異物感,只要過敏原消失就會恢復正常,是間斷性發作的疾病,而慢性鼻竇炎的症狀是鼻水太少黏液太黏所造成,其症狀是經年累月永遠纏住病人。
參閱圖3,慢性鼻竇炎病患的分泌物,因過於黏稠,無論是用力擤鼻涕,或是用力抽吸都很難完全移除。未能移除而滯留在鼻腔的黏液不像鼻水會蒸發消失,而是受呼吸空氣的乾化縮小體積,一層一層黏附於鼻腔內並自位於中鼻通道B1及上鼻通道A1之鼻竇開口向外漫 延,終於造成持續且嚴重的鼻塞。黏液與其他流體不同,容易黏附在狹窄空間,因黏著力不易隨重力下沉,且因從上鼻通道及中鼻通道之開口排出,因此由上向下漫延,形成懸吊於鼻腔上方之狀態,而黏液的最前端即其最下部份因仍與空氣接觸,反而成為最堅硬的鼻屎狀態。此黏液雖難以去除,但未完全乾化之前仍會隨著重力滑動。黏液如向前滑入鼻前庭90就成為習知的鼻涕或進一步乾化成為鼻屎;也會向後滑入鼻咽91,此即習知的黏液倒流,也很難用抽吸或吞嚥的動作來清除。流入鼻咽的黏液之命運也與在鼻腔內相同,會重覆乾化及累積之過程,而且鼻咽91是上下走向寬闊的呼吸通道,流入其內之黏液乾化速度更快,不管是液態之黏液或固態的鼻屎都會再向下滑落,都有掉入氣管的可能,因此會引起喉嚨異物感及咳嗽等症狀,對病人的困擾不亞於鼻塞,持續的咳嗽甚至會限制病人的社交活動。鼻塞、喉嚨異物感及咳嗽等症狀也會影響睡眠,造成睡眠不足及精神不振的不良後果。最後,這些症狀如果放任不管,黏液及鼻屎終將阻塞鼻竇出口,造成黏液堆積鼻竇內而引發急性鼻竇炎,需要嚴峻的內科和/或外科治療,但急性發作控制之後,持續分泌黏液仍然不變,症狀仍然存在。
體外實驗可觀察到,黏液四種型態之互相改變,鼻涕暴露在空氣中可成為黏液,黏液暴露在空氣中可成為半鼻屎,半鼻屎可成為堅硬之鼻屎。從鼻涕變成堅硬之鼻屎,體積可以相差十倍,其時間長短依空氣濕度及流通程度而定。反之,堅硬的鼻屎泡在水中約一小時後,可成為半鼻屎,半鼻屎可成為黏液,時間更久之後可成為鼻涕。因此濕潤鼻腔做為慢性鼻竇炎的輔助治療,聽起來相當合理,但如圖1、2、3所示,鼻腔本體是三個鼻通道及一個臨中膈空間所構成狹窄隙縫狀的複雜結構,並非是空無一物的空洞空間。鼻腔本體可從鼻前庭90到體外,也 可以從鼻咽到口腔再到體外,更是人體內獨一無二前後都通到體外的開放空間(口腔也是開放空間,但是有肌肉群可以自主運動,是屬於可以打開及關閉的空洞空間)。從外部灌注沖洗液,必定先從前後洩漏出去,而且因為鼻甲的阻隔,不管用何種姿勢都無法充滿整個鼻腔本體,而且濕潤鼻腔是手段,沖洗出黏液及鼻屎並改善症狀才是目的,濕潤鼻腔說起來容易,如何達到目的才是困難所在。
綜觀所有的市售濕潤鼻腔的產品以及未見上市的發明專利,可以發現除供水機制的不同外,單一出水口的巨大噴頭則未見改變,都只能放在鼻前庭90來沖洗鼻腔。參閱圖4,以中華民國新型第M418689號「隨身洗鼻器」專利為例,該洗鼻器包括:一擠壓部10及一噴嘴20。該擠壓部10係具有一內部空間11,該噴嘴20係具有一噴出口21及一往該擠壓部10內部空間11延伸之延伸管部22。當該內部空間11裝有水並由外向內施壓,而使該擠壓部10收縮時,壓力會將位於該內部空間11中的水推入該延伸管部22,進而由該噴出口21噴出。
由此可見,所有的沖鼻器都只能放在鼻前庭90噴出由前向後之單方向水柱。參閱圖3,依流體向壓力低處渲洩的原理,水柱只能噴向寬敞、較少黏液堆積的下鼻通道C1,由於鼻甲的阻隔,單方向的水柱無法直接噴到堆積在上面較狹小之中鼻通道B1及上鼻通道A1的黏液及鼻屎,只能寄望水柱碰撞鼻甲所產生的向上微弱散射,另外,沖洗液因呼吸的關係也無法停留在下鼻通道。如為了增強散射而加強水壓不但無法達到目的,反而會使大量的水沖向鼻咽,容易沖進氣管,產生嗆水或損傷黏膜的副作用。
再以下列實驗模擬沖洗鼻腔的機制如下:以水平水柱噴射黏附於直立塑膠板之黏液、半鼻屎及鼻屎,水柱強度再依垂直向上之長度區分為:45cm以下之低 壓水柱,45cm至90cm之中壓水柱及90cm以上之高壓水柱。如此可以觀察到:低壓水柱能使黏液變成稀薄的鼻涕,也能使半鼻屎表面變成黏液,但無法撼動堅硬的鼻屎;中壓水柱可使黏液及半鼻屎變成易於流動的鼻涕,也可使堅硬的鼻屎表面變成濃稠的黏液;高壓水柱則可使堅硬的鼻屎直接剝離滑落,半鼻屎黏液及鼻涕更容易被直接沖走。
