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3363B - 電力量計、電力量計量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力量計、電力量計量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3363B
TWI523363B TW103111534A TW103111534A TWI523363B TW I523363 B TWI523363 B TW I523363B TW 103111534 A TW103111534 A TW 103111534A TW 103111534 A TW103111534 A TW 103111534A TW I523363 B TWI523363 B TW I5233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nnel
power mete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1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8402A (zh
Inventor
藤井隆
鈴木淳一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電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電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電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8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8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3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33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4/00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 G01D4/002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 G01D4/004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to a fixed lo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204/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ariff-metering apparatus
    • G01D2204/40Networks; Topology
    • G01D2204/45Utility meters networked together within a single bui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6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utility meters data, i.e.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the reader of the utility me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30Smart metering,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mote 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電力量計、電力量計量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針對使用者而設置且具有計量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及通信功能的電力量計、及具備該電力量計的電力量計量系統。
先前,提出有具有計量使用者之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及通信功能的電力量計(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2011-103726(以下,稱為文獻1))。文獻1中所記載之電力量計具備:廣域通信部,其用以連接於廣域網;及近距離通信部,其用以於與設置於住宅之負載設備或感測器裝置之間進行通信。
對於具有通信功能之電力量計,已知有如文獻1中所記載之技術般可與兩種通信網連接之構成。然而,為了與兩種通信網分別連接,需要不同規格之兩個通信介面部,結果有導致成本增加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力量計,其可不使用兩個通信介面部而與兩種通信網通信,結果實現了成本減少,進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該電力量計之電力量計量系統。
本發明之電力量計之特徵在於:其係針對每一使用者而設置,具備計量上述使用者之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通過第1通信網與母機通信之功能、及通過第2通信網與針對上述使用者而設置之設備通信 之功能,且具備:通信介面部,其收發以電波為傳輸介質之無線信號,由上述無線信號之頻率決定之通道可自複數種通道中選擇,且該通信介面部被共用於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及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及控制部,其以設置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的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係以對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1通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2通道共用相同通道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係以對上述第1通信網通知與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上述第1通道相關之資訊的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係以如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即,若通過上述通信介面部接收與上述母機所決定之上述第2通道相關之資訊,則將上述第1通道設為與上述第2通道相同之通道。