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1210B -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 Google Patents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1210B
TWI531210B TW101126549A TW101126549A TWI531210B TW I531210 B TWI531210 B TW I531210B TW 101126549 A TW101126549 A TW 101126549A TW 101126549 A TW101126549 A TW 101126549A TW I531210 B TWI531210 B TW I5312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nsmission
reduction gear
image
g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6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6132A (zh
Inventor
黃毓承
林資智
Original Assignee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26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12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1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1210B/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Description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藉由驅動模組帶動以改變兩個攝像模組之光角,進而改變立體影像效果之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原本以傳統相機拍攝平面照片的方式已面臨新的挑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特殊鏡頭設計以拍攝3D立體影像的立體攝像裝置。值得一提的是,立體影像相較於平面影像除了帶給使用者更佳的娛樂效果之外,也帶給使用者新的體驗感。因此諸如電影、電視等視覺娛樂也逐漸改為立體影像,而電影院、電視等撥放器,也更新為可播放立體影像的相容設備。
立體攝像裝置係依據人類藉由雙眼產生具立體感影像之原理而設計,其大多於相機本體上配置左右兩個鏡頭,以分別進行影像之拍攝後合成,藉此模擬人類的左右眼拍攝影像,從而營造出觀看人物或景象的立體感。
然,目前立體攝像裝置的兩個鏡頭之光角大多為固定式設計,而由於鏡頭光角為固定式,使得正視差與負視差也為固定。因此, 在實際拍攝時,礙於相機先天結構設計上的限制,導致得到的立體效果大多變得呆板且無變化。
綜觀前述問題,本發明之發明人思索並設計一種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以針對現有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以解決鏡頭光角固定,使得正視差與負視差也為固定,而導致得到的立體效果呆板且無變化之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提出一種鏡頭結構,其包含傳動模組、第一攝像模組、第二攝像模組及驅動模組。傳動模組包含相互嚙合之第一傳動齒輪及第二傳動齒輪。第一攝像模組具有第一傳動部,第一傳動部與第一傳動齒輪相嚙合。第二攝像模組具有第二傳動部,第二傳動部與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驅動模組連結傳動模組,以驅動第一傳動齒輪或第二傳動齒輪進行順向轉動,並連動第二傳動齒輪或第一傳動齒輪進行反向轉動。
較佳地,傳動模組更可包含:蝸桿及減速齒輪組。蝸桿可連結驅動模組,且由驅動模組帶動蝸桿轉動。減速齒輪組可包含第一減速齒輪、第二減速齒輪及第三減速齒輪。第一減速齒輪與蝸桿相嚙合,第二減速齒輪可與第一減速齒輪同軸,且第二減速齒輪之齒數少於第一減速齒輪之齒數。第三減速齒輪可與第二減速齒輪相嚙合。其中,第三減速齒輪可與第一傳動齒輪或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當啟動驅動模組 時,驅動模組可依序先帶動蝸桿,接著蝸桿帶動減速齒輪組,最後減速齒輪組帶動第一傳動齒輪或第二傳動齒輪轉動。
較佳地,鏡頭結構更可包含影像合成模組。第一攝像模組產生第一影像,第二攝像模組產生一第二影像。影像合成模組可將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合成為三維影像。
較佳地,當第一攝像模組之光軸與第二攝像模組之光軸之夾角逐漸地縮小時,以合成為凹入式三維影像;當夾角逐漸地變大時,以合成為凸出式三維影像。
較佳地,鏡頭結構更可包含定位感測單元及定位感測輪。定位感測輪可與第一傳動齒輪或第二傳動齒輪同軸設置,且具有定位缺口。定位感測單元可設於對應定位缺口之位置,且感測定位缺口之一側,以發出對應之定位感測訊號。
