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9213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9213B
TWI539213B TW104102434A TW104102434A TWI539213B TW I539213 B TWI539213 B TW I539213B TW 104102434 A TW104102434 A TW 104102434A TW 104102434 A TW104102434 A TW 104102434A TW I539213 B TWI539213 B TW I5392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adjacent
positioning pl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2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6543A (zh
Inventor
楊建哲
孫開璵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2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92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6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6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9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9213B/zh

Links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無膠框的顯示裝置。
現有之顯示裝置通常包括了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等兩個主要部件,為了固定以及定位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及其內部的各種部材,因此傳統上會設計一種相應的膠框,藉由將膠框設置在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的四邊,以達到前述之固定與定位的目的。然而,時下的顯示裝置經常還會再裝設到相應的殼體中,例如在電腦螢幕、電視機或行動電話上,一般就會設計有用來裝設顯示裝置的殼體結構,此種殼體結構的材料多用硬質塑料或金屬件,其本身已經具有足夠的強度來支撐與保護顯示裝置的部件。在此狀況下,上述顯示裝置本身所具有的膠框,其存在意義在相形之中也就喪失了必要性,甚至造成了資源的無端浪費。當前電子產品的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提高競爭力,盡可能降低其製造與材料成本實為大勢所趨,由此觀之,習知的顯示裝置並未揭露更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係藉由反射件的側部來取代傳統的膠框,以期能降低生產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顯示面板具有相對立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以及夾於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的第一側面,背光模組具有導光板與反射件,導光板具有相對立的頂面與底面以及夾於頂面與底面之間的第二側面。頂面毗鄰下表面,反射件具有中央部與側部,中央部鄰接底面。側部毗鄰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且側部包括遮光板、第一定位板、承載板以及第二定位板,遮光板覆蓋上表面的側緣,第一定位板連接中央部的邊緣且毗鄰第二側面,承載板連接第一定位板且頂持下表面的側緣,第二定位板連接於承載板與遮光板之間且毗鄰第一側面。其中,反射件係由聚合物構成且其反射係數大於90%。顯示面板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一側面,第二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第一側面,第二定位板延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第二定位板。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側面具有凸耳,側部具有對應凸耳的定位口,凸耳與定位口互相嵌合。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定義有四邊,顯示面板的其中一邊具有驅動電路區,驅動電路區連接有輸入輸出件,側部具有對應輸入輸出件的開口,輸入輸出件穿設於開口。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上表面的側緣定義有四個,驅動電路區對應上表面的四側緣的其中之一,遮光板覆蓋上表面的四側緣的其中之另三。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第二側面, 第一定位板延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第一定位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另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顯示面板具有相對立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以及夾於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的第一側面。背光模組具有導光板與反射件,導光板具有相對立的頂面與底面以及夾於頂面與底面之間的第二側面。頂面毗鄰下表面,反射件具有中央部與側部,中央部鄰接底面,側部毗鄰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且側部包括第一定位板、承載板以及強化板,第一定位板連接中央部的邊緣且毗鄰第二側面,承載板連接第一定位板且頂持下表面的側緣,強化板包括第二定位板與第三定位板,第二定位板連接承載板且毗鄰第一側面,第三定位板連接第二定位板且夾於第一側面與第二定位板之間,強化板厚度大體上為中央部的厚度的兩倍。