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係以如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即,將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1通道與上述第2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2通道設為不同通道,且於較通信之訊框短之每一特定時間包含選擇上述第1通道之期間及選擇上述第2通道之期間。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當判斷於上述接收等待之期間接收到表示接收開始之特定信號時,使用上述第1通道及上述第2通道中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之通道持續通信。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於接收信號位準為規定之閾值以上時,判斷為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於在上述訊框中所含之 前置碼之一部分經確立位元同步時,判斷為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
於本電力量計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於藉由上述訊框中所含之唯一字之檢測而經確立訊框同步時,判斷為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
本發明之電力量計量系統之特徵在於具備:上述任一電力量計;母機,其通過上述第1通信網與上述電力量計通信;及設備,其針對上述使用者而設置,且通過上述第2通信網與上述電力量計通信。
根據本發明之構成,存在如下優點,即,第1通信網及第2通信網共用1個通信介面部,故而可不使用兩個通信介面部而與兩種通信網通信,結果使成本減少。
1‧‧‧使用者
10‧‧‧電力量計
11‧‧‧通信I/F部
12‧‧‧控制部
20‧‧‧母機
30‧‧‧設備
40‧‧‧上位裝置
111‧‧‧通道選擇部
D11‧‧‧電子訊息要求
D12‧‧‧回應
D13‧‧‧電子訊息通知
D14‧‧‧回應
D15‧‧‧控制資訊
D16‧‧‧回應
D17‧‧‧電子訊息要求
D18‧‧‧回應
D19‧‧‧控制資訊
D20‧‧‧回應
D21‧‧‧電子訊息通知
D22‧‧‧回應
D31‧‧‧電子訊息要求
D32‧‧‧回應
D33‧‧‧電子訊息通知
D34‧‧‧回應
D35‧‧‧控制資訊
D36‧‧‧回應
D37‧‧‧電子訊息要求
D38‧‧‧回應
D39‧‧‧控制資訊
D40‧‧‧回應
D41‧‧‧電子訊息通知
D42‧‧‧回應
F1‧‧‧頻率
F2‧‧‧頻率
F3‧‧‧頻率
F4‧‧‧頻率
F5‧‧‧頻率
NT1‧‧‧第1通信網
NT2‧‧‧第2通信網
T21‧‧‧期間
T22‧‧‧期間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方塊圖。
圖2係對實施形態1使用時序圖之動作說明圖。
圖3係對實施形態1使用順序圖之動作說明圖。
圖4係對實施形態1之另一動作例使用時序圖之動作說明圖。
圖5係對實施形態2使用時序圖之動作說明圖。
圖6係對實施形態2之另一動作例使用時序圖之動作說明圖。
(實施形態1)
如圖1所示,以下之實施形態中說明之電力量計系統具備:電力量計10,其針對電力之每一使用者1而設置;母機20,其與電力量計10通信;及設備30,其針對使用者1而設置,且與電力量計10通信。電力量計10具有計量使用者1之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
母機20具有:獲取電力量計10計量到之電力之使用量並通知至電氣運營商等管理之上位裝置40的遠距儀錶讀數功能、將來自上位裝 置40之如省電要求(需求應答)之資訊通知至電力量計10的功能等。
母機20可管理複數台電力量計10。例如若為集體住宅或租住樓房,則針對各住戶或各租戶而設置之電力量計10可由1至數台母機20管理。又,於獨建住宅之情形時,藉由母機20管理分別設置於複數棟住宅之電力量計10。亦即,母機20可集中管理複數台電力量計10,對電力量計10發揮作為集中器之功能。
電力量計10於與母機20之間構築將電波用作傳輸介質之多躍點無線網路(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即,電力量計10及母機20構築如下特用網路(ad hoc network):可於通信時將其他電力量計10用於中繼,且根據通信環境而變更通信路徑。以下,將由母機20及電力量計10構築之通信網設為第1通信網NT1。
設備30較理想為針對使用者1而設置之各種設備中之具有通信功能之設備,尤其是管理針對使用者1而設置之其他設備之動作狀態之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家庭能量管理系統)控制器。其他設備係指照明設備、空調設備、視聽設備、廚房設備等。再者,電力量計10亦可構成為,不經由HEMS控制器而與其他具有通信功能之設備直接通信。電力量計10於與設備30之通信時亦進行將電波用作傳輸介質之無線通信。
以下,將由電力量計10及設備30構築之通信網設為第2通信網NT2。假定電力量計10僅於與HEMS控制器之間進行通信。因此,以下,設備30係指HEMS控制器。
如上所述,電力量計10係於與設備30之間進行無線通信,故而若鄰近之使用者1之電力量計10於第2通信網NT2中利用相同通道,則有於不同之使用者1之間產生無線信號之洩漏或干擾之可能性。通道係根據頻率而劃分。因此,對於可能會產生無線信號干擾之鄰近之使用者1,較理想為每一使用者1利用不同頻率。然而,若即便為鄰近之 使用者1亦不存在干擾,則亦可使用相同頻率。
如上所述,電力量計10可通過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兩者進行通信,且具有通過第1通信網NT1與母機20通信之功能、及通過第2通信網NT2與設備30通信之功能。進而,電力量計10亦具備於第1通信網NT1與第2通信網NT2之間傳送資訊之功能。因此,電力量計10可對設備30通知自母機20通過第1通信網NT1被傳輸之來自上位裝置40之資訊,又,可對上位裝置40通知自設備30通過第2通信網NT2被傳輸之資訊。
其次,對電力量計10之構成進行說明。電力量計10具備共用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通信(所謂之A路徑通信)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通信(所謂之B路徑通信)的通信介面部11。以下,將通信介面部簡稱為「通信I/F部」。通信I/F部11具備通道選擇部111從而可自複數(例如,約5~10)條通道中選擇所需之通道。通道選擇部111被控制部12所控制,控制部12選擇通道。
通信I/F部11平時為接收等待之狀態,若接收信號則轉換為接收狀態,於進行對信號之接收之回應或對由信號所通知之要求之回覆的情形時則轉換為發送狀態。又,通信I/F部11係只要接收狀態或發送狀態結束,便恢復為接收等待之狀態。於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通信I/F部11被共用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
關於本實施形態,電力量計10對第1通信網NT1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通道(第1通道)、及第2通信網NT2中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通道(第2通道)使用相同頻率之通道。即,控制部12於進行接收等待之期間,以不區別第1通信網NT1與第2通信網NT2而選擇相同頻率之方式,控制通道選擇部111。關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通信中之除接收等待之期間以外之期間所選擇之頻率,於下文敍述。
