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2585B -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2585B
TWI492585B TW102111581A TW102111581A TWI492585B TW I492585 B TWI492585 B TW I492585B TW 102111581 A TW102111581 A TW 102111581A TW 102111581 A TW102111581 A TW 102111581A TW I492585 B TWI492585 B TW I4925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vents
tuning
wireless device
ti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1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5201A (zh
Inventor
Wen Zhao
Xiaowen Wang
Vinay Majjigi
Paul V Flynn
Kee-Bong Song
Tarik Tabet
Youngjae Kim
Syed Aon Mujtaba
Christian Mucke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45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2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25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優先權
本申請案主張在2012年9月28日申請且題為「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RECOVERY IN A HYBRID NETWORK)」之共同擁有、同在申請中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631,640號之優先權,該案主張在2012年3月30日申請之具有相同標題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618,608號之優先權,前述申請案中之每一者的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涉及共同擁有、同在申請中之以下申請案:在2012年5月18日申請且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SERV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5,482號;在2012年5月18日申請且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CHEDULED OPERATIONS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5,655號;在2012年5月18日申請且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ASSISTED HYBRID NETWORK OPERATION」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5,802號;在2012年1月9日申請且題為「DYNAMIC TRANSMIT CONFIGURATIONS IN DEVIC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346,419號;及在2012年1月10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347,641號;在2011年5月2日申請且題為「SINGLE-RADIO DEVICE SUPPORTING COEXISTENCE BETWE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099,204號;在2012年1月10日申請且題為「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WITH DUAL CIRCUIT ARCHITECTURE」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347,641號。本申請案亦涉及以下申請案:在2011年4月25日申請且題為「DUAL NETWORK MOBILE DEVIC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______號、在2011年4月6日申請且題為「MULTIPLE NETWORK MOBILE DEVICE CONNECTION MANAGEMENT」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______號,前述各申請案中之每一者的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異質無線系統內之操作,諸如用戶端器件可使用若干網路中之任一者來通信的混合網路操作。更特定言之,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揭示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方法及裝置。
無線網路業者經由網路基礎結構向公眾提供行動電信服務。舉例而言,在蜂巢式系統之例示性狀況下,基礎結構尤其包括蜂巢式基地台(BS)、基地台控制器、基礎結構或分散節點等。存在廣泛多種蜂巢式網路技術,且在歷史上已使蜂巢式器件專用於單一蜂巢式網路內之操作。然而,隨著蜂巢式技術變得日益商品化,器件現在能夠提供所謂的「多模式」操作;亦即,單一器件能夠對兩個或兩個以上蜂巢式網路操作。多模式操作允許器件對若干網路技術中之任一者操作, 但並未實現同時對多種網路技術之操作。
初期研究係關於所謂的「混合」網路操作。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用戶端器件同時在具有不同技術之多個相異網路當中操作。在一例示性蜂巢式相關狀況下,混合器件可支援以下兩者:(i)長期演進(LTE)網路;及(ii)分碼多重存取1X(CDMA 1X)網路;亦即,器件可維持第一LTE網路與第二CDMA 1X網路之間的同時連接。舉例而言,LTE/CDMA 1X混合器件可在該行動器件處於資料接收或傳輸之LTE模式的同時,在CDMA 1X網路上進行語音通話。在另一例示性狀況下,混合器件可支援以下兩者:(i)CDMA 1X-EVDO(演進資料最佳化)網路;及(ii)CDMA 1X網路。
混合網路操作之現有解決方案依賴於用戶端器件管理其自身在網路之間的操作。具體言之,用戶端器件負責維持其至各種服務網路之作用中連接;不存在對現有網路安裝之所需改變(亦即,混合網路操作不影響網路基礎結構之舊版硬體及軟體)。以用戶端為中心之混合操作具有若干益處。舉例而言,對於網路業者,存在非常少(若存在)之基礎結構成本。此外,硬體成本可併入消費型器件之價格中。另外,混合網路操作將不影響現有舊版器件。類似地,能夠進行混合操作之器件亦能夠進行正常操作。
然而,因為混合網路操作之現有解決方案不需要構成網路彼此進行協調,所以用戶端器件將不可避免地經歷某些排程衝突。舉例而言,在行動器件附接至第一LTE網路時,其必須週期性地自LTE網路「解諧」或「調諧偏離」LTE網路以執行CDMA 1X動作(諸如,解碼快速傳呼頻道(QPCH)以判定是否正傳呼器件)。在調諧偏離期間,器件不能在第一網路(在此實例中,LTE)上進行接收或傳輸。若行動器件在解諧週期期間正自LTE網路接收資料,則此資料可丟失。
某些類型之發信號訊息控制器件狀態。舉例而言,在LTE網路之 內容脈絡內,行動器件需要維護若干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及非存取層(NAS)計時器,以避免丟失與網路之狀態同步及/或適當地自丟失與網路之狀態同步回復。RRC發信號控制器件操作;在RRC連接模式中之行動器件的行為與在RRC閒置模式中之行動器件顯著不同。因此,若器件遺失RRC訊息,則網路及行動器件可丟失同步,且將具有對發信號之不同預期及能力(例如,行動器件可嘗試在不存在之RRC連接上進行資料傳送,行動器件可在過時資源分配上操作,等等)。
因此,需要用於行動器件混合操作之改良之裝置及方法,其避免作用中通信鏈路之丟失(包括關鍵訊息及/或程序同步之丟失)且避免由於此等丟失而在行動器件內發生不必要或不適當的操作。
本發明尤其藉由提供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改良之裝置及方法來滿足前述需要。
揭示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一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識別一或多個丟失事件;判定該一或多個丟失事件之一長度;基於丟失事件之該判定之長度來判定一調整;及根據該判定之調整來調整操作。在一變體中,該等丟失事件為接收丟失事件。
揭示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一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該裝置為一行動器件,諸如經啟用以用於混合網路操作之一智慧型電話或平板電腦。
揭示一電腦可讀儲存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該裝置包括上面儲存有至少一電腦程式之一儲存媒體,該至少一程式經組態以在執行時進行以下操作:識別一或多個丟失事件,判定該一或多個丟失事件之一長度,基於丟失事件之該判定之長度來判定調整,及根據該判定之調整來調整操作。
