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9410B -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9410B
TWI489410B TW102126712A TW102126712A TWI489410B TW I489410 B TWI489410 B TW I489410B TW 102126712 A TW102126712 A TW 102126712A TW 102126712 A TW102126712 A TW 102126712A TW I489410 B TWI489410 B TW I4894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stant messaging
messaging service
function
log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6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4988A (zh
Inventor
Yung Yen Chang
Hung Li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2126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9410B/zh
Priority to CN201310349784.4A priority patent/CN104348709A/zh
Priority to US14/093,044 priority patent/US2015003314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4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9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94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結合功能鍵操作的即時通訊服務管理方法與使用此方法的電子裝置。
隨著網路技術的精進,現代人越來越習慣透過即時通訊服務(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來與他人溝通聯繫。詳言之,基於網路來傳遞訊息的即時通訊服務只要在能存取網路的環境下,便能讓使用者與他人聯繫,且大多不需要額外收取傳遞訊息的費用,此點無疑加快了即時通訊服務的普及速度。且即時通訊服務在支援文字訊息之外,亦能讓使用者透過語音、圖片或影像等方式溝通,多樣化的聯繫方式更強化了溝通上的便利性,從而提高現代人使用即時通訊服務的意願。
在即時通訊服務業者百家爭鳴的情況下,使用者多半會註冊使用數個即時通訊服務。然而使用者需要在本身擁有的數台電子裝置中,分別去手動登入這些即時通訊服務的登入資訊,如 此才能利用各種電子裝置來使用即時通訊服務。不難想見,上述登入方式相當繁瑣不便。且由於缺乏對使用者同時登入的數種即時通訊服務進行管理的技術,使用者在一台電子裝置登入數種即時通訊服務之後,也難以有效掌握各即時通訊服務的使用狀態。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能簡化使用者在不同裝置登入數個即時通訊服務的流程,並結合功能鍵的操作來提升使用數個即時通訊服務的便利性。
本發明的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當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經由網路相互連接時,判斷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所個別具有的認證資訊是否相符。若兩者相符,則由第二電子裝置將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的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第二電子裝置的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入程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個別執行一管理軟體,而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由第二電子裝置透過管理軟體取得多個候選即時通訊服務。根據上述候選即時通訊服務建立並顯示登入管理介面於第二電子裝置。透過登入管理介面取得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其中各即時 通訊登入資訊對應其中一個候選即時通訊服務。以及將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儲存於第二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電子裝置的認證資訊是由執行於第一電子裝置的管理軟體根據第一電子裝置所取得的第一使用者輸入所產生,而第二電子裝置的認證資訊是由執行於第二電子裝置的管理軟體根據第二電子裝置所取得的第二使用者輸入所產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由第二電子裝置將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的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的步驟包括由第二電子裝置根據第一電子裝置的登入資訊取得狀態,從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的所有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中決定要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需同步資訊,並由第二電子裝置將上述需同步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第二電子裝置的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入程序的步驟更包括使用接收自第二電子裝置的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自動登入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並藉由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表示上述即時通訊服務已全部登入的提示效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從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中,決定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交談功能 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透過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與一聯絡人進行通訊,並藉由對應交談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通訊狀態的提示效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每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在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中,輪流選擇不同的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藉由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提示效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當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接收到新訊息時,藉由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通知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的提示效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每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在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所具有的多個預設使用者狀態之間輪流選擇不同的當前使用者狀態,並藉由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當前使用者狀態的提示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適用於一第一電子裝置,此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並透過上述即時通訊服務中的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與第二電子裝置進行通訊。此方法包括執行管理軟體以顯示登出管理介面,並透過 登出管理介面取得登出類型,其中登出類型為無互動式登出、第一類互動式登出或第二類互動式登出。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依據登出類型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依據登出類型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的步驟包括若登出類型為無互動式登出,則直接令第一電子裝置登出上述即時通訊服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依據登出類型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的步驟包括若登出類型為第一類互動式登出,則傳送回覆訊息至第二電子裝置,再令第一電子裝置登出上述即時通訊服務。上述回覆訊息是透過登出管理介面所接收的使用者自訂訊息,或透過登出管理介面所選出的系統預設訊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依據登出類型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的步驟包括若登出類型為第二類互動式登出,則要求第二電子裝置傳送留言訊息,且在接收到來自第二電子裝置的留言訊息時,將留言訊息傳送至第三電子裝置,以及令第一電子裝置登出上述即時通訊服務。其中,第三電子裝置是透過登出管理介面所設定。
