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2887B - 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 Google Patents
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22887B TWI522887B TW102136071A TW102136071A TWI522887B TW I522887 B TWI522887 B TW I522887B TW 102136071 A TW102136071 A TW 102136071A TW 102136071 A TW102136071 A TW 102136071A TW I522887 B TWI522887 B TW I52288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question
- image
- user interface
- graphical user
- mobil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問答系統的種類相當多,這些問答系統的運作模式都是透過發問者提出問題至系統平台上,並讓不特定的網友回覆或發表其看法,以解決該使用者的問題。
就已知技術來說,問答系統在個人電腦或工作站上的運作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卻未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配合行動裝置以圖標(icon)及觸控為主之輸入,而提出更佳的操作方案。尤其是問答系統中最重要的問問題的部分,發問者還是只能以逐一字母輸入的方式,透過字母組成文字,再透過文字與文字的組合來描述問題的內容。
顯見地,如果發問者想快速地提出問題,或是問題以文字形式表達較複雜,或是使用者對於輸入文字不擅長時,都會造成使用問答系統的不便利。而且不管對打字速度快或慢的使用者來說,行動裝置的輸入介面相對較小,且無實體鍵盤的情況下,文字輸入本來就相對困難,操作上也相當不方便,大大降低了使用問答系統的意願。
再者,以文字為主的問答方式,常常因為文字對於問題的描述不夠精確,而導致發問者無法精準描述問題,因而使回答問題者也無法給予正確答案,因此,如何提供一個能使發問者或回答者一個精準、快速的問答方式,實為一有待解決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在行動裝置上執行問答應用程式,以使用問答系統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相較於習知操作行動裝置之問答應用程式時,僅能以虛擬鍵盤逐一輸入文字而產生問題的方式,本發明更有效地利用行動裝置具有圖標及觸控手勢的優點,使得提出問題時變得更為簡易,不僅可減少輸入次數,還實現了只要抓出問題中的重點,即可完成提問的概念。
本發明又一目的為提出一種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其特別適合與影像搭配而共同形成提問內容。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係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問答應用程式被一行動裝置執行,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一記憶模組以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問答應用程式儲存於記憶模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包括一影像、多數個物件以及一混合區。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且提問資訊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而顯示。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方法,其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問答應用程式被一行動裝置執行,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一記憶模組以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問答應用程式儲存於記憶模組,方法包括:由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一混合區;由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顯示提問資訊。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非暫態儲存媒體,其儲存多數個指令,該些指令係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並可被一行動裝置執行,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當該些指令被行動裝置執行時,可使行動裝置:由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
一混合區;由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顯示提問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混合區係獨立地被顯示,或與影像的至少一部分重疊。
在一實施例中,係以文字形式或圖形形式顯示提問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提問資訊相鄰於影像而被顯示,或與影像重疊顯示。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分別取得對應提問資訊之文字或圖形組成之一部分的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係被執行於問答應用程式之一相機模式或一附註模式下。
在一實施例中,提問資訊係依據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查找表進行處理而產生。
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係為智慧型手機、智慧型行動電話、照相機或攝錄影機。
承上所述,因本發明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中,問答應用程式被一行動裝置執行,並使行動裝置:由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一混合區;由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顯示提問資訊。藉此,相較於習知操作行動裝置之問答應用程式時,僅能以虛擬鍵盤逐一輸入文字而產生問題的方式,本發明可更有效地利用行動裝置具有圖標顯示及觸控手勢輸入的優點,使得提出問題時變得更為簡易,不僅減少輸入次數,還實現了只要抓出問題中的重點,即可完成提問的概念。此外,本發明特別適合與影像搭配而共同形成提問內容之問答系統。
