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0252B -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0252B
TWI540252B TW103123862A TW103123862A TWI540252B TW I540252 B TWI540252 B TW I540252B TW 103123862 A TW103123862 A TW 103123862A TW 103123862 A TW103123862 A TW 103123862A TW I540252 B TWI540252 B TW I5402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water
water flow
disposed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3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2451A (zh
Inventor
洪榮泰
Original Assignee
總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總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總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3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025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2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2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0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02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Description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陸上水流發電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設置於水流上方,可以配合該水流水面的高低,將水流的能量傳遞之發電機的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水力發電是各種綠色能源當中的一種,歷史相當古老,發電量雖小但是無污染是最大特色之一,於是許多的發電設計都是利用水流的特性,發展出堤壩式、引水式、混合式、潮汐、抽水蓄能…等等。
參閱圖1,為中華民國發明第325821號專利「簡易式的發電裝置」,其利用該槽管16將整個發電裝置浮在水面上,並且固定位置避免被水流沖走,利用葉片輪14接收水流的能量而轉動,利用2組鏈條18及鏈輪17將該葉片輪14的能量傳遞置發電機20的轉輪21,使該發電機20發電,發出的電力利用電線牽至岸邊的插座22。
習知的發電裝置類似將發電機組搬至小船上,由於船載重的限制所以無法載運大型發電機組而限制了發電量,且使用該鏈條18的耐用度並不高,來傳動能量時會經常遇到需更換新品而停機保養,且該傳輸電線牽至岸邊的電箱會沉於水中,該電線遇溪石砸傷將會導致漏電。
經由以上說明可知,習知之簡易式的發電裝置誠具有以下缺點:
一、發電量無法提昇:發電機組被限制於浮體載重的能力而無法加大發電量,且該浮體的最大乘載 重量不僅要載重該發電機,還有齒輪、鍊條、葉片輪…等等以避免水流沖擊導致翻覆,導致該發電機的大小被限縮住,而無法提昇發電量。
二、耐用度不高:該發電裝置使用鏈條與齒輪來傳遞能量,該鏈條轉動時會與該齒輪摩擦,且空氣中的灰塵進入該鏈條時更會加速磨損狀況,導致須頻繁的更換零件而減低發電效益。
三、容易造成損壞:傳送電力的電線因為該發電機設置於河道中間,所以該電線會從該河流底而拉至岸邊,該電線就會受到河流中物體撞擊而遭受損壞,且設置於河道中的發電裝置,也會遭受該葉片輪濺起的水珠而氧化損壞。
由上述所言可知,目前浮載於水面的發電裝置雖然可以應付河流水面的高低,但是發電量卻受到浮體載重的限制,並且會遭受河水的襲擊減少壽命,而設置於陸地或平台的發電機雖然可以擴充發電量,但是卻必須克服水位高低影響葉片輪的效益,確實有進步的空間。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陸上水流發電裝置,適用於設置在一水流上方,用以接受該水流流動的能量轉換成電能,並包含一平台、一水車單元、一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及一發電單元。