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通道係藉由電力量計10相互地監視來自其他電力量計10之干擾而由各個電力量計10自主決定。再者,電力量計10亦可採用母機20決定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通道的構成。即,控制部12自母機20通過通信I/F部11接收通知至各個電力量計10之與通道相關之資訊,並將該通道用作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通道。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於接收等待中使用相同通道。
且說,如上所述,若鄰近之使用者1於電力量計10與設備30之間之通信中使用相同頻率,則有產生無線信號之洩漏或干擾之可能性,故而電力量計10必須知曉鄰近之使用者1正使用之頻率。因此,控制部12具有對其他使用者1之電力量計10通知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頻率的功能。即,控制部12係以對第1通信網NT1通知與第1通道相關之資訊之方式控制通信I/F部11。
若電力量計10通知與第1通道相關之資訊,則屬於第1通信網NT1之其他電力量計10辨識電力量計10為了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而選擇之頻率。如此,藉由相互由其他電力量計10辨識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頻率,控制部12便能以避免與其他使用者1正使用之無線信號干擾之方式決定頻率。
再者,由於第1通信網NT1構築有多躍點無線網路,故而於電力量計10之間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換保持作用狀態(keep alive)、路徑搜尋等之封包。因此,控制部12於已決定用於第1通信網NT1之頻率時,亦可使用該等封包,對其他電力量計10及母機20通知所決定之頻率。
以下,表示上述構成之動作例。電力量計10除以1躍點(hop)與母機20通信之情形外,亦與其他電力量計10通信。此處,作為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中通信之情形,假定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與上位側(母機20側)之其他電力量計10通信之情形進行說明。然而,即便電 力量計10為以1躍點與母機20通信之電力量計10,基本動作亦與和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通信之情形相同。
此處,假定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用於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之通道為頻率F1。又,假定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用於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之通道為頻率F2。圖2以粗實線表示各個電力量計10進行接收等待之頻率F1、F2。又,於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時,接收到資訊之終端必定以將回應(接收回應)回傳至發送源之終端之方式動作。因此,資訊之傳輸係將發送及回應成對地進行。
首先,對如遠距儀錶讀數或省電要求般自母機20發送對電力量計10之要求之情形之動作進行說明。於此情形時,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以頻率F1之通道接收要求。若電力量計10於接收等待之狀態下接收來自母機20之包含要求之資訊,則電力量計10對母機20進行回應。
此處,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中使用頻率F1,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中使用頻率F2,故而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於回應時可使用頻率F2。然而,若進行該動作,則兩電力量計10必須於要求時及回應時由通信I/F部11切換所要使用之頻率。因此,必須於短時間內使發送及接收所使用之頻率穩定,需要高性能之通信I/F部11,故而有電力量計10之成本增加之可能性。
因此,本實施形態係藉由兩電力量計10不變更用於要求時及回應時之頻率而抑制電力量計10之成本增加。即,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接收到要求之電力量計10對進行回應之頻率使用與接收等待之期間相同之頻率。又,對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發送要求之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亦以發送要求之頻率進行接收等待直至獲得回應。
且說,於來自母機20之要求為要求發送電力之使用量之電子訊 息要求的情形時,電力量計10向母機20發送將計測到之電力之使用量作為電子訊息之電子訊息通知。又,於來自母機20之要求如需求應答般通知至設備30之情形時,電力量計10將要求暫時保存於緩衝器後,通過第2通信網NT2向設備30通知資訊。
如圖2所示,對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接收到之電子訊息要求D11之回應D12,使用接收到電子訊息要求D11之頻率F1之通道而發送。另一方面,針對電子訊息要求D11而向母機20發送之電子訊息通知D13係於接收到電子訊息要求D11後,由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使用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頻率F2之通道而發送。來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之回應D14係使用頻率F2之通道而回覆。
再者,於圖2中,符號(Rx)係指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接收資訊,符號(Tx)係指自電力量計10送出資訊。該等符號於以下所說明之圖中亦同樣地使用。再者,將包含於電子訊息要求及電子訊息通知之資訊統稱為電子訊息資訊。
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與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及設備30之間之傳輸順序如圖3所示。於圖3中,將電力量計10之控制部12為了用於傳輸資訊而選擇之頻率示於括弧內。
