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538B - 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538B
TWI520538B TW102112743A TW102112743A TWI520538B TW I520538 B TWI520538 B TW I520538B TW 102112743 A TW102112743 A TW 102112743A TW 102112743 A TW102112743 A TW 102112743A TW I520538 B TWI520538 B TW I5205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less network
response
mod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2067A (zh
Inventor
泰瑞克 泰北特
席德A 穆塔巴
王曉文
保羅 弗林
宋基逢
維內 瑪吉及
金允載
金唯哲
克利斯丁 穆可
Original Assignee
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12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2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5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信器件,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在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上通信之單一無線電無線器件。
隨著新通信技術發展及標準化,無線網路持續演進。無線網路業者可與前幾代通信技術並列地部署新的通信技術,且無線網路可同時支援多種通信技術以提供在多代行動無線器件之間的平滑變換。代表性無線網路可包括對第3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無線通信標準及第3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CDMA2000 1x(亦稱作1xRTT或1x或IS-2000)無線通信標準的同時支援。此代表性「同時」無線網路可支援經由使用CDMA2000 1x無線通信協定之第一無線網路的電路交換式語音連接及經由使用LTE無線通信協定之第二無線網路的封包交換式連接(語音或資料)。3GPP無線通信標準組織開發包括用於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長期演進(LTE)及LTE進階標準之版本的行動通信標準。3GPP2無線通信標準組織開發包括CDMA2000 1xRTT及1xEV-DO標準之行動通信標準。
一些行動無線器件可包括支援同時存取一個以上無線網路且因 此支援同時存取一種以上無線電存取技術的功能性。此等器件中之一些包括用以存取兩個此種網路之雙電路。儘管有用,但此等雙器件中之一些在與其單電路對應物相比時消耗大量電力。
更特定而言,可稱作單晶片器件或單無線電器件之單電路器件亦可支援對一種以上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存取,且因此支援對一個以上無線網路之存取。然而,單無線電器件可能一次僅存取一個網路。舉例而言,單無線電使用者設備(UE)器件可連接至LTE無線網路之演進型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或待接於其上,且亦連接至CDMA2000 1x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或待接於其上,但不會同時連接至兩個無線網路。此等UE中之一些可待接於該等網路中之一者上,且接著以某一時間間隔調諧偏離該網路以檢查另一網路上之傳入訊息或呼叫。
然而,可存在當UE調諧偏離第一網路時出現的問題,此係因為第一網路可能不知曉UE已調諧偏離。舉例而言,第一網路可能由於在調諧偏離操作期間不必要地分配下行鏈路資源給UE而浪費下行鏈路容量。作為另一實例,例如,因為UE在調諧偏離操作期間對來自第一網路之命令不作回應,所以第一網路可能會藉由減少UE之未來下行鏈路分配而處罰UE。
揭示用於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的各種實施例。一般而言,預期一方法,在該方法中,一無線行動器件可根據諸如LTE無線協定之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而於一第一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一無線網路通信。該無線行動器件可向第一無線網路通知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發信號連接的同時在第二模式中操作且暫時不回應第一網路之能力。舉例而言,該無線行動器件可調諧偏離第一無線網路以監視第二無線網路上之諸如傳呼活動性之活動性。因 此,無線器件可向第一無線網路通知此能力。無線器件可於在第一模式中操作之後根據諸如IS-2000無線協定之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在第二模式中操作以與第二網路通信。無線器件可於在第二模式中之操作之後返回至於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且回應於在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小於預定時間量,無線器件可發送排程請求至第一無線網路。回應於接收到來自第一無線網路之授予應答,無線行動器件可發送包括諸如零之預定值的緩衝器狀態報告至第一無線網路以指示該無線行動器件已返回。
10‧‧‧無線通信系統
100A‧‧‧網路
100B‧‧‧網路
102A‧‧‧基地台
102B‧‧‧基地台
106‧‧‧使用者設備(UE)器件
106A‧‧‧使用者設備(UE)器件
106B‧‧‧使用者設備(UE)器件
106N‧‧‧使用者設備(UE)器件
202‧‧‧處理器/處理器核心
204‧‧‧顯示電路
206‧‧‧記憶體
210‧‧‧I/O介面
220‧‧‧記憶體管理單元(MMU)
230‧‧‧接收器/傳輸器(R/T)單元
235‧‧‧天線
240‧‧‧顯示器
圖1為無線通信系統之一項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2為圖1中所展示的無線通信器件之一項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3為描繪圖2中所展示的無線通信器件之一項實施例之操作的流程圖。
圖4為描繪在調諧偏離計時器期滿之前的圖1之網路與圖2之無線通信器件之間的訊息流之訊息流程圖。
圖5為描繪在調諧偏離計時器期滿之後的圖1之網路與圖2之無線通信器件之間的訊息流之訊息流程圖。