揭示能夠進行混合網路操作之一用戶端器件。在一變體中,該器件包括用於避免同步事件之丟失及不適當操作狀態轉變的內在邏輯。
揭示一無線系統。在一實施例中,該系統包括至少一行動器件及兩個混合(亦即,異質RAT)網路存取點(例如,基地台)。
揭示操作一無線行動器件之一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推測或預測一丟失事件之一持續時間。
揭示一種用於在一混合網路操作內使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狀態同步之方法,其中混合網路操作之特徵在於一第一長期演進(LTE)網路與一第二分碼多重存取1X(CDMA 1X)網路之間的間歇性切換。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識別可能不利地影響操作之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其中在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期間,一用戶端器件調諧偏離該第一LTE網路;估計與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有關之一持續時間;基於丟失事件之估計之持續時間來判定對一時序提前(TA)計時器之一調整;及根據該判定之調整來調整該TA計時器。
在一變體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調諧入至該第一LTE網路中之同時時週期性地發送維護訊息。在一個此變體中,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維護訊息之該發送;且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與該第二CDMA 1X網路有關。
在一第三變體中,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該識別包含查閱預定事件之一排程以查找該第二CDMA 1X網路。
在一第四變體中,該調整之該判定係進一步基於該用戶端器件之一電力狀態。
在一第五變體中,該估計係進一步至少部分地基於與一類型有關之歷史資料,該類型與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相關聯。
在一第六變體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啟動一計時器以判定該一 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一量測之持續時間。
在一第七變體中,該估計持續時間包含對與複數個調諧偏離事件相關聯之估計之持續時間的一集合進行求和。
在一第八變體中,該TA計時器指定再新一鏈接值之一週期性;且該判定之調整減小與再新該鏈接值之該週期性相關聯的一頻率。
揭示一種用於一混合網路中之無線器件,該混合網路至少包含一第一存取技術及一第二存取技術。在一實施例中,該無線器件包括:一第一介面,其經組態以經由該第一存取技術維持一操作鏈接;一第二介面,其經組態以經由該第二存取技術維持一操作鏈接;及邏輯,其經組態以執行以下操作:基於與該第一存取技術相關聯之一事件,預測與該第二存取技術相關聯之一調諧偏離週期的一發生;分析該事件以判定與該調諧偏離週期相關聯之一長度;及基於該長度,針對該第二存取技術之至少一操作模式判定一或多個變更。
在一變體中,該第一介面及該第二介面共用至少一資源。在一個此變體中,該調諧偏離週期包含該共用之至少一資源自該第二介面的一釋放及該共用之至少一資源至該第一介面的一分配。
在一第三變體中,該無線器件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將該無線器件之一電力狀態提供至該邏輯之一電力狀態管理處理器;且其中該邏輯經進一步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提供之電力狀態來調整該判定之長度。
在一第四變體中,該邏輯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以下操作:判定該無線器件之一效能目標;及基於該判定之效能目標,調整該判定之長度。
在一第五變體中,該第一介面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與事件之未來發生有關的一描述符訊息,且該預測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描述符訊息。在一個此變體中,該描述符訊息為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訊 息:(i)一快速訊息,其指示該事件之一未來發生之可能性;及(ii)一完整訊息,其指示該事件之一未來發生及類型。
揭示一種電腦可讀裝置,其經組態以在上面儲存一或多個電腦程序。在一實施例中,該電腦可讀裝置包括一或多個電腦程序,該一或多個電腦程序包含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使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之複數個指令:偵測一丟失事件之一結束;比較與該丟失事件相關聯之一計時器值與丟失事件持續時間之一估計;基於該比較,判定該計時器值是否超過該丟失事件持續時間之該估計;及在該計時器值超過該丟失事件持續時間之該估計時,執行一或多個重新對準程序。
揭示一種用於一混合網路中之基地台裝置,該基地台裝置經組態以經由一第一無線協定維護至複數個無線器件之一通信鏈路。在一實施例中,該基地台裝置包括:邏輯,其經組態以執行以下操作:產生用於該複數個無線器件中之該至少一個別者的一或多個訊息,該訊息用信號發送與一第二協定相關聯之一丟失事件的一未來發生;經由該一或多個訊息使該複數個無線器件中之該至少一個別者估計與該丟失事件相關聯之一時間週期;使該複數個無線器件中之該至少一個別者調整與該第二協定相關聯之一或多個操作參數;及使該複數個無線器件中之該至少一個別者起始該丟失事件;及一無線收發器,其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訊息傳輸至複數個無線器件中之至少一個別者。
揭示一種裝置,其包含經組態以儲存一或多個電腦程式之一電腦可讀媒體。在一實施例中,該電腦程式包括經組態以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使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之複數個指令:將一或多個警訊發送至一無線通信器件,該一或多個警訊經組態以識別與一第一存取技術有關之至少一鏈接問題;使該無線通信器件將該至少一鏈接問題與一丟失事件相關聯,該丟失事件與一第二存取技術有關;使該無線通信器件判定與該一鏈接問題有關之一時間週期;及使該無線通信器件基 於該時間週期之該判定來執行與該第二存取技術有關之一或多個調整。
揭示一種供一基地台裝置使用之在一混合網路中使同步效能最佳化的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識別與一無線器件有關之一或多個事件,該無線器件與基地台進行操作通信;基於與該一或多個事件相關聯之一類型來對該一或多個事件進行分類;基於該分類,估計與該一或多個事件相關聯之一持續時間;產生用於與該基地台進行操作通信之該無線通信器件的一或多個事件訊息,事件訊息至少包含估計之持續時間;及將該事件訊息傳輸至與該基地台進行操作通信之該無線通信器件。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參看隨附圖式及如下文給出之例示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將即刻認識到本文中揭示之其他特徵及優點。
100‧‧‧混合網路系統
102A‧‧‧第一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網路(LTE RAN)
102B‧‧‧第二分碼多重存取1X無線電存取網路(CDMA 1X RAN)
200‧‧‧使用者設備(UE)用戶端器件/使用者設備(UE)裝置
202‧‧‧射頻(RF)前端/天線
204‧‧‧基頻處理器
206‧‧‧應用程式處理器
208‧‧‧記憶體
210‧‧‧切換組構
302‧‧‧RRC_IDLE
304‧‧‧RRC_CONNECTED
312‧‧‧網路RRC狀態
314‧‧‧用戶端器件混合操作技術
316‧‧‧用戶端器件RRC狀態
322‧‧‧時間
324‧‧‧時間
332‧‧‧時間
342‧‧‧時序提前(TA)計時器期滿
344‧‧‧時間
400‧‧‧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一般化方法
512‧‧‧網路RRC狀態
514‧‧‧用戶端器件混合操作技術
516‧‧‧用戶端器件RRC狀態
522‧‧‧時間
524‧‧‧時間
532‧‧‧時間
542‧‧‧時序提前(TA)計時器期滿
544‧‧‧時間
圖1為說明一例示性混合網路系統之功能方塊圖。
圖2為使用者設備(UE)裝置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3為一例示性長期演進(LTE)無線電資源連接(RRC)狀態機之圖形表示。
圖3A為調諧偏離對用戶端器件RRC狀態機及網路RRC狀態機兩者之影響的圖形表示。
圖4為詳述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一般化方法之一實施例的邏輯流程圖。
圖5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在調諧偏離操作期間的用戶端器件RRC狀態機及網路RRC狀態機之圖形表示。
所有圖©著作權在2012至2013年歸蘋果公司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現參看圖式,其中相同數字始終指代相同部分。
概述
揭示經組態以用於混合技術網路中之最佳化同步的無線器件。在各種實施中,組成混合網路之各種存取技術可能不知曉彼此,或另外不能夠直接協調。在其他實施例中,存取技術可能能夠獲得彼此之間的週期性活動更新,但不在決策層級處整合。因此,在混合模式中操作之無線器件必須能夠跨越多種存取技術來管理同步。
