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292B -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 Google Patents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292B
TWI525292B TW102115900A TW102115900A TWI525292B TW I525292 B TWI525292 B TW I525292B TW 102115900 A TW102115900 A TW 102115900A TW 102115900 A TW102115900 A TW 102115900A TW I525292 B TWI525292 B TW I5252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int
curve
guiding element
star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5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3371A (zh
Inventor
朱信樺
薛惠菁
林煒程
Original Assignee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15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5292B/zh
Priority to CN201310242981.6A priority patent/CN103278879B/zh
Priority to CN201510563168.8A priority patent/CN105180096B/zh
Priority to US13/972,926 priority patent/US9033552B2/en
Priority to EP14155940.1A priority patent/EP2799924A3/en
Publication of TW20144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3371A/zh
Priority to US14/656,723 priority patent/US959931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292B/zh
Priority to US15/423,554 priority patent/US9903992B2/en
Priority to US15/880,560 priority patent/US10139541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4Optical design
    • F21V7/09Optical design with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curv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5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with an elongated shape to cooperate with linea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94Fibers, light pip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28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refractive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e.g. non-imaging 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Description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導光元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
傳統的燈具主要是由燈泡與反射罩所組成。反射罩主要的功能是用來將燈泡所發出之光導向所需方向並改變燈泡發光時的所產生的光型。然而,透過反射罩來改變光型的變化性不大,其光型通常為聚光的形式,在應用上較受限。
另外一種傳統燈具是透過光源搭配二次光學元件,來達到改變光型的目的。然而,此種架構必須在二次光學元件中央設置凹孔,並且將光源放置在凹孔中來達到調整光型之目的。因此,二次光學元件必須配合不同形式或不同數量的光源來改變整個元件架構的設計,因而導致成本的增加。
因此,亟需一種可改變各種光型之導光元件,以解決上述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來控制光的行進方向,藉此達到調整導光元件所輸出之光型的目的,故此導光元件的應用可符合各種燈光角度照射需求,同時可減少能量損耗。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可透過外形曲線來改變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出光面的曲面形狀,藉此可調整光在導光元件內的行進方向,順利達到控制輸出光型的目的。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可透過貝茲曲線來定義各個外形曲線,因此不但簡化了各曲面的定義規則,並且可以更直覺的方式控制導光元件之整個外形曲線的形狀。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適用以導引光線。其中,光線可在導光元件中進行全反射,以產生一預設光束角。導光元件為一環狀錐台,包含入光面、出光面、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緣及第一內周緣。出光面相對入光面,且具有第二外周緣及第二內周緣。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外周緣及第二外周緣,且第一反射面係由第一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一外形曲線係由第一外周緣上之第一起始點與第二外周緣上第一終止點連線所形成。第二反射面連接第一內周緣及第二內周緣,且第二反射面係由第二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二外形曲線係由第一內周緣上 之第二起始點與第二內周緣上第二終止點連線所形成。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外形曲線係由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貝茲曲線函數為:
其中,P i 代表貝茲曲線函數中第i點的座標。第一起始點與第一終止點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一控制點,第一起始點之位置座標P0=(X0,Y0),第一控制點之位置座標P1=(X1,Y1),第一終止點之位置座標P2=(X2,Y2)。其中,貝茲曲線函數的n為第一控制點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W i 為第i點的權重。t為一預設點至第一起始點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其中,第一外形曲線之限制條件為:X0≦X1≦X2,90°≧α1≧α2,0≦α112-90°,,θ2≧90°-θ1,以及0≦W i ≦1。
