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7520B - 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7520B
TWI537520B TW103138875A TW103138875A TWI537520B TW I537520 B TWI537520 B TW I537520B TW 103138875 A TW103138875 A TW 103138875A TW 103138875 A TW103138875 A TW 103138875A TW I537520 B TWI537520 B TW I5375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ight source
source socket
circuit board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7558A (zh
Inventor
吳裕朝
劉康樂
劉豔
吳冠辰
Original Assignee
弘元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弘元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弘元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8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75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7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7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7520B/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裝置
本發明主要關於一種發光裝置,尤指一種燈泡。
發光二極體因具有壽命長、耗電量少等優點,近年來已逐漸取代傳統之白熾燈泡作為光源。然而,為了能配合既有之燈具,具有發光二極體之光源亦設計為傳統燈泡之形式。
然而,習知之發光二極體燈泡之組裝不易,製作成本高,難以大量的普及。因此,如何簡化組裝,且降低制作成本,仍存在許多挑戰。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發光裝置,能以簡化的方式進行組裝,且能進一步節省製作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一導電元件、以及一發光元件。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導電元件設置於光源插座內,其中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插槽之一第一側壁。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以及一發光單元。電路板用以插置於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發光單元設置於電路板。於電路板插置於插槽的過程中,電路板推擠第一導電端以使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第一導電端抵接於 導電接點。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發光裝置可藉由將發光元件以插置的方式組合於光源插座,藉以簡化發光裝置之組裝。此外,由於具有發光單元之電路板以插置的方式組合於光源插座,而不需大體積之金屬散熱器,進而能節省製作之成本。
1‧‧‧發光裝置
10‧‧‧導電接頭
11‧‧‧螺紋
12‧‧‧連接槽
20‧‧‧基座
21‧‧‧容置槽
211‧‧‧側壁
22‧‧‧穿孔
23‧‧‧限位塊
24‧‧‧固定部
241‧‧‧固定槽
242‧‧‧內表面
25‧‧‧扣合孔
30‧‧‧光源插座
31‧‧‧頂面
32‧‧‧插槽
321‧‧‧開口
322‧‧‧第一側壁
323‧‧‧第二側壁
33‧‧‧側壁
34‧‧‧底面
35‧‧‧扣合部
351‧‧‧穿槽
36‧‧‧導線槽
37‧‧‧限位槽
38‧‧‧鎖固孔
40‧‧‧導電元件
41‧‧‧第一導電端
42‧‧‧第二導電端
43‧‧‧連接部
50‧‧‧發光元件
51‧‧‧電路板
511‧‧‧導電接點
52‧‧‧發光單元
60‧‧‧罩體
A1‧‧‧金屬板件
A10‧‧‧金屬框
A2‧‧‧鎖固元件
d1‧‧‧最短距離
D1‧‧‧插接方向
W1、W2‧‧‧寬度
W10‧‧‧導線
第1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發光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發光裝置的分解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源插座的立體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源插座的俯視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的側視圖。
第6A圖至第6C圖為本發明之發光裝置於一組裝階段的示意圖。
第7A圖至第7C圖為本發明之設置於光源插座之導電元件40之不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金屬板件的俯視圖。
第9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基座與光源插座的分解圖。
第10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基座與光源插座的組合圖。
第11A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基座與光源插座的分解圖。