電力量計10平時不區別第1通信網NT1與第2通信網NT2而以頻率F1之通道進行接收等待。電力量計10於接收等待之狀態下,若自母機20經由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接收電子訊息要求(P1),則進行對發送源即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之回應(P2)。再者,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進行回應之接收等待之時間受到限制,且於自發送要求起受到限制之時間內未獲得回應時,判斷為逾時而將使用之頻率復原。
於來自母機20之電子訊息要求為如自電力量計10回傳電力量之儀錶讀數要求般對電力量計10來說需要回傳電子訊息通知的電子訊息要求之情形時,控制部12選擇電子訊息要求之發送源即上位側之電力 量計10可接收之通道(P3)。發送源可接收之通道於此處為頻率F2之通道。因此,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之控制部12係使用所選擇之頻率F2之通道,對電子訊息要求之發送源通知與電子訊息要求相應之內容之電子訊息通知(P4)。此時,來自發送源之回應係使用頻率F2之通道被回傳(P5)。藉由此種一連串之動作,電力量計10可針對自母機20接收到之電子訊息要求,向母機20回傳電子訊息要求所要求之內容之電子訊息通知。
另一方面,於來自母機20之電子訊息要求(P6)如需求應答般包含對設備30之要求之情形時,電力量計10於回應(P7)後,對設備30發送來自母機20之電子訊息要求(P8)。設備30若自電力量計10接收電子訊息要求,則將回應回傳至電力量計10(P9)。
再者,電力量計10與設備30之間之通信並非僅於電力量計10接收到來自母機20之要求時進行,而是於電力量計10與設備30之間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例如,於將電力量計10計測到之電力量用於設備30時,存在如下情形:自電力量計10定期地進行對設備30之通信,或自設備30對電力量計10要求提交電力量。此種電力量計10與設備30之間之通信係於電力量計10不進行第1通信網NT1中之通信之期間進行。
於上述構成例中,於第1通信網NT1中用於通信之通道為1種,但亦可為傳輸控制資訊之控制用之通道、及傳輸電力之使用量等電子訊息資訊之電子訊息用之通道該兩種通道。控制資訊例如用於通知電子訊息用之通道。於使用兩種通道之情形時,控制部12以控制用之通道中進行接收等待之頻率與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所使用之頻率相同之方式控制通信I/F部11。
以下,對使用控制用之通道及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之情形之動作例進行說明。於該動作例中,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係使用頻率F3。
如圖4所示,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控制通道之接收等 待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中使用頻率F1之通道。控制資訊不包含來自母機20之要求,且係用於對電力量計10通知與發送電子訊息資訊之電子訊息用之通道相關之資訊及電子訊息資訊之發送開始。因此,控制資訊之封包與電子訊息資訊之封包相比,位元長度較短。
於第1通信網NT1中用於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之頻率係使用第1通信網NT1中之控制資訊而被通知至電力量計10。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若於進行對控制用之通道之接收等待之狀態下接收控制資訊D15,則將回應D16回傳至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進而,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之控制部12以使用由控制資訊所指定之通道作為自第1通信網NT1接收電子訊息資訊之通道的方式控制通信I/F部11。
因此,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可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接收使用所指定之通道發送之電子訊息要求D17。換言之,控制資訊係作為用以開啟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之觸發器發揮功能。於圖4所示之例中,作為電子訊息用之通道,選擇了頻率F3。對該要求之回應D18係以頻率F3之通道回傳。
此處,於來自母機20之電子訊息要求D17要求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發送電子訊息通知D21之情形時,以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用作控制用之通道之頻率F2傳輸控制資訊D19。該控制資訊D19係用於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通知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之頻率,且通知電子訊息之發送開始。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若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發送控制資訊D19,則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接收回應D20。
於自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發送之控制資訊被發送後,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使用利用控制資訊D19通知之頻率(此處為頻率F4),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發送電子訊息通知D21。又,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接收回應D22。
於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中,可利用1個通信I/F部11實現自第1通信 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該兩種通信網之接收等待。再者,自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之何者接收到接收信號係根據訊框之內容而識別。
(實施形態2)
關於實施形態1,電力量計10以相同通道進行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之接收等待。與此相對,本實施形態係於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之接收等待中使用不同通道。進而,如圖5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2係以於每一特定時間內包含選擇第1通信網NT1之接收等待之通道(第1通道)之期間T21、及選擇第2通信網NT2之接收等待之通道(第2通道)之期間T22的方式控制通信I/F部11。於圖示例中,交替地設置有期間T21及期間T22,且將兩期間T21、T22被各選擇1次之週期設定為與通信之訊框相比足夠短之時間(例如,1毫秒以下之程度)。
