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6777B - 用於無線電鏈路不平衡補償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電鏈路不平衡補償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36777B TWI536777B TW102129179A TW102129179A TWI536777B TW I536777 B TWI536777 B TW I536777B TW 102129179 A TW102129179 A TW 102129179A TW 102129179 A TW102129179 A TW 102129179A TW I536777 B TWI536777 B TW I53677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wireless network
- user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所描述之實施例通常係關於行動技術及無線通信之領域。更特定言之,本實施例描述對由無線通信器件所偵測到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的補償。
無線網路係基於在至少兩個器件之間射頻(RF)電磁波的傳輸及接收。在操作期間,RF連接將歸因於(例如)大氣效應、介入障礙物等而經歷廣泛範圍之衰減。通常,假定兩個器件之間的無線電鏈路係實質上對稱的;亦即,一給定器件之傳輸RF鏈路及接收RF鏈路在效能及衰減方面係實質上類似的。在對稱鏈路操作中,每一器件假定其感知效能係代表在RF鏈路之另一端處的同級器件之感知效能。
然而,經驗證明暗示某些器件使用情況可在RF鏈路(例如,在一給定器件之傳輸RF鏈路及接收RF鏈路中)之每一方向上產生不對稱衰減。舉例而言,操作與附近之長期演進(LTE)蜂巢式網路通信之無線通信器件(諸如由其受讓人開發及製造之iPadTM)的操作者可基於(例如)無線通信器件相對於使用者身體之定位而經歷廣泛範圍之無線電鏈路效能。具體言之,無線通信器件之RF收發器可經組態以在傳輸器與使用者身體鄰接(或鄰近於另一物件)時限制傳輸功率。在一種狀況下,無線通信器件處之傳輸功率減小或衰減的程度可基於管制關注
點,該等管制關注點可指示由無線通信器件針對發射出之RF能量而准許的特殊吸收率(SAR)要求。
在上述情況中,僅傳輸鏈路可受管制條款的影響,該等管制條款可限制操作條件且因此影響效能;接收鏈路可保持為完全操作。在一些情形中,無線通信器件可由於其傳輸功率可被限制而不能夠成功地與無線網路互動,且傳輸可為有必要的,以建立及/或保持與無線網路之RF鏈路(亦即,無線通信器件可能不能夠僅藉由自無線網路接收命令或資料來設立鏈路)。更糟的是,由於在此情況中無線通信器件處之接收品質可為可接受的,所以無線通信器件可能不能夠嘗試調用糾正或校正動作;例如,執行至另一LTE演進節點B(eNB)之交遞、執行小區選擇/重選等。現有之無線通信器件可因此陷入邊緣及/或不可用操作狀態,藉此使效能及使用者體驗降級。
因此,需要用於處置無線電鏈路不平衡(諸如在上述情況中所描述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改良之方法及裝置。
本所描述實施例尤其提供用以補償無線通信器件處及/或網路實體處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的改良之裝置及方法。
在第一態樣中,揭示一種操作無線通信器件之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偵測無線電鏈路不平衡;調整經組態以觸發糾正動作之一或多個觸發條件;及當滿足該一或多個觸發條件時,實施所識別之糾正動作以校正或補償鏈路不平衡。
在第二態樣中,揭示一種具有無線電鏈路不平衡管理能力之無線通信器件。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無線通信器件包含一能夠在蜂巢式(例如,LTE)網路內操作之使用者設備(UE),且包含經組態以在鏈路不平衡條件期間適應性地調整無線電收發器操作以便改善或減輕無線電鏈路不平衡對器件效能之影響的邏輯。UE可為(例如)智慧型電話或
具有無線能力之平板電腦。
在第三態樣中,揭示一種電腦可讀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裝置包含一儲存媒體,該儲存媒體具有安置於其上之至少一個電腦程式,該至少一個程式經組態以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導致該裝置實施無線電鏈路不平衡偵測及減輕邏輯。在一個變體中,此邏輯經適應性地實施以使得該裝置向先前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條件「學習」。
在第四態樣中,揭示一種積體電路(IC)。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積體電路包含經組態以實施無線電鏈路不平衡偵測及減輕邏輯的邏輯。在一個變體中,IC係一具有一或多個處理器核心、記憶體及多種其他處理及介面功能的SoC(系統單晶片)器件。
在第五態樣中,揭示一種無線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基地台及至少一個無線通信器件。該無線通信器件經組態以偵測及補償該基地台與該無線通信器件之間的無線電鏈路不平衡。在一個變體中,該無線通信器件經組態以自主地執行此偵測及補償。在其他變體中,無線通信器件與基地台協調以補償或移除無線電鏈路不平衡。在又其他變體中,無線通信器件自同級無線通信器件(或自網路實體)接收資料以便使得無線通信器件能夠恰當地補償無線電鏈路不平衡。
在第六態樣中,揭示一種保持無線通信器件通信連續性之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評估是否產生鏈路不平衡(藉此潛在地產生不連續傳輸及/或不連續接收情形);及採取糾正動作以改良無線通信器件效能。在一個變體中,該糾正動作包括調整無線通信器件之收發器的一或多個參數(例如,增大及/或減小一或多個臨限值)。在另一變體中,該糾正動作包括在無線基地台之間交換(例如,藉由小區選擇、重選或交遞),或在使用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不同無線網路之間交換(例如,無線電存取技術間重選或交遞,諸如自LTE
無線網路至第三代(3G)無線網路)。
其他特徵及優點將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參看隨附圖式及如下文給出之例示性實施例之詳細描述而立即認識到。
以上概要係僅出於概述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目的而提供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一些態樣的基本理解。因此,應瞭解,以上所描述之實例實施例僅為實例且不應解釋為以任何方式縮小本發明之範疇或精神。其他實施例、態樣及優點將自結合隨附圖式理解之以下詳細描述而變得顯而易見,該等圖式藉由實例說明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原理。
100‧‧‧通用無線網路
102‧‧‧無線通信器件
104‧‧‧無線電扇區
106‧‧‧無線電存取子系統
108‧‧‧無線電節點
110‧‧‧無線電控制器
112‧‧‧核心網路
114‧‧‧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STN)
116‧‧‧公用資料網路(PDN)
118‧‧‧電路交換中心
120‧‧‧封包交換節點
122‧‧‧電路交換域
124‧‧‧封包交換域
126‧‧‧無線電鏈路
128‧‧‧無線電存取網路
200‧‧‧長期演進(LTE)無線網路
202‧‧‧行動終端機
204‧‧‧無線電扇區
206‧‧‧eUTRAN
210‧‧‧演進節點B
212‧‧‧伺服閘道器
214‧‧‧行動性管理實體(MME)
216‧‧‧公用資料網路(PDN)閘道器
218‧‧‧外部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
220‧‧‧演進封包核心網路
222‧‧‧演進無線電存取網路
226‧‧‧無線電鏈路
300‧‧‧組件
302‧‧‧感測器
304‧‧‧應用處理器
306‧‧‧無線處理器
308‧‧‧無線電路
310‧‧‧傳輸天線
312‧‧‧接收天線
400‧‧‧使用情況
402‧‧‧使用者
600‧‧‧組件
602‧‧‧處理器
604‧‧‧記憶體
606‧‧‧無線介面
608‧‧‧射頻前端
610‧‧‧傳輸天線
612‧‧‧接收天線
所描述之實施例及其優點可藉由參考結合隨附圖式理解之以下描述來最好地理解。此等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且決不限制形式及細節方面的任何改變,該等改變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在不脫離所描述之實施例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描述之實施例作出。
圖1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通用無線通信網路之組件。
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LTE(或LTE進階)無線通信網路之組件。
圖3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代表性無線通信器件之組件。
圖4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例示性使用情況。
圖5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補償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方法。
圖6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另一代表性無線通信器件之組件。
圖7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補償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另一方法。
圖8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補償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另外的方法。
圖9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補償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額外方法。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件揭示用於識別及解決無線通信器件(諸如行動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及其類似者)中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方法及裝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使用觸發條件(例如,諸如經由近接感測器或其他感測器進行的就地感測,或藉由判定一或多個鏈路度量之降級)來偵測影響其射頻無線介面中之一或多者的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存在。應瞭解,雖然可存在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但由鏈路不平衡誘發之效能降級可能並不十分嚴重以致於影響某些器件操作。因此,取決於不對稱或不平衡之嚴重性,可由無線通信器件實施一或多個糾正或校正動作,該等動作包括(例如)強迫進行小區重選或交遞、在不同無線網路當中進行改變、改變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參數(諸如寫碼方案、調變類型或此等參數之組合)以便解決及減輕無線電鏈路不平衡。