第11B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基座與光源插座的示意圖。
第12A圖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座與光源插座的分解圖。
第12B圖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座與光源插座的立體圖。
第12C圖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座的剖視圖。
第1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發光裝置1的立體圖。第2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發光裝置1的分解圖。發光裝置1可為一燈泡,用以插置於一燈具(圖未示)。
發光裝置1包括一導電接頭10、一基座20、一光源插座30、一導電元件40、多個發光元件50、以及一罩體60。
導電接頭10可為一金屬殼體。導電接頭10之外側壁可具有螺紋11,用以鎖固於一燈具之電源插座(圖未示)。導電接頭10具有一連接槽12。
基座20設置於導電接頭10。基座20之底部插置於導電接頭10之連接槽12。基座20可由絕緣材質所製成,例如塑膠。於一些實施例中,絕緣材質中可加入導熱粉,例如碳材料、無機導熱粒子、或是金屬粒子。基座20之頂部具有一容置槽21。
光源插座30設置於基座20。光源插座30可由絕緣材質所製成,例如塑膠。於一些實施例中,絕緣材質中可加入導熱粉,例如碳材料、無機導熱粒子、或是金屬粒子。導電元件40設置於光源插座30內,導電元件40用以電性連接導電接頭10與發光元件50。
發光元件50插置於光源插座30。發光元件50可大 致垂直於光源插座30。發光元件50作為一光源用以產生光線。於本實施例中,如第1、2圖所示,發光元件50之底部鄰近於光源插座30之頂面31的邊緣,發光元件50之頂部鄰近於頂面31中央之上方,藉以配合罩體60之形狀,並可增加美觀。
罩體60設置於導電接頭10,並包覆光源插座30與發光元件50。換句話說,光源插座30與發光元件50位於罩體60之內部。罩體60可由透明材質所製成,例如玻璃。罩體60之外表面可固定於容置槽21的側壁211。罩體60之底部位於容置槽21的側壁211與光源插座30之間。於本實施例中,罩體60可與光源插座30以及發光元件50相互間隔。
第3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源插座30的立體圖。第4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源插座30的俯視圖。光源插座30具有一頂面31與多個插槽32。插槽32形成於頂面31。於本實施例中,插槽32之數目為3個。然而,插槽32之數目並不予以限制,插槽32可為1個、2個、或4個以上。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插槽32以頂面31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於另一實施例中,插槽32可沿一環狀路徑排列,且可沿環狀路徑之切線延伸。插槽32之開口321可為一狹長型,並可朝向頂面31之中心延伸。導電元件40之一第一導電端41,位於插槽32之內,且突出於插槽32之一第一側壁322。導電元件40之一第二導電端42,露出於光源插座30之側壁33。
如第4圖所示,第一導電端41與第二側壁323相互間隔。第二側壁323朝向且相對於第一側壁322。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電端41與第二側壁323之最短距離d1為插槽32之寬 度W1的0.3至0.9倍、或0.5至0.8倍。
第5圖為本發明之發光元件50的側視圖。如第5圖所示,發光元件50包括一電路板51以及多個發光單元52。電路板51用以插置於光源插座30之插槽32,且具有多個導電接點511。於本實施例中,電路板51為一長條狀結構,且可大致沿一插接方向D1延伸。導電接點511位於電路板51之底部。
發光單元52可為發光二極體,用以產生光線。發光單元52設置於電路板51。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52大致沿插接方向D1排列於電路板51,且與導電接點511電性連接。
於一些實施例中,電路板51可為一透明電路板51。因此發光單元52所產生之光線可穿透電路板51,進而增加發光裝置1之整體亮度。於一些實施例中,電路板51可為玻璃基板、金屬基板或陶瓷基板。於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玻璃基板可為三氧化二鋁玻璃基板,上述金屬基板可為鋁氧化基板或覆銅鋁基板,且上述陶瓷基板可為三氧化二鋁陶瓷基板。
第6A圖至第6C圖為本發明之發光裝置1於一組裝階段的示意圖。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發光元件50沿插接方向D1經由開口321移動至插槽32內部。插槽32可沿插接方向D1延伸。第一導電端41為一板狀結構,且位於插槽32內。導電元件40具有連接於第一導電端41之一連接部43,連接部43埋入於光源插座30內。
第一導電端41與連接部43大致垂直於電路板51。換句話說,第一導電端41與連接部43大致垂直於插接方向D1。電路板51之厚度W2為插槽32之寬度W1的0.3至0.9倍、或0.5至 0.8倍,且電路板51之厚度W2大於第一導電端41與第二側壁323之最短距離d1。
如第6B圖與第6C圖與所示,於電路板51插置於插槽32的過程中,當電路板51接觸於第一導電端41後,電路板51繼續沿插接方向D1移動進而推擠第一導電端41,以使第一導電端41產生彈性變形或彎折。第一導電端41產生彈性變形或彎折可形成圓角(rounded corner)。
當電路板51插置於如第6C圖所示之插接位置時,藉由第一導電端41之彈性變形所產生得彈力使得第一導電端41抵接於導電接點511,使得電路板51抵靠於第二側壁323。此時,電路板51可與第一側壁322相互間隔。因此,藉由上述之彈力亦可將發光元件50固定於光源插座30,且發光元件50不易拔出於光源插座30之插槽32。
