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7313B -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7313B
TWI527313B TW102143802A TW102143802A TWI527313B TW I527313 B TWI527313 B TW I527313B TW 102143802 A TW102143802 A TW 102143802A TW 102143802 A TW102143802 A TW 102143802A TW I527313 B TWI527313 B TW I5273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ray
card connector
electronic card
j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3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290A (zh
Inventor
莊益誠
杜志煒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43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73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1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7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7313B/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與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子卡連接器與應用此電子卡連接器的電子裝置。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NB)、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與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等產品已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電子裝置的型態與使用功能越來越多元,便利性與實用性讓這些電子裝置更為普及,可針對不同用途使用。
除了電子裝置本身具有的功能之外,電子裝置的內部通常會設置連接器,以使電子裝置能插接用以擴充功能的電子卡(例如是用戶識別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SIM card)或記憶卡,或者連接其他外部裝置例如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連接器。以電子卡式的連接器而言,此類連接器可以是直接將電子卡插入連接器中,也可以是另外配置可以插入連接器的托盤,以藉由將電子卡放置在托盤上後插入連接器中。上述 的電子卡式的連接器通常僅能配置一張電子卡。為了因應電子裝置的多樣化發展,電子卡式的連接器也逐漸朝向同時配置多張電子卡的目標進行設計。然而,若將電子卡式的連接器設計成可以配置多張電子卡,勢必需要更動原本僅能配置單張電子卡的設計,且須考量到操作穩定性以及退卡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卡連接器,適於連接兩電子卡,並且具有簡易的退卡方式與良好的操作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適於連接兩電子卡,並且具有簡易的退卡方式與良好的操作穩定性。
本發明的電子卡連接器適於配置於一電路載板上。電子卡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托盤、一頂出機構、一頂桿以及一定位件。殼體具有一開口。托盤對應於殼體,並且適於經由開口進入殼體內。托盤具有兩容置槽,用以分別承載兩電子卡。頂出機構設置於殼體內,用以推頂托盤離開殼體。頂桿設置於殼體上,並且耦接頂出機構。頂桿適於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驅動頂出機構將托盤頂出殼體外。定位件設置於殼體內並且位於頂桿與托盤之間。定位件的一端固定於殼體,且頂桿適於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定位件形成干涉,以藉由定位件對托盤施加一側向力(lateral force)。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一機殼、一電路載板以及一電子 卡連接器。電路載板配置於機殼內。電子卡連接器配置於電路載板上。電子卡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托盤、一頂出機構、一頂桿以及一定位件。殼體具有一開口。托盤對應於殼體,並且適於經由開口進入殼體內。托盤具有兩容置槽,用以分別承載兩電子卡。頂出機構設置於殼體內,用以推頂托盤離開殼體。頂桿設置於殼體上,並且耦接頂出機構。頂桿適於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驅動頂出機構將托盤頂出殼體外。定位件設置於殼體內並且位於頂桿與托盤之間。定位件的一端固定於殼體,且頂桿適於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定位件形成干涉,以藉由定位件對托盤施加一側向力。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電子卡連接器的托盤適於承載兩電子卡,其中頂出機構用以推頂托盤離開殼體,而頂桿設置於殼體上,並且耦接頂出機構。當頂桿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頂桿可以驅動頂出機構將托盤頂出殼體外。此外,定位件位於頂桿與托盤之間。頂桿適於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定位件形成干涉,以藉由定位件對托盤施加側向力。據此,本發明的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適於連接兩電子卡,並且具有簡易的退卡方式與良好的操作穩定性。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50‧‧‧電子裝置
52‧‧‧機殼
52a、112、122a‧‧‧開口
54‧‧‧電路載板
100‧‧‧電子卡連接器
110‧‧‧殼體
114‧‧‧第一定位結構
116‧‧‧連接部
120‧‧‧托盤
122‧‧‧容置槽
124‧‧‧定位凹槽
130‧‧‧頂出機構
132‧‧‧第一端
134‧‧‧第二端
140‧‧‧頂桿
142‧‧‧推動部
150‧‧‧定位件
152‧‧‧第一抵靠部
154‧‧‧第二抵靠部
160‧‧‧導電端子
170‧‧‧開關
D‧‧‧軸向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S1‧‧‧底面