因此沖洗或濕潤鼻腔的機轉如下,其一是水柱直接穿透黏液、半鼻屎或鼻屎的底層,使其立即從附著處脫落,是為立即、直接、完全的清除效應;其二是射出的水柱部份穿透黏液、半鼻屎或鼻屎,使其表層變成易於流動的狀態,或者是沖洗液長時間與黏液、半鼻屎及鼻屎接觸使其軟化的濕潤作用,是為延後、間接、部分的濕潤效應。濕潤效應只有部分清除效果,必須加上病人用力排出才較有效果,否則滯留鼻腔又回復惡性循環,因此水柱越強沖洗效果越佳。
以此治療機轉來檢視現有市售沖鼻器,雖然能噴出平行於鼻腔前後走向的強勁水柱,但因鼻甲及黏液的阻隔,只能噴向寬敞的下鼻通道及下臨中膈空間,而無法達到黏稠分泌物主要堆積的中鼻通道及上鼻通道,而散射的水柱太微弱,沖洗效果非常有限。
參閱圖5,再以此實驗來檢視中華民國第101125880號「鼻通道沖洗導管裝置」發明專利申請案,該案揭露了一種末端封閉且開設有複數邊孔32之導管31。該導管31可經由較寬敞的中鼻通道B1及下鼻通道C1深入鼻咽91,由於該導管31能置入狹窄的鼻通道,並噴出垂直於導管31的水柱,因此可以清除其所到之處的黏液,但是,此導管31只能噴出30cm水柱,對於鼻屎及半鼻屎而言,依上述實驗只有間接的濕潤效應。另一方面,該案所揭露之導管31,其銜接處係以鋼針套入導管31本體之入水端,鋼針的內徑會限制水流量,也進一步限制了 噴出水柱的壓力。
回顧圖3,嚴重的慢性鼻竇炎病人,中鼻通道B1及下臨中膈空間D3以上常充滿黏液及堅硬的鼻屎,需要高壓水柱才能穿透此鼻屎,也有病人雖未完全阻塞,其抵達上鼻通道A1及中鼻通道B1之路徑因先天因素而彎曲,也因後天堆積鼻屎造成狹小,前述鼻通道沖洗導管,太大的無法通過狹窄處,太小的難以操控,因而難以直接迄及,這些問題都需要特別設計來克服。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為設計一種更佳的導管以沖洗狹窄彎曲的鼻通道及寬闊的鼻咽,其特徵在於:該沖洗導管包含一導管本體及一套接在該導管本體外部的銜接器,該導管本體是以矽膠及乳膠其中之一或其它柔軟且具彈性之材質製成,可供使用者自行操作置入鼻腔及鼻咽,該導管本體具有一封閉端及一相反於該封閉端之開放端,且靠近該封閉端處形成有複數邊孔。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沖洗導管內更設置一支末端漸細並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探針。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沖洗導管內更設置複數支長度遞減並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探針。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的總面積介於3.367mm 2~4.123mm 2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的總面積介於2.381mm 2~3.367mm 2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的總面積小於2.381mm 2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越接近封閉端,越呈密集分佈。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前述導管本體之外徑不大於1.0mm,而其內設置外徑不大於0.1mm並經防鏽處理的鎢合金探針。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前述導管本體之封閉端上更開設有一端孔。
本發明之有益功效在於,藉由內置探針改善導管之操控性,可深入沖洗目標區,並藉由銜接器及邊孔總面積的設計,可以噴出多重強勁細長水柱,達到更佳的沖洗目的。
E‧‧‧鼻前庭
F‧‧‧上鼻甲
F1‧‧‧上鼻通道
G‧‧‧中鼻甲
G1‧‧‧中鼻通道
H‧‧‧下鼻甲
H1‧‧‧下鼻通道
I‧‧‧臨中膈空間
I1‧‧‧上臨中膈空間
I2‧‧‧中臨中膈空間
I3‧‧‧下臨中膈空間
J‧‧‧鼻咽
6‧‧‧鼻腔沖洗導管
61‧‧‧導管本體
611‧‧‧封閉端
612‧‧‧開放端
613‧‧‧邊孔
