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519B - 可攜式復健器材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復健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2519B
TWI532519B TW101125892A TW101125892A TWI532519B TW I532519 B TWI532519 B TW I532519B TW 101125892 A TW101125892 A TW 101125892A TW 101125892 A TW101125892 A TW 101125892A TW I532519 B TWI532519 B TW I5325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link
portable rehabili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4433A (zh
Inventor
張志涵
施雅雯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成功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to TW101125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25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4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4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519B/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復健器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復健器材,尤其係關於一種利用動力驅動桿帶動多連桿而進行平面圓周運動之可攜式復健器材。
台灣邁入世界衝生組織定義為老年化社會已超過十五年,再加上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等科技產品,所以因自然老化或是長期姿勢不良所產生的關節病變日益增多,且廣泛存在於各個年齡層。
各種關節病變若無妥善治療處理,肢體的功能會產生永久缺失,不但影響患者日後的日常生活能力,更可能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及社會成本,因此針對患者肢體的復健治療而使患者恢復原有的活動力亦日顯重要。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復健器材,主要係固定於復健專用機具上,組裝後體積龐大,且相當佔用空間,因此,大部份的患者,都選擇至醫院或診所進行復健治療,然而,患者不是因工作忙碌而沒時間看病,就是為臥病在床或行動不便者,根本無法定時定量的遵行復健計畫而放棄復健治療,造成患者本身甚至照顧者無限的惡性循環。
因此,提供一種體積小又不佔用空間,可攜帶又使用簡易且可以應用於四肢的復健裝置,以取代體積龐大的復健器材,使需要復健的患者,不再受限於時間或空間的因 素,就可以完全配合復健進度,實乃為此業界亟需努力之目標。
為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可攜式復健器材,不僅體積小又不佔用空間,可攜帶又使用簡易且可以應用於四肢,以取代體積龐大的復健器材。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復健器材,其包括一底座、一動力傳輸軸、一曲柄、一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及一操作部。其中動力傳輸軸之一端連結於底座,而動力傳輸軸之另一端則連結於曲柄;前述曲柄之一端連結於動力傳輸軸,而曲柄之另一端則連結於第一連桿;接著第二連桿連接貫穿第一連桿,而操作部則環套於第二連桿上。依此配置,可使操作部以曲柄為半徑繞動力傳輸軸作圓周運動,以致使用者於抓握或踩踏操作部時,可順勢做出圓周運動來活動關節。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可攜式復健器材之結構如上所述,更包括一抗力裝置,連結於動力傳輸軸,並提供與操作部以曲柄為半徑繞動力傳輸軸作圓周運動方向相反之抗力,以致使用者施力於操作部進行圓周運動時,可獲得一抗力,以抵抗使用者進行圓周運動,進而強化肌肉與關節。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可攜式復健器材之結構如前所述,更包括一動力裝置,連結於動力傳輸軸,並提供與操作部以曲柄為半徑繞動力傳輸軸作圓周運動方向相同 之力,以致使用者施力於操作部進行圓周運動時,可獲得一動力,以輔助使用者進行圓周運動,進而活動肌肉與關節。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前述之配置及實施例,不僅可應用於上肢或下肢的復健,更可以依使用者需要而調整為主動模式(包含抗力裝置)或是被動模式(包含動力裝置),僅以簡單之結構即可達到復健所需的功能,不但體積小、不佔空間、可攜帶,還非常容易操作,可取代傳統體積龐大復健器材之不便,藉此,本發明便可有效地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之一種可攜式復健器材。需說明者,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下所述之任何特定之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首先,請先參考第1圖,其為本發明之可攜式復健器材1之示意圖。復健器材1包含包含一底座11、一動力傳輸軸13、一曲柄15、一第一連桿16、一第二連桿17及一操作部19。其中動力傳輸軸13之一端連結於底座11,而動力傳輸軸13之另一端則連結於曲柄15;曲柄15之一端連結於動力 傳輸軸13,而曲柄之另一端則連結於第一連桿16;接著第二連桿17連接貫穿第一連桿16,而操作部19則環套於第二連桿17上。於實際應用上,使用者可以雙手抓握或是雙腳踩踏操作部19的方式施力於操作部19,而因為上述之結構配置將導致使用者順勢做出圓周運動,進而進行復健。