S2‧‧‧頂面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電子卡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3A是圖2的電子卡連接器的頂桿位於第一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3B是圖3A的電子卡連接器的頂桿位於第二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4A與圖4B是圖3A與圖3B的電子卡連接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2的電子卡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50包括機殼52、電路載板54以及電子卡連接器100。電路載板54與電子卡連接器100配置於機殼52內,其中電子卡連接器100配置於電路載板54上,並適於連接兩電子卡(未繪示),其中這兩張電子卡可以是用戶識別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SIM card)、記憶卡或其組合。更進一步地說,機殼52上具有開口52a,電子卡連接器100配置於電路載板54上並位於機殼52內,且對應於開口52a。因此,電子卡可經由開口52a與電子卡連接器100電性連接。此外,雖然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是以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為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制電 子裝置50的種類。
圖2是圖1的電子卡連接器的示意圖。圖3A是圖2的電子卡連接器的頂桿位於第一位置的俯視示意圖。圖3B是圖3A的電子卡連接器的頂桿位於第二位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圖3A與圖3B,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卡連接器100包括殼體110、托盤120、頂出機構130、頂桿140以及定位件150。為使圖式更為清楚,圖2省略繪示圖3A與圖3B中的托盤120。具體而言,殼體110具有開口112。開口112對應於圖1的機殼52的開口52a。托盤120對應於殼體110,並且適於經由開口112進入殼體110內,或經由開口112退出殼體110外,如圖3A與圖3B所示。托盤120具有兩容置槽122(繪示於圖3B),用以分別承載兩電子卡(未繪示)。因此,電子卡透過托盤120移入殼體110內而與電路載板54電性連接,或透過托盤120移出殼體110外。此外,頂出機構130設置於殼體110內,用以推頂托盤120離開殼體110。更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的頂出機構130樞設於殼體110,並適於相對於殼體110旋轉,以藉由旋轉而推頂托盤120。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頂出機構130也可以是其他適於推頂托盤120離開殼體110的機構,本發明不限制頂出機構130的具體實施方式。另外,頂桿140設置於殼體110上,並且耦接頂出機構130。更進一步地說,頂桿140適於沿軸向D由第一位置P1移動至第二位置P2,如圖3A至圖3B所示,以驅動頂出機構130將托盤120頂出殼體110外。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頂出機構130具有相對的第 一端132與第二端134,其中第一端132對應於托盤120,而第二端134對應於頂桿140。頂出機構130樞設於殼體110,並適於相對於殼體110旋轉,而使其第一端132與第二端134能相對移動。托盤120與頂桿140分別沿軸向D的兩相反方向相對於殼體110移動。當托盤120沿軸向D完全移入殼體110內時,托盤120推動頂出機構130的第一端132,以使頂出機構130相對於殼體110旋轉,而頂出機構130藉由旋轉而以第二端134推動頂桿140沿軸向D往殼體110外移出,並位於第一位置P1,如圖3A所示。相對地,當頂桿140沿軸向D朝向殼體110內從第一位置P1移動至第二位置P2時,頂桿140推動頂出機構130的第二端134,以使頂出機構130相對於殼體110旋轉,而頂出機構130藉由旋轉而以第一端132推動托盤120沿軸向D移出殼體110外,如圖3B所示。當托盤120再度沿軸向D完全移入殼體110內時,托盤120再度推動頂出機構130的第一端132,以使頂出機構130相對於殼體110旋轉,而藉由頂出機構130的第二端134推動頂桿140沿軸向D往殼體110外移出至於第一位置P1,以用於下一次將托盤120退出殼體110。由此可知,本實施例的電子卡連接器100只需要藉由沿軸向D朝向殼體110內推動頂桿140,即可使托盤120從殼體110內移出而退出電子卡。據此,本實施例的電子卡連接器100適於連接兩電子卡,並且具有簡易的退卡方式。
圖4A與圖4B是圖3A與圖3B的電子卡連接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請參考圖3A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定位件150設 置於殼體110內並且位於頂桿140與托盤120之間。定位件150例如是具有彈性的彈片,其中定位件150的一端固定於殼體110,而另一端位在托盤120的側邊。頂桿140適於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定位件150形成干涉,以藉由定位件150對托盤120施加側向力(lateral force)。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托盤120的側邊具有定位凹槽124,而定位件150具有第一抵靠部152與第二抵靠部154。第一抵靠部152面向頂桿140,而第二抵靠部154面向位在托盤120的側邊的定位凹槽124。此外,本實施例的頂桿140具有推動部142,推動部142面向定位件150。上述的第一抵靠部152與第二抵靠部154例如是由定位件150彎折而成的凸起,而推動部142例如是由頂桿140彎折而成的凸起。當托盤120逐漸移入殼體110內時,頂桿140受到頂出機構130的推動而逐漸往殼體110外移動,並且頂桿140的推動部142適於與定位件150的第一抵靠部152形成干涉,以藉由定位件150的第二抵靠部154對托盤120施加側向力。換言之,當頂桿140沿軸向D逐漸往殼體110外移動至第一位置P1時,頂桿140的推動部142隨著頂桿140往殼體110外移動,進而與定位件150的第一抵靠部152形成干涉。此時,頂桿140的推動部142朝向托盤120的側邊推動定位件150的第一抵靠部152,而使得定位件150的第二抵靠部154也朝向托盤120的方向移動,進而對托盤120施加側向力,如圖3A與圖4A所示。當托盤120完全移入殼體110內,且頂桿140位在第一位置時,上述的側向力達到最大 值,且定位件150的第二抵靠部154可嵌入托盤120的定位凹槽124內。由此可知,當托盤120完全位在殼體110內時,托盤120可以藉由定位件150定位,並且藉由上述的側向力以及第二抵靠部154嵌入定位凹槽124而穩固地定位在殼體110內,以使配置在托盤120上的未繪示的電子卡可以穩固地連接至電路載板54,而不會受到晃動而產生接觸不良的情況。據此,本實施例的電子卡連接器100具有良好的操作穩定性。