特定實施例在圖式中藉由實例展示且將在本文中詳細描述。然而,應理解,圖式及詳細描述不意欲將申請專利範圍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實施例,甚至在關於特定特徵描述僅單一實施例之狀況下亦為如此。相反,意欲涵蓋將對得益於本發明之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之所有修改、等效物及替代物。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本發明中所提供之特徵之實例意欲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如遍及本申請案所使用,詞「可」以許可之意義(亦即,意謂有可能)而非強制性之意義(亦即,意謂必須)來使用。類似地,詞「包括」意謂包括(但不限於)。
各種單元、電路或其他組件可描述為「經組態以」執行一或多項任務。在此等上下文中,「經組態以」為廣泛的結構詳述,其一般意謂「具有」在操作期間執行該或該等任務之「電路」。因而,單元/電路/組件可經組態以甚至在單元/電路/組件當前未接通時仍執行任務。一般而言,形成對應於「經組態以」之結構的電路可包括硬體電路。類似地,為了描述之方便起見,各種單元/電路/組件可經描述為執行一或多項任務。此等描述應解釋為包括片語「經組態以」。陳述經組態以執行一或多項任務之單元/電路/組件明確地意欲不援引35 U.S.C.§ 112第六段之對彼單元/電路/組件之解釋。
本發明之範疇包括本文中所揭示之特徵中的任一特徵或組合(明顯地或隱含地),或其任何一般化,而不管其是否減輕本文中所陳述之問題中之任一者或全部。因此,可在向任何此特徵組合貫徹此申請案(或向其主張優先權之申請案)期間闡明新的技術方案。詳言之,參考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來自附屬請求項之特徵可與獨立請求項之特徵組合,且來自各別獨立請求項之特徵可以任何適當之方式組合而非僅僅以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列舉之特定組合的形式來組合。
如上文所提及,一些無線器件可具有在若干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中操作的能力。此外,一些器件可在一主要技術或標準中操作,且當該主要技術不可用時在一或多種額外技術中操作,或器件選擇一不同技術。更特定而言,如下文進一步描述,一無線器件可在符合第3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標準之無線電存取技術中操作。因而,無線器件可使用使用封包交換技術之網際網路協定(IP)來操作。無線器件亦可在符合諸如CDMA2000 1X(通常稱作IS-2000)標準之較舊分碼多工(CDMA)CDMA2000標準之一或多個版本的無線電存取技術中操作。在此操作模式中,無線器件可使用用於語音及資料兩 者之電路交換技術來操作。因為多種原因(包括較高資料速率),無線器件可優先根據LTE標準而操作,且接著必要時順暢地切換至IS-2000標準。舉例而言,無線器件可在短的持續時間內調諧偏離LTE模式以監視IS-2000活動性,諸如檢查傳入呼叫。
然而,如上文所提及,當無線器件進入調諧偏離操作時,無線器件連接至的網路可能不知曉器件已調諧偏離。因此,為橫跨網路管理無線電資源,在圖1至圖3之以下實施例中,描述無線通信系統及器件,其中一無線器件可向第一網路通知其支援調諧偏離模式。第一網路可應答其亦支援調諧偏離模式。為減少無線器件在自調諧偏離模式返回後隨即執行隨機存取頻道(RACH)程序的需要,且為減少由第一網路排程之不必要資源,無線器件可經組態以向第一網路通知調諧偏離能力,以在無線器件進入調諧偏離模式時追蹤調諧偏離模式之持續時間,並執行一程序以向第一網路通知無線器件已返回。
現轉至圖1,展示無線通信系統之一項實施例之方塊圖。注意,圖1之系統僅為多種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任一者的一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0包括一基地台102A,基地台102A經由無線傳輸媒體(如由Z字形所指示)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設備(UE)器件(例如,106A至106N)通信。基地台102A亦經由另一介面(其可為有線或無線)耦接網路100A。無線通信系統10亦包括一基地台102B,基地台102B經由無線傳輸媒體(如由Z字形所指示)與UE器件106A通信。類似於基地台102A,基地台102B亦經由另一介面(其可為有線或無線)耦接另一網路(例如,100B)。應注意,由包括數字及字母兩者之參考指示符識別的組件可在適當的情況下僅由數字來指代。
基地台102可各自為基地收發台(BTS)或蜂巢基站(cell site),且可包括使得能夠與UE 106中之一或多者進行無線通信的硬體。基地台102亦可經裝備以與網路100通信。因此,基地台102可促進UE 106之 間及/或UE 106與網路100之間的通信。基地台102之通信區域(或覆蓋區域)可稱作「小區」。在各種實施例中,基地台102及UE可經組態以經由傳輸媒體使用各種無線通信無線電存取技術(諸如,LTE、GSM、CDMA、WLL、WAN、WiFi、WiMAX等)中之任一者而通信。
在一項實施例中,UE 106A至106N中之每一者可表示具有無線網路連接性之器件,諸如行動電話、手持型器件、電腦或平板電腦,或實際上任何類型之無線器件。如下文進一步描述,UE 106可包括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亦展示於圖2中)中之程式指令的至少一處理器(展示於圖2中)。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6可藉由執行此等所儲存之指令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性之一或多個部分。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UE 106可包括一或多個硬體元件及/或一或多個可程式化硬體元件,諸如可經組態以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性之該一或多個部分的FPGA(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在其他實施例中,硬體與軟體之任何組合可經實施以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性。