在其他實施中,無線通信器件使用在外部獲得之資訊(例如,來自同級無線通信器件或來自諸如基地台之網路實體的資訊)來識別無線電鏈路不平衡之存在,該無線電鏈路不平衡可接著用以藉由無線通信器件及/或藉由網路實體及/或藉由同級無線通信器件(例如,諸如在兩個實體協調以改變無線電鏈路或與之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參數的情況下)來選擇性地觸發一或多個糾正動作。
現詳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雖然此等實施例係主要在可根據所論述之使用情況而經歷不對稱之無線電鏈路條件的無線通信器件之內容脈絡中來論述,但本實施例決不限於此等器件或此等情況。事實上,可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本實施例之各種態樣以補償在寬廣範圍之具有無線能力之器件中的不對稱無線電鏈路條件。
圖1說明一代表性通用無線網路100,該無線網路100可包括多個
無線通信器件102,該等無線通信器件102藉由無線電鏈路126而連接至由無線電存取網路128提供之無線電扇區104。(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將無線電扇區104稱作小區)。每一無線電扇區104可表示使用在選定頻率下操作之射頻頻道而自一相關聯之無線電節點108發出的無線電涵蓋之地理區域。每一無線電節點108可產生一或多個無線電扇區104,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藉由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126而連接至該一或多個無線電扇區104。在一些無線網路100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同時連接至一個以上無線電扇區104。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連接至之多個無線電扇區104可自單一無線電節點108或自可共用一共同無線電控制器110之獨立無線電節點108發出。可將一群無線電節點108連同相關聯之無線電控制器110稱作無線電存取子系統106。通常,無線電存取子系統106中之每一無線電節點108可包括安裝於天線塔上之一組射頻傳輸及接收設備,且連接至無線電節點108之無線電控制器110可包括用於控制及處理所傳輸及接收之射頻信號的電子設備。無線電控制器110可管理將無線通信器件102連接至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無線電鏈路126的建立、維護及釋放。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藉由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126而連接至無線電存取網路128,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126可提供無線通信器件102與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間的雙向通信。
雙向通信無線電鏈路126可包括自無線電存取網路128至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下行鏈路方向及自無線通信器件102至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上行鏈路方向。無線通信器件102至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連接有無線通信器件102之部分的距離可隨時間的過去而變化;因此可藉由無線通信器件102及/或藉由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無線電存取子系統106來監視及/或估計雙向通信無線電鏈路128之特性。在上行鏈路方向上傳輸及在下行鏈路方向上接收之信號的衰減可橫越近似相同之距離,且因此雙向通信頻道之衰減特性可為對稱的,至少在典型組態中係近似如
此。然而,在一些情況中,由無線通信器件102傳輸及/或接收之信號可在上行鏈路方向及下行鏈路方向上經歷不同衰減量(例如,當一或多個傳輸器及/或接收器被選擇性地阻斷及/或信號強度被不對稱地調整時)。另外,射頻雜訊及多路徑干擾之水平可在上行鏈路方向及下行鏈路方向上變化,藉此以不同方式影響每一方向上之信號效能。一般而言,雙向無線電鏈路可遭遇不對稱之操作條件,該等不對稱之操作條件可產生在一方向上之效能不平衡(與相反之通信方向相比)。在一些狀況下,一個方向可保持為操作的,而相反方向可變成被選擇性地阻斷或干擾使得效能可為不可接受的或難以達成的。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提供確定雙向頻道之特性方面的不平衡何時可潛在地或實際上存在及至少部分地補償該不平衡。
可在使用諸多不同多工技術之多個無線通信器件102當中共用形成無線電扇區104中之無線電鏈路126的無線電資源,該等多工技術包括分時、分頻、分碼、空間劃分及其組合。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連接可用以在無線通信器件102與位於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無線電存取子系統106中的無線電控制器110之間通信,其包括針對無線電資源之請求及無線電資源至多個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動態分配。
無線電存取網路128(其提供至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射頻空中鏈路連接)亦連接至核心網路112,該核心網路112可包括電路交換域122(其通常用於語音訊務)及封包交換域124(其通常用於資料訊務)。
位於無線電存取網路128之無線電存取子系統106中的無線電控制器110既可連接至位於電路交換域122中之電路交換中心118亦可連接至位於核心網路112之封包交換域中的封包交換節點120。電路交換中心118可將電路交換訊務(諸如語音呼叫)投送至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STN)114。封包交換節點120可將封包交換訊務(諸如「無連接」之一組資料封包)投送至公用資料網路(PDN)116。
圖2說明一代表性長期演進(LTE)無線網路200架構,其被排他地設計為封包交換網路。行動終端機202可經由與自演進節點B(eNodeB)210發出之無線電扇區204相關聯的無線電鏈路226而連接至演進無線電存取網路222。(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無線電扇區204稱作小區且可將行動終端機202稱作使用者設備(UE)或稱作行動無線通信器件102)。eNodeB 210可包括傳輸與接收基地台(諸如通用無線網路100中之無線電節點108)以及基地台無線電控制器(諸如通用無線網路100中之無線電控制器110)的功能。LTE無線網路200之等效核心網路係一演進封包核心網路220,該演進封包核心網路220包括將演進無線電存取網路222互連至公用資料網路(PDN)閘道器216之伺服閘道器212,該等PDN閘道器216連接至外部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218。可將多個eNodeB 210集合在一起以形成eUTRAN 206。eNodeB 210亦可連接至行動性管理實體(MME)214,該MME 214可提供對用於行動終端機202之連接的控制。
圖3說明在無線通信器件102(或等效地,行動終端機202)中可含有的一組組件300。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包括可監視無線通信器件102之操作條件的一組感測器302,例如,該等操作條件包括鄰近於及/或密切接近無線通信器件102之無線電路308及/或傳輸天線310及/或接收天線312之一或多個元件的阻塞物件之存在或缺乏。應用處理器(其可提供對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一組功能的控制)可將自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各種感測器302獲得的資訊提供至一無線處理器306(其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存在一個以上無線處理器306)。無線處理器306可使用由應用處理器304自感測器302提供之資訊以幫助判定何時可存在潛在或實際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條件。無線處理器306可控制無線電路308之操作條件(其可影響無線通信器件102之效能)的各種態樣,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部分地補償由無線通信器件102經歷之無線電鏈路不平
衡條件。
現參看圖4,展示能用於說明代表性實施例之各種態樣的一個例示性使用情況400。如所說明,使用者402操作無線通信器件102,該無線通信器件102與無線網路100之附近之無線電節點108(例如,如圖2中所說明之長期演進(LTE)蜂巢式網路200之eNodeB 210)通信。
簡而言之,蜂巢式網路操作者可經由(例如)如圖1及圖2中所說明之蜂巢式基地台(BS)、基地台控制器、基礎架構節點等之網路基礎架構將行動電信服務提供給公眾。
存在廣泛多種蜂巢式無線網路技術,且在歷史上蜂巢式無線器件已被專用於在單一蜂巢式無線網路內操作。在最近幾年中,對於第四代(4G)蜂巢式無線網路技術而言長期演進(LTE)已變成不二選擇。
LTE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下被標準化;現有之LTE無線網路遵從所謂之版本8要求,同時正在進行之研究已針對且繼續針對後續版本(例如,版本9、版本10等)之未來增強。
歸因於關於密切接近人體活組織之所輻射之射頻(RF)能量的社會關注點,當前管制機構(例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及歐盟其他實體)已頒佈關於某些類型之RF發射的限制。規章在國家之間且在各種頻譜頻帶等範圍中變化。存在用於解決與上述管制限制之順應性的許多不同解決方案或方法。
返回參看圖4,例示性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包括一近接感測器(未圖示),該近接感測器經組態以偵測密切接近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傳輸天線的物件。若近接感測器偵測到一附近之物件(其保守地總是被假定為人,諸如使用者402),則近接感測器回應性地觸發傳輸功率限制(例如,藉由調整所傳輸之射頻能量的量或藉由設定最大准許傳輸功率位準以節制所傳輸之射頻能量的量)。舉例而言,例示性iPad可能夠使用高達23dBm之實際最大傳輸功率;然而,當近接感測器偵測