於圖5所示之例中,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之期間T21選擇頻率F1之通道,且於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之期間T22選擇頻率F2之通道。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於期間T21中,若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或母機20通過頻率F1之通道接收電子訊息要求,則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使用相同頻率F1進行回應。
為了可進行上述動作,於接收等待之期間開始接收資訊後至回傳回應之期間必須固定為曾進行接收等待之頻率而持續通信。若為於第1通信網NT1及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之期間內使用相同頻率之通道之實施形態1之構成,則無需該動作。
為了可進行上述動作,控制部12以如下方式控制通信I/F部11,即,若判斷於接收等待之期間內已接收檢測資訊之接收開始之特定信號,則至少在回傳回應之前維持曾進行接收等待之頻率。此處,控制部12為了判斷資訊之接收開始,當以下之任一條件成立時便判斷已接 收特定信號。
即,判斷已接收特定信號之條件例如為如下情形等,即:接收信號位準為規定之閾值以上;確立了與通信之訊框所包含之前置碼之位元同步;藉由訊框所包含之唯一字之檢測而確立了訊框同步。
控制部12於接收信號位準成為閾值以上之時間點固定為先前進行接收等待之頻率而持續通信之情形時,於訊框剛開始後便維持頻率,故而即便於交替地選擇不同頻率之情形時,可接收訊框之機率亦變高。又,於確立前置碼中之位元同步之情形、或利用唯一字確立訊框同步之情形時,控制部12於訊框之最初之部分進行判斷,故而能以相對較高之機率接收訊框。
於選自該等條件之條件成立時,控制部12指示通信I/F部11在回傳對接收到之資訊之回應前維持相同頻率。
再者,控制部12亦可進行如下動作,即,若於進行接收等待之期間接收信號位準成為閾值以上,則於至前置碼為止之時間內固定通道,若於前置碼中取得位元同步,則於至唯一字為止之時間內固定通道。於此情形時,若控制部12連續使用3種條件並最終取得訊框同步,則於回傳回應之前固定通道,故而抗雜訊性提高。
以下,假定與母機20之通信需要2躍點以上,且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與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通信之情形。然而,於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以一躍點與母機20通信之情形時,除母機20不與設備30通信之方面以外,皆為大致相同之動作。
此處,假定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之接收等待中使用頻率F1之通道,且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之接收等待中使用頻率F3之通道。第2通信網NT2之接收等待係使用頻率F2。
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若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於期間T21內以頻 率F1之通道接收電子訊息要求,則以頻率F1之通道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回傳回應。
另一方面,於針對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接收到之電子訊息要求而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發送電子訊息通知時,選擇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用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之頻率F3之通道。
若根據圖5說明上述動作,則電力量計10於第1通信網NT1中之接收等待之期間T21選擇頻率F1,且於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之期間T22選擇頻率F2。此處,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若於期間T21內自第1通信網NT1接收電子訊息要求D31,則固定頻率,並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回傳回應D32。
其次,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使用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中之第1通信網NT1之接收等待之頻率F3,將針對電子訊息要求D31而回傳之電子訊息通知D33發送至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又,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使用相同頻率F3之通道而接收來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之回應D34。
且說,與本實施形態1同樣地,第1通信網NT1亦可使用控制用之通道及電子訊息用之通道該兩種通道。以下,假定如下情形,即:於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中,第1通信網NT1中之控制用之通道之接收等待為頻率F1,第1通信網NT1中之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之接收等待為頻率F3,第2通信網NT2中之接收等待為頻率F2。又,假定於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中,第1通信網NT1中之控制用之通道之接收等待為頻率F4,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之接收等待為頻率F5。
將該條件下之動作例示於圖6。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於通常之動作中切換以頻率F1之控制用之通道進行接收等待之期間T21、及以頻率F2之通道與設備30通信之期間T22。控制部12係以於每一特定時間內包含期間T21及期間T22之方式控制通信I/F部11。於圖示例中,控 制部12係以與通信之訊框相比足夠短之週期(例如,1毫秒以下之程度)交替地切換頻率F1與頻率F2。
控制用之通道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係用於傳輸控制資訊D35,該控制資訊D35不包含來自母機20之電子訊息要求,且對電力量計10通知與電子訊息用之通道相關之資訊及電子訊息要求之發送開始。對控制資訊之回應D36係使用相同通道(頻率F1)被回傳。關於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之控制部12,若於第1通信網NT1所使用之頻率F1之控制用之通道中之接收等待之期間T21,通信I/F部11接收控制資訊D35,則回傳回應D36後,以由控制資訊D35所指示之頻率F3之通道進行來自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之電子訊息要求D37之接收等待。