在一些變體中,無線器件經組態以在與一存取技術脫離以處理事件(例如,鏈路維護、呼叫、資料等)或對第二存取技術執行監視時估計預期之「調諧偏離」週期。該估計接著由器件使用以調整其對其所調諧偏離之技術的操作參數。此情形確保平穩地切換偏離及切換回至各種網路技術。此外,當在混合網路之各種技術上的無線器件在常式及意外操作期間接合及脫離時,以上切換促進對資源之平穩使用及重新分配。
在替代變體中,當調諧偏離持續時間之估計或精確估計不知曉(或不可用)時,無線器件啟動計時器(或計數器)。計時器保持在作用中,至少直至調諧偏離週期結束為止。自此計時器獲得之值允許器件在調諧偏離之後返回至網路後優先調整其操作。舉例而言,若計時器超過某一臨限值,則無線器件可起始連接回復程序,甚至在其他逾時可能不指示此等程序之狀況下亦如此。
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瞭解,估計及調整之程序可藉由網路來輔助。在各種實施中,網路可供應對需要所連接無線器件注意之各種活動(例如,可能引起關於其他存取技術之丟失事件的彼等活動)之時序估計。因此,減輕了對器件提供此等估計之需要。
例示性實施例之詳細描述
現詳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雖然主要在長期演進(LTE)、分碼多 重存取1X(CDMA 1X)蜂巢式網路及CDMA 1X EVDO(演進資料最佳化)之內容脈絡中論述此等實施例,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原理並不如此限制,且可與諸如TD-LTE(分時長期演進)、TD-LTE-進階、TD-SCDMA(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及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其他蜂巢式技術一起使用。事實上,各種所揭示之特徵可結合可受益於對混合用戶端器件接收中斷事件之基於網路之偵測及減輕的任何網路(蜂巢式、無線、有線或其他)使用。
LTE/CDMA 1X混合網路操作
圖1說明例示性混合網路系統100。該例示性混合網路包括與使用者設備(UE)用戶端器件200通信之第一LTE RAN(無線電存取網路)102A及第二CDMA 1X RAN 102B。如圖1中所展示,LTE RAN及CDMA 1X RAN為非同步的,且完全不知曉另一RAN之操作。在其他情形中,RAN可具有較高協調等級;例如,RAN可鬆散地同步,或甚至緊密地同步,此取決於網路實施。
現參看圖2,更詳細地說明例示性使用者設備(UE)裝置200。圖2之UE為支援CDMA 1X網路上之電路交換式呼叫及LTE上之封包交換式呼叫的單一無線電解決方案;具體言之,例示性UE具有交替地用於CDMA 1X或LTE處理之單一射頻(RF)處理「鏈」。具體言之,單一RF鏈週期性地調諧偏離LTE並監視CDMA 1X活動,且單一RF鏈週期性地調諧偏離CDMA 1X並監視LTE活動。UE包括:(i)一或多個射頻(RF)前端202;(ii)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204;以及(iii)至少一應用程式處理器206及相關聯之記憶體208。在各種實施中,RF前端及基頻處理器可進一步專於用處置單一無線技術,或一般化以涵蓋多種無線技術。
如所展示,例示性UE包括第一RF前端,該第一RF前端耦接至經調適以分別介接至LTE網路及CDMA 1X網路之第一基頻處理器及第二 基頻處理器兩者。應進一步瞭解,前述組態僅為說明性的,且各種實施可包括呈各種組合形式之其他蜂巢式技術,諸如GSM、GPRS、EDGE、WCDMA、CDMA2000、CDMA 1X EVDO、LTE-A(LTE進階)等。此外,雖然為簡單起見僅展示單一RF前端,但應瞭解,RF前端可(且一般將)包括多個接收及/或傳輸天線及/或鏈。舉例而言,各種實施例可併入廣泛地用於先前技術內之熟知MIMO(多輸入多輸出)、SISO(單輸入單輸出)、MISO(多輸入單輸出)及SIMO(單輸入多輸出)天線組態。
另外,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UE 200進一步包括可將基頻處理器204中之任一者(或多者)連接至天線202之各者(或多者)的切換組構210。所說明之切換組構經調適以將LTE基頻抑或CDMA 1X基頻連接至RF前端。然而,常見實施例可將一基頻處理器連接至一天線(「一對一」),將一基頻處理器連接至多個天線(「一對多」),將多個基頻處理器連接至一天線(「多對一」),等等。此「切換」能力因數個原因而需要,該等原因包括(例如):(i)電力管理;(ii)處理效率/靈活性;及(iii)可需要僅行動器件之無線電子集在任一時刻為作用中的天線隔離約束。在一些小外觀尺寸設計中,在操作期間不存在足夠空間來完全隔離多個天線;因此,在任何時間僅一天線可為作用中的。類似地,某些外觀尺寸設計可重新使用天線以用於不同無線介面,使得僅一無線介面可在任何給定時間使用共同天線。一般熟習相關技術者應瞭解另外其他促動因素,且本文中不進一步論述該等促動因素(例如,商業或利潤考慮、網路利用等)。此外,各種實施例可包括內容脈絡記憶體及用以支援多個網路之間的轉變之邏輯,該多個網路諸如在2012年5月18日申請且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SERV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5,482號中描述的彼等 網路,該申請案先前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如其中所論述,行動器件在至其的後續報告中指出切換偏離LTE網路之時間。此外,行動器件在自第一網路轉變偏離至第二網路之前進一步將現有內容脈絡資訊儲存至記憶體。當器件返回至第一網路時,器件可重新繼續操作。藉由選擇性地忽略網路命令來使器件能維護多個作用中器件帳戶。
此外,應瞭解,其他組件通常併入UE 200內,但本文中不予以進一步論述。舉例而言,UE可包括使用者介面組件(顯示螢幕、按鈕、觸控式螢幕、撥號盤等)、記憶體組件(例如,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硬碟機(HDD)等)、電力管理組件(例如,蓄電池、充電器組件等),及外部介面(例如,FireWire TM 、Universal Serial Bus TM (USB)、Thunderbolt 等)。
此外,應認識到,圖2中描繪之UE僅說明一例示性實施例。另外其他變體更詳細地描述於共同擁有且同在申請中之以下申請案中:在2011年4月25日申請且題為「DUAL NETWORK MOBILE DEVIC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______號,及在2011年4月6日申請且題為「MULTIPLE NETWORK MOBILE DEVICE CONNECTION MANAGEMENT」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______號,及在2011年5月2日申請且題為「SINGLE-RADIO DEVICE SUPPORTING COEXISTENCE BETWE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099,204號、在2012年1月9日申請且題為「DYNAMIC TRANSMIT CONFIGURATION IN DEVIC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346,419號,及在2012年1月10日申請且題為「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WITH DUAL CIRCUIT ARCHITECTURE」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347,641號,前述申請案中之每一者的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2之例示性UE 200能夠在(例如)圖1之混合網路系統內進行LTE/CDMA 1X混合模式操作。具體言之,UE 200可在向LTE網路註冊之同時發出CDMA 1X語音通話。在混合操作期間,UE可註冊至LTE網路102A及CDMA 1X網路102B兩者。UE能夠接收來自LTE網路抑或CDMA 1X網路之資料及控制訊息且對其作出回應;然而,如先前所論述,UE不能同時對兩個網路作出回應,且始終將CDMA 1X(語音通話)訊務排定為優先於LTE(資料)訊務,以確保使用者對語音通話之體驗不受影響。其他實施可具有其他優先排序方案(例如,其中基於訊務之類型、歷史器件使用等,語音通話具有較低優先權)。
上文論述之優先排序可藉由多種方法達成。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優先排序可藉由在2012年5月18日申請且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CHEDULED OPERATIONS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5,655號中描述的邏輯及程序來處置,前述申請案先前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如其中所論述,操作於CDMA 1X及LTE網路中之UE排程CDMA 1X網路之各種時間敏感及非時間敏感任務,以便最低程度地影響LTE網路操作。舉例而言,混合模式UE將CDMA 1X維護任務之優先順序排定為P1(時間敏感)、P2(時間不敏感)、P3(時間不敏感,不可間斷)。例示性UE根據P1 CDMA 1X任務來排程LTE任務,但P2及P3 CDMA 1X任務靈活地提前或延遲,以便最低程度地影響LTE操作。