到一附近之物件時,iPad可將其傳輸RF功率限制至一較低位準,例如,限制至18dBm(傳輸功率減小之實際量可被指定為受(例如)相關管制機構控制且可在不同地理區域中,當使用不同RF頻帶時或基於其他準則而不同,其中18dBm僅純粹為說明性)。
藉由限制傳輸RF功率,無線通信器件102必要地引入不對稱RF鏈路條件。為說明此RF鏈路不對稱,考慮以下情況:LTE eNodeB 210在至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下行鏈路方向上以23dBm傳輸第一RF信號,且該第一信號藉由將無線通信器件102鏈接至LTE eNodeB 210之射頻頻道而被衰減,從而導致在無線通信器件102處接收之第一信號具有近似-115dBm之RF信號功率位準。若無線通信器件102在自行動無線器件至LTE eNodeB 210之上行鏈路方向上以23dBm傳輸第二RF信號,則對稱射頻頻道可將該第二RF信號衰減一相等量,亦即,LTE eNodeB亦可接收具有近似-115dBm之信號功率位準的第二RF信號。
在此內容脈絡內,若無線通信器件102被限制為在上行鏈路方向上以18dBm之最大傳輸功率位準(而非23dBm之最大值)進行傳輸,則LTE eNodeB 210可以僅-120dBm之信號功率位準來接收第二RF信號;然而,無線通信器件102之接收RF鏈路可未受影響(亦即,無線通信器件102可仍以-115dBm之信號功率位準來接收第一RF信號)。上行鏈路信號之此對應之效能下降可極大地影響無線通信器件102操作,且在一些狀況下可產生過多無線電鏈路失敗(RLF)、不合需要之重傳負擔及/或增加之寫碼複雜性。
現有之LTE eNodeB 210可指示適合於在小區之間或至其他無線無線電存取技術網路之小區重選及/或交遞的無線網路條件。舉例而言,當所接收之RF信號功率位準下降處於一特定臨限位準(例如,處於120dBm)或該特定臨限位準以下時,無線通信器件102之服務LTE eNodeB 210可指示應執行至另一LTE eNodeB 210或至第三代(3G)基地
台(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節點B(NB)等)的交遞。在此情況中,由於對於被傳輸至LTE eNodeB 210(且以邊緣-120dBm臨限值而接收)之信號而言僅無線通信器件102傳輸路徑在上行鏈路方向上受限制,所以在自LTE eNodeB 210之下行鏈路方向上的無線通信器件102接收路徑可在網路容限(-115dBm)內保持良好。因此,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判定不執行交遞、小區選擇及/或小區重選程序。然而,即使上行鏈路RF頻道品質之些微下降仍可呈現自無線通信器件102至LTE eNodeB 210之上行鏈路傳輸的顯著問題(例如,歸因於傳輸信號功率之受限制量,其可導致在eNodeB 210處之所接收之RF信號下降於一可接受之臨限位準以下以用於達成恰當之解碼及/或鏈路效能)。
現參看圖5,展示及描述一種用於補償無線通信器件102處之射頻鏈路不平衡之一般化方法500的一個實施例。在一個態樣中,當無線通信器件102識別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或可推斷出無線電鏈路不平衡條件之條件的存在)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回應性地偏置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以補償由無線電鏈路不平衡條件所引起之效能降級。舉例而言,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中,當無線通信器件102識別傳輸射頻鏈路效能之降低(與接收射頻鏈路效能相比)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偏置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或交遞觸發事件臨限值以便匹配傳輸射頻鏈路效能之降低(例如,藉由基於對射頻鏈路不平衡之偵測及/或量測來調整觸發臨限值)。該等被偏置之臨限值可經組態使得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效能受到顯著影響之前執行小區重選(或另一交換操作)(然而,當效能保持為可接受時,動作可無必要)。在其他實例中,當無線通信器件102識別接收射頻鏈路效能之降低(與其傳輸射頻鏈路效能相比)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調整傳輸射頻鏈路效能以便與接收射頻鏈路效能相稱。
在方法500之步驟502處,偵測或推斷射頻鏈路不平衡。雖然各
種實施例係針對可由關於傳輸功率之管制限制(例如,關於所發射之射頻能量位準而被限制)產生的射頻鏈路不平衡,但應瞭解,可出於廣泛範圍之原因而存在射頻鏈路不平衡。射頻鏈路不平衡之另一實例可包括以下之使用情況:傳輸及接收信號路徑及/或無線信號處理功能在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係相異的(例如,空間上、時間上、頻譜上、演算法上等)且具有無關(或鬆散相關)之效能等級。在又其他情形中,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傳輸器及接收器可具有不同之射頻功率能力。舉例而言,許多近場技術經設計以用於達成不對稱操作(亦即,一個射頻器件可具有顯著比另一射頻器件大之傳輸功率)。因此,雖然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實施例主要係指主動產生之射頻鏈路不平衡(亦即,可由有意行為產生之彼等射頻鏈路不平衡,諸如為遵從管制要求而進行的射頻傳輸功率減小),但所描述之實施例之態樣同等地適用於被動地發生或經誘發之射頻鏈路不平衡;例如,可由射頻傳輸或接收環境、設計不對稱性、不同傳輸/接收處理鏈等產生的彼等射頻鏈路不平衡。
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射頻鏈路不平衡偵測條件可基於對一鄰近於無線通信器件102及/或在無線通信器件102附近之阻塞或近接物件的偵測。在一個此變體中,阻塞或近接物件自動地產生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傳輸功率限制以滿足管制要求(例如,如上文所參考之SAR要求)。在替代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限制其傳輸射頻功率以便減小功率消耗及/或滿足一組熱約束。類似地,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限制其傳輸射頻功率以便減小對駐留於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之另一具有較高優先權之共存型無線射頻技術的干擾。此外,藉由無線通信器件102所達成的傳輸射頻功率之減小可出於其他原因而為有意的,諸如為限制截取機率(LPI)或為減少偵測(例如,在軍事或國土防禦應用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射頻鏈路不平衡偵測條件可包括一或多個效能度量。舉例而言,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中,無線通信器件102監視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i)無線電鏈路失敗(RLF);(ii)無線電鏈路准予(RLG);(iii)信雜比;(iv)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v)載波對雜訊比(CNR);(vi)載波對干擾加雜訊比(CINR);(vii)接收信號強度指標(RSSI);(viii)位元錯誤率(BER);(ix)區塊錯誤率(BLER);(x)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及/或(xi)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在給定本發明的情況下,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又其他有用之度量。
在一些變體中,可根據一或多個無線網路參數來進一步修改射頻鏈路不平衡偵測條件。一些無線網路廣播可部分地(或完全地)防止射頻鏈路不平衡不對稱條件之參數。舉例而言,考慮一廣播系統資訊區塊(SIB)之蜂巢式無線網路,該等SIB命令無線通信器件102:用於網路操作之最小之接收信號功率位準為-110dBm。在此情況中,在自無線網路至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下行鏈路方向上的接收路徑受到所廣播之無線網路參數的相對更大約束(與在自無線通信器件102至無線網路之上行鏈路方向上的傳輸路徑受任何管制約束相比)。在其他實例中,蜂巢式無線網路可經組態以更動或指定適當之糾正動作。舉例而言,蜂巢式無線網路可提供特定指令以用於達成更好之系統重選(BSR)、識別將與之相關聯之附近之無線網路、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執行交遞等。在一些狀況下,蜂巢式無線網路可明確地強迫無線通信器件102在執行之前需要來自蜂巢式無線網路之小區選擇/重選指令(從而有效地更動BSR程序)。
在又其他實施例中,射頻鏈路不平衡偵測條件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處理負擔之一或多個態樣來監視一或多個度量。舉例而言,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監視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i)傳輸功率消耗;(ii)傳輸處理增益;(iii)調變複雜性;(iv)調變
及寫碼方案(MCS);(v)接收功率消耗;(vi)接收處理增益;(vii)解調變複雜性;及/或(viii)重試嘗試。
在圖5之方法500之步驟504處,偏置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以調整所偵測之射頻鏈路不平衡。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調整經組態以觸發網路選擇之一或多個操作參數。舉例而言,在LTE網路(諸如圖2中所說明之LTE網路200)內,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調整用於(例如)小區選擇、小區重選、交遞等之接收信號強度的臨限值。例如,若無線通信器件102在接收信號強度落到-120dBm以下時正常地執行小區選擇,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調整臨限值以使得小區選擇以較高之接收信號強度(例如,以-115dBm或以-110dBm)發生。