較佳地,鏡頭結構更可包含處理模組及步數感測單元。步數感測單元可感測驅動模組之步數,以產生步數訊號。處理模組可依據步數訊號、定位感測訊號或其組合控制驅動模組。
較佳地,處理模組可具有第一預設步數;當處理模組接收定位感測訊號時,驅動模組開始作動,處理模組判斷步數訊號符合第一預設步數,則處理模組可控制驅動模組停止作動。
較佳地,處理模組可具有步數範圍,待驅動模組經第一預設步數而停止作動後,處理模組則依據步數範圍控制驅動模組繼續作動,進而限制第一攝像模組及第二攝像模組之轉動範圍。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目的,另提出一種攝像裝置,其包含傳動模組、第一攝像模組、第二攝像模組、驅動模組、處理模組、影像合成模組及顯示模組。傳動模組包含相互嚙合之第一傳動齒輪及第二傳動齒輪。第一攝像模組具有第一傳動部,第一傳動部與第一傳動齒輪相嚙合,且第一攝像模組產生第一影像。第二攝像模組具有第二傳動部,第二傳動部與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且第二攝像模組產生第二影像。驅動模組連結傳動模組,以驅動第一傳動齒輪或第二傳動齒輪進行順向轉動,並連動第二傳動齒輪或第一傳動齒輪進行反向轉動。處理模組控制驅動模組啟停作動。影像合成模組將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合成為三維影像。顯示模組顯示三維影像。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此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可藉由驅動模組帶動第一攝像模組及第二攝像模組轉向以改變光角,藉此可改變立體影像效果。
(2)此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可藉由處理模組依據步數偵測單元及定位感測單元控制驅動模組帶動第一攝像模組及第二攝像模組轉動,藉此可避免第一攝像模組及第二攝像模組轉動角度過大,而導致齒輪損壞或產生轉動誤差。
1、3‧‧‧鏡頭結構
11‧‧‧傳動模組
111‧‧‧第一傳動齒輪
112‧‧‧第二傳動齒輪
113‧‧‧蝸桿
114‧‧‧減速齒輪組
1141‧‧‧第一減速齒輪
1142‧‧‧第二減速齒輪
1143‧‧‧第三減速齒輪
12、22‧‧‧第一攝像模組
121‧‧‧第一傳動部
13、23‧‧‧第二攝像模組
131‧‧‧第二傳動部
14‧‧‧驅動模組
15‧‧‧定位感測單元
16‧‧‧定位感測輪
161‧‧‧定位缺口
2‧‧‧攝像裝置
221‧‧‧第一影像
231‧‧‧第二影像
24‧‧‧影像合成模組
241‧‧‧三維影像
25‧‧‧顯示模組
5‧‧‧目標物
6‧‧‧螢幕
θ‧‧‧光角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鏡頭結構之爆炸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鏡頭結構之組合示意圖。
第3圖係為三維影像之光學原理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之成像方塊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一併參閱第1圖及第2圖;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鏡頭結構之爆炸示意圖;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鏡頭結構之組合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一種鏡頭結構1係可應用於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數位攝影機(Digital Video Camera)或具有攝像功能之電子裝置,其包含了傳動模組11、第一攝像模組12、第二攝像模組13及驅動模組14。傳動模組11包含相互嚙合之第一傳動齒輪111及第二傳動齒輪112,其中第一傳動齒輪111及第二傳動齒輪112之尺寸、齒數與齒距可相互對應。第一攝像模組12具有第一傳動部121,而第一傳動部121與第一傳動齒輪111相互嚙合。第二攝像模組13可具有第二傳動部131,而第二傳動部131與第二傳動齒輪112相互嚙合,且第二傳動部131之齒數與齒距可對應於第一傳動部121。驅動模組14連結傳動模組11,以驅動第一傳動齒輪111或第二傳動齒輪112進行順向轉動,進而連動第二傳動齒輪112或第一傳動齒輪111進行反向轉動。順帶一提的是,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可分別包含鏡頭,如定焦鏡、感光元件,如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或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類比/數位電路及影像處理器,而此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知,於此便不再贅述。
