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8783B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783B
TWI498783B TW102124636A TW102124636A TWI498783B TW I498783 B TWI498783 B TW I498783B TW 102124636 A TW102124636 A TW 102124636A TW 102124636 A TW102124636 A TW 102124636A TW I498783 B TWI498783 B TW I4987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insulating layer
substrate
disposed
pro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4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2897A (zh
Inventor
Tun Chun Yang
Chih Jen Hu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riority to TW102124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7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783B/zh

Links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靜電防護功能的觸控面板。
近年來,隨著資訊技術、無線行動通訊和資訊家電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為了達到更便利、體積更輕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許多資訊產品已由傳統之鍵盤或滑鼠等輸入裝置,轉變為使用觸控面板(Touch Panel)作為輸入裝置。
觸控面板依照感測形式的不同可大致上區分為電阻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面板、光學式觸控面板、聲波式觸控面板以及電磁式觸控面板。由於電容式觸控面板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觸控面板具有反應時間快、可靠度佳以及解析度高(high definition)等優點,因此被廣泛的應用於各類手持電子裝置上。
一般而言,電子產品在製作、包裝、測試、搬運乃至最終裝配和使用時,隨時會有遭受靜電放電的破壞而造成無法正常運作的可能,而觸控面板同樣也有靜電放電的問題。為此,觸控面板通常會製作靜電防護線路以達保護的功能。靜電防護線路通 常位在觸控面板的周邊區且環繞周邊區的連接線路的最外圍。然而,將靜電防護線路製作在周邊區的最外圍將增加觸控面板的邊框尺寸,不符合現今電子產品以縮小尺寸為目標的設計。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可有效縮減甚至排除靜電防護線路在其邊框上佔用的空間,有利於窄邊框的設計。
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觸控感測陣列、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一第一絕緣層以及多條第一連接線。基板具有一主動區與圍繞主動區的一周邊區。觸控感測陣列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主動區內。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周邊區內。第一絕緣層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周邊區內,其中第一絕緣層覆蓋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多條第一連接線配置在第一絕緣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圍繞基板的至少一側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包括圍繞基板的所有側邊的一封閉圖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多個第一接墊以及至少一第二接墊。多個第一接墊配置於第一絕緣層上並且鄰近基板的一側,第一接墊分別連接第一連接線。第二接墊配置於第一絕緣層上並且鄰近基板的一側,第二接墊經由第一絕 緣層內的相應接觸窗向下耦接至第一靜電防護線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絕緣層為一遮光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絕緣層以及多條第二連接線。第二絕緣層覆蓋第一絕緣層以及第一連接線。多條第二連接線位於第二絕緣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絕緣層,配置於第一絕緣層與基板之間,其中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位於第一絕緣層與第二絕緣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絕緣層為一遮光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靜電防護線路,配置於第一絕緣層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一連接線具有相同材質。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多條第二連接線,配置於第一絕緣層與基板之間,且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二連接線具有相同材質。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靜電防護線路的材質為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於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接觸窗,位於第一絕緣層內,並且耦接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的材質為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觸控感測陣列、一觸控感測陣列、一遮光層、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以及多條第一連接線。基板具有一主動區與圍繞主動區的一周邊區。觸控感測陣列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主動區內。遮光層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周邊區內。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埋入遮光層。第一連接線配置在遮光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以及多條第二連接線。絕緣層覆蓋遮光層以及第一連接線。第二連接線位於絕緣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觸控感測陣列、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一絕緣層、一第二靜電防護線路以及多條連接線。基板具有一主動區與圍繞主動區的一周邊區。觸控感測陣列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主動區內。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周邊區內。絕緣層配置在基板上且位在周邊區內,且絕緣層覆蓋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第二靜電防護線路配置於絕緣層上。連接線配置在周邊區內,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在基 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於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接觸窗,位於絕緣層內,並且耦接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第一連接線配置在周邊區的第一絕緣層上,而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於第一絕緣層內,其中第一絕緣層可為遮光層,藉由將第一靜電防護線配置在遮光層,可有效縮減觸控面板的邊框尺寸。此外,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的材質可以是金屬,因此可增加遮光層的遮光效果。另一方面,觸控面板可採用兩層靜電防護線路的設計,其中第一絕緣層位在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之間。藉由兩層靜電防護線路的設計,可在維持觸控面板的靜電防護功能的前提下,分別減少各靜電防護線路的寬度,以有效縮減觸控面板的邊框尺寸。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200、300、400、500、600A、600B、600C、700、800、900‧‧‧觸控面板
110、410‧‧‧基板
110a、410a‧‧‧主動區
110b、410b‧‧‧周邊區
112‧‧‧側邊
120、420‧‧‧觸控感測陣列
122、422‧‧‧觸控感測圖案
130、330、430、730、830、930‧‧‧第一靜電防護線路
130a、130b‧‧‧端點
140、440、610、610C‧‧‧第一絕緣層