底座11提供復健器材1整體重心的穩定,以確保復健使用者在使用的時候,復健器材1不會對地面產生相對移動,以避免力氣不必要的消耗,或是甚至因施力不當造成肌肉拉傷。
動力傳輸軸13於連結曲柄15處具有一夾角α,夾角α係介於45°~135°之間;曲柄15於連結第一連桿16處具有一夾角β,夾角β介於45°~135°之間;第一連桿16於連結第二連桿17處具有一夾角γ,夾角γ係介於45°~135°之間。如此一來,可進一步使操作部19及第二連桿17之質心以曲柄15為半徑繞動力傳輸軸13於俯視平面上作圓周運動,可大幅提高復健使用者於操作復健器材1時的自由度,降低使用者施力不當的風險。需說明者,以上所述各連接處可為可調式機構,亦可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並沒有特別限制。
操作部19可為踏板或是握把(握把形式請參考圖3),以因應復健部位不同,分別可滿足復健使用者上肢或下肢的需求,但不以此為限,只要可方便使用者雙手抓握或雙腳踩踏即可。
請參考圖4A及圖4B,為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1實際應用時之示意圖。圖中顯示一人體模擬總成2在實際使用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1時的過程,人體模擬總成2先將其模擬上肢/下肢與操作部19結合,再利用第一連桿16與第二連桿17,進行以曲柄15為半徑並繞動力傳輸軸13(見圖1)之圓周運動(方向不限,視情況而定),以達到上肢/下肢關節與肌肉運動復健的目的。
於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1之一較佳實施例中,如同前述之基本結構,更包含一抗力裝置14(請參照圖1),該抗力裝置14連結動力傳輸軸13,並提供與操作部19以曲柄15為半徑繞動力傳輸軸13作圓周運動方向相反之一抗力。亦即,依此實施例,使用者於操作復健器材1時,將會感受到與自己施力方向相反的一股抗力,較佳者,該抗力裝置產生之抗力大小是可被調整的,進而因應使用者復健所需要之抗力大小。其中該抗力裝置可以為一彈簧、一馬達、一磁力裝置、一電力裝置、一齒輪組、一氣壓裝置、一液壓裝置或其組合,但不在此限。
於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1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如同所述之基本結構,更包含一動力裝置18(請參照圖1),該動力裝置18連結動力傳輸軸13,並提供與操作部19以曲柄15為半徑繞動力傳輸軸13作圓周運動方向相同之一動力。亦即,依此實施例,使用者於操作復健器材1時,將會感受到與自己施力方向相同的一股助力,較佳者,該動力裝置產生之動力大小是可被調整的,進而因應較嚴重之復健使用 者,其可能幾乎沒有主動施力能力,需藉由此動力裝置產生之動力來協助其運動,進而達到復健的目的。其中該動力裝置可以為一馬達、一磁力裝置、一電力裝置、一齒輪組、一凸輪、一連桿、一螺桿、一氣壓裝置、一液壓裝置或其組合,但不在此限。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前述之配置及實施例,不僅可應用於上肢或下肢的復健,更可以依使用者需要而調整為主動模式(包含抗力裝置)或是被動模式(包含動力裝置),僅以簡單之結構即可達到復健所需的功能,不但體積小、不佔空間、可攜帶,還非常容易操作,可取代傳統體積龐大復健器材之不便,是故本發明係可有效地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復健器材
2‧‧‧人體模擬總成
11‧‧‧底座
13‧‧‧動力傳輸軸
15‧‧‧曲柄
16‧‧‧第一連桿
17‧‧‧第二連桿
19‧‧‧操作部
14‧‧‧抗力裝置
18‧‧‧動力裝置
α‧‧‧夾角
β‧‧‧夾角
γ‧‧‧夾角
圖1係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係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圖;圖3係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適用於上肢實施例之立體圖;圖4A係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實際應用時之示意圖;及圖4B係本發明可攜式復健器材實際應用時之示意圖。
1‧‧‧復健器材
11‧‧‧底座
13‧‧‧動力傳輸軸
15‧‧‧曲柄
16‧‧‧第一連桿
17‧‧‧第二連桿
19‧‧‧操作部
14‧‧‧抗力裝置
18‧‧‧動力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可攜式復健器材,包括:一底座;一動力傳輸軸,該動力傳輸軸之一端連結於該底座;一曲柄,該曲柄之一端連結於該動力傳輸軸,其中該曲柄與該底座分別連結該動力傳輸軸之不同端;一第一連桿,該第一連桿之一端連結於該曲柄,其中該第一連桿與該動力傳輸軸分別連結該曲柄之不同端;一第二連桿,連接貫穿該第一連桿;以及至少一操作部,環套於該第二連桿,其中該操作部以該曲柄為半徑繞該動力傳輸軸作圓周運動;其中該動力傳輸軸與該曲柄之夾角介於45°~135°之間;該曲柄與該第一連桿之夾角介於45°~135°之間;以及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之夾角介於45°~135°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操作部係為至少一踏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操作部係為至少一握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更包括一抗力裝置,該抗力裝置連結該動力傳輸軸,並提供與該操作部以該曲柄為半徑繞該動力傳輸軸作圓周運動方向相反之一抗