該平台包括一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的固定座,該水車單元包括一浮載組、一水車組,及一支撐組。該浮載組,可浮載於該水流上,且可隨該水流的水位高低改變工作高度。
該水車組可分離地設置於該浮載組上,該水車組具有一水車輪葉片、一鎖固於該水車輪葉片的水車軸心,及與該水車軸心鎖固在一起的第一齒輪,該水車輪 葉片接受該水流而轉動,以帶動該水車軸心及該第一齒輪轉動。
該支撐組其一端與該水車組樞接,相反的另一端連接於該固定座上,且該支撐組是順著該水流之流向自該固定座上以一斜度向下延伸,並與該水流之水面形成一夾角,以使該水車組受該水流之流動而推動該水車輪葉片轉動。
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包括一第一傳動組、一第二傳動組,及一第三傳動組,該第一傳動組具有一與該第一齒輪嚙接的第二齒輪、一與該第一齒輪鎖固在一起且垂直於該水車軸心的第一軸心,及一與該第一軸心鎖固在一起的第三齒輪,該第一齒輪可連動該第二齒輪、第一軸心,及第三齒輪轉動,該第一軸心設置於該固定座上以同步該支撐組移動。
該第二傳動組具有一與該第三齒輪嚙接的第四齒輪、一與該第四齒輪鎖固在一起的第二軸心,及一與該第二軸心鎖固在一起的第五齒輪,該第二軸心垂直於該第一軸心且平行該水車軸心,該第三齒輪可連動該第四齒輪、第二軸心,及第五齒輪轉動,該水車組藉由該第一傳動組連動該第二軸心。
該第三傳動組具有一與該第五齒輪嚙接的第六齒輪,及一與該第六齒輪鎖固在一起且設置於該固定座上的第三軸心,該第三軸心平行於該第二軸心且垂直該第一軸心,該第五齒輪可連動該第六齒輪及第三軸心轉動。
該發電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容置空間的發電機,其具有一連接該第三軸心的發電機軸心,該第三軸心可連動該發電機軸心轉動令該發電機發電。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第一傳動組更具有固定該第一、二齒輪位置的第一齒輪箱,該第二傳動組更具有固定該第三、四齒輪位置的第二齒輪箱, 該第三傳動組更具有固定該第五、六齒輪位置的補助桿。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支撐組具有一端設置於該固定座上的一第一支撐桿,以及一端設置於該固定座上的一第二支撐桿,該第一、二支撐桿之另一端設置於該水車輪葉片的兩旁並連接該水車軸心。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平台更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上方的吊車,該支撐組更具有複數設置於該第一、二支撐桿上的吊架,該吊車可使用該吊架將該第一、二支撐桿往上吊升,令該水車單元離開水面於該平台,此時,該支撐組同步該第一、二支撐桿而移動位置。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支撐組更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支撐桿下方的第一平板、一設置於該第二支撐桿下方的第二平板、一位於該第一平板下的第一組件,及一位於該第二平板下的第二組件,該浮載組具有一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一平板下的第一浮體、一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二平板下的第二浮體、一設置於該第一浮體上的第一凹槽,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浮體上的第二凹槽,當該水車組位於水面時,該第一平板是置於該第一浮體上且該第一組件與該第一凹槽相嵌合令該第一浮體不會滑動,該第二平板置於該第二浮體上且該第二組件與該第二凹槽相嵌合令該第二浮體不會滑動,該第一、二浮體可以乘載該水車輪葉片於在水面轉動,當該水車組脫離水面後,該第一、二平板的第一、二組件與該第一、二浮體的一、二凹槽分離。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浮載組更具有二分別設置於該第一、二浮體上且位於該水流來源方向的繩索,該繩索依附於該第一、二支撐桿鎖固於該固定座上,該繩索拉住該第一、二浮體避免被該水流沖走。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第一、 二浮體的下緣於該水流來源方向形成船型。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第一、三傳動組及該第一、二支撐桿連接於該固定座上的設置點成一直線。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固定座具有一可容納該第六齒輪的第一容置槽、一可容納該第一軸心的第二容置槽、一可容納該第一支撐桿的第三容置槽,及一可容納該第二支撐桿的第四容置槽。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該發電機更具有一設置於該發電機軸心與該第三軸心間之離合器,用以控制該發電機軸心與該第三軸心連接與否。