此外,在各種實施中,此優先排序可用以使用在2012年5月18日申請且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ASSISTED HYBRID NETWORK OPERATION」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5,802號中描述的程序及架構來避免排程衝突,前述申請案先前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如其中所論述,兩個或兩個以上非同步網 路之間的排程衝突得以最少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網路基於另一網路之「高優先權」任務在某些時間間隔期間發生的可能性而將此等時間間隔分配用於「低優先權」任務。因為在所分配之時間間隔期間針對用戶端器件僅排程低優先權任務,所以當該用戶端器件自第一網路解諧以與其他網路通信時最低程度地影響效能。在一例示性實施中,當用戶端器件解諧以與另一網路互動時,不通知第一網路。事實上,第一網路可完全不知曉用戶端器件之至其他網路的連接狀態,此情形有利地簡化操作且排除對網路之任何基礎結構改變。
一旦UE 200已連接至LTE網路102A,UE便將週期性地將其無線電「調諧偏離」LTE網路以執行CDMA 1X維護動作,諸如探尋(acquire)CDMA 1X小區,向探尋到之CDMA 1X小區註冊及接收CDMA 1X傳呼,等等。取決於CDMA 1X網路102B無線電條件,此等動作之時間範圍在一例示性實施中可為八十毫秒(80ms)直至若干秒(4s至6s)。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存在調諧偏離間隔可小於80ms(例如,對於快速傳呼頻道(QPCH)操作僅幾毫秒)或長於6s之某些情形,前述範圍僅為說明性的。此外,當UE在CDMA 1X網路上接收或發出語音通話時,可切斷(drop)LTE連接。如下文中所使用,術語「調諧偏離」、「解諧」等可互換地使用,且類似地,互反術語「調諧入」、「調諧回」等可互換地使用。更一般而言,將「調諧偏離」操作歸入於用戶端器件接收中斷事件之較大群組中。具體言之,藉由用戶端器件(在具有網路協調或不具有網路協調之情況下)起始此等用戶端器件接收中斷事件,以有意地或間接地停用用戶端器件之接收從而達成某一其他目的或目標。用於促成此等事件之原因的常見實例包括(例如)對其他網路執行量測,減小電力消耗,減小對其他附近器件之干擾,為其他應用程式保留處理資源,等等。
返回參看圖2之例示性UE 200,存在可觸發調諧偏離事件之若干 事件。常見實例包括(不限於):(i)註冊;(ii)位置更新;(iii)傳呼;(iv)搜尋操作;(v)小區量測;(vi)語音通話事件(行動件發起(MO)(亦即,由行動器件發出)及行動件終止(MT)(亦即,由行動器件接收)兩者);及(vii)服務中止(OOS)程序。調諧偏離事件本質上可為週期性的(或另外以可預測方式排程),或可為完全不可預測之間斷事件,或其變體或組合。調諧偏離事件之持續時間自幾毫秒大幅度地變化至若干秒。
舉例而言,在此內容脈絡內,UE可週期性地調諧偏離LTE網路以調諧入至CDMA 1X網路以偵測傳呼頻道,且執行CDMA 1X網路之伺服小區及相鄰小區量測。更少見地,調諧偏離事件可需要實質上較長之時間間隔以執行冗長維護任務。在正常操作過程中,行動器件週期性地調諧至CDMA 1X網路歷時簡短時間間隔。偶爾地,器件必須執行更冗長任務。冗長任務之常見實例包括(不限於):位置區域更新(LAU),其中行動器件必須與CDMA 1X網路積極地交換資訊;不良接收之週期(例如,行動器件可需要額外時間來解碼訊息傳遞(例如,傳呼頻道等));等等。
雖然關於具備LTE/CDMA 1X能力之用戶端器件來論述前述情形,但應進一步瞭解,類似(若不相同)複雜化出現在其他混合用戶端器件中。舉例而言,其他行動器件可能夠實施分時長期演進(TD-LTE)技術及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技術。在LTE(亦稱作分頻雙工LTE(FD-LTE))中,使用不同頻率來傳輸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在分時雙工LTE(TD-LTE)中,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在相同頻率上,且分離發生在時域中使得呼叫中之每一方向經指派給特定時槽。
類似地,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允許使用同一訊框中之不同時槽將訊務在上行鏈路上傳輸(自行動終端機至基地台)及在下行鏈路上傳輸(自基地台至行動終端機)。
各種實施例可(諸如)藉由實施本文中參看圖3描述之方法進一步將此等技術共同及/或單獨地(結合其他技術)組合於混合網路中(除使用本文中闡述之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一或多個不同組合外)。舉例而言,在與TD-LTE及TD-SCDMA兩者有關之例示性實施例中,連接至TD-LTE網路之UE將週期性地(或基於事件驅動或基於其他者)將其無線電調諧偏離TD-LTE網路以執行TD-SCDMA動作,諸如小區選擇、註冊及接收傳呼。
此外,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為蜂巢式技術標準,其已演進數個進步,包括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及亦稱為3G(第三代)UMTS之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各種其他常見實施例可進一步組合LTE抑或TD-LTE與GSM、GPRS、EDGE、UMTS等中之任一者。
不幸地是,在調諧偏離操作期間,網路(例如,演進型NodeB(eNB))可能不知曉UE已解諧。此可能具有顯著不合需要之影響。舉例而言,考慮圖3中說明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狀態機。RRC狀態機由以下兩個狀態組成:RRC_IDLE 302及RRC_CONNECTED 304。核心網路及UE兩者維護相異但同步的RRC狀態機(亦即,將網路RRC狀態機之改變用信號發送至UE RRC狀態機)。
簡而言之,在RRC_IDLE 302內,UE註冊至核心網路且將被指派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該IP位址在RRC_IDLE 302操作與RRC_CONNECTED 304操作之間持續);然而,UE可僅藉由傳呼存取來取得連續且不可用於資料傳送。在例示性實施例中,UE監視且管理其自身之行動性。具體言之,UE不具有與任何eNB之作用中連接;UE監視eNB之集合(根據作用中集合)以監測傳呼訊息。若UE接收傳呼(例如,核心網路將資料推送至UE),則UE將嘗試聯繫eNB以起始連接。類似地,UE可起始至eNB之連接(例如,在使用者請求資料之情 況下)。在任一情形中,一旦UE嘗試聯繫eNB,UE及eNB便進行隨機存取頻道程序(RACH嘗試)且建立連接。
一旦連接已成功地建立,UE及核心網路便在RRC_CONNECTED 304模式中。在RRC_CONNECTED 模式內,UE具有經指派之IP位址且與一eNB具有作用中內容脈絡。UE可自由地接收及傳輸資料。在一些狀況下,UE行動性係在網路之直接控制下。
現參看圖3A,說明依據時間之一RRC狀態機同步丟失情形。圖3A說明網路RRC狀態(對應於用戶端器件)312、用戶端器件混合操作技術314及用戶端器件RRC狀態316。
如所展示,最初將用戶端器件調諧至LTE網路,但在時間322將其轉變至CDMA 1X,且在時間324轉變回至LTE。
不幸地是,在時間332,在UE已調諧偏離LTE網路的同時,網路指示UE自RRC_CONNECTED 轉變至RRC_IDLE 。因此,網路RRC狀態機轉變至RRC_IDLE 狀態,而器件RRC狀態機保持處於RRC_CONNECTED 狀態。
當器件在時間324自調諧偏離狀態返回時,器件保持處於RRC_CONNECTED 狀態中,直至其時序提前(TA)計時器期滿342為止。TA計時器期滿觸發丟失同步條件,因此器件嘗試重新連接至網路以校正同步丟失(時間344)。
如圖3A之序列中所說明,行動器件在時間332丟失同步,且保持不同步直至時間344為止。為清楚之目的,本文中未按比例展示此時間間隔,且因此此時間間隔可相當長。在此同步丟失週期期間,行動器件在操作於不正確狀態中(例如,對解碼控制頻道之連續不適當嘗試)的同時亦可能浪費明顯的蓄電池電力。
此外,因為行動器件及網路兩者之狀態失配,所以兩方可進行控制或資料發信號的異動,控制或資料發信號經不正確地解譯及/或 丟失或可與其他發信號或操作衝突。
應進一步瞭解,雖然前述實例為說明性的,但其決不為全面的。在LTE/CDMA 1X混合器件之內容脈絡內,許多事件可建立狀態失配。舉例而言,網路具有可觸發RRC狀態改變之多個條件(例如,網路計時器期滿、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新傳輸之最大數目等)。
在各種實施例中,調諧偏離時間之參考估計可藉由網路(例如,經由eNB RLC層)來提供。舉例而言,在將傳呼訊息傳輸至UE後,eNB亦可提供UE已專用於處理傳呼訊息之週期的調諧偏離估計。在一些變體中,此估計可包括時間值。在其他變體中,參考估計可為粗略的定性估計(例如,「短」、「中等」、「長」或「無限」)。在另外其他變體中,可根據臨限值(例如,100ms或200ms)來提供此估計。此臨限值可基於藉由各種網路使用之時間常數(例如,同步或不同步逾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參考估計,使得其可獨立於隨附事件或傳輸而解碼。因此,UE可獲得估計而無需首先處理或判定事件之性質。在一些狀況下,此情形可促進UE在調諧偏離時對其在網路上之操作的調整。
更一般而言,給定本發明,一般熟習相關技術者將易於認識到,狀態同步(失配)情形將發生尤其在以下任何情形中且各種實施例可易於應用於此情形:混合器件及網路根據同步狀態操作,及混合器件可遺失來自網路之狀態更新。舉例而言,雖然前述情形係關於LTE狀態機(RRC_CONNECTED、RRC_IDLE )而說明,但應進一步瞭解,貫穿相關技術而廣泛地使用狀態機。舉例而言,在UMTS內,UE及核心網路維護類似但更複雜之狀態機(例如,RRC_IDLE、URA_PCH、CELL_PCH、CELL_DCH、CELL_FACH 等)。在另一此實例中,在GPRS及GSM系統內,UE及核心網路具有類似狀態機(GPRS使用GPRS封包傳送模式、GPRS封包閒置模式;GSM利用GSM連接模式、GSM 閒置模式)。