如下文結合圖2及圖3之描述進一步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6可經組態以在一次僅與一個網路通信的同時起始至一個以上無線網路之連接。因此,UE 106可在與另一網路通信的同時維持與一個以上網路之發信號連接。更特定言之,UE(例如,106A)可優先地與網路中之一者(例如,100A)通信,且接著以預定時間間隔調諧偏離該網路以針對活動性傾聽或監視另一網路(例如,100B)。為更有效地管理網路及UE資源,UE 106可經組態以向網路100A通知其能夠調諧偏離網路100A至另一網路(例如,100B)。網路100A接著可應答該通知。一旦UE 106起始調諧偏離模式,UE 106便可起動一計時器以追蹤調諧偏離模式之持續時間。當UE 106自調諧偏離模式返回時,UE 106可檢查計時器以判定是否已超過預定時間臨限。若未超過臨限值,則UE 106可發出一排程請求至網路100A,該排程請求向該網路通知UE 106返回。若網路100A以一授予來應答該請求,則UE 106可在其具有要發送之資料的情況下發送資料,或其可發送被設定為預定數目(諸如零)之緩衝器狀態報告。然而,若已超過預定時間臨限值,則UE 106可使用一隨機存取頻道(RACH)程序來起始一排程請求。
參看圖2,展示圖1中所示的使用者設備(UE)器件之一項實施例的方塊圖。注意,為清楚及簡單起見,對對應於圖1中所示之組件的組件進行相同地編號。UE 106包括耦接至顯示電路204之處理器202(或處理器核心202),顯示電路204又耦接至顯示器240。處理器202亦耦接至記憶體管理單元(MMU)220及接收器/傳輸器(R/T)單元230。MMU 220耦接至記憶體206。UE 106亦包括耦接至處理器202且可用於將UE 106耦接至電腦系統或其他外部器件之I/O介面210。注意,在一項實施例中,圖2之UE 106中所展示的組件可製造為獨立組件。然而,預期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組件中之各者可為一或多個晶片組之部分,或其可為系統單晶片(SOC)實施之部分。
在各種實施例中,處理器202可表示可在無線通信器件中發現的若干不同類型之處理器。舉例而言,處理器202可根據需要包括通用處理能力、數位信號處理能力,以及硬體加速器功能性。處理器202可包括基頻處理,且因此可以數位方式處理由R/T單元230接收之信號。處理器202亦可處理可由R/T單元230傳輸之資料。處理器202亦可執行若干其他資料處理功能,諸如執行作業系統及用於UE 106之使用者應用程式。
在一項實施例中,MMU 220可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處理器202之位址並將彼等位址轉譯為記憶體(例如,記憶體206)中之位置及/或轉譯至其他電路或器件,諸如顯示電路204、R/T單元230及/或顯示器240。MMU 220亦可將資料自記憶體206中之位置返回至處理器202。MMU 220可經組態以執行記憶體保護及頁表轉譯或建立。在一些實 施例中,MMU 220可作為處理器202之一部分而包括在內。顯示電路204可經組態以執行圖形處理並提供顯示信號至顯示器240。
在一項實施例中,R/T單元230可包括用於經由天線235接收及傳輸RF信號以執行無線通信的類比射頻(RF)電路。R/T單元230亦可包括降頻轉換電路以根據需要將傳入之RF信號降低至基頻或中頻(IF)。舉例而言,R/T單元230可包括各種RF及IF濾波器、本地振盪器、混頻器及其類似者。因為UE 106可根據若干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來操作,所以R/T單元230可包括相應數目個RF前端部分以接收並降頻轉換(以及升頻轉換並傳輸)每一技術之各別RF信號。舉例而言,在一特定實施中,R/T單元230可包括LTE前端及IS-2000前端。
在各種實施例中,處理器202可執行藉由記憶體(諸如記憶體206)儲存之軟體以執行與如上文提及之調諧偏離模式相關聯的功能性。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UE 106可包括與處理器202及/或R/T 230相關聯之硬體以執行與如上文提及之調諧偏離模式相關聯的功能性。在其他實施例中,UE 106可包括硬體、韌體及/或軟體之任何合適組合以執行與如上文提及並在下文結合圖3之描述而進一步描述的調諧偏離模式相關聯的功能性。
在圖3中,展示描繪圖2中所示之無線使用者設備器件的一項實施例之操作的流程圖。共同地參看圖1至圖3且在圖3之區塊301中開始,UE 106可連接至第一無線網路(例如,NW1),且可(例如)在LTE時刻表中操作。在連接起始期間,在一項實施例中,UE 106可發送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訊息至網路NW1(區塊303)。在一項實施例中,RRC訊息可包括將向網路通知UE 106支援調諧偏離模式的UE能力資訊訊息。在一項實施例中,該通知可包括於訊息中之資訊元素中,且可包括無線電存取技術(RAT)類型之現有參數的新值。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通知可包括於訊息中,且可對應於UE-EUTRA能力容器資訊元 素內的新資訊元素。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通知可包括於訊息內,且可對應於特徵群組指示器(FGI)之現有參數的新值。另外,UE 106亦可將關於調諧偏離模式之起始時間及週期性的資訊包括於RRC訊息中。
回應於RRC訊息,網路(NW1)可以指示NW1支援調諧偏離模式之應答訊息回應於UE 106(區塊305)。更特定言之,在一項實施例中,網路可回應以可包括新資訊元素之RRC重新組態訊息。此RRC重新組態訊息可跟在交換UE能力資訊之後。然而,注意,並不要求UE 106發送通知訊息至網路,且並不要求網路回應以區塊303及305中描述之應答訊息。
在LTE時刻表中之操作期間,UE 106可以預定時間間隔調諧偏離LTE時刻表至諸如IS-2000網路(NW2)之另一網路,以監視IS-2000傳呼活動性(例如,檢查任何傳入IS-2000呼叫或資料活動性)(區塊307)。舉例而言,在一項實施例中,UE 106可檢查QPCH指示器,或UE 106可檢查IS-2000傳呼訊息。然而,在進入調諧偏離模式之前,UE 106起動一調諧偏離計時器以追蹤UE 106調諧偏離NW1之持續時間。在一項實施例中,UE 106之調諧偏離計時器可對應於受軟體控制之計時器,而在替代實施例中,UE 106可包括硬體計時器邏輯。
操作可取決於何種類型之活動正在發生而在IS-2000時刻表中繼續不確定時間量(區塊309)。一般而言,在調諧偏離模式中,若信號強度允許檢查QPCH指示器且沒有傳入呼叫,則離開LTE時刻表所花費的時間可相對短。然而,若需要UE 106(例如)服務於一傳入電路交換呼叫,則持續時間可能長。
若IS-2000時刻表中之操作完成(區塊309),則UE 106可檢查以查看根據調諧偏離計時器之歷時時間是否已超過預定時間臨限值(區塊311)。若歷時時間已超過預定時間臨限值,則UE 106可使用隨機存取頻道(RACH)程序(區塊325)起始至NW1之排程請求(SR)。RACH程序 可對應於UE 106與NW1之間的時序同步之重新起始。可存在用於起始RACH程序之各種原因。舉例而言,歸因於調諧偏離期間之LTE不活動性,現在在UE 106必須發送RACH以進行時間對準之前存在減小之時間段。另外,在任何下行鏈路資料之狀況下,網路NW1可能不知曉UE 106之同步狀態。因此,網路NW1將發送請求一RACH程序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命令。此外,在任何待決上行鏈路資料之狀況下,若調諧偏離計時器已期滿,則UE 106將可能必須在上行鏈路上發送一RACH。此可有助於在NW1處重設任何計時器。