1‧‧‧行動裝置
111‧‧‧影像
112、114‧‧‧物件
113‧‧‧混合區
12、13‧‧‧區域
S01~S04‧‧‧步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2A至圖2D為配合圖1之實施例的方法時,行動裝置在各步驟流程中所顯示之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
圖2E及圖2F為行動裝置所顯示之另一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
圖3A至圖3C為配合圖1之實施例的方法時,行動裝置在各步驟流程中所顯示之另一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
圖3D至圖3F為行動裝置所顯示之又一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該方法係屬於一種問答應用程式(Q&A application program)的操作方法,其功能在於讓使用者能以拖曳手勢產生提問資訊。其中,問答應用程式係應用於一問答系統中。本實施例所稱之問答系統係指由提問的使用者端、系統維護的業者端以及回覆問題的使用者端所共同組成。若以硬體設備來看,問答系統係由至少二個行動裝置以及一個伺服器裝置所組成,該些行動裝置為使用該問答系統之使用者所有,而伺服裝置則歸系統業者所有。
問答應用程式可被行動裝置所執行。其中,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一記憶模組以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行動裝置例如但不限於為一手機(例如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一筆記型電腦(例如超輕薄筆電)、一個人數位助理,或其它移動式電子裝置。另外,行動裝置也可以為照相機或攝錄影機,其中照相機包括數位照相機,攝錄影機包括數位攝錄影機。。以下的實施例中,行動裝置係以一智慧型手機(或稱智慧型行動電話)為例。智慧型手機具有已知的作業系統,因此,只需下載對應之問答應用程式(例如App程式)並儲存於手機之記憶模組(例如記憶體)
內即可使用。於此,問答應用程式可例如但不限於由營運問答系統之業者、手機的製造商或其它廠商處下載取得。
如圖1所示,問答應用程式操作的部分方法可包括步驟S01~步驟S04。以下,請配合圖2A至圖2D所示,以詳細說明其過程。其中,圖2A至圖2D為配合圖1之實施例的方法時,行動裝置1在各步驟流程中所顯示之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該影像畫面包括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及其組成。
當使用者點選問答應用程式,並由行動裝置1執行問答應用程式時,將由行動裝置1之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111、多數個物件112及一混合區113(步驟S01)。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至少二個實施例中,問答應用程式可具有一相機模式(可拍照)或一附註(annotating)模式,且兩者在觸控感應模組所顯示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之佈局以及操作細節上有所差異。
在本實施例中,先以附註模式來說,之所以稱為附註模式係因為使用者所輸入的提問資訊係於取得影像111之前已經先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其他步驟中取得,或利用其他應用程式取得後,再將提問資訊依據對應影像111位置而顯示的方式附加上去。換言之,在此模式下,使用者係希望利用影像111去指出想問的問題,但是因為單以影像111仍未足以讓其他人完全瞭解所欲詢問的問題細節(例如影像111中有多朵花,使用者可能只要問其中之一,或者是要問這些花生長在什麼地方等,這些無法單以影像111表達的問題),故另外在影像111取得後,再行附加文字或圖形形式之提問資訊。其中,上述影像111的取得方式可由使用者透過傳輸或下載而由其它電子裝置處取得,或是利用行動裝置1本身的攝影鏡頭直接擷取影像(例如拍照)而取得。
待影像111取得並排列如圖2A之位置後,觸控感應模組會顯示多數個物件(objects)112及混合區(mixing zone)113,使得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如圖2B所示。在此,多數個物件112可由一個類別(class)產生,並藉由設定不同的屬性(attribute)與方法(method)而有所差異。另外,混合區113也可以是一個由其他類別所產生的物件,在此僅為避免與
物件112混淆而以混合區113稱之。觸控感應模組顯示物件112及混合區113係透過將物件112及混合區113之程式碼與資料視覺化,而以圖標(icons)形式顯示。上述的圖標上可進一步地分別顯示至少一個文字(以英文字為例),而混合區113則例如顯示Mix & send(混合與送出)為例。其中,混合區113的圖標可獨立地被顯示,或與影像111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B所示,影像111的圖標與混合區113係分別獨立顯示於相鄰的一區域12、13而不具有任何重疊,且混合區113與該些物件112的圖標顯示於同一區域13內。
接著,使用者可對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上之該些物件112中進行多數個觸控操作(拖曳),並將想要問的問題內容所代表的該些物件112的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113。觸控感應模組接收該些拖曳動作後,可以將該些物件112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113,以供處理單元據以產生提問資訊(步驟S02)至行動裝置1。其中,該些物件112的至少其中之二係於多數個拖曳動作中分別被拖曳至混合區113的具體細節例如:使用者第一次用一隻手指頭觸碰第一個物件112,並拖曳至混合區113,第二次再用一隻手頭觸碰第二個物件112,並拖曳至混合區113...,然則此並非為本發明限制。上述係以拖曳二個物件112為例,當然,於其它的實施態樣中,使用者也可根據不同的問題內容拖曳不同數量的物件112至混合區113,例如拖曳三個或四個物件112。另外,拖曳動作與被拖曳之物件較佳者係有一對一之關係,但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如圖2C所示,當使用者將代表what及object的icons(物件112)拖曳至混合區113時,概念上,由於兩個物件112分別代表what及object的文字,其均為使用者想詢問之完整問題(即what is this?)的重點部分(what以及this),表示使用者係將該些物件112內記錄的資料(what及object)藉由拖曳動作拖曳至混合區113內,從而提供給處理單元進行後續處理。