本發明之有益功效在於,利用該浮載組可浮載於水面上,使該水車單元與水流不受水位高低影響恆保持接觸,配合該支撐組順著該水流之流向以一斜度向下延伸,與水流之水面形成一夾角,以令該水流推動該水車輪葉片旋轉,而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藉由該第二傳動組之第五齒輪沿著該第六齒輪作移位轉動,使該第一傳動組不論是在低水位或是高水位的位置,都能與該第三傳動組嚙接在一起,進而使該水車單元轉動之能量能夠不間斷地傳遞至該發電單元進行發電。
2‧‧‧水流
3‧‧‧平台
31‧‧‧容置空間
32‧‧‧固定座
33‧‧‧吊車
321‧‧‧第一容置槽
322‧‧‧第二容置槽
323‧‧‧第三容置槽
324‧‧‧第四容置槽
4‧‧‧水車單元
41‧‧‧浮載組
411‧‧‧第一浮體
412‧‧‧第二浮體
413‧‧‧第一凹槽
414‧‧‧第二凹槽
415‧‧‧繩索
416‧‧‧船型
42‧‧‧水車組
421‧‧‧水車輪葉片
422‧‧‧水車軸心
423‧‧‧第一齒輪
43‧‧‧支撐組
431‧‧‧第一支撐桿
432‧‧‧第二支撐桿
433‧‧‧吊架
434‧‧‧第一平板
435‧‧‧第二平板
436‧‧‧第一組件
437‧‧‧第二組件
5‧‧‧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
51‧‧‧第一傳動組
511‧‧‧第二齒輪
512‧‧‧第一軸心
513‧‧‧第三齒輪
514‧‧‧第一齒輪箱
515‧‧‧鋼管保護套
52‧‧‧第二傳動組
521‧‧‧第四齒輪
522‧‧‧第二軸心
523‧‧‧第五齒輪
524‧‧‧第二齒輪箱
53‧‧‧第三傳動組
531‧‧‧第六齒輪
532‧‧‧第三軸心
533‧‧‧補助桿
534‧‧‧保護蓋
6‧‧‧發電單元
61‧‧‧發電機
611‧‧‧發電機軸心
612‧‧‧離合器
7‧‧‧直線
θ‧‧‧夾角
圖1是一裝置示意圖,以說明中華民國發明第325821號專利之比較;圖2是一俯視示意圖,輔助說明本發明陸上水流發電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裝置配置圖;圖3是一前視透視示意圖,說明本該較佳實施例的內部元件配置圖;圖4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於低水位時 的實施態樣;圖5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於高水位時的實施態樣;及圖6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將一支撐組吊起於一平台上的態樣。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2、3,為本發明陸上水流發電裝置之較佳實施例,適用於設置在陸地上的江、河、圳、溝中的任一水流2上方,用以接受該水流2流動的能量以轉換成電能,並包含一平台3、一水車單元4、一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5,及一發電單元6。
該平台3包括一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31的固定座32。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平台3是利用該水流2的河堤建築於該水流2上方一定距離處的發電室。當然,也可以是使用柱子直接建築於該水流2的中央,當該水流2之水道寬度較大時,可以橫向設置複數的陸上水流發電裝置來增加發電量,而當該水流2是狹窄的水道時也可以作縱向的前後設置,配合該水流2的實際情況來建構適當的設置形式。
該水車單元4主要是用於接受該水流2流動的能量,並包括一浮載組41、一水車組42,及一支撐組43。該浮載組41具有一第一浮體411、一第二浮體412、一設置於該第一浮體411上的第一凹槽413,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浮體412上的第二凹槽414,該第一、二浮體411、412可浮載於該水流2之上,且可隨該水流2的水位高低改變其高低位置。
該水車組42是可分離地設置於該浮載組41上,並具有一水車輪葉片421、一鎖固於該水車輪葉片421上的水車軸心422,以及一與該水車軸心422鎖固在一起的第一齒輪423。該水車輪葉片421與該水流2之水面接觸並受該水流2之流動沖擊而轉動,進而帶動該水車軸心422及該第一齒輪423轉動。該水車組42利用該浮載組41提供浮力,而使該水車輪葉片421能夠穩定的浮於水面且隨著該水流2的水位高低改變位置。