然而,若歷時時間未超過預定時間臨限值,則UE 106可假定UE 106與網路NW1之間的時序關係仍有效。因此,UE 106可簡單地使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組態發送SR至網路NW1(區塊313)。若UE 106自NW1接收到應答授予(區塊315),則UE 106可判定是否存在要發送之任何資料(區塊321)。若存在要發送之資料,則UE 106可發送資料至網路NW1(區塊323)。然而,在一項實施例中,若不存在要發送之資料(區塊321),則UE 106(例如)可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上發送一緩衝器狀態報告至NW1。該緩衝器狀態報告可包括諸如零之預定值(區塊319)。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值可為某一其他預定值。具有預定值(例如零)之緩衝器狀態報告可用來向網路NW1通知UE 106自調諧偏離模式返回。
返回參看區塊315,若UE 106並未回應於由UE 106發送之SR而自網路NW1接收到授予訊息,則UE 106可重試SR達一預定次數。在一項實施例中,重試之預定次數可為可程式化的。若在任一時間,網路NW1回應以授予,則UE可如上文結合區塊321中開始的描述的描述來回應。若已超過重試次數(區塊317),則可迫使UE 106使用如上文結合區塊325之描述而描述的RACH程序起始一SR。
因此,提供UE 106支援調諧偏離操作之通知至諸如NW1之網路 以及接收來自網路NW1之其亦支援調諧偏離操作的應答可允許單無線電實施,諸如UE 106調諧偏離至另一網路NW2而不引起歸因於不必要之RACH程序起始的網路NW1上或UE 106上之過多負擔。
在圖4中,展示UE 106與網路NW1之間的訊息流,其中調諧偏離計時器未期滿。在圖5中,展示UE 106與網路NW1之間的訊息流,其中調諧偏離計時器已期滿。
儘管上文已相當詳細地描述了實施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一旦完全理解以上揭示內容便將明顯看出眾多變化及修改。希望將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解釋為涵蓋所有此等變化及修改。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一無線行動器件根據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第一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一無線網路通信;於在該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之後且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發信號連接的同時,該無線行動器件根據一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第二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二網路通信;於在該第二模式中之操作之後返回至在該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且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小於一預定時間量,發送一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回應於自該第一無線網路接收到回應於該排程請求之一授予應答,該無線行動器件選擇性地發送包括一預定值之一緩衝器狀態報告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該無線行動器件向該第一無線網路通知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發信號連接的同時在一第二模式中操作且暫時不回應該第一網路的一能力。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無線行動器件通知該第一無線網路進一步包含:該無線行動器件在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初始連接期間經由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訊息通知該第一無線網路。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選擇性地發送該緩衝器狀態報告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在一資料緩衝器中不存在資料之一判定而經由一上行鏈路專用頻道發送該緩衝器狀態報告,其中該預定值為零。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專用頻道包含一實體上行鏈 路共用頻道(PUSCH)。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選擇性地發送該緩衝器狀態報告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接收到來自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授予應答且回應於判定在一資料緩衝器中存在資料,該無線行動器件發送來自該資料緩衝器之該資料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小於一預定時間量且回應於在未接收到該授予應答之情況下發送該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達一預定次數,該無線行動器件經由一隨機存取頻道(RACH)發送該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大於一預定時間量,經由一隨機存取頻道(RACH)發送該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9. 