在一個實施中,對該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之調整或「偏置」可基於由所偵測之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所呈現的不對稱程度。在一些變體中,不對稱程度係由無線通信器件102先驗已知,但替代地可判定不對稱程度(動態地抑或自現存資訊源,諸如自分派有評估不對稱之任務的處理程序或常式)。舉例而言,在由管制限制引起之不對稱的內容脈絡內,可自可能用於射頻組件之最大傳輸功率與由管制限制允許之最大傳輸功率之間的差來推斷偏置之調整。例如,若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射頻組件可最大地以23dBm傳輸但出於管制目的而被限制至18dBm,則偏置為差(5dB)(應注意,絕對傳輸功率係以dBm(分貝係參考1mW)為單位來量測,而傳輸功率之間的相對差被指定為以dB(分貝)為單位)。在此實例中,當無線通信器件102之當前伺服小區信號強度(如由無線通信器件102所量測)下降到一較高信號臨限值(例如,比別的值高5dB)以下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起始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程序。
應進一步瞭解,各種管制機構可指定不同容限及/或限制,且甚
至同一管制機構可針對不同使用狀況、針對不同射頻頻譜範圍(頻帶)及/或針對不同情況而指定不同等級。舉例而言,對於特殊吸收率(SAR)而言,美國(US)具有不同於歐盟(EU)之要求。此外,US SAR要求貫穿不同射頻頻譜範圍(頻帶)而非為均一的。出於此等目標,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包括一內部儲存器件或其他資料儲存庫(諸如檢查表等),其充填有針對一或多個權限、國家、操作使用狀況等之對應的要求。此外,應瞭解,除操作區之外,可考慮各種其他因素,包括(無限制):(i)頻譜射頻;(ii)使用時間;(iii)使用持續時間;(iv)所傳輸之總體或平均射頻功率;(v)所傳輸之峰值射頻功率;(vi)所傳輸之射頻功率之改變速率;等
在替代實施例中,動態地判定對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一或多個操作參數的調整或「偏置」。動態地判定不對稱程度之實施例可(例如)執行傳輸效能及接收效能之相對比較。在一個此例示性情況中,第一無線通信器件102及第二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傳輸一包括關於其相對所接收之接收的資訊的信號。每一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判定其自己的接收效能,且將自判定之接收效能與同級無線通信器件之所報告之接收效能相比較。若兩個接收效能不一致,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判定效能之相對不一致(亦即,無線通信器件102係以一較低之相對射頻功率進行傳輸)。顯然,可將上述情況擴展至兩個以上之同級無線通信器件102,諸如其中三個無線通信器件102比較效能度量。
如先前所描述,對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之調整或偏置的量可被一或多個無線網路指定之參數更動。舉例而言,某些無線網路操作者可組態其LTE eNodeB 210以更保守地或更不保守地進行傳送(例如,以不同射頻功率位準及/或需要不同之最小射頻信號強度以判定令人滿意之效能及/或操作條件)。考慮一指定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操作之LTE eNodeB 102必須以-110dBm(與由進行管理
之管制機構要求的-120dBm相反)之接收臨限值發生。當發生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時,可無需調整此保守臨限值。事實上,若無線通信器件102將使其對應之臨限值偏置5dB(例如,自-110dBm至-105dBm),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將比所要求的那樣更容易地執行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藉此產生不必要之傳送及過多網路附加項。
在方法500之步驟506處,當發生一或多個偏置之觸發條件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執行適當之糾正動作。糾正動作之常見實例可包括(無限制):將關聯及/或連接改變至另一基地台或無線網路;改變調變及/或寫碼行為;調整服務品質等。
舉例而言,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一旦來自LTE無線通信器件102之當前LTE eNodeB 210的接收信號強度下降到-115dBm以下(亦即,具有額外5dB偏置之-120dBm),該LTE無線通信器件102便組態其自身以執行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或交遞。具體言之,一旦射頻信號接收下降到偏置之臨限值以下,LTE無線通信器件102便可嘗試交遞至另一LTE eNodeB 210,或與舊版無線網路(例如,根據諸如以下各者之第三代(3G)無線通信協定操作之無線網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無線網路、分碼多重存取(CDMA)2000無線網路或CDMA EVDO無線網路等)建立連接。
在方法500之步驟508處,當不發生一或多個偏置之觸發條件且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結束(例如,使用者改變其位置以使得傳輸天線不再被阻塞或接近其,等)時,則無線通信器件102返回至正常操作(例如,使任何偏置條件或對臨限值之改變返回至其正常之預設設定)。在替代組態中,至此等預設條件之返回可以逐步或遞增之方式(例如,隨時間而變化)或在使用者之阻塞或部署重複地自阻塞/近接狀態轉變至非阻塞/非近接狀態的狀況下經由滯後或等待狀態而進行,藉此防止無線通信器件102內之不穩定條件改變。
亦應瞭解,被用作對射頻鏈路不平衡之監視/偵測之基礎的一或多個射頻鏈路不平衡偵測條件可隨時間、操作條件或狀態、先前經驗等而加以「智慧地」變化。例如,在方法500之一個變體中,一或多個射頻鏈路不平衡觸發條件係針對不同操作條件而改變,其中每一不同射頻鏈路不平衡觸發條件最適合於在此等操作條件/狀態下偵測不平衡。(舉例而言,觸發臨限值可取決於狀態)。在另一變體中,評估無線通信器件102之邏輯(例如,位於無線通信器件102之記憶體中的電腦程式,如下文關於圖6所論述)經組態以評估實際上由無線通信器件102(或由其他無線通信器件102,諸如經由共用之資料庫)所經歷之一或多個先前射頻鏈路不平衡事件以基於此來調適其射頻鏈路不平衡觸發條件及/或作出糾正。類似地,可使用「統計」方法,諸如其中以與某些類型之條件或不平衡事件之發生成比例之方式將監視努力分配給射頻鏈路不平衡觸發條件。
現參看圖6,展示及描述用於根據一些實施例而組態(亦即,以補償射頻鏈路不平衡)之無線通信器件102的例示性之一組組件600。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無線通信器件」102包括(但不限於)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諸如由其受讓人製造之iPhoneTM)、手持型電腦、平板電腦(諸如上述iPad)、個人媒體器件(PMD)或以上之任何組合。雖然展示及論述一特定無線通信器件102組態及佈局,但應認識到,在給定本發明的情況下,可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容易實施許多其他實施,其中圖6之該組組件600僅說明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之較寬廣原理。
無線通信器件102之處理子系統(在圖6中被說明為處理器602)可包括諸如以下各者之中央處理單元(CPU)或數位處理器中之一或多者: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場可程式化閘陣列、RISC核心、基頻處理器或安裝於一或多個基板上之複數個處理組件。在一些實施
例中,上述處理器中之一或多者(例如,基頻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補償射頻鏈路不平衡,如本文中所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602可對應於圖3中所說明之應用處理器304。
處理子系統(處理器602)可耦接至諸如記憶體604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記憶體604可包括(例如)SRAM、FLASH、SDRAM及/或HDD(硬碟機)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記憶體」包括經調適用於儲存數位資料之任何類型之積體電路或其他儲存器件,其包括(無限制)ROM、PROM、EEPROM、DRAM、SDRAM、DDR/2SDRAM、EDO/FPMS、RLDRAM、SRAM、「快閃」記憶體(例如,NAND/NOR)及PSRAM。處理子系統亦可包括額外之共處理器,諸如專用圖形加速器、網路處理器(NP)或音訊/視訊處理器。如所示,處理子系統包括離散組件;然而,應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其可以SoC(系統單晶片)組態加以合併或塑造。
該組組件600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無線介面606,該一或多個無線介面606可經組態以(例如)經由耦接至一組傳輸天線610及一組接收天線612之射頻前端608來傳輸及接收射頻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介面606包含一基頻無線處理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圖6之無線介面606對應於圖3之無線處理器306。在一些實施例中,圖6之射頻前端608對應於圖3之無線電路308。在一些實施例中,圖6之傳輸天線610及接收天線612對應於圖3之傳輸天線310及接收天線。
無線通信器件102亦可包括使用者介面612(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使用者介面612亦可與顯示器件組合),該使用者介面612與處理子系統(處理器602)及在必要時與其他支援顯示器/輸入驅動器信號通信。在一個變體中,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使用者被通知(例如,經由使用者介面612)阻塞/近接情形及/或RF鏈路不對稱的存在(例如,經由圖示、螢幕上色彩改變、文字指示等)。在另一變體中,經由(例如)可經由使
用者介面612存取之選單、應用程式等而向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使用者提供組態由無線通信器件102採取之一或多個糾正動作(包括(例如)上述射頻鏈路不平衡觸發或臨限值)的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組一或多個感測器610(例如,近接感測器)亦被包括於無線通信器件102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感測器610對應於圖3之感測器302。在某些變體中,雖然可同等成功地使用其他類型之感測器件,但該組感測器610包括超音波器件或替代地紅外線(IR)器件。例如,在一個變體中,由使用者在無線通信器件102之某些區域中抓緊無線通信器件102而產生(例如,經由天線)的電場或電容之改變可用以指示射頻鏈路不平衡之存在或可能性(或對減小用於一伴隨射頻鏈路之傳輸射頻功率位準的需求)。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括一具有指令之電腦程式,該等指令在由處理器602執行時導致行動無線通信器件102之一或多個組件實施鏈路不平衡偵測及糾正邏輯(例如,如本文中尤其關於圖5及圖7所描述)。