具體來說,拖曳動作可細分為一長按(Long click)、一移動(Motion)以及一釋放(Drop),而物件112可分別被定義有一長按監聽器(Longclick listener),混合區113可被定義有一釋放監聽器(Drop listener)。當長按物件112時,會呼叫物件112中的方法,以執行隨觸控手勢移動的
程式。當移動至混合區113上後釋放物件112,混合區113之釋放監聽器會呼叫方法,以取得物件112之屬性中記錄的字串(例如what及object,或者為what及this);又或者會呼叫方法,先判斷物件112為何,再去其他物件(例如對照表)中取得對應釋放物件112的資料。
混合區113可又被定義有一點擊監聽器(Click listener)。當使用者認為要提問之完整問題的重點部分都拖曳至混合區113後,可以單一點擊混合區113以呼叫另一方法(即混合區113的程式碼),以開始依據之前取得之字串或資料產生一提問資訊,此即為本實施例中步驟S03的具體說明: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簡單而言,當拖曳動作將物件112(顯示有what及object的圖標)拖拉至混合區113後,會讓處理單元依據拖曳動作(拖曳上述二個特定圖標)去取得對應的資料(物件112中記錄what及object的字串),且該資料被運用或被顯示出來時就是提問資訊的文字組成(what is this?)或圖形組成的一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產生提問資訊的方式係例如當使用者將what及object拖曳至混合區113時,行動裝置1係取得what及object這二個物件112所代表的文字意義(例如記錄於屬性中的字串what以及this),並依據例如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內建的查找表(lookup table)進行轉換、調整及組合,從而產生對應的提問資訊。
最後,將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111顯示提問資訊(步驟S04)。於此,提問資訊可以以文字形式顯示。另外,提問資訊可相鄰於影像111而被顯示,或與影像111重疊顯示。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D所示,提問資訊會自動以文字方式(What is this?,其意思表示詢問影像111中的花是什麼種類的花)相鄰於影像111而被顯示。於此,相鄰係表示,提問資訊的文字與影像111所在的區域完全不同,且提問資訊的文字是位於影像111所在位置的一側。例如圖2D所示,影像111係顯示於區域12,而提問資訊係顯示於區域12相鄰之區域13內。當其它的使用者亦點選而執行其行動裝置之相同的問答應用程式時,就可接收而顯示上述影像111及附加有提問資訊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如圖2D),因此,其它的使用者就可以綜合影像111及提問資訊,而能清楚地明瞭問題所在,從而進行回覆(即
時或非即時均可)。因此,相較於習知問答系統中使用文字輸入問題的方式,或用文字輸入加上附件影像輔助提問的方式,本發明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及方法係利用圖形化及直覺式操作來輸入提問資訊,因此,具有簡易輸入及直覺式操作的優點。再者,因為物件圖形化,特別適合與影像搭配而共同形成提問內容,便利問答系統的操作。
另外,請參照圖2E及圖2F所示,其為行動裝置所顯示之另一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
如圖2E所示,本實施例之混合區113在顯示於行動裝置1上時係為載有Mix(混合)文字的圖標,且對混合區113輸入控制時,所執行的作業只有產生提問資訊。因此,當使用者將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上之該些物件112中進行多數個觸控操作,並將想要問的問題內容所代表的該些物件112拖曳至混合區113時,處理單元雖仍據以產生提問資訊至行動裝置1而顯示如圖2F之影像畫面,但是處理單元並不會直接將提問資訊傳送出,而是需要另外點擊send(送出)的圖標。
當提問資訊依據上述方式產生但還未送出時,行動裝置1的影像畫面就會如圖2F所示,也就是影像111顯示於區域12,而提問資訊顯示於區域13之外,且此時,區域13內又顯示另一物件114,且物件114係顯示send(送出)的文字。若使用者覺得提問資訊所顯示的文字已可真正代表所詢問問題的內容的話,則可直接點擊物件114(Send)而送出影像111及提問文字。若使用者覺得提問資訊還需要再編輯的話,也可以於點擊物件114而傳送出之前,透過點擊提問資訊的文字而進一步編輯。待修改完成提問資訊後再點擊物件114而送出影像111及修改後的提問資訊。
再以相機模式來說,之所以稱為相機模式係因為使用者所輸入的提問資訊係於行動裝置1利用本身的攝影鏡頭擷取影像(例如拍照)的取景過程中,在例如不變換使用者介面或顯示畫面不跳轉的情況下,直接附加於影像111的方式提出。換言之,在此模式下,使用者想問的問題係於影像111的取景時,因為單以取得之影像111仍未足以讓其他人完全瞭解所欲詢問的問題細節(例如影像111中有多朵花,使用者可能只要問其中之一,或者是要問這些花生長在什麼地方等,這些無法單以影像111表
達問題),故在完成影像111之擷取之前,即附加文字或圖形於影像111。
請參照圖3A及圖3C所示,圖3A至圖3C為配合圖1之實施例的方法時,行動裝置1在各步驟流程中所顯示之另一影像畫面之變化示意圖。於此,問答應用程式係執行於相機模式,且行動裝置1除了可為前述實施例之智慧型手機外,亦適合為照相機或攝錄影機。
當使用者點選問答應用程式,並由行動裝置1執行問答應用程式時,仍由行動裝置1之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111、多數個物件112及一混合區113(步驟S01)。其中,如圖3A所示,在問答應用程式之拍照模式時,行動裝置1可利用本身的攝影鏡頭取景影像111之同時(尚未拍照),顯示多數個物件112與混合區113,且該些物件112與混合區113可與影像111重疊顯示。其中,該些物件112與影像111重疊,並排列於影像111的左下側,而混合區113這個物件同樣可以被顯示成一個圖標,但其大小與影像111的大小相同而重疊,故並未被直接看見,又或者混合區113這個物件直接被定義成有影像111顯示的區域。另外,一個Shot & send(拍照與送出)之物件114仍以圖標方式顯示於影像111的右下側,其亦與影像111重疊顯示。不過,在其它的實施例中,Shot & send(拍照與送出)之物件114可為一實體按鍵,並設置於行動裝置1之正面或側面上。
接著,使用者可對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上之該些物件112中進行多數個觸控操作(拖曳),並將想要問的問題內容所代表的該些物件112拖曳至混合區113。由於本實施例之混合區113與影像111的大小相同且重疊而未顯示出,故使用者可將想要問的問題內容所代表的該些物件112藉由多數個拖曳動作直接拖曳至影像111中要詢問之主題上(亦代表拖曳至混合區113),並使手指頭離開顯示螢幕即完成拖曳動作,以供處理單元據以產生提問資訊(步驟S02)。例如圖3B所示,將what及object的圖標(物件112)拖曳至影像111之左側的花的位置,且手指頭離開顯示螢幕時,即代表拖曳動作完成,可以供處理單元據為後續處理。