藉由發光元件50以插置的方式組合於光源插座30,可簡化發光裝置1之組裝。此外,藉由僅以電路板51的底部插接於光源插座30,可得到良好之散熱效果,因此不需設置大體積的金屬散熱器,進而能節省製作之成本。
第7A圖至第7C圖為本發明之設置於光源插座30之導電元件40之不同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7A圖所示,第一導電端41為一弧形結構,第一導電端41之自由端朝向第一側壁322和插槽32之底部延伸。如第7B圖所示,第一導電端41為一彎折結構,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端41呈現一直角彎折結構,第一導電端41之自由端朝向插槽32之底部。如第7C圖所示,第一導電端41為一V型結構,第一導電端41之自由端朝向第一側壁 322和插槽32之底部延伸。藉由上述第一導電端41之結構,可使第一導電端41更為緊密的接觸電路板51。
第8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金屬板件A1的俯視圖。導電元件40可由一金屬板件A1經由沖壓等製程所形成。金屬板件A1包括多個導電元件40與金屬框A10。導電元件40連接於金屬框A10。於本實施例中,可將光源插座30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於金屬板上之導電元件40。
之後,再將導電元件40經由裁切等方式與金屬框A10分離,即可使導電元件40精確地埋入光源插座30。最後將第二導電端42彎折,以配合光源插座30之側壁211。藉此,發光裝置1的製作方式,可簡化導電元件40組裝於光源插座30的過程。
第9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的分解圖。第10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的組合圖。光源插座30具有一底面34、一扣合部35、多個導線槽36以及多個限位槽37。底面34相反於頂面31。插槽32可穿過底面34。
扣合部35設置於底面34。於本實施例中,扣合部35為一勾狀結構,且位於底面34之中央。扣合部35具有一穿槽351,以容置連接於第二導電端42之一導線W10(如第10圖所示)。導線W10之另一端可連接於導電接頭10(如第2圖所示)。導線槽36形成於底面34。導線槽36之兩端鄰近於扣合部35之穿槽351與第二導電端42。導線槽36用以容置連接於第二導電端42之導線W10。
基座20之底部具有一穿孔22。穿孔22連接於容置槽21(如第2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穿孔22位於基座20之底部的中心,且對應於扣合部35。如第9圖與第10圖所示,當光源插座30組合於基座20時,扣合部35穿過穿孔22並扣合至基座20之底部,以將光源插座30固定於基座20。導線W10可經由穿孔22穿過基座20,且經由穿槽351、導線槽36連接至第二導電端42。
限位槽37形成於底面34。於本實施例中,限位槽37連接插槽32。基座20更包括多個限位塊23(如第2圖所示),位於容置槽21之底部。當光源插座30組合於基座20時,限位塊23位於限位槽37內,以防止光源插座30相對於基座20旋轉。
藉由上述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之間的扣合結構,能使得光源插座30能輕易地組裝於基座20,此外,亦能使導線W10良好地連接第二導電端42與導電接頭10。
第11A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的分解圖。第11B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的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光源插座30具有4個插槽32。於第11B圖所示,光源插座30之頂面31可為弧面或一內凹面,且插槽32之靠近光源插座30中心之一側邊可傾斜。因此發光元件50(如第5圖所示)可傾斜地插入插槽32內,以使發光元件50之頂部鄰近於朝向光源插座30中心之上方。
於本實施例中,光源插座30包括多個扣合部35與一鎖固孔38。扣合部35設置於底面34並靠近底面34之邊緣。鎖固孔38可形成於底面34之中央。基座20更包括多個扣合孔25, 形成於容置槽21之底部,並鄰近於穿孔22。
當光源插座30組合於基座20時,扣合部35扣合於扣合孔25藉以將光源插座30固定於基座20。鎖固元件A2,例如螺絲,可經由穿孔22以及鎖固孔38,以將光源插座30鎖固於基座20。此時,前述之導線可經由穿孔22以及鎖固元件A2之一側穿過基座20以連接至第二導電端42。
第12A圖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的分解圖。第12B圖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座20與光源插座30的立體圖。第12C圖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座20的剖視圖。
於本實施例中,扣合部35設置於光源插座30之側壁211。基座20具有一固定部24。固定部24設置於容置槽21之側壁211。於本實施例中,固定部24為一環狀結構,配合光源插座30之側壁33。固定部24可沿插接方向D1延伸。固定部24之頂端設有多個固定槽241。
當光源插座30組合於基座20時,扣合部35卡合於固定部24之固定槽241內,且光源插座30之側壁33接觸固定部24之內表面242,藉以將光源插座30固定於基座20。當光源插座30組合於基座20時,前述之導線可經由基座20之穿孔22直接連接至光源插座30上之第二導電端42。
上述已揭露之技術特徵能以任何適當方式與一或多個已揭露之實施例相互組合、修飾、置換或轉用,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發光裝置可藉由將發光元件 以插置的方式組合於光源插座,藉以簡化發光裝置之組裝。此外,由於具有發光單元之電路板以插置的方式組合於光源插座,因此不需大體積之金屬散熱器,進而能節省製作之成本。