一種無線行動器件,其包含:一接收器/傳輸器單元;及耦接至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之一處理器單元,其經組態以處理由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接收之信號;其中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經組態以根據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第一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一無線網路通信;於在該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之後且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發信號連接的同時,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經組態以根據一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第二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二網路通信;其中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經組態以於在該第二模式中之操作之後返回至在該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且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小於一預定時間量,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經組態以發送一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回應於自該第一無線網路接收到回應於該排程請求之一授予 應答,該接收器/傳輸器單元經組態以選擇性地發送包括一預定值之一緩衝器狀態報告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10. 如請求項9之無線行動器件,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向該第一無線網路通知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發信號連接的同時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且暫時不回應該第一網路的一能力。
  11. 如請求項10之無線行動器件,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初始連接期間經由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訊息通知該第一無線網路。
  12. 如請求項9之無線行動器件,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回應於在一資料緩衝器中不存在資料的一判定而經由一上行鏈路專用頻道發送該緩衝器狀態報告,其中該預定值為零。
  13. 如請求項9之無線行動器件,其中回應於接收到來自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授予應答且回應於判定在一發送資料緩衝器中存在資料,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發送來自該資料緩衝器之該資料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14. 如請求項9之無線行動器件,其中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小於一預定時間量且回應於在未接收到該授予應答之情況下發送該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達一預定次數,該處理器經組態以經由一隨機存取頻道(RACH)發送該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15. 如請求項9之無線行動器件,其中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大於一預定時間量,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經由一隨機存取頻道(RACH)發送該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16. 一種包括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程式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使一無線行動器件:根據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第一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一 無線網路通信;於在該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之後且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發信號連接的同時,根據一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第二模式中操作以與一第二網路通信;於在該第二模式中之操作之後返回至在該第一模式中之操作,且回應於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歷時小於一預定時間量,發送一排程請求至該第一無線網路;回應於自該第一無線網路接收到回應於該排程請求之一授予應答,選擇性地發送包括一預定值之一緩衝器狀態報告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17.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進一步使該無線行動器件向該第一無線網路通知在維持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發信號連接的同時在該第二模式中操作且暫時不回應該第一網路的一能力。
  18. 如請求項17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進一步使該無線行動器件在至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初始連接期間經由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訊息通知該第一無線網路。
  19.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進一步使該無線行動器件回應於在一資料緩衝器中不存在資料的一判定而經由一上行鏈路專用頻道發送該緩衝器狀態報告,其中該預定值為零。
  20.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進一步使該無線行動器件回應於接收到來自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授予應答且回應於判定在一發送資料緩衝器中存在資料而發送來自該資料緩衝器之該資料至該第一無線網路。