接著,使用者碰觸Shot & send(拍照與送出)的物件114,則可透過行動裝置1拍照而取得影像111,並將提問資訊連同影像111一起透過行動裝置1之無線傳輸系統傳輸,之後,行動裝置1會自動由處理單
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步驟S03),其具體實施細節則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請參考前述。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將顯示what及object之圖標的物件112拖曳至影像111中真正詢問之主題並碰觸物件114後,行動裝置1會將輸入之物件112的屬性(即記載what或this的文字意義),依據例如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內建的查找表進行轉換、調整及組合,從而產生對應的提問資訊。
最後,將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111顯示提問資訊(步驟S04)。於此,如圖3C所示,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中被拖曳的該些物件112所產生的提問資訊為圖形所組成,並為一隻手及一個問號的圖示所組成,且與影像111重疊顯示而顯示於影像111中要詢問問題之主題影像上(表示詢問其它使用者,手所指的花是什麼種類的花)。其中,拖曳顯示有what之物件112會使處理單元去取得可對應顯示問號圖示的資料;而拖曳顯示有object之物件112會使處理單元去取得可對應顯示手指圖示的資料,從而處理單元可以產生如圖中所示的提問資訊。因此,當其它的使用者亦點選而執行其行動裝置之相同的問答應用程式時,就可接收而顯示上述影像11及提問資訊之影像畫面(圖3C),再進行回覆(即時或非即時均可)。
當然,圖3C之一隻手及問號的圖示只是舉例,提問資訊可為其它不同的圖形或組合。例如圖3D所示,提問資訊亦與影像111重疊顯示,並為一個圓圈及一個問號的圖示所組成(圓圈圈住被詢問問題之主題影像)。此外,當得到圖3D的顯示介面時,如圖3E所示,使用者也可透過多點觸控的操作方式對提問資訊進行操作,例如將提問資訊所代表之圓圈進行放大、縮小,或移動圓圈以更換影像111中之詢問對象後再傳輸出去,以進行另一詢問。
另外,圖3C之提問資訊係以圖形組成為例,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提問資訊也可以文字方式顯示,例如於步驟S04中,如圖2D所示,行動裝置1之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111顯示之提問資訊也可為文字形式顯示。
另外,於上述的步驟S02及S03中,使用者係先將該些物件112進行多數個觸控操作(拖曳),並將想要詢問的問題內容所代表的該
些物件112拖曳至影像111中要詢問問題之主題影像之後,再碰觸Shot & send(拍照與送出)的物件114而拍照取得影像111,並連同影像111一起透過行動裝置1之無線傳輸系統傳輸。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於圖3A中,使用者可先碰觸Shot & send(拍照與送出)的物件114而取得影像111之後,再對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上之該些物件112進行多數個觸控操作(拖曳),以將想要問的問題內容所代表的該些物件112拖曳至影像111中要詢問問題之主題影像,當拖曳動作完成而手指頭離開顯示螢幕,從而輸入該些物件112的資訊之後,就可供處理單元據以產生提問資訊,之後就可如圖3C所示,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111顯示提問資訊。
此外,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當使用者於圖3B所顯示的影像畫面中例如將what及object的圖標(物件112)拖曳至影像111之左側的花的位置,且手指頭離開顯示螢幕而代表拖曳動作完成時,例如圖3F所示,處理單元除了據以產生一隻手及一個問號的圖示所組成提問資訊之外,亦由處理單元依據例如混合區此一物件中所記錄的程式碼,自動於影像111中被詢問的主題上產生例如一圓圈的圖示(圓圈亦為提問資訊的一部分),此時,使用者也可先透過多點觸控的操作方式對提問資訊進行編輯、操作,例如將提問資訊(包含一隻手、一個問號及一個圓圈)分別進行移動、放大或縮小,或其它操作方式,以編輯或改變提問資訊之內容後再傳送出去。換言之,上述之圓圈圖示並不用拖曳任何的圖標,可預設為會自動產生之提問資訊的一部分。
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之方法並不受限於上述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在其它的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執行問答應用程式時,觸控感應模組所顯示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也可為其它不同形式、大小位置或格式,只要符合圖1之方法的步驟流程都可視為本發明之一部分。舉例來說,當本發明之行動裝置為照相機的實施態樣中,「拍照(shot)」可以透過按壓一個實體按鈕來執行,並不以觸碰圖標為限。
此外,本發明之一種非暫態儲存媒體係可儲存多數個指令,而該些指令係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並可被一行動裝置1所執行。行動裝置1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一記憶模組以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其中,
非暫態儲存媒體可包含行動裝置之記憶模組,並例如為行動裝置內建的硬碟(hard disk)或是flash記憶體。
當行動裝置執行問答應用程式,儲存於非暫態儲存媒體之該些指令將被行動裝置所執行,並使行動裝置產生以下之作動:由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一混合區;由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顯示提問資訊。其中,混合區係獨立地被顯示,或與影像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再者,係以文字形式或圖形形式顯示提問資訊。另外,提問資訊相鄰於影像而被顯示,或與影像重疊顯示,而處理單元可依據該些拖曳動作分別取得對應提問資訊之文字或圖形組成之一部分的資料,且提問資訊係依據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查找表進行處理而產生。另外,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問答應用程式可具有一相機模式(可拍照)或一附註模式,且兩者在觸控感應模組所顯示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上有所差異。