150、450‧‧‧第一連接線
160‧‧‧第二絕緣層
170‧‧‧第一接墊
180‧‧‧第二接墊
210‧‧‧第三絕緣層
220、510‧‧‧第二連接線
460、620、620C、760、860、960‧‧‧第二靜電防護線路
612、612C‧‧‧接觸窗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6是圖5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8A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8B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8C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觸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一觸控感測陣列120、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一第一絕緣層140以及多條第一連接線150。基板110具有一主動區110a與圍繞主動區110a的一周邊區110b。基板110例如是玻璃基板、塑膠基板、可撓基板或其他基板。
觸控感測陣列120配置在基板110上且位在主動區110a內。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配置在基板110上且位在周邊區110b內。第一絕緣層140配置在基板110上且位在周邊區110b內,其中第一絕緣層140覆蓋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多條第一連接線150配置在第一絕緣層140上,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120。
在此需說明的是,觸控面板100的觸控感測陣列120包括多個觸控感測圖案122。並且,觸控感測陣列120可以是單層結構或是雙層結構,而觸控感測陣列120的觸控感測圖案122可以採用共平面或不共平面的設計。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設置在周邊區110b的第一絕緣層140內,而非環繞第一連接線150的最外圍,可有效縮減觸控面板100的邊框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圍繞基板110的各側,且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在基板110的側邊112具有一開 口。在此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圍繞基板120的形式,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也可以僅圍繞基板110的其中一側。此外,如圖1所繪示,觸控面板100更包括多個第一接墊170以及兩第二接墊180。第一接墊170配置於第一絕緣層140上並且鄰近基板110的一側112,且第一接墊170分別連接第一連接線150。兩第二接墊180分別連接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的兩端130a、130b。第二接墊180配置於第一絕緣層140上並且鄰近基板110的一側112,第二接墊180經由第一絕緣層140內的相應接觸窗向下耦接至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觸控面板100可藉由例如軟性電路板(未繪示)電性連接至第一接墊170與第二接墊180以達到傳輸訊號的功能。在此需說明的是,在另一個未繪示的實施例裡,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的兩端130a、130b也可以不連接第二接墊18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40為一遮光層。此外,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的材質為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其中透明導電材料例如為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
觸控面板100更包括一第二絕緣層160,配置於第一絕緣層140與基板110之間,其中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位於第一絕緣層140與第二絕緣層16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40與第二絕緣層160皆為遮光層,且各遮光層的顏色可以是黑色、白色或其他任意的邊框顏色。在此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 第一絕緣層140與第二絕緣層160為同一種材質,且實質上為同一遮光層,而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埋入遮光層中。第一絕緣層140與第二絕緣層160可遮蔽觸控面板100的周邊區100b的第一連接線150。本實施例藉由將第一靜電防護線路130埋入遮光層中,而非環繞第一連接線150的最外圍,以縮減觸控面板100的邊框尺寸。
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圖3的實施例與圖1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圖3的觸控面板200更包括一第三絕緣層210以及多條第二連接線220。第三絕緣層210覆蓋第一絕緣層140以及第一連接線150。多條第二連接線220位於第三絕緣層210上,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120。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200的連接線可分別製作在不同膜層。如圖3中所繪示,第一連接線150與第二連接線220是不共平面。
在此需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觸控感測陣列120可以是單層結構或是雙層結構,且觸控感測陣列120的觸控感測圖案122可以採用共平面或不共平面的設計。此外,第一連接線150與第二連接線220同樣可為雙層結構或單層結構。更具體而言,第一連接線 150與第二連接線220可由同一金屬層圖案化而成,或是分別由位在絕緣層上下兩側的金屬層圖案化而成。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4的實施例與圖1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靜電防護線路330包括圍繞基板110的所有側邊的一封閉圖形。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6是圖5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5與圖6,觸控面板400包括一基板410、一觸控感測陣列420、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一第一絕緣層440、多條第一連接線450以及一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基板410具有一主動區410a與圍繞主動區410a的一周邊區410b。觸控感測陣列420配置在基板410上且位在主動區410a內。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配置在基板410上且位在周邊區410b內。第一絕緣層440配置在基板410上且位在周邊區410b內,其中第一絕緣層440覆蓋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配置於第一絕緣層440上。多條第一連接線450配置在周邊區內,並且分別耦接觸控感測陣列420。
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400包括兩靜電防護線路440、460,這些靜電防護線路430、460是位在觸控面板400的不同膜層,且靜電防護線路430、460不共平面。如此,可在維持觸控面板400的靜電防護功能的前提下,分別將各靜電防護線路430、460的寬度變細。當靜電防護線路430、460的寬度變細,便可縮減觸 控面板400的邊框尺寸。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在基板4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疊於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在基板410上的正投影。如此,可更進一步地縮減觸控面板400的邊框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400的觸控感測陣列420可以是單層結構或雙層結構,且觸控感測陣列的觸控感測圖案422可以採用共平面或不共平面的設計,此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圖3的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與第一連接線450具有相同材質,例如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且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與第一連接線450可在同一個製程步驟中製作或是在兩個不同製程步驟中製作。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與第一連接線450也可以是不同材質,例如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為透明導電材料,而第一連接線450為金屬。或者,第一連接線450為透明導電材料,而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為金屬。