其中,α1為第一起始點與至少一第一控制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α2為第一起始點與第一終止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θ1為至少一光線由外界進入導光元件中之折射角,θ2為至少一光線進入導光元件後射向第一反射面之入射角,n material為導光元件材料之折射率。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二外形曲線係由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貝茲曲線函數為:
其中,P i 代表貝茲曲線函數中第i點的座標。第二起始點與第二終止點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二控制點,且第二起始點之位置座標P0’=(X0’,Y0’),第二控制點之位置座標P1’=(X1’,Y1’),第二終止點之位置座標P2’=(X2’,Y2’)。其中,貝茲曲線函數中的n為第二控制點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W i 為第i點的權重。t為一預設點至第二起始點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其中,第二外形曲線之限制條件為:X0’≦X1’≦X2’,90°≧α1’≧α2’,0≦α1’=θ1’+θ2’-90°,,θ2’≧90°-θ1’,以及0≦W i ≦1。
其中,α1’為第二起始點與至少一第二控制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α2’為第二起始點與第二終止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θ1’為至少一光線由外界進入導光元件中之折射角,θ2’為至少一光線進入導光元件後射向第二反射面之入射角,n material為導光元件材料之折射率。
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上述之又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外形曲線與第二外形曲線可為同一曲線或不同曲線。
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上述之出光面係由第三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三外形曲線係由第二外周緣上之第三起始點與第二內周緣上之第三終止點連線所形成。
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三外形曲線係由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貝茲曲線定義如下:
其中,P i 代表貝茲曲線函數中第i點的座標。第三起始點與第三終止點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三控制點,且第三起始點之位置座標P3=(X3,Y3),第三控制點之位置座標P4=(X4,Y4),第三終止點之位置座標P5=(X5,Y5)。其中,貝茲曲線函數的n為第三控制點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W i 為第i點的權重。t為一預設點至第三起始點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其中,第三外形曲線之限制條件為:X3=X5,Y3≧Y4≧Y5,及0≦W i ≦1。
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反射面係由複數個第一反射曲面所形成。第一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一外形曲線所建構。
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二反射面係由複數個第二反射曲面所形成。第二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二外形曲線所建構。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亦提出一種燈具,包含導光元件以及光源。導光元件為一環狀錐台,包含入光面、出光面、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緣及第一內周緣。出光面相對入光面,且具有第二外周 緣及第二內周緣。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外周緣及第二外周緣,且第一反射面係由第一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一外形曲線係由第一外周緣上之第一起始點與第二外周緣上第一終止點連線所形成。第二反射面連接第一內周緣及第二內周緣,且第二反射面係由第二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二外形曲線係由第一內周緣上之第二起始點與第二內周緣上第二終止點連線所形成。光源所產生之光線係由入光面進入導光元件中,並且由出光面射出,產生一預設光束角。
100‧‧‧導光元件
110‧‧‧貫穿孔
110a‧‧‧第一開口
110b‧‧‧第二開口
112‧‧‧入光面
112a‧‧‧第一外周緣
112b‧‧‧第一內周緣
114‧‧‧出光面
114a‧‧‧第二外周緣
114b‧‧‧第二內周緣
116‧‧‧外表面/第一反射面
118‧‧‧內表面/第二反射面
200‧‧‧導光元件
212‧‧‧入光面
214‧‧‧出光面
300‧‧‧導光元件
312‧‧‧入光面
314‧‧‧出光面
400‧‧‧導光元件
412‧‧‧入光面
414‧‧‧出光面
500‧‧‧導光元件
512‧‧‧入光面
514‧‧‧出光面
514a‧‧‧外周緣
514b‧‧‧內周緣
516‧‧‧第一反射面
518‧‧‧第二反射面
600‧‧‧導光元件
600a‧‧‧導光元件
600b‧‧‧導光元件
612‧‧‧入光面
614‧‧‧出光面
616‧‧‧第一反射面
618‧‧‧第二反射面
700‧‧‧導光元件
712‧‧‧入光面
714‧‧‧出光面
716‧‧‧第一反射面
718‧‧‧第二反射面
800‧‧‧導光元件
812‧‧‧入光面
814‧‧‧出光面
816‧‧‧第一反射面
818‧‧‧第二反射面
B1‧‧‧第一外形曲線
B2‧‧‧第二外形曲線
B3‧‧‧第三外形曲線
P0‧‧‧第一起始點
P1‧‧‧第一控制點
P2‧‧‧第一終止點
P0’‧‧‧第二起始點
P1’‧‧‧第二控制點
P2’‧‧‧第二終止點
P3‧‧‧第三起始點
P4‧‧‧第三控制點
P5‧‧‧第三終止點
α1‧‧‧夾角
α2‧‧‧夾角
α1’‧‧‧夾角
α2’‧‧‧夾角
θ1‧‧‧折射角
θ2‧‧‧入射角
θ1’‧‧‧折射角
θ2’‧‧‧入射角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
第1B圖係繪示沿著第1A圖之A-A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
第2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
第2B圖係繪示沿著第2A圖之B-B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
第2C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