本發明雖以各種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僅為範例參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發光裝置
10‧‧‧導電接頭
20‧‧‧基座
30‧‧‧光源插座
50‧‧‧發光元件
60‧‧‧罩體

Claims (22)

  1.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以及朝向該第一側壁之一第二側壁;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該第一側壁,且與該第二側壁相互間隔;以及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路板為一透明電路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電路板為一玻璃基板、一金屬基板或一陶瓷基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玻璃基板為一三氧化二鋁玻璃基板、該金屬基板為一鋁氧化基板或一覆銅鋁基板,且該陶瓷基板為一三氧化二鋁陶瓷基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當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時,該電路板抵靠於該第二側壁,且與該第一側壁相互間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端 為一板狀結構、一弧形結構、一彎折結構、或是一V型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連接於該第一導電端之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埋入於該光源插座,且大致垂直於該電路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更包括:一導電接頭;以及一基座,設置於該導電接頭;其中該光源插座設置於該基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裝置,更包括一罩體,設置於該導電接頭,並包覆該發光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且該基座包括一穿孔,當該光源插座組合於該基座時,該扣合部穿過該穿孔以將該光源插座固定於該基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導電元件更包括設置於該光源插座之一第二導電端,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該扣合部具有一穿槽,且該基座包括一穿孔,其中該穿孔用以供一導線穿過該基座,且該穿槽用以供該導線穿過藉以連接至該第二導電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且該基座包括一扣合孔與一穿孔,當該光源插座組合於該基座時,該扣合部扣合於該扣合孔以將該光源插座固定於該基座,其中該穿孔用以供一導線穿過該基座以連接至該第二導電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發光裝置,更包括一鎖固元件,其中該光源插座更包括一鎖固孔,該鎖固元件經由該穿孔以及該鎖固孔,以將該光源插座鎖固於該基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且該基座包括一容置槽與設置於該容置槽之一固定部,當該光源插座組合於該基座時,該扣合部設置於該固定部以將該光源插座固定於該基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單元為發光二極體,且該發光裝置為一燈泡,用以插置於一燈具。
  16.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以及朝向該第一側壁之一第二側壁;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該第一側壁;以及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其中當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時,該電路板抵靠於該第二側壁,且與該第一側壁相互間隔。
  17.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 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一第一側壁;以及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連接於該第一導電端之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埋入於該光源插座,且大致垂直於該電路板。
  18.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一第一側壁;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一導電接頭;以及一基座,設置於該導電接頭,其中該光源插座設置於該基座;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且該基座包括一穿孔,當 該光源插座組合於該基座時,該扣合部穿過該穿孔以將該光源插座固定於該基座。
  19.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一第一側壁;以及一第二導電端,設置於該光源插座;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一導電接頭;以及一基座,設置於該導電接頭,其中該光源插座設置於該基座;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該扣合部具有一穿槽,且該基座包括一穿孔,其中該穿孔用以供一導線穿過該基座,且該穿槽用以供該導線穿過藉以連接至該第二導電端。