TW102112743A 2012-04-11 2013-04-10 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 TWI520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22732P 2012-04-11 2012-04-11
US13/599,289 US9226203B2 (en) 2012-04-11 2012-08-30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utonomous manage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cross dual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2067A TW201412067A (zh) 2014-03-16
TWI520538B true TWI520538B (zh) 2016-02-01

Family

ID=4932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2743A TWI520538B (zh) 2012-04-11 2013-04-10 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226203B2 (zh)
TW (1) TWI520538B (zh)
WO (1) WO2013154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6203B2 (en) * 2012-04-11 2015-12-29 Apple In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utonomous manage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cross dual networks
US9967112B2 (en) * 2012-05-03 2018-05-08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ly resuming radio channel estimation
EP3127387B1 (en) 2014-04-04 2018-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US20150341938A1 (en) * 2014-05-22 2015-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operation for rlc communications
US9510349B2 (en) * 2014-07-21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user equipment performance with efficient resource management
WO2016011661A1 (en) * 2014-07-25 2016-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to optimize lte data performance through fast or quick scheduling request approach for single radio hybrid tune away devices
US9872313B2 (en) * 2014-10-02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latency reduction
WO2017128287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element extension for concur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7861B2 (en) * 2001-02-13 2005-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dual mode access terminals in a radio network
WO200703676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handove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8134977B2 (en) * 2005-10-27 2012-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away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ystems
US8068835B2 (en) 2005-10-27 2011-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away and cross p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8503430B2 (en) 2006-11-2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operational mode management for a wireless terminal
US9913206B2 (en) * 2008-03-21 2018-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s
CN101978758B (zh) 2008-03-28 2014-11-12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驱动l3控制信令优先化
US8559948B2 (en) 2008-05-11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mode terminal scanning
US8971955B2 (en) 2008-05-11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terminal operations in overlaid networks
