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0813B -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 Google Patents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0813B
TWI510813B TW102121541A TW102121541A TWI510813B TW I510813 B TWI510813 B TW I510813B TW 102121541 A TW102121541 A TW 102121541A TW 102121541 A TW102121541 A TW 102121541A TW I510813 B TWI510813 B TW I5108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width
vertical
parallax barrier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1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0771A (zh
Inventor
Ming Yen Lin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Kangde 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Kangde 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Kangde 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21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08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0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0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813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一種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
本發明一種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主要係於習知之液晶視差光柵結構中,在其兩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電極層上,個別裝置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與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等兩種視差光柵結構。其中,該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係對應於RGB顏色次畫素為水平排列所構成顯示器螢幕,即對應於Portrait顯示模式使用。另外,該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係對應於RGB顏色次畫素為垂直排列所構成顯示器螢幕,即對應於Landscape顯示模式之使用。對於該兩對梳狀視差光柵,透過適當驅動電壓之控制,配合平面顯示器螢幕之使用,除了可顯示二次元影像外,亦可以不同之顯示方向,達到個別顯示三次元影像之目的。
如圖1~4所示,係習知液晶視差光柵構成之示意圖。該習知液晶視差光柵(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50,由上而下,主要係由第一線性偏光片51、第一透明基板52、第一ITO電極層53、第一配向膜層54、一液晶分子層55、第二配向膜層56、第二ITO電極層57、第二透明基板58、與第二線性偏光片59等元件所構成。其中,該第一ITO電極層53,係裝置有一光柵電極63;第二ITO電極層57,則裝置一共電極67;該液晶分子層55,一般係使用TN型之液晶材料;該兩線性偏光片51、59係個別具有一偏光方向,且兩者間係呈相互垂直之狀態。該光柵電極63與共電極 67,係由ITO所構成之透明導電極(以下簡稱為電極)。該光柵電極63之電極結構,係可由垂直條狀式視差光柵、傾斜條狀式視差光柵、或傾斜格狀式視差光柵等光柵結構所構成。有關習知液晶視差光柵之構成,可參考美國專利案號:5,315,377;至於視差光柵相關之原理、各視差光柵結構之設計、光學作用與多視景三次元影像之構成,可參閱論文:“Theory of Parallax Barriers”,Sam H.Kaplan,Vol.59,Journal of the SMPTE,1952;以及請詳閱中華民國專利申請案號:097135421、098113625、98145946、098128986、99107311、99108528、99127429、100140729、101135830、101136929;以及請詳閱中華民國專利案號:391738、359609。以下,為簡化圖示,藉由垂直條狀式視差光柵之結構,以說明習知技術之功效。
如圖2所示,係為垂直條狀視差光柵電極結構之示意圖。該第一ITO電極層53,裝置有多數個條狀之光柵電極63,且該多數個電極63,係全數做一電氣之連接,並連接至一電源60。另外,該共電極67則為一單一之電極,亦連接至該電源60。該電源60係可產生一適當之驅動電壓V,以控制該液晶視差光柵50之光學作用。通常,該驅動電壓V係可為一具有適當振幅與週期之方波電氣訊號,以驅動並改變該TN液晶分子空間之排列。
當該各電極63與共電極67間之電壓V為零時,如圖1所示,該液晶分子層55之所有液晶分子係呈螺旋狀排列,可讓所有之入射光70穿透該液晶視差光柵50。是以,該液晶視差光柵50係呈透明之狀態。
另外,如圖2所示,當對該各電極63與共電極67間加入一驅動電壓V時,如圖3所示,該各電極63與共電極67間之液晶分子係呈直立狀排列,可達到遮蔽入射光70之效果。是以,該電極63即構成為一遮蔽元件;而各電極63間之區域(稱為非電極區 域63’),因無驅動電壓,該處之液晶分子係呈螺旋狀排列,係呈透光之狀態,是以,該非電極區域63’即構成為一透光元件。