  20.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一第一側壁;一發光元件,包括: 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一導電接頭;以及一基座,設置於該導電接頭,其中該光源插座設置於該基座;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且該基座包括一扣合孔與一穿孔,當該光源插座組合於該基座時,該扣合部扣合於該扣合孔以將該光源插座固定於該基座,其中該穿孔用以供一導線穿過該基座以連接至該第二導電端。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發光裝置,更包括一鎖固元件,其中該光源插座更包括一鎖固孔,該鎖固元件經由該穿孔以及該鎖固孔,以將該光源插座鎖固於該基座。
  22.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一光源插座,具有一插槽;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光源插座內,其中該導電元件具有一第一導電端,突出於該插槽之一第一側壁;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電路板,用以插置於該插槽,且具有一導電接點;以及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一導電接頭;以及一基座,設置於該導電接頭,其中該光源插座設置於該基 座;其中於該電路板插置於該插槽的過程中,該電路板推擠該第一導電端以使該第一導電端產生彈性變形,且使該第一導電端抵接於該導電接點,其中該光源插座包括一扣合部,且該基座包括一容置槽與設置於該容置槽之一固定部,當該光源插座組合於該基座時,該扣合部設置於該固定部以將該光源插座固定於該基座。
TW103138875A 2014-11-07 2014-11-07 發光裝置 TWI537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8875A TWI537520B (zh) 2014-11-07 2014-11-07 發光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8875A TWI537520B (zh) 2014-11-07 2014-11-07 發光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558A TW201617558A (zh) 2016-05-16
TWI537520B true TWI537520B (zh) 2016-06-11

Family

ID=5650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875A TWI537520B (zh) 2014-11-07 2014-11-07 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7520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558A (zh)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0301B2 (en) Illuminan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amp holder
EP2469161A1 (en) Lamp with base members, socket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liance
JP2011134665A (ja) 口金付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KR101079279B1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천정용 사각 매립등
US20130027939A1 (en) Bulb-type led lamp
TWM438603U (en) Improved lamp casing structure
KR101369422B1 (ko) 엘이디 조명등
TWI509193B (zh) 照明器具
JP2016126931A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3041670A (ja) 直管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TWI527992B (zh) 可調節距離式燈具
TWM505585U (zh) 發光裝置
TWI537520B (zh) 發光裝置
JP2015185389A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2204208A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6663663B2 (ja) コンパクト蛍光灯形ledランプ
TWI509196B (zh) 燈具
WO2016070832A1 (zh) 发光装置
JP6484923B2 (ja) 照明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WO2016131398A1 (zh) 发光装置
TWI577928B (zh) 發光二極體燈泡
JP2011210513A (ja) ミニクリプトンランプ型led電球
JP6222466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TWM451474U (zh) 發光二極體球燈結構
KR101573353B1 (ko) 매립형 엘이디 등기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