614‧‧‧端孔
62‧‧‧銜接器
7‧‧‧注射筒
8‧‧‧探針
MC‧‧‧黏液或鼻屎
圖1是人體鼻腔內的矢狀剖面視圖;圖2是圖1中線段aa鼻腔後半部的冠狀剖面視圖;圖3是一鼻腔後半部的冠狀剖面視圖,說明慢性鼻竇炎患者之黏液及鼻屎由上臨中膈空間、上鼻通道及中鼻通道堆積到下臨中膈空間之態樣;圖4是剖面示意圖,說明中華民國新型第M418689號之「隨身洗鼻器」;圖5是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中華民國第101125880號「鼻通道沖洗導管裝置」;圖6是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圖7是一上視示意圖,說明該導管具有複數越靠近封閉端越呈密集分佈的邊孔;圖8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圖9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之第三較佳實施例;圖10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 之第四較佳實施例;圖11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之第五較佳實施例;圖12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一銜接器與導管本體的銜接態樣;圖13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銜接器與導管本體的銜接態樣,以及探針之安全設計;圖14是一鼻腔後半部的冠狀剖面視圖,說明抵達上鼻通道集中鼻通道之彎曲及狹窄路徑;圖15是人體鼻腔內的矢狀剖面視圖,說明該導管置於中鼻通道進行沖洗的態樣;圖16是人體鼻腔內的矢狀剖面視圖,說明該導管置於上鼻通道進行沖洗的態樣;圖17是人體鼻腔內的冠狀剖面視圖,說明該導管置於下臨中膈空間進行沖洗的態樣;及圖18是人體鼻腔內的矢狀剖面視圖,說明該導管置於鼻咽並進行沖洗的態樣。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五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進行詳細說明之前,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元件編號來作表示,且以下僅先就元件之構成及連接關係作各個實施例之介紹說明,至於詳細之製程參數、使用操作過程,及功效說明則敘述於後。
參閱圖6、7,為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6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鼻腔沖洗導管6可配合一注射筒7灌注沖洗液以沖洗人體之鼻腔及鼻咽。
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特徵在於,該鼻腔沖 洗導管6包含一導管本體61及一套接在該導管本體61外部的銜接器62,該導管本體61是以矽膠及乳膠其中之一或其它柔軟且具彈性之材質所製成,並可供使用者自行操作置入鼻腔及鼻咽中,該導管本體61具有一封閉端611及一相反於該封閉端611之開放端612,且該導管本體61上靠近該封閉端611處形成有複數邊孔613,且該導管本體61上之複數邊孔613越接近該封閉端611處,越呈密集分佈(顯示於圖7)。
參閱圖8,為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6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本發明之鼻腔沖洗導管6還內置有一支末端漸細並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探針8。