圖7說明一種用以補償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之射頻鏈路不平衡之代表性方法700的邏輯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代表性方法700係根據圖5中所說明之通用方法500。
在方法400之步驟702處,長期演進(LTE)無線通信器件102被向LTE無線網路200登記並待接LTE無線網路200。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待接」係指代(無限制)已向無線網路(例如,LTE無線網路200及/或通用無線網路100)登記之無線通信器件102。無線網路登記可要求無線通信器件102及無線網路已成功地協商各種鑑認、授權及帳戶處理協定。
在方法700之步驟704處,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其是否處於與無線網路之連接狀態。簡而言之,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處於兩
種不同狀態:RRC_CONNECTED狀態及RRC_IDLE狀態。當處於RRC_CONNECTED狀態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具有由無線網路提供之專用實體射頻資源,且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針對未決之資料傳送來監視無線網路。在RRC_CONNECTED狀態下,無線通信器件102亦可起始至其被連接至之無線網路的資料傳送。當處於RRC_IDLE狀態時,無線通信器件102不具有藉由無線網路而被分配至其之任何專用實體射頻資源,且無線通信器件102必須將請求提供至無線網路(且被提供有來自無線網路之准予)以進入RRC_CONNECTED狀態從而進行資料異動。
視情況,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自無線網路接收明確指令(例如,經由由無線網路廣播之系統資訊區塊(SIB),從而提供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或交遞準則,該等準則更動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內部設定。舉例而言,若LTE eNodeB 210指示應在-110dBm下執行小區選擇,則無線網路設定佔優勢且無線通信器件102無需繼續該程序。
否則,在方法700之步驟706處,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是否已發生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例如,近接感測器已登記一阻塞天線歷時最小之時間間隔的附近之物件)。當前近接解決方案不能在物件之間進行區分;出於此,將任何近接物件假定為具有活組織。然而,應瞭解,技術之未來改良可產生更精確之感測器類型及感測器能力,諸如經由通常與人體組織相關聯之電容或其他性質。對時間間隔之選擇減少了「假警報」(例如,恰當之時間間隔選擇減少了對器件行為或用於間歇偵測之「抖動」的不必要改變,或誤判(false positive)匹配)。不幸的是,最小時間間隔亦不能設定得太長,因為較長之時間間隔可冒可超過管制要求之過多傳輸輻射的危險。
在方法700之步驟708處,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其是否已以最大所允許之射頻傳輸功率位準操作歷時一最小時間間隔。在一個此
變體中,當無線通信器件102未以最大能力操作時,最小時間間隔經選擇以便避免對無線通信器件行為之不必要改變。換言之,若無線通信器件102能夠在其當前無線電環境中操作,則鬆弛網路約束(例如,小區選擇、小區重選、交遞等)係不合需要的。具體言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提供更好之用戶服務且藉由最小化不必要之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交遞的數目來減小網路附加項。
若不滿足步驟702、704、706或708之條件中的任一者,則無線通信器件102不改變操作。否則,當滿足步驟702、704、706或708之所有條件時,無線通信器件102進行至步驟710。
在方法700之步驟710處,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其是否已在指定之時間週期內經歷最小數目以上之無線電鏈路失敗(RLF)。在某些變體中,可接受之RLF的數目可基於已商定之服務品質(QoS)要求。在替代實施例中,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其是否已經歷最小數目以下之無線電鏈路准予(RLG)。在任一情況中,無線通信器件102設法確保其接收之服務等級與其要求相稱。
若不滿足步驟710,則無線通信器件102繼續監視射頻鏈路效能(步驟708、710),否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調整行為且進行至步驟712。
在步驟712處,LTE無線通信器件102根據基於射頻傳輸功率限制所判定之值來調整其小區重選參數。各種技術(例如,GSM、UMTS、lx及EV-DO)可具有特定參數,然而在例示性LTE實施例中,調整值係根據表1而判定,該表1係如所示而充填。表1中之每一列表示用於一特定LTE頻帶的一組值。
參數MaxTxPwr(dBm)係在正常條件下之最大每頻帶功率放大器(PA)傳輸(TX)功率。參數AdjMaxTxPwr(dBm)係在物件近接之情況下(或歸因於熱限制等)之最大每頻帶PA Tx後移功率。參數DwnLinkBalSigPwr(dBm)係每頻帶下行鏈路鏈路平衡值(通常來自鏈路預算計算);且參數CellSelThresh(dBm)係關於網路及下行鏈路鏈路平衡值而組態之小區選擇臨限值。
基於表1,可根據以下等式來計算以下值。
DeltaMaxTxLoss=MaxTxPwr-AdjMaxTxPwr (1)
其中參數DeltaMaxTxLoss(dBm)係最大PA TX功率差量。
DeltaDwnLinkBalErr=DwnLinkBalSigPwr-CellSelThresh (2)
其中參數DeltaDwnLinkBalErr(dBm)係關於網路之小區選擇臨限值與所期待之下行鏈路鏈路平衡值之間的差量。
DwnLinkBalComp=DeltaMaxTxLoss+DeltaDwnLinkBalErr (3)
其中參數DwnLinkBalComp(dB)係總鏈路平衡調整。
鑒於上述內容,考慮以下例示性情況。
在第一種情況中,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具有針對表1之條目的以下值:MaxTxPwr=23dBm,AdjMaxTxPwr=18dBm,DwnLinkBalSigPwr=-118dBm,CellSelThresh=-120dBm。可將所得調整計算為:DeltaMaxTxLoss等於5dB,DeltaDwnLinkBalErr等於2dB,且DwnLinkBalComp等於7dB。
在第二種情況中,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具有針對表1之條目的以下值:MaxTxPwr=23dBm,AdjMaxTxPwr=18dBm,DwnLinkBalSigPwr=-118dBm,CellSelThresh=-114dBm。可將所得調整計算為:DeltaMaxTxLoss等於5dB,DeltaDwnLinkBalErr等於-4dB,且DwnLinkBalComp等於1dB。
在第三種情況中,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具有針對表1之條目的以下值:MaxTxPwr=23dBm,AdjMaxTxPwr=21dBm,DwnLinkBalSigPwr=-118dBm,CellSelThresh=-114dBm。可將所得調整計算為:DeltaMaxTxLoss等於2dB,DeltaDwnLinkBalErr等於-4dB,且DwnLinkBalComp等於-2dB。
返回參看圖7,在步驟714處,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執行小區選擇以嘗試在範圍內定位一新的eNodeB 210。若小區選擇係成功的,則LTE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繼續監視其效能(見步驟708)。然而,若小區選擇係不成功的,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回退至另一技術(例如,第3代(3G)資料服務)。雖然在此實施例中使用3G服務,但應瞭解,其他技術係同等可行的。
如圖7中所示,一旦器件已回退至3G服務,無線通信器件102便僅在3G網路之效能係可接受(例如,如藉由輸送量及延遲所量測)時保持於3G上。當3G效能係可接受時,接著當無線通信器件102觸發更好之系統重選(BSR)量測時(且若LTE效能未向好的方向改變),無線通信器件102將保持於3G技術上而非選擇LTE。具體言之,即使LTE網路200可能為可用的,無線通信器件102將仍保持於3G網路上以維持使用者體驗。
然而,若3G技術之效能比當前LTE差,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將優先地重選至附近之LTE網路200(若在BSR期間可用)。
圖8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補償在連接至無線網路之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的另一方法。在步驟802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偵測建立於無線通信器件102與無線網路之間的雙向射頻鏈路之潛在或實際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對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之偵測可包括偵測來自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之一或多個感測器302/610的信號,該信號指示無線射頻信號之阻塞或藉由接收一密切接近無線通信