本發明的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用於已登入一 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第一電子裝置,此方法包括執行管理軟體以顯示切換管理介面,並透過切換管理介面接收裝置識別資訊。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令第一電子裝置登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控制對應裝置識別資訊的第二電子裝置自動登入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令第一電子裝置登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控制對應裝置識別資訊的第二電子裝置自動登入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步驟包括當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經由網路相互連接時,判斷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所個別具有的認證資訊是否相符。若兩者相符,則在第二電子裝置缺少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時,由第一電子裝置將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以使第二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第一電子裝置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自動登入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多個功能鍵與處理器。其中處理器結合上述功能鍵以執行前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各功能鍵為可發光按鍵,且分別以特定顏色的光源提供提示效果。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 置在利用一個電子裝置取得數個即時通訊服務的登入資訊後,可將上述登入資訊傳送至其他符合認證條件的電子裝置,使其藉此登入即時通訊服務,從而免除使用者需要在不同的電子裝置都必須自行輸入登入帳號與密碼的情況。且結合功能鍵的操作不但利於管理即時通訊服務的登入、登出,以及切換等操作,還能透過功能鍵提供的提示效果讓使用者快速掌握即時通訊服務的使用狀態。據此,讓具有多個即時通訊服務帳號的使用者能更便利地透過數個裝置來使用即時通訊服務。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第一電子裝置
200‧‧‧第二電子裝置
300‧‧‧網路
S210~S280‧‧‧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各步驟
S310~S350‧‧‧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的第一與第二電子裝置傳遞封包的各步驟
S410~S430‧‧‧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各步驟
S510~S580‧‧‧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各步驟
110‧‧‧處理器
120‧‧‧通訊模組
130‧‧‧鍵盤控制器
140_1、140_2、140_3、140_4、140_5、140_6、140_7、140_n‧‧‧功能鍵
150‧‧‧螢幕
160‧‧‧鍵盤
170‧‧‧觸控板
710‧‧‧智慧型手機
720‧‧‧桌上型電腦
730‧‧‧平板電腦
740‧‧‧筆記型電腦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與第二電子裝置傳遞封包的時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 方法的流程圖。
圖6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6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的第一電子裝置10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第二電子裝置200例如是智慧型手機,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可以是任何具備運算處理能力,並且能連接有線及/或無線網路的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曾將關於一或多種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IM)服務的登入資訊(例如,登入帳號與密碼等)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200,那麼在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經由網路300相互連接時,倘若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具有相同的認證資訊,則第二電子裝置200可將其所儲存的部份或全部即時通訊登入資訊透過網路300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讓第一電子裝置100可藉此登入對應的即時通訊服務,而不需要使用者在第一電子裝置100端再次輸入登入帳號與密碼。
以下將以圖2說明本實施例之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詳細流程。請同時參閱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分別執行同一款管理軟體,此管理軟體在被開啟之際需取得用以產生認證資訊的使用者輸入(例如,帳號與密碼、指紋,或聲紋等,在此不加以限制),爾後方能正常執行。換句話說,第一電子裝置100具有一認證資訊,其為執行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管理軟體根據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取得的使用者輸入所產生,而第二電子裝置200亦具有一認證資訊,其是由執行於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管理軟體根據第二電子裝置200所取得的使用者輸入所產生。
首先如步驟S210所示,第二電子裝置200透過其所執行的管理軟體取得多個候選即時通訊服務,上述候選即時通訊服務例如是使用者在第二電子裝置200上有安裝相應軟體的即時通訊服務,或是較常被使用的即時通訊服務。
接著在步驟S220中,執行於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管理軟體根據所取得的候選即時通訊服務建立一登入管理介面,並將登入管理介面顯示於第二電子裝置200的螢幕。並且如步驟S230所示,管理軟體透過登入管理介面取得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並且將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儲存於第二電子裝置200,其中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是對應一個候選即時通訊服務。舉例來說,登入管理介面可包括對應各候選即時通訊服務的選項,以及用以輸入各種即時通訊登入資訊的欄位。當使用者點選對應某一候選即時 通訊服務的選項,便可在相應的欄位輸入關於此候選即時通訊服務的登入資訊。管理軟體可將對應不同候選即時通訊服務的數筆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彙整為一個設定檔(profile),並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200的儲存單元中。
接下來在步驟S240中,第二電子裝置200反覆判斷是否經由網路300連接其他電子裝置。為了方便說明,以下將透過網路3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相互連接的電子裝置稱為第一電子裝置100。
若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在步驟S250中,第二電子裝置200判斷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個別具有的認證資訊是否相符。亦即,判斷分別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管理軟體在被開啟之際所取得的使用者輸入是否相符。
若步驟S250的判斷結果為否,則如步驟S260所示,第二電子裝置200不將其所儲存的任何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至此結束本實施例之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流程。