第2D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導光元件 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3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
第3B圖係繪示沿著第3A圖之C-C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
第3C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
第3D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4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
第4B圖係繪示沿著第4A圖之D-D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
第4C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
第4D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5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
第5B圖係繪示沿著第5A圖之E-E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
第5C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
第5D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導光元件 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6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一實施例立體圖。
第6B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第一實施例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7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二實施例立體圖。
第7B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第二實施例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8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三實施例立體圖。
第8B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第三實施例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9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四實施例立體圖。
第9B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第四實施例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第10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五實施例立體圖。
第10B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之第五實施例的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請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 圖、以及沿著第1A圖之A-A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導光元件100適用以導引光線在導光元件100中進行全反射,以使光線產生不同之光束角。在此所指之光線係來自於一光源,例如發光二極體。導光元件100為一環狀錐台而具有貫穿孔110。導光元件100包含入光面112、出光面114、外表面116以及內表面118。其中,外表面116與內表面118可以是第一反射面116與第二反射面118,以下說明書內容將以第一反射面116與第二反射面118作為實施形態說明之。貫穿孔110在入光面112中形成第一開口110a,且入光面112具有第一外周緣112a及第一內周緣112b。出光面114相對入光面112。其中,貫穿孔110在出光面114中形成第二開口110b,且出光面114具有第二外周緣114a及第二內周緣114b。也就是說,第一開口110a與第二開口110b互相連通,而第一內周緣112b界定出第一開口110a,第二內周緣114b界定出第二開口110b。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第一開口110a的面積大於第二開口110b的面積,且入光面112的面積小於出光面114的面積。
第一反射面116連接第一外周緣112a及第二外周緣114a,且第一反射面116係由第一外形曲線B1所建構之曲面。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外表面116是從入光面112的第一外周緣112a向外擴張延伸而連接到出光面114的第二外周緣114a。其中,第一外形曲線B1係由第一外周緣112a上之第一起始點P0與第二外周緣114a上第一終止 點P2連線所形成。欲陳明者,本實施方式中之第一外形曲線B1,是定義在通過導光元件100之中心並且垂直入光面112的任何剖切面與第一反射面116交集所形成的曲線。第二反射面118,連接第一內周緣112b及第二內周緣114b,且第二反射面118係由第二外形曲線B2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二外形曲線B2係由第一內周緣112b上之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內周緣114b上第二終止點P2’連線所形成。同樣地,本實施方式中之第二外形曲線B2,是定義在通過導光元件100之中心並且垂直入光面112的任何剖切面與第二反射面118交集所形成的曲線。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外形曲線B1係由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貝茲曲線主要是利用3個以上的點位置先行定義座標後,再根據不同的權重所繪製出的不同曲線。其中,貝茲曲線函數為:
其中,P i 代表貝茲曲線函數中第i點的座標。在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終止點P2之間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控制點P1。其中,此至少一第一控制點P1主要是用來決定第一外形曲線B1的弧度。另外,當第一控制點之總點數為1時,定義第一起始點P0之位置座標P0=(X0,Y0),至少一第一控制點P1之位置座標P1=(X1,Y1),第一終止點P2之位置座標P2=(X2,Y2)。在貝茲曲線函數中,數值n為至少一第一控制 點P1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舉例而言,當此至少一第一控制點有二個時,數值n即為3。此外,W 1為第一控制點P1之權重,其可調節曲線使其趨近於隨意形狀。如第1B圖所示,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控制點P1的連線定義權重W 1=1,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終止點P2的連線定義權重W 1=0。當權重W 1越接近1,則第一外形曲線B1將會偏向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控制點P1的連線。當權重W 1越接近0,則第一外形曲線B1將會偏向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終止點P2的連線。貝茲曲線函數的t為預設點至第一起始點P0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前述之總長為第一起始點P0至第一終止點P2所形成曲線的總長度。由此可知,t可以表示在第一外形曲線B1上位於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終止點P2之間的任一點的位置對應值。