參閱圖9,為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6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該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發明之鼻腔沖洗導管6還內置有複數支長度遞減並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探針8。本實施例中該複數探針8之數量為3根,實際實施時,也可以是其他數量,當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10,為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6之第四較佳實施例,該第四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三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該導管本體61之外徑不大於1.0mm,並定義其為微導管。該鼻腔沖洗導管6內置有複數支外徑不大於0.1mm且長度遞減經防鏽處理的鎢合金探針8。
參閱圖11,為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6之第五較佳實施例,該第五較佳實施例與該第四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該導管本體61之封閉端611上更開設有一端孔614,該鼻腔沖洗導管6內置有一外徑不大於0.1mm且末端漸細經防鏽處理的 鎢合金探針8。
以下就本發明之鼻腔沖洗導管6於導管之製造邊孔與垂直水柱高度的關係邊孔製造及數量配置導管與邊孔的相互關係探針之設計銜接器注射筒之選用實際使用操作及功效增進等各個面向作詳細之說明。
導管製造
該導管本體61由矽膠、乳膠或其它柔軟且具彈性之材質製成,且該導管本體61具有一開放端612及一封閉端611,近封閉端611處設置有複數邊孔613。鼻腔中最大的下鼻通道H1及下臨中膈空間I3,一般人在4mm以下,患者可能在2.5mm甚至1.5mm以下;最小的上鼻通道,一般人在1.5mm以下,患者可能在1mm以下,因此,本案之導管外徑以4mm以下為原則,較佳地,是介於0.5~2.5mm。導管外徑小於1.0mm稱微導管,其內徑可能只有0.6mm甚至只有0.3mm,灌注操作中容易爆裂,其封閉端如加設開孔可降低此風險。管壁則在1mm以下,較佳地,是介於0.1~0.6mm。邊孔在1mm以下,較佳地,是介於0.1~0.5mm。
邊孔與垂直水柱高度的關係
因為邊孔613水柱初始速度(V 0)可以決定其垂直高度h,其等式如下:V 0=gtt=V 0/g,其中g為重力常數9.8m/sec2t為至垂直頂點的時間,又最高垂直頂點為h,則h=1/2(gt 2),以t=V 0/g代入,則h=1/2(g)(V 0/g)2=V 0 2/2gV 0 2=2gh,又邊孔613水柱平均初始速度(V 0)取決於速度灌注(IR)及邊孔總面積(TA,Total Area),其等式如下:V 0=IR/TA,以此代 入等式V 0 2=2gh可得(IR/TA)2=2gh,或TA 2=IR 2/2gh,或。 雖然10cc、20cc、50cc、60cc及100cc的注射筒7都很容易取得,但考量操作性及避免大流量的嗆水現象,不宜使用大容量的注射筒7,而10cc注射筒可以說是大小適中,容易操作又 不會產生嗆水現象的選擇,因此,本發明以10cc注射筒7作為標準注射筒。一般徒手操作10cc注射筒可以達到5cc/sec至15cc/sec之速度灌注(IR,Injection Rate),因此選擇5cc/sec至15cc/sec之中間值10cc/sec作為標準灌注速度,於此標準灌注速度下要產生30cm之水柱,需要邊孔613總面積 ;要產生45cm之水柱,則需要 邊孔總面積;同樣地以10cc/sec的 灌注速度要產生90cm之水柱,則需邊孔613總面積 。綜合以上,邊孔613總面積介 於3.367mm 2~4.123mm 2可以產生30~45cm低壓水柱之導管稱為低壓導管;邊孔總面積在介於2.381mm 2~3.367mm 2可以產生45~90cm中壓水柱之導管稱為中壓導管;邊孔總面積小於2.381mm 2,可產生90cm以上高壓水柱之導管稱為高壓導管。因前案已可噴出30cm之水柱,故本案低壓水柱定義為30~45cm。