若步驟S250的判斷結果為是,接著在步驟S270中,第二電子裝置200將其所儲存的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子裝置200會根據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登入資訊取得狀態,而從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200的所有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中決定要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的至 少一需同步資訊,並透過網路300將上述需同步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是透過傳遞封包的方式來確定哪些是需同步的登入資訊,而以下將以圖3來做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閱圖3,如步驟S310所示,第二電子裝置200將第一類封包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並如步驟S32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將第一類封包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200。在第一類封包中,包含發送此封包之裝置的裝置識別資訊及其登入資訊取得狀態,裝置識別資訊例如是由發送此封包之裝置所執行的管理軟體自系統管理基本輸入輸出系統(System Management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SMBIOS)抓取,而登入資訊取得狀態包括發送此封包之裝置已儲存哪些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必須特別說明的是,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雖然是由第二電子裝置200先將第一類封包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由第一電子裝置100先將第一類封包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200,或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同時將第一類封包傳送出去。
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在收到來自對方的第一類封包後,可據此得知對方的登入資訊取得狀態,從而得知對方是否具有本身所缺乏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第二電子裝置200儲存有第一電子裝置100所缺乏的一或多筆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則如步驟S33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 將第二類封包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200,第二類封包中記錄有第一電子裝置100所缺乏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所對應的即時通訊服務的名稱及/或代碼。第二電子裝置200收到來自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第二類封包後,便可從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200的所有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中決定至少一需同步資訊,並根據這些需同步資訊產生第三類封包,並如步驟S340所示,將第三類封包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電子裝置200會先對第三類封包執行一加密處理再將其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第一電子裝置100在收到第三類封包後,如步驟S35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將用以確認的第四類封包回傳至第二電子裝置200。其中,第二電子裝置200可根據第四類封包中的參數判斷第一電子裝置100是否已順利取得需同步資訊,或是需要重新將需同步資訊傳送至第一電子裝置100。
在經過上述步驟後,第一電子裝置100已取得使用者先前輸入至第二電子裝置200的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接著在步驟S280中,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受到一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直接使用接收自第二電子裝置200的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入程序,以自動登入對應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如此一來,使用者不需要在第一電子裝置100手動輸入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亦能完成即時通訊服務的登入程序。
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為一可發光按 鍵,例如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按鍵,但本發明不侷限於此。當使用者按下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後,其會發出特定顏色的光源來提供表示所有即時通訊服務已全部登入的提示效果。在其他實施例中,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也可以是顯示在螢幕中的軟體按鍵,並可以特定顏色的外觀來提供所有即時通訊服務已全部登入的提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之外,第一電子裝置100還包括其他數個對應不同功能的功能鍵,使用者能透過操作上述功能鍵來對即時通訊服務進行管理。
舉例來說,在第一電子裝置100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的情況下,每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在已登入的上述即時通訊服務中,輪流選擇不同的一即時通訊服務來做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藉由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提示效果。假設第一電子裝置100已登入第一、第二與第三即時通訊服務,且使用者正利用第一即時通訊服務與他人通訊,則第一即時通訊服務即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而每當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則第一電子裝置100依序選擇第二即時通訊服務、第三即時通訊服務、第一即時通訊服務來做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以特定顏色的光源提供對應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提示效果。假設第一、第二與第三即時通訊服務分別對應藍色、紅色與黃色,則當第一 即時通訊服務被選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時,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藍色光源,當第二即時通訊服務被選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時,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紅色光源,而當第三即時通訊服務被選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時,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黃色光源。
一旦第一電子裝置100已從所登入的所有即時通訊服務中決定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交談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便透過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與一聯絡人進行通訊,並藉由對應交談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通訊狀態的提示效果。例如,令功能鍵發出特定顏色的光源已表示通訊正在進行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還具有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每當此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在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所具有的多個預設使用者狀態之間輪流選擇不同的當前使用者狀態,並藉由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當前使用者狀態的提示效果。舉例來說,假設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具有的預設使用者狀態包括線上狀態、忙碌狀態,以及離線狀態,且分別對應綠色、紅色,以及灰色。則當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而使第一電子裝置100選擇線上狀態時,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綠色光源做為提示效果。當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而使第一電子裝置100選擇忙碌狀 態時,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紅色光源做為提示效果。當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而使第一電子裝置100選擇離線狀態時,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灰色光源做為提示效果。