在定義完第一起始點P0、第一控制點P1及第一終止點P2後,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一步界定第一外形曲線B1之限制如下:X0≦X1≦X2
90°≧α1≧α2
0≦α112-90°
θ2≧90°-θ1
0≦W i ≦1
請繼續參閱第1B圖,α1為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 控制點P1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α2為第一起始點P0與第一終止點P2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θ1為光線由外界進入導光元件100中之折射角,θ2為光線進入導光元件100後射向第一反射面116之入射角,n material為導光元件100材料之折射率。藉此,調整第一外形曲線B1之各參數值可改變整個第一反射面116的形狀。
請再次參閱第1A圖及第1B圖,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外形曲線B2可與第一外形曲線B1相同,均係由上述之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
其中,在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終止點P2’之間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控制點P1’。其中,此至少一第二控制點P1’主要是用來決定第二外形曲線B2的弧度。另外,當第二控制點之總點數為1時,定義第二起始點P0’之位置座標P0’=(X0’,Y0’),至少一第二控制點P1’之位置座標P1’=(X1’,Y1’),第二終止點P2’之位置座標P2’=(X2’,Y2’)。在此貝茲曲線函數中,數值n為至少一第二控制點P1’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另外,W 1為第二控制點P1’之權重,其可調節曲線使其趨近於隨意形狀。如第1B圖所示,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控制點P1’的連線定義權重W 1=1,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終止點P2’的連線定義權重W 1=0。當權重W 1越接近1,則第二外形曲線B2將會偏向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控制點P1’的連線。當權重W 1越接近0,則第二外形曲線B2將會偏向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終止點P2’的連線。貝茲曲線函數的t為預設點至第二起始點P0’的長度與總長的 比值。前述之總長為第二起始點P0’至第二終止點P2’所形成曲線的總長度。由此可知,t可以表示在第二外形曲線B2上位於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終止點P2’之間的任一點的位置對應值。
在定義完第二起始點P0’、第二控制點P1’及第二終止點P2’後,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一步界定第二外形曲線B2之限制如下:X0’≦X1’≦X2
90°≧α1’≧α2
0≦α1’=θ1’+θ2’-90°
θ2’≧90°-θ1
0≦W i ≦1
請同時搭配第1B圖所示,α1’為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控制點P1’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α2’為第二起始點P0’與第二終止點P2’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θ1’為光線由外界進入導光元件100中之折射角,θ2’為光線進入導光元件100後射向第二反射面118之入射角,n material為導光元件100材料之折射率。藉此,調整第二外形曲線B2之各參數值可改變整個第二反射面118的形狀。
由上述可知,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線B1同樣是以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且限制範圍亦相同。故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線B1可為同 一曲線,使第一反射面116與第二反射面118呈對稱。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線B1可透過不同的參數設定,來形成不同的曲線,使第一反射面116與第二反射面118呈現不對稱。
請參照第2A圖至第2D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沿著第2A圖之B-B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導光元件之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以及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導光元件200之第一外形曲線B1是以第一起始點P0=(0,0)、第一控制點P1=(21.3,13)、第一終止點P2=(36,8.5)及W 1=0.45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如第2C圖所示)。其中,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線B1為對稱。第2B圖顯示光線由入光面212進入至導光元件200中,在導光元件200中經反射後,由出光面214發射出去。在此實施方式中,經過導光元件200之導引後,出射光所形成之光束角約為82度。
請參照第3A圖至第3D圖,其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沿著第3A圖之C-C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導光元件之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以及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導光元件300之第一外形曲線B1是以第一起始點P0=(0,0)、第一控制點P1=(7.6,4.6)、第一終止點P2=(36,8.5)及W 1=0.45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如第3C圖所示)。其中,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 線B1為對稱。第3B圖顯示光線由入光面312進入至導光元件300中,在導光元件300中經反射後,由出光面314發射出去。在此實施方式中,經過導光元件300之導引後,出射光所形成之光束角約為24度。