承上所述,傳動模組11更可包含蝸桿113及減速齒輪組114。蝸桿113可連結驅動模組14,且由驅動模組14帶動蝸桿113轉動,並連動減速齒輪組114。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係藉由蝸桿113具有高減速比之特性,以達到使驅動模組14減速之目的。減速齒輪組114可包含第一減速齒輪1141、第二減速齒輪1142及第三減速齒輪1143。第一減速齒輪1141可與蝸桿113相互嚙合;第二減速齒輪1142可與第一減速齒輪1141同軸轉動,且利用第二減速齒輪1142之齒數少於第一減速齒輪之齒數之配置,達到減速之目的;第三減速齒輪1143可與第二減速齒輪1142相互嚙合。其中第三減速齒輪1143可與第一傳動齒輪111或第二傳動齒輪112相嚙合;當啟動驅動模組14時,驅動模組14可依序先帶動蝸桿113,接著蝸桿113帶動減速齒輪組114,再接著減速齒輪組114帶動第一傳動齒輪111或第二傳動齒輪112轉動,並連動第二傳動齒輪112或第一傳動齒輪111,最後帶動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做相互反向之轉動以調整光角。
如此一來,即可於控制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轉動時,避免因馬達轉速過高而造成控制不易之問題。換言之,藉由蝸桿113及減速齒輪組114之設置搭配,以達到將馬達轉速減速之目的。然,有關於利用蝸桿113及齒輪減速之原理(如減速比)係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知,於此便不再贅述。
續言之,本發明之第一攝像模組12可產生第一影像,而第二攝像模組13可產生第二影像。而由於本發明之鏡頭結構1更可包含影像合成模組(圖未示),因此,便可藉由影像合成模組將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合成為三維影像。
請配合參閱第3圖,其係為三維影像之光學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一攝像模組12之光軸與第二攝像模組13之光軸之夾角係為光角θ,此光角θ之焦點位置係為目標物5之所在位置,而此時影像係落在螢幕6上。當第一攝像模組12之光軸與第二攝像模組13之光軸之光角θ逐漸地縮小時,亦為被攝物在正視差方向也就是落在目標物後方時,影像合成模組合成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後,將會產生凹入式三維影像;換言之,實際觀賞時影像會落在螢幕6之內。而當光角θ逐漸地變大時,亦為被攝物在負視差方向也就是落在目標物5前方時,影像合成模組合成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後,將會產生凸出式三維影像;換言之,實際觀賞時影像會落在螢幕6之外。更進一步地說,當光角θ改變時,被攝物在實際觀賞時之影像的立體效果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被攝物之立體效果將可由使用者之意願調整變更。藉此,克服習知技術中因兩個鏡頭之光角為固定設計,而導致得到的立體效果變得呆板且無變化之缺點。順帶一提,上述之光學成像之原理係為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於此便不再加以著墨。
復請一併參閱第1圖及第2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鏡頭結構更可包含定位感測單元15及定位感測輪16。定位感測輪16可與第一傳動齒輪111或第二傳動齒輪112同軸設置,且具有定位缺口161;而定位感測單元15,如位置傳感器(Position Indicator,PI),可設於對應定位缺口161之位置,且感測定位缺口161之一側,以發出對應之定位感測訊號。換言之,當驅動模組14帶動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轉動的同時,定位感測輪16也在跟著轉動。因此,當定位感測單元15發出定位感測訊號,則表示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係轉至一定點位置。
此外一提,本發明之鏡頭結構1更可包含處理模組(圖未示)(如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Micro-Processing Unit)、微控制器、可程式邏輯閘陣列或一具有可程式化之積體電路)及步數感測單元(圖未示)。步數感測單元可感測驅動模組14之步數,以產生步數訊號;處理模組則可依據步數訊號、定位感測訊號或其組合控制驅動模組14。簡言之,處理模組係依據步數訊號及定位感測訊號以判斷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之轉動範圍及位置,以利後續操控。上述中,有關定位感測之原理係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知,於此便不再贅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之鏡頭結構1之傳動模組11係具有複數個齒輪,而齒輪之間係具有間隙,因此使得動模組在轉動時會因間隙產生誤差。
為解決上述之問題,再加上由於每個鏡頭結構1之傳動模組11所產生之齒輪間隙不盡相同,進而轉動時產生之誤差亦不相同,因此需對各鏡頭結構1進行校正作業,以使誤差影響降至最小。校正作業係設定一目標物距離進行對焦,首先由定位感測單元15感測定位缺口161之一側,定位缺口116之一側在此係為校正用之歸零點,亦代表校正作業之起始點,待處理模組接收到定位感測訊號(代表目前已位於歸零點上)時,便操控驅動模組14(馬達)運轉,且步數感測單元開始感測馬達之步數,再待鏡頭結構1對焦於目標物後,便停止驅動模組14運轉及步數感測,而此時步數感測單元係依測得之步數(由歸零點開始感測至對焦於目標物後,馬達所轉之步數)產生步數訊號,並傳至處理模組儲存。