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抗力裝置係為一彈簧、一馬達、一磁力裝置、一電力裝置、一齒輪組、一氣壓裝置、一液壓裝置或其組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更包括一動力裝置,該動力裝置連結該動力傳輸軸,並提供與該操作部以該曲柄為半徑繞該動力傳輸軸作圓周運動方向相同之一動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動力裝置係為一馬達、一磁力裝置、一電力裝置、一齒輪組、一凸輪、一連桿、一螺桿、一氣壓裝置、一液壓裝置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操作部及該第二連桿之質心以該曲柄為半徑繞該動力傳輸軸於俯視平面上作圓周運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動力傳輸軸與該曲柄係為一體成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復健器材,其中該曲柄與該第一連桿係為一體成型。
TW101125892A 2012-07-18 2012-07-18 可攜式復健器材 TWI532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892A TWI532519B (zh) 2012-07-18 2012-07-18 可攜式復健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892A TWI532519B (zh) 2012-07-18 2012-07-18 可攜式復健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4433A TW201404433A (zh) 2014-02-01
TWI532519B true TWI532519B (zh) 2016-05-11

Family

ID=5054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892A TWI532519B (zh) 2012-07-18 2012-07-18 可攜式復健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25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1135B (zh) * 2023-03-16 2023-11-01 國立中興大學 上肢復健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471A (zh) * 2021-07-21 2021-11-2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一种骨科用下肢多关节同步锻炼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1135B (zh) * 2023-03-16 2023-11-01 國立中興大學 上肢復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4433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okaw et al. Hand Spring Operated Movement Enhancer (HandSOME): a portable, passive hand exoskeleton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US9265685B1 (en) Compliant bimanual rehabili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KR20190059568A (ko) 상지 재활을 위해 엔드 이펙터 타입의 재활로봇과 연결가능한 재활 로봇
KR20110066565A (ko) 전동 팔꿈치 재활보조기구
He et al. RUPERT: a device for robotic upper extremity repetitive therapy
CN107998608B (zh) 一种下肢康复装置
KR101501527B1 (ko) 상지 재활 훈련 장치
CN108721059A (zh) 一种圆盘式磁流变阻尼器下肢康复机器人
TWI532519B (zh) 可攜式復健器材
CN211485532U (zh)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用腿托
CN201968975U (zh) 脑卒中病人上肢训练装置
J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robot to hand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CN203970832U (zh) 一种颈肩康固定滑动卡式康复理疗拉伸器
TWI626040B (zh) 手部動態輔具
TWI486196B (zh) 可攜式復健器材
CN206526464U (zh) 一种新型的医用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03356361B (zh) 一种并联式肩关节康复训练机
CN107583194B (zh) 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
CN203263679U (zh) 一种辅助护理活动器
TWI834487B (zh) 上肢復健裝置
TWI601556B (zh) 自動協調雙肢阻抗之雙肢健身器
TWI581783B (z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device
CN203494118U (zh) 肺功能康复器
JP6884978B2 (ja) 運動器具
CN207822411U (zh) 一种骨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