為了簡化以下之以下之說明,如圖4所示,係該習知液晶視差光柵裝置50功效之示意圖。對應於電極63與非電極區域63’所呈現遮蔽與透光之功效,係用黑色以代表遮蔽元件63a、而白色則代表透光元件63b。亦即,如圖4所示上所示之黑色區域63a係對應電極63;而白色區域63b則對應非電極區63’。是以,藉由外部驅動電壓之控制,該習知液晶視差光柵50,可呈現全部透光之狀態、與光柵遮蔽之狀態,達到2D/3D影像切換之目的。
然而,由於該光柵電極63,係為一固定之電極,係無法同時呈現以不同光柵結構,以達到雙方向顯示3D影像之功效。所謂雙方向顯示3D影像,係指顯示器螢幕以橫向擺設(稱為Landscape顯示模式)、與豎向擺設(稱為Portrait顯示模式)時,皆可顯示3D影像。
如圖5~7所示,係習知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構成之示意圖(請參考美國專利案號:7,453,529 B2)。對於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Dual-Directional Displaying 3D Image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以下簡稱為雙方向顯示液晶視差光柵。對於上述該習知液晶視差光柵50之該兩ITO電極層53、57上,該專利係裝置有四組具垂直條狀特徵之梳狀電極set1、set2、set3、set4。其中,由第一電極24d、與第一連接電極24e以構成set1梳狀電極;第二電極24f、與第二連接電極24g以構成set2梳狀電極;第三電極24h、與第三連接電極24j以構成set3梳狀電極;第四電極24i、與第四連接電極24k以構成set4梳狀電極。所謂”梳狀電極(Combed Electrode)”,係因該具有條狀幾何特徵結構之電極24d、24f、24h、24i,係個別連接一條 狀幾何特徵結構之連接電極24e、24g、24j、24k,使得外觀成為具有梳狀之幾何特徵。
其中,該set1梳狀電極與該set2梳狀電極,係以梳子對插之方式,以構成一對梳狀電極(以下簡稱為第一對梳狀電極),並裝置於該第一ITO電極層53;該set3梳狀電極與該set4梳狀電極,同樣以梳子對插之方式,以構成一對梳狀電極(以下簡稱為第二對梳狀電極),並裝置於該第二ITO電極層57。另外,該第一對梳狀電極24d、24f與該第二對梳狀電極24h、24i,其電極裝置之方向,係個別平行於水平(X軸)與垂直(Y軸)。亦即,該兩對梳狀電極,係以彼此垂直之排列,個別裝置於該兩ITO電極層53、57之上。
如圖6~7所示,將其中一對梳狀電極(令其為第一對梳狀電極)接地,即可構成一共電極;另外,對另一對梳狀電極(令其為第二梳狀電極)中之一電極(如第四電極24i),提供一適當之驅動電壓V,即可達到呈現條狀視差光柵之效果(該條狀視差光柵係平行於Y軸)。反之,若令第二對梳狀電極接地、且對第二電極24f提供一適當之驅動電壓,亦可達到呈現條狀視差光柵之效果(該條狀視差光柵係平行於X軸)。綜上所述,該習知可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技術之特徵,係對於習知液晶視差光柵中之第一ITO電極層53、第二ITO電極層57,個別裝置第一對、與第二對梳狀電極、且該第一對、與二對梳狀電極上電極之裝置方向,係具有彼此相互為垂直之特徵。是以,可達到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目的。
如圖8所示,係習知RGB顏色次畫素為條狀排列所構成顯示器螢幕10之示意圖。所謂RGB顏色次畫素為條狀排列(Strip Configuration),係指該顯示器螢幕10上所裝置的RGB顏色次畫素,於水平方向上(X軸),係以R、G、B之次序排列;於垂直方 向上(Y軸),則由同樣顏色之次畫素所構成。或者是,如圖9所示,於垂直方向上(Y軸),係以R、G、B之次序排列;於水平方向上(X軸),則由同樣顏色之次畫素所構成。
另外,該單一個次畫素具有PH ×PV 之大小。其中,PH 為次畫素水平寬度、PV 為次畫素垂直高度,且具有下式之關係:PV =3PH (1)事實上,將圖8所示之顯示器螢幕10,做一90度之旋轉後,即可得圖9所示之顯示器螢幕10。對於時下智慧型行動電話習用的顯示器螢幕,當該顯示器螢幕係對應於Portrait顯示模式時,該顯示器螢幕10上RGB顏色次畫素的排列,係如圖8所示。當該顯示器螢幕係對應於Landscape顯示模式時,該顯示器螢幕10上RGB顏色次畫素的排列,係如圖9所示。
對於利用上述習知顯示器螢幕10、與該習知雙方向顯示液晶視差光柵,以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時,由於該次畫素具有PV =3PH 之關係、且為了可取得同樣的最佳觀賞距離(OVD,Optimum Viewing Distance),如圖10~11所示,該遮蔽元件63a、與透光元件63b,需同樣對應一組RGB次畫素的寬度,方能將顯示器螢幕10上之右影像R、左影像L,如圖12所示,於同樣的最佳觀賞距離上的最佳觀賞點(OVP,Optimum Viewing Point),達到同樣的左右影像分離的功效。該左右影像分離的原理,請詳閱上述中華民國專利申請案號、與專利案號。
上述圖10所示之構成(Portrait顯示模式),於垂直方向上(Y軸),該垂直條狀遮蔽元件63a、與透光元件63b之裝置方向,係與同一顏色次畫素排列方向平行。另外,上述圖11所示之構成(Landscape顯示模式),於水平方向上(X軸),該垂直條狀遮蔽元件63a、與透光元件63b之裝置方向,係與RGB顏色次畫素排列 方向平行。對於上述圖10所示之構成(Portrait顯示模式),當觀賞者的觀賞位置向右偏離OVP時,如圖13所示,會明顯觀看到畫面顏色偏藍;而觀賞位置向左偏離OVP時,如圖14所示,會明顯觀看到畫面顏色偏紅。對於上述之現象,一般稱為色偏(Color Deviation)之現象。色偏現象的發生,係來自光柵結構設計不良,導致3D影像品質的惡化。