器件102之物件的指示(例如,使用近接感測器或如上文所描述之其他感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僅當在一特定時間週期中接收到信號時無線通信器件102才偵測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在該特定時間週期期間,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之傳輸器以最大傳輸功率位準操作(例如,在至無線網路之上行鏈路方向上)。在步驟804中,行動無線器件102獲得與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相關聯之一或多個臨限調整值。在一些實施例中,特定臨限調整值可與所偵測之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之一或多個態樣相關聯。該等臨限調整值可基於射頻鏈路不平衡之量(例如,傳輸信號強度值與接收信號強度值之間的差異、「阻塞」接收信號強度與「非阻塞」接收信號強度之間的差異)。該等臨限調整值可基於如上文所描述之針對傳輸功率位準的管制要求。該等臨限調整值可儲存於行動無線通信器件102之表中(例如,如由表1所說明),及/或自無線網路中之伺服器擷取。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網路廣播可影響該等臨限調整值的資訊(例如,一或多個系統資訊區塊中之參數)。在步驟806中,行動無線通信器件可計算用於判定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或交遞之一或多個經修改之臨限值。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用於相同程序之預設「正常」臨限值來代替該等經修改之臨限值。該等經修改之臨限值可在發生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或交遞時為改變作準備(例如,藉由改變信號品質等級、信號強度等級或用於該等程序之其他信號度量以判定是否將交換至另一小區或另一無線網路)。在步驟808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偵測在一新近時間週期中發生之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敗,在該新近時間週期期間,無線通信器件102在雙向射頻鏈路之上行鏈路方向上以最大傳輸功率位準來操作傳輸器。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基於服務品質(QoS)要求來偵測至少最小數目次無線電鏈路失敗。在步驟810中,當在新近時間週期中偵測到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敗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嘗試小區選擇、小區
重選或交遞程序以將連接交換至無線網路中之另一小區。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將該等經修改之臨限值用於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從而為搜尋及/或以與在「正常」操作期間不同之接收信號強度、品質、等級或其他度量交換至無線網路中之另一小區(或在一些實施例中,交換至一不同無線網路中之小區)作準備。在步驟812中,當至無線網路之另一小區的小區選擇、重選或交遞失敗時,無線通信器件102執行回退程序以連接至第二無線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網路係根據長期演進(LTE)無線通信協定操作,且第二無線網路係根據舊版網路無線通信協定(例如,「3G」無線通信協定)操作。
圖9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補償在連接至無線網路之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之無線電鏈路不平衡的額外方法。在步驟902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偵測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在步驟904中,無線通信器件102估計射頻鏈路不平衡之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射頻鏈路不平衡之量可在無線通信器件102與無線網路之間的雙向射頻鏈路之兩個不同方向之接收信號強度方面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基於自無線網路及/或自另一無線通信器件102(例如,「同級」」器件)提供之資訊來判定射頻鏈路不平衡之量。在步驟906中,無線通信器件102擷取儲存於無線通信器件102中(例如,在如本文中之別處所描述的表中)之一組臨限調整值。在步驟908中,無線通信器件102至少部分地基於擷取之一組臨限調整值來計算用於小區選擇、小區重選及/或交遞程序之一組經修改之臨限值。在步驟910中,無線通信器件102使用經修改之臨限值來執行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程序。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基於對信號強度、信號品質、鏈路效能、鏈路資料速率、鏈路潛時、鏈路延遲或其他操作參數之量測來判定是否選擇另一小區、重選至另一小區及/或交遞至另一小區或另一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二無線網路(無線通信器件102重選至該第二無線網路及
/或執行至該第二無線網路之交遞)以低於第一無線網路之位準執行時,無線通信器件102重新連接回至第一小區及/或第一無線網路。應認識到,雖然按照方法之步驟的特定序列描述本發明之某些態樣,但此等描述僅說明本發明之較寬廣方法,且可在由特定應用需要時加以修改。在某些情況下,可致使某些步驟為不必要或可選的。另外,某些步驟或功能性可添加至所揭示之實施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之執行次序變更。所有此等變化被視為涵蓋於本文中所揭示且主張之本發明內。
軟體、硬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可實施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各種態樣。所描述之實施例亦可為經編碼為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上之電腦程式碼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係可儲存其後可由電腦系統讀取之資料的任何資料儲存器件。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實例包括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CD-ROM、DVD、磁帶及光學資料儲存器件。電腦程式碼亦可被分佈遍及經網路耦接之電腦系統以使得以分佈之方式來儲存及執行電腦程式碼。
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各種態樣、實施例、實施或特徵可獨立地或以任何組合使用。為了解釋之目的,以上描述使用特定命名法以提供對所描述之實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無需特定細節以便實踐所描述之實施例。因此,為了說明及描述之目的而呈現本文中所描述之特定實施例之以上描述。該等描述之目的非為詳盡的或將實施例限制至所揭示之精確形式。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鑒於以上教示,許多修改及變化係可能的。
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優點係眾多的。不同態樣、實施例或實施可產生以下優點中之一或多者。本實施例之許多特徵及優點係自所書寫之描述顯而易見,且因此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意欲涵蓋本發明之所有此等特徵及優點。另外,由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想到眾多修改及
改變,所以不應將實施例限於如所說明並描述之準確構造及操作。因此,可採用在本發明之範疇內之所有合適修改及等效物。
Claims (20)
- 一種用以補償在連接至一無線網路之一使用者設備處之射頻鏈路不平衡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該使用者設備處:偵測建立於該使用者設備與該無線網路之間的一雙向射頻鏈路之自該使用者設備至該無線網路之一上行鏈路方向與自該無線網路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下行鏈路方向之一潛在或實際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獲得與該潛在或實際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相關聯之一臨限調整值;使用該臨限調整值來計算用於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之經修改之一臨限值;偵測在一新近時間週期中發生之至少一無線電鏈路失敗,在該新近時間週期期間該使用者設備在該雙向射頻鏈路之該上行鏈路方向上以一最大傳輸功率位準來操作一傳輸器;回應於偵測在該新近時間週期中發生之該至少一無線電鏈路失敗,基於該經修改之臨限值來嘗試該無線網路內之一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程序;及當基於該經修改之臨限值之該無線網路內之該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程序失敗時,執行一回退程序以連接至一第二無線網路。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係根據一長期演進(LTE)無線通信協定操作,且該第二無線網路係根據一第三代(3G)無線通信協定操作。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偵測該潛在或實際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 包含:偵測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中之一感測器的一信號,其指示無線射頻信號之一阻塞。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偵測該潛在或實際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包含:偵測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中之一近接感測器的一信號,其指示一物件密切接近該使用者設備。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偵測來自該近接感測器之該信號係發生於在該新近時間週期之至少一部分期間,在該新近時間週期期間該使用者設備在該上行鏈路方向上以該最大傳輸功率位準來操作該傳輸器。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偵測至少一無線電鏈路失敗包含:偵測至少最小數目次無線電鏈路失敗,其中無線電鏈路失敗之該最小數目係基於一服務品質(QoS)要求。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獲得該臨限調整值包含:自儲存於該使用者設備中之一表擷取與該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技術類型相關聯的該臨限調整值,該表包括用於複數個無線無線電存取技術之臨限調整值。
-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自該表獲得之該臨限調整值係與由該無線網路使用之一特定頻帶相關聯。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第二無線網路之一輸送量及一延遲值來判定該使用者設備與該第二無線網路之間的一連接是否滿足一組效能準則;及當該連接不滿足該組效能準則時,執行一程序以將該使用者設備重新連接至該無線網路。