相對地,當頂桿140沿軸向D從第一位置P1移動至第二位置P2,而藉由頂出機構130推動托盤120往殼體110外移動時,頂桿140的推動部142隨著頂桿140往殼體110內移動,而與定位件150的第一抵靠部152解除干涉。此時,定位件150藉由其彈性而復位,第一抵靠件152與第二抵靠件154往遠離托盤120的方向移動而逐漸降低上述的側向力,直到第二抵靠部154移出定位凹槽124而不接觸托盤120的側邊,或是直到第二抵靠部154僅輕微接觸托盤120的側邊,而不影響托盤120沿軸向D移出殼體110外的移動路徑,如圖3B與圖4B所示。因此,定位件150的配置可以增加電子卡連接器100的操作穩定性,並且不影響頂桿140驅動頂出機構130將托盤120頂出殼體110外。然而,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托盤120的側邊也可以省略配置定位凹槽124,而直接藉由定位件150施加於其側邊的側向力而定位在殼體110內,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
請再次參考圖3A與圖3B,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卡連接 器100更包括多個導電端子160。導電端子160配置於殼體110內,並與電路載板54電性連接。此外,托盤120的各容置槽122分別具有開口122a(繪示於圖3B)。當未繪示的兩電子卡分別承載於托盤120的兩容置槽122時,開口122a適於分別暴露出電子卡的局部,例如是暴露出電子卡上的導電接墊。因此,當兩電子卡分別承載於托盤120的兩容置槽122,且托盤120移入殼體110內時,兩電子卡經由托盤120移入殼體110內,並且透過開口122a而分別與導電端子160電性連接。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卡連接器100更包括開關170。開關170配置於殼體110內並與電路載板54電性連接。當托盤120完全移入殼體110內時,托盤120觸發開關170,以使開關170電性導通電子卡連接器100與電路載板54。相對地,當托盤120移出殼體110外時,開關170切斷電子卡連接器100與電路載板54之間的電性連接。托盤120觸發開關170的方式例如是托盤120重疊於開關170,而使開關170感應托盤120的位置,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
圖5是圖2的電子卡連接器的側視圖。請參考圖2與圖5,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卡連接器100的殼體110的底面S1具有第一定位結構114,而托盤120的底面具有第二定位結構(未繪示)。當托盤120移入殼體110內時,第一定位結構114與第二定位結構互相配合。據此,可以避免托盤120以錯誤的方向移入殼體110內。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10的頂面S2具有連接部116其中頂面S2相對於底面S1。連接部116從頂面S2朝向底面 S1延伸,並且連接至電路載板54,以將殼體110固定於電路載板54上。據此,可以增加托盤120移入殼體110內時的平整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電子卡連接器的托盤適於承載兩電子卡,其中頂出機構用以推頂托盤離開殼體,而頂桿設置於殼體上,並且耦接頂出機構。當頂桿由第一位置朝向殼體內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頂桿可以驅動頂出機構將托盤頂出殼體。此外,定位件位於頂桿與托盤之間。頂桿適於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定位件形成干涉,以藉由定位件對托盤施加側向力。當托盤完全移入殼體內,且頂桿位在第一位置時,側向力達到最大值,以將托盤固定在殼體內。據此,本發明的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適於連接兩電子卡,並且具有簡易的退卡方式與良好的操作穩定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4‧‧‧電路載板
100‧‧‧電子卡連接器
110‧‧‧殼體
112‧‧‧開口
116‧‧‧連接部
120‧‧‧托盤
124‧‧‧定位凹槽
130‧‧‧頂出機構
132‧‧‧第一端
134‧‧‧第二端
140‧‧‧頂桿
150‧‧‧定位件
160‧‧‧導電端子
170‧‧‧開關
D‧‧‧軸向
P1‧‧‧第一位置

Claims (16)

  1.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適於配置於一電路載板上,該電子卡連接器包括: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一托盤,對應於該殼體,並且適於經由該開口進入該殼體內,該托盤具有兩容置槽,用以分別承載兩電子卡;一頂出機構,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推頂該托盤離開該殼體;一頂桿,設置於該殼體上,並且耦接該頂出機構,該頂桿適於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驅動該頂出機構將該托盤頂出該殼體外;以及一定位件,設置於該殼體內並且位於該頂桿與該托盤之間,該定位件的一端固定於該殼體,其中該定位件具有一第一抵靠部與一第二抵靠部,該第一抵靠部面向該頂桿,而該第二抵靠部面向該托盤的一側邊,且該頂桿適於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該定位件的該第一抵靠部形成干涉,以藉由該定位件的該第二抵靠部對該托盤施加一側向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該頂桿具有一推動部,該推動部面向該定位件,並適於與該定位件的該第一抵靠部形成干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該托盤與該頂桿分別沿一軸向的兩相反方向相對於該殼體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更包括: 多個導電端子,配置於該殼體內,並適於與該電路載板電性連接,該兩電子卡分別承載於該托盤的該兩容置槽,以經由該托盤移入該殼體內而分別與該些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各該容置槽分別具有一開口,該些開口適於分別暴露出該些電子卡的局部,當該托盤移入該殼體內時,該兩電子卡透過該些開口而分別與該些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一底面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而該托盤的一底面具有一第二定位結構,當該托盤移入該殼體內時,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互相配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一頂面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適於連接至該電路載板,以將該殼體固定於該電路載板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更包括:一開關,配置於該殼體內並適於與該電路載板電性連接,當該托盤完全移入該殼體內時,該托盤觸發該開關,以使該開關電性導通該電子卡連接器與該電路載板。