針對上述色偏現象之缺失,本發明一種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如圖1所示,主要係於習知之液晶視差光柵結構中,在其兩ITO電極層53、57上,如圖15、16所示,個別裝置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與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等兩種視差光柵結構。其中,如圖17所示,該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係對應於RGB顏色次畫素為水平排列所構成顯示器螢幕10,即對應於Portrait顯示模式使用。另外,如圖18所示,該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係對應於RGB顏色次畫素為垂直排列所構成顯示器螢幕10,即對應於Landscape顯示模式之使用。對於該兩對梳狀視差光柵,透過適當驅動電壓之控制,配合平面顯示器螢幕之使用,除了可顯示二次元影像外,亦可以不同之顯示方向,達到個別顯示三次元影像之目的。
10‧‧‧顯示器螢幕
50‧‧‧習知液晶視差光柵
51‧‧‧第一線性偏光片
52‧‧‧第一透明基材
53‧‧‧第一ITO電極層
53a‧‧‧第一傾斜條狀電極
53b‧‧‧第一連接電極
53c‧‧‧第二傾斜條狀電極
53d‧‧‧第二連接電極
53e‧‧‧非電極區
53f‧‧‧遮蔽元件電極
54‧‧‧第一配向膜層
55‧‧‧液晶分子層
56‧‧‧第二配向膜層
57‧‧‧第二ITO電極層
57a‧‧‧第三垂直條狀電極
57b‧‧‧第三連接電極
57c‧‧‧第四垂直條狀電極
57d‧‧‧第四連接電極
57e‧‧‧非電極區
57f‧‧‧遮蔽元件電極
58‧‧‧第二透明基材
59‧‧‧第二線性偏光片
60‧‧‧電源
63‧‧‧光柵電極
63’‧‧‧非電極區域
63a‧‧‧遮蔽元件
63b‧‧‧透光元件
67‧‧‧共電極
70‧‧‧入射光
V‧‧‧驅動電壓
set1、set2、set3、set4‧‧‧四組具垂直條狀特徵之梳狀電極
24d‧‧‧第一電極
24e‧‧‧第一連接電極
24f‧‧‧第二電極
24g‧‧‧第二連接電極
24h‧‧‧第三電極
24j‧‧‧與第三連接電極
24i‧‧‧第四電極
24k‧‧‧第四連接電極
PH ‧‧‧次畫素之水平寬度
PV ‧‧‧次畫素之垂直高度
X、Y、Z‧‧‧座標系
R‧‧‧右影像
L‧‧‧左影像
n‧‧‧總視景數
m‧‧‧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
Q‧‧‧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
int‧‧‧係取整數之函數
Mod‧‧‧取餘數之函數
BH 、B0 ‧‧‧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
Bv ‧‧‧透光元件之垂直高度
‧‧‧遮蔽元件之水平寬度
BP ‧‧‧光柵基本單元之寬度
g‧‧‧非電極區寬度
θ‧‧‧傾斜條狀視差光柵之傾斜角度
Z0 ‧‧‧最佳觀賞距離
LB ‧‧‧傾斜條狀視差光柵之裝置距離
LH ‧‧‧水平最佳視點間距
LV ‧‧‧垂直最佳視點間距
DH ‧‧‧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
DV ‧‧‧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
q‧‧‧傾斜率
△B‧‧‧遮蔽元件水平寬度增加量
OVD‧‧‧Optimum Viewing Distance
OVP‧‧‧Optimum Viewing Point
IPD‧‧‧Interpupillary Distance
圖1、3所示,係習知液晶視差光柵構成之示意圖。
圖2所示,係為垂直條狀視差光柵電極結構之示意圖。
圖4所示,係該習知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功效之示意圖。
圖5~7所示,係習知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構成之示意圖。
圖8、9所示,係習知RGB顏色次畫素為條狀排列所構成顯 示器螢幕之示意圖。
圖10、11所示,係由遮蔽元件與透光元件所構成視差光柵結構之示意圖。
圖12所示,係影像分離原理結構之示意圖。
圖13、14所示,係色偏現象結構之示意圖。
圖15、16所示,係本發明視差光柵結構之示意圖。
圖17所示,係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結構之示意圖。
圖18所示,係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結構之示意圖。
圖19、20所示,係視差光柵結構最佳化結構之示意圖。
如圖15所示,該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係由第一傾斜條狀電極53a、與第一連接電極53b以構成第一組傾斜梳狀電極;第二傾斜條狀電極53c、與第二連接電極53d以構成第二組傾斜梳狀電極。其中,令該第一傾斜梳狀電極53a、與該第二傾斜梳狀電極53c間,具有一寬度為g之非電極區53e。於實際之生產上,對於該非電極區53e寬度g之控制,在現有製程所允許的生產能力下,係盡可能地最小化。另外,令該第一傾斜條狀電極53a,以構成遮蔽元件,具有之寬度。是以,該遮蔽元件的寬度為;而令該第二傾斜條狀電極53c,具有b之寬度,與相鄰的兩個非電極區53e,以構成透光元件。令透光元件的寬度為B0 、遮蔽元件的寬度為,具有以下之關係:B0 =b+2g (2-1)
是以,該透光元件的寬度為B0 、與該遮蔽元件的寬度為,即構成一光柵基本單元之寬度BP ,具有以下之關係:
如圖16所示,該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係由第三垂直條狀電極57a、與第三連接電極57b以構成第三組垂直梳狀電極;第四垂直條狀電極57c、與第四連接電極57d以構成第四組垂直梳狀電極。其中,該第三垂直條狀電極57a、與該第四垂直條狀電極57c間,具有一寬度為g之非電極區57e。另外,令該第三垂直條狀電極57a,以構成遮蔽元件,具有之寬度,是以,該遮蔽元件的寬度亦為;而令該第四垂直條狀電極57c,具有b之寬度,與相鄰的兩個非電極區57e,以構成透光元件,是以,透光元件的寬度亦為B0 、亦具有式(2-1)~(2-3)之關係。
對於視差光柵之基本結構,根據中華民國專利申請案號:101135830中所述,可藉由下列公式以設計:D H =mP H (3)
D V =QP V (4)