其中,反射件係由聚合物構成且其反射係數大於90%。顯示面板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一側面,第二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第一側面,第二定位板延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第二定位板。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側面具有凸耳,側部具有對應凸耳的定位口,凸耳與定位口互相嵌合。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之間還夾有光學件,光學件的側邊凸伸第二凸耳,第三定位板具有定位槽,第二凸耳與定位槽互相嵌合。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定義有四邊,顯示面板的其中一邊具有驅動電路區,驅動電路區連接有輸入輸出件,側部具有對應輸入輸出件的開口,輸入輸出件穿設於開口。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第二側面,第一定位板延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第一定位板。
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顯示裝置,使顯示裝置可省略傳統的膠框,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不但降低了製造與材料成本,還避免了無端的資源浪費,同時還能讓顯示裝置整體而言更加輕薄化。
為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和優點能使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更易理解,下文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顯示裝置
100‧‧‧反射件
110‧‧‧中央部
120‧‧‧側部
121、125‧‧‧第一定位板
122‧‧‧承載板
123‧‧‧第二定位板
124、126‧‧‧遮光板
1261‧‧‧延伸部
124a‧‧‧第三定位板
127‧‧‧定位口
128‧‧‧開口
129‧‧‧固定板
130‧‧‧定位槽
200‧‧‧背光模組
201‧‧‧第二側面
202‧‧‧頂面
203‧‧‧底面
210‧‧‧導光板
211‧‧‧凸耳
220‧‧‧發光元件
230‧‧‧光學件
231‧‧‧第二凸耳
300‧‧‧顯示面板
301‧‧‧第一側面
302‧‧‧上表面
303‧‧‧下表面
310‧‧‧驅動電路區
320‧‧‧輸入輸出件
圖1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反射件折彎前的示意圖。
圖2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反射件折彎後的示意圖。
圖3所繪示為圖2之a區的放大與局部透視示意圖。
圖4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5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所繪示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圖7所繪示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反射件的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圖1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反射件折彎前的示意圖,圖2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反射件折彎後的示意圖。反射件100在未折彎之前係呈現整體而言為一平整面的態樣,如圖1所示,反射件100包括了中央部110與側部120,側部120具有固定板129。 反射件100的側部120在進行多次折彎後,係呈現一立體結構,如圖2所示,側部120依序折彎形成有第一定位板121、125與承載板122、第二定位板123,以及遮光板124、126。並且,在反射件100折彎後,同時會形成有定位口127與開口128。
請再參照圖3,圖3所繪示為圖2之a區的放大與局部透視示意圖,側部120在折彎後,形成了分別位於反射件100其中三邊的三個第一定位板121與其中另一邊的第一定位板125,在相鄰的第一定位板121、125之間,可透過固定板129彼此接合,以加強其結構上的穩固性。如圖3所示,第一定位板121的一側所延伸設置的固定板129,先往內折彎後,再膠合於第一定位板125的內側面,如此便可固定第一定位板121與125之間的相對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定位板亦可設置固定板,並透過相同的方式彼此接合固定。
請再同時參照圖4與圖5,圖4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5所繪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顯示裝置10包括了背光模組200與顯示面板300,背光模組200包括了反射件100、導光板210與發光元件220。導光板210具有相對立的頂面202與底面203以及夾於頂面202與底面203之間的第二側面201,第二側面201係位於導光板210的周緣,因此可定義有四邊,發光元件220鄰接第二側面201的其中一邊,但不限於此。
反射件100的中央部110鄰接導光板210的底面203,反射件100的側部120的第一定位板121、125,係連接中央部110的邊緣且毗鄰導光板210的第二側面201。第一定位板121、125用以固定導光板210與發光元件 220,其中如圖5所示,於此實施例中導光板210的第二側面201的一角可具有凸耳211,凸耳211對應於定位口127,因此當導光板210疊置於中央部110時,凸耳211與定位口127互相嵌合而輔助導光板210的固定與定位。
側部120的承載板122連接第一定位板121,承載板122用以承載顯示面板300。顯示面板300具有相對立的上表面302與下表面303以及夾於上表面302與下表面303之間的第一側面301。導光板210的頂面202毗鄰顯示面板300的下表面303,承載板122頂持下表面303的側緣。側部120的第二定位板123連接承載板122且毗鄰顯示面板300的第一側面301,第二定位板123用以幫助顯示面板300的固定與定位。