請參照第4A圖至第4D圖,其係分別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沿著第4A圖之D-D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導光元件之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以及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導光元件400之第一外形曲線B1是以第一起始點P0=(0,0)、第一控制點P1=(24.6,17.2)、第一終止點P2=(36,8.5)及W 1=0.45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如第4C圖所示)。其中,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線B1為對稱。第4B圖顯示光線由入光面412進入至導光元件400中,在導光元件400中經反射後,由出光面414發射出去。在此實施方式中,經過導光元件400之導引後,出射光所形成之光束角約為93度。
請參照第5A圖至第5D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立體圖、沿著第5A圖之E-E剖面線剖切的剖面圖、導光元件之第一外形曲線示意圖、以及導光元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
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導光元件500之與導光元件100類似,導光元件500包含入光面512、出光面514、第一反射面516以及第二反射面518。其中,第一反射面516 以及第二反射面518與導光元件100的第一反射面116及第二反射面118相同,同樣是以第一外形曲線B1及第二外形曲線B2所建構而成,故在此不贅述。在本實施方式中,出光面514具有外周緣514a及內周緣514b,且出光面514係由第三外形曲線B3所建構之曲面。其中,第三外形曲線B3係由外周緣514a上之第三起始點P3與內周緣514b上之第三終止點P5連線所形成。
欲陳明者,本實施方式中之第三外形曲線B3,是定義在通過導光元件500之中心並且垂直入光面512的任何剖切面與出光面514交集所形成的曲線。在一實施例中,第三外形曲線B3可與第一外形曲線B1相同,均係由上述之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
其中,在第三起始點P3與第三終止點P5之間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控制點P4。其中,第三控制點P4主要是用來決定第三外形曲線B3的弧度。另外,當第三控制點之總點數為1時,定義第三起始點P3之位置座標P3=(X3,Y3),第三控制點P4之位置座標P4=(X4,Y4),第三終止點P5之位置座標P5=(X5,Y5)。在貝茲曲線函數中,數值n、權重W i 、位置對應值t及P i 之定義與前述第一實施方式之定義相同,在此不贅述。在定義完第三起始點P3、第三控制點P4及第三終止點P5後,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一步界定第三外形曲線B3之限制:X3=X5,Y3≧Y4≧Y5,及0≦W i ≦1。
請再次參照第5A圖至第5D圖,在第五實施方式中,第一外形曲線B1及第二外形曲線B2是與第三實施方 式的相同定義所形成。第三外形曲線B3是以第三起始點P3=(0,21)、第三控制點P4=(10.6,10.6)、第三終止點P5=(0,0)及W 4=0.45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如第5C圖所示)。第5B圖顯示光線由入光面512進入至導光元件500中,在導光元件500中經反射後,由出光面514發射出去。在此實施方式中,經過導光元件500之導引後,出射光所形成之光束角約為13度。藉此,由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到第五實施方式可知,透過調整第三外形曲線B3之各參數值可改變整個出光面514的曲面形狀。
請參照第6A圖及第6B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一實施例立體圖及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在此實施例中,導光元件600同樣具有入光面612、出光面614、第一反射面616及第二反射面618。其中,第一反射面616係由六個第一反射曲面所形成,這些第一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一外形曲線B1所建構。同樣地,第二反射面618係由六個第二反射曲面所形成,這些第二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二外形曲線B2所建構。
請參照第7A圖及第7B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二實施例立體圖及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在此實施例中,導光元件700同樣具有入光面712、出光面714、第一反射面716及第二反射面718。其中,第一反射面716係由八個第一反射曲面所形成,這些第一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一外形 曲線B1所建構。同樣地,第二反射面718係由八個第二反射曲面所形成,這些第二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二外形曲線B2所建構。
請參照第8A圖及第8B圖其係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三實施例立體圖及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在此實施例中,導光元件800同樣具有入光面812、出光面814、第一反射面816及第二反射面818。其中,第一反射面816係由十二個第一反射曲面所形成,這些第一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一外形曲線B1所建構。同樣地,第二反射面818係由十二個第二反射曲面所形成,這些第二反射曲面同樣係以第二外形曲線B2所建構。
由上述可知,導光元件600、700、800可變化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同樣可改變進入導光元件600、700、800中之光線之光束角。欲陳明者,在第六實施方式中的之第一反射曲面及第二反射曲面之數量不一定要相對應,亦可為不相同。此外,第一外形曲線B1與第二外形曲線B2亦可為同一曲線或不同曲線。以下將以導光元件600之其他變形作為第六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例說明。
請參照第9A圖及第9B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四實施例立體圖及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在本實施例中,導光元件600a之第一外形曲線B1是以第一起始點P0=(0,0)、第一控制點P1=(10.3,6.2)、第一終止點P2=(36,8.5)及 W 1=0.45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其中,第二外形曲線B2與第一外形曲線B1為對稱。經導光元件600a導引後,出射光所形成之光束角約為47度。
