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249B - 平板天線 - Google Patents

平板天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2249B
TWI532249B TW101130199A TW101130199A TWI532249B TW I532249 B TWI532249 B TW I532249B TW 101130199 A TW101130199 A TW 101130199A TW 101130199 A TW101130199 A TW 101130199A TW I532249 B TWI532249 B TW I5322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arm
line
shaped
connecting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0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9830A (zh
Inventor
周銘璋
侯雲程
林長青
張勝哲
張志豪
張紀軒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30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22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9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9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249B/zh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平板天線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平板天線,尤其是關於一種用於電子設備內部的平板天線。
平板天線是一種常見的天線。如第一圖所示,習知技術中,平板天線往往具有一矩型的平板部1’和一饋線2’,平板部1’上具有一饋入點10’和一接地點12’,饋線2’具有一連接饋入點10’的芯線21’以及一連接接地點的編織層22’。惟,這種平板天線會在垂直極化或水平極化其中一個平面極化上過高,當天線內置電子設備內部不易轉動時,天線的性能則無法滿足電子設備的需要。
於2008年4月1日公告的台灣專利第M329873號揭露了一種天線,其包括接地部、與接地部間隔設置的第一輻射部、第二輻射部及在第一、第二輻射部與接地部間傾斜延伸的連接部,其中,第一輻射部、第二輻射部在同一直線上,第一輻射部、第二輻射部與接地部相互平行。該天線也無法解決垂直極化或水平極化其中一個平面極化上過高的問題。
是故,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平板天線來克服上述困難。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使天線的輻射極化 分別將輻射強度分散到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的平板天線。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一種平板天線,包括平板部以及饋線,所述平板部由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組成,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連接形成一L型,所述第一金屬片具有一饋入點,第二金屬片具有一連接臂,饋線包括與饋入點連接的內導體以及一沿連接臂延伸的外導體,所述外導體具有與連接臂接觸的裸露部分。
與習知技術相比,本發明平板天線具有如下功效:結構輕薄簡單,製程方便,可使天線的輻射極化分別將輻射強度分散到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
1’、3‧‧‧平板部
10’、310‧‧‧饋入點
12’‧‧‧接地點
2’、4‧‧‧饋線
21’‧‧‧芯線
22’‧‧‧編織層
20‧‧‧平板天線
31‧‧‧第一金屬片
312‧‧‧第一金屬線
3120‧‧‧第一側臂
3122‧‧‧第二側臂
3124‧‧‧第三側臂
314‧‧‧第二金屬線
3140‧‧‧連接部
3142‧‧‧第四側臂
3144‧‧‧第五側臂
3146‧‧‧延伸部
3190、3290‧‧‧底端
32‧‧‧第二金屬片
320‧‧‧連接臂
3201‧‧‧第一端
3202‧‧‧第二端
322‧‧‧第三金屬線
3220‧‧‧彎折處
3222‧‧‧第一側部
3224‧‧‧第二側部
3226‧‧‧第三側部
324‧‧‧第四金屬線
3240‧‧‧連接線
3242‧‧‧延伸線
32420‧‧‧第一部分
32422‧‧‧第二部分
328‧‧‧U型金屬線
41‧‧‧內導體
42‧‧‧外導體
420‧‧‧裸露部分
5‧‧‧絕緣基板
第一圖係習知技術中的一種平板天線的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的平板天線的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的部分分解圖。
請參照第二圖至第三圖,本發明平板天線20包括平板部3以及饋線4。平板部3由第一金屬片31和第二金屬片32組成,第一金屬片31和第二金屬片32連接形成一L型。第一金屬片31具有一饋入點310,第二金屬片32具有一連接臂320,饋線4包括與饋入點310連接的內導體41以及一沿連接臂320延伸的外導體42。外導體42具有一裸露部分420,外導體42的裸露部分420具有與連接臂320相同的長度且完全與連接臂320接觸。
第一金屬片31包括U型的第一金屬線312以及自第一金屬線312末 端延伸出的T型的第二金屬線314。第一金屬線312包括第一側臂3120、與第一側臂3120平行的第二側臂3122以及連接第一、第二側臂3120、3122的第三側臂3124。第二金屬線314自第二側臂3122的末端延伸出。第二金屬線314包括自第二側臂3122末端垂直延伸出的連接部3140以及與連接部3140延伸且被連接部3140分為第四側臂3142和第五側臂3144的延伸部3146。其中第四側臂3142呈L型,第五側臂3144沿直線延伸。延伸部3146與第一金屬線的第二側臂3122平行。連接部3140與第一金屬線312的第三側臂3124平行。第四側臂3142的末端朝第一金屬線312延伸。饋入點310位於第一金屬線312的第二側臂3122和第二金屬線314的連接處。
連接臂320具有與第一金屬片31連接的第一端3201以及自第一金屬片31垂直延伸出形成的第二端3202。第二金屬片32還包括自連接臂320的第一端3201延伸出的Z型的第三金屬線322、以及自第三金屬線322彎折處3220延伸出的T型的第四金屬線324。第三金屬線322包括自連接臂320垂直延伸的第一側部3222、自第一側部3222延伸出且與連接臂320平行的第二側部3224、以及自第二側部3224垂直延伸出且朝向第四金屬線324的第三側部3226,連接臂320與第二側部3224長度相同。第四金屬線324包括自第三金屬線322的第一側部3222和第二側部3224的連接處延伸出的連接線3240、以及與連接線3240連接且被連接線3240分為第一部分32420和第二部分32422的延伸線3242。延伸線3242、第二側部3224和連接臂320平行。第一側部3222、第四金屬線324的連接線3240以及第一金屬片31的第一側臂3120沿一直線延伸,三者對應的側邊形成兩直線。第三金屬線322的第三側部3226與第一側部 3222平行。
第一金屬片31的第一金屬線312呈U型,第二金屬線314呈T型,因此又可看作第一金屬片31具有一U型金屬線312和一T型金屬線314。同時第二金屬片32也具有一U型金屬線328和一T型金屬線324。區別在於第一金屬片31的T型金屬線314的T字型的底端3190與U型金屬線312的U字型的頂端一側接觸,而第二金屬片32的T型金屬線324的T字型底端3290與U型金屬線328的U字型的底部一側接觸,而第一金屬片31的U型金屬線312的U字型頂端未與T型金屬線314接觸的一側與第二金屬片32的U型金屬線328的U字型頂端未與T型金屬線324接觸的一側連接。本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片31和第二金屬片32固定於一絕緣基板5上。絕緣基板5也呈L型。
本發明的平板天線20利用天線的整體L型結構以及饋線的位置配合,可使得天線的輻射極化分別將輻射強度分散到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由於在電子設備中,天線通常被豎直的或水平的安裝於電子設備中,因此習知技術的天線往往在水平極化或者垂直極化其中之一極化特別好,若是導致水平極化或者垂直極化其中之一的增益峰值特別高,從而不符合無線產品的要求。惟,本發明L型結構的平板天線20能夠將天線的輻射強度分別分散到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上,使天線的輻射強度和增益不會在某個極化上特別高,輻射強度不會集中在某個極化上。
20‧‧‧平板天線
3‧‧‧平板部
31‧‧‧第一金屬片
32‧‧‧第二金屬片
310‧‧‧饋入點
312‧‧‧第一金屬線
314‧‧‧第二金屬線
320‧‧‧連接臂
3120‧‧‧第一側臂
3122‧‧‧第二側臂
3124‧‧‧第三側臂
324‧‧‧第四金屬線
3240‧‧‧連接線
3242‧‧‧延伸線
4‧‧‧饋線
41‧‧‧內導體
42‧‧‧外導體
420‧‧‧裸露部分