- 一種使用者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補償介於該使用者設備與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子系統之間的射頻鏈路的射頻鏈路不平 衡;及無線電路,其經組態以根據一無線通信協定將信號傳輸至該無線網路之該無線電存取子系統及自該無線網路之該無線電存取子系統接收信號;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偵測該使用者設備與該無線網路之該無線電存取子系統之間的一雙向通信鏈路之自該使用者設備至該無線網路之一上行鏈路方向與自該無線網路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下行鏈路方向之一射頻鏈路不平衡;基於該射頻鏈路不平衡藉由偏置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組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來補償由該射頻鏈路不平衡誘發之一潛在或實際效能降級;基於經偏置之該組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來判定是否發生一觸發條件;及當該觸發條件發生時,執行一糾正動作以補償該射頻鏈路不平衡。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量測在該上行鏈路方向上傳輸之信號之射頻鏈路效能相對於在該雙向通信鏈路之該下行鏈路方向上接收之信號之射頻鏈路效能的一降低來偵測該雙向通信鏈路之該射頻鏈路不平衡。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偵測鄰近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射頻阻塞物件來偵測該雙向通信鏈路之該射頻鏈路不平衡。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偏置該組一或多個操作參數包含:基於射頻鏈路效能之一降低來調整用於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之觸發事件臨限值。
- 如請求項1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調整該等觸發事件臨限值包含:估計射頻鏈路不平衡之一量;及將該等觸發事件臨限值增加射頻鏈路不平衡之該估計量。
- 如請求項1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調整該等觸發事件臨限值包含:判定用以遵從用於該使用者設備在其中操作之一區域之一管制約束所需的傳輸功率減小之一量;及將該等觸發事件臨限值增加傳輸功率減小之該判定量。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將一或多個接收信號度量與用於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之一組準則相比較而基於該組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來判定是否發生該觸發條件,該組準則包括該組一或多個操作參數之至少一部分。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執行至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無線電存取子系統的一小區選擇、重選或交遞程序來執行該糾正動作。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執行至一第三代(3G)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技術間交遞來執行該糾正動作。
-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當未發生該觸發條件且回應於偵測到該雙向通信鏈路之該射頻鏈路不平衡的一結束時,將該無線通信器件之該組一或多個操作參數返回至一組正常預設設定。
- 一種經編碼為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之電腦程式碼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碼用於補償在連接至一無線網路之一使 用者設備中的射頻鏈路不平衡,該電腦程式產品包含多個指令,當該等指令由該使用者設備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該使用者設備執行一方法,該方法包含:偵測該使用者設備處之一射頻鏈路不平衡條件;估計射頻鏈路不平衡之一量;基於射頻鏈路不平衡之該估計量來擷取儲存於該使用者設備中之一組臨限調整值;基於擷取之該組臨限調整值來計算用於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之一或多個經修改之臨限值;及基於該等經修改之臨限值來執行一小區選擇、小區重選或交遞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683143P | 2012-08-14 | 2012-08-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14247A TW201414247A (zh) | 2014-04-01 |
TWI536777B true TWI536777B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010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29179A TWI536777B (zh) | 2012-08-14 | 2013-08-14 | 用於無線電鏈路不平衡補償之方法及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67919B2 (zh) |
TW (1) | TWI536777B (zh) |
WO (1) | WO20140285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31559B2 (en) | 2012-11-20 | 2015-05-12 | At&T Mobility Ii Llc | Facilitation of adaptive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by a power-limited mobile device |
US20140148211A1 (en) * | 2012-11-27 | 2014-05-29 | At&T Mobility Ii Llc | Adaptive layer selection by power limited device |
US9066300B2 (en) | 2012-12-07 | 2015-06-23 | At&T Mobility Ii Llc | Dynamic power class re-regist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
WO2015016567A1 (ko) * | 2013-07-30 | 2015-0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적응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427536A (zh) * | 2013-09-10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接听用户的异频测量和评估方法及装置 |
US9560558B2 (en) * | 2014-05-16 | 2017-01-31 | Intel Corporation | Reduced handover latency for licensed shared access |
US9686690B2 (en) * | 2014-08-29 | 2017-06-20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a coverag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
US9629041B1 (en) * | 2014-09-26 | 2017-04-18 | Sprint Spectrum L.P. | Substitution of system parameter information from other base station in response to error condition |
US9609558B2 (en) * | 2015-05-18 | 2017-03-28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Restoring connectivity of a user device to an LTE network |
US9949187B2 (en) * | 2015-08-28 | 2018-04-17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Mobile wireless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
US10039145B2 (en) * | 2015-11-19 | 2018-07-31 | Nike, Inc.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based authentication |
JP6479200B2 (ja) * | 2015-12-11 | 2019-03-06 | 株式会社東芝 | センサ読み取りをセンサからデータ収集装置に送信するために使用されるワイヤレス接続の構成 |
CN108093451B (zh) * | 2018-01-30 | 2021-02-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
US11490313B2 (en) | 2018-03-08 | 2022-11-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10893529B2 (en) * | 2019-01-25 | 2021-01-12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Uplink power limit aware cell selection |
US11194032B2 (en) * | 2019-03-22 | 2021-12-07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detection by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
WO2021151256A1 (en) * | 2020-02-01 | 2021-08-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owngrad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96027A (en) * | 1986-08-01 | 1987-09-22 | Motorola, Inc. | Handoff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a radio system |