方法
現參看圖4,說明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一般化方法400的一實施例。在一情形中,用戶端器件連接至第一網路,其中第一網路完全不知曉用戶端器件之至其他網路的連接。或者,第一網路可具有關於附近網路之有限資訊(例如,時序資訊、已註冊器件等),該有限資訊可週期性地再新,但不整合於第一網路之操作決策內。舉例而言,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經組態用於長期演進(LTE)網路及CDMA 1X網路上之單一無線電操作的行動器件紮駐於LTE網路上,且週期性地調諧至CDMA 1X網路以接收語音通話。
在方法400之步驟402處,用戶端器件識別一或多個丟失事件。在一變體中,丟失事件為接收丟失事件,且為一或多個排程之「調諧偏離」事件。在其他變體中,丟失事件藉由使用者器件來起始(例如,其中器件起始語音通話,或相反地器件起始資料異動)。丟失事件之其他實例包括(例如):電力節省模式、接收中斷、過多干擾等。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對在LTE網路上操作之行動器件進行排程以根據排程而調諧偏離LTE網路,以便調諧入至CDMA 1X網路中以執行某些功能,諸如:傳呼頻道接收、伺服小區量測、相鄰小區量測、更新(例如,位置更新、器件狀態更新等)。
在方法400之步驟404處,用戶端器件判定該一或多個丟失事件之長度。在一實施中,用戶端器件在丟失事件開始時啟動計時器,且在丟失事件結束時停止計時器;經過時間為丟失事件之長度。舉例而言,當行動器件調諧偏離LTE網路時,其啟動計時器;一旦該行動器件返回至LTE網路,器件便停止該計時器且量測經過時間。此等實施量測調諧偏離LTE網路所花費之時間。在替代方法中,行動器件可量測在另一網路中花費之時間的量(例如,計時器量測調諧入至CDMA 1X網路中經過之時間)。「量測」亦可能並非明確地經時間驅動,而是亦可為事件或操作相關的(例如,循環之規定數目、計數器增量、操作等)。
在接收丟失事件具有不確定或不可預測長度之情況下,計時器(或計數器/事件驅動式)實施例可特別有用。舉例而言,在傳呼接收事件期間,行動器件可調諧偏離持續相對短之瞬時(例如,無傳呼訊息)或更顯著持續時間(例如,在行動器件檢查傳呼訊息之情況下,等等)。某些技術可利用分層傳呼訊息方案(例如,器件可檢查快速傳呼頻道以判定其是否應檢查傳呼頻道;若快速傳呼頻道指示可能傳呼,則行動器件必須完全解碼該傳呼頻道)。此等分層方案之特徵通常為短調諧偏離持續時間(例如,無傳呼)、中等調諧偏離持續時間(例如,快速傳呼頻道解碼及無傳呼),及長(可能不可預測)調諧偏離持續時間(例如,完全傳呼訊息解碼序列),或前述各者之組合。
舉例而言,當快速傳呼頻道(QPCH)解碼推斷出傳呼頻道(PCH)解碼不必要時,LTE短調諧偏離持續時間發生。當QPCH解碼為不能判定的且PCH解碼快速結束時,中等調諧偏離持續時間發生。當QPCH解碼為不能判定的或推斷出PCH解碼為必要的時且在PCH解碼不會快速結束之情況下(例如,在器件正受到傳呼之情況下),長(及/或不可預測)調諧偏離持續時間發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可預測或推測接收丟失事件之長度。舉例而言,某些調諧偏離事件具有固定(或實質上可預測)之時間或事件計數。固定丟失事件之常見實例包括(例如)小區量測、註冊訊息傳遞、狀態更新等。舉例而言,行動器件可能需要週期性地調諧入至CDMA 1X網路中以執行伺服小區量測及/或相鄰小區量測。此等量測需要「固定」長度計算,例如,計算在設定時間間隔內之接收信號強度指標(RSSI),計算已知信號之位元錯誤率(BER),等等。可預測 長度可基於計算(例如,列表顯示執行任務之集合所必要的時間)、近似(例如,執行數個量測之平均時間)、預定或預設值等來判定。
在其他替代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可藉由(例如)對遺失信號之數目進行計數以判定接收丟失事件之長度來判定經過之時間。舉例而言,在具有重複計數(例如,編號為0至19之訊框)的網路中,行動器件可在調諧偏離之同時判定遺失之訊框的數目。
在另外其他實施例中,網路可廣播行動器件可用以判定總經過時間之執行網路時間。在一些此種變體中,行動器件可能能夠基於(例如)執行序列(例如,執行偽隨機雜訊(PN)序列等)之改變來判定時間差。
再次返回至圖4,在方法400之步驟406處,用戶端器件基於(接收)丟失事件之長度來判定適當調整。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行動器件基於接收丟失事件之長度來調整一或多個計時器值。計時器之常見實例包括(例如)時序提前(TA)計時器、無線電鏈路故障計時器(例如,LTE中之T310/T311)等。舉例而言,在LTE網路內,用戶端器件維護量測自先前TA命令以來所經過之時間的TA計時器。若行動器件接收TA命令,則計時器重設。若TA計時器期滿,則UE將回應性地起始重新同步序列,其需要起始連接建立。
簡而言之,在LTE網路之內容脈絡內,TA計時器確保行動器件與網路在時序上不具有顯著偏差。有時,網路傳輸TA命令,該TA命令允許行動器件將其時序調整成與網路一致。當行動器件接收TA命令時,其重設其TA計時器。若TA計時器期滿,則行動器件將起始隨機存取頻道(RACH)存取以明確地重新對準其時基。
簡而言之,考慮基於超過一或多個臨限值之時間的長度調整時序提前(TA)計時器的行動器件。在一方案中,行動器件實施多層方法。在低於第一臨限值時,行動器件可簡單地使TA計時器復位而不 進行調整;極短調諧偏離間隔實質上不影響器件時間。在高於第一臨限值且低於第二臨限值時,行動器件可根據時間長度(或其某一比例)調整TA計時器。在一些變體中,行動器件可具有多個臨限值(在高於第一臨限值時,調整為時間長度之第一比例,在高於第二臨限值時,調整為時間長度之第二比例,等等)。在另外其他實施中,器件可具有最大臨限值,在高於該最大臨限值時,行動器件自動地強制進行重新對準程序。
不同變化可根據不同方案來判定臨限值。舉例而言,在一方案中,臨限值可為固定的,或根據行動器件以其他方式預設。在另外其他方法中,可藉由網路來判定臨限值(例如,網路可直接控制臨限值以最大化某些網路行為)。在另外其他實施例中,可基於網路準則但並不直接藉由網路自身來判定臨限值。舉例而言,網路可廣播某些時序組態,行動器件可使用該等時序組態來調整其行為。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行動器件可依據網路參數來組態其臨限值,例如,LTE網路將TA計時器期滿長度指定為自數百毫秒(ms)至若干秒。舉例而言,網路可將所有行動器件之TA計時器設定為兩(2)秒,因此用戶端器件可調整其行為,使得臨限值發生在其各個分率(例如,500ms及1s)處。因此,若藉由網路修改TA計時器參數,則亦動態地修改用戶端器件之臨限值。
返回參看圖4之步驟406,應進一步瞭解,其他實施例可利用計數器而非計時器。計數器之常見實例包括(例如)故障計數等。舉例而言,一個此計數器為無線電鏈路控制(RLC)最大重新傳輸限制,其在每次網路無法適當地接收重新傳輸之封包時遞增。一般而言,RLC最大重新傳輸限制計數器確保行動器件與網路之間的正在進行之通信滿足最小連接效能。在正常操作期間,行動器件(及網路對應物)可針對每一RLC故障使計數器遞增。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行動器件另外基 於接收丟失之經過長度使RLC最大重新傳輸限制遞增,以反映在行動器件調諧偏離之同時重新傳輸之缺乏。
或者(或另外),方法400之步驟406的調整本質上可為動態的,諸如基於歷史或統計分析或甚至基於同期操作考慮。應瞭解,延長在行動器件積極地重新對準至網路之前的時間量之過於慷慨的臨限值將降低行動器件之電力效率(亦即,此係因為行動器件在RRC_CONNECTED操作中花費更多時間)。類似地,最小化在行動器件積極地重新對準至網路之前的時間量之過於保守的臨限值將不利地影響網路資源(亦即,行動器件將消耗顯著網路資源來執行過多重新對準程序)。因此,各種實施可動態地調整一或多個臨限值。舉例而言,在多個反覆內,行動器件可(諸如)基於滾動歷史平均值或其他統計參數來穩定地調節其臨限值以使行動行為最佳化。在另外其他實施例中,行動器件可基於一或多個網路約束及/或使用者考慮來調整其臨限值。舉例而言,某些使用者可較少關心電力消耗,而是偏好最大化高速回應;其他使用者可較少關注效能且更多關注其電力消耗。此外,蓄電池自身之現存狀態可用以驅動對臨限值之動態調整,(諸如)其中在蓄電池處於高充電狀態時使用電力親和性(power-friendly)較低之臨限值,但在蓄電池耗盡時將電力親和性較低之臨限值逐漸地(或逐步地)換取為電力親和性較高之值。
在方法之步驟408處,用戶端器件根據判定之調整來調整操作。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調整一或多個計時器;例如,調諧回至LTE網路之行動器件減小其TA計時器以補償其調諧偏離所花費之時間。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戶端器件根據判定之調整來使一或多個計數器遞增或遞減。
實例操作
現參看圖5,展示及描述圖4之方法400之一例示性實施。具體言 之,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內容脈絡中描述圖5中之方法500的例示性實施例。在一情形中,混合用戶端器件為能夠與長期演進(LTE)網路及分碼多重存取1X(CDMA 1X)網路通信之單一無線電解決方案。雖然以下操作係關於LTE網路之演進型節點B(eNB)而描述,但應易於瞭解,本文中所揭示之各種原理可廣泛應用於基地台(無關於技術),且更一般而言,應用於任何類型之無線伺服器器件(例如,特用網路等)。
圖5展示依據時間之一例示性RRC狀態機回復情形。具體言之,展示網路RRC狀態(對應於用戶端器件)512、用戶端器件混合操作技術514及用戶端器件RRC狀態516。
如圖5中所說明,最初將用戶端器件調諧至LTE網路,但在時間522將其轉變至CDMA 1X,且在時間524轉變回至LTE。在調諧偏離週期期間,在行動器件與網路之間無有效量測報告(例如,同步、不同步等)的異動。LTE網路之上層將在調諧偏離週期期間將所有下層報告視為不同步報告(等效於無線電中斷)。