邊孔製造及數量配置
邊孔613可以採用移除管壁之一部份的傳統方式製作,也可以用椎狀實心鋼針穿刺方法製造。4.123mm 2邊孔總面積可以製造0.5mm之圓形邊孔,其數量為4.123mm 2÷0.5mm÷0.5mm÷0.785=21個,也可以製造58個0.3mm之圓形邊孔或131個0.2mm圓形邊孔;3.367mm 2邊孔總面積可以製造0.5mm之圓形邊孔,其數量等於3.367mm 2÷0.5mm÷0.5mm÷0.785=17個,也可以製造47個0.3mm之圓形邊孔或107個0.2mm之圓形邊孔;同樣地2.381mm 2邊孔總面積可以製造12個0.5mm圓形邊孔,33個0.3mm圓形邊孔或75個0.2mm圓形邊孔。在灌注操作中,越接近封閉端之處,其管腔壓力越大,因此設計近封閉端611有較密集之邊孔613分佈(顯示於圖8),避免末端局部膨脹,使其能承受最大管腔壓力,以噴出最強水柱。壓力越大邊孔需要越向封閉端611密集分佈。邊孔613總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邊孔613越小,邊孔613數量 越多,分佈也越廣,可以沖洗更大範圍;邊孔613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邊孔613越小總面積也會越小,所產生的水柱也越強。
導管與邊孔的相互關係
導管本體61外徑相同情形下,管壁愈厚,內徑愈小,則愈耐高壓而不易產生彈性疲勞。彈性疲勞會導致邊孔擴大,邊孔613總面積增加,水柱減弱的後果。但管壁愈厚灌注阻力愈大,不利於灌注操作,彈性疲勞與操作方便必需取得平衡。依據前述實驗,水柱愈強沖洗效果愈佳,但沖洗操作中刺痛的感覺愈強,而且病情較輕者,黏液較不黏稠,堅硬的鼻屎較少,中壓或低壓水柱已經足以改善症狀,且中壓或低壓導管之邊孔總面積較大,邊孔613分佈較廣,可以沖洗較大的範圍。因此,三種導管都有其適應對象,都有其存在之必要。
探針之設計
外徑越大、管壁越厚之導管本體61越硬也越易於操作,但受限於鼻腔的狹小空間,外徑必須小於狹窄處,導致導管本體61可能太軟而不易於操控,除需增強其硬度,也需要具有末端漸進的柔軟度,因此管腔內增設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材質探針8,該探針8可以是末端漸細的單一探針8或長度遞減之複數探針8(顯示於圖8、9)。另外,有病人抵達上鼻通道及中鼻通道之路徑最狹窄處可能小於1.0mm,甚至只有0.5mm的寬度,必須更小的導管才能克服,此小於1.0mm之微導管內徑可能只有0.6mm甚至只有0.3mm,因此探針8必須更小、硬度必須更大,必須採用防鏽處理過且不大於0.1mm的鎢合金探針(顯示於圖10、11),因為鎢是硬度最大的金屬。
銜接器
回顧圖5,習知之中華民國第101125880號「鼻通道沖洗導管裝置」,其銜接器之出水口是套入導管本 體之入水口,其銜接器如不是限制了水流量,就是造成導管本體在銜接處被撐開,管壁變薄較無法承受灌注之壓力。因此,本案改採銜接器62之出水口以較大內徑包覆在導管入水口之外,排除水流量及灌注壓力之問題。在銜接處利用兩者之間的摩擦力及強力黏著劑形成牢固的銜接狀態。另外,微導管因為內徑很小,又需要內置探針8,更需要外套式的銜接器62(顯示於圖12)。探針8可以在銜接處作一安全設計,預防灌注操作中隨著沖洗液向前移動(顯示於圖13)。
注射筒之選用
雖然20cc、30cc,及50cc之注射筒7都很容易取得,但因體積太大不易操作,而且流量太大容易產生嗆水的現象,所以10cc注射筒是一般病人最容易操作的選擇。但是,注射筒7之使用還必須配合導管本體61之管徑作調整。外徑2mm以上之導管本體61可使用10cc之注射筒7;1.5~2mm之導管本體61可使用5~10cc之注射筒7;1~1.5mm之導管本體61可使用1~5cc之注射筒7;1mm以下之微導管為避免導管爆裂可使用1~2cc之注射筒7。
實際使用操作