此外,行動裝置執行問答應用程式時之詳細操作方法及其它技術內容可參照上述,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因本發明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中,問答應用程式被一行動裝置執行,並使行動裝置:由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一混合區;由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觸控感應模組對應影像顯示提問資訊。藉此,相較於習知操作行動裝置之問答應用程式時,僅能以虛擬鍵盤逐一輸入文字而產生問題的方式,本發明可更有效地利用行動裝置具有圖標顯示及觸控手勢輸入的優點,使得提出問題時變得更為簡易,不僅減少輸入次數,還實現了只要抓出問題中的重點,即可完成提問的概念。此外,本發明特別適合與影像搭配而共同形成提問內容之問答系統。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
利範圍中。
S01~S04‧‧‧步驟
Claims (24)
- 一種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該問答應用程式被一行動裝置執行,該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一記憶模組以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該問答應用程式儲存於該記憶模組,該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為操作該行動裝置的介面,且該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包括:一影像;多數個物件;以及一混合區,其中,該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該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且該提問資訊由該觸控感應模組對應該影像而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中該混合區係獨立地被顯示,或與該影像的至少一部分重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中該提問資訊係以文字形式或圖形形式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中該提問資訊相鄰於該影像而被顯示,或與該影像重疊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分別取得對應該提問資訊之文字或圖形組成之一部分的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係被執行於該問答應用程式之一相機模式或一附註模式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中該提問資訊係依據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查找表進行處理而產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為智慧型手機、智慧型行動電話、照相機或攝錄影機。
- 一種方法,其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該問答應用程式被一行動裝置執行,該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一記憶模組以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該問答應用程式儲存於該記憶模組,該方法包括: 由該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一混合區;由該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該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該觸控感應模組對應該影像顯示該提問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混合區係獨立地被顯示,或與該影像的至少一部分重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係以文字形式或圖形形式顯示該提問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問資訊相鄰於該影像而被顯示,或與該影像重疊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分別取得對應該提問資訊之文字或圖形組成之一部分的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該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係被執行於該問答應用程式之一相機模式或一附註模式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問資訊係依據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查找表進行處理而產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為智慧型手機、智慧型行動電話、照相機或攝錄影機。
- 一種非暫態儲存媒體,其儲存多數個指令,該些指令係應用於一問答應用程式並可被一行動裝置執行,該行動裝置具有一觸控感應模組及一或多數個處理單元,當該些指令被該行動裝置執行時,可使該行動裝置:由該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影像、多數個物件及一混合區;由該觸控感應模組接收將該些物件至少其中之二拖曳至該混合區之多數個拖曳動作;由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產生一提問資訊;以及由該觸控感應模組對應該影像顯示該提問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混合區係獨立地被顯示,或與該影像的至少一部分重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係以文字形式或圖形形式顯示該提問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提問資訊相鄰於該影像而被顯示,或與該影像重疊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拖曳動作分別取得對應該提問資訊之文字或圖形組成之一部分的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觸控感應模組顯示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該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係被執行於該問答應用程式之一相機模式或一附註模式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提問資訊係依據文字規則、邏輯運算或查找表進行處理而產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為智慧型手機、智慧型行動電話、照相機或攝錄影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6071A