不幸地是,在時間532,在UE已調諧偏離LTE網路的同時,網路指示UE自RRC_CONNECTED 轉變至RRC_IDLE 。因此,網路RRC狀態機轉變至RRC_IDLE狀態,而器件RRC狀態機保持處於RRC_CONNECTED 狀態。
當在時間524器件自調諧偏離狀態返回時,器件判定調諧偏離所花費之時間的量(在時間522與時間524之間的經過時間)。將結果作為TA計時器之考慮因素。
器件保持處於RRC_CONNECTED 狀態直至其時序提前(TA)計時器期滿542為止。TA計時器期滿觸發丟失同步條件,且器件嘗試重新連接至網路以校正同步丟失(時間544)。對於較長臨限值(未圖示),器件可在返回至LTE網路後立即主動啟動同步回復程序(例如,RRC連接重 新建立),而非等待TA計時器期滿。
圖5及圖3A之異動之間的比較說明狀態失配之減少。如圖5之序列中所說明,行動器件自狀態失配快速回復。
應瞭解,雖然所揭示實施例主要關於以用戶端為中心之混合操作而描述,但本文中呈現之原理決不如此限制。舉例而言,本發明預期以下實施例或實施:其中(i)網路(諸如,eNB或其他實體)執行邏輯處理中之至少一些及/或指導與調諧偏離操作有關之UE操作的各種態樣;及/或(ii)UE及網路實體維持關於狀態同步之某種通信。
應認識到,雖然依據方法之步驟的特定序列來描述某些特徵,但此等描述僅說明本文中揭示之更廣泛方法,且可如特定應用所需要來修改。在某些情況下,可使某些步驟不必要或可選。另外,可將某些步驟或功能性添加至所揭示之實施例,或可更改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之執行次序。將所有此等變化視為涵蓋於本發明內且在本文中主張。
雖然上文之詳細描述已展示、描述及指出如應用於各種實施例之新穎特徵,但應理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進行對所說明之器件或程序之形式及細節的各種省略、替代及改變。前述描述為目前預期之最好模式。此描述決不意謂為限制性的,而是應視為說明本文中描述之一般原理。
400‧‧‧用於在混合網路操作期間使操作狀態同步之一般化方法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在一混合網路操作期間在一使用者設備(UE)用戶端器件藉由與該UE用戶端器件相關聯之一網路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狀態使一RRC狀態同步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之該混合網路操作之特徵在於一第一長期演進(LTE)網路與一第二分碼多重存取1X(CDMA 1X)網路之間的間歇性切換,該方法包含:藉由該UE用戶端器件:識別可能不利地影響該UE用戶端器件之操作之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其中在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期間,該UE用戶端器件調諧偏離該第一LTE網路;估計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一持續時間;基於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經估計之該持續時間判定對維持於該UE用戶端器件之一時序提前(TA)計時器之一調整;及在完成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後,根據經判定之該調整來調整該TA計時器。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調諧入至該第一LTE網路中的同時週期性地發送維護訊息。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維護訊息之該發送而識別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且其中在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期間,該UE用戶端器件調諧至該第二CDMA 1X網路。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藉由查閱用於該第二CDMA 1X網路之預定事件之一排程而識別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進一步基於該UE用戶 端器件之一電力狀態而判定該TA計時器之該調整。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至少部分地基於用於與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相關聯之事件之一類型之歷史資料而估計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該持續時間。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藉由啟動至少一計時器以量測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該持續時間而估計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該持續時間。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用戶端器件藉由對用於複數個調諧偏離事件之每一者之估計之持續時間的一集合進行求和而估計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該持續時間。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TA計時器指定一鏈接值之更新之間的一時間週期;且其中該TA計時器之經判定之該調整減小由該TA計時器指定之該鏈接值之更新之間的該時間週期。
  10. 一種可組態以用於在一第一網路中根據一第一存取技術及在一第二網路中根據一第二存取技術之混合網路操作之無線器件,該無線器件包含:一第一介面,其經組態以經由該第一存取技術維持一操作鏈接;一第二介面,其經組態以經由該第二存取技術維持一操作鏈接;及耦接至該第一介面及該第二介面之邏輯,其經組態以使該無線器件執行以下操作:基於與該第一存取技術相關聯之一事件,預測與該第二存取技術相關聯之一調諧偏離週期之一發生;分析該事件以判定該調諧偏離週期之一持續時間;及 基於該調諧偏離週期之經判定之該持續時間判定對維持於該無線器件之一時序提前(TA)計時器之一調整;及根據經判定之該調整而調整該TA計時器。
  11. 如請求項10之無線器件,其中該第一介面及該第二介面共用至少一資源。
  12. 如請求項11之無線器件,其中在該調諧偏離週期期間該無線器件自該第二介面釋放該共用之至少一資源及分配該共用之至少一資源至該第一介面。
  13. 如請求項10之無線器件,其中該無線器件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將該無線器件之一電力狀態提供至該邏輯的一電力狀態管理處理器;且其中該邏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無線器件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提供之該無線器件之該電力狀態來判定對該TA計時器之該調整。
  14. 如請求項10之無線器件,其中該邏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無線器件執行以下操作:判定該無線器件之一效能目標;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之效能目標而判定對該TA計時器之該調整。
  15. 如請求項10之無線器件,其中該第一介面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無線器件接收與相關聯於該第一存取技術之該事件之一未來發生有關的一描述符訊息;且其中該無線器件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描述符訊息而預測與該第二存取技術相關聯之該調諧偏離週期之該發生。
  16. 如請求項15之無線器件,其中該描述符訊息為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一訊息:(i)一快速訊息,其指示該事件之一未來發 生的可能性;及(ii)一完整訊息,其指示該事件之一未來發生及類型。
  17. 一種儲存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當該等指令由一使用者設備(UE)用戶端器件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該UE用戶端器件執行以下操作:識別可能不利地影響該UE用戶端器件之操作之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其中在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期間,該UE用戶端器件調諧偏離一第一長期演進(LTE)網路而至一第二分碼多重存取1X(CDMA 1X)網路;估計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一持續時間;基於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經估計之該持續時間判定對維持於該UE用戶端器件之一時序提前(TA)計時器之一調整;及在完成該一或多個調諧偏離事件之後,根據經判定之該調整來調整該TA計時器。
TW102111581A 2012-03-30 2013-03-29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TWI492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18608P 2012-03-30 2012-03-30