參閱圖3、4、5,該支撐組43之一端與該水車組42樞接,相反的另一端連接於該固定座32上,且該支撐組43是順著該水流2之流向自該固定座32上以一斜度向下延伸,並與該水流2之水面形成一夾角θ,當該水流2位於高水位時,該水車組42在水面上的位置會升高導致該夾角θ變小,當該水流2位於低水位時,該水車組42會隨著水位降低導致該夾角θ變大,不論該水車組42是在高水位或是低水位,皆能受該水流2之流動沖擊而推動該水車輪葉片421轉動。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支撐組43具有一第一支撐桿431,及一第二支撐桿432,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之一端設置於該固定座32上,相反的另一端設置於該水車輪葉片421的兩旁並使用軸承連接該水車軸心422,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及該水車軸心422形成一倒U型,以使該水車組42受該水流2之流動沖擊而推動該水車輪葉片421轉動。在此,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也可以僅使用一個支撐桿與該水車組42樞接,不應以此為限。
回顧圖2、3,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5包括一第一傳動組51、一第二傳動組52,及一第三傳動組53。該第一傳動組51具有一與該第一齒輪423嚙接的第二齒輪511、一與該第一齒輪511鎖固在一起且垂直於該水 車軸心422的第一軸心512、一與該第一軸心512鎖固在一起的第三齒輪513,及一固定該第一、二齒輪423、511位置的第一齒輪箱514,該第一軸心512周緣以一鋼管保護套515框圍保護,該第一齒輪423可連動該第二齒輪511、第一軸心512,及第三齒輪513轉動,該第一軸心512外層的鋼管保護套515設置於該固定座32上,該第一軸心512於該鋼管保護套515內轉動,並與該支撐組43同步移動。
該第二傳動組52具有一與該第三齒輪513嚙接在一起的第四齒輪521、一與該第四齒輪521鎖固在一起的第二軸心522、一與該第二軸心522鎖固在一起的第五齒輪523,及固定該第三、四齒輪513、521位置的第二齒輪箱524,該第二軸心522垂直於該第一軸心512且平行該水車軸心422,該第三齒輪513可連動該第四齒輪521、第二軸心522,及第五齒輪523轉動,該水車組42藉由該第一傳動組51連動該第二軸心522。
該第三傳動組53具有一與該第五齒輪523嚙接在一起的第六齒輪531、一與該第六齒輪531鎖固在一起且設置於該固定座32上的第三軸心532,及一用以固定該第五、六齒輪523、531位置的補助桿533。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三軸心532是平行該第二軸心522且垂直該第一軸心512設置,該第五齒輪523可連動該第六齒輪531及第三軸心532轉動,且該第五、六齒輪523、531的外層設置一保護蓋534,用以保護使用者不會被該第五、六齒輪523、531捲入而發生危險。
該第一、三傳動組51、53及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於該固定座32上的設置點成一直線7(圖中是以虛線表示)。以該直線7為支點,該第一傳動組51執行槓桿動作,當該水車組42因該水流2的水位提高時,該第二傳動組52則降低高度,當該水車組42因該水流2的 水位降低時,該第二傳動組52則提昇高度。藉由該第二傳動組52之第五齒輪523沿著該第六齒輪531作移位轉動,使該第一傳動組51不論是在低水位或是高水位的位置,都能與該第三傳動組53嚙接在一起,使該水車單元4轉動之能量能夠不間斷地傳遞至該發電單元6。
該一、二、三、四齒輪423、511、513、521為傘形齒輪,該第五、六齒輪523、531為正齒輪,傘形齒輪可以改變轉動的方向,且可以設計齒輪的大小配比,改變齒輪的轉速。通常來說,該水流2的流速不快但是能量卻很大,所以該水車輪葉片421的轉速都不快,但是,利用變速變向的齒輪設計,將可提高該第三軸心532的轉速。
該固定座32具有一可容納該第六齒輪531的第一容置槽321、一可容納該第一軸心512的第二容置槽322、一可容納該第一支撐桿431的第三容置槽323,及一可容納該第二支撐桿432的第四容置槽324,該第六齒輪531、該第一軸心512及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可於該一、二、三、四容置槽321、322、323、324內移動而不受該固定座32的阻擋。
該發電單元6包括一設置於該容置空間31的發電機61,其具有一鎖固於該第三軸心532的發電機軸心611,及一設置於該發電機軸心611中的離合器612,該第三軸心532可連動該發電機軸心611轉動令該發電機61發電,該離合器612設置於該發電機軸心611與該第三軸心532之間,用以控制該發電機軸心611與該第三軸心532連接與否。