從另一方面來看,當第一電子裝置100已登入的任一即時通訊服務接收到新訊息時,藉由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通知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的提示效果。例如,每當有新訊息時,對應通知功能的功能鍵便會發出特定顏色的光源來通知使用者。
在以下的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的使用者可利用執行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管理軟體來設定登出類型,進而在選取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時,使第一電子裝置100依據所設定的登出類型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以下將以圖4來說明第一電子裝置100依據所設定的登出類型執行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的詳細步驟。
首先如步驟S41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利用所執行的管理軟體以顯示登出管理介面。舉例來說,管理軟體在執行後會顯示一主操作介面,而使用者可點選主操作介面上的特定選項來切換至登出管理介面。
接著在步驟S420中,透過登出管理介面取得登出類型。在本實施例中,登出類型例如是無互動式登出、第一類互動式登出或第二類互動式登出,而登出管理介面會顯示對應上述各種登 出類型的選項以供使用者選擇。例如,當使用者選取對應無互動式登出的選項時,則登出類型被設定為無互動式登出,以此類推。
爾後,如步驟S430所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依據登出類型執行一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以下分別以三種登出類型來說明即時通訊服務登出程序的詳細運作方式。
若登出類型為無互動式登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則直接令第一電子裝置100登出原本已登入的所有即時通訊服務。
若登出類型為第一類互動式登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自動將一回覆訊息傳送至目前正透過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而與第一電子裝置100進行通訊的電子裝置,接著再令第一電子裝置100登出原本已登入的所有即時通訊服務。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所自動送出的回覆訊息例如是透過登出管理介面所接收的使用者自訂訊息,或透過登出管理介面所選出的系統預設訊息。也就是說,使用者可預先自行設定要回覆的訊息內容,或從數個系統預設的回覆訊息中進行選擇,而使用者自行設定或選擇的回覆訊息內容會記錄在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儲存單元中。
若登出類型為第二類互動式登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登出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要求目前正透過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而與第一電子裝置 100進行通訊的電子裝置傳送一留言訊息,且在接收到上述留言訊息時,透過網路將留言訊息傳送至另一電子裝置(此電子裝置可由使用者預先透過管理介面來進行設定),接著再令第一電子裝置100登出原本已登入的所有即時通訊服務。上述留言訊息可以是文字留言、語音留言、影音留言等,在此並不限定留言訊息的種類。
在上述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要登出目前所使用的即時通訊服務之際,除了直接登出即時通訊服務之外,第一電子裝置100還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設定,將預設的回覆訊息傳送至其他電子裝置,讓對方得知登出的原因等訊息。或者,第一電子裝置100也可以要求對方主動的留下重要的留言訊息,再轉傳至使用者設定的其他電子裝置,進而讓使用者可以隨時掌握對方所要傳達的重要事件。
圖5是依照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0而以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和其他連絡人進行通話,使用者可利用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功能鍵使第一電子裝置100登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且令另一個電子裝置自動登入此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
首先如步驟S51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利用所執行的管理軟體以顯示切換管理介面。舉例來說,管理軟體在執行後會顯示一主操作介面,而使用者可點選主操作介面上的特定選項來切換至切換管理介面。
接著在步驟S520中,第一電子裝置100透過切換管理介面接收裝置識別資訊。例如,切換管理介面會顯示一選單而列出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等各種電子裝置以供使用者選擇。待使用者透過切換管理介面進行選擇後,第一電子裝置100便會接收到對應的裝置識別資訊。
爾後如步驟S530所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將登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控制對應裝置識別資訊的電子裝置(以下稱之為第二電子裝置)自動登入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
詳言之,如步驟S54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反覆判斷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是否經由網路相互連接。當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已經由網路相互連接,則在步驟S550中,第一電子裝置100判斷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個別具有的認證資訊是否相符。亦即,判斷分別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的管理軟體在被開啟之際所取得的使用者輸入是否相符。
若步驟S550的判斷結果為否,則如步驟S56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發出一示警訊息,以通知使用者無法完成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自動切換操作。
若步驟S550的判斷結果為是,如步驟S570所示,在第二電子裝置缺少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時,第一電子裝置100將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 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詳言之,在第一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第一電子裝置100會透過網路發出一第五類封包,其包括裝置識別資訊與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代碼。而當下任何有網路與第一電子裝置100連接的裝置都能收到此第五類封包,但唯有同樣有安裝管理軟體的電子裝置能正確解析封包內容,並根據封包中的裝置識別資訊來判斷本身是否需要對此封包做進一步處理(亦即,判斷本身是否為需要切換登入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目標裝置)。假設第二電子裝置在解析所收到的第五類封包後判斷本身為目標裝置,則可根據第五類封包中的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代碼判斷本身是否舉有登入此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若不具有相對應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則可發出如前述實施例所述的第二類封包,以要求第一電子裝置100將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並且如步驟S580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登出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且第二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第一電子裝置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自動登入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
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使用者能依據所身處的環境選擇要在哪個電子裝置上使用即時通訊服務。舉例來說,假設使用者原先是利用家中的桌上型電腦而以一即時通訊服務和朋友進行通話,當使用者有事需離開時,可按壓桌上型電腦所具有的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使即時通訊服務自動切換登入至其他具 有可攜性的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據此確保通話不會中斷。