請參照第10A圖及第10B圖,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之第五實施例立體圖及其所產生的配光曲線圖。在本實施例中,導光元件600b之第一外形曲線B1是以第一起始點P0=(0,0)、第一控制點P1=(32.8,22.9)、第一終止點P2=(36,8.5)及W 1=0.45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第二外形曲線B2是以第二起始點P0’=(0,0)、第二控制點P1’=(10,15)、第二終止點P2’=(36,8.5)及W 1=0為參數條件所形成之曲線。經導光元件600b導引後,出射光所形成之光束角約為63度。
由上述本發明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之優點是透過第一外形曲線、第二外形曲線以及第三外形曲線來改變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出光面的曲面形狀,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以控制光的行進方向,來調整導光元件所輸出之光型,以符合各種燈光角度照射需求,同時可減少能量損耗。此外,本發明係透過貝茲曲線來定義各個外形曲線,不但簡化了各曲面的定義規則,並且可以更直覺的方式控制整個外形曲線的形狀。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導光元件
110‧‧‧貫穿孔
110a‧‧‧第一開口
110b‧‧‧第二開口
112‧‧‧入光面
112a‧‧‧第一外周緣
112b‧‧‧第一內周緣
114‧‧‧出光面
114a‧‧‧第二外周緣
114b‧‧‧第二內周緣
116‧‧‧外表面/第一反射面
118‧‧‧內表面/第二反射面

Claims (16)

  1. 一種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具有一第一外周緣及一第一內周緣;一出光面,相對該入光面,且具有一第二外周緣及一第二內周緣;一外表面,連接該第一外周緣及該第二外周緣;以及一內表面,連接該第一內周緣及該第二內周緣;其中,該入光面的面積小於該出光面的面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外表面是從該入光面的該第一外周緣向外擴張延伸而連接到該出光面的該第二外周緣。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內表面是從該入光面的該第一內周緣向內擴張而連接到該出光面的該第二內周緣。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內周緣界定出一第一開口,該第二內周緣界定出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互相連通,且該第一開口的面積大於該第二開口的面積。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外表面係由一第一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且該第一外形曲線係由該第一外周緣上之一第一起始點與該第二外 周緣上一第一終止點連線所形成;以及該內表面係由一第二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且該第二外形曲線係由該第一內周緣上之一第二起始點與該第二內周緣上一第二終止點連線所形成。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外形曲線係由一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該貝茲曲線函數為: 其中,P i 代表該貝茲曲線函數中一第i點的座標,該第一起始點與該第一終止點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一控制點,且該第一起始點之位置座標P0=(X0,Y0),該至少一第一控制點之位置座標P1=(X1,Y1),該第一終止點之位置座標P2=(X2,Y2);其中,該貝茲曲線函數的n為該至少一第一控制點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W i 為該第i點之權重,t為一預設點至該第一起始點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其中,該第一外形曲線之限制條件為:X0≦X1≦X2 90°≧α1≧α2 0≦α112-90° θ2≧90°-θ1 0≦W i ≦1 其中,α1為該第一起始點與該至少一第一控制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α2為該第一起始點與該第一終止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θ1為該至少一光線由外界進入該導光元件中之折射角,θ2為該至少一光線進入該導光元件後射向該外表面之入射角,n material為該導光元件材料之折射率。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外形曲線係由一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該貝茲曲線函數為: 其中,P i 代表該貝茲曲線函數中一第i點的座標,該第二起始點與該第二終止點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二控制點,且該第二起始點之位置座標P0’=(X0’,Y0’),該至少一第二控制點之位置座標P1’=(X1’,Y1’),該第二終止點之位置座標P2’=(X2’,Y2’);其中,該貝茲曲線函數中的n為該至少一第二控制點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W i 為該第i點之權重,t為一預設點至該第二起始點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其中,該第二外形曲線之限制條件為:X0’≦X1’≦X2’ 90°≧α1’≧α2’ 0≦α1’=θ1’+θ2’-90° θ2’≧90°-θ1’ 0≦W i ≦1其中,α1’為該第二起始點與該至少一第二控制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α2’為該第二起始點與該第二終止點連線與水平線之夾角,θ1’為該至少一光線由外界進入該導光元件中之折射角,θ2’為該至少一光線進入該導光元件後射向該內表面之入射角,n material為該導光元件材料之折射率。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外形曲線與該第二外形曲線可為同一曲線或不同曲線。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出光面係由一第三外形曲線所建構之曲面,其中該第三外形曲線係由該第二外周緣上之一第三起始點與該第二內周緣上之一第三終止點連線所形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外形曲線係由一貝茲曲線函數所定義出,該貝茲曲線定義如下: 其中,P i 代表該貝茲曲線函數中一第i點的座標,該第 三起始點與該第三終止點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三控制點,且該第三起始點之位置座標P3=(X3,Y3),該至少一第三控制點之位置座標P4=(X4,Y4),該第三終止點之位置座標P5=(X5,Y5);其中,該貝茲曲線函數的n為該至少一第三控制點之總點數+1所得到的值,W i 為該第i點之權重,t為一預設點至該第三起始點的長度與總長的比值;其中,該第三外形曲線之限制條件為:X3=X5,Y3≧Y4≧Y5,及0≦W i ≦1。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外表面係由複數個第一反射曲面所形成,該些第一反射曲面同樣係以該第一外形曲線所建構。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內表面係由複數個第二反射曲面所形成,該些第二反射曲面同樣係以該第二外形曲線所建構。