上述之處理模組,可具有第一預設步數,當處理模組接收定位感測訊號時,便控制驅動模組14開始作動,當處理模組依據步數訊 號判斷已到達第一預設步數時,則處理模組便控制驅動模組14停止作動。換言之,假設鏡頭結構1係設於攝像裝置內,當該攝像裝置開機時,定位感測單元15將先感測尋找歸零點(定位感測輪161)之一側,待產生定位感測訊號後,處理模組便操控驅動模組(馬達)運轉,並轉到第一預設步數後停下,其中,第一預設步數係為上述校正作業時所獲得之步數訊號。更進一步的說,本發明之鏡頭結構1可於開機時尋找到歸零點,以避免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未回到歸零點便開始轉動,接著再操控驅動模組14轉動第一預設步數,使鏡頭結構1對焦於固定距離,該固定距離係為校正作業時所用之目標物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當執行關機動作時,定位感測單元15亦可感測歸零點位置,並發出一定位感測訊號至處理模組,用以確認關機後,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鏡頭)有轉回歸零點,避免開機時造成對焦起點之鏡頭位置產生誤差。
承上所述,處理模組較佳地可具有步數範圍,待驅動模組14轉動第一預設步數且停止作動後,處理模組則依據步數範圍限制驅動模組14作動步數,進而控制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之轉動範圍。換言之,藉由步數範圍之限制,以防止第一攝像模組12及第二攝像模組13轉動角度過大,而超出最大轉動範圍,進而導致傳動模組11磨損而產生誤差,以及損壞機殼等問題發生。
為更加清楚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以下提出第二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舉例說明,同時亦將鏡頭結構設置於攝像裝置中,如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數位攝影機(Digital Video Camera)或具有攝像功能之電子裝置,藉以作為示例,但不應以此為限。
請一併參閱第4圖及第5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之示意圖;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之成像方塊圖。本實施例與前述類似,其類似之部分於此不再贅述。如圖所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2,包含傳動模組11、第一攝像模組22、第二攝像模組23、驅動模組14、處理模組(圖未示)、影像合成模組24及顯示模組25。傳動模組11包含相互嚙合之第一傳動齒輪111及第二傳動齒輪112。第一攝像模組22可具有第一傳動部121,第一傳動部121與第一傳動齒輪111相嚙合,且第一攝像模組22可產生第一影像221。第二攝像模組23可具有第二傳動部131,第二傳動部131與第二傳動齒輪112相嚙合,且第二攝像模組23可產生第二影像231。驅動模組14可連結傳動模組11,以驅動第一傳動齒輪111或第二傳動齒輪112進行順向轉動,並連動第二傳動齒輪112或第一傳動齒輪111進行反向轉動。處理模組可控制驅動模組14啟停作動。影像合成模組24可將第一影像221及第二影像231合成為三維影像241。顯示模組25可顯示由影像合成模組24合成之三維影像241。
於本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攝像裝置係以數位攝影機(Digital Video Camera)為示範態樣,但不以此為限。首先,上述之本發明之鏡頭結構3係設於數位攝影機中,而有關於鏡頭結構3之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方式已於前一實施例中描述過,因此為了簡略說明便不再贅述。
承上所述,當數位攝影機於製造完成後會執行校正作業,完成校正作業之後,凡啟動數位攝影機,處理模組便會操控驅動模組14運轉,並使第一攝像模組22及第二攝像模組23對焦於一固定距離。除此之外,數位攝影機對焦於一固定距離後,處理模組將控制第一攝像模組22及第二攝像模組23進行一定範圍內的轉動。
當攝像裝置2(數位攝影機)開機後,處理模組便會操控驅動模組14作動,以使第一攝像模組22及第二攝像模組23對焦於一固定距離。進行拍攝時,第一攝像模組22及第二攝像模組23係於步數範圍之限制內進行調整,拍攝過程中,係分別由第一攝像模組22及第二攝像模組23產生第一影像221及第二影像231,再由影像合成模組24進行影像合成以產生三維影像241,並將三維影像241顯示於顯示模組25中以供預覽觀賞。上述有關於影像合成之原理亦為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於此不再多加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鏡頭結構
11‧‧‧傳動模組
111‧‧‧第一傳動齒輪
112‧‧‧第二傳動齒輪
113‧‧‧蝸桿
114‧‧‧減速齒輪組
1141‧‧‧第一減速齒輪
1142‧‧‧第二減速齒輪