此處,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以電子訊息用之通道(頻率F3)接收電子訊息要求D37,並回傳對電子訊息要求D37之回應D38。進而,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藉由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用於控制用之通道之頻率F4而將控制資訊D39發送至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該控制資訊D39通知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對用以發送電子訊息通知D41之電子訊息用之通道使用頻率F5的情況,且表示電子訊息資訊之發送開始。該控制資訊D39被傳輸後,所關注之電力量計10對上位側之電力量計10發送與電子訊息要求D37相應之電子訊息通知D41。再者,對控制資訊D39、電子訊息通知D41之回應D40、D42係分別以頻率F4、F5進行。其他構成及動作與實施形態1相同。
1‧‧‧使用者
10‧‧‧電力量計
11‧‧‧通信I/F部
12‧‧‧控制部
20‧‧‧母機
30‧‧‧設備
40‧‧‧上位裝置
111‧‧‧通道選擇部
NT1‧‧‧第1通信網
NT2‧‧‧第2通信網

Claims (8)

  1. 一種電力量計,其特徵在於:其係針對每一使用者而設置,且具備計量上述使用者之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通過第1通信網與母機通信之功能、及通過第2通信網與針對上述使用者而設置之設備通信之功能,且包括:通信介面部,其收發以電波為傳輸介質之無線信號,由上述無線信號之頻率決定之通道可自複數種通道中選擇,且該通信介面部被共用於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及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及控制部,其以設置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其中上述控制部係以對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1通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2通道使用相同通道的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且上述控制部係以對上述第1通信網通知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上述第1通道的頻率的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
  2. 一種電力量計,其特徵在於:其係針對每一使用者而設置,且具備計量上述使用者之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通過第1通信網與母機通信之功能、及通過第2通信網與針對上述使用者而設置之設備通信之功能,且包括:通信介面部,其收發以電波為傳輸介質之無線信號,由上述無線信號之頻率決定之通道可自複數種通道中選擇,且該通信介面部被共用於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及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 ;及控制部,其以設置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其中上述控制部係以對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1通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2通道使用相同通道的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且上述控制部係以如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即,若通過上述通信介面部接收上述母機所決定之上述第2通道之頻率,則將上述第1通道設為與上述第2通道相同之通道。
  3. 一種電力量計,其特徵在於:其係針對每一使用者而設置,且具備計量上述使用者之電力之使用量之功能、通過第1通信網與母機通信之功能、及通過第2通信網與針對上述使用者而設置之設備通信之功能,且包括:通信介面部,其收發以電波為傳輸介質之無線信號,由上述無線信號之頻率決定之通道可自複數種通道中選擇,且該通信介面部被共用於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及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及控制部,其以設置上述第1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及上述第2通信網中之通信之期間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其中上述控制部係以如下方式控制上述通信介面部,即,將上述第1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1通道與上述第2通信網中接收等待之期間所使用之第2通道設為不同通道,且於較通信之訊框短之每一特定時間包含選擇上述第1通道之期間及選擇上述第2通道之期間。
  4. 如請求項3之電力量計,其中上述控制部當判斷於上述接收等待之期間接收到表示接收開 始之特定信號時,使用上述第1通道及上述第2通道中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之通道持續通信。
  5. 如請求項4之電力量計,其中上述控制部於接收信號位準為規定之閾值以上時,判斷為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
  6. 如請求項4之電力量計,其中上述控制部於在上述訊框中所含之前置碼之一部分經確立位元同步時,判斷為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
  7. 如請求項4之電力量計,其中上述控制部於藉由上述訊框中所含之唯一字之檢測而經確立訊框同步時,判斷為接收到上述特定信號。
  8. 一種電力量計量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電力量計;母機,其通過上述第1通信網與上述電力量計通信;及設備,其針對上述使用者而設置,且通過上述第2通信網與上述電力量計通信。
TW103111534A 2013-03-27 2014-03-27 電力量計、電力量計量系統 TWI523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52776A FR3003943A1 (fr) 2013-03-27 2013-03-27 Compteur d'energie et systeme de mesurage d'energi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8402A TW201448402A (zh) 2014-12-16