參閱圖4、5、6,該平台3更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容置空間31上方的吊車33,該支撐組43更具有複數設置於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上的吊架433,該吊車33可使用該吊架433將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往上吊升,令該水車單元4離開水面於該平台3,此時,該支 撐組43會與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同步移動位置,在維修保養時,轉動該水車輪葉片421依然可以利用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5帶動該發電機軸心611,方便維修人員檢查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5的機械結構。
該支撐組43更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支撐桿431下方的第一平板434、一設置於該第二支撐桿432下方的第二平板435、一位於該第一平板434下的第一組件436,及一位於該第二平板435下的第二組件437。
當該水車組42位於水面轉動時,該第一平板434是置於該第一浮體411上且該第一組件436與該第一凹槽413相嵌合令該第一浮體411不會滑動,該第二平板置435於該第二浮體412上且該第二組件437與該第二凹槽414相嵌合令該第二浮體412不會滑動,該第一、二浮體411、412可以乘載該水車輪葉片421於在該水流2之水面轉動,當該水車組42脫離水面後,該第一、二平板434、435的第一、二組件436、437與該第一、二浮體411、412的一、二凹槽413、414分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浮載組41更具有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第一、二浮體411、412上且位於該水流2來源方向的繩索415,該繩索415是依附於該第一、二支撐桿431、432並設置於該固定座32上,藉由該繩索415拉住該第一、二浮體411、412,可避免其被該水流2沖走。其中,該第一、二浮體411、412的下緣於該水流2來源方向形成船型416,有助於該水流2通過該第一、二浮體411、412而避免晃動。
參閱圖4,該水車組42因該水流2處於低水位而降低高度,該水車組42向下降移,該第二傳動組52受該第一傳動組51以該固定座32為支點進行槓桿作用而提高位置,此時,該夾角θ之角度較大。由此可知,在該水流2之水位下降時,該水車組42的轉動能量依然可由 該第一傳動組51經由該第二傳動組52傳遞至該第三傳動組53。
參閱圖5,該水車組42因該水流2處於高水位而提高了高度,該水車組42受浮力牽引而向上浮動,第二傳動組52受該第一傳動組51以該固定座32為支點進行槓桿作用而降低位置,此時,該夾角θ之角度較小。由此可知,在該水流2之水位高漲時,該水車組42的轉動能量依然可由該第一傳動組51經由該第二傳動組52傳遞至該第三傳動組53轉動。
本較佳實施例也可以利用該水車組42來驅動兩個發電機61發電,只要在該水車組4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5,將該水流2能量傳導至該平台3上,再分別設置兩個發電機61發電即可,由於設置左、右對應的兩個發電機61為相關熟悉技術領域者所周知,故於此不再贅述。
經由以上實施例之敘述,可得知本案確實具有以下功效增進之處:
一、該浮載組41可浮載於水面上,使該水車單元4與該水流2能不受水位高低之影響恆保持接觸的態樣,不論該水流2之水位高低與否,該水車輪葉片421皆能受該水流2之沖擊而轉動發電。
二、續上所述,本發明之支撐組43是順著該水流2之流向以一斜度向下延伸,並與該水流2之水面形成一夾角θ,以令該水流2能順流而下順勢推動該水車輪葉片421轉動。
三、由於該水車組42的重量一定,所以設定該第一、二浮體411、412的浮力,該水車輪葉片421就會浮於水面,將該第一、二浮體411、412底部設計成船型416,在利用該繩索415拉住該第一、二浮體411、412並對準該水流2來源方向,及可以將該水流2導流,不會 因為該水流2的擾流造成該水車輪葉片421晃動。
四、該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5藉由該第二傳動組52之第五齒輪523沿著該第六齒輪531作移位轉動,使該第一傳動組51不論是在低水位或是高水位的位置,都能與該第三傳動組53嚙接在一起,進而使該水車單元4轉動之能量能夠不間斷地傳遞至該發電單元6進行發電。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利用該浮載組41使該水車輪葉片421浮於水面並接受該水流2之沖擊而轉動,並依序帶動該水車軸心422轉動並且透過該第一、二齒輪423、511將能量傳導至該第一軸心512,該第一軸心512轉動時透過該第三、四齒輪513、521將能量傳導至該第二軸心522,該第二軸心522轉動時透過該第五、六齒輪523、531將能量傳導至該第三軸心532,該第三軸心532帶動該發電機軸心611轉動以令該發電機61開始發電,此外,該載浮組41更設計成船型416以穩定該水車輪葉片421接受該水流2能量,且該水車輪葉片421是可分離地與該載浮組41樞接,方便保養時脫離該載浮組41,發電時與該浮載組41樞接配合該水流2高度轉動,故確實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水流