以下將以圖6A與6B來說明上述實施例的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內部方塊圖與外觀示意圖。
請參閱圖6A,第一電子裝置100包括處理器110、通訊模組120、鍵盤控制器130,以及n個功能鍵140_1至140_n,其中n為正整數。
處理器110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負責控管第一電子裝置100的運作。
通訊模組120可以是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模組、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模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模組,或任何具備連接有線及/或無線網路的功能的模組。通訊模組120根據處理器110的指示來連接網路,並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
鍵盤控制器130負責在功能鍵140_1至140_n受到操作時,發出對應的中斷訊號給處理器110,以由處理器110進行相應的後續處理。詳言之,鍵盤控制器130在功能鍵140_1至140_n受到操作時,改變嵌入式控制器隨機存取記憶體(Embedded Controller Random Access Memory,ECRAM)中相對應的功能參數。接著通知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再由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透過中斷訊號(例 如,INT15)或符合微軟公司所制定之視窗管理裝置(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WMI)規範的訊號通知由處理器110執行的管理軟體執行後續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功能鍵140_1至140_n例如是發光二極體按鍵,這類實體可發光按鍵可具有相同或相異的形狀,並能依據鍵盤控制器130的控制而發出特定顏色的光源以提供各種提示效果。如圖6B所示,若第一電子裝置100為具有螢幕150、鍵盤160,以及觸控板170的筆記型電腦,則功能鍵140_1至140_n可配置在鍵盤160的右上方,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圖6B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據有7個功能鍵140_1至140_7,分別對應登入功能、交談功能、服務切換功能、通知功能、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登出功能,以及裝置切換功能。在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管理軟體被執行之後,一旦功能鍵140_1至140_7中的任一功能鍵受到使用者的選取操作,鍵盤控制器130便將對應的中斷訊號傳送至處理器110,以由處理器110執行前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
必須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二電子裝置亦可具有與第一電子裝置類似的功能。然而在上述實施例雖然是以兩個電子裝置來說明本發明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然而在使用者擁有多台電子裝置的情況下,只要在所有電子裝置都安裝並執行管理軟體,便能只在其中一台電子裝置設定數種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而透過網路將上述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 其他各台電子裝置。進而利用各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功能鍵執行登入、登出,以及切換等關於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
如圖7所示,假設智慧型手機710、桌上型電腦720、平板電腦730,以及筆記型電腦740均執行管理軟體且具有相符的認證資訊。若使用者曾在智慧型手機710設定數種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並曾在桌上型電腦720設定數種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在智慧型手機710、桌上型電腦720、平板電腦730,以及筆記型電腦740能透過網路彼此連接後,便會兩兩相互透過封包傳遞的方式取得所有使用者曾設定過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並且在所具有的功能鍵受到選取操作時執行該功能鍵所對應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如此一來,使用者不需要在每個電子裝置都手動輸入各個即時通訊服務的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並且在需要使用即時通訊服務時,亦能透過功能鍵進行更直覺且便利的操作。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透過檢查認證資訊的方式,讓使用者只需輸入一次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便可在數台電子裝置使用對應的即時通訊服務。並且,結合功能鍵的操作來進行即時通訊服務的登入、登出以及裝置的切換,能讓使用者更快速且精準地掌握眾多即時通訊服務。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10~S280‧‧‧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的各步驟

Claims (12)

  1. 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當一第一電子裝置與一第二電子裝置經由一網路相互連接時,判斷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所個別具有的一認證資訊是否相符;若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所個別具有的該認證資訊相符,則由該第二電子裝置將儲存在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該第一電子裝置;以及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一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受到一選取操作時,該第一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執行一即時通訊服務登入程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其中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個別執行一管理軟體,該方法更包括:由該第二電子裝置透過該管理軟體取得多個候選即時通訊服務;根據該些候選即時通訊服務建立並顯示一登入管理介面於該第二電子裝置;透過該登入管理介面取得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其中各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對應該些候選即時通訊服務的其中之一;以及儲存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於該第二電子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其中該第一電子裝置的該認證資訊是由執行於該第一電子裝置的該管理軟體根據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取得的一第一使用者輸入所產生,而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認證資訊是由執行於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管理軟體根據該第二電子裝置所取得的一第二使用者輸入所產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其中由該第二電子裝置將儲存在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該第一電子裝置的步驟包括:由該第二電子裝置根據該第一電子裝置的一登入資訊取得狀態,從儲存在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中決定要傳送至該第一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需同步資訊;以及由該第二電子裝置將該至少一需同步登入資訊傳送至該第一電子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其中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該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受到該選取操作時,該第一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執行該即時通訊服務登入程序的步驟更包括:使用接收自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至少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自動登入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以及藉由該對應登入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表示該至少一即時通訊 