TWI523363B true TWI523363B (zh) 2016-02-21

Family

ID=4954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1534A TWI523363B (zh) 2013-03-27 2014-03-27 電力量計、電力量計量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4156156A1 (zh)
FR (1) FR3003943A1 (zh)
TW (1) TWI523363B (zh)
WO (1) WO2014156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0144990A1 (ja) * 2019-01-10 2021-10-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レイマイク及びセンサシステム
KR102420815B1 (ko) * 2021-12-27 2022-07-14 주식회사 지구루 스마트 그리드 기반 스마트 미터의 데이터 보안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9002B2 (ja) * 2005-09-27 2013-04-10 サクサ株式会社 電話システム、電話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30567A (ja) * 2007-11-22 2009-06-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単方向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0134202A1 (ja) * 2009-05-22 2010-11-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制御ノード
JP5033852B2 (ja) * 2009-10-05 2012-09-26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検針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US20120218120A1 (en) * 2011-02-24 2012-08-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e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47257B2 (en) * 2011-03-09 2015-02-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congestion in a smart utility meter system
US20120242499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for a utility me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56156A1 (ja) 2014-10-02
JPWO2014156156A1 (ja) 2017-02-16
TW201448402A (zh) 2014-12-16
FR3003943A1 (fr) 2014-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2202B2 (en) Device proximity
US11329693B2 (en) Dynamic medium switch in co-located PLC and RF networks
CN103337142B (zh) 电能表管理系统的无线组网方法
CN110730440B (zh) 一种蓝牙组网系统
US967472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debugging
JP556177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uo et al. Receiver-initiated spectrum management for underwater cognitive acoustic network
CN108429592B (zh) 用于检测干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554010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communications mode and/or using a determined communications mode
KR20100028529A (ko) 통신 네트워크 형성을 위한 주파수 스캔
KR101953624B1 (ko) 로라 광역 네트워크에서 복수의 엔드 디바이스로 다운링크 방송 메시지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로라 광역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8422380B2 (en)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wired network
TWI523363B (zh) 電力量計、電力量計量系統
US10855389B1 (en) Modifi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network
TW202044846A (zh) 構成多重跳接式網路的通訊終端、以及多重跳接網路
EP3162162B1 (en)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2148955B1 (ko) 인지 무선 애드훅 네트워크에서의 주파수 검출 부하 감소를 위한 분산 센싱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60093453A (ko) Ip 기반의 유무선 통신망 공용방식 원격검침 시스템
CN201917409U (zh) 温度监测系统
KR102539161B1 (ko) 저전력 무선 센서망을 위한 사물 방송망
JP535183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4068286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媒体の切替え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構築支援方法
CN109039499B (zh) 一种水下认知声学网络的频谱管理方法
JP2014216993A (ja) 無線通信装置
EP4315789A1 (en) Routing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 that coexists with interfering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