US20100034126A1 (en) 2008-08-08 201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 gap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639997B2 (en) 2008-09-03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ffer status report trigg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081949B2 (en) 2009-04-17 2011-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sleep request messages for multi-mode operations
US20110151874A1 (en) 2009-12-17 2011-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report relay in access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US20110292908A1 (en) 2010-05-26 2011-12-01 Tom Chin Additional Service Type Setup in Mobile Terminals Having Multiple Radio Access Network Accessiblity
WO2012024844A1 (en) 2010-08-27 201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switched communication precedence at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948348B1 (ko) * 2011-04-01 2019-02-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연결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226203B2 (en) * 2012-04-11 2015-12-29 Apple In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utonomous manage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cross dual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54937A1 (en) 2013-10-17
US9226203B2 (en) 2015-12-29
US9386488B2 (en) 2016-07-05
TW201412067A (zh) 2014-03-16
US20130272212A1 (en) 2013-10-17
US20160157270A1 (en) 2016-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0538B (zh) 實施橫跨雙網路之無線電資源自主管理之方法
ES2654187T3 (es) Dispositivo inalámbrico, nodo de red radioeléctrica y métodos para la recepción discontinua en comunicaciones de dispositivo a dispositivo
US90781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11101939B2 (en) Efficient sparse network resource usage and connection release
EP3316659A1 (e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support sharing of rf processor by multiple sim cards
TWI571143B (zh) 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BR112019008918A2 (pt) técnicas de ativação para a recepção descontínua melhorada de modo conectado
JP2018504859A (ja) システム情報の付加的な送信
CN110839303A (zh) 自适应c-drx管理
US20170019919A1 (en) UE Triggering of Pre-Scheduled Uplink Grants Based on VoLTE Traffic
US20200296658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and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2511238A (ja) 欠落している参照信号の場合における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測定
RU2605367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доступа к каналу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2011697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024890A1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90208500A1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900464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デバイス
CN113518400A (zh)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4233489A1 (en) Synchronization of rrc status of a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with a base station
WO2014131176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0164045A1 (en) Network assisted emergency monitoring
CN10904121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039837B (zh) 基于drx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7045177A1 (zh)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281312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