上述,各參數與函數int、Mod如下定義:PH 為次畫素之水平寬度;PV 為次畫素之垂直高度;n為總視景數;m為水平最小視景 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係為一正整數;Q為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係為一正整數;int為為取整數之函數;Mod為為取餘數之函數;BH 為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Bv 為透光元件之垂直高度;為遮蔽元件之水平寬度;θ為條狀視差光柵結構之傾斜角度;Z0 為最佳觀賞距離;LB 為視差光柵之裝置距離;LH 為水平最佳視點間距;LV 為垂直最佳視點間距;DH 為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DV 為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q為傾斜率,係為一實數。
對於本發明傾斜梳狀視差光柵中電極之基本設計,係對於式(3)~(11)中,代入n=2、m=1、q=1、Q=1等參數、並令、BH =B0 ,即可得如下設計:D H =3P H (12)
D V =P V (13)
對於本發明垂直梳狀視差光柵中電極之基本設計,係對於式(3)~(11)中,對於該公式中PH 、PV 次畫素參數的下標H、V,先對 調後,再代入n=2、m=1、q=1、Q=∞等參數、並令、BH =B0 ,即可得如下設計:D H =P V (21)
D V =∞ (22)
tanθ =0 (23)
B v =∞ (28)
L V =∞ (29)是以,當選用RGB顏色次畫素為條狀排列所構成之顯示器螢幕,以作為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時,利用該次畫素具有PV =3PH 之關係,可設計取得同樣的透光元件水平寬度B0為遮蔽元件之水平寬度、最佳觀賞距離(OVD,Optimum Viewing Distance)。
另外,對於視差光柵結構之最佳化,根據中華民國專利申請案號:098128986中所述,如圖19、20所示,可藉由適當增加遮蔽元件電極之水平寬度53f、57f,亦即,增加遮蔽元件電極水平寬度一適當之量△B、同時對該透光元件電極水平寬度縮減同樣之△B,以達到增加水平觀賞自由度。是以,實際的透光元件水平寬度B0 、遮蔽元件之水平寬度、以及水平遮蔽寬度△B,可具有如下之關係: B0 =B0 -△B (30)
其中,可令該△B具有下式之關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所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於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如前述本發明所例舉實施例,雖然是藉由RGB顏色畫素為條狀排列之顯示器螢幕、垂直條狀與傾斜條狀視差光柵之結構,以說明本發明之功效。本發明之方法,亦可適用於垂直柱狀透鏡陣列、傾斜柱狀透鏡陣列之應用。謹請 貴審查委員明鑑,並祈惠准,是所至禱。
53‧‧‧第一ITO電極層
53a‧‧‧第一傾斜條狀電極
53b‧‧‧第一連接電極
53c‧‧‧第二傾斜條狀電極
53d‧‧‧第二連接電極
53e‧‧‧非電極區
B0 ‧‧‧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
‧‧‧遮蔽元件之水平寬度
BP ‧‧‧光柵基本單元之寬度
g‧‧‧非電極區寬度

Claims (9)

  1. 一種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主要係由一第一線性偏光片、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ITO電極層、一第一配向膜層、一液晶分子層、一第二配向膜層、一第二ITO電極層、一第二透明基板、與一第二線性偏光片等元件所構成,其特徵在於,對於該第一ITO電極層及該第二ITO電極層上,分別裝置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與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之兩種視差光柵結構,配合使用複數個RGB顏色次畫素為條狀排列所構成之一顯示器螢幕,除了可顯示二次元影像外,亦可以不同之顯示方向,達到個別顯示三次元影像之目的;其中該一對傾斜梳狀視差光柵結構,令其對應該顯示器螢幕RGB顏色次畫素為水平排列之使用,係由第一傾斜條狀電極、與第一連接電極,以構成第一組傾斜梳狀電極;第二傾斜條狀電極、與第二連接電極,以構成第二組傾斜梳狀電極,其中,該第一傾斜條狀電極、與該第二傾斜條狀電極間,具有一寬度為g之非電極區;令該第一傾斜條狀電極,以構成一遮蔽元件,具有之寬度;而令該第二傾斜條狀電極,具有b之寬度,與相鄰的兩個非電極區,以構成一透光元件,令該透光元件的寬度為B0 ,並具有以下之關係:B0 =b+2g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該單一個RGB顏色次畫素,係具有一水平寬度PH 、與一垂直高度PV ,且具有PV =3PH 之關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該一對垂直梳狀視差光柵,令其對應該顯示器螢幕RGB顏色次畫素為垂直排列之使用,係由第三垂直條狀電極、與第三連接電極,以構成第三組垂直梳狀電極;第四垂直條狀電極、與第四連接電極以構成第四組垂直梳狀電極,其中,該第三垂直條狀電極、與該第四垂直條狀電極間, 具有一寬度為g之非電極區;另令該第三垂直條狀電極,以構成遮蔽元件,具有之寬度;而令該第四垂直條狀電極,具有b之寬度,與相鄰的兩個非電極區,以構成透光元件,令該透光元件的寬度亦為B0 ,並具有以下之關係:B0 =b+2g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該遮蔽元件與該透光元件之寬度,係可根據下列公式以設計之:D H =mP H (5)D V =QP V (6) 上述,各參數如下定義:PH 為次畫素之水平寬度;PV 為次畫素之垂直高度;n為總視景數;m為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係為一正整數;Q為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係為一正整數;B0 為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Bv 