  9.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機殼;一電路載板,配置於該機殼內;以及一電子卡連接器,配置於該電路載板上,該電子卡連接器包 括: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一托盤,對應於該殼體,並且適於經由該開口進入該殼體內,該托盤具有兩容置槽,用以分別承載兩電子卡;一頂出機構,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推頂該托盤離開該殼體;一頂桿,設置於該殼體上,並且耦接該頂出機構,該頂桿適於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驅動該頂出機構將該托盤頂出該殼體外;以及一定位件,設置於該殼體內並且位於該頂桿與該托盤之間,該定位件的一端固定於該殼體,其中該定位件具有一第一抵靠部與一第二抵靠部,該第一抵靠部面向該頂桿,而該第二抵靠部面向該托盤的一側邊,且該頂桿適於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與該定位件的該第一抵靠部形成干涉,以藉由該定位件的該第二抵靠部對該托盤施加一側向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頂桿具有一推動部,該推動部面向該定位件,並適於與該定位件的該第一抵靠部形成干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托盤與該頂桿分別沿一軸向的兩相反方向相對於該殼體移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卡 連接器更包括多個導電端子,配置於該殼體內並與該電路載板電性連接,該兩電子卡分別承載於該托盤的該兩容置槽,以經由該托盤移入該殼體內而分別與該些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容置槽分別具有一開口,該些開口適於分別暴露出該些電子卡的局部,當該托盤移入該殼體內時,該兩電子卡透過該些開口而分別與該些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的一底面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而該托盤的一底面具有一第二定位結構,當該托盤移入該殼體內時,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互相配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的一頂面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連接至該電路載板,以將該殼體固定於該電路載板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卡連接器更包括一開關,配置於該殼體內並與該電路載板電性連接,當該托盤完全移入該殼體內時,該托盤觸發該開關,以使該開關電性導通該電子卡連接器與該電路載板。
TW102143802A 2013-11-29 2013-11-29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TWI527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3802A TWI527313B (zh) 2013-11-29 2013-11-29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3802A TWI527313B (zh) 2013-11-29 2013-11-29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290A TW201521290A (zh) 2015-06-01
TWI527313B true TWI527313B (zh) 2016-03-21

Family

ID=5393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3802A TWI527313B (zh) 2013-11-29 2013-11-29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7313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290A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0243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set
TWI501473B (zh) 卡連接器及電子裝置
US7959448B1 (en) Flash memory device with slidable contact module
US20140154926A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304548B2 (en) Docking st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WO2006122085A2 (en) Card connector
JP2015011841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ンタクト
CN212571436U (zh) 卡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卡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JP2012119070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2237351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US8681490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
CN105098472A (zh) 具有芯片卡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109638496B (zh) 移动终端
TWI527313B (zh) 電子卡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US9612630B2 (en) Flash drive
US8512064B1 (en) Integ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and guiding mechanism thereof
JP2011222314A (ja) カード装着装置、電子機器
JPWO2020170822A1 (ja)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US20140211404A1 (en) Detachable assembly and memo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6128685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0594637C (zh) 电子卡连接器
KR101787461B1 (ko) 메모리 카드
US9461381B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metal pins of terminals connected by an electronic card received therein
CN104682101B (zh) 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TWI442648B (zh) 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