服務已全部登入的一提示效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從該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中,決定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一對應交談功能的功能鍵受到該選取操作時,透過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與一聯絡人進行通訊;以及藉由該對應交談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一通訊狀態的一提示效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每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一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該選取操作時,在該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中,輪流選擇不同的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藉由該對應服務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一提示效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當該第一電子裝置已登入的至少一即時通訊服務接收到一新訊息時,藉由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一對應通知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的一提示效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更包括:每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一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該選取操作時,在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所具有的多個預設使用者狀態之間輪流選擇不同的一當前使用者狀態,並藉由該對應使用者狀態切換功能的功能鍵來提供對應該當前使用者狀態的一提示效果。
  10. 一種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用於已登入一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一第一電子裝置,該方法包括:執行一管理軟體以顯示一切換管理介面;透過該切換管理介面接收一裝置識別資訊;以及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一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一選取操作時,令該第一電子裝置登出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控制對應該裝置識別資訊的一第二電子裝置自動登入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其中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具有的該對應裝置切換功能的功能鍵受到該選取操作時,令該第一電子裝置登出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並控制對應該裝置識別資訊的該第二電子裝置自動登入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步驟包括:當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經由一網路相互連接時,判斷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所個別具有的一認證資訊是否相符;以及 若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所個別具有的該認證資訊相符,則在該第二電子裝置缺少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一即時通訊登入資訊時,由該第一電子裝置將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的該即時通訊登入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以使該第二電子裝置使用接收自該第一電子裝置的該即時通訊登入資訊來自動登入該當前控制即時通訊服務。
  1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多個功能鍵;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結合該些功能鍵以執行如請求項1或10所述的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些功能鍵為一可發光按鍵,且分別以一特定顏色的光源提供一提示效果。
TW102126712A 2013-07-25 2013-07-25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TWI489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6712A TWI489410B (zh) 2013-07-25 2013-07-25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CN201310349784.4A CN104348709A (zh) 2013-07-25 2013-08-12 即时通信服务的管理方法与电子装置
US14/093,044 US20150033142A1 (en) 2013-07-25 2013-11-29 Method for managing im ser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6712A TWI489410B (zh) 2013-07-25 2013-07-25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4988A TW201504988A (zh) 2015-02-01
TWI489410B true TWI489410B (zh) 2015-06-21

Family

ID=5239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6712A TWI489410B (zh) 2013-07-25 2013-07-25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3142A1 (zh)
CN (1) CN104348709A (zh)
TW (1) TWI4894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2525B (zh) * 2017-02-08 2022-05-0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即時通訊訊息的提醒方法及即時通訊用戶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55787A1 (en) * 2014-06-06 2015-12-10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executing multi-device commands on a distributed contro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0112A1 (en) * 2005-03-18 2006-10-12 Yahoo! Inc. Method for signing into a mobile device over a network
US20060240824A1 (en) * 2005-04-25 2006-10-26 Irvin Henderson Method for quick registration from a mobile device
TW200731758A (en) * 2006-02-14 2007-08-16 Mitac Int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TW200943081A (en) * 2008-04-14 2009-10-16 Seenergy Corp Control module capable of connecting via instant communication service
TW201105098A (en) * 2009-07-24 2011-02-01 Yu-Chieh Li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via internet
US20120143974A1 (en) * 2009-09-16 2012-06-0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erver For Instant Messaging
US20120233659A1 (en) * 2007-02-26 2012-09-13 Picup, Llc Network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W201329733A (zh) * 2012-01-13 2013-07-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用於掌上型電子裝置上的即時通訊方法及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8300B1 (en) * 2000-11-09 2005-08-09 Palmsour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flexible configuring of notifications and activation