US13/631,640 US9319952B2 (en) 2012-03-30 2012-09-28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recovery in a hybrid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201A TW201345201A (zh) 2013-11-01
TWI492585B true TWI492585B (zh) 2015-07-11

Family

ID=4923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1581A TWI492585B (zh) 2012-03-30 2013-03-29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TW104118379A TW201603530A (zh) 2012-03-30 2013-03-29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8379A TW201603530A (zh) 2012-03-30 2013-03-29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19952B2 (zh)
EP (1) EP2832147A2 (zh)
JP (1) JP2015514373A (zh)
KR (1) KR20140140619A (zh)
CN (1) CN104221432A (zh)
TW (2) TWI492585B (zh)
WO (1) WO201316282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3184B2 (en) 2012-05-25 2017-03-21 Apple Inc. Tune back coordination with connected mode discontinuous receive
US8879506B1 (en) * 2012-10-29 2014-11-04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scheduled tuneaway
US2014027404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ting paging messages for multiple subscription identities of a single communication device via a single paging channel
US9204353B2 (en) * 2013-03-15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only tune-away
US2014026963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missing rrc connection release message
US9131508B2 (en) * 2014-01-02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source adjustment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call of interest
JP6393764B2 (ja) * 2014-02-13 2018-09-1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機械タイプ通信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9210688B2 (en) * 2014-02-18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une-away mechanism during signaling procedure in multiple subscription communications
US9344930B2 (en) * 2014-04-01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CDMA to GSM tune away pattern
WO2015161441A1 (en) 2014-04-22 2015-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ing embms on a single-radio-multiple-standby user equipment
US9338716B2 (en) 2014-05-15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ecewise aggregation of overhead messaging sets
WO2016078555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suspension of a physical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4580169A (zh) * 2014-12-23 2015-04-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文件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BR112017021433A2 (pt) 2015-04-07 2018-07-03 Qualcomm Inc ajuste de valores de antecipação de temporização em dispositivos móveis
EP3284285B1 (en) 2015-04-14 2021-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une-away operation
DE102015106405A1 (de) * 2015-04-27 2016-10-27 Intel IP Corporatio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auf der basis vondynamischer empfangsdiversität
US10863428B2 (en) * 2015-05-22 2020-12-08 Apple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tune away procedures
WO2016191916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supporting concur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877294B2 (en) 2015-08-31 2018-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une-aways in a multi-subscription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70094568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 away adjustment procedure
US9706583B1 (en) * 2016-09-08 2017-07-1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based on extent to which the user equipment device provides connectivity for at least one other device
WO2018062249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US10423594B2 (en) * 2016-11-28 2019-09-24 Atlassian Pty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exing source code in a search engine
US10327280B2 (en) * 2017-02-02 2019-06-18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state misma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85279B1 (en) 2017-03-03 2018-09-25 Sprint Spectrum L.P. Estimating and using UE tune-away period based on timing of detected missed communications from the UE
US10051603B1 (en) * 2017-06-21 2018-08-14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page transmission power
EP3794881A1 (en) * 2018-06-20 2021-03-24 Convida Wireless, LLC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hop nr iab deployment