3‧‧‧平台
32‧‧‧固定座
4‧‧‧水車單元
41‧‧‧浮載組
42‧‧‧水車組
43‧‧‧支撐組
433‧‧‧吊架
5‧‧‧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
51‧‧‧第一傳動組
52‧‧‧第二傳動組
53‧‧‧第三傳動組
6‧‧‧發電單元
61‧‧‧發電機
611‧‧‧發電機軸心
612‧‧‧離合器

Claims (10)

  1. 一種陸上水流發電裝置,適用於設置在一水流上方,用以接受該水流流動的能量轉換成電能,並包含:一平台,包括一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的固定座;一水車單元,包括:一浮載組,可浮載於該水流上,且可隨該水流的水位高低改變其高低位置;一水車組,可分離地設置於該浮載組上,該水車組具有一水車輪葉片、一鎖固於該水車輪葉片的水車軸心,及與該水車軸心鎖固在一起的第一齒輪,該水車輪葉片接受該水流而轉動,以帶動該水車軸心及該第一齒輪轉動;及一支撐組,其一端與該水車組樞接,相反的另一端連接於該固定座上,且該支撐組是順著該水流之流向自該固定座上以一斜度向下延伸,並與該水流之水面形成一夾角,以使該水車組受該水流之流動而推動該水車輪葉片轉動;一可動式能量傳遞單元,包括:一第一傳動組,具有一與該第一齒輪嚙接的第二齒輪、一與該第一齒輪鎖固在一起的第一軸心,及一與該第一軸心鎖固在一起的第三齒輪,該第一齒輪可連動該第二齒輪、第一軸心,及第三齒輪轉動,該第一軸心設置於該固定座上以同步該支撐組移動; 一第二傳動組,具有一與該第三齒輪嚙接的第四齒輪、一與該第四齒輪鎖固在一起的第二軸心,及一與該第二軸心鎖固在一起的第五齒輪,該第三齒輪可連動該第四齒輪、第二軸心,及第五齒輪轉動;及一第三傳動組,具有一與該第五齒輪嚙接的第六齒輪,及一與該第六齒輪鎖固在一起且設置於該固定座上的第三軸心,該第五齒輪可連動該第六齒輪及第三軸心轉動;及一發電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容置空間的發電機,其具有一連接該第三軸心的發電機軸心,該第三軸心可連動該發電機軸心轉動令該發電機發電。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第一傳動組更具有一固定該第一、二齒輪位置的第一齒輪箱,該第二傳動組更具有一固定該第三、四齒輪位置的第二齒輪箱,該第三傳動組更具有一固定該第五、六齒輪位置的補助桿。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該支撐組具有一端設置於該固定座上的一第一支撐桿,以及一端設置於該固定座上的一第二支撐桿,該第一、二支撐桿之另一端設置於該水車輪葉片的兩旁並連接該水車軸心。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平台更包括複數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上方的吊車, 該支撐組更具有複數設置於該第一、二支撐桿上的吊架,該吊車可使用該吊架將該第一、二支撐桿往上吊升,令該水車單元離開水面於該平台,此時,該支撐組同步該第一、二支撐桿而移動位置。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支撐組更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支撐桿下方的第一平板、一設置於該第二支撐桿下方的第二平板、一位於該第一平板下的第一組件,及一位於該第二平板下的第二組件,該浮載組具有一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一平板下的第一浮體、一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二平板下的第二浮體、一設置於該第一浮體上的第一凹槽,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浮體上的第二凹槽,當該水車組位於水面時,該第一、二平板是可分離的設置於該第一、二浮體上,且該第一、二組件與該第一、二凹槽相嵌合,令該第一、二浮體不會滑動水車輪葉片,當該水車組脫離水面後,該第一、二平板的第一、二組件與該第一、二浮體的一、二凹槽分離。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浮載組更具有二分別設置於該第一、二浮體上且位於該水流來源方向的繩索,該繩索依附於該第一、二支撐桿鎖固於該固定座上。