側部120的遮光板124連接第二定位板123,遮光板126連接第一定位板125,遮光板124、126覆蓋於顯示面板300的上表面302的側緣,其用以遮光,以避免不需要的光線由顯示面板300的周緣洩漏至外界而影響顯示裝置10的光學品質。其中,反射件100較佳由聚合物構成且其反射係數大於90%;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件亦可由在一基材的表面上鍍一層膜製成,而此層膜的反射係數大於90%。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300定義有四邊,其中一邊具有驅動電路區310,驅動電路區310具有外引線焊接(Outer Lead Bonding,OLB)區。驅動電路區310連接有輸入輸出件320,側部120具有對應輸入輸出件320的開口128,輸入輸出件320穿設於開口128。其中,毗鄰驅動電路區310的側部120僅具有第一定位板125與遮光板126,但不限於此。如圖2所示,第一定位板125連接中央部110的邊緣,遮光板126連接第一定位板125。另外,相應於顯示面板300的四邊,顯示面板300的上表面302亦可定義有四側緣, 遮光板124與126分別覆蓋於所述四側緣。在其他實施例中,遮光板亦可僅覆蓋非對應於驅動電路區的其中之另三側緣,而對應於驅動電路區的其中之一側緣則可省略遮光板,其原因在於驅動電路區本身已具有遮光的效果。
請再參照圖6,圖6所繪示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示意圖,圖6係以圖1至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10為例,並在側部120變更了部份結構設計。具體而言,原本圖1至圖5所示的遮光板124、126,在圖6所示之另一實施例中則改為強化板(圖中未標號),強化板包括第二定位板123與第三定位板124a。第二定位板123就如同圖1至圖5所示,其連接承載板122且毗鄰顯示面板300的第一側面301,第三定位板124a連接第二定位板123且夾於第一側面301與第二定位板123之間。強化板的厚度相當於第二定位板123與第三定位板124a的厚度之加總,因此其大體上為中央部110的厚度的兩倍,藉此,強化板可用以增加反射件100的挺性。
另外,顯示面板300與背光模組200之間還可夾有光學件230,光學件230例如為複數光學膜片或口字型的遮光件。光學件230的側邊凸伸第二凸耳231,第三定位板124a具有對應於第二凸耳231的定位槽130,第二凸耳231與定位槽130互相嵌合,其用以輔助光學件230的定位。
請再參照圖7,圖7所繪示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反射件的示意圖,圖7係以圖1至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10為例,並在側部120變更了部份結構設計。具體而言,側部120於開口128的上方增加了延伸部1261,延伸部1261係由遮光板126延伸出來,延伸部1261亦具有遮光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為一種顯示裝置,使顯示裝置可省略傳統的膠框,同時也免除了製作膠框用的模具與相關製程成本。相較於習知 技術,本發明不但降低了製造與材料成本,還避免了無端的資源浪費,同時還能讓顯示裝置整體而言更加輕薄化。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顯示裝置
100‧‧‧反射件
110‧‧‧中央部
120‧‧‧側部
121‧‧‧第一定位板
122‧‧‧承載板
123‧‧‧第二定位板
124‧‧‧遮光板
200‧‧‧背光模組
201‧‧‧第二側面
202‧‧‧頂面
203‧‧‧底面
210‧‧‧導光板
220‧‧‧發光元件
300‧‧‧顯示面板
301‧‧‧第一側面
302‧‧‧上表面
303‧‧‧下表面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具有相對立的一上表面與一下表面以及夾於該上表面與該下表面之間的一第一側面;以及一背光模組,具有一導光板與一反射件,該導光板具有相對立的一頂面與一底面以及夾於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的一第二側面,該頂面毗鄰該下表面,該反射件具有一中央部與一側部,該中央部鄰接該底面,該側部毗鄰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且該側部包括一遮光板、一第一定位板、一承載板以及一第二定位板,該遮光板覆蓋該上表面的側緣,該第一定位板連接該中央部的邊緣且毗鄰該第二側面,該承載板連接該第一定位板且頂持該下表面的側緣,該第二定位板連接於該承載板與該遮光板之間且毗鄰該第一側面;其中,該反射件係由聚合物構成且其反射係數大於90%;該顯示面板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一側面,該第二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定位板延設有一固定板,該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該些第二定位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側面具有一凸耳,該側部具有一對應該凸耳的定位口,該凸耳與該定位口互相嵌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定義有四邊,該顯示面板的其中一邊具有一驅動電路區,該驅動電路區連接有一輸入輸出件,該側部具有一對應該輸入輸出件的開口,該輸入輸出件穿設於該開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上表面的側緣定義有四個,該驅動電路區對應該上表面的四側緣的其中之一,該遮光板覆蓋該上表面的四側緣的其中之另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二側面,該第一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該第二側面,該第一定位板延設有一固定板,該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第一定位板。