為透光元件之垂直高度;為遮蔽元件之水 平寬度;θ為條狀視差光柵結構之傾斜角度;Z0 為最佳觀賞距離;LB 為視差光柵之裝置距離;LH 為水平最佳視點間距;LV 為垂直最佳視點間距;DH 為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DV 為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q為傾斜率,係為一實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對於該式(5)~(13)中,係代入n==2、m=1、q=1、Q=1,以計算取得該透光元件之寬度B0 、該遮蔽元件之寬度、與傾斜條狀視差光柵結構之傾斜角度θ、最佳觀賞距離Z0 、視差光柵之裝置距離LB 、水平最佳視點間距LH 、與垂直最佳視點間距LV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該遮蔽元件與該透光元件之寬度,係可根據下列公式以設計之:D H =mP V (14)D V =QP H (15) 上述,各參數如下定義:PH 為次畫素之水平寬度;PV 為次畫素之垂直高度;n為總視景數;m為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係為一正整數;Q為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次畫素構成之數目,係為一正整數;B0 為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Bv 為透光元件之垂直高度;為遮蔽元件之水平寬度;θ為條狀視差光柵結構之傾斜角度;Z0 為最佳觀賞距離;LB 為視差光柵之裝置距離;LH 為水平最佳視點間距;LV 為垂直最佳視點間距;DH 為水平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DV 為垂直最小視景影像顯示單元之寬度;q為傾斜率,係為一實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對於該式(14)~(22)中,係代入n=2、m=1、q=1、Q=∞,以計算取得該透光元件之寬度B0 、該遮蔽元件之寬度、與垂直條狀視差光柵結構之傾斜角度θ、最佳觀賞距離Z0 、視差光柵之裝置距離LB 、水平最佳視點間距LH 、與垂直最佳視點間距LV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對於該遮蔽元件與該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可藉由增加遮蔽元件電極之水平寬度△B,亦即,縮減透光元件電極之水平寬度△B,來增加水平觀賞自由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雙方向顯示三次元影像之液晶視差光柵裝置,其中對於該△B之值,係具有如下之關係: 其中,B0 為透光元件之水平寬度。
TW102121541A 2013-06-18 2013-06-18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TWI510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1541A TWI510813B (zh) 2013-06-18 2013-06-18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1541A TWI510813B (zh) 2013-06-18 2013-06-18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771A TW201500771A (zh) 2015-01-01
TWI510813B true TWI510813B (zh) 2015-12-01

Family

ID=5271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1541A TWI510813B (zh) 2013-06-18 2013-06-18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081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2519A1 (en) * 2004-10-19 2006-04-20 Hui Nam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TW201028734A (en) * 2009-01-22 2010-08-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20110157326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ath and multi-source 3d content storage, retrieval, and delivery
TW201144862A (en) * 2010-06-10 2011-12-16 Ind Tech Res Inst Image display
TW201217833A (en) * 2010-10-27 2012-05-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arallax barrier, method of adjusting parallax barrier transmittance and 3D display
TW201310070A (zh) * 2011-08-30 2013-03-01 Ind Tech Res Inst 立體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TW201324300A (zh) * 2007-12-24 2013-06-16 Wintek Corp 透明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電極結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2519A1 (en) * 2004-10-19 2006-04-20 Hui Nam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TW201324300A (zh) * 2007-12-24 2013-06-16 Wintek Corp 透明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電極結構