1143‧‧‧第三減速齒輪
12‧‧‧第一攝像模組
121‧‧‧第一傳動部
13‧‧‧第二攝像模組
131‧‧‧第二傳動部
14‧‧‧驅動模組
15‧‧‧定位感測單元
16‧‧‧定位感測輪
161‧‧‧定位缺口

Claims (15)

  1. 一種鏡頭結構,其包含:一傳動模組,其包含相互嚙合之一第一傳動齒輪及一第二傳動齒輪;一第一攝像模組,係具有一第一傳動部,該第一傳動部與該第一傳動齒輪相嚙合;一第二攝像模組,係具有一第二傳動部,該第二傳動部與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以及一驅動模組,係連結該傳動模組,以驅動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進行順向轉動,並連動該第二傳動齒輪或該第一傳動齒輪進行反向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該傳動模組更包含:一蝸桿,係連結該驅動模組,且由該驅動模組帶動該蝸桿轉動;以及一減速齒輪組,係包含一第一減速齒輪、一第二減速齒輪及一第三減速齒輪,該第一減速齒輪與該蝸桿相嚙合,該第二減速齒輪係與該第一減速齒輪同軸,且該第二減速齒輪之齒數少於該第一減速齒輪之齒數,該第三減速齒輪係與該第二減速齒輪相嚙合;其中,該第三減速齒輪係與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當啟動該驅動模組時,該驅動模組係依序先帶動該 蝸桿,接著該蝸桿帶動該減速齒輪組,最後該減速齒輪組帶動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轉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更包含一影像合成模組,該第一攝像模組係產生一第一影像,該第二攝像模組係產生一第二影像,該影像合成模組係將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合成為一三維影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當該第一攝像模組之光軸與該第二攝像模組之光軸之一夾角逐漸地縮小時,以合成為一凹入式三維影像,當該夾角逐漸地變大時,以合成為一凸出式三維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更包含一定位感測單元及一定位感測輪,該定位感測輪係與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同軸設置,且具有一定位缺口,該定位感測單元係設於對應該定位缺口之位置,且感測該定位缺口之一側,以發出對應之一定位感測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更包含一處理模組及一步數感測單元,該步數感測單元係感測該驅動模組之步數,以產生一步數訊號,該處理模組係依據該步數訊號、該定位感測訊號或其組合控制該驅動模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該處理模組具有一第一預設步數,當該處理模組接收該定位感測訊號時,該驅動模組係開始作動,該處理模組判斷該步數訊號符合該第一預設步數,則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驅動模組停止作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鏡頭結構,其中該處理模組具 有一步數範圍,待該驅動模組經該第一預設步數而停止作動後,該處理模組則依據該步數範圍控制該驅動模組繼續作動,進而限制該第一攝像模組及該第二攝像模組之轉動範圍。
  9. 一種攝像裝置,其包含:一傳動模組,其包含相互嚙合之一第一傳動齒輪及一第二傳動齒輪;一第一攝像模組,係具有一第一傳動部,該第一傳動部與該第一傳動齒輪相嚙合,且該第一攝像模組係產生一第一影像;一第二攝像模組,係具有一第二傳動部,該第二傳動部與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且該第二攝像模組係產生一第二影像;一驅動模組,係連結該傳動模組,以驅動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進行順向轉動,並連動該第二傳動齒輪或該第一傳動齒輪進行反向轉動;一處理模組,係控制該驅動模組啟停作動;一影像合成模組,係將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合成為一三維影像;以及一顯示模組,係顯示該三維影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傳動模組更包含:一蝸桿,係連結該驅動模組,且由該驅動模組帶動該蝸桿轉動;以及一減速齒輪組,係包含一第一減速齒輪、一第二減速齒輪及一第三減速齒輪,該第一減速齒輪與該蝸桿相嚙合,該第二減 速齒輪係與該第一減速齒輪同軸,且該第二減速齒輪之齒數少於該第一減速齒輪之齒數,該第三減速齒輪係與該第二減速齒輪相嚙合;其中,該第三減速齒輪係與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嚙合,當啟動該驅動模組時,該驅動模組係依序先帶動該蝸桿,接著該蝸桿帶動該減速齒輪組,最後該減速齒輪組帶動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轉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攝像模組之光軸與該第二攝像模組之光軸之一夾角逐漸地縮小時,以合成為一凹入式三維影像,當該夾角逐漸地變大時,以合成為一凸出式三維影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更包含一定位感測單元及一定位感測輪,該定位感測輪係與該第一傳動齒輪或該第二傳動齒輪同軸設置,且具有一定位缺口,該定位感測單元係設於對應該定位缺口之位置,且感測該定位缺口之一側,以發出對應之一定位感測訊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更包含一步數感測單元,該步數感測單元係感測該驅動模組之步數,以產生一步數訊號,該處理模組係依據該步數訊號、該定位感測訊號或其組合控制該驅動模組。