因為手工製造之前案導管,在專利申請前已親身試用,至今已逾二年,而且本案之導管也試用近半年,因此我們熟悉沖洗鼻腔的所有細節,並且體認:因為需要每天沖洗鼻腔,沖洗之效果病人自己最清楚。評估效果之項目有二,其一是客觀上沖洗中及沖洗後黏液流出的量,越多越好;其二是主觀上沖洗後,鼻塞、喉嚨異物感及咳嗽,這些難過感覺的改善程度。必須兩者都滿意至少也要可以接受才算具有效果,病人才會繼續使用。但是依病情的嚴重程度,一天、半天或更短的時間,症狀還是會再重複,仍須重複沖洗。如果有病人使用前案圖5之導管且已深入鼻腔(至少深入8~10cm以上)仍然沒有滿意的沖 洗效果,則應該是沒有放入中鼻通道及上鼻通道兩個目標區,或是水柱強度不足以穿透鼻屎所致。此時應該先尋求醫師之協助,施行鼻腔、鼻竇之電腦斷層攝影,做一次電腦斷層攝影檢查有助於每天的沖洗,應該是值得的。
如果此電腦斷層攝影檢查之結果如圖14所示,人體之鼻腔是由三片板狀結構隔成三個稍微彎曲的隙縫通路,此三片板狀結構分別為上鼻甲F、中鼻甲G,及下鼻甲H,而三個通路則為上鼻通道F1、中鼻通道G1及下鼻通道H1。雖然沒有很多黏液或鼻屎MC造成阻塞,此圖顯示上鼻甲F、中鼻甲G,及下鼻甲H比正常人大,且上鼻通道F1、中鼻通道G1及下鼻通道H1比正常人狹窄,應該是堅硬的鼻屎黏附在鼻甲使其變大所造成的狹窄,又如果所使用的導管外徑大於狹窄處,則沖洗效果不佳可確認是未能進入目標區所致。因此必須檢視從前到後所有的冠狀剖面圖,量出其抵達路徑中最小的寬度,選用小於此寬度之導管本體61。由於探針8的設計使導管本體61具有良好的操控性。由圖14可見,從鼻前庭E經下臨中膈空間I3,再向外彎曲即可抵達中鼻通道G1,從鼻前庭E經下臨中膈空間I3及中臨中膈空間I2,再向外彎曲即可抵達上鼻通道F1,操作時將導管本體61緊貼鼻中膈沿著下臨中膈空間I3向內向上並向後深入鼻腔約3~4cm,再向外彎曲並深入即可抵達中鼻通道G1(此狀態顯示於圖15);如果將導管本體61緊貼鼻中膈沿著下臨中膈空間I3及中臨中膈空間I2並向後深入鼻腔約5~6cm,再向外彎曲即可抵達上鼻通道F1目標區(此狀態顯示於圖16)。因為該導管本體61已直接抵達目標區,雖然此導管之流量較小,但已足夠清洗此非常狹窄之空間。
如果此電腦斷層攝影檢查之結果如圖17所示,由於黏液或鼻屎MC自狹窄的上鼻通道F1及中鼻通道G1向下堆積至下臨中膈空間I3,堆積之處空氣不流通, 堆積處之下則為呼吸空氣進出之寬闊空間,因此其下緣反而成為接觸呼吸空氣之表層,易形成堅硬之鼻屎。有挖鼻屎經驗的人都知道,鼻屎之表層是堅硬的,但其內層常是尚含水份的黏液,所不同的是一般所挖到的鼻屎是位於鼻前庭E,但病人的鼻屎則是在手指無法觸及的狹窄鼻腔本體內。不但市售沖鼻器前後走向的水柱無法撼動此鼻屎,圖5之「鼻通道沖洗導管裝置」所產生上下左右30cm水柱也穿透力不足,此時可依病情嚴重程度,選用中壓導管或高壓導管放置於鼻屎下方的下臨中膈空間I3,利用強勁的水柱向上噴射,正如前述之噴射實驗,中、高壓水柱可以有更好的穿透力及清除效果,很快地改善鼻塞的症狀。
參閱圖18,因為鼻咽J是寬闊的呼吸空氣必經之處,掉入鼻咽J的黏液因為空氣的乾化作用很快變成堅硬的鼻屎,市售沖鼻器單一方向之水柱,只能沖洗鼻咽J後壁,無法沖洗鼻咽J頂部及兩側,而且如加壓,其巨大水柱(直徑大多在1~2mm之間)必定伴隨大流量,容易產生嗆水的現象。前案導管之30cm水柱,雖可沖洗黏液,但對鼻屎穿透力不足效果不佳,在鼻咽J處難以發揮作用,這種情況下,依病情嚴重性,使用者可將中壓或高壓導管順著水平方向從下鼻通道H1、中鼻通道G1或臨中膈空間I進入鼻咽J,再將導管往上翹可抵達該鼻咽J頂部,套上注射筒6可以噴出理想的水柱,清除鼻咽J上之黏液及鼻屎。
經由上述說明可知,使用者可選用具有探針8並適合其病情之導管,因其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可以很容易將導管深入該上鼻通道F1、中鼻通道G1、下鼻通道H1及鼻咽J中,以效清除其中的黏液及鼻屎。
經由以上實施例之敘述,可知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6確實具有以下功效增進之處:
一、藉由易於操控之微導管使直接沖洗狹 窄的鼻通道成為可能。
二、藉由銜接器62的改進,在不加大管徑的條件下,獲得更為強勁的噴射水柱,增強間接沖洗的效果。
三、以控制邊孔613總面積之方法設計水柱之強度,水柱越強清除效果越佳。