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圖7的實施例與圖5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圖7的觸控面板500更包括多條第二連接線510,配置於第一絕緣層440 與基板410之間,且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與第二連接線510具有相同材質,例如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
當然,當存在不同層的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以及第二靜電防護線路時,所述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以及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可分別選擇與第一連接線或第二連接線同時製作。就圖7所示的實施例而言,其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可與第二連接線510由同一金屬層製作,而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可與第一連接線450由同一金屬層製作。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選擇以額外的製程來製作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以及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圖案422是由單層膜層製作而成的結構,其中觸控感測圖案422可選擇與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與第二連接線510同時製作,或者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以及第一連接線450同時製作。
在此需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是以觸控面板500包括第一連接線450與第二連接線510為例作說明,但觸控面板500也可以僅包括第一連接線450或僅包括第二連接線510。換言之,連接線可位在任意的不同膜層或同一膜層。
圖8A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8A係為沿圖5之剖線AA’所繪示之剖面圖。如圖8A所繪示,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460之間並沒有電性連接關係。圖8B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8B係為沿圖5之剖線AA’所繪示之剖面圖。 圖8B的實施例與圖8A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圖8B的觸控面板600B更包括一接觸窗612,位於第一絕緣層610內,並且耦接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620。如圖8B中所繪示,接觸窗612暴露出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的一部分,且第二靜電防護線路620的一部分連接至接觸窗612以耦接第一靜電防護線路430,如此可調整靜電防護的效果。
圖8C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8C係為沿圖5之剖線AA’所繪示之剖面圖。圖8C的實施例與圖8B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圖8C的觸控面板600C包括多個接觸窗612C,位於第一絕緣層610C內。換言之,本發明並不限定接觸窗的數量。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9的實施例與圖5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第一靜電防護線路730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760兩者並不重疊。此外,第二靜電防護線路760位在第一靜電防護線路730與第一連接線450之間。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10的實施例與圖5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第一靜電防護線路830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860兩者並不重疊。此外,第一靜電防護線路830位在第二靜電防護線路860與第一連接線450之間。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11的實施例與圖5的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第一靜電防護線路930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與第二靜電防護 線路960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是部分重疊。換言之,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第二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一連接線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任意調整,且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不重疊、部分重疊或是完全重疊。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第一連接線配置在周邊區的第一絕緣層上,而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在周邊區的第一絕緣層內,其中第一絕緣層可為遮光層。藉由將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在遮光層,可有效縮減觸控面板的邊框尺寸。此外,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的材質可以是金屬,因此可增加遮光層的遮光效果。
另一方面,觸控面板可採用兩層靜電防護線路的設計,其中第一絕緣層位在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之間。藉由兩層靜電防護線路的設計,便可在維持觸控面板的靜電防護功能的前提下,分別減少各靜電防護線路的寬度,以有效縮減觸控面板的邊框尺寸。另外,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與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可部分或完全重疊,可更進一步縮減觸控面板的邊框尺寸。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面板
110‧‧‧基板
110a‧‧‧主動區
110b‧‧‧周邊區
120‧‧‧觸控感測陣列
122‧‧‧觸控感測圖案
130‧‧‧第一靜電防護線路
140‧‧‧第一絕緣層
150‧‧‧第一連接線
160‧‧‧第二絕緣層

Claims (19)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主動區與圍繞該主動區的一周邊區;一觸控感測陣列,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主動區內;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周邊區內;一第一絕緣層,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周邊區內,該第一絕緣層覆蓋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多條第一連接線,配置在該第一絕緣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該觸控感測陣列;以及一第二絕緣層,配置於該第一絕緣層與該基板之間,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位於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層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圍繞該基板的至少一側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包括圍繞該基板的所有側邊的一封閉圖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多個第一接墊,配置於該第一絕緣層上並且鄰近該基板的一側,該些第一接墊分別連接該些第一連接線;以及至少一第二接墊,配置於該第一絕緣層上並且鄰近該基板的該側,該至少一第二接墊經由該第一絕緣層內的相應接觸窗向下耦接至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絕緣 層為一遮光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三絕緣層,覆蓋該第一絕緣層以及該些第一連接線;以及多條第二連接線,位於該第三絕緣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該觸控感測陣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絕緣層為一遮光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靜電防護線路,配置於該第一絕緣層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靜電防護線路與該些第一連接線具有相同材質。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多條第二連接線,配置於該第一絕緣層與該基板之間,且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該些第二連接線具有相同材質。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靜電防護線路的材質為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於該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接觸窗,位於該第一絕緣層內,並且耦接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該第 二靜電防護線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的材質為金屬或透明導電材料。