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具有一第一預設步數,當該處理模組接收該定位感測訊號時,該驅動模組係開始作動,該處理模組判斷該步數訊號符合該第一預設步數,則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驅動模組停止作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具有一步數範圍,待該驅動模組經該第一預設步數而停止作動後,該處理模組則依據該步數範圍控制該驅動模組繼續作動,進而限制該第一攝像模組及該第二攝像模組之轉動範圍。
TW101126549A 2012-07-24 2012-07-24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TWI531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549A TWI531210B (zh) 2012-07-24 2012-07-24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549A TWI531210B (zh) 2012-07-24 2012-07-24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132A TW201406132A (zh) 2014-02-01
TWI531210B true TWI531210B (zh) 2016-04-21

Family

ID=5055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6549A TWI531210B (zh) 2012-07-24 2012-07-24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12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8200B (zh) * 2015-02-26 2016-11-1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模組及攝影裝置
CN108449532B (zh) * 2018-03-30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132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2967B (zh) 影像裝置
CN102012626B (zh) 双目立体摄像机及3d成像系统
CN101852979A (zh) 全景相机
US9253470B2 (en) 3D camera
CN102665087A (zh) 3d立体摄像设备的拍摄参数自动调整系统
CN103581509B (zh) 镜头结构及其摄像装置
CN103348668B (zh) 光场摄像装置以及摄像元件
TWI457691B (zh) Dimensional image camera, convergence d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and program
TWI531210B (zh) 鏡頭結構及其攝像裝置
JP2009210957A (ja) 複眼カメラおよび撮影方法
JP2011048283A (ja) 撮影画像合成装置
JP2014182293A (ja) マウントアダプタ
JP2011048120A (ja) 二眼式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177565A (ja) 複眼カメラ及び撮影方法
TWI513275B (zh) 攝影裝置
JP2009188931A (ja) 複眼カメラ及び撮影方法
JP2008107747A (ja) 同時複数枚撮影装置
US9202315B2 (en)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2227679A (ja) 2眼カメラ
KR101085676B1 (ko) 단안식 3d영상촬영장치 및 3d카메라
TW201308972A (zh) 具有三維拍照功能之行動電話
JP2008020543A (ja) 撮像装置
JP3828494B2 (ja) 立体眼鏡の不要な立体映像撮影装置及び立体映像撮影機
JP2009049854A (ja) 複眼撮影装置
TWI465834B (zh) 三維成像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