Claims (7)

  1. 一種平板天線,包括:平板部,包括具有饋入點的第一金屬片和具有連接臂的第二金屬片,所述第一金屬片和所述第二金屬片連接形成L型,所述第一金屬片包括U型的第一金屬線以及自所述第一金屬線末端延伸出的T型的第二金屬線;饋線,包括與所述饋入點連接的內導體以及沿所述連接臂延伸的外導體,所述外導體具有裸露部分,所述外導體的裸露部分與所述連接臂接觸;其中,所述連接臂具有與所述第一金屬片連接的第一端以及自所述第一金屬片垂直延伸出形成的第二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板天線,其中所述第一金屬線包括第一側臂、與所述第一側臂平行的第二側臂以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側臂的第三側臂,所述第二金屬線自所述第二側臂的末端延伸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平板天線,其中所述饋入點位於所述第一金屬線的第二側臂和所述第二金屬線的連接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板天線,其中所述第二金屬片還包括自所述連接臂的第一端延伸出的Z型的第三金屬線、以及自所述第三金屬線彎折處延伸出的T型的第四金屬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平板天線,其中所述第三金屬線包括自所述連接臂垂直延伸的第一側部、自所述第一側部延伸出且與所述連接臂平行的第二側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側部垂直延伸出且朝向所述第四金屬線的第三側部,所述連接臂與所述第二側部長度相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板天線,其中所述第一金屬片和所述第二 金屬片大體都具有一U型金屬線和一T型金屬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板天線,其中所述外導體的裸露部分具有與所述連接臂相同的長度且完全與所述連接臂接觸。
TW101130199A 2012-08-21 2012-08-21 平板天線 TWI532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0199A TWI532249B (zh) 2012-08-21 2012-08-21 平板天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0199A TWI532249B (zh) 2012-08-21 2012-08-21 平板天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9830A TW201409830A (zh) 2014-03-01
TWI532249B true TWI532249B (zh) 2016-05-01

Family

ID=5082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0199A TWI532249B (zh) 2012-08-21 2012-08-21 平板天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2249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9830A (zh) 201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560B (zh) 非對稱偶極天線
CN102683828B (zh) 具有袖状扼流结构的天线装置
TWM397614U (en) Plate inversed F type antenna and the antenna of wireless networks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543446B (zh) 建構於基板雙面之雙頻天線
TW201328019A (zh) 天線結構
TW200905988A (en) Multi-band antenna
TWI422101B (zh) 多頻天線
CN207637999U (zh) 小型金属天线及电子器件
TWI581502B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TW201714354A (zh) 八頻段天線
TWI553963B (zh) 十頻段天線
TWI532249B (zh) 平板天線
TWI496349B (zh) 天線
CN207743377U (zh) 一种双频段线极化全向天线
TWM467193U (zh) 金屬板天線
TW200915662A (en) Multi-band antenna
US20140043200A1 (en) Multi-band antenna
US20120127059A1 (en) Dual-band antenna
TWM517918U (zh) 八頻段天線
US9276311B2 (en) Panel antenna
TWM519333U (zh) 十頻段天線
US8368600B2 (en) Dual-band antenna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1134001A (en) Compensatio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1633608A (zh) 多頻天線
JP3147882U (ja) チップ式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