CN113170410A (zh) * 2018-12-04 2021-07-23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方位的动态能力报告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9160U (en) * 2008-03-10 2009-06-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utilizing HARQ processes for semi-persistent and dynamic transmissions
TWM363741U (en) * 2008-03-14 2009-08-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WTRU) configured to receive an emergency situation notification
TWM366248U (en) * 2008-05-30 2009-10-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Apparatus for delivery notification of non-access stratum retransmission
TWM367532U (en) * 2008-01-04 2009-10-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for perform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establishment
US20100260147A1 (en) * 2009-04-13 2010-10-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s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8305B2 (en) 2005-02-03 2010-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tune-away capability
US20090207790A1 (en) * 2005-10-27 200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tuneawaystatus in an open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13206B2 (en) * 2008-03-21 2018-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s
KR101710607B1 (ko) 2010-01-20 2017-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259073A (ja) 2010-06-07 2011-12-22 Kyocera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EP2710857B1 (en) 2011-05-20 2021-07-07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serv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
JP5809744B2 (ja) 2011-05-20 2015-11-11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ハイブリッド・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ける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された動作の最適化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626267B1 (ko) 2011-05-20 2016-05-31 애플 인크. 하이브리드 네트워크 동작에 있어서의 우선순위 기반 태스크 스케줄링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들
US9357461B2 (en) 2011-11-04 2016-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for circuit switched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9603184B2 (en) 2012-05-25 2017-03-21 Apple Inc. Tune back coordination with connected mode discontinuous receiv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7532U (en) * 2008-01-04 2009-10-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for perform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establishment
TWM359160U (en) * 2008-03-10 2009-06-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utilizing HARQ processes for semi-persistent and dynamic transmissions
TWM363741U (en) * 2008-03-14 2009-08-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WTRU) configured to receive an emergency situation notification
TWM366248U (en) * 2008-05-30 2009-10-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Apparatus for delivery notification of non-access stratum retransmission
US20100260147A1 (en) * 2009-04-13 2010-10-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s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62823A3 (en) 2014-04-03
US9319952B2 (en) 2016-04-19
TW201603530A (zh) 2016-01-16
CN104221432A (zh) 2014-12-17
WO2013162823A2 (en) 2013-10-31
US20130260758A1 (en) 2013-10-03
JP2015514373A (ja) 2015-05-18
TW201345201A (zh) 2013-11-01
EP2832147A2 (en) 2015-02-04
KR20140140619A (ko) 2014-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2585B (zh) 在混合網路中用於同步回復之裝置及方法
EP27108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serv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
US88681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tate suspension in hybrid networks
KR101664644B1 (ko) 하이브리드 클라이언트 디바이스 수신 정지 이벤트의 네트워크 기반 검출 및 경감
US201502892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assisted hybrid network operation
US1032719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scheduling in hybrid networks based on client identity
KR20140015566A (ko) 하이브리드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스케줄링된 동작들을 최적화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337140A1 (e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EP3228145A1 (en) Latency redu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bursty interactive traffic
WO2022151844A1 (en) Methods for adapting nb-iot measurement procedure based on carrier frequency relations
TWI516057B (zh) 用於混合網路中狀態暫停之裝置及方法
TWI498017B (zh) 用於網路偵測及混合用戶端器件操作之減輕的裝置及方法
EP4342257A1 (en) Sidelink-related event notification for sidelink group via sidelink chan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