  15.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主動區與圍繞該主動區的一周邊區;一觸控感測陣列,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主動區內;一遮光層,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周邊區內;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埋入該遮光層,使得該遮光層位於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的上下兩側;以及多條第一連接線,配置在該遮光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該觸控感測陣列。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覆蓋該遮光層以及該些第一連接線;以及多條第二連接線,位於該絕緣層上,並且分別耦接該觸控感測陣列。
  17.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主動區與圍繞該主動區的一周邊區;一觸控感測陣列,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主動區內;一第一靜電防護線路,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周邊區內;一絕緣層,配置在該基板上且位在該周邊區內,該絕緣層覆蓋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一第二靜電防護線路,配置於該絕緣層上;以及 多條連接線,配置在該周邊區內,並且分別耦接該觸控感測陣列。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疊於該第二靜電防護線路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接觸窗,位於該絕緣層內,並且耦接該第一靜電防護線路與該第二靜電防護線路。
TW102124636A 2013-07-10 2013-07-10 觸控面板 TWI498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4636A TWI498783B (zh) 2013-07-10 2013-07-10 觸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4636A TWI498783B (zh) 2013-07-10 2013-07-10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2897A TW201502897A (zh) 2015-01-16
TWI498783B true TWI498783B (zh) 2015-09-01

Family

ID=52718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4636A TWI498783B (zh) 2013-07-10 2013-07-10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87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121B (zh) * 2018-09-03 2019-11-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製造電極薄膜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0355B (zh) * 2015-11-13 2019-02-12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I629624B (zh) * 2017-08-25 2018-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靜電防護結構之面板
CN108614379A (zh) * 2018-05-15 2018-10-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5934U (en) * 2009-07-14 2010-03-11 Wintek Corp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TWM406779U (en) * 2011-01-31 2011-07-01 Li Invest Co Ltd De Touch panel equipment with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unctionality
CN102830881A (zh) * 2012-06-21 2012-12-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TW201327312A (zh) * 2011-12-19 2013-07-01 Wintek Corp 具有靜電防護結構之觸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5934U (en) * 2009-07-14 2010-03-11 Wintek Corp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TWM406779U (en) * 2011-01-31 2011-07-01 Li Invest Co Ltd De Touch panel equipment with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unctionality
TW201327312A (zh) * 2011-12-19 2013-07-01 Wintek Corp 具有靜電防護結構之觸控面板
CN102830881A (zh) * 2012-06-21 2012-12-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121B (zh) * 2018-09-03 2019-11-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製造電極薄膜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2897A (zh) 2015-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1642B (zh) Touch panel structure and its touch display panel
TWI523180B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US9377891B2 (en) Touch panel
TWI476655B (zh)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472968B (zh) 觸控裝置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3631458B (zh) 触控面板、其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1508568A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327312A (zh) 具有靜電防護結構之觸控面板
TWI512698B (zh) 具有觸控螢幕之平面面板顯示裝置
TW201519022A (zh) 觸控面板
TWI498783B (zh) 觸控面板
TW201604729A (zh) 觸控面板
TWM473604U (zh) 觸控感應電極結構
US9256331B2 (en) Touch panel
TWM472241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JP3182005U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201704951A (zh) 觸控面板
CN104281307B (zh) 触控面板
TW201525806A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4782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4298380B (zh) 触控面板
TW201504872A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05154B (zh) 觸控面板
TWI470500B (zh) 觸控顯示模組及手持電子裝置
CN104317437A (zh)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