US7725542B2 (en) * 2003-02-10 2010-05-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orwarding IM messages to E-mail
US20050080863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Daniell W. Todd Providing indicators in group email messages
US8181226B2 (en) * 2005-10-26 2012-05-15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session transfer
US20090049203A1 (en) * 2007-08-16 2009-02-19 Itay Sherman Communication layer switching device
US20090048027A1 (en) * 2007-08-17 2009-02-19 Paltronics, Inc. Player tracking module navigation device, and game machine and/or table gam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8392580B2 (en) * 2008-02-20 2013-03-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transfer of sessions between user devices
EP2356777B1 (en) * 2008-11-12 2016-06-29 Citrix Systems, Inc. Tool for visualizing configuration and status of a network appliance
KR101552309B1 (ko) * 2009-02-11 2015-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KR101708775B1 (ko) * 2010-02-11 2017-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8621571B2 (en) * 2010-03-03 2013-12-31 Htc Corporation Online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method, server and mobile device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611931B2 (en) * 2012-04-09 2013-12-17 Lang L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consumer experience and social networking
US20140189572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Motorola Mobility Llc Ranking and Display of Results from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with Integrated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0112A1 (en) * 2005-03-18 2006-10-12 Yahoo! Inc. Method for signing into a mobile device over a network
US20060240824A1 (en) * 2005-04-25 2006-10-26 Irvin Henderson Method for quick registration from a mobile device
TW200731758A (en) * 2006-02-14 2007-08-16 Mitac Int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US20120233659A1 (en) * 2007-02-26 2012-09-13 Picup, Llc Network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W200943081A (en) * 2008-04-14 2009-10-16 Seenergy Corp Control module capable of connecting via instant communication service
TW201105098A (en) * 2009-07-24 2011-02-01 Yu-Chieh Li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via internet
US20120143974A1 (en) * 2009-09-16 2012-06-0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erver For Instant Messaging
TW201329733A (zh) * 2012-01-13 2013-07-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用於掌上型電子裝置上的即時通訊方法及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2525B (zh) * 2017-02-08 2022-05-0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即時通訊訊息的提醒方法及即時通訊用戶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709A (zh) 2015-02-11
TW201504988A (zh) 2015-02-01
US20150033142A1 (en) 2015-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95799B1 (ko) 메신저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85711A1 (zh)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277474B (zh)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系统和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方法
WO2016150270A1 (zh) 群组会话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8732801B2 (en)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173513A1 (zh) 基于推荐内容的互动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WO2015085951A1 (zh) 邀请好友观看视频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WO2016127795A1 (zh) 业务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WO2015143900A1 (zh) 网络会议中进行数据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08123A1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与系统
EP3410676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50021928A (ko) 모바일 장치로부터의 개시 디테일을 전송하는 기법
WO2018108062A1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095216A1 (zh) 关系链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90016671A (ko) 통신 장치, 서버 및 통신 방법
US20220171011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server,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14285681B (zh) 一种会议发起的方法、会议响应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38971B (zh)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01997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676395B (zh) 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TWI489410B (zh) 即時通訊服務的管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JP2018502350A (ja) 文字入力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8498392B2 (e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selected devices and a device and a server arranged for use in the system
US112519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verifying device security prior to use
US20220137720A1 (en) Communication link based on activity on a keyboard