  13. 一種燈具,包含:一導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具有一第一外周緣及一第一內周緣,該第一內周緣界定出一第一開口;一出光面,相對該入光面,且具有一第二外周緣及一第二內周緣;一外表面,連接該第一外周緣及該第二外周緣;以及 一內表面,連接該第一內周緣及該第二內周緣;其中,該入光面的面積小於該出光面的面積;以及一光源,位於該入光面的該第一開口之外,該光源所產生之光線係由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元件中,並且由該出光面射出,產生一預設光束角。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燈具,其中該外表面是從該入光面的該第一外周緣向外擴張延伸而連接到該出光面的該第二外周緣。
  15.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燈具,其中該內表面是從該入光面的該第一內周緣向內擴張而連接到該出光面的該第二內周緣。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互相連通,且該第一開口的面積大於該第二開口的面積。
TW102115900A 2013-05-03 2013-05-03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TWI525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5900A TWI525292B (zh) 2013-05-03 2013-05-03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CN201310242981.6A CN103278879B (zh) 2013-05-03 2013-06-18 可控制光型的导光元件
CN201510563168.8A CN105180096B (zh) 2013-05-03 2013-06-18 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及灯具
US13/972,926 US9033552B2 (en) 2013-05-03 2013-08-22 Light guide element for controlling light shape
EP14155940.1A EP2799924A3 (en) 2013-05-03 2014-02-20 Light guide element for controlling light distribution
US14/656,723 US9599310B2 (en) 2013-05-03 2015-03-13 Light guide element for controlling light distribution and lamp
US15/423,554 US9903992B2 (en) 2013-05-03 2017-02-02 Lamp
US15/880,560 US10139541B2 (en) 2013-05-03 2018-01-26 Light guide element and lam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5900A TWI525292B (zh) 2013-05-03 2013-05-03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3371A TW201443371A (zh) 2014-11-16
TWI525292B true TWI525292B (zh) 2016-03-11

Family

ID=4906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5900A TWI525292B (zh) 2013-05-03 2013-05-03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33552B2 (zh)
EP (1) EP2799924A3 (zh)
CN (2) CN103278879B (zh)
TW (1) TWI525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9310B2 (en) 2013-05-03 2017-03-21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guide element for controlling light distribution and lamp
CN103558949A (zh) * 2013-11-08 2014-02-05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悬浮触控的方法和系统
US9279548B1 (en) * 2014-08-18 2016-03-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collimating assembly with dual horns
TWI572822B (zh) * 2015-03-13 2017-03-0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燈具
EP3130843A1 (de) * 2015-08-13 2017-02-15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Vorrichtung zum mischen und leiten elektromagnetischer strahlung
CN109328281A (zh) 2016-04-25 2019-02-12 夸克星有限责任公司 多光束车灯
DE112017000035A5 (de) 2016-06-02 2018-02-15 Docter Optics Se Scheinwerferlinse für einen Fahrzeugscheinwerfer
CN111603260A (zh) 2019-02-22 2020-09-01 洁碧有限公司 台面水牙线
US11389270B2 (en) * 2020-05-01 2022-07-19 Water Pik, Inc. Button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such as oral irrigator