GB2328584B (en) * | 1997-08-22 | 2002-05-2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
US6507740B2 (en) * | 1999-05-18 | 2003-01-14 | Ericsson Inc. | Adaptive threshold of handoff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6363260B1 (en) | 1999-07-07 | 2002-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dge of coverage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AU2002237469A1 (en) | 2002-03-08 | 2003-09-2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power in an asymmetric soft handover condition |
US7352722B2 (en) | 2002-05-13 | 2008-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tigation of link imbal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339994B2 (en) * | 2002-11-25 | 2008-03-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onvergent power control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493132B2 (en) | 2003-02-14 | 2009-0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rate selection |
US7711367B2 (en) * | 2004-10-29 | 2010-05-04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Fast handover with reduced service interruption for high speed data channels in a wireless system |
US20080200202A1 (en) | 2007-02-13 | 2008-08-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with link imbalance on downlink and uplink |
US8676201B2 (en) | 2007-08-10 | 2014-03-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UTRAN and handover |
US7933604B1 (en) * | 2007-11-05 | 2011-04-26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reverse link gain through an asymmetric soft handoff |
JP2009260635A (ja) * | 2008-04-16 | 2009-11-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端末局、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8655366B2 (en) * | 2009-03-02 | 2014-02-18 | Nec Corporation | Radio base station and interference equalization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571229B2 (en) | 2010-08-20 | 2017-02-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aptation of receiver setting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
KR101309854B1 (ko) * | 2010-09-21 | 2013-09-23 | 브로드콤 코포레이션 | 특정 흡수율을 위한 전송 전력 관리 |
WO2012061680A2 (en) | 2010-11-05 | 2012-05-1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Relay node interface related layer 2 measurements and relay node handling in network load balancing |
CN102625389B (zh) | 2011-01-31 | 2015-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088725B (zh) * | 2011-02-23 | 2015-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检测方法、装置和基站设备 |
US9479977B2 (en) | 2011-06-17 | 2016-10-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access request by a user equipment |
US20130017805A1 (en) * | 2011-07-11 | 2013-0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s |
KR101335018B1 (ko) * | 2011-12-01 | 2013-12-05 | 창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단말기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20130252614A1 (en) * | 2012-03-23 | 2013-09-26 | Mediatek Inc. | Methods for preferably camping on and staying in a cell belonging to a high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put rat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US9204356B2 (en) * | 2012-09-04 | 2015-12-01 | Apple Inc. | Reducing call drops in uplink power limited scenarios |
-
2013
- 2013-08-14 US US13/966,621 patent/US94679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8-14 TW TW102129179A patent/TWI53677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14 WO PCT/US2013/054831 patent/WO201402855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14247A (zh) | 2014-04-01 |
US20140051449A1 (en) | 2014-02-20 |
US9467919B2 (en) | 2016-10-11 |
WO2014028555A1 (en) | 2014-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6777B (zh) | 用於無線電鏈路不平衡補償之方法及裝置 | |
US9699743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maximum output power level | |
US7907571B2 (en) | Mobile aware beacon | |
EP2668804B1 (en) | A method and a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an offset for selection of a cell of a first radio network node | |
JP6090877B2 (ja) | 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限シナリオにおける通話途絶の低減 | |
US8452321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 |
US7881722B2 (en) | Selection of an uplink carrier frequency corresponding to one of co-sited cells having different coverage areas and supporting different uplink data rates | |
US8175594B2 (en) | Active set management with hotspot carriers | |
CN107950055B (zh) | Ul/dl不平衡场景中的增强的连接性能 | |
JP5391757B2 (ja) |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制御システム | |
KR20130121934A (ko) | 모바일 장치에서의 전력 제어 | |
US9888448B2 (en) | Initiating a transmit antenna switch during uplink-downlink imbalance | |
US20150257111A1 (en) |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CA2901095A1 (en) |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Song et al. | Self‐optimization of handover parameters for dynamic small‐cell networks | |
US9055540B2 (en)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transmit power for a user equipment | |
CN113543296B (zh)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27426A1 (zh) | 外环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