TW201028734A (en) * 2009-01-22 2010-08-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20110157326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ath and multi-source 3d content storage, retrieval, and delivery
US20110157471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Broadcom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viewer tailoring of same media source content via a common 2d-3d display
TW201144862A (en) * 2010-06-10 2011-12-16 Ind Tech Res Inst Image display
TW201217833A (en) * 2010-10-27 2012-05-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arallax barrier, method of adjusting parallax barrier transmittance and 3D display
TW201310070A (zh) * 2011-08-30 2013-03-01 Ind Tech Res Inst 立體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771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6453B (zh) A method of displaying a three - dimensional image in both directions
TWI391738B (zh) A device for multifunctional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gratings
TWI491922B (zh)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US1023473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407195B (zh) A full-scre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0684715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기기
JP5596625B2 (ja) 表示装置
US8436953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TWI434067B (zh)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與其透鏡陣列
US9128294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lens panel wherein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is driven in a twisted nematic mode on stripe electrodes
WO2016123910A1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I420152B (zh) A Method of Multi - view Three -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JP2011197676A (ja) 多機能液晶視差バリアーの装置
US8908113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135719A1 (en) Stereo display device and parallax barrier panel thereof
JP6258233B2 (ja) 3d表示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TW201310123A (zh) 三維影像顯示設備
WO2014063411A1 (zh) 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JP6010375B2 (ja) 表示装置
KR101580362B1 (ko) 시차 장벽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89413B (zh) A Method of Multi - view Three -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US9759925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502480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TWI510813B (zh) A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that display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both directions
TWI432782B (zh) 立體顯示器以及用於立體顯示器之切換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