  6.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具有相對立的一上表面與一下表面以及夾於該上表面與該下表面之間的一第一側面;以及一背光模組,具有一導光板與一反射件,該導光板具有相對立的一頂面與一底面以及夾於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的一第二側面,該頂面毗鄰該下表面,該反射件具有一中央部與一側部,該中央部鄰接該底面,該側部毗鄰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且該側部包括一第一定位板、一承載板以及一強化板,該第一定位板連接該中央部的邊緣且毗鄰該第二側面,該承載板連接該第一定位板且頂持該下表面的側緣,該強化板包括一第二定位板與一第三定位板,該第二定位板連接該承載板且毗鄰該第一側面,該第三定位板連接該第二定位板且夾於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定位板之間,該強化板厚度大體上為該中央部的厚度的兩倍;其中,該反射件係由聚合物構成且其反射係數大於90%;該顯示面板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一側面,該第二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定位板延設有一固定板,該固定板膠合 相鄰的兩該些第二定位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側面具有一凸耳,該側部具有一對應該凸耳的定位口,該凸耳與該定位口互相嵌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與該背光模組之間還夾有一光學件,該光學件的側邊凸伸一第二凸耳,該第三定位板具有一定位槽,該第二凸耳與該定位槽互相嵌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定義有四邊,該顯示面板的其中一邊具有一驅動電路區,該驅動電路區連接有一輸入輸出件,該側部具有一對應該輸入輸出件的開口,該輸入輸出件穿設於該開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定義有複數邊並具有複數個第二側面,該第一定位板為複數個且分別毗鄰對應的該第二側面,該第一定位板延設有一固定板,該固定板膠合相鄰的兩第一定位板。
TW104102434A 2012-10-18 2012-10-18 顯示裝置 TWI539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434A TWI539213B (zh) 2012-10-18 2012-10-18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434A TWI539213B (zh) 2012-10-18 2012-10-18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543A TW201516543A (zh) 2015-05-01
TWI539213B true TWI539213B (zh) 2016-06-21

Family

ID=5372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2434A TWI539213B (zh) 2012-10-18 2012-10-18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9213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543A (zh) 2015-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563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narrowed frame bord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95803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5005531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48788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WO201616166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TWI459091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464499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460497B (zh) 顯示模組
TWI579621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2463913B1 (ko) 표시장치
TWI460496B (zh) 觸控面板框體結構
KR101994014B1 (ko) 액정 패널 및 백라이트 모듈 위치설정 접착 구조체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0844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02692736A (zh) 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KR20180031605A (ko) 일체형 표시 모듈 및 초박형 표시장치
JP528741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付き液晶モジュール
TWI481935B (zh) 顯示裝置之製作方法
US20100008102A1 (en) Back light module
TWI495928B (zh) 顯示裝置
US96257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632340B2 (en) Display device
TWI539213B (zh) 顯示裝置
US91643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2314344A (zh) 顯示裝置
CN102692759B (zh) 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