四、藉由導管之操控性可以控制導管本體61在鼻咽J的位置,並利用強勁的水柱清除鼻咽J上的黏液及鼻屎。
本發明鼻腔沖洗導管,可克服習知沖鼻器無法進行鼻腔深處沖洗之缺點,可真正改善慢性鼻竇炎患者之症狀,並減少使用過程中的不適感,便利於使用者外出使用,故確實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五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6‧‧‧鼻腔沖洗導管
61‧‧‧導管本體
611‧‧‧封閉端
612‧‧‧開放端
613‧‧‧邊孔
62‧‧‧銜接器
7‧‧‧注射筒
8‧‧‧探針

Claims (10)

  1. 一種鼻腔沖洗導管,可配合一注射筒灌注沖洗液以沖洗鼻腔及鼻咽:其特徵在於,該沖洗導管包含一導管本體及一套接在該導管本體外的銜接器,該導管本體是以矽膠及乳膠其中之一或其它柔軟且具彈性之材質製成,可供使用者自行操作置入鼻腔及鼻咽,該導管本體具有一封閉端及一相反於該封閉端之開放端,且靠近該封閉端處形成有複數邊孔,該複數邊孔的總面積不大於4.123mm 2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沖洗導管內更設置一支末端漸細並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探針。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沖洗導管內更設置複數支長度遞減並經防鏽處理的金屬探針。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之外徑不大於1.0mm,而其內設置外徑不大於0.1mm並經防鏽處理的鎢合金探針。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之封閉端上更開設有一端孔。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的總面積介於3.367mm 2~4.123mm 2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的總面積介於2.381mm 2~3.367mm 2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任一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的總面積小於2.381mm 2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越接近封閉端,越呈密集分佈。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鼻腔沖洗導管,其中,該導管本體上之複數邊孔越接近封閉端,越呈密集分佈。
TW103135098A 2014-10-08 2014-10-08 鼻腔沖洗導管 TWI542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098A TWI542371B (zh) 2014-10-08 2014-10-08 鼻腔沖洗導管
CA2907253A CA2907253C (en) 2014-10-08 2015-10-02 Nasal flushing catheter
AU2015234393A AU2015234393B2 (en) 2014-10-08 2015-10-02 Nasal flushing cathe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098A TWI542371B (zh) 2014-10-08 2014-10-08 鼻腔沖洗導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661A TW201613661A (en) 2016-04-16
TWI542371B true TWI542371B (zh) 2016-07-21

Family