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第一、二浮體的下緣於該水流來源方向形成船型。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第一傳動組及該第一、二支撐桿連接於該固定座上的設置點成一直線。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固定座具有一可容納該第六齒輪的第一容置槽、一可容納該第一軸心的第二容置槽、一可容納該第一支撐桿的第三容置槽,及一可容納該第二支撐桿的第四容置槽。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陸上水流發電裝置,其中,該發電機更具有一設置於該發電機軸心與該第三軸心間之離合器,用以控制該發電機軸心與該第三軸心連接與否。
TW103123862A 2014-07-10 2014-07-10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TWI540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862A TWI540252B (zh) 2014-07-10 2014-07-10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862A TWI540252B (zh) 2014-07-10 2014-07-10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451A TW201602451A (zh) 2016-01-16
TWI540252B true TWI540252B (zh) 2016-07-01

Family

ID=55641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3862A TWI540252B (zh) 2014-07-10 2014-07-10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0252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451A (zh) 2016-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12657A1 (zh) 陆上水流发电装置
ES2559703T3 (es) Embarcación flotante que convierte la energía undimotriz en el mar en energía eléctrica
KR101042700B1 (ko) 수력 발전기
CN110984097B (zh) 一种漂浮物自动化打捞系统
TWM445079U (zh) 水力發電裝置
KR101551402B1 (ko) 파력 발전 시스템
CN211898257U (zh) 一种坝口垃圾清理装置
JP2018519464A (ja) 駆動アセンブリ
TWI540252B (zh)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US20210140401A1 (en) Power-adjustable wave power generator
GB2459447A (en) Tidal power generating unit
TWM496058U (zh)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CN102926917B (zh) 圆柱筒沿平行导向杆移动水位自动控制发电机械装置
KR101013296B1 (ko) 승강식 횡형 수면 수차 발전 시스템
JP3207222U (ja) 潮流発電装置
CN105545576A (zh) 波浪发电系统
TW202041771A (zh) 具舉升功能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WO2017209041A1 (ja) 潮流発電装置
CN204299782U (zh) 一种微型移动式水力发电站
JP2019522141A (ja) 海洋発電タービン
TW201704632A (zh)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CN110332071B (zh) 一种舟载卧式水轮发电设备
TWM516655U (zh) 陸上水流發電裝置
CN202065117U (zh) 链轨洋流潮汐发电装置
BE1021094B1 (nl) Inrichting voor het opwekken van hydro-elektrische energi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