TWI522887B (zh) | 2013-09-27 | 2013-10-04 | 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5047 | 2013-09-27 | ||
TW102136071A TWI522887B (zh) | 2013-09-27 | 2013-10-04 | 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2964A TW201512964A (zh) | 2015-04-01 |
TWI522887B true TWI522887B (zh) | 2016-02-21 |
Family
ID=5343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6071A TWI522887B (zh) | 2013-09-27 | 2013-10-04 | 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2288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5638B (zh) * | 2018-03-07 | 2019-07-11 | 國立臺北大學 | 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裝置 |
-
2013
- 2013-10-04 TW TW102136071A patent/TWI52288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2964A (zh) | 2015-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16830B2 (en) | Guided image composition on mobile devices | |
CN109939440B (zh) | 三维游戏地图的生成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终端 | |
EP424628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virtual prop in real environment imag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158057B2 (en)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cessing document | |
US9910584B2 (en) |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folders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DE202014004572U1 (de) | Vorrichtung und grafische Benutzerschnittstelle zum Schalten zwischen Kameraschnittstellen | |
JP2007304669A (ja) | 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0476187B (zh) | 缝纫机式多边形绘制方法 | |
CN113079316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06000516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re precisely linking metadata and digital images | |
CN105659221A (zh) | 具有用于连接组件的增强工具的图形用户界面 | |
WO2022057852A1 (zh) | 一种多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方法 | |
CN112672061B (zh) |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WO2022134390A1 (zh) | 标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9973459B2 (en) | Digital media message generation | |
CN102799384A (zh) | 进行外景截图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 |
TWI511022B (zh) | 電子裝置、即時分享方法與電腦程式產品 | |
US20190179507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Multichannel Touch Control of All-in-One Machine | |
JP6070116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TWI522887B (zh) | 應用於問答應用程式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 |
DE112020002244T5 (de) |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grafische Benutzerschnittstelle zur Erzeugung von CGR-Objekten | |
CN114584704A (zh) |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JP7331578B2 (ja) | 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5889131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機能設定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2018194801A (ja) |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