ID=55649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098A TWI542371B (zh) 2014-10-08 2014-10-08 鼻腔沖洗導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AU (1) AU2015234393B2 (zh)
CA (1) CA2907253C (zh)
TW (1) TWI5423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9102B (zh) * 2018-01-18 2019-02-01 吳麗秋 可塌陷鼻腔噴射導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3152A1 (zh) * 2015-10-14 2017-04-20 吴丽秋 鼻腔冲洗导管
WO2018119561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通博国际有限公司 可塌陷鼻腔喷射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1750B2 (en) * 2004-04-21 2016-05-31 Acclarent,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maxillary sinus disease
US8852156B2 (en) * 2012-02-08 2014-10-07 Windrose Medical, Llc. Device for implanting medical catheters
TWI515025B (zh) * 2012-07-18 2016-01-01 吳麗秋 鼻通道沖洗導管裝置
US20140054189A1 (en) * 2012-08-23 2014-02-27 Lih-Chiu Wu Nasal flushing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9102B (zh) * 2018-01-18 2019-02-01 吳麗秋 可塌陷鼻腔噴射導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07253A1 (en) 2016-04-08
AU2015234393A1 (en) 2016-04-28
AU2015234393B2 (en) 2017-05-04
CA2907253C (en) 2017-08-29
TW201613661A (en) 2016-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9166B (zh) 可塌陷鼻腔喷射导管
JP6131416B2 (ja) 鼻腔洗浄カテーテル装置
TWI542371B (zh) 鼻腔沖洗導管
JP2005518874A5 (zh)
WO2017063152A1 (zh) 鼻腔冲洗导管
TW201735955A (zh) 鼻腔沖洗導管
US20140054189A1 (en) Nasal flushing device
TWI649102B (zh) 可塌陷鼻腔噴射導管
US20180214628A1 (en) Nasal ejecting catheter for home remedy of nasal irrigation treatment
CN209951886U (zh) 一种神经外科颅脑积液用的引流装置
TW201821121A (zh) 可塌陷鼻腔噴射導管
CN103565634B (zh) 鼻通道冲洗导管装置
CN204971834U (zh) 角膜内皮细胞刮除器
CN219184874U (zh) 一种鼻腔冲洗负压连接器
CN202015381U (zh) 一种阴道冲洗护理器
KR101568305B1 (ko) 피하 지방 평활 기구
CN107997874A (zh) 一种外耳道冲洗装置
CN105055080A (zh) 角膜内皮细胞刮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