CN113854277B (zh) * 2021-10-27 2022-11-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球状反光驱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4449A (ja) * 2000-03-24 2001-10-05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FR2829223B1 (fr) 2001-08-31 2004-11-26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clairage ou de signal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4565307B2 (ja) * 2001-09-12 2010-10-20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Led照明装置
CN2505986Y (zh) * 2001-11-13 2002-08-14 方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装置
DE10314524A1 (de) * 2003-03-31 2004-10-2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cheinwerfer und Scheinwerferelement
JP2004311162A (ja) * 2003-04-04 2004-11-0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照明装置
US7465075B2 (en) * 2005-03-21 2008-12-1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ens assembly for an automobile light assembly having LED light source
WO2009001272A1 (en) * 2007-06-27 2008-12-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output device with light guide with a truncated cone shape
TW200938880A (en) * 2008-03-05 2009-09-16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Total-reflection lens
DE102009013812A1 (de) * 2009-03-18 2010-09-23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Reflektor, Lichtquellenanordnung sowie Projektorgerät
US8894260B2 (en) * 2009-03-31 2014-11-25 Sicpa Holding Sa Annular light guide illuminator and optical scanner
TWM393645U (en) 2010-04-28 2010-12-01 Univ Nat Central Thin-type backlight source system
JP5606634B2 (ja) * 2010-11-09 2014-10-15 オスラム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蛍光要素と光学システムとを伴う蛍光アセンブリ、蛍光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光源ユニット、蛍光アセンブリを用いて光を変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蛍光アセンブリまたは光源ユニットの使用
JP5216113B2 (ja) * 2011-02-24 2013-06-19 フェニックス電機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TW201241364A (en) * 2011-03-17 2012-10-16 Rambus Inc Lighting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light output
TW201243239A (en) * 2011-03-17 2012-11-01 Rambus Inc Lighting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light output
TWI470167B (zh) * 2012-03-02 2015-01-21 具外部透鏡之光源裝置及光源系統
CN102705776A (zh) * 2012-05-16 2012-10-03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均匀矩形光斑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8879B (zh) 2015-10-21
CN103278879A (zh) 2013-09-04
US9033552B2 (en) 2015-05-19
TW201443371A (zh) 2014-11-16
EP2799924A3 (en) 2015-02-25
CN105180096B (zh) 2018-02-27
CN105180096A (zh) 2015-12-23
EP2799924A2 (en) 2014-11-05
US20140328067A1 (en) 2014-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292B (zh) 可控制光型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TWI451140B (zh) 具有光源及光導之照明裝置
TW201133036A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ens thereof
TWI626401B (zh) 透鏡及其發光裝置
US106270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 beam of illumination having smooth edges
TWI439638B (zh) 光罩及具光罩的燈具
US9599310B2 (en) Light guide element for controlling light distribution and lamp
TWI479107B (zh) 發光二極體光分配透鏡及其光源裝置
US9733412B2 (en) Light guide and lighting device with parallel light source
TWI506229B (zh) 發光裝置及其透鏡
WO2015157943A1 (zh) 一种透镜和透镜系统及其用途
TW201447386A (zh) 光學透鏡
US10139541B2 (en) Light guide element and lamp
CN104613416A (zh) 全周光配光透镜的设计方法及相应的配光透镜
TWI507640B (zh) 可控制光束角之導光元件及燈具
TWI591293B (zh) 燈具
TWI554724B (zh) 全反射透鏡
TWI572822B (zh) 燈具
TWM526038U (zh) 導光板及其照明燈具
TWI577933B (zh) 發光裝置
CN108692294B (zh) 一种异形透镜
KR101891431B1 (ko) 엘이디용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니어 조명장치
TWI578575B (zh) 發光裝置及其透鏡結構
TW202033984A (zh) 混光透鏡
TW201608168A (zh) 用於降低眩光值的照明裝置及其光學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